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2024-08-06

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精选10篇)

1.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一

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及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我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现代型优秀教师。学校决定,教师实施有计划地培养,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培养出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县优质课教师、教学能手等;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

三、培养目标

1、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业绩突出的人。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牌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具体目标:

(1)高素质: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2)高学历:35岁以下全部达到本科学历。

(3)高技能: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基本的英语会话,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4)高水准: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三、培养模式。

1.沙龙式培训。“权威论坛” 主要聘请知名专家、名师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建立“青年教师读书班”、“班主任沙龙”、“教师读书沙龙”建

立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2.“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培训。我校将继续聘请名师、专家来校上示范课,作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区“名师工作室”培训。

3.反思式培训。我校培训方式把“研讨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独立思考——集体研讨——引导反思”的活动顺序组织教学。开展随堂听课周活动,鼓励教师了解掌握其他学科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二要采取定期集体备课的办法,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共同研究有关问题。三要对教师学习和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考核的结果与表彰奖励挂钩,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的动力。

四、主要措施

1、抓理论学习、促观念更新。

(1)强化师德学习。以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采用听、说、读、写等不同角度在教师中开展颂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具体落实到四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2)保障业务学习。

教师每月读一本书,坚持做好学习摘记,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活动,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形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

(3)开辟教师论坛

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目的是促进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不断更

新,学校为教师创设条件,本学期开始,学校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论坛,让教师的思想认识在碰撞中激起争鸣,在交流中促进提高。

2、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1)实行帮扶制度。校内能者为师,落实教师结对帮扶制度。提高导师传、带、教的水平,并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在2-3年内带出一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

(2)加强课题研究,从中培养师资队伍。结合新一轮课改实验工作,围绕学校“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总课题,让教师设计子课题,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与科研结合,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评选、教学案例评选、优质课件评选,把培训、科研、教研一体化。在科研实践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实行校内上岗的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压担子,担任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管理,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自我培训,以求提高发展,在教师中形成自学提高,自培提升的意识。每周提供一定的时间,提供丰富的资料,引导教师自读、自悟、以及看电视,把演讲和运用现代技术作为必修内容,上校园网,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

3、抓激励机制,促队伍优化

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流优化,要靠精心规划,措施落实,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物质、情

感等多方面给教师的激励,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机制。

(1)成就激励,让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学校专辑。

(2)荣誉激励,学校每年评出人民满意的教师,人民满意的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科研积极分子等等。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项方案的实施来推动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构建各种发展平台,能够培养出3-5名在全县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

2.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新生事物,正处在实践探索期,其主旨就是工程教育本质要求的回归,即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高校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原则

(1)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遵循的规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作为高等教育主体之一的学生,更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首要目标,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统筹整个计划培养过程,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2)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要树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新观念,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的工程理论教育与行业工程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以期工程教育理论水平和工程人才能力素质同时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务必坚持校企联合制定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岗位素质、创业与就业素质、职业迁徙和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注重工程人才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迁徙能力。

(3)以行业实际需求与工程技术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旨就是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让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校园,进而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联合企业资深人员,全程参与,以行业需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发展前沿,依托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基础,制定全新的富有工程教育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重点就是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4)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的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科学安排第一课堂的实训(验)、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具体培养方式与制度要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有关具体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相关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份好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不只单纯具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应当反映出创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1 课程设置必须达到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两项硬性指标,其一即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企业生产实践时间至少达到一年,其二即理论课的设置中,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同时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联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习或学习和学位论文等。

2.2 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开设研讨课科目,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而且迫切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内容,往往适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变成了观众。研讨课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大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第三,引导学生早期进入研究状态。单独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机会,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和科学研究小组,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各方力量的相互协作中,学校应该是主导,培养计划制定的主体仍是高校,但是由于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在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需要企业人员的参与,两个主体的深度合作,反映在指导性的教学计划中,才能真正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才能顺利实现“卓越计划”设立的初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长陈希.让未来的工程师卓越起来.人民日报,2010-07-09.

[2]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3]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5).

3.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三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以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为目标,本着党委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实施、社会资源参与的原则,通过培训培育、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激励引导等措施,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农村培养1万名思想解放观念新、科技兴农能力强、致富带动作用大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全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兴农带富之星”。

三、培养对象

(一)遵纪守法,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有较强的带动能力,有意愿和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农民。

(二)重点培养种植、养殖、园艺特产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创)办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学员。

(三)加强对农村党员、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养。

四、实施步骤

(一)遴选确定。全省“兴农带富之星”遴选确定工作,按照农民自愿报名、村委会审查推荐、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汇总、报县级人才办备案的程序逐级推荐和遴选确定。“兴农带富之星”遴选确定具体操作办法和资格条件由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制定,并经同级人才办同意后具体组织实施。各市州按照省里统一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所辖县(市、区)行政村的实际,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严格按照本地制定的操作办法组织实施。

(二)培养扶持。“兴农带富之星”的培养主要依托农业大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等各类项目资源和载体,通过集中办班培训、专家技术指导、外出考察交流、实践操作学习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同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兴农带富之星”重点给予扶持。在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技术补贴、棚室园区建设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在牧业小区建设等强牧惠牧政策方面,优先给予扶持;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上,对符合相关条件者,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兴农带富之星”在创业带富上,可连续3年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三)表彰奖励。“兴农带富之星”表彰奖励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从上到下分配指标、层层推荐、分别表彰。每年表彰一次,每个“兴农带富之星”三年内不重复表彰。3年期间,县级表彰1万名,市级表彰1000名,省级表彰100名,分别由各级党委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每年各级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并颁发相应证书和奖金。具体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领导。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養计划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省农委负责牵头组织,省畜牧局、省供销社、省工商局、省人保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根据职责,指派专门联络员,共同组织管理。计划采取省市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省里负责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和表彰奖励省级“兴农带富之星”,市州负责本地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表彰奖励市级“兴农带富之星”,县(市、区)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政策落实、指导服务以及表彰本级“兴农带富之星”。县(市、区)作为“兴农带富之星”具体组织实施的主体,必须明确专人负责,加强管理调度;各级人才办负责计划的协调指导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工作,健全“万名兴农带富之星”数据库,做好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库发挥作用;各级牧业、供销、人社、工商、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做好配合工作。

(二)督导检查。各级人才办、农业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对“兴农带富之星”培养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各地搞好管理和服务工作。监督检查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指标。

4.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职教特色鲜明的职教品牌。努力创建一流教学环境和一流师资水平。以提高专业教师动手能力和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为目标,为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精通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注意培养一定数量的高技术、高技能的骨干教师,对推动我校中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改革进程尤为重要。因此,在学校狠抓内涵建设的精神指导下,特制定如下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具体措施和要求。

学校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制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一是引进一批具有一定企业生产实践经历,符合教师从业资格的兼职骨干教师,带动本专业的整体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二是继续加强中青年教师的结对帮扶工作,突出中青年教师的中坚力量,激励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三是加大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培养一批省级、市级“名师”,突出专业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学历结构有层次、技能结构合理、专业领域覆盖面广、具有创新意识、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培养计划

1、轻金属冶炼专业培养2名、美容(美甲)专业2名骨干教师,要求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拼搏,创新,为人师表,富有团结合作精神。

2、加快课程教改的步伐,打造精品课程。由专业带头人带领骨干教师和其它教师结合系部课程教改的需要,在两年内完成两门精品课程的开发。通过精品课程的开发,培养人才,锻炼队伍。

三、实施办法

1.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重点选拔,跟踪培养。2.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骨干教师进修或攻读学位,以全面提高整体水平。

3.支持选定骨干教师参与相关专业教研交流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吸收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4.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5.骨干教师要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并指导青年教师下企业学习。6.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骨干教师企业脱岗培训,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科研。

7.骨干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5.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五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根据《舟山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性计划》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的要求为标准,以学校为培养主体,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使之成为能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为造就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奠定扎实基础。

二、培养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3、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够独挡一面,胜任各年级教学工作。

4、具备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各年级班主任工作。

5、具备对各种教育教学信息的捕捉、判断和重建的能力。

根据以上目标和《舟山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性计划》的要求,确定青年教师一年成长(成为合格教师),三年成型(成为学校与家长满意的教师),六年成才(成为校内或县内骨干教师)的总体培养目标。

三、培养对象

教龄5年(含5年)以下的教师。

四、培养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全县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局人事科和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实施。

2、实行过关考核。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技能、教材教法、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五方面的考核。根据青年教师平时表现和教学成绩情况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和青年教师所在学校共同实施。通过考核的教师发放结业证书,并实行滚动式培训管理(即青年教师培训班为固定式的组织形式,过关的教师结业,新招聘教师和未结业教师继续参加培训)。

3、重视管理培训。一是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对青年教师的常规管理制度。二是县教师进修学校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工作汇报会。三是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青年教师成长全过程。四是定期组织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4、落实导师制度。一是为每名青年教师确定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担任。二是指导教师要把好青年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关,建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所用教案必须由指导教师在课前审批的制度。三是指导教师要对青年教师整个成长过程负责,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少于3年,并尽量安排两者在一个年级任教。四是设立“导师奖”,根据每年考核结果对在培养青年教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在评优晋级时给予政策倾斜。

5、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青年教师进修学习、考察培训制度,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供有效平台。二是提供和创造青年教师平等竞争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三是每年“五四”期间组织开展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

五、具体要求

1、安排好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学年安排县级集中培训四次,其中两次为工作交流汇报,两次为专题培训。

2、教龄3年内的青年教师每学年完成“六个一”任务:每周听一节课(第一年试用期教师按市教育学院要求执行)、每月交一份规范教案并附课堂教学反思(由指导教师审查签字)、每学期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学期独立出一份试卷、每学期完成一个课件、每学期写一份教学案例或教学叙事。每学年结束前上交“六个一”活动材料,由学校教导处审核,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3、教龄在3至5年间的青年教师每两周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并分别写好感触最深的体会;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每学年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读后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上一堂围绕研修主题的校内研究课。加强教学反思,每周选择一堂成功课或问题课写两篇反思随笔;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每学年结束前上交活动材料,由学校教导处审核,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

4、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学校要经常性组织青年教师演讲、粉笔字、硬(软)笔字、课件制作、板书等内容的比赛活动,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县教研室每学年组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考核暨竞赛活动。

5、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县教师进修学校每2年安排一次青年教师专项教学竞赛,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青年教师创新教学设计比赛、青年教师学科微型课例展示、青年教师现场说课比赛。

嵊泗县教育局

2012年10月 附件: 1、2012学年嵊泗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安排

2、舟山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办法

3、中小学青年教师名单(2008年以来教龄5年以下教师)

2012学年嵊泗县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安排

2012年10月:

1、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发动、建立制度。

2、开班仪式;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解读;布置工作任务。2012年11月:

1、青年教师所在学校落实相关组织和制度。

2、青年教师制定2012-2013个人发展计划。2012年12月:

集中培训:主题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题二,青年教师工作汇报及个人发展计划交流 2013年3月

集中培训:主题三,如何驾驭课堂,提高调控应变能力,组织观看优质课视频,结合视频研究讨论。2013年5月

1、组织青年教师第一次基本功竞赛。

2、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评比活动。2013年7月

1、完成青年教师学年培训任务检查考核。

6.培养大班幼儿倾听习惯计划方案 篇六

9月份:

1、着重培养幼儿能专注地听老师说话。

2、开展多技巧的教学活动。以新颖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幼儿。

10月份:

1、着重培养幼儿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地听。

2、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使得幼儿与幼儿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要专注听对自己说话的人。

11月份:

1、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

2、开展讲故事比赛。

12月份和1月份:着重培养幼儿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势,要作出相应的反应。

7.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七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油气田应用化学,教学质量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2009年推出的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已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1,2]。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主体, 参与高校具体落实“卓越计划”的学校方案应由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构成。学校工作方案是从学校工作层面为成功实施“卓越计划”而制定的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组织机构、专业领域、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政策措施、国际化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计划[3,4]。专业培养方案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主要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两方面内容[5]。本文将从专业培养角度提出具体措施。

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专业发展水平好坏的主要标准, 它由主、客体两方共同作用决定, 其中, 主体是学校教育本身, 客体是学生的感知程度, 可见学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因此, 从学生主体角度开展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在目前就显得尤为迫切。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于2013年获得“卓越工程师计划”资助, 并将于2014年开始实施。本文就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对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从学生的角度, 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 探讨合适的培养人才方案。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 对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320份, 回收301份, 有效问卷239份, 运用Excel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 主要是针对学生对专业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看法进行统计。

由调查问卷知:

1.28.2%的学生认为应化专业培养过程中较突出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58.97%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38.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产学结合, 66.7%的学生认为是课堂缺乏参与互动, 2.5%的学生认为是教材知识陈旧落后, 10.2%的学生认为是师资缺乏实践经验, 23.1%的学生认为是实习制度不规范, 效果不理想, 10.2%的学生认为是专业设置和实际脱节。

2.对于学校应加强哪些教学内容, 认为应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有10.2%, 认为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有23.1%, 认为应加强专业课程的有25.6%, 认为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有76.9%。

3.25.6%的学生认为高校教学方式实施比较欠缺的是案例教学, 7.7%的学生认为是多媒体教学, 58.97%的学生认为是实地实践教学, 48.7%的学生认为是启发式教学, 48.7%的学生认为是讨论或活动教学, 2.5%的学生认为是其他方面。

4.针对高校教师怎样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7.9%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 25.6%的学生认为应加强校内实验环节培养, 33.3%的学生认为应加强企业实地参观, 76.9%的学生认为应增强实践操作锻炼。

5.7.7%的学生认为是理论教学对大学生业务能力提高和发展影响最大, 87.2%的学生认为是实验、实习, 科研训练, 25.6%的学生认为是毕业设计和论文, 58.97%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实践, 12.8%的学生认为是外语教学。

6.对我校应化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35.9%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理论不扎实, 53.8%的学生认为是学科交叉能力差, 64.1%的学生认为是实际动手能力差, 15.4%的学生认为是不吃苦耐劳, 12.8%的学生认为是责任心较差, 33.3%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技能, 61.5%的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不足。

7.46.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84.6%的学生认为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 71.8%的学生认为是到对口单位实习, 提高操作技能, 28.2%的学生认为是调整心态, 增强群体交往力, 46.2%的学生认为是进行广泛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 71.8%的学生认为是与企业单位建立产学联盟, 建立实训基地。

8.另外, 还调查了实际工作中最有用的课程, 这对之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总结与对策

从以上调查数据得知, 大多数学生认为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培养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和课堂缺乏参与互动;认为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等教学内容;认为实地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或活动教学等教学方式比较欠缺;认为高校教师应增强实践操作锻炼和企业实地参观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认为是实验、实习, 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业务能力提高和发展影响最大;认为我校应化毕业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学科交叉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认为大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以及到对口单位实习, 提高操作技能, 与企业单位建立产学联盟, 建立实训基地, 其次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进行广泛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整改人才培养方案: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调整。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结合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及课程安排要求, 制订完善的教学大纲,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要求接轨的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日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7]。我校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是以工科化学课程为基础、石油天然气工程为特色, 主修油气田勘探、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化学处理剂的合成研发和性能评价的专业。今后应加强实践与实验课程的教学, 增加课堂互动, 多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课程。

2.教学方式和方法调整。从灌输式教学方式向研讨式教学和主动式学习方式转变, 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重点讲述理论内容, 选用好的油田生产相关实例讲解分析, 让学生自主思考, 启发学生将生产问题转化成理论问题, 根据课堂所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继承性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发现性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师生间的及时互动。在课堂网站上, 建立教师辅导答疑平台, 教师可以是任意在线教师, 以期能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进行信息沟通。

3.实践教学调整。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直接、感官的认识, 对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8]。在实验教学中, 结合应用化学专业的特点, 为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必修实验后,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其他开放性实验, 也可将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个人想法, 再调研文献结束制定好实验方案后利用开放实验论证[9], 提倡学生课外积极锻炼动手能力。

在实验教学的实施中, 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到油田单位去实地的做实验[10]。让学生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中短期的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油田实际生产工作相结合, 才能对所学应用化学相关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1) :15-19.

[2]吴莉莉, 曹晴, 马斌强, 袁超.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江西科学, 2013, 31 (2) :253-256.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5) :30-36.

[4]康颖安, 卿上乐, 夏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1 (1) :102-104.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2) :47-55.

[6]娄玉琴.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2, (5) , 56-59.

[7]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25-29.

[8]马万征, 李忠芳, 邢素芝, 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28 (9) :231-232.

[9]吴朝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全开放实验教学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1 (1) :108-111.

8.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八

摘 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工科专业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能力培养的环节的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本文在借鉴电信学院培养模式和3G工程师培养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3G工程专业面向工程师培养的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通信工程 3G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TN91

面对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学校的人才培养开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水平明显滞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与实践训练,大学生毕业后需经过长期培训方可适应企业的工作流程,对企业增加大量负担,造成企业不愿聘用应届毕业生,最终导致企业招聘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在此种情形下,加强学校教学与企业接轨,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哈工大通信工程系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投入巨资与中兴科技有限公司兴建与企业紧密接轨的WCDMA3.5G实验室,并令在校教师深入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学习,从而提高在校教师对WCDMA系统实际操、教学指导能力,提高师资队伍实现水平。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成为拥有解决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运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沟通与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本科人才的最终目标。

一、“卓越工程师计划”培训目标

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成功案例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 企业一方面抱怨工科大学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弱化、不适应企业要求等问题;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 不愿意参与工程师培养。而由于国情、教育发展历程的不同,各国的工程教育都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同时, 由于适应环境的不同,别国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完全为我国所用。因此,本计划旨在与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较, 不断开拓创新, 走出一条独具中国模式的工程教育之路。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高校和企业的行为及深度合作分析:人才培养是高校基本的职能,高校具有人才培养所需的软件、硬件条件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在新的培养模式下,高校必须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重构、优化课程体系,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计划地联合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工程特色鲜明的新教材。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 可以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实施过程中企业主要承担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任务。此外,企业也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直接反映了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企业可以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提供订单。

“卓越工程师教育” 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决策。初步实施方案中对师资-特別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有特殊要求。

本、硕和博士各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主要分为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三种。本科层次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硕士层次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或生产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具备设计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层次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因此,应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

最终建立适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制与机制,对我省其它高校有参考价值。

此次教师培训本着与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开展资源整合,针对通信产业人才需求,通过深入企业培训学习,开展针对教师的全方位培训,协助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通信技术发展、通信行业需求、竞争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工程应用型师资队伍。

二、培训内容:

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历。哈工大通信工程系与中兴通讯公司有稳定的学生生产实习关系,在生产实习中,指导教师到企业中去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这样教师得到短期的企业生产训练。同时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企业和学校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给定,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制。这样以毕业设计为载体,校企互动培养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

企业课程培养服务包主要由中兴通讯根据行业对于学校未来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需求,同时结合目前WCDMA系统的具体应用合理规划课程,具体课程安排:

1、《核心网原理与配置》 32课时

2、《程控交换原理与配置》 32课时

3、《NODEB原理与配置》 16课时

4、《光纤原理与配置》 16课时

结束语

9.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九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13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是注重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二是注重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三是注重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护理部根据医院五年护理发展规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2013—2017年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

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选拔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肿瘤科等特殊科室 的护士为专科护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具有卫生和教育 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重症医学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3年以上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2年以上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四、加强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其职能发挥强弱,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素质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护士长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相当水平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二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通过加强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深造、新上任护士长的管理知识培训及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重点选拔,定向培养,形成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今后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打好坚实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以前参加过进修和清华班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护士长,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积累了一定护理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年龄在40岁以下者,可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根据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二)对于新上任的、年轻的护士长,可以通过自学、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或通过参加清华班管理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在记录管理中的应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

(三)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德才兼备,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好,年龄35岁以下,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通过自愿报名与科室推荐相结合,重点选拔,选择到医院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进行定向培养。培养方式如下:

1、可在院内重点科室轮转,每个科室1—2个月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安排有经验的护士长专门带教,跟班学习;

3、安排到护理部轮转2——3个月;

4、参加院内管理知识培训;

10.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方案 篇十

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也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为目的。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按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计划”的指导思想

实施“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为此,实施计划过程中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实施“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可以更好地充分体现我校“以生为本,全力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办学宗旨,“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要得到有效实施,必须贯穿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这个过程必须与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并以此推动我院的院风、教风、学风建设。

2.实施“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计划的实施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即每一位教师、干部都必须积极参与到对每一位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工作中来。实施计划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相结合,以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发掘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质。

3.“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部门的工作,学校各部门要全方位支持并参与计划的实施。所以,实施计划必须与我校的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合作到位,形成合力,并使工作系统化。

二、实施“计划”的项目内容

“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是进一步整合在课堂外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因此,“计划”的目标内容将涉及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以就业为目的的个性化素质培养,具体包括六大“计划”模块和相关项目内容。

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3.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

4.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

5.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6.职业技能培训及其它

三、实施“计划”的具体落实

根据有关要求在职业设计指导、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训练、建立评价认证体系等三个环节全面推开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计划。

(一)职业生涯导航计划

职业生涯导航计划是依托 “就业指导中心”总体负责,对大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和教育的工作,并全面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涯。

1.在新生进校后,一年级学生要实施职业意识启蒙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工作。各系通过专业前景教育、社会行业教育、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和活动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各班主任、通过学生自评、成绩分析、兴趣特长与个性潜力分析等建立学生个人动态信息档案。

2.学生二、三年级职业生涯导航,重点以学生素质活动培养训练的实践工作环节。班主任根据学生个性动态信息档案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根据可能从事职业的素质要求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范围与目标而确定课外素质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程序。

3.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开设各种报告与讲座,引导学生调整职业发展的定位,有选择地主动参加课外素质能力培养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课外素质能力培训计划

课外素质能力培训计划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课外素质能力培养训练实施工作要使各项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以切实培养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文体艺术素质。

1.关于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

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对学生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的培养,责任落实到学生工作负责人、党支部、团总支及各级团组织。

①主要通过开设“两课”、党团校理论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生活、政治学习,举办相关报告会与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着力引导广大同学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

②通过管理,宿舍文化、文明班级建设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明和道德责任感。

③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以弘扬、培养广大学生的博爱之心与社会公德意识。

④通过每一位专业教师、班主任等耐心细致的言传身教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

2.关于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

①专业教师的第一课堂教学必须向第二课堂延伸,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申报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参加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各级其它的科技、外语等知识能力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网页制作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以提高学生的科研与科技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

②举办系列讲座等相关科技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技意识。

③通过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认识实习,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用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与实习中检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3.关于文体艺术素质能力

①通过组织新生参加军训,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锻炼学生顽强意志力,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②开展各种体育竞赛以引导学生提高身心素质,培养体育特长。

③充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校园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素质。

④策划、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广大学生的人文气质。

4.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及其它

①加强“多证书”考核培训发展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上一篇:幼儿教育博弈论研究的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