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2024-08-31

《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18篇)

1.《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一

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学习了数学第七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是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了解和周长的知识。学生对于两种图形的特点了解很好,有些学生对于两个图形周长知识的理解不太好。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数学公式,有些学生学生不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在教学前,我就预想到有些学生在这部分学习中的困难,所以,关于图形周长的学习,我作为重点讲解,课上通过指一指、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力争每名学生都理解周长的概念,然后在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可是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就是蒙圈状态,有一部分学生理解2条长与2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对长与宽和的2倍就不理解了。其实他们就同一种方法,公式是他的简便形式而已,怎么就不理解了呢?对此,我想还是到实际问题中去理解吧。于是,结合着本节内容,我们进行了一节练习,在实际的问题中加强了学生对两个公式的应用。

通过这个内容的教学,反思自我。对于这样的图形教学内容,图文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利于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我教学生不理解时尽量画图,帮助自己理解。

数学公式的使用不要硬搬硬套,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后要加强练习巩固,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2.《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学案例概述

人教版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关注。接着,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并根据班级人数进行随机分组,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归纳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纵观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分享交流,发现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特征,形成了一定的协作意识和能力,但在某些环节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二、教学案例评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不当

实录片断一

师:刚才我向大家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前后桌的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学生纷纷转身寻找自己的小组成员,并就组长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小组意见不好统一,经过教师的协调,分组终于完成。)

师:从你的学具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小组为单位,仔细数一数,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有没有共同的特点?数好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言。(学生操作。)

评析:本课中,教师就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安排小组协作学习,然而在分组问题上,教师采取了就近原则,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小组成员因为成绩都比较好,所以早早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开始小声说话;相反,有些小组由于没有会做的同学,对问题显得无所适从;还有的小组成员都不爱说话,于是就在那儿闷头看书。

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教师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长,综合考虑性别差异、个性差异、家庭背景等因素来确定小组成员。不同性别的学生相互协作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将不同个体特征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内既有利于提高小组活动效率,又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全面发展。此外,在确定小组负责人时也要尽量选择那些性格外向,擅长组织、沟通的学生,这样才能够活跃整个小组气氛,带领小组成员克服困难,获得知识。

(二)教师干预尺度把握不好

实录片断二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请同学利用桌面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组内展开研究,并讨论一下汇报的形式。一会儿,我会找同学说说感受,比比哪组说得最好。下面由组长主持讨论。

(教师规定了5分钟的讨论时间,并要求每组选派一人发表见解,然后教师站在讲台上,静候学生的讨论结果.)

评析:通过该片断我们看到,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有对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学生指导和协助的必要性,认为学生在小组自然就会合作,使小组合作成为教师的“课间休息”。教师这种放弃监控的做法很容易引发课堂管理问题,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共同提高,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不能喧宾夺主,但同时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并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轻视对学生协同工作意识的培养

实录片断三

师:刚才我们探讨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点,那么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个小组对照书中的平行四边形,找出它边、角的特点。

师:让我们看一下大家的讨论结果。哪个小组先发言?

学生甲:我把平行四边形上下或左右对折,发现对折后多出的部分是一样长的,中间是重叠的。由此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你真聪明,我建议全班鼓励他一下。(教师边微笑边鼓掌。)

学生乙(与学生甲位于同一小组):老师!刚才那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

评析:在片断中,出现了同一小组成员相互“邀功”的现象,说明学生合作精神的缺失。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直接的原因在于,学生甲缺少对小组他人成果的尊重。学生甲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我把平行四边形……”,从而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不满。另一个原因在于,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没有注意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评价学生甲时提到“你真聪明……”等有悖于合作精神的话语。

合作学习着重对集体或小组成员合作精神的培养,它重视个人或小组通过合作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协同工作的价值,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

(四)评价方式单一实录片断四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如果他说得不完整,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他补充。

学生A:(拿起一本口袋书),我们通过三角板来测量,它的上下两条对边的长度都是9厘米,左右两条对边的长度都是7厘米,所以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你说得很好,大家鼓励鼓励他!

学生B:我们组先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再沿着长的一条边又对折成三角形。结果我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重合在了一起,所以说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师:嗯,这位同学答对了。其他小组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C:我们用三角板量长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9 0°。

师:很好,这个小组又测量出了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

评析:在片断四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的回应通常是“说得很好”,“答对了”之类的话语,说明教师更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没有重视合作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此外,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的主体仅仅局限于教师本人,组内、组间互评和学生的自评基本上没有得到体现。

3.《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三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本节课中,董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经验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知识:

1.认一认:课始,董老师从积木说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都不一样,你们认识吗?让学生从生活的经验中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打下基础,同时蕴育面离不开题的数学思想。

2.摸一摸:在学生指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积木后,董老师组织学生摸积木的一个面:在我们的学具盆里老师喂你们都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这三种积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圆柱,像老师这样(示范摸圆柱的底面)摸一摸(生活动),现在大家摸的这个面就是圆柱的底面。然后董老师请同学们分别拿出这三种积木中的一种摸一摸,看一看,并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我想“摸一摸”这一活动既为学生创造力操作的空间,让学生初步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也为下一活动“说一说”准备了素材。

3.说一说:在学生充分摸一摸的基础上,董老师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指名多名学生说出自己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初步感觉,促使学生从动作操作向言语描述过渡,提升小朋友的形象感知。

4.画一画:在学生的语言描述中学生已经涌动起进一步操作的想法,董老师适时的站出来:小朋友们想把它们画出来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画在纸上呢?几个学生立即举手发言:印在上面画;看着花!学生想动手的愿望更加强烈,董老师立即组织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并适时指导少数还不会的同学:不会的没关系,可以看课本16页,仿照书上的样子自己画一个。

5.贴一贴:学生积极画图后,董老师有选择且有序地展示学生的作品,将学生的作品按照形状分成3排粘贴在黑板上(其中包括同一图形不同方位),为学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各自的特征做了自然的铺垫。

6.围一围:在学生自主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并进行图形的辨认后,董老师有组织学生“围一围”活动:“小白兔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出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你能不能用上刚才学的本领,帮小白兔围一围呢?谁来帮小白兔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你们会帮它围一块正方形的菜地吗?”

在学生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董老师又抛出话题:“能不能围出一个圆形的菜地呢?”班上学生自然分成两派,董老师指名赞成派中选派2人到黑板前进行了演示,学生都没有成功,对结果的探究赞成派中学生更加迫切,但董老师却不再让学生争辩:“到底能不能围成呢,欢迎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辩论,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自然地将学生探究的越往延伸到课后,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7.涂一涂:“用钉子板围圆形”许多学生探究的欲望正高,董老师又适时的组织学生“涂一涂”:“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这里面有哪些图形呢?(指导学生看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你会用水彩笔给这些图形分别涂上颜色吗?想一想怎么涂?涂好后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比一比,看谁先涂完”。在轻松地音乐声中,全体学生个个积极动手,从原来的争辩情绪立即转向“涂一涂“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董老师设计的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就是把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结合起来,以具体的操作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给学生大胆表现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的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了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本节课董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动手、勇敢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1.大胆发言: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虽然有些幼稚,但并不缺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火花:

课堂片段1(在学生充分摸一摸的基础上,董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生2:正方体的底面是正正的,平平的……

生3:(接着上面同学的话)是方方的……

生4:长方体的底面是大大的,平平的……(学生将自己画的长方形比正方形大理解为大大的呢)

师:  还有跟它一样的吗?

生4:在它的后面和它一样,也是大大的,平平的……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圆的,滑滑的……

课堂片段2(如何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我感觉正方形和长方形长得一样,你们同意吗?(老师过意挑起话题)

生(齐):不同意!

师:你们是怎么区分的呢?(充分利用儿童想表现自己的欲望)

生1:长方形是长的,正方形是正的……

生2:长方形它有点长,正方形它有点方……

师:对,正方形是方的。

生3: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半个

……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初 步认识就基本达到了目标。

2.积极动手:整节课,小朋友们一直处于各种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涂一涂”等学生喜爱的操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直观感知,也为简单描述特征和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勇敢展示:在学生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多次展示后,对能否围成圆董老师2次让赞成围成圆形的同学演示,为学生勇敢表现自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并将此项活动自然地引入课后,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的王国。

4.《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篇四

这节课,我主要通过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汇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通过两个实例加以应用。让学生在探索中、在应用中,掌握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并有所收获。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3个方面。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教后体会:

1、“课前小研究”的设计不仅对新知的学习进行了很好的铺垫,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形成深刻的认识。具体设计如下:

a量一量:

语文书、 数学书、英语书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b.描一描:

出示一些图形,用彩笔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c.算一算:

我是这样算周长的:

d.用一用

(1)一个长方形的篮球场,长是28米,宽是15米,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有一块正方形的桌布,边长是5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e.说一说:

我发现:

这一设计,通过量每条边的长度和描图形边线,充分尊重了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巩固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周长的一般含义,为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小组汇报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交流、验证的过程中,体验了各种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

3、练习设计注重应用。

概括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安排了两个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篮球场题和桌布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起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欲望。也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4、遗憾点:教学本节课的出发点是放手让学生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升。但老师的补充说明仍然太多,教学的实施仍有不少操控的痕迹。

其实,适当的放手更是对学生的尊重。

5.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篇五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篇六

齐继华

教学过程,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精心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努力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本节课我努力使传授过程变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自己得出周长的概念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一、灵活处理教材,有效激发兴趣。

通过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来引发学生探究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用手指一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周长,在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图形的周长。教学中,我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充分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周长的一个特例,他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但本堂课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要求学生去求一组不同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出求这些图形周长的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且想出了多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真正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三、尽心设计练习,突出数学思考。

7.《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 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 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 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 通过有序观察, 动手实验, 合作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够进行知识迁移, 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观察、质疑、分析问题后能够动手操作, 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体验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 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形成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在动手实践中, 通过拼摆初步认识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2.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会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测算较大平面的面积。

【设计理念】

注重活动教学, 突出动手操作实践教学,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注重形象直观教学, 注重实践、探索、发现、归纳、提高、运用的教学思路的开展和落实。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着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直尺, 电话卡若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激发操作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1平方厘米面积有多大, 也能够较好地用这一单位面积去摆放、拼图, 大家动手实践能力都是比较强的, 那么, 现在请大家将手里的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想想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可以两个同学合作操作。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 让学生由简单的动手实践主动的进入学习环节。加强合作, 让他们通过合作确保实践能够有效开展, 同时, 指导他们记录实验结果, 提高实践的经验, 养成记录的习惯。

二、实践反馈, 提高实践成效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 自行检验实践所得, 完成课文82页例1的表格。然后由小组成员汇报填表结果, 全班同学一起验证。然后, 老师采用多媒体投影摆出的多个长方形图形, 以及表格内的相应结果, 引导做错的同学进行反思和修改。

设计意图:注重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发现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演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点拨操作, 提高思维能力

首先, 针对投影上的表格, 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提醒学生关注面积的单位, 然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教具完成例题2的前一道题, 让学生思考后一道题怎样完成。

设计意图:我们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 他们的动实践能力也比较好, 前面一个图形采用拼图的方式完成, 进一步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而后一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完成, 能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四、赏识肯定, 鼓励学生归纳

有同学在例2的后一道题是用拼图的方式得出长方形面积的, 我们大家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长方形面积得出的一种方法。而有同学是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 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他们是比较喜欢动脑经, 也比较聪明的。我们发现了两种方法, 结果是不是相同的呢?哪一种方法好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空间, 摆放的同学是学习比较严谨的学生。而能够通过直尺量出长和宽, 计算出面积的学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 我们要有分层教学的意识, 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

五、归纳评价, 引导方法获得

快速提问:现在同学们知道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我们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有七嘴八舌发言的机会, 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然后, 引导学生学习字母表示公式的方法。我们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形面积长与宽的关系, 截取长方形中的一个正方形, 让学生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我们让学生自主验证归纳, 获得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们要注意引导, 让学生动口作答和强化记忆, 通过幻灯片的演示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六、应用迁移, 提高运用能力

让学生完成教材83页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安排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如果学生平时字写得不好, 而在板演中写得工整要及时表扬。对学生答题不规范之处, 要提醒全班学生注意, 如计算结果中面积单位应该是平方米、平方厘米, 而不是米、厘米等。

完成课本84页第4题, 让带电话卡的同学进行操作, 没有电话卡的同学可以制作一个与电话卡面积相等的纸片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准确运用公式和正确书写的能力, 通过操作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布置相关作业

(略)

【教学反思】

8.“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篇八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一折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请观察我们教室,你发现哪些东西比较多?(生答略)请观察一下,如课桌的面是什么形状?看看黑板面你有什么发现?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呢?

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手怕)那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魔方的这个面呢?(生答略)

师: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抽象出图形,建立表象。

师(指板贴的两张白纸)问:你能看出这两纸白纸分別是什么形状吗?(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

师:那我们就把它们的形状描下来,好吗?

(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3揭示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已经知道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

师:通过刚才汇报,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评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同时认识了具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再把它们画下来,抽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特征。

(1)学生从材料袋中拿出长方形纸,通过操作、实践、合作研究,自主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①布置研究任务。

A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你喜欢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B把找到的特征与组内的同学先交流交流。

②分小组合作研究。

(2)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生汇报后,师介绍“对边”)

师(手拿一张长方形白纸演示):我们知道上下两条较长的边是一组相对的边,简称为“对边”。(板书:对边)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学生边演示,边描述自己的发现)

师:淮来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板书:对边相等)

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提示):量角的大小,应用量角器,在这里是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师: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2研究正方形特征。

(1)根据长方形的具体特征,猜想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努力,合作研究出长方形具有这些特征,那你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猜想一下正方形具有哪些特征?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操作验证。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4)指名完整说一下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

师: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从它们各自的特征中,你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自学课本,认识长和宽以及边长的概念。

(学生自学后,集体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评析: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由点到面,分享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操作活动,应用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一起展示学到的本领,好吗?

活动(一):围一围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拼一拼

师:你能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同桌的同学合作完成。

活动(三):折一折

1拿一张正方形纸,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

2拿一张长方形纸,在它上面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活动(四):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出每条边的长度。(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四、全课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老师呢?

2实践活动。

(1)拼一拼。

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有几种拼法?

(2)想一想,至少有多少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9.《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九

虽然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但总感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应该有点创新,很少有自己的思路,而是跟随教材进行教学,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思想想象和创造力,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自主探讨,愿学,爱学。

二、教、讲是心理素质问题。

按理说有几年教学经验,一年级的课程又不是很难,学生又好领导,可是在教学的时候还是紧张,心理素质太差。这也许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太少,没有锻炼的机会有关系,再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大胆创新,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积极磨练自己。

三、对主题的理解,还需多钻研。

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尤其在让学生说正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时?只注重认识,不注重学生的亲身感知,在让学生明白了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时,应让学生感知什么样的称为面?在这,没有细致教,处理的太粗糙。

10.《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

在引进周长的概念时,正对小学数学枯燥乏味,我就用媒体出示一个游泳池。然后提问“你知道这个水池一圈有多长吗?你知道怎么测量吗”

水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马上就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了,教学反思《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反思》。

等学生知道了绕物体一圈的边线就是周长时,我再引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上就轻而易举了。有的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就采用上面的方法,把4条边全部测量一遍,再相加,他们自己也觉得很麻烦。在这时,我就要学生想想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学生的探究中,要学会加强对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在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没有哪个同学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2.通过大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图形的观察,相信我们对长方形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一猜它到底是不是长方形”的小游戏,来了解一下你们关于对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多媒体演示:通过演示一本长方形的书只露出图形的一角,接下来不断地往外抽取,在适当的时候停止,然后让我们的学生来判断是不是长方形。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看一看这是一个长方形吗?我们利用自己手中的长方形来向学生向学生阐明其中的道理。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预设:学生大多会从角上考虑,引导学生再从边来考虑。得出的结论是,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对于这两种图形都有过接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来直接揭示课题,通过这种揭示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回忆他们曾经见到过的哪些事物是这两种图形。

3.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验证。长方形的上下边是相等吗?左右边也是相等的吗?下面请每一个同学都用自己手中的长方形来证明一下,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①量:尽管学生在测量数据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出入,这是难免的,可是无论怎样,我们的数据结果都是可以验证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②折:我们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来把长方形的纸进行上下对折,这时候我们很显然可以发现其上下边重合的,那么就足以说明其上下边的确是相等的;通过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来把长方形纸左右进行对折,这时候可以发现左右边也是重合的,得出左右边也是相等的结论。

4.通过改变长方形的摆放位置来判断仍然是长方形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在改变图形的位置情况下,是不会改变它本身的形状,仍然是一个长方形。

5.对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行介绍。长方形肯定是一组对边短一些、一组对边长,我们把长方形短边的长叫长方形的宽,长边的长叫长方形的长。

[设计意图]一般来说,学生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都比较浅显,那么我们将如何让他们对长方形的认识由其感性认识引向深入呢?这正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

二、通过介绍长方形过渡的方式,来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一个长方形,并说出它的宽和长分别是多少?

通过在宽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三次对其长边进行缩短,同时分别说出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是多少?

这个时候,我们引导学生来思考长方形的长边再继续缩短下去,会不会变成一个非常特别的长方形?那就是它的四个边都是相等的。我们给这个特殊的长方形起个特殊的名字叫正方形。

2.依据之前给大家介绍的长方形的经验,那么正方形的边和角有哪些具体的特征呢?

3.讲解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边的特征

那么如何向学生介绍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呢?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来做一做,并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你的方法。

①通过直尺来测量其四条边,发现其四个边都是相等的。

②通过对折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2)角的特征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讲解正方形的边长

我们都知道:正方形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每一条边的长就叫正方形的边长。

5.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都有哪些方面的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是不相同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

1.找一找: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平常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长方形或正方形,请大家都来找找看。

2.画一画: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自己独立地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请说说你画了一个多大的长方形?请每组一个同学来一边展示一边说明清楚。

(3)假如你在所画的长方形中来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呢?同时请你想一想这个最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4)当一个同学来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的时候,剩下的学生来猜他画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親手操作,来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较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四、总结交流,反思提升

1.我们今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呢?

12.《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二

案例一

教师课前发给每个小组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以及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出示问题。

(1) 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这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需要多少个?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 长方形长3厘米, 沿着长摆放, 一排可以摆放多少个?沿宽呢?

2.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结果。

4.小组讨论。

(1)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2) 从这个关系中, 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 教师总结, 并板书公式。)

分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从表面上看,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学生经历了操作——探究——讨论——总结的过程,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得到的, 但从“学”的角度加以琢磨、研究, 就不难发现, 操作过程过于简单, 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 操作是草草收兵。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没有能够凸现知识的本质, 学生的体验深度不够, 在发现问题、数学思考等方面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案例二

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三组长方形 (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7厘米, 宽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 ,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8个。教学流程如下:

1.探索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 学生操作。要求学生在这个长方形上摆小正方形, 直到摆满为止,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汇报交流。

(3) 教师板书。

2.探索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 操作。在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上摆小正方形,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思考。小正方形不够用, 摆不满, 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呢?

(3) 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摆放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探索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1) 猜一猜。如果不用小正方形来摆放,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 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7厘米、4厘米, 那么沿着长可以摆放多少个小正方形?沿宽呢?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

(3) 想一想。除了摆放小正方形, 还可以怎样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 思。通过刚才的摆放, 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 议。对于任何一个长方形, 沿长或宽摆放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对教材中的数学, 从学生“学”的角度, 在把握知识本质的同时进行二度开发, 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体验过程。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通过让学生摆放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探索三个长、宽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 在摆放过程中,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正方形不够怎么办?如果没有小正方形, 又该如何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不用摆, 怎样知道需要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一系列问题, 使得学生有了一个深刻的体验过程, 整堂课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在这里学生的操作不单单是动手, 更重要的是在动手过程中,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总结归纳。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可以发现,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把学生当作“工程师”, 还是完成指令的“操作工”, 决定了操作活动的价值。如果操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动手, 没有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 体验就不深刻。就本节课而言, 知识的本质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 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从而建构新知体系。有效的操作, 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突出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应突出概念背后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数学思想, 突出对理性精神的不断追问。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 更是学生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起点, 经过自己的思考, 得出数学结论、建构数学知识。因而数学活动要有思维含量, 要有利于实践经验的数学化。案例一中, 由于活动简单, 学生的体验显得肤浅;案例二中, 学生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 不但建构了新知识体系, 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

真正的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 层层深入、不断强化的认知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经历、感受、体会”等过程性目标, 要求学生能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案例二中, 教师创设了四个情境, 前三个是在不同的要求下摆放小正方形, 由摆满到摆不满, 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 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 在接触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讨论、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实现了对新知的“再创造”, 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强化问题引领

13.《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三

面积的含义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观察、想像、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大小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周长到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在此这后学生还将学习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知道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大小的常用方法,为学习面积单位和面积计算做好准备。

参考教参对这部分内容的解析,并结合自己的认识,我设计以“物体的面”为切入点,引出“面积”的概念,感知“面积”有“大小”,再进一步引出“平面图形的面积”,并通过观察、想像、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比较简单图形面积的大小的不同方法。在以上尊重教材设置的基础上,我把感知“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渗透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做到初步感知二者的区别。往下,我就三大主要环节,分析我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一教学环节

【我的设计】本环节我设计情景引入新课,挥手HI~~(学生跟着做),顺势用我的手掌和同学们的手掌比较,追问: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的面积。

【我的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和学生互动,在学生兴致高的情况下引入新课内容。学生乐学,达到良好的预设效果。

第二教学环节

【我的设计】通过“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逐层推进。“比一比”是通过黑板的表面和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比较引入“物体的面”和“面有大小”两个知点,通过“看一看”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面,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物体都有面,并引出物体的面的面积概念,再让学生“想一想”是否可以加入“面积”来描述物体面大小的比较,最后在“变一变”环节中学生把生活中物体面的大小比较用“面积”概念来进一步描述。

【我的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建立在“相信”与“不相信”两个矛盾点上,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勇敢的“说”,相信他们能说好,不应怀疑而“带”学生说;另一方面又要允许学生说不好,对于说不好的学生要进行适度的引导,教学前应把握学情,思索引导的方法和度,当然必要的教学机智来处理“突发事件”,这就属于教师自我修养的积淀。

第三教学环节

【我的设计】本环节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首先我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让学生在“摸一摸”中明确“平面图形”也是有面积的,再过渡到对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平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中,第一情景设置是通过“观察法”比较大小,但“观察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学生通过思考得出“重叠法”比较大小,但“重叠法”也不能满足时,我让学生合作探究性的思路,从而进入本课核心活动部分,最后在反馈中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还有“测量法”和“数方格法”。

【我的.反思】这一环节的教学的处理失败让我有种挫败感,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对本节课重难点把握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是否学好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学中因为投影仪的使用失败,导致学生展示自我部分没有得到体现,而我也受此影响,对后续环节的教学处理失常,反映了自身修为不足,也是教学准备的不够充分,指导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稍微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时,大多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大小,说明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方法,也算没有误人子弟吧!此外,另有一点不当之处是给学生提供了学具,虽然是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但学具具有“暗示性”。

第四教学环节

【我的设计】本环节是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的面积概念的理解,合情发展学生正确选择方法比较简单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的能力,尤其是“数方格法”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我渗透了“周长”和“面积”的初步辨析,让每一个学生的小手动起来,在手势比划中感知二者的区别。

14.《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四

在学校第六届的“我型我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青岛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复习课,根据学校对本次我型我秀展示课的要求,这次的展示课中要运用微课程,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首先,我先确定了本节课的上课模式。既然是复习课,知识梳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到底是老师在课堂上梳理呢?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梳理,我一直犹豫不定。因为单纯老师引领着梳理,就容易形成老师牵着孩子走的局面,放手给孩子吧,又担心他们课上整理的不全面,而且对整理的时间也不好把握。考虑再三,我将两种方式进行了折中,就是利用学习任务单,将知识梳理的环节作为一个课前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孩子自己回家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这样一上课就直接进入到交流展示的环节,既让学生体验了自己整理的过程,还大大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课堂上在孩子进行指示书里的交流展示时,我有意识地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整理方式,有两个同学是运用大括号的方式进行整理的,还有一个同学就是一条一条整理的,在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之后,学生充分感受到运用大括号这种方式进行知识整理能更加的清楚的反映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接下来,我再根据学生的整理情况,和学生一起一边整理一边将重要的知识点板书到黑板上,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整理和回顾。

上课的基本流程确定好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了。对于微课程,我们都是第一次尝试,微课怎么做,用在课堂中的哪个环节合适?这都是马上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本身有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功底,再加上上次在学校的校本培训中听过微课程方面的讲座,在微课程的制作技术上还是比较容易的。至于微课程出现的环节,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制作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微课程,虽然讲授新课的时候。孩子们都用学具进行了尝试,但是在进行知识梳理环节,孩子们却把这个知识点忽略了。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知道计算公式,更应该清楚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时微课程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了,以动画的形式配上老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很快的回忆起学习的过程。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初次的微课尝试让我和孩子们都尝到了甜头。这也为以后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开了一个好头。

在这次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上,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为学生设计大量的习题,而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折纸游戏”、“拼图游戏”和“小小设计师”的环节,让孩子进一步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不一定相等等具体的知识点。从后面的单元测试中我发现,这种复习方式还是比较有效的,也避免了以往复习中那种枯燥的局面。

15.《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深度解读教材, 挖掘蕴含其中的经验因素

1. 图形的模型源于生活, 呈现内隐的经验。

本课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和长方形, 激发他们记忆中已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是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来的。这样编排体现了经验内隐性的特点,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形、体构成的世界里, 学生在玩玩具、认物品时无时无刻不在和图形接触,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几何活动经验, 而这些经验都是内隐在复杂的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因此, 我们的教学就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通过一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经验, 进而帮助学生积累和形成新的活动经验。

2. 图形的呈现前联后延, 凸显连续的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 整体感知了“体”,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形成了一定的测量技能;在二年级下册认识了角, 知道了长、正方形有四个直角。这些前继经验都为学生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认知基础, 而学生对长、正方形的认识又成为后续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生长点, 进而成为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新的基点。就这样, 连续的经验编织成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这样一个系统来设计本课的教学, 既要注重学生已有经验的运用, 又要关注新经验的形成, 同时要渗透后续学习需要积淀的相关活动经验。

3. 图形的特征始于探究, 彰显交互的经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虽属于“图形的认识”版块, 但教材中让学生量边的长度、拼三角尺的活动, 也融入了学生学习图形的测量、图形的变换 (平移、旋转) 等所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同时, 教材中大量呈现的操作活动, 如“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具体的活动方式, 也把学生视觉、触觉、运动觉所积累的经验协同起来。交互的经验强有力地促进活动的内化, 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特征, 形成空间观念。

基于以上的解读, 我们认为, 教材为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和积累提供了基本线索。我们的教学就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途径, 促进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 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数学素养。

二、优化教学策略, 促进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

1. 聚焦与激活“原经验”, 确定教学起点。

有了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还不够, 我们还要对学生的认知起点、生活经验与思维经验有适度了解。在新课前教师对所教班级的40个同学进行了调查, 问卷及结果统计如下:

前期的调查给我们带来以下教学启示:学生已能从生活中众多物体的面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但是对于长、正方形特征的了解是最浅表的, 呈模糊状态。

怎样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呢?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1) (课件出示学校场景图)

师:观察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平面图形?

(随着学生观察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2) “摸图形游戏”。

师:这五种图形都藏在口袋中, 谁能摸出一个长方形,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不仅考虑了长方形的边, 还考虑了长方形的角。 (板书:边角) 平面图形一般都是从它的边和角两方面进行思考的。

儿童是依靠经验开始几何学习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开始教师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 激活对图形认知的“原经验”。而具有挑战性的“摸图形游戏”, 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生的对话与反问则有效唤醒了学生原有的对长方形、正方形的模糊经验, 进而在对比中进一步澄清认识, 学生不知不觉中明晰了要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揭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生成与累积“新经验”, 组织教学活动。

(1) 猜想——指向经验与知识的交汇点。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 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 进行空间想象, 并多角度地思维, 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得出结论。

师:仔细看长方形和正方形, 猜一猜, 它们的边和角可能还有什么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 师随机板书:

对边相等每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启动思维闸门, 把自己的经验与所学的知识交汇在一起, 迅速进行空间想象, 形成表象。同时学生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就会主动参与到后续的探究活动中。

(2) 操作——搭建经验与模型的梯子。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是经历“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的阶段, 而在这三个阶段的过渡中,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梯子”。操作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梯子”, 其对学生积累构建直观模型的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长方形对边相等吗?四个角都是直角吗?还需要验证我们的猜想。

(同桌合作验证后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随机处理以下环节:

第一大块:长方形边的特征

【量】你量出的结果分别是多少?说明什么? (指名多人汇报。)

小结:尽管大家手中的长方形大小不同, 但是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每个长方形的对边都相等。

【折】除了用量一量来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介绍折的方法:

小结:通过量一量, 折一折, 我们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个特征。

第二大块:角的特征

方法1:用直角一个一个去比一比, 发现了长方形有四个角, 而且都是直角。

方法2:先把四个角重叠在一起, 再用直角直接比一下就可以了。

上述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验证“特征”的全过程, 不仅收获了关于长方形特征的相关知识, 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前通过讨论验证的方法, 提高操作的有效性, 从而积累了操作前先思考的活动经验;交流时略有侧重, 重点探讨“边的特征”, 首先是量, 学生感悟到要通过大量的例证才能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 这是一次不完全归纳的经历, 为学生积累了归纳的经验;把一个长方形对折, 观察到对边重叠在一起, 就能推理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

(3) 探究——架构经验与思想的通道。探究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洞悉探究中学生数学思维的本质, 架构经验与思想的快速通道。

师:你能想办法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生1:我折的方法和长方形一样, 先把正方形上下对折, 再左右对折, 发现它上下边相等, 左右边也相等。所以,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师:这只能说明正方形对边相等, 怎样折才能验证这两条相邻的边也相等

生2:再把它斜着对折, 上边和左边重合, 所以上边=左边, 下边和右边重合, 所以下边=右边 (如左图) , 这样一折, 我们就能得出邻边也相等了,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3:我还有更简单的折法。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 四条边重合在一起, 说明四条边都相等。

在验证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时,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运用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的原有经验——沿着两条边对折, 此时教师洞悉了探究中学生的难点, 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折才能验证邻边相等?进而研究出最为简便的方法:斜着对折两次, 将四条边全部重合在一起。在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将它纳入到新的认知结构中, 借助几何直观, 通过“同化”和“顺应”, 架构了探究经验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快速通道。

(4) 交流——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融合的平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极具个性特征的, 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领悟与转化常常受到个人学习风格的影响, 要克服个人学习活动经验的局限性, 往往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促进个人经验与群体经验的交流与融合。

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创作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 (有序) :

沿着方格线画 (见图1) 、用三角尺拼 (见图2) 、用钉子板围 (见图3) 、用小正方形拼 (见图4) 。

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自发运用验证长正方形所积累的活动经验, 内化特征, 呈现三种不同层次的经验水平, 第一种画是“表象水平”, 第二种拼和第三种围都是“操作性水平”, 而第四种方法拼是“分析性水平”。此时通过“粗糙与精细”“片面与完整”等的对比与思考, 在交流活动中, 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不断被激活并融入进来, 本来有缺陷的经验逐渐被修正, 粗糙的经验渐渐趋于精致, 浅层次的经验获得了提升, 新生成的数学活动经验自然嵌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3. 总结与优化“新经验”, 注重及时反思。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往往是模糊的、零散的,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经验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 并固化在头脑中。“反思是最重要的数学活动, 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可以促进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迁移与变革, 给经验增加新的内容。本课的最后, 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回忆一下, 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些方法是咱们研究平面图形特征的好办法, 以后咱们还会用这些方法去认识更多的平面图形的特征。

在这样的反思交流中, 学生既理清了知识脉络, 又回顾了探究历程。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受到“验证方法多元”和“不完全归纳”思想方法的碰撞后, 数学活动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把研究长、正方形特征所积累的活动经验自然应用到研究其他平面图形中, 学生原有经验更加合理化、系统化。

虽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只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一叶扁舟, 但是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在此领域积累活动经验仍具有很大的启示。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内要以教材为依托, 深度挖掘基本活动经验的因素, 并以此为载体, 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参与具体活动, 直接领悟获得具体经验;通过对所经历活动的回顾反思内化经验;通过在解决新问题中重新领悟和创新新的经验, 实现研究图形世界经验的激活、生成与优化!如此, 学生在穿越图形的丛林时, 将会播撒经验的种子!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之一, 其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构建直观模型方面具有其他分支不可比拟的优势, 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儿童是依靠经验开始几何学习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的。课始教师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 激活对图形认知的“原经验”。

16.《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六

[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114页《整理与复习》第17题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所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课。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同时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从而体验探究的愉悦。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巩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知识。

2.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探究,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时面积就越大,长与宽相等(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规律。

3.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愉悦。

4.通过合作和交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记录、整理、观察、总结的能力。

5.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当周长一定时, 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能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宽变化引起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活动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已学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2.让学生说说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3.导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长方形的周長和面积(板书课题)

4.谈话: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课件出示:

(1)一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学生自主读题、解答。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是9厘米,那么宽是多少厘米?

学生解答后启发: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9=18 20-18=2 2÷2=1

提问:这里的20表示什么?

引导:有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0÷2=10 10-9=1

引导小结:“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宽是多少”可以先用周长除以2算出长加宽的和,再用和减去长得到宽。

【设计说明:通过对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探究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启发:如果长是8厘米,那么宽是几厘米呢?

2.提出要求:如果让你用这根铁丝去围成一个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你打算怎么围?围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活动后提出要求:你们会围了吗?把你们的想法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画好后把相关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画一画:把你围成的图形画在方格纸上。

填一填:把相关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在活动单上完成活动一。

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活动后进一步要求:完成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你的画法和填法。

5.全班交流反馈。(让填法不同的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有序排列的优点)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围法。(在方格纸上画了几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提问:有不同的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让画法不同的学生说一说)

(3)比较有序与无序的填法。

出示有序填写和无序填写的两张不同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哪一种填法好。

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有序地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4)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表格

启发: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交流,教师适度表扬,引导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1)围的长方形长越长,宽就越短。

(2)周长一样的长方形,长和宽一样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3)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4)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

启发: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在什么情况下,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当它变成正方形时,面积就最大。)

引导小结并板书: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

【设计说明:本环节先让学生想一想—打算怎么围,再画一画、填一填,初步感知周长相同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同;然后通过观察、交流,从而发现一些规律。在经历探究围出的面积最大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有序思考问题的价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

6.启发思考: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在其它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呢?(此处打个大大的问号)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出示)活动二:

验证: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里具有相同的规律。

在下面的数据中选取一个数作周长,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12 14 16 18 24 30

学生活动后提问: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在你们的长方形中也存在吗?

教师在各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同学们通过操作、整理、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刚才发现的规律。(擦去问号)

【设计说明:通过对“在其它的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些规律”的质疑,从而引出对规律进行验证的需要,向学生渗透问题研究的方法。因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相等),面积最大。”这个结论只是从周长是24的长方形中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样作出的结论有时可能不正确,所以在这个环节让每个小组选用一个数作周长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求证的过程必须严谨和科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冲浪区:

最近,王大伯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准备用竹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长12米,宽6米。如果不添加竹篱笆,怎样才能使鸡舍的面积变得更大一些?

小朋友们,你能帮王大伯解决这个难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17.《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七

这节课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功或者不成功。但是有突破,在评课时我听到了“重难点把握的比较准确,难点突破的比较好”的评价。这是我往常公开课时一直难于突破的一点,以往的公开课在课后的评课中总是有重难点把握不准突破不到位的评价。这应该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吧。

作为新教师,第一次教授这一教材,教材内容的熟练和重难点的把握是我一直在摸索的。入职之初,授课流程尚不熟悉,就要分一些经历在这些方面,进入二年级,与孩子们已有默契,授课形式也逐渐清晰,于是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重难点的把握上,而不是过多地去纠结于授课的形式。

摸索、努力、成长,等我把教材教过一遍,再回过头来带另一批孩子时,教学上是不是会更娴熟一些,也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18.《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反思 篇十八

为什么同一内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设计一和设计二中的老师都是想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建构知识:设计一的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为操作而操作”,他没有将这一学习方式用足、用好、用透,因此没达到操作的目的,教学效果不好;而设计二的教师把握住了操作活动的关键,他让学生在经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构了知识。因此,体验,仅仅是操作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

“以身体之,以心悟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才是深刻的。

一、 体验,需要学生亲身去经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例如,上述设计一和设计二中“从‘体’上剥离出‘面’ ——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两位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二、 体验,要关注亲身经历后的感悟

以往有些数学课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各自动手。而且有时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这种“摆设”型的动手操作看看很热闹,其实可能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上,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不深刻的。因此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像上述两个设计同样是认识长方形,设计一中老师设计的活动看上去很细,但指导上还不够到位,如: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这位老师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又如,在找长方体上其他面上的长方形时,这位老师仅伸出食指指着各个面,这又易使学生对“面” 的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对他们的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面积)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设计二中的老师引导认识长方形层次非常清晰,指导非常到位: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的概念;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这时的指导可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话,这些都能让学生加深体验。

其次,体验还需要与学生的思维相伴。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如果是依样画葫芦,照着课本“例行公事”,或按着老师的旨意被动行事,那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的、浅显的过程。因此体验要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例如设计二中学生亲历了看、摸、画、比等多样的活动,他们对长方形的感知很直接,这时候老师进一步引导:揭示概念,想像,找长方形,学生对长方形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会把学到的知识内化,自然而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体验就更深刻了。正如语文书上所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上一篇:暑假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期末练习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