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美国作文

2024-08-04

我眼中的美国作文(精选12篇)

1.我眼中的美国作文 篇一

我眼中的美国大学图书馆随笔

百闻不如一见。美国的大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大门和围墙的大学,以我所临时居住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为例,该校既没有铜墙铁壁的围墙,也没有戒备森严的大门,更不用说看到国内大学所雇用的大批保安人员。外来人员与车辆随便进入校园无人查问,外来车辆可以停泊到学校车库中的“访客”(visitors)的位置。为什么美国大学这样可自由出入?探其究竟,其实,大学就是社会的一部分。

来美国之前,只听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还是灯火通明,不少学生还在挑灯夜战。今天得知和我同住一栋楼、来自浙江的一位女同学昨晚通宵都是在大学图书馆度过的,虽然被这种忘我学习的精神感动,但我还是善意提醒那位同学:学习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美国大学图书馆除设计有大小不一的多功能学生自习室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在馆内摆放不少的扫描仪和复印机包括电脑等,扫描仪是免费的,扫描和复印都是自助式的(DIY),还在多处设置有直饮水设备,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在日益扩大,它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报库存与流通之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图书馆成为各类电子数据库聚集地。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汤姆逊图书馆 (Thompson Library)一看,才发现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与国内图书馆还有一大差别,这就是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开辟了适应各类形式和大小不一的学习室,好温馨,真喜欢。

去过该图书馆无数次,今天中午终于在图书馆一楼的.快餐店享用了午餐,一杯咖啡$1.85 ,一个夹心沙拉面包$3.99。我看中的不是东西多好吃,饮品多好喝,在意的是边捧着一杯咖啡,口啃一个面包,边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这种体验。因为在国内及在日本大学都未曾有过在图书馆就餐的体验。以人为本,体现在细节。

近日,网闻上海在举办书展,便联想到国内的图书馆。国内的有些图书馆占地面积本不大,但为了营利的目的,遂将图书馆的某些场室租借给营利性的培训机构搞出国培训等。在我国,无论是政府的图书馆,还是各地大学的图书馆,没有办理相关证件是无法进入的。在我常去的几间美国大学图书馆,尽管是暑假期间,每天早上7:30开门至后半夜(有的馆是24小时开放),行人可随便进出,不需任何证件,可以阅览与使用数据库等。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去过的大学图书馆,也是不需任何证件可自由进出的。

在美国的50多天中,游览了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我没有看到像国内那样多奢华的酒楼、K歌厅、夜总会、桑拿中心、洗脚屋,看到更多的是美术馆、图书馆和体育馆。这让我记起了若干年前经济学家高希均先生在所呼吁的,要多建图书馆和少开酒馆的倡议。在因为,不也应是这样呢?

2.我眼中的美国作文 篇二

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是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各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主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之内的中国人创造出来而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优良文化。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是东方文明的代表, 极具神秘色彩。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文化尽管历史短暂, 但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里, 美国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显而易见。而华裔美国文学正好兼容这两种文化, 因此它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前景不容忽视。华裔美国作家与美国主流作家不一样, 他们有的出生在中国, 后来移民到美国去, 所以他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出生在美国, 在美国文化中长大, 但是他们的父辈在中国, 因此他们也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哪种作家他们都长期接受两种文化, 他们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承能力都非同一般。不容置疑他们会从中美两个角度描述出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缅怀家乡的同时, 刻苦努力希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人形象。美国华裔作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们传承给西方读者的中国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实, 他们所传承的中国文化是能被西方读者接受的, 凸显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华裔美国作家通常使用西方价值观来传达中国文化, 因此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中美两种文化。汤婷婷和谭恩美两位具有成就的华裔美国作家, 他们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中国传统人物,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深受西方读者喜欢, 这是因为作品中除了语言生动形象, 文章结构完美, 主要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古代中国式的腐化, 愚昧正好凸显出西方文明, 旧式中国的野蛮落后正好衬托出美国的发达和文明。华裔美国作家具有双重文化, 双重视角, 他们从美国文化角度塑造中国形象, 不难看出, 华裔美国作家是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塑造中国形象。

2 美国文化中的中国人形象

华裔美国文学无疑会关系到美国历史中的华人。华裔美国人的形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美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国家, 从19世纪开始, 中国人就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 帮助美国人寻找金矿, 帮助美国人修建铁路, 尽管中国劳动者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斥, 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生活, 所以在早期的美国人心目中, 中国人就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 默默无闻, 脚踏实地。正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1871年所写的《生活简单》一书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他们安静而不张扬, 他们喜欢息事宁人, 他们温顺平和, 他们很少醉酒, 他们一贯勤勤恳恳”。中国人的形象与中国社会密不可分, 由于中国清朝的政府腐败, 中国人民生活困苦, 与发达的美国社会状况无法比拟, 因此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文学中可以随处可见被贬低的中国人形象, 他们懒散, 消极, 刻板, 反之这些被夸张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美国人对华人的不良印象。同时也助长了那么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读者的反华情绪, 增长了美国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从而使得早期的美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很差。华裔美国作家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大致如此。但是7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强大, 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人为美国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的形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社会看待中国人的形象受两方面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包括历史和现实。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暂, 因此他们主要借鉴欧洲文化中对中国人的描写, 不过这些早期欧洲人来中国旅游的经历也只是看到了中国的片面, 因为那个时候的旅游业并不发达。这次这部分来自历史的印象是不全面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不断加强, 中国留学美国的人数剧增, 每年去美国旅游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现代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现实。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中国人, 发现他们的勇于进取的素质, 勤劳勇敢的精神, 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不断增加, 中国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就变成了真实的, 不在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 不在是媒体宣传的形象, 所以这部分来自现实的形象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形象, 随着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两国人民的交流也会日渐增加, 那么两国人民会更加了解, 两国人民的友情将更加亲密。

3 华裔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对中国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美国航海船只来到异域之国的一种肤浅的认识, 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根据本国意识形态的需要来幻想一个远东的国度, 早期对中国人的描写只限于游记中表面上的认识, 主要以愚昧和落后为主。他们看到的是中国阴暗的方面, 他们站在高处俯视中国的种种陋习,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国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因此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本土作家必然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各国作家审视文学作品的视角是全方位的, 它包括政治, 经济, 人文, 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这么看来, 中国人形象也绝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考虑, 它的内在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看待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本土作家对中国形象的评论, 不能一味的研究中国文化, 更应该注意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变, 了解美国多元文化变化的社会因素, 才能更好的了解美国文化的精粹, 更客观的看待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 首先是地理方面的差异, 这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封建落后的君主制国家, 美国人大多相信的是基督教, 相信资本主义的民主和和平, 而大多数中国人宠信的是孔孟学说。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美国人或者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美国本土作家或者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只能从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出发, 即使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存在着误差, 无论是从赞许还是贬低的角度出发, 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但是他们的作品中掺杂着中美两国文化, 创作角度和写作手法都是引人入胜的。所以说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是多姿多彩的, 华裔美国作家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4 结束语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中国文化也会进一步为世界熟悉, 华裔美国文学也将继续成长。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人民会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 更客观的了解中国人形象, 更积极的传承两种文化, 让世界更真实的认识中国, 认识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刘芳.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炎秋.文学形象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0.

[3]黄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4]汤亭亭.女勇士[M].李剑波, 陆承毅, 译.广西:漓江出版社, 1998.

[5]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我眼中的美国 篇三

语言适应与社交融入:放下“尊严”,不怕犯错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来到新环境,语言适应是一切的开始。初到美国,留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但据我观察,那些能迅速融入美国学生群体、适应能力最强、语言水平提高最快的同学并不一定是英语基础最好的同学,而是那些愿意多说,主动接受新事物,乐于拥抱异域文化,并且把犯错这事儿看得很轻的同学。

无论一个人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多有信心,来到美国都要适应语言环境,学习新东西,同时也会碰到新的困难。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开放的心态和不怕犯错的精神。有趣的是,一个人越在意自己的表现就越紧张、越放不开,越是害怕犯错就越难进步。不怕犯错,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逼迫自己多说、多发言,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心里一点都不紧张。

美国大学的课堂发言往往在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我会逼着自己在每堂课上都主动发言一次。我从上大二开始就很在意自己的课堂表现,总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流利,不够地道,所以会先在纸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结果却错过了发言的机会。最后,我决定放下自己的“尊严”,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管它是长是短,是好是坏,只要能抓住发言的机会就行。时间久了,我练习得越来越多,紧张感渐渐消失了,口语也进步很快。

放下“尊严”不仅限于语言学习,同样适用于社交。我在学校里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中国学生总是聚到一起形成自己的圈子,却很少融入美国学生之中。在异国他乡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很是辛苦,要建立跨国友谊则更难。因此,有的中国学生懒得接受挑战,始终待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里,很自然地和中国学生聚在一起,互相寻求安慰。可是,这样的舒适区不仅剥夺了我们在语言方面的进步,也会让我们在日常社交中举步维艰。

曾有一位美国同学对我说:“中国学生总是自己聚在一起,似乎不是很喜欢我们。”我赶紧向他解释这与美国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因为文化适应不是件容易的事。的确,在同外国人交朋友时,中国留学生总是顾虑重重,担心自己英语不够好被人笑话,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接纳。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跨出第一步,向对方表示友好呢?

我的体会是,我们越是能敞开自己的心去接纳别人,就越能被别人接纳。我就是这样交到了一个美国好朋友。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俩性格差异很大,不太可能做朋友。但是当她邀请我一起去远足时,我竟欣然答应了。尽管我还在想,我刚认识她几个星期,性格又如此不同,也许不适合一起旅行。但没想到,那次旅行竟成了“破冰之旅”,我们从此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种族歧视:无心的冒犯和伤害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这里种族歧视是非常严肃、敏感的话题,任何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会以种族歧视为耻。作为留学生,我们必须要对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最基本的了解和尊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因为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评论都有可能被别人指责为种族歧视。

一般来讲,中国学生刚到美国,常常没有这个概念,因而会导致无心的冒犯。例如,有的中国学生在看到黑人时会下意识地用到“老黑”这样的字眼儿。殊不知,有的黑人学生也会说中文,能听出其中的歧视意味。这虽然只是无心的冒犯,却会伤害到很多无辜的朋友。再比如,有的人在看到黑人或拉美裔美国人时会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钱包。别看这只是一个细小的动作,却意味着对一个种族群体的否定。

我们要尽量避免犯下这种无心的过失,时刻管好自己的嘴,但这绝不意味着沉默不语才是尊重他人的最佳方式,因为沉默有时也是一种“罪过”。我曾在学校食堂外面看到过一张有趣的宣传画:一匹斑马上面画着一个显眼的红叉。当时我很纳闷,难道美国学生又开始反对斑马了?等我跑到眼前细看才发现,斑马代表的是“沉默不语的旁观者”。原来,在1964年的纽约,有一个名叫Kitty Genovese的人惨死在自己家门外。在她被歹徒袭击的半个小时里,周围的30多个邻居竟无一人相助、报警,最终导致了惨剧发生。这就是那张宣传画所反映出的“沉默不语的旁观者效应”。和这张宣传画有异曲同工之效的还有一句提示语,经常出现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提示语是这样说的:“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如果你看到了什么,请说出来。)如果我们身边有朋友不小心说出了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话,那我们也要say something,及时提醒朋友,而非保持沉默。

学习与生活:细节很重要

刚到美国学习时,留学生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适应大学生活,又要适应美国文化,其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因此,有些留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是承受极大压力时,会因心情沮丧、感到受挫而忽略了很多细节,给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交都带来不良影响。在我看来,以下细节很重要。

第一,守时。“守时”二字听来简单,但做起来难。例如,若想在deadline (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最好的做法就是尽量提前,绝不推后,而最礼貌的做法是提前一天提交(这里主要指邮件)。对于电子邮件,一定要及时回复,就像回短信那样。守时还意味着要遵守约定,即按照约定按时完成要做的事。如果你已经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或不可抗的因素没能完成任务,一定要及时告知对方并坦率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给出明确的完成时间,切忌说出probably或around这种给自己留余地的词汇。

第二,礼貌。我在这里所说的礼貌主要是一些行为细节。例如,推开门之后要记得为后面的人扶住门,以防碰伤他人。用完烘干机后要记得清理过滤网里面的毛,以防后面的人忘记检查,导致烘不干衣服。去餐馆吃饭不要一味地省小费,因为在美国,小费是对服务生工作的肯定,如果人家的服务没什么大错,你就需要支付一顿饭钱的15%~20%作为小费。如果你需要省钱,那还是尽量在家做饭为好。搭乘别人的车子时,如果副驾驶的位子上没有人,就不要坐在其他位置,否则司机会觉得不受尊重。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带些小礼物,哪怕是一瓶饮料也好。

第三,积极进取。这是指一个人对学习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不用老师和老板时时督促,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分内的工作,还能发现上级没有提出却又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你的职责只是输入数据,但如果你发现数据还需要有人整理,那么做好这一额外的工作就是进取精神的体现。积极进取需要我们投入时间,付出努力。如果我们没能做到是不是就很失败呢?当然不是,我觉得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就好。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是不是对大家有所启发呢?在留学期间,希望大家不要局限于他人的体验,而是勇于探索和挖掘新鲜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以期尽早融入异国的生活。

4.我眼中的美国作文 篇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静下心来打量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爱的。

一曲音乐,一张便条,一份赞美……在这个安静的教室,大家都在用心认真书写自己对其他同学的赞美,坐在温馨的教室里,思维在流淌,文字在跳跃。

一开始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友高钰雯。她善良、活泼、学习认真……在我伤心时,有她安慰;在我受伤时,有她呵护;在我孤独时,有她陪伴……我们时不时会吵架,但先道歉的总是她。我们四年级成为好友,那时,我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友谊,那个同学认为我是“两面派”,我好伤心。这时,是高钰雯一直陪着我,陪我欢笑,陪我伤心,陪我发泄……想到这儿,我马上拿出一张同学送我的信封便条,真诚地写下:善良、可爱、学习认真……

写完好友,我的目光在同学们之间搜索,最后锁定了我的同桌——蒋东宸。谈起他,我会很自信地说:“他是我见过最好的同桌!”他的大方、宽容……是我缺少并要学习的优点。记得当我失败时,他会安慰我;记得当我成功时,他会鼓励我继续加油;记得当我……蒋东宸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自从与他做同桌,我的脾气也在他的感染下越来越好了,我盯了他一会儿,马上写下:宽容、大方、温和……

接着,我就像写作文词穷了一样,托着脑袋不停地想着:写谁呢?这时一个名字跳入我的脑海:陈仲轩。这个想法把我也吓了一跳,但仔细一想,对呀,表面上总比别人慢半拍的他,其实也藏着许多优点,有人欺负、看不起他时,会一笑而过;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会挺身而出;有人想打扰他时,他会不顾不理,专心做事……只要认真想想,就能发现。我边想边在纸上写下:乐于助人、老实……

窗外,凉爽的秋风拂过大地,留下一片清凉。室内,色彩缤纷的赞美卡惹花了眼睛,忍不住,我慢慢地翻阅……

首先,一张两只萤光色蝴蝶最先映入了我的眼帘,清秀的字体小巧可爱,上面写满了一句句赞美的话语,一排排美丽的字,让我的眼睛不愿转移:“你的成绩很好,也是班里……”哇噻!好长啊!到底是谁认为我这么优秀呢?我的目光在班里上下左右地搜索着,这时,同桌告诉我这份最长的是姚魏紫写给我的!哦?真的吗?从没想到把我说得这么好的人竟然是那个可爱、温柔、活泼、呆萌而且数学很棒的姚魏紫同学呀!她的数学可棒了,还去上学校要选拔才能上的奥数班呢!不过她平时呆萌可爱,可有趣了!我转望窗外,冬青树生机勃勃,一阵秋风吹过来,带着果香和菊花香,吮吸一口,再呼出来,便将这份香甜尽收心底。想着想着,我对姚魏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在一叠叠色彩缤纷的赞美卡中上下看着,这时,一件衣服状的便签出现在我眼前,呵!这张可真奇特,看看谁写的。我翻开一看,上面写了两个大大的“友情”,这个……我一下子愣住了,忽然,我一个激灵,哦,一定是高钰雯了吧,高钰雯和我是最好的朋友,她的创意让我那份被感动的心添上了几分温暖,像草拥有了阳光的那种幸福。字的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小巧玲珑的字:上课认真,成绩优异。我一看,立刻满脸通红,上课认真还行,可成绩优异,我可不敢当。我决定把这张代表友谊的便签贴在书桌上,让我份友谊永远在我心中留下足迹。

我把友谊的赞美卡收了起来,一个“绿色草莓”没有了上一张的遮挡,完全露出来了。绿色草莓?里面会写什么呢?我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你歌声优美,你上课认真,你发言积极。我看完,不禁一笑,还是道“三名诗”哩!谁这么可爱?还把赞美写成了“三名诗”?这时我又看见了底下一个“飞”字,飞?哦!全班只有汤凌飞的名字里有“飞”字,就是他!搞什么?真是顽皮!想着,我还是不禁“咯咯”笑起来。笑声覆盖了秋风的喊声,在那暖阳的映衬下,如银铃般清脆……

秋风吹拂着发丝,在那火红鸡爪槭叶映衬下,轻柔地在风中飞舞。无论我走到何处,他们的赞美永远给我力量,让我时刻激励自己,就像那秋风永远伴着缤纷的秋天……

5.我眼中的我作文 篇五

大家别看我个子长那么高,外表看上去很勇敢,其实我的内心是很胆小的。我第一次上台表演时,台下人山人海,我在后台流了一身的汗,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好像即将面临沙尘暴,我无法阻挡。我心想:要是能胆大点,该有多好啊!

我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我觉得自己心直口快。有时候大家在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口快了,就会把心里的秘密都说出去。比如有个同学告诉我他带玩具去学校,我就不小心说了出去,结果全班都知道了,那个同学气死了,还挨了批评。

我总觉得自己写字一般,写作还可以,可是今天的写作就出问题了,我居然要重写作文,真是悲催呀,看来我的自我认识与真实还差得很远。

6.我眼中的作文 篇六

请跟随我的视线到荷塘里看看吧。

夏初,池塘里冒出几根细细的芽。几天后,小细芽变成了小圆盘。小圆盘上还带着几粒晶莹的露珠。小荷也渐渐长大,随后,一根带刺的棍子把大荷叶顶起来了。

夏中,在荷叶中有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挺立在上边。在风中,少女摆动着婀娜的身姿,向人们点头微笑呢。荷花开花时,几里外都闻得到那醉人的清香。花凋谢后中间留了一个小黄莲蓬,好美丽的。

夏末,小黄莲蓬变成了大绿莲蓬。人们把它采摘去做成莲子。临走前,莲蓬似乎有点依依不舍,对荷叶说:谢谢您,给我的关怀与呵护。人们经过一道道精致加工,把它们带上集市。于是,这些长在山窝窝里的小家伙们走南闯北,走进千家万户,成了可口的珍肴。

7.我眼中的你 篇七

江南的水乡,像乌镇印出的水印花布,让人难以忘怀;江南的画卷,似乎永远被笼罩在一层水雾之中,烟雨重霭,清寒中透着暖意。

初阳,霎时重逢。初阳的颜色洒入湖面,没有一点儿喧嚣的色彩。阳光总是紧贴在湖面,天高云淡,邂逅了那远处的袅袅炊烟。

青绿的石板桥上,多了些许凉意。从湿漉漉的石板上走过,大喝一声,响亮而孤寂。挂着湿润的雨痕,在厚厚的青苔上浮起一层白雾。诗意的小镇,细密的雨丝中,错落的小巷子回归古朴,多了几分自然,弥漫在这令人沉醉的水乡。

伴着水波,有规律的响声,荡漾着一个小镇的神韵。微波粼粼的水面上,荡漾着几只小小的船,慢慢地驶过来……水韵轻灵,透着江南的灵气。

一幅画卷般的江南水乡,也许,亦是一首长诗……

当冬的气息飘入江南水乡的时候,水乡的寂静,可以让一个怅然的游子潸然泪下,但水乡并不凄凉。夕阳余晖下的小镇,那是鹊的归宿,落日伴着鹊的孤鸣,沧桑而又静谧。

夜幕浅浅地萦绕在这梦一般的水乡,那落在水中的枯藤泛着白光。水面上的灯火点点,深夜的渔船被风轻轻地吹着,静静地摇着。在阴雨天里,雨下的缠绵,渔船中的渔灯映着雨丝,忽明忽暗,若隐若现……

乌镇江南秀,风情不胜收。宅居多古朴,街巷尽娴幽。水乃清明镜,桥为唐宋钩。人淳文雅士,所令更何求?

8.我眼中的“美国梦” 篇八

此话怎讲?

美国是怎样白手起家的

美国梦告诉大家,只要勤劳就能致富,不用靠各种门路和社会关系。想当初,不少人离开欧洲老家来到美国“闯关东”,就是因为他们痛恨世袭观念根深蒂固、等级制度壁垒森严、剥削压迫无处不在的欧洲及其自命不凡的掌门人。他们想在美国这个崭新的世界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出人头地,让腐朽堕落的欧洲大陆后悔莫及外加望尘莫及。用目前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当年你看不起我,现在让你够不着我。

然而,在美国这片空旷的土地上,没有历史传承(原有的印第安历史已随着美国人对印第安人施行的三光政策而烟消云散了),没有文化底蕴(印第安的文化被美国人称为野蛮人的文化),美国人怎么才能赶欧超欧,继而把欧洲甩出十万八千里呢?只能用钱堵住欧洲人傲慢的嘴,用目前的流行语言来说就是,用钱砸死你个小样的。故此,不但勤劳致富,而且要尽快致富,这便成为美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许多别的国家的青年也立志,要在三、四十岁之前把钱给赚够了, 好除了撒着欢地享受嘛事也不干了。这些现象与美国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上世纪末,有些美国人还有个说法:趁年轻就死掉,留下一个美丽的尸体。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青春无悔,趁年轻使劲作。在钞票为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语境下,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竭泽而渔,不再是贬义词,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褒义词。

美国式“勤劳致富”七步走

那么,美国自建国初期起,是怎样“勤劳致富”的呢?

众所周知,第一步就是让美国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人间蒸发,好从他们手里夺走美国这块土地。

第二步,向自然来索取钱财。美国西部的淘金热使不少人获得第一桶金。可你想在这儿淘金,我也想在这儿淘金,谁有权利淘呢?谁从屁兜里拔枪快,射得准,一枪撂倒一个,谁就有权在这儿淘金。美国的西部片就部分地反映了这段历史。现在美国有不少仁人志士扯着嗓子、跳着脚地呼吁禁止私人拥有枪支,但为什么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呢?就是因为这触动了美国财富原始积累的根基——枪杆子里面出金条。多数美国人能干吗?

向自然索取钱财也包括石油热。美国西部的地下宝藏丰富,尤其是石油和铁矿。这又成就了一批富佬,比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巨人卡内基。

炼油和冶钢与淘金潮有相似之处,培育这批富佬的肥沃土壤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是道德真空。因为这些人靠买低卖高,赚取暴利。难怪早在1870年的《大西洋月刊》上就出现一个新词——“强盗贵族”(robber barons),即对这茬新型富佬的尊称。

就这样,一些早年痛恨欧洲贵族的移民,通过在美国二级跳,经过两步奋斗,也晋升为“贵族”了。称号前面有“强盗”二字也不碍事,过程不重要,结果定乾坤。钞票可不认识道德是哪路神仙。

第二步续,在向自然索取财富的同时,美国人也向人索取财富。尤其是在风调雨顺的的美国南部,白人开设种植园,驱使从非洲、亚洲等地捕捉或欺骗来的黑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为主人种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就这样,白人过上了他们从前在欧洲过不上的人上人、富裕体面的日子。

第三步,批量生产。随着爱迪生等人的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电气化初见倪端。有些精明的美国人掐指一算,机器的生产效率比黑奴要高、成本要低。聘请工人操作机器比使用黑奴省时、省力、省钱多了。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代表现代工业的北方战胜了传统种植园的、使用奴隶的南方。当然,此战争也解放了黑奴,给黑人以人身自由,这听起来冠冕堂皇,占足了道义的上风上水,但是仔细观察其背后经济利益的驱动(雇佣自由人当工人省钱),解放黑奴的华丽外表便逊色几分,虽还不至于花容失色。

机器与人类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不知道啥叫累。机器能连轴转地批量生产。顷刻间,美国与欧洲相比的优势便浮出水面。美国疆土巨大,潜在的消费者超多,批量生产不但划算,而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压低美国产品的价格。当时欧洲小国林立,国与国之间跟乌眼鸡似的,互不相让,更不用说互相合作了。欧洲产品哪里抵挡得住物美价廉的美国产品的来袭呀?这又催生了一批美国富人。

第四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主要是隔山观虎斗、闷声发财。他们没少向参战两方的国家卖军火等刚需用品,按如今的话说就是,吃了原告吃被告。不过美国当时作为非参战国,别人能嘟囔啥?

第五步,往欧洲植入美元。二战以后,欧洲一片废墟,百业待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整旗鼓另开张。同时,此计划也作为特洛伊木马堂而皇之地驶入欧洲腹地。这样美国便能顺手牵羊、按部就班地确定美元货币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于是间,不但美国的经济把战后的欧洲甩出了十万八千里,而且美国的印钞机也已跃跃欲试。

nlc202309081341

第六步,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把手中的钞票给花秃噜了,故将美元与其黄金储备脱钩,印钞机诞生。纸多少钱一斤?美元印多少,美国说了算。以纸价——如今叫白菜价来铸造美元这个世界硬通货,此无本万利的生意就更加速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前进步伐。

其实,在哪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积累,能够完全达到中国古人向往的那种境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呀?不少国家和地区,有些人财富积累的过程也充满了不公、诈骗、掠夺、暴力和血腥。所以当时美国发财致富的手段不足为奇。

另外,上述的只是一些个例,而不少美国百姓的确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而丰衣足食的。这就要感谢美国梦的核心部分: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勤劳致富。另外,美国为了区别于欧洲旧大陆,善于标新立异,热衷于发明创造,因此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旷世奇才和能工巧匠,比如爱因斯坦。这些人对美国各方面的突飞猛进作出了贡献。从这一点来看,美国梦对美国一步步获得世界领头羊的地位,功不可灭。但是,由于美国梦的出发点之一是让世人,尤其是欧洲人看看,美国人在没有什么历史和文化的新大陆上能够赶欧超欧,领导世界新潮流,所以美国人对财富的追求超过了欧洲等许多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和地区,按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穷得就剩钱了。以致有些美国人的脸上生出美元眼睛来,眼睛里不是瞳仁,而是美元的符号$。这些人不择手段、误入歧途、 走上拜金教的道路。

第七个发财致富的步骤就是输出美国理念。诚然,光靠印钱还不够,还要给世人做个“合理”的交代。现在已经不是以往的淘金时代了,强盗贵族吃不开了,一枪撂倒一个的西部牛仔得脱下牛仔裤换上西装革履了。没有文明高雅的理由和煞有介事的理论,岂不是像是在抢钱?

输出美国理念的厚黑学

美国输出理念的方法起码分三种。

第一种,推行一些高深莫测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其中有不少让我等凡人听起来好似天书,但在不才看来,其实就是研究如何把别人的钱忽悠到自己账户上来的学问,厚黑学。

可忽悠是一把双刃剑,习惯了以后,自己都不知道哪句是用来忽悠别人的,哪句话是不留神说漏了嘴的真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玩火者终自焚。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原因很多,但不排除一个,那就是金融玩家——现在叫金融大鳄——说话说闪了舌头,忽悠别人结果把自己也给忽悠进去了。

第二种,向世界传授美国经验。美国教导全世界人民说,大力发展生产是走向富裕之路。但仔细分析生产收益在美国总收益中的比重,我们便发现,发展生产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大。我瞎琢磨,美国这样孜孜不倦、循循善诱地教导世界人民,也许是想让大家信以为真,美国的钱是辛辛苦苦挣出来的,而不是一按电钮就印出来的,也不是摇唇鼓舌忽悠出来的。俺懂了,美国说大力发展生产是走向富裕之路,的确言之有理,只是并非世界人民所理解的那样。美国的意思是,世界各国人民大力发展生产、艰苦奋斗、辛勤劳作、无私奉献是美国坐收渔利的富裕之道。换言之,世界各国人民是抬轿子的,美国人是坐轿子的,美国人能不教导别人大力发展生产、挥汗如雨地往前奔吗?

第三种,推广“成功学”。按如今时髦的话说就是,这个学问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上面我曾提到,美国梦部分源于对欧洲的失望、对超欧赶欧的热望。而通过财富向欧洲证明自己的价值,是美国梦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在走完淘金、炼油、冶钢、批量生产、两次发世界大战财、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这些步骤以后,在玩金融、耍股票的同时,还发明了一种比金融和股票更省时、省力、省钱的致富方法,那就是做梦。

我曾读过一本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流行的“成功学”的畅销书。此书作者写道,有一天,他想租一所物美价廉的公寓房,但他不像别的“无头苍蝇”一样瞎忙。他不看报上的广告、不打电话询问、也不到租房公司登记,只是每天花20分钟的时间坐下来臆想,想象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所物美价廉的公寓房。还没臆想几天,一位老太太就打电话来了,说她有一所房子要出租,问那位作者能帮她找个租户吗?作者赶到现场一看,房子比他想象的还棒。

成功学貌似痴人说梦,但可别小看它。就拿这本书来说吧,它在世界上销售了好几百万册,印书跟印钱似的,乃臆想成功的典范。再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那里的成功学导师嘴皮子一动,钱就哗啦哗啦地进。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他们数钱数到手抽筋。

美国梦蜕变成了只想致富不愿勤劳

美国教导世界人民大力发展生产,是因为如果世界人民大力发展生产,美国就能躺着收钱。同理,美国发明成功学,是因为如果导师让大家相信,只要做成功的梦就能成功,导师便能趁众人做梦时,自己独醒地收银子了。诸如此类的伎俩为何屡试不爽?因为世界上淳朴、正直、善良、勤劳的人民整天忙着实打实地干活,没功夫去琢磨歪门邪道——或称“博大精深”的行骗理论。相反,金融大鳄和有些新经济专家一天到晚不干别的,就潜心研究怎样才能优雅巧妙、合法地把别人的血汗钱挪到自己的账户上。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些专家忽悠多了能不成精吗?

鄙人认为,世界各国各地淳朴、正直、善良、勤劳的人民如果不识破这些所谓社会精英偷梁换柱的伎俩,很难逃脱周期性被盘剥的命运。对有些美国人来说,美国梦从勤劳致富进化到摇唇鼓舌、输出理念致富,进而升华到教人做梦、自己敛财,画了一个完美的圆圈,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梦。美国梦从开始时的大家都勤劳致富,逐步蜕变成有些人只想致富不愿勤劳,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劣币驱除良币,这就滋生了贪婪,也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美国通过向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炫耀其财富,开了金钱至上的先河,孕育了一批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所谓专家学者、社会精英,败坏了社会风气。美国又利用美钞收买和腐化了一些警惕性不高的管理层人员,导致美国的金融体系伸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导致美国的有毒金融产品像流行病一样,传染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解铃还需系铃人,此传染病的根源,在我看来,就是发财心切、疯狂拜金、妄想不劳而获从而忽悠成精。此传染病的解药便是重归理性。认清金融危机的病原,有助于我们保持中华民族的自信,立足于我们优秀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守住我们几千年如一日的道德底线,帮助我们一分为二地对待来自海外的新潮思想,站稳脚跟。否则,逐渐变质的美国梦及其吹鼓手带来的不是美梦,而是噩梦。

9.我眼中的我作文550字 篇九

我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家庭,年方十二,最近遇到的大事是:我上初中了。

我喜欢黑色。黑色迷离的美让我陶醉,神秘的黑色对于我来说很崇高。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稍欠完美,但又有点独特。

我没有高雅迷人的嗓音,我的声音像男孩子一样粗粗的。虽然少了些温婉的感觉,却多了些让人折服的浑厚。我可以很勇敢地说出我的想法、见解,不带一丝犹豫。上天是公平的,拥有悦人嗓音的人不一定会大胆地站在演讲台上,而我却可以骄傲地站在演讲台上畅所欲言。我不完美的嗓音有着完美的际遇。

我没有成熟的思想,对于我来说,见解是越快越好而不是越准越好。所以我往往会很不成熟地以最快的速度作出离成功很近,但又很危险的决定。虽然结果往往是失败的,需要付出代价,但这却使更多的同学接受我,因为我的勇敢是友情的路标。

我不会写与我性格不符的中规中矩的正楷字,这使我写出的`钢笔字有点滑稽,但是正因为我只能很潦草地写连笔字才会有人羡慕我独特的字体。只有像王羲之一样拥有“吾体吾书”的人,他的书法才会活在别人的欣赏中。

我会有一点小小的骄傲,可是我会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停改变我的状态。上了初中之后,我的骄傲像剪掉的头发一般不再漂亮。可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仍会在心中自信地骄傲──骄傲于我是一个叫郑崴的女孩儿。

10.我眼中的我作文400字 篇十

在学校里,同学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女生说我有“公主病”——特别爱干净有洁癖。有时,一些同学把我接他的橡皮用好了还给我后,他看到我还在用手把他擦过的地方给搓干净,几乎不留一点儿橡皮屑了,才肯放进铅笔盒里。或者,有些同学给我有撕过或吃过的痕迹的面包蛋糕,我都一律拒绝,即使对方说是撕过的,没咬过,我还是觉得就算是撕过的,手上也有细菌。不论其他人背后怎么议论我,我都按我给自己的原则办事儿。

如今,我还是喜欢把自己的功劳夸大,把别人的功劳缩小——一次,妈妈问我:“今天学校里大扫除,你干的多不多呀?”“当然多!”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积极的把教室两边的窗户都擦了,还把地给拖得一干二净!同学们啊!可都不积极了,能不做的尽量不做……”我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功劳夸大,把别人的功劳说小,直到妈妈表扬了我才肯罢休。其实我也就是个比较懒惰的女孩,也当然是为了家长的表扬才这么说的!

11.我眼中的美国作文 篇十一

住在堪萨斯

堪萨斯市地处美国中部,有“美国的心脏”之称,在美国只能算一个中等的城市。它地跨密苏里和堪萨斯两个州,所以提到这个城市时,大家会说“密苏里州堪萨斯”或是“堪萨斯州堪萨斯”。我住在密苏里州这一边,所以在下文中,我介绍的主要是密苏里州的堪萨斯。

堪萨斯市没有太多的移民,是一个以白人为主的城市,保留了美国最传统的文化习俗。这里没有唐人街,没有小意大利,只有一些集中居住在市中心的黑人、墨西哥人和越南人。如果你想感受真正的美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比东西海岸的大城市要好。因为如果你不懂英语,这将是一个无法生存的地方;如果你不了解美国文化,这是一个你永远无法融入的城市。走在旧金山、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生活中处处都是中国人,即便你只讲中文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在堪萨斯市,中国人比较少,这样的环境逼着你不得不拼命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技能,更多地去了解这里的文化。虽然这是个以白人为主的城市,但是几乎没有种族歧视的现象发生。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民风淳朴,走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他们都会面带微笑地跟你打招呼:“嗨,今天过得怎么样?”刚到美国时,我不习惯和陌生人打招呼,住久了之后发现,当地每个人都是如此,于是我自己也入乡随俗,变得越来越友善了。住在美国中部地区的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当年从英国和爱尔兰远道而来追寻宗教信仰自由的移民后裔,这里基督教的氛围很浓。普通的路人,班上的同学、老师,或是同住的室友都有可能是基督徒。这些基督徒们以爱心和诚实待人,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都会主动向你伸出援手,这样友好的氛围让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很开心。

堪萨斯市地处内陆地区,天气有点恶劣。冬天非常冷,盛夏的时候又特别热。好在这里的房子都装有完备的温控系统,出门的话都开车,车内有空调,人们一般不是在室内就是在车里,所以既冻不着也热不着。但是,对于我这个22岁才学会开车,到现在驾龄还不到四年的女生来说,冬天开车是个极大的挑战。这里到了12月和1月的时候,大雪可以没至膝盖。虽然路上有铲雪车24小时工作,学校也停课,但是偶尔要出去买点东西或办点事,开车也是挺吓人的。尤其是雪停了以后,地上会结冰,车开在路上一直打滑,这种情况我还真应付不了。有一次,我在冰天雪地里开车,踩刹车打滑,差点撞到路边的电线杆上。所以,我一直对堪萨斯的冬天心存恐惧。

玩在堪萨斯

与国内丰富多彩的夜生活相比,堪萨斯市基本没有夜生活可言。如果你在这里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一定会觉得生活枯燥无聊。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所有的商店、餐馆都关门了。在这里,年轻人除了去酒吧休闲一下,没有其他地方可去,这边基本没有国内的那种“应酬”可言,大家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中西部的美国男人大都以家庭为生活的核心,下班后就直接回家,修理房子,侍弄花园,陪着老婆孩子看电影或者购物,这些就是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了。这边没有海,但有很多漂亮的湖和天然的河流。我丈夫的一家人都非常喜欢户外运动,他的父母退休后就搬到离堪萨斯市有三个小时的一个湖边度假村去住了。他的舅舅家和妹妹家也住在湖边度假村里。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过去和家人团聚。清晨,我们开船到湖中心去钓鱼,白天在湖边搭个大帐篷,坐在帐篷里聊天、野餐或者在湖里骑摩托艇,晚上就在湖边点篝火,一起BBQ (户外烧烤)。

没有餐桌上嘈杂的觥筹交错,没有复杂的人情应酬,平时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周末就在大自然里远足、冲浪,这样的生活让我真正感受到堪萨斯市的魅力。

行在堪萨斯

堪萨斯是一座现代和传统风格并存的城市。整个城市只有在市中心那一小片地区可以见到高楼林立,其他地区的建筑物基本就两三层,而且稀疏地分散在城市的四周。因为人口少的缘故,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很大。整个城市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没有地铁,没有轻轨,连公交车也只有少数几条线路,而且只有早上6:00~8:00和下午4:00~6:00这两个时间段才有公交车可以坐。人们出行都是自己开车,美国的年轻人一般到了16岁就都自己开车了,一家有几个成年人通常就有几辆汽车。在这里,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脚,寸步难行,因为城市里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买菜或者购物都需要开车去商业区。虽然这里车多,但是城市里的马路很宽敞,环城高速公路、州际高速公路、联邦高速公路处处相连,整个交通体系非常发达。我在这里住了四年,除了道路施工或发生车祸,基本没有遇到过堵车的现象。

吃在堪萨斯

美国中部地区的消费比其他地区要低一些。这边肉的价格较低,几乎和蔬菜的价格差不多,一般牛肉、猪肉2.5美元左右一磅,鱼肉1.5美元左右一磅,鸡肉最便宜,打折的时候0.19美元一磅,一般情况下也就0.6美元一磅。这边没有中国那种类似于集市的菜市场,买菜需要到超市去买。以前单身的时候,我一个月拿出一百美元用来买菜,完全绰绰有余。堪萨斯市没有中国城,但是有一些中国餐馆。在美国,中国餐馆和越南餐馆是价钱最便宜的餐馆,一个人吃一顿饭,再加上小费的话,十美元就足够了。周末早上和朋友去广东人或是福建人开的餐馆喝早茶会比较贵一点,但通常每人的花费也不会超过20美元。堪萨斯市也有好几家大的中国超市,所以在国内能吃到的东西,在这里基本都能买到。

来美国四年,我的口福不浅,平时自己做饭,到周末基本都在外面的餐馆吃饭。堪萨斯市的餐馆,无论是中国的、越南的、泰国的、日本的、韩国的,还是美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墨西哥的,差不多都被我吃了个遍。春节时包饺子,正月十五煮元宵,端午节跟澳门姐妹学包澳门粽子,中秋节向巧手的台湾朋友学做烤月饼,每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我都不会错过。平时周末没事的时候,我和班上的美国同学一起做蛋糕,烤饼干。有时,我还跟日本室友一起做寿司和生鱼片。嘴巴馋了,我就自己做热干面。冬天时,我会叫上一群朋友吃火锅或做一锅麻辣烫,大家吃得热火朝天,感觉生活真是美好。众所周知,美国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物资丰富,所以在这里买各种食材和调料都很方便。幸亏我每周都坚持去健身房锻炼,不然肯定会把自己吃成个超级大胖子。

“活”在堪萨斯

密苏里州的最低工资水平是每小时7.25美元,这里人均月收入约两千美元。但是美国的税收比较重,人们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被政府扣税扣走了。因为中美两国之间有税收协议,留学生在美国挣的头五千美元是免税的,除去头五千美元以后,我们的年收入若低于两万美元,就属于低收入群体,也是免税的。每年的4月15号之前,留学生把填好的退税表格寄到国税局,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收到整年的全额退税。2009年,我在一所高中全职教中文教了好几个月,由于没有和工作的学校签税收协议,拿到工资支票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和美国人一样被政府扣掉了全部收入的35%。当时我不了解情况,所以没有追究这件事,隔了一年后我才听说这个税原来是可以退的。于是,我填好表格,连同自己的护照和学生签证复印件一起寄到国税局申请退税。表格寄出去后几个月都没有收到回音,后来,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收到国税局寄来的支票,不仅原来扣的税全额退还,而且因为处理上耽搁了一年的时间,美国联邦政府还付给我七美元的利息,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

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是个不允许留学生打工的国家。如果没有合法的永久居留身份(持绿卡者或美国公民),留学生在校外工作属于非法,一旦被人举报或是被警察抓住,会被遣送回国,并登上美国移民局的黑名单。在美国,留学生学习超过一年以后,就可以寻找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工作了,但是也需要自己的导师和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签字批准。在正常的学期里,校外实习的工作每周不能超过20个小时,但暑假的时候是可以做全职工作(一周40个小时)。因为我的专业是多元文化教育,所以每年6月到8月我都在一所公立高中全职教中文。我的经验是,要想在美国的留学生活过得轻松一些,最好在国内拼命学习,拿了奖学金再过来,不然一个人在这里既要学习又要工作,会过得很辛苦。学校里发的奖学金就算再低,但维持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12.我眼中最美的老师 篇十二

采编班徐媛

教美术的张春老师, 是我六年小学生活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他, 身材修长, 得体的西服看似随意地搭配着一件休闲T恤, 稳健而洒脱, 仿佛是从英国康桥上走下的诗人徐志摩。他, 肤色白皙, 一副薄薄的淡茶色眼镜架在他高挺的鼻梁上, 俊秀中散溢着压抑不住的儒雅之气。

张春老师之所以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那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

瞧, 又是一节美术课。张老师健步走进了教室。今天, 他讲水墨画。张老师先给我们介绍水墨画的特点, 让我们欣赏了几幅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 接着, 让我们几个人一组, 围着坐好, 摆好笔墨, 之后他便像“闲人”似的移到教室一隅, 翻看画册了。没有接到老师的“圣旨”, 习惯于在老师命令下创作的我们一时间面面相觑, 无所适从。几分钟后, 张老师见大家没动静, 轻轻地说:“我讲完了, 你们怎么还不画?”“可是……”“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我不干涉你们创作的自由!”说完他把书往脸上一遮, 真的“不管”我们了……解除了枷锁的我们, 在自由的天空下挥毫泼墨, 一幅幅信手涂鸦的作品带着我们的灵性在画桌上诞生了, 好不惬意!

张老师酷爱书法, 可谓到了痴狂的地步。上回, 他上课给我们谈起了书法, 从商朝甲骨文讲到现代美术字, 从小篆、隶书讲到狂草……总之, 什么书法名家流派, 他无所不通。他手中的粉笔像周杰伦舞动的双节棍那样娴熟, 课堂成了他尽情释放才华的舞台, 一节课下来, 黑板上全是各流派字体, 《兰亭集序》中的“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几个字更是惟妙惟肖, 尽显大家风范, 我们个个拍案叫绝。

张老师为人随和, 修养好。因为缺少“威严”, 所以常有学生与他“对着干”, 张老师从不严厉地处罚他们。我们班的薛大荣和徐梦雷是两个“活宝”, 一调皮, 被老师拎上讲台, 站在前面, 脸不红, 心不跳。老师说立正, 他们就稍息;老师说稍息, 他们就立正, 反正不听话。张老师从不给他们“烧饼”吃或“小棍汤”喝, 往往一笑了之, 倒是回到座位的两个“活宝”破天荒地低下了头。

才华横溢的张老师, 您的教学方法为什么如此独特?我永远忘不了您!

(指导教师:祁波)

教师简评:

上一篇:催眠式销售下一篇:2011年商业贿赂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