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2024-08-20

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通用9篇)

1.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篇一

2011年高考第二轮复习教案

专题五

中国的对外关系

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

②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东 汉:①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②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③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唐 朝:①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②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③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元 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明 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清 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②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④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3)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①两汉:西汉末,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东汉时,白马寺。

②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③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④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⑤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4)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①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②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③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④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5)中国文化的外传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②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③ 1 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④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①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②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③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文学、体育:①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 ②唐诗传入朝鲜、日本。③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文字:①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②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

▲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6)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农作物品种:①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②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生产技术:①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②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科学技术:①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②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宗教:①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②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③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④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7)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 ①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②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④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 1)与 朝 鲜 的 关 系:

汉 朝 ①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②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③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隋 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唐 朝 ①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②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③新罗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④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2)与 日 本 的 关 系 :

汉 朝 ①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②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

唐 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宋:对外贸易东达日本。

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3)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朝: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4)与 西 亚 的 关 系 :

①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②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③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④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⑤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5)与 欧 洲 的 关 系 :

①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

②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③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④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⑥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注意】华侨对南洋的开发:①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②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③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④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被迫开放,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产生了危机意识。在受到鸦片战争刺激后,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可惜的是,《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此时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中国洋务派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

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一次图强变法的失败和逐渐丧失抗拒外强的信心。

中国人民反抗外强的方式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愈加强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以恢复主权为目标。他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不同,戊戌变法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对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

3、国民政府的外交:

(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 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2)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1912年3月~1928年12月

▲对外投降卖国: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是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肯定的地方: 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巴黎和会

(3)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1927年~949年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

②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③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肯定的外交成就:1933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与英美签订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等特权。

4、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

①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②《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③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3)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

▲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外交政策:“一条线”(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 “一条线” 战略。)

▲外交成就:

①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②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④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5、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与主要世界大国关系。(1)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①近代以来,中国横遭列强侵略,国家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②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权利,遭拒绝引发五四运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使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英美等国放弃在中国获得的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且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④1949年,中国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国际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空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战略平衡作用加强,并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力量。

(2)中美关系

▲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

①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前 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 ②189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

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

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

④1979年建交至今

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

【归纳】●美国在近现代史上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日等国家之间签定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和会议

①日俄战争:双方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签定《朴兹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

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③华盛顿会议: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国公约》——压制了日本,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雅尔塔会议: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②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

③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调。“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二战” 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

▲认识

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要认识到两国关 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美国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工农业区的成因,认识人、地之间及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理。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顾中美关系30年的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是确保中美两国建设性合作方向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发展中美关系时,双方要牢记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各异,但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

第二,持续扩大的共同利益是维系中美关系的坚实基础。作为两个大国,中美难免在一些问题上有利益分歧,但从建交30年来的两国关系发展看,两国的共同利益是主流。在新的形势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合作面不是在变窄,而是在拓宽。两国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日益重要的共同责任。

第三,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关切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首要原则。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关切所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也是讲台湾问题。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表明,台湾问题处理得比较好的时候,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则会麻烦不断、出现紧张甚至倒退。

第四,创新对话合作的体制机制是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的重要途径。建交之初,中美相继建立了经济、科技、商贸联委会等一系列重要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两国在执法合作、安全防务等领域磋商机制先后建立,对话合作向纵深发展。近年来,两国间涌现出许多新的重要对话合作机制。特别是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推动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战略对话机制创立并持续深化,为双方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互信、促进合作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第五,民间友好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关系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实践证明,中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往来,有利于加深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有利于中美关系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

▲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中美关系的新局面。一要牢牢把握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中美加强合作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应努力扩大两国关系中的积极面,减少消极因素,不断推进建设性合作。

二要保持和加强高层交往,坚持不懈地增进战略互信。两国领导人继续通过访问、会晤、通信和通话等多种方式就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对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国应深化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等重要机制,进一步创新交流沟通平台,提升互信水平。

三要推进两国在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上的磋商与协调。中美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是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应有之义。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由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中方愿进一步与美方及其他有关各方加强协作,与国际社会一道落实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达成的共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减轻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继续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要进一步拓展各领域合作,创造两国关系新亮点。双方应以发展的眼光扩大在经贸、执法、科教文卫等双边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开放的思维深化在国际和地区问题及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协调。总之,双方要致力于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共同利益的纽带拉得更紧,为发展两国关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五要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 共同心声,也符合包括美国在内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美方应切实履行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反对台湾加入仅限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的承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与中方一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在涉藏、人权、宗教等问题上,美方同样应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六要加强两国民间交往,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双方既要深化行政部门的沟通,也要扩大我国人大常委会和美国议会之间的交流;既要推进工商企业界交往,也要加强学术媒体互动;既要巩固国家层面的合作,也要积极引导地方间友好往来。双方特别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相互沟通与交流,将中美友谊进一步扎根于两国青年心中,为中美友好培育生力军。

(3)中日关系:

1、古代的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1)特征:中日两国以友好交往为主,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2)原因: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制度先进,文化世界领先;中国长期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3)发展史实

①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时期

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谴使奉献”。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高僧鉴真。

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②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A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B1592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C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因倭寇的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

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2、近代的中日关系: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1)特点:日本不断侵略中国,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反对日本侵略。

(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奉行军国主义,制定了大陆政策,欲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持续反对日本侵略。

(3)阶段特征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中日甲午战争~“一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4)二战后~新中国建立(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史实: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 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

(4)近代日本侵华的基本特点: 以独占、灭亡中国为既定目标; 有长期稳定的侵华政策,且精心策划和准备; 逐步扩大侵华步骤; 野蛮残酷;

3、现代:建国以来

(1)特征:中日关系曲折发展。(2)原因

发展的原因在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双方共同的利益需求,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曲折的原因在于日本不能正视历史,企图否认或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中日两国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国际形势的影响。

(3)发展

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1)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述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及分别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崛起:1868年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从此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影响: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中国进行侵略,1894年~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第二次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亚太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试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同时两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也有所抬头,应引起重视。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日本的成功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

“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洒醉后愤慨地说:谁把日本灭了。谁就马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接触。然而,就是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很坏,而且是难以原谅。” 摘自《前沿故事》作者:水均益

日本篡改史实,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支持台独势力(所谓台日经济一体化)

从每年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一次又一次,日本人顽固地,一如既往地刺痛着善良的中国人的心。

总之,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认清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尤为难得的是,1970年德国总理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跪下谢罪。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一再模糊历史真相,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为战争罪犯招魂,日本右翼势力极为嚣张。拒绝承认战争责任,给亚洲人民友好关系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认识: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

6、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2.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篇二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 再现历史基本知识, 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 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 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 突击抽查边角知识, 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 形式更加多样化, 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 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

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 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 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 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 明确高考能力要求, 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 在平常复习时, 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 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 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 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 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 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 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 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 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 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 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 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 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 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建立典题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 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 缺少精心的参悟, 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 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且科学性较高。因此, 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 把答案写出来, 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 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 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 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 寻找答题途径。

(3) 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 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 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 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文学化语言。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2) 紧扣题意:“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 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等。

3.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篇三

一、复习中坚持“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单元复习。这轮复习可以贯穿“以本为本,不离课本;以纲为纲,不离大纲”的精神,狠抓课本内容的掌握,力求知识系统全面,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认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谈不上更深层次的提高。

第二步是专题复习。该轮复习应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能力,把握重点难点,力求做到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使知识条理化、规律化。具体方法是: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列出大的结构、线索,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国别史等。要求学生用结构主义学习法,把一册书的结构、线索、重点难点整理在笔记本上,像研究作战地图一样每天细看,找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实现知识的点—线—面全面掌握。

第三步是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查漏补缺。高考命题向来不回避热点问题,近几年的命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色。教师可通过网络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关注新闻,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电视多看跟历史有关的历史记录片,这样才能敏锐地去感受高考,才不至于走错方向。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如台湾、反恐、军国主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环保、科技、西部大开发、教育和税制改革、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等都是近年高考的亮点。在复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充分挖掘高考信息,做好猜题押题工作。2003年的大陆政策、2004年的商鞅变法、2005年的丝绸之路、2008年的明清统一(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些高考内容我们都猜到了,从而为学生高考获胜助了一臂之力。

二、教学中做到“四精神”

1.团队精神。发挥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作用,做到资源共享。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正体现了这一点。

2.奉献精神。要求自己勤备课、勤钻研、勤下班、勤辅导,以“责任重于泰山”来警示自己,把高考摆在第一位,顽强拼搏,力求在教学上有所建树。

3.情感教学精神。教学中教师仅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用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他们,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各尽其妙。

4.精益求精精神。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讲解中决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精讲精练,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力求恰到好处。如关于台湾问题可从两方面进行讲解,一是从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和采取了哪些有效管辖措施入手,二是从台湾今日现状之历史原因来分析,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三、备考中确保“五到位”

1.复习中力求知识点到位。有位资深的历史教师曾说过“历史的学习要粗如大瓮,细如发丝儿”,粗是指知识的大要如树干,发丝指知识的细微如末梢儿。复习中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目录、插图、地图、彩页、注释、编写说明、大事年表仔细地研读,对课文的编、章、节、目、大小字部分的每一个标题、子目、段落、语句、措辞等仔细地琢磨、品味,对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篦梳几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

2.训练中要求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到位。答题也是一种能力,审题是否准确仔细、文字表述是否通畅、逻辑是否严密,是考试得分高低的主要原因,要讲究科学和效率。训练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的评价及背景、原因、性质、实质、作用、影响、意义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历史术语准确作答,特别注意史料部分的掌握和理解,做到理论观点“毫不含糊”,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答中要求学生的方法、步骤到位。考场如战场,要“有勇有谋”,谋略得当。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更合理、更准确的定位。引导学生敢于对有争议的历史现象,大胆探索,求证历史,不拘泥于教材。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性,答题方法、步骤的到位性,注意纠错防偏,提升理性认识。

4.迎考时确保学生的心理素质到位。“每遇大事须静气”,许多学生会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而感到心神不宁,尤其看到教室的高考倒计时牌时更觉心烦意乱。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个阶段应该守住心灵,守住自我,应忘掉“距高考还有××天”,把高考当做一次期中、期末考试,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刻意强迫自己应该这样那样,同时把考试所需的各种证件、工具等必需品提前准备好,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避免出现“打开课本都会,考试一片空白”现象的发生。

5.应试中力求学生的生物钟到位。按高考要求时间对学生加强训练,把学生应试生物钟调到最佳状态。提醒学生考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同时注意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加强体育锻炼,养精蓄锐,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稳扎稳打,正常发挥。告诉学生考试时保持一种好心情、一个“冷”头脑和一颗自信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篇四

一轮复习的重点夯实基础,赵亚夫说过一句话:“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基础”,这一句话在我们的一轮复习中起了指导作用。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让学生背书,去理解与消化吸收,并采用提问、默写等办法让学生夯实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手,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加强基础知识的联系

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必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根据分析高考试题,我们注意了中西之间的联系,将中国史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复习,复习世界史时也穿插中国史。如复习工业革命的影响时,课本只涉及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在复习时引导学生考虑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并且引导学生多视角进行分析。角度一: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角度二:可从破坏性、建设性这两方面分析。

5.高三学生历史复习计划 篇五

1.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讲框架、讲难点、讲过程、将方法、讲概念

注重师生分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学生自学容易的知识;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学习,以发展能力。

关于知识要求应该明确;简化内容,尽量用词组或则短语突出重点内容。

2.加强第一轮复习:按时序讲通史

低起点,小步走,进行全面复习。

3.第二轮复习:侧重纵向线索

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找出规律。这一轮复习基本上在四月底完成。

4.第三轮,一、二模之后(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强化训练。

查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弥补漏洞;对查出的问题强化训练;根据考试形式,适当押题,缩小复习范围。

二、适当关注学科热点问题

(1)全球史观

(2)文明史观

(3)现代化的观点

6.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篇六

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制定依据

根据2016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制定本学年复习计划。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历史试题,从宏观上看,注重了基础性,加强了综合性,突出了开放性,体现了时代性。2016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稳中有变、稳中出新,稳中求活”。“稳”主要表现在试题主体稳定,岁岁相似,无论是命题思路、试题风格、试卷结构,还是分值分配、题型等都基本稳定;“变”主要表现为考查内容侧重年年不同,考查方式年年在变。今年的选择题侧重于必修一政治史,主观题侧重于必修二经济史和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必修内容中经济史的比重相对高一些。2016高考试题特点分析:1.立足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不回避核心考点。2016年文综历史试题,完全符合考纲要求,未超出考试说明内容,主体鲜明,重点突出。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注重问题的探究性,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看似容易,实则易错,平中显奇。

2、注重情境化命题方式,体现新课标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念。情境化命题彰显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点。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新问题,这种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规避一纲多本下易出现的公平性问题。

3、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今年的历史试题,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考查全面,“能力要求”层次性强。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情景,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4、显性考查热点问题,重视学科教育功能2016年的历史试题 不回避热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问题,加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链接,直接或间接地大面积考查一些重要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的特点,凸显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人文情怀与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跃然纸上。总之,2016年文综历史试题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开放性,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区分选拔、教学引导和价值导向功能。根据以上对于2016年高考历史特点分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年复习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得分能力低。具体表现为:①没有尖子生,部分同学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科优势不明显,需要重点培养;②“尾巴较 大”(就算是高三1班,低分段人数较多),这部分学生依然上课不认真,没有养成做笔记习惯,考试不在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学生基础差,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总,但历史学科思维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挖掘。这些都需要发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加强管理,积极配合,努力提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备考意识,提高复习效果和质量。

三、复习目标

通过三轮复习,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记准、记全、记牢的基本要求,达到对基本能力的史论结合、活用知识、以史为鉴的基本要求,保证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成绩有较大进步。

四、复习思路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考试大纲”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五、复习依据

根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2016-2017高三备考计划。

六、复习措施

(一)要完成三轮复习任务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基本能力

从 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1月上旬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采用讲授教学,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主要是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路、步骤,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课本顺序,适当整合,对高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二轮是通史复习阶段:抓历史阶段和阶段特征,目标:综合能力提高突破。

从2017年2月上旬至4月30日前是第二轮通史复习阶段,主要是抓历史阶段和阶段特征——以专题知识为基础,整合必、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连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通过抓好各考点的融合,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第三轮是专题复习阶段:第三轮抓面(练套题),目标: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从2015年5月10日至5月30日前,是第三轮复习阶段,主要是抓面(练套题)——在 前面两轮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热焦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前热身训练阶段,重在抓好考试方法、规律指导,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本备课组还要做到以下工作:

(1)认真研究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明确命题方向和趋势。(2)为了有效地备考,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以提高备考的效率。

(3)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大胆尝试自己命题、创新命题,探索科学评价体系。(4)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应试心态的科学辅导,做到细致复习、轻松应考。

(二)要做好单元(模块)过关测试训练

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模块),则对该单元(模块)进行相应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补缺,并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

(三)要做好每次质量检测工作

1、要做好命题工作(1)命题依据

根据考试大纲和《2016年高中新课程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好所考查的知识点,命题的内容应体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试题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重大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过程。

②材料处理:阅读、理解、整理历史材料,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③历史阐释: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及其本质。

④探究学习:联系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鼓励创新。

2、要做好评卷工作

每次测试后备课组应及时组织评卷,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评卷工作,评卷认真负责,同时要有一个评卷细则,保证评卷质量,评卷后对每道题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命题的优点、缺点,存在的问题,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3、要做好讲评工作

这是核心环节。在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讲清试题的特点、优点、缺点,要注意做到举一反三,应针对每次统测所出现的题型多角度、多方法去解释、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相应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四)根据不同班级进行针对性教学,夯实基础

从本届高三年级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教学模式。根据高三1班和高三2班的具体情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近几年高考命题始终是坚持以基础为主的能力运用,考虑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2017年高考也应如此,所以在备考中狠抓基础知识的目标不能动摇。史实、概念、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应讲解到位,而且应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基础,尤其应通过创设新情景,引导学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基础知识,切忌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基础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五)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明确能力培养目标,努力实现能力从基础知识中培养,基础在能力提升中夯实,实现基础与能力并重并举,相得益彰。坚决避免不顾学生实际、脱离基础知识盲目地拔高能力。

(六)合理、有分别地利用备考资源

在备考中,主要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精选教学辅导资料。

(七)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和消化

注意收集2012——2016年以来的全国文科综合试题、以及上海、宁夏、广东高考试题,分析这些试题命题的趋势,特别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题目,在训练和考试中,可以参照或者进行改造加以使用。同时通过从网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准确把握2017年历史考查的方向,即命题的主题。按照命题的主题方向进行命题,有效地指导2017届的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

(八)加强对学生分类分层辅导。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强化盯人意识,重点辅导尖子生,长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习困难生(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7.高三历史复习技巧的有效运用 篇七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不仅是师生备考的重要依据,更是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要想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更好地迎接高考,就必须在复习之前认真地研究考试大纲。通过研究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具体范围,考试内容的增减情况,尤其是要注意新的题型的变化,通过研究考试大纲,及时把握高考的最新动向,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系统复习,夯实知识基础

进入高三以后,第一轮的复习主要就是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可以说,系统复习阶段是整个高三复习活动的基石,如果系统复习阶段基础打得牢靠,会为接下来的整个复习工作取得成功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系统复习阶段,我们一定要舍得花大力气。在整个复习环节中,系统复习阶段往往是最为枯燥和乏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重复之前的知识点占据整个复习工作相当大的分量,由于都是一些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缺失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自然容易产生沉闷乏味感。同时,与新课讲授相比,在复习课上,内容量往往比较大,学习的紧张感要高于新课讲授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往往是比较难熬的时光。虽然在系统复习中,复习旧知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并不能把系统复习阶段简单地理解对旧知识的重复,否则将导致复习活动陷入误区。在系统复习阶段,除了传统的教学重难点是我们需要重点复习的部分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扫除一些之前教材中的学习盲区,使得复习更加全面。除了复习的全面性外,在系统复习阶段,还要注意对教材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第一轮的系统复习阶段,我们都是按照历史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活动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每一单元复习结束以后进行单元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组合成一个个的模块,使得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更加明显,从而不但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更提高复习效率。

三、专题复习,深化理解和掌握

通过第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把丢掉的知识重新捡回来,并进行一定的整理,从而使得基础知识更加扎实。然而,仅仅基础知识扎实还远远无法满足高考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进入第二轮复习以后,就要注意对第一轮复习形成的知识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开展专题复习。很多时候,为了使得知识专题更加整体化,我们可以突破第一轮复习中的章节限制进行跨章节的整合。例如,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无论是古代历史还是近现代史,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在教材中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民族、外交等方面进行阐述。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可以跨章节,打破时空的限制,把每个部分进行纵向的总结,横向的比较,如分类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通过对原有知识模块的突破和重组,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综合复习,提高综合能力

如今的历史高考都是以文科综合的形式开展的,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是同一个材料从政治、历史、地理这三个角度入手,因此,在历史复习的阶段,一定要注意综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一些跨学科的交叉点,教师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高考综合中最容易涉及的问题。通过综合性的复习,可以把政治、历史、地理这三门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高考进行文综改革的重要目标。

五、关注社会热点,重新回归教材

高考是一个最具时代性的考试,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每一年都是结合当年的社会热点进行命题,这也是基于把课堂同社会连接起来的目的。因此,到了高三历史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就要注意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开展适当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对于那些涉及政治、历史、地理这三大学科的热点,教师尤其要重点关注,因为这就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到了临近高考阶段,除了要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外,重新回归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前面的几轮复习,很多学生可能已经很久没有碰过历史教材,这其实是一个复习误区。每年高考中,都会出现一些基础知识的失分重灾区,这就是忽视教材所造成的。因此,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注意重新回归教材,进一步地扎实基本功。同时,在回归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复习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教材复习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人们常常把高三复习阶段视为高考冲刺阶段,其实这个形容在我看来并不恰当,高三这个时间段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算短,如果进入高三以后,一味地蛮力冲刺,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在高三复习阶段,必须讲求一定的策略和技巧,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既要以高考为依据,又不能被高考所束缚,这样通过几轮的复习,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质的飞跃,收获高考成功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曾文锦.高三历史复习策略[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7(04).

[2]陈春云.历史复习要做到七结合[J].考试(高考文科版),2005(03).

8.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有感 篇八

第一轮复习实际上是单元复习,是高三复习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基础知识,兼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所谓知识结构,其基本含义有二:一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指这些内容是按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即通常所指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系统之中。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是:1先让学生用最为简洁的文字分别对本章几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课本,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1对课文正文的或历史概念做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异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2属历史常识性的小字部分,也要求学生掌握。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只做一般了解。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内容,而在考试中提出这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的,也要适当补充。对课本的处理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本上明确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写在黑板上,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只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澄清,要求学生对关键性的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对比,明确其异同点。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历史高考十分重视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对学法的研究与指导,是中学历史教学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法上加强指导:正确阅读教材的方法、表述问题的正确方法、记忆年代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对历史现象进行联系和类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正确思考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审题和答题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习效率将得到迅速提高。

四、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题

练习题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讲解时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题目要概括性强、灵活性大,能一题多变,启迪思维。习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要注意克服练习的盲目性、片面性。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和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反复读题,在读题中弄清已知条件和所问的结果,明确所涉及的范围条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理清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五、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训练是实践,评是练的继续和补充,练要合理,评要点睛。对每套题,第一遍要学生独立完成,充分显示他们在基础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遍,教师点评。根据反馈的信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审题、判断、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转换思维角度,排除障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借题发挥,评出问题的最重要特征。对大面积含糊的知识漏点、难点、疑点,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如此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较快的升华,从而适应高考的要求。

9.2011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篇九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针对工作量相对较轻的情况,我们会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每节课都设计一份教学案。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高考考点、考点综述、重难点突破,易混点、近年有关本考点的历届高考题、该节课的反馈练习等。认真研究《浙江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不让学生走弯路。

2、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学案为基础,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后巩固。

3、分层次教学。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多给一些时间自由消化,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每节课留5分钟对重要观点进行强化记忆。

4、发挥课代表的作用,自觉组织背诵和默记。及时联系老师,反馈信息。

5、每周一次综合测试,及时讲评。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单元(章、课)

教学内容

第一周《国际政治》第三单元

《英法政体》《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二周

第三周

《国际政治》第四五单元

《走进国际社会》

第四周

《中国与国际社会》

第五周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六周《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

第七周

第八周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九周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第十周

阶段测试

经济生活

第十一周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十二周《哲学生活》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十三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十四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十五周《哲学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十六周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十七周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八周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九周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十周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十一周

期末总复习

必修的四个模块

考点基础复习阶段:

1.2011年7月5日

—XX年年7月19日:《国际政治》新课讲授专题

5。3.2011年9月—2011年9月30日:《政治生活》单元复习。

4.2011年10月

《文化生活》单元复习

5.2011年11月

《生活与哲学》单元复习

四.复习目标:

(1)立足教材,把握考纲规定的每个考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能力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一、教材中显性的基本知识,即通常所理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对教材知识延伸的隐性知识,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近几年来,文科综合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已超出政治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涉及到文学、美学甚至艺术等多个领域。因此,在复习备考的第一阶段,必须对基础知识做到全面、认真的复习。

(2)整体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对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从而做到活学活用知识。

(3)深化知识,初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分析能力。

.复习措施:

(1)学生根据相关资料阅读教材,把握每个考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

(2)教师课堂分析、讲解重点、难点和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即以某个重点知识作为核心,用辐射法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也可用网状图对知识进行横向串联和纵向串联。突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

(3)高考试题剖析。为学生选择相关高考试题进行课堂练习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高考试题的特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组织答案的基本要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强化训练和评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5)自我检测。

1、复习目标:

(1)建构新的理论知识框架。

本阶段的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学生必须将学科理论体系打破,根据问题情境的展开情况,根据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重新筛选、整合理论知识。

(2)在熟悉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本学科的能力结构和思维方式。

促使学到

教学工作计划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上一篇:2018语文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员工生病募捐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