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服务体系

2024-08-21

阅读服务体系(通用8篇)

1.阅读服务体系 篇一

下面以儿童阅读环境为例,谈一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全民阅读环境的措施。

3.1增进服务意识

培训可围绕儿童心理学、服务技能等方面开展。对儿童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员工更好地把握服务的方式,避免一些消极态度的出现。同时,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了解,可以有意识地改善自身的服务用词,鼓励员工使用更具亲和力的言语,进而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阅读的宽松环境。

3.2注重课后服务

需要员工采取走出去战略,来更好地拓展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职能导向。为此,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员工前往附近的各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征询师生对图书借阅的诉求。通过分析,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送书到校活动。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基础教育在课外读物方面的需求,还可以不定期地与有关教师进行座谈。

3.3优化图书种类资源

具体而言,应根据图书馆所在地周边中小学学生的需求来构建。为了获取孩子们的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最后进行图书种类资源优化。

3.4优化阅读工具资源

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功能设计,应迎合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使得现在的孩子习惯于聊QQ以及网上阅读。因此,为了拓宽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功能,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考虑购进信息化资源。同时,在图书馆的空间区域配置上,应考虑规划出一个集体交流的场所。而这种区域的功能,直接与少年儿童的心智发育特征相匹配。

4结语

总之,我国的现实决定了需要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即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形成非均衡态的环境构建模式。在此原则下,应围绕制度保障方面、组织推动方面、监督促进方面进行定位,从围绕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增强服务体系制度保障、强化服务体系组织推动以及完善服务体系监督职能等方面展开构建。具体而言,对于中西部广大地区来说,经济发展仍是头等大事,从而在构建全民阅读环境上必然面临较大阻力;要从3个方面来进行制度建设,包括读物结构优化、鼓励阅读的制度和财政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建设需要在服务类型和服务对象上进行优化;监督职能的发挥可以借助收集民众意见,以及对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检查评比来进行。

2.阅读服务体系 篇二

一、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特点

1.政府主导是前提和保障。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日益重视,图书馆界掀起了新一轮建设农村阅读服务体系的热潮。北京、上海、江浙及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探索以城带乡的各种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模式。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从2002年最早实施“区街共建模式”,上海图书馆把服务功能辐射到上海市高校和各个县区,共同联手建设“上海中心图书馆”服务网络。嘉兴市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从2005年开始起步,随后进入政府主导和推动。从2003年起,广东省政府投入经费(每年500万,2006年起增至600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负责实施、在省内欠发达县建设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在分馆之间实施资源流动和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深圳图书馆之城是深圳市文化局提出的深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蓝图。2004年5月东莞市政府正式开始在东莞地区推行城市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2002年9月,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发布了《关于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建设方案》。从2010年开始,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开始实施“平桥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工程”,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平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18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图书馆为分馆,以社区街道图书室、农家书屋为支馆,以图书流通车为补充,延伸到千家万户的区域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2]。

2.总分馆制是服务延伸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基层文化实施建设的重点已经开始转移到街道/ 乡镇和社区/ 村庄两级。从普遍均等服务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多数人就近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为了在短期内达到全覆盖的目标,总分馆制是城市阅读服务向乡村延伸的重要形式。对于乡村一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国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同时又强调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投入,各级财政都要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图书馆的性质没有明确说明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管理和建设标准等方面也缺乏明确的规定。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就需要上移,同时公共性质的阅读活动开展也成为有专项财政经费权力的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政府主导下的总分馆制成为公益性公共阅读活动向乡村延伸的主要模式。

3.行业示范是服务专业化品质的保证。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包括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是乡村公共阅读活动的阵地和平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话语体系一般用 “公共图书馆”指代县级以上图书馆,因而倾向于把乡镇及以下的基层图书馆排除在“公共图书馆”之外,构建按非专业方式运行基层图书馆的正当性[3]。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以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尊重图书馆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地位,将所有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纳入专业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加以建设, 以便向全民提供平等的、无差别的专业化图书馆服务[4]186。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和图书馆职业已经开始按专业化图书馆服务来规划、设置和运行基层图书馆。苏州图书馆的分馆建设没有受到市政府的推动,没有纳入全市的文化发展规划,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它是一个真正的职业创新行为,分馆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馆领导对图书馆职业理念和公共图书馆使命的理解、对普遍均等图书馆服务的追求。我国中部地区的河南信阳“平桥模式”从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职业化、正规化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不仅对馆员进行了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而且到国内一流的公共图书馆进行顶岗实习。为防止人才队伍流失,区政府对招录的乡镇图书馆管理员核定为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由区总馆负责日常管理、业务培养和考评奖惩,提高了馆员的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

4.资源整合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公共阅读服务功能提供的设施分散在自上而下设置的不同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系统之中,为了让农村居民享受更多的政策资源带来的实惠,必须整合各种类型的村级文化资源。按照信息共享原则,将分散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党员干部远程培训点、农家书屋等基层服务设施中的图书馆借阅功能、信息陈列功能、信息服务功能、试听资料播放功能、信息素养培训功能、文化知识培训功能、 文化展览功能进行整合,为公共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资源。文化资源整合不仅能够降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文献信息资源的投入和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政策研究

1.政府主导要符合乡村国情意识。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保障处于社会底层和末端的农村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均等化。由于农村的治理资源逐渐匮乏,乡村秩序的重建将成为农村发展的组织保障和治理基础,是能够让农民摆脱边缘化困境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发展严重非均衡是当前存在的重要特征,从中国农村非均衡这样一个视角来观察农村政策的实践后果,就会发现,同样的农村政策因为农村类型的不同,而可能具有极其不同的实践后果。每一个不同的村庄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尤其是村庄的传统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同一个村庄的人们大体保持着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比如有的村民重视孩子教育就出了很多大学生,有的村民重视经商就会出很多生意人等。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应当根据不同的乡村国情意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当然,政策也能够引领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重构乡村文化。

2.总分馆制需要组织体系保障。目前制约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是县级图书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政府财政投入必须坚持的优先顺序,还不足以全面支撑乡镇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制是公共阅读服务向乡村延伸的有效模式。严格意义的总分馆体系是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资助、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其中一个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总馆,其他图书馆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分馆;分馆在行政上隶属于总馆,或与总馆一起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管理。很显然,乡村两级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一个组织体系而不只是一座建筑,因此需要按照居民的公共阅读需求梳理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公共图书馆为所有人服务,服务网点的星罗棋布、合理布局,是形成服务体系的先决条件;由单个图书馆走向“图书馆群”是形成服务体系的基本标志;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统一管理等方式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是服务体系的最大优势。

农村公共阅读服务的受众群体中留守儿童备受关注,因为留守儿童同时兼有学生的身份,政府是否可以考虑与村级学校共同开展村级儿童阅读活动。其实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同样需要政府关怀, 他们也具有公共阅读需求,应当找寻他们的群体意见领袖,引领阅读。通常,留守老人的意见领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医疗保健与防骗手册是他们的主要阅读需求;留守妇女的意见领袖是成绩优秀子女的妈妈,子女教育与科技致富是她们的两大主题阅读需求[8]。根据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可以整合相应的群团组织参与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比如老年人协会,各级妇联等,充分发挥各类受众群体的意见领袖在非正式组织中的作用,政府在实施文化下乡工程或是派驻村干部工作中重点培育意见领袖的组织作用,让他们成为村级文化组织自主建设的领导力量。

3.行业示范需要图书馆专业化。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化是指公共图书馆聘用专业馆员,在行业组织的支持下,运用图书馆学的理论、 技术和方法,遵循图书职业的道德规范,来满足社会成员各种情景的知识信息查询与获取需要,并提供其他相关服务,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或使命。图书馆员也应该像医生和律师那样, 设法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评价一个图书馆员是否称职,不是看他(她)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应该看他(她)解决了多少问题,图书馆员只有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导航员”、 信息咨询专家,善于为读者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图书馆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提升服务效益的源泉,也是图书馆界引领知识服务和行业示范的前提和保障。当然,图书馆专业化更需要政府加快图书馆立法步伐,建立行业规范和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让图书馆专业化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4.资源整合与公共阅读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资源整合打破了管理体制的壁垒,实现了政府投入资本的效益最大化,是解决政府分级财政与公共服务整体化需求矛盾的制度诉求。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普遍均等的全覆盖公共阅读服务模式。分散在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的文化资源只有整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都会发现,县级以下的公共服务实施没有能力支撑全覆盖的服务体系,整合文化资源时都会遭遇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多个部门分散投资到同一个服务群体,无疑会造成政府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缺乏法定的专业化服务设施,当然不能形成服务效益。

资源整合是国家、政府、专家学者对基层公共服务的共同诉求,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这种资源整合遭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体制上的障碍,比如村级图书室和村级小学图书馆的整合,文化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所产生的管理成本不可低估。因此,能否将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内容进行机构重组和改革,限于篇幅所限,只能在后续的论文中详细论述。

摘要: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是全民阅读的制度平台,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和普遍均等的重要举措。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城乡一体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政府主导、总分馆制、行业示范、资源整合;政府主导要符合乡村国情意识,总分馆制需要组织体系保障,行业示范是服务专业化品质的保证,资源整合与公共阅读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同步。

3.阅读服务体系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和谐文化;服务体系

我国图书馆在产生之日起便有着较为厚重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责任感,其作用逐渐由早期的“启迪民智,促进大众教育”演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服务,其在文化建设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体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而在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图书馆对全民阅读活动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促进全民阅读在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一)全民阅读对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影响。全民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与图书馆结合起来就是一种社会化的阅读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全面阅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素质和道德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人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让其更好的规范自身不合理的行为,改变其不科学的习惯,而在人们素质和品德均得到提升的同时和谐文化的构建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全民阅读对和谐文化的建设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二)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可以促进和谐文化构建。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其环境体现出了人文精神,同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较为舒适和和谐的阅读环境以及氛围,其具有科学、开放、人文的育人环境,更好的对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进行了体现,为读者营造了具有人性化的阅读空间。而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理念为不同文化的群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维护了读者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其人文环境可以促进和谐文化构建[1]。

(三)全民阅读是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而在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人们对阅读的认识,并改善其知识的水平和整体的素质,这就需要对全民阅读进行倡导,因为全民阅读不仅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水平,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道德品质,对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保证作用,因此说全民阅读是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四)图书馆的文学资源是和谐文化构建的保证。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资源,因为图书馆中的馆藏文献以及网络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其文献信息可以满足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为倡导全民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让读者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的效果,而在构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起基本的保证就是人们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道德素养,深化对我国居民的教育,而阅读是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经之一,可以达到提高人们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质的目的,由此可见图书馆的文学资源是和谐文化构建的保证。

二、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

(一)应该对全民阅读的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全民阅读的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无论是浅阅读还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阅读都是人们求知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同时要对不同的阅读方式也要从内容、形式以及意义上进行较为客观的比较和分析,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进行阅读的人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其选择一种符合其实际需要的阅读方式,传统阅读模式与新型阅读模式是互为补充的,不管什么形式的阅读均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通过社会阅读氛围的营造提高阅读积极性。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发展而希望,更是图书馆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图书馆应该从其文化建设入手,经期更好额融入到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是民众更好的认识到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阅读风气,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营造出人人读书、人人学习的大众文化环境,进而实现全面阅读,提高人们的读书意识和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2]。

(三)运用多种阅读模式促进全民阅读真正实现。在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和谐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阅读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进而真正的达到全民阅读的目的。对于工作较为忙碌无暇进行阅读的人们来说,主题讲座的试试就是一种较好的模式,其实主体讲座与传统的阅读结果是一样的,均是思想文化交流与学习的体现,因此主题讲座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同时可以也可以进行私立公共图书馆以及小型社区图书馆的设立,为更多人提供阅读的机会,进而真实的实现全民阅读,促进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四)通过读者阅读习惯更好培养提高阅读兴趣。在全民阅读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读者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其阅读兴趣的提高。因此应该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让读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长应该经常在节假日带领孩子去图书馆,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告诉孩子如何正确的利用图书馆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加强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而提高其阅读的兴趣,促进全民阅读和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更好实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图书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全面活动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促进全民阅读在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对促进全民阅读,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进行分析,更好的为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构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玮玮.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的服务模式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第01期:158-159.

4.客户服务部保单服务质控体系 篇四

为了更好地控制保单服务的质量,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有效控制保单服务风险,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质量进行有效地绩效评估和制定改进措施,特制定此质控体系。

一、质控目标

建立质控体系的目标就是为了防范、监控和及时弥补操作风险,把对于风险可能带来 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体系从保单服务的操作过程着眼,列明以下风险点作为质控目标:

(一)保单服务操作的规范性和执行度

由于保单服务涉及一整套操作流程,各岗位操作人员在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操作结果的正确性;对于所有的保单服务操作都必须有椐可依、有制度可循,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执行部门内外部制定的规范制度。如何保证所有保单服务操作人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如何保证各岗位操作人员操作的一致性,如何保证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质控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该质控目标,以下对各环节的规范性操作进行了具体描述:

1、收件

(1)交接岗的收件处理是否规范

(2)交接岗的收件登记是否符合操作标准(3)内部文件的交接工作是否规范

2、审核

(1)录入岗进行变更资料、内容及时间的审核是否符合操作标准(2)录入岗对照会件进行照会处理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3、系统操作

(1)保全岗进行系统变更前准备工作(例转核保部进行重新核保等)是否符合操作流程(2)保全岗进行系统变更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要求(3)保全岗进行变更费用的调整是否符合操作要求(4)是否按要求进行系统产生报表的查看(5)内部文件的交接工作是否规范

4、复核

(1)复核岗进行变更的复核是否符合操作流程

(2)复核岗对录入岗的系统操作的复核是否符合操作流程(3)复核岗进行费用调整的复核是否符合操作流程

5、装订

(1)装订岗进行保单的装订工作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2)装订岗进行保单首页、条款的更新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6、打印

各岗位进行相关通知书的打印是否符合操作标准

7、操作权限

各岗位进行的相关操作是否符合操作权限

(二)工作周期的控制

保单服务的工作周期也是保单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保单服务的整个工作周期包括 从收件岗收到变更资料起至装订岗保单装订结束下发的整个变更时间。如何保证各操作岗位人员是否能在规定的、量化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保单服务是质控目标之一。

(三)操作结果的差错率

保单服务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故各岗位人员操作结果的差错率是质控的重要目标。以下详细罗列了各操作环节的差错点:

1、交接岗未审核出客户提交变更申请的申请日期不符合变更规定

2、录入岗审核有误,包括变更申请时间、变更内容及变更资料

3、录入岗录入变更内容错误

4、保全岗录入内容错误和系统操作错误

5、保全岗收、退费计算错误,费用调整错误

6、保全岗批注变更申请有误,包括生效日期和保费批注

7、复核岗未及时发现纠正以上差错

8、装订岗未按操作标准进行变更保单的装订

9、保单装订错误,包括条款的抽取、增加,变更申请书客户联的装订和保单首页的更换

10、各岗位资料交接手续不完整,变更资料缺失

11、相关通知书未及时打印和打印错误

12、相关保单利益未及时发放或发放不正确

13、涉及变更过程的相关印章未使用或使用不当

14、未对后台报表进行即时查看与跟踪(例如Autoprocess,Valuation)

二、质控措施与监测手段

在全面分析了保单服务过程中的质控目标后,为了实现最终的预防、监控和弥补风险的质控目的,针对以上三个质控目标风险发生的不同原因进行质控措施和监控手段的制定。

(一)针对操作规范性与执行度的质控目标

1、造成风险原因

(1)操作人员缺少完整、清晰的操作工具,不明确操作流程与操作步骤(2)操作人员擅自根据自己的经验想法进行保单服务,认为制定的操作流程不符合实际操作情况

(3)操作人员缺乏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按照流程规范进行操作或敷衍了事

2、质控措施与监测手段(1)事前控制:

① 针对标准操作和特殊操作制定标准化流程和完善的操作手册,并及时进行内容的完善与修改,明确规定各环节操作的审核要求和作业要求,保证各岗位操作人员服务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② 制定标准化流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及时与操作人员沟通,了解实施的可行度;对已有的操作流程可及时根据情况作相应调整,从有利于控制风险与便于操作的角度综合考虑

(2)事中控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抽样检查并作相应抽检结果记录,加强执行度的检查与督促

(3)事后控制:根据抽检结果进行各岗位操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实行奖惩措施,以提高工作责任感

3、参照文档

(1)《变更标准作业流程》(待完成)

(2)《退保标准化流程》

(3)《特别件(退保)标准化流程》

(4)《满期金给付标准化流程》

(5)《契约变更操作手册》

(6)《保单变更权限》

(二)针对工作周期的质控目标

1、造成风险原因

(1)由于某项变更操作需其他部门配合协助完成,例如核保部提出核保决定,财务部进行费用调整等,部门间配合是否及时通畅、其他部门内部的因素都会影响变更操作的工作周期(2)各岗位操作人员的缺乏责任心和不端正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整个保单服务过程的工作周期

2、质控措施与监测手段

(1)事前控制:简化系统操作流程和减少部门间的交接环节,缩短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2)事中控制:每日日结后通过系统产生“保单处理情况统计表”(根据总分公司系统架构中的岗位任务列表),统计查看各岗位操作人员处理保单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保单滞留的情况

(3)事后控制:

① 每月月结后通过系统产生“保单分派时间间隔统计表”(根据总分公司系统

架构中的岗位任务列表),统计各岗位操作人员的月度工作量及工作时间

② 每月通过对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定期通过该考核成绩实行奖惩措施,以提高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

(三)针对差错率的质控目标

1、造成风险原因

(1)操作过程中人工录入与控制环节过多,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操作率上升(2)操作人员对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未能熟练掌握变更操作技能(3)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做事不认真(4)交接过程不清晰或有漏洞

2、质控措施与监测手段(1)事前控制

① 实现操作的简便化;减少保单利益分配的人工处理;涉及费用的计算实现系统化。该措施可有效控制4、5、12的差错率风险点;

② 系统实现操作录入的双重复核功能,对于某些录入字段少的变更项目,录入确认前由系统控制录入的正确性,确保各岗位可及时自查发现录入的错误。该措施可有效控制3、4的差错率风险点;

③ 定期进行新旧产品和变更操作的培训,及时沟通发生变化的内容(2)事中控制

① 实时抽查: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抽样检查并作相应抽检结果记录,及时发现操作错误,并检验操作的掌握程度,可利于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培训。该措施可有效控制1、2、3、4、5、6、7、8、9、13的差错率风险点;

② 建立复核制度,每日通过质检表登记复核岗复核的结果,记录包括质检内容、质检数量、差错原因、差错率、操作人和复核人,为操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该措施可有效控制1、2、3、4、5、6、8、9、13的差错率风险点;

③ 各岗位根据《内部文档流转管理办法》规定的交接流程进行文档的交接;每日日结后通过系统产生报告,统计当日新进待处理保单、处理中保单、照会件和处理结束保单,以核对每日保单进出情况,防止保单遗漏处理或遗失现象。该措施可有效控制第10个差错率风险点

④ 建立完善有效的权限控制

(3)事后控制:

定期进行成品抽查,包括装订完成的保单、打印的通知书等,对操作和复核人员的工作结果进行检查,并记录抽检结果。不仅更大程度上减少下发资料的错误率,也作为对操作岗和复核岗绩效考核的依据

3、参照文档(1)《实时监控制度》分阶段(待完成)(2)《复核制度》(待完成)(3)《客户服务部印章管理》(4)《内部文档流转管理办法(保单服务)》

三、评估

5.私人银行服务体系 篇五

图注:①产品经理隶属于产品设计部门,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收集客户需求,整理反馈给产品经理,产品经

理据此设计研发适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好的产品交由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提供给客户,在销售过 程中不断改良。

②私人银行部负责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统筹管理,理财专家组隶属于私人银行部,由熟悉税务、法律、各投资领域(包括基金、证券、收藏、衍生工具等)的业界专家组成,为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提供专业支持。

③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私人银行客户资产的管理和运作,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④公司部门负责对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企业财务咨询,将企业财务规划方案交由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传递

给私人银行客户

⑤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严格遵循理财师执业准则,实现服务的流程化,在了解

客户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方案,协助客户执行 方案,及时根据客户情况评估调整理财方案,真正做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私人银行

关系经理则负责私人银行客户的日常联络,为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提供辅助服务,作为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 助理存在。

服务流程的设定,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起到对客户经理的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客户经理的不规范行为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参照中国金融理财策划师标准委员会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的金融理财六大步骤来进行标准流程的设定。这六个步骤是:建立和界定与客户的关系、收集客户数据并判断客户的目标与期望、分析客户当前财务状况、提出理财方案、执行理财方案、监督理财方案的执行①。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将这六个步骤细化为建立客户关系、收集客户基本资料、目标及期望、分析客户当前财务状况、分析客户家庭风险状况、分析并调整客户目标、提出理财方案并与客户确认方案内容、执行理财方案、理财方案执行效果评估与调整。在界定服务流程的同时,要对理财师为客户提供的方案以书面方式界定收费标准、法律责任,以防范风险。

引用自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CC)组织编写的《个人理财》,中信出版社,2004年11月第l版

第四章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服务体系构造与策略分析

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目前,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包罗万象,从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全球外汇买卖市场、黄金白银的交易到名画古董、艺术品、宝石、现代艺术、家族生意、赛马、上市、继承事宜、离婚和财产保护、税收、信托等等的个人理财服务,几乎无所不包。如果按服务范围分,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3.1 投资服务

根据客户的参与程度不同,私人银行业务的投资方式分为“咨询型”和“任意型”两种:前者为自主资产组合管理——私人银行严格按照一定的准则管理资产,通常是经过与顾客协商、达成委托协议,在此框架内进行资产运作。资产管理人通过对每一个顾客专门制定资产组合,以迎合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后者是非自主资产组合管理——主要针对资产组合规模较小的客户,它基本上由各种投资基金构成,私人银行通过使用投资基金组成,可以有效的管理客户的资产,优化小额资产组合,将多块资产整体运作,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此外,投资服务还包括私人权益投资、融资租赁、风险投资和杠杆兼并等。奢侈品投资指投资于珠宝、绘画、瓷器、雕刻、名贵汽车和马车等。为了加强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奢侈品领域,私人银行主要依靠外部的知名专家,只有极少数私人银行拥有自己的专家。(同奢侈品领域一样,私人银行的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服务也基本是由专业服务商提供的。)2.3.2 银行服务

提供大多数银行业务;多币种存款;贷款、按揭贷款;信用卡、支票;离岸现金管理工具;所有的国债服务等。不附加收费的活期账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定期储蓄利率水平和灵活的利息支付;信用卡和收费卡服务;支票本、卡服务和账单的品牌服务。2.3.3 咨询服务

1.税务咨询。主要包括:与投资无关的税务咨询和税务规划;拟订移民前税务规划;与投资管理相关的税务咨询和计划,如收入税、公司股息、印花税、资本利得,税收法律对资产组合管理得影响等。目的是使客户拥有最佳的税务形式,尽可能地减少税务负担。

2.房地产咨询。主要包括:房地产融资、房地产购买、房地产清算、合同审查等。目的是使客户在房地产投资中更有效的分散风险,增加回报。3.人寿保险服务咨询。主要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一般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产品。一般而言,保险产品的风险比较低,不象发放银行贷款那样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私人银行往往通过销售保险产品作为其财富管理的第一步。国际大型的商业银行特别是那些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早已进入保险市场,通过建立分公司的形式,专门为富裕人士综合性的服务。

一个完整的私人银行业务流程,往往包括以下十个步骤:第一步:资本资料收集。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客户信息、客户家庭信息、客户事业信息等内容。第二步:资产现状分析。包括对客户的收支状况、储蓄状况、借贷状况、保障状况、投资状况、税务状况等方面的分析。第三步:风险分析。包括经济风险、事业风险、个人风险、财务风险、责任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承受力、能转化的风险等方面的分析。第四步:资产管理目标分析。包括人生目标、阶段性目标、分解各阶段服务需要、各阶段财务目标等。第五步:客户资产预测与评估。包括资产未来预测、现金流预测、市场机会与威胁、适用的假设、资产状况的财务优劣、资产评估等。第六步:财务目标的确认。包括服务需求、财务目标的确认、服务目标的确认、阶段性财务目标的确认等。第七步:基础规划。主要有基本财务规划,包括收支的预算、储蓄的策划、借贷的策划等;保障的策划,包括保障目标、风险管理、保障策略、保障建议等;税务的策划,包括税务的目标、税务的策略、避税的方法、资产海外的安排及实施方法等;个人事业财务策划;资产选择与继承策划。第八步:建立投资组合。主要包括设计资产组合,包括固定资产、私有和上市公司股权、金融凭证、贵重金属、收藏品、继承和信托资产等;客户资产管理未来预测;资产收益整体预测。第九步:实施计划。包括实施时间表、实施步骤、实施目标等。第十步:绩效评估。包括建立评估条件、考核业绩、调整资产配置、修正目标等。

核心业务:

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包括如下内容:(l)资产管理服务,或者称投资管理服务

这是银行在向客户提供顾问式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相关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由银行选择、决定投资工具的买卖并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等的业务活动。这是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又具体分为自主资产组合管理、非自主资产组合管理以及其他投资服务三类。(2)保险服务

对于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来说,提供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一般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险产品是其重要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私人银行往往通过销售保险产品迈出其财富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其风险较低,不会像发放银行贷款那样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国际上大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大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全能银行,早已进入保险市场,通过建立分公司的形式,专门为富裕人士提供服务。将保险产品与传统的银行业产品统一经营,是目前国际金融集团的通行做法。(3)信托服务

财产信托也是私人银行保障客户财富的有效方式。受托人(一般是私人银行)可按照客户的特别要求制定信托协议。财产信托保密性极高,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负责信托的所有业务,使第三者无法得知委托人或受益人的身份。信托业可取代遗嘱,以避免预立遗嘱与认证遗嘱的程序公开,同时还可以免交巨额的遗产税。(4)税务咨询和计划

税务咨询和计划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客户的税务负担,使其拥有最佳的税务形式。私人银行提供的这方面服务主要包括:为跨境移民拟定移民前税务计划;与投资无关的税务咨询和税务规划;准信托服务,包括妥善填写纳税申报单;税务法律和程序援助:与投资管理相关的税务咨询和计划,如收入税、公司股息、印花税、资本利得,税收法律对资产组合管理的影响等。(5)遗产咨询和计划

遗产咨询和计划的目的在于,当发生客户死亡事件时,以最小的钱财和感情成本,处理好财产的管理和转移。私人银行提供的这方面的服务有:拟定遗嘱及遗产合同;执行遗嘱;清算己故人士遗产。还有一类服务是帮助客户拟定婚姻财产协议,订立遗嘱,并充当遗嘱执行人。(6)房地产咨询

房地产咨询的目的是使客户在房地产投资中更有效的分散风险、增加回报。私人银行在这方面提供的服务包括:针对房地产问题的研究;房地产购买:房地产融资:合同审查;房地产清算等。

总之,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为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一是根据客户金融需求制定具有综合性且能体现个性化特点的理财规划,包括现金流、债务、税收、投资、保险、退休金、不动产以及业务延续性发展计划等。二是资产管理业务,通过个性化的投资组合管理,帮助客户保护和增加财富。三是信托和不动产业务,为客户的财产管理提供保障,降低不动产税,并保证按照客户的期望对资产进行安排。四是托管业务,通过保管、报告、记录、交易结算、收入归集、资金分配以及其他特殊托管服务来支持客户的投资行为。五是为客户定制存、贷款等金融和银行产品,为实现杠杆投资收益服务。这种多元化的私人银行业务在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同时,也扩大了收费业务基础—业务越复杂,收费项目 越多,还可以通过贷款获取利差收入。银行客户需要私人银行为其家庭或个人管理财富,为其商业活动提供金融和发展支持。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私人银行家们必须同时充当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税收咨询专家、律师、会计师和一般财富管理者的综合角色。目前国际上,私人银行依据客户不同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性的产品和服务: 1.现金管理或资本账户服务:提供大多数银行业务;多币种存款;贷款、按揭贷款;信用卡、支票;离岸现金管理工具;所有的国债服务等。

2.投资账户:股票经纪服务;研究建议;投资管理工具;根据不同的投资组合规模提供不同级别的咨询服务等。

3.资产组合服务:投资于管理基金;私人银行或专家投资经理人管理的资产组合系列产品;按照银行客户需求而构建的资产组合;保守的基金,如高等级国债、稳定的蓝筹股等;激进的基金,如对冲基金、资本基金、财产基金、商业基金等;依据客户的财富数额、管理基金的范围,客户在这些基金的管理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可以主动管理,也可以委托经营。

4.投资服务:分析报告和市场情报服务;定期经营报告(通常是月度报告);派息支付管理及其细节;基金转手费用细节;充当代理人或托管服务。

5.信托服务:遗嘱执行人;信托委托人(在岸和离岸);保险产品(人寿和非人寿);公司信托服务;安全存款服务;不动产计划;税收计划。如福特公司的 CEO经过私人银行的规划,一年仅有 7%的年税率,而美国普通人税率都在 20%-30%左右。

6.顾问服务:货币管理和财宝管理服务;政治风险、汇率预测;收藏咨询、艺术品、贵金属、良种马;经济研究服务等。

7.个人资产组合经理人:客户享有专门指定的客户经理。另外我们也可以选取欧洲和美国两个典型私人银行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作一比较,从而看出虽然具体业务操作风格会有不同,但基本金融产品工具相差不大,所提供的服务也大致相同,这也反映出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私人银行的业务类型

按不同标准,私人银行业务可分为不同类型。

1.在地和离案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可划分为在地(onshore)业务及离岸(offshore)业务。以存款计算,估计目前约 65% 或近12 万亿美元为在地业务,35%或约 6 万亿美元为离岸业务。北美是全球最大私人银行在地业务市场,估计该地区的私人银行所管理的现金及流动资产占全球在地业务的 50%以上;其次是欧洲,欧洲私人银行经营的业务约 70%属于在地业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然后则是日本及亚太地区。在离岸市场方面,瑞士及卢森堡是全球最大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仅瑞士估计就吸引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这类离岸资产。2.关系到向和利润导向的金融业务。英美国家的私人银行多采取利润导向的战略,而欧洲大陆的私人银行更注重关系和信任。3.全权资产管理和仅提供投资咨询的私人银行业务。传统上,客户授权给私人银行家全权管理资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倾向于自主投资,私人银行家只负责提供投资咨询建议。

流程:

一般私人银行业务依据以下八个层面展开工作:第一步基本资料收集,包含客户信息、客户家庭信息、客户事业信息;第二步资产现状分析,由分析师对客户收支状况、储蓄状况、借贷状况、保障状况、投资状况、税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第三步是风险分析,这是控制客户风险并提供相匹配产品服务的关键一步,主要是从经济风险、事业风险、财务风险、责任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承受力,能转化的风险等方面分析;第四步是资产管理目标分析,确定客户人生目标,并进行阶段性目标分解,明确各阶段服务需要及各阶段财务目标;第五步是客户资产预测与评估,包括资产未来预测、适用的假设、现金流预测、资产状况的财务优劣、市场机会与威胁、资产评估;第六步是具体财务目标的确认;第七步是基础规划,这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制定全面计划,具体含有储蓄借贷的基本财务策划、风险规避的保障策划、税务策划、个人事业财务策划、资产转移与继承策划;第八步是建立投资组合,使用各种金融工具产品建立最佳投资组合,为客户赢得最大收益;第九步是实施计划,由具体经理人进行操作;最后一步是绩效评估,考核方案执行的业绩,以便适时修正目标,调整资产配置。

(六)私人银行业务经营发展新趋势

6.课外阅读体系四下部分内容 篇六

歇后语:

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关公门前耍大刀——不堪一击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 参天的大树——高不可攀 苍蝇叮鸡蛋——无孔不入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 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除夕夜守岁——送旧迎新 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 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哥俩坐班房——难兄难弟 搁浅的船——进退两难

姑娘爱花,小子爱炮——各有所好

名言警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周易》 —— 《左传》 —— 《荀子·劝学》1

4.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 华罗庚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8.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

——王通

10.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陆九渊

1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12.民不信不立。

——孔子

1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

14.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

15.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1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

1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上书谏吴王》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1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2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古诗(部分):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7.阅读服务体系 篇七

一、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筹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筹资过程正好相反:前者自上而下,后者自下而上。这种战略的弊端因为1978年以来的改革政策得到放大,造成农村社会政府转换职能的同时不仅没有解决资金来源,反而加重了资金匮乏。尤其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和2000年开始进行的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题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发生了巨变:基层政府税源萎缩的同时,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的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小、不透明、缺乏规范,难以弥补县乡财政因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财政资金缺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缺位现象,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也不例外。

首先,中央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作战略性调整——财政资金应向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倾斜。这样使得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

其次,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来平衡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乡镇政府由于财政困境,不能担负当地畜牧兽医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根据对咸安改革的调查,各类公共服务亦然),而用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基本上是转移性的,经过中央、省、市县、最后落实到乡镇,由乡镇政府具体操作,提供服务。

第三,为防止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渗漏,应该加大专款专用的财政监管力度,建立透明、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以确保资金的最终流向,保障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正常供给。

二、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上的失灵都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具体经济属性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

农村的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服务,其收益范围一般来讲是地方性的,但是如果出现重大疫情,就可能影响全国。因此,该服务的主体:(1)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该项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范围,并且按照各级政府所能负责的疫情风险,分层对该服务进行供给,尤其是疫情预警系统应该逐层建立,把服务的供给压向乡镇政府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2)由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还包括饲料市场、药品市场等具有竞争性的服务领域,因此,由政府包揽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前面也分析过,缺乏执法的畜牧兽医服务市场会出现无序和失灵,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国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要在加大主管部门监管力度的情况下,谨慎的开放畜牧兽医服务市场。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供给机制。

三、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

就全国各地该服务体系的改革里看,较有成效的管理机制,一般来讲是实行“以钱养事,定岗定责,公开招聘,动态管理”。将乡镇原来的畜牧兽医站所整体改制,实现人员身份置换,即由单位人转变为企业人,在改制后的服务中心实行竞争机制,进一步将人员分化,一部分成为公益性服务的主体,获得政府财政用于畜牧兽医服务的那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另一部分人员则进行较为个人化的经营性服务,每年除上缴中心外,其余的收益归个人所有。上级主管部门即畜牧业局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有业务监督和指导的权利,并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进行年度评估,决定现有服务人员去留,以及防、检疫人员的竞岗。

四、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服务模式

强化公益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职能。加强本地的防疫检疫力度,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对农民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进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讲座。在为农民进行治疗服务的同时,为其讲解该疫病的一般性知识,规范药品、饲料等市场,维护农民的利益。

我国畜牧业的基础地位相对薄弱,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作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和国家对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畜牧兽医体系,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学者进行分类研究时一直被忽略,事实上,由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的特殊性以及固有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共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本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

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历史和现状怎么样?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改革对该体系的构建有什么样的启发?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剖析了该体系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详细描述了全国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试点之一的湖北咸安区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并对改革的绩效做出分析,最后对农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思考。

通过前文对我国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及其改革的描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构建持久高效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要具备以下条件:

(1)供给机制:根据农村畜牧兽医服务的性质,服务范围以及受益范围,确定政府是该项服务的供给主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谨慎的将其中部分服务投放市场。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来进行公共服务的分层供给。

(2)筹资机制:根据各级政府责任和权利来划分财权,中央、省级财政是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强调各级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不得移作他用。

(3)管理机制: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并上收检疫执法权,防止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兼任检疫员不作为;中心人财物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

(4)服务模式:区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明确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以公益性为主。

本文的论述表明,研究农村公共服务必然要对整个体系进行分类研究,因为各种服务因其内容、性质、服务方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供给机制、筹资机制、管理机制等。而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则可以成为分类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典型。对它的研究为其他种类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向,对进一步从各种视角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尽管本文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文还存在不少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由于所用材料有效性的存在,本文列举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可能存在于现实的偏差,由于各地进行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本文关于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分析的解释力可能会有不足。

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性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本文没有涉及或是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研究农村公共服务必然要对整个体系进行分类研究, 因为各种服务因其内容、性质、服务方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供给机制、筹资机制、管理机制等。而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则可以成为分类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典型。对它的研究为其他种类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向, 对进一步从各种视角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变量,分层供给

参考文献

[1]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7) .

[2]叶子荣, 刘鸿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J].学术研究, 2005 (1) .

[3]刘保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危机的解决之策[J].决策咨询, 2003 (2) .

[4]张军, 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 1996 (5) .

[5]张曙光, 赵农.决策权的配置与决策方式的变迁——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系统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2002 (1) .

8.阅读服务体系 篇八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国家规划。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88年高闻在《人才研究》第4期上发表的《一些省市放活科技人员的做法》。最早专门论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文献是1995年范晓峰在《科研管理》第5期上发表的《加速建立科技人才流动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675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2276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209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2432篇,具备了相当的研究规模与研究成果。其中有112篇论文是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篇文章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另有97篇文章来自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提及档案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是1991年大庆石油管理局试油试采公司在《油气井测试》第4期上发表的《加强管理 发展技术 争创一级企业》一文。到2012年底,在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档案服务体系”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检得8篇,以关键词为检索项检得1篇,以主题为检索项检得30篇,以全文为检索项检得318篇,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成果有限。没有论文是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其他层次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总之,对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将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中进行研究还无人涉及。

2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开展该项的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实践问题。第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国内外档案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现状与趋势,借鉴国外档案服务体系的相关经验;第二,有助于明确档案工作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有助于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制定与修改有关档案服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时更具有前瞻性;第四,有助于将档案服务体系融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并积极参与其中,为国家和公众提供可靠、周到、有效的服务。

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5个方面。(1)档案服务体系趋势及我国档案服务体系的现状。(2)档案服务体系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原则。(4)档案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趋势下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

3 研究采用的方法与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

由于此项研究的实践性,应当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是:

(1)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质一是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冲突,二是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博弈。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找准档案行政管理的范围与档案行政能力的平衡点,对档案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档案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寻找最佳切合点,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利用。

(2)档案服务体系首先要区分公共档案与非公共档案两个领域。公共档案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提供利用,公共档案的保密保护则要基于维护公共利益。非公共档案在最大限度的保护条件下,经授权尽可能地提供利用。

(3)档案信息具有特殊性。档案信息虽然是信息的一部分,但档案信息涉及大量的机密,包括个人隐私。档案服务要在其特殊性与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之间找准切入点。应当分级别、分层次、分内容地制定与未来档案服务体系相配套的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1)档案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2)享有档案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3)档案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4)建设公共档案服务体系时,应当注重档案服务体系的普适性与档案服务的特殊性。

4 结语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是一项基本性的政策与应用性研究,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多地应当从实践层面上研究档案服务体系如何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注:本文为2013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14)和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2013-R-3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教学反思下一篇:县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