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2024-11-18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通用15篇)

1.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一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经过新课程培训,使我逐步走入了新课程。走入新课程后,对我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该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方法起先了重新审视,现总结如下。

一、要转换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课程教学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就是为学生提供

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要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组交流、全班交流等。

(2)教学中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指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是一种激励,当学生退却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是:观察、感知、参与、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方向,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师与生之间的交流,有认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

流。

二、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自主生成的过程。学生能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收集、选择、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是自主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教师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传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不可一味地讲解,一味地记忆。只有这样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三、注重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评价好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

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四、通过学习我感觉到,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教师观念更新转变的如何,关键是看地区级教育局领导的转变,他们转变了,老师肯定就转变了。这是新一轮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全体教师期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二

作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 强烈的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无限的思索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学习物理的苦恼与无奈。以下是作者近几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过程中, 总结的一些经验, 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 不能停留在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陶行知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 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 在期待着我, 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承认、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 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学生的发展 (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 为中心, 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 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 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其宗旨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学家, 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物理学,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发问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 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 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 是发问的前提。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 “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同样,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因此,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活跃物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学生要学习的东西逐渐增多, 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入手,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把有关学科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五、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 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

(上接第46页) 与家庭教育、幼儿园机构教儿童参与[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6) .

神和创新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 与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 使学生能够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 并掌握“发现”的方法, 具备“发现”的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需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容, 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 使学生的素质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 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去施教, 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去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应具有客观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5]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摘要:针对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部分学生逐渐对学习物理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的问题, 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中学物理教师具体怎么样做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习积极性,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金玉新.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引起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

[3]张奠宙.杨振宁文集 (下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新课程网络学习培训总结 篇三

吉林市第十二中学王军

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1.教研不能分离

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要有激情和能创新创新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锻炼、培养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训只是一种形式,它只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关键还是靠自己不断的努力!我个人希望多参加这样的培训,向更多的名家同行老师们学习,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争取做一名真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教师。

3.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的要求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培训之后,我们要继续推进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向专家型和学者型老师转换。教学中更要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鼓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

4.提高自身修养,真正做到终身学习。

科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及时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时刻保持研究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5.积极创建探究性课堂,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强调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兴趣,发展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出合理的“表现性评价”。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勇立潮头。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接受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即终身学习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应该有年龄的界限,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4.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四

假期里读了《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初中数学》这本书,它是教育部推荐使用课程资源,这本书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整合。生活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只有来源于生活,生命才能长久,课本也不例外。初中数学教材本着为每一个人的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回报与生活,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理论联系教学实例更好的为读者展示了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

本书的第三章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分析,在书中用了大量生活现实来分析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系,并通过大量教师的教学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借鉴。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数系的拓展方面,教师们大多都习惯于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但是优秀的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景都非常巧妙,如山东的任华中老师用节约大米的粒数来让学生体会100万、山西的焦改仙老师用拉面来让学生体会对幂的意义的认识,都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论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只要设计的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是有目的的,使学生能明白一个道理或能说明一件事情,那么所设计的活动就是有意义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通过这样的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和书本上的数学融合在一起。在书中第45页有一段关于实数的教学片段,选自Teaching 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Daniel J.Brahier , Allyn & Bcon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这一段教学片段,在书中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这是一段精彩的‘对无理数意义的认识和对无理数大小的估计’的教学片段”。。。。当然,这一章中所举的教学实例和生活实例还不仅仅是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第三章的分析,使读者会更加理解了初中数学的编排是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原则的。

在书中我还喜欢第四章的内容,本章讲解的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分析,写出了初中数学教材的新特点——内容的混编,数学思想方法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创设多样性的问题情境。。。这些特点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了更好的切入点,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变化和数学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激励。

5.新课程培训学习体会 篇五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

《化学课标》中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

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深刻领会《化学课标》中的教学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6.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实效 篇六

一、影响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效的因素

1.观念守旧, 认同度较低

农村发展的落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保守和滞后, 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常常发生碰撞。目前, 农村教育浓厚的功利色彩使得农村教育主管部门中的部分领导对新课程认识还未真正到位, 应试教育仍然“涛声依旧”;作为推行新课程主体的农村学校领导及教师也已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对新课程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 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学生家长供孩子上学跳“农门”的守旧思想无疑都成了新课程的阻力。而且, 受以往教师培训效果不甚理想的影响, 很多农村教师对于新课程培训信心不足, 认同程度不高。这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新课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经费短缺, 资源环境差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但因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政府对农村教育关注不够, 导致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不仅如此, 培训收费还居高不下, 并且大多都由教师个人买单。如此, 再加上农村教师收入原本就低, 家庭经济基础薄弱, 负担较重, 致使不少教师“望训兴叹”, 被迫放弃。可见, 培训费无疑成了广大农村教师一笔巨大的经济开支,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受地域、经费等硬件制约, 教师新课程资源严重匮乏, 而且农村学校大多偏远、分散, 校际间交流少, 信息闭塞, 布局调整后的许多学校班额大人数多, 农村学生的基本素养较城市学生差, 上级业务部门对课改实施引领力度小等, 不仅如此, 日益增多的“留守学生”因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 最终导致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互动整合难以实现。都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落实。另外, 因政府宣传不力而致社会、家庭对新课程关注不够, 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为新课程提供咨询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所以说, 农村恶劣的人文环境与淡薄的社会支持氛围, 严重阻滞着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

3.师资低微, 工学矛盾大

目前, 农村学校教师师资结构严重失衡, 不仅青黄不接, 而且多为民转公或代课教师, 极少受过正规师范教育, 以至于学历低, 基础差, 知识老化, 能力弱化, 缺少实施和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 新课程转化率不高, 从而给新课程培训带来困难。不仅如此, 广大农村教师常常是肩挑工作、家务、农活三副重担, 他们都在超负荷运转, 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等去参加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况且, 目前的培训又多为非脱产形式, 很多农村学校师资紧缺且教师都是包班上课, 外出培训势必影响教学, 所以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及其隐含的矛盾冲突就必然成为他们不得不要首先考虑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4.管理缺位, 针对性不强

由于部分领导对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认识的不到位, 以致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体制混乱, 监管不力, 运作困难。

其一, 教师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多头管理且相关部门统筹缺失的情况下而不得不参与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培训, 结果是重复培训、资源浪费, 尤其是个别部门以赢利为目的, 把教师培训当作部门“发财之道”, 从而给教师培训带来极坏影响。

其二, 现有农村教师培训机构运作困难, 尤其是县、乡两级机构人员施训能力有限, 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内容随意性大而空等都难以满足教师培训需求。

其三, 培训模式差强人意, 当前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往往表现为培训方式方法单一落后, 重理论而轻实践, 重课堂学科知识灌输而轻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 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经济承受力和工学矛盾, 以致费时费力费钱, 加重了其负担特别是经济负担, 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对培训产生抵触、厌烦情绪, 进而影响培训成效。而且, 培训后的考核也仍延循传统的纸笔测试, “证”到手过关之际也正是培训学习结束之时, 缺少延续性跟踪服务, 最终导致教师新课程培训后劲不足, 可持续性差。

二、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实效的建议

1.长效投入,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稳固性

经费支持是新课程培训的重要物质保障, 合理分配和使用好经费, 直接关系着培训的水平、质量、效果以及广大农村参训教师的切身利益及其对待新课程培训的心态。为此, 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分担机制, 应将必要的教师培训经费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单独列支且专款专用, 中央及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大对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支持力度, 经济条件许可的地方不妨试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全免费制, 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提高他们积极参训的主动性。

2.强化管理,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针对性

第一, 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责任制,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 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 杜绝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乱收费。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及其师资队伍建设, 高效重组和开发优质教师培训资源, 还应完善和加强县—乡—校三级新课程培训网络的标准化建设, 尤其要大力提高县、乡两级培训机构的运作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

第二, 立足农村及教师实际,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建立乡镇区域教师学习中心采取专题报告、观摩教学、说课评课、专家咨询、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联片集中培训, 强化校本培训, 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实施远程网络培训, 组织专家、名师到农村学校进行现场培训等, 以针对性与实用性强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新课程培训模式来切实解决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工学矛盾, 降低培训成本, 减轻教师负担。

第三, 加强有效的评估激励制度建设, 可将教师新课程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教师职务评聘等管理制度有机结合, 强化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监管, 不断激发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积极性。贴近农村学校及教师实际, 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评指标体系来调动培训双方参与积极性, 促进新课程培训的发展。一方面, 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资质的评估及对校本培训学校管理的评估, 以引导和促进培训机构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 使培训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 加强对受训教师考评, 要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侧重过程考评的同时还应着重看教师在培训学习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行为表现以及努力和进步程度等。

第四, 建立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联系机制, 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跟踪指导, 让教师真正从新课程培训中受益, 增强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的后劲。

3.营造氛围, 确保新课程培训的持续性

7.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七

一、教师“三计”培训异彩纷呈

在吉林市教育局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以来,我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尤其是在教师课堂技能训练方面更是紧抓不放,它对于我校教师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具体培训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通过市级的《导入技能训练》、《语言沟通技能训练》、《提问技能训练》等系列文本培训,引领教师自修自悟,自主提高;从课堂实践入手,每课必评“三计落实”,通过课堂点评,引领教师提升了“三计”设计水平;从活动入手,通过每学期必搞的“三计”竞赛,更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的平台。通过培训,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能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二、教师多元评价定位准确、合理

教师多元评价主要从问卷调查和常规检查打分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评价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的隐性方面去评价,常规检查打分主要从教育教学的显性方面去评价。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方法主要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评价方案,从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学习、参加活动等各个方面,多角度的对教师进行评价。每月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月重点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及时反馈到个人。月末进行工作总结并公布个人考评分数,作为年末教师评比的依据。通过考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参与性,有利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加强了教学管理的实效。

三、新课标培训超前落实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学校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了新课标的培训。学校制定了课标培训的方案,结合具体情况分四步进行。一是全体教师的学习反思环节。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对照课标的新旧变化,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通过举行学习交流等沙龙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三是结合课标知识理论答卷,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四是开展以精品课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践行课标的落实。上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了语文新课标的学习与沙龙研讨活动。新课标的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市级教师课件评比、教师基本功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开展了名师——李晶教学思想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展现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教师与名师搭建零距离的交流平台,感悟名师课堂教学的真谛,总结名师教学风格,指引名师科学发展的方向。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此引领教师队伍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我校特别举行了名师李晶教学思想研讨会。通过李晶教师的示范课、经验介绍以及学生素养展示,全体教师及时进行了沙龙研讨,最后钱校长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既总结提升了活动的目的意义,也给名师提出了新的希望。

五、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一年来课堂教学共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进行校本读书指导课的研究;二是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研究;三是进行优化专科教学策略的研究;四是进行名师李晶教学思想展示会;五是名师骨干示范课;六是数学教师专题研究课、七是青年教师汇报课。校本读书指导课的研究突破了教师备课的薄弱之处,改变了教师读书指导课的现状,为学生会读书,能感动,会感悟提供了平台;语文自主学习研究围绕“语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效率”进行研究,通过语文课堂一、二课时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内进行大量阅读,充分发挥了教材这个载体的作用,以一篇带多篇,使学生能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做到读写无痕;专科组际竞赛采取的是上课评课的形式,也就是一个年组一位老师上课,还有一位老师评课,所有专科教师参与这个活动,听上课,听评课。

通过此活动,使教师们互相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名师教学思想展示会是学校建校以来第一次进行名师教学思想展示会,意义非凡。它既是对名师个人努力的肯定,又是对名师教学思想的宣传;既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研究能力的调动,又是名师培养工程举措的再深化。名师骨干示范课重在示范引领。数学专题研究课重在30分钟的小课效率上。青年教师汇报课旨在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相信,在名师的带动下,九小的教师会更优秀,学校的教学水平会再上新台阶。

六、常规的培训、考核做到周清月结期末有表彰

8.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八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这就是转变观念。

三、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教育事业服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中国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全体学员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趋势

全体学员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

9、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新型的学习方式

9.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九

1. 关注学习评价, 提升校本培训实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 国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在组织教师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活动时发现, 培训的预期目标不能如期实现。一方面是专家、学者的讲座由于时间限制速度较快, 听课教师现场消化不了, 过后又没有进一步学习巩固, 专家讲授的理论知识如“水过鸭背”, 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是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 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 培训结果不了了之。为弥补这些不足, 笔者在本校倡导校本培训, 不仅组织教师继续学习相关的新课程理论知识, 更要在学习效果上下工夫, 把学习与考核落实到位。

比如, 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书时, 学校对学习活动作了总体规划。在安排足够时间让教师自学之后, 组织教师坐到一起, 交流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最后还根据学习内容拟出一份试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经过这么一个组织过程, 每个人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教师的学习成效达到“可视化”, 在公布比赛结果时, 教师把藏在心底里的话说了出来———“这种读书活动方式有效, 不做好读书笔记比赛不一定及格。”“为了比赛, 我把这书都快翻烂了。”“这样做也好, 有压力才能记住新知识。”

成人培训不仅要组织好学习的过程, 更要在学习收获的评价上下工夫。

2. 注重知识内化, 拓展校本培训空间

课程理念的更新导致教材编排发生重大变化, 在教学工作中要准确实现课程目标, 读懂教材是关键。教师只有充分理解教材各个章节的编写理念和目标要求, 才能在教法上作出适当的选择。为了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教材, 各版本教材的编委会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教材教法培训工作, 培训的形式主要是由专家培训城乡骨干教师, 再由骨干教师培训乡镇各学校的教师, 一般集中在一两天内完成。由于时间关系, 教师对教材各个章节的编排意图和蕴含的课程理念理解不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不明确, 方法选择不当, “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新课程是由一线教师去执行的, 其成功的关键是教师, 只有教师理解了新教材设计的理念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 才有可能改变陈旧的教学行为。所以, 对一线教师的教材教法继续培训至关重要, 它是课程专家教材培训工作的“收关”动作, 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成败。

比如在教材培训中, 除了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之外, 更重要的是做好学校各年级的教材培训的后续工作———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培训的方式方法要灵活, 既要安排足够的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再培训, 又要关注教师个人的业余自学, 巩固消化, 还要举办各种评比活动, 展示教师的继续学习成果。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都要在考查培训成果上做文章, 突出考查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内化情况, 突出考查培训的实际效果。

3. 倡导实践训练, 促进新型教学行为的养成

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中, 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理念, 然而, 接受只是一种认同, 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对这种理念进一步的感悟, 而这种感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 更要讲清如何做, 把工夫下在理念向行动的转化上。如何促进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 这是新课程实施面临的一个课题, 在解决这个课题时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应用能力训练。

比如在学校里组织教师观摩一些名师课堂教学案例, 做好案例分析, 研究名师课例, 运用新课程理念的方法, 了解名师使用教材的方法。通过案例评析, 让教师熟知新课程理念的用法, 既加深了理解, 又能形成运用技能。又如在学校里举办新课程教学预案设计比赛, 让教师在反复研究设计教学预案的过程中, 练就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的本领。还可以在校内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让骨干教师上一些探讨课, 组织教师观课、议课, 共同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同课异构”, 在比较式研讨中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比较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尤其是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 只有通过多渠道的实践训练, 才能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

4. 建立保障机制, 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工作

10.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3月27日我县在第三中学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本次培训由县教研室的周世敏主任主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部的曾翠琼老师主讲,主要内容是:1.How To Teac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2.How To Do With Exercise.曾老师指出我们英语老师要教会学生了解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善于创设生活小场景;在课堂上要善于“三控制”:控制教材、控制学生、控制差生;要让学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牢记单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不断循环反复使用学生学过的单词,想尽办法让你所教过的单词在教师语言当中不断重现,要善于提问;让学生“爱你爱英语”……

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新课改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11.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由于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毕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把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搜集、判定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格、顽强的意志,构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熟悉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换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檀越体。新课程终究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正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职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情、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实践要请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请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当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同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实的同等地学习和交换,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实在,师生同等是社会发展的必定,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夸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十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部分普通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查询、收集和筛选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湖南省部分普通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30份,回收率为76.7%;其中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为98.7%。

2.2.3 实地访谈法。

在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中,走访部分体育教师、学校管理者和部分教育学、体育学专家,就其中的主要问题征询意见和看法。

2.2.4 对比分析法。

将查阅和问卷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合,并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和看法,对课程改革中的体育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对中美高校的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比较,找出目前我国高校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的调查

调查资料显示(见表1),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中,有64.3%的体育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有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好,占19.8%;也有15.9%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由所占比例来看,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效果并不乐观,广大体育教师对培训的效果感到一般,而且有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重视。其实我省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每个暑假都由省教育厅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在全省的不同地区,分批分时地对全省高中体育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举办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然而从体育教师角度来看,如此大花力气的培训工作效果却一般,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为何会出现如此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其实从对部分培训教师的访谈,以及培训会议还未结束就已零散的会场就可看出睨端。在会后和培训休息时对部分体育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其实多数教师都是抱着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态度来参加培训的,有的教师表示要认真通过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实施来改变体育课一直以来不为人重视的局面。然而有些专家学者的那些“高高在上”甚至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学术理论让他们昏昏然而厌倦。许多教师提出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困惑,心急的教师一再表示想多听到专家们给他们在具体实施操作中的指导,可专家学者们却也一再表示,那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东西要靠他们在实践中自行摸索。这一来一回让教师们困惑不已。

3.2 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的调查

让体育教师们对培训效果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培训内容的单一,培训会议上多是灌输式的“高深”理论。教师们除了会间休息、吃饭、睡觉之外,培训的一周或十天中几乎全天都坐在会议室内轮番聆听不同专家们的教诲。一直以来都为新课程改革所批判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出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会议上,不免让人觉得有点讽刺的味道。我们的体育教师对教师培训内容到底有哪些方面的需求?

从表2与图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新课程教师培训中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是运动技术、新兴运动项目方面的培训,占所有调查人数的67.0%。这与实际提供给教师们的理论培训截然相反。教师们更喜欢的是运动实践方面的培训。其实这一需求也正好应和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选项教学的要求。选项教学的实施不仅对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体育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分选项进行教学的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比较强的专项技能才能胜任某一专项班的教学。在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之前的传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要求,教学内容往往多而杂,也就是什么内容都可教一点,但什么内容都教不深。因此这样的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要求比较低。然而选项教学的实施打破了这一点,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某一选项进行学习,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专项技能,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其次,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多而杂,对体育教师专项技能要求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就得过且过,只要能应付平常教学,对自身专业素质要求降低,也就难得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悠闲。选项教学的实施使他们惊醒,原来运动技术技能才是他们真正看家吃饭的营生。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信息的发达,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不再满足于传统老三样“篮、排、足”的学习,他们往往对一些新兴运动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轮滑、街舞、定向、网球等运动项目。然而多数体育教师在高校中没有进行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中教师更多地希望能得到这些方面专业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的选项教学。因此如此高比例地倾向于运动技术、新兴运动项目方面的培训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排第二位的是体育课改具体实施操作方面的培训,占58.6%。这也是参加培训的教师与专家之间来回皮球之所在。教师们习惯了依赖体育教学大纲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省力,面对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具体实施、怎样操作,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因此都想急切地从专家口中学到最直接的,拿来就能用的实施方案。可专家们一再表示,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只有靠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其实专家们说得没错,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寄希望于专家学者给我们制定出一套标准的普适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情况都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我们只有用专家给我们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的改革探索。

排第三位的是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占所调查的47.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微妙变化。从课改刚开始时的“淡化运动技术”的纷争到后来专家学者教师们一致认同“高中体育课改并没有淡化运动技术,相反是更加重视了运动技术”的说法,直到当前体育教师们面对高中体育课改“更加重视运动技术”一说时却又表现出“犹豫、忸怩”的心态。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必定要有一定的专项运动技术作为支撑,可是当体育教师进行专项的运动技术教学时又担心被指责为用了“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心态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各类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上最为常见。课上都会有一点运动技术的教学,一番“浅尝辄止”之后,教学就进入如今“时髦的”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等阶段。这似乎都成了一种范式,不会出错的范式。教学中既体现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教学,又不会被指责成“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因为此类的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都带有明显的导向性,教师纷纷想要进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也属正常。

对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排在第四位是体育科研理论方面的培训,占23.8%,排在第五位的是体育课改基本理念方面的培训,占22.5%。除去占1.3%的其它方面,对体育课改基本理念方面的培训需求排在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的最后一位。这和教师培训中往往把课改基本理念安排在第一天的第一场培训的顺序相比正好相反。这似乎又是一个无言的讽刺,最先想培训教师的内容反而是教师们最不想得到的。这可以用我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一位教师的玩笑来解释:“课改的理念还是让校长、领导们多培训培训吧!”

4. 结语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我们的调查也涉及了多个方面。我们仅选择了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以及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其中体育教师们反映的多个问题值得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者深思。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 以及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的调查, 分析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一些具体情况, 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以便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情况,培训效果,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建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3.5.

[3]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2.

[4]王华倬.论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9.

13.新课程全员培训总结 篇十三

在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通过学习,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

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成绩。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三、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14.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十四

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编排的程序。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就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本次改革主要有: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

二,通过培训掌握了新课程的标准和方向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提高技能为主,而新课程是以人为主,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终身的发展。学大众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文化,因此,新课程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通过培训学习及小组讨论交流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向

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我充分认识到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深入浅出地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打通数学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15.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学习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培训课程,激发兴趣,细化环节,实效性探索

0 引言

实训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提高操作技能是培训基地的首要任务, 是培训紧贴现场工作实际, 让用人单位满意最有效的、最简捷的培训教学形式。如何上好实训课, 是摆在专职培训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明确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实训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密切联系的, 实训课程是在完整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下进行的有效教学活动, 是专业课程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实训课程也是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要求。[2]

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专业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教学内容方面, 专业课程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为主, 而实训课程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在教学目的上, 专业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掌握、记忆和理解为主, 而实训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

实训教学是职工培训改革的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型人才, 是近年来教育培训界议论较多的热词之一, 而在这热点关注的背后, 却是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匮乏, 如今, 许多在岗职工存在创新、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而实训教学促进了理论与现实情况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培养职工的创造性。

2 用增强自信和优化实训内容的方式激发学员对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

职工培训坚持以技能练兵为主, 要提高学员的上岗操作技能, 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一方面, 需要实训教师加强引导;另一方面, 要将学员视为实训课程的主体, 尊重其个体价值, 注重兴趣引导。

专职培训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 在培训课程中更加偏重对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型思维的开发。通过借助多种平台, 有条不紊地在继承和发扬、改革和创新、兼容并蓄中, 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训活动之中;给学员设定任务指标要因人而异, 要充分考虑学员兴趣点和完成能力, 通过引导其完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指标来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另外, 也可以定期指派学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 提前接触工作氛围, 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激发学员对实习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规划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要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培训过程中要适时转换课题和培训方式。内容设计要有针对性、实用性, 同时兼顾实训形式的趣味性, 以便充分利用学员的猎奇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 提高实训效果。

3 量化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

实训课程是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实践活动, 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 应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组织形式。如何抓好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 实训课程可根据组织教学、精讲示范、学员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五个环节进行量化设计。五个环节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构成了一整个实训教学体系。

3.1 组织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以企业系统的、持续的培训, 作为学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训需求分析, 也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为什么培训、谁最需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借鉴行动学习理论, 进一步丰富培训方法。行动学习理论注重结构化的知识与有洞察力的问题的整合, 以实践活动为重点, 以学习团队为单位, 以真实案例为对象, 在企业培训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对基层学员教育培训同样有适用价值。

3.2 精讲示范环节

这是决定实训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 专职培训人员精讲实训操作技能的有关的操作要领, 做到精而不散。

具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主体上由专职培训人员单向讲授改为师生互动, 形成以专职培训人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交流模式, 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二是在内容上由理论灌输改为案例研讨。培训内容始终围绕典型案例来展开。三是在空间上由封闭式培训改为开放式启发。组织学员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 到现场亲自感受, 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 让学员自我启发, 自我提高。四是在时间上由集中式培训改为积累式培训。改变一培训就全员集中的习惯思路, 充分运用公司管理制度、网络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 让培训与日常工作和学习相结合, 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 提高素质。

3.3 学员操作环节

一是鼓励学员自我学习。学员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是自我学习。要求学员通过操作学习, 积累学习, 发现学习, 观察学习, 邻近联想学习等方式, 获取新知识, 新技术, 新技能, 新思想等, 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与自我成长的要求。二是工作实践学习。学员的素质提升是通过工作实践来实现的。通过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 激发工作兴趣, 提高学员成就感, 实现职业价值。

3.4 巡回指导环节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 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努力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而作为专职培训人员, 有必要在学员自学的基础上加强巡回指导, 通过一系列学习旨在加强新录用学员的岗前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和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服务质量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学员的学历培训, 提升科学文化水平, 增强学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学员道德修养培训教育, 推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上水平;加强学员技能培训力度, 增强技能知识。加强学员特有工种和有关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 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 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学员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具体来讲, 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环节须做到“五到”, 即“心到、眼到、腿到、口到、手到”。

(1) “心到”:即培训课程应该体现人本关怀。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时, 应该将“员工关怀”列为主要的发展项目, 而员工关怀的重点项目之一, 即不断地提供各种面向职工的培训。专职培训人员应该根据企业人本关怀的要求, 为学员设计网络管理学习平台, 为每位学员提供工作上的工具及行业中的专业知识, 帮助学员开放地在线学习与研讨。同时, 制定多项成长、学习计划, 为学员打造全方位发展平台, 提醒学员有哪些新增的课程可以自我充实, 以提高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认知程度。这样一来, 员工积极参与多项培训和大胆沟通, 个人提升和团队成长得到双丰收,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添彩。

(2) “眼到”:对于企业而言, 培训能够快速的提高人员素质, 同时, 也是激励团队的重要因素。企业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 不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学习, 理清教育、培训内涵上的异同, 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在巡回指导环节, 专职培训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行为, 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指正, 同时在实训中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具体讲解。作为培训教师, 应该具备全局观念, 要以客观的态度看问题, 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 尽量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 确保学员的每一个操作动作正确、规范。

(3) “腿到”: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中应勤于走动, 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 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操作行为, 并在恰当的时间予以指导。如果学员在实训中的错误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就有可能将错误的操作方法带入实际工作中, 继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或人身伤害。所以说, 腿勤是确保实训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4) “口到”:学员操作一般是在专职培训人员对技术要领讲解示范后进行的。培训人员应根据培训需求, 制定培训大纲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训注重运用新的操作理念, 对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进行学习;针对难懂、易出错的环节要进行重点讲解, 并在实训环节监督学员的操作活动, 及时指出其中的缺陷或不足, 让学员真正明白错误的缘由,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 “手到”:巡回指导中专职培训人员要勤动手, 对学员手把手地指导演示。应该以“岗位需求”作为练兵导向, 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 采取“导师带徒”、互教互学、结对互帮等形式, 加强职工之间在技术和业务上的相互交流, 实现全员进步、全员提高, 强化岗位练兵出实效, 不断提高一线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满足生产需求。

3.5 实训总结环节

专职培训人员应公正的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 既要重视肯定成功的经验, 又要重视失败的教训,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给学员以正确的、完整的认识, 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 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 总结出注意事项, 同时要求学员做好实训报告。

4 总结

总之, 实训教学形式是一项整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 应引起从事职工教育部门和职工培训基地的高度重视。实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实训效果的影响非常深刻。

专职实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教育培训整体计划, 按部就班进行, 不能因各种原因有选择地实施培训计划, 避免造成部分项目被搁浅;避免妥协性地实施教育培训, 如需要培训一周的, 不能缩短成两天, 妥协性培训容易造成培训内容跳跃, 缺乏系统性, 影响培训效果;避免浅表性地实施教育培训, 面面俱到而不纠其根本;避免完全集约性地实施教育培训, 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学员个人需求, 进行个性化培养, 为铁路运输生产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80-81.

[2]吴特青.中外著名教学法述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145-150.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下一篇:2007高三化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