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

2024-08-01

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共9篇)

1.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 篇一

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达到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目的。因此,在全县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是必要的。

一、**县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2005年,**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728.4万元,按常住人口(30.22万人)计算,人均消费1380元

。**是农业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6,农村居民消费占主导地位。

从发展消费品市场的几个必要因素来看,全县农村消费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从农民收入情况来看。农民收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让农民具备了一定的购买力。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24元,比上年增长了3.5,比2000年增加长了4.9,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如减免中小学费用,取消农业税,实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等,都对农民起到增收减负的作用。

二是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十五”以来,**县借助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使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发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47公里,78的村通公路,53的行政村已通油路。路网密度0.53公里/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0.2公里;通讯网络从无到有,发展相当迅速。2005年,全县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70。已建成沼气池2.3万口。这些,都为发展全县农村消费品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上看。随着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让农民接触到许多新的消费理念。让他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转向更高一层的消费需求。

二、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的难点

诚然,**县的农村消费品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应该清醒的看到,其间还有一定的难度。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趋缓。近年来,**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24元,但应该看到,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还较大:仅为全国3255元的49.9%,为全省3099元的52.4。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农产品价格起伏较大,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扬以及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减缓等因素影响,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影响了农民进一步扩大消费。因此,若不能千方百计抓好农民增收问题,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农村消费品的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是山区县,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阻碍了家电产品进入农家。虽然近两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如电网改造、通村油路、沼气池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农村消费环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是启动农村市场的瓶颈之一。

3.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县农村流通市场以私营个体小店、小铺为主,体系不健全,进货渠道比较混乱,商品流通不畅,流通成本较高。并且,时有一些造假者利用农民识别真假商品的能力弱,将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坑蒙拐骗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从而使广大农村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渠道产生了非常大的偏差。

4.农民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影响消费增长。从古至今,我国的农民都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民的生活已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已解决温饱问题甚至已迈向了小康,但广大农民仍然没有改变“小块攒钱,大块用钱”的习惯。

5.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参加保险是抵御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但是,全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了解、参加的农民屈指可数。目前,在烟叶生产方面,由上级有关部门投入了烟叶生产风险资金,少量的农户参加了房屋保险、人身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但其他方面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子女上学、住房等都时刻困扰着农民,使农村居民未来消费支出预期增加,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

6.教育支出不断增加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随着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农民都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大、中专院校一再扩招,使农家孩子接受中、高等教育不再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许多农民已将其子女的教育支出列为了其重要消费途径之一。并不是说上学是一件坏事,相反,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在我国,目前高中,大、中专并非是义务教育,这对于广大经济并不富裕的农民而言,无疑是一大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农民的支出预期。

7.对农村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近几年,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贸易及农业服务等环节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仍然十分低下。既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抑制了农村建材、机电、农机、农贸等产品的市场需求。

二、发展农村消费品

市场的对策建议

俗话说得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直面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发展全县农村消费品市场,才不是一句空话。因此,有如下建议:

1.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一是在农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工,念好全县“烟、茶、果、药、畜、菜”这几本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有计划地指导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坚持发展多种经营,将农民增收与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三是要有组织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力外出务工。当前,外出务工收入仍然是全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等,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是一个福音。同时,当地政府要充当好“娘家人”的角色,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只有农民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才不是空中楼阁。

2.加快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把握当前国家全力支农的大好时机,从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等方面的困难。

目前,全县有78的通公路,但有部分村级公路是“通路不通车”,而且,由于居住分散,组级公路同样相当重要。在发展组级公路时,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为主,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相结合;发展乡村通讯线路,使电话等通讯工具能方便地进入农民家中;在有条件的地方建水塔和相应的管道设施,让农民用上自来水等等。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总之,有一个好的消费环境,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才不是水中捞月。

3.建设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和工商企业走进农村市场。建设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是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必要条件。农村消费品市场具有范围大、容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要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夫妻店”、“代销店”。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的集贸市场。一是要在政策上支持大中型工商企业在农村开设连锁店、加盟店,设置售后服务网点,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向农村转移,提高农村商业水平。不要把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商品框为“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庭耐用消费品,而应该将眼光盯在农民的需求上;二是要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小商品市场,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引导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搞活商品流通;三是要规范农村市场,整顿市场秩序。要加大城乡打假力度,让货真价实的商品占领农村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消费热情。四是加强售后服务,提高面向农民的服务质量。

4.积极推行农村信贷消费。目前,全县信贷消费在农村还是一片空白。那么,信贷消费是否就真的只适合于城镇居民呢?其实不然,农村居民同样有信贷消费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城镇居民。如前所言,农民大都有“小块攒钱,大块用钱”的习惯,但这显然与农民扩大生产、建造(更新)住房的步伐不符。且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运输车辆、加工、收割等农用机械、家庭耐用消费品等对农民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大。教育信贷也是农民减轻子女教育负担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的消费信贷市场广阔,大有发展前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鼓励农民的生产贷款、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的发放;最后,要大力宣传,改变农民使“现钱”的习惯,让他们用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

5.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村生产的风险意识,同时应组织社保人员下乡,并在农村建立相关机构,使农民生活能够有所保障,能够放心消费。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将使农民的生产活动有所保障,将提高农民的消费信心,扩大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

6.瞄准市场,循序渐进搞好农村市场发展。据调查,农民的消费扩大趋向由大到小分别是:再生产、建房、子女教育、交通工具、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由此可见,再生产和建房依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途径。农民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保持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乐观,就只有增大对再生产的投入;已解决温饱的,则需要在副业上增加投资;居住条件较差的,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较好的,则希望更新换代,开始重视房屋的装修。所以,虽然农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上表现得热情不高,但在再生产和建房上却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因此,应该重视农民在生产消费和住房消费的需求,发展适应广大山区的生产设备,发展副业所需的生产工具,满足不同档次需求的建材产品等。

2.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 篇二

一、消费信贷激活广西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

1. 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1998年以来,广西各金融机构陆续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和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截至到2005年,与1998年相比,广西消费信贷余额从4.97亿元增加至410.3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由1998年的0.33%上升为2005年13.43%,占居民消费的比重由1998年的0.49%上升到2005年的22.47%。消费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0.26%上升到2005年的10.04%。消费信贷的

(根据《广西统计年鉴》自行绘制)增长,对住宅建设、装潢、建材、家电、钢铁、化工、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等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连锁启动和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2004年~2005年央行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燃料价格上涨等变化使公众持币观望态度增强,同时,各商业银行相应调整了经营策略,逐步提高了消费信贷门槛,消费贷款发展减缓,贷款增幅逐年回落。消费信贷发展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拉动内需的作用。

2. 消费信贷的品种日益丰富,但结构有所失衡,尚未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从图2及表1可以看出,在广西消费信贷体系中,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始终一支独秀,遥遥领先,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消费信贷余额比重达到9 4.3%。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汽车消费信贷,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从爆发式增长到逐步萎缩的发展路径,其余额占消费信贷余额比重由1998年的0.1%持续升至2002年7.3%,之后不断回落,2 0 0 5年比重仅为2.1%。助学贷款自2000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贷款总量和占比一直较小,2005年助学贷款余额仅为1.57亿元,占消费信贷余额的0.41%。信用卡业务在广西刚刚起步,2005年广西工、农、中、建、光大、邮储和城商行七家商业银行银行卡消费额仅占交易额1.3%,比2 0 0 4年提高0.1%,个人卡透支额仅占消费额的0.5%。耐用消费品及住房装修、旅游等小品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基本上名存实亡。2 0 0 1年其贷款余额在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最高,为17.5%,2005年下降到3.2%。

二、制约广西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外部因素

(1) 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是消费者在较长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在较长时间内不易被内部或外部因素所改变。当前, 广西地区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但居民的消费习惯依旧沿袭着储蓄——购物——储蓄这样传统保守的消费方式, 很多人并未接受贷款——购物——储蓄——还债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人们自给性、封闭性的消费观念,所谓“小富即安,温饱知足”、“食不兼味、衣不重彩”,就是典型的自给性消费观念的反映。“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是我国人民多年以来形成的消费理财观念。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历来是传统的理财原则,崇尚“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即期收入是当前消费的最大限度,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负债消费”,“负债”是到了万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谁负了债,人前都会感到矮人一截。同时,我国长辈总习惯为子女、为后代考虑经济上的问题,做长辈的宁可自己少消费,也要尽量为后代攒下一笔钱,在储蓄方面,总希望多存一点是一点,似乎挣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储蓄。

(2) 消费者普遍缺乏信用意识。相对于消费信贷而言, 法律法规是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硬约束”, 而信用则是消费信贷的“软约束”。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发展经验表明, 信用作为消费信贷的“软约束”对消费信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广西地区个人信用体系的缺位, 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信用意识, 以至于市场经济可以不讲信用, 市场主体可以不守道德, 人们互相欺诈, 背信弃义,为树立起正确的信用约束观念, 不懂得珍惜个人的信用财富以维护个人的资信度。这就决定了大部分居民的个人诚信状况差,严重地阻碍了消费信贷的推广。对于经济转轨进程相对较慢的广西地区而言,经济金融欠发达,加之广西地区商业银行涉足个人消费信贷这一领域的时间较短, 对居民信用消费的引导作用有限,信用消费意识普遍不强。

(3) 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一是以履约保证保险方式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由于银行与保险公司过分依赖对方在风险防范上的能力,放松了己方对风险防范的要求,造成了目前履约保证保险方式下汽车消费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局面;二是以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方式发放消费贷款,目前区内各家担保公司资金实力都不强,资本金实力普遍较弱,担保放大比例过高,经营风险较大,普通消费者取得其担保的可能性低,商业银行难以与其合作开办消费信贷业务。

(4) 缺乏外压式和内生式的创新动力。广西银行业主要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机构少,实力偏弱,同业竞争不够充分。个人住房贷款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品种,而在个人住房贷款的营销方式上,各行主要采取与住房开发项目贷款“捆绑销售”的方式发放按揭贷款,实际上形成对楼盘按揭的市场垄断,抑制了市场竞争,业务创新缺乏必要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5) 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惩戒机制。个人征信系统在各家银行的统一推广使用仅一两年时间,还存在历史数据不齐、数据更新不及时、采集面窄、查询率低等问题;个人信用报告的质量尚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准确评级的需要,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对恶意欠款行为,目前除了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登记或在部分媒体上曝光外,没有更直接有效的制约惩戒机制,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拓展消费贷款的积极性。

(6) 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因为无法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这就使部分有偿付能力的贷款人恶意逃避债务,从而造成银行信贷资金的损失,使银行面临一定的贷款风险,大大挫伤了银行对个人信贷供给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长足发展。

2. 内部因素

(1) 产品同质性高,创新能力较弱。一是产品同质性高,市场定位差异性小,往往新产品一经推出,其他商业银行通过模仿复制就能推向市场取得收益,这种“搭便车”的心态,大大弱化了银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二是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地方性银行机构虽有创新冲动,但其经营规模较小,在软硬件的配备上无法与大型银行相比,难以在新的领域投入大量前期研发经费,业务及产品创新受到一定的制约;三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业务创新在商业银行内部尚未形成广泛的基础,各家银行对于业务创新的认识程度不一,创新激励机制尚处在探索建立阶段。

(2) 现行管理体制制约了分行层面的业务创新空间。广西辖区商业银行以非法人机构为主体,消费贷款创新的职能和权限集中在总行一级,总行集中人才、信息、财力等资源来进行系统开发, 各分行主要是发现和提出市场和客户需求, 除产品定价、贷款成数、年限等有一定自主权外,对产品可以自主创新的空间不大。同时, 各行消费贷款管理体制仍以分级授权为主,一些在当地有市场需求的业务品种不一定能得到总行及时的批准,极大的影响了各分行在业务拓展方面的积极性。如中国银行总行一直未授予广西分行二手商业用房贷款业务的开办权, 工商, 银行广西区分行受总行限制不能开办无物理隔断的个人商铺贷款潜在的市场需求尚未充分开发, 更谈不上创新。

(3) 新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逐级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创新和决策部门在市场之间信息传导链条长, 加上信息收集反馈机制不完善, 市场需求反映相对滞后。一些银行研发设计新产品时, 对客户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不够, 产品功能和相关服务不够全面, 新产品投产前的营销策划、推广方案、定价策略、客户服务、人员培训和应急措施等方面准备不够充分,造成部分新产品推向市场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中行广西分行2005年推出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个人抵 (质) 押循环贷款额度产品, 至今仅办理了2笔业务。

(4) 风险管理手段单一。目前, 商业银行个人评级发展缓慢,对客户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不高, 对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 主要通过严格审批、提高门槛和要求客户提供抵 (质) 押来控制风险, 在针对不同信贷品种的风险点制定差别化的风险控制和分担机制方面经验欠缺。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各行现有的消费贷款通常采用房地产抵押担保方式,很少有以信用、自然人保证或其他有效资产抵押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贷款需求。同时, 即使采用房地产作为抵押物,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 处置变现时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三、大力发展广西消费信贷的建议

1. 增强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的承贷能力

(1) 应该让消费者认识到消费信贷的使用者是有稳定的未来收入,但当前缺乏必要的资金,为提高当期消费水平而向银行申请贷款,待取得未来收入后偿还。稳定的未来收入是消费者借款的基础,也只有具有未来稳定收入才能承担还款的责任,才不会使消费者因借款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2) 消费信贷也不是“超前消费”。所谓“超前消费”是指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 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消费往往与奢侈品相联系。而消费信贷是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有未来稳定收入作保证, 用于购买适用的生活消费品的消费方式。消费信贷实质上也是量入为出,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根据预计的未来收入来安排当期支出。

(3) 银行应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的政策法规、意义、相关业务知识、风险收益状态等, 增强消费者的信用观念、信用知识和金融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消费者改变储蓄——消费——再储蓄——再消费的这种单一的消费方式为贷款——购物——诸蓄—还债的消费模式,使信贷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心理承贷能力

当一个社会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遇到生老病死等不可抵御的风险时,由社会给予帮助,不需要劳动者家属提供保障,居民就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保障感,就可以放心地把即期收入的部分或者全部变成即期消费,而不必推迟当前需求,甚至通过节衣缩食,把收入中本应该用于当前消费支出的部分变成储蓄。而且在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劳动者不仅可以利用当前收入满足自己及家庭的消费,而且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方式,提前支取未来收入,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所以,广西地区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建立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统一规范持续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只惠及一部分人的高福利待遇政策向“低水平、广覆盖”的层面转化。

在当前,广西地区的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善居民的预期。一是尽快使教育、医疗、养老、劳保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明晰化,让居民切实了解到未来的各项支出中有多大成份是由自己负担,多大成份由国家和集体负担,这样才能增加居民对未来各项支出的理性预期,从而保证居民理性地在储蓄与消费中做出选择。二是建立和完善广泛的操作性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尽快建立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全社会的医疗保障制度,切实解决目前保险覆盖面窄、保险费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使社会保障体系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从而消除人们的后顾之优,推动居民的现期购买和现期消费。

3. 增强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承办能力

广西地区目前能够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极其有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几乎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针对这种情况,应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城镇,除银行外,可大力发挥住房合作社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有各类住房合作社5 0 0 0多家,资产总量近2 0 0 0多亿元。住房合作社的功能主要是为成员提供包括住房建设、购买装修在内的资金支持。在提供住房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限的情况下,住房合作社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承担一部分信贷业务,为居民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在农村,则应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此项业务,以满足农民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农村信用社能够抓住时机,对农民开展以消费品为主的消费信贷业务,不但可以丰富广西的消费信贷市场,还可以扩展自己的业务领域。总之,要培育一个有效、成熟的消费信贷体系,使之具有多样性、竞争性、层次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全方位的服务。

4. 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消费信贷面对的是众多的消费者个体, 广西地区商业银行应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观念, 在改善服务方面进行努力。

(1) 放宽申办条件。商业银行适当调整对借款人的限制,银行不要仅仅把借款人眼前的经济状况作为贷款决策的惟一标准,还要看其预期收入、素质和发展潜力等。

(2) 增加和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多样化的消费信贷需求呼唤多样化的消费信贷产品,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已成为必然趋势。具体做法如下:从贷款用途来看,一般有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家具、家电、乐器等)、教育和旅游度假消费信贷等,还有婚嫁、俱乐部会员费等个人消费信贷;从贷款期限上看有长期、中期、短期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 0年;从还款方式上看有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和信用卡透支;从利率来看,有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等,种类繁多。并且,对已开办的贷款品种应加强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信用卡业务。虽然我国开办信用卡业务比较早,1 9 7 9年1 0月,中国银行广东分行营业部于广交会银行服务组正式办理信用卡业务,这是我国第一次经办信用卡业务;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但至今仍未被消费者广为利用,多数人对信用卡业务一知半解,真正借助信用卡进行透支的消费者相当少。加上信用卡透支期限短、利率高、兼容性差、通用率低等特点,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商业银行应适时调整信用额度,降低利率和异地取款的手续费率,并扩大信用卡的发行量,结合广西地区的特点,开发新的卡种,以便充分发挥信用卡的功能。

四、结论

消费信贷是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信贷的逐步发展,对广西地区推动经济、加快改革,带动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广西地区的消费信贷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地区的消费信贷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无论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方面还是社会环境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缺陷,需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其中,广西地区消费信贷起步晚、规模小且存在着居民的消费观念落后、居民的收入水平低、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不高、鼓励消费信贷发展的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表现为限制广西地区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浩仪徐忠:消费信贷、信用分配与中国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 2005 (09)

[2]粟勤:消费信贷[M].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3]范剑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3.对进一步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农村市场 原因 对策

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对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但是,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却未出现预期的效应,农村市场依然存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地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已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农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抑制农村消费水平的增长。

1.近年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而且增长缓慢,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直接影响了农村购买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是呈正比例的关系,收入越多,消费越旺。然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缓慢导致他们的大多数人想买而没钱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为6860元,到2005年为1049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为2366元,到2005年为3255元,2005年城乡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2: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但用于农业投资的各种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又大,农民实际用于生活消费的资金就很有限了。

2.商品供给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受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城乡居民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与需求档次上有很大的差异,农民居民消费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与价格都有特定的要求。多年来,许多工商企业对农村市场重视不够,一方面把精力主要放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容易操作的城市市场上,产品生产、开发和销售以城市为重点;一方面忽视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的研究,以农民在消费时间上具有相对滞后性为由,简单地将城市滞销的商品推向农村市场,致使当前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高档精品多,农民买不起,也用不着;二是低档劣质品多,农民看不上,因而农民很难买到价格适中、功能实用、适应农村消费环境的产品。正是由于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影响了农民的正常消费需求。同时,工商企业在农村市场上没有树立整体产品观念,很少开展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商品知识宣传、送货上门、免费安装、技术咨询等在农村甚为少见,销售服务链条的脱节,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市场销售规模的扩大。

3.商品流通网络不完善、渠道不畅通、秩序不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已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渠道开放式的农村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农村市场的发育程度仍然较低,工农业产品产销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市场调节能力较差,使农民“卖难”和“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目前农村市场来看,除一些政策性商品经营外,国有和集体商业的主渠道作用逐渐被削弱,国有商业网点明显萎缩,大部分农村市场的主要份额由个体、私营流通企业所占有。虽然个体商业在农村市场上发展较快,极大方便了农民购买,但是其商业网点是按原有自然经济规模设置的,因而网点比较分散、零乱,且规模过小,无法形成网络优势。它们在资金投入、采购、运输、经营、储存设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局限,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无力承担农村市场主渠道的重任。同时,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市场重视不够,农村市场流通秩序较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市场正常流通秩序,制约了农村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4.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和消费环境差

农民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且与农村消费环境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大多数地区较为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成为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障碍。许多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抑制了农民对农用机械和家用电器的消费。道路交通不便,使大量农用机械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无法进入农户家庭。农副产品也不能及时运出,影响了农民增收,工业产品运输成本加大,又抬高了物价;通讯设施落后,难以形成快捷的商店流通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使农民在购买、使用、维修等方面感到很不方便,本来是“花钱买享受”,最终却成了“花钱买罪受”。由于农村商业网点少,布局分散且规模小,农民消费选择的余地不大,使得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抑制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研究

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业产品“买难”和农业产品“卖难”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农村市场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商品流通结构,真正使农村市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实际购买能力

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有钱了,消费才能动起来。

(1)加大国家对农业的倾斜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对农村的信息服务,抵御市场风险,避免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收入来源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并通过组织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达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目的。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阶段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把分散的小农户引入到大市场中去。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农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化,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2.调整商品供给结构,完善商品销售服务

调整商品供给结构,重在市场调查。工商企业必须深入农村,调查市场,了解农民的需求,突出重点,开发、研制和生产符合农民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如针对山区电视信号弱的特点,开发高灵敏度的电视机;针对农村电压不稳的特点,开发宽电源的家用电器等。近年来农民的消费意识增强,对消费品的消费除吃、穿外,主要集中在农机、建材、家电和通信设施的购置上,对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购买意向较高。但从消费产品档次来看,与城镇居民追求多功能、新样式等高层次的需求不同,农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还停留在价格低廉、经久耐用、有基本功能的初级需求上。因此,工商企业应充分把握农民消费特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同时不断完善商品销售服务。

3.加强市场网络建设,搞活农村市场流通

目前农村的市场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向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转变。这就要求在健全和完善现有农村市场销售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县、区为龙头,镇街为骨干,乡村为网点的三级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多成分、多渠道、简便、快捷、高效的双向流通网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工商联合,朝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大流通、大市场的方向努力。充分发挥农村供销合作社市场流通主体的作用,加强市场经济意识,利用长期形成的网点、资金、人才等信息优势,构建农产品收购、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化体系,多方组织货源,让一些质优价廉、经济实惠、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投放农村市场,有效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满足农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此外,还得按照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之间的商贸合作,畅通城乡之间的流通渠道,实现城乡互补和市场要素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把城市中连锁经营、直销代销、仓储中心等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市场,拓宽产品的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鼓励一些大中型的商业流通企业投身农村广阔的市场,在农村设立连锁店或信誉好、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完善的直销网点。

4.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农民正确消费

在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硬环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消费的软环境建设。要注意针对新形势下农村消费的特点,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强化商品质量监督,净化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的局面。严禁坑蒙拐骗、欺行霸市、不道德竞争现象的出现,实行公平交易、公平竞争,提倡守法经营、文明经商。热心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基本的消费知识和消费者权益,通过广泛的宣传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制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引导他们健康的消费行为,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注意避免出现消费的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现象。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以此改善生活的质量,提高消费的水平。只有农村的消费环境得到变化,农民的实际购买力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观念才能真正转变,市场也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小丁:《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扩大对策》,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年第一期

4.促进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四

内 容 摘 要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如何改变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农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和农村,农业增长,金融领域,产供销

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还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道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对金融服务要求更高。

二、现代农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的问题

资金外流是农村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问题比较突出。从存贷总量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存多贷少,存贷比下降,存贷差不断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增量减少;从资金流向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城市的趋势明显,加剧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的失衡;从资产结构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财务状况令人担忧,农业贷款风险高,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经营宗旨,利用有效载体,创新业务品种,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在支农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当地信贷支农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作为农信社支农的基础和载体,其变化深刻影响着农信社的支农方式和支农效果。为此,探寻农村经济新变化的支农难点,对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非常关键。

(一)农业的天生弱质性是发展种养业的根本难题

一是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近一两年来,受“厄尔尼诺”规律反常引起,我国各地洪水势头迅猛,洪涝灾害频发,带来的损失巨大,的信贷支持重任依然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肩上。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定位于服务“三农”,很大程度上是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对城镇市民的信贷支持没有定位上的要求,投入都有较严格的条件和限制,支持乏力。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分析,加速城乡经济互动,农村信用社必须解决农民进城的风险规避问题和市民下乡的资金支持问题。

三、如何促进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

(一)构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

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形成有效的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建立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向“三农”流动。在政策上,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在当地放款,并设定所吸收存款投入“三农”的比例。其次,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利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要素的供求,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第三,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银行可以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采取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措施调控资金流向,促使形成农村存款留在农村的机制。第四,找准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的利益共同点。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二)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

形成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巩固农村信贷资金回流的基础。一是完善担保体系。应加快成立由政府出资或支持的县域信用担保中心,发挥其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以有效解决“三农”融资担保难问题,降低信贷支农风险。二是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够为农村信贷资金提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机制形成。目前,由于尚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缺少财政政策扶持等多种原因,农业保险风险大,经营成本和赔付率高,回报率低,有的农业保险业务甚至持续亏损、日趋萎缩,导致涉农产业防灾避险能力十分低下。因此,有必要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散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可以将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新的支农方式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借鉴国际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管理技术,从财政补贴、定价原则、风险补偿和转移等多方面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保险的支持。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习深造种养专业技术,支持中介组织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七)加大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二、三产业的信贷投入

农村人口多、经济效益低是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实情。如果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经济状况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加大信贷投入,利用有效载体,进一步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并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更大突破。要达到预期目标,农村信用社一是要创新业务品种,大力开办小集镇小宗房地产开发及按揭贷款,在信贷投向上,要注重加快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县城、集镇为中心,统筹兼顾国道、省道、铁路沿线的乡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避信贷风险。通过信贷倾斜,形成与省、市、县协调配套的小城镇群体,促进农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创新农户联保新机制,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需求的多样性,农村信用社要有目的性地支持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向沿海、沿边、大中城市周边转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而此项工作的难点仍然是信贷风险的规避和防范。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针对举家外出这一实际,农村信用社要在农户联保的机制上下功夫,通过亲属联保、朋友联保、邻居联保甚至于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联保,以及扩大联保范围、细分联保级差,辅之以强强联保、强弱联保方式,达到既支农又防风险的双重效果。

(八)进一步加大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信贷投入

在坚持依托市场、立足资源、围绕特色调结构的前提下,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资源、技术优势,并且事关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农村信用社要加大信贷投入,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是信贷支持要实行区域布局,连片发展,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要重点培植一批种养专业户,并通过专业户的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带动农民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走扶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路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小生产”与“大群体”相结合的规模优势,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支农资金的低产出、低效益转化为高产出、高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要重点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农业生产进程中“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场”的问题,搞活农产品流通,拓宽窗口市场。根据农产品的地域分布特点和基础设施条件,要有针对性地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一批产业化业主联合建立水禽、蔬菜、粮油等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努力抓好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结论

5.汽车信贷消费市场调查汇报材料 篇五

汽车信贷消费市场调查汇报材料

近期,我国轿车消费正在不断升温,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相应的汽车贷款业务。那么,消费者是否愿意贷款买车?什么样的贷款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近日,上海一调查公司就汽车贷款的一些相关问题,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

1汽车消费潜力巨大

调查显示,有%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5年内购买小汽车,而没有购买计划的人占%。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存折里的钱越来越多,居民的衣食住行各项消费都在向高层次转移,私人轿车作为享受型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梦想。

如今,国内几大汽车生产厂商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不少品种和型号的车已经与国际同步,同时,成本不断下降直接导致销售价格降低,以前普通百姓不敢问津的价格逐步走低,个人购车欲望正在强化,未来5年将是我国家庭轿车普及化加速的几年。

2贷款购车分歧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贷款购车消费,%的消费者表示接受,%的消费者表示反对,表示不一定的占%。

进一步调查发现,表示接受贷款购车方式的消费者认为,贷款可以周转资金和提前消费,两者各占%和%;在反对贷款购车的人中,有%的人表示等有钱后再买,%的人表示贷款买车不合算;另有%的人认为贷款的钱可能不安全。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消费者对贷款购车的分歧较大,这一在国外非常盛行的消费方式和理念,在国人眼里还颇受争议。这除了和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有一定冲突外,也和个人经济收入情况、消

费者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预期、消费信贷本身的操作等有着密切关系。

有超前消费意识的受访者往往具有如下特征:年纪较轻,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他们认为,与其若干年后赚足了购车的钱,不如现在花明天的钱,提前享受。反对者则认为,消费应量入为出,安分守己.相对于赞成者,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差。

3贷款期限4至5年最受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的消费者认为汽车贷款期限4至5年最合适,%选择以上,%选择3年以下,%选择6至7年,%选择8至9年。http://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消费者对贷款期限的选择因个人情况差异而不同。一般情况下,收入高、偿还能力强的消费者倾向于较短期限,收入较低、偿还能力较弱的倾向于较长期限。但也有例外,一些投资意识较强的消费者,尽管有购车能力,也会贷款且选择较长的期限,而把自己的资金用于其他投资上,做到理财和享受两不误。

4贷款期望额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贷款金额,消费者的期望在4万至10万元之间。其中,10万元及以上的比例稍高,为%;其次为6万至7万元,占%;4万至5万元占%;8万至9万元占%;3万元以下比例较低,为%。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消费者对贷款倾向于较高金额,结合目前轿车市场的车价,经济型为10万元,中高档在20万至30万元。因此,较低的贷款额度满足不了消费者购车时的支付,反过来,如果消费者的购车资金缺口较小,往往也不会通过贷款方式解决。

贷款期望金额也折射出消费者购车的心理价位应该在10万元左右,低档轿车尽管价格具有优势,但其质量性能和外观不为大多数人看好,而十余万元的中档经济型轿车的综合竞争力最强,受欢迎程度相对较高。

6.农村市场信贷需求 篇六

一、当前农村市场信贷需求新趋势

据对肃宁县辖内客户信贷需求情况调查显示,皮毛买卖、养殖户共45200户,17400户有贷款需求,目前支持1450户,满足率为3.2%;养殖大户共3280户,1780户有贷款需求,支持280户,满足率为8.5%;经营大户共528户,385户有贷款需求,支持43户,满足率为11%;中小企业共455户,220户有贷款需求,目前支持13户,满足率为6%。这说明农村市场有巨大的信贷需求,而农村金融供给却不足,严重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除传统的小额农贷等需求外,出现了新的信贷需求。

(一)大额耐用消费品需求增大。大额耐用消费品主要是汽车、工程机械车、农用机具、摩托车、三轮车、家用电器等单价在2000元以上,且正常使用寿命在2年以上,用于生产经营和生活的耐用消费品。目前,国家取消农业税费,实施各种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村特困人员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惠农措施,对农民增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更使得大量土地闲置,导致生产领域的资金需求下降,而消费领域的需求逐步增大。农村市场的信贷需求已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温饱型需求转向小康型需求。上述耐用消费品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但是邮储银行受农村抵质押的缺失影响,却没有相应的信贷产品支持,导致农民只好通过非金融途径进行融资,邮储银行也丧失了这部分潜在客户。

(二)农村固定投资需求增大。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资金需求由季节性需求向常年性需求转变。加工业、养殖业、大棚种植、农村个体工商业等迅速发展,农民的生产经营已从“半年辛苦半年闲”转为“常年经营,周而复始”,资金需求额度也逐步增大。

(三)高科技信贷产品需求增大。目前邮储银行高科技信贷产品主要有:转账电话、POS机、ATM机等,网上银行大多没有开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大。高科技产品的拓展和普及不但极大地方便农民,而且可以带动邮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尤其是网上银行的研发运行亟待拓展农村市场,将会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农村市场,进而带动邮储银行各项业务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中央连续多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作为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邮储银行要切实抢抓机遇,真正把服务“三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解放思想,积极作为。一是要将基层邮储银行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向上凝聚力的团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积极、昂扬的心态进行工作;二是要消除对农民的“惧贷”情绪,改变过去“重大额、轻小额”的经营思想,眼睛向下,着力抓小,全力支农支小;三是要胆大心细人干净,只要贷户有良好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地、尽职地发展业务,假如今后出现风险,也可以受到尽职免责的保护。

(二)转变观念,便民服务。基层邮储银行信贷人员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变等客上门的陋习,主动营销,贴近“三农”服务,实行送贷下乡,上门送贷,深入农村社区,跑田间地头、进农家小院,为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发放贷款。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对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各个环节实行限时服务,“阳光”操作,提高办贷效率和农户贷款的积极性,让农户在邮储银行的整个贷款手续过程中就像存取款一样方便。

(三)创新产品,因类施策。邮储银行应针对农民的资金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加强金融创新。一是针对农村市场上借款户特有的需求,可以一户一品,开发专门适用于其单户的信贷产品;二是针对农民直补资金较多的邮储银行,可以尝试以农民直补资金作为担保,向农民提供信贷支持,这类贷款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其实质是由国家信用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三是针对某些青年较多的乡镇,尝试与团委联合开发小额青年创业贷款,由相应的基层团委统计乡镇的青年需求,向邮储银行推荐品德素质较高的青

7.对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 篇七

一、近几年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有效地扩大了贷款的需求

自2002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增长因素不断增多、增强,呈现出经济飞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制度有关。在经历了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后,中国逐步扩大了内需,制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平稳过渡的货币政策。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对扩大内需、对国内经济发展方向的的引导、培育慢慢成形。几年的累积发展,使房地产业与汽车这两个能有效地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高增长高爆发行业发展迅速,不断显现出巨大潜力。一方面,经济升温使企业贷款需求不断加大,需求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展现的良好转向,高增长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促使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出现了变化

现在,商业银行一改几年前的对贷款审慎的态度而一举变为积极发放贷款,除了由于信贷行业的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有所改善,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也是密不可分。首先,银行业内的竞争加剧,除四大国有银行以外,市场不断涌现出各种中小型银行,及少数金融业巨头所发展的大型银行,资金雄厚。各个银行对市场份额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近年来,股份制银行日渐壮大,资本累计,在国内存贷款市场所有用的份额在不断加剧爬升。四大国有银行无疑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对这一市场变化做出积极地响应,所谓适者生存。

同时,商业银行内部的考核标准在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也与以前大为不同。银行内部的激励机制也是银行信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商业银行纷纷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放到首位。另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目标之后,为争取早日上市,商业银行自然想尽一切办法达到对不良贷款比率的相关要求,使商业银行对于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意愿逐渐增强。商业银行在经过数年的摸索、经验累积,发现降低不良资产的最好方法不是减少贷款的发放,却是总贷款母数的加速扩张。增加贷款,不仅可以增加不良贷款比率的“分母”,进而降低不良贷款所占比率,同时还可以增加银行账面的收益。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除以上原因,自2002 年下半年伊始,央行专注于酝酿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央行各分支机构的监管部门等待各自分家,造成了短期的监管真空,这段“挂牌”时间为各大商业银行快速扩张信贷业务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二、制约大连市信贷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不具有负债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

中国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而英国、美国出现消费信贷时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 000 多美元。假设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即使达到7%,除去各种必须增加的社会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财政项目以外,只有约3%是可以用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如果再扣除因通货膨胀而导致价格指数不断上升的因素,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人均货币收入量会有少数增加,却远远比不上通货膨胀的水平。

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有资料显示,人均GDP 1978 年为100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97 年为45 916 元,20 年间增长了316 倍。而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3 137 倍,比GDP人均增长指数低0.12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 111 倍,比GDP人均增长指数低1 149,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均低于GDP的增长率。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成熟,使国民对消费信贷非常的不自信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很落后,尤其是转型变革期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前由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逐渐转向个人。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使无家可归、子女上学、医疗保障、退休养老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保障过多地由个人承担,使消费者对消费信贷有所迟疑。

(三)银行对个人发放消费信贷能力有限,且要冒较大的信用风险

单一的贷款偿还方式阻碍了消费信贷市场的扩张。由于持续下调的存贷款利率,银行资金来源的分流也不断扩大,因为逐渐减少了可贷资金,制约了银行贷款的发放能力。同时目前中国各行对消费信贷采取的偿还方式仍然基本停留在等价偿还,这样虽然便于回收利息和本金,也能适应部分客户的需要,但是这种单一偿还方式过于刻板,不能满足经济条件不同、偿还意愿不同客户的需要。

同时发放消费贷款要冒较大的信用风险。由于消费贷款是零售型贷款,贷款对象是分散的居民个人,同时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在中国若银行想对借款人的健康状况、收支状况及突发状况等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管成本高、难度大,并且中国目前还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评术,对借款人信用评定和资本的真实状况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使得银行在发放消费信贷要冒很大的信用风险[2]。

三、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使消费者乐观面对先行信贷消费

目前中国政府鼓励“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传统消费观念严重影响了中国刺激消费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政策的落实,因此,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消费的观念格外重要。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使消费者明白勤俭节约固然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过度节俭会阻碍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也不会有所提高。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承贷能力

居民的承贷能力和消费水平主要由其收入决定,所以,增加居民收入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承贷能力。然而,现如今收入分配多倾向于政府和企业,劳动人民所得的持续降低,国民收入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

增加居民收入的根本是保证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若政府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就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政府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减免税费,出台一系列政策协助解决融资等问题来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同时完善国民收入体系,提高劳动人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居民的财政收入,鼓励居民理财,实现资产增值累积。另外,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缩小国民收入的差距:一是大力打击贪污腐败。通过法律手段严惩规范市场行为,遏制灰色收入来源。二是加大实施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三是通过再分配对财富分配进行调节,将财政支出的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保证民生支出的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树立信用观念

良好的信用意识是中国消费信贷、降低风险的基础和根本。通过媒体的宣传,广而告之国民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教育方面,从小教育国民诚实守信,共同创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正能量,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此外,通过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监督作用,例如失约失信或恶意脱逃债务行为,经鉴定后,受损方可通新闻媒体进行公示,督促社会的每一分子诚实守信。

(四)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再完美的社会环境如果没有最关键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仍然会制约消费信贷的发展。即使通过出台完善的信贷法律体系、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哪怕再完善的市场经济也比不过商业银行加强自身风险管理的水平真正的将消费信贷的风险降低到最小,所以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必不可缺的。

(五)加强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各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保证,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商业法更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根本。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在发展信贷市场上占据了一个可以吸收先进市场经验学习、先进国家金融法的优势。通过对先行国家的研究比较发现,中国在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比较欠缺,目前急需制定和完善的有包括《消费信贷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六)健全信用评级制度

由于中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刚起步,商业银行在获取个人信息方面的成本会很高很困难,很多银行在放贷时会为了节约成本信用评级会做得很粗糙,这恰恰是导致出现骗贷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关键,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健全中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同样是发展中国消费信贷的基础之一[3]。

四、结语

8.对农村文化市场的调查思考 篇八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边远农村来说,更为重要。竹山县柳林乡坚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以群众需要为

根本,以占据农村文化市场为目的,内挖潜力,外求支援,上下联动,干群一体,较好地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坚持有人抓文化,组织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在文化建设上,该乡没有因文化站的撤并和经济建设的任务繁重而放弃这项工作,坚持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宣传委员具体抓,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模式,实行党委政府、村级单位、农民组织、群众四级联动,把没人抓的冷门工作变成人人抓的日常工作。同时,注重制度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一并兑现,把文化建设目标以党委政府联合文件形式下发,作为年终考核兑现的重要依据。去年,对成效显著的8个村和2个单位给予了表彰,命名了15支高山锣鼓表演队和26户文化中心户、262户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形成了强有力的抓手。

坚持有场地开展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没有了文化站,并不能说没地方可开展文化工作。乡党委的理念是,乡村处处都有“文化站”,只要我们愿意去搭建舞台。去年,为提升堵河知名度,配合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提格升级,该乡积极主动争取省、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创建成立了堵河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把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作为庆典日,以此为舞台,开展全民文体活动。对人口相对密集的洪坪、道士坪集镇,创建了2个社区文化中心;对条件较好的屏峰、公祖、白河村,结合学校建设,开辟了3个农民运动场和文化活动室,并以村为单位,多次开展了农民运动会;此外,充分发挥15支高山锣鼓表演队、26户文化中心户、262户十星级文明农户示范户的作用,以田间地头、屋场院坝为临时舞台开展活动。

坚持有钱办文化,文化投入渠道不断拓宽。该乡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地方的软环境来打造,政府自觉承担起建设的投入主体作用。但也反对政府大包大揽,提倡并坚持地方政府主体、上级部门支持、村级组织补贴、群众文化个体创业的四级投入模式,尽可能地把费用从单方投入转换成多方共担,从而减轻政府压力。去年,仅筹建堵河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投入了6万多元,组建15支高山锣鼓表演队投入了2万元,开辟3个村级农民运动场和文化活动室投入了近10万元,年度总支出20万元。在资金渠道上,除了政府每年安排财政收入的1%作为文化发展专用经费外,更多地是巧借外力,向内挖潜,多元整合,共同发展。在开辟3个村级农民运动场和文化活动室上,结合学校资源配置和建设,合理利用闲置教育资产,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了大量图书和体育设施,场地建设切入了新农村建设政策,10万元的投入政府只支出了3万元;在15支高山锣鼓表演队的建设和发展上,政府只承担了1万多元的服装费用,较好地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

9.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的几点思考 篇九

——以玉溪市农村文化市场为例

玉溪市文化局副局长 鲁春红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一直处于一种缺位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农村文化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分散性、季节性、复杂性;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均衡、经营条件参差等现状及问题给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带来诸多不便,怎样依照法律法规,建立农村文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各种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值得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文化市场 现状问题 监管对策

文化市场是指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文化市场是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下文化成为生产力的体现,文化建设及文化市场复杂多变,农村文化市场因组织分散,管理人员不足,更需要加强监管。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合理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科学配置农村文化资源,更好地满足农村文化需求,更好地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就显得特别重要。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一直处于一种缺位状态,由此带来诸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需要,改进和加强监管工作,已是摆在有关部门特别是基层文化行政执法部门面前的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如何依照法律的规定,建立农村文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各种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逐步消除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的盲区,既是一项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值得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点

农村文化市场,是指县(区)以下从事文化娱乐有偿服务的场所。它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政治性、社会性、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和经营性等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市场的鲜明个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几方面来考察:

(一)分散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分散性是指文化消费随乡镇自然村分布,点多面广,经营场所呈网状分布,具有不规整性。体现在乡镇一级的文化经营项目虽然规模小、档次低、设施因陋就简,但总体上便于管理,容易监控,不易违背文化政策操作;乡镇一级之下的自然村落经营文化,就不易管理,但它们又是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演出场地,电影放映基础村落,如果有违反政策的活动,或者宣传邪教等文化垃圾,就难于监管。

(二)季节性:乡镇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受农事活动影响很大,时兴时落。农闲时,农民闲暇时间多,文化消费需求随之增加,临时性娱乐经营点亦相应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如玉溪米线节),外出人员回家过节,走亲访友频繁,整个市场呈现出喜气洋洋的闹腾景象。农忙时,乡村农活多,劳动时间长,劳动者均集中在田间地头,农民无暇顾及文化消费,整个市场处于疲软的状态。

(三)复杂性:农村文化市场是个复杂的巨大市场。一是从业人员身份复杂,工人、农民、退休干部职工、社会闲散人员、专职人员、兼职人员,五花八门,凡有一技之长者或想借文化谋生者,都可参与农村文化市场经营,尤其是那些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在当地可以形成一定气候,其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较差,所经营文化就可能泥沙俱存;二是外来演出团体的演出节目内容复杂,路头戏,无文本,格调不高,给审查节目带来难度;三是大量非法出版物充斥农村文化市场,由于出版物来路渠道不明,内容复杂多变,鉴定审查容易疏漏。

农村文化市场作为整个文化市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城市文化市场相比,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管理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创新监管模式,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玉溪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距昆明88公里,辖一区八县,共74个乡镇,有“三乡”美称,即聂耳故乡、花灯之乡、云烟之乡。江川李家山的青铜文化、澄江帽天山的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文化、高原淡水三湖水文化等,标志着玉溪既有悠久绚丽的历史文化,也有丰实多彩的自然文化。

玉溪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970家,其中农村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864家,占全市文化市场总数的29%,成为整个文化市场的重要支撑,也为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活 2

跃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具体文化市场分类来看,全市农村共有网吧53家,主要分布在新平、易门、华宁、澄江、江川、红塔区等县区的乡镇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娱乐场所297家,音像156家,电子游戏38家,印刷复制企业125家,书刊65家。文化市场门类比较齐全,凡是城市有的,农村基本上都跟进。

近年来,通过合理规划和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有些文化市场经营项目在农村已经超过城市,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产业支柱,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是,文化市场尚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项目少,管理力度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

(一)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均衡

交通方便,历史悠久,经济相对发达的华宁盘溪镇、新平嘎洒镇等乡镇,文化景象繁荣多彩,文化经营门类齐全活跃,这是好的典型。元江县的咪哩乡、易门县铜厂乡等乡镇,交通不畅,经济欠发达,尽管人口不少,但文化市场发展迟缓,有的至今没有一家经批准而设立的文化经营场所,文化市场处于空白状态,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文化市场经营条件参差

农村文化经营单位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的问题,以个体和个人独资经营为主,盘溪镇的九家网吧每家均只有电脑20台左右,且电脑配置低,经营环境差,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一些经营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有的甚至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从事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三)文化市场经营证照不全

在县(区)中心城区,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强,被取缔的证照不全的文化经营场所悄悄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转移,以逃避监管,继续从事非法文化经营活动。部分集镇黑网吧、地下赌博游戏室和台球赌博禁之不绝;非法音像制品、书报刊在农村集贸市场随意摆摊设点,马路夜市娱乐时有发现;经营非法音像制品的游商小贩穿街走巷肆意兜售;出现了音像制品放映的所谓“影吧”等违法经营活动。无证照非法文化经营活动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引发治安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

(四)文化市场监管力量薄弱

各县(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机构不全,人员编制少,只能充当“救火兵”,不可避免地出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农村乡镇文化站又处于管理有责,执法无权的境地,3

管理较为苍白无力。

(五)文化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当前从事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中,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劳改释放人员,残疾人员,外地流动人口,他们不少经营者法制意识薄弱,个别人仇视社会,有反社会倾向。文化执法过程中,个别人对抗执法,甚至暴力抗法,个别对执法人员威胁恐吓。市、区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曾在执法过程中遭到阻挠;第一线的执法人员,曾多次接到威胁恐吓电话。

三、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强化均衡

农村文化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复杂多变性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为切实加强领导,玉溪市文化局自去年以来,一方面把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紧密结合玉溪实际,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农村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全市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乡镇管理网络,伸长执法“手臂”,落实文化文化市场监管责任。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县、镇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市场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努力把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作为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把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以及扫黄打非工作重心下移至农村,创建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的新机制,结合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实际,统筹文化市场执法监管资源,推行了“六个一”工程,即县、乡、镇、街道签订一份平安文化市场创建的《文化市场平安建设与扫黄打非还在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一块文化市场法律法规、扫黄打非宣传栏;明确一名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建立一套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培育考核制度;建立一个青少年优秀读物专柜;建立一条有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与扫黄打非内容的村规民约。这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及构建覆盖全市、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执法监管网络,形成协调配合、相互联动、综合监管、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为全市农村文化市场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更新观念,依法办事

1、强化培训,组建执法队伍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延伸管理,强化职责,发挥乡镇作用,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和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 4

法队伍,委托乡镇文化站进行执法,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玉溪市文化局积极争取市政府法制办的支持,于2010年9月7日至9月10日,在市委党校举办了玉溪市乡、镇、街道文化(新闻出版、版权、文物)市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班,来自乡镇政府及文化站的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农村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均取得执法资格培训证,开创了云南省创新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先河,为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强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与监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建立了市、县、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

在县,镇(街),村(社),村民小组分别建立文化市场监管队伍,建立层层相互衔接,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2、引导市场,以评促管

为增强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倡导诚信经营,帮助经营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真正达到管住、管好、管活农村文化市场,政策法规是保障。全市各县区每年都组织2到3期文化经营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强化经营者的法律意识。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广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都知晓他所从事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经营过程中大都能守法经营,偶有的违法经营行为也会一点就通,抵触情绪很少。

3、持之以恒,激励监管

在农村文化市场形成一定的检查评奖体系,每年或隔年组织一次监管工作评奖,对做得好的乡镇表彰奖励,对有违法乱纪经营的给予批评指正。

(三)市场监管,行动为先

今年以来,以推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推进玉溪市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为抓手,以抓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主线,充分利用社会监督机制,切实加强文化及新闻出版等文化市场监管,通过开展网吧市场专项治理,深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开展暑期文化市场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和印刷复印业的专项整治等工作。据统计,2011年1至8月玉溪文化市场的检查人数达11893人次,检查的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28721户次,责令整改160家次、受理举报38次、立案调查30件、移交案件20件、办结案件46件、警告284家次、罚款34857元、责令停业 5

整顿24家次、没收违法所得39551元,没收非法音像(电子)制品21919张、非法书刊767册,证据登记保存物品2440册.(四)繁荣为主,管建并举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在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中,始终要突出繁荣主题,针对农村群众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就要更加重视引导,增强创新意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农民群众自发创造出了很多文化活动形式。

1、引导自发创造,促进健康发展:广大农民对当地的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因其通俗易学,形式新颖,内容符合农民口味而大受欢迎,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农村文化,对这种自发创造,应该积极引导。新平民族文化广场的跳彝乐活动、通海花街高台等自发民间文化活动经过引导培育,现已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民间自发创新的代表,这两项活动形式喜闻乐见,表演性,观赏性极强,深受老百姓喜欢,也是玉溪市文化市场管理环境最好的地方,是我市文化的一大亮点。现玉溪市境内活跃着农村文艺队1500多支,怎样把其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队伍引导培育成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是我们下一步调研创新的重点。近年来,玉溪市各级文化部门注意把发现亮点、放大亮点作为规范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有效途径,对正在或已经显现的亮点,积极支持,大力扶植,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2、监管推进优秀文化,疏通传播渠道: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玉溪市把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心由城市向农村下移,从加强领导、建构队伍入手,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五老义务监督员、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多层次管理,保证农村文化市场与当地的经济、政治、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逐渐形成市里督导,县级主管,乡镇协管,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整治,市场义务监督员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上下联动的有效管理机制,实现主管部门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确保全市文化及新闻出版市场不出现社会偏激问题,确保文化市场平安稳定,规范有序,实现了2010年在全市文化产业总值占全市GDP总值的6%。

3、加强文化监管执法,监管不留死角

(1)、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建立执法大队,依法监管。执法大队建在县级,乡镇级 6

设立文化联络人,联络人报告并参与执法队执法的机制。文化生产和经营是一种精神活动,需要宽松的经营环境,联络员报告制既监管了文化市场,又杜绝了恶意谎报,不增加乡镇一级的人力财力负担,控制执法成本,方便执法,确保执法安全。

(2)、发扬统一执法的优点:执法标准一致,管理标准一致,执法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法律法规条文,从立案、调查、处理、结案等环节均有法可依,文明执法。

(3)、加强聘请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义务监督员的作用,重点从大学生村官里选拔文化专干,形成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引领文化娱乐和消费健康导向,清除文化垃圾。

4、发挥地域优势,建立保障机制,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利用文化部门优势,为农民举办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让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富人为农村文化建设一批定点文化项目,自发进行文化宣传。

5、加大执法宣传,充分发挥农村优势,深化舆论监管,杜绝黑网吧存在,推进农家书屋向农家网络书屋迈进。电脑是现代武器和便捷工具,农村使用电脑的往往是辍学回家或不去深造的年轻人,网吧的作用往往是游戏赌博的摊点,如果利用网络积极为农民服务,推销农产品,网售自家农产品,发布货源信息等,扶持农民在网络文化市场中积极作为,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

2、《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办发[2009]6号

3、《关于开展玉溪市农村文化市场调研的通知》 2010年3月31日

4、《玉溪市农村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5、《关于举办玉溪市乡、镇、街道文化(新闻出版、版权、文物)市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会议的通知》 2010年8月17日

6、《玉溪市平安文化市场建设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责任书》

上一篇: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备课下一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