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4)文(无答案)

2024-09-14

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4)文(无答案)(共6篇)

1.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4)文(无答案) 篇一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政治周练试题

(四)一、选择题

1.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手机阅读新闻资讯软件,它与5000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基于大数据,根据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自动计算并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截止2016年3月,该软件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5亿,月活跃人数超过1亿2千万。这表明 ①彰显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客观要求 ②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④准确把握文化需求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6年2月16日,中国梦中华经典故事公益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它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通过微电影的方式向社会和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助推中国梦实现。可见

①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的传播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优秀文化使人精神振奋、力量倍增 ④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不朽记忆。这里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也是沿途各国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的繁荣,是因为 ①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②各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在长期的交流中各国文化达到了相互融合 ④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响应总书记“应将我国古代古典诗词和散文嵌文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倡导,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应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这是因为

①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③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谐共处需要各种条件 ④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微信、微商、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C.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7.在乡村酒吧,习近平同卡梅伦一起品尝当地啤酒和炸鱼薯条;在中英创意产业展上,习近平观看两国艺术家带来的歌舞表演。习近平指出,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②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④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繁荣。“一带一路”能够实现各国文化的繁荣,原因有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促进文化交流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发展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基本特征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电视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2016中国谜语大会》有奖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之中。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有助于

①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 ②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仇恨,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世界人民牢记这段历史,共同捍卫人类尊严 ④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15年11月2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和廊坊市联合主办的“匠·艺——2015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项目联展”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通过展出两地非遗项目精品,宣传和展示海淀区以及廊坊市10年来非遗保护成果,重磅打造非遗文化精品,促进海淀区和廊坊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唤醒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5年暑期,《捉妖记》以20.5亿元的票房刷新纪录。该剧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并采用最新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D.文化创新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5.近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受到众多观众的热捧,其精良细腻的制作,鲜活明亮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平冤昭雪,匡扶正义的主旋律故事赢得众口称赞。《琅琊榜》以独特的水墨素描之法、力图展现磅礴大气而又不失诗意的精美画面,剧中的景致、服饰、礼仪,皆成为流动和行走在电视屏幕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尽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 ②文化融合需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③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④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丰富内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7.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

①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着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们要 ①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③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10月9日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性文化遗产。这次申遗成功 ①有利于人们增强历史记忆,振奋民族精神 ②能够使人类面向未来、珍惜和平、永不战争 ③引起日本右翼分子不满,导致中日关系紧张 ④有利于人类反思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2014高考重庆卷13(3))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22.(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A 6.B 7.C 8.A 9.C 10.D 11.C 12.A 13.D 14.C 15.D 16.C 17.B 18.C 19.D 20.A 21.

有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22.

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2.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篇二

17-21CDDAD22-26BCADD27-31AAAAC

51.(23分)(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6分)

(2)措施:通过社会保障法;以工代赈。(4分)

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分)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4分)

(4)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政府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等。(6分)

52.(22分)(1)图①事件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图②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6分)

(2)1972年;(3分)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3分)

(3)上海合作组织;互信为安全之本。(6分)

(4)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分)

5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公元前594年。(公元前6世纪早期)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高二历史阶段性检测试题答案 篇三

1——10DBABAADCCA

11——20BDDDACAAAB

21——30CABCBBABDD

31——40DCBDDDBCDD

41——50BCCAACADDB

51.(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资历(4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6分)(应从“废除田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2.(1)西周分封制。(1分)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

(2)由图二的皇帝之下有三省,三省长官为宰相,宰相之下设六部到图三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明初撤中书省,废丞相制度,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3)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得到加强。(4分)

53.(1)民主制度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民主的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2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法国-民主共和制-1875年宪法; 德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宪法》。(8分)

(3)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民主(人民主权)原则。(3分)

54.(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4分)

(2)因为依据《临时约法》,中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但袁世凯篡权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徒有其表。(3分)

(3)举措: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焦点: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1分)

4.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篇四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BBA ABABC CCDDA AABAA BCCCA ABDDC

31-35 36-40

BCCAB BCCC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41题10分,42题12分,43题18分,共计40分。)

41.(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分)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4分)ks5u

42.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2分)“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6分)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分)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2分)

43.答案:(1)丝绸之路。(2分)

形成的条件:①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繁荣,尤其是丝织业的发达。③张骞通西域。(6分)ks5u

(2)《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将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这是我国正史中关于中国和欧洲直接交往的最早记载。(4分)

5.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4)文(无答案) 篇五

基础巩固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2.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同西欧国家相比一直落后,其根本原因是 ( )

A.改革不彻底 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农奴制未废除 D•对外扩张影响经济发展

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 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 )

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 B.创办近代化大学

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 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

5.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

A.主张反对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

B.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削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6.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强化提高

7.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9.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0.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课外延伸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材料二 农奴制度废除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些事实表明,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刺杀。

请回答: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影响的认识。

1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幅材料各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高考猜想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 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 600 7 954

1879年 187 42 000 51 937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1861年前,俄国的农业劳动力仍占劳动力总数的89%,国民财富收入的71%是由他们创造的。俄国工业劳动力只占到劳动力总数的10%左右,且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同时期的英、法等国却已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9万吨,德国的铁产量在1850年时就已达到40.2万吨,英国在1850年时的铁产量为225万吨。铁路建设最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1860年,俄国建成的铁路只有1 600公里,同年的英国建成的铁路则有14 603公里,法国到1861年时建成的铁路有9 160公里。

材料二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民粹派在农村宣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2)根据“二一九法令”,获得解放的农民获得了哪些权利?

(3)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

(4)材料三中的民粹派代表了谁的利益?试分析说明他们这时在农村进行宣传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A 解析: 本题所有选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特点。但B、C、D三项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而A项为最基本特点。

2.C 解析:属同一事件原因的因素也要分清其因果关系。C项“农奴制未废除”,造成A项“改革不彻底”和B项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项显然是次要原因。

3.D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不可避免地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顺应经济基础变化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教材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有: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教育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可知选C。

5.A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民粹派否任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但没有主张反对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

6. C 解析: 1861年改革使俄国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金、市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项要注意,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并未确立,俄国仍是沙皇专制统治。

强化提高

7.D 解析: 改革以后,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于1881年将亚历山大二世暗杀。

8.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9.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改革以后,俄国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因此,D项表述“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10.D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考查的内容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后的俄国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课外延伸

11.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在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去评价其影响。

答案: 积极影响: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俄国的扩展;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有利于俄国政治民主化。

消极影响: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俄国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农民遭受到一次空前的掠夺,受到更沉重的压迫。

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图片主要夏映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彻底性及政治变革的缓慢进程。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注意“文明的火炬”是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本图片实际是把沙皇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文明指代沙皇的反对者.即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结果等角度分析。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材料二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缓慢的政治变革。

(2)“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说明沙俄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会受到压制,形象地说明了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

(3)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阶级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看要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高考猜想

13.【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农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内容、影响、意义及实质。第(1)题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考虑,第(2)题注意关键词“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说明不仅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反而加重了。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机器制造业、生铁、钢、石油等工业产量增加的信息。原因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实质是农奴主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要从改革的内容和实际问题去考虑。

答案:(1)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2)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3)俄国工业迅速发展,煤、钢、石油产量迅速增加。

根本原因:农奴制改革。

(4)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实质: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14.【解析】本题采用多种形式的材料,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俄国的工业落后,与西方工业文明差距巨大;材料二从“二一九法令”可以知道是农奴制改革。其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农民获得的权利、政治改革的内容,教材中表述明确,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围绕促进俄国近代化进行的。第(4)问要审读问题的舍义,包含了答题提示,结合改革内容,答案一目了然。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落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奴制的存在而造成的。它引发了材料二以“二一九法令”为主要内容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进行司法制度改革。

6.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4)文(无答案) 篇六

教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包装与炒作 陈子茹

包装与炒作,是眼下用得最广、最滥的两个词。一个产品问世,厂家要包装、炒作;一本书、一部剧、一套光盘发行,出版商也要包装、炒作;更有甚者,歌星、演员、作家、画家、学者的登场和走红,也离不开经纪人和媒体的包装、炒作。

包装的本意,不过是指盛装和保护产品的容器,即箱、袋、瓶、盒等包装物,也包含包扎产品的操作活动,如装盒打包等。然而,步入市场经济后,这一词汇的内涵却延伸和扩大了,起码包含了装饰打扮与美化的含义。

仅就产品包装而言,原本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一旦涂脂抹粉,加了豪华的外壳,就会使包装超过内容。那包装的费用绝不会由厂家和销售者买单,而是要算在消费者头上。有些豪华包装的药品,一换包装就几倍几十倍地提价。服装产品更邪乎,花里胡哨的外壳,本不值钱的东西一经打扮就成百上千地要价……近来又出新花样,一些服装商把本来自产的服装,拿到国外注册商标,这些服装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或西欧的产品,成为国际名牌,那价格上涨的幅度能令人吓出冷汗来。这种变戏法变出来的赚钱之道,可谓魔术布帘一盖再撩开,就是大沓大沓的钞票。

炒作也是花样繁多,主要方式是凭借传媒搞立体轰炸,违规夸大产品作用的宣传者有之,请明星代言者有之,花钱雇托编瞎话作伪证者有之,卖萝卜搭小白菜用蝇头小利骗买主者有之,登门推销者有之,利用手机乱发垃圾短信者亦有之。如此等等,都是经过商家、经纪人和媒体精心策划的。这样的立体轰炸,到头来挨骗的和被骗苦了的自然是老百姓。

名人的包装和炒作,是产品包装和炒作的派生品,却比产品包装和炒作的花样更为繁多。诸如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花高价请名家品评其书画作品,并买通拍卖者,拍卖其作品,花钱买拍客在拍卖中为其举牌抬价。某些出版商为推销书稿,更是先把该书的作者进行包装,戴上“大师”等极具光环的头衔,甚至修改简历和年龄,将其与真正的名家大师拉上关系,试图等同身份,在公开场合粉墨登场。有一出版商更为出格,为推销一位年轻作者的“畅销书”,竟将其打扮成奶油小生,让其在某体育场出现,并花钱雇来美女明星向其求爱。

先有名人身份,而后才有作品、艺术品出炉。当然,这些作品、艺术品只能是一时的热闹。正如赵本山、宋丹丹和牛群的小品中,牛群说的那样:“大爷,这个鸡在你们手里,一个子儿不值,到我手里就不一样了,我炒作呀。一炒作就不一样了。”包装和炒作的始作俑者,是商家,是经纪人,是媒体。其实,包装与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本无可厚非,问题就出在包装和炒作的程度上,适当的包装和炒作,是会对产品的宣传和销售起到良好作用的,可是这也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坑里。

把握包装与炒作的正常限度,对人对己都有益,这是需要当事者重视诚信之心的。(有删改)1.下列对于“包装与炒作”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包装”“炒作”二词常出现于产品营销、文化娱乐等领域。B.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前,“包装”主要倾向于实用性。

C.商家、经纪人、媒体进行包装与炒作,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价值。D.对于包装和炒作,我们要持有辩证分析的态度,不能简单地评论其好坏利害。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包装与炒作”的是()A.给本来普通包装的低价产品加上豪华的外壳。B.一些服装商将本土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

C.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书画作者,为提高身价,极力向名家靠拢。D.让某书的作者先拥有一定的称号或身份,然后推出其作品。3.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包装”一词做动词,可以理解为包扎产品,也可以理解成装饰打扮与美化。B.名人的包装和炒作花样繁多,比起产品的包装和炒作,更具有欺骗性。

C.包装和炒作具有宣传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作用,因此,一些商家、经济人、媒体利用包装与炒作谋取利益。

D.包装与炒作,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是一种忽悠,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坑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史学社会化是历史知识由生产者向社会大众传播,并为社会大众所选择与接受,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它在史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历史研究得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为史学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也道出了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确实,近年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造就了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发挥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术的神圣与尊严。走学术娱乐化道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04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出版,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就一般民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接受史学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虽然这种接受也有学习知识的功能。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与平衡。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这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万卫在谈到“百家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特点的话题。有些话题不是不能讲的,而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还有些题目是不好讲的,比如《易经》曾讨论过很多次,但最后,主讲人还是觉得没把握。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非要走向大众化。4.关于“史学的娱乐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学娱乐化使得史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为史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B.史学的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途径。涉及三方面:生产者、社会大众、社会。C.主体如果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最终目标。

D.对史学娱乐化的批判,是对史学科学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当前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5.关于史学“科学性”与“娱乐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B.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史学的娱乐化传播,使得学术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

C.史学社会化如果不尊重民众的娱乐化需要,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史学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学术娱乐化中,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B.即使史学社会中的传播主体有很高的素质,现在仍无法把握其中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平衡。C.史学娱乐化是有限度的,观众不了解的话题不适合以娱乐方式传播。

D.史学娱乐化要符合三个条件——主讲人的专业方向、电视传播特点、须是观众了解的话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名理的知”。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 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是永远新鲜的。(摘编自朱光潜《诗的境界》)7.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无论是在诗歌欣赏中还是在诗歌创造中都很重要,有“见”才有“觉”,“觉”可以是“直觉”,也可以是“知觉”。

B.凡所见皆成境界,这种境界能否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C.对于个别事物的知是“直觉”,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是“知觉”,因此,“知觉”比“直觉”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D.看到一株梅花,觉得是梅花,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可插瓶或送人,这就觉出了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种“觉”是知觉。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读崔颢《长干行》,马上把诗中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出生动的戏剧,暂时忘去其他事物,这就用“直觉”见出了诗的境界。

B.欣赏诗歌,同时还思索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C.作诗和读诗都离不开思考和联想,思考越是周密,诗的境界也就越深刻;联想越是丰富,诗的境界也就越美备。

D.经过艰苦思索后豁然贯通,灵光一现似的,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就是灵感,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觉的知可以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的知,因此,要想感觉出完整的诗的境界,需要二者同时进行。

B.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而好的诗歌一定要有独立自足的意象,不能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

C.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所“见”出的境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性格与情趣是有差别的。

D.诗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因此,它超越了时空而永远新鲜。

上一篇:素质教育的名人名言下一篇:员工月份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