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共8篇)
1.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一
《汤姆索亚历险记》复习
一、填空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他是()国人。2.汤姆·索亚住在()的家里,家里还有()。
3.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圣经》,他的办法是()
4.暑假里,汤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加入了小镇上()这个组织,并得到一条绶带,但汤姆后来退出了.5.印江·乔埃要报复(),被汤姆和哈克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江·乔埃逃跑了。6.在鬼屋里,印第安人乔听到楼上有人,但因为()塌了,没能上楼。7.小说中的汤姆·索亚是个有(),有(),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
8.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指()9.“主日学校” 又叫(“ ”)。
10.()和哈克发现了伊江埋的一箱金子,两人平分,都成了富翁。
11.汤姆.索亚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吸引小朋友为他完成,并交换得到了小朋友的礼物,还从中发现了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法则.这件事指的是()。12.汤姆想当海盗,他和哈克贝利·费恩、乔·哈帕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杰克逊岛,玩了一星期后,他们又在镇上的人以为他们(),并为他们举行()的时候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
二、选择
1.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2.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A.顽童,调皮捣蛋。B.足智多谋的人。C.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3.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把大夫杀了。A.印第安人乔 B.哈克 C.酒鬼波特 D.罗宾逊
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A.莫泊桑 B.马克?吐温 C.哈克贝恩
5.小说情节紧凑,而且含义深刻。小说通过汤姆生活中一系列情节,批判了资产阶级儿童教育的清规戒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A.赞同 B.不赞同 C.无法判断
6.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她是()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
A.撒切尔市长 B.撒切尔法官 C.撒切尔律师
7.“夏日温和的气息安逸的静谧花朵的芬芳蜜蜂的低语---这一切都让人昏昏欲睡,她手中编织着,不由打起了盹,因为她除了一只猫没有别的伴侣,这猫也在她的腿上睡着了。”这段景物描写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突出了农庄的静谧、人们的激动。B.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8.“太阳在平静的世界上升起,照耀在这个宁静的村庄上,像是在祝福它。这段话渲染了一种()的氛围,为下文写颁奖提供了特定的环境。A.轻松、愉悦 B.凄凉、冷寂 C.平淡、肃穆
9.“哎呀,没想到!竟然变了个人似的。汤姆,只要你专心,还是能成大器的。”“可我不能不说,你就是难得专心。好啦,去玩吧不过,要早点回来,要不然,我非狠狠揍你不可。”写出波莉()的个性。
A.富有爱心、精明 B.富有责任心、凶狠
10.“他从地上拣了根草,扬起脑袋,把草杆支在鼻子上,脑袋上来回移动,设法不让草倒下。”这段文字主要采用()描写,突出了汤姆机灵、聪明、好表现、用心良苦的性格特征。A.动作 B.细节 C.侧面
11.对小说主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和批判 B.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遵规守纪的心灵。
12、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
A.哈克
B.乔哈泼
C.希德
三、判断
1.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2.汤姆·索亚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受到惩罚, 能想尽办法来躲避。()
3.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印第安·乔就是杀人凶手。()
4.印第安·乔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5.汤姆和哈克没有发现宝藏,没有成成为大富翁。()6.汤姆和哈克去鬼屋寻宝。()。
7..当汤姆和蓓姬脱险以后,撒切尔法官说他已经把山洞口封住了,并上了锁,汤姆失声大叫,因为印地安乔还在里面。8.《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9.《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10.《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特点幽默,诙谐。()11.汤姆和新来的男孩打仗,结果被罚不准吃饭。()12.汤姆用刷墙的办法骗得了同伴很多礼物。()13.狗和甲虫作战,结果狗胜利了。()14.汤姆住在姨妈家里。()
15.汤姆背《圣经》,选择了《登山报讯》这一部分,是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汤姆很喜欢。()16.印江想杀死医生,是因为他曾经到医生家要吃的,被医生赶了出来。()17.哈克和汤姆刚发现凶杀案,就决定出庭作证。()18.哈克和汤姆听到狗叫,就认为要死了。
19.汤姆的良心受到谴责,是因为波特被当成了凶手。()20.汤姆把止疼药全喝了。()
四、简答题
1.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是否欣赏他言谈举止?为什么?
3.希望经历汤姆索亚那样的历险生活吗?为什么?
2.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二
一、语言文字的运用
第五章作者非常幽默地描述了镇上人做礼拜的场景。在介绍镇长时, 作者说道“the mayor and his wife—for they had a mayor there, among other unnecessaries”, “有镇长和他的太太———这个地方竟然还有个镇长, 这和其他许多没必要的摆设一样”, 一个“unncessaries”说明了镇长一职形同虚设;接下来牧师做了一番被认为很精彩的朗诵后, “the ladies would lift up their hands and let them fall helplessly in their lap, and‘wall’their eyes, and shake their heads…”, “女士们都要举起双手, 然后软绵绵地把手落下来, 放在膝盖上, 一面转溜着眼睛”, 一个“helplessly”和“wall”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一面称赞牧师的朗诵, 一面心不在焉。当牧师施道时“many a head by and by began to nod”, “nod”一词这里并不是说听者对牧师的话表示赞同或理解, 而是开始打瞌睡。在第三十六章里, 汤姆和哈克意外发了横财, 作者这样描述哈克的境况“Huck Finn’s wealth and the fact that he was now under the Widow Douglas’protection introduced him into society-no, dragged him into it, hurled him into it”, “哈克·费恩有了钱, 又归道格拉斯寡妇的监护, 这样他踏入了社交圈子———不对, 他是被拖进去的, 被扔进去的”。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 对哈克从来不闻不问。镇上所有的母亲们之前对哈克也是非常讨厌的, 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玩耍。大人们对哈克前后的态度充分显示了小市民的庸俗。
二、人物内心的刻画
在这本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汤姆刷墙的那一幕了。一个阳光明媚、充满生机的夏日星期六, 正适合玩耍, 不幸的汤姆却要刷墙。为了能买来自己的“自由”, 汤姆拿出他的财宝———“He got out his worldly wealth and examined it—bits of toys, marbles and trash”, 想要用他的财宝来诱惑其他孩子给他刷墙。读者读到这里会忍不住开心地一笑, 因为他勾起大人们对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后来汤姆灵机一动, 一个了不起顶呱呱的主意计上心头。他试图将一项烦躁、令他痛恨的“工作”做起来就像一个艺术家在从事一项艺术创作一样———“Tom surveyed his last touch with the eye of an artist”。这样果真吸引了孩子们驻足观看, 并愿意将他们的财宝给汤姆以换取机会能从事这艺术工作呢!“Tom gave up the brush with reluctance in his face, but alacrity in his heart.”“汤姆脸上显出不情愿的表情, 可心里却是快活极了”。并且心里盘算着如何宰割别的傻小子———“planned the slaughter of more innocents.”“后来汤姆战绩辉煌让围墙上了三层灰浆, 如果不是灰浆用完了, 恐怕全村每个小孩子都得让他弄得破产”。“If he hadn’t run out of whitewash he would have bankrupted everyboy in the village.”
还有一幕是汤姆初次见到新搬来的女孩贝奇。“他一见这个漂亮可爱的蓝眼睛小姑娘就坠入了爱河, 便将他之前苦苦追求、到手才七天的女孩艾美抛之脑后了, 他在这个新来的“天使”家门前做各种可笑的动作来炫耀自己;为了赢得她的好感, 汤姆傻乎乎地耍弄了一阵子。当女孩抬腿要上门槛时他便长叹一声, 而当女孩向栅栏外扔了一朵三色紫罗兰后他即刻面露喜色”。且看作者是如何描述汤姆“喜新厌旧”:“A certain Amy vanished out of his heart and left not even a memory of herself behind…He had been months winning her;she had confessed hardly a week ago;he had been the happiest and the proudest boy in the world only seven short days, and here in one instant of time she had gone out of his heart like a casual stranger whose visit is done.”这些场景向读者生动展现了一个聪明机灵、调皮可爱的汤姆。
三、环境的描写
马克·吐温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突出了小主人公汤姆讨厌清规戒律般学习的形象。其中一个情景描写了学校的毫无生气的学习氛围。“空气死一般寂静, 纹丝不动, 这是最最发困的日子。教室里有二十五位学生在用功, 他们的读书声就像是一群蜜蜂的嗡嗡叫声, 安抚着人们的心灵, 也催人入眠。远处赤日炎炎下, 卡第夫山在一层微微闪动的热浪中, 显得青翠欲滴, 紫莹莹的, 远看上去十分柔和;几只鸟儿悠闲地在高高的天空上翱翔;只有几只牛还算是活着的东西, 可它们却在睡觉。” (“There was not a breath stirring…no other living thing was visible but some cows, and they areasleep.”)
汤姆是个喜欢探险的男孩子, 有一次他和哈克约定晚上去山上的坟地埋死猫。作者将那天夜晚描述得相当吓人:“万籁俱寂, 阴森可怕的老屋的楼梯, 屋梁都在隐约作响, 蟋蟀和墙角里的小蛀虫也发出令人心烦和害怕的声音, 像是有鬼怪们在四处活动;屋外远处狗的吠声在空中震荡”。就在这样的夜晚, 汤姆和哈克拎着死猫消失在漆黑的山里面。作者是这样描述的:“Everything was dismally still…Evidently spirits were abroad….then the howl of a far-off dog rose on the night air, and was answered by a fainter howl from a remote distance.Tom was in agony.At last he was satisfied that time had ceased and eternity begun.”
四、结论
以上所摘取的故事情节只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几个片段而已, 虽然能充分体现一代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但是不能反映作者的全部和全面的艺术才能。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以丰富的思想作底蕴, 以风趣的文字为形式, 富有哲理又极具艺术感染力, 其作品散发着永久而迷人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Mark Twain.Tom Sawyer&Hucklebe-rry Finn[M].Wa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2.
[2]何东燕.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8 (3) .
[3] (美)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4.
3.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三
关键词: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现实主义
引言
马克·吐温一生的个人著作非常丰富,在欧美文坛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极富创作能量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从自身的生活环境出发,探讨发生在大众身边的大事小情,具有很强烈的人文主义气息。对于著作等身的马克·吐温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其中,最为喜爱和看重的莫过于他的早期作品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饱含着自己对小主人公无比的同情与怜爱,寄希望于一次次的探险经历,让他获得爱与尊严的重生,以此来怀念自己过去的苦难与难以释怀的童年。本文就从小主人公汤姆·索亚的个人心智模式的成长历程出发,来欣赏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寄予的深情以及所体现的高超的写实主义手法。
一 马克·吐温个人简介
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他的原名是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马克·吐温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出生,当马克·吐温四岁的时候,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举家搬迁到了一个非常优美的地方,也就是密西西比州。在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里,这几年的回忆应该是最有回忆价值的。因为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就如彩虹一般的美好。可是就在马克·吐温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许时,他生命中最疼爱他的父亲突然离开了人世。从此原本天真无邪的马克·吐温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启了人生苦难的第一站。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马克·吐温渐渐发现了文字所蕴含的巨大的能量。于是,在所有的闲暇时间,他都拼命地从文字中汲取生命的营养。同时,那些从前的经历与生活中的感悟也慢慢地出现在文字上,成为了他宝贵的创作灵感的来源。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和形象都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陪伴着我们走过生命的四季。无论是对于官场黑暗的抨击,还是对于社会底层大众呼声的回应,马克·吐温都用自己的笔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经常感受到一种满满的正能量。
二 汤姆·索亚的成长记录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是一个让人可怜,有的时候,还会让人觉得很讨厌的小男孩。由于父母过早的离开的人世,汤姆·索亚的童年是和自己的姨妈家熬过的。作者用“熬过童年”是因为汤姆·索亚的童年并不是充满童年的乐趣的。但是,富有青春活力的他,还是会让自己的童年多一些想法的。汤姆·索亚总是用各种鬼灵精怪的奇思妙想给身边的伙伴和长辈们带来快乐。汤姆·索亚富有幻想与冒险精神,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些奇遇。后来,奇遇终于发生了。
在一次游戏中,汤姆·索亚和他的小伙伴哈克无意间撞到了一场谋杀。几个盗墓贼因为分赃不均等原因产生内讧,结果其中一个盗贼被同伴杀死。汤姆·索亚在深深的不安中,默默地隐藏着这一个惊天的秘密。后来,汤姆·索亚和他所“追求”的伙伴蓓琪一起探险,结果由于地形不熟和大部队走失。在误打误撞中,汤姆·索亚和伙伴来到了那几个盗贼藏身的山洞。令人意外的是,那几个盗贼在掩藏赃物时,无意间发现了藏有很多金钱的箱子,洋洋得意之际,他们发现了汤姆·索亚的行踪。在盗贼要捉住他们时,上帝保佑,山洞突然坍塌了。盗贼被埋在了里面。汤姆·索亚和伙伴逃了出来,并沿着先前做好的记号,找到了回家的路。汤姆·索亚向当地警察报告了自己的发现,警察搜查塌掉的山洞找到了盗贼的尸体与财宝。最后,汤姆·索亚的英雄事迹传遍了村镇的各个角落。一时间,汤姆·索亚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成了报纸的头条。
三 汤姆·索亚的成长所蕴含的启示
《汤姆·索亚历险记》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可是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找到我们童年的影子。这种感觉的传递就是因为作者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中,高超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我们从一些汤姆·索亚的成长经历中来领略一下这种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特点与启示。
首先,汤姆·索亚身上对于传统的教条的一种挑战与叛逆。或许,今天看来,我们依然会感觉汤姆·索亚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另类。他对于老师枯燥的授课,产生不了太大的兴趣,但是对于新鲜的外面世界则是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所以,从这个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年代的童年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成长压力。一方面要在师长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玩耍的天性会让我们在田野间,尝试各类奇特的游戏与冒险。估计,汤姆·索亚在玩耍的时候,作者又重温了一遍已经久远的童年。因为,如果没有感同身受,没有体验过类似的生活,不可能创造出如此接地气的文学作品。
其次,汤姆·索亚的冒险中成长。在小主人公的内心深处,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庇佑与引导,可是内心的自动自发的成长与渴望让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渴望。在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会迸发出惊异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超越年龄,跨过时光。在文中,汤姆·索亚是一个不断寻找或者创造冒险经历的好手。特别是当冒险的经历与场面真的来到他的面前时,他也经历了胆怯与无助。在找不到出口的山洞里,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外在力量辅助时,要战胜饥饿,最重要的是要战胜内心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对于他们还幼小的心灵来讲,死亡只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怪物,但是求生的本能,最终帮助他们实现了自救。最后胜利地走出了随时可能会让他们离开人世的死亡之谷。
最后,汤姆·索亚在爱中成长。马克·吐温对于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特别是带有自己童年印记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满含爱意与柔情。因为汤姆·索亚其实应该是一个带着作者走进童年回忆的孩子。虽然,汤姆·索亚像一个野孩子一样,在同伴与长辈面前耍各种小聪明。这些在成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获得成人关注的一种较为极端的表达罢了。有人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虽然汤姆·索亚满脸的狡猾的笑,满脸的无忧无虑,我们依然在他独自发呆的时候,感受到他的孤单与对父母的渴望。也许,成长需要一些看起来比较残酷的经历。但是,并非一定要经历所有的苦难才会历练成长。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反思,我们的言行举止是否给孩子阳光般的爱与温暖。就像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的一样: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所以,成长的动力包括磨难,但更不应缺少爱。因为,在成长的路上,如果缺乏爱就意味着一种生命意义的残缺,这是多么的残忍。所以,作者马克· 吐温最后给小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女人做他的养母。从此,汤姆·索亚开始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尽管,他已经在内心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汤姆·索亚的个人成长,无论是从起初的幼稚与冲动,充满了对所处时代的不满,还是后来,在和朋友的冒险经历中,不断地去接纳和蜕变。汤姆·索亚用自己童心之外的爱心去冒险,去需找和浇灌属于他自己,也最终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友谊之花。当所有的结果慢慢像冬日暖阳一般美好的时候,我们的汤姆·索亚也最终迎来自己所盼望的美好生活,这是他应得的生活。
结语
文学作品从某种角度来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种作者对现实的态度。通过马克· 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的成长,我们能感受到一个人的经历其实就是一种财富。童年并不是只有泡泡糖,旋转的木马,童年还可以有“奇遇”,有冒险,有勇敢。每个人的童年可以而且应该是美好的。也许,当我们有一天长大成人,回首依然逝去的童年时,浮上心头的更多的应该也是一些像汤姆·索亚的奇特经历。我们也希望这个小小的汤姆·索亚永远驻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董衡哭.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2]波布洛娃.马克·吐温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3]钱满素.美国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克莱门斯.我的爸爸马克·吐温[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1.
[5] 刘蓓莉. 孩子的魅力[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6] 唐廷君.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内心世界的映照[D]. 四川大学 2006
4.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四
一.汤姆索亚人物形象:
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十分善良、勇敢、坚强、乐于助人。他厌恶学校的枯燥生活,幻想能过上新奇冒险的生活。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2、这篇文章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3、汤姆索亚住在谁家里?(波莉姨妈)
4、家里还有谁?(锡德)
5、“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做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这件事指的是:(刷墙)
6、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本段描写的是谁?(蓓姬)
7、汤姆喜欢的第一个女孩是:(艾美·劳伦斯);第二个女孩是:(蓓姬·撒切尔)。
8、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得到了《圣经》,他的办法是(找别人换票)。
9、“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哈克贝利·芬)
10、汤姆去上学,看见课室坐着新来的美丽女孩贝奇·萨契尔,他想坐到贝奇身边,故意老实对老师说他迟到前与流浪汉(哈克贝利·芬)在一起。
11、汤姆与(哈克贝利·芬)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印第安·乔伊)把(罗宾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穆夫·波特)
12、汤姆想当海盗,他和(乔伊·哈珀)、(哈克贝利·芬)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杰克逊)岛,玩了一星期后,他们又在(镇上的人以为他们死了,并为他们举行葬礼的)时候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波莉姨妈惩罚汤姆刷墙?
答:因为汤姆乱动果酱、逃学、还和一个陌生人打架,波莉姨妈很生气,所以惩罚汤姆刷墙。
2、汤姆和哈克在坟场的哪里看到了什么?
答:汤姆和哈克在坟场地榆树后面看到印第安人乔杀害了鲁滨逊医生。
3、汤姆和哈克看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答:看到的过程如下:印第安人乔和醉鬼波特在鲁滨逊医生的指挥下,拿着铁锹挖坟。二人将棺材里的尸体抬出并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手推车上后,让鲁滨逊医生再付钱,鲁滨逊医生不肯,即厮打起来,后来被印第安人乔杀害了。
4、在蓓姬不来上学后,汤姆有什么反应?
答:汤姆很想让自己满不在乎,但他还是魂不守舍,感觉生活的乐趣全部消失,他很沉闷,无精打采。
5、对于汤姆的沉闷,波莉姨妈有什么对策?有用么?
答:波莉姨妈对汤姆施以冷水浴、热水浴、坐浴的疗法,还让他吃很难吃的止痛药,但一切都没有用。
6、汤姆想和谁做海盗?他们的称号分别是什么?他们约定多会儿在哪里碰头?
答:汤姆想和乔·哈泼还有哈克做海盗。他们的称号分别是西班牙海之黑衣侠盗托马斯·索亚,河边碰头。
7、小镇上为三个孩子举行的葬礼出现了什么意外?大家有什么反应?
答:小镇上为三个孩子举行葬礼的过程中,三个“死了”的孩子突然出现在葬礼现场,他们的亲人立刻向自己的孩子扑去,使劲亲吻着,并一直说着感谢上帝的话。
8、汤姆和哈克立下誓言不将凶杀案的真实情况说出,但为什么后来汤姆又出庭为波特作证呢?
答:因为当两人再次盟誓时,汤姆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心经不住颤抖,内心十分不安,因此良心战胜了恐惧,他出庭揭露事实,为波特作证。
9、在山洞中汤姆怎么和蓓姬受困了?他们做出什么反应?后来出现了什么意外?
答:汤姆和蓓姬为了甩掉蝙蝠的追袭,拐过一个又一个通道,他们迷路了。蓓姬很沮丧,也很恐惧,而汤姆却拿着风筝线去探路。探路的过程中,汤姆意外发现了印第安人乔。
10、汤姆和蓓姬是如何获救的?汤姆还发现了什么? 答:在汤姆拿着风筝线探路时,看到了一点阳光,那是一个小洞,汤姆和蓓姬爬出去后,发现下面是密西西比河。他们乘船到了河岸的一户人家,吃了晚饭并睡了一觉,然后被送回到镇上。汤姆在山洞里还发现印第安人乔藏着的装着很多钱的财宝箱。
11、汤姆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了去当海盗? 答:汤姆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决定离家当海盗。
12、汤姆和谁约好半夜一起来到了坟地?为什么要在半夜来到坟地?他们在坟地看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哈克贝利·费恩;他们想用死猫治疣子;医生鲁宾逊雇了波特、印第安人乔、到墓地挖墓,结果发生了争执,印第安人乔杀了医生,并嫁祸给波特。
24、考试中,姑娘们的独创大作有什么致命缺点?
答: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一段说教词,不管内容是什么,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思索获得道德或宗教上的启示。
25、汤姆为什么如此关心老法官费雷泽的病情?
答:因为他加入了少年节制会,如果老法官与世长辞的话,肯定要举行盛大的葬礼,那时他就可穿着少年节制会的行头大出风头。
26、问题、汤姆和哈克为什么要去牢房看望波特?后来谁证明波特的清白?
答:因为他们受到良心的遣责,想到波特平时还对他们挺好的,钓的鱼不够两人分,还给汤姆半条,还帮忙修风筝、系鱼钩。
答:汤姆上法庭作证,指证杀人凶手是印第安人乔。
27、汤姆为什么白天神气十足,晚上提心吊胆? 答:汤姆因为出庭证明波特是清白,指证印第安人乔是杀人凶手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大英雄,得到长辈的疼爱和年轻人的嫉妒。但印第安人乔在逃,生怕他回来找自己报仇。
中考名著阅读之《汤姆索亚历险记》真题检验
一.汤姆索亚人物形象:
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
、、、。他厌恶学校的枯燥生活,幻想能过上的生活。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作者是()国的()
2、这篇文章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3、汤姆索亚住在谁家里?()
4、家里还有谁?()
5、“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做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这件事指的是:()
6、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本段描写的是谁?()
7、汤姆喜欢的第一个女孩是:();第二个女孩是:()。
8、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得到了《圣经》,他的办法是()。
9、“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
10、汤姆去上学,看见课室坐着新来的美丽女孩贝奇·萨契尔,他想坐到贝奇身边,故意老实对老师说他迟到前与流浪汉()在一起。
11、汤姆与()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
12、汤姆想当海盗,他和()、()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岛,玩了一星期后,他们又在()时候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波莉姨妈惩罚汤姆刷墙?
答:因为汤姆
、、还和一个陌生人打架,波莉姨妈很生气,所以惩罚汤姆刷墙。
2、汤姆和哈克在坟场的哪里看到了什么?
答:汤姆和哈克在坟场地
看到
杀害了
医生。
3、汤姆和哈克看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答:看到的过程如下:印第安人乔和醉鬼波特在的指挥下,拿着铁锹挖坟。二人将棺材里的尸体抬出并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手推车上后,让
再付钱,不肯,即厮打起来,后来被
杀害了。
4、在蓓姬不来上学后,汤姆有什么反应?
答:汤姆很想让自己满不在乎,但他还是
,感觉
全部消失,他
。
5、对于汤姆的沉闷,波莉姨妈有什么对策?有用么?
答:波莉姨妈对汤姆施以
、、的疗法,还让他吃很难吃的,但一切都没有用。
6、汤姆想和谁做海盗?他们的称号分别是什么?他们约定多会儿在哪里碰头?
答:汤姆想和
还有
做海盗。他们的称号分别是西班牙海之黑衣侠盗托马斯·索亚,血手大盗哈克贝利·费恩和海上霸王乔·哈波。他们约定午夜时分在村北边一个偏僻的河边碰头。
7、小镇上为三个孩子举行的葬礼出现了什么意外?大家有什么反应?
答:小镇上为三个孩子举行葬礼的过程中,三个“死了”的孩子突然出现在葬礼现场,他们的亲人立,并一直说着感谢上帝的话。
8、汤姆和哈克立下誓言不将凶杀案的真实情况说出,但为什么后来汤姆又出庭为波特作证呢?
答:因为当两人再次盟誓时,汤姆受不了
,心经不住颤抖,内心十分不安,因此
战胜了恐惧,他出庭揭露事实,为波特作证。
9、在山洞中汤姆怎么和蓓姬受困了?他们做出什么反应?后来出现了什么意外?
答:汤姆和蓓姬为了
,拐过一个又一个通道,他们迷路了。蓓姬很沮丧,也很恐惧,而汤姆却拿
去探路。探路的过程中,汤姆意外发现了。
10、汤姆和蓓姬是如何获救的?汤姆还发现了什么?
答:在汤姆拿着
探路时,看到了
,那是一个小洞,汤姆和蓓姬爬出去后,发现下面是密西西比河。他们
到了河岸的一户人家,吃了晚饭并睡了一觉,然后被送回到镇上。汤姆在山洞里还发现。
11、汤姆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了去当海盗?
答:汤姆在厌倦了,体验了
和情感的孤独之后,决定离家当海盗。
12、汤姆和谁约好半夜一起来到了坟地?为什么要在半夜来到坟地?他们在坟地看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
;他们想
;医生鲁宾逊雇了、、到墓地挖墓,结果发生了争执,杀了医生,并嫁祸给。
24、考试中,姑娘们的独创大作有什么致命缺点?
答: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不管内容是什么,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思索
25、汤姆为什么如此关心老法官费雷泽的病情
答:因为他加入了,如果老法官与世长辞的话,肯定要举行盛大的葬礼,那时他就可穿着
大出风头。
26、汤姆和哈克为什么要去牢房看望波特?后来谁证明波特的清白?
答:因为他们受到
,想到波特平时还对他们挺好的,还给汤姆半条,还帮忙、。
上法庭作证,指证杀人凶手是印第安人乔。
27、汤姆为什么白天神气十足,晚上提心吊胆?
答:汤姆因为出庭证明
是清白,指证
是杀人凶手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大英雄,得到长辈的疼爱和年轻人的嫉妒。但
5.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五
九、汤姆索亚历险记
1、小说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故事梗概: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本书介绍了汤姆·索亚是老师和家长眼中一个顽皮而又爱闯祸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妈一家住在美国一个叫圣彼得堡的小镇上。汤姆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常常令姨妈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义感,揭发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聪明,找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藏。
3、文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如: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汤姆,哈克,乔其三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汤姆哈克鬼屋寻宝;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迷路;汤姆哈克再次入洞寻宝。】
3、《当“海盗”去》主要内容:汤姆索亚在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冷暖和情感的孤独后,产生了一系列心理活动,打算去当“海盗”,并为此积极准备的过程。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时期所特有的反抗心态。童稚与成熟,欢喜与忧伤,幻想与现实,这些跳跃在两极的逆反心理特征,被作家敏锐地捕捉到,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书本P74小字部分)
4、汤姆为什么会产生当海盗的念头?【是因为他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由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5、汤姆在确定当海盗之前还计划作什么?为什么最后选定当海盗? 【但马戏团小丑,做兵士,加入印第安人当酋长。因为他觉得做“海盗”更威风,更有前途,更能得到别人羡慕崇拜的目光,符合内心的需求。】
6、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遭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言之成理即可。多和父母、老师、朋友沟通交流,诉说自己的苦恼,听听他们的建议】
7、这一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景物、心理、外貌等】
8、海盗的船名字是什么?【风暴之灵】
9、由此,你看出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汤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的小孩。他希望过一种自由、有趣、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海盗”式的冒险生活,并在自己的想像中编织出一个充满英雄行为和功绩的神奇世界。不过,他还不能辨别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误把“海盗”当做英雄,这说明像他这样的孩子需要正确引导,需要生活的历练。事实说明他的““历险生活”终于使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物。】
10、社会环境对汤姆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在强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身上也不自觉得带了一些恶习,他逃学,打架,不用功读书,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计划,一切都凭自己的喜好做事.看得出当时美国看似合理的教育和环境对当时人的束缚,整天幻想着做海盗,挖宝藏.其实是马克吐温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
11、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遭遇,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主观题。和家长教师交流等。】
12、《“海岛”生活》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书本P77小字部分)
13、作品通过哪些景物描写表达了孩子们的快乐心情?【①黎明的时候(寂静、安详)②大自然摆脱了睡意(显出了生机)③大自然已经完全苏醒(热闹)】
14、与上一篇比较,汤姆的心情有了哪些变化?【在摆脱了成人世界的禁锢之后,在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没有人为制造的命令,没有约束人的规矩,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和快乐,大自然的温馨和快乐使他们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
15、思考标题中的“海盗“为什么要加以引号?【加引号是表示特殊含义,因为汤姆等三人在杰克逊所过的生活其实是一种野营生活,而并非真正的“海盗”生活。这反映孩子的天真烂漫。】
16、《洞中历险》主要内容:见书本P86小字部分
17、联系全书,说说汤姆与蓓姬怎么会在洞中历险的?他们是怎么出来的?【蓓姬妈妈同意孩子们举办一次野餐会,孩子们到山洞里玩,一般不深入下去,但汤姆有冒险精神,带着蓓姬往深处走去,忘记归路,以致出不来,最终还是由汤姆牵着风筝线自己摸到洞口的。】
18、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1、汤姆是个乐观勇敢、冷静沉着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姬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2、汤姆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3、汤姆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4、汤姆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5、汤姆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19、你认为汤姆在历险中有怯懦失望的心理吗?【有。但是更多的是突出他沉着、勇敢、机智聪明。】
20、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否欣赏他的言谈举止?为什么?
【(1)汤姆·索亚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即使在洞中历险时,他也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他关心她、安慰她,身上仅有的一块面包自己不吃,让蓓姬吃。最后,正是由于他的勇敢和机智,才能从洞中脱险。(2)他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指证杀人犯。(3)他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教堂里牧师干巴巴的说教更为反感,幻想着能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的新奇冒险的生活。】
21、你觉得马克.吐温为什么要塑造汤姆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呢?【由于作者从小缺少关爱,他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特别关心,所以他以儿童为题材写了这部小说。其用意有三:(1)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2)是为了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启发人们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3)为了表示对美国当时教育制度的不满。】
22、你希望经历汤姆那样的“历险”生活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汤姆富于幻想、真实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而不是单纯去模仿他的行为。】
23、作品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试列举并作简要分析。【哈克贝利·芬: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纯朴,天4
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贝琪·萨切尔:萨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印第安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逊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稼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萨切尔法官:贝琪·萨切尔的父亲,圣彼得堡镇律师杰夫·萨切尔的哥哥,是圣彼得堡镇人眼中的大人物。道格拉斯寡妇:美丽、善良而富有,因哈克贝利·芬曾经救过她一命,后来收养了他。吉姆:波莉姨妈家的小黑奴,善良、可爱。艾美·劳伦斯:汤姆的第一个订婚人,爱美。】
24、《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怎样的儿童心理?【都具有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的儿童心理。】
25、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 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 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救困、嫉恶如仇的人。
【答案:(1)[了不起的粉刷工]姨妈罚汤姆刷围墙,汤姆设法让伙伴们主动替他干活,而他自己则一边休息,一边用刷墙的机会换来一件又一件物品。
[我的思考]汤姆真是个“狭黠”的男孩,他的所言所行无不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可爱。
(2)[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汤姆离开学校后产生了当海盗的念头,在林间小径与好友乔·哈泼照着书上的打斗场景扮演了一回海盗。
[我的思考]“海盗情结”反映了汤姆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
(3)[快乐的海盗营地]汤姆欣赏了岛上的晨景,就和乔·哈泼、哈克在沙滩上嬉戏,吃完鲜美的营地早餐,三个小“海盗”就踏上林间探险的旅程。[我的思考]放飞童心,投身自然吧,去享受自然馈赠给我们的那份闲暇,那份宁静,那份洒脱。】
26、汤姆在山洞中遇险之后,哪些做法值得学习?【
1、每到一个路口,注意标志性的事物
2、高声呼救,引起施救者的注意
3、节约蜡烛和食物
4、注意倾听施救者的声音
5、找不到出口,就回到原地等待救援
6、互相鼓励支持
7、用回声吓跑印第安乔
8、用风筝线引路脱险
9、遇事需要沉着冷静,紧张慌乱于事无补,甚至容易出现危险。】
补充习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_____马克·吐温______,他是 __美___ 国人。他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被称为“_美国文学中的林肯________________”【马克吐温;美;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2、汤姆·索亚的全名是_托马斯索亚______ 他住在谁的家里?__波莉姨妈____ 家里还有谁?__锡德,玛丽____【托马斯 索亚;波莉姨妈;希德。】
3、“汤姆的姨妈罚汤姆干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游戏引诱小朋友为他干,并交换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苹果、风筝、铜门把手、石头弹子、鞭炮、小铁兵、刀把„„” 这件事指的是:_刷墙____【刷墙】
4、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我们刚刚在战场上获得大胜的大将军汤姆心想,像这样的美人,一定属于我这样的英雄。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_蓓姬·撒切尔_____________________ 【蓓姬】
5、汤姆喜欢的第一个女孩是:___艾美·劳伦斯_________;第二个女孩是:_____蓓姬·撒切尔__________。【艾美和蓓姬】
6、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圣经》,他的办法是:___换票_【在主日学校规定背出《圣经》的两个段落可以换的一张夸奖的小蓝票,十张蓝票换的一红票,十张红票还得一黄票,十张黄票可以得到校长夸奖的一本简装本《圣经》。汤姆用各种玩具和“藏品”跟同学交换彩条并兑换到了奖品。结果集齐了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走到校长面前,换到了《圣经》。换算过来就是要背上两千段《圣经》经文就可以换取一本多莱版的《圣经》。】
7、“他经常穿着大人丢掉不要的破衣烂衫,全身一年四季都在开花,衣服上绽开的破布条随着他的蹦蹦跳跳而飘舞。他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破帽子,一块弯月亮样的帽边搭拉下来遮住了半边脸,肥大的上衣几乎拖到脚跟,裤子只一根背带挎在肩上,另一根背带不知哪里去了,裤裆像个大口袋吊在两腿之间,一只裤脚卷着,还有一只毛了边的裤脚拖到地上,走一步带起一阵灰尘。”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___哈克贝利·芬________【哈克贝利芬】
8、汤姆去上学,看见课室坐着新来的美丽女孩蓓姬·撒切尔,他想坐到蓓姬身边,故意老实对老师说他迟到前与流浪汉__哈克贝利·芬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哈克贝利芬】
9、汤姆与______哈克______一起在半夜去坟地里埋野猫时,看见___印第安人乔___________把___罗兵逊__________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_波特________________ 【哈克贝利芬;印第安人乔和罗宾逊;波特。】
10、汤姆想当海盗,他和___哈克__________、______乔伊____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____杰克逊_____岛,玩了一星期后,他们又在____镇上人为他们举行葬礼_______的时候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乔伊、哈克;杰克逊;以为他们死了,为他们举行葬礼。】
11、老师《解剖学》这本书被___蓓姬_______撕破了,老师追查时,汤姆却承认是自己撕破的。【蓓姬】
12、暑假里,汤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加入了小镇上“_____少年节制营______________”着个组织,并得到一条绶带,但汤姆后来退出了。【少年节制营】
13、汤姆勇敢地在法庭上站出来作证,指出__印第安人乔________________才是杀害______罗兵逊_______医生的凶手,被冤枉的____波特_________最后被无罪释放。但凶手却逃走了。【印第安人乔;罗宾逊;波特。】
14、汤姆和哈克____在鬼屋寻宝时,发现了杀人犯__印第安人乔__和一个西班牙人,并得知他们获得了一袋金币。【哈克;乔;】
15、印第安人·乔要报复__道格拉斯寡妇__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汤姆_________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第安人·乔逃跑了。【道格拉斯寡妇;哈克。】
16、郊游时汤姆和蓓姬困在 ______迈克杜格尔_____ 溶洞里,在洞中发现印第安人·乔也躲了进来,汤姆和蓓姬从洞中出来后,贝奇的父亲用铁门把洞口封了起来,最后印第安人·乔的下场是:饿死了____【迈克 杜格尔;饿死了】。过后,汤姆和_____哈克____从侧洞进去找到了印第安人·乔埋藏的金币,他们发了财。之后道格拉斯寡妇收留_哈克_____在自己家里生活,他虽不习惯,逃了出来,但在汤姆帮助下,他愿回到道格拉斯寡妇家里。【哈克;哈克】
17、印第安人乔、波特、罗滨逊去坟地__盗尸____________,汤姆和哈克去坟地______练胆量_______
19、汤姆认为蒸汽船是祭奠 __河里淹死的人____________ 的
【盗尸;实验以小猫治疗疣子的方法。】
19、汤姆在篝火旁捡起___树皮___________,并在上面用粉笔写了些字。【树皮】
6.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六
放假了,妈妈送了我一本大文豪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
汤姆的父母早年就去世了,寄养在姨妈家里,在姨妈眼里,他是个捣蛋鬼,而自己却又情不自禁地喜欢这个孩子。汤姆本人则是一个天真活泼又调皮的典型美国少年,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书中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哈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工作,还主动送他礼物。后来和哈克逃去荒岛,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着乐。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可能给我们做榜样,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挺身出来作证,拯救了无辜的“罪犯”。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哈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从他们在困难中表现出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这本小说后,我觉得做人应该要正直,诚实,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不要退缩,冷静分析,并尝试勇于解决问题,在我们考试失败后,我们也要多加勤奋,不要灰心气馁,争取更好的成绩,如果能够克服到困难,走向成功,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汤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创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梦幻天地。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我也会像汤姆一样实现我的梦想_______ 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7.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七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我国出版市场。然而, 由于我国学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翻译过程缺乏理论指导, 造成了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市场鱼龙混杂, 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与成人文学相比, 儿童文学翻译发展迟缓, 总体质量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文学翻译值得进一步研究。
2 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 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 目的论 (Skopos Theory) 是功能派的核心理论。首先, 卡塔琳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而后, 汉斯·弗米尔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 他提出“对任何翻译, 首要的原则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行为由目的来决定”, 而且“译者必须采用最为适当的策略来达成目标语译文中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必须遵循连贯法则和忠诚法则, 三者关系为:忠实法则服从连贯法则, 连贯法则又服从目的法则, 目的法则为翻译的最高法则, 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换言之, 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提出译者应当遵循“功能加忠实”的指导原则, 强调原文和译文的关系由译文的预期功能 (目的) 所决定, 从而完善了目的论。
3 语言学层面翻译策略对比
语言反映文化, 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工具。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必然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势上, 语言的融合又必然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层次上。词汇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词汇和句子的翻译。
普通词汇, 就是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没有特殊形式的词汇。在本篇小说中, 对于普通词汇的翻译, 成时和张友松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ST:It merely look mean and shabby now.
TT 1:现在可只显得卑鄙和下流了。 (张译)
TT 2:此刻看来他不过是个浅薄而卑劣的招数。 (成译)
同一个词“mean”被张友松和成时分别翻译成“卑鄙和下流”和“浅薄而卑劣”, 从词汇层面讲, 两个中文译者都遵循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张友松译本的目的语读者生活在20世纪中叶, 很明显其翻译目的是为政治服务的, 因此他采取了交际翻译的策略, 不仅翻译出了“mean”的词汇意义, 还加入了一定的感情色彩。而成时译本的目的语读者为20世纪80年代的少年儿童, 他采取语义翻译的策略, 只翻译出“mean”的词汇意义便可, “浅薄而卑劣”易于儿童读者理解。
由于英语注重形合, 长句的使用比较频繁,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关心理的描写使用的长句比较多。考虑到目的语儿童读者的接受水平、理解能力, 翻译长句时应尽量化长为短、多加停顿、调整语序、化难为易。
例:ST:But in reality that result was caused rather more by his worship awe of his high unknown idol and the dread pleasure that lay in his high good fortune.
TT 1:但实际上使他脸红的更大原因是他对他那位不相识的意中人所怀的崇拜心理和他的幸运所引起的绝大愉快。 (张译)
TT 2:其实, 他怀着对那位不相识的偶像出于崇拜的诚惶诚恐的心情, 以及因交了天大的好运而感到的惊喜——这才是他羞窘的真正原因。 (成译)
“在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时, 我们经常不得不重新组织词语的顺序, 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各有其特点”。根据目的论, 翻译必须遵循连贯准则, 即“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 即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以理解的, 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张友松的译文是完全按照原文的语序来翻译这个长句的, 中间没有任何停顿, 因此读起来显得冗长, 不利于读者的理解。而成时在翻译这个长句时, 把它分成了几个小句, 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破折号, 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紧密而明确, 逻辑一目了然, 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4 文化层面翻译策略对比
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汤姆·索亚历险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 两个中译本产生于中国不同的年代, 文化背景的差异自然会反映在翻译目的上, 不同的翻译策略就体现在对谚语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
谚语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 寓意深刻, 用词讲究, 通常含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翻译的时候要注意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ST:...for knowledge is worth more than anything there is in the world.
TT 1:……古话说:‘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呀。 (张译)
TT 2:……因为知识比世上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 (成译)
原句所在的场景是汤姆在主日学校背诵了两千节《圣经》后, 华尔特斯先生对他所做的评价和提出的期望。张译版本的翻译的目的是为政治和革命服务。他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 用一句中国古代谚语恰到好处地翻译出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符合成年人的欣赏水平。成译版本采用直译的策略, 简洁明了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易于儿童接受。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务的词、词组或习语, 它们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文化中出现的个别词汇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词汇,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文化背景,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例:ST:But his face lit up, right away, for she tosses a pansy over the fence a moment before she disappeared.
TT 1:可是他脸上立刻又有了喜色, 因为她临到走开之前的片刻工夫, 向围墙外面抛了一朵三色堇 (1) 。 (注释: (1) 三色堇是西方人表示相思的花。) (张译)
TT 2:可是他脸上马上放了光, 因为她在身影小时之前把一朵三色紫罗兰抛到篱笆外。 (成译)
文中“pansy”一词的翻译属于文化词语的翻译, 假如张友松直接将其翻译成“三色堇”, 目的语小读者会感到困惑, 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 他们并不知晓三色堇为何物。而张友松除了把原语中花朵的名字翻译出来之外, 还用注释补充说明了“三色堇”的文化内涵, 而成时则将其直译为“三色紫罗兰”, 相比而言, 张友松译本对这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好地做到了翻译过程中忠实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的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 要实现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 译者必须根据目的论的原则, 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着手, 充分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及两种语言的特点,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多加停顿、注重逻辑, 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儿童文学翻译的目的, 从而更好地实现儿童文学交流的意义。
摘要:目的论在中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本文以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 以目的论为指导, 旨在对本作品两中译本 (成时和张友松译本) 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 探讨两中译本在语言学和文化层面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策略,汤姆·索亚历险记
参考文献
[1]Twain, Mark.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M].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TT Press, 2010.
[2]Vermeer, Hans 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T Ac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Inc, 2000.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4]马克·吐温.成时译.汤姆索亚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8.汤姆·索亚历险记 篇八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 写作技巧 赏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在美国内战发生之前一位小少年的童年成长经历,由于家庭的关系,汤姆·索亚一直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得生活在姨妈波莉的家中。汤姆·索亚的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的性格让他的童年比一般小孩多了几份色彩。汤姆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作者马克·吐温对自己童年遗憾的写照,通过对汤姆的人物塑造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了向往。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现实意义对于文学作品的指导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现实意义在于小主人公性格塑造中情感对于读者的影响,文章中所带有的浪漫幽默的色彩,让我们读者学会了去欣赏孩子的世界,对于孩子的存在要时刻的进行关注,让我们的世界在孩子的真诚启迪中得到思考和反思。
作者在描写汤姆·索亚的时候提到过这几件事情,例如:在描写汤姆为了证实世界对于鬼传论的说法时,汤姆领导一些伙伴在晚上去墓地找鬼的时候,恰巧遇上了杀人犯印第安·乔杀人的整个过程,在指证会的现场汤姆·索亚不顾一切勇敢的站出来指证了他杀人的事实,作者通过对这一事实的描写,让我们感悟了我们大人的世界由于社会的腐蚀变得不再透明和纯净。通过现实意义的交流让我们看清了,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丑陋。这是一种反正常思维的教育写作。还有作者通过对汤姆·索亚情感世界的描写,也让我们有了现实的思考。汤姆·索亚对于贝奇的感情,他因为得不到贝奇的关注而绞尽脑汁运用各种办法以及与贝奇分手后的难过与伤心,让我们对于我们的感情世界有了一次现实的思考,因为我们现在的人们对于感情的儿戏现象实在太多了,我们对于感情总是不能认真的对待。这样的描写让我们的现实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感受,让我们在了解孩子的同时去反思我们的行为。
这些正是作者写作中的技巧特色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不去明显的指出而是借用一种态度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世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通过描写汤姆对自由的追求在文学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追求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特别是在小孩子的世界观中他们对于摆脱大人对与他们的束缚更为强烈。文章通过对汤姆·索亚的人物塑造让我们对于汤姆的自由世界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汤姆要去冒险要做一个探险家。
汤姆这个人物形象对于自由的追求,也让作者在文学的世界里感受到了自由的追求,文学精神层次的追求让读者更为叹息。对于自由的追求描写,作者的心境在当时也是自由的,在文学世界里的自由是每一位作者与读者追求的世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美好的,这让我们学会了放慢脚步去感知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和谐与不成熟,我们活得像个没有经过改造的低级动物,而孩子的世界却是那样的美好和和谐。
3.对文章主题隐晦的诠释在文学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英美的作家习惯性的在写作中,将文章的主体不直接的表述出来,而是借用人物的性格将文章的主体内涵深层次的体现,对于文章的主体需要读者认真的挖掘和研究。这样的一种写作手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当读者体会到文章的内涵意义时的感悟会加深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与体会。读者在不断的阅读中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也是重要的。
4.关于文章意象方面在写作技巧中的体现
文章的意象是指作者在诠释人物性格的时候对于人物的不同塑造的体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会让读者对于人物的多层次有很大的兴趣,让读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人物意识有助于自己性格的再塑造。这就要求了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尽可能的将人物形象进行美化,但是整个美化是要建立在人物性格真实的基础上的。
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人物塑造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将孩子的天性表现的活灵活现,这也是作者马克·吐温作品体现独特视觉的证明。作者马克·吐温将自己向往的形象在汤姆的身上进行了诠释,让人们对汤姆这一人物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和赞扬。小说的写作手法同样是值得读者学习揣摩的地方,本文的写作技巧对于文章的文学价值的鉴定有了很好的帮助,文学价值让读者更加珍惜文章内涵所带给我们的意义。写作技巧的运用让读者的不断阅读收获了不同的文学知识,这也是这篇作品被读者叫好的意义所在。
【汤姆·索亚历险记】推荐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11-12
《汤姆 索亚历险记》练习汇总08-15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10-24
汤姆索亚历险记优秀摘抄笔记08-08
汤姆索亚历险记答七上案06-16
《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读后感10-29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50字07-07
初中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作文07-28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00字09-01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优秀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