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2024-11-08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共9篇)

1.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一

课题:《飞天畅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或挂图、录象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二、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1--(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2--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3--

2.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教案 篇二

形体的组合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课后小结:

作品效果良好,优秀率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们对工艺美术课的兴趣很高。

3.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

内容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1课

《神州大地之旅》(教材26-30页)

所在单元

第五单元

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为内容主线来发掘景物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课程价值,让学生感受和认识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特点,提升审美感受与表现能力,培养和加强保护人类文化及自然遗产的情感态度。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中国神州大地为开端,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分为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等几个方面,主要欣赏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壁画。在自然景观方面,将重点放在探究名山大川的审美特征上,除了感受摄影实景的美之外,还将国画中的自然美景与之相比较,体会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本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表现和比较,要求学生对我国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特点有所了解,并且能初步运用构图法则表现所观察景物的感。利用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

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而本次授课的班级有过多次国内游学活动经历,所以本次课主要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生活中的美,给学生提供平台去表现,去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基于本班级在4到5年级一直以国画为主要学习的美术技法,所以课后拓展安排了对吴冠中风景绘画风格的探究,并在第二课时进行分析创作。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神州大地之美景,能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特点进行探究和描述,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受。

2、能运用取景构图知识评述照片或绘画作品。

能力目标: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4、喜爱并能发表自己对祖国文化艺术和自然景观的欣赏感受。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审美感受。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难点:取景构图知识

突破方法:感性欣赏、理性分析

教法

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归纳概括

学法:合作探究,分析概括,展示表达

教学

资源

教师:PPT、自己旅游的照片、风景绘画卡片

学生:自己旅游的照片或风景绘画作品、学案

教学

过程

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播放《航拍中国》节目片头视频,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神州大地之旅

学生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

完成目标1

二、小组讨论,初步感知(4分钟)

1、初探景观分类

根据已完成的学案课前练习小组交流讨论。

请一个小组汇报练习结果。

提问:怎么进行分类的?(什么是人文景观?什么是自然景观?)

2、引出本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旅程。

人文景观之旅、自然景观之旅

1、学生根据学案中的课前练习1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小组练习完成情况。

将预设的较简单的知识点放到课前完成,用讨论汇报的方式了解完成情况。

活动3

完成目标1、3、4

三、创设情境,探索新知(22分钟)

请上节课招募的两名导游带大家进入旅程。

(1)

旅程1——人文景观之旅

北京—西安—甘肃

提问:你能用1-2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吗?

探究问题一:艺术形式的探讨

①课本安排的人文景观的三个景点各代表了什么艺术形式?

学生探究回答:建筑、雕塑、绘画

有没有多种艺术融合的景点?

学生探究回答:故宫(建筑和绘画)、敦煌莫高窟(建筑、绘画、雕塑)

探究问题二:构图方式的探究

①构图的形式(视角)

俯视、仰视、平视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学案课中练习1。

(2)旅程2——自然景观之旅

黄山—漓江—九寨沟

提问:你能用1-2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吗?

探究问题三:绘画方式的探究

①谈谈绘画和实景的区别?

②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景的绘画方式,为什么?

1、两名学生根据课前自己准备的PPT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景点。每人时间在5分钟左右。

2、每段旅程后其他学生用1-2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并回答问题。

4、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学案课中练习1,并进行汇报。

1、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当导游,即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2、让学生用简短词语抒发自己的感受,减少了表达的难度,也提高了准确性的要求。

3、穿插六个问题带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让他们在欣赏美景后能用理性的分析去提取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体现美术学科特色,掌握知识要点。

4、通过小练习和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的难点:取景构图的知识,用题引领思考,用交流促进探究。

活动4,完成目标2、3、4

四、拓展分享,畅谈见闻(8分钟)

你去中国的哪些地方旅游过?给你最深印象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你带来的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它采用了什么构图方式?

1、完成课中练习2。

2、请2-3名同学上台结合练习2展示旅游照片,并分享见闻和感受。

1、学生完成课中练习2。

2、学生上台分享旅游照片或绘画作品。

1、通过练习引领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评述自己的照片,深化知识点的掌握。

活动5

五、教师总结,课后延伸(3分钟)

1、教师总结

2、课后延伸

(1)

有兴趣的同学尝试自己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完成拓展练习:我来设计一条新路线()—()—()—()。

(2)根据老师发放的卡片思考画家吴冠中的绘画特点。

1、构思其他祖国名胜古迹的游览路线,完成拓展练习。

2、思考画家吴冠中的绘画特点。

1、通过教师总结表达学生表现的肯定,同时启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课后练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未下节课的国画风景临摹做好准备。

板书

设计

神州大地之旅

人文景观之旅

4.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5.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写意画法单元中的第一课,学生对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已有一些基本的尝试。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会写意蔬果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

着色法。

2、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能够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体更突出。

3、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写意作品课件,写意画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写意画蔬果。

教学难点

:

用笔、用墨、用色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蔬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居多?(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大师是怎么样来画水果和蔬菜的。

1.欣赏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两幅写意蔬果作品,出示问题。

A.这两幅作品属于什么画种?

(中国画)

B.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写意)

C.表现的是什么题材?

(蔬果)

(齐白石先生是近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长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特别所作鱼虾虫蟹,更是天趣横生。

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这种水墨的画法来表现蔬果。

(板书课题:写意蔬果)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写意画的特点。

造型:简练豪放

墨色:干湿浓淡

用笔:力透纸背

着色:随类赋彩

2、复习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

3、欣赏虚谷的《蔬果册》,理解“随类赋彩”的意思。

4、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力透纸背”、“趁湿破墨”以及“一波三折”的用墨、用笔方法。

5、教师示范

A.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

(枇杷)

B.落款和盖章的示范。

三、实践体验

学生临摹作品。

(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摹教师示范的作品)

(注意:形象简洁、笔、墨、色有变化,画面完整、富有情趣。

教师巡回指点。

(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四、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五、拓展阶段

欣赏中国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写意画还有哪些表现内容,如山水、人物等。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写意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七、作业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写意小品画,内容自由选择。

八、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九、板书设计

中国画

写意蔬果

※造型:简练豪放

※用墨:干湿浓淡

※用笔:力透纸背

6.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六

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我的书包》,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继而体会设计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生活物品制作基础上,学习书包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本课的知识储备和连贯性在本册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新课标提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设计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生活环境,但动手能力还较弱。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学会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材质、结构与功能,设计既实用又美观的书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研究、对比与观察等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书包的材质、结构和色彩搭配等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养成观察身边人与物的习惯,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需求,设计一款实用美观的书包。

难点是:运用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解决现有书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紧扣新课标,在本节课我将以引导者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教法学法的灵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示范法、展示评价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本节课我运用了两种学法:一是探究性学习法,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二是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准备课件,单肩包,学生准备:铅笔、水彩笔、图画本

下面我将说一下重点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李沧区“多元化评价,健身、益智、多彩童年”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本课我共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一则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天价书包”,看完视频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是你,你会不会选择这样的书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选择书包的看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从实用、经济等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同时我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我的书包》

第二环节:新授知识

(解决知识目标,攻克重难点,为后期创作积累经验)

1:情境交流

教师创设包店开张的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为新学期选购自己喜欢的书包。课件中播放各种不同款式的包,让学生欣赏选择。以这种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书包的兴趣。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款包作为书包,它的优点在哪里?我将引导学生发现书包与别的包之间的不同,小组互相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书包的结构与功能,从而解决了本课的知识目标。2:探索发现

这一环节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看一看,咱们班同学的书包,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书包都是双肩带,型号大小基本一样。我再提问,为什么我们的选择都是双肩带的书包,而不选择单肩挎包?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书包,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单肩包,让学生分别背上体验感受,小组间对比、讨论得出结论,这是因为双肩包使重量分布均衡,而单肩包受力不均衡不利于学生身体骨骼的发育;书包太小太大,都不合适。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书包的内部结构及分配的。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探索实践,主动学习,了解书包,激发学生对设计的兴趣,探索发现书包设计的奥妙,攻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深入积累

我出示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背书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年龄、性别的不同,选择的书包颜色、样式也有不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层层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视觉艺术积累,促进后期的设计创作。

第三环节:创作实践

教师让学生欣赏书本16、17页学生作品,并示范设计图的绘制方法。提问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书包满意吗?在使用中遇到过困难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进行书包设计,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醒学生设计图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

本环节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书包自我评价,同学之间又进行互评、最后是教师进行点评。评价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指出问题所在。对积极行为及时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有效评价不仅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艺术源于生活,同学们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设计改造身边的事物。

四、板书设计

(题目)我的书包

实用 美观

7.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七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涞源第一小学

孙艳玲

课型:表现(线描写生练习)

教学目标:

1.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生活及大自然的美,体会和了解本地景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能大胆、创造性的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能学会取景及巩固写生、构图知识。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多角度

欣赏和认识自然美,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

教学难点:取景、构图、认识到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是作者把自然形变成艺术形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具:线描作品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练习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围绕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风景图片、影视资料等。

2.准备绘画工具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用多媒体放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片。

提问: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见到过这些熟悉场景呢?美不美,是不是留意过这些风景?(揭题:《身边的风景》)

2.教师小结: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乏用心感受美的心,缺少对事物认真观察,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同样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只要去留意观察,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

二、讲解如何取景构图。

1.当我们看风景时,能看见的风景很多,如何来取景呢?为什么要取景?

面对生活中我们常见、熟悉而又美丽的风景。要想把这些风景表达到纸上,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呢?这就突出了取景的重要性,面对美景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要画下来。有两点对初学者要重点说明一下:

一是,照抄自然景物,如同照相机一样,把自然界的(即眼下能看到的)景物一五一十地全搬上画面,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也是绝对做不到的。

二是,培养自己的敏锐观察力,注意观察方法。

2.取景:在取景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确立主体,根据主体选取景物,根据画面需要选取亮点进行构图,取景时不要面面俱到,大而空泛,应本着小而精的原则。

3.多媒体放映图片结合图片分析怎样取景。

取景时选择能够触动内心情感表达主题思想的主体进行写生,写生时要突出重点以表达情感为目的,主次分明。

可做取景框,双手组成镜框,先观察周围的景色,选取吸引你的部分,仔细观察,确立主体。

4.把你看见的景象用简单的线条画下来。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三、讲解描绘步骤:

1.起稿:选好要表现的风景,确定画画主体景物安排好构图(强调构图要恰当,使学生在写生时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把精力放到主体物上)

2.根据画面主体用简单的线条勾画草图,可适当进行取舍和位移。

3.深入:对定好的草图进行深入的刻画,可整体考虑也可从局部画起注意线条的疏密简繁。

在写生时用线要点、线、面结合搭配,利用线条的疏密突出主体,使画面充满节奏美感。

四、分析范图:欣赏线描作品和学生作品。

分析作品的取景、构图、用线

五、风景写生练习

1.要求:能勾画出草图并简单对主体进行描绘,用线肯定、大胆、流畅。

2.指导学生选景写生:

(1)选好要表现的风景,确定画面主体景物、安排好构图。

(2)先用简单的线条勾出整体轮廓图。一次画不好,可以反复修改。

(3)细节刻画,注意线条的疏密。

六、作品展评:

七、课堂反思及总结:

8.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八

高峰中心小学5.2张臣莲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

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2、二读: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波浪线标出。

⑴ 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⑵ 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3、三读:

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⑴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

⑵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9.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 篇九

锦簇

件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11课花团锦簇 [分析]花团锦簇

一、教材花团锦簇分析

本课花团锦簇以“花”为题,制作纸花一包装纸花一送花是本课花团锦簇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花团锦簇采用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花团锦簇其特点是所表现的花朵形象变化丰富,造型逼真,装饰性较强,制作难度比较适宜。

本课花团锦簇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教材中的鲜花图片赏心悦目,烘托课题热烈气氛,同时又为对比和分析造型各异的花卉原型提供素材。有关制作方法和技能的图文提示清晰明了,便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花团锦簇教师则重在学生遇到制作难点时加以引导。在制作过程中,叠绕纸条时是否产生褶皱是花朵成形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几个重要因素。

在包装纸花的活动中,花团锦簇教师有必要提供相关图片资料拓宽思维,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自主或合作选择包装方式。包装花朵的方法很多,从花朵数量上可分为单枝花和多枝花的包装,从包装材料来看可运用纸盒、色纸、彩纱等材料。除了纸花本身可作礼物以外,纸花还可以礼物的附属装饰形式出现。

小训练采用了填空书写的方式,其内容是本课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和拓展。其中隐含了课前调查活动和课后赠送纸花的活动,是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

本课的核心是对鲜花原型进行艺术再现,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受叠绕纸花方法的局限。根据花朵原型探究适合的表现方法,制作出更多的花型。

二、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将制作和应用紧密结合,是在浓厚情感气氛中利用各种柔软的纸材进行艺术造型活动,应利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其对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究欲望。教学过程安排如下:课前准备一情景导入一欣赏探究一合作表现一欣赏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有关送花给他人的习俗,如什么花适合送给什么人,有什么象征意义,送花前对花朵的包装通常有哪些样式等。

情景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或实物创设一个温馨的场景,如教师拿着一瓶花走入教室,告诉学生这是以前的学生看望老师时送的,师生共同分享收到花后的喜悦心情。再请学生说说瓶中有些什么花,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造型逼真的花都是自制纸花,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展示几枝造型不同的纸花,告诉学生这些花使用的是同一种制作方法。请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做出不同种类的花朵的关键在哪里j教师小结并按步骤示范纸花的制作方法。在小组间展开竞赛,每人选择不同的花瓣剪法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品种最多。随后请获胜小组成员上台传授经验,师生共同分析并解决制作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如叠绕时产生褶皱不够,整个花朵长度过长等。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决定送花方案:送给谁;大概做几朵;怎样包装。可采取自主、合作或二者并存的活动方式进行创作表现。在制作纸花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其他的制作方法。

制作活动完成后各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说说打算送给谁。教师总结全课,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其情感需求。最后各组之间相互观摩和交流,体验制作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选择

在花艺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将本课延伸拓展成为单元课,如:第一课时调查、收集有关花艺的知识,将有关文字、图片、鲜花、工艺花实物等带到教室进行交流,上一节欣赏课。第二节课制定送花方案并制作纸花,第三节课欣赏包装纸花并预演赠送情景。

对于学习兴趣浓厚的班级,可以将制作纸花的部分拓展为两个活动:第一节课学习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第二节课探究制作纸花的其他方法。

五、教学建议

.纸张的选择。假如没有皱纹纸,除选择纸的色泽外,还要注意纸的韧性和较薄为宜。

2.学生作业通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花瓣紧紧缠绕在花茎上,无法展开,这是因为在叠绕时没有产生褶皱造成的;二是花瓣在花茎上所占位置过长,这是因为在叠绕时纸条超过一般的花萼位置太多所致。[教案]张欣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11课花团锦簇年级4年级下册 执教张欣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

展示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展示一瓶纸花实物

展示或板画与实物结合展示 或纸花实物展示 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各种鲜花的造型 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其他。

展示花卉包装图片 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 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板书或展示送花方案 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资料]图片资料 课

上一篇:迎接董事长任职致辞下一篇:过一周岁生日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