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民间神话传说(精选14篇)
1.重阳节民间神话传说 篇一
很久以前,突然有一天,海滩北面的渔村来了一只大黑老虎,好凶啊!见了人就咬,村民们死的死、伤的伤,都害怕极了。村里有个叫石操的小伙子看到这种情况,实在太不忍心了,他决定要杀死恶虎,为民除害。但这只老虎凶悍异常,该想个好办法才行呀!石操洲着眉,在海滩上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突然,只听见“救命啊!救命啊!”从远处传来一个姑娘的呼救声。恶虎又在伤人了!石操怒从心中生,拉开了箭猛地射过去。恶虎嚎叫了一声,仍下姑娘逃走了。
姑娘慢慢爬起来,向石操作了一个揖,说道:“大哥,谢谢你!这只恶虎是天上的黑虎星下凡,只有南海龙宫的镇妖宝剑才能杀死它。我是东海的龙女,我去把宝剑拿给你!”石操拿到宝剑,跟恶虎斗了一天一夜,终于把它杀死了。但石操自己也累得口吐鲜血,倒地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里的海滩称为老虎滩,把海滩东南面的那座山称作石操山。
2.重阳节民间神话传说 篇二
一、重视自然元素
在依山傍水的岛国环境中,最原始的自然元素就是河海、土地、树木。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们从出生到成功始终和 “土”和“水”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妇孺皆知的“桃太郎” 的故事主人公桃太郎就是生在桃子里从河上漂到去洗衣服的老奶奶跟前的。“一寸法师”中由水神赐给日夜祈祷的老夫妇的拇指大小的一寸法师。另外还有由泥垢塑成的“力太郎”的故事。
《竹取物语》中每天上山伐竹的老人在竹子中发现了美丽娇俏的小姑娘就是后来倾国倾城的辉夜姬。
以上列举的故事中,除了人和自然的参与外,包括其他日本的童话甚至历史人物传说,其中都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意象,就是让这些主人公与例如老爷爷老奶奶相遇的重要因素—神明的力量,也就是英雄诞生或发迹时刻神的作用。所谓神明,自远古传承下来至今,人们自然明了他们的存在只限于意识领域。人类文明的初期,祖先们在探索身边环境求得生存的同时,一边是对地域的开发和改造利用,另一边则是对尚不明确的自然现象的迷惑和畏惧。比如风暴雷雨,山洪海啸等。这一点从‘雷’「かみなり」(有「神鳴り」即神发怒的意思)的读音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所谓神灵其根源存在于自然之中。借助自然的力量生出或者创造出这些英雄人物这本身也是孕育的一种,是原始阶段母系氏族延存下来的信仰,更是自然崇拜中被赋予的灵感和智慧。
无论是从老夫妇为了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给孩子取名为 “桃太郎”,还是老爷爷老婆婆日夜向神明祈祷得到一寸法师来讲,都反映了民众在受到自然恩惠的同时也对自然充满了感恩和敬畏。
二、强调集体、推崇以小搏大
同样是英雄故事,西方的英雄多是脱离集体的规则和束缚率性而为的人物,最终成败与否决定他们狭义行为的英雄定义。与之相反,日本历史人物也好童话传说中的虚拟人物也罢,成功的前提脱离不了团体的帮助,在由重视集体主义的国民创造的传说故事中也从不忽略让主人公成功的集体力量。
另外,地域狭小、擅长在细微中发现创造的日本国民在世界上某些方面给人留下“微小”“精细”的印象。从外界历史上人们对于日本的称呼评价以及内部日本人本身和其文化的因素来看,比起强大的力量打败弱小他们更喜欢看似柔弱的群体战胜强大的精神和这类故事。
简而言之就是更加欣赏以小搏大。
在《桃太郎》的故事中,刚刚成长为少年对的桃太郎前往鬼岛为民除害,首先在年龄上就显示出了“小”的一面以及和厉害可恶祸害百姓鬼岛上的妖怪这一“大”的一面,他跋山涉水,途中把老婆婆为自己准备的糯米团子给了有需要的小白狗和小猴子以及雉鸡,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此时集体的力量已经具备。在与妖怪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以桃太郎为主,小白狗、小猴子和雉鸡都发挥了作用,在他们共同努力下让妖怪降服最终造福了村民。
同样这些因素和构成在《一寸法师》《竹取物语》《力太郎》《百合若大臣》等作品中均有体现。
纵观这些传说,童话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也好,历史传说中源义经、织田信长、等这些史实人物也好,他们中有些人最终结局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成功。其中有像织田信长这样欲在全国称霸却最终失败的凛然悲怆的英雄,也有在战国时代完成天下统一的丰臣秀吉这类不断进取扩张完成霸业的英雄。无论哪种,这些人物在日本国民心中和史学界文学界的地位都是不可估量的,甚至部分作家和学者在内心更加欣赏和偏袒源义经和织田信长这类。
综上总结日本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像,大致可以粗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也是传说创作各大类型的侧重点。首先是协作型,即「共同型」,《桃太郎》中桃太郎的成功就是典型代表。 其次是“神灵参与”型,在民俗学的专门研究词汇中称其为 「まれびと型」。在『古事記』中多出现此种神话传说。对于「ま れびと」( 意为定期来访的他界精灵) 和这类作品,日本国文大师折口信夫有过深入研究。接着是“倾向弱者”型,日语中形容故事喜欢传说把这类现象称为「判官びいき」,也就是对弱者表示同情,欣赏以弱胜强。最后是“恶党型”(「悪党型」),从字面变可看出这类英雄像的特点为恶却不失大义。《豪盗德次郎》《万二郎万三郎物语》是这一风格的明显表达。在众多作品中,这些英雄像并不单单具备其本身侧重的特征,也混合着其他或共同协作或赞扬智慧的弱者或神灵出现的意象。
社会的缩影,不管其中神话传说还是民俗故事再或是历史人物传说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摘要:日本流传至今的童话传说历史悠久,是其最初的地理环境和民众生存状态的寓意写照和升华。这些传说大部分来源于民间,其中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多是集体中的英雄式人物故事。这类故事多以一位看似不甚起眼却经过磨难在众人帮助下披荆斩棘大获成功的大团体中的人物为主。总结此种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均有着重视集体以及深系自然的两大特征。
3.谈古话俗:重阳节的传说 篇三
汉代,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一家人守着一块薄地,安分守已地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决定去东南山中造访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
桓景走过千山万水,也没有见到仙人的踪迹。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了过去,鸽子又向前飞了两三丈,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住处。
桓景走到门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终于开了,出来一个白胡子老人,他就是费长房。费长房给他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学习降妖的法术。桓景遵照老人的话勤奋地练习。直练到九九八十一天,费长房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日,瘟神又要出来害人了。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一包茱萸叶子,一瓶菊花酒,叫你家乡父老都登高避祸。”说完,他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送回汝南去了。
4.中国民间神话传说 篇四
有一天,一个远房舅爷骑马来看望他,带来一大壶酒和一大袋花生米。周二家里还有半升米,他煮了白米饭招待舅爷。可是木凳子全断了腿,两人只得盘腿坐在地上,你一杯我一杯,喝干了那壶酒,把花生米吃得一粒不剩。
那周二醉了八九分,突然站起身,把手里的酒杯摔了个粉碎:“唉,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过这样半死不活的穷日子!”
那舅爷也喝得醉醺醺,当即从衣兜掏出来一个铜钱,“哐当”一声摔到地上,铜钱滚了两圈,“骨碌碌”滚到床底下去了。
“周二,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甥舅两个又笑又骂,酒足饭饱,倒在炕上,美美睡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那舅爷就骑上马走了,因为他家住在很远的另一个墟镇。
那周二浑浑噩噩又过了半年,他日日游手好闲,没饭吃时,就去帮人家做几日短工挣点柴米。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他也学着别人家的样子,一大早起身洒水打扫房屋,没想到,扫帚伸入床底下,“叮”一声响,扫出来一个铜钱。
他突然想起舅爷来的那一天,想起他自己说过的话:“唉,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过这样半死不活的穷日子!”又想起他舅爷的话:“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想到这里,周二丢下扫帚,拿那铜钱跑到街上,街上热热闹闹的,因为要过年了,街上有人在卖洗脸水,一个铜钱一盆热水,热水旁放着清香的南方柚子叶。
周二灵机一动,拿那个铜钱买了一盆热水,把自己干干净净洗起来。
洗清爽了,周二对老板说:“老板,不怕你笑话,今年我没挣到钱,家里人都好几天没洗脸了,你这盆热水就让我端回家,给他们也洗洗干净。”
老板见他说得蛮可怜,就答应了。
周二急忙端起面盆往家跑。其实,他哪里要那盆洗脸水呢?他想要的是那个洗面盆。那会儿,洗面盆是用铜造的,拿到当铺去,很能值几个钱。
周二拐进一条小巷,把热水倒掉,拿那洗面盆去到一家当铺:“老板,我家里急用钱,这个面盆暂时押在你这里。你先借我半吊钱,晚上我再来取回面盆,本息照算。”
老板拿个小锤子敲面盆,那面盆发出好听的“当——当——”声,他看那面盆的铜质蛮好,半吊钱又只借一天,这生意当然不会蚀本,于是他很爽快地取出半吊钱,交给了周二。
周二拽着那半吊钱,跑到墟上去,买来五升饱满的大黄豆,跑回家用水浸上,浸好了捞起来,用他老爹留下的大石磨磨起来,很快就做成两板水豆腐。他挑到街市上,大声叫卖:“卖水豆腐,新鲜现磨的水豆腐罗——”
话说那个墟镇原本没有豆腐店,而那时辰,正是每家每户都要准备烧晚饭的时候。听到周二叫卖豆腐,好多人从厨房跑出来,围着周二,抢着买他的豆腐,不一会儿工夫,两板水豆腐全卖光了,一块也没剩下。
天还没黑,周二坐在晚照里,数那水豆腐卖得的钱,除去买大黄豆的半吊本钱,净挣两吊钱,还多几十个铜钱。
周二拿衣袖抹干汗水,高高兴兴拿半吊钱去当铺,赎回了那个面盆;又高高兴兴拿面盆到街上,还给那个老板,为了感谢他,他还多付给那老板一个铜钱。那会儿,卖黄豆的店还没关门,周二又到那店里,用挣来的钱买来十五升大豆,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起身浸水,磨成六板水豆腐,挑到街市去,不到一盏杯工夫,又卖光了,这回挣得八吊钱,还多好几十个铜钱。
第三天,周二又做了更多的水豆腐……
从那以后,周二专门做起豆腐生意,他慢慢积蓄了一小笔钱。三个月后,他买回来两只小猪崽,用豆腐渣喂大了,不久,母猪生了一窝猪崽儿,周二拿到市上卖,又得到一大笔收入。
5.河北民间神话传说 篇五
相传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庙内供奉“千手千眼”菩萨,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1988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将其定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道场”。三皇姑的传说早在隋朝时期,就变得人人皆知,《搜神记》二十卷,视观音为神。略记曰:“妙庄王有三女,长妙音,次妙缘,三妙善,妙善即观音大士。王令赘婿不从,逐之御花园,居之白雀寺,苦以搬运,极所不堪,旁役鬼力代之。王怒,命焚白雀寺,寺僧俱毁于焰,大士无恙如初。命暂之,刀三折;命缢以白练,忽黑风遮天,一白虎背之去。至尸多林,青衣童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桥,救诸苦难。还魂再至尸多林,遇一耆硕,指香山修行。后,庄王病急,剜目断臂救之,尔时道成。空中现千手眼,故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6.古代民间神话传说 篇六
雍正十三年(1735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郑板桥到郊外踏青赏花,信步走进一个花树掩映的小院。抬头一看,只见亭壁上贴着自己写的词。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妇人,当她听说眼前这人正是郑板桥时,万分高兴,忙给他准备午饭,又将自己17岁的女儿饶五姑娘喊出来,拜见这位她仰慕已久的大艺术家。饶五姑娘果然是郑板桥的铁杆粉丝,一见面就高兴地说:“久闻公名,读公词,甚爱慕,闻有《道情十首》,能为妾一书乎?”时年43岁的郑板桥对这位美丽的姑娘也一见钟情,不但为她书写了《道情十首》,还题了一阕《西江月》赠给她:
微雨晓风初歇,纱窗旭日才温。绣帏香梦半蒙腾,窗外鹦哥未醒。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俩将题词收下。老妇人听说郑板桥丧偶,又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郑板桥见这姑娘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心里自然高兴,说了两句客气话后,便愉快地答应下来,并相约两年后他中了进士,再来迎娶。
这件事被商人兼诗人的程羽宸知道了,他对郑板桥非常崇拜,便拿出500两银子替他作聘金交给饶家。雍正十五年(1737年)郑板桥自京城回来迎娶时,他又拿出500两银子送给郑板桥,作为娶新妇的费用。
当然,程羽宸的银子并不是白送,补偿的代价就是郑板桥的字画。这1000两银子,按1两白银当时能买120斤大米计算(1740年前后价),一共能买12万斤大米。如今大米按2元1斤计算,则相当于今天的24万元人民币。这“稿费”自然不低,但以此换来的美妾,与郑板桥恩爱终生,更是“无价之宝”。
郑板桥还有一些“稿费”收入,不是银子,而是实物。试举两例。
例一:
7.重阳节民间神话传说 篇七
一.报春与催耕
在春末夏初之际总能听到一种鸟的鸣叫, 好像发出“布谷布谷”声, 这就是布谷鸟, 是杜鹃鸟中的一种。在民间传说中, 这是上天派到凡间来的一种神鸟。每年的春末夏初, 上天都要派这种神鸟来到凡间, 催促农人及时耕作, 就是所谓的布谷催耕了。布谷鸟来到凡间, 勤勉鸣叫使得周围几里地方的农人都能听得见。村民们能从布谷鸟的啼叫声中听出它是在说:“布谷布谷。”于是每年当布谷鸟开始啼叫的时候, 村民们就开始耙田施肥, 撒谷播种了。村民们所说的关于布谷鸟的传说, 其实是劝喻种田人要懂得观察物候, 适时而作, 不要耽误农时。从这里看出, 人们将杜鹃鸟与农业生产时令联系在一起, 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人们通过杜鹃鸣叫声传达出对农业生产的希望, 表达人们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企盼。
二.寄哀思与伤离别
在民间传说中, 人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杜鹃啼血”的传说。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中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但主要的故事内容大致是一样的。传说古时的蜀王望帝, 是一个勤政爱民贤德的帝王。当时发了洪水, 望帝无能为力, 就派宰相治水, 消除了灾祸。望帝感到自己的品德才能不及宰相, 于是主动禅让, 隐居于山中。当望帝离开的时候, 正值二月满山杜鹃悲鸣, 声声啼血, 蜀人听到杜鹃鸟的啼鸣, 就想起了望帝。后世便说杜鹃鸟是望帝的魂魄所化, 他在暮春的声声悲啼, 寄托对故国的哀思。这个传说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中都有相应的记载, 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杜宇化鹃”的传说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是属于“人化为鸟”类型。“人化为鸟”的传说故事类型体现古人的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观念, 既有神话因素, 也带有迷信色彩。这种类型的传说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于是将理想寄托在幻化的事物之中, 从而表达人们的心声。在这里杜鹃成了悲剧色彩的象征, 象征一种悲悯情怀。
古人还认为布谷鸟鸣四声一顿, 仿佛在说“不如归去”, 所以在一些传说中, 人们还赋予杜鹃鸣声以神奇的力量, 可以关乎人的生死离别, 国家的兴衰存亡。如在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杜鹃, 始阳相催而鸣, 先鸣者吐血死。尝有人山行, 见一群寂然, 聊学其声, 即死。初鸣先听其声者, 主离别;厕上听其声, 不祥厌之法, 当为大声应之。”从这里可以看出, 学杜鹃的声音有亡故, 听杜鹃的叫声, 主离别, 有不详的预兆。这里也表现了古人的一种灵物崇拜的思想。而在后人的流传中, 多将杜鹃鸣声表达为离别的意义。
“杜鹃啼血”有丰富的审美文化底蕴, 在我国古代, 许多诗人都喜欢选择杜鹃这一意象, 在诗文中将杜鹃作为寄情的载体, 传达他们的悲凉思绪与情感, 表达思念、离别的哀伤之情。如李商隐在《锦瑟》中以:“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抒写着对亡妻的深情的悼念, 秦观以“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抒发了自己惨遭贬谪的清冷与孤寂。而诗歌中杜鹃的艺术形象, 显然是来自民间传说的。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得益于民间文学的滋养, 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
在民间传说中, 杜鹃鸣声有着多重涵义, 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人们在杜鹃鸣声里寄托各种情感和追求, 反映人们内心世界的追求。杜鹃鸟不仅仅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 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 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理想, 无论是对春耕播种的希望, 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还是寄托思念、离别之情。杜鹃鸣声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意蕴是不应当简单否定的, 它将长久地存在下去。
梁益姣,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杜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意象。而在民间传说中, 杜鹃的意象更是频频出现。在这些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中, 杜鹃鸟不仅仅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 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 本文将对民间传说中的杜鹃意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8.羌绣的民间三国传说 篇八
比如羌绣的创始人,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亮。诸葛亮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忙碌的人,生前为北伐操劳,死后还要被各种传说召唤。吃的喝的,用的骑的,一提来历,开头永远都是“孔明先生”。
传说是这么讲的。三国时期,汶川羌族非常强悍,他们不服王化,桀骜不驯,是蜀汉的心腹大患。诸葛亮要专心北伐,非要收服这个地区不可。他先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学生姜维。没料一群羌族女将他打得灰头土脸,狼狈逃回。
诸葛亮一听,就回屋绣了一条围腰。上头绣着各色漂亮的花纹,五彩斑斓。姜维将信将疑,把围腰送过去。羌族女将看到如此精致漂亮的东西,爱不释手,于是暂且罢兵,回去研究挑花技法了。姜维趁机进兵,彻底平定汶川一代的羌族势力。而当地女子一代代沉迷于刺绣无法自拔,最终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羌绣文化。
这故事当然不是真的。但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羌绣至少有一部分来源是中原文化。
关于羌绣起源的民间故事,还有许多版本。从来没有一个版本里,讲姜维爱上羌女的。这在热衷男女八卦的民间故事里,简直不可思议。显然,羌女们非常有个性,就沉迷于羌绣,对臭男人才没兴趣呢。
我一直觉得,羌绣也罢、彝绣也罢,这些奇葩且有趣的民俗故事,都值得深入挖掘研究。传说未必严谨真实,但能从中看到技艺的变迁传承、习俗渊源以及历代传承者的精神面貌。
若是没有互联网,恐怕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羌绣的存在,想不到它和三国之间的关系,更遑论关注和保护了。这些故事只会随着羌绣手艺慢慢湮灭吧!
不独羌绣,很多传统文化都是如此。太多的好东西被遗忘在角落里,太多的故事和传奇慢慢被淡忘。它们并不缺少让当代人喜欢的魅力,只是缺少好的渠道来引起关注而已。在这个信息过载的社会,没了关注度,很快就会被冲刷到连渣都不剩。
9.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 篇九
冯梦龙有一个好友叫叶仲韶,也是当时的一个才子。一天,他们两人一起逛街,在经过一个测字摊时,有很多人围在那里。冯梦龙灵机一动,便出了个字谜让叶仲韶猜。谜面是:“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口吐阴阳怪气。”
叶仲韶沉思片刻,笑着对冯梦龙说:“学士大人不愧是制谜高手,那边围着许多人,我猜你的谜底应该就是那占卜的‘卜’字。”
10.民间真实的神话传说 篇十
1。完美的计划
在靠近咖啡馆后门的地方,钱小林正坐在桌边喝咖啡,古亚樵走进来坐在他对面,问:“什么活儿?”钱小林伸出手比画成手枪状,对着自己的胸口说:“我想请你杀了我。”古亚樵看见钱小林一本正经的不像开玩笑,愣了愣说:“这个买卖太荒.唐!我要打破道上的规矩,必须问明白。”
钱小林悲伤地说:“我实在无颜活在这个世上!”
钱小林是上海滩流氓大亨钱雄伟的二儿子,从小厌倦打打杀杀的生活,一直帮父亲打理正当生意。他有个双胞胎哥哥叫钱大林,无恶不作。前不久,钱雄伟死后,钱大林伙同律师篡改了遗嘱,霸占了全部财产,还强占了钱小林漂亮的女朋友胡媛媛。钱小林痛不欲生,找警察局和法院申诉。可是钱大林早已经买通各路神仙,警察局和法院概不受理。钱小林想找人报仇,但是钱大林本身就是流氓,随从成群,他想杀钱小林易如反掌,钱小林想杀他却是难如登天。
钱大林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把钱小林安排在他旗下的黄金交易所里坐柜台。钱大林经常带着胡媛媛来看望他,假装问寒问暖,其实暗含讥讽。钱小林实在承受不了这种羞辱,不想活了,可是他又不愿意自杀,留下窝囊的笑柄。思来想去,他选择了请杀手杀他的方式来了结生命,为自己保全体面。
听完钱小林的解释,古亚樵站起来告辞,说:“你已经混到这种地步了,哪有钱付昂贵的酬金?”钱小林示意他坐下,说:“我有个完美的计划,酬金是两根小黄鱼,现场交易。”
按照钱小林的计划,下午,黄金交易所一开门,古亚樵走近钱小林的窗口,钱小林把装有两根小黄鱼的袋子递给他以后,他就冲钱小林开枪。每天下午开门的时候,是交易所顾客最多的时候,保安是不敢乱开枪的,古亚樵完全可以在十几秒内脱身。出了交易所大门就是繁华的大街,跑进大街上的人流里,就像鱼儿进了大海,瞬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古亚樵思索片刻,认为这确实是个完美的计划,便爽快地说:“成交。”
钱小林看看手表说:“现在离交易所开门还有十分钟,从这里到交易所的路程得五分钟左右,我现在就走,你五分钟后出发。记住,来个痛快的,最好一枪毙命。”
走出咖啡厅,拐过街角,钱小林挥挥手,躲在旁边的随从跑出来,毕恭毕敬地说:“钱爷,请吩咐。”钱小林说:“跑步去对何浩伟所长说,赶在开门之前,把我办公桌抽屉里装有两根小黄鱼的袋子交给一号窗口的柜员。开门后,会有一位穿着黑西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来拿袋子,叫柜员什么也别问,直接把袋子交给他。”
随从领命而去。钱小林钻进旁边的老爷车,扬长而去。
交易所的大门准时打开,古亚樵来到一号窗口,接过袋子,掏出枪,冲钱小林的胸口就是一枪,钱小林应声倒地。交易大厅里顿时一片混乱,保安们拔枪包围过来,古亚樵把枪扔在地上,双手高高举起。
一会儿,警察来了,封锁了交易大厅,勘查现场,然后把古亚樵带到二楼临时审讯室里审问。
2。完美的一箭双雕
此时,在别墅里,钱大林正在向胡媛媛邀功,笑嘻嘻地说:“我那可怜的弟弟,本来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可是你坚决要我假装他去请杀手自杀,借刀杀人,现在只怕他已经做了冤魂了。”
胡媛媛说:“我这是为你好,他活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死了,一劳永逸。”
这时,冲进来一群警察,带头的警官说:“钱大林,你涉嫌谋杀,被逮捕了!”
钱大林大叫:“你们凭什么说我谋杀?证据呢?”
警官一挥手,古亚樵被带进来了,对钱大林说:“我全招认了,你就认罪吧。”钱大林冷笑一声说:“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也不懂你在说什么。”古亚樵说:“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咖啡馆里,我带着一个背包。背包里,有一台录音机,是一位美国朋友借给我的,我们的谈话内容全部录在里面。你和钱小林虽然长得像,难分彼此,但是说话的声音却有很大的区别。”
钱大林崩溃地对古亚樵大叫:“这是一个阴谋!告诉我,谁主使你害我的!”古亚樵只是嘲弄地看着他,默不作声。
钱大林被警察带走了。后来,钱大林在监狱里畏罪自杀。
钱氏两兄弟完蛋了,最高兴的莫过于何浩伟了。何浩伟跟着钱雄伟鏖战江湖几十年,是钱氏集团的大管家。此刻,他正在钱氏豪宅里,和古亚樵谈笑风生,商讨怎样将钱氏财产合法据为己有。
古亚樵恭维他说:“何爷,您这一箭双雕的计谋厉害啊!让我杀了钱小林,然后供出钱大林,又花钱把钱大林弄成畏罪自杀,找人冒名顶替把我弄出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坐拥千万财产,实在是高啊!”
何浩伟捻着稀疏的山羊胡说:“我这次成功,除了你之外,还有一位美人相助,她才是关键。”何浩伟一拍手,屏风后转出风情万种的胡媛媛,把古亚樵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
原来,胡媛媛把钱大林的计划悄悄向何浩伟全盘托出,于是,早就窥伺钱氏财产的何浩伟就导演了这个一箭双雕的好戏,作为回报,他答应分给胡媛媛一笔不菲的钱财。钱大林找到古亚樵这个杀手,也是胡媛媛和何浩伟暗中策划的。
三个人正在举杯庆祝,钱小林带着律师和一帮兄弟来了。何浩伟眼珠瞪得溜溜圆,指着钱小林说:“你不是死了吗?”钱小林抚摸着包扎着纱布的胸口,嘲弄地说:“老天保佑我大难不死啊!”何浩伟愣了片刻,忽然转过头狠狠地盯着古亚樵说:“一定是你故意打偏,你背叛我!”古亚樵急忙说:“不可能的,我的枪法百发百中,不可能打偏。”
钱小林搂过胡媛媛,说:“你们别吵了,告诉你们,枪没有打偏,是我的心脏长偏了。我小时候去医院体检,医生就发现我的心脏长反了,这个秘密只有我和妈妈知道。我就是利用这一点,才铤而走险,和媛媛密谋,定下圈套,让你帮我除掉大哥,夺回本该属于我的财产。何叔,说实话,也只有你才有除掉我大哥的能耐。”
当初,钱大林篡改遗嘱,独吞财产。钱小林忍气吞声,胸怀大计,说服胡媛媛投靠钱大林,唆使钱大林借刀杀人,然后故意把钱大林的计划透露给何浩伟,借何浩伟之手除掉钱大林。那天,古亚樵来到交易所窗口后,钱小林本来可以坐着把袋子交给古亚樵的,但是那样的话,古亚樵就会一枪崩掉他的头。所以,他站起来,把胸口露出来,古亚樵顺手只会朝胸口开枪。古亚樵的枪法越准,钱小林活命翻盘的机会就会越大。
警察勘查现场时,钱小林的心腹买通警察,悄悄把钱小林转移到秘密安全的地方救治。
后来,钱小林给了何浩伟和古亚樵一大笔钱,放他们一条生路,远走他乡,永远不许回来。
3。完美的谋杀
钱小林终于扬眉吐气,在这场较量中,他不但夺回财产,还重新抱得胡媛媛这个美人归。当然,他的这个计划,多亏了胡媛媛鼎力相助,胡媛媛功不可没。为了答谢胡媛媛,他精心准备了一枚大钻戒,邀请胡媛媛在别墅里共进晚餐,准备向她求婚。
两人一见面,胡媛媛就双手圈着钱小林的脖子,热吻起来。
忽然,钱小林一把推开胡媛媛,大叫道:“你在干什么啊?干吗咬我啊。”钱小林的嘴唇上,裂开一道口子,渗出血来,钱小林恼怒地伸手擦掉。胡媛媛“格格”地娇笑道:“我要烙上一个印记,你永远属于我。”
钱小林跟着笑了几声,忽然头晕目眩,脸色大变,指着胡媛媛大叫道:“你想害死我,你的牙齿有毒,我中毒了!”胡媛媛仍然娇笑着说:“傻瓜,我的牙齿如果有毒,我岂不是也要死了,我可不愿意,是我的衣服上有毒。”原来,两人热吻时,钱小林的双手很自然地搁在胡媛媛的腰上,沾上了衣服上的毒,伸手抹擦嘴唇上的血时,毒就进入了血液里。
钱小林凄惨地问:“你为什么要害我?”
胡媛媛冷笑着说:“报仇!”
胡媛媛永远不会忘记她爸爸妈妈是被钱雄伟害死的。胡媛媛的妈妈长得很漂亮,一次上街时,被钱雄伟看上,强行占有了。她的妈妈不堪羞辱自杀,爸爸找钱雄伟理论,被打成重伤,不治身亡。仇恨的种子从小就埋在了胡媛媛幼小的心灵里,发誓要报仇。长大后,她借机接近钱小林,和他成了朋友,时刻在寻找报仇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钱雄伟死后,钱大林独霸财产,成为兄弟反目的契机,钱小林的翻盘计划,成为胡媛媛报仇的契机。钱小林治疗期间,她曾经想下手,但是钱小林的心腹在身边看得紧,她无可乘之机。她猜测钱小林事成之后不会轻易放过她,所以她精心设计,率先下手,成功地让钱小林不知不觉地中了毒。
胡媛媛的复仇使命终于完成了!
垂死的钱小林有气无力地说:“我其实早就怀疑你了。当初,我劝你投靠我大哥时,本来担心你不会同意的,可是你答应得太爽快了,说明你内心根本不爱我,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悄悄地调查你了,对于你的身份,早就调查得一清二楚。没想到,你下手比我快,我先着了你的道。可是你虽然杀死了我,但是也最终难逃一死。”
胡媛媛“哈哈”大笑,嘲弄地问:“你就快死了,怎么杀死我啊?”
钱小林默不作声,眼一翻,死了。
胡媛媛离开时,看到桌子上的钻戒盒子,忍不住打开,里面躺着一枚精美的钻戒,那颗钻石价值不菲,煞是诱人。胡媛媛小心翼翼地拿起来,仔细地检查一遍,确认没有下毒,也没有机关,嘴里喃喃自语:“这么美的戒指,本姑娘照单收了。”边说边喜滋滋地往无名指上套。
忽然,她感觉无名指像被蜂子蜇了一口,大惊失色,举起手看时,只见一条黑线从手指上快速往上窜起,不一会儿就到了心脏。原来狡猾的钱小林在戒指的环内暗下了一个细如发丝的针头,针头上涂抹了见血封喉的毒药。
11.“药王”孙思邈的民间传说 篇十一
长寿与仙丹
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县县城以东,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的山脉,叫做药王山。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孙思邈以年迈有病为由,辞别唐高宗李治,回到故里,开始了他在药王山南麓的隐居生活。
在药王山上,登上药王大殿的台阶正好是141级,当地老百姓传说,这141级台阶暗合了孙思邈的寿命,他活了141岁。
但在学术界,关于孙思邈究竟活了多少岁,一直众说纷纭,大致有六种说法:最小的是101岁,最大的是168岁,其余四种说法分别为120岁、131岁、141岁和165岁。
但各种历史文献都说明孙思邈活过了百岁,是一位长寿老人。那么,他长寿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很多人为此修身求道,也有人让别人修道炼丹,来完成自己长生不老的梦想。
孙思邈年轻的时候也曾迷信炼丹术,相信炼丹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在太白山隐居的时候,孙思邈还曾专门到四川收集高质量的丹石作为炼丹的原料。他把几种药放在一起烧炼以后,在丹鼎上出现了一层非常漂亮的结晶。孙思邈认为这就是丹药炼成的标志,他将白色的结晶扫下来,盛好——这就是“仙丹”的成品。
孙思邈在30岁的时候,成功地炼制出一种白色的丹药,他给这种丹药起名为“太一神精丹”,这实际上是我们现在精制的砒霜。
众所周知,砒霜是一种剧毒的物质,吃下去甚至会有丧命之虞。为什么孙思邈精心炼制的丹药会是剧毒的砒霜呢?在汉唐时期,很多人迷恋炼丹术,孙思邈也不能免俗,但在当时简陋的研究条件下,炼成毒药作“仙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不过在后来的行医过程中,孙思邈发现很多人在服用所谓的仙丹之后,病情加重甚至有中毒的表现,便开始怀疑炼丹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所以后来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宁食野葛,不服五石。”
野葛是一種剧毒的药物,吃下去必死无疑。五石又是什么呢?五石指的就是五石散,所谓五石散就是用紫石英、白石英、钟乳石等五种矿石磨成面,让人喝下去,其实就是石头粉末。很明显,此时的孙思邈已经跳出了“炼丹长寿说”的桎梏,看出这种做法是有害无益的。所以他说,宁吃毒药,也不要吃石头粉。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在陕西铜川市的耀州区(当地人习惯把这里叫做耀县)有一个名叫“孙原”的村子。据说,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着孙思邈的后代。
孙原村现有人口三千多,分属张、焦、李、蔡四大姓,相传都是孙思邈的后裔,却唯独没有姓孙的人。史籍记载,耀县是孙思邈的家乡,人们保留了孙思邈的祖茔,重新修建了他的故居,那么为什么这些孙思邈的后裔都不姓孙呢?
这要从一个传说说起。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得了重病,宫中太医都束手无策。李世民得知华原有个孙思邈,医术高超,于是下旨宣孙思邈进宫医病。
在李世民下旨当晚,孙思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骑着只老虎,老虎大张着口,右手拿着一把芭蕉扇,左手提着一篮李子。结果第二天,就有人来请他了。孙思邈认为此梦预兆不祥,所以就叫他的后代赶快改名换姓。
然而,关于孙思邈的后代是否真的改换过姓名这件事,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关于孙思邈的生平,也只有区区不足千字。
据《新唐书》记载,孙思邈自幼聪慧好学,记性还特别好。7岁就可以日诵千言,并且精通诸子百家。但是,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四处求医问药,因此倾家荡产,家道中落。所以,孙思邈自幼就切身体会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道理。
孙思邈的家乡,盛产药材。他一面学习医书,一面不畏艰险,手执小镐,身背药篓,越岭攀崖,进山采药。除了走遍家乡附近的名山大川外,他还经常到五台山采药。采药回来,就亲自晾晒、加工,有时还亲自试用。
孙思邈20岁时,医道学成。他一心要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穷苦百姓服务,对于没有钱看病的人,他不但不收诊费、药钱,还腾出房子给远道来的病人住,并亲自熬药给病人喝。不论三更半夜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一定立刻赶去救治。
孙思邈对医术精益求精,对于在医疗实践中发现的一些新疾病,创造出很多新的治疗方法。眼科疾病夜盲症的发现者就是孙思邈,找到治疗方法的同样是孙思邈,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那时,山区的老百姓中,有的人白天视力正常,一到了晚上,却什么也看不见。孙思邈经调查发现,患这种病的都是穷苦人,他们劳苦终日,却得不到温饱,更缺乏营养食品。他想到医书中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又想到五台山区的飞禽和野羊、野猪很多,便让夜盲症病人吃捕获动物的肝脏。病人吃上一段时间,夜盲症便慢慢好转了。
同时,当地还有几家富人也找他看病,病人身上浮肿,肌肉疼痛,浑身没劲,孙思邈诊断为脚气病。他联系穷人患夜盲症的原因,分析富人患上脚气病很可能也和饮食有关系。
经过比较,孙思邈发现,富人多吃精米白面、鱼虾肉蛋,而穷人多吃五谷杂粮,再仔细一分析,粗粮内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把这类东西全去掉了。他估计,脚气病很可能是缺少米糠和麸子这些物质引起的。于是,他试着用米糠和麦麸来治疗脚气病,果然很灵验,不到半年,几家富人的脚气病都陆续治好了。
后来,他还发现用杏仁、吴茱萸等几味中药也能治好脚气病。
悬丝诊脉的传说
说回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的事,据说孙思邈用的不是一般的方法,而是传说中的“悬丝诊脉”。在孙思邈故乡的药王庙里,有这样一幅壁画,壁画的名字叫“引线诊脉”,讲的就是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从这件事中能否找出一些孙思邈长寿的秘密线索呢?
民间流传孙思邈三度辞封,唐太宗李世民封过他一次,唐高宗又封过他两次,都被他拒绝了。在拒绝唐太宗的封官赏赐之后,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却因病生命垂危。于是皇帝一道圣旨,孙思邈又被召回皇宫。据说,这次诊病孙思邈就使用了高难度的“悬丝诊脉”方法。就是将丝线的一端放在皇后的脉位上,由宫女扶着,将另一端拉出很远,利用丝线采切脉。
关于“悬丝诊脉”,唐代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文献,但清代确实有相关的记载。慈禧生病时,太医就曾使用过“悬丝诊脉”的诊疗方法。不过,在诊脉之前,太医会先向老佛爷身边的宫女、侍卫以及大臣询问慈禧的身体状况,然后,他会去拜见慈禧,通过望色,进一步了解慈禧的身体情况。最后,他才会给慈禧“悬丝诊脉”。所以,“悬丝诊脉”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是在对病人的病情有了比较详细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的。
在唐代,“悬丝诊脉”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很有可能是老百姓都认为孙思邈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所以把这件事安到了他的身上。
据史书记载,孙思邈93岁时犹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白首之年,未尝释卷”,晚年仍能从事著述。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农历二月十五,孙思邈早晨起来沐浴身体,衣冠整齐,然后拱手端坐。他对子孙说:“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往采。”一会儿便气绝,辞世而去。
他在遗嘱中指示“薄葬”,不用任何殉葬器物,祭礼中不用猪、牛、羊等牲畜。
孙思邈去世后一个多月,容貌没有改变。把他的尸体放入木棺中时,轻得就像只有衣服一样,人们都感到很奇怪。
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孙思邈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因此,后世又称他是“孙真人”。
12.民间神话传说故事200字 篇十二
弟兄两个性格不同,少不了磨牙斗嘴,在父亲的训教下,坏事却成了好事。他们都能以自己的长处去要求别人。勤反对俭懒惰、惜力、不吃不动。俭自然也反对勤的奢侈、浪费、挥金如土,这样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勉励,各人缺点都不敢轻易抬头。兄怕弟反对,不敢轻易花钱,事事俭点;弟怕兄嫌弃,也乖乖地起早贪黑地干活。所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分富裕。不久就远近闻名了。县太爷知道了这事儿,就亲笔为他家题了“勤俭”的金字大匾。从此,这家更是名扬全县,无人不晓了。
后来,勤和俭的父亲不幸去世,弟兄二人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激化。终于达到了不分家不能生活的地步。在他舅的主持下,为使财产分得公平,连县太爷题的大匾也一分两瓣,各人占有自己的半拉。
分了家,弟兄二人谁也不再怕谁反对,都毫不顾忌的按自己的脾气行事。勤虽然努力耕种,挣得不少收入,但生活铺张,挣一个花两个,日子自然很穷。俭尽管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但由于天天睡觉不干活儿,家里没进项,日子也过不上来。没几年,分家时分得的东西被挑光了。弟兄二人一个比一个寒酸。
13.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篇十三
明朝隆庆年间,沪上小镇朱家角的漕港河两岸坐落叶、李两个村庄。两个村庄虽说共饮一河之水,却因祖上的积怨纷争不断,他们共同烧毁了联通两岸的唯一桥梁,从此立下规矩,叶李两族世代不得通婚,老死不相往来。说来也怪,自从立下这规矩后,三十年来,叶家庄生下的全是男娃,而李家庄的后代全是女娃。李家庄的姑娘因为只能生女生不出男,媒人便少有问津,只好远嫁异乡。李家庄因为严重缺少劳动力,长久下来田地荒芜了大片,日子也越来越穷。而叶家庄的小伙子娶亲成了大难题,外乡的闺女家借机在彩礼上漫天要价,为了娶媳妇,很多叶家庄的人不惜卖房卖地。人们都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睦邻友好,上苍给他们的惩罚。
“照这样下去,咱这庄子早晚绝户了!”李家庄的长老终于憋不住了,他召集族里的长辈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大伙都觉得只有放弃宿怨,招对岸叶家的后生做女婿,才有望破除生女娃的魔咒。可现在主动找上门去求他们,又放不下面子。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放出话,叫叶家庄在漕港河上修座桥,只要桥能建起来,通婚的事才可谈。
这话传到叶家庄,光棍们兴奋不已,立即筹集木材石料,开始造桥。说来也怪,开工好几日,桥桩就是打不下去。难道天不遂人愿?大家望河兴叹,一筹莫展。
这时有个叫叶轩的后生站出来说:“我知道桥桩为什么打不下去,主要是我们的劲儿没能拧成一股绳。”大家说那怎么才能集中力量呢?叶轩笑说:“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只要李家庄的姑娘们都站到对岸给咱们加油助威,咱的劲用到一处,这桥桩准能打下去。”光棍们一听哈哈大笑,都说叶轩说得太对了。只是怎么才能请来李家庄的姑娘来给他们助威呢?叶轩微微一笑说他自有办法。
原来这叶轩与对岸常来洗衣的衡娘眉目传情,已互生爱意,还商量着能让两岸更多的青年男女和他们一样成为神仙眷侣。
说来他俩这段情缘竟是一对红鲤鱼做的媒呢。
那日,叶轩在河边巧遇浣衣的衡娘,一见倾心,心情大好。随后他捕鱼时网到一对红鲤鱼,鳞片金光闪闪,样子楚楚可怜。叶轩心生不忍,于是将它们小心地投到河中放生了。
第二天,叶轩大着胆子写下了一首情诗,附上自己的生辰八字,然后在河边等着衡娘,见她果然再次出现了,就把情诗叠成纸船,顺水漂流想传给衡娘。
可纸船刚入水,忽然一阵风吹来,小船瞬间被拍翻。
叶轩正在沮丧,哪料到那纸船落水处居然钻出两条鲜红的鲤鱼来,托起了纸船,欢蹦乱跳地摆着尾巴,朝着对岸的衡娘游过去。对岸的衡娘捞起纸船,不禁春心萌动,也回复了一纸便笺,诉说自己愿与叶轩结成秦晋之好,更希望化解两个村庄多年的矛盾。那两条红鲤鱼游到叶轩那里,把衡娘的意思转达给了他。
叶轩兴奋不已,飞奔回去禀告父母。本想立刻差遣媒人前去提亲,但是为了造桥,他把自己的亲事暂时放下了,为的是让更多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打桩的秘密,也是红鲤鱼给两人托梦传话的。
这天,风和日丽,叶家庄众多光棍汉在叶轩的带领下,纷纷用红纸写下生辰,跑到河边去放红纸船求姻缘。这下子,漕港河瞬间漂起一大片红纸船,远远看去很壮观。对岸李家庄呢,一大群姑娘在衡娘的引领下站到岸边,远远地排成队,摇着红手绢为造桥的小伙子们高喊加油。
叶轩和后生们一看有姑娘们来为他们加油了,干劲十足,这桥桩很快就打好了。更神奇的是河面上漂着的红纸船突然连成一片,幻化成一座漂亮的拱桥稳稳飞架在桥桩上!引得两岸的姑娘小伙爆发出潮水般的欢呼声。
因为是叶李两家族恢复通婚的标志,大家把拱桥称作姻缘桥。衡娘坐着大红花轿,从桥上风风光光嫁到了叶轩的家,把同村那些光棍羡慕得直流口水,恨不得一个个都能马上娶一个李家庄的闺女过门。
可是李家庄的长老一看,这口子要是打开了,我们这边只见出不见回,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边可咋办?当刻又想反悔了。李家长辈在桥上宣布,以衡娘嫁过去生下的首个婴孩的性别定乾坤。如果生男,算是破除了李家庄后代只能生女的魔咒,通婚才可以继续进行,且必须让儿子姓李。以后再生的无论男女,才可以姓叶。叶家庄无奈之下只好应允了。
叶轩和衡娘小两口婚后过得幸福甜蜜,可是眼瞅着好几个月了,衡娘的肚子却一直不见动静,两个庄子都开始紧张起来,难不成这通婚后,男的女的都生不出来?大家议论纷纷。单纯的衡娘心理压力陡增,想到自己不能受孕,不但连累了叶家绝后,更会使叶李两家族再次陷入不能通婚的境地,她哭着求叶轩休妻再娶。叶轩怎忍心休掉娇妻呢,就宽慰她说咱们还年轻,生孩子来日方长。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眼看结婚快一年了,衡娘还是没有怀孕的迹象。
她难过至极,这天一个人走到姻缘桥上,忆往昔、痛今朝,愁肠百结,一时想不开竟纵身跳进水中……
再说那叶轩,从外面干活回来不见了妻子,与爹娘和村民一起四处寻找,却遍寻不到。眼看天黑了,叶轩猛然想起了姻缘桥,他没命地奔到河边。漕港河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月光照着水面,身着白衣的衡娘漂浮在水面上,身下竟然是一大片鲤鱼!“娘子!”叶轩跳下水,抱起衡娘,只觉得她身子冰冷,心中大骇。他抱着衡娘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口中不住地唤着衡娘的名字,慢慢觉得她的身子暖了起来。
叶轩一家连夜请来郎中给衡娘诊治,郎中把脉后却惊喜地发现衡娘有喜了。这可是个大喜讯啊,叶轩整晚抱着可怜的衡娘,终于看到她醒过来了。听闻丈夫告知自己有喜了,衡娘一脸惊诧,“相公,妾身为不孕之事深感内疚,今日本想一死了之。就在弥留之际,那两条红色的鲤鱼出现了,它们一前一后钻入我口中,我忽然有了力量,为了再见到你,我使劲地向岸上游。这时一大群鱼游过来,托住我的身子,向岸边送……”说着嘤嘤哭起来。夫妻二人商定从此再不捕鱼,终生不再吃鱼。
十月怀胎,衡娘临盆了,所有人都紧张万分,产房外挤满了叶、李两家族的村民,紧张地期盼着即将降生的孩子。“生了……生了……是个女娃!”叶家人欢欣鼓舞,可是李家人却失望之极。
大家正欲散去时,忽听里面稳婆又叫上了:“怎么……还有一个,又生出来个男娃!”随着两个孩子的哭声,叶、李两家族人欢呼跳跃,这下真是皆大欢喜。衡娘问叶轩给孩子取啥名,叶轩说女娃就叫叶梦鲤,男娃姓李,就叫李鱼儿吧。衡娘开心一笑,连夸名字取得好。
这年春节,很多李家庄的姑娘嫁到叶家庄,叶家庄男丁多的也主动落户到李家庄当上门女婿,桥上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年初一这天,叶家大摆百日宴,为了给孩子祈福,叶轩和衡娘买下很多红鲤鱼,到姻缘桥上放生。
14.西藏民间传说中的神秘乐土 篇十四
我在西藏期间,常常听人说起绛(音译也为“羌”,北方的意思——编者)香巴拉。经书上写着香巴拉,壁画上画着香巴拉,念诵经文的人,总是这样对着神佛祈祷:但愿来生来世,转生到幸福美好的绛香巴拉!
正是所有这一切,使我对绛香巴拉有着十分的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找人请教:绛香巴拉究竟在什地方?是个怎样的所在?
那是1979年夏天,我在拉萨采录西藏民间故事,借住在罗布林卡的曲米颇章(甘泉宫),据说这里曾经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晚年的寝宫,卧榻旁边有一幅壁画,成千上万的人神在画面上厮杀,如同一场星球大战,我看来看去,百思不得一解。有一天,安多强巴先生从甘泉宫附近路过,他是西藏数一数二的壁画和唐卡绘画大师,罗布林卡中著名的释迎牟尼讲经图就是他的作品。他从小在家乡青海的寺庙里学经,后来又在拉萨的哲蚌寺作过几年僧人,所以历史和宗教知识也非常丰富。我请老人进来坐坐,讲一讲墙上的这幅画。老人略微看了一眼,便说:“这是香巴拉大战图嘛!”接着,应我的请求,他从香巴拉大战的壁画,讲到了香巴拉的来龙去脉。
安多强巴说,依照佛教《时轮金刚经》的说法,宇宙可分为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小千世界。我们人类居住的地方,叫卓木林,属于小千世界,绛香巴拉,属于大千世界。绛·香巴拉所在的地方,离我们说远也远,说近也近。说是远,永生永世都到不了:说是近,一个意念便能抵达。
他说,香巴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北方极乐世界,是众生无比向往的幸福乐园。安多强巴老先生强调说,不能把北方极乐世界‘香巴拉’和西方极乐世界‘德瓦坚’混为一谈。虽说他们都是信佛人理想中的殊胜境界,可是又完全不同。德瓦坚是阿弥陀佛居住的西天净土,那里的一切真是美妙无比。不过德瓦坚离我们生活的人间实在太遥远、太渺茫,佛经上说有十亿由旬,之远。恐怕坐火箭也要走好几百年。再说,要进入西天极乐世界,决不是一个人的一辈子能修到的,这辈子修不到,下辈子接着修:下辈子修不到,下下辈子再接着修,轮回往复好多辈子,直到修成了菩萨或罗汉,才能进入德瓦坚极乐天堂。绛香巴拉可不是这样,它就坐落在某个神奇而隐秘的地方,而且不需要一辈子一辈子地修,只要密宗瑜伽修炼到了家,此生此世就可以到达香巴拉极乐世界。
他说,在西藏,如果你想到绛香巴拉去,有一个简便的办法,便是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去请班禅大师发给一纸路引,也就是通行证。历辈班禅大师以修习《时轮金刚》经出名,又说班禅大师是无量光佛(乌巴梅)的化身,无量光佛是香巴拉的依祜。據说,到香巴拉怎么走,朝什么方位?沿途会遇到哪些神?哪些龙?哪些岔路?班禅大师所给出的路引上面都写得明明白白。有人说扎什伦布寺高大的晒经墙下面,有一张神秘的门,可以通到绛香巴拉。
最后,安多·强巴老先生说到了香巴拉大战的事情。他说,佛有三世,过去是燃灯佛的时代,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将来就是弥勒佛(强巴佛)的时代了。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时代经历若干个千年以后,会发生一次大灾难,大战争、大瘟疫、大洪水、大地震,人类的文明将摧毁殆尽,这就是世界的末日。那时,出现了一种个头矮小、皮肤黧黑的人,他们像蝗虫一样的贪婪,地球上的财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便不断向富裕和优越的香巴拉发起挑战。一次、两次、三次,弄得香巴拉很不安宁。那时香巴拉的首领,是第二十五代的传人,名叫绕丹·扎古库罗。扎古库罗非常气愤,调动数也数不清的神变大军,打开通往地球的所有神门,和矮人们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香巴拉大战,这场战争持续了几百年,有人说几千年,最后以香巴拉的胜利而结束。于是,世界开始进入无限美好幸福的未来佛弥勒强巴时代。
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从和理塘僧人
段克兴先生是西北民族学院的资深教授,著名的藏学家。曾在拉萨哲蚌寺修行多年,是一位阅历深广的高僧。1981年春天,他重返西藏故土游历,我不揣冒昧地去拜访了这位大师,请先生讲一讲绛香巴拉的事情。听过我的请求,先生刚开始感到有点突然,略略思索片刻,便笑着说:“早年我在哲蚌寺,主要攻读五部大论:五部大论属于显宗范畴。你说的绛·香巴拉,是属于密宗范畴的,所以有点无暇顾及的。不过我在西藏期间,倒还听说过一些绛香巴拉的故事,这里我可以跟你说说。”
段先生说,绛香巴拉,被称为北方极乐世界,也是佛教的理想乐园。它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德瓦坚,同样殊胜,甚至比德瓦坚更殊胜。因为香巴拉比较现实,只要心诚愿坚,潜心修炼密法,即身便可到达。至于香巴拉到底在什么方位,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说它存在地球附近的某个星球,有人说它是虚空云海中一个神秘的所在,有人说它是层层雪山冰峰环绕的世外仙境。总之我听说,要去绛香巴拉的人,必须到扎什伦布寺去求请一张路引,按照路引标明的方向和路线,持之以恒地走下去,便能到达香巴拉了。
段先生回忆起桩桩往事,慢慢地说着。
那是1924年,我随西康多吉觉巴格西学习藏文,由充宝林老师担任翻译。学习之余,多吉觉巴大师讲了一些关于绛香巴拉的故事,有的我还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绛香巴拉的方位,似乎在西藏的西南,印度北方邦的东北,但是认真查找起来,地图上又没有这么一个所在,总之它是一个谜。相传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密宗修炼已经达到位很高的境界。有一天他对自己的一个侍从说:“你想到香巴拉圣地去看看吗?”侍从说:“当然愿意!”达赖说:“那好!今天晚上我带你去见识见识!”夜里,他让待从睡在自己的卧榻下面。深夜过后,这位侍从只觉得脚下呼呼生风,他跟着十三世达赖喇嘛,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来到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朝周围打量,並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家乡西藏那么美丽。返回路上,十三世佛爷嘱咐他,捡一块石头带回去,留个念想吧!侍从心里想,西藏漫山遍野到处是石头,这东西带在身上是个累赘,不过他不敢违背佛爷的旨意,便顺手拾了一块鸡蛋大的石子揣在怀里带回去了。第二天,十三世达赖喇嘛问:“你带回来的石头呢?”侍从慌忙从怀里掏出来一看,根本不是什么石头,而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这个侍从把肠子都悔清了。
后来,段先生还讲了一个理塘僧人的故事。他说,有一个年轻的理塘僧人,跟随师傅到拉萨三大寺去学经,路上听师傅讲起绛香巴拉的故事,便暗暗下定去香巴拉的决心。到拉萨后,又急急忙忙去了日喀则,从扎什伦布寺领取了一张路引。走了三个多月,到了一处遍地莲花的地方。莲花有佛塔高,莲叶有车轮大。他钻进一朵莲花,在花心里睡了一觉。第二天随着太阳的升起,花瓣慢慢展开,他觉得自己浑身芳香,连呼出的气也是香的。再看看四周,各类谷物无比肥硕,甜美的果子挂满枝头。他想绛香巴拉真的十分美好,再说离家乡也不是太远,我不如回一趟老家,把年迈的父母接到香巴拉来,过一过美好的日子。
理塘僧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发现一切都变了。爸爸、阿妈早已过世了,舅舅、舅妈
早已过世了,最后在村口遇到一位80岁的老人,问了问,才知道是自己儿时一起放羊的伙伴。此时,这位僧人不住地摇头叹息,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呵!
雅鲁藏布江边的“神仙村”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西藏各地采风,无论雅鲁藏布江边,还是喜马拉雅山区,都有当地老人,告诉我有关“贝域”的掌故。所谓“贝域”,就是隐藏在雪山和云海深处的神秘仙境,幸福乐园。其幸福和美好,与绛香巴拉大同小异。有人直呼其名为“香巴拉秘境”,有人则用其他的名字,例如“世外仙境”、“莲花圣土”称之。
1981年夏秋之际,我背着行装,拄着拐杖,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边走边停,采录故事歌谣,收集民俗掌故。七月的一天,来到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南端,借住在谢巴莎村的波贡噶老人家。吃过晚饭,老人把我招呼到土楼平台上坐定。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天南地北任意聊。这时,月光如水,繁星在天。我们身边,是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而东面,是高大雄伟、顶天立地的贝吉曲沃日神山。
“贝吉曲沃日山里有‘神仙村’哩!”老人抿了一口酒,既像自言自语,又像要跟我说点什么,我抓住这个话题,请求波贡噶老人讲一讲“神仙村”的掌故。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早先的时候,谢巴莎村的东边,是一马平川的江湾,江边有个七户村,住着七户人家,村民们有的耕田,有的种地,有的捕鱼,过着和平宁静的日子。有一天,忽然飞来一座很大很大的山,把整个的七户村,严严实实地罩在下面。从此,我们村的东边,便有了贝吉曲沃日山。贝吉曲沃日,意思是吉祥飞来山。相传这座山,是从西天极乐世界飞来的,是一座灵山,神山,罩在山下的七户村,从此变成了神仙村。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贝吉曲沃日山里有‘神仙村’的说法,好像已经被人淡忘了。不过,有一年,山下的吉纳村,却发生了一桩奇事。村里有个小男孩,名叫布琼,生活十分穷苦,妈妈身患重病,爸爸瘫痪在床。小布琼没有办法,只好去替人家放羊,挣一些糌粑,养活可怜的父母双亲。
那一年冬天格外地冷,北风从早到晚刮个不停,平川落满了雪,山上到处是冰。羊儿吃不到草,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咩咩地叫得可怜。唯有一只小黑山羊,早上像影子一样消失了,傍晚又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肚子胀得圆鼓鼓的,毛色油光光,嘴里喷出青草味,犄角上有时还挂着豌豆苗豌豆花。小布琼心里暗想:我倒要看看,这畜生找到了什么水草丰美的好地方?他弄来一个毛线团,拴在小山羊的角上,自己悄悄跟在毛线团后面,只见小山羊一会儿爬上山梁,一会儿下到深涧,最后钻进一个黑黢黢的山洞不见了。
小布琼个子瘦小,胆子很大,他跟在小黑山羊后面也钻进了洞,拼出全身力气往前爬,路又长,洞又黑,七弯八拐,也不知爬了多长时间,最后总算爬到了尽头,眼前出现了一个做梦也想像不到的花花世界。他来到一个大村子,房子都非常漂亮。村前一排排大柳树上,拴着骡马和奶牛:村后绿油油的山,放牧着牦牛和犏牛: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老年人在门口晒太阳,妇女们在打酥油、做奶酪,男子汉在田野上收割小麦和青稞。看起来,这地方的人,生活得和谐,美好而又富足。
出现这么一个衣衫破烂、又黑又瘦的小男孩,村民们纷纷跑来询问。小布琼说,自己是山外吉纳村的牧羊人,跟着小山羊从山洞里爬着就进来了。老年人告诉小布琼,这个村名叫‘七户村’,原先是紧靠雅鲁藏布江边的,也不知什么时候,一座神山从西天飞来,把整个七户村罩在下面,从此这个村便成了神仙村,村里的人成了神人,村民们世世代代,过着快乐、自由而优裕的生活。
在神仙村,小布琼成了最受欢迎的客人,这个请吃,那家请喝,真的比过节还热闹,比过年还丰盛。这时,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有病的妈妈,瘫痪的阿爸。他叹了一口气说:“年老的父母留在家乡受苦,自己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神仙村的父老,村民们称赞他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小布琼离开的时候,大家把他送出村外,叮嘱说:“孩子!愿意的话,把两位老人接来,一起过温饱幸福的生活。”
小布琼从进来的山洞爬出去,回到自己的家,背起瘫痪的爸爸,搀扶生病的妈妈,急急忙忙进了贝吉曲沃日山,他要把父母带到神仙村,去过有吃有穿的好日子。可是,他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通往神仙村的山洞,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了家!
“唉!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到过神仙村了!”波贡噶老人用一声叹息,结束了七月里月光下的讲述。
喜马拉雅山中的“莲花仙境”和半个世纪前的悲惨故事
喜马拉雅山区,有条墨脱峡谷。墨脱又叫白玛衮,意思是莲花地。古时候,有个著名的活佛,名叫莲花生,他发布过一些著名的预言,说:“佛之净土白玛衮,圣地之中最殊胜。”又说:“从现在佛释迦牟尼时代,到未来佛弥勒强巴时代的过渡期间,人间世界会出现种种难以想像的灾难。为了躲避这些灾难,唯一的办法是进入雪山冰峰环绕的墨脱峡谷,藏身于称为‘贝域’(秘境)的莲花仙境,届时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会启开通往幸福乐土的神门,里面有糌粑的山,牛奶的湖,綢缎和氆氇的森林,总之美衣美食享受不尽,幸福生活无边无涯,灾难和痛苦自然不再有了。”
后来的岁月里,真的有无数藏传佛教信徒,扶老携幼,离乡背井,翻过祟山峻岭,历尽种种艰险,到墨脱寻找通往进入莲花仙境的神门,演绎出许多令人惊叹的故事。
1982年夏天,我和我在西藏民间文艺研究会的助手次旦多吉,翻过高耸云天的喜马拉雅山多雄拉雪山口,进入被称为“人间绝域”的墨脱峡谷,采录神话传说,考察民俗民风。县里派了一位名叫益西多吉的门巴族老人,担任我们的向导和顾问。益西多吉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县政协副主席,知识非常丰富,被人称为“墨脱历史和宗教的百科全书”。
出发考察的前两天,益西多吉把我们领到县城附近一个名叫仁青崩(珍宝顶)的山头,指点周围的山形水势,和我们商量考察的地域和路线。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久藏我心底的问题脱口而出:“益西老师,我听说墨脱有许多神山,神山里有许多仙洞,可以通往佛教理想境界的莲花仙境、幸福乐土,您能给我们说说,这些神山仙洞的具体方位吗?”
对于我如此冒昧的提问,益西老人只是平和地笑了笑,很认真地回答道:“是的,墨脱是有神山,山里是有仙洞,不过这都是宗教上的说法,信众们美好的向往。在我年轻的时候,朝拜过不少神山,顶礼过许多仙洞,可是一次也没有到过神秘乐土莲花仙境。墨脱最有名的神山有4座,它们是东边的衮堆颇章(虚空宫堡山),南边的恰贵崩(灵鹫山),西边的布达泽崩(殊胜长寿山)和白玛协日(莲花水晶山),下面我给您简单说一说!”
益西老人一边指点,一边述说:墨脱的第一座神山,名叫衮堆颇章,意思是蓝天的宫堡,它坐落在墨脱县城的东面。靠近察隅县。巨石岩峰直插云天,像布达拉宫一样雄伟壮丽。山间有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山下有三座雪水湖,名叫白玛朗措(莲花天湖)、俄噶朗措
(银白天湖)和云秋措(净水湖)。湖水很蓝、很清、很美,湖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相传吃了湖里的鱼,功德无量,死后不下地狱,可以升上天堂。
每年藏历七八月,是信徒香客转山朝湖的季节。人们从康区、从察隅、从工布,从墨脱各地,甚至从境外涌来。摇动形形色色的转经筒,念着各种各样的经文,沿着险峻的山间小道慢慢绕行,顶礼膜拜每一座山头,每一个洞窟。他们渴求着奇迹在眼前出现,祈盼神门会忽然敞开,他们可以进入无忧无愁的幸福乐园。
相传,衮堆颇章神门,是莲花生大师预示,由红教活佛岗布巴·仲堆林巴打开的,可惜后来关闭了。莲花生大师离开雪域藏土之时,把神门的金钥匙,留在衮堆颇章山间,藏在一块帐篷大的巨石下面,谁能找到这把金钥匙,谁就能打开衮堆颇章的神门。可惜,许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人有这个福气。
益西老先生接着说,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有一条支流,名叫仰桑河。河水晶莹碧透,好像从天堂流来。河边矗立着一座石山,名叫恰贵崩,意思是灵鹫山。这便是墨脱的第二座神山。
有这么一种说法,灵鹫山的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湖,湖的彼岸是人们世世代代向往的极乐世界。如果机缘到了,灵鹫会发出惊天动地的鸣叫,神门会自动打开,人们进入灵鹫山里的神湖边,如果有一百位活佛诵经,一百只马头船摆渡,一百个船夫划船,便能抵达神秘的乐土。
于是,春夏秋冬,年年月月,总有许多信徒香客,围绕灵鹫山转经朝拜,他们扬洒糌粑,煨烧香草树枝,祈求神门早日打开。可是,直到现在,神山上的灵鹫一直没有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叫!
在墨脱县城的西边,白玛协曲河和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还有第三座神山,叫布达泽崩。相传两百多年前,佛教高僧干布巴,派弟子德清林巴,专程到这里开启神门。德清林巴在神山前诵经念咒,大做法事活动,终于感动了神灵,出现了奇迹,只听得一声巨响,崖石里射出道道金光,神门缓缓地打开了。神洞里堆满了经书佛像,宗教法器,还有金银财宝,丝绸锦缎!德清林巴非常高兴,抱起一部经书往外跑。他的妻子杰姆赶来,对他的做法很是不满,大声吼道:“喂!你搬运这些破纸卷干什么?还不快去拿金银财宝!”德清林巴听了妻子的话,返身进洞,抓起一把金子往外跑,只听得轰隆隆一声,神门突然关闭。幸亏德清林巴跑得快,没有关在洞中,不过他的一角袈裟,却永远地嵌在神门中间了。细心的人,今天还能看见袈裟的痕迹。
布达泽崩的神门,虽然开了又关了。可是,德清林巴的名声,一下子传遍了四面八方。信众们在这里盖了一座罗邦寺,意思是宝贝堆砌的寺院,作为他讲经布道的道场。尊他为吉色仁波齐活佛,请他世世代代,守护神山,广积功德,祈求神门再一次开启。
最后,益西平措指着西边的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的冰峰雪岭隐约可见。他说,墨脱的第四座神山,名叫白玛协日(莲花水晶)山,坐落在多雄拉雪山口附近。他讲了20年前数百名信徒等待神门开启的往事,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欢欣而是极大的悲痛!
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几百名来自四川德格和西藏类乌齐的信徒香客,听说莲花水晶神山的神门快要打开了,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和佛财。于是各家各户,相邀相约,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长途跋涉上千里,去赶千年不遇的神门开放,去过莲花仙境的美好生活。他们知道,要打开神门,没有活佛的指引和加持是不行的。于是大家到波密地方,求请了达香活佛引领。后来在墨脱县城所在的东布村,遇到了加拉莎的达瓦活佛和钦钦寺的彭岗活佛,两位活佛对他们說:“你们来得正好!莲花水晶山的神门马上要开了!这不,就等着我俩去诵经念咒,焚香顶礼,主持开光盛典哩!”活佛这么一说,朝佛人当然更相信了。大家跟着达瓦活佛和彭岗活佛,跨过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穿过门巴族聚居的霍那村,翻过蓝天柱子般的大雪山,走过雄狮对峙般的大峡谷,走了三天三夜,才来到莲花水晶山前。
莲花水晶山並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美妙和神奇,前些年这里发生过一场大地震,到处是垮塌的崖壁,桔死的树木,还有乱七八糟的大石头。两位活佛在山前焚香顶礼,诵经念咒,做了种种法事活动,信徒们跟着五体投地的顶礼膜拜,手脚磨出了茧,额头磕出了血。三天过去了,七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神山还是无声无息,神门还是纹丝不动。最后,活佛带着自己的侍从,翻山越岭逃到国外去了。丢下几百个虔诚的信民,人生地不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在喜马拉雅山的深山荒谷里苦苦等待,受尽煎熬!
粮食吃光了,糌粑吃完了,饿得没有办法,只好去啃青棕树(糌粑树),青棕树消化不了,有的人饿死,有的人撑死,加上毒蜂叮咬,瘟疫流行。几百人的朝佛群体,将近一半倒毙在莲花水晶山神门外面,真是一件耸人听闻的惨剧。
【重阳节民间神话传说】推荐阅读: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10-07
重阳节作文:重阳节抒怀10-17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学校重阳节活动方案07-02
重阳节作文600字:重阳节的由来10-29
重阳节慰问致词与重阳节晚会主持词08-03
重阳节的诗句——《各年代的重阳节诗句》09-14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赏析重阳节的优美诗句07-11
重阳节祝福10-22
重阳节的对联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