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2024-06-28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精选13篇)

1.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时代特征】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制度的确立:

(1)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政治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道路探索: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

(3)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核心考点】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法律保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实现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1.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的“-”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英模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十年(1966—1976年)使我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拉大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2.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二

知识点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知识点的落实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特别是落实贯穿于中考的复习课堂中, 具有讨论的价值。教师应如何认识知识点, 如何划分知识点, 将决定其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环节, 也将决定学生的掌握程度与能力培养的情况。通过学习美国学者希尔斯等倡导的“核心知识课程” (The Core Knowledge Curriculum) ———以“四型知识”为核心, 探讨初中历史复习有效性的方法, 给予我们很大启发。核心知识课程理论将学科知识创造性的划分为四种类型, 通过采用合作学习或小组作业、独立研究项目、基于文献的教学、多元资源、真实评价及其他技术, 以达成学术技能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在指导中考复习时, 能够保证全面复习所涉及的知识, 同时, 在实践上强调深化。它在对教材严密调查的基础上, 强调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学多少, 才是受过优质教育的学生 (a well-educated student) 。具体而言, 四型知识指的是, 坚固的知识、具体的知识、序列的知识、分享的知识等四种类型。

一、坚固的知识 (Solid Knowledge)

希尔斯认为, 由于当今知识变化快而易于过时, 教育者须选择持久知识体系以形成学前到8年级课程的知识核心。他举宪政政府原理、数学基本要素和口头与书面表达力、广泛的艺术和音乐把握感、一代代的故事和诗歌的传承等为例。作为历史科学, 他专门谈到, 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属于这一范畴。对于历史教材中介绍的、《考试说明》中要求的, 属于史学界形成定论的内容, 这些就是坚固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 初中完整的历史学科内容, 正是基于这一个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掌握成为重点。从2012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试卷来看, 第27题也正是这一知识类型考察的最佳形式。

二、具体的知识 (Specific Knowledge)

典型表述或严格课程界定为:学生将演示 (说明) 对美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事件、理念和运动。由此, 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 这个定义自动转化为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事件、理念和运动。那么, 包括哪些人物和事件, 包涵什么理念和运动?这一问题在《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中有完整表述。但有必要讨论的是, 通过什么样有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形式达到落实的效果。

既然是“具体的知识”, 答案非常明显, 在于复习课堂教学的具体性。通过对教学语言凝练的准确性、历史学科重要知识的具体化, 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实践性的答案。时间, 地点, 人物, 基本经过, 结果, 这五个要素是历史事件构成的最基本内容, 属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过关的基础性知识。然而, 简单的读背识记容易让学生厌倦, 也会加重教师的额外负担, 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教学实践中, 可以尝试的形式是多样的, 目前效果较好的是游戏的方式———以小组合作和竞赛的形式来推进。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实力均衡的学习小组, 每堂课前都会有个“五分钟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环节。每一个学习小组随机选出两名同学, 事先从写好《考试说明》中的I级目标的若干卡片中抽出五张, 利用投影展示。抽卡的学生负责解释, 回答的同学背对屏幕, 结合对方的解释来猜出抽到的词条。开始时对解释的限制相对较宽, 随着学生逐渐熟练, 难度相应提高。例如, 第一步, 在解释中不能出现词条中有的中文字词 (部分学生想到利用英文解释, 于教师而言, 能在历史课上帮助同学练习英语并无不可, 只要说得正确) ;第二步, 解释语言必须准确 (这一点要求教师把好关) ;第三步则是挑选不同学习小组中的两名同学来完成, 若解释错误则算对方组获胜, 若解释正确而对方未猜出, 则为解释方获胜。学生为了解释正确且不让别的小组的同学猜出, 往往会更多的思考怎么解释得既准确又有挑战性。在此过程中, 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积极性与无穷的想象力。课堂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授, 而是学生的游戏天地。挑选学生的过程中, 也保证了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一过程。

三、序列的知识 (Sequenced Knowledge)

核心知识课程中谈到, 知识建立在序列之上, 儿童学习新知识建立在他们已知条件下。惟有确定的序列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校系统, 能够确保全体学生的优异和公平。因此, 核心知识序列提供了清晰的按照年级学习的内容框架。这样的知识序列建设不仅帮助确保学生进入新的年级和新的学习, 而且帮助防治许多学校教育凸现的重复和断裂。这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最大的益处, 无疑是提示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 要格外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连接。相较于其他学科, 历史学科的知识连续性是相当突出的。世界不是孤立发展的, 人类社会不是完全隔绝的, 这一全球史观越来越为新课程理念运用的同时,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 特别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 也应提到相应的高度。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 学生对于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已经过关, 但在做题、考试时却没有古今联系、中外联系, 难以完成《考试要求》中的II级、III级目标要求。反思教学环节发现, 学生不会, 是因为教师没教。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历史事件处于基础阶段, 历史观相对粗浅, 谈不上对历史学科深刻认识, 尤其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方法, 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思维习惯。例如, 在讲授丝绸之路时, 可以联系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友好交往;在回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 可以横向联系1861年美国内战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在复习工业革命时, 可以纵向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 横向则可以分三次具体谈对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序列的知识, 建立在教师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基础上, 也建立在学生对坚固的知识与具体的知识过关的基础上, 是较简单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形式。不断实践、联系、比较的结果, 是学生能想起更多的有联系的知识, 是学生找到更多的思考角度和答题内容。

四、分享的知识 (Shared Knowledge)

读写能力取决于分享的知识, 实际上, 是假定观众分享某种知识。核心知识的目标之一, 是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本民族文化的分享知识。分享有个重要的前提, 即, 分享的对象———观众是谁?阅卷教师?当然, 考试的最终目标就是从阅卷老师的手中拿到更多的分数。但是, 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的。所以, 不妨将“观众”定位为三部分———学生自己, 其他同学, 阅卷教师。考试是单一的闭卷笔试, 课堂却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场所。听懂了未必能用自己的话回答, 会口答未必能笔答, 自己觉得没有疑问的解答, 换个角度看却难以理解, 这是教学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因此, 有意识的利用知识“分享”的重要特性, 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有意义的。这种方式在处理对历史事件背景的理解、历史事件产生影响 (历史意义) 的归纳、历史事件的启示意义 (开放性试题) 等问题时非常有效。问题提出后, 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提出至少要从两三个不同角度思考的要求, 然后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记录下解答的关键词。第三步, 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讨论时要求学生先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的观点, 由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然后交换观点, 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别的同学的观点。之后, 随机请小组中某位成员综合阐述, 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听后进行评价补充, 或者提出反对意见。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上述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讨论的方向。开始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 教师会非常“累”, 因为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述能力、评价基础相对有限, 使得这一过程难以保持完整, 甚至是失败居多。但熟能生巧,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大大提高, 他们不满足于两三个方面的解答, 期望能给出更多;学生的归纳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归纳的关键词更加准确;通过模仿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的过程, 也是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预先评判的过程;最后记录下来的, 是切中要点与用语准确的答案。由此, 讨论、书写、记录的过程逐渐合一, 从而节省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效率。

3.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三

一、初中历史人教版的重要意义

历史课程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文化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历史知识以及技能,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民族间的凝聚力,并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培养人才与传扬历史文化,各地印刷了大量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程,为学校授业解惑所用,但是,由于这些版本的内部不尽相同,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虽对人才的培养有些许的好处,但因其问题存在较多也间接制约着历史文化传承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将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将内容、体例进行了新的尝试,编写了统一标准化的人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初中历史人教版的应用,不仅与时俱进,在内容与格式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如时期的划分等,让学生一目了然,其条理性的梳理方式,也让学生易学易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意义所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改变了旧版本单一公式化的叙述方式,更加注重思想教育方面的编写,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国情概况以及趋势,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部展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与喜悦,为国家的壮大而自豪,进而引发爱国主义情怀,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旧版本上缺少的,但却是每个人应该去了解和接受的。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中,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在第三册中对于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文都进行了大篇幅的叙述,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与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升华与发展。

2.提高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中不仅添加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教育,还注重了民族团结教育。在人教版的内容中表述的不是单一的某个民族,而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为主,将各民族之间的历史以及所付出的贡献,都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共同历史为主,提高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文中也对个别危害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的人以及事做了批判,让学生明白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从而坚持以正确的方式做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事。

3.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与旧版相比较,更加重视品德教育。我国历史文化深厚,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引人注目的英雄事迹,熏陶着学生的成长。人教版的新教材,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中对于有价值的事迹或是任务,都特殊、生动地叙述出来,而在近代的历史中,有很多的捍卫祖国、保护人民、无惧牺牲的英雄豪杰等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感染着学生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引着学生政治思想前进的方向,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4.强化了基础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历史人教版的内容经过不断地尝试与改进,在基础知识方面进行了强化。

(1)扩大了历史知识面。在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中,增加了以往旧教材没有的历史重点知识与历史发展线索脉络,以及特殊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具体史实情况,包括重大事件、人物等方面。此外,还增加了历史知识的延伸,涉及到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必备知识,如成语的出处、重要方针与措施等。

(2)完善了历史知识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旧版的教材内容不仅存在诸多问题,在历史内容方面也过于简化,存在缺陷,初中历史人教版新教材的出版,完善了历史知识内容,也将近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做了更新与改进,这种与时俱进的改变,满足了时代与人们的需求。其历史知识方面的完善与更新,拓展了历史知识涉及的领域,注重了革命史、文化史、经济史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增加了历史依据的介绍,包括历史文物、古迹、资料等。

5. 重视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4个方面。

(1)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初中历史人教版新教材的内容,其字体的改变、图文说明、以及注释等内容,促使学生去探索与学习,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增加的历史资料等内容,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强化了个人的阅读能力。

(2)促进学生识图能力的发展。在人教版的图片说明这一项,以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形象,表述出内容的重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识图能力的发展,从而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加深刻。

(3)促进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人教版新教材内容中的提示语思考题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促进其观察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4)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问答题和思考题等内容,还增设了讨论课,这种新型的课堂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历史文化精髓与心得的交流,也能使学生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6.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培养了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新教材不仅在内容上有所改进,在表达形式与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其生动有趣的表达手法,以及精简的教材内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将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二、初中历史人教版的特点

1.内容结构简单易懂,多以主题、板块等形式为主。中国的历史文化版图非常宏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学习我国历史文化,在人教版的新课程中,将我国古代以社会为主题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对我国影响最深的封建社会。再以这三个发展阶段为板块,详细描述这三个阶段的历史进程,从而在直观上建立起一个古代历史知识脉络的框架,这种框架的构成,不仅让学生很清晰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目标,还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提高了学习效率。

2.教材内容精简化。以往版本教材中有很多历史术语以及历史概念晦涩难懂,极易不被学生理解与记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人教版历史的应用,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教材内容上具有了精简化的特点,使新教材的内容不仅浅显易懂,其生动的、贴近学生的语言表述方式,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采用了以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的表达方式,运用生动的彩色插图,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文字中所表述的事物,如类猿人的进化形象、农用工具、器皿、祭祀用品、兵器等等,这种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不仅将学习内容简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其图片的使用,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课后新栏目的增加。初中历史人教版在教材内容后增加了一些新的栏目,如动脑筋、活动与探索等栏目,这些新栏目的增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以发展,在与教师进行新栏目互动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5.历史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的传统版本上并没有对教材内容做发散性的延伸,因此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设定的框架内,初中历史人教版新教材的出版,改变了这一问题,其历史知识的延伸与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人物、背景等方面,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四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9.交通工具革新,汽船和火车机车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世界进一步连成一体)

10.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9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11.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原因:美洲缺乏劳动力,贩卖黑奴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3“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人。(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

5“三角贸易”持续时间:三百多年

6“三角贸易”的影响:

(1)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的贫穷、落后。

(2)欧洲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的时间:17世纪

2.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5.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点 篇五

一、对内改革

改革目的: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发展生产力。

1、农村改革

①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以济发展。

②时间、地区及方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③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调整或变革及其结果。

(1)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城市改革:

(1)时间:1985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二、对外开放:

① 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② 开始: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

③ 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6.人教版八下历史重点知识点 篇六

1.背 景:

①““””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②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底

3.主要内容:

①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表现

①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消““””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③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2.影响: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7.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七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呈现史料不够, 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 只能是“清谈”或“妄论”, 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 问题与材料, 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 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 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1]但“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 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 天主教也传入日本, 并且很快传播, 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禁止天主教的传入,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 除荷兰外, 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 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 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 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 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 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 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 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 根据材料内容, 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 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 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 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 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 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 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 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 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 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 (1) 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 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 (2) 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 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 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 “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 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 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 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 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 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更有其主观意图, 如果不顾事实,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 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事实上, 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 ……[3]同时, 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 学生无法回答, 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 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 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 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 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 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 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 而且涉及范围广, 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 在此情况下, 让学生谈认识, 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 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 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 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 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 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 选择怎样的内容, 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 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 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 (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 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 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 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 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 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 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 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领导阶级, 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 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 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 可以有许多途径, 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 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 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 共74条, 具体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 “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 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 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 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 笔者认为, “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 (2) 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 (3) 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

(4) 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 成为“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2]刘玉广.历史教学应当杜绝主观臆断.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3]李宪.再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5) .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8.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八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基本情况

亚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结果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9.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 篇九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数学学科八大核心素养而言, 数感排在首位, 这表明了数感的培养关系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数感, 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支点, 轻轻一撬, 就能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编码》一课教学为例, 探讨如何以数感的培养撬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从生活中体验数感:核心素养的实践价值

【教学片断】

1. 师:今天老师来咱班上课, 想认识几位同学。现在请班级座位号是6的同学起立。

师 (故作惊讶状) :6号同学只有一个呀!那6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顺序。

师:谁能用简单的话, 说一说座位号有什么好处?

生:不重复地表示出一个人。

师:我们班的座位号有超过3位的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人都没超过100个, 干吗要3位, 那就麻烦了, 也难记了。

2. 师:那其他班级会怎么编座位号?跟我们班一样吗?

生:一样。

师 (大吃一惊) :呀!那不是有很多6号同学了吗?那怎么编才能既不重复, 又简单呢?

生1:这个是五 (1) 班的6号, 那个是五 (2) 班的6号, 不一样。

生2:有校徽。

3. 师:哎, 同学们都有一个校徽, 校徽上有每个人的名字, 那想想, 有没有可能有两个同学同名字?

生:有可能。

师: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校徽上有学号。

师 (出示6号学生的校徽) :看看这位同学的校徽学号, 谁能看懂这个同学的学号代表的意思? (投影放大)

生:2010年入学, 五 (2) 班6号同学, 等等。

师:像这样由数字和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 表达一定的信息, 我们把它叫作编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 (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实践导读】

数字编码的必要性, 如果平铺直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致, 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 给学生创设一个利于探究的学习空间, 进而产生用数字来解决编码问题的学习需求。数学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 需要教师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数感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教学中通过每个班都有“6号”同学的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不同的班级都有“6号”的问题, 显然用一个“6号”不能有效地表示所有的学生, 这样他们感性地意识到产生学号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可能存在同名学生但学号不同的话题, 使学生明白学号代表学生时具有唯指代一性。学生会用不同的学号来一一对应不同的同学, 这就是数感。显然, 这种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关键、基础的数学能力, 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后续发展。

二、在猜测中积累数感: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

【教学片断】

1. 师:这是老师写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信, 你会读吗? (学生流利地读信封)

师:邮政编码是什么东西啊?

生1:每个地方的号码, 像学号一样。

生2:看着邮政编码, 投递员叔叔会准确地投递信封。

(点击课件, 向学生演绎信封的投递过程)

师:你认为邮政编码能表示出哪些区域?

生1:省、市、县。

生2:省、市、县、镇、街、村。

生3:省、市、县、镇。

2. 师:觉得一定需要表示出省的请举手, 为什么啊?

生1:省都表示不出来, 怎么表示市啊。

生2:中国那么多省, 不写省往哪儿寄信呀!

(出示课件, 完整地出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然后出示个别省市的邮编。

师: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两位都一样, 表示省。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中国不可能只有10个省, 所以一定是前两位表示省, 编省邮递局, 需要编2个数字)

师:两个数字最多可以编几个省?

生:100个。

师:大概每个省都可以分到几个啊?

生:3个。

师:浙江省是用什么表示的?

生:32、31 (板书:□□省里把32加进去)

(出示课件:杭州31温州32宁波31金华32嘉兴31衢州32湖州31丽水32舟山31台州31绍兴31)

3. 师:浙江省一共有几个市?

生:11个。

师:那编市需要用几个数字?

生:2个数字, 因为超过了10个了。

师:能不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啊? (不能) 真的吗?请看浙江省各市邮递局的编码

(出示课件)

325100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上塘镇

325205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镇

315202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河角村

315713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茅洋乡

31236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丰惠大普路镇

312016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亭山乡

师:哎, 温州市和宁波市怎么都用5表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学生在下面讨论)

生1:每个省大概可以分到3个两位的编号, 所以, 浙江就用了2个省级编号, 因此这两个前面省级编号不一样, 5重复也没关系。

生2:当邮区超过10个时, 就可以改变省级代号。 (板书:□□□市)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浙江省用31和32表示, 算一算, 可以表示多少个市呢?

生:31后面可以表示10个市, 32后面可以表示10个市, 一共是20个市。

师:看来真的是绰绰有余啊。

师:温州市的邮递局, 这个填几?

生:“5”。

(板书:□□□市里加上5)

【实践导读】

究竟用几个数字编码, 学生毫无生活经验。如果教师以直接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一笔带过, 虽然学生也能学到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但是其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几无发展, 学生数感乃至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自然就成为空谈。《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猜测省市两级用几个数字表示编码问题, 有助于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丰富数感, 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中, 学生还是能猜出省级编码需两个数字, 并感性地认识了浙江省两个省级编码。但对市级编码需要几个数字, 学生猜测也需要两个数字。显然, 这里是教学的难点。教师通过“能不能用一个数字表示啊?”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结果学生明白“当邮区超过10个时, 就改变省级代号”, 数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在解决中领悟数感:核心素养的应用价值

【教学片断】

1. (出示课件:

温州地区的11个区、县、县级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 乐清市、瑞安市、苍南县、平阳县、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

师:猜猜看, 编好省、市后, 我们需要几个数字编县呢? (同桌间说明理由, 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生:两个。

生:一个。

(出示课件)

温州市的县市区编码

鹿城区325000

瓯海区325000

龙湾区325000

瑞安市325200

乐清市325600

永嘉县325100

苍南县325800

平阳县325400

洞头区325700

泰顺县325500

文成县325300

生:哦, 明白了。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三区是一样的, 所以表示县市区一位就够了。

生:我知道了永嘉县是用1来表示。

(板书:□□□□县里把1加进去)

师:我们用了几位数字就编出了省、市、县啊? (4位) 大家真是会观察的小能手。

2. 师:你们都是能手了, 你觉得接下来的两位表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五个数字表示乡镇, 第六个数字表示村居。

生:我觉得后两个数字表示乡镇, 因为如果表示村居的话, 那么编码要很多, 会不够的。

生:我觉得两个都表示乡镇。

师:我国规定, 最后两位是我们县里的投递局的代码。 (出示课件)

上塘镇325100瓯北镇325102

桥头镇325107

桥下镇325106乌牛镇325103

沙头镇325108

岩头镇325113枫林镇325112

岩坦镇325115

大若岩325116巽宅镇325117

渠口乡325108

花坦乡325109五尺乡325113

鹤盛乡325114

界坑乡325117溪口乡325115

下寮乡325108

师:请看, 信到了我们永嘉后, 就只用看哪几位了?

生:最后两位。

(板书:投递所)

师:最后两位是一样的, 表示什么呢?

生:同一个投递所。

3. 师:邮政编码是六位数, 那大家会说出邮政编码的结构吗? (生个别说, 同桌说)

【实践导读】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的体现之一在于数的感悟, 编码县乡时, 可以将编码省市的经验迁移过来。对学生而言, 如何在剩下的三个编码中统筹安排县乡两级的数字, 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就学生的数感而言, 三个数字, 要么两个数字表示县一个数字表示乡, 要么一个数字表示县两个数字表示乡, 学生潜意识里明白不能表示村居, 否则编码数字很多, 这就是数感呀!显然, 这样数感的培养, 是建立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之中, 学生数学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对于邮政编码的唯一性、简洁性、科学性, 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 这样的素养, 将深深影响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四、在应用中内化数感:核心素养的人文价值

【教学片断】

1. 师:假如隔壁乐清市有一个镇划分到我们永嘉县了, 你认为邮政编码的哪些数字一定是确定了的?

生:3251。

师:假如突然有一个镇划到乐清市, 你认为邮政编码的哪些数字一定是确定了的?

生:3256。

师:邮编才6位数, 简洁吗?那信封上只有邮编没有地址可以吗?

生:不行, 否则收不到。

师:那信封上有了地址了, 为什么还要写邮编啊?谁来说说看?

生:发件的速度会快。

(出示课件:分拣机动画)

师:分拣机到底用什么来分信呢? (邮政编码)

师:如果没有分拣机, 单单手动来分会怎样?

生:很繁琐。

4.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编邮政编码了?你现在觉得编码有什么好处?

如果让你编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码, 你会吗?……

【实践导读】

数感的关键在于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这样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显然, 邮政编码的学习不是终点, 而是要将编码知识运用到其他地方去, 诸如身份证、牌照等。

教学中某个镇“进出”永嘉县的教学设计, 强化了学生对邮政编码的认识, 使他们明白, 永嘉县的前四位是相同的, 这不就是很好的数感意识吗?当然, 对于编码知识而言, 我们重要地是通过邮政编码的学习, 打通学生对身份证等编码知识的内化, 而这样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本身就是数感不断强化的过程。在教学中,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说明了学生的数感确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结语

对于学生而言, 了解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 并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关键的目的在于, 通过猜测、质疑和探究等学习过程, 巧妙地将数感的培养无痕地隐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感的培养就渗透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中, 而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作用。数学核心素养, 就在于教师应引导学生像“研究者”一样经历信息收集、筛选及符号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点化学生的数感, 最终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如此, 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就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数学学习也就成了一种过程、一种体验, 甚至是一种享受!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编码》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提出了从生活中体验数感、在猜测中积累数感、在解决中领悟数感、在应用中内化数感等观点。通过对《数字编码》教学片断的深入研读, 明确了基于数感的核心素养的四个价值。

关键词:数感,培养,核心素养,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 2014.

[2]李彦峰, 曾建国, 余宏仁.初中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 2010, 04:81-84.

10.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篇十

1.4世纪后期,鲜卑建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11.人教版八上历史知识点 篇十一

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点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19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点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

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12.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 篇十二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向 中国 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 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3、中国近代的第一场战争:1840年,英国 政府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842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关天培——虎门海战)

4、《南京条约》的内容:割 香港岛 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1、1856年至1860年,英法 联军为主凶,美俄 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 占领了北京城,并抢劫、火烧我国的建筑艺术精品——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 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让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 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 领导的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组成“洋枪队”镇压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天平军击毙“洋枪队”统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第3课: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 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俄国 还直接出兵占领 伊犁。

3、1875~1878年,左中棠率兵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复伊犁。

4、1884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

1、1894年,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 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2、在黄海大战中,以邓世昌 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

3、《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第5课:

1、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内容是:经济上:清政府赔偿 4.5亿两,以 海关 等税收作担保;政治上: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 大沽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 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条约的签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6课: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 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要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洋务运动的内容:①洋务运动 前期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 军事工业;②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③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1、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

3、“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光绪帝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变法开始。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结果:被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而失败

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深刻影响。

13.人教版历史初二下册知识点 篇十三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努力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⑴时间:1991年

⑵性质: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⑶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该组织成立后,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成员间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1991年

4、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原则: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

5、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多年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6、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贡献:

⑴20,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⑵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7、两个会议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历史背景:

冷战结束后,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为体,不仅涉及各国的安全、贸易发展和国家利益,同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性质: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这一组织的诞生,不仅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

⑴背景:世界交替之际,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⑵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外交的努力、中国外交的调整(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贡献)(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内容):

⑴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些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具体事例:

⑵4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欧洲,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桑特在伦敦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确定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向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对联合国的和平事业一直采取积极支持的立场。近年来,中国多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联合国组织的大选监督、武器核查等工作。

上一篇:高中英语优秀作文下一篇:八二班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