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危机干预方案

2024-08-16

自杀危机干预方案(共7篇)

1.自杀危机干预方案 篇一

一、教学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这场战“疫与每个人都在战 场。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湖北武汉团结一心,以巨大的勇气,作出“封城”之举, 全国人民减少出行,居家“报国”。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在这场“疫 战”中,学生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更 权威,更系统的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减轻和舒缓心理压力, 同时感受到这场“疫战”背后的“爱国”“敬业”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目标

1、开展生命教育,倡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2、筑牢心理防疫堤坝,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

3、弘扬正能量,崇尚英雄,让英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广大青少年 的偶像。

四、班会流程

(一)教师导入:情景引入,感同深受。

面对突的疫情给每一人上了一堂关于人生的大课,从开始的恐慌、焦虑、担 忧,到相信我们一定能赢,这场疫情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生命、关 于敬畏、关于担当、关于信仰……那些“逆行者”奋不顾身,冲向疫情的最前线, 坚定而又执着,让我们每个人泪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强! 老师和你们每个人一样,在这堂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课中都是学生,让我们来一起 学习和成长。

(二)科学认识疫情之下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

1、焦虑、多疑:新冠肺炎令人们的安全感急剧下降,一些人将身体的各种 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过分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反复查看相关内容, 加重了紧张、恐慌的情绪。

2、愤怒情绪:面对疫情的风险,愤怒情绪其实是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这 种群体情绪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被有心煽动者利用,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3、低落抑郁:在自我隔离的过程中,很多人情绪低落,每天精神不振,很 难集中注意力,忍不住心痛、哭泣,甚至感到悲伤、绝望。

4、盲目乐观:面对新冠肺炎,一些人盲目乐观,认为事不关己、可以不做 防护。这种不切实际的乐观不仅会放松人们的警惕,而旦会增加自己和别人感染 的风险。

5、同学们讨论自己在寒假期间的一些心理变化。

6、班主任总结: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无论是高兴、愉悦还是悲伤、难过都是有意义的。遇到突发事件,恐惧和焦虑可以帮助我们 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保护自己。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容易接纳自己所有的 情绪。

(三)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主人

1、面对疫情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要承认并接纳焦虑情绪,坦然面对疫情。可 以这样告诉自己:新冠疫情下,我们出现焦虑情绪是人类的本能,它可以帮助我 们处于应激状态,从而有效应对危险、做好防护、解决问题。

2、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和放松来缓解负面情绪。

(1)转移注意。感到焦虑时减少看疫情相关新闻的时间。试试阅读、听音 乐、看笑话……能让你感到放松的事情。你会发现可做的事情太多,焦虑自然而 然就降低了。

(2)正常作息,生活规律。保持一份平常心,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 活作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该工作的 时候工作、该完成的事情完成,做好这些事情,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保持正常 节奏,更会让我们平静下来,感受到心情的愉悦。

(3)适度运动,增强免疫。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更是调控焦虑情绪 的最佳方式。

(4)拨打热线,寻求支持。如果你尝试了以上的方法,发现通过自助还是 很难帮助自己缓解焦虑,请记住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教师总结:有科学研究表明,心情稳定、愉悦的人免疫力更强。免疫力是对 抗病毒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要及时自我调适情绪,适度宣泄情绪,尽量保 持平静、乐观的心态。如果你还是感到焦虑不安,可以和家人、朋友说一说,你 还可以试着做做放松训练、深呼吸、听音乐、涂鸦、做手工、读书或者做运动等, 选择你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来缓解情绪。

(四)弘扬正能量,学习和致敬逆行的英雄。

导入:下面我们一起来追星,追逐这个冬天最闪亮的星。播放《最美逆行者》 图片,配乐《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图片故事一:终南山! 班主任:我们希望自己如钟南山一般,为了抗击肺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 工作者爱心人士一同会师湖北武汉,前路虽未知,但勇者无畏。他们用行动践 行对人民的承诺!耄耄之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 的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服下定心丸。“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 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

图片故事二:金银潭医院!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新型肺炎最初的“小汤山”,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 妻子也因身处前线而遭遇感染,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战。当被问及自己的病 情时,他总显得豁达,不多言便迈着蹒跚的步子,继续坚守在病房,与同事们一 同与病毒作战。“我志愿投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图片故事三:火神山医院 从1月4 口 24 口到202月2 口一座设计科学。设施完善的医 院拔地而起,它被命名为火神山,寄寓着人们衣橱里火神祝融驱赶瘟疫的期待。

这是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基建速度。他的骨骼是由无数专家研究塑造的;他的血 肉是由无数朴实无华的普通工人不辞辛劳的连夜工作浇筑的。

班主任引导思考:结合以上故事,让学生谈谈感受和自己的理想规划。

五、课后拓展

1、写一份关于心理变化的日记。

2、写一篇自己认为有效的解压方法的作文并分享。

3、站在未来的自己的角度,给现在的自己一封信,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 人,有什么专业的建议给自己。

六、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多难兴邦,年的开年,我们以一-场“战疫”开场。在这场战 役中,中华民族奋发起无惧风雨、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中国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要在灾难中成 长,科学认知病毒,养成尊重科学、讲究卫生的态度和习惯。

希望大家立志向英雄学习,疫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教会我们热爱祖国,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懂得爱与责任。我愿亲爱的同学们,能有所思、有所悟,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像寒梅一样傲霜独立;在当下这个温暖的春天,像竹子一样 听到自己内心拔节成长的声音。相信未来,你们都能成为心中那个英雄,拥有强 大的内心,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

2.自杀危机干预方案 篇二

1 自杀的干预重在预防

自杀的干预主要在预防, 预防自杀可分为三级, 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1.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危险物品, 监控有自杀可能的高危人群, 积极治疗自杀高危人群的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 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提高人群应付困难的技巧。

1.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咨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 打消自杀念头。

1.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再次发生自杀。

2 危机干预

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程序对自杀倾向病人的危机干预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 评估

包括发生了什么事件?病人所使用的应对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的作用和效果如何?到目前为止, 病人是否有能力去应付这种场面?病人的支持系统如何?护理人员应利用病人对治疗的迫切要求, 采取积极的和权威性的措施, 尽快地与病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 取得病人的信任。教育病人认识他处于危机状态的事实, 并说明愿意尽力帮助他。同时也要指出, 病人应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 问题的解决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2.2 制订干预目标

对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以后, 就要制订一个明确而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制订需要与病人共同商量, 要根据病人的需要, 解决病人的痛苦, 要了解危机前病人的心理素质状况。因为护理目标的限度往往是恢复其原有的心理水平。

2.3 实施

具体交谈的次数依病人的需要而定。首先是让企图自杀的病人认识到自杀不过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方法而已, 护士基于对应激事件相关的所有资料和信息, 从中找出一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共同问题。然后寻求解决这一共同问题的证据和方法, 同时注意克服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和认知缺陷。因此, 护士可以采取交谈, 以帮助病人疏泄被压抑的情感 (如悲伤、抑郁、愤怒等) ;使病人认识和理解目前的危机或境遇是暂时的, 不可能是持续终身的;指导病人学习问题解决技巧和心理应对方式;建议病人建立新的社交天地, 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维持和稳定。一旦某一近期目标达到, 再确定下一步的目标, 使病人逐渐接近一个成功的危机解决的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要尽量帮助病人获得更多的社会关心和心理支持, 注意多方挖掘病人需要获得的和可以利用的外界社会支持的资源。这可增强病人解决危机的信心。

2.4 危机的解决

护理人员在注意病人症状改进的同时, 时常要考虑最初的治疗目标, 直到病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病人已基本达到了情绪平衡和危机前的功能水平, 并经过双方同意就可以终止治疗。由于护理人员和病人常有一些情感上的依赖, 终止治疗和分别, 会使病人体验到一种失落感, 因此, 在终止治疗前应使病人对于失去治疗和护理人员有感情上的准备, 使病人理解这种失落感, 这是终止过程的一部分工作。回顾总结时, 着重让病人说出处理新问题的技能和如何更广泛地利用资源, 使病人感到这些新知识已变成他应付技能中的一部分, 使他感到现在的他变得比以前的他更强健, 从而增强了他对处理将来应激事件的自信心。

3.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 篇三

1 心理冲突与自我认知偏差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环境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现实生活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如果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当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时,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对他人的知觉,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1]人不是天然就能获得心灵的成长的,人既不是随着年岁增大而必然获得心智的成熟,也不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完成人格的构建。[2]

而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需要依赖周围的人提供对自身的内在的和外在的评价而存在。所以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有的大学生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让新的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苦闷、颓废、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放大了自身的弱势、忽略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和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玩乐和自我放纵中来麻痹自己的心灵,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情绪,由此滋生自杀倾向等心理危机。

2 人际关系失衡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而深刻,角色呈多元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状况,带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与学业期待来到大学,新型人际关系的适应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人际关系危机便会随之产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进一步产生自杀心理危机。

3 应激性的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而引发个体身心反应,对身心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应激性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水平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中,父母离异、情感受挫、人际关系恶化、就业压力、生活陷入困境、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困扰,等等,会诱发或加剧一些心理适应能力脆弱的大学生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以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就会对个体抵抗力累加,因而也非常严重。对个体而言,在应激性事件中获得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这是人们应付心理压力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支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激事件应付机制,个体的压力会持续存在,一旦个体陷入社会心理支持资源丧失或没能发挥或支持失当,面对压力的个体会变得脆弱无比和心理失衡,继而形成一种悲观厌世、逃避现实的消极生活态度,最终导致自杀悲剧的发生。[3]

二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和关注的对象

自杀意念的形成要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发展过程,除极少数的自杀者没有征兆(如情绪性自杀)外,绝大多数自杀者从自杀意念的萌发到自杀行为的实施,都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自杀意念形成的最初阶段,自杀者往往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情绪低落,消极厌世,想逃避现实,萌发通过自杀的途径解脱的念头;在自杀意念矛盾冲突阶段,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自杀者往往焦虑不安,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在自杀行为选择阶段,自杀者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自身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选择自杀时间、地点、方式,买礼物送给最好的朋友,写遗书等。[4]

在自杀行为选择阶段,因其发生的瞬时性和不确定性,预防的难度大;而在矛盾冲突阶段,自杀者的内心冲突引起其行为的异常易为我们捕捉,此阶段是我们进行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此阶段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其心理上的徘徊期,及时介入给予适时的心理辅导乃至医学治疗,将能有效地防范和干预自杀行为。

那么,哪些大学生是心理危机重点干预和关注的对象呢?一般而言,下列几类学生都是重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意念关注的对象: 第一,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第二,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第三,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第四,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第五,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第六,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七,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第八,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第九,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十,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第十一,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第十二,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三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自杀危机干预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和迅速性,其有效的干预途径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有效、可靠的自杀危机干预途径是进行危机干预,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有力保障。据此,在大学校园内,当发现有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可以参考格林兰(B.E.Oilliland)和詹姆士(R,K.James)的危机干预法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1 确定问题

危机干预者可以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以及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的同感、理解、真诚、接纳、尊重等技术。从自杀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的问题。同时,既要注意自杀者的语言信息,也要注意其非语言信息。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倾听,迅速判断事件的危险程度,迅速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

2 保证安全

危机干预者在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在危机干预过程中,要将保证自杀者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自杀者对自我和他人的生理、心理危险性降到最低。给自杀者以心理支持,稳定自杀者情绪,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提供适当医疗帮助,有效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保护自杀者的生命安全。

3 给予支持

危机干预者通过语言、语调、躯体语言等方式与自杀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转移自杀者的注意力,使自杀者不专注于自杀行为本身,从而为其他干预人员对自杀者进行安全救助提供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与自杀者的谈话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为自杀者提供适当建议,帮助其面对当前的问题和困境,让自杀者知道危机干预者是完全可以信任、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的人。

4 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危机干预者要尽可能地安慰、鼓励、说服自杀者,帮助自杀者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危机状态,让自杀者认识到还有许多途径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帮助自杀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对方式,以便使其尽快摆脱自杀的危机,并做好今后的自我预防。

5 制订计划

危机干预者要与自杀者共同制定行动步骤来矫正自杀者情绪的失衡状态,要帮助自杀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确定自杀者能够理解的、自愿的行动步骤。计划应该根据自杀者的应对能力,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为自杀者提供一个对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付机制,减缓心理冲突,矫正情绪的失衡状态,提高自杀者的应对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战胜危机。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自杀者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没有被剥夺权力,保持自杀者的独立和自尊。[5]

6 得到承诺

危机干预者要给予自杀者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改变认知,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帮助自杀者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自杀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让自杀者复述所制定的计划,并从自杀者那里得到会明确按照计划行事的保证。通过进一步沟通,得到自杀者不再自杀的承诺,对大多数企图自杀者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而对一部分有抑郁症症状或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学生则必须采取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尤其是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是自杀预防的重要环节。对有抑郁症的学生来说,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倾听、解释、劝慰、鼓励、建议等,可以帮助他们摆脱抑郁情绪,控制其他不良情绪的蔓延,促进其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回复,使其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因使用相应的抗抑郁精神药物而有明显心理异常的患者,应根据需要考虑是否要住院或门诊给予药物治疗以及专门的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肖水源,杨洪,董群惠.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

[2]王丽梅.关注心灵成长,构建完善人格[J].继续教育研究,2012(05).

[3]李献云,费立鹏,牛雅娟.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的编制及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06).

[4]王玲,卞茜,张维平.研究生新生自杀态度与影响因素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10(02).

[5]Kodaka M,Postuvan V,Inagaki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4.中小学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篇四

为了能够科学、及时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干预工作方案。

一、目的1、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3、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二、原则

1、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2、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3、健康宣导,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三、领导小组

将疫情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作为开展和促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学校统一领导,迅速安排部署,抓好组织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校疫情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工作。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干预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主任、年级德育副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四、工作内容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建议性的解决方案。

2、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3、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五、工作方式

1、加大宣传力度。疫情期间,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向广大师生普及科普知识,并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安全的疫情防护提出针对性建议。

2、制定工作措施。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以切实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把握在开学前、开学后等关键时间点提供有关疫情防控心理调适的正确信息,及时调整师生心理状态,有特殊情况的,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3、及时进行研判。各班班主任要及时摸清本班疫情情况,积极关注学生、教师疫情及其心理状态,掌握受疫情影响的师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群体心理危

机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避免求助者因前来咨询而受到再次伤害。

5.自杀危机干预方案 篇五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降低危机事件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影响,提高我校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教育人、引导人、完善人、培养人的过程,学校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把保障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育人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重在预防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大学生的危机事件虽然是极少数,但因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因此防患于未然显得格外重要。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调适心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加强危机管理,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心理危机事件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避免因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困扰,给学校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成立长安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员由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动员和发挥学校、院部、班级的职能和作用,依靠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或严重化。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组员:由学工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部、公安处、校医院、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事发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部,办公室主任由学工部部长兼任,副主任由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副主任担任。

职责:领导小组负责我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统筹决策工作。学工部负责部门间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协调处置工作,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具体负责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技术工作。

2.各学院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由各学院主要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

组员:由各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学办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班主任)、院教务人员组成。

职责:具体落实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

三、工作体系

1.建立以学生为基础、学院为核心、学校为指导的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系统

实现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结合,以群体预防为主,结合高危群体的预警识别、评估、干预,达到及早预防、及时排查、有效疏导、快速干预的目的。

2.明确不同层面的具体工作和职责

一级:主要是指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负责指导各院系开展各项心理工作,以普及性教育和预防为主,承担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教学、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骨干的培训等任务;并定期组织专家对学院上报的危机学生进行评估,为院系进行危机干预提供必要的建议;对于危机问题严重学生,经学院申请后随时组织专家介入干预或转介治疗。

二级:以学院为单位,由心理辅导站站长负责,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学生的早期筛查、中期评估、定期预警、及时干预。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设一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在班级发展委员中产生),负责统计汇总本年级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危机的学生情况,并报告给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具体工作主要有:重点 学生月排查、危机学生上报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采取有效措施对危机学生进行疏导,为快速干预做好基础工作并争取宝贵时间。

三级: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发展委员负责广泛联系班内同学,及时排查,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或紧急突发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汇报。

四、危机干预预警方案

(一)心理危机干预程序

心理危机事件主要指:①已经发生的自杀行为;②正在实施的自杀行为;③有自杀的意念或倾向;④有伤害他人的倾向或行为这几种情况。一旦遇到这些危机事件,要立刻启动长安大学心理危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对有自杀倾向或可能对自我或他人造成威胁的事件,建立包括识别、监控、干预、转介、善后在内的干预程序。对于已经发生的自杀或危机事件或其他影响整个学校的危机事件,建立危机应对程序。

具体措施见附件1。

(二)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制度 1.明确危机排查的对象

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是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以及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具体排查的对象见附件2。

2.心理危机排查与排查后的干预制度(1)心理普查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负责组织安排每年对全校大

一、研一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筛查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逐一约谈、筛查、诊断,并反馈给学院。

(2)重点学生月排查制度

各院系组织对学生进行重点排查,除了每月一次进行危机排查外,还应对大

四、研三学生进行毕业前排查、每学期开学初危机筛查、期末考试前后对学习压力大和成绩不及格学生进行排查、春季心理疾病高发季节进行排查、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后进行危机排查,并汇总相关资料报送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评估研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学院提供建议。(3)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制度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各学院均应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将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或已经干预过的学生的信息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4)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及时将掌握的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向学院进行反馈。

五、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措施

1.学生因心理危机住院或休学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办理外,还应向所在院系提供学校教务处认可的县级以上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认证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复学后,学院应对其密切关注,定期进行访谈,并通过学生干部等途径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根据学院提供的情况,对复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跟踪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院系。

3.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院系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最好要有家长一定时期的陪护,同时应安排辅导员、学生干部、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六、实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注意事项

1.各院系要高度重视本项工作,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组织到位;

2.各级单位,如发现属心理危机,应该立即优先接待处理,不得拖延; 3.所有心理危机学生,各院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一定要做好咨询记录,详细记录接待时间、内容、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并分类保存归档。附件1

心理危机干预程序

1.对已经发生的自杀事件的应对措施(1)及时报告

对于已经发生的自杀事件,最先发现的个人和单位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无条件进行紧急抢救,同时通知事发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抢救无效拨打110请求公安部门协助。

事发学院立即向校心理危机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向校分管领导汇报,同时通知相关部门,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参加处理危机事件。

(2)现场处置

公安处接到通知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负责对现场进行保护。学工部、院系领导、辅导员等赶赴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通知家长

事件发生后,学院负责通知家长来校,协商处理学生有关事宜。通知家长时注意策略,尽量避免给家长强烈刺激。

(4)提交报告

事发学院迅速开展调查,全面搜集自杀学生个人资料(如日记、遗书、学习成绩、QQ号、博客、手机信息等情况),同时走访其同学朋友,以便分析死因。核实情况后将危机事件及其处置以书面形式报告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长。

(5)信息通报

宣传部负责派专人接待媒体,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学校或学院视情况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通报。

为了保护学生和公众的安全,要提醒媒体强调报道要谨慎,避免无意中渲染了自杀事件,造成对学校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对不实信息和舆论及时进行删除和引导。

为了避免误传产生谣言和造成心理混乱,必要时由学校或学院向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通报和引导。

(6)与家长沟通 由学院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接待家属。与家长沟通要两人以上(原则上由副书记、学办主任、辅导员三人为宜),充分理解家长的情绪,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个别家长过分冲动,其行为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则请公安部门按法律程序处理。

由学校公安处帮助家长与公安部门联系,由公安部门直接向家长宣布刑事调查结论。学校只起配合作用,不进行中间的信息传递,不对家长发表结论性意见,不讨论责任,责任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认定或协商认定。

(7)后事处理

由学院协助家长处理遗物、殡葬等后事。学院、班级视情况组织纪念活动。(8)心理关怀与心理辅导

对已实施自杀行为学生周围的同学,尤其是朋友、同寝室、同班同学,学院要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可根据需要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出现。

危机过后(一周或10天以内)学院要联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知情人员进行哀伤辅导,帮助经历危机的学生及其相关人员,如死者宿舍同学、受危机事件影响的同学、家长、辅导员、以及危机干预人员,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使学生能从危机中学习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尽量减少由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保护被调查学生。应坚持保密原则,维护学生权益,避免给被调查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

(9)恢复常态、生命教育

在危机事件过后,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正确看待荣辱得失。

(10)总结经验教训

由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该事件进行经验和教训总结。2.对正在实施的自杀行为或自杀未遂者的应对措施(1)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有学生正在实施自杀行为,发现者要进行呼救,终止危机行为,并向学生所在学院副书记、辅导员报告。副书记视情况妥善指挥处置。(2)现场处置

各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协调处理危机,终止危机行为。公安处负责现场处置,校医院负责抢救,或请求120、110的帮助。特殊情况下,学院可先将学生紧急送医院就治,然后向有关部门汇报。

(3)初步评估

对自杀未遂的学生,学院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写下书面评估及会诊意见提出处置建议。

(4)实施监护

学院要立即组织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以同室或好友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处于危机的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

但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不完全的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里实施监护,学院可以联系公安处,强制将其送到医院监护,待家长到来后,由家长办理就诊事宜,避免因为监护不当造成危害,以确保该生及其他人员的安全。

(5)通知家长

学院负责通知家长立刻来校协商处理学生事宜。如需将该生转介到专业精神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治疗,必须由家长亲自陪同前往,根据医院诊断由家长决定住院治疗或回家休养治疗,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一旦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学院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心理康复或发生意外。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家长与学院签订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6)提交报告

学院危机干预领导小组负责将危机事件情况及其处置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长。

(7)心理辅导

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受事件影响较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对可以在学校坚持学习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咨询。

(8)由校、院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该事件进行经验和教训总结。

3.对有自杀倾向学生的应对措施(1)及时报告 当发现或知晓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时,要及时向校、院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中心汇报。

自杀倾向主要包含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在语言和行为上流露出有自杀的想法;第二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第三种,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创伤者。

(2)实施监护

学院要密切关注,组织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以同室或好友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处于危机中的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当危机学生的行为已构成对自身及他人的威胁,严重影响学校秩序,家长还没赶到学校时,学校可以联系公安部门,强制将其送到医院监护,待家长到来后,由家长办理就诊事宜。

(3)初步评估

所在学院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写下书面评估及会诊意见。

当发现学生有自杀倾向时,不要承诺向其家长和老师保密,无论该生是否同意,都要通过院系都要将这个情况通报家长。

(4)通知家长

院系及时通知有自杀倾向学生的家长尽快赶到学校,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要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不要让家长产生学校推脱责任的误解,要理解与接纳家长对孩子担心的情绪,向家长介绍有关自杀及精神疾病的知识,消除家长对精神疾病的恐惧。说服家长尊重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让家长承担其作为监护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注意:学院不要告知学生已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也不要告知学生,以免激发或加重所干预学生的自杀意念。

(5)转介专业机构

如需将该生转介到专业精神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治疗,必须由家长亲自陪同前往,根据医院诊断由家长决定住院治疗或回家休养治疗,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一旦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学院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心理康复或发生意外。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家长须与学院签订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 伴监护。

(6)心理关怀与辅导

对可以在学校坚持学习的学生学院要加以关注与关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4.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的干预措施(1)及时发现

一旦发现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要及时报告学生所在学院的副书记和辅导员。

(2)及时处置

对有伤害他人意念的学生,由学院负责、公安处配合,首先予以控制,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安全。

对已实施伤害他人行为的学生,主要由公安处负责处理,学工部配合,同时,根据伤害他人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决定是否通知学生家长到校。

(3)初步评估

学生所在学院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由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写下书面评估及会诊意见。

(4)及时转介

经初步评估,如诊断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需住院治疗或需回家休养,所在学院院应及时通知家长到校,由家长亲自送学生到医院就诊或带回家休养,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一旦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学院不得让其继续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其心理康复或发生意外。如家长不愿意接其回家,则须家长与学院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附件2

心理危机排查对象

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多门重修、试读、将被退学等)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伤亡、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中遭遇自然灾害等)、遭遇性危机、受到意外刺激的学生等;

(4)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人际关系失调(与舍友不和、受到歧视、无朋友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7)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医疗费用很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有难言之隐没有勇气去救治的学生;

(8)患有严重心理和精神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9)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1)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12)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看不到“出路”者;

(13)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14)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①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 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

②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致以祝福、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6.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 篇六

为进一步有效干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时疏导、避免或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发生,保障公安民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省厅专门制定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预案》。

该预案为我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处置工作提供了细致周密、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公安民警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工作、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用现有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造成或可能造成当事人陷于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以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以人为本、预警及时;预防为主、教育先行;重点突出、干预到位;支持系统、多方结合;科学规范、严格保密这六项工作原则为指导。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民警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识,提高民警承受重压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措施,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重塑信心和正确评价自我,顺利度过危机,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预案中分别对省、市、县三级心理危机干预部门的职责提出明确规定,要求各市公安局政治部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组,负责组织开展本市公安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配合省厅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组做好本地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各县公安局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情报站,负责建立以政工部门工作人员、科所队长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民警的工作、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民警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向市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组报告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件。《预案》还根据事件的性质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A、B、C三级,对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杨博

7.自杀危机干预方案 篇七

关键词:自杀,危机干预,精神卫生,学生

2015年10月22日凌晨,某高校大一女生被发现坠楼致伤,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但因其服用剧毒药物,于当日不治身亡。坠楼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救治,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经警方刑事技术中队刑警现场勘验,逝者留有遗书,因被网络诈骗,服毒后跳楼,警方调查结论为自杀身亡。事发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启用应急预案,同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处理事宜,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以及相关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10月23日下午,该校心理中心对逝者宿舍及其相近同学进行了个别及小组心理辅导。10月30日下午,心理中心邀请心理专家对因危机事件产生心理影响较重的学生共158人进行团体心理干预。

1 心理中心干预

1.1 宿舍楼同学的心理干预

10月22日10:00左右,某系一名心理委员到心理中心反映此消息,心理中心老师电话联系逝者辅导员,确认此事后,联系学生处领导,请领导提醒系里重视逝者宿舍其他同学以及相关同学的心理疏导工作。

10月22日下午,心理中心教师接学生处领导指示,经与逝者辅导员商量,心理中心组织部分系心理委员负责人于18:00—21:00在足球场对逝者所在宿舍楼女生组织活动,一方面安抚学生情绪,另一方面便于逝者家人查看出事现场和到宿舍收拾遗物。

10月23日上午心理中心老师拟定团体活动方案,指导逝者所在系助理班主任和心理协会4名学生于8:00—10:00对逝者宿舍楼不上课的同学在足球场开展团体活动,安抚学生情绪。

1.2 宿舍同学的小组辅导

1.2.1 辅导背景

10月23日上午,心理中心接到辅导员信息,得知逝者宿舍5名学生因22日事发当天接受警察和逝者家属询问后,于22日晚上出现了情绪和行为的应激反应,如哭泣、害怕、睡不着觉、每个人都穿了很多的衣服、把宿舍的窗户用纸糊上等,主动联系辅导员要求心理中心的教师介入干预。

1.2.2 辅导目的

为受到事件冲击的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她们处理情绪情感困扰及调整心理行为;协助同学向逝者告别,鼓励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1.2.3 辅导过程

哀伤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丧失时的心身反应[1]。哀伤的反应如同身体创伤一样,一旦发生就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即面对哀伤、表达哀伤、从哀伤中恢复投入到新生活中[2]。10月23日14:00—16:00,心理中心老师对逝者宿舍其他5位女生和事发宿舍正下方三楼的一个宿舍的2名女生进行了小组辅导。

第1阶段:导入和介绍期。心理老师先做自我介绍,再讲述辅导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不是正式的心理咨询,而是一种减轻创伤事件所致的应激反应的服务。

第2阶段:事实叙述、感受整理。心理老师先自我表露,讲述自己的所听所闻所想,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请每名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描述事件发生时所见所闻和所为的具体事实。

第3阶段:探讨危机事件对个人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心理老师指导学生现场进行放松训练,配合舒缓的音乐。放松训练是自身通过有意识的放松,来控制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消除肌肉的紧张[3]。经过放松训练,学生表示:“感觉很舒服的睡了一觉。”

第4阶段:告别和面对,引导学生珍惜生命,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经过小组辅导后,7名学生的情绪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2 心理专家团体干预

2.1 干预背景

2015年10月28日,逝者所在系书面向学生处提出申请,要求请心理专家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原因是自坠楼事件发生后,特别是10月26日逝者家长在学校门口拉横幅、烧纸钱等行为扰乱学校正常教学之后,逝者宿舍楼有学生情绪极不稳定,晚上出现有学生因害怕而大喊大叫、莫名半夜惊醒、失眠等情况。逝者同班级有部分学生请假回家,在校上课的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整个班级学生都沉浸在低落、萎靡的情绪氛围中。

2.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其实施

辅导目的:帮助受惊吓的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辅导性质:同质性、封闭性团体。辅导对象:158位自愿要求被辅导的学生。辅导老师:14位。辅导时间:2.5 h。准备工作:(1)前期准备工作为2015年10月28—29日,心理中心老师一方面积极与心理专家沟通团体辅导相关事宜,包括按照专家要求准备当事人相关资料、场地和设置要求、确定分组协调的老师、准备所需道具等;另一方面与辅导员沟通,包括如何发通知给学生、统计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人数、落实辅导场地、准备音响道具等。一切筹备工作于30日上午确定完毕。由于要求辅导的学生较多,心理中心积极联系各系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的辅导员老师作为助手来协助心理专家做好这次大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2)团体辅导协调准备工作时间为10月30日10:00,心理专家与学生处领导在学校办公室就危机事件进行会谈;上午11:00,由学生处领导主持,对参与下午团体辅导的13名协助老师召开了简短的协调会议。由心理专家介绍整个团体辅导的流程,并对小组老师的工作任务进行说明,强调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小组老师保护和支持的重要性。

3 团体辅导过程

2015年10月30日14:00—17:00,由心理专家主持实施,带领12名小组协调老师和1名陪伴老师,对经历10月22日突发事件的所在系相关学生158人进行团体辅导。

3.1 破冰阶段

心理专家带领全体同学分组、互相认识。每名学生互相握手问候,12位小组老师围成一个圆,全体学生按照12个月份形成12个小组,各自找对应月份的老师,面对老师站成纵列队,像太阳的光芒般发射出去。小组老师分别与小组的成员拥抱。强调小组成员遵守倾听、尊重、理解、保护和支持的团队规则。

3.2 辅导阶段

(1)描述事件。每个小组成员描述自己知道的创伤性事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性描述。然后请逝者辅导员老师客观地描述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还原事实真相,消除了疑虑及各种猜测。(2)表达感受。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谈得知事件发生后自己的心理情绪感受,要求小组成员不评价、不纠正、理解接纳他人的感受。学生普遍反应出的情绪感受有害怕、恐惧、紧张、同情、无奈、愤怒、怨恨等。心理专家就应激反应中各种心理情绪进行分析,如愤怒是对力量感的丧失,是一种无力掌控的感受,但是愤怒也是一种指向未来该如何去行动的力量,愤怒的情绪带有英雄主义情节,需要恰当的处理。心理专家对负性情绪的剖析让同学们看到每个心理情绪背后的正面意义。(3)谈及影响。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谈该事件对个体自身身心、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同学们反应最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到晚上就难以入睡,总是会想这件事情,会害怕。心理专家解读应激反应的表现及影响程度,引导同学正确面对情绪,接纳情绪。(4)应对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谈事件发生后自己采用何种方式应对,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进行分享。通过12个小组代表的分享,总结了一些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旅行放松、晚上结伴同行、多做义工和善事;在认知上做出改变,去理解和尊重逝者的选择等。心理专家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掌握面对突发事件时在认知、情绪及行为上的有效应对方式。(5)道别逝者。请每位同学在白纸上写下对逝者想说的话,并对逝者道歉、道爱、道谢以及道别,每位同学自己在教室里寻找一个独立的空间或角落,读出来。读完后折叠,投入一个温馨的纸箱里。该纸箱放在逝者生前日记本前,纸箱将与逝者一同火化。

3.3 结束阶段

播放《生命列车》,心理专家解读生命的唯一与意义,升华对生命的感悟。团体成员互相鼓励、支持、祝福、拥别,团体辅导结束。

4 团体干预效果

4.1 突发事件对学生心理影响程度评估

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施测,量表由1~10分组成,学生自评,分数越高表明对个体的影响程度越大。经回收统计,团体辅导后,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在5分以上的从72.25%下降至22.59%。

4.2 学生满意度评估

在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满意度评分中,没有学生选择不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100%。

4.3 辅导后现场反馈信息

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现场有学生反映,终于释然了!

4.4 辅导后随访

2015年11月4日,心理中心老师与逝者所在系辅导员联系,回访学生近期的情绪状态。据反映,目前学生基本在正常上课,请假者不多。至于情绪,虽然没有以前活跃,但是比前2周要好。

5 思考和建议

5.1 高校在学生自杀危机的应对是积极有效的

在校园学生自杀事件突发后,学校、学生处高度重视,心理中心积极行为,为整个危机事件的化解做出了积极努力,有效地应对校园学生的恐慌与困扰,较快恢复了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5.2 学校危机事件的信息畅通还有提升的空间

此次事件发生在10月22日2:30左右,而心理中心在10月22日10:00左右才听到其他系心理委员反映这件事情,心理中心立即进行了核实,并提醒领导注意关注相关同学的心理状态,可对于事实的真相依旧不清楚。心理中心获知确切的事情经过是在10月27日下午的学生工作会议上,已经是事件发生的第5天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往往忙于处理事故和善后事宜,容易忽略事件涉及到的相关学生的状态,很少关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去释放悲伤,正确面对和处理事情[4]。一方面心理中心难以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难以及时为事件涉及学生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有需要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得到帮助[5]。

校园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危机的发生、应对到危机信息的对外通报等工作,是需要统一指挥部署和多部门联合协作的。信息的准确与一致是应对学生恐慌及舆论压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将心理干预工作纳入突发事件处理应对工作系统中。危机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该与心理中心保持信息沟通,双方共同评估事件可能带来的心理危机,共同协商并及时发布官方事件真相通报,有效应对舆论压力,各司其职,畅通信息,为校园危机及时有效地化解提供必要的援助与保障。

5.3 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回归

在事情发生之后,逝者所在的整栋楼宿舍的同学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突发丧失事件会给逝者身边的人产生很大的冲击,会出现情绪上的害怕、恐惧、悲伤、愤怒、愧疚等和行为上的失眠、哭泣、大喊大叫等。但许多人认为这些悲伤的反应只要压抑不说就会过去的,“过去了想开点”“隔一段时间就好了”……这些传统的安慰性质的想法和说法恰恰可能影响了哀伤的正确表达和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不同个体的影响是大不同的,心理危机干预面对不同个体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心理中心在48 h之内对于逝者宿舍其他学生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安抚,情绪状态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然而其中有2名学生是其他宿舍的,与逝者不认识,曾经经历过一些未处理好的丧失体验,此事无疑成为了引发她们自身创体验的“扳机点”。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很难通过短短时间让她们的哀伤处理完结。另外,逝者宿舍同学在心理干预后情绪有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要允许她们悲伤。一般而言,面对危机事件,个体要经历震惊与逃避期、面对与瓦解期、接纳与重建期3个阶段,在事件发生后1个月左右,情绪才会逐渐恢复。因此,及时专业的心理干预对学生更好地释放情绪、调整应对方式犹为重要。

5.4 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更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工作队伍责无旁贷要在第一时间承担起干预的职责,因此,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学习培训尤为必要,学校应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5.5 建立心理健康信息网络,完善危机干预体系

当今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心理危机评估与预防的关键在于个案信息的传递、交流与跟踪服务,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仅靠传统的方式,以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老师单兵作战、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是很难完全做到妥善合理应对的。因此,创新心理危机评估与预防系统,引入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过程的动力学思考//2004年中国精神分析年会论文汇编[C].上海,2004:76.

[2]刘洋,李珊.浅析丧失与哀伤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115-117.

[3]张弛,田宝伟,郑日昌.团体心理训练[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26.

[4]杨渝川,陆小娅,张丽丽.悲伤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班主任去世之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30-36.

上一篇:党支部班子意见建议下一篇:我看《泰坦尼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