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2024-09-18

保护环境建议书500(共12篇)

1.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一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昔日的学校,是鸟语花香的,昔日的学校,是生机盎然的,昔日的学校,还是花红柳绿美不胜收的。可今昔不一样往日,我们和蔼可亲的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如诗如画的学校里面,此刻却变成了“垃圾满天”的世界,例如,许多同学买的纸牌,玩完就随手丢弃在操场上,洗完手的水龙头,让它不停的流着泪,却无人理睬,崭新的笔记本躺在垃圾桶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其实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这不仅仅会让学校的环境变的恶劣,还会使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变成不可再生的资源,就算教师每次会给同学们必须的要求,但同学们把自我的恶劣行为视而不见。

为了让我们的学校变的更加美丽,我提出以下几点提议:

1、经过书刊,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2、每季可选出,优秀环保班级,优秀环保少年等。

3、在学校中多建设一些垃圾桶,解决扔垃圾没有垃圾桶的问题。

让我们一齐“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保护环境建议书范文500字5篇

2.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二

1.1 自然地理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渤海海域面积约7.8万km2,大陆海岸线长2 796km;平均水深18 m,最大水深85m,水深在20m以下的海域面积占50%以上;拥有海岛410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0个、无居民海岛380个。

渤海三面环陆,东面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由于封闭性强,渤海海水交换周期较长,水体更新90%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导致渤海自净能力差、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环渤海有辽河、海河、滦河、黄河等50多条河流入海,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功能。环渤海流域汇水区面积约50万km2,环渤海地区和渤海广阔流域的发展也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和生境破坏压力。

1.2 社会经济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海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3个城市群,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密度为全国的4.7倍,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值的3.4倍,高速公路密度为全国的3.1倍,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

2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和污染事故频发,海洋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2.1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面积显著增加,重污染海域范围扩大。未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由2001年的1.9万km2增加至2014年的3.8万km2;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几乎已扩展到除辽东湾东岸以外的全部近岸海域,面积达9 520km2,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2%,是2006年同期的2.1倍、2001年同期的4.57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局部超标。2013年渤海近岸海域80%以上监测站位的沉积物各监测要素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局部海域重金属、多氯联苯、石油类等污染物含量劣于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近年来渤海湾沉积物的石油类、多氯联苯含量增长趋势明显[1,2,3]。

2.2 海洋生态系统状况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2004年以来,渤海河口、海湾等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其中双台子河口、滦河口-北戴河口、黄河口等渤海三大河口区生态系统主要为亚健康状态,锦州湾和莱州湾生态系统主要为不健康状态,渤海湾以亚健康状态为主。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受高强度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环渤海地区近岸和近海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退化。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双台子河口湿地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60%以上;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量减少,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文昌鱼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下降趋势明显,东营广饶沙蚕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沙蚕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渤海渔业资源捕捞压力不断增加,渔获量呈下降趋势[1,2,3]。

2.3 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状况

渤海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开发和海洋石油运输量逐年增大,溢油事故风险加大。2006年至今渤海共发生132起不同规模的溢油事件,其中2006年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和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均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渤海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2006—2014年期间年均发生赤潮8.6次,年均累计发生面积达2 342km2。近年来,微微藻褐潮、外来物种入侵、水母等新型海洋生态灾害逐渐显现,开始引起社会关注。秦皇岛近岸海域连续6年发生微微藻褐潮,2012年单次褐潮最大面积达3 400km2、持续时间为1~2个月[1,2,3]。

3 渤海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沿海高强度开发是根本原因

据统计,1978—2012年环渤海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区域GDP总量由829.2亿元增长至132 075.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例由22.7%增长至25.4%,GDP总规模已相当于长三角的1.31倍和珠三角的3.02倍。在仅占全国总面积5.43%的区域内,集中分布全国总人口的18.3%和GDP的25.4%,密度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和4.7倍,水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10.1%、29.9%、26.9%和29.7%[4]。

环渤海地区围填海等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强度较大,近10年来环渤海三省一市年均批准填海造地约53km2,自然岸线年均丧失40km余,2011年自然岸线保有率已萎缩至26.7%。

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特征。2012年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所占比重为75.5%,由此产生的大部分污染排放和资源需求被转移至海洋,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工业向沿海聚集使污染风险加剧,如每年进出环渤海各港口的船舶达66万艘次,将导致渤海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增大[5]。

3.2 陆源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是“陆源污染为主、流域污染为主”,80%以上的海洋环境污染来自于陆源,而80%以上的陆源污染来自于河流入海排放。大量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6]。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2009—2014年渤海入海河流劣五类水质断面平均比例为67.8%,主要河流的年均入海污染物总量为94.5万t,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7]。

2010年以来监测结果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严重,监测的134个陆源入海直排口超标排放比例均在70%以上。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所在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的年均比例分别为86%和34%。排污口污水及邻近海域环境中普遍检出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有机氯农药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8]。

3.3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海洋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体制机制不健全,对沿海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缺乏顶层设计;市场调节和经济杠杆作用发挥不足,对海洋资源环境价值的认识不足,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海域资源配置和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形成,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环保责任落实考核制度尚不完善,海洋资源环境违法成本低,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利益、体现公众意愿的制度尚未有效建立。

4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4.1 实施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4.1.1 加强沿海发展规划布局的宏观调控

充分考虑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沿海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进一步优化调整临海产业结构,推进沿海经济绿色发展。完善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性作用,划定海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控制和规范各类用海行为。

4.1.2 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推广渤海海洋生态红线管理经验,在全国范围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对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敏感区和脆弱区实施严格分类管控,坚持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从严控制红线区开发利用活动。

4.1.3 建立实施区域限批制度

提高沿海地区环境准入门槛,针对海洋资源环境超载、海洋生态红线区、生态破坏严重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区域,实施区域涉海建设项目限批制度,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和生态修复以外的涉海工程建设项目。

4.2 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4.2.1 依法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以海定陆、海陆联动的原则,实施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纳入国家减排体系。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重点海湾海域,实施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双控”制度。

4.2.2 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

建立“河长制”等制度,实施陆海统筹的上下游、陆海间断面考核机制,实施流域海域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入海河流污染防治,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级分解细化。

4.2.3 建立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

建立完善污染物排海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加大入海排污口监督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

4.3 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

4.3.1 严格控制围填海及岸线开发利用

实施围填海管制计划,严格执行围填海禁填限填要求,禁止在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及预留区、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区域、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区域实施围填海,对存在“围而不填、填而不建”的区域暂停受理围填海申请。

4.3.2 完善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健全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产权登记制度,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的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细化围填海海域使用金征收类型、方式和标准。

4.3.3 提高海洋资源使用效率

健全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改进海域、无居民海岛资源配置方式,加强市场对海洋资源的配置调控,逐步减少海洋资源行政配置。实施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管理,加快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总量控制制度。执行闲置用海收回处置制度。

4.4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4.4.1 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机制

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各类发展规划,以区域生态治理推进跨部门、跨行政区的陆海统筹和协调合作,探索“流域-河口-海湾”等综合修复新模式,紧紧围绕湿地、岸滩、海湾、海岛等4类典型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恢复渤海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4.4.2 建立实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

依托陆地征收的排污费用、海域使用金等渠道,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提高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资金比例,加大对海洋保护区、红线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流域对海域、开发海域对保护海域以及沿海地区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等方式,引导生态受益地区对海洋保护地区的补偿。

4.5 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

4.5.1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建设。加快制定《海洋基本法》,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推进渤海保护等区域立法,鼓励沿海各地研究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4.5.2 建立部门间、地区间的统筹协调机制

坚持以海定陆、海陆联动,建立由海洋部门牵头、各涉海部门参与的海洋污染治理和资源开发的综合管理模式。强化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京津冀区域设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合作的议事机制,建立数据共享、联合执法、信息通报等制度,形成解决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合力。

4.5.3 实施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

建立实施面向沿海各级政府的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政绩考核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设定海洋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违规、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惩处。

4.5.4 建立实施海洋督察制度

建立实施覆盖沿海各地区、海洋全系统的海洋督察工作机制,在海域使用、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等重点领域,对各级海洋部门和海洋执法队伍依法履行行政管理及执法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追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

摘要:文章分析渤海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提出渤海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保障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集约节约利用海洋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保护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生态文明,陆海统筹,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2—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Z].2003-2015.

[2]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08、2009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Z].2009、2010.

[3]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2010、2014年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Z].2011、2015.

[4]姜旭朝,方建禹.海洋产业集群与沿海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12,30(3):103-107.

[5]王书明,周艳,李岩.渤海污染及其治理研究回顾[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7-31.

[6]中国科学院学部.环渤海陆域和近岸海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调查与控制对策[J].院士与学部,2010,25(3):305-306.

[7]张顺峰,于洪军,徐兴永,等.环渤海区域近海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7):71-75.

3.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建议书 篇三

你们好!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我们周围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了。我希望大家能真正做到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安庄做出自己的贡献。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距离我们学校不远的青峰岭水库,在我还是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那里还是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有许多鱼虾等水产。夏天的时候,我们总去游泳、捕鱼、打水仗。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那个青峰岭水库,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变得鱼虾绝迹、水质污染、臭气熏天。那么,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工业污染吗?难道就没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吗?

因此,我郑重地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不得以任何理由乱扔垃圾,包括乱扔到路上、街上、广场上,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水源地——青峰岭水库,一定要放进分类垃圾箱里。

第二,洗完手一定要把水龙头关好,无论是在学校等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等私人场合,一定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不浪费水资源。

第三,不用电时就关掉电源。例如电视机的开关、电脑显示屏的開关等,不要浪费电力资源。

第四,写字时不能出现几个错别字就随便把整张纸撕掉,一个本子用完后反面能用的尽量使用,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

第五,不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

第六,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物品,多使用耐用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白色污染。

第七,多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建议大家都要提高环保意识,同时也要建议你们的爸爸妈妈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自然环境,造福我们安庄父老乡亲生活的这片沃土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解决我们安庄目前的环保问题刻不容缓。

让我们好好地保护并珍惜我们的自然资源吧,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有可能是我们的眼泪。

张彦刚

2016年9月25日

4.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作文500字 篇四

您们好!

暑假期间,我跟随父母去大明湖游玩,所见所闻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大明湖中,荷花盛开,千姿百态,真不愧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呀!我陶醉了!但这时,猛然看见一位游客将一块糖果的包装纸扔到了湖水中,而不远处就是垃圾箱;甚至还有几位游客随手将荷叶和荷花摘去。虽然有管理人员劝说,可是他们还是满不在乎。荷叶根部漂浮的垃圾,靠近岸边的被摘去的荷花、荷叶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因此,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可以开展一些文艺活动,通过演出的形式来教育那些不爱护环境的游客;

二、与游客做一些小游戏,如环保知识问答等,并给予小奖品,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组织志愿者每周打扫大明湖的环境卫生;

四、开展“我爱大明湖”摄影比赛与征文比赛,唤起人们对大明湖的热爱;

五、号召小学生组成义务宣传队,通过宣传为泉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设计一个“曝光台”,曝光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泉城是我们的家,大明湖是我们泉城人的骄傲。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令我们骄傲的大明湖,好吗?

舜耕小学六年级三班

5.保护环境倡议书500字 篇五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量,会直接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室效应一旦恶化,就会让南极的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生。而那些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避免不了被淹没的结局。但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环境的气体都是人类制造和排放的,修建工厂,开发石油,建立电站等等一系列的工程。直接影响了地球原本美好的环境。

学过化学和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左右,而能被人类利用饮食的只有十万分之三。如此可见水资源的稀少和珍贵。水是生命资源,这句话不可否定,但是人们浪费水的习惯依然不少,而且还觉得没有必要。要知道,在非洲和赤道附近的一些国家地区,水资源少之又少,哪里的人们对水资源视如珍宝,看得比黄金还重,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把水大把大把的挥洒,简直就是没素质的体现。

近些年来,随着文明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影响,很多地方都贴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但是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重视环境的保护,认为与自己无关,对自己没什么影响。所以很多地方的标语如同白纸,有些小学生都懂得保护环境,而那些中年人却随地吐痰,乱丢乱扔,还不如一个小孩。

环境的保护不是一个人和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你是否保护环境了呢?

6.保护环境倡议书500字作文 篇六

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倡导绿色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你准备好了吗?

快快行动起来,加入到碧水蓝天的保卫战中!现发出如下倡议:

从我做起,以爱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弘扬节约光荣的传统美德,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像珍爱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节省节约。节约用电,能用一盏灯就不开多盏,长时间不用的电器及时断开电源;一水多用,及时关上水龙头;节约用纸,提倡双面打印,笔记本坚持用完,擦手一张纸就够;整合资源,选乘公共交通工具,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

分类回收。垃圾分类,纸类垃圾投放时尽量叠放整齐,瓶罐类垃圾用尽后再投放,厨余垃圾袋装密封,有害垃圾单独回收,定点投放。收集可回收的物品,延长物品使用寿命,减少垃圾投放量。

杜绝费损。不浪费粮食,不使用难降解便利袋、快餐盒,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纸制品和木制品。不随意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不砍伐树木,不在公共场所随意乱涂乱画。

行胜于言,让我们传承华夏文明,积极行动起来,养成低碳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点滴做起,争当绿色公民,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七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涝、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甘肃河西走廊的黑河中游下段, 总面积达17450公顷, 其中天然湿地11510公顷、人工湿地5940公顷。高台县黑河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植物分为水生和湿生两大类, 分布的植物种类有56种, 湿地区域内有脊椎动133种, 其中鱼类15种, 两栖类2种, 爬行类7种, 鸟类8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金雕、白尾海雕3种;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大天鹅、灰鹤、鸢、白尾鹞、鹗等14种。列入《中日保护侯鸟及栖息地环境协定》鸟类名录的鸟类有38种, 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43.2%。由于高台湿地处于荒漠和戈壁的包围之中, 是典型的荒漠湿地, 湿地区内水库、鱼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 是研究候鸟的迁徙动态和规律的好场所, 也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基地的理想基地。

为保护候鸟和生态环境, 1992年就设立了“高台县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近年来, 高台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部署, 立足本县实际, 牢固树立“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的新理念, 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时代要求, 以生态经济为主线, 坚持走“生态—经济—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坚持把黑河流域湿地的管理与保护, 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来抓, 通过持续开展人工造林、防沙治沙、封滩育林育草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节水工程建设, 减弱了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对湿地环境的威胁, 提高了湿地的自我调节功能, 在黑河来水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 较好的保护了湿地资源, 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12年高台县黑河湿地公园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与此同时, 为了保护和开发湿地, 2012年12月新成立了“高台县黑河湿地管理局”, 为副县级建制单位, 目前编制人员已基本到位。新机构的设立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高台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黑河湿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台县黑河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湿地围垦、淤积、过度开发利用及各种污染严重, 植被退化、沙化、荒漠化趋势加剧, 天然湿地急剧减少, 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湿地资源保护面临严重威胁, 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使生态用水难以保证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 气温升高, 祁连山雪线上移, 黑河分水制度实施, 地表水灌溉次数大幅度减少, 导致回归水和侧向渗流减少;再加上大量开采地下水, 洼地水库长时间干涸, 造成县境内湿地大面积萎缩, 部分区域湿地水文受到威胁。除黑河沿岸部分湿地长期积水且保存完整外, 其他大多数的水库、湖滩等湿地在6月~11月份普遍处于干涸状态, 植被正由水生向旱生演替, 湿地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部分候鸟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而无法生存, 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大量植被死亡, 沙进人退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㈡群众认识不到位, 湿地面积锐减部分群众把湿地看做是荒地、废地, 对湿地的开垦意识大于保护意识, 盲目开垦, 改变天然湿地用途, 直接造成黑河沿岸天然湿地面积减少, 功能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使湿地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下降, 水旱灾害频繁。围垦与湿地用途的改变, 还使水生生物丧失了栖息空间, 渔业生产、湿地经济植物的种植失去了发展场所。

㈢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足, 保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由于高台县黑河湿地管理局成立于2012年12月, 机构成立时间短, 保护管理工作滞后, 保护管理制度及湿地资源保护认识不够, 湿地周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 对破坏水草地、芦苇荡和捕杀、毒害候鸟的现象仍有发生, 威胁着候鸟的生存。目前, 国家层面还未出台相关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仅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 对破坏湿地的行为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进行查处。

㈣水污染加剧, 湿地受污染严重污染是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 黑河沿岸上游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不仅使湿地水质恶化, 而且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一部分人工湿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 已成为湿地的面污染源, 进而影响了黑河的水体质量。

㈤资金短缺, 经费紧张, 人力不足导致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湿地资源调查研究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湿地保护不够规范。

三、高台县黑河湿地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㈠加强宣传, 努力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要结合县域自然经济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把加强湿地保护同建设生态城市结合起来, 加大湿地知识普及和湿地保护宣传的力度, 结合“国际湿地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意识, 增强全面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㈡加强协作, 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高台县湿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 其治理和恢复难度很大, 治理恢复工作涉及林业、水务、农业、国土、环保、城建、旅游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因此建议县上依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退耕还湖、限制地下水开采、控制黑河流域周边机井密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强黑河上下游用水及各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努力形成各部门、各乡镇协调一致, 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推动黑河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建设工作。

㈢要加大投入,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充分论证筛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高台县黑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步伐。二是在重点地段设立湿地围栏、界碑, 明确湿地保护界线。三是在合黎、罗城、黑泉水域及宣化、巷道等湿地集中的乡镇建立监测站点, 对侯鸟、湿地动植物进行定点调查和监测, 为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㈣加大执法力度, 打击侵占、破坏湿地的行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及行业管理体系, 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围垦占用、改变湿地用途, 滥垦、滥牧或随意向河流、湿地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坚决查处, 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

㈤保护湿地多样性特色, 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湿地的地貌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特点, 保证和发展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经济多样性至关重要。建议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 配合“移民建镇和退田还湖”计划的实施, 按照低水种养、高水蓄洪的原则, 根据湿地系统的多样性特点, 做到宜农则农,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使尽可能多的生物种群充分占领湿地的各种空间, 获取湿地各类生物的有效保护和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㈥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黑河湿地保护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建设项目, 从深层次看, 实际上是从高台的历史和现实出发, 把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相结合, 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 最大限度地将高台城镇化建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凸显出来, 将深层次的、原生态的“水”文化底蕴挖掘出来, 做活湿地文章, 扩充城市承载力成为创业投资项目、聚集生产要素、配置资源的有效平台, 也是带动旅游业发展, 推动城镇化建设, 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 通过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 最大限度的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促进高台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台县黑河湿地环境现状和黑河湿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提出了保护黑河湿地环境的建议对策。

8.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八

关键词:环保;制度;成本;企业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长时间的粗放型发展使得我们在生态环境上的欠账太多。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水体污染,雾霾现象等都是我们没有将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虑指标。构建目前这一史上最为严格的环保制度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原因,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同时结合本人工作经历,就其进行阐述:

二、国内环保制度现状及问题

(一)环境破坏成本较低

各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将环境保护作为重点考虑指标[1]。在法律制度方面,各地没有更多严格的环境破坏处罚措施,很多企业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受到环境处罚,但还是依然继续着自己的排污等行为,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排污成本远远低于受到的处罚成本。造成环境破坏成本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法上的处罚力度不够大。例如:对建筑开工的环评要求,当出现环境问题之后,一般只有20万元的处罚权限,这一金额远远低于建筑方赶工期等建造成本。其次,民事环保赔偿的制度不完善。由于环保民事赔偿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需要按照民事程序进行,然而民事案例的举证难等问题严重影响环保赔偿等。最后,基层执行力度不强。环保部门的行政强制措施只有“停止建设、生产”等,这些行政手段难以实现有效的执行,对企业的威慑力不足,不能有效约束他们的行为。

(二)环保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首先,对地方领导的考核还是以GDP为主[2]。一些地方领导更多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出现经济与环境问题矛盾的时候,可以一些领导只能关注经济。这样大大削弱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当地的环保部门的执法、管理等难以有效执行。其次,市场、公众在环保中的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市场经济中,大众对环境改善的呼声越来越高,市场中已经出现很多的环保方面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我们政府进行政策等方面的引导,然而目前还是比较缺乏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公众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因为这是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环保信息的公开,听证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不够完善。很多的群众对当地环境恶化的处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认识,可能造成社会恐慌等问题。

(三)环保经济制度没有完全引领产业发展

国内的环境改善可以进行市场经济调节,环保产业的发展就需要环保经济制度的引领。然而目前的环保经济制度没有完全建立,对环保产业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环保经济制度的管理。在环保方面没有相关的纳税等减免措施。环境破坏的成本核算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资源低价等理念还在生产企业中弥漫。

三、优化环保制度的经验分享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表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惨重的,需要付出承重的代价。这些国家也吸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优化自己的环保法律和制度。在这一方面,这些国家有着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进行分享:

(一)严格环保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任何国家的环保制度都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需要通过调研、论证、试行、实施等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时间。这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面。例如:美国的空气环保问题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空气污染指标制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十余次的修改和调整。目前美国的空气污染管理才有了一个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

(二)严格的环保制度完善需要法律依据

法律是现代文明社会国家管理的重要基础。环保制度的严格执行也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解决环境污染赔偿问题上有着自己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程序。运用环保赔偿等民事手段代替行政处罚。同时提高污染企业的排污成本,使得他们出现排污后收到最为严厉的处罚,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法律制度等基础上。

(三)严格的环保制度需要有公众的监督

环境改善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他们有自觉地监督环境改善的意识。当环保部门在进行相关污染事件处理过程中,在企业进行非法排污过程中,公众有着明锐的观察力和自觉性。将他们纳入到环保制度执行的监督体系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公众监督作为环保制度执行的重要补充。他们提出了公众有对环保问题的知情权、保卫权。

四、优化国内最严格的环保制度的建议

(一)“预防、管理、处罚”环保制度的闭环管理

要想构建国内严格的环保制度,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对环境问题的预防、管理、处罚等环节的管理。首先预防。需要构建国家的生态建设的整体目标,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成本之间进行有效衡量,将环境效益作为重要的源头管理思想。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对一个环境保护底线问题进行严格执行,不允许任何高污染企业入驻。其次,管理。建立第三方专业监督的制度,借助外界专业技术和人才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引入更为专业的环境保护屏障。同时将地方环境改善最为地方政府考核的重要依据,是提拔干部的重要参考。最后,处罚。对排污企业加大处罚力度,使得企业在排污成本上不断提升,这样可以有效构建他们进行污染物处理的意识。同时追求污染事件行为人的责任,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追究管理责任,这样大大提升对环保问题的倒逼。

(二)环保经济制度的引导

环保经济制度是实现市场经济进行环保调节的重要手段。因为企业意识到环保是一个产业之后,可以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入这一行业,引导社会环保技术和意识的提升。具体来说,需要构建环保的税收减免政策。针对那些降低CO2等排污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减免。构建污染权有偿使用机制。例如在城市污染处理上,引入这一理念,让排除污水的企业购买污染权,让城市污染统一处理,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处理城市污水问题。

(三)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公众参与是严格环保制度监督的有效手段[3]。进一步优化国内的公众参与环保听证、环保信息公开等制度的细节,使得一些形式大于內容的公众参与有效转变,引导媒体参与到相关环保事件的监督之中。构建完善的公众与环保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得群众可以及时提供有效的环保线索。

结语:目前,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构建经济调节、公众参与、体制保障的环保制度,新的《环保法》被誉为国内史上最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将当地环境改善和风险作为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依据,另外还有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公众参与环保的听证等制度,我国严格的环保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捷.浅谈对于生态创新型绿色专利法律制度的构建[A].Proceedings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w and Economics,2015,06:153-154.

[2]孟伟,范俊韬,张远,等.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A].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2013,06:167-168.

[3]唐国平,李龙会,等.环境管制、行业属性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经验证据[A].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ommittee in ASC & the 1st Chinese CSEAR,2012,10:123-124.

9.五年级保护环境倡议书500字 篇九

五年级保护环境倡议书500字

有待醒悟的人们:

如今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工厂,街上奔驰的汽车,星罗密布的下水管道,每天不停的对大地、天空、海洋进行着污染。

对我们人类和所有地球生物来说,地球是我们生存的根基,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乳汁。可人们胡乱排放的污水。废气,却破坏了我们天空的臭氧层,让我们深受辐射的伤害!由于污染,储存淡水的宝库南极北极的冰川熔化,人类将面临水资源缺乏的威胁!

看看吧!这一个个鲜明的实例你看了有什么感想呢?我们是地球家族的重要一员,地球像我们慈祥的母亲那样对我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而我们人类的欲望却像高山滚下的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我们如果继续无度的索取,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面临怎样的窘境!?所有我们建议: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我们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倡议一:节制对生态的污染,多种树,少砍伐,不但绿化环境,减少沙漠面积,还进化空气。

倡议二:节约水资源,做到一水多用,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倡议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抵制低氟制冷器具和无氟发用摩丝,减少对臭

氧层的破坏。保护野生动物不制造噪音。

我们人类大家族团结起来,共营生态地球,共创和美家园。让我们善待地球,地球也会善待我们。

10.保护文物建议书500字 篇十

(1)不可过度开发,文物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文物肯定会有所损毁,这种损毁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等到你发现它的时候,恐怕已失去了补救的可能。

(2)在维修扩建文物古迹时,应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轻易加入现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旧如旧”,雷锋塔前修了自动扶梯,我个人觉得就破毁了整个雷锋塔址的味道,修建者当初也许是好意,但结果令人不敢苟同。

(3)保护文物不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决的事,要靠每一个人的保护意识,当我们漫步在白堤、苏堤,饱览西湖美景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比如吐痰,乱扔东西都会破毁我们身边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文物古迹。因此,提高全民意识是关键。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我们也应该爱护文物。

11.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环境 监督管理 基层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安全提上重要议程,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共识和重要趋势,这既给我国带来一系列重大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环保事业迎来了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如何跟进值得深思。

一、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努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长足进展,世人有目共睹。但也不容置疑,随着多年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占据了土地,耗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沉重包袱和巨大压力,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清新空气成为一种奢望。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上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1、体制落后。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几十年来一直实施块块管理,环保部门隶属县(市)地方政府,接受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和领导,这对杜绝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增加了难度,削弱了环境监管力度,带来环境问题负面效应,不利于国家宏观上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而且,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导致县(市)界环境违法问题成灾。一些不法业主正是看准两县(市)交界这一“两不管”地带,进行“躲猫猫”违法排污。他们利用地处偏僻、犬牙交错的两县(市)交界处、管理权限不明的“盲点”从事违法行为,给环境执法带来一定困难,使这些局部区域的环境监督管理被边缘化。环境问题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是流域性的。对于后者,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的块块管理显然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不利于环境问题的统筹解決。

2、法制落后。几十年来,我国环境法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环境法制标准与国家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规划和前景相比还存在落伍问题:一是环境立法存在空白。例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大力推进和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再如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但至今尚无《土壤污染防治法》,从建设生态型社会的高度出发,应尽快制定此法,建立土壤污染普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以利于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呵护好我们希望的田野。二是一些法律落伍。随着时代发展,市场经济日臻完善,而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原来一些法律已不符合新形势。如《环境保护法》是二十年前制定的,立法目的的确立、适应范围的确定、管理体制的设置、基本原则的创设、法律制度的构成和实现等方面已经出现实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已不适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一些法律法规的罚责中经济处罚从高到低幅度很大,缺少细则,造成执法随意性。同一违法事实在不同地区不同执法单位认定的罚额出入很大,有失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带来若干社会负面影响。

3、机制不畅。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但社会现实中,由于缺乏法律的钢性规定,某些地方行政首长往往重经济、轻环境,“为官一任,快出政绩”的观念作怪,急功近利,忙于“形象工程”,将环境保护这一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事业置于次要位置,影响着环境保护的真正到位。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本身,由于决策者、领导层、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思想道德品质诸方面要素的影响,使执法能力、素质修养参差不齐、良莠不一,造成环保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缺陷,损害和削弱着环保形象、社会地位和执法力。责任追究不明,没有法制性细则导致环保系统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职渎职与枉法行为。由于防患于未然的要求上、制度上、法制上、机制上的缺失,导致监督、追究、问责上的脱节,造成环保系统内部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环保队伍形象。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的问题。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难点重点是农村。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重点自然亦在农村。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从宏观战略层面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思考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整战略思想,创新体制法制、机制,丰富工作手段,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经济建设“控制闸”、“调节器”和宏观调控“杀手锏”作用,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确实需要去创新。

1、创新体制。为了解决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实行块块管理带来的软弱无力、行政干扰的不足,环境保护系统应结合国家正在实行的省管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垂直管理。近两年,国家将环境保护国务院主管部门由总局升部,不少省局改厅,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系统实行垂直管理正逢其时。环境保护实现垂直管理体制,将极大提高环境执法效率和到位率,更好的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大政方针和战略意图,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更大贡献。同时,环保系统应将管理触角真正伸向农村最基层,在乡镇设立县(市)级环保部门派出机构,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竖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

2、创新法制。在完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笔者认为两个领域值得创新:一是如何将地方行政首长政绩考核的环保因素纳入法治之中。例如实施绿色经济核算,实施绿色GDP,促进政府首长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农村,推动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及子孙”。二是将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真正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减少弹性。例如:排污收费由监察大中队核定、局长办公会审批,监察大中队按审批意见执行收费应法定化;进而费改税,会更加强化环保法律强度和执行力度,既预防感情收费、协议收费,更防腐败、有百利而无一害,消除人为舞弊、枉法,不给违法投机者可乘之机,维护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的公正。

3、创新机制。环境保护监督部门要胜任新形势下艰巨使命,必须创造严谨的内部运用制度,严肃的责任追究制度,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优化环保机构内部设置,建立环境稽查机制,形成内部监管、处理、稽查三者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制约、预防渎职失职格局,提高环保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含金量。

优化工作人员配备,盘活用人机制。建立人才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机制。建立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凡在执法岗位,必须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思想道德品质“三过关”方能上岗。应配套相关标准、考核办法、形成用制度管理人、问责人,解决人为使用人、提拔人的弊端,使环保系统真正成为政治过硬、业务精炼,廉洁勤政的高素质队伍和优秀机关。正确行使职权,科学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为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做出环保人的应有努力!

12.保护环境建议书500 篇十二

当前,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话题。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因此,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变得刻不容缓。近十几年来, 在报社、电视、网络上, 关于企业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的案件被频频曝光。如何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 已经成为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的话题。

1 我国企业环保责任存在的问题

1.1 环保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环保”这个词虽然不算陌生, 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 在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利益驱使下, 企业环境的社会责任依然可谓是新生事物, 不少企业都存在对企业环境责任知之甚少的现象, 更谈不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了。虽然, 国内有些知名的企业在环保方面做的相当不错,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以生产与利润的增加为上, 受这种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 企业把利润的增加视作责任,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损失了其社会形象。

1.2 企业环境责任的缺失

2015年1月1日,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出炉, 虽然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但是, 也有不少的企业玩起了环保“游击战”。就污染高发区的化工行业来说, 如果按照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来考核, 化工行业达标合格的企业不超过30%。但就实际情况而言, 化工企业主要是工业“三废”的排放, 但是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监测是很难的。在工业“三废”排放量较大的一些大型企业, 往往都有专门的净化车间, 且也容易被监测到。但是对于直接排放的小型企业, 由于排放量比较小, 所以小企业的“三废”排放常常是被忽视的。为了应对环保监管重压, 化工行业出现了“环保迁移”的现象, 并且出现了几个走势:一是南区北移, 之前在江苏浙江的企业比较多, 现在向北迁移;二是东区西移, 华东地区的化工企业在西部建厂;三是高区低移, 原本较高环保成本的产品转移为压力较小的环保产品。

1.3 缺乏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和市场监督机制

经过多年建设, 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评价体系仍然面临评价过程不均衡、信息不对称、运行机制不健全等的尴尬境况,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效力, 削弱了评价体系应有的约束和激励功用。此外, 市场监督机制也不完善, 部分企业即使不履行社会责任, 也并没有招来社会的指责, 尤其是对于其生产的产品, 也没有消费者做到自觉抵制, 具有市场监督功能的政府、媒体等机构也不能做到及时公正的予以情况通报, 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企业逃避社会责任。

2 企业环保责任意识的建议

2.1 加强环保宣传, 提高环保意识

我们需要深化企业决策者及所有员工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在新环保政策出台后, 企业更应该举办新《环境保护法》专题培训讲座, 讲座结束后, 参加培训的人员表示一定要学习好、掌握好、传达好新《环境保护法》的内容, 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 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为降低企业环境污染风险, 实现达标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 组织宣传环保, 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 并有实际行动。如环保部门、居民社区及新闻媒介等选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全国植树周”等特殊活动日开展集中宣传、组织活动及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和严格执法, 或不限于形式和时间社区组织的“告别不文明、不卫生文艺演出”等。同时更重要的是, 要通过一些实例, 让企业知识他们履行环保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履行环保责任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 但如果不履行责任, 将来一定会被社会淘汰。

2.2 完善政府环境规制的法律体系, 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

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 降低规制成本, 实现规制目标。首先, 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其次, 要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包括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 力求使之成为更加完备, 透明和公正的法律制度。另外, 要修改或清除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 及时修订不能适应现实要求的内容。

2.3 发展科技, 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由于目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仍在我国企业中占主要比重。为此, 要努力转变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改变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合理调整产生结构, 优化工业布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 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 促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市建设,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投资导向和进行规范管理,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 增强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能力, 不断提高企业投资的节能环保准入标准, 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投资项目。

2.4 加大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中, 非政府组织一直是重要的组织实体, 在公共治理框架中承担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比如:环境保护协会和消费者保护协会等机构审计的目的是给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员工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 对企业也能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 不可忽视大众传媒在系统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知识方面的舆论导向作用, 不论是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 还是普通民众, 都能参与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范围中。对于部分企业在履行其相关社会责任方面较为突出的, 媒体也应积极给予正面的报道和宣传,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下一篇:语言文字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