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2024-07-13

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共6篇)

1.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篇一

关于“临时工”采访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分析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当今社会出现的“临时工现象”。暴力执法的是临时工,强制拆迁的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是临时工„„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人。

二:采访报道主题 怎样解决“临时工”有可能再次成为相关执法部门推脱责任的挡箭牌现象?

标题:《让四大发明都汗颜的新一项发明》

三:报道方式:调查性报道

四:采访对象及原因: 临时工(直接问题的所在者)

群众(作为局外人百姓怎么看待政府做错事就拿临时工当挡箭牌的做法)

法律专家(对于临时工这类职务是否合乎法律规定)

城管(当下群众对城管存在大多矛盾,加之之前很多关于临时工的案件也都出自城管)五:采访问题:(1)你平时从事什么职业?(2)在从事该部门执法过程中,你有做过什 么损坏人民群众利益的事?(3)对于部门把你们拿来挡挡箭牌,这里面有没有存在什 么利益关系?------(问临时工)

(4)你怎么看待政府部门遇到事拿临时工说话的情况?(5)您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怎 么做呢?有什么建议和想法?-----(问群众)

(6)对于当前社会普遍出现的:“临时工”现 象,你是怎么看待的?(7)怎样才能保 护好这些临时工的合法权益?------(问法律专家)

(8)对于“临时工”你们怎么看?(9)前短时间,网上相继传出城管在执法时,砸 车、踩人等严重损坏人民利益,破坏政府形象的视频,但是最后都是推出临时工来息事 宁人,对此,你们怎么看?(9)你们在你们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执法时有做出过损坏 群众利益的事?------(问城管)

六:报道结构:混合式结构

七:报道风格:亲和式

八:报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采访中,有些被采访者可能说话会比较偏激,这就需要记者随机应变,把被采访者 回答的问题引导到主题上来。(2)可能采访到一些年龄大一些的人士,普通话不标 准,这就需要记者私下做好翻译笔录。

出境口播:“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当今社会出现的“临时工现象”。暴力执法的是临时工,强制拆迁的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是临时工„„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那么,“临时工”作为新世纪的一项发明出现,在人民群众眼里又拥有怎样的特性?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

近年来,许多领域一出事,临时工就成了替罪羊。一方面,这些事确实有可能是临时工干的,因为他们没有长期意识,也缺乏职业道德培养和技能培训,只要给钱,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另一方面,临时工容易成为相关方面推脱责任的渠道,既损害了政府形象,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难以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相关部门推出明文规定,确定好临时工的定义、职责以及相关企业用人制度,才能给政府部门有力的执法。

2.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篇二

一、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一)得益心理

有一部分受众希望从新闻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益处。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主要在于它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从中获得益处,给其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带来方便。人类的基本需要概括为五大类:1.生理需要,即吃、喝、睡眠、避寒暑等;2.安全需要,包括生活有保障、居住能安全、免于恐惧和伤害;3.相属与相爱的需要,包括感情、恋情、归宿等;4.受尊重的需要,包括荣誉、地位、成就、功业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大都与得益需要有关,新闻工作者应充分考虑观众的这种得益心理,满足他们从新闻中得到某些好处的愿望和要求,把那些与他们的各种利益关系密切的新闻提供给他们,而凡能使受众得益的新闻,就会受到欢迎。

(二)好奇心理

喜新、好奇、求异是人们的一种常见心态,多数人需要新闻都存在从中获知新奇事物的心理,因此,越是新鲜、奇特、异常的东西,受众越感兴趣。为了满足受众的这种新奇心理,新闻工作者就应向受众提供一些积极、健康,有助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丰富知识、活跃生活的新奇报道。

(三)求知心理

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繁荣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众需要了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成就,了解各类知识的新发展、新变化,希望用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成果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劳动生产和工作学习的需要,更好地安排生活娱乐。人们往往希望从各种知识中获得精神享受,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成为能推动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积极而有作为的一员。新闻媒介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随时将各种新技术、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给受众,使他们从中获益。因此,越是能够增长各种新知识的新闻,受众越欢迎。

(四)对比心理

有的受众总希望通过自己对事物的对比与分析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而不希望别人在旁边指手画脚地说教。这就告诫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要尽量避免讲空头道理,作居高临下的说教,应提倡多用实事说话,多向观众提供各种事实材料,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去鉴别,自己获得结论。许多事例说明,越是对比鲜明的事实材料,越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

二、采取风格独特的创新形式

(一)拓展新闻题材

新闻以其独特的风格决定了它的题材的包罗万象,如人间真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娱乐动态、动物趣闻、考古发现。总而言之,老百姓关注的题材,新闻工作者都可以报道。

一些时政新闻也可以通过处理变得通俗化,易于受众接受。这将“硬”新闻“软”化,善于从大局入手,采取以小见大、以小见深、小而快、小而活等形式,能使“硬”新闻成为贴近受众和受众喜闻乐见的“软”新闻。如对于每年的“两会”,新闻工作者就可以将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报道,这样新闻节目会得到受众的喜欢。

(二)突破常规写作

对于新闻的解说词,新闻工作者可以采取多种手法来写作,甚至可以汲取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基本形式和技巧,以使新闻人物生动、丰满,事件真实、可信,从而让受众乐看。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就曾报道了一条有关亲生母亲残暴地殴打、虐待女儿的事件。播音员的导语就采用了描述的手法,一听就让人有一种探其究竟的想法,吸引受众接着看下去。此外,为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的标题要追求语言美,不落俗套,让人们感到贴身、亲切。

(三)加强深度报道

由于新闻事件的复杂性,简单的报道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必须是背景介绍、分析解释、归纳预测等深层次报道。除了单个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新闻工作者还可以采取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踪采访,实现深度报道。

在深度报道中,新闻应当注重新闻背景运用。当前,不少新闻工作者不重视新闻背景交待,使得受众看过新闻后产生了许多理解障碍,大大地影响新闻传播效果。

(四)强化服务功能

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新闻是满足受众需要、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工作者应关注寻常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有趣事,以普通百姓为核心角色,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呼声,反映民声、民意、民情,体现亲民、爱民、服务于民的宗旨,即新闻工作者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新闻应将镜头聚焦于街头巷尾的百姓生活,反映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烦、所恼,可以说新闻是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关照,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切合“三贴近”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对群众的问题、困难、要求、呼声加以关心,并尽其所能,帮助解决。

三、树立创新意识

(一)新闻主播制

设新闻主播可以避免生硬的播报形式,缩短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如“我是海霞,与你共同分享现在播报”,让人们记住了“现在播报”的同时也记住了新闻主播海霞的名字。主播的个性能影响整个节目的个性,其个人魅力能使整档节目在受众的心里像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

(二)“说”新闻

“播”新闻是我国电视新闻中最常见、最早的播报方式,这种播报方式庄重严肃,所以在其它形式的新闻中显得与节目风格不协调。早、晚新闻主持人应该采用个性化很强的“说”新闻方式,不应沿用照稿念读的传统播音模式,而应将新闻内容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告知观众,整个播报过程就如朋友间谈话聊天一样,富有情趣和交流感,使得主持人与受众距离拉近,也使得受众有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感情互动。

(三)新闻互动式播报

新闻工作者要关注平凡人家的家长里短,因为它的背后蕴涵着对道德伦理的弘扬、人情风俗的展现、扶助弱小的呼吁,彰显着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间关怀。通过网上留言、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交流方式,电视受众可随时随地参与到新闻节目中。灵活、便捷的通信技术使电视新闻的制作者近距离地接触到受众,掌握受众的趣味中心,从而推出具有时效性、可看性的新闻节目。同时,互动模式也使受众有幸成为新闻信息的点播者,能够看到“想看”、“有用”的新闻节目,并可随时在收看过程中发表意见和评论。在上海卫视的《媒体大搜索》中,主持人经常一边播新闻一边检索受众信息平台,从而在节目播报中就观众提出的一些问题、要求作出现场回答,真正实现新闻的互动式播报。

(四)把握节奏

新闻工作者在编排新闻时除了可以把当天最重要的新闻放在节目的开始外,还可以把比较重要的新闻分散在第一个小节里,从而形成多个高潮,使整档节目始终抓住受众。如导语的使用,新闻工作者可以把导语放在整档节目中作通盘考虑,将它作为调整节奏的一个重要手段,并根据每天新闻的整体情况统一编写导语,使导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五)节目包装

节目包装是多方面的,包括片头、片花、音乐、音响、主持人形象、演播室背景、新闻字幕等,应当与风格相统一,体现大众化、通俗化,使整个节目亮眼顺耳,吸引受众。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生命源泉,一家新闻机构若是得不到受众的支持和信任便无法生存与发展。了解受众心理,努力满足他们获得新闻信息和各种兴趣与需要是新闻工作者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闻赢得受众信任的关键所在。新闻工作者应时刻把受众置于自己工作的中心位置,真正做到时时想着受众,处处为了受众,事事方便受众,尽心尽意地为受众提供一流的服务。可以说,只有当广大受众自觉地把接受新闻当作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新闻工作者当作他们不可分离的益友知音时,新闻才算真正实现了传播的目标。

摘要:新闻工作者应了解受众接受新闻事物的需求、动机, 以及接受新闻报道后的反应、效果, 对新闻报道采取风格独特的创新形式, 树立创新意识,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关键词:电视,新闻工作者,电视受众,新闻需求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2]刘建明.当代舆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戴元光主编.现代宣传学概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2.

[4]秦绍德.宣传心理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

[5]王德春, 孙汝建, 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6]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3.《爸爸去哪儿》受众心理诉求分析 篇三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亲子真人秀;心理诉求;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爸爸去哪儿》节目概述

2013年底,湖南卫视趁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火爆节目的相继收官和广电总局推出“限播令”之后的收拾空挡,推出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吹起了一股清新自然的亲情回归风。

《爸爸去哪儿》是全国首档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其节目的版权和模式来自于韩国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每期由五位明星爸爸跟孩子72小时的生活体验,节目组设置了一系列任务交由父子(女)完成,在这期间爸爸们要担当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

《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就获得了超高的人气,第一季播出结束,收视率平均达到2.85,收视份额18.25,全国排名第一,目前第二季正在播出当中,收视成绩仍令人称赞,比如第6期的收视率就高大2.62,市场份额14.27,创周五综艺节目收视新纪录。

二、《爸爸去哪儿》的受众心理诉求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某种心理需求的驱动来接触媒介和信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逐步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爸爸去哪儿》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依然拥有遥遥领先的高收视率,不仅是因为其新颖的节目形式,成功的本土化运作和整合营销传播,更在于迎合了大部分受众心理诉求,这些心理诉求值得我们探讨,为今后中国真人秀娱乐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求新心理。《爸爸去哪儿》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国内真人秀节目专业主持人控场、草根或者明星混合参与等形成的固化模式,以其独特的新鲜变化给观众在审美上带来一股新鲜的清风。参加节目的嘉宾都是真实的明星父子(女),过去观众在电视中看到的明星的生活状态都是虚假的,然而该档节目给观众提供了一次了解明星真实状态的机会。湖南卫视不惜重金打造了以旅行生活为主题的节目形式,这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是首次接触。

(二)求真心理。对于娱乐节目来说,真实性也同样重要。《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摆脱了演播厅的舒服,他们接触的是真正的大自然,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在自然条件下并且按照自己的真实个性与想法展现给观众的,没有事先的排练、没有固定的脚本,节目真实的记录了父亲和孩子间的欢乐与眼泪,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仿佛能感同身受一般,也跟着他们一起说、一起笑、一起感动。

(三)好奇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有窥视别人隐私的欲望,尤其是粉丝对明星的私生活充满了好奇,《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刚好为广大粉丝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它仿佛将覆盖在明星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解开了。平时光鲜亮丽的明星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和孩子相处的,面对节目中布置的各种任务和孩子的突发情况,他们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成为观众在节目观看前的一种收视期待以及观看后热衷谈论的话资。

(四)娱乐心理。《爸爸去哪儿》作为湖南卫视又一巨制娱乐节目,依然秉承着娱乐为王的宗旨。节目中欢乐的游戏和民俗体验,甚至是做饭环节都经常会爆出一些欢乐的情节,最让观众忍俊不禁的可能要数宝宝们的经典语录了。比如,王诗龄的“我不要村长!!来人啊,把村长装到篮子里去!”、Grace的“我叫姐姐、我是姐姐!”等,小孩子的话语总能轻易的赚得观众的笑声。

(五)爱子心理。《爸爸去哪儿》迎合了近两年都市年轻父母如何养儿育女的话题,打出亲子互动的亲情牌,利用了人类关爱、疼爱子女,重视亲情的心理。节目选择各个行业的名人明星家庭做主角,通过明星父子(女)之间的相处和成长,为社会大众起到了一个正面的引导作用,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真切。

(六)从众心理。正是因为有那么多观众的喜爱才造就了《爸爸去哪儿》的走红,这其中不乏一些由于从众心理而来的观众,他们可能是收到了身边家人、朋友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到了媒介信息的大量冲击,不愿意处于无知的状态,所以也选择观看了这档节目。

(七)对比心理。由于《爸爸去哪儿》引进自韩国,相信会有很多观众抱着对比的心情来观看。《爸爸去哪儿》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盗版”,它在“山寨”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改变,更加迎合中国本土情况和中国观众的观赏习惯,比如而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组编排的成分更大,节奏紧凑,拍摄地点的选择方面跨度较大;并且节目更加注重考验爸爸照顾孩子的能力和孩子独立的能力,体现的是爸爸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八)童真心理。节目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代替了以往的大明星成为真正的主角,刚到农村各种不适应的Cindy与天天、从最初的羞涩腼腆不善交流到后来开朗乐观和小伙伴们打成一团的Kimi、懂事又聪明的多多、为爸爸着想的呆萌杨阳洋等等,在节目中,观众深深地被这些孩子的天真童趣所打动,跟他们一起高兴、为他们担忧、为他们哭、为他们笑。

三、小结

随着各大电视传播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把握受众心理,在电视文化传播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电视节目制作者的倾力方向。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播出,构成了当前国内娱乐节目上的一个新特色,它以前所未有的节目形式为受众营造了新颖独特的娱乐收视氛围,获得了受众肯定。

当下传播环境的复杂化让受众建立起“信息屏障”,越来越难以被影响。而新信息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意识无疑会越来越强。了解和研究受众心理,以受众为关键点来优化节目运作,是值得媒體人探讨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4

[2]李瑞仙.《爸爸去哪儿》大热背后的原因[J].戏剧之家.2014(1),83

[3]荣光.从《爸爸去哪儿》看引进电视节目的本土化运作[J].现代交际.2013(12):72-73

4.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篇四

为了探求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研究科技新闻受众的心理及行为, 特抽取成都理工大学及周边某社区为样本对象 (以下简称为C社区) , 进行问卷调查, 合格问卷共计50份, 问卷包括3部分, 调查受众基本信息、受众行为和受众态度, 笔者运用社会学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了分析。

1.1 受众基本信息的综述

受众基本信息部分为问题1~5, 描述了本社区受众的群体肖像。问卷受访者男性所占比例为45%, 女性比例为55%。

受众年龄在18岁以下比例为2%, 18岁到30岁受众比例为70%, 30岁到50岁比例为22%, 50岁以上比例为6%, 总体肖像处于中青年。初中文化程度人数比例是18%, 高中文化程度比例是10%, 大专文化程度比例为2%, 大学文化程度比例是53%, 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是17%。可见C社区受众中, 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大学, 其次是初中, 再次是研究生和高中, 本社区受众文化水平较高, 这也和C处在本科大学有很大关系。学生和老师为最主要受众, 个体劳动者是第二大受众人群。受访者中未婚的所占比例为73%, 已婚的所占比例为19%, 离婚、丧偶、其他等所占比例为8%。

1.2 受众行为综述

问题6到9是第二部分, 为受众行为调查, 问题6的研究表明:看科技新闻的人数为50人, 比例是100%。科技新闻是指与科技相关的新闻, 在C社区中, 科技新闻的总体接触率非常高, 几乎所有居民都会对科技新闻有所接触, 包括主动接触和被动接触。接下来的研究是受众的一些接触行为。

问题7是调查通常受众通过什么渠道接触科技新闻。调查表明, 通过电视接触的比例为70%, 通过网络接触的比例是20%, 通过报纸接触比例是10%, 其他的为0, 比例很小。

问题8是调查接触科技新闻的频率。几乎每天都接触科技新闻的比例为0, 经常接触的比例为40%, 较少接触的比例为60%, 几乎不接触的比例为0。调查表明最多的比例是较少接触, 其次是经常接触, 每天接触和几乎不接触的非常少, 虽然几乎都会接触到科技新闻, 但主要是接触频率少的。可以直观看出受众多是经常接触和较少接触, 两端频率很少。

问题9是调查受众是否主动购买或寻找科技新闻。在所调查的受众中, 主动购买或寻找科技新闻的比例是20%, 不是主动购买或寻找科技新闻的比例是80%。少量的受众接触科技新闻是主动地接触, 大多数受众是无意甚至是被动地接触科技新闻。受众对信息的接受首先要注意, 有意识地注意和接触的传播效果要好于无意识接触的传播效果。

1.3 受众态度问题的综述

本调查的第三部分为受众态度的调查, 通过受众态度的调查,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指导受众的心理状况, 这些会影响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进而影响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

问题10调查受众爱看哪一方面的科技新闻 (可多选) 。在调查的受访者中, 喜欢生态环境科技新闻的人次是20人次, 喜欢生活常识科技新闻的人次是20人次, 喜欢高科技产品科技新闻的人次是15人次, 喜欢生物化学等基础科技新闻的人次是10人次, 喜欢有关古代科技新闻的人次是5人次, 喜欢生物人体科技新闻的人次是20人次, 选择其他科技新闻为0人次。

问题11调查的是受众对科技新闻的信任度。在被调查的受访者中, 对所看到的科技新闻持完全信任的态度的所占比例是40%, 对所看到的科技新闻持基本信, 个别不信态度的比例为60%, 持基本不信任, 有些可信的、持完全不信和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为0。从这个调查结果可知, 受众对科技新闻的信任度普遍很高, 大比例的受众完全信任他们所看到的科技新闻, 剩下的绝大多数基本信任科技新闻, 只有个别的不信任, 这种结果对比其他的新闻 (包括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新闻、网络新闻和他们在人际交流中得到的新闻) 明显高很多。

问题12调查的是为什么信任一个所看到的科技新闻。在调查的受访者中, 因为是国家政府说的, 不会有错的比例是10%, 因为科技的新闻不会有假, 科技是严肃的比例是30%, 因为看不懂只能相信的比例是0, 因为觉得它所说有道理而信任科技新闻的比例是50%, 因为获取的渠道很可信的比例是10%, 因为其他原因而信任科技新闻的比例是0。半数的受众是因为觉得它所说的有道理而信任, 因为受众并不是一击即中的靶子, 通常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时候会倾向于与以往观念相似的理解和记忆, 有受众自己的判断。

问题13调查的是受众最信任哪个渠道的科技新闻。从受众最信任渠道看出, 在调查的受访者中, 最信任电视渠道的科技新闻的比例是62%, 最信任报纸渠道的科技新闻的比例是4%, 最信任杂志渠道的科技新闻的比例是18%, 最信任网络渠道的比例是2%, 最信任工作或学习环境的比例是12%, 最信任其他渠道的人数是比例是2%, 最受受访者信任的渠道是电视, 其次科技新闻受信任的渠道是杂志。电视作为大众媒介, 传播的范围很广, 但很多时候信任度并不是最高的, 但由于科技新闻需要权威性, 是严肃的, 电视渠道的科技新闻最受信任。

问题14调查的是不信任科技新闻的原因。在受访者中, 认为科技新闻无法说服我是不信任的原因的比例是40%, 认为太深奥, 不能理解是不信任的原因的比例是22%, 认为获得渠道不可信是不信任一个科技新闻的原因的比例是38%。认为其他原因导致不信任一个科技新闻的比例是0。

在调查的受访者中, 100%看与科技相关的新闻。第15题没有人需要回答, 第16题调查的是受众一般关注什么方面的新闻 (可多选) , 在受访者中, 看国家政策大事的人次是14.28%, 看娱乐新闻的人次是16.32%, 看体育新闻的人次是15.30%, 看本地民生新闻的人次是17人次, 占74%, 大多数的人会看本地民生新闻。

2 关于受众行为和心理的分析

(1) 调查包括三个部分:C社区受众个人基本资料、受众行为和受众态度。笔者将三个部分中的各项进行对比, 试图找到受众的个人情况对他的行为态度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逐项的分析, 发现受众个人信息中, 年龄、职业、婚姻状况这三项信息对于受众的行为态度并未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关性均不显著。由此可见C社区受众的职业、婚姻状况对科技新闻的传播影响不大, 这可能和科技新闻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和产生效果有关, 媒体传播的大众性和科技新闻受众的大众性减少了职业和婚姻状况的影响。但受众的性别和受众行为中接触科技新闻的频率有相关性。两者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189 (显著水平:a=0.05) , 同时通过双尾检验两个变量呈显著相关 (见表1)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

(2) 从第6题的调查看, 所有受访者都看科技新闻, 可知科技新闻有着巨大的受众群体。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求新、求知识的心理, 科技新闻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种心理需要, 所以受众群体很大, 科技受众是一个复杂、多样、多变的群体, 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知识分子、还有学生。1996年我国所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90%以上的人对科技感兴趣。受众接触科技新闻的目的多是提高科技知识水平, 也正是这个原因, 科技新闻的受众功利性并不是主要原因, 反而是求新、求奇、求知识的心理影响大。

(3) 科技新闻的媒体多种多样, 不同受众对媒体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农民想要获得农业科技新闻或知识, 就多听广播、看农业频道;学生或老师想知道最新的专业科技新闻, 可能选择专业杂志和网络;城市中注重生活质量, 科学素养较高的受众可能倾向于电视或报纸。第7题的调查分析得出, C社区受访者第二大比例是由网络获得科技新闻, 这是由这一社区的特点决定的, 受众科技素养普遍较高, 也会具有一定专业性要求, 同时对新媒体的利用率更高。所以, 科技新闻的受众有很强的接受选择性, 会根据以掌握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程度来选择科技新闻的内容和接受形式, 科学素养的高低和掌握知识的多少, 决定受众在接受科技新闻时的局限性。

(4) 受众对科技新闻有很大的信任度, 甚至信任度达到对科技本身产生迷信盲从。第11题调查受访者对所看到的科技新闻的信任度和12题调查信任的原因, 受众完全相信科技新闻的有40%, 基本相信和个别不信的60%, 没有人基本不信或完全不信, 受众对科技新闻表现出遵从性。在信任原因中, 觉得科技是严肃的, 怎么可能有假的比例占到30%, 认为政府说的不会有错的比例是10%, 觉得有道理能说服自己的比例是50%, 可见受众对科技新闻的信任不必是亲眼见到、亲自验证、亲身经历, 但也不盲目信任。

3 总结

新闻受众是指专门接收由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的受众, 对于科技新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新闻门类, 了解受众的接收行为态度是很有必要的, 这可以促使报道者在服务受众时有的放矢, 有效改进科技新闻传播效果。而科技新闻的受众是一个复杂多样不单一的群体, 什么时候接收, 什么地点接收, 怎么接收和接受什么内容, 都不受群体小或单一的限制, 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分析的。

参考文献

[1]彭明星.科技新闻传播的沟通技巧研究[J].科技传播, 2009, (1) .

[2]向鹏.科技新闻传播亲和力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科技传播, 2010, (4) .

5.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篇五

央视年度性节目在播出时间、目的意义、主题内容、成本规模、形式样态等方面都表现出与日常节目不同的特征:

年度性和周期性

一年一度, 周期固定, 是此类节目的显著特征。或以年节民俗为契机举办晚会, 或是年度性的颁奖盛典, 或是节假日的系列节目, 这些无不体现着在较为固定的时间, 一年一次地播出节目的规律性。不像日播节目和周播出节目那样周期很短, 也不像“奥运盛典”, 国庆阅兵、灾难性事件募捐义演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更不像一些诸如电视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电影艺术节颁奖盛会那样两三年, 甚至更长时间为周期。中国的民俗节日一般都是一年一度, 有人在研究中把这些媒介制造的庆典或仪式活动称为“新民俗”是很有其道理的, 因为收看这些节目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的生活习俗。

纪念性和庆典性

电视媒体除了制作播出常规的节目之外, 还往往依托它的自身优势生产并传播带有纪念性或庆典性特征的事件或活动, 这被一些传播学者称为“媒介事件”, 央视年度节目即属于此范畴, 只不过是这种庆典性或纪念性以一年一度的形式表现出来。纵观央视年度性播出节目不难发现, 它们有的为了纪念某个民俗节日而举办的, 如“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感动中国》等典型人物颁奖晚会, 无疑成了一年一度的重要的媒介仪典;《3·15晚会》以纪念“消费者权益日”为依托, 旨在提醒着人们要生成消费要诚实守信, 并防患未然;“暑期七天乐”、“国庆七天乐”、“过年七天乐”在法定长假期间播出, 契合了人们假日休闲的需要, 同样带有明显的庆贺节日的特征。

大主题和大气势

此类节目有着鲜明而宏大的主题, 彰显着时代特色, 寄托着民族情怀。比如, 节庆联欢晚会类节目多以“喜庆”、“祥和”、“团圆”为主题, 体现普天同庆、团圆共度的美好情愫;人物颁奖类节目则以“宣传典型模范、进行道德教化”为目的, 其中的“感动中国”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 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3·15晚会》则以“关注民生、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近几年开办的《清明》则以“凭吊逝者, 慎终追远”为主题, 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蕴。

相对于常规节目, 年度性节目一般来说前期准备时间较长, 多则一年, 少则几个月或个把月。节目编排讲究, 采用更加多样化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 制作成本较高, 参与人员阵容强, 规模比较宏大。这些都有助于表现宏大主题, 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往往会营造出或喜庆热闹、或大气隆重、或神圣庄严的现场氛围。

聚会性和仪式感

每个央视年度性节目可以说都是一次大型活动聚会, 来自各地、各界的参演人员齐聚一堂, 他们一展身手, 各显其能, 在完成自己角色任务的同时, 也进行着一次大型集体性创作。而广大观众, 在观看节目的同时, 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参与和聚会, 年度性节目所团聚的观众量, 大大超过常规节目, 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 年度性节目还有较强的仪式感。一年一度, 周期固定本身就有着明显的仪式化特征;另外节目的进程呈现着明显的程序化, 比如“春晚”的开场歌舞、零点倒计时、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而《感动中国》中, 从主持人隆重出场, 到公布感动人物、放短片、主持人宣读颁奖词、巨型荧光碑上红绸滑落出现感动人物的名字, 再到两儿童在音乐声中上台颁奖、感动人物访谈, 等等, 这一切环环相扣地有序进行着, 再加上灯光、音响等技术手段的烘托, 使节目的仪式感非常强烈, 这种仪式性, 也给观众带来一种神圣感和庄重感。因此有学者称:“人类学意义上的‘仪式’, 因为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介入变成了‘媒介仪式’”。[1]

年度性节目对受众收视心理的影响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广播电视节目作为精神产品, 主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理层面的需求。年度性节目既然有着与常规节目有所不同的特性, 那么它们势必会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中央电视台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一个国家级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一) 年度周期, 使受众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期待和收视习惯

年度性节目因一年一度,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的期待心理, 促使受众形成定期定时收看的行为习惯。它们播出时间一般相对固定, 由于其周期比较长, 再加上和特殊的日子联系在一起, 或者是具有年度总结性, 使得人们对于此类节目接受, 与常规节目相比有着不同的心理期待, 观众对这些节目表现出一种“较郑重”感。比如, 一年一度的全民大联欢的“春晚”, 成了除夕之夜的一道大餐, 成为一种新的年俗习惯, 人们对这种新年俗当然就有了期待感, 从而观看春晚也有了一定的仪式性特征。

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 使得大家的选择更具有随意性, 人们对像“春晚”或“3·15”诞生之初那么强烈, 但期待感还是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的。

(二) 宏大气势, 对受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年度性节目以其鲜明的主题、宏大的规模、热烈或庄重的气氛, 对受众心理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强大的心灵震撼。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了央视竞争力和影响力。央视春晚的盛大场面及对受众的影响程度是地方台所不能比拟的。

这些节目往往会调动音响、灯光、大屏幕、舞台变换、演出阵容变化等多种表现手段, 参与节目人员的阵容比较强大, 内容的程式化明显、仪式感强, 作品也是精雕细琢, 宏大叙事, 形成了或喜庆热闹、或神圣庄重、或清新婉约的媒介空间场,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 也不自觉地被节目场景所震撼, 并融入其中, 实现了由视听到心灵的参与过程。

此外,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 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也为这种心理的形成, 增加了几许筹码。人们看重央视, 信赖央视, 愿意收看央视的节目, 这就是央视媒体的影响力, 这就是权威媒体的力量。

(三) 格局多样, 满足了受众不同层次的心理诉求

央视年度性节目种类和内容的日益丰富,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其中的综艺娱乐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歌舞、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精彩内容, 在宏大的形式中一一呈现, 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心理诉求。民俗节日诗会, 以诗歌的文学之美, 来纪念某个民俗节日, 具有很强的审美特质和追怀意味。年度人物颁奖晚会, 让人们认识了一个个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有着良好品格的人物, 形成了人生价值的认同感, 这类节目起到了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3·15晚会, 向人们推介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方法, 强化了大家的防范心理, 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主动意识。

这些具有媒介庆典性质的节目, 都或多或少地向人们传递着“团结、友爱、奉献、诚信、自强”等主流观价值观, 表达着人们对“真、善、美”、“忠、孝、爱”的崇尚, 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的认同。同样, 它们也能在具有纪念性的日子里, 唤起人们的年度记忆和家国情怀, 节目本身是寄托情怀的载体, 观看节目是抒发情怀的途径, 这也许就是这类节目的特殊意义所在。

结语

多年来, 央视年度节目一路走来, 数量类型日渐多样化, 形式内容也不断丰富, 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 其中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 娱乐性的联欢晚会所占比重过大, “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形式内容雷同, 同质化情况明显。作为个体节目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问题, 如追求形式隆重大气而内容欠生动丰盈, 追求趣味搞怪而内容平庸低俗, 追求震撼与感动而内容偏向平板的说教, 有的长期陷入模式化窠臼而缺乏革新, 这些都会与观众的心理诉求相背离, 从而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像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 近年来就一直受着“难以创新”局面的困扰, 观众多有诟病;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颁奖节目的形式多少年没有多大的改进。再有每个节目各自为战, 资源分散, 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作为国内最权威的电视媒体, 应树立更加强烈的受众意识和责任意识, 及时有效地接纳受众反馈, 进而对节目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求新”、“求变”、“求美”等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1

金唯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8

于淼.“春晚”受众观赏心理分析[J].管理与财富, 2008, 10

张兵娟.电视媒介事件与仪式传播[J].当代传播, 2010, 5

6.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 篇六

1 低头族行为特征及危害

1.1 无时无刻不在的低头族, 损害身体健康

互联网快速发展, 越来越成熟, 手机接入网络变得快捷方便, 各类网络聊天, 网络社交类的软件层出不穷, 这直接导致低头族一天到晚在看手机。这还只是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想必大学生的数据是更加严峻的。“低头族”每天长时间盯在狭小的屏幕上, 长期低头造成视力下降, 驼背, 颈椎和肩周发生病变, 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1.2 严重依赖手机成瘾, 出现心理问题

“低头族”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手机上的虚拟世界所侵占, 他们长期处于虚拟网络的虚幻成就感中, 在手机上和网友互动, 在移动社交平台上有着很多的圈子, 但是疏于现实生活的人际交流, 缺乏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朋友。他们一旦离开手机, 或者无法上网, 就会变得特别空虚、害怕、茫然、无助、孤独, 甚至会萌生厌世的情绪, 他们脱离了手机之所以焦躁不安, 紧张难耐, 实际上是因为心理已经出现问题, 是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的。

1.3 完全利用手机进行交流, 不利于社会技能

“低头族”往往过度使用手机, 一部分人甚至把手机当作与人交流的唯一工具和途径, 比如QQ、微信、微博、陌陌、来往等社交软件的流行, 已经将最直接最有效的面对面交流挤压得没有空间了。最明显的就是在大学生里面, 哪怕一个班同学住在一层楼, 大家都不互相串串门交流交流感情, 反而是潜水在群里冷不丁的冒个泡。很明显, 过度依赖手机不仅不能帮助我们维持人际关系, 反而是很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2“低头族”的心理分析

《文化一周》针对大学生进行了“资讯产品依赖度”调查, 数据显示高达65.3%的大学生一直注意未接来电, 57.4%的大学生当手机一离身时会感到惶恐不安。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低头族”对手机如痴如醉, 难舍难分呢?除了手机本身的功能丰富, 笔者认为低头族的自身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决定因素。

2.1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人都是社会化的人, 极少有人能够保持独立性, 不被从众。那么因此就会出现当社会上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 人们普遍开始将手机作为生活里的重要一部分, 并且自然而然地习惯了这种节奏, 如果大部分人都在玩手机, 唯独你例外, 那么群体效应带来的压力会逼迫你随着大众, 这是人类的天性, 也是说明“低头族”的形成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2.2 信息需求心理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任何一条新闻或者事件通常是在网络上传播得最快, 那么这种信息更新极快的时代, 人们普遍面临着信息堆叠或者遗漏的压力, 谁都不想自己成为落伍的人, 因此大部分人都会产生强烈的信息获取欲望, 人们渴望通过对信息的最快最多获取来减轻信息爆炸时代的压力,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手机的便捷高效性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因此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极其渴望的心理也促使了“低头族”的形成。

2.3 排除孤独、转移情绪的心理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忙于工作或者生活琐事而疏于与身边人交流, 有多少人和邻居住在一层楼好几年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甚至都没说过几句话;有多少人宁愿抱着手机刷屏都不与同样等班车的人聊几句;有多少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还是低头玩着手机, 放弃久别重逢的好机会……当生活水平越来越优越, 人们的闲暇时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但是很多人依然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缺少真心能够耐心倾听自己倾诉的朋友, 缺少能够面对面促膝长谈的老友, 人们正是需要急切的排除这些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才慢慢“沦为”“低头族”。

2.4 攀比和虚荣心理

这一个方面基本上只适合于青少年这类群体, 当个体完全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社会人, 就不会过于将物质好坏有无进行攀比。但是在心智并未成熟的青少年中, 拥有好的手机并能让同学羡慕就是他们的目的。在青少年当中, 手机的确是他们进行攀比的标杆, 他们渴望通过手机的好坏来赢得同学的关注, 继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理。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的青少年将会越来越多的成为“低头族”, 只是有“高档低头族”和“低档低头族”之分罢了。

3 针对“低头族”的解决策略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某种行为背后总会对应有一种需求, 低头族的出现不少社会学家解释为打发时间等, 实际上是低头族群体害怕孤独, 需要归属感和被爱, 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二层级, 属于人类在关系上最基本的需求。那么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还是需要从心理学角度来尝试“治疗”广大的“低头族”。

3.1 寻求替换法

也称为注意力转移法。也就是找到其他的事情做, 让自己忙碌起来, 没有时间玩手机。前提是替换的事情必须是你也感兴趣, 足以遏制你玩手机的冲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迫治疗”, 相信“低头族”们对手机的依赖将会大大减少。

3.2 碎片集中法

这是指将一天中零零碎碎的时间都用来玩手机的习惯戒掉, 改为每天计划好一个时间段, 专门用来刷微博、看视频、玩游戏等等。类似的在玩手机的特定时间段里, 低头族们尽情的宣泄他们的情绪, 释放他们的压力, 一旦过了这个时间, 不允许玩手机, 并且要有专门的监督人, 以达到最佳效果。

3.3 心理暗示与自我鼓励法

下定决心摆脱手机的困扰离不开心理暗示, 可以在每天开始就在心里暗示自己, 没有手机打扰的日子好清静, 很舒服。每天可以设定一定量的“低头”时间, 如果一天下来达标了, 可以适当的形式鼓励自己, 进而促进自己下一步的积极性, 不断努力调整, 摆脱“低头族”的“高帽”。

摘要:随着通讯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能手机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产生的手机“低头族”变得相当普遍。低头族不仅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更会影响社会人际交往。笔者试图通过低头族的行为和心理来分析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帮助“低头族”“抬起头来”。

关键词:低头族,行为,心理分析,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昌镐.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2.

[2]韩登亮, 等.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12.

【受众逆反心理分析——王权凯】推荐阅读:

逆反心理的涵义和类型07-10

浅谈声乐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论文07-05

上一篇:我和表哥优秀作文下一篇:融资结构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