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心得体会(通用13篇)
1.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三疑三探”心体会得
——向阳小学
崔林凤
校长与教导主任外出学习前,开会告知老师们她们学习的时间、地点以及学习的内容,我们都误以为是“善疑善探”,于是我上网查了许久,也没弄明白这新的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操作过程。后来校长一行学习终于回来了,听了她外出学习的所见所闻,并连续听了四节录像课,范老师亲自做的一节课,才弄明白原来是“三疑三探”。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或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编题时,可以借鉴平时考试习题的样题来出题。出题人要准备好答案,并且明确出题目的。
刚听完两节课时,觉得课上得十分朴素,平实,有些环节我们不也是这么做得嘛?而且全都一个模式,很是平淡无奇,有什么可学的呢?但当我把这一节节课认真听下来,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一直以来追求的以学生为主,而不是张扬老师的个性的朴素无华的课,不正是这样的课吗?“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完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 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
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的地方似乎也有“三疑三探”的影子,例如: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下课前问学生“还有问题吗?提出来。”但细细品味又有哪一步真正落实,学生的质疑能力、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哪一项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了呢?“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是同新课标的要求一脉相通的,我相信在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加上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将“三
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继承过来并加以灵活运用,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真正高效的课堂!
2.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二
那么, 如何将“三疑三探”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呢?
一、准备工作
1. 宣传动员工作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首先需要学生去了解, 越了解, 越琢磨, 才能越参与。根据这些日子的搜集和整理, 我开了一个以“一年四班“三疑三探”课堂改革动员大会”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看到这种新方式带来的成果都很激动, 也很憧憬。在班会上, 我还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一节课堂实录, 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体会的过程。
2. 分小组, 选组长
首先:我把学生按照期末考试成绩分成A (前18名) 、B (中18名) 、C (后18名) 三组。班级54人, 共分成9组, 每组6人;其次:A组从前往后截取2名, C组从后往前截取2名, B组一前一后选取2名, 组成一组, 以保证每小组的均衡性。最后:民主推选小组长。
3. 制定并公布小组月考核办法, 制定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月考核项目有两个, 一个是课堂小组赋分的累计值, 一个是月考小组的整体成绩。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过分注重分数, 而忽视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锻炼思维, 即课堂表面上非常活跃, 可是真的考核下来, 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课堂积分按30%计算, 月考分数按70%计算。让学生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每月评出最佳提问明星, 最佳答疑明星, 最佳合作小组, 最佳成果小组, 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正式实施:实践出真知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老师说过, 管理班级最重要的是民主和法制。民主就是依靠群众的智慧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教育方式的改革成功与否, 当然, 最有发言权的也是学生。每周最后我要学生分科细致的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存在的问题。通过54份民意调查, 归纳出初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过于注重分数, 忘记上课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
这个几乎是每个班级在初试时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上课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知识, 分数只能说明过程, 并不代表结果。同时要评价机制上课堂积分按30%计算, 月考分数按70%计算, 以进行小组排名。让学生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2. 学生讲的没有老师讲的透彻
试行初期,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比较低, 所以, 自然没有老师讲的透彻。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要做好“两手”准备, 一是耐心, 给学生过度的时间吗, 再等等, 让他再想想, 实在不行, 让小组内补充, 再不行, 让别组补充, 千万别怕浪费时间。用教师的嘴是快, 可是答案推到出来了, 学生的能力还是没有提高。同时, 更需要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及时对学生进行培训, 千万记得培训学生, 授之以渔;当然教师还要以及及时补充、修正、拓展知识点。如高中必修2第2单元第4课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学生在讲评依法行政含义之时并没有谈到我们宪法和法律的实质: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依法行政体现了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教师拓展进去。
3. 学会倾听, 学会安静
当然, 还存在一类学生, 还是觉得课、题听得不透, 我课下找他好好的谈了一次,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我们终于分析明白了, 原来这有两个原因:第一, 在前面讲的是学生, 不是老师, 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 不认真倾听, 加上学生讲的可能有时候有废话, 又溜号了;第二, 有时候跟不上题, 学生到台前直接进入讲解, 讲了半天他还不知道在讲哪道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前是老师讲, 现在是学生在讲, 可能没有老师的思路清晰, 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那也是集中了一个小组的智慧, 学会倾听, 才能知道他有什么不足, 思考自己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 老师最后的讲评, 一定会遵循“三讲三不讲”, 教师要把这个跟学生交待清楚, 学生讲明白的老师就绝对不讲了, 你没认真倾听, 就是你的损失了。
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到现在大刀阔斧的进行, 我的感觉是:改革, 最难的是打破自己的观念, 一往无前的勇气, 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其实, 真是试行起来, 觉得也没有那么难。我的班作为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第一批试点班, 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两个星期, 可是从老师到学生都品尝到了“甜头”, 上课没有人睡觉了, 很少有人发呆了, 大家热火朝天, 每个人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学生的创造力, 班级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让学生更加热情主动, 让老师惊奇惊喜, 从而更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在改革的路上, 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疑三探”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但是我们坚信, 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摘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西峡教研室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个性烙印, 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从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的实际出发, 从课堂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怎样去培养这个关键性问题出发, 让学生发现问题, 而不是被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 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
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刍议 篇三
关键词:三疑三探;创新;批判性思维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真切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
快乐。
董毓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德育部分,是一组关于认知和行为的批判理性精神和品德。它包括谦虚、谨慎、客观、具体、公正、反省、开放等指标。批判性思维的智育部分,是一组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高阶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着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前提。
研究者已经潜心研究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尝试对一篇亲历者的心得体会的分析,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试对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评论。
一、对西峡一高教学模式学习的心得体会
带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困惑,2015年4月9日,我随学校其他30余名教师到西峡一高参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培训。首先是听报告。报告中听到邹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经过争论,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就文理分科了”,使我大惑不解。西峡一高抢抓机遇,在国家亟需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为了使创新思维与学习发生联系,在保证体、音、美、计算机课时不减的前提下,学校每周又增设两节创新课,为日常的“三疑三探”课堂提供创新思维的技术支持。西峡一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而成名,科技创新教育已经帮助不少学生打开通往名校的大门。我认为,作为一个县属高中,西峡一高在同类学校中处于绝对优势的竞争地位,这么早就文理分科,真是令人不解,似乎与其主打的“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因为文理分科易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离间”,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另外,我在2016年1月27日访问西峡课改名校五里桥初中官网时,发现了如下一则网讯:9月10日~9月11日,五里桥初中在本校多功能厅召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进会。全体教师参加。李清锋校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弱化“设疑自探”环节,强化有效环节,每节课要整理出与本节有关的考点,打造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我以为,若是“三疑三探”中“设疑自探”环节被弱化了,何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随后我听了6节英语课,并观察了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也没有体现得很好。
在随后与西峡一高指派的教师交流中,参与答疑的老师不经意的话,使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新授课(包括英语)他们讲得很快,这样可以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做大量的题。他们对外宣称的“三讲三不讲”实际上在新授课中他们自己也很难把握。而在习题讲评课中,由于学生做过的题,对错已经有结果,他们才可以很好地做到“三讲三不讲”。他们非常注重讲题,要求讲细讲透,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这样,学生错过的题,下次就很难再做错了。
总之,我认为,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专门训练学生编题。
随后,我在西峡一高贴吧内详细研读了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争论的文本。诚如“古镇香橼树”在西峡一高贴吧所言:“乌江榨菜因其优良工艺、优秀品质和到位的宣传而扬名,西峡一高之三疑三探亦然!”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得出的结论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列出具体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过程了。研究者得出了如下结论:(1)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虚夸之嫌;(2)西峡一高杨文普团队并没有上升到批判性思维理论的高度总结,提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这就使他们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取得如今的辉煌后,很难再有新的突破;(3)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也属于科技创新教育,它的功利性是很强的,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拉动了高考升学率;(4)西峡一高的高考成绩,除去其课改、校改、班改、优秀的生源因素外,学生大量地做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5)批判性思维的融入,将使西峡一高的创新教育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科技创新教育获得新的突破和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的革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董毓.角逐批判性思维[J].人民教育,2015(9):13-19.
4.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四
反思我校“一设二导三学”教学模式从确立到实施,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虽然大多数教师课堂上能够按照这种模式去上课,但是从学生的方面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学生的成绩是否提高了,这些都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正如有的教师这样说过:为什么推广这种模式如此艰难,问题是教师付出很多努力去备课、上课跟不去研究这种模式有什么区别。从经济上、成绩上、荣誉上又有哪些倾斜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应该是我们只是从教师教的方面考虑,没有从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去考虑。
结合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经验,我认为我校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中,应该围绕学生质疑方面下功夫,也就是创设出“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出问题、到会完全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也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要学得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学习三疑三探教学心得体会 篇五
影壁山同兴小学
王丽艳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无奈耗时低效,我们痛感死教苦学,我们困惑教改无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随之,我们的课堂焕然一新,我们的教学生机盎然,我们的课改洒满阳光!这,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
这同样是一项扎根本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经过长达数年的县域范围内的尝试,应该说取得了丰富的数据和“理想”的成绩。我们首先应该对该县教育局这种大胆突破的做法表达充分的肯定,毕竟在教育教学变革困难的今天,能够下大力度在全县范围了尝试、推广一项教学法,工作不可谓不艰难。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法所取得的实验成果和可借鉴的理念、做法、经验,我们更是欣然接受。我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教学,深感自己在教学理论与水平方面急需提高,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刘校长、王校长带领我们大家集中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多次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三疑三探”教学课,组织教师参加了说课、评课互相交流活动。全方位感受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来看,其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编习题),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问题(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自探、合探、再探到最后的边用边探,同样是一个解决问题方式(即探究)步步提升的过程,从开始的想知道“为什么”而探,到最后的为“怎么用”而探,标志着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2、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3、改变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解放课堂
6.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六
2011年12月份,河南西峡一高校长杨文普来我校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讲座。听完讲座后,许多老师都被这一教学模式所震动,掀起了教改高潮,我自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在学生完全没有这种方法基础的条件下,在高中范围内可能不好开展。2012年4月15日,由王志飞副校长带领我校教师共14人赴西峡听课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西峡一高听课一周后,我对这一教学模式完全转变了看法,它确实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课堂模式,彻底打破了灌输的教学模式。
“五·一”之后,按照预定计划,我在我所带的三个班进行了尝试,首先,我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看了西峡一高上课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了这种课的流程,对学生上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我和各班班干部按期中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进行了认真的分组,给每组的6个人编号排座位,具体2.1.3为一排,5.4.6为一排,5.4.6与2.1.3对位,2帮5,1帮4,3帮6,小组共同探讨问题。接着,我就以期中考试卷为例在各班进行了“三疑三探”教学。课堂上,同学们表现都非常积极,每一道题都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和见解,同学们大胆的质疑,共同探讨,班里再没有打盹,走神儿的同学,在课堂上学生试卷质疑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再者,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向其他教师作了汇报,我又在1009班作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自探提出学习目标,合探解决学习目标,中下等学生展示,中优等学生点评,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这节课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
这段时间在试行“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中,我也有许多困惑。例如,课程进度慢,课容量小,有时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知识点没时间拓展总结,学生没时间做笔记,小组之间的矛盾,组内差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冲突等问题,所以基于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完善改进,创新出一种具有我们“集宁一中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7.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七
一、“三疑三探”是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最佳着陆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疑三探”正承载起这一基本理念,换句话说,正是“三疑三探”使这一理念在数学课堂稳妥着陆。因为在“三疑三探”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这两个环节实现的。“设疑自探”要求学生根据自探提示,或通过阅读教材,或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或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独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解疑合探”环节是在学生通过自探对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完成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具体的做法是:教師组织学生汇报自探情况,检查自探效果。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组织学生或同桌或学习小组内进行讨沦交流,探讨问题的答案,教师对问题不做任何说明。若遇到优等生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这时再进行适当的启发、点拨、诱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获取知识。基于模式这样的基本操作要求,基于教师也能按此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转变为课标所倡导的方式。
二、“三疑三探”是教师深入学习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的驱动器
运用“三疑三探”进行教学,教与学都是围绕“自探提示”这一中心进行的。自探提示中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败。自探提示中的问题虽然是先由学生根据课题提出,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补充完善而得,但课前教师必须要对自探问题进行全面预设,保证出示的自探提示恰当准确。自探问题的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自学能力进行设计。二是问题的表述要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问题是什么。二是问题的排列要符合知识形成过程的逻辑顺序。四是问题的表述中还要适当加上如“看一看”、“摸一摸”、“量—‘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指导学生如何自探的词语,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提高自探效率。教师要想设计出理想的自探提示,就必须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能力。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每个学段、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知识体系,准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这是设计好自探提示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应加强其它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炼设计出一个个表达准确、严密的问题的能力,为设计好自探提示练好“内功”。
另外,在质疑再探环节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散质疑时,由于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触了解的知识比较广泛,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干奇百怪,涉及到各个方面,教师要想应对自如,给学生以准确的解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每节课前教师都必须做好知识储备:与本节相联系的后续知识;与本节相联系的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其要求教师必须各科融合,博览群书,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
“三疑三探”有着大气、深邃的特质,它的反复“疑”“探”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终生受益。
在设疑自探环节,教师首先创设恰当的情景,设置疑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这样就能使学生喜爱数学,使学生乐学。其次,学生根据课题或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意识,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潜在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试想牛顿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感撼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没有问题意识,也不可能有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的睿智论断。再次,学生要独立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所有潜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究问题的答案,长期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猜测验证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也就是说,学生的自学能力势必会有质的飞跃,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创新型社会就有希望,就是必然。
在解疑合探环节,学生首先要会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要想有条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必须要理清思路、锤炼语言。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有了好口才,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是会有很大帮助的。其次,学生要会倾听、会评价。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辨析其中的正误,从中汲取白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来补充、修正、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这一过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学生要会与人合作交流、讨论辨析。遇到疑难问题,个体解决不了的要进行或同桌,或小组,或全班的合作交流、讨沦辨析。这一过程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为学生都有争胜好强的心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想先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能激发学生思维高速运转,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捅捉信息,快速在自已的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说出答案。
8.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篇八
开学第三周我有幸参加了学习河南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收获很多,现将自己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是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主要步骤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精神,创造力、想象力等。包括他们的班改和课改都把竞争与合作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把一校分为两部,一班分为两委,分出若干学习小组都是为了充分竞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他们培养的学生充满自信,自学能力强,创造力强,合作能力也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这样的学生将来更有竞争力,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看,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二:次模式能否成功,小组建设非常关键,而小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跟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密切相关,不是某个老师单独行动短期就能见成效的,必须在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各个层面联动才能取得好的成效。三:对于这个模式,我也有一点困惑,例如:三步骤当中,解疑合探这个环节占有最多时间,超过半节课,主要活动就是讨论、展示和评价,差一点的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玩半节课,会不会出现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情况呢?
9.“三疑三探”推广制度 篇九
一、学习培训
1.坚持每周二夜里一小时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长主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学习“三疑三探”理论知识,学习笔记每周不少于500字,心得体会不少于1篇。
2.每学期确定自己自学的新课改著作1-2本,并认真做好心得笔记。3.按要求参加上级通知的“三疑三探”等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不得迟到早退,并认真做好记录。
4.平时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每周写一篇大字、小字和一板粉笔字,练一小时普通话,每期学校组织一次基本功竞赛,结果计入期末老师个人目标积分中。
5.业务学习每缺勤一次扣月积分1分,字数每少100字扣1分,心得少1篇扣1分,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迟到、早退和无学习记录者不予报销,并扣个人积分2分。
二、日常教研
1.按时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每个学科备课小组每周研究1节课。
2.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每月上交一篇自己满意的“三疑三探”案例分析,二是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三是每月上交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三疑三探”教案,四是每月上交一篇评课稿,五是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自学心得笔记。
3.学校每期确定一个教研专题,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教研活动,教研组围绕学校确定的专题和本学科存在的问题每两周举行一交小组教研活动,并认真制订方案,做好记录和总结。
4.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完成学校和教研组长布置的各项业务工作。5.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三疑三探”观摩课或公开课,主讲教师要认真准备,并拿到组内讨论、定稿。当节没有上课任务的教师必须准时参加听课及课后评课活动。
6.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每年由语、数、英和政史地组轮流向县级申报科项立项,并认真进行过程性研究和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及时结题和成果申报。
7.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后,必须整理学习内容,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培训,参加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并认真做好笔记,参加讨论,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8.每期由学校组织召开一次“三疑三探”经验交流会,所有教师要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写出教学中好的做法,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全体老师的教学水平。
9.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及时上交各种材料者一次记1-2分,不能认真完成者扣1-2分。
10.教研组长每周加1节工作量,每期50元津贴,期末根据工作完成情况,由教导主任给予定性评价,津贴在30-80元浮动。
三、上公开课与听评课
1.上公开课与听评课要按照: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推荐
一人上课→听课教师听课讨论→上课→听课讨论。在实践中反思,利用团队力量,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每周日夜周前会由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确定本周教研主题及上公开课教师。
3.主讲公开课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精心备课。之后,再拿到教研组讨论定稿。
4.公开课必须体现新课改精神,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应尽量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要学会用教材,改编或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努力做到知识生活化。
5.教学方法应使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观察,要让知识在学生的不断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练习时间不低于15分钟。
6.上公开课时,没课的老师要全部参加听课,教研组内组织的听课活动,组内成员必须全部参加(课节冲突的可与其它教师调课)。7.评课时,所有听课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先由主讲教师说课,说明本节课的设想,教学思路及一些具体做法。再由听课教师逐一进行评课,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重难点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安排,教法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练习题及变式训练的设计,各环节时间安排等。
8.每位教师公开课得分即为该教师月考评中的讲课得分,若当月公开课成绩低,可申请再讲,将第二次讲课得分的95%计入月考评讲课得分中,原成绩作废。
9.教师无故缺席1节公开课扣1分,少参加1次评课扣1分,计入月考评的教研得分中。
四、论文与课件
1.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每期上交学校有关“三疑三探” 论文一篇,不少于2000-3000字。
2.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先,并按时按要求上交各种材料。
3.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学习研究课件制作。微机教师和有专长的教师应主动承担辅导任务。
4.积极参加课制作评选活动,按要求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5.凡在上级论文或课件评选中获奖的,学校给予物质奖励,按国家、省、市、县、乡分别奖50、30、20、10元,并在期终积分中加5、4、3、2分。
五、教学反思
1.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行动中反思”和“行为后反思”。2.课前反思:上课前对所写教案进行反思,如何利用最佳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即关注“怎么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课后反思:“以教后记”的形式记录所想,在“反思”中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基于个人经验来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并进而设计多种策略。重点反思“三疑三探”各环节在本节中的使用情况。
4.与同事合作讨论:教师之间在课余时间就所发生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由一名“骨干教师”带领使每一次的讨论围饶一定的主题进行。5.课后记占所有教案次数的80%,每少1个百分点扣0.5分,反之则加0.5分,每期上交一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情况反思日记,必须要有典型性,不按时上交扣1分。
六、专业引领
1.学校领导和市骨干教师每期必须组织1次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理论学习心得,也可以是“三疑三探”模式使用的成功教学经验,字数必须在1500字以上。
2.凡外出学习或参观“三疑三探”模式的教师,返校后一周内要作一次专题讲座或上一节“三疑三探”模式示范课。
3.每期由学校统一播放专家、教授讲授的光盘“三疑三探”模式课堂实录,学习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并认真记好笔记。
4.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步骤,在实践中反思,在行动中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加上专家的引领,不断提高。5.无论领导还是骨干教师举行一次专业引领(并按时上交材料)加1-2分,布置任务不按时完成扣1-2分,连续两次不按时完成取消下期骨干教师申请资格,外出学习不汇报,不上示范课者不予报销。
10.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十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三疑三探 设疑 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91-01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外语教学,我们引进了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互相质疑、师生共同配合展开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谓“三疑三探”,就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要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学围绕“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环节展开。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设疑自探
第一步骤就是设疑自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情景问题,通过问题导入新课,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由师生共同梳理问题,从而形成自学提纲。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置。如果这些问题主要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那么在问题设置上就要有跨度。如果这些问题牵连比较多的学困生,那么就要根据一波三折的原则来设置问题,在一个大问题中,设计几个子问题,来降低问题的难度。当问题提出来之后,就要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学提纲,自主去探究解决问题的答案。
如《 Unit 4 Earthquakes》(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教师可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设置自学提纲。如先让学困生对这一课文内容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学困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对课文中一些如“民族”、“极度的”、“损害”等单词可能不熟悉。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设置自学提纲的时候,应围绕单词和重点短语的识记来展开。中等生掌握的词汇一般比较牢固,可设置直接与主题“earthquake”有关的问题,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围绕“earthquake”这个主题。优秀生基础比较扎实,可设置与文章中心思想、主题大意有关的问题,在自学提纲的设置上应增加让学生讨论课文的中心思想的内容,增加仿写课文佳句的作业。
如自学提纲:
学困生:(1) (adj).极度的 (adv.)极度地。
(2) (n)民族;国家;国民。
(3) (v.)损害 (n)。
中等生:讨论(1)what natural disasters have your heard of?
(2)Which disaster may cause the worst damage?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d earthquake?
优秀生: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 earthquake?仿写由which/who所引导的非定语从句。
二、解疑合探
这一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学生对自学导案的完成情况。在这一步骤,如果学困生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么其他学生理所当然也就学会了。当学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可由中等生进行相应补充。针对中等生和优秀生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互帮互惠。
又如《 Unit 4 Earthquakes》(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可以根据先前列出的自学提纲展开讨论。如可以叫学困生自主默记单词,当遇到不会的单词的时候,可以叫中等生帮助。在中等生和优秀生讨论的问题中,叫学困生和优等生一道来参与“earthquake”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中等生对“earthquake”发生原因不懂的时候,由优秀生进行解答。当优秀生仿写非定语从句的时候,中等生和学困生要认真看,如发现不妥可直接提出来,指出句子的好坏。通过这一合作探讨,让同学之间互帮互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 质疑再探
学完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抛开课本材料的限制,探讨一些更深层的疑难问题。为此,一方面,教师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在这一种氛围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对教师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知识储备和相应的心理准备,为解答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充分的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中等生、优秀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习题编制、写作活动、演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灵活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如在《Unit 4 Earthquakes》这一节课,在上完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地震这一话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如对课文材料所提及到的,失去双亲的孩子成为孤儿,在地震中矿工的遭遇,解放军和救护人员不顾自身的安危、奋力抢险的事迹,以及地震之后孤儿安置问题等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深入地讨论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之后,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质疑,然后进一步去探讨和检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开展说话和写作等拓展训练活动。比如,学困生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写成一个简单的课文摘要,中等生可以模拟描写在地震中被抢救的矿工,优等生可以写一篇描述军队和救护人员救灾的感人故事。这样帮助学生把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通过“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普.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J].新教育,2009(1)
[2]朱旋.浅议魏书生六步教学法[J].现代交际,2009(11)
11.郭平—三疑三探论文 篇十一
大堡中学
郭平
一、对于三疑三探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合作、交流、探究”的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根据这种理念,从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关注学生发展出发,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展示者,评价者,探究者,”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给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也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改革创新的生机和活力。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一)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二).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三).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四)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学在使用“三疑三探”的过程中,不能丢掉“数学的本真”,一定要突出数学的学科特点,不能一味地套框架,忽略学数学培养探究和推理能力的要求。“三疑三探”教学改革试验以来,结合我县教育及提出的六项技术,与三疑三探课堂很好的融为一体。即:在讲新课之前进行“闪视训练”,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套用数学公式就可以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复习旧知,也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下面我举一个教学案例:
在《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这节课中,首先进行的闪视训练让学生练习“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习题”,为后面利用公式分解因式做准备。
(一)“设疑自探”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梳理后形成如下自探提纲: 自探一:1.多项式“a2-b2”有什么特点,2.有几项,每一项有什么特点,符号是什么? 3.如何将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自探二:用平方差公式分解下列多项式
1.(a + b)2-c2 2.a4-1 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问题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二)“解疑合探”环节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是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组内讨论,得出“a2-b2”多项式的特点,正好是逆用平方差公式,有两项,都是平方项,两项的符号是“一正一负”,熟练公式后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平方差公式解决自探二的问题,在第(2)题有学生展示没有分解完,但评价的学生有的通过阅读课本例题讲解,基本都能指出错误并改正,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的能力。
(三)质疑再探时,课堂上有学生提问
“ - x2+ y2
“
该怎么分解?
这个问题问的好,体现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另外这道题也体现了“深本数学”的“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思想,这道题有两种解法,我讲课的时候给学生进行了补充。(四)在运用拓展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编题
1.预设:
多项式的:(3a+b)2-4a数字型的:25×652-25×352
22(x-1)+b2(1x)2.分解因式
①3a(2xy)3ab
②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的一些经验总结
12.《故宫》教学设计 三疑三探 篇十二
黄新庄小学 刘燕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的介绍顺序。
2.了解建筑的布局和功用,感受故宫的辉煌与壮丽,体会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3.体会关键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
1.弄清作者的介绍顺序,了解各个建筑的布局和功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参观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
二、设疑自探
你对故宫有哪些了解?你有什么疑问?
1.本文是按照是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建筑的? 2.文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故宫作了概括的介绍? 4.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三、解疑合探
1.作者是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从南到北来介绍故宫建筑的。
天安门—端门—午门—庭院(金水河 石桥)—太和门—白石台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绘画馆 钟表馆)—小广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珍宝馆
2.文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1).太和殿建筑精美.(2)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场面壮观.3.作者从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这四个方面作了概括介绍。
4.本文的中心局就是“故宫建筑规模宏大……..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这句话所起的作用是: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概括全文的中心句,点明故宫建筑的特点.四、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1.画出故宫的平面图.2.想象故宫中有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五、拓展运用
13.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篇十三
【关键词】三疑三探 高中化学 教学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学课改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掀起新高潮,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加之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本身又具有抽象性,普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是经过河南省教育界实践的有效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科学习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突出问题导向
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探索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索。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当中,问题是主线,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小组探究都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的。学生在不停地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积极思考,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问题成为课堂的精髓,解决问题是教学的落脚点,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设置恰当的情景来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模式
“三疑三探”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中实现的。以不同层次的8~10人的小组为单元,所有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都是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互动,达到小组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凸显自主学习和评价意识
在“三疑三探”中,问题是由学生自主探寻出来,并自主解决。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教师在其中发挥出指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其中的评价作用也十分重要,一方面作为点睛者,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指导;另一方面,教师的点评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小组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意识,促进共同进步。评价不仅存在于师生之间,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疑自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开展设疑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所在,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胶体”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过的胶体现象,观看微课视频、科教纪录片等,或者可以让学生自主配制胶体溶液,让学生对胶体现象产生好奇和疑问,编写自学提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和修正提纲。
(二)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的目标是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各小组根据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进行合作,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交换,并互相答疑,在交流探讨中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指出实验操作中的要点和不正确之处,探讨最佳的实验操作流程,要比單纯的教师演示实验效果更好。
(三)质疑再探
质疑再探是在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的基础上,在基本完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的情况下,继续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在前面两个阶段中,学生已经对课堂知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质疑再探是通过再一次的“疑”与“探”的循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一步透彻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要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提问方式,充分鼓励学生不断向深层次探索,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尤其是要鼓励层次居于中下的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可以借助自编习题,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再一次加深,帮助学生联接起知识脉络,为实现运用拓展的目标打牢基础。
(四)运用拓展
运用拓展建立在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完成巩固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重难点、易混点适当增加难度。可以借助预设习题、教辅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类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关键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大胆发言,大胆交流,就自己对知识点和习题的理解与其他同学交换看法,教师要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思考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同时,运用拓展也是下一轮“三疑三探”的起点,整个课堂就是通过不断地探究、质疑来巩固和学习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总结
“三疑三探”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本身。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运用“三疑三探”要求师生改变以往的身份定位。教师要善于鼓励启发,学生要拓展质疑、表达、倾听和反思,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通过“疑”和“探”的多次循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文普.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J]. 新教育, 2009(1):11-11.
[2]牛秀清.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 新课程·中旬, 2015(10):65-65.
[3]张雪珂.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1(6):44-45.
【三疑三探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销售心得体会-销售心得体会 销售工作心得体会00字09-02
心得体会,护理服务心得体会08-13
心得体会,国企党建心得体会09-15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投稿工作心得体会08-25
心得体会,新发展理念学习心得体会10-13
心得体会,暑假全员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7-07
心得体会,个人师德师纪心得体会07-15
师德体会心得体会10-23
法制报告会心得体会 法制报告心得体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