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2024-07-11

新材料产业链分析(精选8篇)

1.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篇一

近年来,我市工业坚持依托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特色经济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合市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强市之路。目前,已形成两大工业园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冶金、焦化、建材优势较为明显。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我市的工业结构从过去较为单一的资源粗加工型逐步转变为多层次资源开发型为主的新的工业发展格局,由些,推动了我市经济平

稳持续快速推进。如何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企业调查、座谈讨论、资料查阅等方式对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了分析:

一、工业发展现状

就共工业经济的现状而言而无,我市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主要表现是:

1、工业经济总量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886个,其中规范以上工业企业53个,企业资产总值90亿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从业人数达3.6万人。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至2004年增长了1.5倍,gdp增长了3倍,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例从2000年的54.6%,提高到2004年的68.6%“十五”期间增幅较大,工业经济已超过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2、主要产品及其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体现在以资源利用为主的重化工产品的生产并形成一定规范,其主要产品和生产能力分别是:原煤700万吨,洗精煤75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坯180万吨,钢材65万吨,焦炭600万吨,铁粉40万吨,水泥70万吨,发电量50亿度,炭黑12.5万吨,果汁2.4万吨,棉布1700万米。

3、工业经济构成:

现有工业除冶金、焦化、煤炭、电力、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外,还有轻纺、化工、食品、医药、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年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90%,其中:冶金占51%,焦化占24%,煤炭占10.6%,电力占6.7%,建材占1.3%.随着黑猫炭黑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丰富的煤化工业品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市煤化工业正方兴未艾,将成为我市的一个新支柱产业。

二、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以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工业结构比较单一

我市工业虽然行业种类比较多,但究其各行业

经济总量来说,仍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具体表现为:重工业比重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比重大,最终产品比重小;传统产品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

2、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依赖性强。

我市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得到迅猛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五大支柱产业都与煤、矿石等资源息息相关,且行业关联度较高。如煤——焦化、焦化——化工、煤——电力,一旦某个行业出现大的波动,将有可能引起其它行业

反应,造成经济滑波。

3、资源利用率差

我市具有丰富的工业资源,一是矿产资源,如煤、煤层气、石灰石等;二是工业再生资源,如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等。可是我市工业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如粉煤灰不到2%,煤气只有40%,况且矿产资源的利用途径也比较窄,如煤只用来发电和炼焦,石灰石用于生产水泥和石灰等,相当一部分资源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资源利用的空间还很大。

4、规模优势不很明显

煤炭、焦炭、冶金等行业只是一定区域内有规模优势,也即是区域优势,竞争优势不很明显,且个别行业如焦炭虽有总量优势,但分布散乱且规模较小,面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压力具有较高风险,随着宏观调整控措施不断加强,一些企业生存将会出现危机。

5、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多数企业属于资源玩世不型重工业,设备技术会会含量低,环保设施配套不健全,造成煤粒、粉尘飘散、煤气放空现象常年存在,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工业企业污染物特别是废气的排放,是造成我市空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国家环保方面的要求程度差距很大。

三、相对发展优势

虽然我市工业在结构上存在一问题,但仍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上几方面:

1、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后劲

多年来,我市工业发展在依托资源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运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基础地位得到了树立。随着工业基础的日益壮大,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工业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我市工业发展的步伐将会更加稳健,工业对市域经济发展作为更强。目前,我市以西部第七十名、陕西第二名的成绩位列西部百强县市,为我市工业继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支柱产业和集团企业规模的来断扩大以及煤化工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也为我市工业的断续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后劲。

2、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带动影响力日益增强

龙门工业园区已被确定为生态工业示范点,属重化工循

环经济示范园区,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政策上的支持,还有利于促使企业不断延长产品链、产业链、形成集聚经济优势。目前,我市已有六家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大胆探索循环利用,逐步改变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进行低端产品生产的格局,这为我市今后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3、工业经济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方面是部分企业正在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延长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在资源利用方面占有更大份额,如煤化工业。另一方面是农副产品、轻纺、机械加工等初加工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可继续扩大规模,进行泞加工。第三,某些矿产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如煤层气。这说明我市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优势的潜力很大。

4、民营资本量大活跃,发展工业积极性高

我市现有大量的民间资本闲置,据预测超过5个亿,同时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使得这些资金非常活跃,如能委好地加以引导、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加之我市工业发展起步较早,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较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因素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发展企业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市工业发展会便加有利。

四、调整方向和重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其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把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作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集约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应是”继续依托资源,不断扩大规模,注重综合利用,推进产业升级。”

其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布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继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工业要实现主导产业突出,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具有较强市场竟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特点。主要发展目标是:

1、工业经济规模目标:到2010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2、技术进步目标:固定资产投入年均18亿元;创省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创国家新产品2~3个;创国家名牌产品2~3个。

3、骨干企业建设目标:

组建新企业集团3~5个;创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4~6户。

(三)发展重点:

1、积极发展冶金工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冶金工业发展方面,一是发挥龙钢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帮扶龙钢继续扩大规模,发展配套项目,促其达产达效,使龙钢公司产钢规模达6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同时,要引进民间资本投入炼铁、轧钢项目,把我市建成西部“钢铁城”。

2、大力发展煤化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

我市在煤化工业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焦炭副产品,如焦油、煤气、氨等,其下游产品种类繁多,如沥青、酚、苯、精苯等等,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产品用途极其广泛,涉及能源、交通、化工等行业。积极发展煤化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

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市焦化行业的发展规模,使其长效发展,而且还可以改变焦化企业单产品为多产品的生产格局,实现综合利用。在这方面我市已有一定基础,发展空间还相当大,今后应继续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业关联度,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和品种,有效利用资源,使煤化工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3、整合发展焦化工业,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我市焦化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加之我市煤炭资源适合发展国家鼓励的捣固焦,且铁路运输紧张局面逐步得到缓解,这为巩固提高焦化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形成一体化发展,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组建3—5个焦化企业集团,使焦炭生产规模巩固在600~800万吨,同时增加焦炭产品品种,不断增强支柱产业优势。

4、鼓励发展综合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市可利用资源还相当丰富,如粉煤灰、煤气、煤层气等,这为发展工业项目拓宽了路子,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向,应大力支持予以鼓励,使现有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5、扶持发展轻工业,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轻工业在我市还属于弱势产业,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纺织、食品等轻工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促其展壮大。另一方面要引进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项目,使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6、调整提高建材工业

建材行业要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为重点积极开发新产品。水泥企业要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发展高标号水泥、彩色水泥、道路水泥及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砖瓦生产企业要利用新技术,发展空心砖、免烧砖、粉煤灰水泥砌块、石膏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7、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一方面,要按照“高整、提高、壮大”的思路,不断扩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特色,精心策划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尽快新上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同时要注重开发绿色产品,创立精品名牌,真正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长效增收的强势产业。

五、组织落实工作

为了尽快实现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组织落实方面,应抓好以下几面工作:

1、认真搞好规划,切实组织实施。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格局,达到产业集聚,布局合理,有利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业发展规划。在组织规划上,第一,要抓好规划的制定,使其既要结合我市实际,又要符合工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更加注重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第二,要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在落实上一要抓好宣传,形成共识共动;二要加强引导,符合规划要求。第三,经济部门还要加强项目储备和推介工作,促进规划的落实。

2、加快结构调整,实行产业聚集。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高调力度,重点培育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板块。一是实行资源整合。焦化行业要发挥区域规模优势,着力解决规模小、产品档次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矛盾,引导企业联合,组建集团,强化竞争优势。二是延伸产业链。在增加产业关联度上做文章,积极开发上、下游产品,发展相关企业,促进链式发展。在我市现有循环经济链条的基础上,拓宽发展范围,增加产品品种。三是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植上规模和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折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钢集团公司、黑猫公司、海燕集团公司、二电等大企业项目建设,促使形成集团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形成集聚经济优势,力争冶金、电力、煤焦化三大产业块的产值占到全市的90%以上,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3、继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度加快骨干企业成长的具体帮扶措施。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挂靠联营、紧密协作、外向扩张等途径,加快骨干企业成长。二是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落实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调动骨干企业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从资金、电力、原材料、动力等方面优先支持重点企业,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倾斜,为骨干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建设。

在优化环境方面,我们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三是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妨碍企业发展经营的各类行为。同时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一是抓好项目的包装、策划、推介工作;二是要加强当地民营企业和在韩投资的外地企业的联系,搞好服务,做到“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以项目带项目”;三是对有意向的项目要积极组织小分队上门招商;四是对签约项目搞好跟踪服务,督促资金到位,协助办理各种手续,确保项目落户并顺利开工建设。

5、推进技术创新,培育精品名牌。

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打造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名牌,形成区域经济带动力。

6、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首先要加大投入,搞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尽快制定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再次是完善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最后是加强外部环境建设。通过努力使两大工业园区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商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7、切实加强领导,狠抓组织落实。

要努力改变现有经济机构的组织领导,变多元化分设为一体化领导,避免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矛盾,强化经济部门的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建设精干高效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宏观指导机构。同时要加强经济人才的选拔任用,注重发挥经济人才的积极能动作用,切切实实解决好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更好地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2.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篇二

1.1 企业数量众多, 产能普遍较小, 生产集中度低, 某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危险

由于市场扩展快, 节节攀升的市场需求使化工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 而相对于石油化工项目, 化工新材料项目的装置投资规模要小得多, 即进入的资金门槛低, 因而大量企业争先恐后进入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领域, 造成除少数产品外, 大部分基本产品的生产集中度很低, 企业相应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 密集于低端市场, 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又无法提高技术水平, 也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由于许多企业纷纷准备进入, 已经进入的企业准备扩大产能, 以至于有机硅、环氧树脂等不少化工新材料产品已经存在短期内因盲目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的危险。

1.2 企业形成三个梯队的格局, 各梯队之间差距较大

第一梯队, 主要由为数不多的外资 (包括台资) 企业构成。其特点是, 产业经验丰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普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销售能力强、产品链较为匹配、战略清晰并运作规范, 通常以较高质量的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占据着高、中端市场, 因而往往是市场领导者, 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第二梯队, 是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也有少量中石化集团所属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其特点是, 进入市场较早、积累起一定产业经验、产业基础完整、装置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产品链较为完整、运作和管理规范但机制不灵活, 多数产品进入中端市场, 部分产品还处于低端, 所获利润不够稳定, 一些企业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困扰。第三梯队, 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其基本特点是, 产业基础较弱、装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产品链不完整、经营灵活多变、对市场变化灵敏、行为短期化、进入市场快, 少数规模较大、技术基础较强的企业处于基本产品低端市场, 多数企业则分布于广泛的、分散的终端产品市场。这一梯队中一些企业投机性很强, 利润高时快速进入市场, 参与分享高额利润, 利润低时立即退出;一些企业在地方政府政策保护下生存, 利用低价资源或能源、忽视环保和质量、灵活营销等不规范行为和较低的劳动成本进行低成本价格竞争。值得注意的是, 民营企业中也已成长起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运作较规范的大中型企业。部分企业通过与第一梯队外资企业合资或组成战略联盟, 快速成长的潜力很大。少数大中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化工新材料基本产品和改性产品中、高端市场, 正在实施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

2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技术的落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

技术上的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化工新材料产品分工中往往处于产品链的低端环节。如在聚甲醛行业中, 我国企业基本只能生产供应低端市场的基础原料、基本产品和不多几种低端改性材料, 主要用于生产纽扣、拉链、儿童玩具、装饰材料、卫生洁具等日用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而杜邦、道康宁等跨国公司则垄断着应用于汽车、手表等产品的高端改性材料市场。其结果是, 我国化工新材料企业在耗费了能源和资源, 损害了环境后, 依然只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低端产品市场, 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 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环保节能投入。据统计, 化工产业巨头杜邦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费用接近销售额的10%, 而我国大多数化工新材料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甚至连销售收入的1%都达不到。这固然与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和企业行为方式有关, 但积累不足导致无能为力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运行常态。

2.2 国外竞争对手的策略使我国企业始终处于产品链相对低端的不利地位

为打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国外竞争者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在我国企业没有通过自我研发获得技术突破之前, 国外竞争对手通过垄断中国市场获得高额利润, 或者限制对中国的出口。一旦我国企业通过研发在某些方面获得实质性技术突破, 国外竞争对手又会马上将垄断已被打破的、比较低端的技术和设备转让给我国企业, 获得技术转移利润, 同时把重点转向较高端的产品。我国企业在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后, 无论是在产能和成本上, 还是在产品质量上, 与国外竞争对手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此时, 国外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 挤压这些新引进设备的公司的生存空间, 使之难以积累起自我研发能力, 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取得产品升级, 而国外竞争对手得以保持在较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 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虽然中国也尝试采取积极的反倾销措施来应对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压, 给我国企业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 并且在有机硅、双酚A等很多行业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目前国外竞争对手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规避中国的反倾销措施。

2.3 产业组织落后导致产品间的匹配能力较弱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产品链较长, 产品链越向下游延伸越宽广, 不同产品之间的依赖程度较高, 虽然上下游产品的生产能够分割, 但产品之间相互匹配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上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越高, 下游产品的链条就越长, 品种就越丰富, 所适应的市场面就越宽广。同时, 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的时候, 并不是以单个产品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而是以整个产品链利润最大化为原则, 通过价格转移, 在产品链上上下游产品之间形成相互补贴和同一技术层面产品之间形成交叉补贴来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

3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创新研发模式,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一是由过去的单个工厂分散研发转变为集团总部的集中研发。如果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起多层次的研发体系, 对那些能够促进集团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集中攻关, 能够大大提高研发效率。二是整合全社会资源, 加强产学研合作。需要强调的是, 在产学研合作中, 要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体, 真正围绕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 并且要以市场效果来评价研发成果。

3.2 加强行业管理,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为有针对性的发展某些地区, 国家可以在环保节能标准上采用不同的区域政策。但不同地区的节能环保标准必须是公平、透明的。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都要公平对待, 并且要增加执法力度, 杜绝逃避监管的现象发生。另外, 在行业管理方面国家还应当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3 坚持开放发展, 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

一方面, 我们要允许国外先进企业“走进来”。国外先进企业为保护自身的技术垄断地位会努力对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封锁, 同时, 为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大利润, 又积极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鼓励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 并在合作中尽可能扩大外方的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 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 包括矿产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

摘要:从总体上看, 我国化工新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 产品的市场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 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如果再考虑到普通工业原材料价格、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趋势, 以及市场上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 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会不断增强, 市场空间可望得到更大扩展。由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起步晚、生产技术基础差, 以及受体制的制约,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成熟的化工新材料产品, 尤其是基本产品呈生产能力不足的局面, 国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有些产品国内供应缺口甚至超过50%, 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关键词: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巧然.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石油报, 2007-03-07.

[2]任建新.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正步入发展佳境[J].新材料产业, 2007-04-23.

3.新材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篇三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主要有传统材料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构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按照应用领域来分,一般把新材料归为以下几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汽车材料、超导材料与技术、稀土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态环境材料。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产业是江苏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近年来,全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江苏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22%,拥有江阴、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连云港等18个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省内新材料企业数、产品数和产业基地数均居全国第一;且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开始呈现,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江苏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材料重点产业基地和园区以及重点领域,依托现有的共性技术平台等研究机构,建立新材料产业培训、性能设计与分析、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基地水平。充分发挥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建立垂直分工、合理布局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三是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培育行业首企,壮大产业规模。四是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引才层次,扩大引才规模,2009年,江苏开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有265名高层次人才引入资助名单,资助个人总金额达2.3亿元,其中包括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人才,我们优化创业氛围,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运用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新材料领域的课题研究。鼓励优先使用新材料,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4.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篇四

我们搞了三天的新材料产业调研,实地考察了十几家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加工企业。现召开有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继续进行研讨。

材料是工业的“粮食”。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并称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是高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着力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引领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发展新材料产业是面向新世纪竞争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材料的发展起步于国防和战争需要、核能的利用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以后,卫生保健、环保、能源、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信息处理和应用成为新材料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据统计,到2006年全球新材料产值超过了5000亿美元,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尤其是半导体专用新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晶体、锂离子电池、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环境工程材料等,都在以远高于传统产业的速度发展。近年来我国新材料市场快速膨胀。据有关机构预测,包括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等,市场规模在2010年将达到823亿元,在2012年将达到1300亿元。其中,光电新材料、电池新材料将“唱主角”,在新材料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制高点。美国、日本、欧洲是世界新材料生产的主要国家。它们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产业和科技发展计划,如美国的21世纪国家纳米纲要、光电子计划、光伏计划、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先进汽车材料计划,日本的纳米材料计划、21世纪之光计划,德国的21世纪新材料计划,欧盟的纳米计划等。发展的重点是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近年来,由于新材料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了对新材料开发和研究的资金投入,使这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长期以来,我国也非常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我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区域,依托市场优势建立了一批新材料产业基地,如江阴新材料产业带、宁波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等。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后,东北和西部也涌现了一批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特色材料产业基地,如营口的镁质材料、蒙西的稀土材料等。随着产业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国内新材料基地内逐渐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不仅提高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区域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把新材料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是一个资源大省,是能源、原材料基地,煤、木、油等资源型产业占了全省工业很大比重。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林木、石油以及煤碳等资源都在衰减,化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抓住时机,抓紧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而新材料如铝镁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硅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呈现加快发展趋势,在我省工业结构中的位置将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托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努力在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可持续性强的新材料等产

业上做文章,不断降低采掘等传统产业的比重,促进全省更快地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李克强副总理来黑龙江,都把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我们必须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形势,抓紧工作落实,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我省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省矿产储量丰厚,可开发利用的物产众多。在已查明的131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的75种,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矽线石、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水泥用大理岩10种,全省64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为1.4万亿元。

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截止2008年,我省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257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1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主要产品有铝镁合金材料、合金钢材料、石墨制品、硅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农药及中间体、油田化学品、新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等。有一批有实力、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较强的企业,有些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及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我省拥有国内一流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材料科研密切相关的学院有3个,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建有4个研究创新平台。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高分子材料系、金属材料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以及近20个研究所、研究室。还有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同时,我省新材料企业中,还有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新材料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是具有增长的市场需求优势。我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技术与装备、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冶金、建材、森工、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撑。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产业规模扩大、结构升级将继续推进,也为新材料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省外市场空间。

下大气力将我省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明确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要用5-10年的时间,把我省建设成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服务现代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具有我省特色的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在发展目标上,今后5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到2015年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在此基础上,下一个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整体实力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省要重点建设新型镁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新型合金钢、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人工晶体、聚烯烃及改性材料等“六个优势特色产业链”,建设高档石墨制品、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铜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七个优势特色产业群”。

二是制定和全面落实好扶持政策。抓紧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意

见》,明确提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指导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同时,制定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对进入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企业或者人才,给予显著的优惠,鼓励资源向新材料产业集聚。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

三是要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尽快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又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成果外流、企业不肯承担中试风险、科研单位没有实力进行中试等一系列问题。尤其要探索“股份制”和“捆绑式项目开发”等利益联结机制,使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心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制。

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的资金支持,安排研究开发的长期专项计划,为新材料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保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费用,利用政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介入,建立新材料产业投资的创新机制。要完善投融资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建立产业基金模式的风险投资机制。金融机构对市场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企业信誉好、处于扩张期的新材料企业,要在提高授信额度、扩大流动资金放贷规模、简化放贷手续等方面给与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及股权质押融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黑龙江辰能担保公司等各级信用担保机构对新材料企业,要主动优先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五是促进军民科技与产业的资源整合。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军转民项目,在省科技创新专项和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额度,专门支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强化沟通协调,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共同做好资金、项目、产品研发、发展外部环境等方面工作,协调解决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建立军民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和军民两用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形成军民两大研发体系协同配合与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

六是要发挥中小企业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中的作用。中小企业具有市场补充、特色鲜明、经营灵活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大力发展本地民营企业,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突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融通、市场地位、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问题。政府的资金要进一步向中小企业倾斜,也包括在政府采购上,在税收优惠上,在贷款和担保上,都要一视同仁,并且予以倾斜。

5.打造陶瓷新材料产业情况汇报 篇五

汇 报

推动陶瓷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做好特色陶瓷产业园发展规划,引进国内外大型陶瓷企业来我县投资开发,打造陶瓷新材料产业基地,努力在新材料产业上实现大突破、大发展。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矿区基本情况

弋阳县大源岭瓷石矿南段详查项目为2009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重点项目。整个大源岭瓷石矿区30平方公里,远景资源储量可达25亿吨。瓷石矿具有以下特点:①储量大。据初步测算,仅在2.39平方公里的大源岭-来龙岗矿所探明的一级瓷石矿1027万吨,二级瓷石矿12358万吨,三级瓷石矿6692万吨,迄今为止,是我国所发现的最大瓷石矿区。②品位高。通过对比,大源岭矿区瓷石矿粘土矿物含量高于国内已知瓷石矿粘土矿物含量。其中的一级品瓷石矿Fe2O3平均含量0.056%,质地纯洁,白度好,颗粒小,粘性好,熔度低(该瓷土只要烧到800度,就能达到1300度的效果,能够节约500度的火力,节能效果明显)。③易开采。矿体走向长700-1600米,宽400-1000米,矿体形态为厚板状,平均厚度89.9米。矿体地表露头多,上部盖层较薄,可先考虑露天开采方式。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环境地质条件较好。

大源岭-来龙岗瓷石矿区大部分位于大源岭林场,林场植被丰富,属国有。有简易道路通往矿区,矿区开采涉及周边搬迁居民很少。中国轻工陶瓷研究所对该矿瓷石进行了制瓷实验的分级研究报告表明,Fe2O3≤0.9%的一级瓷石可生产优等品日用瓷器,0.9%<Fe2O3≤1.4%的二级瓷石可生产一等品日用瓷器,1.4%<Fe2O3≤2.0%的三级瓷石可生产合格品日用瓷器,Fe2O3>2.0%的其它瓷石可生产建筑陶瓷或陈列艺术陶瓷。

二、申报陶瓷产业基地

陶瓷企业投资大,占地面积也大,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陶瓷工业园区作为承接平台。请陶瓷产业专业研究机构来我县制定陶瓷产业规划编制,向省发改委将陶瓷产业基地申报下来,做好项目储备,包装好企业项目拿到用地指标。有了基地、土地指标就不愁做不好陶瓷产业发展文章。

三、陶瓷产业配套设施

制定陶瓷产业土地使用、财政奖励、行政收费、优质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及相关配套功能的筹划,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电信、通有线电视,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我县陶瓷产业园区拟选址在圭峰镇上张村委会与流口村委会交界、320国道边处,该地段距矿区较近,与鹰潭铁路枢纽、水运港口距离最近,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陶瓷产业大物流优势。

四、做好陶瓷辅料资源普查

资源包括陶瓷原料、辅料情况,要组织力量,对本地和周边范围内的陶瓷原料进行全面调查,还要请权威部门对原料进行检测,全面弄清原料的储量数据和含量数据,以确定我们承接多大规模的陶瓷企业和什么产品的陶瓷企业,既可供投资者参考,也便于我们有目的的招商。同时,还要调查我县及周边地区可用辅料、能源状况,如:锆石、石英石、叶腊石和高龄土的储量、各项技术指标,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

五、确立招商主攻方向

配齐配强产业办领导班子,抽调3--5名专业人员高效运作,推动陶瓷产业发展。我县陶瓷产业定位在引进国内外知名陶瓷产业集团,早日引进建陶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配套完善我县陶瓷产业链。

陶瓷产品确立为相对能耗较低的中高端日用、纳米陶瓷刀具、陈列艺术陶瓷。

6.文档-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篇六

转移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0〕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为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二、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四)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装备制造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七)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八)高技术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九)加工贸易。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三、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十)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十一)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十二)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十三)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十四)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十五)改善营商环境。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六)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十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十八)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

(十九)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二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二十一)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好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

七、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十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十三)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二十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

八、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十五)财税政策。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完善和规范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办法。

(二十六)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

(二十七)产业与投资政策。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门槛,适当下放核准权限。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别。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需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二十八)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二十九)商贸政策。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支持有条件的沿边地区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加大对“大通关”建设和口岸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区域通关改革。

(三十)科教文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健康开展。

国 务 院

7.青岛市氟材料产业链研究 篇七

关键词:青岛市,氟材料,产业链

0 引言

近年来,青岛市氟材料产业在国家良好政策的支持下,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青岛市已形成了以青岛宏丰氟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宏丰)为龙头的氟材料产业链。

本文按照青岛市氟材料产业独有的价值产业链对该产业的关联性和产业化进行详细分析。

1 萤石

中国的萤石资源居世界首位,萤石的年开采量为26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萤石出口国。

2 HF

HF是生产无机氟和有机氟材料的根本和命门。氟化氢(或氢氟酸)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氟化氢总生产能力超过80万吨/年。国内生产技术已成熟,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主要产品为氟化铝、氟铝酸钠、氟化氢铵、氟化钾、氟化钠、氟硅酸盐等。氟化铝和氟铝酸钠是电解铝的重要原料之一,氟化氢铵用于化工、冶金、食品等行业,氟化钾主要用在有机氟化物生产中作氟化剂,我国无机氟盐总产能超过60万吨。

4 CFC-113

CFC-113由无水氢氟酸与四氯乙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其主要应用:是一种高效干洗剂、萃取剂、致冷剂、发泡剂;现在国内经国家环保总局特许的有权限生产CFC-113的企业仅有两家:上海三爱富和青岛宏丰。

5 CFC-113a

CFC-113a是经过CFC-113在一定的条件下异构化得到的,主要用于制备含氟农药和医药或其它产品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制备氟利昂HFC-134a。国内三爱富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CFC-113a而且正在扩产过程中。

6 含氟医药、农药和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精细化工品研究异常活跃。已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多种精细化学品,尤其是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我国目前开发的含氟有机中间体根据起始原料或化学结构大致分为四大系列,即苯系列化合物、甲苯系列化合物、脂肪族氟化物、杂环化合物。

7 CTFE

CTFE是氟化工产业中必不可少的氟单体之一,CTFE主要是通过锌粉还原法由CFC-113制备得到,主要应用于氟涂料、氟氯油、氟醚、畜用麻醉剂和医药中间体等相关领域。目前,三爱富具备年产600吨的生产能力,由于CTFE资源的稀缺性,青岛宏丰生产CTFE单体主要以满足自需为主。

8 PCTFE

PCTFE分子链中数量众多的氟原子使聚合物呈现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一定的耐温性、不吸湿、难燃、耐辐照等优异性能。国内对聚三氟氯乙烯的需求主要有:耐低温材料、航空航天和制备氟氯油以及防腐涂层和管道、板材等。

9 ECTFE

ECTFE对绝大多数的无机、有机化学品以及有机溶剂,有非凡的抗腐蚀能力。ECTFE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极低的渗透率,优良的电性能与表面的极端光滑,国外ECTFE已经商品化,推出的商品名为“HALAR”的氟塑料,国内还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厂家。

10 1#氟橡胶

1#氟橡胶由VDF与CTFE共聚而形成的弹性体,具有无毒、难燃、自熄和良好的储存稳定性,能溶于低分子酮类和脂类等溶剂。硫化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耐溶剂、耐燃性及电绝缘性。主要用来制造耐腐蚀的密封制品,如O形圈,V形圈,皮碗、隔膜等。国内仅四川晨光具备批量生产1#氟橡胶的能力。

11 PFEVE

PFEVE是由CTFE与其他改性单体共聚制备得到,主要用于氟碳涂料的制备。氟碳涂料可以喷涂、辊涂、刷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硬度。PFEVE国内外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日本大金和旭硝子、大连振邦、常熟三爱富以及青岛宏丰。

12 氟碳乳液

水性氟碳乳液是由CTFE和多种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水性氟碳乳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织物整理剂等方面,特别是作为织物三防整理剂使用。美国3M、日本旭硝子、大金等公司已开发、生产出多种牌号的含氟织物整理剂产品,控制了大部分市场。

13 氟氯油

氟氯油通过PCTFE高温裂解或者CTFE调聚得到的,具有极佳的化学稳定性、不燃烧、比重大、绝缘性及介电性良好等特性,主要用做真空泵油、氧压机油、导航陀螺仪油等。对于用应于机械陀螺、航天航空仪表、及腐蚀性气体的压缩机中效果优异。国内仅有长城润滑油生产和销售相关类型的氟氯油产品,国外生产的氟氯油主要是高粘度的产品。

青岛市氟化工行业应尽快建立研究、开发和应用体系,培育足够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同类企业园区化、基地化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产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解决单个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推进氟材料技术产权交易,构筑创新环境,围绕氟化工企业技术产权融资,加快产品配套、人才配套,进行高效益的规模扩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青岛市氟化工产业创新,为产业转型和高增值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方.我国萤石资源与氟化工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化学工业,2008,(10).

[2]李黎晓,白瑞明.加快发展青岛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之我见[C].青岛:青岛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8.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篇八

与会代表围绕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通过了费用分担、利益共享的联盟合作模式,决定共同开展低成本、高效率、轻量化车身的全产业链联合研发。后期,两个联盟将共同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完善技术路线图并成立相关项目课题组,实质性推动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产业的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宏发纵横位于常州的多轴向和复合材料生产工厂。(蔡倩)

工信部等牵头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起,联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等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

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出资6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采用有限合伙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运作。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等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重点领域。(蔡倩)

中国已与30多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日前,记者从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获悉,目前中国已经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如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中国—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等一批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积极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这意味着双边和多边基础设施项目合作面临广阔的机遇。(蔡倩)

时代新材芳纶产业化项目落户株洲

近日,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株洲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芳纶产业化项目。

据了解,时代新材芳纶产业化项目占地面积约42亩,总投资超过3亿元,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亿元。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开展该项目的目标,是在3年内成为国内芳纶材料及相关制品领域优秀供应商,芳纶材料产业链在10年内有望实现年产值20亿元。该项目是时代新材在2015年与株洲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继亚胺薄膜后落户南洲新区的第二个新材料项目。

(李晓慧)

“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机”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日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陕西金翼通风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机”进行了新产品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种产品的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加强该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在行业中更好地推广应用。

据陕西金翼通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萍介绍,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机可以有效地解决纺织企业空调设备耗能高的问题,提高企业空调运行的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纺织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国际市场相比,金翼通风科技研制开发的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机的技术水平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且具有国外设备无法比拟的价格优势。该设备除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出口前景也相当可观。(通讯员_严家民)

上一篇: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关保障措施医疗服务收费管理服务制度下一篇:syb创业计划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