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精选10篇)
1.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篇一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计划
教师:龙有飞
一、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学生作品缺少童趣,难得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6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一课专题欣赏,“综合·探索” 领域也是一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如:《难忘的一件事》中美术于语文相结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再如:《路灯设计》、《电话亭》等是手工制作与设计的结合,体现了跨学科的总和。
三、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分为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内容组成。教参中有说明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一)、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
(二)、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
(三)、情感目标分接受和初步具有两级。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想象力下降。
2、部分学生上课缺少兴趣,作业完成男生较差。
五、教学措施:
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这既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维的深刻性。
2017年8月25日
2.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篇二
第十二课 奇妙的点彩画
第二课时
第十三课 装饰纹样
第二课时
教学万花筒
一、教学目标
《美术万花筒》是本套教材较有特色的一个栏目。设立本栏目,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万花筒》中的内容就是以较为浅显的方式来对教材中的共性内容作出一定的解释,便于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地学习相关内容。
二、教材分析
1.“首页图版说明”是针对首页欣赏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设置的,它以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了首页图版的相关背景知识。“温馨提示”是针对小学生在使用美术工具材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并以图片说明的方式,直观地加以引导。“美术常识”是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技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相关链接”提供的是与本册美术知识学习有关的一些资料,主要是以美学欣赏或美术知识为主。
2.本册“首页图版说明”对中国明清家具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重点介绍了中国家具工艺的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明式家具的结构、选材和造型艺术风貌。“温馨提示”介绍了画水彩画时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重点提出了掌握水分多少的建议。对初学水彩画的儿童,特别需要告诉他合理使用水量正确方法。同时还提示在绘画中要随时保持笔的干净,这是学习水彩画的关键之一。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美术课与其他学科一个很不同的地方。“美术常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展示了线条的表现力,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学会利用丰富的线条提高自己的造型表现能力。以上这些内容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尝试的欲望。
三、教学建议
3.综合纸版画第十一册美术教案 篇三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新)苏教版美术教案anxue.c这些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这些纹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个事物的某个部分?(有的像城墙,有的像云,有的像鱼网等等。)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课前收集的标本,用手摸摸说说感受。然后再出示各种线、窗纱、布等废旧材料。
那些图片原来是教师用(新)苏教版美术教案anxue.c一些我们平时丢弃的废旧物品粘贴在纸板上,涂上颜色印制出来的!像这些特殊效果我们用手绘的方法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为剪贴材料来制作版画,那么能印制出纹理丰富、效果生动的综合纸版画来!
展示并欣赏综合纸版画,分析作品的选材。问:这几幅综合纸版画,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底版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讨论内容:综合纸版画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表现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你准备表现什么内容?动手画出草图。
讨论选材:如果要设计人物为内容的综合纸版画,请出出主意,这幅图稿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头发可用绒线来贴,衣服可用纱布…… )
三、学习评价建议:
●制作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 你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
● 你觉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 你是否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4.2018浙美版二下美术教案 篇四
1、春天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 1.寻找春天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寻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2)交流:你发现春天在哪里?(3)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春天的色彩。
(1)欣赏名作。
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2)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3)布置作业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可。4.展示点评
5.拓展游戏“小燕子”
让学生在游戏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结束美术课。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废旧材料。教师:平面或立体的拼贴作品、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唱歌、舞蹈、诗歌。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草园。(2)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1)平面作品的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2)立体作品的欣赏。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
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教师适当示范。
3、体验环节(1)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2)教师指导
4、课外拓展。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2、盛开的鲜花
一、教学目标
1、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鲜花图片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
(1)教师谈话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
(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小结:鲜花美在它的形状和色彩上。
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
(1)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
(2)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
(3)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分析自然界一部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的。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
(1)同桌合作探究,动手尝试。(2)师生交流探究的结果。(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
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
5、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选出最美的花。(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
3、田园风光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绘画工具等 教师:示范作品等 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
(1)田园风光美,农家趣事多
学生回忆交流感受,夸夸农家的田园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田园风光。
2、讲解示范。
(1)看课本,说一说:从高空俯瞰时,田野有什么形状特点?(2)如果把作业纸当作一块未开垦的土地,请用线条画下你记忆中田园的样子。(3)学当农民,以笔代犁,以线代路,教师示范画田地分割线。(4)学生进行田园分割的构图练习。3.名画欣赏P10作品:
《湘西水田》和《播种者》谈谈画家在构图和色彩上的独特之处 4.讨论研究P11作品,(1)分析第11页左上角作品简笔图所表达的意思(2)比较第11页中间和上下作品表现手法有何异同(3)教师示范画农作物或景物
5.提出创作要求;在已有的构图上加景物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
2、欣赏导入(1)欣赏作品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观察窗外景物,讲解画图步骤:观察——选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3、实地写生。(1)取景构图,实地写生(2)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评
5、总结
6、拓展活动:读一读田园风光的诗作或美文
4、我的爱心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
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的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
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学设计
1、游戏导入。
(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
(2)导入爱心传递的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爱心的传递、爱的奉献等。(3)互相探讨,什么时候需要奉献我们的爱心?
2、探究
(1)说一说爸爸妈妈平时怎样关心自己,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话?(2)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作一张爱心贺卡,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4)拓展思维,除了把爱心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你还愿意把爱心卡送给哪些人?
3、赏析
(1)课件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
(2)仔细观察爱心卡片,说出特点。突出爱心卡的特别之处。(3)启发创作欲望
4、学生创作
构思贺卡的内容包括:要写给谁;要写什么话;自己的名字;日期 提出要求,完成作业。
尝试使用综合材料装饰爱心卡; 用多种形式制作爱心卡 教师辅导
5、展评
6、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贺卡送给对方
5、折剪蝴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学习用对称折剪方法制作美丽的纸蝴蝶、并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3、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在设计制作“折剪蝴蝶”的练习中感受设计应用活动的乐趣。
二、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刀和纸蝴蝶范例等。
三、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欣赏蝴蝶的外形,感受蝴蝶的美丽,激情学习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蝴蝶外形的对称特征,学习对称折剪蝴蝶的表现方法。
4、欣赏范例和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多样的纸蝴蝶表现方法,拓宽设计思路。
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漂亮而独特的纸蝴蝶。
6、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讨论。
8、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可爱的小鸟。
6、小画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二、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彩纸、画笔等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等
三、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
(1)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欣赏。(2)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3)课题揭示:《小画框》
2、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
(2)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3)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4)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4、课后拓展。
(1)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
(2)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7、笔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4、通过设计应用活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 教学设计: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
2、引导学生在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筒。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
5、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
6、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
7、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适合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彩色纸张、各种纸盒、铁丝、胶水等(教师)多媒体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教学设计
1、展示并表扬第一课时设计稿完整或者设计有新意的学生作业。
2、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探究交流制作笔筒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已有的物体进行改造、添加和装饰;另一种是完全由自己来制作,包括基本形状的设计和各种装饰美化。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笔筒制作的多种方法。
4、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根据设计稿选取身边易找的材料,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只笔筒。
5、学生在制作笔筒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材料的安全使用。
6、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笔筒作品,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笔筒、欣赏笔筒、研究笔筒。
8、倒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方法,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在感受倒影之美的基础上,用对印的方法画一张有倒影 的静物画。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倒影的图片,带好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水彩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美术课件。
三、教学设计
1、猜想表演导入。
(1)出示脑筋急转弯题目:谁能只画一遍就能画出两张一样的画?(2)在此基础上,教师表演水粉对印全过程引出学习主题:《倒影》
2、探究不同的倒影。
(1)出示平静的水面、微波的水面和夜色灯光里的水面中的不同倒影,思考:这些倒影有什么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倒影图片资料,比较景物与倒影的异同,发现不同的倒影之美。除了这些图片中的倒影,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用丰富的倒影艺术和即时回忆,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3、尝试倒影表现。
(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作业纸,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自己喜欢的一个事物,并交流一下尝试中发现的心得,总结一下需要避免的问题,如颜色不能调得太稀等。
(2)师生共同小结:确定表现主题;对折绘画纸张;调好所需颜色;先绘画,再对印;合理添加想象。
4、欣赏倒影作品。
(1)欣赏作品《山山水水》(2)童画欣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小结
5、学生创意作品,师巡视指导
6、赏评
9、印印画画
一、教材分析
《印印画画》是选自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4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学习用树叶拓印,使学生了解拓印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有了第3册的指印画的基础,再与《倒影》、《印人像》组成了一个单元系列,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印画是美术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在原有的物体外形和特征上进行艺术创造,让学生在印印画画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在树叶上涂色并印画的技能,能巧用树叶纹理,初步对拓印产生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探索利用树叶的形、纹,采用印、画巧妙组合成有趣图形,理解美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巧用材料的乐趣,培养学生喜欢美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不同纸张、颜色浓度不同对精选的树叶正反面拓印,巧妙组合及添画后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七、教学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画笔、放大镜、铅画纸、生宣纸、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代表性的树叶若干、树叶拓印画、树叶贴画、美术工具材料、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展示欣赏 认知树叶之美
1、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表扬他们课外材料收集认真。
2、导入新课
(1)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搜集的落叶。
(2)课件出示有针对性形状的树叶。
学生欣赏实物投影上展示的叶子和课件出示的叶子,并在铅画纸上画出几种自己喜欢树叶简单的图形,写出像什么,或什么形状。
【学生对将要表现的物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出示树叶拼贴画。师: 叶子不但为自然增添了色彩与美丽,释放出新鲜空气,还可以作画呢!
(4)出示拓印树叶的范作。
师:这幅作品与树叶拼贴画制作方法的异同?
【 欣赏、辨别不同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会到美术的表现手段、材料既丰富又多样性。同时了解到学生的知识面。】
3、板书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树叶等材料来
印印画画。
(二)初次尝试,体验树叶拓印技法
1.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叶子正反面的叶脉,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用放大镜来观察,摸一摸叶子正反面有什么感觉,对比不同叶子的叶脉纹理之美。
(3)请学生看书中的拓印步骤图示,你知道了什么? 2.试拓印
(1)对比水粉颜色稠与稀的拓印效果有什么不同?
(2)树叶正反面,也分别在宣纸与铅画纸上拓印,对比拓印出来的叶脉纹路哪面更清晰?
3.交流心得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心得。
【培养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欣赏事物的方法和能力,相互交流,启发学生借鉴别人成功之处,鼓励大胆创新。为创作树叶拓印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作好铺垫。】
(三)激发想象,训练思维拓展
1.欣赏作品
(1)课件出示书上的“瓢虫”和“金鱼”的树叶拓印作品。
(2)学生欣赏,小组讨论出书上的“瓢虫”和“金鱼”的制作方法和说说作品的巧妙构思。
2.方法引导
(1)将树叶转动,看到有什么不同?
(2)把树叶修剪,可以变成你想象的图形!
(3)拓印树叶在纸上后,联想、添加、组合会更有趣。3.演示拓印
说明印树叶拓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在叶子上铺纸用手轻磨、卫生等情况传达给学生。
【欣赏讨论,启发构思,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鼓励创新设计,激发想象,拓展思维,解决拓印的难点。教师直观演示,解决学生操作的困难,提高作画成功率。】
(四)学生创作,关注个性辅导
1.小组合作创作
(1)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调剂收集的叶子,展开想象,在脑中勾画出草图。
(2)根据叶子形状,拓印、添画成一幅有趣的作品。2.巡视辅导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创作,发挥合作的力量,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作业展评,感受成功的喜悦
1.作业展评
(1)黑板贴示“有趣、精美、创新、巧妙”4个作品展示区。让学生上台,自己选择合适的展区贴上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师生共同评选出各展区的最佳作品2—3幅。
(3)表扬部分上课积极参与、有作品创新的学生和保持室内整洁的学生。
(4)提问: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说创作心得,成功与失败。【通过展示、介绍、评价、欣赏,指出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六)课后延伸,拓展美术兴趣 1.总结拓展
(1)师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2)课件展示民间的树叶画
(3)拓印的方法还有哪些?上网查资料。
(4)你还会寻找哪些新材料进行大胆的拓印创作?
【领会大自然处处皆美,自然之物的纹理美,同时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0.纸版画人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
2.通过拓印、摹印练习,学习制作人像纸版画的方法,提高造型能力。3.感悟纸版画材料的质感和艺术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人像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难点:理解并合理进行底板中撕纸人像的拼摆。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画棒或水粉颜料、水粉逼或彩色铅笔等)。(教师)课件、纸版画人像范作若干、画纸、胶水、剪刀、拓印工具材料(油画棒、油墨和滚筒、水粉颜料盒水粉笔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一组纸版画人像的作品图片。(2)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画吗?(3)揭示课题:《纸版画人像》。2.探究。
(1)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研究纸版画人像设计制作要点。(2)围绕纸版画人像底板的设计制作欣赏讨论。(3)围绕摹印和拓印的不同制作方法欣赏讨论。(4)出示课件中的相关制作步骤图,教师示范用颜料拓印的方法制作人像。(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纸版画人物的多样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3.创作表现。
(1)作业建议:用摹印或拓印的方法制作 纸版画。(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作品欣赏。
引导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并及时评价。
5.课后拓展:欣赏其他的一些版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
11.民间年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典型的民间年画作品,了解部分民间年画的表现内容,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造型的色彩特点。
2.了解民间年画的制作工艺,对套色水印技法在民间年画中的运用有初步印象,尝试临摹一至两个年画人物形象。
3.通过欣赏与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各地的民间年画,并能对民间年画进行简单的评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民间年画作品的欣赏,初步感受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难点:引导学生对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准确的简要评述。课前准备:
(学生)彩笔或颜料、画纸。
(教师)课件、年画范作、绘画材料。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噩梦致病,每到深夜就听见鬼叫,吓得心神不宁,寝食不安。有位大臣对他说:“派大将守门,一定能赶走魔鬼。”大将秦叔宝、尉迟恭自告奋勇全幅披挂,艺人持锏,一人持鞭,站立宫门两边,彻夜守护,唐太宗的病果然痊愈了。太宗大喜,但想到将军守门不是长久之计,就命画工把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后人仿效太宗,将两位将军画于纸或木板上刻印而盛行于世。由于秦琼和尉迟恭二人都是将军,座椅唐朝时的门神多以威武的将军形象出现,加之民间画工在唐史演义的基础上,对他们二人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所以逐渐演变成为年画“门神”。
出示年画《门神》,导入课题:《民间年画》。2.欣赏年画,了解特点。
(1)仔细观察两位门神,他们的表情、动作、服饰有什么特点?可以请一组同学模仿,其他同学描述。
身着盔甲、手握金鞭、双目圆睁。但整体感觉并不凶狠,而是给人可爱、喜庆的感觉。
(2)他们的服饰看上去色彩斑斓,画师究竟用了哪几种颜色?一起数一数,说一说。红、黄、绿、紫、黑。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在过年时要将这样的年画贴在大门口?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驱魔、辟邪、祈福、保平安。
(4)年画除了表现门神,还有别的内容吗? 出示或分组发给学生不同内容的年画图片。提问:这些年画表现了什么?人物形象和色彩有哪些特点?人们为什么要贴这样的年画?
学生讨论,分组表述。(要点:人物形象、色彩特点、内容寓意。)
教师小结:在这些年画中,人物形象大多比较可爱、喜气、色彩鲜艳明快,通常不会超过五种颜色,内容大多含有喜庆、吉祥、祝福的寓意。所以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着年画的三句
要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3.探究技法,临摹尝试。
(1)你知道这些漂亮的民间年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古代民间年画一般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各自分开。
出示木板年画的制作步骤图,介绍所需工具材料,对各步骤进行简要讲解,示范木板水印技法。
(2)有没有用其他方法制作的年画呢? 如四川绵竹年画分“红货”和“黑货”,红货就是用各种颜色彩绘出来的年画,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如《门神》。黑货就是用烟熏火朱砂拓印的木板年画。天津呢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如《十不闲》。苏州桃花坞年画,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如《花开富贵》。山东杨家埠年画,以木板套色为主,色彩艳丽、醒目,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十子闹春》。
(3)比较用不同技法制作的年画,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4)请学生运用彩绘的方法尝试临摹一个或两个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注意画出人物“俊秀”的样子。(教师可示范画出人物的眼睛或嘴巴等局部。)
4.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画年画的题目、人物特点和内容寓意。6.拓展延伸。
(1)我国明清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年画产地,除杨柳青、杨家埠、绵竹、桃花坞外,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新绛等等。通过查找资料欣赏不同地域的年画,尝试比较各地民间年画的异同。
(2)当代机器印刷的商业年画与传统手工制作的民间年画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四、教学反思:
12.闪闪的星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制作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信封、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1.激起导入。
(1)教师出示“闪闪的星星”玩具,并旋转玩具,引起学生兴趣。(2)教师提问:想不想得到这样的玩具?你能尝试动手制作吗?(3)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指导。2.探究新知。
(1)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是怎样制作出的。(2)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及步骤。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②将小棒或铅笔固定在画纸的中间。③转动小棒,就出现“闪闪的星星”。
(3)师生共同研究制作难点,讨论解决方法。①教师提问:日和是玩具的正面和反面相互呼应。②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好方法。
③师生归纳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正反呼应的方法。(4)教师讲解玩具设计原理:视觉暂留原理。3.创新实践。
(1)教师提问: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你还能怎样设计这种玩具?(2)学生欣赏优秀设计作品,说一说作品创意好在什么地方。(3)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小游戏,打开设计思路。
(4)教师提出学习建议:运用“闪闪的星星”的制作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有创意的玩具。
(5)教师巡视和指导。4.展示评价。
(1)与同伴一块玩玩自己制作的玩具,体验成功的乐趣。(2)学生说一说自己玩具的创意。
16(3)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说说如火如荼解决这些困难。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画制作的方法。(2)学生欣赏手翻动画视频片段。
(3)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动画制作方法。
13、美丽的丝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丝巾美的特点,懂得其装饰作用,了解折染的基础知识。2.掌握基本的折染纸法,提高学生的配色和染色能力。
3.感受染色“丝”巾之美,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丝”巾染色的多种方法。难点:“丝”巾染色方法的多样化。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丝巾,查阅丝巾的图片、文字资料,准备水彩或水粉颜料、宣纸或其他吸水性强的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染料、布料
四、教学过程
1.感受丝巾之美。
(1)请一组学生随着音乐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丝巾(或系于颈,或包于头,或披于肩,或缠于腰,或作手提袋)。
(2)提问:喜欢这些丝巾吗?为什么?这些丝巾为什么这么漂亮? 2.欣赏观察,审美体验。
(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丝巾,介绍其特点。(如色彩、图案等。)(2)提问:你了解丝巾吗?学生交流丝巾相关的常识。3.尝试折染法制作“丝”巾。
(1)按照书上的折法练习折染。(可单色,也可双色或多色。)
(2)讨论:还有哪些折法?学生之间相互介绍自己折染“丝”巾的心得。纸的折法
纸的折法有:井字折、米字折、辐射折、自由折、六折法。
(3)小组讨论:除了折染法,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丝”巾?(4)教师演示其他染法:滴色法、泼色法、揉纸法、扎染法等。染纸方法
染纸方法有:蘸染、点染、晕染、井字染、米字染、辐射染、浸染。(5)学生用新的染色方法制作“丝”巾,教师巡视指导。4.学习拓展。
学生用自己染制的“丝”巾装扮自己或同学。5.体验成功。
以小组为单位,伴随音乐,用自己设计的“丝”巾轮流表演。
14.做香囊,迎端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学习用纸质材料做香囊。
3.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囊。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了解端午节的风俗;选购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观看有关节日庆祝的报道。(教师)图片、课件、端午节过节用品等。教学过程:
1.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春节、中秋、端午、重阳、清明等)教师:我们马上要迎来端午节,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端午。
教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名族图腾祭说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传说,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事)
2.说说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雄黄酒、黄鱼、黄瓜、黄鳝、咸鸭蛋黄)、挂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佩香囊等习俗。
(1)吃粽子,吃五黄(什么是“五黄”)。
(2)划龙舟(观看视频)。学生可以分组来模拟一下。
(3)佩戴香囊(实物观赏)。闻一闻,欣赏其精美的刺绣工艺。(4)插艾草(图片展示)在民俗文化领域,人们常把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古时,五月初五又称为“恶月恶日”,吃五黄、挂五端,与门庭,采杂药做香囊等风俗可能出自上古,其日的在于驱邪避魔、驱毒避虫。现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渐已消失外,其余的习俗已流传至邻近诸国,如赛龙舟等,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2.欣赏名家表现端午的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香囊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流芳、彩笔等)。(教师)课件、香囊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观察香囊,了解挂香囊的用途,激发自制的兴趣。什么叫香囊?
多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囊?
2.讨论、探索制作香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研究制作香囊的方法步骤。问题一:做香囊需要哪些材料?
问题二: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囊? 问题三:香囊有什么样的花纹?
代表吉祥的图案:莲花、如意、蝴蝶、一切美好的东西。(2)讨论做香囊的注意事项。做香囊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囊。
4.把做好的香囊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囊的快乐。
四、教学反思:
15.向日葵
一、教学目标:
1.观察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特征,提高观察能力。2.抓住向日葵的特征,进行造型表现和情感表达。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捕捉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向日葵,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
难点:抓住向日葵的造型特点,融入情感和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教学过程:
1.猜谜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青青园中葵,日日向阳开。黄黄大花盘,熊熊艳如火。(打一植物)
(2)请学生说一说知道的有关向日葵的知识。(3)教师揭示课题。2.观察特征,引导表演。
(1)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向日葵园,由远及近地观察向日葵的造型。
(2)出示实物照片,分析向日葵的造型的色彩构成。3.佳作欣赏,情感铺垫。
(1)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2)说一说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和现实的向日葵有什么区别?(3)律动游戏:《舞动的向日葵》。
(4)欣赏美术作品—伍必端的《葵花池》,想象画家笔下的向日葵好像正做什么?
(5)欣赏小朋友的作品。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选择你喜欢的工具,抓住向日葵的特征,画一幅美丽的向日葵作品。(2)创作一幅有关向日葵的想象画。5.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提供评价的建议,引导学生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0(2)教师出示向日葵花语,引导学生像向日葵一样,心中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
四、教学反思:
16.夏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的画面特点,通过多角观察与思考,学会选择合适的内容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夏天。
2.在对夏天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和与同学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创作一幅以表现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积极展开对于夏天的美好回忆和自由联想,在感受夏天特点、表现夏天绘画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在缤纷的夏天景象和众多的夏日活动、事件中,选取有趣的题材创作一幅体现夏
天主题的绘画作品。
难点:抓住对夏天景色、活动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天。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体现“夏天“特征的活动图片,准备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笔、画纸等常规作画用具。
(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
1.总体上叙说“印象夏天”。
(1)你听到了什么?它在那个季节中出现?
(2)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对于夏天的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夏天》
2.多角度探访“视觉夏天”。根据学生对于夏天的总印象表述,引导学生从“炎热夏天”、“干旱夏天”、“风雨夏天”、“舌尖夏天”|“画香夏天”等多个角度分别作探访,引导学生围绕 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夏天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在进行探访,感受不同场景下夏天的特征和人们的活动,以此丰富对夏天的视觉感受。
3.名作中欣赏“艺术夏天“
引导学生欣赏孙为民的油画《绿荫》、古元的版画《玉带桥》、博纳尔的.画《花园的休憩》等表现夏天的艺术作品,思考:画面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夏天?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主题、表现细节上感受不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夏天。
4.童话里品味“童趣夏天”
引导学生观看同龄学生的多件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边观看边思考:图画突出表现了什么主题?对你接下来的创作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的意识地借鉴他人的成功创作经验。
5.创作中表现“心中的夏天“
引导学生抓住夏天的景象和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画画你对夏天的印象。要求学生: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浮章、想象,表现出自己对于夏天的独特感受;并注意突出人物活动的主题。
6.赏评中分享“别样夏天“
举办以“夏天印象”为主题的作品赏评会,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夏天味道的画”,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17.可爱是的猫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生活习性、脸部结构特点及各种动态特征,了解猫的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表现猫的形态及活动场景,培养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猫的动态特征,表现千姿百态的猫。难点:有创意地表现可爱的猫咪。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作业纸(或彩色纸)、彩色笔(或油画棒)、颜料等。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铅画纸、各种彩色纸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
(1)逐条呈现谜语,学生猜谜语。
谜语:圆圆脸,耳三角,白天无事睡懒觉;长胡须,两边翘,夜行不用灯光照;爱洗脸,爱吃腥,开口总是喵喵叫。
(2)揭示谜底:猫咪。
(3)提问:你觉得猫咪可爱吗?(4)揭示课题:《可爱的猫咪》。2.回忆交流。(1)回忆:你在哪里见到过可爱的猫咪?你觉得猫咪哪些方面很可爱?(形象、毛色、动作、故事等。)
(2)同桌交流后,指名介绍。
(3)欣赏教师收集的可爱的猫咪图片。3.讨论分析。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3)猫的眼睛有什么变化?为什么?(4)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5)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6)谁知道猫咪还有哪些动作?并学做猫的动作。4.欣赏感悟。
(1)展示潘天寿、黄胄、吴冠中、韩美林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猫的动作、神态以及不同的表现特点。
(2)作品中猫的动态和表现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现。(4)教师在黑板上简要演示猫的头部及各种姿态的变化,引导学生表现猫的不同动态。
(5)请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画的猫在干什么?姿态是怎样的? 5.尝试创作。(1)作业要求。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表现可爱的猫咪。②猫的特征鲜明、姿态生动、动作有趣。
(2)学生课堂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画出不同动态、表情的猫,造型变化夸张,用不同的色彩装饰小猫。)
6.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介绍自己创作的猫咪。
(3)说说喜欢展示板中的哪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7.拓展延伸。(1)欣赏有关猫的动漫形象。你在哪里看到过?知道这些动漫形象叫什么?(2)为自己画的猫咪编一个小故事。
四、教学反思:
18.潺潺的小溪水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小溪的图片,感受大自然中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溪水的流动与变化,并体现一定的意境。3.进一步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组织线条的方向及疏密变化,合理完成构图。难点:画出小溪的特征及美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水笔或记号笔、画纸等。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溪水的视频,导入课题:《潺潺的小溪》。
(2)思考:大自然的景色因水而灵动,你觉得有潺潺的溪流的景色会带给你怎样美好的感受?
2.探究。
(1)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溪水的形态变化。
(2)欣赏二位画家的作品,思考:流动的溪水在画面上起了什么作用?(3)结合课件中《芥子园画谱》中的“平泉画法”,教师示范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溪水的流动与变化。
(3)佳作赏析,提示学生要结合水中与岸边的景色,来组织先线条的方向、疏密变化。
3.表现。
(1)学习建议:用线描的方式表现流动的溪水。(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
以“潺潺的小溪水”绘画作品展的形式展示作品。5.拓展。
欣赏用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小溪。
四、教学反思:
19.我们画我们评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分析介绍自己的画,认识儿童画的表现特点。2.初步了解、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盒材料,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3.培养欣赏能力,技法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儿分析童画的表现特点,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了解不同绘画工
具材料和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过程。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的意义和美感因素,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经过了这一学期美术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很多美术知识和技能,今天我们要把这一学期画过的作品展示,和大家分享你的创意和快乐。
(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作品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
(2)揭题:图片的小朋友在向他的伙伴的画,那你们想不想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呢?今天我们也来说一说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的画。
(教学提示:介绍作品时可以按内容说,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把内容和想法一起说一说,那就更棒了。好要提一个要求:介绍作品时,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其他小朋友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2.欣赏作品,学习方法。
出示第一组六幅美术作品,包括《我的周末》、《快乐的聚会》、《聊天》、《植物种子、《安静的夜晚》和《大猫和小猫》。
(1)哪一张画最吸引你?你最想解读那一张?课件展示作品,一一欣赏。(2)教师范例引导:
①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题目、作者、绘画形式,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点选的作品随机解读。如:《快乐的聚会》。
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罗马尼亚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雷扎伊,今年才7岁。画面用热烈而温暖的水粉颜料渲染了一个愉快而温馨的家庭聚会。你们看,老奶奶叼着一根长长的烟斗,微笑的表情和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刻画得非常生动。各个人物在画面上的大小、远近安排,体现了空间感。大家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漂亮的花纹细节让色彩的变化更丰富,明亮艳丽的颜色使画面氛围显得非常快乐、热闹。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水果和饮料,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个小弟弟早就忍不住偷偷地爬上去尝了一口,为了不让大人们发现,作者特意把他画得特别小,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童趣。窗外星空明亮,好一个温馨而愉快的夜晚啊!画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②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忆、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你们有过这样的聚会经历吗?啊!这么多耳朵同学都有过,那一定很有趣吧?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们的聚会是什么样子的?你还没发现小作者所表现饿和你经历过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③细读品味: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哪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讨论:观察这些画,他们,它们的表现形式一样吗?你能看出这些作品分别用了什么材料来画的,你喜欢选择怎样的画材?为什么?
有没有人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得?对了,他用水粉画的方法。水粉画是一种画起来非常流畅,色彩非常丰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自己曾经画过水粉画的经历?这种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呢?
(教学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讲,鼓励孩子们的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个性。教师展示水粉画的工具材料,并局部示范效果。其他画中也做同样的介绍和展示。)
④精读作品:分析作品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⑤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小结:提示学生欣赏一幅作品可以从表现形式、构图和色彩等方面去欣赏、评述。
3.实践操作,组内分享。
5.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篇五
16、剪影
教学领域: 综合·探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光影的魅力,了解剪影的概念和基本技巧。
2.通过对剪影作品的欣赏,认识剪影作品的基本要素,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并对掌握物体特征形成基本概念。
3.在感受光影趣味,体验剪影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对生活元素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抓住剪影对象特征先画再剪下来。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布局剪影图案,并完整地剪刻出来。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黑色卡纸、双面胶等。(教师)PPT课件、范作、示范用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动物连连看”的游戏,看看你们谁能最快时间把它完成。(2)请一位同学连一连,并模仿其中公鸡的动态。(3)用手电筒照射该同学,问:在墙壁上你们看到了什么?(4)揭示课题: 《剪影》。
(5)教师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剪影呢?
(设计意图:挖掘生活,通过游戏环节创设具有新异感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2.欣赏。
教师提问:以上这些中国历史的文化瑰宝与剪影有什么不同吗?
岩画,历史最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用以记录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刻画在岩壁上的图案。这是画像砖拓印画,这个历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朝去呢!
皮影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最早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属于“傀儡艺术”。
2017.3.1 最新版
剪纸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吧,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可以用剪刀或刻刀进行创作呢!
(设计意图:为学生介绍各种中国传统的艺术精华,并比较得出剪影的特点。)3.比较。
教师提问:这此岩画、画像砖拓印画、皮影和民间剪纸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那么它们与剪影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教师小结:剪影与其他作品的不同,关键在于它是重点抓型,不太注重细节。
请同学们欣一些动物影剪作品。
教师提问:你们看见了哪些小动物呢?
(蜗牛、刺猬、公鸡、毛功、,猪、水牛、猴子、麻雀、老鹰等。)
为什么你会说这是蜗牛呢?它哪里像蜗牛啊?
为什么你会说这个是老鹰呢?它有什么特征吗?
教师提问:那么多可爱的小家伙,你们最喜欢谁啊?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用剪刀从纸上剪出那个最喜欢的动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创作素材,初步体验剪的乐趣。)4.分析。
教师:同学们,让你剪好的动物跳到我们桌上来吧。
挑选其中某些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提问:这几件作品剪得好吗?好(或者不好)在哪里呢?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再问:如果想要剪得更加像,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为了让剪出的影子和原形更加像,我们可以在剪之前把对象画在纸上,或者把对象贴在我们的纸上,再来动剪刀。
(设计意图:分析讨论第一次创作失败的原因。)5.再创。(l)出示创作要求。(2)教师巡视,给予指点。6.展示。
(1)学生展示作品,自述作品名称及内容,并互评作品。(2)教师总评学生作品,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篇六
4、船儿出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
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播放课件: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教师强调航行中的船与环境的变化)? 2.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5.回家作业。
回家修改自己的船,下节课用手工的形式创作出来。
2017.3.1 最新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拼贴材料工具(如剪刀、纸张、布、胶水、两面胶等)(教师)船的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1.评价作业
让学生上台介绍回家修改后的绘画作品,说说存在的优缺点。2.比较异同
(1)播放实物投影:绘画的船与手工的船。思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2)播放课件:船儿出航了(进一步体会手工船的特点)。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可以创作多功能的船、外形美观的船、有创意的船等。3.示范制作
(1)播放课件:以剪贴为例的手工船的制作过程。思考:这条手工船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有什么优缺点?
(2)教师强调制作手工船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整体观察、剪、贴、安全等)。4.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航船在我心中。(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评价作品
(1)以自评为主,他评和教师评为辅。
(2)评价建议:船的造型是否独特美观、富有创意。(3)进行思想教育,如:假如你是船长,遇到危险时怎么办?(4)举办一场航模比赛,看谁制作的船最棒。6.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船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航模比赛。
7.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篇七
8、走迷宫
教学目标
1.解迷宫,感受迷宫文化的魅力。
2.学习绘制简单的迷宫,初步培养设计能力。3.做做、玩玩迷宫,培养对迷宫游戏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绘制简单的迷宫。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教学准备
(学生)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师)各种古今中外的迷宫图片和相关知识、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 1.课件展示迷宫。
提问:你认识它吗?你会玩吗?好,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谁最快走出迷宫。2.请学生拿出教师为他们准备的迷宫,进行比赛。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设计、绘制迷宫。(二)探迷宫
1.迷宫为什么会使人迷路呢?(因为它设计的正确通道是弯弯曲曲的,还设计了许多是是而非的岔道。)
2.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呢?(设计迷宫时要同时设计好通道和岔道,标明出口和入口。)3.我们可以设计造型简单的迷宫,也可以设计造型复杂多变的迷宫。课件展示:外形简单的迷宫。(如四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的迷宫。)课件展示:《大章鱼迷宫》、《鱼腹探险》。
提问:后面的迷宫与前面的迷宫相比,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设计有主题、外形设计独特巧妙、色彩鲜艳等。)4.评价猫吃鱼的迷宫和房子迷宫。
(三)做迷宫
1.课件演示制作迷宫过程。
①先设计外形;②在外形里用铅笔轻轻地画上曲曲折折的通道;③围绕通道设计岔道;④擦去铅笔线,涂色修饰,添加背景,设计情境等。
2.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迷宫,并给迷宫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四)玩迷宫
1.同桌间相互交换设计好的迷宫,走一走,体验乐趣。
2017.3.1 最新版
2.评一评同桌的迷宫。(五)延伸
1.除了纸上画的迷宫外,你还知道另外哪些迷宫?
(课件展示:八卦阵、八卦村、地道、地下洞穴、被传是外星人制作的英国麦田迷宫……进一步感受迷宫文化。)2.你知道迷宫有什么用吗?
(课件展示:娱乐——智力游戏;军事——围困敌人;探险——开发洞穴等。)3.小结:迷宫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用途广泛。4.课后请学生继续探询迷宫,掌握未知之谜。
8.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塔 篇八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
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了解塔的文化和特点。以此,也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教科书第31页展示了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在教学方案一中,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在教学方案二中,针对教学资源缺乏、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没有专职美术教师等情况,只要求按照教材上已有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了解塔的相关文化和知识,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过程
(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
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
(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
(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 3.小组分工。
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
(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
(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
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
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
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
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
(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
(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
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
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
(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了解宝塔。1.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对于塔,同学们了解些什么?(只要学生能回答出一点,就要多鼓励、多表扬。)2.老师小结。(1)塔的历史及相关知识。(2)一些著名的塔。
(3)介绍家乡的塔,激发学生情感。
(二)教师示范,学习画塔。
1.仔细观察塔,它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可以画成什么形状?整座塔有什么特点?数数各类塔的层数,有什么发现? 学生反馈。2.教师小结:
塔顶:尖尖。塔身:上小下大、层数一般是奇数。塔基:宽大。3.怎样用铅笔、钢笔或圆珠笔画塔? 老师示范:
(1)先画外形:可以用一层一层的叠加法画,也可以用分割法画。(2)再用不同的线画出塔檐、门窗等。(3)可以加上塔周围的景色。4.作业要求:
根据塔的特点,徒手画一座塔。
(三)学生动手,画画宝塔。
学生画塔,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表扬画得准确,用线肯定的学生。画好的同学把作业贴到黑板上。
9.浙美版美术五上《吹吹打打》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课前准备:
(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用泥塑的方式表现人物演奏的动态。
(1)想一想, 人物演奏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5、欣赏学生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人物演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10.浙美版 一年级 下册 美术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第二课时
1、引入课题。
(1)表扬完成上节课任务的同学。
(2)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双色刮画。
2、讨论刮画方法。
(1)学生自学底版制作方法,并互相交流。
(2)出示范画:这张作品的底色是怎样做出来的?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说说对这张作品的感受。
(3)学生讨论:主要讨论单色和双色刮画的异同点,并注意双色刮画的注意事项。
3、确定刮画主题。
(1)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故事的形式或者自己身边熟悉的有感悟的题材表现主题),并以4-6人为小组创作故事或者单独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色彩要丰富;底色与表现内容相符;尝试制作肌理的效果;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沙子、刻印、硬币等)进行刮画。
4、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创作指导。
5、评价作品。
先让学生本人说说作品的含义、创意与缺点,然后让大家一起评价,最后教师小结(评价不同风格的作品2-4幅,教师着重在创意、技法、意境等方面作评价)。
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创作组画、连环画等;请同学们多学习、欣赏
优秀的刮画作品、还要收藏和保存自己创作的刮画作品。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6、小小书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教学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教学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10、漂亮的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漂亮的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
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拉花。
二、展示
1.教师展示拉花,激发孩子探索欲望,并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索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3.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4.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1、摹印纹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3)揭题:《摹印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展示学生课外摹印的纹理,回忆摹印的方法和技巧:将薄纸平铺在物体表面,用彩铅或油画棒来回涂色,摹印时不移动纸和物体的位置。
(2)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摹印纹理很漂亮,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摹印纹理做什么呢?-------------揭题《摹印纹理二-------变变变》
二、欣赏作品探究方法。
(1)摹印纹理联想:说说同学们课外摹印的纹理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摹印纹理变变变:欣赏摹印纹理,想一想这些纹理可以变出什么图形?怎么变?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方法:联想、剪一剪、添上几笔画一画、先拼贴后摹印等。
(4)说一说,你带来的小物品会摹印出怎样的纹理,你准备用它来做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教师建议。
三、创作表现,个别指导。
(1)作业建议:摹印所带物品的纹理,通过剪刻,添画或排列,制作出漂亮的摹印纹理作品。
(2)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1)让学生自述用什么纹理,什么方法制作出摹印图案。
(2)学生互评:作者所用方法是否合适?漂亮吗?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图案?
四、生活延伸,课外拓展
看到适合摹印的物品多玩玩摹印纹理,尝试用摹印的方法制作各种图案美化生活。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2、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教学重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绘本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构成,并学会从美术的角度欣赏绘本蕴藏的丰富美感和有趣细节。
2、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和同学一起自由交流绘本欣赏的独特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绘本的喜好和独特感受。
难点:学习对绘本内在细节的关注,在绘本欣赏中大胆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绘本1——2本。
(教师)课件及若干精美绘本或电子绘本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和彩笔娃娃一起来到“绘本的国王”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绘本欣赏的兴趣。2.谈话导入:你最喜欢那些绘本?引导学生对于“绘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出示课题:《我喜欢的绘本》。
3.引导学生翻看自己带来的绘本,想一想:绘本一般由哪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听取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绘本一般包括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4.绘本封面的欣赏。
(1)绘本的封面上,一般会有哪些信息?(2)根据绘本的封面,猜想一下故事的大致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5.绘本环衬欣赏
(1)环衬是哪一张纸呢?环衬页面藏着那些有趣的秘密呢?请大家翻翻手中得绘本找一找。
(2)下面两环衬和封面的联系是怎样的?你看出来了吗?
6.绘本扉页欣赏
比较封面与扉页的异同,说说扉页有什么特点。7.绘本内页欣赏。
(1)比较一下这两张内页,想一箱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体验内页中单页和跨页的不同视觉美。
(2)想一箱:绘本的内页画面和普通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体验绘本画面丰富的细节美。8.绘本赏评会。
请同学之间交换绘本,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进行欣赏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展开体验体验。
(1)看看我手中的绘本,想想为什么叫绘本?(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独特的绘画构图、漂亮的色彩,与文字一起担当这将故事的重任)(2)请同学们翻开手中的绘本,它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28页绘本构成示意图:封面、环衬、扉页、内页。
三、欣赏作品,深入思考 你有什么新发现,完成表。说一说
A、从封面你看到什么?
B、环衬和封面有什么联系?你从哪些地方看到? C、扉页和封面的构成是完全一样的吗?扉页有什么特点? D、内页的单页和跨页有什么不同,在内页里你还发现什么?
四、深入欣赏,阐述独特感受(1)教师引导同学们看电子绘本。
(2)请学生代表介绍他欣赏某个绘本后的看法,教师作必要点拨
五、拓展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关注绘本,感受不同绘本所呈现的多样美。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
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
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
(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老师来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
2.展示评价。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18、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
(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的形状、功能,可以进
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6.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20、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二)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好,(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师: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三)欣赏玩具实物 1.观察民间玩具。2.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 36
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1.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2.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3.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4.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五)欣赏本地玩具。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2011-1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教案】推荐阅读:
新浙美版三上美术教案09-09
浙美版第八册美术教案06-22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7-17
第十一册数学教案10-03
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07-01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11-06
语文第十一册自查题范文07-11
十一册语文教案(新人教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