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2024-08-21

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共7篇)

1.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一

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选题指南

1、《关于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研究重点:(1)分析新区在服务全市、环渤海地区和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方面的现状。一是分析新区在“三个层面”联动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分析滨海新区在产业链延伸、口岸直通与合作、保税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等方面与环渤海地区和我国北方的作用;三是分析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生态建设、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带动周边发展的作用。

(2)结合实际,在产业对接、功能延伸、人才资源、综合配套改革、生态建设等方面,研究提出新区服务周边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3)对比分析滨海新区与其他国家级区域规划地区的优势与定位,提出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建议。

2、《关于滨海新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研究重点:(1)总结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情况,分析制约新区长远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性障碍及其原因。(2)分析研究新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和主要瓶颈,提出“十二五”时期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3)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推进步骤和实现目标。

3、《关于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研究重点: 1

(1)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点、发展趋势与方向。(2)研究分析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先进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与特色。(3)分析目前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4)提出滨海新区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研究提出发展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途径和措施。

4、《关于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1)分析新区目前的循环经济现状。分析天津开发区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典型企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区内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石化、冶金、农业、再生资源利用等重点产业链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链条在国际、国内范围内的最新发展趋势。(2)结合新区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对策与建议。

5、《关于滨海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1)阐述低碳经济概念的起源及内涵,分析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低碳经济在国际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取向、现阶段低碳产业类别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趋势。(2)分析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现状及存在问题。(3)研究提出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目标、产业选择、发展重点,从经济、社会不同层面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6、《关于滨海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研究》。研究重点:(1)

对比国际、国内有关城市和地区,分析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的关系、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规律。(2)分析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3)研究提出新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基本路径,特别是加快发展航运物流、休闲旅游、金融保险、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房地产等领域的建议措施。

7、《关于滨海新区支持渤海化工集团产业布局调整的研究》。研究重点:(1)综合分析中新生态城、中心商务区、新区核心城区对发展环境的需求;分析渤海集团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布局和问题。(2)研究天津化工厂、大沽化工厂等企业搬迁的可行性,提出企业搬迁的方法、步骤。(3)研究该集团借助企业搬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途径和发展方向。

(4)研究提出新区支持企业搬迁的政策措施。

8、《关于滨海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研究》。研究重点:(1)分析滨海新区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服务功能、文化产业、地方特色文化等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2)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滨海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服务功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彰显地方特色文化的思路、政策措施。研究提出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壮大文化企业实力,增强文化服务功能。

9、《关于滨海新区“强街强镇”与保障民计民生的研究》。研究重点:(1)总结分析新区街道经济、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现状和问题。(2)结合全国先进地区街镇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未来5年街镇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及目标。(3)提出街镇经济优先发展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发展方向。(4)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以及绿化美化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5)在统筹街镇社会事业发展、提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6)研究提出街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方法步骤;研究探索下放事权、扩大财权、人事权的政策措施。

2.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二

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 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普及,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十分活跃, 精品不断涌现、市场日益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 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全社会重视、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 为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文化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 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 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 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 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 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现代信息科技和传播手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加快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推进文化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斗争尖锐复杂的新形势, 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紧迫。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 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加快文化改革创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 重要方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 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 到2015年, 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 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 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 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 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 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改善, 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 丰富拓展面向群众的理论学习途径,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 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推出更多更好的通俗理论作品, 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讲活动。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 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

(二)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 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加强学科和教材建设, 全面完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规划, 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 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整体水平。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 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有计划地组织对外翻译一批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建设一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

(三)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思想观念, 在各行各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政风、行风建设, 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人文关怀, 注重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 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 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思想内涵,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 整合现有城市评选项目。广泛开展军民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 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加强诚信教育, 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继续深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以公共财政为支撑, 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 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 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跨部门项目合作, 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 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 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明确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 加强评估考核。

(二)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中心为依托, 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 提高优秀汉语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的民族语言译制量, 开展少数民族文字书报刊赠送活动。扩大盲人读物出版规模,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公共图书馆为依托, 建立盲人电子阅览室。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三)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 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努力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 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 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 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 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 做好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 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 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

(四)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 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 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 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鼓励文艺工作者、艺术院校学生和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促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 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 完善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推动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 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 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 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 规范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 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 打造知名品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品牌价值, 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

(二)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许可范围内, 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鼓励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三)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 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 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游戏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 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 加快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开发内容制作、传输和使用的各类电子装备、软件和终端产品, 支撑文化产业发展。

(四) 扩大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 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创新商业模式, 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 开发特色文化消费, 扩大文化服务消费, 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 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 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 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 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 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 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

五、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 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成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 拓展出版、发行、影视企业改革成果,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创新管理结合起来, 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整合资源结合起来, 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 科学界定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 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明确服务规范, 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 (站) 、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深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 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

(三)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加快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 进一步完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综合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 加快建设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 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 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健全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 引导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

(四)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企业评估、监测、考核体系, 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推动副省级以下城市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坚持主管主办制度, 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 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深入开展“扫黄打非”,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 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 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加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 完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 规范统计方法, 增强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六、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一) 坚持正确创作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 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 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 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 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 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 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 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 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 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 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 组织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 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 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 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 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三) 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体制机制, 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建立以文化生产单位和个人为主体、以优秀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开发为重点、以完备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价值链为依托、以版权保护为保障的文化创新机制。敏锐反映社会实践的新领域、表现主体的新变化和受众的新要求,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推动形式创新, 催生新的文艺品种, 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四) 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 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 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 精简评奖种类, 改进评奖办法, 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加强文艺理论建设, 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 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影评、戏评、书评、乐评等活动, 倡导主流价值取向, 引导群众审美鉴赏, 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着力净化文化市场, 努力营造文化发展良好环境。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 扶持重点文艺评论媒体。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 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 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设立专项艺术基金, 支持收藏和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积极开展版权保护及相关服务, 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七、加强传播体系建设

(一) 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 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 调整和完善媒体的布局和结构, 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不断壮大主流舆论, 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机制, 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 自觉抵制错误观点,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深入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形成长效机制。推进重点媒体扩大信息采集和产品营销网络。

(二) 加强新兴媒体建设。

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 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 鼓励支持国有资本进入新兴媒体, 做强重点新闻网站, 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 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 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引导网络文化发展, 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 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 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 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 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 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 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加强外文网站及海外本土化网站建设, 增强对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 积极发展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新技术新业务。

(三) 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

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创新业务形态, 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 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 基本实现全程全网, 跨部门集成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加快电影院线建设, 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加快文艺演出院线建设, 推动大中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加快大型骨干企业出版物发行跨地区整合和农村销售网点建设, 建设以大城市为基础、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

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一) 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健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 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 编制国家珍贵文物名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巡察养护及管理机构建设, 开展工业遗产、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 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 加大馆藏文物、水下文物的保护力度,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成果宣传, 在考古研究中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 编制保护规划,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加强文物市场法规体系建设, 建立文物鉴定准入和资格管理制度, 引导规范民间收藏。强化文物安全防范设施, 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二)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档制度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 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保护标准和规划。对濒危项目和年老体弱的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 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实施整体性保护。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统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 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水平。

(三) 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 发展特色文化服务, 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开发利用, 提升中华文明展示水平和传播能力。鼓励对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 深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依法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推动文化遗产教育与国民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九、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整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版权、民族、侨务、体育、旅游等资源, 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机制, 开展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 推广中华春节文化, 打造“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新品牌。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 扶持和加强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 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制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去规划。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机制, 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 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 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二) 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 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扶持文化企业开展跨境服务和国际服务外包, 生产制作以外需为取向的文化产品。扩大版权贸易, 保持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支持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出口, 扩大印刷外贸加工规模。扶持优秀国产影片进入国外主流院线, 国产游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数字出版拓展海外市场, 开发一批在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 逐步改变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 推动开拓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质量, 开发国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及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办好重点国际性展会。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 培育专业贸易公司和代理公司, 构建完整有效的投资信息平台和文化贸易统计分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区位优势, 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三) 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 兴办文化企业, 经营影院、出版社、剧场、书店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鼓励从事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作品、出版物、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杂技和演出展览等领域的文化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开拓海外市场。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 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 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队伍。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 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 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 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 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多渠道吸引海外优秀文化人才。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文化企业, 完善实施知识产权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 实施扶持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国家荣誉制度, 抓紧设立国家级文化荣誉称号, 表彰奖励成就卓著的文化工作者。

(二)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 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 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 鼓励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事业。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 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相关专业研究生实行定向招录。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西部地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支持计划, 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予以重点扶持。

(三) 建立完善文化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分类培训的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训体制机制, 制定实施各类人才培训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 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定点大型企业, 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 加强文化人才政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 开展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完善人才挂职锻炼、调研采风、国情考察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 深化职称评审改革,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 纳入相应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完善文化领域职业资格制度。

(四)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 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 努力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引导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 努力追求德艺双馨, 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积极支持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化名家、中青年骨干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拜人民为师, 增强国情了解, 增加基层体验, 增进群众感情。

十一、政策措施

(一) 政府投入保障政策。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以农村和基层、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 优先安排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 重点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所需经费, 扶持公共文化机构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依法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转变投入方式,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 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 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支持政府间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支持文化科技研发应用和提高文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二) 文化经济政策。

对已有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进行修订或延续。进一步落实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以及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及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明显增加。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加强和改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 吸引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对原创性作品的政策扶持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类别和范围, 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企业集成应用高新技术, 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 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三) 文化贸易促进政策。

加大已有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 进一步完善有关财税政策, 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市场开拓活动, 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通关便利。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给予账户开立、资金汇兑方面的政策便利。加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在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 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 版权保护政策。

建设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 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登记、版权投融资活动, 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 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增强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发展版权相关产业。

(五) 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文化立法, 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 将文化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 加强地方文化立法, 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

十二、组织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切实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纳入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发挥统筹领导作用。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 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落实本纲要的实施方案, 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等要尽快制定落实政府投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 加快重点工程和项目的立项, 落实资金投入、经费保障和各项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发挥各自优势, 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教学培训的内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 做好中期评估。将纲要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3.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三

作为我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是为指导我市档案事业“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发挥档案工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制定的。

据陈乐人介绍,市档案局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开展研究,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的指导思想,即: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实施档案事业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三个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的“五位一体”功能,使档案馆设施和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新贡献。

紧扣指导思想,规划从档案资源极大丰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管全面增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档案馆建设取得新突破和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六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六项务实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

陈乐人特别指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适应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档案局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指导思想简洁明晰,主要任务与主要目标紧密结合,保障措施突出了加强宣传、深化科研、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监督检查四个关键要素,充分体现了与首都地位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新观点。

她还针对与会媒体提出的档案服务方式、市档案馆馆藏特色、档案征集、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新华社、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站和海外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千龙网、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日本经济新闻等近40家中外媒体参加了发布会,首都之窗网站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据不完全统计,发布会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中国档案报等共计刊登、播发有关报道近30篇、次,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以及日本、韩国等媒体均对规划进行了客观报道。

4.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四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管理理论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工作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理论体系。

(1)确立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和谐税收理论为核心,以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框架。明确纳税服务理论在我国税收管理理论中的定位,为税务部门服务职能的界定、服务方法的选择和服务工作目标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2)丰富纳税服务理论内涵。深化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为重点的和谐税收理论研究,科学定位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的辩证关系。拓展纳税人需求理论,着力加强纳税人需求分析响应机制研究;拓展税法遵从理论,重点加强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方法论研究。

(3)推进纳税服务理论实践。以和谐税收理论指导纳税服务工作实践,坚持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理念,强化全员全程纳税服务意识,科学分析我国纳税人需求层次和遵从状况,探索实施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合理调配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税务稽查在满足纳税人需求和促进纳税人遵从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纳税服务工作 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强化纳税服务工作行政问责,推动纳税服务制度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在内的层次分明、科学严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4)积极推动完善纳税服务相关法律。在税收相关法律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确立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基本原则,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探索建立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推动在政务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技术及相关制度建设,确定纳税人涉税电子信息的法律效力。

(5)科学编制纳税服务业务规程。梳理纳税服务工作流程,确立各个岗位的纳税服务职责和要求,编制岗责明晰、程序规范、操作标准的纳税服务业务规程。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突出纳税人关系管理,将纳税服务业务标准融入税收工作每个环节。

(6)完善纳税服务单项工作制度。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完善以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社会协作制度为重点的纳税服务单项制度,健全纳税服务协作机制,全面建立纳税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

(7)推行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按照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要求,落实纳税服务职责,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纳税服务行政问责制度。

(8)推进纳税服务制度创新。建设全国性制度创新交流平台,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措施,定期总结和交流经验。强化纳税服务制度落实情况反馈,不断完善纳税服务制度。

3.加快平台体系建设,拓宽纳税服务渠道

按照标准统一、功能整合、运转协调的要求打造纳税服务平台,为推进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渠道保障。

(9)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积极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在内外识别、功能设置、基本设施、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工作考核等方面实现全国统一。加强办税服务厅运行管理,科学配置办税服务厅资源,依据办税服务工作量合理调整窗口职能和数量;稳步推进国税局与地税局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大厅、互相委托代征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积极推行全职能窗口,加快推进预制推送服务和自助办税,逐步扩大同城(域)通办业务范围;逐步把办税服务厅从侧重办税服务转型为集办税服务、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基础管理、权益保护以及征纳沟通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化综合服务管理场所。

(10)建设规范化税务网站群。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网站建设标准,以税务总局网站为龙头,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主体,建设基本功能健全、视觉风格统一的税务网站群。以省税务局网站为依托搭建网上办税服务厅,实现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等基本服务功能,增强疑难问题在线咨询、意见建议在线收集、投诉举报在线受理等征纳互动功能,拓展网络发票开具、国税局和地税局业务一网通办等功能。

(11)建设专业化纳税服务热线。加快省级集中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推进省国税局、地税局共建。按照全国统一、两级集中、远程坐席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级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建设,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形成总局统筹协调、省局集中受理为主、税收知识库有效支撑的热线咨询工作格局。整合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站、短信、面对面咨询服务需求,建立咨询服务需求收集、分析、响应机制。

(12)推进品牌化纳税服务建设。推进办税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的资源整合,实现规范统一、运转高效的纳税服务平台,创建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纳税服务品牌形象,打造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品牌,强化纳税服务品牌宣传,发挥纳税服务品牌的外在传导效应和内在激励效应,以良好品牌形象塑造和维护新型税务形象,提高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信息共享、功能互补等手段在各渠道间进行工作量平衡调控,合理引导纳税人选择最优渠道实现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各渠道成本效益最优化。

4.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税法透明度

规范宣传内容,优化宣传渠道,注重分类宣传,帮助纳税人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税收权利和义务。

(13)规范税法宣传内容。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实现税法宣传内容的准确权威、更新及时、口径统一、指向明确。根据纳税人对宣传内容的需求,突出政策解读、热点难点、办税流程、典型案例、纳税人权益等宣传。对重要税收政策及管理措施实行规范性文件与宣传解读同步起草、同步报审、同步发布。

(14)优化税法宣传渠道。发挥互联网易于检索、信息量大的优势,加强互联网宣传;发挥手机信息易于传播、受众明确的优势,加强移动通讯宣传;发挥面对面宣传易于沟通、生动直观的特点,加强培训辅导宣传;发挥税收宣传月影响面大、关注度高的优势,加强集中式宣传;发挥多渠道组合传播效用,加强立体式宣传。

(15)注重分类税法宣传。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针对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开展税法宣传。针对大、中、小学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指导编写国民教育纳税宣传辅导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普及税法知识。针对特定纳税人的个性需求,开展税法宣传推送和订制服务。

5.规范纳税咨询,推进专业化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咨询渠道,为纳税人提供准确高效的咨询解答,帮助纳税人更准确地理解税收权利和义务。

(16)提供多种选择。通过电话、网站、信函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远程咨询选择。通过设置咨询辅导场所,为纳税人提供预约咨询和集中解答。整合咨询服务资源,推进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专业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

(17)完善咨询知识库。按照内容完整、分类科学、权威实用的原则,完善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税收业务知识库。按照谁发文、谁解读、谁负责的原则,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建立知识库分级维护机制。

5.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五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1.10

目录

一、发展回顾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四)产业融合初显端倪

(五)产业布局优化拓展

(六)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二、发展形势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四、发展重点

(一)做强健康型都市产业体系

(二)做优创意型都市产业体系

(三)做精时尚型都市产业体系

(四)做专资源型都市产业体系

五、主要任务

(一)品牌力培育工程

(二)内生力强化工程

(三)影响力扩大工程

(四)集聚度提高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配套支持

(二)抓好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

(三)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四)加强人才培育,凝聚高端人才

前言

都市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承接一产、拓展三产、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都市产业是世界城市主导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北京都市产业要立足于服务世界城市建设,审视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全面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产业层级,增强产业辐射力,彰显首都城市特色,弘扬中华文化,加速首都向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

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都市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都市产业是以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现代物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就业拉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工业,涉及消费品工业中的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印刷包装、工艺美术、洗涤化妆、家具制造、文体用品、家电照明、塑料制品等行业。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

一、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京都市产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奥运机遇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创新能力,重视品牌培育,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层级,注重节能减排,保持了平稳、有序、健康的发展态势,为完善首都城市服务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北京都市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0%,经济总量稳步提升。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0.3%,发挥着对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十一五”末,都市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6.9%,就业吸纳能力较强;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包装印刷和工艺美术四大主导行业地位突出,其企业数量、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都市产业的74.2%、81.3%、83.4%和81.5%。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与“十五”末相比,“十一五”末北京都市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增长了近两倍。到2010年底,都市产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6个,占全市工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13%。借奥运契机,都市产业加速实现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科技、时代气息的结合,推出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呈现出健康性、文化性、时尚性、娱乐性等发展特征,提升了产业层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在服装业,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衔接798艺术区成为集设计、新潮文化以及休闲娱乐的中心,形成了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以设计师为主体的专业集群。工艺美术业开发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精品,“十一五”期间发展迅速。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研究制定了《加强北京工业品牌建设的措施》等政策,采取了专项奖励、支持重点项目等一系列促进手段,加大对品牌的支持和培育力度。在政府积极引导下,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都市产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超过30个,占全市工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50%以上;拥有北京市著名商标198个,占全市工业市级著名商标总数的60%,占全市市级著名商标总数的43%。在食品饮料、服装、工艺美术等行业聚集了一批在同行业领先、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服装行业通过支持举办国际服装专业展示、北京时装之都十大时装品牌评选、中国概念时尚成衣设计大赛及奥运颁奖礼仪服装征集等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品牌企业销售额占本行业销售额比重达到60%以上。食品行业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积极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期间,食品安全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食品供应零中断、餐饮运行零投诉和食品安全零事故,在全国食品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产业融合初显端倪

“十一五”期间,“两化融合”助推都市产业升级。一批企业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深化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了市场响应速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都市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加速融合,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加速向都市产业内其他行业渗透,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相互融合、都市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正在由制造型向创造型、创意型转变。“十一五”期间,北京都市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带动效应较大,融合发展效应显著。

(五)产业布局优化拓展

“十一五”末,北京都市产业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世界500强的20家食品生产企业中,有10家在北京设有总部或生产基地;国内500强企业的25家食品企业中,有11家在北京投资,呈现总部经济加快发展态势。企业生产制造环节逐步外迁至远郊区县,在食品、服装等行业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区,呈现按城市功能区定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优势企业加速向原料基地、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延伸,逐步提升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龙头企业采取兼并收购、品牌授权、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六)绿色发展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北京都市产业推行“节水、节能、节材、节地”的集约发展原则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企业通过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清洁生产,提升了绿色发展水平,初步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统一。“十一五”期间,都市产业以约9%的水耗总量下降率和3%的能耗总量增长率支撑了约37%的工业增加值增长;“十一五”末,都市产业万元增加值水耗和能耗分别比“十五”末下降了34%和25%左右。

总体而言,“十一五”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还存在高端引领作用不突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品牌影响力不足、营销管理模式创新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适应国际化大都市乃至世界城市建设的要求,北京都市产业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价值链,提升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产业高端转型、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

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决定了都市产业是北京主导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都市产业具有符合都市环境要求、满足都市消费需求、传播都市文化、丰富都市形象、解决都市就业等特点,是承接一产、拓展三产、扩大内需、统筹城乡、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都市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1)我国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为北京都市产业做大规模、发展高端、打造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首都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进入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高端要素资源加速聚集,为北京都市产业吸引国内外集团总部、国际资本、国际品牌、国际化人才,实现高端转型提供了重要机遇。(3)首都经济圈深化合作为北京都市产业利用区域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速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北京都市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北京市场是一个面向世界开放的竞争大市场,都市产业作为高度市场化、充分竞争的产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日趋加大。(2)独资、合资及跨国公司所控制的高端品牌在食品、服装、化妆品、家电等市场占有相当份额,北京企业从产品的时尚性、功能性到资本、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等方面处于竞争弱势,北京都市产业企业拓展高端市场面临形势严峻。(3)北京土地、能源、资源约束性制约更加严格,节能环保和质量安全标准、用工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对都市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高端、品牌、文化和融合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抢占产业制高点,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控制力,提高产业辐射力,扩大产业带动效应,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构建与“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进程相适应的、在全国具有高端引领和创新示范作用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以文化力创造新型消费经济,进一步发挥都市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引领与融合发展相结合

依托首都科技、人才资源,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优势,创新行业标准、产品标准,树立行业标杆,推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的新产品,引领市场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发挥都市产业对一产、三产的承载、衔接和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协同发展模式。

2、坚持提升品牌与传承文化相结合

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体系建设,以安全、健康、绿色的品质形象赢得产业竞争优势和品牌价值增值,促进区域品牌加速成长为世界品牌。挖掘首都传统文化底蕴,发展一批享誉国内外、展现北京人文风采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特色产品。

3、坚持打造总部经济与带动中小企业相结合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聚集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增强产业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有潜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

4、坚持发挥市场主导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优胜劣汰。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力度,保持产业稳定、有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5、坚持人才开发与拉动就业相结合

加快人才的挖掘、培养与引进,完善人才的使用激励机制,注重高素质的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发挥都市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城乡就业。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北京都市产业主要发展目标为:

——总量规模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北京都市产业要实现在调整中提升,取得有序、快速、稳步的发展,并带动一产、三产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8%左右。

——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15年,北京都市产业基本构建在全国具有高端引领和创新示范作用的“现代都市四大产业体系”,即以绿色食品产业链为代表的健康型都市产业体系;以文化创意、特色工艺美术和数字化绿色印刷包装为代表的创意型都市产业体系;以建设“世界时装之都”为代表的时尚型都市产业体系;以资源再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型都市产业体系。

——高端化发展继续推进。到2015年,北京都市产业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支持一批中国品牌企业成长为国际品牌,引进一批世界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力争形成10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北京都市产业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左右;创造的标准和专利数量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重点用水行业技术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十二五”末,北京都市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能耗总量控制在150万吨标煤左右,工业新鲜水总量控制在4400万立方米左右。

四、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重在围绕都市人健康、时尚、创意、绿色的新型消费理念,以品牌力提升竞争力,以文化力创造新型消费经济,构筑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四大产业体系”。

(一)做强健康型都市产业体系

北京健康型都市产业体系,是适应首都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加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满足人们巨大的健康消费需求,围绕营养保健、健身休闲所形成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食品饮料业和文体用品业。“十二五”时期,北京健康型都市产业的发展重在挖掘市场潜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做强。

食品饮料业:以开拓中高端消费市场为重点,重点发展健康营养、绿色有机、时尚休闲的食品和保健食品。做好北京老字号食品的传承与创新,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链,培育和打造国内外知名食品品牌。

文体用品业:针对新兴的消费市场,重点发展创意好、附加值高、文化性和娱乐性强的文体用品。

(二)做优创意型都市产业体系

北京创意型都市产业体系,是基于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功能,以创意人才的创造力为核心,凸显创意性、文化性、娱乐性特征的创意产业集群,涵盖工业设计、工业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创作设计特征鲜明的工艺美术业,创意性日益增强的印刷包装业,以及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涌现的具有创意性的新型产业。“十二五”时期,北京创意型都市产业的发展重在优化升级,加速实现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

工艺美术业:进一步发挥北京工美行业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交往的纽带作用,培育一批设计品牌,开发一批体现北京符号的工艺美术品,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展、名人”,稳步扩大行业规模,提升首都文化影响力。

印刷包装业: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瞄准高档出版物,争创国内高档出版物印刷中心。适应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融入包装设计,争创国内精品包装的设计中心。

(三)做精时尚型都市产业体系

北京时尚型都市产业体系,是用设计和品牌满足消费者现代审美的时尚需求,能够引领时尚消费,包容多元文化价值观,展现流行审美情趣和消费理念的精致化、优美化的都市产业体系,包括个人时尚用品,即时装、鞋帽、皮具等,以及家居日用品,即家具、家电、洗涤化妆品等。“十二五”时期,北京时尚型都市产业重在发展高档精品,打造品牌,在优势领域做精做强。

服装纺织业:进一步推进“世界时装之都”建设,重点推进服装设计、品牌、渠道领域,加快打造中国服装设计中心,实现高端服装定制、高级成衣品牌和快速消费品牌并存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拓展高科技、高性能的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设计等领域。

家居日用品业①:家具制造业重点推进高档家具发展。家电照明业重点发展精、特、新的节电型小家电品牌和应用推广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时尚照明产品。洗涤化妆业重点发展中高档化妆品和环保型、节水型洗涤品。

(四)做专资源型都市产业体系

北京资源型都市产业体系,是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需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挖掘“城市矿山”②资源,实现废旧、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化,建立“省资源、节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

塑料制品业:重点发展可降解塑料制品、新型环保塑料产品和农业新型塑料。

再生资源产业:推进一批具有较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包装、塑料、造纸等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构建配套的再生资源产业链。

五、主要任务

(一)品牌力培育工程

实施品牌培育计划。(1)重点在食品、服装、工艺美术、印刷包装等行业实施品牌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引导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2)引导企业挖掘品牌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加强文化宣传,提升品牌形象。(3)支持企业建设创意设计平台,借鉴国际知名设计机构的经验,吸引国际一流的设计人才,培育一批年轻创意设计人才,加强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全面提升企业自主设计能力。(4)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塑造安全、绿色、高品质的良好形象。(5)充分发挥品牌经营机构的专业优势和现代媒体的传播优势,树立行业整体品牌形象。

实施品牌提升计划。(1)支持骨干企业创新品牌发展模式,通过研发创新、品牌宣传、资本运作、国际交流展示、国际质量认证等方式,提高品牌价值。(2)推动强势品牌国际化发展、区域品牌全国拓展、本地品牌区域扩张,打造一批国际品牌,形成一批“健康北京”、“创意北京”、“时尚北京”的城市名片。

(二)内生力强化工程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技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在食品饮料业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技术、先进加工技术,以及先进保鲜、杀菌和包装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等高新技术。(2)在服装纺织业积极研发和应用推广功能性服装面料,扩大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绿色纤维原料的使用,优化和应用推广服装企业蒸汽回收利用技术。(3)印刷业以数字化、绿色环保为重点提升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包装业积极推进环保型绿色包装材料以及激光全息、电子标签等防伪技术的应用。(4)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宫廷艺术,鼓励传统产品在新题材、新工艺、新材料、新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开发现代工艺品。

推动信息化深度应用。(1)鼓励采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2)支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创新、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管理及追溯等方面开展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的升级改造,推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3)推进控股集团公司围绕业务重组、资源整合、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4)支持总部型都市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一批管理、决策和指挥中心。(5)推动中小企业在网站宣传、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信息化应用。

加强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依托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工作的成功经验和首都科研检测资源,吸引国内外食品企业在北京建立研发检测中心,构建辐射全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功能检验、检测与评价体系,将北京建成全国食品产业研发和质量测评中心,形成科技信息服务的高地。(2)严格食品行业准入标准,鼓励食品企业构建涵盖绿色原料基地、安全制造加工、绿色包装和仓储物流的绿色产业链,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3)在都市产业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承诺活动”,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三)影响力扩大工程

加快开放步伐。(1)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到外埠或境外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和销售网络,建立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加速产业规模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2)实施“引进来”战略,重点抓好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的合作,积极吸引符合都市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来京发展。

开展专题活动。(1)开展国际性的专业博览会、展示交易会、行业交流论坛等国际性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展示展览、创作大赛、信息发布的平台。(2)重点开展北京国际时装周、中国时装设计大赛、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大赛、国际文体用品展销会和国际家具展销会等活动,营造扩大产业影响的良好氛围。

(四)集聚度提高工程

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速推进产业集聚。(1)充分发挥现有的企业集团和总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速产业聚集。(2)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力争培育若干家大企业集团,形成龙头带动。(3)吸引一批国际化的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落户北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总部及规模化的高端生产基地,加速高端要素聚集。(4)发展“总部—制造基地”合作模式,深化中心城区与郊区县、北京市与京津冀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区,增强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

根据首都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全市工业布局,坚持“集聚、集约、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耦合”的布局原则,以现有的都市产业集聚区为基础,构筑“一核一圈一带多基地”的产业布局体系,着力打造多元发展、多种特色、多点集聚的空间格局。

“一核”即打造一个都市产业核心区,以海淀、朝阳和丰台等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吸引国内外研发、设计、营销等企业总部和生产性服务业总部聚集,聚集高端资源,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经济群。

“一圈”即打造一个都市产业高端制造发展圈,在顺义、通州、大兴、昌平和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形成都市产业高端制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承载区。

“一带”即打造一条绿色都市产业发展带,在怀柔、密云、平谷、延庆等生态涵养区县,重点发展绿色环保、低能耗、低水耗、高附加值、带动就业的都市产业。结合各区县资源优势,形成一批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多基地”即打造多个特色都市产业基地,在产业基础较好、集聚发展态势显著的区域,重点打造国际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基地,国际一流的时装设计园,品牌服装产业发展基地,高端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以及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精细加工和交易展示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配套支持

抓好规划的组织落实,根据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抓紧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四大产业体系建立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研究制定都市产业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积极争取将北京特色都市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跟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国家财政资金扶持重点,及时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加大对都市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用好工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产业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品牌培育、产业发展促进平台、总部落地、集聚区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抓好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

着眼长远,集中精力策划引进和培育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较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和产业链高端环节项目。通过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促进都市产业向高端转型发展。

建立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做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遇到的用地、审批、资金落实等重大问题,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促进项目早见成效。

(三)完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银企沟通机制和贷款担保体系,畅通银行贷款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市场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加快发展步伐;引导风险投资、外资、民间资本支持都市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拓宽产业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标准规范制定、行业培训、贸易促进、产业预测预警等方面的服务和自律作用,引导都市产业各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担保、培训、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四)加强人才培育,凝聚高端人才

创新高端人才的培养开发和激励机制,鼓励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以股权、分红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军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支持国家级、市级大师以带徒形式培养技艺传承人,促进技艺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

依托专业院校、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在都市产业各行业开展经营管理人才、研发创新人才、创意设计人才、信息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推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①家居日用品业:指满足家居日常生活需要的行业的统称,具体包括家具制造业、家电照明业和洗涤化妆业等。

6.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六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衡较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税收工作宗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税收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全面提升全市国税系统税收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以依法行政统领税收工作。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组织税收收入、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的关系,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依法行政基本准则贯穿于税收工作始终,确保税收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坚持用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衡量税收工作。在开展税收工作中,要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高效便民,权责统一,确保税法和税收政策得到全面、正确、有效落实。

(三)坚持将依法行政与工作创新紧密结合。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在积极稳妥地落实现行有效的制度规定同时,切实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进依法行政的新思路、新举措,确保依法行政持续协调向前发展,依法行政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三、总体目标

从2011年起,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一)依法行政观念显著增强。国税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能全面和正确地理解、把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能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经济发展、组织收入、征管创新、优化服务的关系,能依法处理税收征管查中的各种矛盾,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占国税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分值15%以上,使之成为评价国税机关工作成效、考核国税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依法行政机制日益健全。建立健全权责明确、执法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税收行政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税收工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严密高效的税收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格局。各单位每年至少要开展一项依法行政工作创新项目。

(三)依法行政行为更加规范。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资格认定、税务行政许可和审批、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等税收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税务行政执法投诉逐年减少,偷逃税案件发生率逐年降低,税收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确保纳税服务调查纳税人满意度在96%以上。

(四)依法行政监督切实有效。税务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健全,国税机关内部监督明显增强,纳税人监督保障有力,其他外部监督得到充分尊重,税务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各单位每年要开展一次以上接受外部监督活动,并确保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五)依法行政环境明显优化。建立纳税人维权机制,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税收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税收征纳关系和谐。国税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协作机制运行良好,与地方党政机关之间配合到位,社会协税护税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公众税收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税法遵从度得到普遍提升,税收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1.加强税收计划管理。完善税收收入预测方法和税收分析工作,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科学合理分解税收收入任务,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和“向项目要收入、向政策要收入、向管理要收入”的工作要求,既坚持依法征税,又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保持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2.强化税源基础管理。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模式。强化纳税人户籍管理和行业税收管理;建立健全税负预警机制,开展宏观税负和行业税负预警;加强纳税评估工作,提高纳税评估的效能;加大税务案件稽查查处力度,加强与地税、公安等部门联合严厉打击税收违法犯罪。对征管基础相对较弱、税收秩序相对较混、发案率高或案件线索指向较为集中、税负偏低的区域和行业,要集中力量进行税收专项整治。

3.认真落实税收政策。切实抓好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4.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认真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完善税收规范性文件异议处理制度,确保税收执法制度的统一、规范和协调。

5.强化政策法规机构人员配臵。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机构和政策法规干部队伍建设,使其编制数量、人员素质与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各级国税机关政策法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在依法行政中切实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作用,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为基层执法和纳税人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服务。

(二)健全依法行政体制

1.完善税务行政决策机制。研究确定重大决策范围,科学设臵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风险评估等制度。建立税务行政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评估反馈,加强对税务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2.建立健全税务行政执法机制。遵守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工作决策、重大税收执法事项集体审议、重大决策监督、税收执法错案责任追究、纳税服务投诉管理、税务专项稽查和案件复查等各项税收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构建权责明确、执法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

3.强化税务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加强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监控。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确保案件定性的准确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合理性。完善税务行政审批制度,继续实行重大税务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集体审议制度,严格遵守法定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加强对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事后监督。不断加强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扩大执法检查和效能监察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取得实效。加强行政救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赔偿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法院、检察、审计等部门的依法监督,积极落实监督决定。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主动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追究范围和追究形式,确保追究结果公平公正。

4.建立依法行政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执法资料按年分类、分片、分户立卷归档,定期或不定期对税务行政执法案卷的质量进行评查,化解税收执法风险。逐步建立税务行政行为评价制度,对税务行政行为全过程实行全面评价,以推进执法检查,减少媒体曝光、复议诉讼、渎职犯罪等执法风险。

(三)营造税收执法新氛围

1.建立税收宣传常态机制。积极开展日常税收宣传。定期组织人员进企业、社区、学校、街道等开展税收宣传,使税法、税收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认真做好税收宣传月活动。在每年的4月份,围绕税收宣传主题,做好各项税收宣传安排。定期举办税企交流活动,加强纳税服务需求调查,促进征纳和谐发展。

2.创新税收宣传形式。针对不同纳税人,进行分类宣传。继续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积极开展税收政策下乡、下户活动,加大税收政策咨询辅导力度。充分利用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信息平台,进行日常税收宣传,发挥税务网站功能,将税收宣传广泛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3.加强税收综合协作。一是加强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向地方政府报告税收执法情况,取得当地党政领导支持;加强与地税、工商、公安、检察、金融等部门的联系,携手共同维护税法的权威和尊严。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注重宣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加大对涉税案件的曝光力度,有选择地向社会公布一些涉税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三是加大与社团和中介机构的联系。税务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协护税组织,密切与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联系,发挥商会等社团的作用,充分借助社会力量,营造全社会“协税护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规范税务行政执法行为

1.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税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市、县(区)两级国税机关党组中心学习组确保每年组织两次以上法律知识专题学习;保证全市国税系统领导干部至少每五年轮训一次。要将依法行政课程作为各类税务人员培训班的必修课程,不断更新法制培训内容。二是加强税收执法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及指导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税收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能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税收执法工作。加强税收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实行新法律、法规实行前的专题培训、考试制度,确保执法人员素质与岗位职能相匹配。三是公正、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国税机关依法律、法规规定享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进行梳理、分类,认真执行《江西省国家税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从源头上防范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执法风险。

2.强化税务管理。坚持依法征管,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积极拓展第三方信息,推进信息管税步伐。按照依法设臵、加强管理、有利服务、讲求效率的要求,根据税源分布、纳税人数量和管理技术水平等实际工作情况,科学设臵各级税务机构。合理界定税务机关内部税源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和法律救济等各环节的职能,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将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分解落实到具体执法部门、岗位和人员,既避免职能交叉与重叠,又确保各环节相互衔接。加强对下级国税机关的指导和监督,推进内部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确保政令畅通。建立管理效果定期评价制度,统筹分析税收管理成本和效益,及时发现管理漏洞,解决管理问题。

3.优化税收服务。建立健全现代纳税服务体系。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一是深入推进办税公开,认真落实国税总局《关于深入推行办税公开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二是完善税务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网上办税服务厅”,满足纳税人的各项办税要求,把市局网站建成税收宣传的重要载体、办税服务的重要窗口、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三是加快纳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舒适的办税场所。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作用,实现“来电必接,有问必答,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服务承诺,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税收服务。

4.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认真执行《新余市国税系统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办法》、《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合理界定机构,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规程,完善相关制度,认真开展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监督考核。

(五)创新依法行政手段

1.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及时做好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工作,根据各阶段重点工作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办法,不断加强试点工作制度机制建设,注重工作创新,强化工作考核,使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成为衡量各级国税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标准。

2.充分利用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疑点信息库。不断完善税收执法监督管理,以开展税收执法疑点数据核查工作为契机,通过对疑点信息库反应的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及时下派核查任务,进行实地核查,查找和分析疑点出现的原因等举措,对税收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对核查确认属于执法过错的,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探索开展税收稽查案件复查工作。创新税务稽查监督管理手段,建立税务案件复查机制,不断加强对税务稽查执法的监督,防范和纠正税务稽查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提高稽查办案工作质量,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4.探索建立重大税务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不断完善税务行政决策规程和议事规则,要建立重大税务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各级国税机关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对重大行政决策范围内的决策事项,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举行听证程序,征求各方意见,确保重大税务行政决策合法合理、科学可行。

5.完善税收争议化解手段。积极探索建立税务行政调解机制,依法运用行政调解方式及时化解税收争议,使各项税收争议在平等协商和自愿的基础上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国税系统内外和谐。

五、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出。本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年)。各单位要认真抓好上级国税机关有关依法行政工作的会议精神、通知要求和本规划的学习,提高国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营造依法行政的氛围。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制定好贯彻落实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

第二阶段(2011-2015年)。各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2015年)。对各单位五年来推进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结合考核情况,作出下一步工作规划。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依法行政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并列入目标管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

2.加强宣传培训。要狠抓干部培训,将涉税法律知识作为国税人员必备知识,作为岗前、任前、在职和更新知识培训的基本内容;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全员法律培训,努力培养既懂法律、税收、会计知识,又懂管理、信息科学的复合型人才。要强化舆论宣传,加大税法宣传和“六五”普法力度,逐步形成与国税机关依法行政相适应的外部法制环境。

3.加强考核报告。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积极拓展考核的深度和广度。认真探索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利用,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等相结合。对依法行政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和执法有过错的,要严肃纪律,追究责任。要定期总结,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健全各项机制,保证税务依法行政工作按照正确的轨道运行。各单位要定期向市局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重点报告本单位当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措施、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并不断总结完善,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依法行政指标顺利达标。

7.滨海烟草“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七

一、制定“走出去”的意义

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愿望正日趋强烈,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正日益增多,这迫切需要我们生产出更多反映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高品质出版物走进国际社会,影响主流人群。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自身实力还不强,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还较弱,客观上又限制了新闻出版“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加快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国家公共外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新闻出版强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举措;是新闻出版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手段;是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国际空间的现实需要。首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发展规划的出台,将成为未来五年加快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重要的理论依据、行动纲领和政策保障。

二、“走出去”的主要思路和任务

《规划》首次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总体思路。通过大力推动版权“走出去”、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实物产品“走出去”、印刷服务“走出去”、新闻出版企业“走出去”,拓展“走出去”国际营销网络、构建“走出去”人才体系,形成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新格局,最终使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具体而言,在推动版权“走出去”方面,将通过扩大输出数量、优化输出结构、完善语种结构、优化内容结构、改进形态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版权输出力度,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版权输出;在推动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方面,鼓励各种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重点支持动漫、网络游戏、期刊数据库、电子书等数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推动实物产品“走出去”方面,将加大对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等各类出版产品的出口力度,重点推出一批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并能贴近国外受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品牌产品;在推动印刷服务“走出去”方面,鼓励印刷服务出口企业承接海外各种高端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数字化出版印刷品和其他绿色环保印刷品的印刷加工业务,并实现与境外委托客户的远程对接;在推动新闻出版企业“走出去”方面,将扶持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到境外创办出版机构,鼓励新闻出版企业通过上市、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资本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在拓展“走出去”国际营销网络方面,将继续实施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进一步整合海外华文出版物营销渠道,开拓网络书店等新型销售渠道;在构建“走出去”人才体系方面,将以外向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版权贸易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构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上述重点任务的实施,最终形成以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海外华文市场为依托的覆盖广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新闻出版“走出去”新格局。

三、“十二五”“走出去”要达到的目标

《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发展目标作了详尽的描述,其中包括6项定量指标和6项定性指标。

从定量指标来看,与“十一五”末相比,版权输出数量要从5691种增加到7000种以上,意味着年均增长须达到4.2%;引进与输出比例要从3:1降至2:1,意味着每年须下降7.8%;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出口金额要从2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意味着年均增长须达到38%以上;实物出口数量要从1047万册增加到1156万册,意味着年均增长须达到2%以上;金额要从3758万美元增加到4200万美元,意味着年均增长须在2.2%以上;印刷服务出口金额要从510亿元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年均增长须达到14.4%以上。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的主要定量指标

从定性指标来看,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将在30个左右国家进行布局设点,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六到七家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队伍,基本形成覆盖广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格局,带动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四、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和亮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规划》从加强财政金融税收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重点工程、强化会展平台、加强信息服务、改进统计指标、培育中介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奖励机制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十项措施,可以说亮点纷呈,措施得力。

比如在财政、金融和税收支持方面,将最大限度地运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扶持资金、国家出版基金及国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金融税收政策,对“走出去”重点项目、企业及版权输出给予扶持;对成立专门针对国外图书市场的出版企业、完全外向型的外语类期刊、完全外向型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给予优先或试点配置出版资源;重点实施“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等重大工程;打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重要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等重点国际版权和实物交易平台,和以新疆、西藏、广西、云南、内蒙等边疆省份为中心,辐射周边国家的新闻出版交易平台;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出版资讯库、翻译人才库、版权交易信息库、重点项目库和中外作家库,搭建多语种的国家级“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等等。

《规划》还首次提出要把数字出版产品出口、中外合作出版的产品、作者和民营策划公司向境外输出的版权、非国有文化企业在境外销售的产品,纳入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统计范畴。此外,在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建立“走出去”人才培训基地、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确保“走出去”工作的实施等方面也均有专门涉及。

上一篇:学士学位授予办法下一篇:市物流国际陆港运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