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创新

2024-09-15

技术应用创新(精选8篇)

1.技术应用创新 篇一

要点:

制度即一种社会博弈,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可分为正式规则{宪法,知识产权法}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

技术创新指的是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对于一国之经济增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一条分子链的两条螺旋分支,相辅相成的作用于经济增长。由于两者的经济绩效有差别且一定在出现时间上具有先后性,因此时间先后不能作为优于的判定标准。立足现实经济发展,判断优于的标准在于和这能够解决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而根本矛盾在于,虽然两者在中国都有待提高,但制度创新对于技术创新的发展有阻碍。

以下将从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论述阻碍所在。

首先,现今制度阻碍了经济增长。生产力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关系。宏观来讲,正式规则的不完善导致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切实保护,非正式规则的淡漠造成国家鲜有出现百年老字号的传统名牌。具体来说,教育制度不灵活阻碍的是经济增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标准过于低阻碍了经济增长的高品质竞争力,激励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投身技术创新的人情。对比外国,可用英国的第一第二工业革命。

第二。当今制度阻碍了经济结构优化。以农耕大国的三农问题作为例,它作为中国小农经济产物,小规模经营产物,它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横亘在农产结构改革与现实之间。万亩良田集成化生产的制度不出台,即便拥有高科技的生产收割技术,大型自动化产收设备难以投入应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即便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农民依旧面临八年农改,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第三,当今制度阻碍了经济质量的上升。科技以人为本早已成为技术研究先驱的共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已被绿色经济等观念所取代。降低环保危害,关注碳排放量,关注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无不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数量提高,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更是让国家中的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今天逐利成风的技术创新没有受到对应制度的约束。科研工作者生活的不幸福,少有企业愿意分割红利投身环保改进。所谓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在现行制度管理下的中国。国人安全感缺失,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创新落实不到生产,发展上限被挖掘后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现象得不到保障,企业创新热情逐渐消减,制度创新跟不上技术创新的现状下,技术创新等不了,只有让制度创新奋起直追,方能平衡恒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增长之经济。

2.技术应用创新 篇二

1 狭义的技术创新和广义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和狭义的技术创新。狭义的技术创新发端于约瑟夫·熊彼特。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并将创新概括为五个方面。[1]自熊彼特之后, 狭义的技术创新大致有如下观点:曼斯菲尔德认为技术创新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出发, 以新产品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活动[2];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与新产品的销售或新工艺、新设备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管理以及商业活动。厄特巴克认为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索罗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条件: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3]缪尔塞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事件”。[4]大维·索沃斯技术创新定义为将新技术应用于某一实际目的, 或者说现有技术为某一实际目的的新应用。[5]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出:“技术创新, 它是指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6]杨英辰认为技术创新包括“三种相互重叠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过程, 即发明;首次商业应用;扩散。”[7]远德玉、陈昌曙认为:“技术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然后才是技术学的概念。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 并使之商业化进而产业化的过程。它包括市场机会的捕捉与选择, 发明的引入与研究开发, 设计与体制, 批量生产与销售等环节。”[8]

从以上学者对技术创新的范畴界定来看, 狭义的技术创新范畴总是限定在技术和经济的范畴之内;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跨国公司、政府、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追求企业利润、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长期利益等。

从广义的技术创新方面来看, 技术创新范畴就不局限于商品、商业、企业、市场等因素的论述。约翰·齐曼提出:“……的确, 产业的技术创新, 譬如轿车制造业的各种创新是相互关联着的, 因而我们可将之描述为一个协同进化的人工制品的完整的生态系统。选择环境发生变化, 这些系统也将随之进化, 并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 被隔离的亚群 (subpopulations) ——繁殖群 (demes) , 在进行重组以前, 可以长期在不同的方向上独立地进行分离和进化。”[9]约翰·齐曼、理查德·纳尔逊、艾伦·麦克法兰等用拉马克、达尔文等进化论的思想来解释、阐述技术创新, 提出了技术创新进化论。李兆友从哲学认识论出发, 把技术创新概括为“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是创新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过程”。[10]夏保华从价值论角度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 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 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11]陈凡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 而技术则是无数这样的阶段综合的过程。”“我们可以说, 现代技术“在—技术创新中—存在”这是清晰的技术的意向性或存在论的结构。技术创新是一个生发、展现的过程, 通过它我们构建了周围世界, 展现了人与人打交道的方式。[12]

从以上学者的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广义的技术创新内涵:技术创新是人类对技术的扬弃的实践过程。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全人类;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我的和谐。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是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抛弃旧的创造新的的技术实践过程, 是人类追求更合理的技术的创造性实践。

2 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范畴看技术创新的历史起源

从狭义的技术创新来看,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 因此,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 检验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是其商业价值。技术创新与企业、商业、商品、市场等因素融为一体, 要追问技术创新的开端, 就必须先讨论商业和企业、商品等的起源。

马克斯·韦伯认为:“起初, 商业是种族集团之间的一种事务, 它并没有出现于同一部落或同一社会成员之间, 而是最古老的社会共同体中的一种对外现象, 是以异族部落为对象, 但它可能是作为集团之间的生产专门化的结果而开始的。在这个场合下, 不是出售部落产品的贸易, 就是贩卖异族部落产品的贸易。无论如何, 最古老的商业乃是异族部落之间的交换关系。”[13]部落从文化人类学理论来看, 它指一种社会组织类型, 由有共同血统的氏族组成, 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部落大约形成于原始社会的晚期 (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 。 [14]“两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交换的发展。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工业和农业分工) , 出现了商品生产, 原始的货币也随之流通起来。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经营产品交换的阶级——商品出现了, 恩格斯把商人的出现称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15]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商人原是城市官员或王室官员, 后来自己经营, 专以贸易为生。开始时以王的庙宇为总仓库和金融所, 一应经济活动都集中于此。”[16]这里的经营场所也就是近现代的市场、商场, 这些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

马克斯·韦伯认为商业起源于异族部落之间产品的贸易, 那么, 商业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 贝尔纳与H.G.韦尔斯认为商人、商品、商业则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关于企业的起源, 马克思指出:“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 或在不同的, 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就叫协作。”[17]在马克思看来, 这种协作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的起点 (企业的萌芽) 。马克思认为手工工场并不是真正的企业, 真正的企业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真正的企业要以雇佣劳动的存在为条件。“企业作为一种追求财富快速积累并集中生产的纵向专业化组织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的, 没有货币这种作为一般价值的流通手段的存在, 也就没有一般意义上作为功利性的合作组织—企业的存在。”

我们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范畴来分析以上学者的观点, 首先, 石器时代的人类的技术活动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并非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其次, 石器时代的人类的技术活动只是一种适应自然界的活动, 企业家的技术活动是技术应用程度很高的系统化, 信息化的研发、生产、商业化的过程。最后, 狭义的技术创新需要完全具备商业、商品、企业、市场等因素, 而石器时代的人类的技术活动不完全具备这些因素。因此, 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范畴来看, 石器时代的技术活动不属于技术创新,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才是技术创新的开端。

3 从广义的技术创新范畴看技术创新的历史起源

广义的技术创新强调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过程, 而不强调与企业、商品、商业、市场等因素的联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考证技术创新的起源就必须分析人类、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等的起源。我们从广义的技术创新本质内涵、主体、目的来看, 其范畴包括人类所有的技术因素及其发展过程, 广义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局限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因此, 我们从人类与人类社会的起源就可以确定技术创新的起源。

“大约在500万年前, 估计就出现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猿人’。” [18]李世安认为:“石器时代又被称之为“前文字时代”。这一漫长时代的人类活动虽然没有被文字详细地记载下来, 但它却是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在原始粗陋的石器文明中, 孕育着人类日后“文字文明”的基础。。” [19]李世安在这里从宏观上论证了人类、人类社会、广义的人类文明的同时性。

这样, 限于对广义的技术创新范畴的分析, 人类文明起源于旧石器时代。而原始人或原始社会起源于公元前175万年到公元前500万年。在这些问题上, 学者们各抒己见, 并没有公认一致的观点。我们仅仅只能说广义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原始社会或者更为具体一点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那时距离我们是至少175万年以前的事了。而人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出现的。因此, 从关于人, 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起源的学者的观点来看, 广义的技术创新的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3.技术应用创新 篇三

[关键词]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市场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 F27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31-03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部署。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论是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还是应对国际经济发展低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一、 必須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技术创新的目的是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技术创新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商品,而这要由企业来完成。因此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坚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1.企业在创新的投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是企业最主要的创新投入。据统计,201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和科研人员的数量均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和科研人员的数量的70%以上,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2.企业的创新绩效不断提高

企业在获取国家科技创新、科技发明奖和专利申请等方面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2010年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36%,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的数量、销售收入不断上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6%。

3.中央企业是推进自主技术创新的国家队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1个重点突破领域,中央企业都有涉及。在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的参与率分别为29.5%、13.5%。在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特高压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众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十一五”期间有64家中央企业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企业,5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有24个由中央企业牵头或组建。

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来看企业已处于我国创新的主体地位,从而较好地促进我国自主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二、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关键在市场化和产业化

自主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一项创新的技术最终是否能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于它能否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是变化的,企业处在市场的最前沿对于市场的变化最敏感,理解最深刻。因此在技术创新的选项上能够紧扣市场的需求。适合市场的需求的技术创新,是否能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还要看能否顺利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这就要靠企业来进行。企业具有把握技术和产品的综合能力,具有产业化的能力。对于重大的创新技术具有推动产业链发展的能力,从而使重大自主技术创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必须加深对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认识

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在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能实现技术领先,但是,也往往容易重视技术,轻视市场,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与市场有一定的差距,产业化的能力就更难提高。在传统的科研体制下,由于观念和企业对科研人员的考核等原因,企业的科研人员在技术研发出来后,往往更关注申报奖和申报专利,而忽视了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技术止于试验室。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投入大、周期长、长时间占用大量资金。技术创新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尽快实现产业化,企业很难得到回报。依此下去,企业难以承担巨大的研发经费。继续投入企业将拖跨,减少投入或不投入,技术研发无从谈起。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所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技术必须要市场化和产业化。企业始终是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

2.不断提高企业自主技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能力

当前,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有关的资料,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企业的技术产业化运作水平不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始终是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运作水平决定了其产业化的速度、效益和规模的高低。因此创新企业必须要提高自主技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能力。

(1)提高市场运作和管理的水平。首先,要从效益出发提高创新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通过市场销售取得企业创新的后续效益,从而满足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和进行产业化所需的资金投入和能力准备。提高创新企业市场销售能力的关键是要把满足顾客的需要作为市场销售的导向。

(2)提高产品的规划能力。企业用于支持创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源不足,是制约企业进行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因素。解决产业化资源的问题,必须要提高产品的规划能力,实现产业转换的滚动安排。产品规划是要解决企业未来发展和[前需要的问题。技术创新企业的一个困局是:高科技的产品往往需要靠[前大量的投入,形成大量的沉淀成本,而远期才能获得效益。企业在无即时的现金回流情况下,只能靠外部融资,长此下去将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长,后续融资的能力受限,从而使创新企业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创新企业产品的规划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研发、市场、财务、销售,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抓住市场变化的脉搏,使产品的规划实现滚动性。这样才可为企业提供收益和现金回流的产品,也可为企业未来提供收益的高科技产品。

(3)实现自主品牌与自主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现今企业的竞争已是品牌的竞争,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企业在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与自主品牌的创新相结合,新技术要通过品牌走向市场化。企业的品牌的知名度决定了新技术固化的产品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创新企业必须要有品牌意识。品牌与技术创新可以互动,技术可作为品牌的支撑,技术创新提升品牌的内涵和吸引力,而品牌创新又会推进技术创新的产业。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创新犹如创新企业的两翼,两者的有效结合必将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 积极营造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坚持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积极营造企业创新的好环境。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创新投入不大: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科研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高技术性企业会更高。而我国2010年只有三成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中小企业投入更低,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科研投入。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我国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企业也提出了“人才强企”的戰略。但企业受观念、体制、机制等影响,创新人才短缺,很难适应自主技术创新的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果,由于产业投入等原因转产、规模生产不够。

强化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创建自主品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动力要增强,同时,国家、社会各方面也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

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研发投入达到一定的力度才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自身要提高对自主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研发投入。国有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也要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国家要鼓励国有企业承担和参与科研计划项目。要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2.完善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要深化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推进以股权多元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设立研发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在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中的比重。要依靠转制科研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

3.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决定因素,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也是最主要的紧缺资源。企业必须要掌握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创新人才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观,确立创新人才是科技型企业的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要树立吸引人才、留在人才、用好人才的观念,营造人才环境,国家、企业必须要不断改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吸纳和稳定人才。要创新人才的管理方法,努力形成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国家要给予企业加强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而更好的营造适合人才创业,创新、创效的环境。

4.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是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推动者。加大各级政府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政策、规章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供好的环境。要建立较好的市场规则和制度,监督市场的运行。要指引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引导、鼓励、推动产学研合作。要规范技术创新的行为,保障技术创新的权益。建立政府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撑服务。其次,加大对重大新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于重大新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投资大,风险大,企业很难独立承担,国家要给予坚定的支持,对关系产业发展基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重点支持,有利于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翟运开.面向企业新的区域创新平台及其结构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2):68-73.

[2]姚建敏.中小企业机制创新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99-100.

On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Yang Xiaojian

(China Iron &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must adhere to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key for Independ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ies in market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this end, the companies, on the one hand,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ket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anwhile,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state, society should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guiding aggregation of innovative elements to enterprises, making enterprises truly become a mainsta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4.技术应用创新 篇四

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是其中之一)本来就是一个较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很晚才进入西方哲学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取向有关。“哲学一科学”史从苏格拉底一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以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实践活动则不予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一向被看成知识贫乏的实践活动,因而被认为不值得哲学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巨大影响,但也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现代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工程被看作“应用科学”,对技术及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通常是科学哲学的附属产品。因此,尽管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人类同时产生,甚至人类漫长的历史是由它来标识的(石器、铁器等),技术及技术创新对历史发展也有巨大影响,但技术及技术创新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不过,夏保华教授认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虽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问题。但是,在技术创新中,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他列举了八组技术创新的哲理性问题,包括: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客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动机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为此,他呼吁科技哲学界应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以“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的“三个面向”为基础,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这样才能显示出哲学关注时代变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征。

可以说,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是对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质疑的积极响应与大胆尝试,并且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其著作及其后续研究最大的成功在于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在此之前,从哲学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一直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之中,人们的观点与看法也不尽相同,更谈不上有完善的研究体系,这也是技术创新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迟迟未建立的原因所在。比如就研究范围而言,李兆友教授就指出,就当前从哲学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来说,至少可以做如下的工作:从主体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侧重于从主客关系角度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知识的积累、获得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从价值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的价值维度,分析技术创新这一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还可以具体分析创新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特点;从辩证法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同其他诸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互动,从而拓展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的范围;从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把技术创新的研究放在历史的坐标中,探讨技术创新的历史性,从哲学高度预测未来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等等。

5.技术应用创新 篇五

2011年10月25日,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周元,安世亚太集团总裁、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国明,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调研员马晋并,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岳以及来自全国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

会上,周元秘书长宣读了国家民政部对设立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的批复意见。

周元秘书长在大会上致辞,介绍了我国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中创新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认真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特征和规律;二是深入研讨创新方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实施的有效途径,进而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三是打造面向全国的创新方法交流平台,实现多层次、多领域的宣传和交流。

随后,周元秘书长和张国明总裁共同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揭牌,并与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在随后召开的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第一次全体大会和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以亿维讯总经理林岳博士为理事长的常务理事会机构。黑龙江省共有三名同志当选为理事和常务理事: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助理范德林教授当选常务理事;东北林业大学付敏副教授、于慧伶副教授当选为理事。

周元秘书长为与会代表做了“创新方法工作——背景、进展、展望” 的专题报告。报告首先阐述了我国国企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制造创新方法链的不同环节中对创新方法的需求是不同的,并通过新奥集团、一汽轿车、中铁二院、天冠集团、中国农机院等企业的实例表明创新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确实有效的,而在企业中推广创新方法将是“十二五”期间创新方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其后的工作研讨中,分会理事长林岳介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并提出了分会下一步工作方向。

创新方法研究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应用分会的成立,将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法的基础研究、推动创新方法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推广应用、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6.技术应用创新 篇六

水库、湖泊水体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创新技术

治水不单是污染后的水质治理,更重要的还是从源头上控制水质,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尽量减少污染源向水体排污以及防止水环境质量下降,是治水的首要任务,使我们避免总是处于水环境被严重污染后恶化才治理、水质久治不愈的境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我们许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是,不少作为水源地或者风景名胜区的水库、湖泊,水体蓝绿藻疯长、严重富营养化。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水体除藻与富营养治理的难度很大,而且维护比较麻烦,不稳定。

这里介绍的水库、湖泊水体治理和水生生态修复的创新技术,打破过去固有观念的束缚,优选先进的实用技术,集成为水质治理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改善水库、湖泊水环境,维护简单,效果稳定。

一、水体治理的难点

蓝绿藻疯长,水面形成一层绿色膜状藻类漂浮层(称为“水华”),有异味,藻类产生毒素,水体富营养及其引起的蓝藻水华暴发是当今世界的环境灾害之一,而且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加快的趋势。富营养化是水体水质变坏的先兆,接下来就是黑臭。水库、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不但破坏景观,甚至直接影响区域饮用水安全。

湖泊是建设“适宜生活居住,适宜创业发展”的园林城市的资本。如果一个城市有湖泊,那是一个城市之福。水华暴发给了我们警示,我们在利用和开发湖泊的功用的同时,需要—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水体治理和管理方法,保持城市湖泊的生态健康。

江河湖海是否清澈不仅是环境保护成就的反映,更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云南大理有一句话:“洱海清,大理兴。”推而广之,当江河湖海恢复清澈之时,也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之日。(注:引用于我国“十二五”环保规划纲要。)

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消除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尤其是保护好饮用水源,还本地区人民靓丽的水库、湖泊和优美的环境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是实现科学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提高生活水平的举措之一。

(一)不要以为“只要降低水体中的磷、氮等营养物浓度,就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 水体治理控制藻类生长至关重要。藻类植物是水体中最易生存的物种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富营养水体藻类疯长是造成水体变成污浊的墨绿色、透明度小、水质恶化、感官极差的最重要因素,甚至水面形成一层绿油漆状藻类漂浮层(蓝藻水华),有异味。水体富营养治理的难度大,第一大难点是对藻类的控制,这一直是过去难以对付的问题。

传统观念以为,富营养化引起蓝藻水华暴发,只要降低水体中的磷、氮等营养物 1 浓度,就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但是,要把磷、氮等营养物降到很低(总磷0.01 mg/L,总氮0.15mg/L),难度大,代价高,实际上很难做到。此外,就算把磷、氮等营养物降到很低,水体在气温高、环境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藻类仍然会大量生长泛滥,许多治水项目都碰到这种情况。达到Ⅱ类水质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广东南水水库、北京密云水库都发生藻类暴发。某湖进行补水和种植水生高等植物,水质好转但藻类也未能控制住。我们在治理广州鸣泉居大金钟水库,治理后水质达到Ⅲ类,有些指标达到Ⅱ类,但气温高时藻类仍然疯长而形成绿油漆状藻类漂浮带;治理武汉塔子湖、郑州CBD中心湖也发现类似的情况。因此,必须寻求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通过调研和实践,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点:

1、早在20世纪40~50年代,科学家们就发现,当水体中总磷浓度超过0.015mg/L,总氮超过0.3mg/L时(注:这是非常低的浓度),藻类就出现恶性繁殖,藻类的繁殖量与外界输入的P(磷)与N(氮)浓度值成正比。后来,国外有专家(Sas等)进一步指出,水体中的可溶性磷一旦高于0.01 mg/L,通过降低磷的浓度对藻类生长量影响甚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体中的磷、氮浓度很低,但在一定的环境、气候条件下,或是污染元素比例和水体中的某些离子所产生的诱发作用,藻类仍然会大量生长,仍会出现藻类过度生长的问题。密云水库是北京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水体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Ⅱ~Ⅲ类标准,2002年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达到Ⅱ类水质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广东南水水库也发生藻类暴发。

2、磷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那么,限制的尺度是多少呢?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其《湖泊与水库技术指导手册——营养盐标准》中指出,在湖泊与水库中,总磷与总氮浓度分别超过0.01 mg/L与0.15mg/L时即有可能发生蓝藻水华。密云水库取水口各时期采样的结果显示,总磷的浓度>0.01 mg/L,2002年总氮的浓度>1.0mg/L,因此密云水库具备发生蓝藻水华的营养盐基础。我国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可以作为饮用水源)的总磷与总氮浓度指标值分别是0.2mg/L与1.0mg/L,也就是说,按我国地表水水质标准,就算达到Ⅲ类、甚至Ⅱ类标准的水体,仍然存在藻类过度繁殖而发生蓝藻水华的可能。

3、如果要将水体中的可溶性磷的浓度降低到低于0.01 mg/L,总氮浓度降低到低于0.15mg/L,难度大,代价高,费用不是一般大而是代价极其昂贵。

4、湖泊蓝藻暴发,除了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高这个主因之外,还有下列的因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污染元素比例和水体中的某些离子所产生的诱发作用。美国Roderick J.McNeil博士研究认为,水体中的N、P 浓度比在16∶1~28∶1范围,蓝绿藻就会疯长。而许多富营养水体治理后,虽然水中的磷、氮浓度很低,但N、P 浓度比大多数仍然在16∶1~28∶1范围内,蓝绿藻最高兴;虽然可以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P,破坏这个平衡,使蓝绿藻不能生长,但难度和代价颇大。另外,有些经絮凝处理的 2 污水或地表水中含有大量残留的絮凝剂及化合物,含有大量的氯、铝和化合物离子,这些水若进入湖泊中,那些离子在富营养的水体内就会诱发蓝藻暴发;而有的水体,尽管氮磷含量很高,COD、BOD都很高,却不发生蓝藻。而在太湖,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带来了铁、铜、铝等金属离子和化合物离子的诱发,造成了蓝藻不断的暴发。

此外,气温和日照,水体流动过缓,这些均为蓝藻的生长和迅速繁殖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是水体富营养治理一项重要任务,但水体治理关键是控藻,要对藻类采取有力的科学的抑制和清除措施。

(二)治理后的管理是水体治理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水体治理第二大难点是水体修复要容易实施、管理简单、长期稳定、维护费低。水体富营养治理一般采用构建人工生态系统的方法来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最大的难处在于修复后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维护,许多水体治理技术不成功主要表现在这里。工程实施时由专家教授主持,水体生态维持良好,移交给业主后就失控了。例如种植水生植物是一种以往研究和试用较多的方法,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目标水生植被的优化设计、适宜环境条件的创建、一系列的水生植物引种栽培与种类更替、植被管理等环节,管理要求高,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平衡不容易控制,容易出现水生植物乱长,需要经常清理,若疏于管理,水生植物死亡后的残体若不及时打捞,在水中腐烂释放出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等于前功尽弃。

我们需要的是实施容易、去除水体中污染物效率较高,能较快地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效果稳定、维护管理简便、管理费用低廉的水体治理集成技术。修复的水生态系统,移交给业主后第二年就控制不了而报废,这样的事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三)关于水生植物法的讨论

教科书所教的水体富营养治理方法中,种植水生植物是一种以往研究和试用较多的构建人工生态系统进行水体修复的方法。

优点∶①水生植物能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湖泊的营养平衡,防止湖泊富营养化。根据太湖水生植被的研究,单位面积宽阔面上水生植物吸收净化量分别为氮29.8g/m2.a,磷3.78g/m2.a。②可改变湖水与底泥之间的物质交换平衡,促使悬浮或溶解在湖水中的污染物质向底泥转移,澄清净化水质。③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有相互克制的特性,在水草发育比较好的水体中不易发生藻类水华现象。④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以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

缺点∶①见效慢。②不能承受较大的污染负荷冲击。③管理要求高,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生物量平衡控制难度较大(或者说不容易控制)。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要大于水体面积的1/4--1/3才能发挥其净水作用,若出现水生植物疯长,不但破坏了景观,而且在水生植物密集区,被覆盖的水体会因为缺氧而造成水体恶化、黑臭。④管理比较麻烦。需要经常清理、打捞,受季节影响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循环污染。若 3 疏于管理,水生植物死亡后的残体若不及时打捞,被聚集在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质重新返回到水体中,在水中腐烂释放出有机物质和营养盐,使湖水水色加深,有时还伴随着裸藻、隐藻及原生动物的大量生长,严重时下层湖水缺氧,引起鱼虾死亡。在东太湖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重500g/m2的水生植物残留时足以引起严重的茭黄水。而且,水生植物会阻碍定期清淤的顺利进行,增加清淤的难度,因而事先要加以考虑和有合适的措施。

采用水生植物修复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了目标水生植被的优化设计、适宜环境条件的创建、一系列的水生植物引种栽培与种类更替、植被管理等环节,需要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人员养护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使水生植物生长失控导致全面的失败,造成巨大的损失。水生植物法种植的水生植物需要占据较大的湖面面积和湖泊的有效库容(削弱了湖泊的功能),而且,为了满足植物生长的营养需要,水体通常不要很清澈。而对于水体透明度等水质指标要求较高、要有较开阔水面面积供游玩、兼有蓄洪功能的人工湖来说,依靠水生植物法为主进行水体修复,会带来亲水区域以及蓄洪有效容积减少、水体浑白、清淤困难等负面效应。种植水生植物遮盖了宝贵的水面面积,而水体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比水生植物大。

二、快速、效果稳定的除藻与水体生态修复(简介)

水体治理需要科技创新,另辟蹊径。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有创新的集成技术,可以解决水体治理与维护这个大难题了。

1、控藻是关键。实践证明,藻类大部分去除后,意想不到的是,仅是控藻就可以使水体透明度提高50厘米,水色变得好看了,感官大为改善,腥臭味也没有了,这是大家都希望最快见到的水体治理效果。

超声波除藻器在雕塑公园云液湖应用,湖面藻类漂浮层很快消失,水体的颜色由墨绿色恢复到自然水体的浅绿色,透明度从10厘米增加到50厘米,藻类总密度降低了90%以上。对比其它各种杀藻方式,超声波除藻是目前使用最简单、效果保证、较理想的灭藻和抑藻方式。

2、对于溶解氧低、发黑发臭的水体,强制向水体大量充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的案例。采用高密度曝气器充氧,溶氧率极高、耗电量小、动力效率可以达到4.86 kgO2 / kwh(一般的曝气器的动力效率只有1.2-1.6 kgO2 / kwh,约1/3)。

3、水体营养盐控制

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后,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保持水体的自净能力长期稳定,而且要易于控制和管理,维护费用低。

生物过滤和固定化微生物法非常有发展前景,其中关键解决的技术是生物载体。经反复比选,我们认为,高效降解水体中氮、磷等有机污染物,最简单、最有效,而且最容易控制、效果最稳定,运行成本极为低廉的、是从美国引进、现已国产的“生态基”,应用这种生物附着面积很大、生物增效能力很强的生物载体能够以微生物为基础 4 很快达到修复水中食物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

实际应用证明,应用这种生态基的治理工程实施容易,管理简单。通过增加或减少生态基的数量就能够调节污染负荷的承受能力,灵活方便,容易保持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运行费用低廉。

4、清淤和生态修复是水体治理的必要措施。一种消淤同时快速修复水生生态的技术,实际应用证实,六个月就去除淤泥30--40厘米,同时能够快速修复水生食物链,完全可以替代散发臭气、淤泥出路难、投资大的传统清淤,并且能够快速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超声波灭藻器与高密度曝气器技术集成,既有长效,又可以用于应急处理藻类暴发、死鱼、水体腥臭等情况,很快改观。2008年3月初,广州流花湖公园西苑湖水华暴发,多个公司试用了多种方法治理几个月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7月下旬我们采用超声波灭藻器、高密度曝气器充氧,在还没有采用高效生物载体去除水体中营养盐,没有截污(旁边为小鸟交易市场----鸟苑,鸟粪污水排入湖)和气温甚高的情况下,到8月中旬不用一个月时间,湖面原有的绿油漆状蓝藻水华全部消失,透明度增加了50多厘米,湖边浅水区清澈见底,感官完全改善(当年10月16日广州日报曾作报道)。

水体治理需要科技创新,我们针对湖泊、水库治理的难点,从技术的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按照“简单、集成、特效”的创新思路,优选国内外先进的实用技术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克服了水体富营养治理和控制传统技术存在的管理难、不稳定等问题,在水体治理实践中取得出奇好的效果。

这种技术方法是,在截污治污尽量控制外源性污染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增效技术,建立与众不同的人工生态系统,即:从简单有特效的控藻入手,较快改善水体感官对于溶解氧低的,用低能耗高效充氧,较快恢复和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从而提高水的活性用生物增效技术实施消淤同时快速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根据养鱼、农灌、景观、饮用水源等不同的水体功能要求,分别适度控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

上述优选先进的实用技术进行技术集成(根据治理对象的不同情况和治理目标有所取舍),是我们首创,通过构建人工生态系统很快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技术互补性强,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就能把水体治好,而且操控容易,投资和维护费低,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体治理新路子。从此敢说,中、小型水库、湖泊水体治理不再是难事。

黄志刚(广东省环保基金会理事,原广州市环保局副巡视员、科技处处长)

手机:***

E-mail:gzhuang@126.com

7.传媒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篇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是引发媒体进化和变异的最活跃基因, 也是影响传媒生态的最活跃的因素。传媒的技术性特征是传播媒介“物种”区分的标志。打一个比喻, 技术对于传媒, 相当于基因对于物种。利用基因, 人类可以改良品种, 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 利用技术, 人们可以改善传媒, 也可以创造出新的传媒。对于传媒的发展来说, 技术进步更是不可替代的第一生产力。从报纸、广播, 到电视、互联网, 每一次媒体革新, 都深深打上了技术进步的烙印。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这一概念, 认为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如今, 传媒技术又到了新的界面, 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虽然媒体仍然提倡内容为王, 但传播方式却越来越受到媒体技术的限制。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 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 内容随之也越来越丰富。传媒技术是信息传播得以存在的前提, 更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方式。

2 媒体技术的创新

2.1 改造传统媒体

当数字技术催生出网络媒体时, 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冲击和威胁, 迫于生存的压力, “传统媒体们”加快了数字化改造的步伐。报刊书籍首先从制作工程开始数字化;传统摄影向数字摄影发展;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之后, 几乎是跳跃式地迅速进入数字音频阶段;电视也已经全面迈向数字高清和数字压缩卫星直播电视阶段。传统媒体还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网络版或者是网站, 开始的时候内容仅仅局限于该媒体原生态内容的“翻版”, 也就是把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信息转换成电子版的而已。近几年,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发展, 这些新媒体得以继续改造, 逐渐彻底脱离原来的传媒媒体, 开始变成一种相对独立、在内容和运作方面都具有自己特点的新新媒体。以电视台为例, 从2009年开始, 以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正式上线为起点, 国内主流电视媒体的网络电视平台纷纷建立, 湖南卫视的芒果TV, SMG的上海网络电视台, 浙江广电集团的新蓝网和浙江网络电视台等等。

2.2 催生新媒体

这里的新媒体, 指的是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数字传媒形式。数字技术作为技术驱动力的核心, 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类信息的表现形式, 通过统一的数字技术进行传播, 传统的图文、声音、影像能够得以保存在一起, 方便地实现相互转换, 从而催生了新的媒体。以电视为例, 似乎一夜之间多了许多电视的新面孔: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新媒体的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网络搜索、电子商务。

2.3 融合全媒体

数字化意味着传媒的所有内容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视频, 都可以转化为“0”和“1”组合而成的字符串, 这种字节使得各种不同的媒体形式、所有的内容在各种平台上都可以相互打通。“当文字、图像和声音都被转化为数字信息之后, 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就被大大扩展了, 这就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之间自由流动。”仅仅从内容上看, 媒体没有你我之分, 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这就是传媒界预测的不同媒介间界限消解、形态模糊、多种媒介形式融为一体的“媒介大融合”, 这种融合其实就是一个全新的数字平台。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种全媒体的融合还在不断的变化, 将随着其他技术被逐渐引入传媒业而不断拓展延伸。

3 传媒技术的应用

3.1 组合性新媒体

数字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组合新媒体, 它使一切组合性的媒体 (文字印刷等) 和非组合性的媒体 (模拟信号电话、电视、电子图片、录像、录音等) 可以在一个组合性的媒体的新平台上统一起来, 产生了新的顶级物种, 彻底改变了原有传媒生态系统的格局, 促使人类进入读图时代。也就是说, 数字媒体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无限制的多媒体融合。

3.2 交互性和虚拟性

数字传媒的交互性不仅体现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实时反馈, 点对点的互动, 更重要的是, 它可以使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 包括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实时地转换传受角色, 生产、传播、接受、反馈、再生产……而且这种交互性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或某一类人, 只要你参与, 就可以瞬间地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并实现不停的转换。这也带来了数字传媒的另一个特点, 虚拟性。虚拟性指的是, 一方面, 互联网上的图片或图像作品本身不同于实体的作品, 存在于一个虚拟的空间, 另一个方面, 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和演化使得这些作品的来源越来越不明确, 其自身的变化趋势也变得不可捉摸, 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以不可控制的方式发生不断的演变。

3.3 大容量的存储和传播

数字技术相比较以前的模拟技术, 可以存储和传递信息的量更大。从存储量来看, 数字技术几乎是模拟技术的数十倍甚至几百倍;从传播速度来看, 数字传输技术的高效性和高速性, 使得数字传媒可以对大容量信息进行高效传输。大容量的存储和传播, 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爆炸时代随之到来。“所谓信息爆炸, 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 也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3.4 传播速度和广度的大规模增长

数字技术使传播速度和广度大规模增加和扩大, 人类沟通效率几乎达到了极限。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以光速在光缆上进行的, 所以信息的传播从始端到末端几乎可以同时发生, 也就是说信息被传播者上载到互联网的同时, 其他节点的用户可以同步下载被上传的信息, 于是信息的传播也就同步开始了。可以说, 没有数字技术, 地球村的概念恐怕很难出现。“将上千倍地增加我们能轻易达到的人的数目, 将跨越时空把人聚拢起来。随着这种新的邻近把控制力从中央当局分配到全世界人民的许多人手中”。数字技术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和能力, 极大地延伸了人们的感官功能, 人类历史上传说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在如今已不再是幻想。

3.5 信息复制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的复制使得传播复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正如活字印刷术使得语言文字的传播复制实现了革命一样。可以说, copy是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以上对数字化和传媒生态系统静态分析和动态演变, 我们可以看出, 大众化传媒在数字化传媒技术的推动下, 转化成数字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数字化不仅仅极大的改变了传媒生态系统中的传播者这个中间环节, 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复杂, 而且通过对传媒生态系统其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传媒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4 结束语

技术带来传媒的变化, 技术改变人类的生存, 技术引发生态问题, 当传媒界因为传媒技术的更新而越来越风光无限时, 传媒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同时大力传播积极的, 有助于社会前进的正面内容, 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媒体界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和生存的人类环境。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创新的工具—创新号及其应用 篇八

创新号的由来

创新号是一种代表创新的符号,类似于人民币的“¥”号、等于的“=”,可以应用于提示创新、发明创造、思维训练等。

在介绍创新号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等号“=”,这样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创新号。

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舶来品,“=”的发明也就是区区几百年时间而已,在中国的应用更是到近代以后才得到大面积普及的。据悉,现在数学上用的符号“=”,最初是由雷科德(一说是:列科尔德)在1557年的著作中以相等的平行线“=”代替“相等”。但是,由于他在业界名气并不大,他发明的“=”没人愿意采用;开普勒、伽里略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

直到17世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其著作中与各种场合下,积极倡导使用“=”。他在业内的权威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人纷纷效仿,等号“=”逐渐在欧洲被接受与认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等号“=”逐步被全世界所公认。

虽然才几百年的应用历史,但雷科德敢于突破常规,将英文单词的“相等”进行“符号化”,以“=”代之,为全球提供了统一的“=”表达方式,在全球得到了普及,不但为全球符号语言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而且为人们的书写、印刷节约了大量的纸张、笔墨及书写时间;同时还使之与阿拉伯数字相匹配,促进了数理的发展并使之在应用上更加的方便,真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世界的热门关键词,上至世界各国首脑,中至党政机关、跨国企业集团、科研院校,下至工人农民士兵等,各行各业已无处不曰“创新”。其中,从前苏联专家阿奇舒勒先生与他的同事于1946年提出的TRIZ理论风靡美日韩及中国的程度足可见一斑。

然而,自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的观点后的100年多年时间里,从“创新”至今仍没有一个属于自己本身的符号。

等于有“=”、人民币有“¥”、感叹有 “!”……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参考等于的等号“=”号、 人民币的“¥”号、感叹的感叹号“!”等符号,设计出一个符号来表达创新或者代表创新、实现创新“符号化”呢?是否可以利用这个的符号来协助创新者创新,引导、启迪创新者的思维呢?

人们看到 “¥”号就知道是人民币,看到“=”的题目就知道应该让等号两边的数值相等。也就是说,我们是否能够设计出一个符号让人们看到这个符号就知道该让左右大脑运转开始创新了呢?

创新号的表达方式

和人的名字或者物品的名称一样,符号的图形或表达方式也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而已。也就是说,符号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新”需要有,而且也非常有必要有属于自己的符号。究其原因,创新号能够有助于创新在全球的统一表达,便于人们交流,引导人们去创新。

关于创新的符号,笔者尝试提出如下三种表达方式:

A.数理:

B.中文:创新号;

C.英文:CX;

以上三种表达方式在多种场合可以通用。

其一,数理表达方式是由问号“?”和等号“=”各取一半构成,乃兼容之意,即在未获得解之前,创新号可以代表各种符号(例如:等于、大于、不等于、小于……)和各种创新技法(例如常规的组合法、列举法、仿生法、TRIZ(萃智)、奥斯本检核表法、5w2h……)需要强调的是,这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种定律、效应、物质、元素、环境……

其二,创新号是一种新的符号,既代表创新的含义,又可应用于提示创新、发明创造、思维训练等。它是一个可提示人们去主动创新,能启迪人们产生更多灵感、帮助人们提升思辩能力,且无思维定势的新符号。

其三,创新者看到有创新号的题目,就可彻底打破思维定势的限制,利用自己毕生所见、所闻、所学,天马行空地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解答。简而言之,创新号就是一个允许您“胡思乱想”的符号,您只需给出合理的解,该解经得起实验或具备某些条件或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即可。

创新号的应用

与 “=”的应用方法相比,创新号 的应用方法同样非常简单。创新号类似于“=”但不同于等号,也不是代替等号在数理中的作用,两者的目的及有益效果也不同,现分别以等号与创新号的应用实例作具体说明:

1+1 = 和 1+1 (创新号)

1+1 = :常规的1+1,没有创新思维在里面,你不可以不等于2或者大于2或者小于2,否则就属于违背规则,答案不是2的话,老师会给你零分。

1+1(创新号):采用了创新号后结果就不同了,1+1 CX你完全可以用您所知道的各种符号、各种创新方法、各种科学原理等去解题,例如等于或者大于或者小于2。

也就是说,1+1(创新号)得出的是“非标答案”,这个非标答案可以是2,也可以是其它的任意数。但是,和常规数学1+1=2所不同的是,需要在1+1CX(创新号)得出的“任意”答案后添加一个解,解释一下具体的原因。

举个例子,你1+1 CX (创新号)5,对于这一题目,你就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答案会是创新5,创新没有标准答案,你只需给出合理的解,经得起实验或具备某些条件或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即可。

如果将符号按思维定势分类的话,等于或者大于或者小于等符号都属于定势符号,它们把你的思维限定在局部的微观环境中来求解,而且其答案必须是固定的标准答案,属于双重性的框框。符号限定了你的思维给了你一个框,然后既定的标准答案再次限定了你又给了你一个框,你的答案几乎永远都被限定在出题者的控制或者预料的范围之内。

创新号则不同,创新号没有思维定势,不会约束你的思维,这无疑是一场思维解放,也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创新号彻底打破了传统数理符号的各种思维定势,你的答案不一定会在出题者的控制或者预料的范围之内,绝大部分时候你的答案会超乎出题者的意料之外。

在青少年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实践中,由于创新号的后面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各种题目用了创新号以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是取得任意值或者利用任意物或者任意的方法、路径、环境等等。其核心是鼓励学生思维非标(没有标准答案)化,只需学生给出合理的解,该解经得起实验或具备某些条件或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即可。

因此,利用创新号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效果非常显著,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层思维与灵感捕捉能力及深层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让学生们的大脑转起来,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提示他们去创新,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与解题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责编/刘红伟

附:创新号图例

上一篇:届大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