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2024-09-18

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精选10篇)

1.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篇一

2018年清华大学宗教学考研(0305)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哲学[01]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哲学[0101]

二、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宗教学

三、考试科目

1、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 或 241德语 ③637中西哲学 ④892宗教学理论

2、复试考试科目: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宗教学基础。

四、参考书目 637 中西哲学

《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赵敦华 《中国哲学史》 892宗教学理论

《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 张志刚 人民出版社 1995 《宗教学是什么》 张志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宗教社会学》 孙尚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基督教会史》沃尔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新祥旭www.xxxedu.net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基督教哲学》 1500年 赵敦华 人民出版社 1994 《基督教与明末儒学》 孙尚扬 东方出版社 1994,1996 《东正教》 布尔加科夫 商务印书馆 2001 《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张百春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伊斯兰教概论》 金宜久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 《伊斯兰哲学》 沙宗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佛学概论》 姚卫群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 中华书局 2002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 上海人民出版社 Sept 1 2002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中国道教史》(四册)卿希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994

五、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新祥旭www.xxxedu.net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新祥旭www.xxxedu.net

2.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比较论文参考 篇二

摘 要: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治隔绝以及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使得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宗教作为影响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从精神层面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笔者从东西方宗教开端,教义的形成对比分析东西方对灵魂的描述,进而阐述不通文化背景下宗教对于灵魂归属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宗教;灵魂归属

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由人而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随人的演进而演进,虽然历经启蒙理性、科学技术等多次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份宝贵的牢固的位置,即便是在人类已经迈进信息时代的今天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宗教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

西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以基督教最为典型,东方人所信奉的宗教中以佛教最受到欢迎。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两种宗教中都有对灵魂归属的描述,但它们的描述本身又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笔者在本文中,既是要通过比较这两种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描述上的差异,来窥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一、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西方宗教中――比如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都有对灵魂以及灵魂归属的描述,下面就让我们让这些描述分别列举出来。

1.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西方宗教以基督教最为盛行,并且取得了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而基督教最为重要的经典就是《圣经》。在《圣经》中,我们的灵魂将会归于何处呢?

(1)《圣经》中关于天堂的描述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经典。在《圣经》里,人死后都是有灵魂的,而人死后的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一个天堂,一个是地狱。

首先,根据《圣经》的说法,人因为偷了禁果,所以生来就是有罪的,在人世生活的时间,要尽量的赎罪。在人世间能够皈依上帝并虔诚赎罪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谅解,那么他死后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反之就会堕入地狱。而作为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的。

那么,《圣经》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圣经中只两次提到天堂,第一次是希伯来书9章24节,第二次是彼得前书2章22节。这两次“天堂”,许多权威解经家,都说原文只一“天”字,中文译成“天堂”是要配合国人原有“天堂”的说法。

“天堂”或“天国”原文是“天”或“诸天”,旧约所罗门称“天和天上的天”(王上8:27),新约使徒保罗称“三层天”(林后12:2)。无论怎样说法,都表明上帝所住之处而已。

圣经的启示录有对天堂的描写: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象碧玉,明如水晶。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的宝石修饰的……那城内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没有黑夜。(启21:18-23)

这就是《圣经》中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灵魂的永生之所。

(2)《圣经》中关于地狱的`描述:

太5/22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18/8、9:……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太23/33: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可9/43: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启9/1~11:……它开了无底坑……惟有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

启4/10……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苦。

约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彼后2/3:……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

太8/10~12:……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25/29、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犹4~13:……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太18/8:……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

归结起来,《圣经》里的地狱是一个无底坑,有火,有硫磺,永远是黑暗的,没有光明,并且都充满了哭声。一副极其可怕的场景。

2.东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东方宗教的情况似乎复杂些,似乎并不像西方宗教一样,最终统一在某种宗教下,但以中华文化圈为中心,似乎佛教取得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崇。不过,因为佛教流传时间长,波及地域广,又缺乏类似于基督教《圣经》那样的唯一经典,易于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往往参杂进很多地方宗教或习俗的影子。所以今天提到佛教,我们也只能做一个笼统的分析。

(1)佛教的灵魂说

首先,佛教关于灵魂的说法就有争议存在。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他成佛后,开始传教活动。并且他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

从根本上说,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而因果报应和轮回关系所联系的是业力。《“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但是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变质而发展灵魂观念。由于净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汉传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西方净土,这只是汉传佛教的做法。南传佛教则不承认有独一的个体或灵魂存在,不过鬼是确实存在的。要区别的是:鬼并不是灵魂,在南传佛教的教义中,鬼是六道之一,与灵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 所以,单从灵魂观的角度看,佛教的众多说法都有些矛盾,或者至少有些含混。

(2)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

像佛教中关于灵魂的表述一样,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也并不像基督教中有关灵魂归属的描述那样简单和清晰。

佛教有六道轮回的说法。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有7个去处。1、如果生前有很好的修行,得到四果阿罗汉及以上的境界,则直接脱离三界。2、生前积有大善业,或者修行到初果-三国阿罗汉,则生天做天人。3、积有大善业,但是有嗔恨心,做阿修罗。3、持五戒十善,继续做人。4、生前愚痴,堕落*生道。5、生前贪欲重、悭吝,堕落饿鬼道。7、生前有恶业,堕落地狱道。

佛教中也有关于地狱的说法。佛教中的地狱是梵文Naraka(那洛迦)的意译,就是指阴间(地下)的大狱。又可译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但都比不上译作“地狱”形象生动。在佛教中,地狱为佛门所谓“十界”中之最恶者。十界依次为: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六凡”、“六道”。四圣是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超凡入圣的“圣者”,诸佛、众菩萨,以及缘觉(辟支佛)、声闻(阿罗汉)们在各种“净土乐园”中逍哉遥哉,永远享乐;而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没完没了。六道中的后三道即*生、饿鬼、地狱,又称“三恶道”或“三恶趣”,而地狱则为恶道之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佛教中的地狱并不像基督教中的地狱那样,是和天堂完全对应、对立的一个概念,它只是人众多个归处中的一个。

二、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的差异

从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存在着诸多差异,归结起来,就是一下几点。

1.二条大路与交叉小径

基督教中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既单一又清晰,《圣经》中对于人死后的灵感所给出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曰天堂,二曰地狱,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而佛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想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复杂和模糊。在佛教的说法中,人无论生死,并没有人与灵魂之分,共有多个去处。这些去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相对模糊的等级之分。就像一条条相互交叉的小路,通过一定的修行,人可以随时去往不同的路径。

2.痛苦的来源

除上所述,我们还会发现一处细节,就是在关于地域的描述中,圣经没有浪费过多的笔墨在它的周遭环境以及对所遭受痛苦的描绘上,而是仅仅只强调了惩戒。

而佛教却是相反的,用了很多笔墨去陈列地狱的环境,以及在人堕入地狱后所遭受的种种痛苦。比如佛教中包括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狱之说。比如,以根本地狱为例,根本地狱包括八大地狱(又叫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八大地狱(八热地狱)据称在南瞻部洲下面,《俱舍论》卷八说在地下60万里处,深广各60万里,就是说占据空间216000万立方里。分别为:

(1)等活地狱

罪人在此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活,继续活受罪。

(2)黑强地狱

以黑铁强绞勒罪人。

(3)众合地狱

以众兽、众刑具一同施于罪人。

(4)号叫地狱

罪人在此痛楚无比,凄切悲号。

(5)大叫地狱

比前狱受苦楚更甚,大声叫叫。

(6)炎热地狱

以铜镬、炭坑煮烤罪人。

(7)大热地狱

罪人所受煮烤比前狱更甚

(8)阿鼻地狱

是梵文的音译,即“无间地狱”。凡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此狱,罪人在此备受诸刑,一刻不停,没有间隙,故称“无间地狱”。

《俱舍论》还称这八大地狱是一层层竖着排列的。而在此八热地狱之外的八寒地狱,则是横着排列的。

八寒地狱又叫八寒冰地狱,分别为:

(1)页哳吒(意为“疱狱”)入者身寒生疮。

(2)尼刺训陀(意为“胞疱狱”)入者身寒疮破。

(3)阿吒吒此为象声,入此狱者唇知冻僵,发出“阿吒吒”的颤声。

(4)霍霍婆 象声,入此狱者冻得口发“霍霍声”的寒战声。

(5)虎虎婆象声,入此狱者冻得不能作声,中能喉咙作“虎虎婆”的声响。

(6)温钵罗入此狱者,身体冻裂如青莲花。

(7)钵特摩入此狱者,身体大折裂,如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入此狱者,骨折如白莲花。

仔细观之,每层地狱都有不同的惩罚方式,但比较之下,这些惩罚都体现为肉体的各种苦痛,类似人间的各种极刑。这些惩罚都和人的精神世界无关。

三、从宗教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以上陈列出的东西方宗教中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将之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东西方宗教关于灵魂归属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再给出的道路上,西方宗教更为明确,而东方宗教则偏于含混。

其次,在这些道路的选择上,西方宗教强调的是二者间的对立。而东方宗教似乎各种道路都是通联的,人可以在各道中相互转换。不难看出这种宗教观,正好能体现出东方人其中包含着一种融合的观念。

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西方人更为理性和直接,能够直面事物的矛盾,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而东方人则更为感性,在分析和面对事物时,总是摆脱不了感性的纠缠,不愿意直面矛盾。同时,东方人也更懂得辩证地去看问题,缺少二元对立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3.

[2]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M].北京:三联书店,1990.

[3]马宇航.人与神:中西宗教精神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

3.社会主义与宗教 篇三

3212001243高露

在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中,我才发现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绝不是单独的两件事,它们两个相互影响,并不是单方向的谁对谁产生影响,它们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好的影响,也可能会产生坏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不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文章首先陈述了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中宗教与党的关系,再陈述了为什么没有禁止而且也不应当禁止那些还保存着某些旧偏见残余的无产者靠近我们党。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党和宗教的关系。我们要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宗教要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中独立出来,彼此不互相依赖,不互相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如邓小平对十世**说过的一段话: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而之前的西藏**事件恰恰证明了这句话,宗教过分狂热导致一些人盲目迷信甚至扭曲,最终导致流血事件,损害社会与人民的利益、危害他人安全利益。有的人盲目信佛,沉迷于此,终日只懂上香跪拜,荒废事业,甚至不顾家庭,这样损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人的利益。

在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这个问题上,通过多年在中央领导集团的正确领导,在实践上的探索研究我党推出一套方针“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我国是一个存在多种宗教和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民族群众有1亿多人,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泛。在当代,宗教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特别关注的突出问题。宗教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历史和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是由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复合而成的。我国的宗教问题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并且宗教问题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策。早在1993年11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可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目前宗教工作的主要目的。

因此,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

宗教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长期存在、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它能主动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诸多方面相适应,构成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宗教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做贡献,“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宗教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使命。

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谐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相互帮助。宗教之于社会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两者关系处理好了,宗教也能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素质、祖国统一等作出贡献。而我们党应该从傍给予宗教教会正确的指导和协

助,如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法律法规。而对于企图分裂我国统一、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宗教活动,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杜绝一切企图对我国不利的事件活动。而我们对宗教的方针法律法规是对宗教正确发展的一盏明灯,引领它往正确道路进展,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展的保障,而绝不是限制它的发展。所以,正确处理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正确认识了我国的宗教矛盾和宗教问题已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处理宗教问题上提出了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对宗教工作实践的新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新形势对宗教工作的要求,也是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遵守的原则,得到了广大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拥护。

宗教在我国社会将长期存在,宗教问题处理得不好,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容。对建国以来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的回顾,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可见,我国对宗教还是很开放的,在大部分地区,宗教问题还是很少的,所以我国对宗教问题处理的还是比较妥当的。但是,还是在小部分地区会发生宗教矛盾问题,一些敌对分子想通过宗教来对我国进行破坏,我们是坚决抵制和不允许的。企图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我们一定不要被他们迷惑。

4.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篇四

——聚焦“两富”浙江

请学生围绕浙江改革开放的话题,从“改革引起的变化”、“改革带来的影响”、“改革取得的成就”、“改革存在的问题”、“改革获得的经验”、“改革的重大意义”等角度,选择社会调查主题,确定社会调查内容,设计社会调查方案,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写出社会调查报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浙江小微民营企业调查 2.浙商回归政策的实效调查研究 3.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以某村(如航民村、滕头村)为例 4.外向性企业调研 如:万向、康奈、越美集团 5.市场调研系列: 如义乌市场调查、桥头纽扣市场调查、大唐袜业调查、海宁皮革城调查、绍兴中国轻纺城调查、诸暨华东珠宝城调查、杭州四季青服装城调查、余姚中国饲料厂城调查、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调查 6.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 7.浙江家族企业调查 8.农民收入问题调查——以某村为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经验调查 2.天台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调查 3.浙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案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廉政文化建设调研——以某县(镇、乡、村)为例 2.胡庆余堂的中药文化调查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以某市(县、镇、乡)为例 4.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调查 5.浙江省各地文化建设新案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教育问题调研方面的选题: 欠发达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以及成因调查 乡村孩子成长环境的调查报告 对某地留守儿童调查 现代职业教育现状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2.民营企业家慈善调查 3.社保模式调研——以某市(区、县、镇)为例 4.长兴教育券制度调查 5.枫桥经验调查 6.社会管理体系调查——以某市(县)为例 7.都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以某市为例 8.浙江社会管理创新案例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安吉生态文明试点建设调查 2.县级生态城市调查 3.巨化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调查 4.某县环境问题调查 5.杭州下沙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调查 6.杭州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调查

5.社会主义与宗教 读书报告 篇五

从《社会主义与宗教》中,指出了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使得宗教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里独立出来,彼此不相互依赖,互不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

邓小平同志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言简意赅。讲“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待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但我们如何在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又防止“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下方针: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列宁同志的正确指导下,除了要求宗教与国家完全分离,互不干涉政权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觉得应补充的是:社会主义与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因此我建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但是由于宗教具有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等特点,所以国外敌对势力、反宗教组织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就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和破坏。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和敌对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及和平演变活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同我国爱国宗教组织争夺信教群众,培植地下势力,窃取我国各方面的情报,支持宗教界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杜绝一切外来宗教对我国的敌意破坏,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古洁萍

6.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篇六

远离宗教极端思想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校在2015年1月14日至1月22日期间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寒假放假前集中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我们重温了《宪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了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还了解了焉耆县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及美好远景。通过两周的学习,自己在理论和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学习内容较多,现就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远离宗教极端思想”这个主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与心得。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战略全局高度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强调做好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当前,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齐心协力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加快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进程,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三股势力”不愿看到新疆繁荣富裕、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想方设法阻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们打着宗教的旗号,披着宗教外衣,绞尽脑汁实施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制造血腥事件,妄图搞乱新疆,最终将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犯罪活动,严重威胁着祖国的统一,威胁着新疆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威胁着新疆各族人民安定团结、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自古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新疆局势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认清“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并进行最坚决的斗争。

作为教师,在认清“三股势力”反动本质的前提下,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如今,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正加紧对我们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并利用宗教向学校渗透,妄图达到和我们长期抗衡;作为教师,我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坚持与暴力恐怖活动作斗争,我会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旗帜鲜明的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要始终牢记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散布事实不清的信息,特别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自觉站在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肩负起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在事关国家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稳定情绪,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捍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三尺讲台有政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做到:

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帮助学生认清“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提高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免疫力,我们要通过主题班会,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思品课以及其他渠道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国情、区情、市情教育,真正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加大校园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的宣传。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精神;就要让学生认识宗教、了解宗教,知道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规, 可以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的集中教育活动等方式,破除他们对宗教的盲从或神秘感,让广大学生明白:我们的校园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方式,在校园传教或从事其它宗教活动,以此增强学生们自觉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对校园内出现任何宗教色彩的活动, 都能积极进行举报;

3、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在班内开展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和双语班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轻族别,重集体”的观念。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在我们这个民汉合校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理念。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7.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篇七

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都深深根治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要与其所处的社会相适应。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组织体系,一切社会结构的改革都围绕着适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进行。而与此同时,宗教与新社会制度的不适应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表现在: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存在着根本分歧;宗教的领导权曾被反动政治势力所控制;宗教内部存在着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帝国主义实力仍利用宗教从事反对新社会制度与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方针。江泽民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精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他说:“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长期存在,如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就会发生冲突。这种适应,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的宗教制度和宗教教条,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法律引导和原则引导,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科学体系。

第一、政策引导,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就是尊重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了宗教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合理性,保障了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法律引导,即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只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党和国家才能

不断建立健全宗教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制度,逐步树立法制权威,使党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有效打击各种打着宗教旗号,危害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敌对势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才能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

第三、原则引导,即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针对西方国家利用宗教人权所进行的攻击,我国宗教界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就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问题开展对话,反对在国际宗教人权领域搞对抗;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实际致力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反对利用宗教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支持各个宗教共同为世界和平努力,反对利用宗教搞暴力恐怖活动。

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主要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这体现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政治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群众性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群众,把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利于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相适应,关键在于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经济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在当代中国,“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中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积极引导宗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中国各宗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为促进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要鼓励宗教界在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服务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宗教界所具有的广泛对外联系的优势,主动为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要借鉴中国宗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引导西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投身于

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多做贡献。

文化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宗教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一种文化积淀,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崇高境界消退、道德理想沦丧等负面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宗教可以利用宗教教规和戒律,发挥自己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精神批判功能。此外,宗教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宗教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以借鉴。

社会相适应,是指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中国宗教有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包括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爱人利他的传统,爱国爱教的传统和关爱自然的传统。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宗教界需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与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事业的力度;三是培养人格高尚、知识丰厚、爱国爱教和富有开创能力的宗教人才。

8.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篇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盂县政协委员韩巨星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千百年来,宗教几乎无所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各个方面。传统宗教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在哲学、文学、建筑、戏剧、雕塑、人文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党和国家领导关于“宗教文化”的论述

(一)、毛主席1961年1月22日同**大师的谈话中说到:我赞成(在西藏)有几千人学经、懂经,成为佛学知识分子,同时你看是不是他们还要学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懂得政治、科学、文化及一般知识。……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我看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专门拿两年研究佛学。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二)、1980年4月19日,邓小平在《人民日报》上专门发表了题为《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纪念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的短文。全文如下:

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作出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他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之请,以百折不回的毅力,经过五次东渡失败,双目俱盲之后,终于到达了日本,完成了他的使命。我前年访日时,在奈良唐招提寺见到了鉴真塑像,诚如历代诗人学者所赞叹的,它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表现出鉴真的坚强意志和安详风度。1200余年来,日本人民把它作为国宝,精心保护和供奉到今天,值得我们敬佩和感谢。现在,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文化界和佛教 1

界人士,把国宝鉴真像郑重地送来中国供故乡人民瞻仰。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它必将鼓舞人们发扬鉴真及其日本弟子荣睿、普照的献身精神,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事业作不懈努力。

邓小平不但充分肯定了历史上宗教人士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肯定了宗教文化的价值,这在当时国内对于宗教“左”的错误认识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促进了人们对于宗教认识的思想解放。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肯定了我国宗教文化中有许多东西迄今仍有进步意义。江泽民在其《论宗教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吸取了我国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医学当中的不少优秀成分,可以研究和发掘其中的精华。宗教道德中的弃恶扬善等内容,对鼓励广大信教群众追求良好的道德要求有积极作用。宗教通过对信教群众的心理慰藉,对稳定信教群众的情绪,调节信教群众的心理也有积极作用。”

(四)、李瑞环也指出,宗教文化的积极成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思想和做法并不矛盾。希望宗教界进一步挖掘、整理宗教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特别要挖掘、整理各宗教教义在伦理道德方面所倡导的弃恶扬善、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内容,使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党和国家对宗教文化的肯定是对宗教整体认识的一个飞跃。

二、宗教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精神

宗教文化在安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推动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挥宗教文化对人的道德导向与心理康复作用,推动宗教文化参与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宗教文化对社会共同理想和政治共识的促进,是宗教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

1、热爱和平、宽容理性的精神

宗教文化的宽容理性表现在,凡是合乎天理、人情的学说,凡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都是宗教所承认、所赞许的。在当代社会,宗教界珍视和尊重联合国人权宣言,推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积极参与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活动。世界各地的宗教人士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珍视和平、宽容、理性的传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懈地努力。

2、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

鼓励人们积极探索宇宙的运动及发展规律,探索大自然的种种奥秘,鼓励人们积极求知,寻求真理、坚持真理。许多著名的宗教学者在研究《古兰经》、圣训、教法、教义的同时,也积极研究医学、哲学、化学、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结出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果,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当今时代,中国宗教更是大力发扬这种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成为人人喜爱学习、终身追求知识的学习型民族。

3、倡导信仰和现实合一、追求两世吉庆的精神

宗教文化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有很强的世俗性质,教义、教法对人们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有着丰富而具体的规定。宗教教义反对人们消极处世,不要求人们在今世去做苦行僧,而是号召在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实人生中积极努力,奋发有为,创造财富,为自己,也为他人谋福利;同时坚守信仰,遵守教法,主动行善,赖以创造后世的幸福生活。因此,中国的宗教文化是既重视信仰,又重视现实生活,既追求后世的幸福生活,又重视今生的现实幸福,为自己、为家庭、为家乡、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裕、强盛而积极

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追求两世吉庆。

三、新时期如何利用宗教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国现存的各宗教与现实主流文化的许多内容是相融通的,如在哲学、道德、美学、心理学、逻辑学、建筑、绘画、音乐、雕塑等领域,几乎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宗教优秀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程度不同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积淀。宗教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扬弃,促使自己更加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成为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如今,如何弘扬宗教文化的优秀成果,服从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宗教文化发掘保护工作的规划目标。要组织宗教、规划、建设、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对全县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深入研究各种宗教文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宗教文化的平台。要建立整理、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积极性的相关机制,重视研究成果的吸收利用,将其精髓融合到城乡建设、历史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等规划中去。

(二)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宗教文化发掘保护工作的责任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视野,理解和尊重宗教文化,重视发掘宗教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多宗教共生共荣。应用宗教文化中的积极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维护我县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着力点: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充分展示高品位的宗教文化设施和宗教文化活动,是增加城市文化底蕴和扩大知名度的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参与城市建设规划

领导小组活动,将全县宗教活动场所纳入城市建设编制规划;二是积极推动县城重点宗教活动场所的环境改造;三是在合理布局宗教活动场所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宗教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四是加强对大型宗教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协调、服务。

(四)突破点:着力推动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的创建工作。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既要重视建制立章、规范管理,又要注重引导宗教文化建设,极大地激发了宗教界创建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积极性。明确基建工作的组织、制度、廉洁、责任等方面的要求;要普遍重视史料的挖掘整理、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环境的绿化美化。

(五)推动点:普遍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宗教优秀文化涵盖了宗教行为的深广内容。必然对宗教界人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宗教界人士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一是宗教界人士开展“三学”(学科学文化、学政策法规、学时事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文化意识、法制意识、政治意识普遍增强。年轻教职人员报考各类宗教院校的人数增长较快;二是宗教团体举办文化课程补习班和各类培训活动普遍增加;三是宗教界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四是为驻会宗教团体工作人员办理社会保障手续,稳定宗教团体骨干队伍。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有神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还是包容性巨大的文化现象。宗教和其它形式的社会意识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哲学、宗教伦理、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已经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就我国来说,宗教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正确运用宗教的教义教理和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引导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宗教文化是能够为构

9.浅谈宗教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九

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各组成要素和谐相处、有序运行的社会。其中宗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宗教是一种神秘而实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在崇尚理性的时代,宗教曾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然而,当今世界宗教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出现了增长的趋势。在我国,宗教也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对宗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宗教信仰宗教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建设

1.导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人心向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要和谐,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就必须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其中宗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已有信教群众一亿多人,并且宗教的总体状况已发生变化,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也不再只局限于偏远农村,发达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信奉者也在增加。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我国当前社会和宗教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2.1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建国后这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不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物

质文化基础比较落后,使得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人们投向宗教寻找精神寄托与安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日益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诸多平衡,原来四平八稳的生活方式被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使人们的活动充满着成功的机遇,同时也潜藏着失败的危机。最后,国际国内问题造成人们共产主义信仰的迷失,一部分人转而信仰宗教。过去,人们总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精神信仰,并把它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遭到巨大挫折,使人们对共产主义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信仰危机。再加上国内存在的党风、政风的不正和消极腐败现象,使一部分群众丧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转而信仰宗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和过渡,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宗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1)信教人数增多,宗教活动场所得到新修和扩建,宗教团体有所发展。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这种状况主要是相对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宗教被人为压制的状况而言的。宗教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为建国50多年来宗教徒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中国现在的宗教信仰者,尽管在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只占约十分之一,但绝对数决不可以忽视。其次,宗教的快速发展还表现在宗教活动场所的新修和扩建及宗教团体的发展上。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道教宫观数千余座;伊斯兰教清真寺数万余座,天主教堂、会所上万余座。除此同时,宗教团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性宗教团体例如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协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这些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布Jl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各教自己的研究机构外,社会上新成立了许多宗教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宗教学论著和工具书,并创办了专门的宗教学刊物。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培养了一批宗教学研究人才,宗教课程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2)信教群众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两极化”现象。随着宗教的发展,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群体的“五多”(即农村教徒多、老年教徒多、妇女教徒多、文盲教徒多、病残教徒多)现象有所改观,出现“两极化”现象。宗教信仰者不再只是“愚夫愚妇”,而是呈现年轻化、知识化倾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经理人、医务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知识分子也都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甚至像北京、上海之类的大都市中,宗教仍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宗教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混乱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有很多人是通过气功和文人所写的所谓禅学书籍接触佛学的。一部分人就此成为正信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误导,流为“相似佛法”或“附法外道”。其次,在一些地区,一些宗教的寺庙发展失控、滥建寺庙、乱收僧尼、私办经文学校的现象突出。除了宗教自身存在无序现象以外,近些年,一些非宗教单位也在利用宗教,搞所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情况不仅千扰、损害了合法的宗教活动,而且导致宗教事务的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3.实现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的措施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己既是观念的,又是礼制(献祭、禁忌和塔布等)的;既是道德和法的规范,又是物质实体(物神、偶像、圣像、寺庙、修道院):既是为之献身和苦心孤诣的人群,又是教权主义社团、具有宗教倾向的政党、工会和宗教学校,慈善机构„„”[1]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在社会主义时期仍有两重性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过去人们讲得很能多,甚至有些过头,而对于其积极作用,则由于“左”的倾向影响,似乎成为禁区,人们很少讲或不敢讲。今天,我们在理论上拨乱反正,应当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从以下措施促进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1)汲取宗教道德的思想精华,丰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和谐社会重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宗教之所以能够凝聚广大信教者并迅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提出的人类普遍接受的宗教道德的感召力。宗教道德与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虽然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对立,但这二者之间也有共同点或连接点。

(2)参透宗教的人生哲理,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

期,随着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各种人生价值观念招摇过市,影响着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要地位。但是宗教对人生观的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否定性的。又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各教的人生观,吸收其积极因素,为培养公民正确的人生观服务。

(3)观照宗教的信仰内核,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法律信仰。宗教之所以被信仰,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宗教满足了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从某种意义_[讲,宗教是人们精神的归依,是人们精神的家园。人的需求不外乎两个层次,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大凡被信仰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东西,具体的实在之物不大可能被信仰。虚拟的东西之所以可能被信仰,是因为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无法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因而,它可以虚拟得“完美无缺”。实在之物之所以不大可能被信仰,是因为实在之物是能够被人们用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东西,能够被感觉器官感知的东西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种不足或许并不是源于实在物的本身,而是源于人们认识评判标准的不一。观照宗教信仰的虚拟性对西方法律信仰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国要想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最重要的是把法律作理想层面与现实层面的划分。把法律作现实法与理想法的划分,将有助于在虚拟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

(4)发掘宗教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动物植物的恢复能力和自然界自净的能力,大肆地掠夺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却毁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道教的“物种齐备”理论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具有独特的贡献。道教的生态伦理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中赋含着深刻的生态保护理论。产生于古印度,兴盛于古中国的佛教,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如古印度主张的“梵我一如”和古中国主张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主客观内在关系的一致性,这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教的“和谐观”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尊崇却是相似的。搜集、整理、研究各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对十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6.结论

宗教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还将有着遥远未知的将来。在社会主义时期也将长期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信仰宗旨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文化品格、社会活动、某些价值取。向等己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特征,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社会动力。在我国宗教的社会政治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宗教不再是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上层建筑的残余,而是社会主义_L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不仅宗教实体、宗教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而且宗教思想体系的积极精神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宗教是一座人类文化的宝库,其内含的优秀道德因子,可以丰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其孕育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其独有的信仰内核,可以成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参照: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谆淳教导,更是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范本。同时,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社会公益事业上的积极活动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Widdowson.H.C.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ner[J].ELT Jounal vol.1987(2):1

[2]王昕亮.当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3).[3]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01(4):6-17.[4]明月.论中国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2(5):30-32.[5]张志蓬.宗教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探讨[J].理论探索.2007(04)

[6]杨红.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08(01)

10.宗教信仰社会调查报告 篇十

公共关系宗教信仰调查小组

组长:姜涛

组员:王靖森 唐文娟 李佳静 张熙苑

苏艳秋 黄婉婷 严双 朱自强 王然

2012年5月

一、导言

近些年来,“宗教热”在国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也出现了“青年宗教热”现象。受其影响,在当代大学校园中,不仅出现了大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而且已有部分大学生成了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由于大学生宗教徒特殊的成长经历,其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等与其他信教群众明显不同。因此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

而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青年对宗教的态度,关系着宗教是否能延续发展下去,有没有“接班人”,也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发展趋向。

在儋州校区生活的两年中,学校里存在的基督教徒和类似宗教组织的团体社团(经典文化研习社)引起了我组成员的兴趣和注意。通过平日中对他们的简单观察后,我们决定定题研究两院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两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结构,与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2对两院学生的宗教认知和心理进行分析,浅析大学生信仰与家庭,文化,民族,媒体宣传,教育等具体原因的关系。3通过对两院学生的分析达到由个体推测整体的目的,从而反映当代大学生中是否存在“宗教热”的趋向。并试图浅析其成因。

4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教育间的平衡

2012年4月我们定题后历时2各月,对两院地区的在读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以及研究设计的介绍

1抽样介绍:

研究整体是两院在读全部本科学生,根据抽样比例,故在两院范围内,对全部在读3030名学生,按比例进行抽样调查,抽取其中的15%(10—30%),约计455名在校学生。抽样方式为分层抽样,具体操作步骤为:1.确定抽样比例f=450/3000=15%。2.将两个年级的学生按专业划分后按姓氏顺序进行排号。3排号后依据随机数表以专业为单位抽取专业人数的15%。确定名单后按班级为单位找到每个被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式在保证调查研究的受调查的数量有定的保证的前提下,又能做到方便与确保一定程度的精度。并且节约了调查用的人力资源和财务消耗。并且抽样过程中,按照规则的抽样可以确保受调查者的随机性得到保证,从而可以代表整体的水平。通过对较少的样本的研究调查推断出比较准确的结果。

2分卷问题设计分析: 问卷页面设计分析:

参照调查问卷的标准格式,本次调查的调查问卷分为题目部分,前言部分,填表说明部分以及正文问题部分。目的在于使被调查者能够理解卷面意图,从而更好的完成受访。

最初阶段的问卷(试调查问卷)在经过试调查后,发现的若干问题,因此我组最终将问卷作出以下调整:

1问卷题目序号与选项序号位置重新安排,题目序号与选项排版过程中要错开。在确保阅读不存在障碍的前提下,缩小整张问卷字号一个号码,并加强需要着重阅读文字,避免浪费资源的同时起到强调作用

2删除内容重复,意义不大的题目,对题目问题进行优化设计。3增设新的与调查目的相关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4重新安排页面,将分处于两页的问题与选项安排在一个页面上。

5与此同时,我们将题目顺序进行了合理化调整,将多选题集中排列,将容易出现误解的题目数量减少,并于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加以“注意”字样并将字体加粗以达到提醒作用。

除此之外,原预想中受调查对象对于选项勾选与填写混淆的问题并未出现,因此最终决定不调整问卷的选项填写方式。

问卷问题设计分析:

第一部分为了解基本情况的问题,主要了解专业分布,性别分布,户籍性质,民族以及政治身份。为对两院学生的宗教认知和心理进行分析,浅析大学生信仰与家庭,文化,民族,媒体宣传,教育等具体原因的关系。

第二部分为了解大学生是否能够对宗教常识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设计了对宗教的认识,与邪教的区分的相关问题。

第三部分为了达到调查目的,与预期的设想进行比对,从有宗教信仰和没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分别出发,设计了了解两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结构,与对宗教信仰的看法的相关问题。为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教育间的平衡,设计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相关的问题。

并且为了保证调查的精准程度与问题的有效性,由原先的试调查问卷的19题经删改增补,变为了新问卷的24题。新问卷不仅弥补了试调查阶段出现的不足,并且在卷面美观上,整体排版上均有改进。

三、被调查对象的介绍

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是海南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2个年级13个专业3030名学生,分别来组我国各个省市。

受调查者以班级为基础单位,并且组织结构稳定,联络便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调查工作的发放与回收问卷的顺利进行。另一方法,校区中的学生整体而言,文化水平有一定保证,能够理解问卷问题,使调查顺利进行。

四、对资料收集整理中的说明

抽样过程中随机数产生过程:

1)为了在3030名同学中选取20名同学作为试调查对象,我们将全院3030名学生放到一个表格中,按姓氏重新排序、编号。

2)用Excle表格中的随机数公式(即:要产生一个N到M之间的随机数,可以使用公式“+Int(Rand()*(M-N+1))+N”)抽出20个不同的数字,即20名同学的序号。

3)通过序号,找到相对应的20名同学及相关信息,列在表格中供负责试调查的同学使用。

4)正式调查阶段中,根据每个专业的总人数后乘以抽样比例15%,求出将在每个专业抽出的人数,即样本容量。在数值非整数时,我们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的整数值。(注:在这里,各专业的样本容量相加之和等于454人,与“2”中提到的近似值455人相差一人,我们决定将总的样本容量调整为454人。)

4)根据每个专业的样本容量,用Excle表格中的随机数公式进行随机抽样(即:要产生一个N到M之间的随机数,可以使用公式“+Int(Rand()*(M-N+1))+N”),抽出每个专业相对应的样本容量。(*注意:①抽出的数字即学生序号不重复,②抽出的数字即学生序号与试调查学生序号不重复;若有重复,排除该数字重新抽样。)

5)根据随机抽样的结果,找到相对应的同学信息,列在表格中供负责发放调查问卷的同学使用。

本次问卷调查全程真实有效,所调查的个人均是由随机数表产生的代码所有者,不存在人为造假的情况。对于收集来的数据整理,由于问卷调查资料属于统计资料,所以需要进行统计整理,主要审核工作包括数据源的完整性,统一性,合格性三个方面。本次问卷回收率是90.3%,样本总量达到了410,其中经筛选后有效问卷有363份,占问卷总数的79.96%。因此基本对总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效问卷中没有出现题目缺少回答而造成的资料缺失情况,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得以保证,本次题目设计理念中性,不具有敏感话题,题目语言避免模棱两可,卷面字距行距设计合理,字号适宜,使得避免了受访者由于疏忽忘记,误解反感等原因的数据缺失。另一方面,在数据统计过程中,采取互查多查原则等登记,确保题目答案和登记内容相一致,使得统计结果与真实情况相一致。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本次统计分析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我组对统计结果的合格性进行了严格审核,主要包括1逻辑审核,既对每一份问卷的答案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具有逻辑矛盾,例如其宗教信仰状况与其后文选填题目题号之间的逻辑关系检查。2计算审核,既多次检查计算结果与统计数据间是否有错误的存在。通过以上手段来确保结果的真实有效。由于本次问卷无法进行重新调查,因此对于存在错误与矛盾的调查问卷,我们采取剔除无效问卷作废处理。

五、统计结果与分析结论

近年来,我国宗教信仰者的群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呈现出从老年人向青年人扩散的趋势。本次调查回收问卷410份,其中有效问卷363份。回收率为90.3%,有效问卷占全部问卷的79.96%。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el20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对象男性计141人,占总数的39% 女性计222人,占总数的61 %。在有效问卷中户籍性质为城镇人口的有179人,占样本总量的49.31%,剩余185人为农业户口,占样本总量的50.69%。调查对象中,23人为群众占样本总量的6%,326人为共青团员占样本总量的90%,8人为预备党员占样本总量的2%,4人为中共党员占样本总量的1%,3人选择了“其他”选项,占样本总量的1%。从民族构成来看,少数民族样本占样本总量的6%,其余94%为汉族人口。所有有效问卷中23人为少数民族,他们分别为:穿青族1人达斡尔族1人,侗族3人,回族1人,满族1人,黎族3人,蒙古族2人,纳西族1人,土家族1人,壮族5人。样本中,专业范围覆盖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各个专业类别,其中人文社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137人占38%,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172人占47%,外语类专业的学生56人占15%,符合儋州校区学生总体的分布情况。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信教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但真正的信徒不多按调查统计结果,在有效的363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42人,占样本总量的11.57%,其中基督教徒13人,佛教徒23人,伊斯兰教1人,道教4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为321人,占样本总量88.43。在信教学生中,认为自己是理性信仰的占59.8%,有30.4%的学生是从众和盲目信仰的。在参加宗教活动方面,有72.1%的信教学生很少参加和不参加,表示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的占27.9%。在参加入教仪式方面,进入大学后,定期参与宗教活动的有7名同学,其中4名基督教徒,2名佛教徒,另一位同学没有任何宗教信仰。23名同学参与过宗教活动,其中有6名基督教徒,3名佛教徒,1名道教徒,13位同学没有宗教信仰,并且在这13位同学中有2位同学选了对宗教信仰是“坚决不信”的选项。可见,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确实占有一定比例,但从实际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看,真正信仰宗教甚至皈依宗教的学生比例并不高。

(二)具有信教倾向的学生较多目前,在大学生中尽管真正的信徒不多,但是有信教倾向的或对宗教感兴趣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70人相信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有70人对于“命运说”完全不信,224人持中立态度。在“绝对不信仰宗教”与“绝对信仰宗教”中间徘徊的学生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于加入宗教的意愿方面,197名同学从未考虑过加入某种宗教,其中有96位同学的身边有亲属或朋友有宗教信仰。有65位同学有过想要加入某种宗教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实践,在这部分同学当中,有15位同学受到过别人向其进行宗教相关的宣传,有49人的身边朋友或亲属有宗教信仰。调查问及“对信仰宗教的基本态度”时,有50.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赞成也不反对信仰宗教,有49.4%的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可能会信仰宗教”,表示“坚决反对信仰宗教”的学生仅46人。有262人对于宗教持不信仰,但是有兴趣的态度。25人认为人生不需要宗教信仰,其中有2人为基督教徒。51人认为人生需要有宗教信仰,其中有宗教信仰的人为21人,在51人中有11人他们的宗教信仰态度是坚决的不信仰。288人认为宗教信仰对于个人而言可有可无。这种倾向性,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某些宗教团体、宗教知识、宗教行为等比较好奇,有一定的兴趣。这与某些宗教本身具有的神秘性有关。这些学生对宗教的历史、发展趋势及相关知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基本处于朦胧、模糊的状态。这种既好奇又朦胧的状态,容易促使他们不自觉地接受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观念。如果遇到某些宗教团体的引导、说服,他们就很可能会倒向“信仰宗教”一边。

(三)对宗教信仰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在所有有效调查问卷中,有127人认为宗教是一种群体现象,是有教规教义有自己组织的群体。11人认为宗教与迷信,不科学相同。192人将宗教定义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现象,34人对于宗教概念任然模糊,说不清楚。9人认为宗教与邪教是一回事,222人认为宗教和邪教截然不同,123人认为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仍有差别,10人对于这个问题完全不清楚。有37人认为宗教信仰是有一定好处的,237人认为利弊皆有,6人认为只有坏处,84人对于这个问题说不清楚。这说明,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很多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相关的知识了解并不充分,从而不能有很好的认识,无法做到辩证的看待相关问题。加之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浮躁不稳定的特征,更容易在相关问题方法产生误解。

(四)学校相关领导层面对相关问题重视不足:

在有效调查问卷中,其中105人认为信仰宗教与在校所学的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有冲突,113人认为没有冲突,其中有22人有宗教信仰。95人认为不应该对学生加大宗教信仰的宣传,其中有4人为信仰宗教的人。12人坚决反对对学生加大宗教信仰的宣传,其中有4人有宗教信仰。在此次调查之前我校从未有过相关问题的调查,并且对于已经存在的具有宗教性质的团体没有做到足够的意识与相关的管理,因此出现了一部分的体制外的宗教活动和团体。并且有些活动的性质与学校相关规定有所出入,因此学校急需加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一)民族宗教习俗和家庭因素

我国宗教历史悠久,在我国目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 种教徒比较多。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入大学前就已信教。另外,一部分少数民族本身由于民族特点,全民信教例如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的基督教家庭子女由于父母因素,基本上也会持有基督教的信仰。

(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因素

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没有充分理解和正确的认识,对宗教辨识能力较差,在宗教对自己的影响上认识模糊,对于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法制法规不甚了解,甚至有一些错误认识。比如出现了个别党员信教的情况。例如这次调查过程中的4个党员中,有一名有佛教信仰。学校教育和管理层,对于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认识模糊的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而涉足宗教活动,逐步产生了宗教信仰。目前,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加之思想未定型,处在文化和价值的选择期,容易出现茫然、疑惑、焦虑、混乱、心灵无法得到慰籍、精神无法得以寄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安慰,特别是在他们遭遇挫折和困境时。另外,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心里问题或世界观出现动摇,从而借助宗教寻求寄托。

(三)传教者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个别外教、留学生在聚会、联欢活动中讲经布道,从事传教活动。大学师生到国外进修、留学、实习、参加交流等活动中,也常常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基督教聚会点开始在大学校园附近出现,近年来有不断发展的趋势。我校中以及周边就分布着一些基督教聚会点,其教会组织形式是团体式的,聚会点设在租赁的民居中。他们发展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发展信徒的方式是通过教会成员向自己周围的学生进行宣传。参加此类聚会的学生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对策建议 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对宗教的态度日趋理性,广大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也日趋客观。

(一)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加强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在理论和思想上得到提高。结合每年举行的对大学生的滚动调查和大学生假期返乡座谈,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保证师生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同时,要狠抓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抓好以理想信念、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谐校园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让学生平时有人管理,有事有人关心,困难有人帮助,困惑有人释疑。建立特殊学生的群体档案,加强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管理工作。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通过各种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困难,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展成才做人教育,让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业上,放在成才和为社会做贡献上,完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宗教政策宣传和宗教常识教育高校要将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党委统战部可在网站上开辟专栏,进行宗教常识普及工作。省社科联组织的三秦大讲堂等讲座,应该将宗教常识和民族政策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在学校适当开设宗教学选修课,使学生对宗教知识有一个基础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学生只有清楚地了解宗教的历史、了解宗教的知识,才能客观的对待自己的信仰问题,从而避免因好奇和迷茫而加入宗教组织。另外,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对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要给予关怀和帮助。青年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信仰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全面深入考察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把握大学生信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及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六、参考文献

《宗教社会学》 姚南强 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社会学定量方法》 范克新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袁方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上一篇:交警队查酒驾实践报告下一篇:周一祝福客户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