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推进总结

2024-06-20

数字化推进总结(8篇)

1.数字化推进总结 篇一

高效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推进学院数字化建设

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而计算机数字化校园的建立,正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使得教育迅速走向网络化和数字化,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并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一、什么是数字化校园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是最早出现的数字化校园概念。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接受数字化概念,引出“数字城市”、“数字化校园”等各种概念。

因此,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就是: 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的优化、协调,从而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

二、数字化校园特点

资源共享化:数据资源是数字化校园的统一的数据存储访问集合,由共享数据中心以及文件、目录、关系型数据库等基础构成。建立以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平台,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数据资源,使整个数字化校园的新系统、不同时期已经建设的己有系统的数据能够有机的集成,保持所有应用数据的统一和一致,并为整个学校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足够的、全面的数据保障。

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校园突破了原有的校园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多方位的变革,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实践,数字化校园的研究已从重技术研究转向重管理研究。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既包括行政管理,也包括技术性管理,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校园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自上而下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多方位的变革。

服务系统化:数字化校园不仅是为学校创设一个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的管理环境,而且也是一种影响教育教学观念、手段、方式及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文化。数字化校园彻底变革了以往办公的传统模式,由以往的人工模式转变为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智能模式,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在教师办公、教科研活动、各类考勤等方面,数字化办公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形式网络化: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环境、资源、活动及管理的数字化,建立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学校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师们便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把新的理念、方法和措施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管理的环节。教学个性化: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突出新课程的理念后,师生活动由被动无“趣”向自主学习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个性化教学,应用新课程理念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便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意义

数字化校园将学校内部的相对独立分散的业务系统,进行统一整合和有效的集成,对集成数据按标准进行验证,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从而提升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提供无纸化的学校网上办公平台。

1、解决高校信息孤岛

2、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为师生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

4、体现决策管理水平,及整体综合实力

5、有助于教学模式和观念的转变

6、辅助学校领导决策

四、如何高效利用数字化校园

1、加强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和认识。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学校教育改革、科研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制定“数字化校园”的长远目标和分阶段建设目标,在目标指导下,确定各个阶段的建设内容和建设重点,确定建设原则、方法和路线等。

2、高效利用数字化校园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它的建设实施不但需要学校对自身业务及数字化校园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而且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学生的积极配合。

3、指导和培养师生形成必要的信息素养。目前学校对于数字化校园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老师到学生对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都没有好好的利用起来。要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教师是主体,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因此,培养一支观念新、素质高、勇于创新、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关键。此外,还要提高各部门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达到会用并喜欢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为此,我们要组织进行专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应该从新生入校时就作为一项对其进行培训与讲解,比如学生门户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

2.数字化推进总结 篇二

回顾过去的一年, 我们欣喜地看到, 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群众就医环境的同时, 更加重视了基层卫生队伍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接连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大大激发了广大乡村医生扎根农村、提高业务水平、服务基层的热情, 对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疑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刊自创办以来就把乡村医生的素质建设作为办刊的主旨, 利用杂志平台传播和交流适合乡村医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注重刊出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可读性, 努力打造适合基层需要、读者喜爱的栏目, 如专家论坛、执业助理医师 (全科) 进修教育讲座、农村适宜技术等。为满足读者需求, 帮助基层医生提高撰写医学论文的能力, 从去年开始, 我们还收集了日常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以实例摘要的形式每期刊出一则“请你评议”, 同时请专家简评, 与读者互动。

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将一如既往, 把乡村医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方向, 继续抓好杂志质量管理, 在办好原有栏目的基础上, 新增“儿科危重急症急救讲座”, 特邀全国著名儿科专家胡皓夫教授带领的河北省儿童医院专家团队撰稿, 希望对提高基层医生处置儿科常见危重急症的能力有所帮助。为帮助部分基层读者复习学过的知识, 参加医师执业资格考试, 我们与环球医学网校合作, 新辟“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栏目, 并通过网络进行考前辅导。

近年来, 互联网科技期刊正在迅猛发展, O A (open access的缩写, 即“开放获取”) 成为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出版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和阅读方式, 不仅保留了纸媒体的传播和交流功能, 而且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声、像、图、文、动漫结合, 通过形象、生动、直观、互动的操作、演示, 提高学习效果, 只要能够上网的地区都可以实现网上阅览全部或需要的部分内容, 而不受时间、地域、读者人数的限制, 就像把优秀的老师请到读者面前来, 是一种“会说话”、有示教、多功能的期刊, 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基层医务人才的一种好途径。它既避免了传统印刷、发行 (邮寄) 环节, 节约纸张和费用, 而且由于出版周期短, 快捷、方便、信息量大, 更适合农村, 特别是边远地区。经过一年的努力, 我们已经完成了两期网络版“试刊”, 制作了“演示版”, 听取部分读者的意见。目前, 我们在环球医学网校的大力帮助下, 正在加紧本刊网站的后台建设, 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3.有效推进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建设 篇三

关键词: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

当前数字化技术不断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油田作为重要的产业应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建设数字化管理,保障油田的管理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油田企业的良好发展。

1 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

1.1 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对所管理的对象以及管理的行为进行量化,以此实现计划、服务、协作、探究和创新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方式的总称。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实质是一套连接地面与井下的闭环信息采集、双向传输和处理应用系统,能够伴随作业进程实时地指导勘探开发方案的执行和相关技术的应用,是覆盖所有主要价值循环过程的一个闭环系统。因此,是涉及勘探、评估、开发和开采领域的各项新兴技术,对油气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重大影响,而其中遥测、虚拟现实、智能完井、自动控制和数据集成是组建数字油田的关键技术,而相关研究表明,数字油田技术能大幅度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油田平均采收率可从现在的30%提高到50%以上。此外,数字化管理主要是以管理生产流程为基本目的的信息化系统,是油田企业在信息系统相关功能的扩展和延伸。数字化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了三大层次:①以前端基础的生产模式相关流程控制为重点功能的生产管理系统,这一层次主要是来实现对单个油井、单条管线以及单独的采集站等基础生产模块的相关远程操控和管理;②处在中段层次的生产管理体系;③针对后端方面的,以油气存储管理、经营模式相关管理为核心的支持与决策系统。

1.2 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应具有合理确定检测点数据。在油田的数字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根据原本油田目前的真实状况,与井场的生产工艺手法相联系,把降低建设的成本作为前提,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抉择,将数据检测点进行优化并统一规划检测。就油田增压点数字化设计这个例子来说,这个站点的生产与管理任务和所管辖的巡视、保护工作。密闭分流装置的连续液位、收球筒原油出口温度以及压力以及泵的入出口压力以及外输原油的温度等作业时的真实数据,这些都是监测点检测数据时的关键。必须要立即处理作业时的数据与采集回的视频数据,要确保作业时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地在增压点内实施远程监控控制输油泵。以上是监测点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其次,应不断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油田的安全环保密切相关,根据油田发展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升级与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油田企业应选择经济实用的数字化监控设备,盲目地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会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构建数据软件中心和数字管理系统,数据的采集工作要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测采集,并存储、探究、分析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及时上报数据分析的结果,使数字化管理更充分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再者,应促进管理流程创新。只有极大地提升油田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保障石油项目生产力的协调性。运用最先进、最高级的模式来搭建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各个工作区域自身的组织构造,以便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

2 油田数字化管理设计技术

2.1 油田数据采集技术 传统的人工数据采集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通过利用机械化的采集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数据的实效性和精准性。后期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是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模块,油田生产时的关键数据主要有利用温度变送器采集到的原油温度数据和通过其他测量仪器采集到的液面高度数据等,可以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表等设备的开展采集,以更好地完成油田生产数据的采集工作。

2.2 数据识别技术 将采集完数据之后,通过这个数字管理化平台供应的功能还可以是第三方软件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在后期必须要做的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控制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目的。示功图智能识别、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集油管线安全判断等的信息都是这个数据的处理功能,在计算机数据应对上,这个数字化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是饼状图的形态展现,较为直白直观的警示相关的工作者,把作业的稳定与安全做到最好。在数据处理上不但可以对数据展开较为直白的表现外,而且还可以把最准确的数据当作基础,把真实的数据通过函数来表现,若是这个数据跟基准数据有很大的偏差,必须及时提示。就是通过这一原理来实现示功图智能识别的设计。第一,数据传感器把抽油机的作业参数传到数据的解决中心,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画出目前的示功图,第二,把示功图跟标准图作比较且展开深入的探析,最终得出当前的工程情况,这样来警示相关的工作者必须高度认真、负责地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安全与稳定性。

2.3 远程控制技术 油田数字化管理平台采用远程控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同时远程控制技术还能够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远程调配连续进行地输油作业,通过视频技术采集到当前工作环境的视频画面,工作者根据显示的实况,在作业现场实施启动或是暂停,实现自动投收球作业,远程掌控抽油机的启动和暂停,进一步提高了油田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数字管理平台还能够及时发展当前工作环境里出现的异常情况,对工作者进行语音的提醒。

3 结束语

总之,数字化管理是新时期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油田企业要把握好机遇,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加快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石油能源的正常、稳定生产,进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潘峰.油田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传播,2011(07):27+34.

[2]杨世海,高玉龙,郑光荣,安玥馨,章瑞.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探索与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05):1-4.

[3]王洪福.大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丑世龙,陈万林.长庆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建立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0(20):67-68.

4.数字化推进总结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导向,以我区八届三中全会“发展幸福教育、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将数字化作为实施科教兴区的开路先锋,以数字化促进现代化,通过数字化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满足居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区,为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全面建设美好幸福新开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合理、稳步开展、逐步推进、分步实施”为方针,并以硬件建设为基础,资源利用为重点,队伍整合为根本,全力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推动全民学习,努力实现社区教育的普及发展。20XX年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初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区域特点、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1、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学习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开平区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网”,构建开平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主干速率不低于100Mbps。服务平台可实现百万级用户注册管理、10万人在线学习、5万人在线课程学习、1万人视频学习,实现万户同时对课程进行选择、学习、考试,并具有信息交流、博客,记录、管理学习和考试等功能。依托平台建立居民在线学习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社区居民可利用家庭计算机上网,登录“开平区社区教育学习网”学习。

2、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平区社区教育学习网”服务平台在学习内容、课程数量上,用以本社区成员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少于500单元,包括数字化视频、电子图书、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通过引进、自建、购买和资源共享等不同层次的建设,不断为社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3、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设在开平区成人教育中心)要建成2个以上数字化电教室,配备20台以上计算机、投影仪1套,用于集中辅导和学习培训。社区学校和市(村)民学校要建成1个数字化学习分中心和社区数字化学习点(或数字化电教室),配备计算机20台、投影仪1套,用于居民集中学习培训和辅导。

4、建立数字化学习辅导和管理的师资队伍。数字化学习师资队伍要适应数字化学习要求、相对稳定、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要配备专兼职教师3人以上,数字化学习分中心要配备专兼职教师1人以上,社区数字化学习点要配备兼职教师1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师资,可以采取聘用辖区科技人才、专业教师,招聘社区志愿者、学校兼职教师等多渠道获得,为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培训和服务。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必须配备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机房、数字化学习教室的维护和正常运行。

5、制定数字化学习培训管理制度。通过借鉴优秀案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制定数字化学习工作人员职责、资源采集、信息发布、培训管理、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和电子阅览室对外开放等,行之有效的学习管理制度,为居民数字化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6、引导居民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全新学习模式,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要求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同时也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要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登录“开平区社区教育学习网”学习,并利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类网上学习主题活动。

7、建立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考评机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的居民比率达到40%以上;社区居民网上学习的实名制注册率(按社区常住人口)要达到10%;实名制注册网上学习的居民,学时数达到10小时以上人数,应占实名制注册的三分之一以上;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满意率达到75%以上;区直机关、街道、乡镇工作人员要带头注册,带头学习,实名制注册率要达到90%以上;实名制注册率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区年终目标考核之中。

四、工作步骤

1、创建准备阶段(20XX年8月25日~9月15日)

根据《全国创建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评估标准》,在调查我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开平区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规划(20XX年—20XX年)》、《开平区创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实施方案》和细则等文件,并落实到区直各部门、社区学校,确保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2、开发网络平台阶段(20XX年9月16日~12月30日)

将我区成人教育中心作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家具有一定实力的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开发《开平区社区教育学习网》(简称:开社网),建立在线学习网络管理系统,利用合作公司的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打造适应居民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平台,推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力争今年在全省率先开通数字化学习网,开展“一站式”学习与管理,拓展居民数字化学习空间,改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环境。

3、局部推进阶段(20XX年11月1日~12月30日)

在全区确立5~6个有条件的社区学校,通过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复制、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复制、基本经验的复制,大力开展数字化学习培训。

4、实名制注册阶段(20XX年1月1日~1月31日)

为了正确引导居民登录“开社网”学习,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上网程序、方便浏览,制定行之有效的实名制注册措施和方法,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指导各单位工作人员和学习者注册和浏览,做好技术和服务工作。

4、全面推广阶段(20XX年2月1日开始)

根据数字化学习社区绩效考评机制,全区70%以上的社区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培训活动,完善后台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学籍管理、在线学习、交互练习、考试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的一体化全程管理,为注册学员建立网络学习的电子档案,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参加全国“数字化示范社区”评比的申请。

5、申报阶段(20XX年2月10日~20日)

按照《全国创建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评估标准》要求,区数字化学习中心拟定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情况报告、材料汇编、申报表和电子材料,于20XX年2月20日前上报唐山市社区教育学院。

6、自查迎检阶段(20XX年3月1日~3月15日)

首先,各单位要对照创建标准和细则,认真做好自查工作,落实各项任务,补差补缺,确保达标不丢分。其次,区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责任单位检查验收,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全区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创建工作情况。

7、全面开展阶段(20XX年3月16日开始)

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活动。依托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分中心和各个学习点,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登录学习培训。为注册学员建立网络学习的电子档案,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各社区学校数字化学习分中心、社区数字化学习点和数字化电教室,要按照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的统一部署,做到制度上墙、资料归档、培训正常、设备齐全的总体要求,对管理不善、设备挪用、未发挥作用的分中心和学习点,限期整改,未达标单位取消分中心和学习点资格,并追求单位领导责任。

五、工作措施

1、成立机构,加强管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以后,要专门成立行政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具有决策、协调、资金支持的职能;成立区创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领导小组,指导全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创建工作。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承担业务指导与管理、提供学习资源、学习的平台管理和服务等职能。要明确工作人员、落实管理工作职责,确保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章立制,落实考核。建立健全数字化学习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将工作目标纳入区直部门、社区学校的考核之中,区创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领导小组委托办公室,督查各单位落实情况,并列入绩效考核目标,对创建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年终给予表彰与奖励。

3、组织队伍,加强培训。积极抓好数字化学习师资队伍培训,加强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建立区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和各社区学校管理员联络制度,对管理平台建设、用户认证和安全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确保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创建工作运行顺畅。

5.数字辽源向智慧城市推进 篇五

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在我国也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目前超过50个城市提出建设目标,其中上海、宁波、武汉、佛山等明确出台智慧城市相关规划。本届论坛以“科学建设智慧城市 高效运营智慧城市”为主题,旨在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探究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典型模式与行动策略,寻求智慧产业与智慧应用的融合发展,通过政企合作做好智慧城市(镇)示范和推广。

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宁波市、河北省迁安市等在会上相继阐述了当地在智慧城市方面的规划和做法,来自吉林省的辽源市委书记姜有为所作的“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新辽源”主题报告,尤为引人关注。长达20分钟的专题报告里,辽源打造智慧城市超前的理念、丰富的成果,吸引了参会领导、专家以及国际国内参会嘉宾的目光,大家惊叹辽源之变。的确,辽源在“数字辽源”和“智慧城市”建设上精彩纷呈,可圈可点:

辽源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在“数字城市”、“基础网络”、“信息兴业”、“信息兴农”和“信息兴教”五大工程开展深度合作,为“数字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软通动力、大唐移动、吉林移动、吉林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的入驻,使“数字辽源”建设拥有了完备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

特别是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在辽源建成并启动运行,使“数字辽源”建设的应用项目全部具备了运行条件,重点规划的38个基础应用项目中“数字工商”、“平安城市”、“数字出租车监控管理”等14个项目已上线运行……

辽源,正在演绎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华美嬗变,正在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

解读辽源:用智慧建设智慧城市

“抓住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机遇,辽源走出了资源枯竭的困境,率先提出打造数字辽源,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策保障、社会参与,以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民生服务新模式,形成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论坛上,姜有为作的“积极打造智慧城市 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新辽源”主题报告,从把握智慧辽源建设方向、打牢智慧辽源建设基础、探索智慧辽源建设模式三个方面,对辽源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解读。

立足实际明确目标 确定智慧辽源建设体系

纵观辽源的发展,目标超前、明确: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以信息技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层次跃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事件和部件管理,提高城市自适应能力,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推进城市管理层次跃升;加快政务信息化和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建设层次跃升;建立民生需求数据采集系统和供给系统,提高调控公共资源能力,实现民生服务便利化,推进公共服务层次跃升。

姜有为说,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辽源重点打造三个应用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以商务应用、行业应用、企业应用为核心,加快建设智能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集散、企业协理、云计算应用等信息服务业,带动软件产业园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二是构建政务信息化应用平台,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扩大网上政务服务范围,重点建设网上审批、网上投诉、官方微博、政府公共服务呼叫中心等系统。

三是构建城市智能管理平台,依托东北云计算中心和应用软件基础平台,整合和分配城市管理资源,深化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管理和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实现对城市的科学、精细、长效管理。

实施重点项目 打牢智慧辽源建设基础

从2011年开始,数字辽源已经打牢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迈出了向智慧城市迈进的步伐。

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四大领域,辽源谋划实施38个基础应用重点项目。目前,已启动实施14个,其中含子项目22个,累计完成投资9.7亿元。

产业发展方面,一批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项目相继落户。7月9日,全国第三家、东北第一家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在辽源正式运营,以卓越云计算中心为支撑,以大唐移动、软通动力、上海象形科技等企业为主体的软件产业园已完成初步规划,9月份启动实施。到“十二五”末期,园内高科技企业将达到20户以上,销售收入将实现40亿元左右。

城市管理方面,重点建设数字环境监控、数字防灾减灾、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等15个系统。目前,综合平台建设硬件设备完成安装调测,形成业务承载能力,应用项目具备运行条件,数字集成平台建设完成,数字交通系统建成城市出租车监控平台,实现对全市1500台出租车的GPS定位监控管理。数字城管和应急指挥系统8月末完成。监督指挥中心、数字城市体验中心9月末投入使用,地下管网普查、城市部件调查和三维建模工作10月底完成,数字社区启动建设。

社会建设方面,行政审批服务网全面开通,电子监察系统启动运行,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行政服务提质提标。数字工商项目已百分之百覆盖到全市所有食品批发业户,平安城市管理系统在吉林省率先完成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服务系统整合,治安交通卡口监控系统建成,所有公共场所监控点全部接入监控中心,成为吉林省首个电子监控系统全覆盖的地级城市,数字安监中心也将于9月末联网运行。

公共服务方面,数字医疗、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市民“一卡通”、民生账单、数字教育等系统,为群众提供生活到生产、家政到出行的方便快捷服务。数字医疗7月底完成系统上线和数据对接等工作,“一卡通”项目数据中心建设将于7月末完成。

到2015年,辽源将全面完成“智慧辽源”规划项目建设任务,形成完整的“智慧辽源”运行系统。

探索多元投入 推进智慧辽源建设

在智慧辽源建设过程中,辽源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及时调整新方向,不但坚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的关系,而且积极尝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扎实推进智慧辽源建设。

政府主导作用是智慧辽源建设的根本,辽源市结合实际,组织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分配,对原有城市信息化系统按照“逻辑一体,物理分离”的理念实行整合、改造,坚持“交换共享、资源统筹”的原则,在保障智慧辽源项目建设相关企业利益的同时,也确保政府投资获得相应收益。

辽源还注重强化企业主体作用,与上海象形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就智慧城市运营签订框架协议,确定了以服务提供、自主盈利为目标的运营方向。建立以IBM、软通动力、大唐移动、吉林移动、吉林大学等公司和高校为合作伙伴的技术、人才支撑保障体系,整合各方面技术力量,建立创新应用、可靠运营、优质服务、资源共享、有效监管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兼顾政府公共服务和企业有偿服务的综合体,辽源尝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上提倡“小政府,大社会”,“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确保相关服务项目尽快建成。利用智慧辽源服务平台,推广服务外包、政务业务外包等模式,既减少政府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又保证企业收益。

此次论坛不仅学习交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更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在全国推进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员会,他们将在全国654个建制市里选择5个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根据目前的判断,辽源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城市规模、数字城市建设等条件,比较适合在东北做示范城市。

B

专家观点:辽源适合做东北的智慧示范城市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既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争创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现场,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们齐聚一堂,就智慧城市及相关产业最新发展动态,产业发展导向、前沿研究、最新技术标准等进行交流和探讨,部分专家还针对“数字辽源”的现状建言献策,为辽源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意见。

建设基础好 领导重视程度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辽源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锋城市,非常有特色,“数字辽源”已经把数字城市推广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数字教育,包括智能的交通、医疗等等都融合在一个平台上,所以发展很快。我认为,辽源要更加智慧地推进城市化建设,要做到:第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系统谋划城市的发展,把城市发展归纳到一个信息化的系统中间去,从更长远、更广泛的角度,以更多新的视角看待城市,把城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第二,更加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数字城市建设中间可知性,可落实,可检验,可考核,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辽源的数字城市的建设;第三,就是要从现在科学应用角度思考,特别是要用尽可能新,尽可能廉价,尽可能创新的信息技术来应对和解决发展中间的问题。

辽源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基础很好,市委、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很高、信心很大,希望辽源的智慧城市建设能给整个东北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带去更新、更好的经验。

智慧城市与管理结构吻合 影响不可估量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智慧城市的建设对辽源十分重要,因为它恰好处于中国面临的五化交集,将直接而深入地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并且给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智能城市的建设对辽源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智慧城市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恰好处于各种信息技术新的浪潮交集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些大数据技术、数字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感知中国技术都是智能城市所需要的技术,而且远远不止这些。智能城市恰好和中国的管理结构相吻合,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市政管理,而智能城市是一个极妙的抓手,在推动城市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辽源已经自发吹响了建设智能城市的号角,各种IT企业纷纷踏歌而行,这将是一项宏观而广阔的工程,其影响不可估量。

智慧城市建设需协调好三大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辽源和许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一样,在建设智慧城市时,需要协调好三大关系:第一,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应该是两轮驱动,不能离开技术创新,也不能离开金融创新;第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市场的机制与政府引导,就是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第三,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基础硬件和环境软件两个基点,两方面建设并重。

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辽源具有前瞻性思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董云庭: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改变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包括政府的工作流程,服务部门的服务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相信辽源具备良好的基础,政府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思路,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辽源一定能够实现。

通过辽源成功模式 扩散到全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规划部部长万碧玉:我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一直在从事研究各种不同城市、城镇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在华南、华东、环渤海湾开展了很多调研工作,目前更关注东北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辽源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基础非常好,已经有像大唐移动、软通动力、象形科技这样比较知名的公司做了“数字辽源”基础建设方面的工作,智慧城市的规划也细致、周密。

辽源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研究智慧城市方面提供了参考,规模不大,有着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它是一种模式创新。

我们希望通过辽源信息化试点示范城市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功,能把这种模式扩散到全国,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辽源这种产业集群,如IBM云计算的落成,扩散到整个东北区域。

聚焦:什么是智慧城市?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城市面临着人口膨胀、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各国政府、技术专家与工程界都在致力改革,努力改进,积极处理各类问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示了全世界对此的探索与解决方案。自IBM提出“智慧地球”后,目前,“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热点的话题。

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在信息感知、智能分析、后期运营、信息互联、管理决策等方面更具智慧的城市(镇)。

6.数字化推进总结 篇六

平湖市数字城管稳扎稳打,将治水行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助力推进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以“治污”为抓手,开展河道保洁专项采集。加强河道巡查力度,以市区东湖景区、解放路市河、葛家塘、黄姑塘、平湖塘等主要河道为重点,围绕绿萍、漂浮物、垃圾、油污等问题专项采集。采集问题一旦立案,立即派遣至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治污水,保护水环境。数字城管案件中,河道不洁类问题769件,均已妥善处理。

二是以“排涝”为抓手,清查市政排水设施隐患。城市排水设施的是城市排水防汛防涝防洪工作的基础设施,数字城管高度重视雨水井盖、上水井盖、污水井盖、雨水篦子等各类排水设施,尤其关注设施破损、丢失、堵塞、满溢等问题。排查安全隐患,保障设施发挥防洪水、排涝水的功能。据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统计,排水设施问题已解决692件。

三是以“节水”为抓手,关注消防供水设施维护。在马路两侧、景区、公共场所,人们很容易看到消防栓等设施,消防设施因其特殊作用,分布范围广且数量多,设施破损、漏水、水管破裂等现象屡见不鲜。数字城管将消防设施作为常规内容,保供水、抓节水,将损失降至最低。仅消防栓漏水问题,数字城管已处理163件。

四是以“供水”为抓手,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一直以来,为更好的发挥数字城管全新管理模式,数字城管与相关责任部门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联动机制,及时派遣、及时反馈,专人负责、保持沟通,使数字城管案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水务集团、环卫处、城投公司、水利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在处理供水设施、河道保洁、河道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7.浅谈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推进 篇七

1 档案管理数字化须遵守以下原则

档案管理数字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将传统的各种原始档案 (如纸张、照片、实物、录音、录像等) 通过扫描、转换、转化、压缩等各种手段形成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利用的数字文件 (如图像、音频、视频文件等) , 进而对这些文件进行识别、压缩、加密, 存放于各种海量存储介质上 (如硬盘、磁盘阵列、光盘库、光盘塔、磁带等) , 并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企业内部网、国际互联网向档案利用者提供查询信息。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时必须坚持档案的可行性、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安全性等原则。在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

1.1 在处理和存贮数字化档案信息时, 要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内容与档案原件相吻合;

1.2 通过文件级录入或扫描方式得到数字化档案信息要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

1.3 保证档案信息内容不泄密。

目前, 通过互联网传播计算机病毒、窃取机密信息、破坏数据库、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行为日益增多。在档案库藏信息开发工作中, 要特别注意对数字化信息的安全防护: (1) 作好备份工作; (2) 使用正版软件, 强化预防病毒和查杀病毒的措施; (3) 对机要档案在数字化过程中进行加密; (4) 在网络建设的同时, 开展防火墙建设; (5)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机房管理、软件管理、操作管理、数据管理和监督管理等。

2 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 离不开基本条件的支持和保证, 其中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 技术条件。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程, 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存贮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 技术是档案数字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

2.2 网络基础设施条件。

要实现网络化利用就需要一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前提, 如局域网的建设、信息资源网站的建设等。而网站建设一般包括域名申请、服务器配置、网站规划、网页设计、系统配置、主页发布、数据库系统开发、网站宣传等内容。所以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关系着能否把数字化档案信息在网络上发布。

2.3 资金条件。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利用, 其中需用投入大量的资金, 档案部门有没有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经济实力, 这是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时必须要考虑的。

2.4 人才条件。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新知识、新技术应用的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 需要各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基础, 比如系统分析与设计专家、系统管理与维护专家、信息管理专家、法律专家等。人才问题关系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成败。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新型的档案专业人才。为了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 我们需要努力提高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素质。而目前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在意识上或者是技术上都和国际的标准相差很远。这也是严重阻碍着我国数字化档案管理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真正在档案工作上做到和世界接轨, 我们必须大力培养自己的现代化档案人才。现代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信息、科技、语言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需要复合型人才, 他们不仅能善于管理档案, 而且还要了解产品技术特性。 (2) 对数字化管理的游戏规则, 还缺乏了解和适应。在我国档案逐步数字化的过程中, 纸质材料与电子文件并存的情况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 而由于我们对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情况不熟悉, 容易引发许多问题。例如, 国内标准纸规格是16K、18K等, 加入WTO后纸的规格发生了变化, 国际标准纸的规格是A3、A4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档案人员应立即行动, 定制档案卷盒、档案卷皮, 从而把案卷装订的既规范又美观。对电子文件的磁性材料应远离磁场, 同时最好采用防磁性装具存放软盘, 否则就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由于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有时可能会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而造成文件被偷盗、被修改, 甚至造成系统崩溃的情况, 现阶段难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绝对安全, 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员不但了解档案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 还要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保密和反黑客任务有充分的认识。例如, 对于数字化档案的保密问题, 我们就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保密机制。在档案管理软件的研制、安装和使用上, 必须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国保发[1998]1号) 文件的各项要求, 加强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和系统安全监控管理等基本功能, 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3) 硬件设施缺乏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而目前我国的硬件设备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对数字化档案馆形成辐射全国的信息管理网络的能力。

3.2 发展建议。对上述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首先要为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资源保障和人力保障。加强数字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加强环境改造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如购置、开发一定数量的应用软件, 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 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 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满足社会各界广大用户的需求, 使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转, 保持旺盛生命力。

其次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档案、图书、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信息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多方面才能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这要求我们调整档案管理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 培养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维修, 从而保障各种专业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快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加强现代知识的学习,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管理知识及电子文件的管理知识, 具备一定的适应数字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

第三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正确解决数字化进程中录入与检索、保密与开放、资源共享与资源权属关系等问题。正确处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 纸质档案的信息内容附在纸质载体上, 与纸质载体密不可分, 因此真实性和原始性容易鉴别, 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也就比较强。但受载体形式限制, 纸质档案信息密度比较小, 所需存储空间比较大。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通过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附在磁盘、光盘上, 不能在载体上直接读取, 必须通过计算机等专用设备的再转换, 虽然存储量大、节省了贮存空间, 但在信号转换过程中, 由于受载体的转换条件、存贮介质的稳定性和技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或删改, 却不易被察觉, 因此对电子档案真实性的鉴别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该积极实行“双套制”保存电子档案, 既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也保存对应的纸质档案。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 如何提高档案部门信息管理和使用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办公效率, 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已成为档案部门实现信息现代化管理的主要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电脑网络及其他数字平台的应用, 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可能。针对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推进

参考文献

[1]赵春晖.浅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Z].

[2]王庆丽.数字化档案管理之我见[Z].

8.数字化推进总结 篇八

强化组织保障,搭建创建平台

学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实施细则》,把评估细则进行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校园网管理条例》等系列数字化校园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全校上下形成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动力合力,形成人人关心并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微机室建设。学校配套设施标准化微机室4个,品牌计算机220台,生机比7∶1,满足最大班额教学使用。二是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学校按48个教学班规模装备了48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装备多媒体功能室12个并接入互联网。投资21万元建成全自动录播教室,最大满足教学使用。三是加强教师办公设施配备。学校为教职工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台式机。每个办公室均配备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四是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建有校园网站,信息点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场所,保证了校园网在各种环境下的高速和畅通。五是加强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学校建设总面积184平方米的机器人活动室和教室各1个,配备机器人20套,满足了分组教学和学生活动需要。六是加强资源库建设。学校以购买和自制相结合,充实学校资源平台。

规范使用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开好信息技术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4-6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严格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进行考核,并将信息技术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校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信息技术资源,组织学生比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为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每学期制定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并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开展网络教研。为加强教师教研交流,学校组织教师在博客中进行网络教研活动。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学校组建学校博客圈。各教研组每个月重点推出一节研讨课或一个研讨话题,引领教师开展交流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打造数字化课堂。学校制定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将科学、熟练、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纳入评价指标。目前,学校全体教师均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形成了多类型数字化教学方式。

几年来,学校15名教师在山东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中获奖。1名教师辅导学生团体参加全省机器人比赛获一等奖。

普及软件应用,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完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强化培训,促进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熟练利用校园网数字化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实现了信息处理、日常工作安排、文件收发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效率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发挥创建效益,推进特色发展

学校工作数字化。学校网站通过改版升级,内容逐渐丰富,架构逐步合理,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育网站二等奖。各处室级部拥有各自部门专栏,及时更新,方便教师了解各部门工作动态、查询信息和即时交流。同时,学校还建有多个专题网站,彰显数字校园特色。

教学管理数字化。每位教师在校园网建立了工作博客,教学计划、备课等教学常规内容能及时在博客发布,促进交流研讨,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监控、反馈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德育教育数字化。学校组建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丰富文化生活。学校德育活动和信息技术整合,每学年都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组织师生、家长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结合节日专题教育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全校集体收看《安全专题片》等专题教育内容。

上一篇:新学期的开学校长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隐隐约约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