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2024-08-26

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精选14篇)

1.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篇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轻则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重则产生自伤或伤人的行为。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案例:

一、基本情况

小阳,女,11岁,是我所教班上的一个学生,两年前,从外地转来的。虽然也善言谈,但和同学关系一般,班上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不喜欢她。平时在课堂上,她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较弱,不自信,学习成绩差。学校遇到的难题和回家作业,都依赖父母教她。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几次测验,发现她的成绩明显下滑,去年一年下来,她的成绩不能说好,但是维持在中等或者以上,而现在,退步到班级最差的了,竟然不及格。一段时间的课余辅导,成效不大。

二、原因分析

1、儿童想要被认可的心理影响着她

最初她来到这个班级,由于新环境的陌生,她会哭鼻子。但是,一年下来,全班同学都知道她爱哭,而且对于她的哭,也司空见惯了,不再是最初的安慰和开导。大家有时候都漠视她的存在,越是这样,她就越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课堂上故意拿别人的学习用品,课间故意碰人家等等方式。越是这样,同学们就越反感。当她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也不愿意去帮助她,她也不愿意去问同学。久而久之,她在班级上的好朋友越来越少,成绩也越来越差,她自己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2、家长不正当教育方式的影响

由于在学校时常“碰钉子”,容易被忽视,学习遇到困难也没有人给她讲解,所以就想回到家里去解决,家里就是她避风的港湾。父母亲对她的学习辅导是过于包办的,当她在做题过程中稍微遇到一些困难,父母亲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她在学习上更加依赖父母,从而忽视了她意志品质的磨练,导致地后果往往是不利于培养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她的自学能力。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不恰当的做法,改善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她在班级里能得到同学的认可。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增强自信,提高学习成绩。

三、采取措施

1、经常谈心,帮助她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我会经常与她交流,使她能感受到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开始,我找她谈心时,她经常是低垂着头,眼睛盯着地,双手不安地捏着,一脸痛苦地表情。每次我尽量是和颜悦色地询问她,你想要同学都喜欢你吗,想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吗。开始她点点头,不讲话。我恰当地让她抬起头来,予以目光鼓励并点头示意她说说。这时,她委屈地流着泪,老师,我也很想学习好,我也想让同学喜欢我,可他们就是不喜欢我啊?我也没有办法?听到这里,我感觉到教育的最好时机到了,顺势说,老师很乐意帮助你,但是你要相信我,我们一起努力啊,同学肯定会喜欢你的,你的成绩也会进步的。说到这里,她信服地点点头。接下来,我去做好班级干部的工作,先让他们宽容她、接纳她。体活课上,我安排她和我的课代表、班长等比较懂事的孩子一组,来进行下棋等活动。有时候,看到她们在一起很融洽,玩得不亦乐乎。下课后,也能看到她和同学一起嬉闹的情景。慢慢地,有更多同学也会去接纳她,和她一起玩。同时,我也在她玩得开心之余,与她进一步沟通,要让她发现同学们都是非常友善的,和同学在一起是很快乐的。她由此也改变了不少,偶尔放学后,她还能主动帮助同学值日。班级里,少了哭声,多了一份欢乐。

2、与家长沟通,找到正确辅导她学习的方式

利用面谈、电话访谈的形式,我和她的父母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她的父母也认识到了他们在辅导孩子时所存在的问题,此后,不再是全盘讲解,而是有耐心地、启发性地辅导女儿,并能做到循序渐进,遇到难题,渐渐地放手让女儿自己做。

四、辅导效果

如今的小阳,和同学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许多,她也变得开朗起来,由于她变得开心快乐了,不再哭鼻子了,所以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玩。学习上她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也肯用功了,成绩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相比她开学那段时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她也不再总是慢吞吞地找本子磨蹭时间了,有时候,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她还能很快地做出反应。学习上遇到困难,她也不是完全回家依赖父母了。一次,我故意问她,你还有一些作业没有订正好,时间不早了,你是回家订正,还是在学校里完成呢?老师,我在学校里完成,我相信自己动动脑筋,就能想出来的……听了她的这番话,我心里很是安慰。

2.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篇二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个别辅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所以,班主任在做好课程教学和管理时,还要积极开展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于我们藏族地区的农村小学班主任来说,不仅担任着学生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承担蒙文课程的教学,几乎整天都是和学生在一起,所以农村小学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管理和个别辅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和个别辅导工作开展为重点,详细分析了实践工作的进行,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不同层次学生的管理和个别辅导

对于我们藏族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个别辅导工作来说,通常会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上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生,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辅导。一般来说,上等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中等生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可是由于班主任疏于对其进行心理上和思想上的教育,他们有的会非常遵守纪律,但是有的会调皮捣蛋,这类学生是最需要我们班主任关心的;而差生是班主任的教育重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学习意识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走神溜号,缺乏学习积极性,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这些我们班主任在管理和个别辅导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由此可见,每名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管理和辅导,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我们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

二、个别辅导和管理内容的确定

在进行个别辅导之前,我们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内容的确定,做好辅导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上等生来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学生自身具有的问题,对其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辅导,比如,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课后的知识总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促进上等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中等生来说,我们首先要让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能,引导他们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提高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中等生肯定会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得到提升;而对于差生来说,我们一定不要差别对待,要像对待上等生和中等生一样,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上的困难,如果他们因病落下了课程,我们要及时针对落下的课程进行辅导。另外,我们还应该在态度上进行指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个别辅导时间的安排

对于我们小学班主任来说,如果想要进行个别辅导,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在开展课上个别辅导时,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对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身上,在讲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如果这种问题比较普遍,班主任就可以选择一节自习课进行辅导;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因为生病缺课或者是其他问题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对其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个别辅导时间的安排来说,一定要注重以下关键时期:第一个是每节课的课后,班主任要及时辅导对知识没有充分掌握的学生,不要对后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第二个是自习课以及复习课,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疏导;第三个是考试复习期间,要针对学生再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实力。

四、个别辅导工作的协调

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学习很多科目,我只是他们的班主任兼蒙文教师,其他课程分别由其他教师担任,所以,在开展个别辅导工作时,难免会发生相应的冲突。比如,有一次我想利用自习课对学生进行蒙文知识的辅导,但是同时另外一位教师也想利用该节课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会对辅导工作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协调好个别辅导工作,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特别要协调好各科教师之间的时间,同时还应该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帮助,切实提高个别辅导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是一项逐渐推进的过程,班主任一定要保持耐心,按照学生的个人特点对其进行管理,并且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进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另外,在农村班主任管理和个别辅导的过程中,还应该和学生搞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在心理上接受班主任。

参考文献

[1]丁艳艳.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个别辅导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4,16:17.

[2]付显强.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6:101+121.

3.体育课中个别学生的心理差异 篇三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障碍;意志坚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075-01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发现有些学生他们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以及情感脆弱、情绪自卑和对环境冷漠等心理特征,结果导致对体育课无兴趣,不能按正常的学生水平达标。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也有些传统的思想观点,我简单地认为: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的表现,主要原因是懒散、怕苦,不爱做动作或者是认识问题,不把体育课当回事。因此,我对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比较简单,或是批评,强行约束,或是说服教育,但常常是收效甚微。

自从“健康教育”发刊以来,我认真翻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书本等资料,才开始意识到是我们体育教师缺乏对他们应有的心理了解,并不是所谓的“思想问题”,而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学上把这些学生的心理就称之为“心理差异”或“心理障碍”。提高当前学生的素质是学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上体育课时,不仅是通过在体育课上的锻炼能使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作以简单分析。

一、成因分析:

1、性格内倾

他们相对做事胆小,习惯于自行处理问题,没有与别人合作的习惯,一方面表现他们对于来自内部的压力具有超常的忍耐性,另一方面造成他们孤僻、不好动的性格。久而久之,个性的自尊与自卑常常处于不稳定交替状态,使其向不健康倾向滑坡。

2、学习目的不明确

这一部分学生是认识问题,但他们绝大部分有正常的智力,个别文化成绩还较优秀,之所以在体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就是重智轻体,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毅力,没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习惯,更缺乏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3、缺乏竞争意识

从其精神状态看,这些学生学习无特长,个性更无特长,处于自卑和不愿意与同学协作状态,根本无竞争意识,这种状态,容易形成不出人头地,只求过关的态度。

4、缺乏自信心

这一部分学生并非他们无特长,只是他们对自己无足够的把握即缺乏自信心,所以这些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

二、克服途径:

1、了解学生,加强教育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我所带的三年级有一男学生,只要是上器械或协调性较强的活动,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发现这个学生情绪异常,便找他谈心,结果这个学生很诚实,说他害怕不敢上跳马等这些器械,我就手拉着这个学生语气温和地说:你和老师一块学。在这种师生和谐的氛围中这个学生也不再惧怕,以后凡是遇到上器械他就第一个练习。可见,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切忌态度粗暴而要积极地给学生解决问题。

2、循序渐进,促其发展

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要要求太高,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标准控制在一定水平上。比如,四年级有几位女生,学习特别优秀,但提起体育课中的投掷项目老是愁眉苦脸,更不愿练习,我就正确引导这几位同学,给其定较低的标准,“只要练习老师就给予奖励合格”,结果这几位同学经过课堂上的反复练习,一学期下来经测试都超过了达标成绩。

3、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问题的重要部分,要善于帮助这些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指导他们学习和锻炼,就须把他们从“静”推向“动”。除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外,体育教师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我认为在教学中适时地渗入心理教育,纠正个别差异,便会使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标准,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教师把一些平时上课学生比较累的练习,想方设法把它编到游戏中去完成,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并分组进行比赛,并声明胜利者将得到英雄的光荣称号。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虽然学生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表现出学生的兴趣浓厚,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加上教师对某些速度快的同学和一些平时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去同困难作斗争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学生听后心中美滋滋的。因此,经常变换训练手段,更新内容和游戏的名称,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法,变“让我练”为“我要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坚持采用上述的方式方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就一定能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起到良好作用。祖国的未来是孩子们的,相信我们的未来是意志坚强的群体。

4.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篇四

学生:高某某

学校和班级: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启智1班 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

(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她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5.个别学生个案辅导总结 篇五

王建云

一学年过去了,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问题学生.现将本学年转化工作总结如

我班的刘喜源同学,该生性格孤僻古怪,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老师问话装傻不愿意和老师家长交流,但下课后非常活跃,偶尔还有欺负同学的现象。由于性格的原因,该生在学习方面也表现的很不积极主动,常是在老师督促批评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随着年级的增高,该生对学习更是没有兴趣,每天只是混日子,家长对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造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通过走访发现该生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差,家长都是在家务农,文化素养较低,也没有多大的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更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教育管理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状况缺少期待,听之任之。

2.心理因素:该生发音较差或基本发不出正确音的一类学生。除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外,现今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对口语教学,发音教学和语言康复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大,而从他们接触语文便由于发音不正确而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甚至常常得到发音较好的学生的嘲笑,长此以往使他们形成了一些心理障碍:自卑心理、懒惰心理和畏惧心理。3.自身基础因素: 这其中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语文“学困生”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记忆力差,表现为识字障碍、积累有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说话不连贯、词汇贫乏,写作文困难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胆小、自卑、沉默、懒惰,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

为了让其不掉队,我对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针对他厌学这一现象,我没有去批评他,而是针对他在班内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表扬他比以前有进步了,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重视,让他重塑学习的自信。布置作业时,我给其 “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课堂上尽量考虑他的因素,因为他喜欢画画,比如在语文课堂中需画出来的实物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我就让他在黑板上画出来,同时让学生送给他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仅增强了他的自信,也培养了他学习的兴趣。

2、由于他性格比较孤僻,课后也很少有其他同学主动找他玩,针对这一现象我鼓励其他同学多与他接近,提高他在同学中的地位,鼓励他多与其他同学交往,找回自尊和自信,使他变得开朗起来。提高在公众场合讲话的机会,从而增强自信心。

同时我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职务,这样他与同学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变得活跃了。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性格孤僻的形成原因。及时与家长沟通,区别对待,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只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加上教育的艺术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心里,多给予关爱、抚慰,用真心去爱孩子,用真诚的爱去改变孩子,相信这些性格孤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活泼少年。

3、针对他在班内经常欺负小同学的现象对其提出批评并和家长进行长谈,需要家长来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帮其改掉这一坏的习气。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我们每位教师一定要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使这些掉队的学生也尽努力追敢队伍,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帮教小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帮扶教育,我觉得该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性格也开朗多了,在班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信在今后他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帮教小结:

6.个别学生干部辞职的心理分析 篇六

一、案例描述漆奇茂同学趁午休时间在办公室里找到我,很难为情地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成绩不好,恐怕自己干不好班干部,不想再干了。漆奇茂同学的确又是在打退堂鼓.一年前因需病休曾提出过辞职(劳动生活委员)的请求,但并没有因此而被解职,我只不过委托其他班干部兼任一段时间而已。病休结束后,他对工作仍很负责任,协助本班实行“五星级寝室管理评价模

式”做出过贡献,但老是担心成绩上不来,病休后的第一次大考位居全班倒数行列(即第63名;全班共70人)。漆奇茂同学当时情绪十分低落,深信自己这辈子完了,名次太低,读书不如不读,继续担任班干部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说:班干部本身就要成绩好的来担任,这样心理压力又小,带动作用又大,自己这种情况确实很不合适,他的理由似乎无法辩驳,我曾经与担任班干部的同学谈过学生时代的班干部的锻炼作用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意义,但漆奇茂也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一个人想把自己锻炼出来,随时都有机会。但这次我仍然没有给漆奇茂同学辞去班干部工作的机会。我建议,九月调考在即,考试前后师生都要忙上一段时间;实在要不干的话,是否考虑到九月调考成绩揭晓之后?漆奇茂同学当即表示可以考虑。九月调考成绩很快出来了,漆奇茂同学位居全班第41位(病休后名次异动情况为63—52—41名),进入了区教育局划定的第三批省线的参照线。第二天我就主动出击,找到漆奇茂同学谈九月调考,并结合其个人实际情况,让其去职一半,当“寝室总长”(这是个闻所未闻的称呼),主抓寝室就寝纪律,卫生;教室卫生及纪律则另外选用他人。我以意想不到的做法让漆奇茂同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奇——因为我们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有谁把班级的寝教室工作分开来抓,漆奇茂同学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

二、案例分析与启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遭受挫折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处于青年前期的高中生对挫折的感受又相当敏感,极容易产生自卑、畏缩、为。对于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老师均应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甚至进行必要的干预。漆奇茂同学经历了休学三个月的痛苦时间,本已感受到了生活、学习的艰辛,如果班主任马上解除其班级职务,无异于在伤口上抹盐,必将扼杀其希望马上康复,重返校园的信心。漆奇茂同学病休期间,我曾经多次并委派学生干部及其他同学登门看望,建立了班级小家庭的温情联系。学习不好我们可以再来--老师对待他的成绩是宽容的,评价也是客观的。漆奇茂同学回到班集体后,我经常嘘寒问暖,谈话尽量不触及学习方面等敏感话题。我也了解到他近段睡眠较好,要用药,但很少;饭量也大了,体质明显增强了。漆奇茂有一次私下地问:你看我有没有希望?我回答道:你高中阶段至少缺了三个月课。有这样的成绩就不错了!大不了再来一年。漆奇茂同学说:我家里也这样想,要是高考只能上四批,我肯定要选择复读。显然,漆奇茂同学开始表现出了对学习的信心和希望。由于我能与漆奇茂同学坦诚相见,不去刻意隐瞒什么,不让他误认为是同情、怜悯,充分维持了他个人应有的尊严——这种尊严就是他克服挫折心理的潜在力量。研究表明:临阵脱逃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他(他们)打退堂鼓的时候教导他(他们)如何挺住,以培养其坚韧的性格;在他(他们)情绪低落时及时进行鼓励,以树立其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此外,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应调节好其精神情绪等方面因素对学业的影响。例如:学校开学不久即清欠费,但漆奇茂同学的事我就申请了特办——缓交,事实证明,缓交这一行为没有刺激到象漆奇茂同学这样贫困生的敏感神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漆奇茂的辞职**终于以双赢的结局收场。他收获的是老师中肯的评价,个人价值的承认,工作能力的信任和心理的愉快感受。我相信他今后学习的步子将迈得更加沉稳和坚定。

7.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篇七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个别化教学

一、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当中, 必须具备相关理论的支撑, 在理论上主要有八个方面的知识, 包括学生自我意识培养、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理论方面, 从过去的偏重于认知能力培养到转向认知能力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 和个性品质 (性格、情绪、意志力、社交能力) 的培养双向并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理论须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最大可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实践上, 设立分组活动, 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布置小论文, 如“对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 让学生结合理论和自身实际进行总结等。

二、教学方式

1. 言传身教———教师调节自身心理, 互动教学。

所谓“教学”, 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指导和引领者, 是学生行动的指南和争相效仿的榜样, 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 教师应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 有意识地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关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此外, 在教学活动中, 应当注意“言”、“行”并重, 不仅包括教师规范自身行为, 做到言行一致, 还包括实施“互动教学”, 可以角色扮演、少讲、精讲。

2.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分流教学。

所谓“和而不同”, 个别化教学, 不是取消差异, 相反, 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 首先应分别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档案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 借助权威心理测验评估手段, 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描述和评价, 包含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信息, 静态指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的环境, 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动态则指个人智力和情商方面的信息, 如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价值观等等。在教学策略上, 针对个体差异, 分流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如, 把知识基础层次相同和志趣相投的同学分为一组, 便于教师选择学生一致或接近一致喜爱的方式教学;把学习能力相似的同学分为一组, 便于教师把握改组整体学习水平、进度, 以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强度、频率;还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排除单一地从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智力高低的唯一方式。通过这些方式, 照顾一些需要更多关爱、激励和赞扬的学生, 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 举一反三———案例教学, 启发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 适当引入案例教学, 相对枯燥的讲解而言,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故事生动的情节, 吸引学生耐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特征、情感变化,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应当强调的是, 期间, 教师应多作肯定性的评价, 注重教学策略, 运用启发式教育, 不断挖掘学生的思考、想象、表述以及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

4. 克己内省———异步教学。

中职学生有自身的特点, 毕业后就离开学校, 教师永远寸步不离地指导学生解决漫漫人生会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是不现实的, 且踏入社会的他们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因此, 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采用异步教学, 给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 停止灌输和说教, 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特征

1. 教学目的明确。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化教学方式建立在对学生个体信息, 尤其是心理现状情况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因此, 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这种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方法, 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便于采取最为妥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受伤害、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与劣势、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提高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等。

2. 组织形式灵活。

个别化教学方式倡导“互动教学”、尊重个性, 因此, 组织形式多样, 有集体的、有分组的。如在情景化的组织中, 每个学生分角色扮演, 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教师针对每组具体情况, 以不同的方式授以不同的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多变。

个别化教学方式一反传统偏于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 尊重个性, 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方式, 如互动教学、分流教学、案例教学和异步教学等, 不断创新了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为以后积极探索更加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总结

总之,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灵活多样, 十分注重个体差异, 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意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以及对个别化教学方式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对以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小英.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反思[J].心理医生 (下半月版) , 2012, 2 (4) :148-150.

[2]张亮, 张慧.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 12 (2) :72-74.

[3]陈雄珍.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南方论刊, 2009, 17 (z1) :84-86.

8.以《桥》为案例进行个别论证 篇八

一、预习探究

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探求新的知识。要落实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节。例如在学习《桥》这篇文章之前,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读通全文,努力查准字音,认读生字、词语等。预习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在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根据不同程度的问题,标上不同的符号,等老师讲解时多注意彻底弄明白,做到有根有据的预习。

二、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技术,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表现出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所以合作学习要讲求策略。

1.深入研究教材,选取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

第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使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开放的教学情景。对于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各种想法,教师应更好地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并加以引导。例如针对《桥》中“老汉”受全村人拥戴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时要抓住机会,培训学生的求异思维。

第二,最有魅力的教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努力无法解决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桥》中学生提出文中为何写“老汉是一座山”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

2.保证合作学习时间,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这种学习策略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时间,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调动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热情。對于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予以引导、鼓励,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轻松又有收获。例如经过对《桥》的合作探究,学生理解了文章深层次内涵,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促进学生阅读思维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品读体验

1.抓住文眼,读出品味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反复咀嚼,切身投入文本,使学生做到换位思考、换位品味,从而更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桥》中针对“窄窄的”与“狞笑”有何特殊意味,让学生加以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潜心会文,推敲揣摩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读懂作者内心情感,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在文章《桥》中教师提问如何得知“老汉”与“小伙子”是一对父子时,学生要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理解、推敲,联系上下文,窥见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和感悟能力。

3.多元探读激活思维

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培养学生产生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语文阅读思维。例如让学生对《桥》进行多元探读,读中感悟,这样,使学生具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朗读能力。

四、巩固延伸

1.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拓展与超越。在对《桥》中“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提问中,教师要深挖教材,紧扣文本,使学生在尊重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与拓展,对文章进行更深的理解。

2.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梯度教学。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师要仔细斟酌,把握好拓展延伸的高度、深度、广度,这便是所谓的“适度原则”,在《桥》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有高度、深度、广度的回答。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作用。

总之,把握好四环节教学策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9.个别教育案例分析 篇九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就有了很重的责任。 记得刚刚接这个班时,班级里就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同办公室的老师早就向我提起过他。他是个被领养的孩子,可能是家长工作忙碌,对他疏于管教,因此他非常调皮,常常不做家庭作业。成绩因此每况愈下,最后家长决定办个休学,让他在四年级重读一年。 经过了解,我发现他还不仅仅是调皮,他还有偷拿别人东西的历史。这不,没有过多久,班级里有同学告诉我少了20元,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而他脸也涨得通红,辩解着:不是我。我当即说,在事情没有查清之前不要冤枉自己的同学,可能是放的地方记错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放学时分,我把他留了下来,跟他谈起了心。

我告诉他,其实老师心里很清楚,如果他能主动告诉我的话,我会很高兴,而如果查出来的话,那么他会多么的没有面子。人偶尔犯错是可以谅解的,而如果知错不改就不可以原谅了。他听了,点着头,我知道他心理开始动摇了,于是我告诉他,这会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当然,父母那里我是得告诉一声的,征求他的意见。当时他还是有点觉得不能告诉父母,我让他知道,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告诉他们是为了他更健康的成长。最后他答应了。我让他把钱悄悄放在那个孩子的课桌里。第二天,我让那失钱的孩子再好好找找,他欣喜地告诉我找到了。这时候,他的头低着,一定是内心还有着难为情吧。

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因为上课经常不听,作业不按时完成,所以功课早已经拉下了很多,因此对学习也有了畏难情绪,越发觉得学习没有乐趣了。他不仅应用题不会分析问题,连计算也不过关。当时他做计算题时,我发现他竟然小数乘除法也不会。我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他补习,先从小数乘法教起。慢慢的他掌握了方法。而应用题

我常常把各种类型归类,举一反三。他逐渐愿意做作业了,作业本上的优也多了起来。有时候,遇上不懂的地方,他还能主动来问。

10.幼儿园个别教育案例 篇十

2015年3月----2015年6月

幼儿姓名:吕浩冉 班级:小六 教师:丁文博

一、幼儿情况介绍:

吕浩冉小朋友是一个特比较上进、懂事听话的小女孩,会自己独立做很多事情,爱动脑筋,记忆力也特别的好。她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小女孩,在班级里她是最高最壮的孩子,上半学期开园第一天就让几位老师印象深刻。但是她上半学期由于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病,请了好长时间的假。再次入园后很不适应,各种规则还不熟悉,班级中的常规她也掌握不好。而且她性格比较内向,活动的时候总是不活跃。她很听话,遵守规则,很少故意犯错误,上进心比较强,但是做事的时候缺少一定的耐心。喜欢记忆性的活动,不喜欢开动脑筋的游戏和活动。

二、培养目标:

1.做事情多些细心与耐心,成长中不断取得进步。

2.能够在活动中熟悉各种规则意识,更加适应幼儿园生活。3.激励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

4.鼓励她多于其她小朋友交流,能够跟老师表达内心的想法。5.培养她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

三、月份跟踪 2015年3月

(一)跟踪记录:

体育活动中,小朋友们都拿着球与魏老师积极地互动,但是她却抱着球不敢往上抛,也不敢用力踢,生怕球跑远了。在平时的户外跳圈的游戏中,她的积极性也不高,不喜欢这种跑跑跳跳的游戏。如果是那种活动强度不太大的滑梯、玩沙、、跷跷板、拱龙等游戏她倒是比较喜欢,活动强度大一些,例如障碍比赛、投球比赛、跑跑跳跳等游戏她在面目表情上就表现出不悦,而且也不乐于参与到游戏当中,也不使出全身的努力去进行游戏。

(二)情况分析:

为什么吕浩冉小朋友对某些体育游戏这么不热爱呢?她并不是不擅长,而是根本不喜欢做。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是否在获得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她不喜欢这些游戏首先可能跟她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平时生活中没有进行更多的体育游戏,只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游戏,这从她的身材上看就能得出结论。她是一个胖胖的女孩,看来平时不怎么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她胖胖的身材使她进行强度大的体育活动就会感觉很累,所以她不喜欢。再次,她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完不成这些任务,游戏难度对她来说比较大,她会失败、会落后、笨笨的样子会让其她小朋友取笑,所以才不喜欢这些游戏。

(三)采取措施:

首先要鼓励她多参与体育锻炼,在游戏中告诉她她很棒,她能做到,要相信自己,给她树立自信心,要让她成为一些小朋友的榜样。其次,还要多于她的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多鼓励她进行体育锻炼,并和她一起锻炼。多安排一些有体能锻炼意义的游戏。

2015年4月

(一)跟踪记录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学习按照规律排列图形,有简单的两个形状再到三个形状,最难到四个形状。吕浩冉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可是回答的都是错误的答案,她还没有明确规律到底是什么,这让我很苦恼。因为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她的接受速度都很慢,知识探究和知识掌握能力都很差。自己无法通过老师的提示和引导自我发现数学中的奥秘,必须要老师给出直接的答案,多次讲解后才能发现规律。在区角的自制蒙氏数学玩具游戏过程中,也表现出不足。玩法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但是她在游戏中还是不按照规则做,只有我在一旁告诉她“一”如何做,并且监督她继续做,她才会继续按照规则做。与她的妈妈沟通过,她的妈妈就会说:“我们在家也会多教她一些,主要是这个孩子太笨了!”也许这是一句谦虚的话,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笨是很不好的。

(二)情况分析:

吕浩冉家长说她笨,也许这是一句谦虚的话,但是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笨是很不好的。幼儿正处在自我评价初步形成的时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我评价的依存性,即根据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评价。家长说她笨,她就会真的觉得自己笨,首先不自信,然后自己完不成任务就归结到自己笨的原因当中,以至于以后的学习中不爱动脑。由于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各种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师和家长都要科学的认识。

(三)采取措施:

1.告知其家长这样做的弊端,避免她们继续这样评价孩子,教育孩子。要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中也多培养幼儿的爱动脑的习惯。

2.用积极鼓励的语言激发她的兴趣,在游戏中多监督,也要多鼓励她可以自己做好,能够按照规则自己做。告诉她,只要动脑子就会越来越聪明。

2015年5月

(一)跟踪记录:

快要“六一”儿童节了,我们进入了紧张的节目排练当中,她是班级最高的,安排小主演没有能够跟她配合的小朋友。所以将她安排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位置,位置也很明显。她也很认真的学习,很认真的跳舞。对于自己没有当小主演没有怨言。

(二)情况分析:

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们知道她跳得很好,但是由于她的身材的原因,这次没有更好的适合她的主要角色了。我们跟她好好的交谈了一次,说明了原因,她很理解老师。我们与她的家长也进行了沟通,让她们也解释原因,并鼓励她。

(三)采取措施:

1.老师先与她好好沟通,解释原因,说明所有参与节目演出的小朋友都很优秀,包括她。所以站在哪个位置都是小主演。

2.与其家长解释、沟通,通过家长的配合让她知道并不是她跳得不好,而是节目需要。

3.在排练过程中,多鼓励,多夸奖。让其她幼儿以她为榜样,满足孩子应有的“虚荣心”。

2015年6月

(一)跟踪记录:

在“宝宝书吧”大区角中进行读书的活动,区角中都是一些绘本,很多绘本文字很少,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看图理解书中要讲述的内容。吕浩冉拿了一本书,一页一页的翻,并没有看每一幅画中到底有什么。看完一本后,马上换另一本,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翻略书籍。

(二)情况分析:

我仔细观察,首先书吧中的图书有一小部分是适合小班阅读的文字非常少的图书,很多都是适合中大班阅读的图书。小班孩子受到能力限制根本看不懂,所以一页页翻书不仔细看也是正常的。其次,这里的很多书是老师没有讲过的,她们的理解能力还有限,对于一本陌生的看不懂的书,她们也没有阅读的兴趣,知识大致看一下书中的画。再次,我们平时对于幼儿读书习惯的培养做的工作不够,家庭中也没有提供一个适合孩子读书的良好环境和榜样示范。

(四)采取措施: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多讲解一些绘本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建议园内多购买一些适合小班阅读的图书,并将图书分年龄段进行分类。3.家园共育,多提供适合阅读的环境,家长和老师起到榜样作用。

四、效果与总结

11.绘画在个别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绘画 咨访关系 信息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36-01

几年来的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中过程中,常发现因为来访者的年龄、性格等主客观原因影响到心理辅导的效率和效果。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把把绘画运用到个别心理辅导中。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逐渐发现绘画在心理辅导中的积极作用。

一、通过绘画尽快建立咨访关系

在日常咨询工作中,经常要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甚至是幼儿。由于孩子年龄、性格和沟通能力的不同,建立良好咨访关系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间接影响到第一次咨询的效率。针对大部分低年龄儿童喜欢涂鸦的心理特点,通过绘画,可以放松来询孩子的紧张心理,拉近孩子与咨询师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尽快进入咨询。

在中学咨询工作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前来咨询的学生都能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由班主任或家长介绍来的中学生,对咨询还存在顾虑和试探心理,甚至存在抗拒心理。一番迂回之后,常会浪费宝贵的咨询时间。面对这种被动来询的对象,咨询老师可以转移话题,给学生一张白纸和一盒水彩笔,让她(他)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来访学生的紧张心理可以得到慢慢放松有利于尽快建立咨访关系。

二、利用绘画初步了解来访学生的基本心理信息

从学生作品的内容、色彩、构图布局等可以初步判断来访学生的兴趣、性格特点以及他(她)当时的心理状态。绘画作品往往是一种心理投射,它可能反映出作者的心理需求或过往的经历。根据作品色彩的冷暖,初步判断来访学生当时的情绪状况。绘画内容则往往能判断出学生的兴趣和当时的心理关注点。构图布局是否合理,绘画内容相对于纸张篇幅的比例大小,可初步判断来访学生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当然,以上的信息都只能作为初步印象,确切客观全面的信息还有待后續环节中进一步掌握。

三、透过绘画作品洞察来访者的情感需求

绘画是人们相互沟通、表情达意、交流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低龄来访者,绘画的作用更不容忽视。低龄儿童因为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完全通过精确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所以,通过绘画可以间接了解低龄儿童的内心情感。

当孩子开始绘画时,心理咨询师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情、语言以及绘画的过程细节,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与孩子沟通询问。

案例一:小A,小学一年级男生。家长主诉孩子脾气暴躁、多思。第一次咨询刚开始小A情绪低落地倒在沙发上。我就问他是否喜欢画画?他做肯定回答。于是让他自由涂鸦,他用笔细致,但画的内容集中在整张A4纸的一个小角落,可以初步判断他的性格内敛且压抑。他的画很简单:一台结构有点复杂的洗衣机,旁边站着一个小男孩。

问:这个男孩子在干什么?

答:他汽车玩具的螺丝掉到洗衣机里,拿不到了。

(绘画和涂鸦往往是一种心理投射,可能反映的是这个孩子以往的经历。)

问:他一个人玩吗?

答:是的。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

问:平常你爸爸妈妈去上班的时候,你也一个人玩吗?

(及时介入,很自然地把话题不知不觉中转移到来访孩子的身上。)

答:是的。

问:爸爸妈妈不上班的时候会不会陪你玩?

答:妈妈要做饭,很忙。爸爸很少回家,回家也是经常发火,和妈妈吵架。

问: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你一般在做什么?

答:在旁边看,很烦,有时候会哭。

(这样的介入,可以降低孩子的防御心理,比较真实地反映孩子的平常家庭成长背景。)

四、利用绘画帮助来访者澄清事实,确定问题

在学生自由绘画的同时,心理咨询老师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语言以及绘画的过程细节,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与来访学生沟通。由学生作品,自然地把话题过渡到来访学生本身,可以有利于降低来访学生的心理防御和抗拒程度。从作品入手,逐步由浅入深,与学生共同澄清其内心需要或面临的问题,并加以辅导。例如某学生的自由绘画作品内容是:太阳下一个男孩子走在林间小路上,线条简洁明了。整体来看,他的情绪是比较积极的,有自己的目标。这时,他说,“路上有一条河,没有桥,他走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碰到类似的问题?”原来,他为自己制定了目标,曾经多次尝试努力过,但是每次都因为没有碰到困难而放弃。最后,通过澄清,把他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在“意志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经过几次咨询,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语表达或非主动来访的学生,利用绘画手段辅助咨询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采用绘画的方法切入。在咨询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

12.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篇十二

学生甲:好斗的小个子

1、他心理问题的根源

2010年, 作为初一的学生, 他来到我的班集体。初次见他, 感觉他家里可能并不富裕, 因为他特别瘦, 而且身高也是班级中最矮的。不过眼睛特别大, 而且还很有神, 很可爱。但是, 不久他的好斗的本性就报漏出来了。不管男生、女生, 不管个子高、矮, 只要他看不顺眼就是拳打脚踢。短短的两个星期, 他主动与别人打架就是五次。今天教育, 明天依旧会发生。我无助, 也很无奈, 只得请家长来到学校。与他的母亲深切交谈得知, 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父亲姊妹五个, 母亲也姊妹五个, 这自然会组成十个家庭, 然而这十个家庭遇到了计划生育, 十个家庭加上超生的共有孩子十二个, 不巧的是这十二个孩子惟独他一人是男孩, 由于我国重男轻女现象严重, 那么他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孩子从出生便从爷爷、奶奶那里获得了一个错误的信息, 只有我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信息伴随着孩子从幼儿, 到小学, 在这中间的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孩子个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2、我接纳他的缺点

开始我对他进行了反复教育, 几乎没有明显转变。我曾经几乎丧失信心, 甚至于想放弃, 任其“破罐子破摔”。在失望之余, 我想方设法使自己平静下来, 仍然在自身找寻到了原因, 主要是自己“恨铁不成钢”, “急功近利, 求效心切“, 对问题了解得还不够透彻, 对困难估计得不够充份。情绪心理的研究告诉我们:当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呈现在眼前的时候, 教育者应该冷静地面对, 勇敢地接纳, 接纳孩子的缺点、弱点, 对教育者来说应该是个情绪调节过程, 要努力将自己的情绪调离焦急、愤怒、绝望, 让心情平静下来。接纳即是宽容, 也是信任, 有了接纳的前提, 才有升华的可能。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受教育者缺点、弱点的勇气, 还要有将自己的接纳表示出来的技巧, 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大度, 在心中应感觉你“够朋友”。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 在接纳之余, 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缺点, 克服弱点, 不断进步, 这种接纳才能导致升华。在我对他态度冷静的时候, 他慢慢的不好意思再去跟别的同学发生矛盾。

学生乙:个性倔强的“猴子”

1、离婚给他带来后遗症

猴子的外号是小学校的校长送给他的, 虽然感觉叫外号有些不妥, 但是, 我很佩服小学校长的观察力, 无论从长相还是从他的举动真的太像了。猴子, 很聪明, 上课跟本坐不住, 而且精神文明方面也差得很。一口气说几句脏话那是家常便饭。有一次被校长听到了, 批评我没有教育学生说普通话, 说普通话他就没办法说脏话了。猴子在用特殊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后来知道他只有8个月大时, 父母就离婚了, 由母亲一人带他。没有父爱的他在心里好像比别人少了很多的关爱, 也没有安全感, 它只需用自己的叛逆个性来显示他的坚强。

2、就其家庭原因澄清他的责任

我了解到孩子叛逆的原因后, 第一次郑重其事跟他谈起了他的家庭, 谈起了他在家庭应该是妈妈的顶梁柱, 应该用你的学习去对妈妈的后半生负责。他痛哭流涕, 在我的面前完全失态。我也没有想到, 他内心的脆弱会那么快发挥出来。此时我只能安慰他, 给他擦了擦眼泪。自此, 他虽然有很多次犯错, 很多次不听老师的话, 但他对我还是有很多顺从。有些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些偏见, 认为他的身上缺点多, 甚至觉得浑身上下都看不顺眼, 没一处优点。这是不对的。问题在于怎样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捕捉孩子可能偶然出现的一丝一丝毫的进步, 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激励孩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有技巧有学问, 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 以及拍拍孩子的肩, 摸摸孩子的头, 说声“你一定行”都会给孩子莫大的激励和无限的幸福, 从而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在关爱和信任的氛围里逐步树立起来自信、自尊、自强, 取得长足的进步。

学生丙:很帅的生气大王

1、心理分析

长相白白静静的学生丙, 有一个典型的心理问题, 就是好生气。在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找到他的问题原因。学生丙的家庭是特殊的, 母亲和他是在这个家庭失去母亲后出现的, 哥哥和姐姐和他不是同母的, 但是同父。现在的家庭里三个孩子的很少见, 更何况, 他家有这样的特殊性, 在家里, 他们在争着各自的爱, 唯恐比别人少了被爱。有一次, 下雨天, 他打电话让父亲来接他, 结果父亲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来, 他回家就生起气来。在生气时他发泄方式是不吃饭, 母亲没有办法, 就哄他吃, 然后再送他来上学。一次次, 有时我也不知什么原因他就生气了。

2、多种渠道让他感受到快乐

对于他的这种特殊心理问题, 我调动了所有可调动力量。教师作为赏识教育的主角, 还必须动员家长作好配角, 并发挥同学, 特别是班干部的助手作用, 这是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健康良好的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对孩子的教育, 必须深入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尽可能地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各方面情况。教师还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特别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每一点进步, 唤起家长的信心和责任心, 以便更好的胜任配角。朝夕相处的同学, 特别是班干部, 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不可忽视的另一支力量, 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小助手的作用, 孩子如果处在排拆、歧视的集体环境中, 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 从而更加孤独、甚至走向集体和社会的敌对面。反之, 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 则能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的融入集体, 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 享受赏识、进步的快乐。

学生丁:懦弱的大个子

1、懦弱的根源

学生丁个子很高也很帅并且粗壮, 但是个性相当懦弱。懦弱到身上不能带钱, 有一次, 家长让他去买醋的钱, 在走出家门就被别人要走了, 在老师的跟前根本连说话的声音都很难发出, 放学后经常被班级里其他同学留下来帮别人值日。在发现这个孩子个性上的弱点时, 我很为他难过。慢慢的, 我经常让他给我送作业及书本, 每次多留下他沟通沟通, 渐渐的, 他会主动给我送书本, 而且主动跟我说话。我只是看到他在进步, 但我还是没找到他懦弱的根源。一次家长会我跟家长长谈了一次, 原来,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 有脾气古怪的奶奶带大, 奶奶好发脾气, 并且好训爷爷, 爷爷也总是很听话, 刚刚会说话的他见惯了, 自己就学着听话。有时在人多时, 让他站着画个圈, 他不敢走出来, 懦弱从此在他幼小的心里发了芽。上小学学生打他他不还手, 妈妈很着急, 但怎么教育他还是这样不让家长放心。

2、用积极、肯定的眼光来换回他的自信。

有一次学校要举行歌唱比赛, 我就问他:“你说我们班级应该选那首歌?”他犹豫了一会, 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时我就用夸他, 选得好, 跟老师选得一样。到了教室, 我故意说:“我班丁同学选了我想选得歌曲《歌唱祖国》你们同意吗?”“同意﹗”学生们那敢不同意, 我同时在他的脸上看到了自信。因为他一直被压抑着不能提出自己的主张, 现在他自有生以来第一次可以表现自我了。能做到这一点, 并给孩子以最大限度的包容, 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应该如何自制。实际上, 礼仪规范这类东西只有在孩子找到了自信心以后, 才可以教给他们。否则, 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面是我班典型的个别同学的心理问题, 我只是作为赏识教育的主角, 动员家长作好配角, 并发挥同学, 特别是班干部的助手作用, 给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孩子在健康良好的环境快乐的成长。

摘要:一个个体的成长, 不仅仅是肉体的成长, 还伴随着心理的成长。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 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结合四个工作案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接纳,责任,快乐,自信

参考文献

[1]Thomas J.Zirpoli:《学生行为管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9年。

[2]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3.班主任个别教育案例 篇十三

我班有一名学生,是从县城来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除了体育好点以外,成绩是我班最差的一个,纪律更不用说,隔三差五的迟到,上课说话,不做作业,不良习惯很多;为此我找他多次谈话,他都每次“虚心”听取我的意见,可是不出一两天他还是照样,曾经按照班规处罚他做了两周的值日,跟家长谈话,但这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他的这些坏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高一上期9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保卫科生管的电话,他说:“今天他巡宿舍时,我班的陈同学跟管理员吵架,用脏话对管理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骂得非常难听,并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我就说:“好的,晚上我先找他谈谈,看他怎么说,我一定会解决的。”

晚自习第三节还有30分钟时,我走进教室,到陈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突然我有一种想法,让他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想到此,我又对他说:“要到讲台上去检讨!”听到这句话,那位同学突然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有什么不会啊!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他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拒绝的,但是他还是走上了讲台,进行了检讨。可是,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今天中午休息时,他正在劝说没有按时休息的同学快点,声音刚好被生管老师听到了,就说他不按时休息,如果这样就要扣班级考核分。听此,他就觉得管理员太过分啦,就跟管理员争吵起来了。”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管理员也有不对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压他们。他认为管理员素质那么低,不会尊重我们学生,因此根本不值得我们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突然觉得台下有部分同学是认同他的看法的。此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他以后还会不会见我面时给我打招呼……

此时,我觉得该如何评定这个学生非常难,既不能否定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否定他做得对,因为无论持哪一方面,我觉得都会给学生伤害。因为如果说学生不对,那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觉得班主任不讲道理;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好的风气。所以此时我先肯定他说得有道理,确实管理员有时候不了解情况,做得不对。但是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当生管不容易,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的啊。而且你都知道管理员素质不够,你还要跟他争吵,那不是也显得你素质也不够吗?而且你是接受了比较高的教育了,管理员没有接受多少教育,所以你更不应该跟管理员争吵。如果按你这样的想法,对你不尊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尊敬他了是吗?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啦?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个疯子骂,你就觉得这个疯子不尊敬你,你就跟他争吵吗?我觉得你不可能会这样做的是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多点忍让,体现自己的品质。最后,我还说,陈同学让你上讲台来检讨可能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师向你道歉。讲完这些我就走了。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因为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

由此,我又想到了这事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觉得做为一个班主任要尊重学生,感受学生的心理,不能凭感情用事。10月份的一天,我正坐在办公室备课,值日老师跑来告诉我,说我班的自习课有6、7个人缺席,当时我听了就非常气愤,怎么这么多人缺席,到底是什么原因?

晚自习刚上课,我就把这几个缺席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不管青红皂白就乱骂一通,无缘无故为什么会缺席、逃课,然后叫他们每人先写一封检讨书再说,说完,那几个学生就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事后,我找了几个班上的学生了解情况,最后得知,那几个缺席的学生是去练球去了,因为这段时间学校正在进行班级篮球赛,他们想打得更好一点,为班级争光而去练球。听了学生的话,我感到有些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把情况问清楚。在这之后,我又找来那几个学生,对上次大发雷霆表示歉意,但又教育他们虽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也要分清楚时间、地点。从此,那几个学生再没有出现此类现象。

14.个别生教育案例题目 篇十四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四年级的时候,他再一次起了变化,而且比先前更厉害,他的学习态度越来越差,还经常不做家庭作业,听其他同学反映,他还在外面的网吧里上网玩过游戏。孩子的年纪渐渐大了,我知道这一次要改变他可不比前一次容易了。针对他的这些情况,我想到和他的家长联系,沟通一下,或许对教育他有一定的帮助。我利

用放学后的时间去了一趟他的家,去了才知道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他奶奶告诉我,他的爸爸和取的后来妈都出门打工了,听说在外省吧。他的妈妈也再婚了,又生了一个小弟弟,也很少来看他了。他现在都成了一个没爹妈管没爹妈疼的孩子。只有爷爷奶奶还和他在一起,管他吃管他喝,学习上根本管不来,也管不好。爷爷奶奶心痛孙子,想到孩子可怜,什么事也就都由着他来,没想到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我把他在学校里的表现跟他的爷爷奶奶交流了一下,他的爷爷奶奶告诉我,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些,早就想来学校跟我这个班主任说说的,他们确实管不了,想请我这个班主任多费点心,把这孩子教育好。看着他们两位老人老泪纵横的样子,我的心被揪得生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我的能力,把这个孩子引上正路,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来的路上,我就开始琢磨,怎么办?从哪里开始好呢?那一晚,我都没睡踏实,脑子里满是两位老人的影子。第二天一早起来,我就决定了,从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开始。要改变他的学习态度,我想到就要在班上提出改变全班同学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会让他感到我是在针对他一个人。我在班上提出的口号是“态度决定一切”,然后我就开始重点地关注他的作业书写态度,只要他有一个字写得工整,我就会大加赞赏,并在他书写的时候,在他的旁边指导,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漂亮,我对他说:“你的字不是写得不认真,而是字写得小了一点,笔画之间太过紧凑,所以看起来不漂亮。如果你把字的笔画写开一些,注意一下字的间架结构,你的字还是蛮不错的。”我又在他写的字旁

边范写了几个,他照着我的范字写了几个,果然看起来工整多了,他自己也感到很满意。以后写作业的时候,我就有意走到他跟前,给他指点指点,效果还真不错,有了我经常性地鼓励,他的课堂作业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家庭作业还是一个大难题,学校里我可以管,家里没有人管得了啊。他还是大部分时间不做家庭作业。特别是数学家庭作业,他几乎天天不动笔,这让数学老师也很伤脑筋,因为数学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还要当另外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我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我还能利用语文课帮他补上,可数学家庭作业怎么办?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数学家庭作业也就只能是我来管了。我开始每天检查他的数学家庭作业,一来学校就要他把数学家庭作业拿给我看,理由就是要看看他在家里写的字是不是和学校里的一样漂亮。他开始动笔了,只是还有好多地方空着,我没有说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怎样把空着的题目写完整,他没有拒绝我的帮助,我在教他做题时,也就弄清了他的知识薄弱环节,顺便帮他把没听懂的地方搞明白了。他好像还很感激我,我进一步诱导他: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就不会做不出来了。他听了,连连点头。我知道,是我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起了大作用。以至于有一次,我在指导他做题目时,另外一个学生在旁边说:“明明,李老师就好像是你的妈妈哟!”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羡慕。

他的学习态度慢慢改变了,家庭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只不过,他还是不大愿意跟同学们一起嬉戏玩耍,我想还应该让他在班级体中感受到温暖,以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才行啊!于是,我又想办法在班

上多开展一些活动,并有意让他和同学们在一起合作完成。让他体会到集体和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比如,在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我考虑到他的耐力好,让他报名参加了400米和1500米的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专门组织同学们组成啦啦队为他加油喝彩,最终取得了一块金牌和一块银牌,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也让他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我还特意针对他的情况设计了主题为《感恩的心》的班会,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又变得活泼开朗起来,重新融入到我们的班集体中来了。我再也没有听到他在外面上网的消息。听他的爷爷奶奶说,现在他在家里也听话多了。他再一次被我转变了。

上一篇:送祝福开业贺词下一篇:新娘母亲婚礼致辞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