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2024-08-26

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共6篇)

1.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篇一

《雨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雨说》是郑愁予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味感情。

2、了解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学重点:

1、理解“笑”的内涵。

2、体会“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朗读体会、联想想象、模仿写作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花开花谢,星沉日落,雨雪风霜,常常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无限的感慨。特别是一些难忘的时刻和事件,总是和它们联系在一起,为我们的回忆增添了无限的浪漫。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中,与诗人一起去聆听那跳动的雨珠告诉给我们的话语。

二、出示目标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3年大学毕业,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学习,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背景: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诗人身在海外却仍关注中国内地。历经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而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四、听雨声窸窣

1、听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1)纠正字音

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ǎo)(2)指导学生朗读:

(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一节:急切(企盼);二~四节:轻柔、温和(雨之关爱);五~七节:欢快(喜悦之情);八节:高昂(感情推向高潮);九节:欣慰(显示主旨)。

2、有感情地朗读,用心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1)雨说了什么?请用一组比较整齐的句子概括一下雨说的内容。雨说了他来的目的:(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了他来的心情:(温声细语)

雨说了他来的希望:(亲近你们、别将我抗拒)雨说了他来的地方:(很遥远)雨说了他来的任务:(教你们勇敢地笑)雨说了他的最终归宿:(来了就不再回去)

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雨

(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五、触雨丝温润

(挑选你最拿手的章节朗读,深入感知课文)

1、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2、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由衷祝福及热切期望。(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3、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含着另一层深意,即本诗写于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4、诗中突出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雨”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歌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拓深了“雨”这个形象的深层含义,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能形象生动表达思想。

六、品雨意缠绵

诗人的笔下,雨富有灵气,有个性,它滋润万物,奉献自我,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吧。

(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修辞方法和诗的情感等方面来谈。)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展示了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心。“丝缕”: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爱之广之浓,无私而博大。

2、“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意味深长,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

3、“当你们自由地笑了„„就是我祝福的心意”:于不露声色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雨是在祝福孩子们收获成长的甜美,“快乐地安息”使人联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和殷切希望。

总结: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利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七、小结:

从郑愁予的诗歌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中国儿童的热爱和祝福以及热切的期望。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从诗人的笔下感受到真、善和美。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充满了真、善和美。只要用心去体会,相信我们也能写出一首首美丽的诗歌。

八、作业:

1、积累写雨诗句。

2、选取一种自然景物来进行诗歌的写作。字数、行数不限。

九、板书设计: 雨说 拟人 探访四月的大地

教你们勇敢地笑

爱的使者

祝福儿童 祝福中国

课后反思:

学生学得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总之,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但作为教师怎样的设计才能便于孩子们扎扎实实发展了?话说简简单单,实在是不简单!

2.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篇二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2.欣赏西湖美景,培养审美情趣。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师生共同回答。2.训练朗读能力,交流欣赏体会。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西湖一 导入新课

杭州西湖,是我国最优美的名胜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一)明确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重点学习西湖一。(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春、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2.看大屏幕出示的西湖风景,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西湖二》作者以清丽 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入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同上)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于是自万历二十四年起连上《去吴七续》,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而作为“才情超忽,如千里神骏”的贺怡孙(诗筏)的才子,袁氏不能不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西湖一》又名《初至西湖记》,是其西湖游记的第一篇。它为西湖媚人的风光写照传神,宛若一首优美动人的散文诗。

2.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1)再次请学生朗读课文。(2)重点词语理解: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3)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讨论后回答)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入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入昭庆”?(思考后回答)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入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⑥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答:“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⑦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游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⑧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总结、扩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词语和句子。从而提高我们鉴赏古文的能力。

扩展:据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赏点。(五)布置作业

3.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2)能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得更加高质量(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讲评结合(2)交流 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2)能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得更加高质量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启发,掌握常用的修改方法。

难点:从文章的内容、形式、构思、立意等各方面进行修改,将自己的作文修改得更加具有创新性。

【教具准备】 作文例文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 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同学们就此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得到启示。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

细枝末节也关键

字斟句酌出佳作

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多媒体展示

1、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2、读第二遍,要求评点: 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3、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 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一、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三|教师提供反问修改稿,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认真琢磨。多媒体展示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评点与修改】:“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评点与修改】:(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评点与修改】: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评点与修改】: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补一笔“我”的欣喜。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评点与修改】: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评点与修改】: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评点与修改】: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评点与修改】: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明确:修改作文将记叙语言改为形象性的描写,多用细节描写,让文章有一二处亮点。

四、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教师活动

讲解与指导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多媒体展示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1、—外婆的茶

2、—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

—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

—父母的爱是冰

2、亲

情的滋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四、课堂收获:

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形式:

1、运用小标题。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 后写“后记” 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作业设计】

雨中情 话题作文 6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作文评改要求:

1、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2、读第二遍,要求评点: 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3、读第三遍,要求润色: 【教学反思】

4.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

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吗?”(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

“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师课件展示古代美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段有关美女罗敷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陌上桑》。(师板书:陌上桑)

二、教材分析及背景解题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三、诗歌诵读

1、教师范读全诗,并提出要求:(1)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2、疏通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陌 上 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

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吗?”(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

“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师课件展示古代美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段有关美女罗敷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陌上桑》。(师板书:陌上桑)

二、教材分析及背景解题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三、诗歌诵读

1、教师范读全诗,并提出要求:(1)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2、疏通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陌 上 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

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吗?”(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

“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师课件展示古代美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段有关美女罗敷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陌上桑》。(师板书:陌上桑)

二、教材分析及背景解题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三、诗歌诵读

1、教师范读全诗,并提出要求:(1)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2、疏通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 3 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第 二 课 时

4、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几件事? 罗敷采桑、罗敷拒诱。(板书)

(2).诗歌中,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罗敷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劳动女性。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罗敷喜蚕,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3).作者是如何描写罗敷的器物服饰的?从描写的角度看,是什么描写?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正面描写)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

(4).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肖像),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从这些人的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丽、动人。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

(5)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7).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敷的什么性格?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8).罗敷丈夫真是身居高位吗?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倘若罗敷真有这样气派的丈夫,她还用去城南采桑吗?所以,罗敷夸大,只是想借此来贬低使君,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夸耀夫婿,使他自形惭愧,不敢纠缠,以此压倒对方,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可是罗敷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敢于嘲弄并拒绝身居高位的使君。表现她勇敢机智,善于斗争。(9)、总结罗敷形象

罗敷是一位古代的劳动妇女,她美丽勤劳,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智慧维护妇女的尊严,是个心灵纯美、品德高尚的人

五、赏析探究

1.诗歌塑造主人公罗敷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那么,什么是侧面烘托呢?

侧面烘托又叫绿叶扶花。“绿叶点缀花更艳,淡月掩映月愈明。”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俗语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着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文学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也还要有景物或他人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侧面烘托或衬托的表现手法。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用“六宫粉黛”、“三千佳丽”作陪衬,烘托出杨玉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美。

2.回顾一下,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呢?有何效果呢?

这首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写,写罗敷的美貌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了罗敷采桑的器物、服饰,以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表现来烘托其美丽动人。这样写,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她的美丽姿容。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3.诗歌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运用了夸张、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作者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夸耀,是由排比句构成的理想化的夸张;作者又将使君的鄙陋平庸与罗敷夫婿的才貌超群进行对比。

六、总结训练

1、.写法和主题小结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作者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同时还运用了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2、人物形象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罗敷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无耻,赞美了女主人公的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善于斗争的精神。板书设 计

陌罗敷采桑不畏强暴 上 坚贞不屈

桑罗敷拒诱 勇敢机智

(侧面烘托;夸张、排比、对比)同 步 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倭堕髻()()紫绮()捋髭须()立踟蹰()

2、《陌上桑》是中的一首著名叙事诗,它描写了 的故事。

3、填空:

⑴读诗的前半部分:

这一部分,夸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采用的是 的手法,目的是。⑵读诗的后半部分:

5.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五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臵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臵应在试管口近1/3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臵及装臵气密性检查

装臵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臵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一、水(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臵―――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臵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2---出气口臵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臵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

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最多的元素是 O。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臵、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一种物质)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五、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六、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C、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七、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八、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Mg:镁元素化合价为+2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三单元 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臵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臵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5、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臵的选择

发生装臵: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臵: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0、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 c、箭号)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臵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三、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四、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臵、检验)(1)发生装臵: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臵。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臵。(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氧气相同的发生装臵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五、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六、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6.九年级政治上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鲁教版 篇六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如何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A、有新物质生成;B、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化学变化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坩埚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坩埚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水槽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用嘴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灯帽要重复盖一次,避免负压,灯帽不易打开。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 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要擦拭干净,避免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爆炸)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一、水(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 条复燃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

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 素是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6、水通过它在自然界里的三态变化,实现自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2、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A、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相互之间有间隔;C、存在着相互作用力;D、自身具有一定的能量,总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得失电子)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1、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

2、直接由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由分子构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由离子构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3、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包含纯净物和化合物); 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包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化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H2SO4、HNO3 ;碱 NaOH、Ca(OH)2、KOH ;盐 NaCl、CuSO4、Na2CO3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也不可能是化合物。

五、原子的构成 1、1911年,卢瑟福团队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粒子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实验结果为: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但有一小部分却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分析以上现象的原因为: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是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很小、带正电,却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原子核)。从而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4、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成为电子的分层排布;能量高的在较远区域)

5、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数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如非金属原子);较少的易失去电子(如金属原子);最外层为8(氦是2个)电子-------稳定结构。化学反应中,仅核外电子发生改变,原子核不变。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7、原子质量的计算(10-26kg)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实际质量 以碳原子质量的1/12 为基准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或单位是1

六、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H2和He;CO、Si和N2(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需记住的元素符号:H(氢)、C(碳)、O(氧)、N(氮)、Na(钠)、Mg(镁)、K(钾)、S(硫)、Si(硅)、Al(铝)、Cl(氯)、Ca(钙)、Fe(铁)、Cu(铜)、Zn(锌)、Hg(汞)、Ag(银)、He(氦)、Ne(氖)

(3)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物质如C、Si,稀有气体)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一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4)、元素周期表:112种元素按照原子核内质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共7个横行18个 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发现:门捷列夫排列依据:原子序数=质子数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5)、按顺序背诵:氢氦锂铍 硼碳氮氧 氟氖钠镁铝 硅磷硫氯氩 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Ca 细胞:O、C、H

七、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注意离子示意图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第三单元 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A、N2: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延长食品保质期;液态氮气制冷剂; B、O2: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C、稀有气体: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保护气;填充在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 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5、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6、空气是一张重要的资源

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N2、O2、稀有气体的沸 点不同(N2<氩气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A、写法及意义: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号,再写数字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E、常用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银氨氢;二价钙镁钡锌汞;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三铝四硅五氮磷;铜汞二价最常见;一五七氯一二铜;二四六七锰为正;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遇到单质皆标零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例外:O2、H2、N2、Cl2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B、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一般关系:“倒读倒写” 交叉法确定化学式: 正价左,负价右(NH3,CH4除外);标上价,再公约;原子数,交叉写。

解析:正价元素符号(原子团)写在左,负价元素符号(原子团)写在右,在元素符号(原子团)上方标上化合价,价数能约分的约分,把约分得数交叉写在元素符号(原子团)右下方。原子团数大于1的,给原子团加上括号。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某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 某元素的质量

三、氧气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1)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2)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3)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给呼吸,是常用氧化剂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放水中密封保存)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放出热量(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 少量水或细砂 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4)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5)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6)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7)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8)、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0)、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11)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产生时,再把导气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等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方在桌面上。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 c、箭号)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A、最小公倍数法;B、观察法;C、奇数配偶法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式量×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注意:A、列在化学式下面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B、质量单位必须做到上下对应、左右一致

三、化学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 + B = C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 A + B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氧气(空气);(2)燃料与氧气(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A、乙炔的充分燃烧:放出大量热量(乙炔焰的温度可达3000℃:2C2H2+5O2====4CO2+2H2O B、乙炔的不充分燃烧: 点燃(1)产生大量的黑烟,是炭黑的小颗粒弥散在空气中:2C2H2 + O2====4C+2H2O(2)产生有毒气体CO——可造成煤气中毒:2C2H2+3O2====4CO+2H2O

5、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石油的分馏与裂化:

A、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获得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但产率不高 B、石油的裂化(化学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4、煤的综合利用:

A、气化——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充分燃烧,产物是 CO、H2、CH4,用作燃料气和化工原料;

B、焦化——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强热使煤分解,产物是焦炭(用于金属冶炼、制造电极)、煤焦油(作化工原料)、焦炉气(CO、H2、CO2、CH4等)

C、液化—高温高压下,在催化剂等作用下使煤发生裂解并加氢,产物是汽油、煤油、柴油(液体燃料)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氧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环保型制冷剂、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温室肥料,促进光合 作用;化工原料,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5、溶洞的形成 A、石灰岩的主要成分CaCO3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 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B、当受热或压强变小时,水中Ca(HCO3)2会分解重新变成 CaCO3沉积下来 Ca(HCO3)2 = CaCO3 + CO2 + H2O 上述反应不断发生,逐渐形成溶洞、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六、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CO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一、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加热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计算仪器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分离仪器洗气瓶、干燥管

取用仪器胶头滴管 固体——广口瓶 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仪药匙、镊子 器 分 的取用存放仪器 类 气体——集气瓶 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

1、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

3、溶解;

4、过滤;

5、蒸发;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

7、仪器的洗涤等。1. 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 取 固体—— 一横、二放、三竖立 一调、二放、三回零 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 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 品 方法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 用 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 一擦、二洗、三涂液

2. 物质的加热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物精灯 的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加 注意事项定在加药品的部位

热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量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 不向人

3. 溶解

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4. 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 作 要

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搅拌:不可碰壁 点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5. 蒸发

⑴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 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6. 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 装配 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 气密性检查 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7. 仪器的洗涤

⑴ 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上一篇:高中生命诚可贵作文下一篇:教师的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