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

2024-10-22

创伤骨科(共8篇)

1.创伤骨科 篇一

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

作者:冯娴 韩轶梅 郭鑫华

摘 要目的:提升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方法:掌握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结果:通过对68例创伤骨科多发伤进行抢救,成功的为67例。结论:掌握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的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观察要点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骨科合并多发伤病人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6~76岁,平均

36岁。开放性损伤36例,闭合性损伤32例。以颅脑损伤为主5例,胸部损伤为主41例,腹部损伤为主22例,3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8中发生休克67例,1例经抗休克治疗,血压不升,救治无效死亡。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1],即使这些损伤单独存在也可以危及生命。多发伤不是各种创伤单独的相加,而是一种对全身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较严重的损伤,多因严重休克、大出血、呼吸障碍等而死亡。创伤骨科多发伤较单一部位创伤严重得多,复杂得多,因此在护理多发伤患者时,应分清主次,正确判断重要损伤部位,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护。

2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

2.1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时间短促,不允许耽搁时间。对明显威胁生命的严重伤必须立即有针对性地给予生命支持,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2.1.1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迅速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以及搬动伤员时的障碍物,使伤员迅速脱离现场。搬动时动作要轻柔,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拖拉出来,造成继发性损伤。

2.1.2抢救重点

维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尤其是活动性的大出血;准备呼吸骤停的抢救;做好伤肢的外固定。

2.1.3救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

如舌钳、吸引器、给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加压包扎止血、伤肢外固定等技术;一般外出血,加压包扎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不可盲目应用止血带;对失血不十分严重,且能在半时左右到达治疗单位的伤员,不一定在现场给予输液,以免耽误更多时间;窒息是现场和输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鼻咽部出血、分泌物和呕吐物阻塞,以及昏迷舌后坠等引起;防止窒息的措施:将伤员头偏向一侧,用手或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将舌拉出,窒息多半可缓解。因此,不少急救专家呼吁,急救人员应把传统上对止血带的注意力转移到舌钳上来。

2.1.4现场抢救的其它重要任务

做好现场观察,了解伤因和外力情况;受伤确切时间,最初发现伤员时的体位;场地被血迹污染的范围大小,初步判断失血量;神志情况,以及呼吸、脉博变化等。

2.2 运送途中的救护

2.2.1目的:

保持救护工作连续性,一旦伤情恶化,在途中必须及时给予积极处理。

2.2.2要求:

救护车内要有完善的急救设备,能通过闭路电视等通迅设备与急救单位保持联系,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应初步掌握伤情,对伤员创伤的严重程度有一正确评估,按创伤部位、损伤程度归纳成四项,用数字标出,名为创伤指数;救护人员在几分钟内,即将伤员初步分类,按创伤轻重程度,送往不同的治疗单位,保证危重伤员得到优先处理。

①轻伤:指数2-9不须住院,在急诊室观察即可;重伤:指数10-15可住院治疗,一般无生命危险;严重伤:指数17-20必须住院,死亡率较高;危重伤:指数21以上,死亡率高,指数17以上多半有多发伤。例如:1例伤员为四肢伤=1,有出血=1,血压8.0kpa=5,呼吸困难=3,神志清楚不打分(=0),创伤指数=10,属于重伤。②伤员到达急救室后的抢救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措施是否得力,针对性是否强,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专科,因不论哪个部位的伤情多么复杂,威胁生命安全的主要是因为: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大出血造成→循环功能衰竭。③早期急救重点:清理呼吸道→给氧→止住活动性的大出血、紧急闭合开放性的胸部伤、输液、输血等。这是外科急诊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目的:及时处理,缓解伤情,赢得进一步的治疗时间。④首先做到:清理呼吸道,给氧,止血,闭合胸部开放伤。数分钟做到:脱去衣服,将伤员移到治疗台上(按颈部骨折要求搬动伤员),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做交叉配血试验。10分钟内做到:对伤员进行重点检查,明确损伤部位,已经给予处理的效果,组织有关专科会诊。30分钟内做到:复苏,抗休克,做好术前准备;明确哪些部位必须手术,哪些部位可暂缓处理,哪些可延期处理。断离肢体保存应迅速冷藏,禁止冷冻。3创伤骨科多发伤的观察与护理

创伤骨科多发伤的观察与护理首先要做到初步观察:神志、面色、外出血情况,伤肢姿势,衣服撕裂和污染程度等明显特征。对下一步进行哪些急救处理,可提供十分重要的依据;其次是重点检查:紧急情况下,全面细微的检查,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但急救开始或伤情稳定之后,应迅速进行有重点的系统检查,以免漏诊与误诊;再者是按A、B、C、D、E、F顺序检查:A-呼吸道B-呼吸C-心脏D-消化系统E-排泄F-骨折或按照cradiac plan字母的顺序检查:C-心脏R-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颅P-骨盆L-肢体A-周围血管N-周围神经;而后的注意要点:颈椎骨折合并颅脑颌面伤,颈椎骨折容易漏诊。骨盆骨折容易合并膀胱、尿道损伤。股骨近端骨折可合并髋脱位。重危伤员的化验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气分析等,对观察伤情变化有重要价值,应急时进行。

3.1胸部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有节段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由此引起的反常呼吸,张力性或开放性血气胸。

肋骨节段性多发骨折,体征明显,常发生反常呼吸,每多一条肋骨骨折,胸腔脏器伤的发生率可增加10%;注意观察呼吸运动时有无胸廓塌陷等;半卧位;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按闭式引流护理),注意观察血性引流的量;闭合损伤:用胸带固定,止痛,有利于呼吸;并发症:肺部感染,应给予定时雾化吸入,以利于排痰,协助抗炎治疗。

3.2 颅脑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伤员的神志是清楚还是昏迷是判断伤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来院时清醒,伤后有昏迷史,应检查有无脑神经的病理反应,更应注意颅内损伤体征的继续出现; 每15-30分或1小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脉博、呼吸; 如果伤后清醒,来院昏迷或伤后立即昏迷,并持续加重,则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果伤后出现昏迷,症状持续不变,则有脑干挫伤的可能;如果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软瘫或痉挛,脉博沉而慢,表示颅内压增高到危险程度,有紧急开颅的指征。

3.3腹部外伤为主伤员的护理观察要点

吸氧,开通二条静脉通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氧分压及心电图变化等;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发绀程度;二摸:摸脉博,摸肢体温度;三测:测血压。采用床旁B超、床旁摄片,减少搬动;密切注意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2];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足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

4小结

多发伤的特点损伤部位多;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明显外伤、隐蔽伤同时存在;不同系统伤的症状和体征互相影响;多半伤员不能自诉伤情;医护人员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开放伤,漏诊、误诊机会多。但只要掌握了创伤骨科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观察要点,迅速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就会提升抢救成功率并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盛志勇.多发伤见黎螯主编。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5。

[2 ]赵丽平.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护理观察要点.护理研究与实践,2005.2(1):16-17。

2.创伤骨科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组患者90例,男67例,女23例,年龄13~70岁,平均(32.4±5.6)岁。创伤原因:交通意外伤52例,高处坠落伤28例,其他10例。疾病种类: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27例,骨盆骨折21例,颈胸腰骨折14例,其他骨折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5例仅采取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遵循渐近原则。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创伤多为突然发生,患者身心承受巨大痛苦,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及预后的担心,易存在焦虑、烦躁、紧张等负性心理情绪,临床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就创伤的基本知识、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向患宣教,消除患者焦虑,积极乐观的应对治疗。(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术前准备,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从创伤至入院多伴有程度不等的失血性休克表现,需密切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做血常规、血型、血气分析检查。扣持呼吸道通畅,行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积极纠正休克状态,若患者气道因阻塞原因无法自主呼吸时,需及时将气道内异物和呕吐物、分泌物清除,必要时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呼吸道,排除肋骨骨折和气胸造成的胸廓反常活动,以使患者病死率降低。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需加强对引流液量和性质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1.2.2 术中护理干预

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巧,迅速的配合医师行手术操作,掌握常用药物的剂量、名称、用法、作用、注意事项、禁忌证。明确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正常值及与创伤疾病的相关性,全程实施无菌化操作,对患者的病情行全面监测,按医嘱行护理操作,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

1.2.3 术后护理干预

(1)疼痛护理:机体生理机能在骨折持续急性疼痛的影响下,会出现系列改变,可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止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2)并发症护理:a.压疮:患者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休息,易增加压疮发生率,临床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翻身,调整了解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床单需整洁干燥,并依据患者病情给予悬浮床垫在早期应用。以解除局部受压,预防褥疮发生。b.肺部并发症: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咳痰、扩胸运动的方法,有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后病室需保持空气流通,按时消毒,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c.泌尿系感染: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受到限制,需较长时间的卧床,排尿因姿势的改变存在一定困难。需对患者在床上排尿的方法进行指导,以降低术后尿管留置率,并加强尿道口及导尿管外管的消毒,对尿液的量和性状进行观察记录,行膀胱舒缩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康复。d.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长时间的卧床,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加,加大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术后早期双下肢需抬高并置于功能位,按摩和挤压腿部肌肉,对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和血运情况做好观察,指导患者行早期主动功能康复杂锻炼。e.便秘: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宜术前清洁灌肠,以降低便秘发生率,术后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对腹部进行按摩,以使便秘发生率降低。f.关节僵硬:骨折患者需较长的康复时间,需加强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g.肌筋膜室综合征:伤后24h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肿胀情况、温度、末端皮肤的色泽、活动程度、感染,对肌筋膜室综合征进行预防。

1.2.4 生活及出院指导

术后依据患者骨折的部位对舒适体位进行指导,就牵引术和石膏夹板外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指导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方法,加强末梢循环观察,行有效功能锻炼。骨科患者需要的康复时间较长,多数在家完成,指导患者将全方位的护理延伸至家中,取得家属配合,行出院健康宣教。按时复查,行用药指导、掌握功能锻炼的步骤和方法、合理饮食,保持乐观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并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及自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问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对护理效果加以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疾病掌握程度、精神状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骨科老年患者多、病情复杂、急诊手术多的特点,采用全方位针对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体位指导,术中生活体征监测,术后疼痛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用药、生活、功能锻炼指导,环境舒适度的护理,为手术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疾病掌握程度、精神状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柳晓丹,恒秀成,王俊杰.骨科手术患者焦虑的心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77-78.

3.创伤骨科手术术后治疗研究 篇三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随访的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5年,平均12.8个月。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05-01

术后感染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个疑难病,若不能有效控制不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使患者增加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天数,而且还有再次手术的可能。目前,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尚较少见,我院骨科自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随访完整55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55例中男38例,女17例,平均42.3岁,既往手术次数2~4次。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绿脓杆菌8例,铜绿假单孢菌3例,大肠杆菌9例,致病菌不明7例。发病部位:胫骨(胫骨下段为多)25例,股骨18例,肱骨3例,尺桡骨4例,内踝3例,腰椎2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进行病灶清除,尽可能的早期进行病灶清除,摘除游离死骨及大块死骨,对髓腔内外包括死骨断端的髓腔,进行病灶清除,清除髓腔内的炎性肉芽组织、瘢痕及脓液,为骨的再生创造有利环境,但对死骨周围的骨膜倍加保护。

术中42例患者取出内固定,13例患者未取出内固定,维持原有内固定, 其中2例患者在清创过程中使用高压脉冲枪进行冲洗;取出内固定组中有12例患者因为骨折不稳定,进行外固定支架固定,30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后维持石膏固定,10例患者进行骨牵引固定;术中有4例清创后进行了肌肉皮瓣移植;术后有44例患者进行持续冲洗治疗,其冲洗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决定;持续冲洗时间一般为7~14天;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药敏阳性者)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间为3周,其中有45例均超过6周。

中医中药治疗:急性期感染14例,主要以热毒内蕴为主,临床可见局部红肿、疼痛,可见脓性渗出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治以清热解毒中药;慢性期感染41例,其中气血不足型35例,因病情反复,表现为局部肿胀,伤口不愈合,脓液量大而稀薄,舌淡苔白,脉细,治以补益气血,佐托毒外出中药;肝肾不足型4例,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双膝酸软等表现,予以补益肝肾中药;气滞血瘀化热1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舌暗,苔黃,脉弦;予以清热活血解毒中药。以上中医证型为入院时的证候归类,随着治疗的进展会有所转变,再根据新的证型辨证用药,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中药汤剂,术口愈合后,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0.5~4个月。

2 治疗结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附骨疽疗效标准(试行)》来进行疗效判断。痊愈:全身症状及局部肿痛消失,患肢功能恢复,瘘道疮口愈合,X线摄片显示骨质破坏修复,死骨死腔消失,6个月随访未复发;显效:全身症状改善,肿痛消失,患肢功能有所恢复,瘘道疮口愈合,X线摄片显示骨质破坏部分修复,病灶好转;有效:全身及局部症状体征有好转,瘘道残留,疮口未愈,X线摄片显示骨质破坏趋于修复,病灶稳定;无效:经治疗后,全身及局部症状不能控制,X线摄片显示病灶继续发展。本研究55例病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5年,平均12.8个月,参照上述疗效评定治愈45例,显效4例,有效3效,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

3 结论

本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达到炎症治愈、骨愈合等多个目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理情况多种多样,不能用单一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们认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控制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于慢性感染患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耐药菌及MRSA感染,促进骨愈合,是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法。进行适度的清创及去除内植物,同时兼顾保持骨的稳定性,在充分控制炎症的基础上亦可进行一期植骨,选择性的持续冲洗,配合抗生素治疗等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重要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平均病程较长,有长期反复大量应用抗生素史,因此往往伴随着混合感染,耐药菌感染,MRSA感染不断增加,同时患者长期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经济方面已不能承受,因此,我们在治疗方面使用抗生素就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用药;如果未发现细菌,我们的经验是使用在骨中血药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克林霉素等。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感染的复发率。我们认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值得进一步再研究及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金;李清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02

[2]洪光辉;老年股骨颈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D];福建医科大学;2009

[3]曹卫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4.创伤骨科 篇四

一、锁骨骨折

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幼儿更多见。【概述】按解剖部位分类:①内侧1/3骨折,由直接暴力引起。可以合并第11前肋骨折;②中1/3骨折;③外侧1/3骨折。大约80%的锁骨骨折发生在中1/3部位。外侧1/3锁骨骨折义可分成两型:①无移位:啄锁韧带未断。②有移位:喙锁韧带已断。【诊断】 1.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有明确外伤史,以间接暴力多见。骨折部位肿胀、淤血、疼痛、患肩及上臂拒绝活动。

(2)查体:骨折部位肿胀、淤血、外观可有凹陷畸形.可触及骨擦感.锁 骨有叩痛。幼儿可根据外伤史;检查时,头倾向患侧.下颏部转向健侧.从撇下托起或提拉上肢出现哭闹或痛苦面容,提示可能有骨折。2.检查X线片可湿示骨折及移位情况,对疑有喙锁韧带损伤者,可加 拍对称持重时的X线片判定,即双手持4kg左右之重物譬垂直状态下拍双肩正位片。如喙突与锁骨间距加大及骨折端移位程度加剧,则表明喙锁韧带断裂。【治疗】

1.内侧1/3骨折

三角巾悬吊上肢4~6周。2.中1/3骨折

(1)儿童无移位骨折,用“8”字绷带外层用宽胶布加固,固定:3~4 周。

(2)有移位者先行手法复位,然后做“8”字形石膏固定,固定时间为4~6周。老人、粉碎性骨折应延长固定期,疼痛消失.两上臂高举过头时不痛,并可摸到锁骨内侧亦有动作,说明骨折部位已有连接。锁骨中1/3骨折不强调解剖复位,即使畸形愈合,亦不影响上肢功能。多次复位会产生骨不连接。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指征为:①开放性骨折;②有血管神经损伤;③骨不连接;④追求美观或早期活动要求手术治疗等情况。内固定方法有髓内针固定和接骨板螺丝钉固定。3.外侧1/3骨折

依据骨折线与喙锁韧带的关系可分为3型:

I型:骨折在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间,骨折相对稳定,无移位,最为常见。治疗上可选择三角巾悬吊保护6周左右。

II型:喙锁聊带与锁骨近端分离,骨折中度移位。因骨折段与喙锁聊带分离,骨折移位小易手法复位,原则上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周定治疗。III型:锁骨外端关节面骨折。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可手术切除锁骨远端。

二、肱骨近端骨折

【概述】肱骨近端骨折系指肱骨头骨折及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肱骨大、小结节骨折。【诊断】

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2.需拍正侧位X线片。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明显移位。但往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上肢不能上举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I型:无移位或移位<1cm或成角<45° Ⅱ型:解剖颈骨折(2部分骨折)Ⅲ剐:外科颈骨折(2部分骨折)lV型:大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V型:小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VI型:骨折脱位型(2、3、4部分骨折及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

1.无移位骨折

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三角巾悬吊等。1~2周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后即开始功能锻炼。

2.解剖颈骨折

易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保守治疗效果多不佳,可考虑切开复位及内同定,对老年人或难以复位固定的骨折可考虑一期行关节置换。

3.外科颈骨折

首选闭合复位治疗。对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外展型骨折不必复位,三角巾悬吊或石膏固定。内收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外展使固定。粉碎骨折如移位不大也可保守治疗。对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有软组织嵌入时,可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4.大结节骨折

单纯大结节骨折常有明显的移位,手法复位闲难,可行切开复位内到定。如系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脱位.肩关节复位后 大结节常自发复位。

5.小结节骨折

少见。多合并关节后脱位。骨块小可行保守治疗。若内旋受限,可行手术复位固定。

6.3部骨折和4部骨折

手法复位困难,应行切开复位、简单固定,尽量保留胧骨头血运。如发生肱骨头坏死,必要时可行关节置换。7.骨折脱位

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决定,2部骨折脱位首先行闭合复位。3部骨折掊位多考虑手术。4部骨折脱位、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劈裂时可考虑关节置换。

7.骨折脱位 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决定,2 部骨折脱位首先行闭合复 位,必要时进行切开复位。3 部骨折脱位多考虑手术。4 部骨折脱位、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头劈裂时可考虑关节置换。

三、肱骨干骨折

【概述】 肱骨干骨折多见青壮年患者,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伤 1% ~1.5%。

【诊断】 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瘀斑和畸形都比较明显。轻微外伤即产 生骨折时,应怀疑病理性骨折。

2.肱骨干骨折可分为上 1/

3、中 1/3 和下 1/3 骨折。肱骨中下 1/3 骨 折容易并发桡神经损伤,应检查有无腕下垂,伸指、伸拇和外展拇指 功能是否丧失,并详细记录。

3.拍正侧位 X 线片,上 1/3 骨折的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的近端,肱

骨上段处于内收位,中 1/3 骨折的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的远端,肱 骨上段处于外展位。

【治疗】 肱骨干骨折复位要求不高,接触面达 1/4~1/

3、成角畸 形不超过 5°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观的恢复。多次复位是肱骨干 骨折骨不连接的原因之一。1.非手术治疗

(1)U 型石膏夹

(2)悬吊石膏(4)尺骨鹰嘴突牵引

后两种方法已很少应用。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

(2)开放性骨折有条件的在清创时即行内固定。

(3)已产生骨不连接者。

(4)复位位置不满意,希望能达到解剖复位者。内固定方法很多,有各种接骨板、螺丝钉以及交锁髓内针等。

3.并发症的处理 桡神经损伤以观察为主,但应使用肌电图随访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四、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骨折,多发生于 10 岁以下。

【分型】 根据暴力来源和移位情况,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跌倒时,肘关节半屈或全伸位、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而达 肱骨下端,使肱骨髁上最薄弱处发生伸直型骨折。其骨折线从前下方 斜 向后上方,骨折近端移向前方,而骨折远端移向后上方,骨折处向前形成成角畸形;当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暴力由肘部传至 肱骨下端时,发生屈曲型骨折。其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骨折 远端向前上方移位。

【合并伤】伸直型骨折近端向前方或侧方移位,可压迫或挫伤肱 动脉、正中神经、桡神经。血管损伤后可并发前臂肌肉缺血性挛缩,导致“爪形手” 崎形。

【临床表现】肘部明显肿胀变形,有时出现皮下淤血和皮肤水疱。伸直型骨折时,鹰嘴与远侧骨折片向后方突出,骨折近侧端向前移,外形上似肘关节脱位。但骨折时仍保持肘后三角的关系。合并肱动脉 损伤时,桡动脉搏动消失。X 线片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1.对无移位或移位小不影响功能的肱骨髁上骨折,可用三角巾同 定。移位明显者需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

2.伸直型骨折复位时,用对抗牵引解决重叠移位,同时必须将骨 折远端推向桡侧,防止肘内翻。复位后,石膏固定,肘关节屈曲固定后,应密切注意末梢血液循环、手指的感觉和运动情况。手法复位不 成功,或因骨折部肿胀和水疱严重无法进行复位时,可行前臂皮牵引 或尺骨鹰嘴部骨牵引,经垂直牵引复位。如上述疗法失败,或为陈旧 性移位骨折,或疑有血管、神经断裂者,应及时切开探查。

3.屈曲型骨折治疗原则与伸直型相同,但复位的方向相反。复位后,用石膏托同定,肘关节置于半伸位或伸直位,一周以后改为功能位。

五、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于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下平面区域内的骨折,为关节囊外骨折。恢部位血供良好,因此很少有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但常可引起髋内翻畸形。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患者。患髋直接暴力外伤史。【诊断】 1.症状

(1)外伤后引起髋部剧烈疼痛。(2)髋关节活动受限。(3)不能站立、行走。2.体征

(1)患髋肿胀,局部皮下淤血。(2)下肢90°外旋、短缩畸形。(3)髋部前方压痛。(4)大转子有叩痛。(5)下肢传导叩痛。

3.辅助检查对疑有骨折的患者均应拍髋部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和分型。特别注意小转子区骨折情况。通常按照骨折后稳定程度分类: I型骨折:指骨折线自外上方向内下方延伸。

(1)骨折沿股骨转子间线延伸,自大转子到小转子而骨折无移位,属稳定性骨折。

六、股骨干骨折 股骨是人体最坚硬的长管状骨之一,可承受较大的应力,对行走、负重、支撑均起重要作用。股骨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且股骨周围有丰富的肌肉群,易造成广泛软组织损伤。此外,尚可能伴有内脏损伤,而导致创伤性、出血性休克。因此.骨折后的现场急救、全面检查和初期抗休克处理均十分。

七、髌骨骨折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背面与股骨髁形成髌股关节,是伸膝装置的重要支点,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作用力,维护膝关节稳定.同时也保护膝关节。

【临床表现】常因防止跌倒时滑倒,膝关节屈,股四头肌的强加力收缩所致;或跌倒后,髌骨若地,直接的撞击造成骨折。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忡胀、膝关节活动受限。

【诊断】髌骨位于膝前方皮下,一旦骨折,局部压痛、膝关节肿胀、皮下淤血常常十分明显。局部检查常能触摸到骨折凹陷区,仲膝功能诞火。注意排除髌韧带或股心头肌撕裂可能,X线检查可明确什折的类型和移位程度:

(1)横形骨折:骨折片有移位,还可伴有关节囊和髌骨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横向撕裂。

(2)粉碎性骨折:通常骨折移位较少,关节囊雨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也较少.但做什的关节面和股骨髁常有严重损伤。

(3)粉碎性骨折:少数髌骨骨折线呈纵形走向或昼边缘型骨折,膝关节轴位片可明确。此时应与双髌骨畸形相鉴别。【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适合于无移位、移位少于0.5cm、火节面平整或老年体弱的各类髌骨骨折。可采用加压包扎或各种抱膝同定。早期进行股

四、大肌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

目的在于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恢复伸膝装置连续和完整,膝关节和股四头肌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手术应尽早进行。方式主要有:

(1)切开复位髌骨周围缝合同定或闭合复位经皮髌骨周围缝合。(2)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内固定方法有:①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②钢丝或螺钉内固定;③形状记忆骑缝钉或抓髌器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和髌骨两侧股凹头肌扩张部横向撕裂。

(3)髌骨部分切除.适合于髌骨下极或上极骨折,切除不侵犯关节面的骨折片,将骨断端与髌韧帖近端或股四头肌远端缝合。

(4)髌骨全切除,适合于年龄偏大、严重粉碎性竹折。髌切除,将明显影响伸膝功能,故应慎重考虑。

八、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因胫骨位于皮下,常见开放 性骨折,可伴有骨髓炎、骨不连接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或其他暴力外伤史。外伤后局部 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异常活动。开放性骨折还可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诊断】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 隔综合征的发生。X 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 骨折)诊断上 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 CT 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 位、压缩方向及程度。

【治疗原则】 1. 无移位的胫、腓骨骨干骨折,可采用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后也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2.不稳定性骨折虽可在闭合复位后用夹板和跟骨骨牵引维持骨 折的稳定性,但固定时间较长且有再移位的可能。目前多采用交锁髓 内钉内固定,尽量采用闭合插钉间接复位技术,不强调骨折解剖复位,只要恢复力线及长度,达到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早期行关节功能锻 炼的目的。也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对于近端和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宜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 定的方法。采用接骨板固定时,宜微创操作,注意软组织保护及覆盖。3.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需特别注意软组织创伤处理,尽早变开放骨折为闭合骨折并改善骨折部血液循环。跟骨骨牵引可用 于某些开放损伤患者,而外固定支架也具独特优点,为较佳方案。髓 内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应谨慎使用。

九、胸椎及腰椎骨折脱位

胸椎及腰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和分类与C3-C7最常见的是屈曲型损伤,其巾以胸腰段交界处的楔形压缩性骨折多见。以骨折脱位最为 严重,常伴有脊髓的损伤。稳定的骨折叫保守治疗,不稳定及有脊髓损伤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分类】 1.压缩骨折

(1)仅前柱被破坏。

(2)X线:椎体前方楔形变,后缘皮质骨完整,椎体后缘高度正常,相邻椎体无脱位。可有后凸畸形。(3)CT显示骨性椎管结构正常。2.爆裂骨折

(1)中柱破坏。椎体后缘骨片容易向后方突入椎管压迫脊髓。(2)X线:正位片:椎弓根间距增宽,可有椎板骨折,上关节突外展。侧位片:椎体后壁骨折,椎体后缘高度降低,一侧或双侧终板骨折,骨片进入椎管。

(3)CT显示椎管的环形结构破坏,有骨片突人椎管内。3.安全带骨折

(1)后柱及中柱受到牵张暴力而前柱作为暴力的支撑轴相对完整。(2)X线:横突和椎弓根水平骨折。椎体后间隙增宽。(3)CT平扫多无阳性发现,矢状位重建有意义。4.骨折脱位

(1)指压缩、牵张、旋转、剪切等暴力复合作用导致的三柱骨折。.(2)X线:正侧位片均可见半脱位或全脱位征象;常伴有多发横突、肋骨、关节突、椎弓根骨折。(3)CT可有助于诊断。【临床表现】

1.外伤史、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2.合并脊髓损伤时可有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由于腹膜后血肿对自主神经刺激,肠蠕动减弱,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诊断】

1.体格检查,同时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记录截瘫平面及其 变化。

2.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3.X线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进行CT、MRI等检查。4.有条件时可进行肌电图检查(SEP和MEP)。

【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复位、减压、同定,避免二次损伤;积极治疗脊髓损伤、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注重功能恢复。1.不伴有脊髓损伤的稳定性骨折 睡硬板床;腰背部垫高以使骨折复位;根据病情可佩戴腰部支具。

2.不稳定性骨折合并不全性脊髓损伤 对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初步查体后即应该开始药物治疗,以减轻脊髓水肿,减少神经破坏。药物治疗包括脱水剂和激素(甲泼尼龙冲剂治疗),请参考后文。手术治疗的时间选择:

1.脊柱骨折合并不全性脊髓损伤者,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可以耐受手术,应尽早在伤后6~8小时内手术,超过8小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以便早期解除脊髓受压。

2.3周以上的陈旧骨折,如果存在不全性脊髓损伤或脊柱不稳定,也可手术治疗。

手术中应注意:彻底的椎管减压;稳定坚强的内固定;良好的植骨脊柱融合。内固定器械类型较多,目前多使用经椎弓根固定器械等,可视损伤情况和医疗条件加以选择。术后可佩戴支具保护。

第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L3、L4间隙突出,因L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2.脊柱侧凸畸形主要弯曲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例如,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曲,如向健侧的弯曲则疼痛加剧。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 14 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辅助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CT扫描和MRI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三)腰椎结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扫描对x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四)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五)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休息,辅以理疗和按摩,常可缓解或治愈。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

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可根据突出物大小,患者体质等决定手术方式,如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术,如手术对椎体稳定性破坏较大,宜同时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

第二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

【概述】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椎管(中央椎管)、侧椎管(神经根管)因某些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临床症状。

【诊断】1.典型表现:

(1)、本病由先天性椎管狭窄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狭窄所致。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下腰段为主。

(2)、多年的腰背痛,逐渐发展到骶尾部,臀部下肢痛,行走站立时加重,前倾坐位、蹲位时减轻。(3)、间歇性跛行。

(4)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少。

2.查体腰部过伸试验阳性为重要体征,脊柱后伸受限,过伸时 可出现下肢症状。下肢可有肌力、感觉障碍,跟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3.检查

(1)X线平片:见腰椎弧度改变,关节突肥大,椎间隙变窄,椎体

滑脱等。X线平片椎管测量只供参考。脊髓造影:可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梗阻。

(2)CT、MRI扫描:cT在显示侧隐窝的变化和神经根受压变形或移位方面有优势,而MRI可显示蛛网膜下腔受压的程度,直接观察到椎间盘纤维环膨出,在显示病理变化及周围关系方面具有优势。诊断步骤

1.初步诊断多年的腰背痛伴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少。腰部过伸试验阳性为重要体征,脊柱后伸受限,过伸时可出现下肢症状。

2.确定诊断根据临床特点及典型X线、CT或MRI扫描阳性结果确定诊断。

【临床分类】1976年wllli s和Mclvor将椎管狭窄症分为三类:中央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及椎间孔狭窄。此分类简单明了,临床易于应用,但这种分类方法小能包括所有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特点,小能提示狭窄的程度及于术减压范围。Arnoldi等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原因、解剖及病理生理,将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两大类及诸多亚型。第一类为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症,其中包括特发性和软骨发育小全性椎管狭窄症。第一类为继发性椎管狭窄症,其中包括退行性椎管狭窄症、混合型椎管狭窄症、脊柱滑脱或狭部小连椎管狭窄症、医源性椎管狭窄症、创伤晚期改变所致椎管狭窄症和其它代谢和炎症引起的椎管狭窄症。此分类方法根据腰椎管而定。同时也适用于脊梓其它部位的病变。这种分类方法详细反映了腰椎管狭窄的病理生理特点,全而分析可能发生腰椎管狭窄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1988年Lee等根据腰神经根管走行方向及形状特点、内容物、病理生理及于术减压的小同需要,将神经根管狭窄分为三类:神经入口狭窄。此区位于腰椎管侧方至上关节突下方。中间区狭窄,位于关节突关节及椎弓根下方。神经出口狭窄,位于椎间孔围绕的区域。此分类方法明确了神经根管狭窄的范围,对确定于术减压目的,减少对脊柱的损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有其极大的临床意义。【治疗】

1.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变活动方式、应 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闭。有效的理疗方法是腰肌强度锻炼和有氧健 康训练。用于软组织理疗的方法较多,包括:热疗、冰疗、超声、按 摩、电刺激和牵引等方法,虽较常用,但对腰椎疾患的疗效尚未得到 证实。

腰围保护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以减轻疼痛,但应短期应用,以 免发生腰肌萎缩。硬膜外激素封闭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方法仍有争议。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小能耐受,且经保守 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症状和体征应与影像学检查结果 相一致。单纯影像学改变绝不能作为手术适应证。必须强调:手术日 的是减轻下肢症状,而小是减轻腰痛,虽然术后腰痛也有减轻;手术 日的是减轻症状而非治愈。

(2)手术方式:腰椎管狭窄减压术式基本上分为广泛椎板切除减 压和有限减压两类。

(3)植骨融合间题:下列因素应考虑需同时行植骨融合术: 1)伴退行性变性椎体滑脱。

2)伴有脊柱侧凸或后凸:对腰椎椎管狭窄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行 广泛减压,有造成脊柱失稳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同时行关 节融合术,但并小是所有椎管狭窄伴侧后凸者均行融合术。是否同时 行融合术,取决于4个方而:①弯曲的柔韧性。如果在侧屈位X线 片显示弯曲可部分纠正,单纯减压有弯曲发展的危险;②弯曲是否台进展,若有进展就有融合的指征;③是台伴有椎体侧方滑脱,如有侧方滑脱则表明该节段小稳定,单纯减压会加重小稳定;④侧凸凹侧有明显的神经受压时,行凹侧椎板和部分小关节切除,难以达到凹侧神经充分减压,扩大减压需考虑融合术。

3)同一半而复发性椎管狭窄:当确定再次行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同时行关节融合术。因再次手术需增加小关节的切除,以扩大侧隐窝和巾央椎管,关节突关节切除超过50%会导致节段性不稳。复发性椎管狭窄伴有医源性滑脱时,再次手术要考虑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稳定性。

4)小关节去除过多:由于手术时小关节切除或切除>50%会引起小稳定,应同时行脊柱融合术,以防术后脊柱不稳或疼痛。如果至少 有一侧小关节的完整性保留,脊椎的稳定性就能维持。

(4)脊柱内固定:植骨融合是否同时应用内固定器械争议较多。内固定的目的是:纠正脊柱畸形;稳定脊柱;保护神经组织;降低融 合失败或提高融合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适应证为: 1)稳定或纠正侧凸或后凸畸形。

2)2个或2个以上平面行较为广泛的椎板切除。3)复发性椎管狭窄且伴有医源性椎体滑脱。

4)动力位X线片示,椎体滑移超过4mm,上下终板成角大于10°。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应以短节段固定为主,根据术者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5.出科小结 骨科 篇五

科室:骨外三病区

带教老师:

在骨外三病区的实习过程中,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护生守则,十分注重劳动纪律,从不迟到早退,遵守医院各项规定,服从老师分配及安排的各项工作,工作积极主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十分尊敬带教老师以及科室内其他的老师。实习过程中,待人诚恳,和科室实习生相处融洽,能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及同学做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制度,能够主动及时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归纳犯错原因,以防下次再犯。学习认真,态度端正,虚心学习不懂的知识,能做到不懂就问,遇到问题及时提问,以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对待病人态度和蔼,及时解答病人自己确定的问题,遇到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求教,不擅自做主,在上班期间定时与老师一同到病人床旁指导病人做康复训练,同时协助和督促病人家属做好基础护理,每次为病人换药的时候也会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关爱病人。

在科室内的各项操作能够基本地掌握,但仍需多加练习,熟练操作流程,积极地想将临床与理论相结合起来,并发现二者的区别。

实习学生:

6.创伤课件 篇六

一、创伤概述:

创伤是指机械因子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机体结构完整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二、创伤分类:

1、闭合性损伤:伤者体表无伤口(伤部皮肤、黏膜完整),如挫伤、扭伤、挤压伤、冲击伤;

2、开放性损伤:伤者体表有伤口,(大出血,严重感染,如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和火器伤);

3、多发伤:多个脏器或多部位损伤、死亡率较高,(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

4、复合伤:不同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不同性质的损伤;

三、创伤常见的原因及特点:

1、交通伤,特点:高能创伤,多发伤;

2、坠落伤,特点: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

3、机械伤,特点:绞伤,挤压伤为主;

4、锐器伤,特点: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

5、跌伤,特点:多造成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6、火器伤,特点:穿透伤,入口伤小,出口伤严重,可伤及深部脏器。

四、按伤情轻重分类:

1、轻伤:是指伤员软组织伤。

2、重伤:是指一般无生命危险,生命征稳定,3危重伤:随时有生命危险,需紧急处理的伤情。

五、创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1、局部反应: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渗出等;

2、全身反应:

六、创伤现场急救的目的

1、维持生命

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3、保护伤口;

4、固定骨折;

5、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6、快速转运。

七、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

1、注意保护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2、先救命后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可只救命不治疗;

3、迅速对伤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类;

4、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循环稳定;

7.创伤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篇七

关键词: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用药安全,护理质量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法制意识和对自己的就医权利意识增强, 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伤骨科的病人多因车祸、意外事故致伤, 具有急诊多, 病情变化快, 复合伤、多发伤等特点, 事发突然, 家属无心理准备, 病人卧床时间长, 因医疗费用易产生经济纠纷, 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且难度大, 因此要及时预见、发现和处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才能保障护理安全,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 风险因素分析

1.1 服务态度与交流沟通

据统计, 在骨科医疗风险因素中, 与病人沟通关系的因素占首位[1]。护士态度冷漠, 语气生硬, 缺乏耐心, 对病人的疾苦缺乏同情心, 不尊重病人, 议论病人的隐私, 使用不恰当的称呼, 偏见、轻视、冷落, 不一视同仁;让病人家属做划价、拿药、送标本等工作, 都会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护士缺乏医学知识, 对病人的提问搪塞, 不作回答、一问三不知, 或不懂装懂, 或想当然地解释, 都会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不满, 降低对护士的信任和产生反感, 影响交流。骨科病人中因意外损伤急诊入院者较多, 病人及家属不知正常的诊疗程序, 急于要求立即手术, 此时如果护士的解释缺乏耐心或态度冷淡则易引发护患纠纷。

1.2 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和慎独精神, 如使用分装输液袋时让病人家属自己放液体, 造成多种液体混合而产生不良反应;不按时监测生命体征, 测体温时不数脉搏, 编造数字, 弄虚作假;长期卧床病人不按时翻身而发生压疮;一些生活护理让家属完成;接到危急值报告时不及时通知医生, 造成耽误治疗, 影响病情;缺少团结互助精神, 不能相互堵漏补缺。护士风险意识淡漠, 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缺乏认识, 无预见性, 最终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3 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

年轻护士多、流动性大, 缺乏完善的岗前培训教育, 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差、临床经验积累少、操作不熟练, 甚至动作粗暴, 就会发生护理不当的不安全因素。如搬动病人或为其更换体位时, 未使用轴式翻身, 不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及保持头、颈部与躯干部平直成一直线, 强拉硬拖加重脊柱骨折畸形和脊髓神经损伤的程度;使用热水袋不注意温度引起烫伤;不能正确使用仪器指导功能锻炼。创伤骨科的病人伤情重、复杂, 病情变化快, 若护士缺乏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缺乏预见性, 应急意识和能力欠佳, 技术不熟练, 不能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机械地等待和执行医嘱, 以至耽误抢救时机而引发护患纠纷。

1.4 规章制度执行

未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未按护理级别要求按时巡视病房, 病情观察不仔细;未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未到床旁交接, 卧床病人不查看皮肤情况;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操作时只喊床号不对姓名;带教实习生时未放手不放眼。1.5护理记录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部分是可以被病人复印的, 而护士对其重视不足, 致使护理记录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护理记录未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地书写;记录与病情不相符, 缺乏衔接性, 回顾性描写;随意涂改或代替签名;自己不观察病情, 套搬医生病历, 未体现专科情况。

1.6 用药

专科用药知识缺乏, 未能及时观察用药后反应, 高危药品无标识, 使用时未两人核对。非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

1.7 服务设施

路面湿滑, 造成病人摔倒, 手摇床的摇柄未及时收回, 造成病人跘倒, 老年、儿童、躁动病人未加防护栏而发生坠床。

1.8 病人因素

病人生活环境不同, 自身素质不同, 对护士的要求不同, 对护士产生过高期望值, 一旦不能实现要求, 易产生护患纠纷。个别病人依从性差, 不能遵守医护人员所交代的注意事项, 如骨盆骨折的病人自行下床引起骨折处移位;腰麻术后病人不足6h自行睡枕头引起头痛;进行TDP治疗时, 距皮肤过近, 引起烫伤, 不注意保护眼部, 致视力受损;使用功能锻炼仪时, 不了解仪器性能, 自行调节锻炼度数, 易造成意外伤害;拒绝生命体征的监测, 擅自外出。

2 对策

2.1 培养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医院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之一, 也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重视护士的情绪及需求, 培养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 融洽护患关系。组织护士学习交流技巧, 多从病人角度和利益方面考虑问题, 维护病人的权利。对急诊入院要求立即手术的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让病人及家属明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是保障手术正常进行和麻醉的要求, 也是对病人的生命负责。进行健康教育时, 注意方式方法, 如劝戒吸烟, 如果只是生硬地说“这是医院, 不准抽烟”, 一些病人会不以为然, 不听劝阻, 而换种方式告诉病人因烟类中的尼古丁可使小动脉痉挛, 血管阻力增加, 还可使血小板凝集黏度增加, 血流变慢, 降低了流到新生骨骼的血量, 血液循环差, 引起骨折不愈, 病人则比较容易接受。

2.2 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责任心

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防范教育,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护理安全相关制度, 提高风险意识。科室建立护理安全及危险因素分析登记本, 每月召开安全会议, 把已经发生的护理差错作为教育素材进行分析, 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及时上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及时登记危急值, 责任明确到人。成立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小组, 明确职责, 定期不定时检查, 把可能出现的风险消灭在全面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 避免或阻断风险的蔓延, 即使不可能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也要尽可能采取措施缓解风险, 尽可能把风险的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避免风险迅速扩大和升级, 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2]。

2.3 加强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

(1) 新聘护士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合格再进入临床, 入科后安排高年资、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带教, 经考核合格后再独立值班, 每月进行考核。 (2) 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培训, 请本科医生作专科理论知识讲课。每年进行1次三基考试, 1次专科知识考试, 考试成绩纳入年终考核。 (3) 对科内抢救设备进行定期培训, 要求操作人人过关。 (4) 模拟抢救现场进行训练, 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通过模拟应急病例和应急预案, 要求护士针对各种情况进行评判, 考验护士的综合判断与快速反应能力, 强化理论知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只有在评估现存和潜在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才能为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只有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 才能防患于未然[3]。

2.4 落实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保障, 把最常用的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作为护士必修课, 要求熟练掌握。护士长利用晨会、黄昏巡视、查房时抽问、现场检查等方法强化护士掌握核心制度。按照分级护理制度, 按时巡视病房, 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记录。操作时由护士喊床号、姓名改为由病人自己说出名字, 再次核对, 并检查腕带, 通过至少2种方法识别病人身份。设专人负责抢救药品、仪器的检查维修, 护士长每周检查1次。带教实习生时对带教老师严格挑选, 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 放手不放眼。2.5护理记录加强护理记录书写的指导, 规范护理记录,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科业务知识培训, 及时、完整、规范书写记录, 杜绝涂改、漏记、做假;“写我所做, 做我所写, 记我所做”, 不定期抽查记录, 针对查出问题及时整改。

2.6 提高用药安全

要求熟记本科室常用输液用药的配伍禁忌, 现配现用, 控制输液滴速, 预防输液反应。药物说明书分门别类, 熟记抢救药品的规格剂量, 高危药品设专柜摆放, 标以红色醒目标签, 使用时双人核对。药物治疗时, 告知病人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 邀请参与性强的病人参与用药时的查对。每使用一种新药时, 在晨会组织阅读和学习说明书, 要求人人掌握药物的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建立抢救药品预警登记本, 登记半年内近失效药品, 及时更新。

2.7 维护病区环境安全

入院当日即向病人家属介绍入院需知及病室安全设施, 并签署住院病人约章。护士要加强病房巡视, 对于儿童、老人及病情危重病人、躁动病人应加防护床栏, 并有严格的预防及应对预案。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病人易取的位置, 手摇床的摇柄及时收回。保持路面干燥, 设防滑提醒标识, 对老年、儿童、孕妇、行动不便、残疾人用语言提醒、护士协助、搀扶、醒目警示标识等方法防止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并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

2.8 提高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在病人的就医行为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医生对病人诊治疾病的顺利、临床疗效以及康复的完整都与病人的遵医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病人执行医嘱的严谨程度直接影响到治疗的实施及预期的疗效。向病人说明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疾病的康复、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病人的遵医行为也能起到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及强化职业认同度的作用。

2.9 加强风险监控

加强对重点对象 (新护士, 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的护士) 、重点病人 (新病人、手术病人、危重病人、特殊治疗的病人) 、重点时段 (交接班、节假日、单独值班时、08:00~12:00) 、重点环节 (危重病人转运、输液输血、各类导管护理、皮肤压力伤、坠床、跌倒管理) 的质量控制[4]。院内设护士长总值班制度, 夜间加强巡查指导, 对护理风险事件做到尽早、尽快预见, 识别、鉴定, 为医院质量管理薄弱环节提供了护理安全保障, 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对排班模式进行改革, 实行弹性排班, 并根据病人病情、工作量等安排每日不同的上班时间、护士人数, 由高年资和低年资护士搭配上班, 加强了12:00~14:00班的力量, 晚、夜班增加1名帮班, 来完成常规治疗, 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以明显改善。每月安排应急班2人, 以备不需, 确保护理安全。

3 小结

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 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创伤骨科作为临床一线高风险科室, 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 且难度大, 护理风险无处不在。通过不断对护理行为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因素的分析, 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措施。从各个环节、细节入手, 加强培训, 改善服务态度, 树立风险意识, 提高护士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 落实规章制度, 提高用药安全, 加强风险监控。不断增强护士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责任心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主动查找护理风险因素, 把护理风险消灭在全面发生之前或萌芽状态。树立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 切实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纽云, 许苹, 董丹丹.我国骨科医疗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19 (4) :56-57.

[2]穆纳新, 燕云, 李丽红, 等.我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7) :20-21.

[3]王燕.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加强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10) :56-58.

8.创伤骨科 篇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是一个以“断肢再植”出名、“创伤骨科”见长的科室。1963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前主任陈中伟院士与钱允庆教授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成功地进行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1978年,于仲嘉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把病人自己的足趾移植到前臂截肢的残端,再造出了有感觉、能活动的新手,被誉为“中国手”;此后,他又先后解决了保存离断肢体、延长肢体缺血时限、解除血管痉挛、防治再植肢体肿胀等技术难题,使六院骨科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再植中心”,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

近年来,骨科在学科带头人曾炳芳教授和领军人才张长青教授的率领下,实现了再次飞跃:四肢显微外科被评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并逐渐形成以四肢显微外科为主要特色,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关节镜外科、骨肿瘤外科及小儿骨科等多个亚学科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创伤骨科。2001年,六院骨科成为“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所在地。2007年,骨科成为上海交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同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0年首批进入国家重点专科。

特色技术:

断肢再植、手指再造、手再造等显微外科技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关节镜下韧带重建等微创外科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脊柱外科治疗技术

骨肿瘤的综合治疗

小儿脊柱侧弯的治疗

专家介绍

曾炳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肢体创伤的治疗与组织缺损的修复,包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自体组织修复移植。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张长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医疗专长:擅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治,以及复杂骨折、骨不连及并发症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柴益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修复重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

医疗专长:擅长四肢复杂骨折、骨不连、肩关节及周围骨折脱位、肘关节骨折与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四肢骨与软组织复杂缺损的修复重建,以及断肢、断指再植等。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李晓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创伤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老年骨折和骨质疏松骨折、四肢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下午

罗从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创伤外三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

医疗专长:擅长膝关节与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髋臼与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张先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手术。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徐建广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及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赵金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镜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肩、肘、膝、踝等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关节镜手术。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董扬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骨肿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骨肿瘤、骨与关节感染,以及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陈博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擅长儿童及青少年脊柱畸形的矫正。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问:四个月前,我因右侧踝骨骨折去医院就诊,经石膏固定七周后拆除。奇怪的是,我的脚踝到现在仍有肿痛,这是怎么回事?

曾炳芳:外踝骨折经石膏固定了七周,应当说时间是足够的,骨折的愈合也不会有问题。你的脚踝目前仍有肿痛,应当考虑胫腓韧带是否损伤。我建议你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可重新拍一张片子,与受伤时的片子做对比。若下胫腓韧带没有分离,踝穴是稳定的,那么问题不大,踝关节肿痛可能与软组织损伤有关,用一些中药洗剂局部薰洗,应该会慢慢恢复。另外,请回忆一下你受伤时的情况,脚到底是朝里翻,还是往外翻?如果受伤时脚是朝里翻的,你不妨将鞋子靠外面一半垫得高一些,这样脚站在地上的时候,脚是朝外翻的,与原来受伤的情况正好相反,有利于受伤软组织的修复。反之亦然,如果受伤时脚是朝外翻的,那么鞋垫的里面一半应该垫高,使脚在站立的时候处于一个“内翻”的位置。

问:我朋友很喜欢喝酒,特别是烈酒。最近,他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我们都很吃惊。听人说,股骨头坏死很难治疗,是这样吗?

nlc202309011240

张长青: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很多,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最常见的是外部创伤、激素和酗酒。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发生于中青年病人(平均年龄38岁),若不治疗,多数病人将在短期内出现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最终不得不行髋关节置换术。同时,由于此类病人年龄较轻、活动量较大,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对这类病人而言,必须在股骨头塌陷之前做好预防塌陷、保留股骨头的治疗,尽可能延缓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中青年股骨头坏死病人,尤其是早中期病人,可通过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等“保头”手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老年病人及中青年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可以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重建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问:我弟弟的大拇指因外伤缺失,可以进行自体移植吗?

柴益民:目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自体足趾游离移植,可以为病人修复或再造缺失的手指,再造的手指能做伸屈活动,感觉接近正常。同时,自体足趾移植后,供足的行走功能不受明显影响。我院从2011年5月起,设立了急诊骨科修复重建组,每天由30多名骨科医生轮换,力争在创伤后6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内完成手术,救治了大量严重创伤病人。据统计,近80%的手外伤病人经我院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问:我今年50岁,患有比较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走路膝盖疼痛剧烈。听人说,像我这种情况可以做膝关节置换术,这手术效果怎么样?

罗从风: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不过,由于人工关节有使用寿命限制,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手术难度会增加,成功率则会降低,故人工关节置换术一般用于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实际上,许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软骨并没有完全磨损,可以暂时不做人工关节置换术,而采用一种叫作“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方法来治疗。治疗时,医生先在病人的患侧膝关节处切开小口,在胫骨(小腿骨)靠近膝关节的部位将其部分截断,随后植入楔形的人工骨,以纠正膝关节的力线,改变膝关节应力的传导,将肢体负重的力线从膝关节软骨已经磨损的一侧转移到未磨损的另一侧,避免胫骨和股骨的直接摩擦,有效缓解疼痛。

问:我姨妈今年70多岁,身体一直不错,最近洗澡时不慎摔倒,大腿骨折了。医生说,我母亲的骨质疏松很严重,治疗和愈合起来有难度,且以后还容易发生骨折,是这样吗,该怎么办?

李晓林:对于有骨质疏松的老人而言,跌倒后极易发生骨折,而骨折后又不容易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防止摔倒,以避免或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万一不慎跌倒,不论受伤轻重,也不论是否有剧烈疼痛,最佳的应急处理方式是保持受伤部位不活动,在原地呼救,等待救援。经医生检查排除脆性骨折后,方能站立或行走,以免人为造成“二次损伤”。

问:我母亲55岁,2002年右膝关节受过伤。近几年,她感觉膝关节疼痛越来越严重,医生说需要做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我们很担心,这手术效果怎么样?

张先龙:所谓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俗地讲就是把组成膝关节的骨端的表面换成金属和聚乙烯的表面。正常的关节骨端表面是软骨,当关节活动时,骨和骨间是软骨在摩擦。当骨端表面的软骨磨损后,骨与骨直接摩擦,病人就会感到疼痛。如果将骨端表面破损的软骨换成金属和聚乙烯,就可以解除疼痛。一般地说,疼痛越严重,功能越差,手术效果越好。相反,如果疼痛不明显,过早行关节置换反而存在问题。你应尽早带你母亲去医院就诊,明确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再决定治疗方案。

问:我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喜欢打篮球,膝关节受过几次伤。不知像我这种年纪的人该如何保护膝关节?

赵金忠:青少年的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都处于最佳状态,膝关节伤病主要与运动不当有关,最常见的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容易出现在起跳起落地和急转身时。有研究表明,一些有意识的训练有助于降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这些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跳起着地技巧(前脚掌、屈膝、屈髋的“软着地”)、本体感觉功能和神经肌肉方面的训练、起跳着地和下蹲时避免关节极度外翻等。

问:我表弟最近因腿痛去医院就诊,不料被确诊骨肿瘤。我们全家人都很担心,这病需要截肢吗?

董扬: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20年前的死亡率几乎是100%。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骨肿瘤的死亡率已降至40%左右。过去,四肢恶性骨肿瘤的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截肢,现在则改为“保肢”。治疗大致分三个阶段:首先通过术前化疗将肿块缩小;随后将骨肿瘤完整切除,缺损的部分用异体骨、人工金属假体替代,或者将切下的肿瘤骨去除肿瘤组织以后,植回到原处,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肢的部分功能;最后再行术后化疗,继续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并防止肺部转移。

问:我母亲患有腰腿痛,时常发作,以前一直以为是椎间盘出了问题,最近才被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这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徐建广:据统计,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曾经遭受腰腿痛的困扰。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慢性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然而,该病并没有像椎间盘突出症那样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使腰椎管扩大,针灸、推拿等方法也无济于事,手术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扩大椎管,松解受压迫的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同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使腰椎管重新恢复畅通。

问:我儿子15岁,脊柱侧弯30度左右,怎么治疗比较合适,能不能不做手术?

陈博昌:从原则上讲,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起始角度是40度。你儿子目前尚未达到该标准,可以暂不考虑手术矫治。不过,每个病人的病情发展速度不同,治疗时机的掌握也因人而异。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脊柱侧凸一旦形成,手术是唯一有效的矫正方法。随着脊柱矫正技术的发展,很多医生已经不再刻板地死守“侧凸40度”这个标准,而是综合考虑病情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病人的年龄、生活环境、心理素质等因素,确定最佳手术时机。

上一篇:有责任心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