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2024-09-06

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共10篇)

1.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一

实施愉快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实施愉快教学,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例如,钢琴曲《骑竹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乐曲头尾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和弱拍上的突发强音,风趣地表现儿童骑竹为马、奔跑雀跃的欢快情景;中间部分表现儿童模拟勒马动作环顾四周的谐谑情绪。在指导学生欣赏时,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发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目的。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2.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二

一、引导学生做表演,提高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如果歌曲是具体的,并易于动作表现,应尽量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达。例如:学习《小蜻蜓》一课时,歌词易用动作来表现:“飞到西来飞到东。”一些同学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不吃粮食不吃菜”这一句运用表演具有一定难度 ,但学生有的双手晃动,有的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这一句,有的学生模仿生活中小蜻蜓捕东西的样子,有的同学注意了“小英雄”这个词,还竖起了拇指。当把这一系列动作连起来做时,由于学生对自己编创的动作特别有感情,因此,以情带声,歌曲唱得非常好。

二、师生共创歌曲情境,加强爱的教育

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任务。如教学《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曲时,首先由教师进行富于感情的范唱,再让学生布置歌曲表现夜空情境。布置完,教师让学生扮演月亮、小星星、树叶,场地中间是一个小宝宝的摇篮,所有孩子都参与到这一情景当中。然后启发学生怎样做才会让小宝宝睡着。有的学生说:“轻轻摇摇小宝宝。”有的说:“静悄悄地不要吵醒小宝宝。”老师不用太多语言渲染,学生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这节课,学生歌声美、表情美,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亲人、对朋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 不但可以培养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不能人手一件,大大影响学生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做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予人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意境,用自己的真情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做形象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作品, 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让他们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以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我先结合插图讲了儿童比赛骑竹马时的热烈场面,然后初听音乐一遍,复听音乐时让学生举手表示出中间部分的音乐。由于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绪,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彩。在这一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六、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如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我编了如下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小手打开来,五指上下排。五四三二一,五线五指代。一线mi,二线sol,下加一线就是do。一间fa,二间la,下加一间就是re。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音乐教学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高尚的。不要过分苛求有些孩子的声音不够甜美, 也不要计较那些五音不全的存在,我们要以教师的一片真诚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世界。相信今天的努力定会为他们的人生增添几分绚丽的色彩。

摘要: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学 愉快教学法 运用 途径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其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地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快乐轻松地学习,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一、何谓“愉快音乐教学法”

所谓愉快音乐教学法,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愉快教学法的思考

我认为小学音乐愉快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音乐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才能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

比如:唱《火车开啦》这首歌时,我邀请两名学生搭山洞,部分学生扮演路边的花、树,再请一组同学边唱歌曲,边开火车穿过山洞、走过桥梁,使学生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歌声中也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浸染着美的色彩。

2. 鼓励学生参与,享受成功喜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寻找快乐。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知识糅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顺带学习。譬如,在进行读谱能力训练时,我们可以采用音阶填空法、音程代替法、乐句接龙法等,这样就可以变视唱学习的枯燥为轻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干,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种享受喜悦。

3. 注重审美体验,紧扣音乐核心

音乐教育应该主要是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所以教师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选择立意美、情景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的歌曲或乐曲进行教学。美的音乐就像磁石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其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什么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学生必然也会受到同化而主动去体验审美。

现在的学生多数偏爱流行音乐,事实上流行音乐中也不乏立意鲜明、很有水准的作品,例如《同一首歌》《阳光总在风雨后》《冰糖葫芦》等。这类歌曲我从来就没有明令禁止,相反我还鼓励学生来学唱,甚至用这些歌曲来取代教材中有些缺乏美感的歌曲,让其登堂入室成为某学段的必唱歌曲。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学习过程中也就表现出格外的卖力,课堂气氛自然变得融洽而和谐。

4. 摆脱教学模式,力求新颖有趣

过去的音乐教学学生必须按照那种桌凳横竖对齐的座位坐;音乐课要么一唱到底、要么一听到底、要么一讲到底;歌曲教学的三部曲是:一视谱二颂词三唱歌;诸如此类屡见不鲜。试着反思一下,如果坐在下面听课的是我们自己,在这种日复一日单调的音乐课上,我们又能保持几分的兴趣呢?愉快教学法要求我们摆脱这些程式,打破这些成规。座位不必拘泥于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它应该是服从于音乐活动。音乐活动需要什么样的座位,我们就把它整理成什么样,甚至可以把凳子撤了席地而坐。音乐课完全可以像做游戏,把我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巧妙地穿插到游戏活动中。

此外,教师在实施愉快音乐教学法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尽量多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原本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结合某些Flash小品、电影插曲等,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主。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去发现美、表现美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我坚信:学生只要有快乐相伴,他们就一定能在广阔无垠的音乐天空自由翱翔,我们的音乐课也一定会变成他们心中神圣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教司.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四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物唱歌。

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作能力。

通过聆听,使学生自己发现各种声音,如火车行驶的声音,老虎和小猫的叫声。再由动物的叫声进行对比,使学生自己发现声音强弱的对比。老师用准确地语言,将音乐中的强、弱及其字母f、p的概念出示,再让孩子亲身体验强和弱的对比感受,如:击鼓、说话和拍手。这样,通过聆听,再感受的方法,使一年级的小学生们理解了强和弱。在歌曲的学唱中,学生也已可以发现强弱,并能准确地在歌曲的演唱中表现。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中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让学生在感受声音的强与弱中学会演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情感体验初步学会创编。整堂课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开始的情境创设到最后的欢唱,都注重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了低年段“在玩中学、在动中学”的教学理念,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跟唱的单调形式。课堂中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与弱以及学会演唱歌曲,而且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编能力,同时在分组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不足之处:

5.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五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取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对于愉快教学,许多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论语.雍也篇》)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得好:“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注:转引自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刘会文著的《教师与幽默》第67页。)于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要快乐地学习,又不可以无忧无虑、没有负担地学习,又不可以不要教科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那我们怎么才能真正地做到快乐地学习呢?我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学习、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大胆利用各种教材,优化教学。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都是好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要做这只好猫,音乐老师要做很多的准备,音乐教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二期课改以来,徐汇区音乐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每学期开学,我都会先认真通读教材,并且把教材和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到的能一起利用的素材、资料放在一起,甚至有时我还会加入流行音乐。

例一:我校使用的乐器为竖笛,新六年级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接触过竖笛。所以,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器乐教学就显得较为困难。我在初教竖笛时,运用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乐曲《两只老虎》作为练习曲目,利用学生都会唱这首歌的优势,加入竖笛的指法练习,降低了学生初学竖笛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竖笛的指法,为以后的器乐教学开了个好头。

例二: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我在正常课题学习前加入欣赏了《我听见时光的声音》这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欣赏,同学们马上就可以进入上课的状态,而且可以让同学们知道了自己上中学和小学的不同意义。

第二:用自己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学生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近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始终告诫自己要做一名“快乐教师”,只有教师懂得了用快乐教学,学生才会体会到快乐。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主要就是聆听与交流,教师良好的精神气质乃至得体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使学生自觉地产生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不是语气生硬的批评,而是用带有幽默的语言教育,让学生始终感受教师的快乐情绪。在愉快的氛围中上完一节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所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例一:刚过完寒假的第一堂课,学生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有着说不完的话,纪律问题成了上好这节课的“绊脚石”,要想他们马上收心上课时很困难的。但是我认为教师在一上课就板着脸,并且语气严厉地对待学生并不是很好的方法。于是,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主动热情洋溢地向学生问新年好时,得到了学生整齐的:“老师新年好!”的问候。这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愉快的心情中度过这一节课。

第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快乐地学

音乐教学要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龄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在其中。

例一:在训练节奏的感知能力时,我设计了《拍电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节拍等知识技能。

游戏的形式是:以教室内学生坐的竖行为一小组,每组一号桌前反扣一份“电码”(即节奏卡),游戏开始时,一号同学翻看“电码”后立即用右手食指在二号同学左手心里按“电码”卡片节奏,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同学,将接受的“电”翻译到黑板上,然后与本组原码对照。用这种游戏的`方法,避免了枯燥的知识讲诉,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并掌握音乐节奏组合,自然乐而不疲。

第四:为学生创造美的课堂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就是进行练声训练、节奏训练、听觉训练等等,这种机械操练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审美体验,最后导致厌学在所难免。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自己上课时除了尽量做到情景创设美、范唱音韵美、伴奏曲调美以外,运用自己饱满的情绪,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表现情感的欲望,使学生变枯燥、被动的苦为美的享受。

例一: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都热衷于通俗音乐、流行歌曲,对课本上的校园歌曲不是很感兴趣,导致教唱歌曲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琢磨、练习了每首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尽量把伴奏弹得悦耳动听,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而且还仔细研究了给学生范唱时的发声方法,使歌声听起来既悦耳又正规。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学生唱校园歌曲的兴趣。

6.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愉快教学 篇六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愉快教学”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利用风趣和幽默,活跃课堂气氛

许多有经验的教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二、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习要求。

强制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非但无助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学习一旦成为学生自身的迫切需要时,就会愉快地、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心理障碍,善于创始问题的情景,引起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始教师先请学生用3、4、5、三张数字卡片,组成能被2整除的数(354、534)和能被5整除的数(435、345),并让学生说出能被2和能被5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然后,教师又问:用3、4、5三个数字能不能组成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呢?学生想:能被2整除或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都只看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大概也在个位上吧,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组成的数是(543、453),他们还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教师针对此种情况提问: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吗?你能举例说明吗?通过举例,学生发现象16、23、19等数不能被3整除。于是引起矛盾冲突,他们迫切希望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教师再让学生用卡片3、4、5、三个数字组成345、435、354、534四个数,看看这些个位上不是3、6、9的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感到好奇。用3、4、5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的求知欲就被激发了。

三、参与探索活动,获取成功的体验。数学是愉快教育的源泉。因为数学中经常出现“问号”,有“问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变“问号”为“句号”,完成知识上的“转化”,则必须通过自身的探索实践来实现,因为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满足的愉快感,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例如,圆锥体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学生看,老师推导学生听”的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求求知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猜一猜。出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容器,提问: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学生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验验证已成为迫切需要。

2、倒一倒。让猜过学生进行操作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生观察发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问:圆锥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再演示(不等底不等高的较小圆锥容器),让学生往刚才圆柱容器倒水,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圆锥体积不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圆锥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带着这个问题,老师让学生重新观察前面的圆柱和圆锥,并分组讨论。在学生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后,再用与小圆锥等底等高的 圆柱容器,让学生再次实验验证。学生为自己观察所得的结论被证实而高兴。

3、练一练。教师让学生运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下面的练习,并说出思考过程。

(1)一个圆锥体积是18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它们的底面半径相等,高也相等。圆柱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积是多少?

这样通过练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归纳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做了孕伏。

学生自己积极地参与了“猜一猜”、“倒一倒”、“练一练”、“想一想”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了规律,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由于自己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获得成功,从而产生愉快和喜悦。

四、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新知识,心理上得到满足,产生了愉快的情感。这时,老师若用机械重复的练习去巩固已获得的新知识,学生将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用科学的、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能练一题、议一组、会一串。另外,还要注意安排适量有弹性的练习,逐步启发,层层递进,深刻地理解知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智能得到发展。

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7.音乐课的愉快教学 篇七

在歌曲教学前, 进行简短的发声练习, 是培养学生运用自然良好的嗓音进行发声的重要途径, 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1. 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发声器官尚未经过训练, 因此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训练。他们思想单纯, 幼小的心灵很有爱心, 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 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学习前, 我用投影出示小鸽子的图片, 引起学生对小鸽子的兴趣, 再问学生鸽子是怎么叫的?学生回答:“咕咕咕”。“那我们就一起学学小鸽子叫”。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了。

2. 编旋律短句。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练声形式, 可以训练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 还有助于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在教学时, 为了唱好韵母“i”, 我编成旋律短句来练习,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语言、儿歌中训练, 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节奏练习要形象有趣

1. 采用各种衬词帮助训练。

四分音符相当于学生走路, 一步一拍, 比紧不慢, 用衬词“走”;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 一步两拍, 慢一些, 用衬词“跑”。

2. 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 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 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三、听音练习要具体直观

学会用心听音乐, 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 更谈不上用心了, 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 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如在一、二年级的听音训练中, 可采用“打电话”的游戏。在琴上弹一个二度或三度音程, 然后问:“喂, 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do mi” (do mi用模唱) 。就这样, 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在三、四年级的听音训练中, 可采用游戏“在游戏乐园中”。在园中各个游乐场所按音高规律由高到低写上“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然后由教师当“导游”, 先由“导游”发令, 也就是教师在琴上弹或用竖琴吹出标准音“la”, 再弹奏 (吹出) 一个音或几个音, 让“游客”在游乐园中找出游玩的路线, 并唱 (吹) 出。当他们找到目的地时, 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四、识谱教学要生动活泼

单纯的识谱教学, 将学生置于死记知识、苦练技术的氛围之中, 他们将失去创造的兴趣, 学习积极性势必低落。学生不愿唱谱, 教师又认为学生一定要学会唱谱。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我采用了跳谱识谱法。由于“跳谱”识谱法是在单位时间内人人参与, 又由于此活动可让学生自己设计, 创造其玩法, 所以学生兴趣很浓。它可以将识谱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 使学生学得轻松、变得快乐。

五、音乐考试要形式多样

富有情趣的音乐考试具有教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 且能激起他们参与考试的兴趣, 营造愉快和谐的考试氛围。

在音乐知识考试时, 要改变原来一张考卷的方法, 代之以音乐游戏“美丽的花朵”的形式进行考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贴好几种形状、色彩不同的花瓣, 然后由教师弹奏一首曲子, 由学生把听到曲子的拍号、音的时值、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及划拍符号所表示的花瓣拿出来, 组成美丽的花朵, 贴在黑板上。这样, 考试任务在游戏中就轻松地完成了。

8.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八

【摘要】小学音乐 创设愉快 教学情景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争取得到学生尊重

想要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有较高的素质。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乐于献身教育的人,才能正确对待音乐,不会应付了事;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音乐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把音乐家课当成纯粹的唱歌课来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要借助音乐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必须有创造性品格,做创新型的教师营造出一种氛围,得到学生的认同尊重,使每个学生获得尝试和创造的信心。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学生唱歌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三、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音乐

音乐课若一味教唱歌曲,或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一些原本就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就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重视范唱。因为这对于引导儿童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值得回忆的印象。因此,教师要从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其次可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比较体味中激发兴趣,如挑几张音乐类的光碟,取其中的几段,先不放图像中的音乐,让学生只见其形而不闻其音,然后加上伴奏、音乐再作重放,让学生听后作比较,最后使学生明确音乐可以渲染各种气氛,如紧张、欢乐、悲伤等无不可借助音乐来帮忙完成,眼睛受用的时候,耳朵也不敢怠慢,兴趣自然生了三分。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音乐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六、争取课堂的美与活,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堂的美与活。美的内容是:教师的语言美、范唱美和节奏美。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要善于用歌词的音韵、诗意、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得学习音乐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范唱必须具有旋律美、节奏美。范唱时体形、眼神、手势都要有美感,用范唱美来带动学生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能用乐器熟练地弹奏教材中的曲子,激起学生歌唱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美好的伴奏中尽情歌唱。活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活,课外活动内容活。教学法方法活,就不会每节课的模式不变,(1)教学新歌导入新课方法就可多样,如教学《闪烁的小星》我由绘画导入新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对星空进行观察,课中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说出所观察到的星空景象,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成图,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俯领会歌曲的涵义,产生用歌声来表达情感的欲望。教学《谁唱歌》时,用迷语导入新课,教学《小红帽》时用故事导入新课。(2)学习用打击乐器伴奏,也不能每节课都用同样的乐器,打同样的节奏,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烦,提不起兴趣,应根据内容灵活施教,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伴奏型,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又能使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3)乐理、视唱、练耳可同步教学,让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课外活动内容活,就是音乐课外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如看电视、演唱影视歌曲、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等,把音乐课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使课内知识在课外得到巩固和提高。

七、适当采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不是正常的教学工作可以承受的。适当采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课堂创设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尤其是在音乐课堂,多媒体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为课堂教学做足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

9.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九

1、听《洋娃娃的梦》

2、唱《蒲公英》

教学目标:

1. 视 通过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发挥想象。

2. 听 通过《洋娃娃的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 唱 通过学唱歌曲《蒲公英》,体验春天的美景及给人带来的喜悦。

4. 动 通过听、唱,让学生随歌律动。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挥想象,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律动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能告诉大家你曾梦到些什么?(生答)洋娃娃自从跟快乐王子出游以后,也做了个梦,能猜一猜他梦到了些什么吗?

(二)欣赏感受,描绘梦境

师:刚才小朋友想象了洋娃娃的梦,描绘了多幅春天的景色,那想不想听听音乐家是如何来表达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

师总结:小朋友的想象丰富极了,是的,洋娃娃的梦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蒲公英也忙着寻找他们新的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结合画面,第二次欣赏)

师:洋娃娃做了这么美丽的梦,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听着音乐,等星星睡了,鸟儿睡了,乘着我们的梦之船起航呢?

(三)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但是这幅画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师没有画上去,我想让小朋友们听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后,来把它补充完整。

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知道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啊?来把它画上去。

2、教师:哦!原来蒲公英也做起了美梦!他梦到了小宝宝变成了伞兵,在天空中飞翔呢!他们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快的劲儿也感染了老师,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师唱,学生轻声哼唱)

3、教师播放旋律

学生:把上面写有歌词的蒲公英依次贴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lu”哼唱旋律,随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动作。

5、跟琴轻唱歌曲,及时纠正难点处。

6、完整演唱全曲,师及时鼓励。

(四)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1、教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

自然音乐组,选择老师提供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分组指导

(五)交流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孩子,爱做快乐的梦,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梦,并希望你们梦想成真!

10.小学音乐课中愉快教学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教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音乐想象力,并能用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的梦境。

2、通过创编展现,整理有关梦的资料,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贯穿始终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整理的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

(放《红蜻蜓》MTV师生同做律动)师:同学们刚才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

师:谁来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怎样?生:….【设计意图:从四三拍的日本歌曲入手,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在“听、动”中感受日本音乐文化和四三拍歌曲的特点。】

二、学习歌曲:

1、激趣导入 师:这是一首日本歌曲《红蜻蜓》,表现的是孩子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

你知道日本吗?它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生:……

师:你还知道日本的哪些情况?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下面看图片一起去更多的了解日本。(出示多媒体画面和背景音乐)师:这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由于它的海拔非常高,所以山顶常年积雪,这是日本的国花樱花,春天它如同彩霞把日本装扮的非常美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人,这首歌曲《樱花》也是日本最有特色的民歌之一,快看日本的和服多么漂亮呀,这是在我们唐朝衣服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变化而来的。日本的经济和科技能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在于全民化民主教育的普遍推行,他们的教育正朝着国际化迈进。

【设计意图:用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激发孩子的兴趣。】

2、听赏感知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日本歌曲,它是日本小朋友做的一个神奇而又愉快的梦,来大家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她的梦乡,听听她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看歌词,带问题听赏,在听的过程中想象神奇愉快的梦,所以内心特别激动兴奋精神专注,这是新授部分中最重要的环节】 生:…….师:小朋友乘上了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海上轻轻荡漾,发现了神奇椰子岛,和小矮人们一起快乐跳舞歌唱,你们愿意快乐跳舞歌唱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歌唱日本歌曲《愉快的梦》(板书)。

师:多么美的梦啊!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小朋友最愉快的地方?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体验她的梦境!感到最愉快的地方晃动你的手臂来告诉我们。(放《愉快的梦》动画)师生共同用手点拍。师:谁来说为什么感觉这里是最愉快的地方?生:…… 师:下面咱们一同走进小朋友的梦里感受她的快乐。

【设计意图:再次听赏,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使学生知道了哪里最愉快,这个环节听为“主”,重在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学生们不但回答出了歌曲的情景,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的非常好】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轻声朗读歌词

2)师:大家看:这首歌曲的节拍(点击课件八六拍含义特点)(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师:谁用动作表现一下它的强弱规律? 生:---!师:来大家一起拍一拍

3)下面用啦来跟琴模唱一遍旋律,用手划拍来唱。4)画旋律线跟老师唱一遍曲谱。5)小声跟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

师:大家唱的还不错,现在谁起来唱一下给大家听听?生:…… 师:大家觉得她唱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第三句唱的不好,最后的拖音短了。师:非常好,你的听觉真准,大家看这里有个什么记号? 6)学习读谱知识: 生:换气记号。

它提醒我们在这里要换一口气再唱刚才演唱的同学在这个地方没有换气,所以最后没音了,现在咱们一起来唱第三句,到换气的地方快速深吸一口气。大家看歌曲中有好多弯弯的弧线,它在音乐中叫连线,一种是圆滑线,一种是连音线。大家仔细观察,圆滑线和连音线下面的音各有什么特点?你能找出哪些是圆滑线,哪些是连音线吗?

生:……

师:小朋友乘着梦之船又飞到了到迷人的夜空,我们把第二段的歌词填上遇到换气记号时别忘了换口气!

【设计意图:读谱知识穿插在歌唱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歌唱时运用换气记号,明确连线的作用】 8)师:下面连起来有感情演唱一遍。

三、合作创编,表演展现 1)情感升华

师:小朋友摇着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上轻轻地荡漾,表现地是比较安静地、轻盈地意境,那么该怎样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这种意境?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师: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吗?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用柔美的声音表现这安静、轻盈的梦之船!师:刚才大家说这里是小朋友最愉快的地方,该怎样表现她看到了新奇美好地椰子岛时地心情。生:……

师:谁用你的声音把小朋友的心情表现出来?看到新奇的椰子岛时她的面部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喂咦快来看,她在招呼小伙伴呢?你是怎么招呼的?生:……

可爱的小爱人正在岸上快乐跳舞歌唱,怎样表现他们的快乐?分组讨论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这种愉快。学生展示……

师;让我们用最优美连贯的声音把小朋友的梦境表现的更美!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

【设计意图:这样经过层层情感铺垫,在不同层次上的问题情境反复想象,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并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表演展现

师: 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仿佛到了梦境一般,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同学不但唱而且加上动作来表现这愉快的梦,好,下面让我们用动作一起来更好地表现愉快的梦。

(放《愉快的梦》动画)师生共同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演歌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用肢体体验音乐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说梦 师:同学们的歌声和动作那么美,我感觉大家非常喜欢日本小朋友愉快的梦,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新奇美好的事物,不光日本小朋友有愉快的梦,我们也会有愉快的梦,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会有愉快的梦。那么你做过什么样的梦呢?生交流梦的故事。

师:大家的梦想五彩缤纷,(放课件音乐“我的梦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我们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梦想才会变为现实,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

【设计意图:通过说梦激起孩子美好的远大梦想,并树立奋斗的目标,同时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内涵。】

上一篇:理性爱国主题班会材料下一篇:集团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