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2024-07-28

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通用11篇)

1.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篇一

一、变序法

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 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

1.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11册),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他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 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

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①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②他为什么要“一动也不动”?③这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

2.从文章的总结句或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如《草原》(第11册) 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可紧扣诗句,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诗句进行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其诗句“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整体阅读法

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 “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基本方法。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读课文,剖析重点词、句、段的内涵,使其为突出文章中心这个“整体”服务。与此同时,又要从文章中心这个高度来探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的,从中领悟其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第三步再回到整体进行强化训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成知识向智能的转化。

这种讲读方法,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 认识规律。如《伟大的友谊》(第9册)便可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解题明确中心,初知这篇文章是赞扬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继而,逐段分析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思路:

最后,联系首尾段落,概括出中心思想。这样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会什么是中心思想,基本掌握概括中心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四步阅读法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其教学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学 懂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解疑”包括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教师辅导;“精讲”包括对重点 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或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即“设疑初练--划批细读--议思研读--作练熟读”。

例如,用此法教学《落花生》(第11册)一课,第一步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围绕课后作业第一题默读课 文,复述课文大意。第二步细读课文,提出以下自学提纲思考讨论:

①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简略?(种花生 、收花生)

②哪些地方写得详细?文章的重点是什么?(过收获节、议花生)

③父亲的话中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

④花生的哪一点是最可贵的?

⑤父亲所说的花生像生活中的哪一种人?桃子、石榴、苹果又像哪一种人?

⑥ 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的?第三步围绕重点精记,教师做提示点拨:

①父亲作了几次议论?(第 一次用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引申说明做人的道理。)

②作者借花生的特点象 征什么?(象征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乐于奉献的人。)

③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第四步练习巩固:①完成课后作业;②选择一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短文,要求 学生阅读后说说它的主要内容。

四、情境教学法

它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 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其分类有:

1.实体情境 2.模拟情境 3.语感情境

4.想象情境-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第11册)时,篇末可设问:①为什么扬科被活活打死后,还睁着眼睛?②如果他还能说话,想说些什么?③假如扬科活着, 生活在我们国家,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样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把感情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2.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篇二

在总结阅读方法之前, 笔者首先介绍一下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一、相关知识

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 条理清晰, 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 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使行文曲折,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突出中心, 内容集中, 对比鲜明。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 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事情的相关背景, 使叙述更加充分, 内容更充实, 为下文的叙述做铺垫。

3.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 描写

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 (1) 渲染了……的气氛; (2)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 推动情节发展, 为下文做铺垫; (4) 暗示了人物……的品质; (5) 表现地域风光, 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 (1) 交待了……的社会 (历史) 背景; (2) 交待了人物活动场所; (3) 交待了……的风土人情; (4) 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其作用主要有: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或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文章主题。

(2) 议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其作用有: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等。

(3) 抒情

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 融情于物, 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抒情的作用是抒发作者……的情感, 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 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 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4.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比较, 突出事物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 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 上下文形成对比, 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 表达了……的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使语言辛辣幽默。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 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寓情于景:以景为主, 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侧重于“寓”字上, 没有刻意地“借”意, 只是在描写景物中自然地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二、阅读技巧

1. 概括内容

(1) 要素归纳法

第一, 找出文章的主人公:哪个人最能体现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哪个人物便是主要人物。第二, 做了什么事或怎么了。第三, 补充起因、结果、时间、地点。

要求:语言简洁, 可以用反推文章内容的方法检验正确与否。

(2)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 对它稍加扩展充实, 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克服重重困难, 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 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养花》一文, 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2. 明确中心

要明确中心, 一要抓标题, 二要从分析开头入手, 三要从分析篇末入手, 四要抓议论、抒情语句。

3. 文段 (各种文体) 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 一般是往前找;

(3) 找到之后, 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 看是否适合。

4. 理解句子

(1) 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1) 抓关键词。即字面义+语境义+情感义

(2) 抓修辞。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感情和动作) , 使……人格化, 形象生动。夸张: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突出/讽刺/强调了什么。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突出了什么。对偶:句式整齐, 形式优美, 音韵和谐。反复:强调/突出了什么内容。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加强肯定/否定的语气。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2)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特殊含义

(1) 运用比喻、象征手法, 答出本义。

(2) 抽象、概括的内容, 意义要谈具体, 用浅显的语言答出来。

(3) 关键语句的作用

(1) 开头句。环境描写, 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引出下文, 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其他的内容也能起到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的作用。

(2) 结尾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留有余地, 给人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

(3) 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开启下文。

(4) 照应句: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可以分为开头 (起段) 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 (即文章前后照应) 、相同或相近的语句照应。作用是使文章连贯紧凑、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5. 开放式试题的解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 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2) 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 从正面看待问题。

(3) 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4) 根据生活、学习经验, 判断优劣, 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 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5) 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大胆想象, 同时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6) 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7) 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6. 答题套路

(1) 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 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 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 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 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3) 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 贴近生活实际。

(4)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 语言要通顺, 表达要流畅。

3.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篇三

关键词:阅读理解;教学方法;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开展语文阅读理解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以及意志品质等。但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开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太多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依旧使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程度也不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依旧局限在考试的对错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改变和提升,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抵触心理比较强烈。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认知能力还不到位,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依赖性还比较强,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繁杂,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感受文章,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根本没见过、听过的内容,学生头脑中很难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图片的旁边可以配备一些词语,让学生仔细认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蝴蝶与西瓜之间的授粉联系。通过情境创设,自然巧妙地引出学习的内容,通过语言与音乐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了意境的交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内容,领悟了其中所要讲解的核心理念。

2.强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大声朗读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等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不管是口头和书面表达都需要学生的用词准确、连贯、句式灵活多变,内容具体、清楚。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语言材料进行积累,把握好各种句式,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体会,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反复朗读课文,从而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科学设计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一手段,把握好整堂课的节奏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有疑问才会有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认识制造一定的矛盾,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想,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理解学习的效果将会对学生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与文章作者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更好地感悟和体会文章内容,促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4.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方法总结 篇四

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

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小学语文教材(新人教版)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

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人教版)第四组的导读有如下指引:“这些课文描写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都很有特点。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

二、了解班级课外阅读现状

(一)“班级图书角”遭冷落

曾经着手筹建“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与大家分享,应该说书籍的内容还算比较丰富,大多是故事性强或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外读物。为进一步规范化,我还专门挑选了两名工作认真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工作。

“图书角”刚开张时,“生意”还算红火,学生的兴趣很高,“图书角”经常围满了人,借阅记录本上的记录也是密密麻麻。我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欢欣鼓舞。

可是好景不长,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观察时,发现只有少数的同学能耐心地读完一本书,很多学生要么避而远之,要么十分频繁地借书、还书,实际上一本好书都没有完整地读过。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对一类没有巴掌大的漫画类图书却情有独钟,如《龙珠》《乌龙院》《哆啦A梦》。六年级的大孩子居然对这些情节简单、形象失真、趣味不高的读物乐此不疲,沉醉其中!

(二)阅读书目单一

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里来,空闲时可以拿出来阅读,不少学生的书包里或是抽屉里也准备着课外书。可是根据我的观察,有不少孩子的读物品种比较单一,有不少学生每每拿出书来读,都是与写作有关的作文书,诸如《出色作文集》《满分作文》《小学生500字作文》等,不少家长也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孩子多看作文书,就能写好作文;多看书,就是要多看作文书。

(三)只读不写,囫囵吞枣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应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从书中汲取营养,为自己所用。可是班里的多数孩子在课外阅读时,只是注重书中情节的描述、书中人物的刻画,只读不写,囫囵吞枣。阅读速度是比较快,可是当被问到书中的故事时,往往张冠李戴,学生阅读并不是为了知识的积累,而是当作一种消磨时间的消遣。

三、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年级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朗诵会、故事会、文艺演出之类的大型活动,在一个学期中是不可能搞得很多的,因此,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指导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上。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指导他们认真阅读《少年报》,学着阅读《人民日报》《教师报》,并组织他们出墙报,在黑板报上刊出“时事新闻”专栏。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5.小学语文做阅读题方法与技巧总结 篇五

在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作者活画出一幅萧条荒寂的故乡冬景图,也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是闰土生活的典型环境。《孔乙己》开头写道:“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里的环境描写为孔乙己的活动提供了场所,同时文中的“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的酒店格局,盐煮笋、茴香豆、等“下酒物”,在不经意间已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交代了文化背景。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环境描写”“交代”是关键词,因此答题格式应为:这里用了……描写,写出了……,交代了……。

2、关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答题技巧。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课文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三个方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淡黑的连山,皎洁的月光;听觉方面写了歌吹了;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河底水草的清香;写得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江南水乡美景图。在景物描写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比拟等修辞手法,烘托气氛,表现“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渲染了我去看戏途中高兴的心情。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出游之前有一段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欢快的心情;而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景色变得阴郁浓重,这就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再如《孤独之旅》中写道:“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这里的景物描写就渲染了暴风雨来临前令人压抑的气氛,烘托了杜小康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给学生的答题技巧就是:此处运用了……描写,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

这是考试的重心所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多练。练的方法:学生口说,说完后笔写,写完后交给老师或小组内的出色同学检查。也许你会认为,你这不是应试教育吗?是的,这的确是在应试,不应试,学生的分数从何而来?教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书的过程不是授给学生“鱼”,而是授给学生“渔”,有时我们也只有先给学生“鱼”,然后再让其在其中去摸“渔”。为了让学生答题时能更准确地写出答案的要点,我还特意为学生写了“好景好心情,坏景坏心情”的口决,旨在让学生知道怎样用形容词去形容它。

3、关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的答题技巧。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例如《孤独之旅》中对暴风雨的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杜小康的成长以及变得坚强埋下了伏笔。又如《社戏》中“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交代了时间,地点的转换,说明是返回途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文后的“偷豆”吃这一小插曲。

答题技巧:此处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关于突出主题的答题技巧。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揭示主旨,这一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例如《故乡》的结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我”对故乡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6.小学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篇六

阶段性总结

乌兰花中心小学

张孝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乌兰花中心小学 张孝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在我校开展研究一年多来,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我严格遵守中心校拟定的教学模式并且在阅读教学中还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阅读过程中,学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的熏陶,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形成了。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阅读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2、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平等宽容,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教师角色应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把学生学习的课堂“放心”地交给学生。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转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转换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

二、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

由于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进行了阅读材料的补充,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所以我惊喜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比如我们都知道读文章如同看树林一样,人站在树林前不能把眼睛光看着一棵树,甚至只盯着树上的叶子,一张一张地看,看到最后,还是一张一张叶子,叶子固然要看,但整棵树也要看,整片森林更要看,我们必须迅速把视野扩大,这样才能对森林全貌有所了解。读文章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呢?那就是在阅读文章材料时要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阅读教学学生的读书速度长进了。

三、阅读教学的困惑

1、师的主导和生的主体的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针对以往被动接受学习提出的。这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是我们要大力研究、在教学中很好体现的。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学得积极主动。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首先应体现在自主阅读、潜心读书上。教师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认真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尽自己之所能,尽量依靠自己的感悟、理解,把课文读懂。其次,应组织学生进行有预备的交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写法的特点。但是阅读教学中对于时间把握和难易程度把握还有一定难度。

2、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

与此同时,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不是对立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甚至讲解。历史、地理、人物、事件等背景知识,学生限于条件或能力,难以弄懂。碰到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还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就应点拨,如同画龙点睛,或使学生提升境界,或使学生茅塞顿开。碰到学生归纳、概括不全面、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就应用条分缕析的、正确的语言帮助归纳与概括(如,文章主旨、学法、写法)。当经过启发、引导,学生还理解不准、不深甚至理解错误时,教师就应进行精当的讲解。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我觉得还不能合理的进行时间上的分配。

3、时间上的分配不好,感觉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如从前。

7.改进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七

一、提倡“熟读深思”法

在阅读教学中,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进行阅读, 同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阅读的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 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任务阅读。提倡“熟读深思”法, 就要一改以往教师的满堂灌, 学生多读多思, 自己进行感悟, 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可采取四步读书法, 即初读—再读—精读—熟读。以此四步, 学生可以边读边质疑再到解除疑惑, 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时对于重点词汇进行重点的理解, 充分体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书就是要学生去读, 自己品出其中的味道, 而不是靠老师给讲出来。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倡“启发诱导”法

实践证明, 启发诱导讲课能达到识事、达意、掌握表达形式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的时候, 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主人公不了解, 不知道他们为何会联系到一起, 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讲清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启发时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 否则会导致启而不发, 不但不会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还会有偏差, 浪费时间。

三、提倡“精讲巧练”法

精讲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抓住重点, 让学生学得容易学的明白;巧练就是要有明确目的出习题, 出典型题技巧题, 让学生举一反三, 掌握做题的技巧和规律。精讲精练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四、提倡“内容和语言统一”法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自觉通过语言文字去正确理解思想内容。在做语言的分析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因此, 不能忽略作者对某些词句的独具匠心的用法。一定要注重语言以及修辞, 不能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五、提倡“读写结合”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就是表达。因此,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认真去体会作者的思路意境, 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就可以从范文当中学习到各种文章的不同的表达方法, 写作时就有所借鉴, 有所依照。

阅读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学习文章的构建方式、优美的措辞、多样的表达方法, 利用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要提倡读写结合, 就要改变只读不写或重读轻写的教学方式。

8.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初探 篇八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閱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9.英语阅读八类阅读方法总结 篇九

凡是有备考经历的同学们都知道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此分享考研英语阅读中常见的八类阅读方法,一起来学习吧!

(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型

特点:一般是开头提出两个核心概念,随后分段论述。

方法: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关键是要把握两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二)问题答案型

特点:往往是在第一段出现一个问题,在随后的各段提供该问题的答案。

方法:阅读时重点理解该文章的中心,其中心就是该问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答案。

(三)时文型

特点:耸人听闻,吸引眼球;貌似客观,内涵态度;抛砖引玉,一起争论。

方法:阅读时文时,要注意把握时文的.中心,往往出现在首段的末句,或者第二段的首句。

(四)独句段

特点:出现一个句子单独成段,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一般表达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若位于文章中间部分一般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方法:判断独句段的作用,剖析句子结构,把握独句段的核心意义。

(五)开门见山型

特点:直接给出观点,摆出事实论据,进行推理论证,每段都紧扣文章的主题。

方法:把握作者观点,概括主题,重点关注段首段尾句。

(六)起承转合型

特点:开端——承接论述——转折——从反面提供论据——结束全文。

方法:阅读时要抓住论点,区分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因为题目设计往往围绕论点进行,并要注意把握文章首尾的前后呼应关系。

(七)平铺直叙型

特点:事实和观点交叉出现,在字里行间达到阐明观点的目的。

方法:需要综合各段内容,通过分析和归纳判断。

(八)层层递进型

特点:一篇文章的整体,或者几个段落论述的问题,由从抽象到具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且各段从开始都出现递进词。

方法:阅读时注意把握这种文章的中心,或几段的核心。观点必然出现在层层递进各段的最后一段。

总结:如何从宏观上对待一篇文章:

1. 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讲一个主题。

2. 注意抓两类文体:

一是议论文,抓作者中心观点和作者态度;

二是说明文,抓说明对象和作者态度。

10.散文阅读答题方法总结 篇十

解答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做到:

一、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即文章的构建)。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找寻、读懂文章中核心词句,关键的词句。很多段落或文章都是围绕一些核心词句或一个意思而展开。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平时阅读时,养成边读文,边勾画核心字词句的习惯)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因为你是回答这篇文章的内容,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 第二步,认真审问题,定向定位,有针对性阅读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问题问什么,主要要我们回答什么这是答题的诀窍。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回答问题时注意事项

 针对文章的问题,回答时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或者将原文词、句变化调整后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 尽量用概括,直接答题。通俗地说,文章为表现需要是“湿乎乎”的,而你的答案为明了需要则需是“干巴巴”“直截了当”的,简单地说,回答主观阅读题要直来直去,不要拐。 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

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有些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可以略作改写来答,有时要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题型

 概括归纳——抓住几个核心词概括,找关键句浓缩

 1.记叙文段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标题理解

 从分析关键字词、修辞、特点、内容、主旨等着手具体分析答题套用格式: 答题规律:标题风格(修辞)+标题特点+标题作用 一般答题语言:

1、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点明主旨);

2、与线索的关系,有时候可能是人(贯穿全文)、引领全文 ;是文眼; 3.与情节的关系 有些题目有寓意或指代作用的,那就要点出表面和暗含的意思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抓住一个或几个词语或短语,或者修辞,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意义和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还可联系修辞手法来谈在文章中的作用,这里一定要联系内容和情感(主旨)。

模式:字词(修辞)分析+ 句意的理解 + 内容 + 主旨(情感)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含义)

 :一般从 句意+结构+内容+情感上 分析  ①、文首(开头的段):一般答题语言:开篇点题,渲染气氛(环境描写),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②、文中句子:一般答题语言:有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总领下文,并为故事情节(可概括写清楚什么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 ③、文末句子或段的作用:一般答题语言: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或兼而有之;另外末段如果用问句结尾,不仅含蓄地点明全文主旨,升华作者的感情,还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语句赏析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3)内容和情感 常用语言表现了……突(写)出了……强调了……抒发了……赞美了……表达了……增强了……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55-01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三、指导学生精读,抓重点,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如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第8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把大榕树描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第11、12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到“鸟的天堂”里有数不清的鸟儿。与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训练也更有效,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

四、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拓展阅读的途径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

上一篇:女生看透爱情的伤感句子下一篇:初二作文书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