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的论文

2024-10-03

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共8篇)

1.科学技术史的论文 篇一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曹东溟老师的<科学技术史>的作业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技术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而且还可以激励理论研究动机并提供方向。科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科学的技术化”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在现代社会科学转化成技术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转化成技术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相比,现代社会科学转化成技术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并且转化的时间还在不断缩短。科学成果只有通过技术化才能转化成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把科学转化成生产力推广出去,在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为新的科学打下坚实得实践基础,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本文将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入手,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常常可以启发我们提出新的、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物特性,进而导致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常常需要新见解,新研究也常常需要新技术,人们运用技术,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新仪器和新技艺,进而推动了各方面的科学研究

三、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3.1科学的概念

科学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第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

第三,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的本质属性主要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3.2技术的概念

3.2.1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特征体现出独特的辨证性质:

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和精神性

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体性

5、跃迁性和累积性。

3.2.2技术的来源

技术的来源有3条渠道。第一条是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源泉,许多技术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技术的第二条来源是科学实践。科学家专门投入到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的研究中,这直接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科学实践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技术的第三条来源是科学理论。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始来源于科学理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大大加强,科学理论提供了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并指明了技术努力的方向。

3.3科学与技术的辨正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3.3.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2)科学与技术和自然的关系不同:

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

(3)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任务不同,科学与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首先,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4)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历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和哲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但科学一般并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技术则不同,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社会目的,如技术是直接追求经济的、军事的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对科学进行评价,追求的是正确性和深刻性;对技术进行评价,追求的是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科学的作用是教导人类,技术的作用是用现有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科学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思维的典型方式是纵向的,技术则需要结合知识的创造能力,其思维方式是横向的。

(5)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过程不同,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研究的目标有较大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预见在未来会作出什么发现,也难以计算出作出某种新发现需要多少时间,付出多大代价;技术开发虽然也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新产品的研制、新工艺的开发还是有既定的目标的,有较明确的步骤和经费预算,技术开发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强。

(6)科学与技术的劳动特点不同:

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些,个体性较强;技术开发活动虽然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性,但是,其活动的集体性较强。

(7)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例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在肯定方式上人们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而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重要发明不仅可冠名,还可以申请专利。

3.3.2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1)科学与技术是一条循环链

就像唯物主义辨证法中环往复的“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链一样,科学与技术也可以看成是一条“技术→科学→技术”的循环链。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集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科学技术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现象

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就越紧密。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与技术的内在统一和协调发展已成了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对于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我们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我们能辨证的看待我们的身边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将更加注重创造性和发展性。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不断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的知识是科学的根本任务和一大特征。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人类的探索提供了钥匙,提供了方向,在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又充当了依据的角色,最后成功的探索能使我们发现新的知识,失败了的探索也给我们新的启迪。这对科学的自身发展而言都是完善。

其次,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技术对我们来说也是刻不容缓的。我一直认为技术的不断积累将有助于我们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且使我们更开阔的去看待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始的成果可能是技术的革新,后来则可能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帮助。

因此,只有用辨证的眼光正确看待科学与科技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与技术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技术史的论文 篇二

1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

政治敏锐、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水平高、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优的编辑队伍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科学技术期刊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一篇稿件从文章作者投稿到正式出版发行,编辑人员起着无法代替的核心作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及业务素质和编辑职业道德素质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首要素质,业务素质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核心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则是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基础素质。

1.1 政治思想素质

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是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编辑队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编辑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刊物的出版,贯彻宣传党和国家建设中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具有很强的宣传和导向作用。因为编辑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遵守政治纪律和编辑纪律。期刊编辑人员在文章的编辑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法律法规问题,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同时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1.2 文化及业务素质

编辑工作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行业,文化及业务素质是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的核心素质。一名合格的期刊编辑人员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具有联系作者、组织稿件审核专家的能力;具有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加工、组织排版等多项能力。

第一,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有能力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低。目前,大部分科学技术期刊的稿件来源仍然是自由投稿,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对于主动策划、选题以及组织高质量稿件来源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第二,联系作者、组织稿件专家审核考验的是期刊编辑人员的沟通能力。编辑人员进行稿件初审大致上是审查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物的基本录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从专业角度对稿件的学术水平进行初步评判。只有符合初审要求的,才能向对口专业方向的专家送审稿件。与作者及审稿专家的良好、有效沟通,既充分肯定和尊重作者的智慧与劳动,又给评审专家真正的尊重,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也有利于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具备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加工、组织排版等能力。主动向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课题项目主持人、国家或省市级基金项目主持人等约稿。同时,也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技术期刊相关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加强期刊工作各个方面的业务联系。

第四,具备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科学技术期刊要具备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色,才能吸引固定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这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不断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决断力,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五,具备多项编辑工作实务技能的能力。期刊出版要符合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期刊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数字及法定计量单位的用法、论文标题的拟定、论文中英文摘要的编写、作者署名、关键词的标引、图表的设计和编辑、引文和注释的标注、参考文献、法定计量单位等内容,合理应用国家知识产权法规以保护科学技术期刊和作者的知识产权。

1.3 编辑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也可以称为职业精神,是期刊编辑人员的基础素质。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也应当将爱岗敬业作为最基础的职业精神。由于科学技术期刊是为文章作者、期刊读者服务的软性载体,而编辑工作的性质是“为他人服务”。从接受文章作者投稿开始,在期刊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编辑人员付出大量的劳动,这就要求期刊编辑人员要有对文章作者和期刊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不辜负文章作者对期刊编辑的信任、对期刊的信任。

2 提高科学技术期刊编辑综合素质有利于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2.1 编辑人员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引导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期刊通过发表创新性论文、支持创新性学科、创办具有本刊物特色的栏目等工作方法可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期刊的内容、形式创新,提高科学技术期刊的专业学术水平,逐渐扩大刊物的影响力,进而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期刊需要依据相关作者群的特点,借助学科优势,结合社会和文章作者、文章读者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共同需要,对科学技术期刊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抓期刊重点、创建期刊自身特色。为此,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应主动从各种渠道获取创新信息,通过浏览相关业务领域的主要科学技术期刊,了解本领域专业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研究的热点;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家、省市级基金项目以及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总之,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不断提高对“创新”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紧密跟进学科前沿领域,要通过抓时效、抓特色等手段来不断丰富科学技术期刊的内涵和影响力,发挥科学技术期刊传播科技成果的基本职能,引导科学技术期刊的发展。

2.2 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有效保证科学技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技术期刊领域中,不乏责任编辑人员编校稿件质量较差,为大量出刊而办刊的不良现象,对科技文化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追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有些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职业素养不高,滥用权利、滥用办刊条件和滥用出刊环境,忽视了期刊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因此,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人员应当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职业精神贯穿于期刊出版发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编辑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始终将期刊编辑人员应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维护科学技术期刊的品牌形象的有力保障,为科学技术期刊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期刊社会职能的实现与彰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修养,努力提高编辑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科学素养及选题组稿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来应对新形势下科学技术期刊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期刊编辑工作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使科学技术期刊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使科学技术期刊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质量、高素质的编辑人员队伍是科学技术期刊生存的基础、质量的保证,对科学技术期刊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论述了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阐释了爱岗敬业、尽忠职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职业精神对科学技术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编辑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编校水平及创新意识,以引导科学技术期刊健康高质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篇三

【摘要】 从科学技术人文的产生渊源和发展出发,对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进行分析,力图找到其深刻内涵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关怀

一、技术的人文关怀的出现

作为人文哲学基础的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时间性的实现,一面是对时间的遗忘;一面是人的潜能的自我实现,一面是人性的自我毁灭。现在的技术一词更多的指的技术的后一方面,它的计算、预测和控制的方面。技术(technology)指的是一个片面发展了的计算型的工具系统,常常听到人们谈论技术与人文的对立。事实上,技术的更早的形态是技艺(technics),技艺又被认为合乎人文法度高超的技艺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其结果是达到一个高超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真正获得的是自由,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自由的境界。

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对其重视古已有之,类似的格言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等我们耳熟能详。今天对这些关于“器”的格言做了过分的强调,有意无意的忘记了那些关于“道”的格言。对器的重视甚至片面强调,来源于目的的外在化和意志化。随着目的本身的淡化和退隐,“手段”成了“效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因素,到处都能听到对“方法”的崇拜和颂扬。技术时代的人们特别渴望的是一种普遍的方法,一种到处适用的点石成金术,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保证了“效率”。现代技术自觉地在充当这种意义上的“方法”,流水线生产、标准化作业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方法”,但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每一种“器”都必得在“道”的指引下,受制于道,才可能发挥它的“带出”和“去蔽”作用。从存在论的层面上看,技术与人文根本就是一回事:技术构成了人文学科的诸学科如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哲学基础。

随着对自然界的认知从朦胧的感性过渡到知性的把握,人的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由盲目崇拜、虔诚臣服大自然到区分出主客体。随着对周边一个个具体自然物神秘感的逐步打消,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最终从野蛮迈入文明社会,迈向“自觉的人”,完成了人类进化的第一次提升。人类文明进步史,也是人类发展与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战胜愚昧陈腐观念、确立主体性地位而获精神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语言使劳动成为人的劳动,使工具成为人的工具,语言应该正确的看成是技术的原初形态。技术思想家芒福德正确的意识到,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语言的进化比武器和工具的进化更原始更具先导作用,一切工具的进化都以特定的语言进化为前提。从发生学角度看,手语以及身体语言可能是最原始的语言,最原始的技术都是身体方面的技术,最原始的语言与最原始的技术同一。

一切技术都含有预测的因素,都预示着未来,是向未来的先行。前面说过,技术是把自由由潜在化成现实,技术也就是现实性本身,也可以说,技术是那种实现了的时间。设计是造成了制造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相分离的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设计现在兼具工程、材料科学、创造发明、艺术、商业、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的因素。“好设计”的概念诞生于30年代。在50年代,当人们试图用把它归因于某种风格、尤其是道德态度的方法,将工业生产统一到现存的品味价值中时,它变得突出起来。显然,现代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它既有工程、材料科学、创造发明等科学因素,又有艺术等人文因素。尽管《20世纪风格与设计》一书的作者只将艺术列为构成现代设计的诸多因素之一。纵观20世纪设计史,人们不难发现,艺术实际上在现代设计中几乎起着灵魂的作用。从建筑与城市设计到装饰艺术,再到工业设计,几乎都成20世纪形形色色的各种现代艺术的实验场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信念基础上的新的自然观与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与认同。现代科技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性,使人类更加以“尊重个人人文经验”为主旨的伦理观念来规范现代人类的社会行为。由此,一种全社会公众参与“磋商”的文化或社会现象正在兴起,一种旨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人群之间达至沟通的程序伦理学正在受到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试图通过社会的建构,实现“各种正当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理想。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互补

科学技术有利于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赖以生存的封闭性文化环境的过程。在古代社会,交往是在狭窄的时空范围内,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主的极其简单的交往。现代社会里,交通、通信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地域、血缘和行业的局限,使人们的交往呈现出普遍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这其中,技术在促进人社会性的丰富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交往质的飞跃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为人的全面而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为每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现实条件。这一历史进步在思维结构内部,导致了两个基本的变化:一方面个体思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多向度、多变的活性智力结构;另一方面在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群体思维又按照新科学规范的理性结构,生成着一种富有张力的、综合性的智力结构。

二者的统一,把我国的现代主体意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技术捕捉一切有用的人文信息,把艺术的美、道德的善和哲学所揭示的时代精神等等融合到全部的工程和工业设计中去,使人们愿意购买产品,并给予产品良好的声誉,最终使产品获得价值。从现代设计这个窗口,不但能看到技术的经济价值,也能看到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看到技术上的筹划与人文的融合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本身是有意义的,它体现了一系列人类的基本旨趣,然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却不可能由它来决定,它并不体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科学技术化的最终根源在于人以自我保存为目的的对自然的斗争。为了生存,人被迫发展那些为了他自己的主观目标而操纵外部世界的技能。科学技术必然要导致那些有碍于自我保存的人格特征与人的需要的压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虽然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荒诞处境,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应该完全拒绝,只意味着,科学技术至上是不可取的。那种把人类现存的社会弊端和问题归咎于技术,试图拒斥技术的作法是错误的。需要反对的是科学技术的文化霸权,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制的虚无主义扩张。理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人们对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手段关系的调节上,也应该体现在对目的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上,体现在对目的的行为的后果的预见与权衡上,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选择与调节自我行为的能力。

人文则侧重于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上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序幕的开启,人文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得到更加有力的证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产品、产业、市场以及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文知识不仅作为渗透因素对现代经济各环节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直接成为有待于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产业对象,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新能力、评价能力和传播能力,成为任何一个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不可不重视的、关乎国家兴衰的重要战略资源。

人通过技术的发展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从理论上看,借助于技术,人们每一次所能实现的发展总是有限,所能满足的需要也是特殊的,所能实现的自由也是个别的。实现了这一方面的发展,就要牺牲另一方面的发展,反之亦然。就某个人而言,他借助于技术所进行的活动也总是具体的,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区别只在于,那时候固定的分工消失了,人们可以如愿以偿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那一方面。就是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但仍然不可能是全面发展,如果肯定了它不是全面发展,它的自由度就要打折扣了。

绝对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就人的不断发展而言,从总体上和总的趋势上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或者人类,发展与自由总的说来是不断增加的,是向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正如卡普所说,技术是人的器官的投影,人类肢体的延长与外化是沿着“手工工具→机器系统→智能工具”的路线进行的,人类体力的放大与外化过程是沿着“火力→畜力→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的路线进行的,人类智力的放大与外化则是沿着“象形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系统→各门具体科学”的路线进行的。借助于技术,人类从古到今,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解放,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由。虽然在每一次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但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上看,技术确实是人类获得解放、借以发展和争取自由的有效手段。

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助于把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正确方向,防止或克服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可能或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一方面技术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不恰当的应用,特别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的应用等原因,技术的确也对人、自然和社会造成诸多面影响,甚至带来全球性问题。如何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要,特别是如何防止或应对现代高科技对人、自然和社会可能或已经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掌握适宜技术和进行技术评估,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对“适宜技术”和“技术评估”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就是能否真正服务于人,更确切地说,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

至于怎样建立一套真正能够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价值评价体系,显然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本身的范围,需要借助那些对人们的审美趣味、行为准则、生活信念和各种价值判断具有强烈影响的人文知识。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一种“掌握适宜技术和进行技术评估”的技术,正确把握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的方向,防止技术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最终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M].三联书店.1999

[2]柏拉图,斐德罗篇[M].三联出版社,1989

[3]斯蒂芬,贝利.20世纪风格与设计.罗筠筠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国家创新体系与人文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1)

[5]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科学技术史的论文 篇四

根据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 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污染严重。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从近代产业革命发生以来,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最巨大、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功能,也是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的一切要素包括工具、工艺方法、控制手段、劳动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即增加劳动力、增加投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已成为最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事实表明近几十年间有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三分之二来自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中国家要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3)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科学曾经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作用。今天,仍然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用科学技术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使事业兴旺,民族强盛。(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史。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科学技术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从长远的观点看,力争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职能之一。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冲击着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中一切陈旧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以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在物质生活方面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前景。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域和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的破坏能力空前地增长,并且使人类与周围的环境处于一种紧张的矛盾关系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正在陷入某种困境:全球气候变暖,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扩大,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和不负责任地利用科学技术来掠夺自然所造成的恶果,都是人类以自然主宰的身份自居而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我国,1998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爆发了特大洪灾,及黄河年年断流,断流的时间与河段不断延长,加之沿河两岸的环境污染,使得黄河流域的活力不断减弱。这些都是人们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乱采乱伐,导致了自然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的结果。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的沙尘暴,让首都北京甚至黄河以南的城市居民都领略到塞外风暴的威力。几年前爆发的非典,以及近两年的禽流感和最近的猪流感,都无不表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因此,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5.科学技术的作文 篇五

今天,我来到我们学校,参观“新华杯”科技作品展。一来到操场上,就看见了“泸州市江阳区‘新华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现场。大赛的目的是让我们知道:“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大赛的主办单位有许多,有:泸州市江阳区科学技术局、泸州市江阳区技术局、泸州市江阳区环境保护局……

我们来到第一个展台,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不粘菜的“新型刀”,它是梓小二年级李佳颖同学的作品。我们切菜时,特别是开片时,菜片粘在刀上,弄得乱槽一团。究其原因是菜片与刀片之间没有空气,李佳颖同学根据这个现象将刀片一侧挖了一个小槽,使菜片与刀片之间有空隙,就不会出现粘刀现象。而且菜片整齐排列在菜墩上。这个方法真是妙极了,平时我已曾遇到过这类事,但我确没想出这个好主意!

当我走到第二展台时,我愣住了。这个展台上全是我们泸师附小的同学作品,有:快速捡球器、电话礼貌回避器、太阳炉、水动风动双动力多功能转盘桥、清洁墨水瓶、简易滴罐器等。我最喜欢的是简易滴罐器和清洁墨水瓶。简易滴罐器是六年级三班张籍梁和常鉴澜同学的作品。他们为了节约水资源特地参观了农村大型滴罐器,运用它的原理发明了“简易滴罐器”。它是用废旧的输液器具组装而成。它可以缓慢、经常地向土壤供应水分、肥料等。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它节水省工,灌水均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

清洁墨水瓶是五年级一班陈文亚同学的作品。我们平时在写作业用钢笔吸墨水的时候笔沾的墨水往往弄脏手。可陈文亚同学在墨水瓶口加一块海绵,在海绵中间开一个小圆洞,将海绵套在瓶口上就做成了一只清洁墨水瓶。我们用笔吸完墨水后,只需将笔头在瓶口的海绵上擦几下。笔头就变干净了。这个小发明棒极了!每天晚上,我做完家庭作业后都会把我的两只钢笔的肚子胀的饱饱的,但我要用很多纸来帮它擦嘴巴上的墨水。有了清洁墨水瓶后,我要节约好多纸了。

6.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篇六

摘 要: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伴随着人类运用技术改造、控制自然的能力大幅度增强而逐步出现的一种压抑、否定主体生存的消极现象,它常常导致自然危机、社会危机等, 严重困扰着当今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技术负面效应的产生既有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也有理性、认识上的原因。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通过明确政府部门和技术工作者的责任、促进技术自身的发展、增强技术伦理意识,是目前应当采取的有效重要措施。

关键词: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和谐发展

一、绪论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逐步认识茫茫宇宙和奥妙的世界提供了必要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当人类在对科技的巨大作用歌功颂德的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加速发展,科技的负面效应也正日益明显和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如资源匾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物种濒危、人际关系淡漠、伦理失却、人文精神丧失、科技造假等等,这些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因此越来越为学术界和理论界所关注[1]。

二、技术负面效应理解与表现

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在以应用技术谋求多方利益的同时,否定性因素也随之出现,这些否定性因素就是技术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技术的负面效应正是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发展的,是随着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暴露出来的。它是在人类运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界而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束缚压抑主体、威胁和否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消极现象[2]。技术负面效应事实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出现的冲突与矛盾,它直接造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对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3]:第一,从自然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自然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二,从人文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人类这一主体本身及其精神层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三,从社会领域来看,科技负面效应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第四,科技负面效应不论是涉及到自然领域,还是社会方面,其最终都是损害了人类需要和利益。

技术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危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4]。现代科学技术对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人们在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也同样是令人吃惊的。

在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中,科技因素既可以导致防治污染技术的创新和进展,又可以引起或加剧污染的排放[5]。比如,合成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合成农药、化肥等各类合成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不仅对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危机所有生物的健康成长,破坏生态平衡,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公害。另外,基因污染是另一种新的污染形式,它通过某种途径扩散到其他人工培养生物或自然界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从而对生物界以致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

2、社会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 科学技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 掌握着科学技术优势的国家寻求对其他民族的控制, 产生了以科学技术为后盾的新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在运用技术加强本国的国力,发达国家面临着怎样运用高技术获取超额利润争夺世界霸主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实现现代化,赶上富强国家的问题;第三世界的国家面临怎样运用技术消除饥饿、贫穷、内战的问题[4]。

3、人类自身危机。

在人自身方面, 科学技术霸权意味着人文失落, 造成人类精神家园迷失, 心灵无处安顿, 产生全社会范围内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范。人不但没有被机器解放反而被机器役使;技术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支柱,同时技术强调对人和物的控制。当人把技术作为获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和手段的时候,人就会在技术创造的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成为物的奴隶,人就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成为无个性的人。技术在快速推进中确立了自身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于是技术价值观逐渐成为主导人类生活的文化霸权和新的意识形态[5]。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却拉远了心理距离, 交往的情感因素被滤去, 温暖的友谊变成了“公关”和“交际”。人们以技术的实证方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人生价值、尊严等在技术笼罩下被边缘化。

4、高科技战争危机 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不同类型的主体构成,彼此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战争是短期内解决冲突最方便的手段。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各个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都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加强军备力量和军备竞赛。在这激烈的军备竞赛中,原子武器、生化武器、化学武器相继问世。核技术当初是科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是为了人类谋福利,但不幸的是,人们现在却生活在核战争威胁的阴影之下。[5]

三、技术负面效应的根源

纵观技术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其根源是错综复杂的。概而言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其根源。

1、政治根源

政治因素是制约技术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无论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而言,技术均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技术具有政治工具的先验性,使得技术“政治化”;而“政治化”的技术又成为某些人取得社会地位或达到现实目的的重要手段,导致政治“技术化”的局面,即技术适应统治者的要求,使技术的理性成为统治者的理性。这就使得技术从政治的先验性直接转向现实的合目的性,技术直接或间接成为统治者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6]。

2、利益根源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决定了利益矛盾在现实活动中的普遍存在。人们在实现自己利益和解决利益矛盾的过程中,科技都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在面临强大的复杂的利益矛盾时,科技却受利益和利益矛盾的摆布和扭曲,也会因促进了某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而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利益;或者服务于某一种狭隘的近期的利益而危害了长远的广泛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对科技非理性的规划和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就不足为奇了[6]。

3、经济根源 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是技术负面效应产生的经济根源。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力总是和先进的技术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没有技术的发展、创造和运用,就没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经济对技术的依赖性就越大,经济发展起点越高,速度越快,其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由此,“经济依赖技术,技术渗透经济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经济和技术一体化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就为技术在经济生活中产生负面效应提供了可能性[6]。

4、理性根源

科学技术带来了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成就了现代工业。然而,技术理性在近现代的片面发展,使得技术产生了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技术理性内部结构的失衡是技术负面效应的理性根源之一;而从更大范围来看,技术与人文、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失调,是技术负面效应更深层的理性根源。技术与人文精神、道德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技术的发展先于人文和道德的发展,意味着技术的发展过程失去了人文与道德的规约,意味着技术发展的失控,技术活动的结果可能有害于人类[7]。

5、认识根源 人们滥用技术,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无知。这不仅是由于 缺乏完整深刻的自然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缺乏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联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技术应用带来的深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因而在行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就难以避免产生社会负面效应。

6、社会根源

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合理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产生技术负面效应的社会根源。技术的应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虽然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如何应用技术以及使其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在阶级社会中却是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的[8]。

四、如何减少技术负面效应

尽可能消除人为性的技术负面效应,把自发性技术负面效应降最低点和最小限度,这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

现实中要有效地消除、避免技术的社会负面效应,关键是要妥善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明确政府和技术工作者的责任,改进技术,增强技术伦理意识,尽量防止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产生破坏性影响与作用。

1、明确政府的责任

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在消除技术负面效应中应负的职责,包括行为职责、管理职责以及立法职责。领导者和决策者须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接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约束,不能只顾本国或少数集团的利益而不顾全人类的安全,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自然效应。在制定技术发展计划和推广技术时,必须充分认识技术社会效应的两重性。最终确立一整套涉及自然、经济、政治、环境、道德、社会等内容的社会指标体系,以评估技术对人、自然、社会的综合影响[9]。

2、明确技术工作者的责任 科学家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科学知识的主要应用者,因此关心技术的社会效应,争取技术的最佳社会效益,是技术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技术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这两种方式来影响技术的行为及其后果。社会舆论对技术成果的应用以及负面效应的产生起着强大的抑制作用。内在信念通常通过科学良心来发挥作用,因而是一种道德信念。科学家应积极参与政府管理部门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提出最合理的建议和方案,引导公众舆论,协助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技术政策,保证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9]。

3、促进技术自身的发展

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进步也是减弱、消除技术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正是因为技术的不完善使技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造成了一些技术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只有通过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能减弱或消除。事实上,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无不是利用技术的进步来解决的。因此,依靠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进步是减弱、消除技术负面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10]。

4、增强技术伦理意识

根本上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自身的发展变革、技术的社会制度控制,更取决于人类自身的素质,取决于人类技术伦理意识的提高。技术的生产、推广和利用等社会行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用技术伦理规范来避免技术应用过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10]。技术的应用不能够违背社会的伦理法则,技术伦理应该是人类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始具备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现代社会需要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统一起来,实现功能和价值的互补。

五、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技术的负面效应问题在现代社会己受到从学术界到政府及社会群众的普遍关注。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技术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构建新的价值观念,更需要我们及时制定恰当的对策并付诸实施。在我国,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等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的实施正是以此为目标,克服了传统技术发展观的局限性,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实践活动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1],指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途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发展和应用科技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晓磊.论技术负面价值的成因及其弱化措施[D].武汉科技大学,2012.[2]王行靳.技术负面效应及其消解[D].成都理工大学,2005.[3]任大伟.论技术的负面效应及技术发展导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9-43+71.[4]詹颂生.科技负面效应的内在根源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02:110-112.[5]易凌.略论技术的负面效应[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8-29+50.[6]任大伟.论技术的负面效应及技术发展导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9-43+71.[7]毛晓磊.论技术负面价值的成因及其弱化措施[D].武汉科技大学,2012.[8]王行靳.技术负面效应及其消解[D].成都理工大学,2005.[9]张俊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及出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10] [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9 [11]胡化凯.试论技术正负面效应的共存性与控制[J].科学学研究,1998,04:32-37+109.4918字符)

7.科学技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篇七

科学,发现规律的意义

科学,是现代社会核心的动力源。可以说,从世界整体来看,无论有多少进步,没有科学的进步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发展的。在很多科学发展较弱的领域或地区,其生产力是明显落后的。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工业4.0虽然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但是比较相关的产品就会发现科学技术本质的重要性。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那么,我们反思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属于科学技术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往往把其中的科学知识、技术都泛化了,甚至由于过度上升到信息生活、信息伦理等区域而导致了科学本质价值的淡化或缺失。

问题1:操作系统的应用异化。

操作系统,我们在中小学的一些阶段即使不考虑其严格的定义,仅仅从功能上体验认知,也需要面对计算机科学这个领域的特点,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用户界面的表层意义。

从科学的发现规律角度讲,一方面是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的管理,不论是硬件管理(如设备的管理、驱动、测控等),或者是软件管理(如安装、兼容、数据存储等),可以作为学习者发现的规律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操作系统本身的应用、配置规律是什么。在后一方面,既然我们已经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现代信息技术,那么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又怎能排除在外?其他的开源、网络等操作系统又为何排除在外?从只针对桌面流行的操作系统来看,我们的目的就已经明了,那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在微软这个阵地跟随着去应用学习,培养的明显就是“操作员”而非是科学素养、技术技能。

从这一样问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我们对待科学并不科学。这甚至比不上小学的科学课程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层面针对科学现象去发现规律。在这个角度讲,我们还要特别防止因为学科的方向调整,在信息素养等形而上的思想发展层面已经造成的计算科学意义的弱化,却又没有接触到信息科学的本质,造成对技术与科学的割裂。

技术,运用要有目的

现在,技术的概念比较科学更是泛化得可怕,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尤其东方文化对技术一直是“技”不如“道”的上层传统文化思维在起作用。即使东方与西方一样认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东方的技术领域权益、地位明显差别于文化、政治、管理等领域,这是亚洲文化的共同特点。在信息技术领域明显的例子是,印度技术高超的程序员是出苦力做现代包身工——“软件外包业”,而在北欧或北美技术工程师只负责发明“创意”与“设计”。我的一个学生在北欧业内,角色就是“系统分析师”,调查用户需求、算法分析,因为空间自由所以思维自由,他们甚至只出售创意与专利。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来源是什么?从概念上讲,技术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比如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力量。注意,技术是一种力量,技术不是学“知识”、懂“原理”,更不是熟练“操作”。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即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

那么,我们反思信息技术课程,技术就应是其中的主体内容,至少是重要的内容。先不讨论技术包括哪些范围,就只讨论不论学习老派的程序设计,还是新潮的3D打印,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技术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搞清楚,作为电脑扫盲时期学学软件和程序仍然是很不错的,作为新时代的弄潮时期学学物联网、Scratch、3D打印也是不错的。但是,作为课程,因为它不是基于局部的,它是基于社会的,我们就要明确相关的技术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

问题2:技术的操作异化。

在应用软件教学中,把操作当“任务”的问题现在已经逐步得到纠正,一般不会再把文章题目设置为“二号”、“黑体”这样的操作当作技术目的,而是更有针对性地让学习者根据规范或个性化需要,对整篇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相应的文字修饰与版式设计,目的是要让文章规范、可读性强,配合文字内容用个性化版面更好地展现相应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文本版式设计的技术目的。而这部分上推十年,操作与技术混淆是造成“微软培训班”现象的根本原因。

现在,物联网来了,Scratch来了,3D打印来了,这还会演变成“XX培训班”吗?

如果只是学习使用,学习按规则去“创造”,这不是从科学到技术的强化。技术的目的性缺乏,就会仍然成为操作教学。虽然比起传统内容,新技术在时尚度、灵活度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提高技术的目的性,必然会重走以前“机器人”等教育活动的老路。

从这类问题看,梳理清楚技术的目的会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更新换代,都要有应用的范畴和思维的深度。即使是3D打印这样的内容,也要有创意、材料、建模、流程与工艺等各方面的实用分析,充分发挥其“对创意的快速实现与验证”等方面的目的,以让学生的创造性及技术学习都有更深度的“自我发展”,突破软件教学初期简单的重复、模仿式操作的老框架。

针对科学与技术去思考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还有很多,诸如科学的原理与创新、技术的多元化等概念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有所重视,以此可以摆脱不断追逐新技术的浪潮却又不得不走上模仿的歧途,让教育的滋味越来越淡,让技能的培养越来越浅,如蜻蜓点水一样浅尝辄止。

苍山点题

信息技术课程回归程序教学的呼声很高,最近流行的计算思维又给其以新生的契机,然而我们站在哪一个风口?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还是技术只是工具,着眼于信息?不论哪个风口,要起飞,都离不开人类的翅膀——科学与技术。科学,我们以它认知世界,传播知识,发现规律,创新思维,产生技术;技术,我们以它发展生产,推进变革,创造产品,反哺科学。所以,无论基于何种理论,科学与技术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崇高的目标,对教育更是如此。

第一篇文章,以具体的实例,从科学技术角度去再次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文章先从信息技术课程是属于科学的课程角度,去分析如何探究“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工作原理,基本构成,还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表象深度思维,努力探究事物真相”。然后,又从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强的技术课程角度,去分析“学习应包含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规则的掌握以及经验、技巧的习得与迁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在科学技术层面的定位提出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性建议。

第二篇文章,以具体的问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科学意义和技术目的进行讨论。先从科学“发现规律”这一个方面讨论,举例操作系统教学的问题,引发我们对科学意义的思考。然后,再以技术与操作的区分,从技术的目的性这一个角度讨论,引发我们对硬件、软件以及新技术学习目的的思考,由此反思我们是在教有目的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还是在教无目的的模仿。

8.科学技术史的论文 篇八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59名、副教授88名。学院紧紧围绕无线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化制造与服务、高性能计算、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等重要创新方向,开展信息科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空间科学研究基地、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8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4个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目前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系统、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现代通信与电子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微波与天线、智能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教学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大学生参加科研一直是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科学技术前沿,接受良好的科研和工程训练,学生在国内外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一贯重视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转变传统的“工科”培养方式,特别强调学生的数理、信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教育,着重于高技术前沿学科领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具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

上一篇:端午节日记500字 端午节日记500字初中下一篇:建筑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