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024-09-07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精选8篇)

1.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背景下,党站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把教育放在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地位,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党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而搞好教育就必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意识。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贯彻“十八”大精神,搞好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强调改革开放和允许社会多元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中,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意识。

首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良好职业道德要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有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违背了国家长久以来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比如,个别教师对本职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够重视,他们利用工作中自由支配的时间兢兢业业地搞起第二职业,严重影响和阻碍学校教学质量发展;还有部分老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工作中渎于职守,应付事务。以上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全面加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已刻不容缓。而且,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和诱惑下,少数人民教师从事起违法事情,比如非法传销,收受贿赂等。人民教师是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模范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代表人物,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法律风貌是社会赋予人民教师的文明象征。新时期背景下,广大人民教师更应该做到依法执教、心中有法,坚持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和手段都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的主体是人民教师,教师是引领社会科技前沿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合格人才的主力军,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路线的具体体现者。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意识[2]。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深化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规范的认识,成为新时期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公民。高校教师是“四有”公民的形象代表,同时也是培养“四有”公民的主力军,要做好“四有”,高校教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意识,这是时代对高校教师自身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方面,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不仅要有文化、有理想,还要有道德,因为立德树人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同时,作为公民中的一员,教师更应该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教育法》,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机会坚守在教育岗位上,桃李满天下。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也是高校教师成为现代化教师的必要条件。江泽民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教师自身现代化。教师自身现代化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精神面貌及行为特征具备现代化社会和现代化教育发展所要求的品质,即指教师应具备与现代文明和教育相应的道德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且遵守现代化的法律法规[3]。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个体就必须能够接受、消化和遵守新的社会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民教师。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

教师从教,不仅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而且还会无形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塑造学生,这里的人格魅力包括学识、性格,气质,更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法律规范意识。所以,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来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水平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高校教师不可推卸地担当起“指路明灯”和“解疑答惑”的重任,倘若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操守不过硬,或者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取向偏颇的话,会对学生本人及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4]。比如,一个以“金钱至上”为价值取向的高校教师,他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道德品质培养;一个仅仅追求学术却不注重师表、不讲究奉献的教师,会导致学生忽视外在形象管理并追求个人利益;一个思想激进、愤世嫉俗的教师会促进学生群体反动思想的形成。可见,高校教师代表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且,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大学生,来学校接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能够在菁菁校园里得到德、智、体全面综合发展。高校教师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会形成一种教师文化,而这种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决定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甚至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好的教师,引领好的思想,会弘扬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从而影响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强调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规范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2.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二

一、加强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门课程。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进行创新教育, 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己所肩负的迎接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因此, 保证大学生终身健康、可持续发展, 成为创新型人才, 这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二) 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创新教育。一是大学时期是人的思维创造性活动的最佳时期。在此时期,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 接受新知识快, 思想单纯, 敢想敢干, 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 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求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些个性的发展。因为个性的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可以说, 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创新。二是大学时期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15~20岁正是告别中学进入大学的时期, 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升华的重要时期。因此,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 我们应利用大学生这个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加强创新教育。

(三) 高新技术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大家知道, 人类历史上的发明或发现, 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前提的, 没有创新意识就不会有发明或发现。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高科技的竞争, 而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必须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统领”作用。因此, 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创新教育。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

(一) 教育观念的创新。

目前,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 存在着许多与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旧观念, 急需转变。一是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经验, 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 反对超越;崇尚持平, 反对冒尖。这种观念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我们的教育不仅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 而且要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去提出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二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无疑无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就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转变“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支配下, 往往会出现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现象, 这种教育思想完全背离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兼顾共性个性教育发展, 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空间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思想的弊端之一就是强调共性太多, 张扬个性太少, 结果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不足。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过去往往采取“满堂灌”的单纯教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用统一的标准塑造千差万别的个性, 结果严重压抑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 应因人制宜, 尊重个性,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

(二) 教学内容的创新。

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 应调整教学内容, 删除过时的旧知识, 减少常识性知识, 增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 适当增加相关时事问题等材料, 这样有助于大学生的知识更新,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而不是死记硬背几个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而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是其自身不断“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因此, 在引领大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同时, 还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搞社会调查。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形势教育, 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等地参观, 使他们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 还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调研报告。这些教学既开阔学生视野, 又加深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 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 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 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载体。传统的高校“思德”课和“法基”课教学方法单一, 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学习前人已积累的知识, 不能超越前人去创新知识,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我们认为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从追求传授更多的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 实现由较封闭的教学到开放式教学的转变。比较成功的创新教育方式有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问卷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 要开辟第二课堂, 比如社会调查、答疑、参观等。此外, 还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平台, 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四) 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知识掌握程度, 而且还要将思想表现、法制观念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起来考查。考勤、课堂纪律、笔记、课堂参与、调查报告等反映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都应纳入其中, 使考核全面化、科学化、合理化, 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

摘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制观念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教育的问题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献君, 郝翔.思想道德修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高校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又是主战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贯穿的主线索。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本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新修订的教材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贯穿全书各部分。这24个字穿插出现在本教材的各章各节之中。因此,从各章各节中找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内容,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力求着重突出其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教材各章中的具體体现如下:

在绪论部分,专设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重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在第一章第二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有体现。本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在第八章第二节《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中有体现。本节指出,公民有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典型的表达方式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并且公民还有人身自由等相关权利,体现了“自由”。此外,在《宪法》中还规定了“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等内容,包括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该坚持“平等原则”,体现了“平等”。第七章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中的“公平正义”,体现了“公正”。第六、七、八章所有法律部分的内容,特别是第七章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体现了“法治”。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在第二章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爱国”。在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体现了“敬业”。在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诚信原则”,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中,要“诚实守信”,体现了“诚信”。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宽容原则”、“互助原则”,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第五章第三节《家庭美德》中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内容,体现了“友善”。

在结语部分以“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为题,进一步点明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应当明确的落脚点,阐述了大学生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及唱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与主心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从学科课堂教学的角度有效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难题,进而成功树立及大力弘扬该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积极性、自觉性和有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首当其冲地承担着这样的重任,从本课程的各章节中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显得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熊孝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28-31.

[3]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50-53.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四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题 目: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学

院:; 专 业: 小组成员: 制作时间: 任课老师:

【社会实践目的】走出课堂,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调查有关大学生生活状况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该现状的进一步了解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技能。

【社会实践时间】2012年4月14日—2012年4月24日 【社会实践内容与收获】 一. 大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首先,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他们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新潮,时尚,趣味的事物所吸引,相对于其他群体的突出的特点是更易于受自身情感因素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大学生自我独立性逐渐增强,对家里及身边的人的依附性逐渐降低,使得他们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商品,这种更加注重感官上的满足的消费方式很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钱财的后果。

其次,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所限,他们的消费行为受到自身所处的位置所影响。大学生接近于社会,但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社会,这就决定了他们绝大部分在钱财上的支配是受到不自由的。据了解,95%的大学生生活费来自于家长 的给予,极少数的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助学金,奖学金及兼职。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生活费(按月来计)在500—800元的同学除了日常吃喝等基本开销外,用于享乐的花销就比较少;生活费在800—1000元的同学可支配的钱财相对来说就可观很多了,他们绝大多数追求于物质更好上的享受,往往更容易产生攀比现象。不管是消费多的,还是少的,均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消费超支。为了满足自己的

消费需求,许多同学又不敢再问家里人要钱,可能就会选择兼职这种方式去缓解经济压力。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节约意识淡薄,浪费资源严重的情况。比如,有同学生日或者考试得了高分,自己可能就会送别人礼物,或者怂恿他人办聚会,这些人际交往上的“潜规则”往往都会消耗一大笔钱。一旦拒绝别人的邀请,便可能被认为不够义气或者不给面子,这些现象实在太普遍了。针对上述状况,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二.学习现状

在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组调查了,大学身的学习现状。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能够较全面的反应大学生的情况和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对我校5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一. 大学阶段的目标

有10%的人选择提素质,为人生理想做准备;有48%的人是为了获得文凭;32%是问了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10%的人不确定。二. 对专业的兴趣

只有6%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32%的人可以接受:50%的人不太满意;12%的人完全不感兴趣。三. 对于自己的现状满意度

30%的人对目前的现状感到满意,48%的人基本满意,22%的人不满意。四. 对于考试的期待

一定要达到优秀的只有20%,不挂就行的有32%,40%的觉得达到平均就行了,8%的人无所谓 五. 对于考试的态度

64%的人选择重视,30%的人选择一般,6%的人无所谓 六.平时怎么准备考试的

36%的人靠平时积累,48%的人靠考前突击,16%的人靠人品 七. 课外主要活动是什么

玩电脑的占到了48%,32%的人会哦选择看书,10%的人会参加各类活动,10%的人谈恋爱。

八. 玩电脑主要干什么

玩游戏的站56%,看电影的占32%,22%选择查资料或写东西

九,你平均每天的自习时间

66%的选择1小时左右,22%的超过一小时,12%超过两小时。

十,去图书馆的情况

56%的人 偶尔去,38%的人经常去,6%大的人从来不去,十一.逃课情况

20%的人表示没逃过,58%的人表示逃过几节,12%的人选择性的逃,10%的人经常逃

十二。上课状态

32%的人能认真听课,48%的人能基本集中注意力。5%的人进场睡觉,5%的人做其他事

十三 学习的动力

68%的人表示有,26%的人不强,6%的人没有

十四 学习计划

48%的人表示有长期的,32%的人有短期的,10%的没有

十五 遇到难题你会

请教他人的找58%,自己看书解决的占30%,12的人不予理会

就以上的问卷来看,现在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 2.对专业不感兴趣; 3.对网络的抵抗力低; 4.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5.逃课的情况不容乐观; 建议

1.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树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2.加强对专业的教育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专业,是指爱上自己的专业,或者建立良好的专业机制,允许学生自由转专业;

3.加强对适当玩网络的教育,让学生不至于无法自拔 4.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

5.机枪对到课率的检查力度,促进学生的到课情况向良性发展.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一种很严重但又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面对这很重的就业压力。我想,这其中出来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之外,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也是很大的原因。

什么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指其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还应包括维持就业岗位、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由通用能力、个人素质、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构成。通用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等;求职技能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自我定位、机会分析与把握、自我决策与营销等方面的能力;个人素质包括时间管理、诚实、自信、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成功就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具备的将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有以下6点: 1.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决策盲目;

2.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3.缺失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4.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拓展能力差; 5.专业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低下; 6.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

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不到提升,而想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并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2.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3.提醒学生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重视社会实践,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

社会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只有不断适应、不断成长的人才能成功。一味的怨天尤人,也不可能成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四.道德现状

大学生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个年龄段的教育。内心从对世界充满幻想发展为对社会国家世界的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自个儿已经形成独立的道德底线,只要不低于道德底线,大都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好人。但每个大学生的道德底线都不一样,于是就形成了校园大学生参差不齐的道德现状。

大学生在看着别人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会想:

A:“别人?不关我的事,忽略之。”这是道德底线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类人。“自我“就是这类人道德底线,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犯,饭照吃,觉照睡。

B:“嗯,太可怜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是道德底线于平均水平几乎齐平的一类人。“心里想”是这类人的道德底线,仅仅停留在心里如何的叹息,慨叹事实。

C:“不行啊,得过去帮忙,太不公平了”这是道德底线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类人。“助人为助己”是这类人道德底线,心想实作为,帮助别人同等快乐自己。

如果大学生抄袭,会想:A?B?C?

如果大学生不还贷款,会想:A?B?C?

如果大学生图乐费学,会想:A?B?C?

„„„„„„„„„„..大学生文化水平高,善恶分明,丑恶知晓。大多数都是B,C选项,像长江大学的救人的大学生,湖北大学生救人事件等等都展现了大学生的风貌,但不乏一些A选项的人才像卢刚,马加爵之类,让人叹息。五.大学生休闲娱乐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娱乐活动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休闲消费市场日渐成熟,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人群,日益受到休闲娱乐产业商家的青睐。

现代大学生出去平时上课时间,闲暇的时间越来越来,因此我们组以“大学生休闲娱乐现状”为主题对周围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总共随机在校园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男女各25份。最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份。课题问卷统计方式采取数据与总调查人数百分比,以及分类统计方式。

调查内容如下:

男生中:80%宅在宿舍玩电脑;12%体育锻炼;8%在图书馆自习。

女生中:40%宅在宿舍看电影;32%出去逛街:20%在图书馆自习;8%体育锻炼。男生中:68%认为生活中的娱乐非常重要;24%认为生活中的娱乐重要;8%认为生活中的娱乐可有可无。

女生中:72%认为生活中的娱乐非常重要;24%认为生活中的娱乐重要;4%认为生活中的娱乐可有可无。

男生中:92%认为自己休闲娱乐方式是满意的;8%认为自己休闲娱乐方式不满意。

女生中:96%认为自己休闲娱乐方式是满意的;4%认为自己休闲娱乐方式不满意。

经过以上调查我们组得出如下结论: 现代大学生的休闲时间比以前宽裕的多。2 现代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比以前的广。现代大学生都普遍缺少体育锻炼,身体没有上一代的好。感想:

希望校方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多安排点课外活动加强学生锻炼,争取培养出一个不但学历过硬,身体也能过硬的现代大学生。

六、大学生恋爱现状

离开高中步入大学,每位学子都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与高考的压力,也有了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处于大学时代的人们,各种生理机能逐步的增长直至成熟,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发展出对异性的渴望和追求,希望了解异性,因而恋爱关系有可能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远离了家人朋友,少了许多的关爱和照顾,因此,会寻找一位身边的伴侣,来补偿这身边角色的缺失。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没有类似高考一样的课业压力,课余时间丰富,但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未来生活的压力逐渐加大。在这种表面无所事事,但无形当中又感到压力重重的情况下,难免心中烦闷堆积,形成寂寞的心理。再加上如今大学校园恋爱成风,当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出双入对,自己便很容易跟随大流,开始为自己寻找伴侣,希望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寂寞。

经过调查,有的同学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则犹如“寂寞梧桐”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也有的同学是有的同学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高出他们一等。更有的

同学是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

然而在大学里,适当的爱情还是需要的,但我们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正确面对爱情。

大学生心理现状

如今进入大学,中学生一下子转变为大学生,心理状况当然也随之发生大大的改变。这也是环境改变的结果吧!步入大学,面对着许许多多的事情,面对着大大小小的事物,面对着各种诱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怎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约为:1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过心理困扰,另有10%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此,可以总结为大约9成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份的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为居然是上到大学感觉失去人生目标,感到迷惘,并且感到没什么压力,听课想去听就去,不想去就逃。小部分人是由于上到大学,自由爱情造成的烦恼。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9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并不是随便打发打发就行,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而且可能引发一些疾病,甚至引发一系列的校园消极面,再甚至出现关于人命问题——马加爵就是一个大家不愿接受的现实的例子。

因此,大学应该开设一定的心理调整课程,并应该设立一些专门的心理医室以供同学倾述并解决;上到大学大部学生都是背景离乡的,但是家长也应当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督促和关心,多与子女沟通;学生自身也应做好本分,自己知自己事,学会自己走出心理的困惑,就算自己解决不了,也应及时向身边的人求助或倾述。

5.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五

[摘 要]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条主线,亦是其教学的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育和践行;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D320 [文献标识码] B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层面上引导大学生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致性决定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一条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有助于丰富其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价值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同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所以,要加强对大学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四)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括“民主、法治、公正、诚信、友善、和谐”等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由此看来,二者是一致的。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对接

(一)“绪论”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绪论”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同时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以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述。

(二)第二章融入“爱国”

在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目“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第三目“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四目“做忠诚的爱国者”中融入“爱国”。首先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其次可以通过案例、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三章融入“和谐”

在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融入“和谐”。和谐包括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结合起来,引发学生思考传统的和谐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并引导学生努力去实现“和谐”目标。

(四)第五章融入“文明”、“敬业”、“友善”、“诚信”。

1.在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中融入“文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指出,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讲授时,可以将“文明礼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相结合,并导出传统文化中的“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

2.在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中融入“敬业”。在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从业者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告诉我们,应当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要尽职尽责。

3.在第五章第三节“家庭美德”中融入“友善”。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家庭关系中,主要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兄友弟恭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弘扬家庭美德、培养良好家风,对于社会的和谐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在第五章第四节“个人品德”中融入“诚信”。作为五常之一,信是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信乃立身之本、立政之基、兴业之源。告诫大学生: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商业活动都应当遵守信的原则。

(五)第七章融入“法治”

在第七章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中融入“法治”。2014年10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教材相比,2015版尤其法律部分做了重大修改,增加了新的内容。这无疑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始终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第一,要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三,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感染力,才有可能让学生信服。

(二)更新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不利于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如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将教师和学生都视为主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学生应当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三)创新教学形式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结合学生实际,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激情演讲、情境教学和案例讲解等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增强其认同感。

其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中。

再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题教学活动中,举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四川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2014年秋季学期举办的“8秒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视频大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征集学生原创的微视频作品,利用校园媒体平台传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和法治中国聚集正能量。“8秒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大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助教指导,提交作品100余件。该活动在班级展开,延伸到其它教育教学环节,形成8秒正能量在面的扩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意义,否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参加社会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加其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自身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罗文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2]王志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6.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六

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我组成员经过设计问题,发放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调查并进行系统统计。我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中女生17位,男生13位,其中分别有临床医学,药学,酒店管理等专业,大多是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大一大二学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一人。最后,我组对这30份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作出如下报告:

根据第一个问题的统计来看,绝大多数都觉得学习该门课程都有收获,懂得了一些道理,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很大收获,只有少部分认为没有收获。总体来说,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或多或少的学习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在第二个问题中,同学们都认为参考教材是有利于学习的。在第三个问题关于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同学们大部分认为是懂得道理,其次是树立信念,最后才是获得知识。从第四个问题来看,同学们来参加上课原因何不相同,最多的认为是课程重要,然后是教师教学吸引。说明在同学们的认识中,课程重要性而不是纪律要求和应付考试,同时,老师教学吸引也是很重要的。第五题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均选无多媒体授课,证明这门课程没有通过多媒体教学。第六个问题关于课堂师生间互动,同学们均填有一些,说明这门课的课堂互动都有过但不多。从第七个问题来看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个人的特点对教学有中度影响。第八个问题中有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同学们大部分喜欢师生互动以及结合时事、事例讲授的方

式。从第九个问题来看,同学们希望本课程有与时事结合的特点,喜欢课程贴近生活,实用的特点。第十个问题有关对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对老师提及最多的是多开展交流、互动,对同学提及最多的是上课认真,积极思考,注重课堂纪律。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能够看出大部分同学很喜欢这门课程,也很喜欢授课老师。希望同学和老师通过分析报告找到问题,更好地学习与授课。

201103103

樊志豪 丁如雪 严诗宇

7.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篇七

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结果

(一)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与党执政能力的提升密不可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探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艰辛努力和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1978 年,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产生了一次飞跃,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1982 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提出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法律体系。同年9 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规定对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2 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已经开始了依法执政的历史性转折。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第一次把“到2010 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定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立法目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不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制定并修改完善了一大批法律;督促国务院和地方人大抓紧制定与法律配套的法规,集中清理了法律法规。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7 件、行政法规690 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 多件,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出来,法律法规相互配套,法律体系内部总体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重视和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党的十六大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并作出决定,党的十八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强化,表明了我们党对民族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从我们党64 年的执政方式看,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的执政方式基本上沿袭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方式,直接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没有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上重要议程。在不断总结我们党执政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集中阐述,特别提到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执政党报告中的首次出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因为这是党坚持依法执政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一)从执政方略层面看,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为继续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映了国家制度建设的成就,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成就,反映了社会全面进步的成就,为继续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97 年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 年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高度,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依法治国要求和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提高我们党的依法执政水平。我们党在国家政权中居于领导地位,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能否严格依法运作,直接影响着国家机构能否依法运转,从而决定着能否真正实行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只有坚持党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才能切实保障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真正统一起来。依法治国作为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作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都体现了我们党崇尚法治、反对人治的法治精神,都是为了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都是为了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反映着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国家政权的生命力。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二)从制度规范层面看,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为解决执政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执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而执政的难题也往往是立法的难题。例如,物权法的制定,先后经历8 次审议,历时14 年。这部法律立法之难,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从贫穷到走上富裕安康道路之后的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以及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的转变任务之难巨。在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的情况下,制定物权法,明晰不同权利主体的物权,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激发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国有资产法从列入立法规划到出台也经历了14 年。这期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组一直在探索过程中,为立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部法律对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一些法律,如企业破产法、反垄断法等,都是基于中国具体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产物。实践证明,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通过立法程序统一认识,寻求社会共识,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是法律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立法把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又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新秩序,法律体系的发展适应并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需求。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刑法的多次修改,惩治腐败的规定日趋完善,反腐立法的重心已经向规范权力运行、预防腐败发生的行政法领域转移。行政许可法就是为权力“划边界”,公务员法就是用法律为公务员的行为“定框框”,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则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救济途径。监督法的制定,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监督作用等等。这些立法有力推进了预防惩治腐败体系建设。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完善法律体系更是长期任务。我们必须抓住严格依法办事的关键,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得到正确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同时对每一个党员从思想理论、党性原则、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完善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依法执政取得的成就,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8.筑牢法律信仰 提升党性修养 篇八

关键词:法律信仰;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06-2

0 引言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一种规范能够独立行事发挥作用。法律与党性也是如此,一个是坚守底线思维、一个是塑造崇高理想,如果能将两者互联互通,那么无论是对党性修养的养成还是法律信仰的布道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法律信仰与党性修养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1]。法律信仰就是指人们内心深处对法律精神产生高度的认同,并以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要完成这种精神上的认同一方面需要社会个体产生共同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法律还能反映并保障这些需求,才能使个体价值逐渐趋同于法律价值,进而使公民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法律的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有基础需求,它不仅仅是精神层面也作用到物质生活,并且这种基础需求具有普遍性和趋同性。正是这种普遍与趋同才能使个体意识逐渐汇聚成为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但是对于公民个体而言,他们的需要多是自私的,想要满足大部分人的愿望,我们就需要从个体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标准,这就是法律。因此,法律要成为信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法律需要强有力,能够实现公民公平正义等基础性需求。二是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是实现人们基础性需求的最强保障。就好像古代人们的图腾崇拜,当穷尽人力都无法实现需求时,只能寄希望于精神上的强大力量,对需要有多么的强烈,这种精神力量就有多强,这就是信仰。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也是阶级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2]它是一个政党本源性的力量和吸引力。可以看出党性针对的不是个体的基础性需求,而是政党的最高价值理念,而一位合格的党员需要在个体上映射这种价值理念,这就使得党员兼具了人性与党性的双重身份。党性要求党员首先是从党的立场出发来规制自己的行为,而非从自己的人性出发来思考自己的行动。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因为从人性出发当然希望宽待自己、苛刻他人,但是从党性出发又要求党员苛求自己、宽厚他人。所以,党员的党性并非是天生具有的,并且已有的党性在岁月中也可能淡化甚至消弭。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党性修养来生成、磨砺、升华党性。党性修养也称作党性锻炼,是指党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来坚持、巩固和升华党性的过程。包括了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修养、组织纪律修养和优良作风修养等部分,并且党性修养还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党性修养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既是党性从不同时代中不断汲取新兴力量的过程,也是从党性中抽取力量来反哺党员的过程。

2 法律信仰与党性修养交叉作用

老一代革命先行者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仍然历历在目,但是当前我党面对的形势却已变得如此复杂。我们已经完成了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任务,但是领导人民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又摆在了眼前。党性要以人性为基础,党性是人类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离开人性讲党性是空洞的,苍白的,只有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升华和超越才能成为社会的榜样和道德的引领。[3]因此,在我们进行党性锻炼的时候,很有必要将人性的因素加入进来,而法律是对人性的反映和约束,想要历练人性可将树立法治意识、法律信仰纳入党性锻炼中去。

2.1 法治意识薄弱影响党性修养

当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将个人的“人治”凌驾于国家的“法治”之上。将法律看作是自己的工具,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就执行法律,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对法律视而不见。当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连人性最低保障的法律都敢突破、都能突破的时候,那么党性的链条又如何对其设防呢?他们又怎么可能去自觉的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保密纪律呢?所以,在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党员的党性修养也会受到影响。

2.2 守住人性才能守住党性

人性是党性的基础。人性是为人的个性,党性是为政的特征,人性与党性之间并无沟壑,而是互联互通的,人性优良的人并不一定党性坚强,但人性恶劣者其党性必然不坚。所以当我思考党性修养的时候不但不能把人性排除在外,还应当成第一要素和前提,否则我们都是在假定党员人性一定优良的前提下来提升党性修养。

党性是人性基础上的升华。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性除了自身的自然属性,还包括了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社会的影响浮动,这也使人性升华成为了可能。党性的产生可以通过党员对政党党性原则、宗旨充分理解,达到高度的认同,从而将自己原始的价值去靠近党性的价值观,使人性得到升华,上升为党性,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3 提升法律信仰易于守住人性底线

人性是法律产生的依据。对于人性有人认为性本善,有人认为性本恶,有人认为有善有恶,也有人认为无所谓善恶。性本善者认为人出生时犹如白纸一张并无太大差别,但是后天使人产生的变化,为了维护人性中的善意才产生了法律。性本恶者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人会做坏事,而为了防止人们行为出轨,所以需要制定法律。无论恶与善,都可以看出外化出不同行为的人性是法律产生的依据。

法律是坚守人性的顽石。道德、宗教、风俗、纪律、法律等社会规范都是控制人性的方法,但是无论是扬善还是惩恶,它们的综合强制力都弱于法律。道德、宗教也可以约束人性,但是其对人性的约束只是思想层面的,并且宗教和道德往往作用在劝善,在惩恶方面显得有点无力。法律则不同,它不但能对人的思想层面形成枷锁,还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它不但能够劝善,还有极强的惩恶功能。再者,由于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它对人们行为的强制执行力比风俗、纪律要强得多。综合起来,法律无疑是坚守人性的一道有力防线。

2.4 党性修养能提升法律信仰

党性修养的培养并不比法律信仰的培养难。如果说党性修养较难养成,是因为党性修养是对党员的特殊要求,是在人性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是对人性的“苛求”,所以它不能自己产生,也不能轻易提升。那么作为来自于人们内源性需求的法律信仰是不是就容易获得了呢?可以看到的是法律信仰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将法律视为信仰的人并没有理论上的这么多,哪怕是从事法律行业的法律人。相反,在战火纷飞、礼崩乐坏的时代,有无数先辈们在崇高党性的指引下抛头颅捐身躯,以身殉国。

3 将法律信仰融合进党性修养中

3.1 用法律信仰的强度来筑牢党性基础

加强法律理论学习。目前课程中虽然已经包含了法律的课程,但多集中在行政法、宪法等单个的部门法方面,虽然也开设有法治思维和执法能力方面的专题课程,但是由于不成系统,使党员将自身价值观贴近法律价值观的这一过程效果不明显。使得党员知法、用法、规避法,这也是因为他们内心并没有对法律精神达成认同,当然也不能形成法律信仰了。而没有信仰的支撑,法律对其人性的约束力当然也会减弱。

3.2 用党性修养的高度来引导法律信仰

以党性修养点拨法律信仰。一个党性薄弱的人其内心不一定没有法律,而崇尚法律的人其党性修养也不一定坚强;但一个党性坚强的人其漠视法律的可能性往往较低,而一个践踏法律的人其党性也必然不强。党性修养与法律信仰之间内在的联系是党性与人性,党性坚定的人本身对人性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易于接受理性思维,当然也比较容易接受法律,当我们从党性的高度去俯视人性的时候,许多疑惑也迎刃而解。

以党员作为法律信仰的传播者。法律信仰的传播需要人来引导,而这些引导人需要具备法律素养,广泛的影响力,能够作为榜样。而我们的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能力也有义务,当然义不容辞。纵观依法治国理念的传播,犹如春风吹开了全国法律信仰的花苞,其引领力量和传播的速度、扩散范围有的时候比专业法律人对法律信仰的传播要有效得多。

参 考 文 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2] 叶笃初等主编.党的建设词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上一篇: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答案下一篇:给爸爸的惊喜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