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园生活议论文(精选7篇)
1.我的校园生活议论文 篇一
我的小建议四年级作文
春,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气温舒适的季节,更是春游的好时机。我建议大家去鼋头渚春游,理由如下:
一、景色修丽宜人。春天,樱花一朵朵争先恐后的开放了。樱花谷也随之向游人们开放。樱花谷里之间粉嘟嘟的一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樱花,有的已经开放了,有的只展开了两三篇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哩!这些千姿百态的樱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仿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樱花图。河边一棵棵嫩绿的小草,随着温暖的春风,左右舞动,多么充满生气呀!哪儿还有一座亭子,亭子里摆上了几张椅子供人们休息,闲暇时,可以在亭子里的棋盘上下棋,多有情趣呀!
二、可以摘杨梅。春日下旬,临近夏天,杨梅也成熟了,树上挂着紫彤彤的杨梅,这时的杨梅才是最新鲜的,也是味道最美的。只有到了这儿,你才能亲身体会到摘杨梅的乐趣:提着竹条编成的篮子走入杨梅林亲手摘下一颗杨梅,放到嘴中,吃得满嘴都是诱人的杨梅红。这时该有多快乐呀!不过瘾的`话还可以买几筐醉梨杨梅李子带回家。
三、可以游览三国水浒城。在鼋头渚也有三国水浒城,这里是无锡最大的影视基地。许多剧组都在这拍古装戏。更多的是慕名而来观看的,幸运的话,还会见到自己喜欢的大明星哦!如果有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到哪儿瞧一瞧,看一看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希望大家能采纳我的建议,那里能让你们玩得很快乐的。
2.我的校园生活议论文 篇二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一一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所谓风, 指的是风气或景象, 它反映的是社会上或集体中流行的风气、习惯或显现的景象。因此, 所谓校风, 就是学校一贯的风气或特色。所谓学风, 就是学习的风气或特点。所谓教风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职业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三风”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指整体性的风格或景象, 不是个别或少部分的表现。二是指比较稳定的习惯, 不是偶尔所具有的行为。一般说来, 校风是学风的灵魂, 教风是主导, 学风是主体。学风、教风是校风的载体, 校风指导学风和教风, 学风及教风体现校风。三者相辅相成, 统一不可分割,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 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有动力, 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 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有效地区性排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要营造严谨, 积极进取的良好校风, 勤奋求实, 刻苦钻研的学风,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的教风, 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首先,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方向, 这是创造良好校风的根本原则。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塑造人、培养人。同时, 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 有着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的愿望, 这是创建良好校风的思想基础。俗话说:人心齐, 泰山移。不论人们的思想多么的多样化, 只要能在学校根本利益的认识上达成一致性, 就能把人们统一起来, 团结起来。我们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下功夫, 这是创建良好校风的重要内容。每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这个特色体现的良好的校风就是自己的优势, 这一优势应体现出科学和求实的精神。其次, 必须抓好教风建设, 从教职工入手, 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加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 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明确现代人才的衡量标准, 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 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 在教师中树立“严、勤、实、活”的学风和“尚德、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第三, 在学风建设方面, 我们以“五热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为基本准则, 以“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要求, 在学生中大力进行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开拓进取创造革新的能力观、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观、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教育。
二、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一一建设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环境又称之为“第二教师队伍”, 是一种“隐性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 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 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广大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地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舍建筑、校园绿化、环境卫生、文化设施等方面。
文化设施方面主要是指校园内以启迪和教育学生为目的的文化建筑 (如雕塑、壁画、碑记、亭榭、校史展品等) ;宣传设施 (如宣传栏、阅报栏、黑板报、广播系统等) ;如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 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 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 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张挂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 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 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 (如校训、校风等内容) 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 要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雕像、标语等, 这样使学生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文化设施建设必须纳入校园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 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 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感受和富于责任感、献身精神的熏陶。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一一建设校园制度文化
“不依规矩, 无以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 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 对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一建设校园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四有”人才。相对而言, 课堂教育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 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的使学生施展才华, 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 使学生身临其境, 发展兴趣爱好, 发挥个性特长, 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 充分认识自我, 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 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 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以寒署假、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为契机,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如庆祝元旦活动、三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五一书画比赛、教师节、庆国庆诗歌比赛、消防日、法制宣传日等;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经常性的学校传统活动, 如每年春秋学校田径运动会、读书月活动、艺术节活动、科技作品展评等。
总之,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 全方位配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统筹协调,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建设优秀和谐的校园文化, 配合课程改革, 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编:《学校管理新策略》, 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韩立福等编:《当代国际教育理念基础导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3.浅议和谐校园的构建 篇三
【关键词】依法治校 和谐 以人为本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而依法治校正是实施依法治教的关键。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谐人的主阵地。俗语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创造一种有利的学习环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最为重要。
一、提高教育认识,以人为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依法治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制度变革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受社会及家庭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良习惯,坏毛病,不好管理,给学校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作为教育者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总之就是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则要率先垂范,以己正人,在校园内形成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校开展的兴趣小组,就给同学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音乐、物理、生物等兴趣小组,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学得更多的知识,也使自己的各方面才能得以发挥。尤其是生物科技小组,活动形式丰富,科技含量较高,像小种植、小养殖、无土栽培等,学生们不仅获得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掌握了一种实践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我校被上级命名为“科技示范校”。
“以人为本”绝不是“随人所欲”、“随心所欲”,而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随意性行为,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 、提高领导班子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团结的教师团队
学校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其次要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要求时刻衡量自己;再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领导的亲和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也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更是完善人格的要求。要实现人际和谐化,对师生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说实话,办实事,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材的方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精诚团结无内耗,规范管理结硕果”是我校领导班子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校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培训,组织教师到优秀单位参观学习,给教师“充电”的空间、发展的机会,不放过任何一次对教师、对教学有益的尝试,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这些举措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多一点修养,何愁培养的人不和谐,校园不和谐,社会不和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主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 学有其所、乐得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只有树立起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尊师重教、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教育必不可少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个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学校为师生的发展要提供良好的环境.
(1)精心设计校园環境,实现情景育人。无论是墙上的标语,还是走在脚下的硬化道路,无论是学校的整体设计上,还是专用教室和班级的布置上,都能唤起师生的愉悦和思考。
(2)创造整洁的校园环境,实现文明育人。卫生区划片分割,责任到人,每天勤打扫,勤检查,勤总结,不仅养成了勤劳整洁的好习惯,而且更培养了热爱劳动的品质,陶冶了美好心灵。
(3)营造文化氛围,实现知识育人。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不仅学课本知识,更应博览群书,开拓创新。图书室定期开放,并有为师生们备用的读书摘记卡,看到好的语言、警句随时可以记录下来。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互动育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外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和孩子融为一体。
(5)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美丽的化身,行为的楷模。一个教师如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以美好的形象、言行示范于学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熏陶、感染学生,他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一定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形成一种连续性、示范性、互动性的动态育人环境。
4.浅议数学生活化 篇四
1、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
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33岁,比儿子大20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33+20=53(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10岁就加上20岁,所以就是53岁。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教师肯定了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做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3利用生活中的原型进行教学。
3、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5.全市校园安全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校园安全事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综治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优势,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工作。
一、积极协调指导校园安全工作。各级综治办作为社会管理的综合协调机构,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优势,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校园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校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园安全工作健康深入发展,确保党委、政府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部署落到实处。
二、加强和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安全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在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时,统筹部署和推动校园安全工作;要适应校园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当前影响校园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和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增强校园安全管理能力;要适应
社会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调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确保有效发挥作用。
三、协调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平安和谐的目标,切实把平安校园创建作为全市平安建设的重要措施,统筹部署,协调推进;要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校内安全与校园周边治理相结合,坚持平安校园创建与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创建相结合,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平安;要认真落实平安校园创建各项措施,充分发动广大师生和群众参与平安校园创建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四、加大校园安全工作考核力度。要坚持把校园安全工作检查考核纳入社会管理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兑现;要把广大师生和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校园安全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对已命名的平安校园要实行动态管理,对命名后出现安全稳定问题的要取消命名、予以摘牌。对不重视校园安全工作、造成影响校园安全重大问题的地方、单位和学校,视情予以黄牌警告直至一票否决。总之,要通过强
6.浅议化学教学生活化 篇六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无穷魅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化的化学学习资源
1. 挖掘教材中生活化的资源。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从学有用的化学”的基本理念。化学教师要在保证学科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编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师应尽量赋予枯燥的化学知识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度时可结合以下内容:用pH试纸测定雨水、食醋、矿泉水、肥皂水、一些水果等的pH。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学习资源。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蕴含一定化学思想方法且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化学问题。社会生活是学习化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家庭的家务中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可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自来水的生产、钢铁制品的锈蚀及防护、常见的灭火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等。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1. 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引入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的问题产生兴趣。演示实验、化学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等,由此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启思维的大门,使其认识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到化学的价值和力量。
2.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生产。
学生走进化学课堂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化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化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互通是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学习化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是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读,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经验。应结合化学课堂学习的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产生某种联系。例如在教学“环境保护”时,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演示实验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可以安排学生实验,例如为证明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可在教学中安排下述学生实验: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请预测结果;实际观察到的现象。请对实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改变“记、背、练”的学习方式。
三、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拓展化学学习空间
1.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身边与化学有关的资料。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通过举例学习课本知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收集资料或采集身边的事例已不是难事,且学生收集的内容丰富,更易被学生自己接受。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利用本地社会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化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化肥厂、化工厂、水泥厂、塑料制品加工厂等。
3. 利用当前社会的科教新闻、热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时时关注社会。
每当讲到当前的社会化学新闻或化学热点时,学生很感兴趣,如铀浓缩、月球上含量较高的3He可作新能源等。把它们搬到课堂上,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鲜,自然愿听愿学,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体会到多关注社会的必要性。
总之,化学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化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化学开辟了一条探索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感到化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的,而有效地积累生活经验有益于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年12月.
[2]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 2012年5月.
7.浅议概率与生活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概率;生活;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49
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这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积累发现、研究、总结出来的,既是知识与方法,也是能力与智慧。比如,在很早以前,人们只能结绳记事,后来才有阿拉伯数字的出现,有了数,才有数的计算,然后用数的计算来指导人的生产实践。因此,数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实践。本文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为例,谈谈数学概率与生活的关系。
一、概率知识产生与生活的关系
(一)感受可能性与生活的关系
教材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随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会是10吗?随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一定不超过6吗?随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一定是1吗?生活中的这个问题实际上说出了数学中的几个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例如,随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1,就是一个随机事件;随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10,就是不可能事件。同时,学生在做游戏“掷骰子”中先制定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两人各自掷一枚骰子,每人可以只投一次骰子,也可以连续掷几次骰子。学生可以多做几次这样的游戏,最终将结果记录下来,然后与同伴交流: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前面掷出的点数和是5,你是决定继续,还是决定停止,如果掷出的点数已经是9呢?记得我在2014年教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A指出: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5,根据游戏规则,再掷一次,如果掷出的点数不是6,那么我的得分就会增加,如果掷出的点数不是6的可能性要比要比6的可能性要大的多,所以我决定继续投;学生B却持相反的观点,这样看来,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
早上的太阳从西方升起,这是不可能的事件;抛出的篮球会下落,是确定的事件;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不能够确定的事件。这些数学概率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学习到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用它来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用五个不透明的塑料袋,各装上10个球,具体情况:第一袋0个红球,10个白球;第二个袋子2个红球,8个白球;第三个袋子5个红球,5个白球;第四个袋子9个红球,1个白球;第五个袋子是10个红球0个白球。这10个袋子中,每个袋子除了颜色不同外,数字是相同的。任意摸出一个球,按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由大到小进行排列,这便是对这些概率数学知识的具体使用。
(二)频率的稳定性与生活的关系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掷一枚图钉,落地后可定会出现两种情况:钉尖朝上,钉尖朝下。那么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的可能性到底哪个大?凭借我们的直觉应该说他们的概率是一样大。但是直觉给我们的答案不一定是科学的,所以要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这一游戏实验,两人为一组,做20、40、80、120等不同的次数,把钉尖朝上的次数也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并计算出钉尖朝上的次数有多少?然后把这一结论行的数用数轴的形式画出波浪线,最后我们会得出:在试验次数很大时,顶尖朝上的频率会经常在某一固定的区域摆动,这就充分证明,某一现象的频率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使是频率,也一样具有稳定性,这是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得出的数学知识。然后我把某个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下设计的结果出示了出来,如设计的总次数,击中靶心的次数,然后算出击中靶心的频率,把这一结果按照刚才的方法画出折线统计图观察击中靶心的频率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这一计算更加说明了频率的出现的确具有稳定性。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具体体验下,我们学习到了概率知识中频率的稳定性。接下来,我让学生对这一知识进行理解运用,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的学生:拿出一个瓶子的盖子,然后抛出去,盖口的向上和盖口向下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大?请同学们学生按照以上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第二组的学生:拿出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硬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可能性是否一样大?把自己的结论也进行验证。这些结论的都是从生活中得来,又回归到生活中进行验证其正确性。
(三)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与生活的关系
以上两点中我们用具体的试验估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得到的却只是一个估计值。那么我们接着以上的数学思维再来议一议:一个袋中装上5个球,分别标记上1、2、3、4、5这些号码,这些球除了号码不同以外,其他都是质地均匀的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把出现的可能情况都记下来。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猜一猜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同时比较它和前面掷硬币、掷骰子的游戏有何共同之处。最后我们得出结论:设计一个实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有n种,每次试验有且只有一种结果出现,那么同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的话,就叫做等可能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运用这种等可能的概率。比如,让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能选取8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满足一两个条件的游戏,来验证这一知识的正确性。
二、概率方法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数学源于生活,但它反过来又用于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前面我们学习到了可能性事件、频率的稳定性这些知识,以及学习知识中所用到的方法指导生活中的事件。例如,某商场有一个自由转动的转盘,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盘的机会,转盘停止,指针正好对准20元、50元,你觉得中奖的概率有多少?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如何学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 王菊梅.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中小学数学教学,2007(56).
[2] 周勇.数学教学对生活的影响[J].西部教育参考,2005(54).
【我的校园生活议论文】推荐阅读:
我的初三_我的校园生活作文1000字09-02
校园生活作文400字 校园趣事06-23
校园生活的段落10-05
【热门】校园生活作文汇总06-27
初中校园生活叙事作文07-19
校园生活英语作文指导08-20
校园生活的作文700字08-22
小学难忘的校园生活作文09-24
初中校园生活作文400字10-20
难忘的校园宿舍生活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