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08-06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用13篇)

1.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一

一、全面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准确把握学习标准。

本单元教材分为“数数和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等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按照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儿童学习的认识顺序,经过适当的扩充和有序的编排,构成了如下相对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附图{

}

从上述结构图不难发现,前面三部分可概括为100以内数的认识,它是全单元教学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第四部分虽是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但实际上可看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因为整十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就其本质而言刚好反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特征。

上述结构图还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全面展示了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只有达到以下学习标准,才算是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真正掌握。

①熟练地数数。既要能熟练地结合买物数数,又要会准确地抽象数数,特别是接近整十数时能连续正确地数数。在数数时,不仅要能一个一个地数,还要能十个十个地数。

②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③正确理解数位概念。数位概念在本单元学习中特别重要,它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等内容。

④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基本规则,并能根据这一规则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⑤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

上述学习标准告诉我们:本单元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全面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学习标准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所包括的内容,确保他们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掌握真正落到实处。

二、抓好数位概念的建立,通过数位概念促进学生掌握100以

内数的读写方法。

数位是指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一个数的数值意义就在于这种数字和数位的有机结合。任何数学,都只有赋于具体的位置值后才有大小的意义,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从数值意义上对其进行读数和写数。显然,正确理解数位意义,切实建立数位概念,是正确读、写数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数位概念和读数写数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位概念去促进读数、写数基本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1.突出“数位”教学、帮助学生切实建立个位、十位等数位概念。

在“数位”教学中,首先应利用学生熟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的有关概念,引导他们按照数的组成方式去观察、认识排列的小棒或小棒图,为数位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其次要充分利用计数器,特别是计数器珠子下面数位表的中介作用,让学生主动从小棒和珠子中抽象出数,并突出各个数学所占的具体位置,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概念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读出抽象出来的各个具体的数,让他们在读数中初步体会数学与数位的有机结合,并从中了解每位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如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自然数是数字和数位的高度统一,还应引导学生对照数位表对“11”等特殊数作深入观察和思考,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数位不同所表示的大小也就不同的道理,由此让学生对数位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对照数位表帮助学生了解每个数位的具体名称,并熟练地掌握其排列规律。这样,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数位的完整认识,他们头脑里关于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概念也就比较清晰了。

2.正确理解读数和写数的基本规则,较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读写的一般方法。

教材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概念以后,明确给出了“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的结论,这一结论概括了整数(甚至小数)读数和写数的基本规则。由于这一规则是直接建立在数位概念基础上的,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引导他们用已获得的数位概念去正确理解这一规则的含义,然后用规则去指导读数和写数。

①正确理解“高位”的含义。“高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三位数来说百位是高位,对两位数来说,则十位就是高位。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读数和写数理解这种相对意义,要防止他们用静止的观点去片面理解它的含义。

②引导学生在读数和写数的活动中主动概括其规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一规则。

③引导学生及时将概括出来的基本规则广泛运用于读数和写数的活动中去,促进其读数、写数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以数的组成为中介、实现认数和计算的有机统一。

在本单元教学中,数的组成和数位概念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理解100以内数的大小和数位意义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减法最直接的理论根据。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在知识结构中的这种中介作用,进一步密切100以内数的概念和计算之间的关系,促进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及其计算的整体把握。

1.在数的组成教学中适当渗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思路。

学生在数数基础上对两位数有了初步认识以后,教师应适当注意引导他们按照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思路去观察和分析数的组成与分解。如教学数“35”的组成时,除要求学生“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思路去思考和表述外,还可引导他们按照“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组成35”的思路进行叙述。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的组成有较全面的理解,而且可以从计算方法上为后面的计算作必要的孕状。

2.在计算中突出数的组成算理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复习题之前,要高度重视教材所安排的题的准备作用,通过复习题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使他们对其计算过程与方法有实质性的理解。如在“40+5”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按照45的组成的思路计算出结果。这样,使学生在计算中既明确意识到数的组成算理的指导作用,又把数的概念和计算两者高度结合起来,实现数的概念和计算知识内容的整体掌握。

2.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二

一、从生活实际中领悟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 学生不易理解。为此, 我在教学前, 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计算比赛。教学时, 结合计算活动, 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 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2. 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 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 “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 比较它们的面积, 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 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长宽都不等, 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学生深思后可以画方格, 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 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 引导学生讨论, 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 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组织教学, 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 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

二、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努力创设机会,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让数学走出书本, 走近生活, 使学生智力、能力得到协调的发展。

1. 大胆放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比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 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剪、拼等方法推导, 学生稍作推导后, 就让学生说公式, 这样放得还不够, 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摆、剪、拼是推导不出的, 教师应注意让一般甚至后进的学生推导出来, 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2. 走进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 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 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的, 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比如, 我班组织春游活动前, 我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 每人拿出零用钱, 一起到商场购物后, 再把这编成不同的应用题, 同学间相互解答, 在同学们的自己编题, 自己解答中, 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学生在玩中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兴致颇高。

三、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各种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1. 设计提问, 引导审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 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设计提问, 引导审题”的方法。每堂课首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 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审题, 再根据学生理解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就使学生有了独立发挥的空间, 也使老师能够有的放矢。

2. 注重“转化”, 变新为旧。

“转化”思想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在课堂上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 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都是有莫大好处。如在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 我通过启发学生在图形中寻找学过的图形, 再启发他们进一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解决问题。最后总结, 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是:转化成求几个已学过的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和。通过这样的情境创造, 不仅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仔细观察, 学会归纳。

观察能力也是学生综合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地观察需解决的问题的特征和规律, 对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对知识间的转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 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教学时, 我常常设计一些问题或画出有关图形或出示教具, 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 并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老师只是作出补充和对学生还不十分理解的问题作出解释。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时, 我做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通过两个三角形相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讨论后请同学进行总结。这样, 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归纳能力, 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3.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三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谓数学建模是指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是指通过在课堂中面对有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交流数学、应用数学、感悟数学、创造数学,在体验综合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建模能力,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渗透建模意识

成功的“数学建模”离不开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运用数学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分析,大胆地猜想和不断地提出问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比较难以构建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方法,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理解。

1.利用感性材料突出问题背景

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数学建模”的基本背景,也是创设问题情境、揭示问题本质的前提。如果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阅读、思考、理解,自觉产生强烈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深化对“数学建模”中数学问题的基本背景的再认识,从而激活并展开思维活动。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安排了“游戏”、“运动会”、“植树”、“可爱的校园”、“购物”、“旅游”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感性材料。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性材料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呈现,突出了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适时地上升到抽象理论,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然后再把它用之于更广泛的具体内容中去,既使学生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又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教材首先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篮球场为题材,指名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再创设“小明绕篮球场走一圈走了多少米”这一问题情境让各小组讨论研究。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纷纷出谋划策。在学生的探讨汇报过程中,教师从数学应用的角度趁势提出研究问题:“你认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周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初步建构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数学模型。

2.从现实原型中抽象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在许多数学实际问题中,由于“事理”往往包含在“事件”中,隐而未露,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又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对某些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事理不理解。因此,教学时必须先通过演示、实验等手段,逐步舍弃复杂的生活情节。将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思想(转化、对应等)抽象、概括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的意识。例如:“六年级同学为准备国庆晚会做了三种颜色的绸花,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绿花比黄花少2/5。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变式,虽然一步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但其数量之间的隐含关系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表格和条形图相结合的办法呈现出现实原型,把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显示出来,并通过设问“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什么?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也就是求什么”抽象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同时凸显出与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黄花的朵数1/10”,从而简化了解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建模意识。

二、自主探索分析,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分析与处理——抽象——检验与修改”的过程,从结构化的现实情境中导出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完成对数学模型的解释与应用。

1.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简化

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是运用数学的系统理论导出问题的结果,或对已有的结果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撑。在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题意,将原始问题中的本质特征保留下来,同时尽可能地将题意进行简化。这种简化应基于科学与合理,要根据原来的实际情况仔细考虑,以避免有关的数学定理不能提供实际情形的有效预测,以便得到的数学体系是易处理的,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中,要注意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从而掌握“简化”的经验和技巧。

2.合理的、渐进的推理与归纳

教学让学生仅悟到把问题简单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简化的问题出发,探寻出解决问题有效的规律,再用发现的规律帮助解决复杂问题。这发现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推理过程。从个别的、简单的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境中,是数学常用的推理方法,渗透了归纳的思想方法,使学生自主完成了对“复杂问题——简单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的构建。例如,在解决事物搭配的实际问题活动中,由于要探索的规律比较抽象,教师首先设计了“营养早餐”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搭配问题,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等操作活动,从实物、图形逐步过渡到符号,接着思考:(1)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2)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把获得的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存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子,进一步运用规律打开思路。最后通过几组数的排列组合,将研究的结果绘制成表。对原有的解题策略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扩充,构建了搭配规律的模型。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掌握从局部观察找规律到推及整体事物和从实物、图形到推及符号、数学模型的方法,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同时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加深了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3.生活化、实践化的检验与修改

成功的“数学建模”既要重视对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又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应用过程,让数学模型回到生活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将各种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不

断拓宽和发展,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原先的结论。例如,在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经历了数与形的转化,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房间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在拓展练习时,有这样一道题:王阿姨用一块长3.2米、宽1.5米的长方形白布制作餐巾,最多可以裁成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餐巾多少块?学生们在进行长度和面积的转换后,根据大面积÷小面积=餐巾的块数,很快列出了算式(32×15)÷(2.2)=120(块)。这时我在旁边提出了质疑:“想一想,结果正确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学生提出长为3,2米可以裁出16个2分米(32÷2=16);宽为1,5米,只能剪出7个2分米(15÷2=7……1),总共只能裁出16×7=112(块),还有32×1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布条剩余,而生活中餐巾是不可以进行拼接的,这块剩余的长方形实际上是无法裁成正方形餐巾的。此时我又提出:“如果是一块长为3.2米、宽为1.6米的长方形白布,用这种思路解答可以吗?”学生们通过验证,认为在长和宽都刚好够剪的情况下用‘大面积÷小面积是适用的。

三、呈现变换思想,深化数学模型

在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初步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后,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灵活变换背景、条件,使实际问题得到进一步复杂化,形成不同类型而又相互链接的题组结构,从而推进数学模型的深化,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散、变式与求异的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

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植树问题在现实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为载体,首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间隔现象的普遍规律,直观认识并总结出间隔和点数的关系,发现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总长÷间距+1=棵数(两端都栽)。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与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接着提问:“如果你是园林工人,你还可以怎么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在一条路上植树时,有3种不同的情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这样,使让学生体会与间隔现象有关的实际问题是多样的,通过问题和条件等变换手段,形成系列植树题串,呈现题型的可能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该数学模型。同时把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如挂彩灯、锯木头、爬楼梯、排队做操等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呈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含有许多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这样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既加强了该模型的拓展应用,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同时又使该数学模型得到进一步深化。

4.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四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和探讨,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

【关键词】:能力

培养

学生

解诀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多能性目标,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思维可以进行扩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转化。所以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解决问题”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从数学知识的本身魅力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化抽象为形象,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七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因此游戏、生活也是他们乐于和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却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模糊不清等。优秀学生总能从一个关键词、一种关键符号中捕捉住最关键的信息,对题意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对于“低分”学生而言,不理解题意也就是一些学生常抱怨的“读不懂题”和解题过程不规范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高度抽象,学生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重视不够,缺少训练。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常用图文结合或文字的形式出现,因此分析关键句、理解重点词,可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扫除应用题的障碍。应用题中经常见到些常用的数学术语,即重点词,有的学生不能从图中准确的找出已知信息,常因词意不理解而不会列式。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就要理解词意。

三、鼓励学生尝试、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要使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现实。为学生充分提供有趣味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学习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加强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给予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时间,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尝试、探索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可能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猜测、尝试,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再创造。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画图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并充分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在讲解练习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在学生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他犯错误。教师通常认为在需要克服困难的地方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因此,常常在学生犯错误之前就提醒学生加以注意,甚至直接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是必然的,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它是通向更高理解水平所必需的中间阶梯。教师应该意识到,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探索和尝试,学生可能会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认识。

5.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五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李皎华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一、培养提问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耳朵图图的故事吧。今天李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天,大耳朵图图的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耳朵图图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

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耳朵图图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秋游时,先让学生根据这次秋游的具体情况,拟定秋游计划,然后问学生:在这次秋游活动中,你们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对活动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实践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动手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而且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有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4、教师提供开放题,让学生在异中“问”

课后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学生的思路,开放学生的潜能。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打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运用这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因为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教育家刘国正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棉,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因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年龄实际,要以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切感。

6.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六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职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7.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七

一、数学联系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必须重视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 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问题, 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正方体的面积”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 宽4米的客厅, 爸妈准备花10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 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第一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12元。

第二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8元。

第三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10元。

你能为父母做参谋, 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 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 (1) 价格适中, 总价在1000元之内。 (2) 质量较好。那么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算一算才知。学生倍感兴趣, 学习自然积极主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得出应先算出家里铺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 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 分别为960元、640元、1250元。最后通过比较, 第三种价格太贵, 前两种规格相同, 价格均在1000元以内, 但第二种的价钱太便宜, 可能质量不够好, 所以选择第一种地砖最合适。此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 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 使学生真正地乐于学数学。

二、加强审题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在解题中, 常常有不少学生因未审题或不会审题而“南辕北辙”, 解答错误。所以, 在解题教学中, 教师需要加强审题训练, 教给学生方法, 使之程序化、规范化, 逐步养成习惯, 提高解题能力, 应做到“读”、“找”、“动”、“立”、“验”五步骤。

(一) 读。

即认真读题。要正确充分地审查了解题意, 就必须先认真地、仔细地、全面地、逐字逐句逐个符号地细读, 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有哪些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以及条件与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 等等。读题时, 可以边读边在题目中批画记号。读题后, 应要求学生复述题目大意, 使学生对题目的内容有一个总的印象。

(二) 找。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它们是解题的“抓手”。例如:“书店运来科技书2700本, 是工具书的3倍, 科技书和工具书一共有多少本?”乍一看, 很容易:2700×3=8100 (本) 。那就错了, 一是没有认真找关键句———“是工具书的3倍”, 工具书应看作“1份”, 应用除法求出。二是没看问题中的关键词“一共”, 应该把两种书的本数相加。因此要对找出的关键词、关键句要着重理解。

(三) 动。

即动手、动口、动脑。在审题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 根据题意摆学具、列表分析、画线段图等, 帮助他们理解题意。通过操作, 把一些教学信息转化成直观的形象, 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同时, 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实践过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把题目的各部分信息整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做到全面理解题意, 从整体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为列式解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 立。

即确立解题方法。通过上面的三个过程, 学生已基本上能把题目中已知的条件和问题建立起某种数量关系, 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从而把一些单一的数据提炼成解题的钥匙。

(五) 验。

即检验是否正确。这方面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弱点, 往往被忽视。做好这一步, 对于灵活解题也大有益处。所以应加强验算训练, 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验算不仅能加深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而且能提高解题正确率。

三、“一题多解”训练, 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解题思路、活跃思维、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激发学习兴趣, 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求多种解法练习, 即“一题多解”的训练。

例:小英读一本160页的小说, 前3天读了60%。照这样计算, 看完这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就用几种, 再归纳出以下几种解法:

分析与解答一:先求出读1页要多少天, 共有160页, 便可求出总天数。

3÷ (160×60%) ×160=5 (天)

分析与解答二:先求总量是部分量的多少倍, 那么所需时间就是部分量所需时间的同样的倍数。

3×[160÷ (160×60%) ]=5 (天)

分析与解答三:先求出3天看了多少页, 再求出每天看多少页, 最后求出看完这本书一共要几天。

160÷ (160×60%÷3) =5 (天)

分析与解答四: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 先求出每天看全书的百分之几, 最后求出看完这本书一共要几天。

1÷ (60%÷3) =5 (天)

分析与解答五: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 根据“3天读了60%”, 也就是3天正好是总天数的60%。

3÷60%=5 (天)

分析与解答六:“因为读的页数÷天数=每天读的页数 (一定) ”, 所以读的页数与天数成正比例。解:设看完这本书需要X天。

1︰X=60%︰3

X=5

分析与解答七: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用方程解。

解:设看完这本书需要X天。

60%X=3或 (160×60%÷3) X=160

X=5

分析与解答八:因为已读的天数正好是总天数的60%, 即3/5, 所以把总天数看作5等份, 已读的是3份, 由此求出每份多少天, 再求5份多少天。

3÷3×5=5 (天)

接着对各种解答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 找出各种解答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找出最合理的思考途径和最科学简捷的解答方法,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8.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八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怎样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张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12×(3+4)=12×7=84(个)

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从而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用数学头脑去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些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

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杨树的高。对于高大的杨树,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

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9.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九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逐步学会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高峰期,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低年级简单的解决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做到,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又可以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几步计算应用题打好基础。

一、教会审题,理解题意,促进思维发展。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同时题目中的叙述大多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做题时先认真,仔细地读题,读一遍不太清楚再读一遍、两遍,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弄清题中给出那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或者做错题,往往是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9页《解决问题》的例3时:13个同学玩抓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我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篇,通过读的过程中还让学生找出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全班一起读一篇,这一次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出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问题?我根据学生说的比划一下主题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二、分析数量关系,训练说理,促进思维发展。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会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将题目中数量关系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题目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我们都要认真说理,也要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题中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我们要耐心地给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

还以上面的例题为例,掌握题中讲的事情,弄清题中给出的条件,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开始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数学信息可知,玩抓迷藏的一共有13人,这里的6人是13人中的一部分,要求藏起来几人,就是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留给学生去说,学生说的语句不通,但意思说到点上,老师再帮他整理,然后和学生一起完整地表达。也可以画上以前学过的有大括号,问号的简单的图结合理解说理,让学生更能正确表达,从而知道求部分数是用减法来计算。又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2页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题目中已知的条件,让学生划起谁和谁比,分析谁多谁少,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就是把小雪得的12朵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磊得的同样多的8朵,另一部分是那8朵以外的4朵,这里的4朵也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得的朵数。分析后让学生试说解决的方法,从而知道解决这类的题是用减法计算。

再如第三册关于乘、除法的题:

(1)15个同学玩游戏,分成3组,每组几个同学?

(2)有4组同学,每个同学分得5朵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红花? 做题时先让学生分析找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的关系式确定计算方法。这样教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每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的片面理解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

三、掌握基本结构,方法正确,促进思维发展。

简单应用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在教学中渗透基本的三量关系。读到前面的两个条件,联想问题是什么;题目给出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那么求的是一个什么条件。这样思路清晰就不会出现问非所答现象。

1、做题时,充分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

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上面求相差数的例子:

①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 ②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 先引导学生通过题目观察、比较出:两题中有两个条件是相同的,即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和②题里的两个条件是一样的;①题里的问题是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在②题里变成了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把两个人的名字前后调换了位置,谁多谁少没变,只是说法上变了,求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也就是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因此,解答方法是一样。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题①是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要从小雪红花里去掉与小磊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小雪比小磊多的部分,即“12-8 =4(朵)”。题②是求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也要从小雪红花里去掉与小磊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小磊比小雪少的朵数,即“12-8 =4(朵)”。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2、还要通过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例如:花园里有18只蝴蝶,9只蜻蜓,?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

又如:,白兔有6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

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黑兔的只数。

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我们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四、从实际生活出发,激起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我们要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轻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题目,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思维的发挥。

例如,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我们的校园”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下课啦,同学们玩起各种游戏,出示同学们玩游戏的图和问题,让学生进入游戏中,然后学生自己选择解决喜欢玩的游戏出现的问题,这样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更喜欢解决问题。

其次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现,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买卖物品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五、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例如,一年级下册第26页的思考题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两个男生之间插进一个女生。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又如“至少要用()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1个大正方形?” 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轻易,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练习题后出现一道思考题,培养学生奥数思维。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我在教学第二册第19—20页《解决问题》这节课时,电脑出示小精灵聪聪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的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敢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吗?看谁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多、解决得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一会就提出了四五个不同的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解答。等到第二个场景时,学生很快又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意想不到的活跃场面令我兴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10.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对年轻干部要求的首要位置,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取得伟大事业的深刻经验总结,更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年轻干部当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做到“三个坚持”,在不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中磨炼成长、砥砺奋进!

坚持深入基层,在摸爬滚打中提高实践再实践能力。基层,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磨刀石。翻阅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成长履历,“过四关”“办沼气”“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陕北7年知青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勤于实践、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人生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也将自己治国理政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当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勇于走出“温室”,多到基层一线的风风雨雨中去强筋骨、见世面、夯基础,敢于直面问题挑战,多到复杂吃劲的岗位上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坚持实践再实践,不断探索再探索,在基层实践的熔炉中淬炼成钢。

坚持问题导向,在深究细研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胜克难的不二法宝。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调查研究,你心中才有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反观当下部分年轻干部,奉行“拿来主义”,习惯在文件、报告中找问题,依赖在会议、电话中找对策,缺的就是对问题深究细研的劲头,不仅延误了工作开展,也堵死了个人成长之路。问题是工作的导向,解决问题是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盯问题难点,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从“纸面了解”转到“实地观察”,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工厂企业”“街头巷尾”,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要勤于思考,精于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细节看成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刻分析调查,全面掌握问题实质;要深入群众中去,直面民生诉求不推诿、不躲避,确保察真情、听真话,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从而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练就过硬本领。

11.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篇十一

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在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的花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然后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设计。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重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强化了应用意识。

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大有好处。工作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问题: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要购置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搜集、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十二

一、“1”在解题思考中的策略性

解题要有一定的策略思想,否则便找不到门路,无从下手。运用“1”的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归一策略、归总策略、分解策略和标准量策略。

第一,归一策略。如,在解车轮转了若干周后,该车前进多长路程的题目中,是以一周之长为基础,转几周就乘以几。在解按规律填空或计算的数列或题组时,要找出规律逐一解答。如1.143×7×1=1001。2.143×7×2=2002。3.143×7×3=3003。…5.143×7×5=()。()143×7×()=9009就是先以1为基础,再看2,3,从动态发展中发现规律:前两个因数不变,积因第三个因数变化而变化。变化的第三个因数是1的几倍,积就是几千零几。

第二,归总策略。它是与归一相反的策略,可以称逆归———或负归———策略。如归总应用题和反比例应用题(积一定)等都用这一类策略。

第三,分解策略。它是把整体一一分解为若干个单一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解题策略。无论是四则式题、组合图形、复式统计图表,还是复合应用题,均可采用此种策略。

第四,标准量策略。在解比或分数乘除应用题等题目中,首先要鉴别把握哪个量是标准量单位“1”及其所对应的具体量,否则就要发生根本方向上的错误,即使在加减应用题中,又何尝能够排除标准量?“1”只不过隐形于其中,在当时没有必要发掘罢了。

二、怎样不被“几个几”绕昏头

在刚进入乘法单元的学习,从乘法的含义和认识“几个几”开始,不要说学生晕头,连笔者自己也替他们犯愁,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让学生判断是“几个几”相加,这个知识点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多都会被绕晕在里面,原因有很多,如“2个5”和“5个2”之类的,读起来很相似,写成乘法都一样,但写加法不一样,画成图也不一样。相同的加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学生对于“几个几”的判断。每每学生在这里栽跟头,笔者都很着急。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慢慢发现学生对数字的敏感要高于对图的敏感。于是,在学生最初接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让他们在每一堆物品上都标上数字,一幅图就变成了一排数字。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判断的准确度。后来发现,只是这样还不行,学生明明写了“2 2 2 2 2”是会说成是2个5,显然对于“几个几”意思还没弄清楚。今年,笔者把观察几个几分成了2步,先问学生“我写了几个数啊?”(5个数),再问学生“它们都是谁啊?”(都是2),一共有5个2!如此反复多次练习后,学生慢慢明白了前面表示的是数字的个数,后面表示的是相同的加数。这样学生判断的错误率降低了不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三、充分抓住已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来解决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较重视充分抓住已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初次教把1~9个数字分别填入正方形的9个小方格内,要求每一横行、竖行和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5时,笔者考虑到以前学过的“米字格”为新的学习提供了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方法是先填中间数,再找朋友一对对填。其次,四角上的巧填数、平面图形的旋转、翻转等知识也是可利用的。新的材料类属于原有的概念,使原有的概念扩展、深化。于是,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以“米字格”作过渡,再加四边改为“九宫格”,问学生这样行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行,因四条边上没用到中间数,所以完全按以前的方法是行不通了。接着,笔者进一步启发道:除了中间数,哪三个数相加和是15?学生口述,笔者板书:3+4+8 1+8+6 2+4+92+6+7根据这四道算式,看哪几个数分别用到两次?(2,4,6,8)它们该填在哪里?(四角)笔者又追问:能不能四个角随意填?学生干脆地回答:不能,还是该找朋友填。四个角填好后,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最后,让学生自己概括了操作的过程:一是定中间数;二是想四个角;三是填相差数。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填好的“九宫格”有什么规律。即连续9个数的中间一个数填在“九宫格”的中央,如果中央是单数,四角则是双数;如果中央是双数,四角则是单数。找出规律后,既能使解题的思维过程简化,让学生直接按规律填数。同时,又通过填好的“九宫格”进行90度的旋转,一种填法变幻为四种,再加翻转,又增加到八种,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解题过程,并轻快地掌握了解题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每个例题,在课堂教学有限的40分钟内,使每一个题均有一定的知识难度和智力价值。有关研究初步提出:一个问题有15%左右的难度较为合适。当然,这个百分比只能供我们参考。但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例题,就一定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每个例题,使每一个题均有一定的知识难度和智力价值。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例题,就一定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十三

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合肥市栢景湾小学

贾艳

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但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原因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后进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本次通过对栢景湾小学三年级5个班共262名学生进行了79道题的测试,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存在的问题,以探索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解答两步及两步以上应用题能力的策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主要错误原因分为以下几大类:

(1)、学生观察问题局限于表面现象,对题目的思考缺少深度,考虑问题不周全,没有看出题目所给的数量关系。例如:第25题“从大盒里拿出8个苹果放到小盒里,大盒里的苹果还比小盒里多4个。原来大盒里的苹果比小盒多多少个?”学生普遍列式为“8+4=12”对“从大盒里拿出8个苹果放到小盒里,大盒里的苹果还比小盒里多4个。”这句话的意思没有真正领会。再如第78题,“迪迪和强强是集邮爱好者,迪迪有98枚,强强有80枚,迪迪送给强强几枚后,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了?”有不少学生只列一步为“98-80=18”,对“迪迪送给强强几枚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没有深刻领会。

(2)、三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缺陷,语言能力发展有限,对题目中出现的词语理解不清楚,无法读懂题意而造成解题错误。例如第11题“梨34个,苹果18个,橙子31个,橙子比梨与苹果个数的差多多少个?”很多学生对问题中“橙子比梨与苹果个数的差多多少个”这句话不理解,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橙与梨和苹果分别相差多少”,而错误列式为“31-18=13、34-31=3”。第34题“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度。如果地面的气温是26度,那么高出地面3千米的地方气温多约是多少度?”在这里 “地面气温”、“高出地面气温”、“高度每升高1千米,气温降低6度”很多孩子不理解意思而造成列式错误。第47题“奶油糖每千克20元,水果糖每千克10元,千克力每千克的价格是奶油糖与水果糖每千克差价的2倍。巧克力每千克多少元?”学生不理解“差价”的含义,普遍列成“10+20=30

30×2=60”。

(3)、粗略感知,审题不仔细而造成错误,例如第70题,“某缝纫组原来用30米布做10件上衣,如果每件用布2米,可以多做多少件?”在这里学生普遍写列成“30÷2”少看了问题中“多做”。

(4)、思维能力缺乏,对于题中的大量信息不能有效的提炼,造成信息混淆。不能正确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而造成错误有第50题

第60题

在这些题里既有图,又有文字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不能透过繁杂的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

(5)、对于试题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说明思考问题的方法尚未完全形成。几类尚未学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学生的正确率均在50%以下,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反叙的倍数关系)这一类的题目,例如第53题“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的是剩下的3倍,用去30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还有工程方面的题目,例如第64题“甲乙两队共铺一条长100米的公路,各从一段向中间铺设,10天铺完。已知甲队每天铺4米,乙队每天铺设多少米?”有不少学生因为没有学过而列式出现错误。

(6)、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主要是畏难情绪的影响,有的孩子很怕做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对题目难度认定无力解决,而放弃做题。

二、问题产生主要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基本题掌握较好,对需要综合分析、应用的综合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1)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欠缺。多数学生都对题中的关键语句、重要条件理解不了,甚至不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或清晰地复述测试题的题意、提取已知条件、隐含条件以及多余条件。

(2)、推理、分析能力欠缺。多数学生均不能根据题意来明确解题思路,不会对题目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解题步骤较为混乱,不知道为了求最后的结果必须要先求什么,然后求什么。思维比较混乱。

(3)、解题策略运用不足。,虽然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学生在主动运用、灵活使用策略上明显显得不足,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仅仅停留在用读题、分析、写算式、解答这些步骤上,没有意识去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而主动选择合适的策略。例如对于一些应用题的解答(反叙的倍数关系),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题策略就是画线段图解题。而很多学生没有运用这种策略和手段的意识,降低了解题的能力。

2、教材方面

本次调查,我们普遍感到教材在一、二年级对于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没有重点突出,缺少有效的专题训练,仅仅作为一些知识的延伸、在生活中的应用呈现,在例题中的体现不足,这样容易造成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忽视,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

3、教师方面

本次调查发现,同年级5个平行班的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其中三(2)班、三(3)班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班。说明部分教师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重视不够、训练不到。也说明有些教师对于一至六解决问题策略的整体要求不明确,各阶段的训练目标不明确,没有一个完整的、合理的训练计划,所以才会出现部分学生不会审题,解题思路混乱的现象。

三、今后解决措施:

(一)、教师方面:

1、加强对课标的学习,弄清小学阶段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总体要求以及各学段的要求,在细化到各年级、各学期的训练目标。

2、组织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解决问题能力领域相关教学的校本课程培训,帮助其提高认识,优化教学。

(二)、学生方面:

1、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指导学生有效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并逐渐养成习惯,进而形成能力。

2、要加强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注意抓住题目的关键条件。

3、进行分析方法的指导和渗透,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4、指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体会到策略的优点,重视解题策略的训练。

5、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常规问题的解决,而拓展性和探究性问题的教学方面较薄弱。

6、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多元化教学。如对比性训练、一题多变训练和多解与巧解训练。

7、注重解决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对解决问题不再畏惧,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低年级应用题思维错误成因及对策

一、不是在对题目的实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列式运算,而是用单一联系代替运算分析、孤立地以题目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外部因素为依据进行解答。

例:一年级有故事书30本,和文艺书合起来是6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错误列式:30+65=95(本)

二、遵循机械的联系,按固定的习惯思路,套用以前熟悉的方法以及所形成的运算定势,思维不能随题目性质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

例:少先队员栽了4排树,每排有5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错误列式:4+5=9(棵)

三、思维只能随着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发展顺序,由原初条件推向结果,而不能由结果返回到原初条件.例: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卖出18箱,还剩下6箱,商店运来苹果多少箱?

错误列式:18-6=12(箱)

四、思维缺乏逻辑性,不能对题目进行连贯的分析综合活动,注意力容易被情节所转移。

例:妈妈让小明去买桔子招待客人,小明先买了30个,客人吃过剩下6个时,小明又买来30个,结果还剩下8个。客人吃了多少个桔子?

错误列式:30-6-8=16(个)

五、思维容易受外界的暗示,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运算结果以及根据题目的本质联系来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

例:把16只皮球平分给四年级两个班和五年级两个班。平均每个班能分到几只皮球?

错误列式:16÷2=8(只)

学生解错一道题往往是由几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培养。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思维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从由运算符号指示算法的四则运算过渡到以文字叙述表达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运算关系的应用题。

2.从图画、图表、表格式应用题过渡到以文字叙述的,算式运算的应用题。

3.从注意应用题中的非本质因素过渡到注意应用题中的本质因素。

4.从认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过渡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 下一页由此看来,低年级学生解应用题首先是解析题意、掌握结构、选择算法,然后才是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有赖于学生对运算技巧的掌握,解析题意选择算法则有赖于学生复杂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学生先形成题目的表象,确定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列式计算。因此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直观。低年级学生理解应用题时,对感性材料有一定的依赖性,必须借助直观手段提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树上有6只猴子,地上有4只猴子,从树上下来几只猴子,树上和地上就能同样多? ”学生都错认为6- 4=2(只),其错误矫正唯有靠直观感知。可让学生摆弄两排个数不等的棋子,从中可发现一排增加蕴含着另 一排减少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就能类比转化,触类旁通。学生不仅直观地看到了加、减之间的相对关系,还受到了相等与不相等的辩证过程的综合训练。

2.比较。比较对于低年级学生认识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有着重要作用。如“15支铅笔平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 得几支?”与“5个小朋友平分15支铅笔,每人得几支?”比较发现,文字叙述的顺序不同,但解法一样,说明解题不以已知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确定算法。帮助学生克服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结果的习惯思维。这样 能够促进学生破除实际生活中的形象经验,提高对反叙题、逆解题的思考能力。

3.挖潜。对一些隐藏了条件的应用题,要让学生反复读题,正确、全面地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句,挖出隐含的解题条件。如“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各30棵,苹果树和梨树同样多,三种树共多少棵?”学生只有理解了“ 各”“同样多”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

3.分析。学生对于像“有6盒饼干,平均每盒有2千克,一共有多重?”这样的题目,解题时往往举棋不定.这是因为他们看到题中有“平均”就误认为是“平均分”,想用除法。但最后又问“一共”,又像乘法或加法。为此要引导学生列举出“平均→平均分(除法)”的题目,如18条黄瓜平均分成三堆,每堆几条?“”平均→平均数(加法)“的题目,如”去年平均每亩产水稻600千克,今年平均比去年每亩增产50千克。今年每亩平均产水稻多少千克?“平均→平均数(乘法)”的题目,如本节开始的例子。通过讨论明确“平均”在各 题中的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正确选择相应的算法。

4.练说。低年级学生还要加强说话表达方面的训练。如把简单部分说具体;把省略部分说全面;把“含糊 ”部分说清楚;把倒叙部分正向说;把后置条件先前说等等。

5.建构。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并渗透基本的三量关系。举例如下:下面各题是不是应用题,说说为什么?

①6只皮球(表示一个具体数量)

②6+5等于多少?(求两个数的和)

③文具盒里有铅笔、橡皮、小刀(叙述的是一个具体事情、没有任何数量)

④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提出的是一个问题)

⑤飞机场上有6架飞机,天上又飞来了2架,一共有几架飞机?(说的是有两个具体数量的事情,根据这两个具体数量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一道应用题)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

2009-09-17 16:52:48 来源:网络

跟随马芯兰老师进行数学改革实验两年来,感受很深。马老师在教学中把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放在中心位置,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迁移条件,重视抓住知识间的纵向、横向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就应用题教学来谈一谈。

小学数学研究的11种简单应用题,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以下四种关系的应用题:相并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下面就后两种关系的应用题做个具体说明。

一、份总关系的应用题

马老师非常重视概念教学。因为数学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只有抓住了最基本的概念与有关知识的联系,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部分的概念教学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渗透了每份数、份数、总数的概念。如每盘有2个梨,有这样的3盘。

其中每盘有2个梨,就是说每部分的数是2,渗透了每份数;有3盘,就是有3部分,渗透了份数,这节课不仅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也就是每份的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是份数,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个数量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就为学生学习数量关系铺平了道路。

教师在讲除法的意义之前,要讲清“平均分”这个概念。因为“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要通过“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和除法的关系,渗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同时也渗透了份总关系。

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后,我们便引导学生重点弄清每个数量的含义,理解数量关系。例如:每盘有2个梨,有这样的3盘。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知道1盘是1个2,就能知道3盘是3个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梨,也就是要求3个2的总数是多少。知道一共有6个梨,有这样的3盘。这两个数量的关系是3盘梨的总数是6,6是3盘梨的总数。要求一盘有几个梨,就要把6平均分成3份。知道一共有6个梨,每2个装在一个盘里,这两个数量的关系是有1个2就有1盘,6里面有几个2就有几盘,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同时,对应用题条件及问题的结构进行渗透,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分析解答有关乘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矗通过这样有层次、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中也能看出,马老师这种步步渗透、层层深入,抓住概念理解数量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正像马老师所说,“正确解题思路的形成,决定于对数量关系的正确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又来源于概念的正确建立”。

二、大小数四则应用题

大小数这部分知识可分为这样三部分:大小数的概念;大小数的关系;大小数应用题。

(一)大小数的概念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第一层:认识“同样多”。

“同样多”是研究大小数之间关系的桥梁,只有在深入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

马老师对“同样多”概念的渗透,在教学第一册教材认识数“2”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当学生知道2朵花是由左边的1朵花和右边的1朵花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的时候,问学生“左边和右边花的朵数怎样”,学生能够说出“一样多”、“一般多”,这时马老师给学生准确的概念,这就是“同样多”。这是通过具体实物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学“<”、“>”和“=”符号时,先讲“<”和“>”,目的是为了学“=”,理解“同样多”,这里仍然是通过实物图让学生理解,如3个苹果和3个梨比较,没有多余的苹果,也没有多余的梨,我们就说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这时学生从具体的两部分同样多,已经认识到两个数同样多,同样多可以用“=”表示,也就是“=”表示两个数同样多。

以上所举这些例了都是通过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同样多”这一重要概念的。

第二层:认识“大数、小数、同样多”。前面所理解的“同样多”是两部分正好相等,这一层所要理解的是小数和大数里的一部分“同样多”,如:3个苹果和5个梨里的一部分同样多,其中3个梨是5个梨里的一部分,3个苹果又和梨的这部分同样多,所以说苹果的个数只相当于梨里的一部分,即小数相当于大数里的一部分,在这里“同样多”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3”为什么是小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梨的“5个”为什么是大数呢?因为5个梨和3个苹果比较,l个苹果对1个梨,这样一对应,再继续比,苹果就没有了,梨还有两个,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把大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那么把5个梨分成1和4,行不行呢?如果这样分比不出谁大谁校分成2和3行不行呢?仍然是量在变化,还是比不出谁大谁校只有当把5个梨分成和苹果同样多的3个和比苹果多的2个的时候,才能通过比较得出5是大数。所以把大数分成两部分是在两个具体数量比较过程中自然得出的。

第三层:通过大量实物图巩固大、小数和同样多的概念。

要达到这一层的目的可不是一日之功,在这一阶段,马老师要求每天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多种角度循序渐进地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第四层:从实物图过渡到线段图,进一步理解大数和小数,仍然利用每天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

以上这四个层次均为大小数应用题的准备阶段,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同样多”这一概念,初步认识了大小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

(二)大小数的关系

大小数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大数、小数、差这三个数量的关系,大数和小数、大数和差、小数和差,这三个数量中每两个数量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3个苹果和5个梨进行比较。3个苹果和2个梨的关系:这2个梨是比3个苹果多出来的部分。2个梨和5个梨的关系:2个梨是5个梨里的一部分。3个苹果和5个梨的关系:3个苹果相当于5个梨里的一部分。要研究这三个数量的关系仍然要抓装同样多“这个概念,以”同样多“作桥梁,把”大小数的关系“转化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去分析理解。

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深入理解”同样多“,初步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理解”多“和”少“)深入理解大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解答有关应用题的思路。

第三层:(理解关键句)深化大小数之间关系,理解大小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初步培养学生逻辑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大小数四则应用题这一部分,数学教师应抓住关键句分析题目,目的是深入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有关应用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画图分析、解答成为一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每人早自习出两道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直到现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还练习这样的题目。

通过每天几分钟的积累,使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效果、新的高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关系应用题的教学是有共同点的,即教师运用概念,理解数量关系,在数量关系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有关应用题。

上一篇:小学写飘雪的作文:飘雪的日子下一篇:暑假生活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