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

2024-08-15

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共6篇)

1.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 篇一

一年级语文课外辅导总结

(2017-2018学第一学期)白阳镇中心学校 马淑珍

本学期,我注重培优补差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培优补差的目标,制定了培优补差措施计划。我在“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补差”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

一、主要措施:

l.课内外辅导。

2.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

6.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习惯等进行了解,做到把每个学生装在心里,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包括:(1)向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2)多与孩子接触,采用谈话、观察等方法,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二、本人进行的有效尝试有:

1.背诵汉语拼音、教科书中的课文(其中包括儿歌、古诗、小短文)。

2.默写汉语拼音,常用拼音词语句子,要求我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3.口语交际训练。

对学困生花的工夫多,虽然收效不算很大,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要继续做好培优助困工作。对优等生,提高他们的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成为真正的火车头。对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心理不健康,学习基础不好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指导。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下大气力把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我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流利地阅读拼音语段,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坚信:下学期我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会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

2018.1.10

2.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 篇二

目前, 民办高校的数量以及学生的数量都呈急剧增长的趋势。但很多民办高校目前的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发展速度明显无法完全适应学生数量的增长。所以,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多沿用传统的课堂模式:课前预习——课文分析——课堂练习——作业。这种教学模式跟高中时的模式十分相似,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疲乏, 无兴趣可言。因此, 课堂结束后, 鲜有学生再学习英语, 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育部2007年以教高厅[2007]3号文件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简称《课程要求》) 指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 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 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 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 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一要求, 针对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 系统的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起到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作用。

2 课外辅导的必要性和原则

2.1 课外辅导的必要性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它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 (赵力、胡家英, 2013) 。大学生的课外辅导, 与学生中小学时的课外辅导不同, 中小学的课外辅导主要是针对课本和课外习题的讲解和练习, 主要针对的是考试。而大学的课外辅导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 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根据《课程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 学生除了需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外, 丰富多彩的外语活动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感受英语, 而不仅仅是课堂上学习和分析语法、课文等。目前, 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尝试新教学法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 而课外辅导恰好能起到调节的作用。课外辅导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状况和课程进度适当安排。比如:口语角、小型单词游戏、小型辩论赛、教唱英文歌曲、模仿电视节目创造新的节目“谁是单词之王, 谁能一站到底”等。

2.2 原则

同时, 制定课外辅导计划应遵循几个原则:首先, 教师应是课外辅导的主导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适当的课外辅导计划, 而学生则是课外辅导的主体,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 课外辅导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教师在执行辅导计划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第三, 形式要灵活多变, 内容要丰富多彩。课外辅导不同于课堂教学,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学生疑难问题。所以要求课外辅导形式必须灵活, 内容丰富。

3 课外辅导的形式和内容

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 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对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 结合班级的学生能力、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安排具体的课外辅导的时间和内容。

以某民办高校为例, 每个班级每周一次固定外语辅导课, 辅导的时间最低1课时。辅导的内容和形式由教师根据本班级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安排。基本辅导形式主要有课外活动和知识学习。课外活动主要有口语角、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 以及教师结合课本学习内容发起的班级辩论赛、英语知识和单词记忆比赛等。每周三次固定的口语角时间, 有三名外教组织, 本系自有英语教师每两人一组与外教一起协调组织口语角, 口语角内容丰富, 有外文歌曲教唱、猜猜游戏、话题讨论、自由对话等。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主要由教师督促并领导学生参加。每年两次全国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写作比赛, 还有学校和英语协会以及外语系举办的其它英语语言知识类竞赛, 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利用辅导的时间, 给学生做具体的比赛参与方面的详细指导。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 教师可根据课本每单元的具体内容, 开发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因为课堂时间有限, 这部分活动可以放在课外辅导课堂上。比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I, Unit2 Deep Concern主题是Talking to your parents.课文讲解后, 辅导课上可以分组让学生运用课后新单词结合自己和父母沟通的情况, 每组编造一则小故事, 用英语展示给大家, 可以讲故事的形式, 也可以用对话的形式。而第二册Unit5 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课后辅导则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辩论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moking) 。另外, 为了督促学生记忆新单词, 还可以模仿学生电视比赛节目《一站到底》《中国好声音》等, 设置单词、英文歌曲比赛, 比如《谁是单词之王》“super girl or super boy”等。知识学习则主要是利用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补充, 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和课后习题的理解, 以及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难点, 安排学生学习内容和讲解内容。

4 课外辅导成效

衡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成效, 必定需要对学生在此教学方法下的学习进行评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测量的各种手段都是学习评定 (陈琦、刘儒德, 2007) 。对于英语教学成效的评定不仅需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还要考虑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本身的提高。下图1是全面性的评定过程:

Robert LL, Norman EG.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转引自陈琦、刘儒德, 2007)

根据设定有规律课外辅导课堂的目的和期望, 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学习成效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上图评定过程, 观察2013级两个班一学年的期末听说和读写成绩, 以及平时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和有效性, 发现学生的听说、读写成绩整体有所提高, 并且参与课堂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在活动中表现的有效性也有所提高。 (听说课程采取的是课堂自主学习系统模式, 学生的每项表现:学习时间、学习成绩, 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都能通过自主学习系统显现。) 这说明在英语基础较差的以理工科为主的民办高校加强英语学习, 开设课外辅导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5 存在的问题

5.1 学生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同时适合所有学生, 使所有的学生满意。结合课堂和课外活动表现, 可以看出目标明确 (比如:这学期要考过四级、六级或者将来要考研) 的部分学生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进步都非常明显。而对于一些学习英语需求和动机薄弱, 基础薄弱的理工科学生, 课外辅导的教学模式虽然向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由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够, 以至于这部分学生进步不明显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倦怠感, 从而导致学生表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表现积极的总是同一群学生, 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甘愿做旁观者, 因为他们一部分不愿意参与活动, 对待英语学习很冷漠;一部分愿意参与, 但基础太差, 无法表现。

5.2 教师存在的问题

为了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寻找合适的英语活动, 教师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这种状态若持续时间过长会让教师产生倦怠感, 从而影响对学生表现的客观判断。

6 问题解决方法

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 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教师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需求, 整个教学过程才能顺利。俗语说:“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 但你不能逼她喝水。” (陈琦、刘儒德, 2007) 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需求, 指引他们找到学习的动机。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如同你不能逼马儿喝水, 但你可以让马儿产生想喝水的愿望。这样学生和教师能及时感知学习和教学的成效, 同时使学习者和施教者有成就感, 促进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实施。学习动机的开发和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反思。

摘要: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性: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心理素质相对脆弱。这决定了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必然要适合学生的特性。本文根据某民办高校的具体情况, 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外辅导进行探索与反思。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外辅导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33, 510.

3.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 篇三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提高

新《英语课程标准》除了强调英语的语言技能、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外,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列为课程标准之一, 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能使学生有效的扩大词汇量,更多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真正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而阅读方法是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习的。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迎合学生兴趣,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趣味作品或时事性的文章,如关于校园热點、足球、明星、飓风等的报道文章;启发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这样不仅升华了课堂学习,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关注环保、热爱家园”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把课内的阅读技巧延伸到了课外,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英语诗歌和散文,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指导学生精选阅读材料。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要有以下特点:难度适中,有梯度。在整体安排上要做到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裁多样、题材丰富。这样的阅读材料能保持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阅读材料要符合中学生口味,语言必须地道、实用和富有时代感。

三、掌握阅读方法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理解教学很好对学生是阅读很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方法得益于老师的指导。初一时,不少学生仍然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回读、唇读、喉读、指读等,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技巧,要求学生以意群为单位和扩大视距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限时阅读,使学生逐渐养成高速阅读的习惯。

1. 略读。训练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迅速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和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2. 跳读。训练学生在文章中快速寻找所需的信息。首先要求学生确定目标,然后确定查找范围,迅速浏览,直接获得信息点。课堂训练时,教师可在课件中呈现跳读题目。

3. 猜词义。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在《中学生阅读新视野》丛书中有较多猜词练习,这些词在文章中是以黑体字出现的,便于操作。

4.复述故事或写读书笔记。复述故事的方式有各种各样:《Black Cat 有声名著阶梯阅读丛书》中有个练习类型叫“Summary of the events”,形式多样,有给几个关键句子排序的;有给几个关键句子改错的;有补全短文的;有连词成句的;还有给出首句和末句要求学生完成整篇复述的,学生完成一个单元的练习后, 可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写读书笔记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英语的能力。

5.指导长句理解策略. 根据李岳秋的《中学生英语阅读障碍调查报告》一文的统计数字, 62%的学生在遇到长句和复合句时感到很难理解句意。所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进而完善他们的句子结构知识非常必要。

四、进行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的评价可采取自评或老师直接评价, 或定期进行评选回答。自评是一个自我反思的好方法, 老师要求学生就一个月内所读内容、时间、速度、和目标做个总结,而老师的评价主要依据还是《课外阅读登记表》,评选活动能激发阅读兴趣,可评选“读书心得优秀习作”、“最快书虫”和“最佳书虫”等。

五、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进步,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本项目中学习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合同、阅读笔记、阅读情况记录以及学生认为值得保存的有关材料。阅读记录和学习档案也应定期以传阅或张贴等方式进行交流,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课外阅读项目对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效果大有裨益。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动态的过程,不能期望在短期内通过某个项目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达到很高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晓东. 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例[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

[2] 计锦芬,彭仁忠,吴卫平.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 刘玲. 师范生英语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课外辅导教学总结 篇四

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事;老师的指导又使学生们少走弯路,可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但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有反思。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反思为下一次课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第四、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帮助。

第三、突出活动的综合性。在活动的地点、方法和方式中及活动结果的展示中,我们还特别突出了“综合性”。活动地点有的在家里,如上网收集资料、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有的在学校里,如各种指导课;有的在社区里,如到小区发放调查问卷、到邻居家中找资料。

第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先让同学们自己通过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询问,上网查询资料,最后让同学们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有的在体验日记中畅所欲言,有的用美丽的画笔把自己收获的知识勾画出来。

5.美术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五

(2011——2012学)

这个学期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即将结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训练。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每周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绘画训练二次,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而绝大部分学生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习,所以要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体学员的绘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员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美术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绘画作品展示,宣传海报展示等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兴趣。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学员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员们的刻苦训练,知识技能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三、本学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素描(静物、石膏头像);色彩(静物、风景);速写(人物)。通过这些专业训练学生在绘画时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还通过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6.英语学科课外辅导总结 篇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辅导,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课整合上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教育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生命得以增值。因此,我们的许多老师在备课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张弛有度、和谐自信的氛围中学习。比如三年级的闫丽老师在教《可能性》时,指导学生把身边的物品进行可能性抽取预测,从教室里摆放的物品到学生书包里的东西,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分得认认真真,不知不觉就将知识点掌握了。再如田海书老师在复习拼音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拼音家族》活动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游园活动中巩固掌握了知识。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改革教学方法

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课本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变化,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师,在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要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做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所以,我们的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教学改革。他们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和老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老师对话,敢挑老师的毛病,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我们为学生这种敢于超越教材和教师思维的方法喝彩,更为我们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赞叹。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倡导实践活动。

小学生也能做研究。各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自然学科中,先后有200余篇学生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意、科幻画、科技征文获区级以上奖励,宫柯等同学的电子作品还荣获市级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们通过动脑、动手,合作探究做出了专题研究成果,特别是今年11月份,区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我校的段卫华、任杰老师的精彩表现赢得了作课老师、领导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另外,各门学科的老师都引导学生,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实践活动。语文学科中,邢霞、徐兴华、袁俊青等老师还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数学学科中,袁帅、闫丽、陈秀玲等老师也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翟凤、任洁、段卫华等老师也参加了区里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他们带动全校老师结合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开展学科活动课的探索,效果较明显。

上一篇:美容注射知情同意书下一篇:祝词中英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