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4-10-25

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精选9篇)

1.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欧洲科技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贵州省开发区考察团

(2003年10月13日)

为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拓展我省开发区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入世要求,坚定在开发区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途径的决心和信心,应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和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邀请,由省贸易合作厅开发区管理处(省开发区工作办公室)牵头,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顶效经济开发区、都匀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派人参加,组成全省开发区考察团,于9月20日至10月3日出访欧洲,考察了解欧洲发达国家举办科技工业园区 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经验。

本次考察工作采取实地考察与召开座谈会和专题讲座会等形式进行。考察期间,受到奥中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会长、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名誉主席倪铁平先生,奥地利米特罗帕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硕士张宏滨女士,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副秘书长张宏伟先生,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企业咨询顾问张慰先生、德国乾坤贸易有限公司经理王菁女士的热情接待;听取了慕尼黑市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管理招商中心主任克尔斯蒂娜·曼女士,德国黑森州业主联合会咨询培训公司企业咨询顾问张慰先生对慕尼黑市举办高新科技园区的专 1 题讲座;邀请巴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嘉馨女士,巴黎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在巴黎经济区实习)龚昱先生,对巴黎经济区、巴黎高科技工业园区情况进行座谈。此外,为宣传我省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优势,在奥中友协的大力支持下,考察团抓住有利时机,在华人团体较为集中的奥地利林茨市召开了小型招商引资座谈会,对加强与海外团体的联系与交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国际招商,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国外对高科技工业园区先进的管理经验,简捷的办事程序、高效的工作效率,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明的社会风气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着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展改革发展思路的精神,考察团回国后及时召开考察工作座谈会,对本次考察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

一、欧洲科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自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所有的西欧国家都将发展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如英国,从60年代开始,由于英政府执行减轻伦敦市人口密集压力的政策,于1970年在剑桥市东北角圣三学院一块闲置20多年的土地上(0.53平方公里),模仿美国的硅谷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其后科技工业园在英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复苏冷战结束之后停滞的经济,西欧各国制定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以兴办科技工业园区为载体,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其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西欧各国的主要发展战略。据奥中友协提供的统计资料,目前世界上已有工业科技园区802个,其中,西欧国家229个,占28.6%。除英国之外,在欧盟地区主要集中在德国和法国,其中,德国101个,法国35个。其余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 2 时、爱尔兰等均从不同的角度兴办了不同类型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近年来,北欧地区也相继建立了一批科技工业园区。西欧科技工业园区主要以发展适宜于促进和带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

二、德国高科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就欧盟地区而言,德国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有18个科技工业园区均在80年代创建,到1992年达到101个。德国科技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主要起因于美国和英国的挑战。以美英两国相比,德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异乎寻常,从1983年开始起步,到1990年就发展到90多个,以后几年的发展充分地体现了德国兴办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后来居上之势。由于面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的挑战,德国政府希望加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抢先采取产业、技术、贸易三位一体市场的优势地位;各地也希望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改善本地区经济结构和增加就业机会;工业界、金融界、学术界出于自身利益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德国创建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产业中心”、“技术园区”、“研究园区”、“技术工厂”最为多见。最为典型的有如下两例:

一是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投资成立。园区面积当时为2000平方米,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1992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建设。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电信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 3 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科技人员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整个慕尼黑市的产业领域和科技研究动态。园区建设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在这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前的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在德国一个新的企业、新的领域开始时,首先是在这里进行试验,成功后,移植到其他地区,再创一个工业园区。如慕尼黑生态科技园(1.4平方公里)、绿色食品科技园(1.4平方公里)、信息产业科技园以及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

慕尼黑市高科技工业园区除了重视现代科技开发之外,十分重视提升传统产业和扶持传统产业的发展。制定鼓励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与园区建立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其政策导向主要是针对市区规划建设而言。因为慕尼黑市地价不断上涨,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扩展,导致一些传统工业为保其生存不得不搬出市区。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举办科技工业园区的同时,采取降低地价扶持传统产业发展。并由政府出资,对提升传统产业搬迁提供服务和人员技术培训,把传统产业在调整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园区内有5600平米的标准厂房为传统产业的可租用面积,并有250个企业在园区的扶持下向市场提供供货订单。

由于传统产业是很成熟的产业,他不仅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对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慕尼黑高科技园区正在规划建设第二个小企业工业园,预计到2010年,整个地区将有1.5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可提供小企业使用。

二是海德堡科技园区。创建于1985年,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国际 4 科学园,为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其股东是海德堡市政府和莱茵奈克工商会。

海德堡科技园以生命科学中心著称,位于海德堡市大学校园及其它市区场所,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除筹建一个新的生物医学园外,另有3200平方米孵化楼正在建设中。园区与各主要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去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乘火车仅需35分钟,汽车45分钟,是欧洲科学、商务和社会生活的中心门户。

海德堡科技园区能提供非常灵活实用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在科技开发方面与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大学高分子生物学中心、诺尔公司、罗切医疗公司以及莱茵奈克生物科学研发三角地区另外80家中小型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政府的关系除海德堡市之外,在符腾堡州和德国联邦政府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5月,美国费城科技信息所研究报告称之为“德国最重要的研究基地”。

三、巴黎经济区和巴黎高科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在法国巴黎北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整个巴黎的经济结构呈放射状,其放射源就是巴黎老城区。以凯旋门作为绝对中心,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巴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中心,这与法国早期较为浓厚的社会主义传统有直接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黎市政府就意识到巴黎经济对这一绝对中心的依赖度过大,必须通过发展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扶持和带动北部经济的发展,巴黎北部经济区的概念由此产生,主要依托雪铁龙汽车、标志汽车、欧莱亚化妆品等大企业确立,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左右。

巴黎经济区设有管委会,并建企业孵化中心2000多平米,从创业到现在,孵化过和正在孵化的企业有300多家。

与巴黎经济区相对应的为巴黎南部高科技工业园区,这个区域可与美国硅谷相比。是法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占整个欧洲的6.1%。区内现有企业孵化器300多个。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公司的分支机构设立。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法国技术学院和巴黎十二所大学全部集中于高科技园区之内,使巴黎高科技工业园区成为既是法国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又是高科技人才的培训摇蓝。

在巴黎高科技工业园区大学就读的学生,如生物、化工、机械、计科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其中有2年时间是在高科技园区的科研所实习。由企业提出的科研课题,从产生一个产品的概念开始,到第一代新产品下线之后的市场反映,整个科研成果转化,产品市场流动,市场分布,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和产品升级等,全部在高科技园区完成。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巴黎南部形成了高技术密集区。并分别兴建了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布列塔民主技术园;以航天航空为主的图卢兹科学园;以农作物研究和健康食品开发为主的波尔多高技术园等。除此之外,法国办得较早的科技园区主要有索菲亚特高科技工业园区和格勒诺布高科技工业园区。

索菲亚特科技工业园区。该园区是由皮尔拉菲特于1969年提出“智慧、科学及技术都市”的构想,并由一群工程及科学家组成索菲亚特科技园区协会。在1970年以前,此园区各项方案的推动曾获得地方人士及中央政府帮助。到1985年有90家厂商,9000多名员工,到1990年发展到200家厂商近10000名员工,年成长率为20%;平6 均厂商规模约40人,其中,也有近500人的大企业。

园区政策要求进驻企业需维护自然环境和租用物品,企业建筑不应有围墙,建筑高度的不超过三层,不能有大量生产及污染物的产生,但允许银行及商业活动及中学、大学的设立。

该园区主要活动有三种,即训练、研究及生产科研的活动,主攻电脑、医药、软件工程与能源研究。该园区内可提供1300个住户,创建200多家商业企业,因而已经形成一个小镇。

格勒诺布尔高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法国西部,1984年成立。区内拥有4个提供科技厂商服务的基地,包括3500位研究工作者和两所大学。现有175家高科技企业。专长领域主要在资讯科技、保健、生物及医药、工程、食品加工、环境与创新咨询代理等。园区通过创新与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每年可为社会创造近300个新的就业机会。

四、欧洲发达国家促进高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德国是十分重视高科技产业开发的国家,特别是在机械、电子和家用电器,以及电子产业化等方面尤为重视。60年代,德国在制定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特别强调:发展民用电子机械产业比发展原子弹更重要。因而在计算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方面的产业化水平已与美、日相当。德国政府在高技术开发的领导和调控方面远小于欧美其它各国,主要是放手让企业开发,也就是就从民间和社会力量及其投入开发为中心。这种开发方式虽然比政府单一的开发模式更有活力,但民间企业害怕承担科技开发的风险,也有过于慎重和开发步伐较缓慢的不足之处。20世纪末期,德国34个工业部门设立了96个联合研究会,将研究成果在整个行业推广使用。1999年政府投资4.5 7 亿马克,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发展。德国政府还明文规定,政府投资的大学必须同企业进行合作,以保证科技开发和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慕尼黑市为促进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专门成立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管理招商中心,隶属于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代表政府对进区企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整个招商中心仅有主任、副主任等5个管理员坚持常年工作,其余业务人员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实行聘用。管理招商中心按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每年保证有10个新的公司进区,并保证科技孵化楼的入住率在80%以上。该中心运作状况每两年向监管会作一次汇报。所有重大战略、支出、发展等都由临管会决定。

园区采取降低房屋租金和科技孵化中心的条件鼓励高科技企业进区开发,凡交得起半年租金者均可进区注册成立公司。因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成熟与时间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心规定凡进入孵化大楼的企业,在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之后,必须搬出孵化大楼创办新的科技工业园。

招商中心鼓励国外企业进区创业,因此对一些外国投资公司的服务,远远多于国内公司,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同等条件优先国外企业等。

在支持和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慕尼黑市政府认为,由于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所以园区建设必须注重传统产业的发展,如去年有3家国外企业在区内开发IT产业,但今年他们就走了。所以,扶值传统产业的发展可起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

为保证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平衡发展,慕尼黑政府每年拨出 8 25万欧元交给园区管理招商中心,主要用于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费用。因德国劳动力工资收入较多,所得税费率也较高,所以,对慕尼黑政府来讲,这个投资也是值得的。 在税收政策方面,德国政府规定,一个城市不能为一个企业制订特殊政策,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如柏林、慕尼黑地区制订特殊优惠政策,其他地区就会提出抗议。基于这样的法律规定,政府不能做违法的事情。要使富的地区帮助穷的地区,使穷的地区尽快发展起来,如果某公司要到穷的地区投资,政府可以在房租、地价、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支助。

法国政府曾经限制外国在法国的直接投资,后来历届政府采取了一些逐步放松对外资限制的措施,使外国在法国的直接投资有了较大发展。自1990年以来,法国政府采取了简化对外国在法国投资审批程序的措施,对来自欧共体国家的投资,在统一大市场内,资本流动的有关法规已全面放开。对于非欧共体国家资本来法投资也简化了程序。同时,政府下放权力,把吸引外资权下放到经济区和省级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为了吸引外资,外商和外籍管理人员的子女在法国读书还可以减免学费。

对于外资收购现在法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如收购金额低于5000万法郎,该公司营业额低于5亿法郎的企业,可免除预先审批手续。此外,政府还任命了一名负责协调吸引外国投资的巡回大使,以求改变多年来外国在法国投资少于法国在外国投资的状况。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做好招商引资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法国在很多单一的高科技和新技术领域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例 9 如在原子能利用方面的高速增值反应堆,其单机发电能力达120万千瓦。这项技术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而高于美国和日本。其次,在航天、飞机制造、原子能和平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占优势。但法国政府对调动产业界投入高科技开发的措施不力,在投入机制上,整个国家的高科技开发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而政府又只能集中力量搞一些重大的项目,尤其只重视排场大而“阔气”的项目,如超音速客机、火箭、超外差收音机等的开发,而对配套项目根本没抓,加上产业界缺乏活力,因而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高技术开发的整体优势。其高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能力仍然十分薄弱。换句话说,高技术只是给法国带来了荣誉,而并未带来多少经济实力和与此相适应的利益。近几年,法国政府为了促使科技走向市场,在财务税收上采取措施刺激企业发展科技,支持科研人员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法国政府规定科研人员自办企业可享受偿还期为15-50年的20-30万法郎的无息贷款。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流动2年以上者,可享受1年的工资奖励。

巴黎北部经济区因经济发展落后于巴黎其他地区。因此,巴黎经济区管理委会可为进区企业提供低租金住房和低租金办公楼。按巴黎现行地价测算,巴黎市区每平米住房月租金约22.5欧元,而北部经济区只需7.67欧元。并且可以免费使用办公设备,除电话费之外,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微机等均提供使用。在法国经济区和高新区,对上述设备的人均配备量是很高的。

在支持企业贷款方面,由于经济区和高新区管委会在银行有很高的信誉,只要是管委会推荐的企业,银行在组织相关人员审查论证之后,企业就可以取得银行的低息贷款,(巴黎对企业贷款利率为3.9% 10 左右,给予经济区、高技术区企业的贷款利率约在1.5%左右)。

在法国高技术区从事科研开发的专业人员,个人所得税收入减免一半以上(个人所得税标准税率为40%,科研人员减至20%以下)。此外,科技人员带薪休假的时间要比普通工作人员多一倍。每年科技人员的带薪休假期可达2个半月。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吸引了大量科技人员慕名前往。

五、招商引资座谈会情况

在考察欧洲发达国家科技园区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考察团充分利用与国外中介机构直接联系较多的机会,与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会合作,于9月25日在奥地利林茨市成功举办了贵州省开发区招商引资座谈会,不失时机地宣传我省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投资优势和投资重点。扩大我省开发区与国外工商界人士的广泛联系与交流。参加座谈会的有奥中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会长、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主席倪铁平,奥地利京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肖峰,奥中友协华人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宏伟,以及奥地利米特罗帕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维也纳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奥地利非莱赫市贸易公司、奥地利林茨大学、奥地利林茨机床厂等单位和部门来人参加会议。我省参加考察的各开发区代表对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情况进行重点说明。共发放招商引资项目资料(含光盘)70多份。同时,考察团与林茨大学校长波尔茨先生对合作办学、扩大培养中国留学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在奥地利林茨机床厂参会代表的邀请下,参观了奥地利机床总公司。听取了公司总裁波得·斯库特和业务经理马丁·考卡尔关于该公司产品与中国项目合作的情况介绍。

通过此次招商活动,不仅宣传了贵州的产业投资优势,而且丰富 11 了本次考察的内容,加强了与国外中介机构和企业的联系与交流。对采取精简、效能的工作方式在国外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考察团回国后,奥中友协负责人来电话联系,表示对此次推出的招商项目给予重视和关注。尽最大努力协助作好项目推介工作,并表示进一步加强联系,为我省开发区在奥地利的后期招商积极创造条件。

六、几点启示

在欧盟地区,德国、法国通过举办高科技工业园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作出很多努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我们搞好开发区工作,促进开发区建设持续向前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办开发区的工作方向,坚定了搞好开发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建设发展成就已经有目共睹。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开发区工作缺乏足够认识,认为,既然是WTO体制内普遍采用国民待遇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平等原则,就不允许有“特殊地位”的开发区存在。导致我省开发区建设存在体制回归的压力。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国外高科技工业园区和我们兴办的开发区尽管名称不同,但其性质和发展方向都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在一定的区域内,集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业经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举办开发区并不是我国的独创,而有其广阔的国际背景。因此,我们不仅完全可以、而且完全应该放心大胆地搞好开发区工作,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2、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搞好开发区工业园区建 12 设发展规划。按照我省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我省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革开放,开展外引内联,推进科技进步,优化结构调整,重点培植对全省经济发展带动性大,竞争性强和科技含量高产业的发展。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基地。

通过10年开发,我省开发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成初始阶段的原始积累之后,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借鉴国外举办科技工业园就是专门从事科技开发,加快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按照“一区多园、一园多点”的工作思路,集合信息、人才、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生产要素,千方百计地搞好开发区的工业项目建设,进而带动所在城市和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3、借鉴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经验,把鼓励外来投资和注重发展本地企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省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开发区所在地以外的投资企业,往往忽略培植本地企业进区开发。对外地企业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本地企业往往不能享受。慕尼黑科技园区的管理经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按照国际贯例推行公平竞争原则,今后我省开发区应把扶持本地企业进区开发与引进外来投资企业进区开发摆在同等重要位置。

4、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开发和改进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德国、法国科技工业园区采取相关措施使许多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园区孵化再上新台阶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目前,我省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阶段,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不仅是发展新技术的需要,而且是提升传统产业和竞争力的需要。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13 的对象不仅是少数被界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而且应包括促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5、政府对形成高科技工业园区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总体投资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对于一个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来讲,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在赶超型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技术工业园区,需要政府的直接推动,包括从规划、直接投资到管理和服务等。因此,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如本次考察的德、法两国科技工业园都是政府规划,甚至是政府参予投资建设的。

6、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开发区管理体制。建立开发区是政府行为,开发区管委会代表政府在规划、土地批租和开发、招商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外经验,管委会对开发区的管理相当于对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要有合理的治理结构,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按照我省举办开发区的有关规定,我省各开发区均设立了开发总公司。参照德、法两国经验,我省各开发区管委会对开发总公司应尽快实行规范的企业化管理。管委会对开发区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整合现有的职能和人员,采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营造“小机构、大服务、大网络”的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7、充分利用在国外考察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为吸引外资参与本地经济建设,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花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其结果是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甚至在全国、全省的一 14 些大型招商活动中,外宾也是聊聊无几。而专门组织开展域外招商活动(如香港招商会),不仅需花巨额投资,而且审批手续繁锁。在考察工作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可把费用降到最低限度。本次考察团在奥地利开展的招商活动,虽未形成意向性投资协议,但我们认为起码有如下二点好处:

一是能够与国外工商界、企业界人士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交流与洽谈,从而达到宣传贵州、扩大贵州知名度的目的与效果。

二是可以加强与国外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扩大信息沟通渠道。本次考察工作虽已结束,但与国外中介组织的联系却源源不断。奥中友协负责人来电话联系,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发挥友协在国外会员的作用,并愿为我省开发区的招商工作加强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

以上考察报告,我们将结合我省开发区工作情况作进一步研究,对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将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和采纳。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改革示范功能,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效途径,推动全省开发区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向前发展。

贵州省开发区赴欧洲考察团

二00三年十月十三日



2.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浙江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企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富活力、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源。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千万家, 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的60%、工业增加值的40%、实现利税的77%、出口额的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 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61%, 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 民营企业产值已经达到“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的局面。

从经济增长看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国有经济贡献占1/3, 非国有经济贡献占2/3, 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36.01%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没有稳定的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有资金。用最简单的数据来概括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就是: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部门却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信贷, 相反民营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的贡献已达60%, 但只获得30%的金融支持[1]。这也就说明了我国的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并不乐观。

1 浙江省奉化市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1) 被访对象的融资投向情况如下图1所示:固定资产购置占23.6%, 技术升级与更新占17.8%, 项目融资占25.9%, 企业扩张战略占32.70%。

(2) 接受采访对象在融资过程中采取的融资渠道情况如下图2所示: (可所选)

从图2受访对象融资渠道分布情况来看, 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了企业内部融资股权的融资, 而相对地, 其他渠道的采用并不广泛, 这也就造成了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

(3) 接受采访对象对现有融资渠道融资效果的评价情况如下图3所示:

2 奉化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2.1 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来说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民营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 资金少、固定资产不足、底子薄, 规模难以扩大, 造成市场竞争能力低, 因而抵抗风险的能力弱, 使得各商业银行很难贷款给这些民营企业。况且, 我国民营企业要申请贷款, 要么有房屋、土地、有价证券等容易变现的资产作抵押, 要么能找到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公司作担保。

二是企业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民营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 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 总希望打个电话就能使投资人将资金投入企业, 把融资简单化, 不愿意花钱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三是企业一味着急得到资金, 却没有对公司进行实质性改善。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 只顾融资进行企业扩张, 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 最终导致企业规模扩大了, 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 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 没有协同能力, 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四是企业包装不得当。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 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 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些民营企业自以为是, 不愿意花金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 却忽视了资金方看重的不仅仅是企业短期的利润, 更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

2.2 从融资机构角度来说

一般的融资渠道分为金融机构融资和非金融机构融资。

(1) 金融机构融资。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的最主要机构就是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 在民营企业融资来源中, 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 外部企业或自然人入股、其他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所见不多, 股票和债券更是罕见。与此相对应的是民营企业贷款的难度大、门坎高、贷款获得率低。调查显示, 6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难以从银行贷款。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 也是银行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一般, 银行的贷款可分为 (如图4所示) :

信用贷款是指以贷款人的信誉发放贷款而不需要贷款人额外提供担保。由于信用贷款只需要贷款人的信用而不用提供抵押品或者第三方的担保就能贷款, 因此信用贷款对银行的风险就相当高, 导致贷款门槛也很高, 对于一般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难以达到。除了银行贷款, 企业还可以通过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和担保公司取得资金。但由于民营企业投入小, 一般难以上市流通, 而担保公司的费用又很高, 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2) 非金融机构。近年来国家控制信贷规模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 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正规融资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 于是大量中小企业求助于企业之间的拆借、股权或债券私募, 通过小额信贷公司、典当行、高利贷组织、地下钱庄、私人票据中介、垫款公司等非正式金融途径融资。但非正规金融融资成本过高, 只能成为民营企业短期融资的一种途径, 无法解决其长期融资的需求。根据调查显示, 民间借贷发生率达到了85%, 是正常银行借贷利率的2~7倍。过高的利率使得贷款在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不利于长期发展。

2.3 从政府角度来说

(1) 市场所有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下, 一些民营企业是否能进入市场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目前, 浙江省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一些基础产业领域, 国有资本依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仍存在排斥和限制竞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多数行业缺乏准入机制, 导致民营企业无法正常健康的发展。 (2) 市场导向性不够: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管理分散, 职能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职能交叉和职责不清的状况, 这导致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路径, 从而在民营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的时候并不能正确和快速地找到解决的方法。

3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从民营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

(1) 产业的创新:目前很多企业都属于粗放型发展, 为增强其竞争力, 各个企业应在自身的企业类型上寻找创新, 向集约型过渡,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开发, 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的转变, 产业的升级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从而形成有利于大型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和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硬件环境, 这在根本上有利于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2) 融资方式的创新:目前, 比较通行的融资方式大致可分为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租赁融资。所以, 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也就成为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因素。 (3) 管理的创新: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并制定企业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 同时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约束机制, 从而提升企业信誉。 (4) 制度的创新: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优点, 但也存在不少制度上的诟病, 所以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在制度上必须要有创新。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努力完善和改进企业运营机制。

3.2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

(1) 应扩大银行业对各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 各银行机构需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和推进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金融产业创新, 从而在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时候提供支持, 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2) 在加大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力度的同时, 其他金融组织形式也应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应加大对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 鼓励其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 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 提高担保行业准入门槛,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 (3) 建立完善的信息通道:民营企业间以及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畅通是比较显著的问题, 如果企业和银行间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通道, 即各个民营企业间及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缺乏, 那么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渠道。

3.3 从政府角度来说

(1) 加强经济所有制的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 我国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但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总体而言并不发达, 具有多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所以经济发展呈现多样性。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完善现有的民营企业制度, 并适时地促进其制度变革。 (2) 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民营企业在经营中所出现的融资难问题, 政府需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对民营企业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的政策优待, 这有利于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优化。

参考文献

[1]吴丹.谈民营企业融资问题[EB/OL].中华侨网, 2010-01-12.

[2]许恬.调查显示七成民营企业认为贷款难[N].北京商报, 2009-11-16.

3.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三

施普林格介绍,纽约今年首次推出IN2NYC计划,希望以此解决留学生等海外人才在美工作、创业所面临的身份问题。每年,大量留学生及海外人才希望在纽约创业,但由于工作签证名额有限,许多人才因未抽中签证名额而流失,纽约为此与纽约城市大学拉瓜迪亚社区学院、布鲁克学院、皇后学院等7所下属学院合作推出此计划。通过该计划,留学生或海外人才可提交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由项目学院选择与其学术及科研发展相符合的项目进行合作,从而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及非营利性质,申请不受名额限制的学术及非营利机构工作签证。

施普林格表示,这是美国首创的吸引外国新型人才在纽约扎根及创业的计划,是一次双赢的尝试:一方面,能帮助拥有优秀创业想法的人才留在纽约,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纽约城市大学能因这些创新性人才的加入而受益。该计划首轮申请日前已结束,共有超过60位申请者,第二轮申请将在秋季开放,并在未来逐渐扩大规模。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李琦供稿)

4.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四

情况汇报

科技产业园区下半年招商引资调研情况汇报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信心不足、资金短缺、市场疲软,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对外扩张的最大制约,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上半年松山湖招商引资工作出现回落,各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上升。但要全面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难度大、困难多,形势严峻。为深入探讨分析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园区的科学发展,开展“区域经济的特色与发展研究”和“东莞企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研究”等课题调研,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并形成调

研突破,受管委会领导委托,松山湖课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同志,于7月14—18日受邀参加全国政协经济专委、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华慈善总会、致公党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科技产业经济高峰论坛,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专委杰出企业家高峰论坛暨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活动,并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专委举办的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分析会,结合松山湖园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重点在建项目和新签约项目推进情况。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北京参加会议及宣传推介的基本情况

参加了全国专题会议,获得领导支持并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有效推介了松山湖。7月15日-18日,同志参加了全国政协经济专委举办的加全国政协经济专委、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华慈善总会、致公党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科技产业经济高峰论坛暨慈善公益颁奖活动,结识了众多企业家,并发送了90多

份宣传资料。期间,通过广西籍全国政协副主席引荐有机会专门拜会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并获得了全国政协领导对松山湖高科技创园以及优美配套环境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全国政协领导表示,在今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将组织项目投资企业家到松山湖考察。国务院副秘书长、温家宝总理办公室主任丘小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将全力支持松山湖作为珠三角深化改革示范园以及科学发展引领园区的调研工作。通过参加设在北京国际大酒店和北京国宾酒店的开幕式和晚会,认识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政策调研内参》主编高同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国务院项目投资调研中心、中外专家联合总会会长谢建平,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台湾都市研究协会顾问陈元麟,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中国首席调研员,他们对松山湖的发展和前景高度看好表示适当

时候来视察调研。主动调研,寻找商机,获得了一批重大项目信息和支持。

通过广西籍领导以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政策调研内参》主编高同星、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部主任刘穗池、商务部日中贸易协会首席顾问以及中国农业部日本农贸出口首席专家、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科研产业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日本国日东国昌商社社长、日中经济协力基金会常务副会长矫卓宪先生介绍,表示非常愿意在松山湖探讨建立“日本高科技园区以及农业部日中农产品研发检验中心”的意向。如园区条件许可,将于近日亲自到松山湖调研视察。另外,经国务院立项批准,中国将于“十二五环保科技计划”期间,国家财政部将斥资1000亿元人民币,选择中国5个省作为“国家环保机械研发制造基地”,每个省将直接获得200亿元人民币支持建设“国家基地”。经过介绍和了解,目前中国每年需要欧盟以及美国、日本进口环保机

械经费达100多亿美元,为打破环保机械为西方长期垄断及依赖进口之势,国务院经过2年多调研批准此项目为建设基地,中国自主研发。经过充分论证,我们认为,广东东莞最具备此项“国家环保机械研发制造基地”资金支持,但是东莞方面信息没有传达到,时间紧,需要我们于7月25日写好调研报告并上递国务院“国家环保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审批小组。由于松山湖具备“国家研发制造”基地条件,加上有国家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吴刚先主任的推荐,机会甚好。中宣部委及中央网络宣传部门有意在松山湖建设“文化软实力”及公共知识传播基地。

中宣部中宣部舆情信息局局长王晓晖、宣教局副局长表示将带队中央调研组以及中央网络主流媒体人民在线、华网在线总裁安宏超、中国广播网副总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办副主任伍刚、国家文化部文化中国网首席执行官高松,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学公共知识分子创作

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著名“阳光才女”作家、主持人黎阳女士,人民政协报编辑部主任李朝斌、中国分时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均表示对松山湖的强烈关注以及调研合作意向。

二、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面对上述形势和紧迫情况,如何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保证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这是摆在我们招商引资部门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抓机遇、引项目、促发展,引进“日本科技园”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对接好“日本科技园”的签约及项目推介工作。利用好日本国日东国昌商社社长、日中经济协力基4金会常务副会长矫卓宪先生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日本籍皇室妻子裕和智子的金融科技关系,与日本最大的风投金融银行劝业银行、日本三菱信托银行、樱花银行、住友银行等以及三菱集团、三井物产、伊藤忠、住友商事合作,与小松、加藤、日立、多田野等

大型研发机械生产厂家和丰田、大发、日野、菱木、本田等各大著名汽车生产厂家进行合作,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做好与矫卓宪先生会前的筹备工作,加强与日本金融及高科技企业的交往与接触,抓好会前、会中、会后的推介与洽谈,加大项目洽谈和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前期服务工作,促成一批在谈意向项目尽快成为正式合同并签约,力争使招商活动取得更多实效。围绕松山湖重点产业、拓宽招商领域,主动上门招商,力争项目签约有突破

力争拿下“国家环保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取得财政部支持。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环保产业规划、中央出台扩大内抓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机遇,结合松山湖企业的特点,认真研究分析形势,主动出击、重点地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整合松山湖优势创资源、行业和企业。通过国家大项目的引入与落户,提升产业层次,鼓励园区科技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

值相结合。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松山湖招商引资的更大突破。盘存量、挖潜力、保推进

目前,经过我们充分调研和资源整合,把松山湖研发一期5项目闲置产地梳理和盘活,发现有留创园、生产力大厦及研发一期办公场地将近4万平方米。实际入驻企业25家,占协议入驻59%。)如果把这些闲置的企业所占空地进行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完全符合引进“日本高科技研发基地”及“国家环保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需求。因此,推进研发二期已开工项目的投资进度,加快未全面落实的研发一期项目的实施,成为了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关键。必须强化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重点抓好对企业的前期、中期、后期服务。主动向外商作好项目、资源、区位、要素介绍,协助企业办好租赁、购买、办公以及项目规划、工商、税收等审批手续,协调建研发厂房等相关事

宜。强化生产要素调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做好软实力提升,唱响“松山湖”品牌 做好邀请中宣部舆情信息局、宣教局、人民在线、华网在线、中国广播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文化部文化中国网、人民政协报及“阳光才女”作家、主持人黎阳女士等名人效应的宣传对接工作,形成一批持续有影响力的“松山湖”科技文化现象。

与全国政协经委联合举办“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高峰论坛。

与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第七届国际易学高峰论坛”。

申报评比国家建设部的“名胜风景”园林景区。

5.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五

总结报告

按照XX关于机关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的文件精神,经XX统一安排,我于11月9日至11日,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活动。现将学习所得汇报如下:

一、两个园区的基本情况

1、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生活区等功能小区。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自此,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经过19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目前,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 创业氛围正逐渐形成。

截止2010年底,园区进驻企业达1905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39亿元。201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577.5亿元;经营总收入15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吸引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其中吸引合同外资9.5亿美元,吸引内资企业注册资本87.43亿元。园区共有从业人员17.34万人(其中博士4288人、硕士27082人、大专以上学历100756人);园区累计专利申请数22215件,专利授权数5934件。

2、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5.2万,常住人口69.5万。

1994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土地、5.2%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成为了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0年,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争先率先、聚焦转型、突出创新、改善民生”工作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转型加速、亮点增多、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738亿美元,其中出口343亿美元,分别增长44%、42.1%;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6%。

今年以来,园区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进二次创业,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1-5月,全区实现工业产值1688亿元,同比增长19%;新增注册外资18.9亿美元,增长55.7%;进出口总额318.3亿美元,增长8.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2亿元,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250.1亿元,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8亿元,增长20.1%。

二、两个园区的成功经验

这次选择的两个开发区在体制上各不相同: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政府间的合作模式,上海张江是公司化管理。但是,他们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创新能力、产业规模等方面创造的突出业绩,探索的成功经验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体制创新

“凡适应世界经济特别是科技园区的发展潮流,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一切好的做法,在张江都可以大胆的试、大胆的闯。”张江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实现两年经济总量超过前八年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创出了高科技园区发展之路。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张江园区5年完成25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和产业布局。然而,按常规开发模式,若以平均每开发1平方公里土地投入7亿元资金匡算,就需投入 175亿元,巨额开发资金靠政府和开发公司投入显然不可能。2001年初,张江园区领导小组做出重要决策:打破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单靠政府和开发公司投资的局面,实行体制创新,开发主体转向多元。即搭建一个开放型、多元化的高科技园区开发平台,加快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进程。从这一年起,张江园区先后大胆引入社会、民间和海外资本4.5亿元,相继组建了各具特色的四大基地开发公司,按照园区产业布局,分别承担起园区信息安全、微电子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四大功能基地的开发任务。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是园区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组成:中方财团由中粮、中远、中化、华能等14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新方财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着名跨国公司联合组成。管委会是园区的管理主体,下设15个职能局(办),工作人员面向全国招聘,并通过树立“亲商亲民”理念、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途径,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

2、强化软环境

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对投资者不说不”为其服务理念,建立了六大服务体系。一是企业创立服务体系,企业登记审批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进入园区,提供企业登记“一门式”服务,缩短企业注册时间;二是人事服务体系,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张江分部提供人事代理、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引进等服务;三是 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在投资者与企业间架建金桥、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在政府与企业间架设金桥、落实政策导向资金;四是申请优惠政策服务体系,代理申请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及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五是专业中介服务体系,园区引进一些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为新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苏州工业园为了把园区建设管理好,提高办事效率,苏州市政府结合我国国情,借鉴新加坡经验取得积极成效。苏州工业园确立了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构建了“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初步建立起“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加强,在物流通关、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惟一”。

3、科学招商

张江高科技园区坚持高标准招商。根据产业定位,严格筛选,宁缺勿滥,保证项目质量。坚持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以大引大”高标准的招商思路。按照产业聚集进行专业招商,建立非常专业的招商队伍。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三大产业为主导,通过“以商引商”、“以大引大”迅速发展壮大,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链。

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实现从“优惠政策招商”到“产业集群招商”的转变,形成了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招商格局,并适时提出了“服务业倍增计划”,迅速把招商重心向服务业和科技领域倾 斜,高科技、研发型、生产性服务项目及税源型项目明显增多,经济结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已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注册内资1325亿元。

三、考察学习所得

与上海张江高技术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相比,从表层上看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观念、一着不让的机遇意识、高屋建瓴的发展思路等等,给我们很多有益启示:

1、我们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是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精神,加快我单位的规划和建设。我们工业园区起步晚,就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形成后发优势。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照先进,重新审视、谋划、优化园区的软、硬环境,创造一流的开发环境。

2、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建设思路和办法。

一是要在发展观念上有所突破。工业园区是“特区”,必须做解决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的试验者。建设工业园区要打破惯式,突破框框,尤其要在开发思路、经营体制、招商机制、社区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大胆探索;二是要在市场化运作上有所突破。可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司化运作机制”,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综合开发的手段、改革开放的办法、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加快开发区的各项经营和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自身实力,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3、我们必须倍加珍视不可多得、稍纵即逝的争先机遇。当前,尽管宏观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变,上级对我单位的发展的日益关注。余杭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抓住了中国和新加坡加强经贸合作的机遇。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抓住中日两国建交40周年的历史机遇,加快园区建设。

4、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建立专业的招商团队。营造政策“洼地”,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形成了“洼地”,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各类要素就会向流向哪里。要想成为经济高地,就必须先营造政策“洼地”。对现有的各项特惠政策,要继续保持;要学习借鉴发达开发区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移植创新,转变成新的政策优势。围绕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实施“按项目给土地,按效益给优惠”的“低门槛”政策。对于带动作用强、关联度大的项目,尤其是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投资兴办的大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按照“个案处理,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更加优惠的土地出让和力度更大的财政扶持等办法。

6.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六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公章)联系电话(座机、手机):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座机、手机):

进展情况报告提纲:

1、项目按合同约定应完成的时间及应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请参照项目合同书内容);

2、项目进展情况的具体说明

项目目前所处阶段,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展情况,是否能按合同约定时间完成及完成的时间;如无法按约定日期完成,请写明主要原因及预计完成的时间

3、计划项目的创新之处

4、知识产权及成果鉴定情况(如没有,写“无”,如准备申请,请写明准备申请的时间及知识产权名称)

5、成果获奖情况(如没有,写“无”,如准备申请,请写明准备申请的时间及成果名称)

6、成果转化情况,预计将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7、园区财政资金目前使用情况及未来使用计划(表格形式)

8、项目存在的问题

附件:

1、知识产权证书复印件

2、成果鉴定证书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3、企业上一年度财务报表

7.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七

1钦南区农科园的现状与特征

近年来,钦南农科园区以火龙果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打造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促进了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增值,取得了实效。

目前,已成功引进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有广西钦州高丰农业有限公司、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玛氏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巨龙水果产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驻园区;已建设和完善火龙果良种繁育基地6.67hm2、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40hm2,引进自花授粉火龙果新品种4个,引进和推广改良连排式架栽培、改良单柱栽培、老旧低产果园改造综合技术等新技术3项,开发火龙果醋、火龙果酒和火龙果化妆品等产品,现有授权发明专利2个;已建设1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火龙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标准化育苗展示基地、1个信息服务平台(广西玛氏食品微信服务平台和广西玛氏火龙果集团官网)等;已建示范农场数个,有代表性的如位于水东街道办事处大沙垌社区的火龙果示范基地(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植火龙果566.67hm2,鲜果年均产量120多万kg。

2钦南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实践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一直是个以农业为产业支柱的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该区的发展战略都是以农业为导向的。钦南区又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产品易于输出,更加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与倾斜,也为农科园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科技要发展,必然需要物质条件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区域经济带得到政策支持,发展迅速,也会返利于农科园,并且更加利于招商引资。

钦南农科园区计划,不仅在于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实践,还不断推出区内农业工作者的培训与指导,以求培养出更多的懂科技、善技术、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新型农民,并且往周边扩散,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钦南区得以顺利获得历年国家科技进步的认可。真正做到研发与实践接轨,迅速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的增产增收。

区内的休闲农场、火龙果示范区、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创收,还给当地的旅游观光业带来了一道特殊的靓丽风景。尤其是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区,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中,在努力升级、分别完善建设为火龙果种植区、采穗育苗区和休闲观光学习园区。

钦南区农业科技园以火龙果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引进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调整优化园区农业结构;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推动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火龙果旅游休闲产业带,培植建设钦南区火龙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3带动以火龙果产业为主的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发展策略

3.1引进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园区特色主导产业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加大土地供给、融资担保、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立足于现有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品牌,重点打造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通过入园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培育上下游产业链,促进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成为钦南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3.2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调整优化园区农业结构

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力度,在园区内建设和完善火龙果良种繁育基地、高标准采穗圃和育苗圃,以加快优质火龙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火龙果优良品种覆盖率。鼓励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设备,开展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调整优化园区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3.3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创造条件,在园区内建设1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研发中心、1家良种繁育中心、3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标准化育苗展示基地、1个信息服务平台等,深入研究火龙果品种选育、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产品深加工研发等新技术,争取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吸引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力量参与科技联合攻关,建立起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园区创新发展能力。

3.4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核心区建立1个火龙果高产高效高标准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建设2个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区产业主导品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实现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形成先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模式;实现标准化与品牌化的有机结合,以标准化解决质量安全问题,以品牌化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不断提升园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5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选派1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进驻园区开展科技服务,建立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类似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构成,以农村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强化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联村带户的新型农技推广制度,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运用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6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推动可持续发展

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领域,紧密结合钦南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通过科学使用有机化肥、农药和其它农用资料,使用新型生产资料和新技术替代常规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与环境损害最小化。

4结语

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引,使得钦南区农科园与区域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8.从产业园区到科技新城 篇八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园区的发展中来,但什么才是健康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怎么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探索的焦点。扎根河南的东方今典产业园正在通过自己在郑州、平顶山、焦作等地大体量的产业园熟稔的操作,通过产业园区经济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的核心支撑

产业园区在区域经济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已经凸显,产业园区将当地的优势产业聚集在一起,产生合力从而带动产业规模,从而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在东方今典产业园中已经成熟的郑州总部企业基地,这个效应已将开始影响周边区域。总部企业基地依托郑州高新区周边密集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基础设施,吸引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前来入驻,并且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总部企业基地区别于企业聚集地的最大特点便是拥有完善的孵化配套机制,总部企业基地所打造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完整的服务内容,并承担培育新技术、新工艺的职能,各类孵化器(创业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所在区域内的创新能力,间接提升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处于领先位置。

而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创业中心,总部企业基地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引入市场机制的“产业烘培基地”。

园区围绕郑州高新区的五大主导产业集聚数百家创新型科技企业,除了减免房租等政策优惠,其独有的全方位、立体性、保姆式的三级孵化体系,将拥有高新科研成果但无法将产品投入市场的产品,通过精心呵护,在园区内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东方今典产业园集团总经理任洪斌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样的孵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孵化器,也不同于政府建设的创业中心,除了提供良好的物业环境外,还提供例如资金支持、政策审批支持、运营支持等完善的孵化服务。

高新技术企业就如同是一颗投在水里的石子,能够快速地转化生产力所带来的涟漪。虽然现阶段体量与规模较小,但相比于传统的加工生产企业,中小科技企业都拥有极其强大的创新能力。而反观近些年沿海地区的产业园区,也正是这些拥有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另外,新型的产业园区并不是传统的售卖房子,做商业地产,它们关注的将是如何将园区内的企业发展壮大,各类服务将会跟进到企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例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通过东方今典产业园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由产业园出面与银行对接,组团借贷,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除了有这样的金融服务外,园区还提供诸如人力资源、技术上的支持,由此,总部企业基地也正在成为发展河南产业园经济的标杆。

做产业科技新城

从产业园区到打造科技产业新城也成为目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建设一个城市新城,如何掌控好各类资源的运用是关键。任洪斌表示,打造一个新城已经不能如同以前一样盲目地建设基础设施,而造成大量的交通拥堵,居住繁杂的情况,同时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新城的概念应该是各种资源的合理配备,建设一个科技新城最核心的不是住宅和生活服务类配套,最重要的是产业核心。首先要让更多的人到新城工作,产业园区是关键,其次才有住宅和配套服务。让人们居住、工作、消费都在一个区域内实现,才有可能避免老城新城之间的资源浪费。”任洪斌说。

在目前东方今典打造的项目中,平顶山新城区产业园,郑州柳林产业园就是基于打造一座新城来规划建设的,目前平顶山新区产业园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而对于目前东方今典运营项目中最成熟的总部企业基地而言,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功聚集了一批高科技企业,不但带动了周边生产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高等院校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高新区在成为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之时,由高新区到高新城的规划,寻找到了破解高新区今后发展的“钥匙”——以“城”代“区”,完善高新区城市功能。

据任洪斌介绍,总部企业基地改变了建筑产品单一的使用功能,而是让建筑产品功能变得更加富有内涵,基地内的庭院式房屋及独栋式建筑可以实现生产、办公、住宿的综合功能。

并且,考虑到园区为企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在投资、融资、评估、担保等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量极大,所以在园区内规划了综合型办公高层建筑用于满足银行等相关金融单位的入驻。

此外,园区内的高层综合商务中心,也将会吸引星级酒店及快捷酒店入驻,以满足园区企业餐饮、娱乐、购物等文化层次的需求。而单元式住房及创业中心SOHO等形式满足了入驻企业的员工生活居住的需求。

9.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九

按照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的要求和成都高新区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围绕“实现一流绩效、一流机制、一流要素、一流环境”的建设目标,为确保2009年创建世界一流园区的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现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成都高新区2009年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方针

(一)总体思路

以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统揽各项工作,加快发展高新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软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通信、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天府软件产业新城和孵化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做好企业服务和企业培育,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和国际化水平,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新突破。

(二)工作方针

大力强化“产业是高新区生命线”的责任意识,结合现有优势和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的关键和缺失环节,着力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企业融资平台、国际商务平台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着力营造局部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强化“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三段式”企业服务

体系。

二、总体目标

成都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确保25%以上的增长,实现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85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310亿元。集中建设区产业增加值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完成345.3亿元,完成外贸出口23.1亿美元,全年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不低于50%。合同外资25.07亿美元,到位外资14.5亿美元和市以外内资增长18%以上。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4.61亿元,增幅15%。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50家,培育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达到3家,超过50亿元的跨国龙头企业达到7家。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在海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新增上市

(挂牌)企业2家。

三、工作任务

(一)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力争聚集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00家,新增双软认证企业50家;开展CMM/CMMI2级以上认证企业60家,新增通过认证企业5家。2009年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实现软件产业增加值8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出口2亿美元。做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工作,积极引入NIIT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天府软件园一流的中、高端人才培训及软件人才培训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促进英特尔产品封装测试项目、成芯8英寸芯片生产厂二期等一批竣工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积极协调和帮助英特尔上海工厂年内顺利搬迁到成都出口加工区。加强国家IC设计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IC设计技术创新联盟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承担国家“核高基”数字电视SOC芯片、安全SOC芯片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发展。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加大投资。扶持本地模组厂的壮大,积极跟踪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力争3年内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积极促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尽快落户。

四是加快通信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政府的支持,打造西部“通信科技研发与增值服务基地”,推动无线通信研发和产业发展,力争“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实验和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成都高新区。加快聚集通信增值服务企业,拓展通信增值服务内容,积极促进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腾讯客服及网游开发中心、三零瑞通保密手机、国虹3G手机等总投资60多亿元的重点通信产业化项目建设。

五是继续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天府生命科技园、奥泰、赛金、康弘、新荷花中药饮片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GLP中心的扩建,天河信息平台建设、常规剂型中试中心建设,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

件。

六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推进翻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整合翻译及相关产业资源向高新区聚集,推动翻译及相关产业发展。

(二)企业培育

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壮大主导产业规模。锁定50家以上重点企业进行培育。建设好企业服务呼叫中心,完善企业评价体系,实施“一企一策”和项目经理制度,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和动能保障,找准关键环节,积极主动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和

支持。

二是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挂牌)辅导和推进工作,促进5—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工作;在今年国家推出创业板、新三板的前提下,力争新增海内外上市企业2家。

三是加强大孵化体系建设和管理,推进各类孵化器加快发展。努力探索建立服务管理专业化的企业加速器,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推进雅驰工业园等民营经济建设企业加速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制定和实施“鼓励人才进区发展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全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300人,新增留学人员和博士企业50家,保持孵化企业1500家左右,汇聚专业人才3万名以上。打造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重点研发企业的研究基地、政府企业联建的公共技术平台为一体的配套综合服务体系。四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聚集,出台相应政策,聚集和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力争年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家,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占省、市相当比重。

(三)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聚集创新要素。积极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外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工作。力争2009年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达到25家,高

新技术成果达到300项。

二是大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通信核心技术及整机集成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支持诺基亚、阿尔卡特、中兴、迈普等扩大研发规模,提升研发水平,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研发中心。促进三〇集团、飞博创、林海电子在安全通信、光网络传输、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大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新高新区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架构设计,完善1+4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技术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国内一流水平,保证在3至5年内满足企业技术要求。推进生物医药平台建设,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支撑体系;促进GLP中心扩建,力争2009年底投入使用,促进天河孵化器公司建成常规剂型GMP中试中心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立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联盟。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加强与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运营商合作,建设SaaS应用孵化平台,为中小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实施“无盲点工程”,加快无线宽带城域网的建设并投入应用。进一步发挥好软件人才培训联盟的平台和资源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人才产销衔接;引进优质培训资源,提升本地人才培训能力。加快“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给予“欧盟中心”授牌,打造欧盟项目转移中心,申请加入欧盟企业网络(EEN)。引进欧盟企业和机构15家。加快高新区融资平台建设,完成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亿元,完成银科基金公司的登记注册并开始正常运营,设立2个以上专业化子基金。四是制定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探索大院、大所、大企在研发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研究制定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实现研发、生产、市场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市场化为向导的科研

运行机制。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上台阶。研究制定高新区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完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并力争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行列。确保2009年专利申请量递增15%,其中发明专利递增20%,每万人拥有专利超过100件,努力实现新增驰名、著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项。以天府软件园为依托,争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产业优秀案例示范点。

(四)环境和载体建设

一是加快专业园区打造和天府新城创新载体建设。按“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全面加快天府新城建设,全年天府新城新开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0万平方米,保持在建面积不低于120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天府软件园二期、三期及配套学校和生活区建设,实现天府软件园总规模达到137.6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一流软件产业园区。采取做强产业、完善配套、打造中心等综合措施,把西部园区提升为特色鲜明的高科技工业发展区和宜业宜居的产学研新城区。力争促成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70个、竣工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

二是大力营造发展软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确保行政效能位居全市前两位;建立健全高新区13类重点行业(企业)分类管理方案,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继续深化“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工作,力争流程和效率在全市系统领先。力争新增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0家,社区5个;创建市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社区1个;大气综合环境质量位列中心城区前3名。建设高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文化服务进园区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1、落实和完善省、市、区共建工作领导机制。作好创建协调工作,及时收集和上报高新区各部门创建一流园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具体困难,推动召开省市共建联系会议,统一协调解决。

2、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直接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创建工作。

(二)目标保障

1、围绕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目标,分制定年

度工作方案。

2、将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工作要求,列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对高新区各部门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宣传保障

1、开展一流园区的理论研究,结合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的指标,完善成都高新指数研究并适时发布;主办一次有影响力的一流园区会议;开展六个世界一流园区创建工作的对比研究,建立创建定期工作简报制度。

2、积极开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的整体策划、发展研究、包装、宣传、品牌推广工作。围绕一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2个以上专题调研报告;全年相关媒体报道不少于200条,其中,中央级媒体的相关报道达到50条以上。

(四)干部队伍保障

上一篇:高一期中考试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四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