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2024-10-15

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精选9篇)

1.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篇一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摘要: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关键词:安全问题、经济增长。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建设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军军备。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的重点。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随着中国军力的增长而被放大。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主要的军事力量;东南亚国家加快军备建设,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关系,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周边国家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

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国虽然能一再宣称自己的军事现代化是防御性的,但是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持续增长,未来这一态势不会改变,这将损害国家间安全互信的建设,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圈”之中。

三、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2.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篇二

我国服装业的现实状况:

1) 专业市场的分布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2012年)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数量区域分布形式是:

东北72个, 占比为9.14%。中部数量分别为136个占比重17.26%, 西部数量分别为158个, 占比重20.01%, 东部地区数量达到422个, 占全国纺织专业市场总数的53.55%, 东部地区是我过重要的产地型纺织型服装市场聚集地, 尤其是华南与华东地区。

2) 中国服装出口经历的几个阶段

1978—1987:快步发展出口的阶段, 这十年间, 服装出口金额按美元计算提高了5.3倍, 增长速度高于纺织品的3.36倍。

1988—1997:从1988年起, 到1997年, 中国服装业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黄金十年”我国服装行业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产业升级, 走上了真正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对外贸易势不可挡地发展起来, 服装出口增长6.5倍, 产量增长4.7倍, 并于1994年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1997年, 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总出口比重由1987年的39.3%上升到1997年的69.64%, 外贸依存度大大提高, 出口单价较低, 但十年间金额翻了8番

1998—1999:进入1998年后, 中国服装行业走入了一个两年的调整期,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服装出口造成了重创, 出口出现了负增长。

2000—2007:8年间, 我国服装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幅度, 出口数量, 金额均翻了三番, 出口第一大国地位暂无法被撼动。

这8年中, 出口企业完成了几个重大转变;从来料、来样加工型向设计合作、技术合作型的转变;完成或正在进行通过港商等接单到直接面对海外客户接单的转变;贸易方式由“三来一补”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方式为主;从主要加工大众品牌服装到高档的专卖店服装的转变, 顶级奢侈品牌也不乏加工订单;此外, 我国在自有品牌出口、品牌国际合作和进入国际服装采购环节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8—2012年, 自2008年以来, 我国纺织生产增速持续下降, 特别是2009年9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 生产下滑趋势更为明显。2010年到2012年服装出口出现可喜持续好转。

3) 服装企业产值呈快速增长趋势

2012年, 服装产业处于恢复期和转型的助跑期, 产业的区域格局开始调整但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中西部地区产量上升速度较快, 服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8.69%和46.86%, 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12.58%和1.69%, 较去年同期提高0.81和0.36个百分点。但基数低, 尚不足以影响全国生产和格局变化。

2012年, 我国全社会完成服装总产量487亿件, 比2011年提高了8.1%, 其中梭织服装152亿件, 针织服装299亿件, 分别比2011年提高3.68%和9.28%。

4) 服装产业的品牌价值低

我国服装总体来说在世界上还是占有很重分量的, 这种分量完全是指“量”的堆积, 而在“质”的层面上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服装行业是在较低的技术门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情况下制造出低廉的商品, 而且我国服装很多行业还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所以, 几乎没有附加值。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导,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发展比较缓慢, 边境小额贸易等其他贸易方式有较快的发展, 但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小。

5) 服装出口市场缓慢增长

我国多年来, 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 其中香港地区、欧盟、日本、美国为我国服装出口的四大传统市场。2012年, 我国服装行业出口全线回升。对以上地区的服装出口全部实现增长, 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0.21%、21.68%、4.96%、27.12%, 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69.12%, 同比增长16.39%。

而对拉丁美洲、非洲、东盟、俄罗斯这些新兴市场的出口额为202.02亿美元, 占全国服装出口的总额15.16%, 同比增长42.69%。因此可以看出:我国服装对于传统市场的出口总额明显高于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总额, 主销市场并没有改变。但同时, 我们应注意到我国服装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是高于传统市场的。

6) 服装市场交易额增幅低于全行业增幅

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中服装交易额为8968.71亿元, 同比增长87.96%, 低于全行业9.67%的增幅。原/面辅料、家纺、皮草、皮革和以小商品为代表的综合类别产品交易额的同比增幅均超过9.8%。

7) 服装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设计为主, 技术研发能力低

我国服装企业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上, 由于设计手段大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阶段, 设计周期长, 试制成本高, 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 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长, 进而造成服装库存的积压, 影响资金周转, 服装的新产品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是相当明显的。

低端的产品、低端的价格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服装产品的无形“标签”

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远较国际上落后, 中国还没有诞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服装设计师。众多企业还是以抄袭仿版为主, 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

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 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非常贫乏。无论是从生产管理还是设计、营销、广告等。因为服装行业多属民营企业, 很多企业根本不能给人才提供宽阔的舞台, 因而吸引不了人才加盟, 即使加盟了也留不住人才。

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年代, 缺乏专才, 对服装行业的发展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当前中国服装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 国际市场的挑战

人民币升值

有关研究表明, 人民币升值1%, 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将下降1—5%。棉服装、毛服装、服装的行业利润率分别下降3.21%、2.36%和6.87%。

解决方案:

(1) 鼓励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

(2) 运用金融工具避免汇兑损失。

(3) 实现服装业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 磋商和争端解决

(2) 国内市场的挑战

我国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有:招工困难;生产成本上涨;服装品出口退税减少;缺乏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产品档次不高;缺少自主品牌;对外依赖性强;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渠道单一等。

解决方案:

(1) 提高招工效率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价格增长机制, 依法保障职工利益)

(2) 控制成本 (服装产能的转移不仅表现为国内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而且体现在国际间的转移, 一部分服装企业把生产基地转到东南亚地区。

例如:越南、柬埔寨, 劳动力成本低, 土地租金低廉, 具有投资成本优势)

(3) 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实现合理定位, 专业化分工)

(4) 提高产品档次, 增加自主品牌, 加强自主性 (准确的品牌定位, 丰厚的品牌内涵)

(5) 实现营销渠道多元化 (行业协会继续加强行业外交。并购整合资源, 完善企业产业链)

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2013中国服装业发展前景展望

(1) 国际市场保持稳定, 中国服装产业在竞争中调整结构, 提高高端品牌市场比重。

2012年, 国际经济处在稳定的恢复期, 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低速平稳。“国际大牌”率先恢复活力, 部分品牌已释放出向上调价信号。

(2) 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 内需平稳快速增长, “品牌战略”加速推进。

(3) 产业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挖掘新资源, 整合、优化配置现有资源, 提升资源创造价值能力迫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

3.中国住房发展的形势、问题和建议 篇三

对当前住房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1.住房市场结束单边上涨,进入阶段性调整期。自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经历了十余年黄金发展期,这有其历史独特性:一是住房市场化释放了长期受抑制的住房需求;二是快速城镇化带来大量城市新增人口;三是各级政府将住房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内需的支柱产业;四是在货币宽松及其他投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房地产成为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五是强调拥有住房所有权的独特文化氛围及住房租赁市场不发达的双重作用。2014年以来,住房市场总体上由“单边上涨”进入总量供需平衡的阶段性调整期。

2.住房发展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住房市场发展地域差异显著。中国住房市场体系已形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特大和大城市,如北上广深,住房仍然供不应求;第二类是中小城市,住房总体供过于求;第三类是县域镇村,住房总体大量闲置,其中农村住房至少有10%-15%闲置。

居住和非居住用地供应结构失衡。工、商业、行政等非住房用地占比高,花园式工厂和政府大院比比皆是,居民住房供地较少,住房用地供给总体不足成为推高住房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住房租售结构失衡。产权住房市场较发达,租赁市场总体上长期不发达,是城镇低和中偏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原因,租售失衡成为一、二线城市住房供求矛盾的焦点。由于租赁住房供应少、租赁市场不规范,租房家庭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很多中低收入居民只能通过买房(尤其小产权房)而不是租房来满足居住需求。

住房发展中长期趋势展望

1.中长期住房总量供给充裕,城镇住房总体水平较高。从主要指标来看,中国住房人均存量水平与同类国家相当,但住房资产占有不均等问题突出。城镇家庭拥有多套住房(二套及以上)的比率显著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据本课题组预测,全国目前在建施工(部分已预售)加待售的商品住房面积为55.6亿平方米,而每年新开工商品住房面积可达12亿-14亿平方米,中长期来看商品住房总量供给充裕。

2.中长期住房即期需求和潜在需求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城镇化带来的住房需求趋向平稳。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测算,中国城镇化率2020年将在60%以上;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率2030年将达到66%-70%。城镇化仍将带来新的住房需求,但增速趋缓。据本课题组预测,“十三五”时期因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住房新增需求年均约为3.8亿平方米,2020-2030年新增住房需求年均约为3.0亿平方米。

收入增长带来持续的潜在改善性住房需求。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收入每增长1%,住房需求增长一般在1%以内,大多集中在0.5%左右,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降低。据本课题组预测,“十三五”期间与人均收入增加相适应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年均为7.4亿平方米,2020-2030年改善性住房需求年均约为7.8亿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潜在需求要依赖房价收入比下降和租赁房占比上升等因素才会完全成为现实需求。

折旧带来常规住房需求。据课题组预测,按1%的折旧率计算,“十三五”时期的总折旧需求为10亿平方米,年均约2亿平方米;2020-2030年年均折旧需求约为3.2亿平方米。

以上三项合计,“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增住房总需求估计年均约为13.2亿平方米,2020-2030年新增住房总需求估计年均约为14亿平方米。需指出的是,预测的总需求中包括低收入人群的新增需求,而这部分需求将要依赖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商品租赁房的供应才能实现,加之新增年轻劳动人口下降因素,预计2015-2030年的实际需求年均为10亿-13亿平方米,与近几年的实际需求大体相当。

3.中长期住房发展新特点。住房开发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住房产业面临重大转型,将从以投资为主向存量消费为主转变,从“发动机”向“稳定器”转变。我们预测,2015-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速将由2001-2013年的21.8%降至10%左右。

住房产业中服务比重将上升。过去十余年,中国住房发展以投资为重点,房地产服务业和建筑业占GDP比重明显低于日本和美国的水平。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可预见未来住房产业服务比重将随之上升,智慧城市、住房中介服务、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住房发展方向由量的扩张逐步转向量质并举。未来,住房发展方向主要在品质提升、功能环境改善和绿色低碳。产品类型也将从大众化、同质化住房转向定制化、差异化、精细化住房,以及对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升级。

住房市场地域分化将更加明显。住房市场未来的地域分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完善的特大和大城市的住房需求仍将旺盛,而中小城市的住房需求仍将不足。第二阶段,中小城市在吸纳地域优势产业后,可能减少对特大城市的人口输出,并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接收农村剩余人口的主力,由此形成一个较长时间段的住房供求平衡;县域中的镇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作用也可能增强,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迁移的压力。

住房制度政策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住房制度政策偏离住房基本属性和基本国情。住房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居住属性,居住为人类“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之一;二是资产属性,住房为不动产,使用价值耐久,但资产属性依附于居住属性。对住房基本属性特征认识不足导致如下后果:一是出现大量无人居住的纯投资房,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许多保障性住房功能、配套不完备,区位不合理,因无法满足老人看病、孩子上学、成人上班等家庭多元基本生活需求而难以入住,特大和大城市部分低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

此外,住房发展存在一些脱离基本国情的问题:富裕阶层占有过多住房,拉大了居民财产和分配差距;住房户型偏大、能耗偏高;为了政绩和面子工程大拆大建,加之规划也不够合理,导致资源巨大浪费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区位的边缘化;市镇政府缺乏住房发展规划和政策自主权,全国住房政策“一刀切”;供求结构失衡,住房供不应求与大量闲置并存。

2.政府市场界限不清,调控目标多重叠加。回顾十余年住房发展历程,政府对住房市场设定了控制房价、增加保障和拉动经济等多重目标,在发挥一定正面作用的同时,也造成如下后果:一是政府与市场角色和功能不清,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度,干了一些不该干也干不好的事,未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间有关部门共出台100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二是过分地将商品住房开发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工具,强行“调节”住房市场;三是保障房目标、性质、分类及人群对象定位、分类不清,成为部分人投资、投机套利的工具,未能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受益,反而挤占了部分商品住房市场需求。

政府首先应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规范和监管住房市场的发展。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垄断及地方财力对土地收益的依赖,使地方政府既有动力又有能力通过控制土地供给来操纵住房市场。有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开发商与银行三方结成利益链,助推了地价和房价的升高。

中国住房市场是高度地域化的市场,地方政府尤其是市镇政府更了解本地住房情况,应在住房供需引导和调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央政府包办了大部分本该由省和市镇政府负责的住房管理职能,包括下达指令性用地和保障房建设指标、规定刚性住房建设标准、制订刚性的住房市场调节措施、对区域住房市场下达直接的无差别行政管制措施等。同时,很多市镇政府过于重视住房市场对地方财政的增收作用,在住房发展中缺乏基本责任和作为,未能在保障房供给和商品住房市场监管与调节中发挥足够的作用,对本地住房发展规划指导不足,对基础数据重视不够。

3.住房发展的配套制度政策不完善。土地使用制度重增长、轻效率。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对工业用地实行低价供给政策,致使工业用地利用率低。据统计,低效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1%。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十分宽裕,农村居民点闲置用地面积达到2万平方公里左右,低效用地在6万平方公里以上,二者合计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8.58万平方公里)的总量。

住房财税制度不够合理。一是中国现有房地产领域的税费制度重流通、轻保有,开发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负较重,保有环节税负较轻,推高了住房交易成本,阻滞了存量住房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土地、房屋的闲置浪费;二是城市财政对土地出让金依赖过大,且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取的政策严重助长了地方政府通过“寅吃卯粮”的办法追求当期业绩的短期行为;三是地方预算机制不健全,用于住房保障的资金支持不足且缺乏稳定性。

住房金融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住房建设融资结构单一,缺少直接融资渠道,过多依赖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成本过高,导致开发商无力建设租赁住房。缺少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性金融。

住房发展规划和基础信息薄弱。各地尚未摸清本地区存量住房使用情况和在建、已规划、在规划住房数量与结构,并未能掌握人房实际关联对应情况。住建、国土、公安、税务、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尚未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住房统计体系不完善,缺乏充分、准确、及时的基础信息,给政府科学决策和规划带来困难。

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住房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阶段,政府应着力于稳定市场、防范风险,建设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双功能住房发展体系和配套制度政策。

1.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市场和政府保障双功能住房发展体系。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在住房发展中的作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又要重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凡市场能做的,都交由市场来做,商品住房的建设、流通、管理全部市场化,市场主体在市场规则下有序交易,确保商品住房财产权利明晰和交易自由。市场做不到或者做不到位的,由政府介入。政府的主要职责如下:提供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维护住房市场规划和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引导调节住房供求总量和结构,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促进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建立人、房分类对应的市场和保障双功能住房发展体系。按照常规统计分类口径,可将人群等分为五类家庭:低收入家庭(20%)、中偏低收入家庭(20%)、中等收入家庭(20%)、中偏高收入家庭(20%)、高收入家庭(20%);同时,将住房分为低保公房、廉租公房、平租公房、商品租赁房、普通商品住房、中高档商品住房、高档商品住房七个层次(现行政策中的公共租赁房概念包含前三类住房,但未体现三者间居住水平质的差异,过于粗放)。

政府主要职责是保障低收入家庭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减轻中偏低收入家庭中住房困难户的住房负担,此两类家庭为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覆盖对象;中等收入家庭、中偏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由市场供给。其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方式有“低保”公房和廉租公房两种;中偏低收入家庭以平租(成本租金)公房和政府给予货币补贴的商品租赁房予以保障;中等收入家庭的商品房,政府给予规划支持(选在交通、生活服务和工作便利的地点,较高容积率,较小户型)。住房供应遵循优先保障基本住房、充足供应一般住房、量力发展改善性住房、适当控制享受性住房、有效抑制奢侈性住房、严格控制纯投资性住房的原则。

2.发展多层次住房市场,分类调控、互补互利。在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和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域镇村”三类地域的人口流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应尊重并遵循住房市场三类七层的客观现状、规律及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对不同地域的住房市场实行差异化管理,分类统计、分类规划、分类保障、分类调节和引导。

特大和大城市是全国城镇化发展的龙头,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应以智力和技术等高端产业为主,可顺应其土地住房市场高价、高效的客观发展趋势,合理适度地抑制人口和中低端产业的过度集聚;同时,将劳动、土地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或安排至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小城市位居特大和大城市以及县域之间,应成为全国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力,应发挥其土地、资源、环境和住房等比较优势,在接纳特大和大城市转移过来产业的同时,发展地域特色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县域大镇将成为全国广大县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层,应可实现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市民的就地转化,成为现代农牧林矿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产业基地和农民市民化生活服务基地;中小村庄将有相当部分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逐渐消亡;县域镇村应在维持原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向特大和大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提供剩余土地的有效置换。

特大和大城市可采取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方式,将占地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同时实现与县域镇村剩余土地的置换。中小城市也应为县域农村剩余建设用地整治为新农地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县域镇村在人口大流出的同时,应在特大和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资金、智力和技术支持下,承担将剩余建设用地整治为新增农地的任务,以弥补特大和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为增加建设用地而减少的农地,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农致富。按实际情况,此机制可分别先在地级市域内,再在省域内,最后少量在跨省域三个地域范围统筹协调、梯次实施。

3.健全土地、财税、金融、人口等配套制度和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公平高效的土地利用制度。国内外经验表明,住房问题主要集中在特大和大城市,而土地供给是住房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土地制度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上。

建立以“三位一体”为骨干,重保有、可持续的房地产税费体系。根据“稳定税负、简并税种、优化结构、三位一体、梯次负担、适当分权”的原则,建立有效支撑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发展的房地产税费体系。

发展直接融资和中长期开发融资,降低保障和租赁房建设运营成本。一是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各类房地产企业上市、发债和再融资,以获取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发展公共和私营租赁住房公司,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将以养老为主的社保资金和大额保险资金引入租赁房投资领域。二是完善住房按揭贷款制度,扩大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三是建立国家层面的开发性住房银行,为那些从事基本住房保障、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及低收入人群商品租赁房建设的企业和机构提供长期、大额、专业、稳定的住房建设融资支持。

4.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篇四

首先看全球经济形势及其对我们的影响。这几个月影响最大的就是欧债问题,它实质上是政治危机,一方面欧洲本身具有解决危机的财政资源,另一方面随着欧洲政治基本面的转好,再加上中国对默克尔帮助稳定欧元的呼吁作出积极回应,今后几个月欧债危机有望得到缓解。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虽然一波三折,但毕竟还是在复苏之中。今年1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失业率下降至8.3%,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提高,表明其经济已有实质性复苏。由此可以大致判断,今年世界经济至少不会比2011年更糟糕,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将趋于稳定,我国出口可实现10%乃至更高的增长。

再来看国内经济面临的困难和影响。虽然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放缓,但去年我国经济仍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而且经济增速适度放缓在相当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从我市经济运行来看,虽然没有实现GDP增长目标,但在一片“二次探底”声中,13%的增速完全可以称之为逆势而上,一份较为漂亮的经济运行成绩单,说明江门经济抵御外部风险、消化不利因素的自主增长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最近媒体上关于招工难的消息很多,用工需求增大又从另一侧面反映,较多企业还有保持甚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实际需求。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目前的经济并不像有人预期的那么困难,更远没达到2008年需要通过猛发钞票向市场“放水”来刺激经济复苏的程度。

如果实际情况真是这样,那为何人们的感觉却如此悲观?一方面困难确实存在,有的地区和行业困难还相当大,如我市支柱行业摩托车的产量去年下降了9.1%;另一方面,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的角度看,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也是必须的。但问题在于,近年来人们对经济增速的变动越来越敏感,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并不正常。从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客观分析,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10%之间。在目前外需不稳、内需放缓,物价上涨压力和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并存的情况下,8%—9%的增长已经是一个较快的速度,要求更高不切实际。同样,以江门10%—13%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形势较好时有可能实现13%以上的快速增长,形势较差时10%左右的增速也应该令人满意。

5.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篇五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抑制了通货膨胀,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8%。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时代基本结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粮食库存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解,国家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奥运外交的成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综合实力增强的体现。

(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在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优质粮食品种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水果供应丰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农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纺织、冶金、煤炭、建材等行业压缩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进展较快。利用长期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我国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交通通信条件极大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消费环境明显改观,为今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3)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支出稳步扩大,家庭财产包括金融资产迅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显著改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项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4)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建国以来,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稳步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 1

扩大,坚持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对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持续增加,在新兴市场的出口份额有所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继续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增加,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增多,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同时,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工业生产不仅注重产量,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我国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今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6.形势政策课(中国经济发展) 篇六

我国这几年的发展经济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有许多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拿中国和美国比较,说我国是多么的不如美国,政治如何不民主,科技经济如何落后于人家。知道,我国的发展是什么时候起步的,从起点而讲已经落后于美国许多。我们要拿和自己历史条件差不多的印度相比较,相较于印度,中国的发展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在经济总水平,人均寿命,粮食产量,各方面等等都超出日本许多。不过我们的确还有很多方面改正,比如说,在节能减排方面文化发展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就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出一些意见看法。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纵观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依靠自己国家所孕育出的文化。所以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更好的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和体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有益文化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引领时代的生命力。在当今国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肩负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弄潮儿。

首先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顺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我们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的思想,不断学习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文化修养,确保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好党的文化方针政策,以顺应国家对文化人才的需要。

其次要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形势,我们要自觉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和传播着的历史使命。

最后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科技在文化创新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要掌握先进科技为文化发展服务,不断创新和变革,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中华的新文化。

时代在召唤我们去坚定的履行新的历史任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3班

7.中国蛋鸡产业发展形势 篇七

1.1 祖代蛋种鸡

2014年底, 我国共有祖代蛋种鸡企业23家, 其中河北5家;北京、河南各3家;山东、辽宁、四川各2家;江苏、浙江、陕西、上海、宁夏、安徽各1家。

1.1.1 全国祖代蛋种鸡存栏量

祖代蛋种鸡存栏从2009年的64万套, 2010年55万套, 2011年45万套, 2012年48万套, 2013年52~53万套, 到2014年1~8月是61万套。2011年蛋种鸡存栏量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而当时市场行情较好, 企业盈利状况较好。

1.1.2 祖代蛋种鸡新增量

2014年前10个月, 引进总量在10万套左右, 其中海兰较多, 其次是罗曼。

未来蛋鸡业的竞争将面临双重竞争压力, 不仅是市场竞争, 更是品种的竞争, 我国自主培育品种与进口品种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1.2 商品代蛋鸡

2013年, 全国商品代蛋鸡年存栏维持在12.5亿只左右, 比2012年减少10%左右。

2013年, 全年鸡蛋产量约为2223万吨, 比2012年减少213万吨, 下降幅度约为8.74%。原因为鸡只单产和成活率较好;种蛋转为食品蛋销售, 增加鸡蛋产量, 约占1%。鸡蛋消费量同比下降8%。同比蛋鸡产量大于需求。

2014年, 全国商品代蛋鸡年存栏在10.8亿只左右, 比2013年减少12%左右。原因是H7N9影响, 市场看不准, 禽流感的影响, 死亡较多, 存栏减少。

2014年, 全国鸡蛋产量约为1800万吨, 比2013年减少423万吨, 下降幅度约为18%。原因是鸡只单产较好;年初种蛋转为食品蛋销售, 增加鸡蛋产量但占比较少鸡蛋消费量同比持平鸡蛋产量少, 需求有增长的趋势。

2 市场环境与特点

2.1 种畜禽存栏量居高不下

全国祖代蛋种鸡存栏量, 父母代存栏量也是相同的情况。

2.2 全国父母代蛋雏鸡平均销售价格

2014年1~11月, 父母代蛋雏鸡平均销售价格为5.22元/套, 比2013年同期的7.20元/套, 下降20%。2014年伊始, 父母代蛋雏鸡的销售价格就以历史低点开年, 虽然持续上涨, 但仍维持较低的水平, 并一直在成本线下运行。

2.3 种源供大于求, 产能过剩

家禽业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发展, 要想产业能够继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必须展开行业自律与自救, 即企业应主动限制产能。黄羽肉鸡企业主动减产20%, 为2014年的盈利提供保障, 而白羽肉鸡企业亦主动减产10%, 强制淘汰50周龄以上的种鸡, 并用配额进行引种量的控制。蛋鸡企业还没有约定, 但各自按照发展计划运行, 2014年蛋鸡形势很好。

通过历年各月鸡蛋价格比较发现鸡蛋的价格逐年提高, 即使是盈利较好的2007年, 蛋鸡价格也与很差的2009年的价格水平相当, 而近三年, 鸡蛋价格更是增加较快, 预示着刚性成本增加。

2.4 蛋鸡市场的特点

2013年, 我国蛋鸡行业种源充足, 存栏水平较高, 供大于求, 产能平稳, 疾病防控较好;市场销售从中等水平逐步增长, 但从4月份开始, 受H7N9的影响, 市场销售受到重创, 6月份开始恢复, 但速度缓慢, 7月达到高峰, 8月和9月有小幅下降。

2014年, 种源被动减少, 但种鸡存栏下降幅度不大, 产能平稳, 但疫病危害很大, 鸡群死亡高。从5月份开始, 鸡蛋价格大幅度提高, 并且高位持续期长, 蛋鸡饲养者盈利很多。

3 家禽业未来发展方向

3.1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确保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配套实施, 才能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 而不是就单一的项目进行调整。企业为了立于不败之地, 应积极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自动化养殖方向进发, 同时应学习先进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理念, 如“人管机器, 机器养鸡、鸡造福于人”的新理念。在此过程中, 硬件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未来, 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在5~50万只的中型养殖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巨型鸡场的投入和发展将会受限, 家庭养殖场将得到扶持。

3.2 中外联合与外资进入势不可挡

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 但也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使得外企得以进入。无论是大型企业, 还是中小养殖户, 当前要担心的不是外来资本的抢食, 而是行业自身发展的优胜劣汰。与其在喊“狼来了”时, 疲于奔命、自乱阵脚, 不如稳中求变、坚持自我创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是正确的选择。

3.3 行业洗牌速度加快

一是成本的增加使得小企业经营越来越艰难, 养殖场 (户) 从7000万户下降至5000多万户, 导致养殖行业洗牌速度加快, 尤其是近两年受突发事件的影响, 小的养殖场 (户) 加速退出养殖业;二是大企业纷纷跨界养殖业, 资本的瓶颈使得“没钱不要涉足养殖业”已成必然。

3.4 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随着居民对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 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有自身的经营理念, 还要担当起社会责任。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过程中, 养殖环境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路上的巨大局限;随着养殖户对养殖用药的深入了解, 提升对养殖用药的掌控能力 (检验、化验、实验室操作等) 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销商必须加强对养殖用药检验技术的提升, 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企业提供可靠性较强的产品, 当企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要进行生产规模、标准化和质量的提升, 提供的产品也就更有保障, 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3.5 产业转型与延伸是企业从容面对未来市场的法宝

企业要不断延伸与拓展产业链, 这样才能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 在某一环节亏损, 在其他的环节盈利, 企业才能更好的维持下去。标准化规模养殖取代传统养殖, 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畜牧业将经历整合、产业链延伸、专业生产等发展阶段, 最终达到平衡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价值量的角度, 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是消费者, 产业最终由消费者评价, 因此聚焦消费端, 将需求变为产品是企业延伸产业链的最终方向。

3.6 活禽交易市场逐步规范

H7N9之后, 活禽交易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 监管越来越严格, 导致了投入成本的提高, 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将逐步调整, 更关注生物安全。

3.7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未来经营的主要方式

8.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篇八

关键词: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24-01

煤矿产业作为我国国民产业链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跨越式的成绩,同时这也是我国新兴经济的主要成果之一,只有做到了在新型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才可以使得我国煤矿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今社会,如何认识煤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取得跨越式成果已成为煤矿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煤矿经济一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毫无疑问的可以提高我国的国家收入,国家就可以将更多地物力财力投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去,该良性循环也将会带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这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

煤矿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其经营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煤矿企业的利益,从而使得煤矿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稳定性。煤矿经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反映煤矿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并且良好的煤矿经济状况可以为煤矿企业在激烈的斗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展提供后续动力。煤矿企业若想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继续得以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其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三)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需求。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的大国之一,所需的社会资源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国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得我国煤矿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通过其自身正常的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现实社会背景下,煤矿企业只有做到紧跟人类的需要,使得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才可以使得煤矿企业得到长久发展的资本。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满足国民需求做出了贡献。

二、促进煤矿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在新经济形势下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可以促使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基本需求。笔者在此就如何提高型经济形势下煤矿经济以达到跨越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煤矿企业应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进一步加强。

煤矿企业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对促进煤矿经济发展、实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伴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高,我国国内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因此,煤炭的价格也出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煤矿企业、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但是需认清的现实情况是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现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煤矿产业应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进行进一步管理的措施

(二)煤矿企业应该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煤矿企业应该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以达到提高管理人员总体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会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人才是煤矿企业应有的隐性资产,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资产,优秀的管理人员队伍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养护。

煤矿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与其生产设备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做到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养护,保证企业可以按照生产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煤矿企业不必要的损失,降低其生产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做到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其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实现新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添加动力。

(四)煤矿企业应做到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资金对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重要的支撑要素,它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对煤矿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工作,对生产成本等各个环节要做到有效、精准的核算,使得资金可以真正发挥它的用途,杜绝资金浪费的恶劣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煤矿生产、后勤物资等的管理,做到不浪费一丝一毫。

三、结语

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煤矿经济若是想在新形势下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对煤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恰当合适的改进。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继而就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以达到提高我国煤炭经济的目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自然,徐亮.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厚尾性质及其经济含义分析[J].煤炭工程,2012(9):107-109.

[2]王慎,祁文俊,臧继冬等.对任楼煤矿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1(9):40-41.

[3]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38(6):5-10.

[4]巨志召.加强资源管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38-39.

[5]李慧.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9.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篇九

学号:

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关键,是发达国家在失业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双重困扰下难以自拔。这两个危机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正在使发达国家的劳资矛盾重新成为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一个看得很清楚的趋势是,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主要办法,就是企图把难题转嫁到中国。不论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调门持续提高,还是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力图从中国借更多的钱,本质上都是向中国转嫁危机。

坦率说,我们没有应对新一轮外来竞争的经验。在过去多年,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主要是债务人角色,是向别人借钱和吸引别人的投资。今天,我们要扮演的是全世界债权人角色,是维护中国海外资产的利益和参与国际产权竞争。中国真正的金融风险来自哪里?来自外部。美国国债违约风险,谁是最大受害人?中国!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人。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损害全世界美元资产持有者的利益,谁是最大受害人?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美欧货币政策已经和正在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和极度不稳定,谁是最大受害人?还是中国!我们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对抗可能即将来临的经济危机。

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一个主要的挑战是持续的通胀。中国经济在2011年初曾遭到了高通胀的挑战;现在,随着经济进入2012年,通胀似乎已经得到控制。现在的问题是:通胀会再来吗?过去30年,中国曾以年均1.8%通胀的代价换取了9.9%的增长,这是经济史上高增长低通胀的经典。

中国为什么会面临通胀?主要原因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大宗农产品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缺口。中国粮食已经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中国粮价涨,是因为国际粮价涨;国际粮价涨,是因为国际油价涨;国际油价涨,是因为美元贬值以及国际资本借北非、西亚等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炒作。我们得清醒地意识到,推动中国输入型通胀的这些外部因素并未看到任何缓解的迹象。别以为北非、西亚的紧张局势会随着利比亚的政权更迭、卡扎菲个人命运的结束而划句号。当前,美国放风要金融封锁伊朗,切断伊朗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那潜台词无疑就是要切断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渠道。控制着苏伊士运河的埃及、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利比亚以及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还有进入21世纪以来对国际石油供给举足轻重的俄罗斯,都可能存在着大的政治变局。由此判断,2012年输入型通胀因素还将严峻而不是缓解。特别强调,这不仅是大国政治的竞争,西方那些国际垄断资本、国际投机资本、国际金融资本也是不会放过这些可以恶意炒作的机会的。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房地产。2011年年尾的中国经济成功地逃过了房地产泡沫的魔爪,而且政府还在承诺决不放松房地产“降温”政策。但是目前的房市紧缩,是否会对2012年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呢首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次贷危机”的风险。中国很多购房者用的是真金白银,其他多数也得为第一套和第二套房产,支付分别高达30%和50%的首付。而且,收入日渐增长的中产阶级和高速的城市化,也意味着更多的房屋需求。住房市场上的主要需求还是真实的,而不是投机性质的。再者,房地产的崩盘会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度紧缩,也就是投资和消费的减少。而且,房价的大幅下跌也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连带伤害。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完成了一次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全面压力测试之后,大力督促中国改革其以国有银行为中心的银行体系。不过该组织的报告同时还显示,虽然中国的金融正面临日渐积累的脆弱性,但在整体上还是健康的。针对这一建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压力测试考虑的是最坏情况。他个人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能够承受房价下跌30%甚至50%的风险。2012年的中国楼市最有可能的情形还是“软着陆”,而不是末日博士预期的那种杂乱无序的泡沫破裂。

第三个挑战是政府负债。中国的整个外债,包括国有企业和海外银行的贸易信用和贷款,只有区区4020亿美元。而中国整体上却是一个债权人,不仅每年都享受巨额的贸易顺差,还坐拥3.2万亿的官方国家储备。比起如此庞大的债权,中国的外债还不值一提。相比而言内债份额就要大得多。中国政府的内债总共21万亿,占了整个GDP的52%。不过这跟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共债务负担相比,也只能算是比较轻的。一些地方政府最近向银行申请延期归还贷款。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即将降临。大部分政府贷款都是用在基础建设,而不是像欧洲那样,用来支付社会福利。中国银监会最近的数据估计,中国银行体系的坏账只有1.84%。当然,这一估计也许有些过于乐观,尤其是缺乏前瞻性。中国的债务问题确实会恶化,这是由于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一定会导致债务问题的恶化,而大部分政府的不良贷款也只会在2013年之后才会浮现。

考虑到将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理性认识中国的债务问题。即使最坏的情形下,中国的总内债确实达到了GDP的70-80%,中国的银行体系也并不会立即处于危机当中。这是因为这些债务基本上还是国内的债务,而不是对外的债务,因此可以在国内得到协调和解决。

最后一个挑战来自于人民币币值。人民币汇率问题在2012年全年以及将来,还将是一个令中国政府大伤脑筋的课题。人民币自从2005年7月与美元脱钩之后,其对美元已经累计升值30%(其中2011年升值5%)。考虑到中国的通胀率和工资上涨速度,人民币的真实有效汇率(REER)可能已经上升了40%。但并不会阻碍美国政府继续在人民币币值操控问题做政治文章。在最近在东亚峰会上,奥巴马总统仍以“人民币严重低估”为理由督促中国升值。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曾在10月中旬随着大量热钱从中国逃离,一度经历的小幅度贬值。在离岸交易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一度降低。这促使中国的央行在多年来第一次出手托盘,支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从理论上看,一种货币一旦开始脱离一个单方向运动的轨道,而呈现出上下浮动迹象,市场信号表示汇率已经在接近市场均衡水平。

对于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也出来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定中国经济,让中国经济能一如既往的健康的向前发展。

首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政府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其次是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还包括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总需求管理,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抓紧落实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行业和地区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货币政策要兼顾促进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着力扩大内需,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确保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加强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工程、铁路、节能环保等建设。加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继续妥善清理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对有还款能力的项目继续予以支持,防止资金链断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上一篇:高校新辅导员工作总结下一篇:贯彻七五普法规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