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概念(精选8篇)
1.地理学科的概念 篇一
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有效方法
晋州市第五中学 李巧玲
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三、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因此,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四、顺口溜记忆法
对于一些简单枯燥的概念还可以编成顺口溜,给学生记忆。比如:太阳的八大行星就可以这样记忆: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还有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可以这样去记: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还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进行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能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地理学科的概念 篇二
1 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历史
在古代,由于没有学科的概念,跨学科研究组织也就无从谈起。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在该团体内,人们自由谈论和研究一切感兴趣的问题,其领域可以涉及多个学科,如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其研究内容涉及物理学、数学、动物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但是这种行为是自发的,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组织结构等组织的必要特征,因此还不能算作是跨学科研究组织。
到了近代,大学的出现使得学科的概念与地位得到了确立,近代科学体系在学科分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来,人们更热衷于从传统学科中细分出更多的子学科。但是,跨学科组织的萌芽却也开始出现。在“文艺复兴”期间,各种俱乐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研究出现了组织的特点,研究人员根据兴趣集合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和知识,而俱乐部则提供开放的环境和交流的平台。各种名目繁多的俱乐部聚集起不同兴趣的人,并举行各种形式的“沙龙”,使得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开始有机会相互学习和交流。
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兴起则是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方面,战乱使得各国的科学家处于大规模流动中,战争未波及的地区成为了科学家聚集区,从而使得科学思想在这些地方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开始招募科学家,为解决战争的某个问题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如英国为了破译德国的密码,成立了X小组,小组中囊括了多个学科的人才,不但成功的破译了德军的密码,还诞生了密码学;而盟军为加强反潜飞机对潜艇的攻击效率而开展的跨学科研究,导致了运筹学的出现;为诺曼底登陆而进行的人工港口研究促成了海滩形成物理学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研究,而二次大战中的跨学科小组的模式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是这样一些跨学科的组织开始建立,1948年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成立,囊括了军事学、经济学、哲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对全球军事战略、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5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建立的第一个材料研究实验室,并于60年代初建立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实验室(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aboratories,IRL)。到60年代,各个国家开始建立战略研究性质的中心,如1960年成立的法国跨学科研究中心(CETSAP);1965年成立的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等。同时,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最早的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核科学(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放射生物学(芝加哥大学)、生物物理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航海物理学(加州大学)等多个领域开始建立,特别是1968年柏林大学打破院系的限制,成立的德国跨学科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ZIF),被视为第一个大学跨学科组织[3],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einhard Selter教授就是该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前后召开的两次“跨学科学”研究国际会议,使得人们对跨学科的认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跨学科组织开始出现。70年代末,日本筑波大学开始实行的特别项目研究课题组制度,甚至突破了学校的限制而在国内外招聘研究人员,建立跨学科研究课题组;80年代成立的圣菲研究所成为了当代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范,他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跨学科组织体系—虚拟型跨学科组织,使得研究人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知识的交流和融合;8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对工程研究中心(ERCs)和科学技术中心(STCs)进行资助,使得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得以开展。到了90年代,这些跨学科组织开始体现出蓬勃生气和巨大作用,促成了许多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如筑波大学的特别课题组成立仅仅30多年,就出了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圣菲研究所成为研究复杂巨系统的世界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学技术中心成为美国前沿科技的代名词。各个大学此时才真正意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组织的必要性。于是,打破院系的体制束缚,建立适合跨学科研究的新型组织成为多数大学不约而同的选择。不同的大学或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跨学科组织,使得该类组织在形态、规模、结构上出现多样化的特征。如MIT在跨学科组织内建立的研究文化和氛围作为促进其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因素[4,5];哈佛大学成立独立性跨学科研究院,成为与院系平级的研究组织;欧洲的大学也进行了相关的组织建设[6]。
在我国,对跨学科的问题是在80年代才开始注重起来,而跨学科的组织则在9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建立。如国内北京大学为迎接挑战,成立了横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成立,也标志着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质性开展;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物理、生物、化学交叉学科领域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浙江大学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工作也进行了重点支持。但是,国内的跨学科组织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该类型组织的目标、结构、文化、制度等方面等还处于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
2 跨学科组织概念的国内外研究
跨学科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各种形式、规模、结构的跨学科组织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存在。对跨学科组织的理论研究还只是最近20年的事情,跨学科组织与传统的学科组织有哪些不同、他对跨学科研究的作用体现在哪儿、它的目标、结构、文化、制度等有哪些特征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对跨学科组织的概念和特点还在争论中,国内外已有的定义也不多。Klein在研究了跨学科组织的历史后,认为跨学科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行政与制度上的支持、足够的基金、开放性的交流与共同权利、相似的教育背景以及实际应用与技术转让的机会[3]。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伯恩鲍姆副教授从1975年开始,从13所美国大学和1所加拿大大学里挑选了84个跨学科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查。在他的论文《大学跨学科研究—成功科研项目的特点》中,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7项基本特征,但是该定义过于严格,从当前的跨学科组织来看,还没有一个组织同时具备以上7个特点。迈克尔则将跨学科组织定义为一种中介[7],认为“获得知识与技能,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使之转化,正成为专门的功能,新中介组织正建立以填补这一空白”。
令人疑惑的是,虽然国外对跨学科以及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跨学科组织的定义却鲜见于文献。在国内,我国的研究人员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钱佩忠在国内提出了第一个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概念:跨学科研究组织就是由以某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优势互补的学者群体组成的,是一个集约化的知识劳动组织,便于承担综合性的、复杂的重大研究任务[8]。这个定义虽然确定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重要性,且没有体现出跨学科组织与传统学科组织的区别。浙江大学的邹晓东提炼了跨学科组织最常见的特征[9]:代表不同的知识门类、共享设备、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根据课题选择成员,提出应从这些方面考虑跨学科组织的定义。国防科技大学的肖彬也从大学的角度定义了跨学科组织[10]:当前大学的跨学科组织是以跨学科研究为核心任务,同时兼顾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社会服务职能的学科组织。该定义确认了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中心作用及其功能,但是无法表明其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本质特征。
3 跨学科组织的概念
明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定义是探索跨学科组织的基础,对我们研究跨学科组织的内涵、模式、运行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11]所谓组织(organization),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与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跨学科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将跨学科组织定义为:以多学科整合为目标或结果的,汇聚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而构成的具有明确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社会实体。这个定义表达了跨学科组织的4个特征:
(1)以多学科整合为目标或结果。
多学科的整合是跨学科的核心[12],包含学科的多少、学科的整合程度形成了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等不同层次的跨学科类型。当前,大多数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建立时,就明确提出要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某个问题,并形成融合多个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如圣菲研究所在成立时,就明确出题它的目标就是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固有界限,运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处理生物、物理、经济、语言、大脑和计算机等学科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该研究所在成立后,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讨论和学术交流,形成了一个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新型横断学科:复杂性科学。目前,圣菲研究的研究课题是:演化动力学,网络动力学,物理和生物系统中的计算,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鲁棒性。可以看出,对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必须跨越多个学科,它们将会产生怎样的新型交叉学科,我们正拭目以待。
(2)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跨学科研究生命周期是指从多学科研究到交叉学科再到学科之间研究的过度期,是多个学科的技术、手段、方法、资源等内容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最后形成新型交叉学科的过程。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具有他的生命周期,从待研究的复杂问题确认开始,到新型交叉学科成立后结束,具有几年到几十年的生命周期。如在今天看来普遍被视作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和学科的遗传学。在建立的初期,它也是吸收了动物学、植物学、农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辐射物理学和一些别的“专业”和“学部”参加的“跨学科的”领域。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独立学科,没有人再将它视为新型交叉学科了。因此,跨学科组织在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后,必然向新的方向转变,或转变为传统的学科组织。
(3)汇聚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
要跨越多个学科的研究,那么拥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拥护多学科的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研究人员自己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在专业知识越来越复杂和深入的今天,这种人才已经越来越难得了;另一种方式,就是汇聚多个学科专业的人才。让多个学科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就某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交流,使得思维彼此交互、智慧相互碰撞、多学科知识相互交融,从而在不断的争论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如在哈佛的环境研究中心,共有390多名专家学者,来自管理学、医学、法学等65个专业。这些人员从环境政策、环境治理技术、环境对人类影响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将多学科的知识汇聚起来,试图给出环境治理的综合研究手段。
(4)具有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明确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是组织的必备特征。跨学科研究是在走以前没有人走过的路,面临失败的风险很大,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因此,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以维系多个学科的人员,要有导向性的激励机制推动研究的进行,要有合适的方式培养跨学科交流的氛围,这些都要有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保证。如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在跨学科组织的管理中,建立一整套跨学科组织的建立、运行和撤销的规章制度,并用严密的制度规范了各个环节的运作,使得跨学科组织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3]。
这四个特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多学科的整合是目标导向,多学科的人员是参与的主体,明确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成功的保障。通过这个定义和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研究小组汇聚了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却没有跨学科研究的战略目标和相关的机制与结构,是一种有组织却无意识的跨学科研究,是跨学科组织的萌芽阶段。
(2)探索阶段。
60年代到80年代建立的战略研究所等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多学科的人员,自觉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却缺乏具有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他们依然延续传统的科层结构或树状结构,在政策支持、成果评价、人员配置等方面还在借鉴传统的学科组织的运行机制。如日本的野村研究所在成立的初期是参照每个斯坦福大研究所的体制有成立的,并没有适合跨学科研究的体制和措施。因此,这期间还是跨学科组织的探索阶段。
(3)完善阶段。
9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跨学科组织的完善阶段,跨学科的本质和内涵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多种类型的跨学科组织建立起来。这些组织在建立的初期就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吸收国内外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跨学科研究。包括圣菲研究所等在内的跨学科组织到90年后才真正建立了完善的运行制度,跨学科研究成为了人们的自觉活动。
4 结论
跨学科研究是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跨学科研究组织则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而科学而明晰的概念有助于指导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概念,并以此对跨学科组织的历史进行了划分,为跨学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摘要:跨学科组织是当今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用以保障与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机构。但大量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运行并不顺畅,面临体制壁垒组织平台缺乏、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经费投入机制不科学等众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对跨学科组织的定义还不清晰,对其科学内涵没有正确把握。在描述了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对其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概念与特点,并从概念出发,对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
3.浅谈地理学科的学科地位 篇三
【关键词】地理学科;学科地位;知识掌握
【中图分类号】 G63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26-01
地理学科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中,还一直扮演 着“副科”的角色,其学科地位仍然得不到相应提高。这无疑会使学生在意识上淡化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一、地理学科边缘为副科的原因
首先是历史原因。过去的中考,地理学科不列入升学考试科目,因此地理这门学科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副科”。在师资配备上,很多学校都不配备专职的地理老师;在教学时间、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与所谓的“主科”相比也相差甚远。其次是客观原因。教材内容的取用和教材的编写,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材内容的容量和取用方面,始终局限在原来教材最基本的一些基础知识,没作拓展和扩充内容。教材也是也一直再版沿用2006年版的教材。所以具体到学校的课程编排上也就跟着沿用旧的课程了。其实人教版七、八年级地理今年用的已经第五版了,早该修订改版了,因为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说我国的铁路交通网络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经不是“三横五纵”了,而辽东半岛的水稻经过不断的改良也早已能一年两熟了。
再次是主观意识上形成教材编撰出版的思维定势。由于地理学科在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客观上的固定性。而人文地理却又以自然地理为转移的,所以教材的沿袭使用的理念,就顺理成章了,教材也就不因为地理学科升格为中考科目而去作增补或修改了。
二、地理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首先,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例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从这个国情出发,我国执政党的治国策略必须实行现在的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历史证明,非这种高度集中又民主合作的政治体制,无以抵御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来自各次经济周期的经济危机的冲击,非这种政体也无法快速灰复国民经济,更不能倾力打造沿海开放经济特区,从而推动全面的改革开放,抢得经济强大的时间。再看我国的地缘政治。我国有十四个紧邻的邻国、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这种国际地缘环境特点,是我国制定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主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创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的依据。
其次,地理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是经济建设决策的依据。例如我国人口东密西疏分布的特点、农业东耕西牧、南田北地的布局,都是因为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特点和气温降水分布特点等地理因素决定的;再如我国的工业分布,无论是工业基地,能源工业带,还是以城市群分布的工业网,都受到自然资源、交通、能源分布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其实,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要做到快速持续发展,都必须考虑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资源等因素,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再次,地理因素对军事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要做到使自己的领土完整,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国防。但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防,海、陆、空等各兵种如何配置,其建军理念和依据,必然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这客观条件。试想,在蒙古共和国这样的内陆国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当然是没有用的,而在拥有37万平方千米领海和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我国,没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不能保证海洋国土、海洋领空的安全和海上资源的安全的。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重要海峡、运河通道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这是因为控制这些要塞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能达到垄断全球能源运输的目的而称霸世界。单从军事这个角度看,地理位置所起的影响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
第四,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带有片面性,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如何提高地理学科的地位
和其他学科一样,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核心,而树立正确的地理学科观念则是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本质意义、特殊地位及独特职能,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地理学科知识的淡化意识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要高度重视地理学科的教与学,“教”的施政者是关键,施政者的理念必须改变,在思想上有效构建起地理教学上的“大科”理念。“教”的执行者则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消除“地理是副科”的观念。而作为“学”的广大群体,除了树立地理的“主课”观念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使他们在情感价值观上,充分的认识到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正面临着不堪负重这严峻的现实。
其次,在教材的改版编撰、内容的拓展扩容等,要按中考科目配套进行设置,必须与时俱进。在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要尽快达到学科专业化的标准,(目前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还是其他学科的转科教师)课时的安排和课程编排等,都必须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审视对待。在充分认识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实实在在的有效操作。
再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教材内容应扩容至九年级;课堂教学时数应相应增加至每班每周三个课堂时;同时要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把其它相关的地理科普知识在课堂上加以参透;中考独立赋分至100分。
人类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治理和保护、生产建设规划布局、人口控制等人类关心的问题上,无不与地理因素联系在一起,而地理知识又在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宏观决策与微观调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地球家园和谐共存,是人类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的最后归宿,只有全人类的地理知识综合素养都得到提高,人类才会把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感,变成地球家园大营救的伟大动力。
4.道地药材及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 篇四
道地药材及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内涵
道地药材的理念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来源于生产实践,可被视为古人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独特标准。谢宗万先生指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为世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道地药材的形成受遗传变异、环境饰变和人文作用(含生产技术、临床选择、文化传播、市场交通、社会政治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优良品质的形成,除了中医临床疗效外,还包括药材的外观性状、采收加工和贮藏运输方式,甚至可能包括它的传播方式、市场口碑等能让道地药材增值的任何因素。因此,道地药材集历史、文化、科学、经济诸多属性于一身,从古至今它都是中医医家及民间老百姓公认的名优地域产品。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命名制度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法国一开始主要利用该制度对其国内生产的香槟酒和其他一些酒类进行保护。WTO成立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明确将地理标志纳入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地理标志成了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项知识产权。TRIPs第22条第1款给地理标志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地理标志系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领域内,或来源于该领域中的某一地区或地方,而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标志来源相关联的标志”。在汉语结构中,地理标志通常表达为“地理名称+商品名称”,如绍兴黄酒、镇江香醋、道口烧鸡、盘锦大米等。并且,该地理名称具有真实性,能够说明所标示商品或服务的真实原产地。地理标志所表示的商品或服务具有独特的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地理标志与其所标示商品、服务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是地理标志的最本质特征。
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存在必然的联系
一个普通的地理产品名称之所以能够发展为地理标志,关键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征与该原产地内的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自然因素是指该地域所具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气候、土壤、水质、物种等;人为因素通常是指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配方、秘诀等,如西湖龙井茶、景德镇瓷器、新疆葡萄、绍兴黄酒等,其品种形成除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外,更与千百年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采制工艺密不可分。
道地药材从选种、育苗、栽培、收获到加工成品,这一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出当地人民数百年来辛勤的充满智慧的劳动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因此,其药材优良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天、药、人”合一的结晶。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均强调产品原产于某一地域,且其主要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与该地理原产地密切相关,这使得道地药材天生具有地理标志的特性。
而且,从形式上看,不少道地药材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芍、辽五味、怀地黄、密银花、亳菊花、宣木瓜、杭白芷、浙玄参、江枳壳、苏薄荷、茅苍术、建泽泻、广陈皮、泰和乌鸡、阿胶、代赭石等,这一点在形式上完全符合地理标志的特点。
可见,道地药材的内涵包括地理标志所要求的所有本质特征,即道地药材是一类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
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的结合体现了中医药的继承和发扬
地理标志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其具有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体现为促成该商品具有某种独特的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的人的智力成果。与一般产品相比,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更高质量、高知名度、高附加值。同时,地理标志与其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它具有识别其他同类产品的功能。实践证明,将道地药材与被世界广泛理解并接受的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产品相接轨,对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明确和提升了道地药材中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对药材道地性形成和保持的重要作用,不但将道地药材从一个天然药材提升为一个具有更高文化和技术附件值的产品,也使其与其他产地同类药材加以区别。地理标志可被视为道地药材的身份证,在国家层面上为道地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技术标准及法律支持。
其次,利用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技术文件和执法检查等措施,可以进一步规范道地药材栽培加工技术,明确产品质量标准,保证道地药材的质量和特色。
同时,地理标志的认定,将进一步提升道地药材的经济价值,提高道地药材市场信誉,扩大道地药材的市场号召力。随着人们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巨大的经济价值必将促进当地政府及企业强化对野生道地药材的保护力度,并扩大道地药材栽培种植,从而使道地药材研究和发展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最重要的是,地理标志会进一步促进人们重视道地药材的文化属性,这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利用国际上通用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并借鉴国际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发展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加强道地药材及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保护中药道地药材及中医药文化精髓,也是道地药材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可见,将道地药材与地理标志相结合,既体现了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必将形成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成果。
道地药材地理标志认证的现状及成就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使用,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2005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新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正式施行。这一制度的实施,为保护我国产自特定地域的名优产品及相关知识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保护具有地域特点的名优产品,特别是相关传统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1999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以来,至今已对600多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保护。截至2006年底70多个中药材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其中多数是千百年流传的道地药材,如文山三七、四大怀药(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长白山人参、禹白附、禹白芷、卢氏连翘、西峡山茱萸等,为中药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及保护积累了经验。
由于地理标志认证过程需要当地及上级政府的参与,无疑加深和提高了政府部门对道地药材的理解和认识。不少道地药材进行地理标志认证后,更加受到地方政府重视,由此带动了道地药材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加之市场口碑和价格的进一步提升刺激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不少具有地理标志的道地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
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地理标志还成为市县和中药材的形象名片,不少市县因地理标志而名声远扬,不少中药材在得到地理标志认证后产品的声誉得到进一步提升,加之,地理标志对产品生产加工及质量的进一步规范和严格要求,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类新生的道地药材产品。比如柘荣太子参、开化杜仲茶、忻城金银花、灵宝杜仲等。以柘荣太子参为例,认证前其市场价格浮沉极大。最高价卖到每千克60元,最低每千克只有6元,市场风险极大。自从开始申报地理标志产品,配合产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太子参的价格稳步上升。目前,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柘荣及周边县市太子参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柘荣因此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
5.学习地理学科的心得体会 篇五
是的,我也是一个向往自由自在,游山玩水的生活,渴望去游览旅游胜地,观光名胜古迹。所以我很喜欢学习地理,为我以后有能力时去实现我的愿望奠定基础。因为它可以帮助我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有地图东东西南北也不会迷失方向,可以让我知道天下一步的名胜古迹,那个国家在那个洲。要去的地方要往那个方向出发。
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地理以来,我发现自己本身就在游览天下的名胜古迹。而且不用等到有能力更不用费力和花钱,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地理科目就像在周游天下,游山玩水游览旅游胜地,观光天下的名胜古迹。我没去过广西的桂林山水,可我知道那里的山水风光很美丽没;没到过安徽的黄山,可我知道那里有迎客松树;没去过青藏高原可我知道那里有洁白的冰天雪地;没去过北京可我知道那里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没到过黄土高原可我知道那里的水土流失后形成的壮观;没去过法国的巴黎可我知道那里有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
6.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 篇六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
气候: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变化小。
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比如我国的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与水利资源水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比如在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水利资源:指被人类直接控制或基本控制的直接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水能、航运、养殖、旅游等用水。近年来水利资源已逐渐被水资源一词取代,使用较少。
山谷和山脊 山谷:等高线向着海拔较高处凸出,即凸高为谷;
山脊:等高线向着海拔较低处凸出,即凸低为脊。
寒流与寒潮 寒流:洋流的一种(包括暖流和寒流),指海水大规模的运动,寒流是从水温较低的区域流向水温较高的区域,具有常年性特征;
寒潮:一种特殊的天气,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能够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具有季节性特征。
山地与山区 山地:陆地基本地形之一,具有耸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海拔在500m以上, 大多呈脉状分布;
山区:山区比山地的范围要广,一般,人们习惯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等)和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等;
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昼夜之分与昼夜更替昼夜之分:指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和夜的现象;
昼夜更替:指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
草原与草地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
草地:指被覆盖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是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运用地图学习地理
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已了解到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不但展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会阅读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的。那么应当怎样阅读地图呢?
一般说来,阅读一幅地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步,认识地图。这是阅读地图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课上老师一定按这样的步骤教同学们认识地图:
1,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用量算地理事物间的大致直线距离。
3.了解各种表示地形的图,从而推断地势的大致起伏状况和主要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4.通过对各种图例的了解,在地图上认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认识地图”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方向、量距离、明高低、识事物。这项读图基本功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图。在认识地图的基础上,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行根据课文有关文字内容对地图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了。
阅读地图时,要尽量将有关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在图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必要时可以用红蓝铅笔进行描绘。如海岸线描绘成蓝色,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描绘成红色,山脉走向按文字注记描成红色等。例如学习我国北方地理时,就可在“我国北方”的地图上了解以下几项内容。
1.从多种角度如全国、纬度、海陆、山河、邻国等,来判断我国北方所处的位置。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电站。
5.主要矿产分布。
6.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7.主要铁路线及港口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一一落实和查找,对我国北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应离开地图去死记硬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这样学到的地理知识就容易巩固。如果同学们能够和语文课、政治课、历史课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那么读地图的兴趣就更浓。
第三步,分析地图。这是阅读地图的较高要求了。
认识地图,熟悉地图,只不过是从外部表面现象上认识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图是要对这些表面现象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
例如,结合课文内容阅读“西亚和北非”图,可以分析出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从而加深了解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冲,了解了苏伊士运河连结的海洋··一得出本区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对“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战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过对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资源分布的观察,会对该地区石油在世界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有明确的认识。
循着“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可以了解四个海峡和一条运河在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们通过文字介绍,知道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金融、商业、对外贸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读图分析,我们还可以对上海有更深人的了解: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周围农业基础优越。
3.上海濒海临江,地处我国“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
的交汇处,又有腹地广阔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远洋、沿海、内河、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方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市黄浦江以东),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腾。同学们,这样“图文结合”学习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如果你查阅历史书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渔民在江中用竹编的“息”捕鱼捉蟹,吴淞江下游一带有“雇读”之称,后来“息”演变成“字息”(繁体字),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相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疏凿黄浦江,故又称“春申江”,上海又有一个别称“春申”,这就是“申”这个上海别称的由来。
7.地理学科的概念 篇七
一、理清读图程序, 读图快速上手
很多学生在拿到地图以后, 面对地图中大量的信息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缺乏一个具体的读图程序。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的读图程序, 在拿到图以后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读图,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地图中的信息, 又不容易在读图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遗漏等问题。要想全面快速的读出图中信息,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来进行读图:
1. 确定地图的种类
在地理学科中, 地图的种类有很多, 在自然地图中常见的有气候图、地形图、天气图等等, 在人文地图中常见的地图包括人口图、行政区域图、交通图等。在各种各类的地图中, 每一种类型的地图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用途, 并且每一种地图在读图的时候侧重点都不一样。因此, 在拿到地图以后,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地图的种类, 了解该种地图的主题, 然后再依据不同地图的要求和特征确定读图的方案。
2. 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方向、图例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 在拿到地图的时候, 首先要读的就是这三个内容。首先, 拿到地图以后,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比例尺, 可以将地图上抽象化的线段距离转变成实际的距离, 使得学生通过地图在头脑中产生实际的概念;其次,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方向, 可以准确地判定地图上的信息, 保证读图的准确性;最后,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图例, 可以把图例同具体的地理事物、名称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 把地图信息准确地转化成文字信息, 这才是我们读图的目的。
3. 明确读图的目标
同样一幅地图, 不同的目标往往决定不同的读图方法。因此, 我们在拿到地图以后, 要认真理解和把握地图的目标, 根据目标来筛选地图中的信息。例如, 当我们拿到一幅北印度洋的海洋图时, 按照题目的要求, 要通过读图来找出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围绕着这一目标, 我们在观察地图的时候就要从洋流的流向进行分析, 再结合南亚地区冬夏两季的风向, 这样通过综合的分析就可以找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了。由此可见, 通过读图目标的确定, 可以帮助我们在读图的过程中略去图中无用的信息, 选择有用的信息, 从而最终达到读图的目的, 读取到正确的地图信息。
二、巧用读图技巧, 轻松读懂地图
1. 形象读图法
在读图的过程中, 一些特征较为明显的地图在题目中往往不会给出具体的文字表述, 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图形进行大致地图信息的判断, 这时候, 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了。为了避免在读图的第一步就被卡住,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一些典型的地图,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记下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些在外观上比较具有特征的地图, 在遇到这种地图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采取形象读图法来进行读图。例如, 在讲到中国行政图时, 在读各个省区行政图的时候, 形象读图法就会被经常用到, 如西安省的行政图就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黑龙江省像只天鹅、辽宁省像个逗号、云南省像一只开屏的孔雀等等, 通过这种形象的记忆方法, 把这些图形记忆在头脑中, 这样在读图的时候, 一遇到这样的图形, 我们的头脑中立刻就能够调动出相关的信息, 从而为进一步的读图打下基础。
2. 空间读图法
所谓空间读图法, 顾名思义, 就是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顺序进行读图。在一张地图上, 凡是地理事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 我们在读图的时候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读图。最为常见的像是气温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 我们就可以用地图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顺序一步步地读出图中的信息, 掌握地图中的知识要点。
3. 时间顺序读图法
在读图的过程中, 当我们遇到一些按照地理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顺序所绘制的地图时, 我们在读图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地图中原有的时间顺序来读取地图中的信息, 如地球公转示意图, 我们就可以按照地图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时间顺序, 读取每个季节中地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又比如, 在读人口增长图是, 我们就可以按照某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的年份顺序, 来读出地图中所反映出来的每个时间段中人口增减的数量、速度、性别比例变化等信息。
4. 对比读图法
在地理地图中, 有相当的地图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都带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曲线图、柱状图等统计类的图像。当读到这些地图时, 我们就要注意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读图, 通过对比, 找出这些地图中的相同点和异同点, 从而在对比归纳中发现重要的信息。通过这种对比读图法, 往往可以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掌握一个大类的地图的读图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三、善用教学策略, 培养读图能力
1. 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
在地理教材中, 几乎每一个章节都配有大量的地图。然而, 很多学生在阅读地理教材的时候, 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文字内容上, 而忽视了大量的地图内容。因此,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 就要从意识上抓起, 培养学生图文并用的意识。例如, 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图一遍看文字内容, 把文字与图有机的结合起来, 使得学生意识到, 地图同样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学生养成了图文并用的意识, 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 一旦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 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相关的地图, 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
在地理教学中, 挂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然而, 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为了图方便, 往往很少把挂图拿出来用, 很多教师在需要用到图的时候, 往往拿着教材上的小地图简单地给学生比划一下, 或者利用语言描述, 让学生在自己的教材上看图。有一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虽然也会利用挂图, 但是在选择挂图的时候往往不注意地图的实用性, 例如, 有些教师喜欢选择一些包含信息很多的综合性的挂图, 这样, 一张图往往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然而, 这种包含信息过多的地图往往看起来不够清楚明了, 容易影响学生的读图效果。因此, 教师在利用挂图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一些内容单一、图像清晰的地图。当遇到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时, 教师不要怕麻烦, 可以用几张内容比较简单的挂图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开讲解, 待学生理解以后, 再把几张图进行叠加, 这样学生会更容易读懂地图, 理解图中的信息。
3. 培养学生一定的绘图能力
很多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读一张地图时, 可能连着读上好几遍, 也很难将地图中的各种信息记住, 但如果照着地图画上一遍, 则很多的信息就如同刻在脑海中一样难以抹去。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做”。学生要想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有意识地进行绘图训练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事实上, 绘图不仅仅是对地图的一种临摹, 很多时候, 绘图还是对已知信息的一种再创造。一些在读图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 通过绘图往往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领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地图的绘制, 从简单的地图开始学起, 逐渐提高绘图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更是学生学习地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地理学习中, 读图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 要想读好一张图, 往往既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判断地图的技巧。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读图能力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作为教师, 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地图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旦学生掌握了读图能力, 就等于在地理学习中多了一个好助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地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提高学习地理兴趣[J].科学之友, 2010年02期.
[2]李德铭.读图·识图·用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甘肃教育, 2010年01期.
8.地理学科的概念 篇八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地理课堂上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甚至厌倦学习地理的局面,使得地理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克服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于教学的局面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地理教学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地理课自身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的挖掘与体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把地理课上“活”,上出地理的味道来。那么什么是地理课的地理味?怎样把地理课讲出地理味?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的科学领域,具有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地理学本质特征的“地、理”中,第一个字就是“地”。这里的“地”,当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更多的是自然环境。因为其存在虽然亦受到人类活动的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理”字可以理解为地理学的道理、规律和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即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不限于研究其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同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特点,有很多地理学者认为:“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特点。此外地理学还具有空间性、人地相关性。
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地理的思想是人地相关、统一整体和谐发展的思想,地理的味道应该是开放综合、社会生活的味道。因此,地理课的味道首先在于探讨生活实例,解决社会问题,明辨人地关系;地理课的特色在于应用生活实例综合教学,在于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气象气候、地震火山、旅游金融等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都孕含地理知识,每每要应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可以说高中地理本来就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日常教科书。脱离生活,照本宣科,不符合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思想实际,也无法激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资源、创设条件,彰显地理学科特点。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就在于使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地理教育。高质量的地理教育要求地理教师接受、认同、内化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地理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体现这一理念,我们就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
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运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才是目的。生活中的地理资源随处可见,这些资源和社会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例如: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鲁教版必修二中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这个内容,要树立学生环保观念,让学生知道环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与环境紧密相关。
在地理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学了没用,理论与实践差得太多,学了之后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比例尺的运用,旅游知识的运用等等。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紧密联系着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如水资源、海洋污染、人口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这需要学生应用地理学科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老师应该打破教材的知识框架,大胆运用新闻事实材料、生活材料开展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教学过程适当把国内外发生的一些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新闻、地理事物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述。再者让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把课本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深化。
【地理学科的概念】推荐阅读:
初中地理的学科素养07-30
初中地理学科总结11-08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07-24
地理学科教学方法07-30
地理学科教学随笔09-25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10-02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08-28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计划11-10
多媒体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09-28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八年级地理(上)渗透点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