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2024-07-0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通用10篇)

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一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我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又对学习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埋下伏笔,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

高中生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积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难度,增加课堂趣味性,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图表或多媒体进行演示。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提升读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难点是:利用“全球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五、教法学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我将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阅读地图(图表)、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主要谈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想出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水能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这样自然而然导入本课所学内容——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迅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新课教学

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已经掌握了洋流的概念、主要动力以及分类。下面,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球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北半球冬季世界洋流分布图” 和我事先准备好的探究问题。

问题设置如下:

1、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有什么关系?

2、中低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有什么差异?请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3、分析南纬40度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4.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的洋流流向有什么区别?

这样处理,突出重点,层层设问,各个击破,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各小组通过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所探究的问题达成共识。学生小组活动时,我会巡回观察学生分组学习情况,并适时鼓励或点拨,特别留意参与程度不够的学生。通过各小组发表探究结果,我能够掌握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对于不足之处我会进行纠正与补充。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突出地理学科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的特点。

将归纳出的洋流分布画成简单的模式图,并结合所学内容,反复画写。(提示:注意纬度位置确定,可以利用0度、30度、60度纬线。

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政区图,先让学生看图说出洋流的名称,最后再动态展示洋流的分布以及流向。

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方式,通过画图、填图可以直观的感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环节 案例分析 学以致用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步:引导学生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画出各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流和暖流,并让学生具体分析西欧海洋性气候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通过比较得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出四大渔场地理位置,联系洋流成因、性质、分类,讨论并理解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第三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具体案例说明洋流对航运、海洋环境的影响。

之所以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能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记忆。第四环节 巩固提高

讨论环节:假如要使一个漂流瓶由北美沿岸漂流到亚洲沿岸,或由南美沿岸漂流到澳大利亚沿岸,漂流瓶应在哪里投放?简述其可能的漂流路径。

通过以上的讨论达到巩固联系、拓展深化本节所学知识的目的。第五环节 小结与作业

为了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我通过设计梯度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如下:

1)你学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利用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设想如何才能充分收集利用海水运动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服务? 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种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一、概念、成因

二、分布规律

三、地理意义:气候、生物、航运、环境 教学过程模板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给同学播放一段XX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xx,带着问题自然而然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

2、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带着问题自然而然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课题。

3、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问题:

利用xx导入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迅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4、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导入。先提问如下几个问题:。。学生对这些知识充分回顾后,我会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课题。

之所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是因为本节内容是在前几节内容基础上的深入,复习前面的知识要点,对于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的内容大有裨益。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新课教学

1.知识点都很难,同上

2.知识点简单(人文)。先分组探究全部知识点,再进一步探究难点。第三环节 巩固提高 第四环节 小结与作业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二

1. 创新点

本节课加入了大量课本外的教学案例以辅助落实课标要求, 教会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 在洋流对航海的影响这一环节中植入哥伦布两次航行时间差的案例, 引导学生找形成时间差异的原因;在洋流对气候影响的环节中对比澳大利亚两岸景观, 视觉冲击感强, 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在洋流对渔场的影响这一环节中从学生最熟悉的日本生鱼片入手, 引入话题,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应用生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洋流对于污染的影响这一环节中, 考虑到距离学生生活经验比较远, 于是选取了被石油污染导致死亡的海鸟的照片, 学生内心被深深震撼, 主动深入探究, 并在生动的案例背景中落实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样教学的意义就上升到学生自觉维护海洋环境不被污染。

整节课用各种案例贯穿始终更加突出新课程的理念:要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论是讲授还是练习过程中, 学生体验了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 (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二课时。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理解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 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本节课就是考查学生对洋流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 结合案例分析, 分析洋流对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从教学内容上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即学生利用洋流模式, 分析洋流流向和性质对沿岸气候、海洋生物 (渔场) 、海洋交通与海洋污染的影响。

从教学形式上看,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加入大量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案例, 补充教材,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空间很大, 现实生活中和本节课相关的案例数不胜数, 教师可根据课堂的需求来把握, 选取最适当的案例, 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而落实上述课标要求。

3. 学生分析

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和反应速度不是很快, 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扎实, 并且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另外, 由于平时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得少, 学生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感到新鲜有趣。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 对于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有较大兴趣, 因此可以很快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简单功能, 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教学任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洋流对航运、气候、渔场、污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有序思维, 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总结, 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精神, 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引入东澳暖流, 回顾旧知识。

学生观看影片。

2. 新课讲授

案例1:教师用PPT展示哥伦布两次航海的时间差 (如图1) , 请学生分析洋流对于航海的影响。

师:请大家推测哥伦布两次横渡大西洋哪一次用时长, 为什么?

学生阅读案例、思考、回答问题。

案例2:探秘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PPT展示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景观图片 (如图2) , 对比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图, 探究澳大利亚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有何特点?为何会有如此特点?

知识迁移:探究澳大利亚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

请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画出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洋流, 并用不同颜色标出洋流性质和方向 (如图3) 。

回忆旧知识, PPT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范围。思考洋流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气候。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练习:

(1) PPT展示摩尔曼斯克的位置, 与赫尔辛基港进行对比, 分析暖流对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的影响 (如图4) 。

(2) PPT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以及科隆群岛上企鹅的照片, 分析寒流对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鹅的影响。

学生归纳总结寒暖流对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影响。

案例3:研究渔场的分布。

PPT展示学生最熟悉的日本生鱼片的图片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标出北海渔场, 分析该渔场的形成原因。教师归纳总结。

找出成因相同的其他渔场 (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等) 。PPT展示三大渔场位置。

PPT展示出秘鲁渔场的位置图, 思考它的成因。分析它与其他三大渔场成因的不同。

学生展开讨论。运用知识, 巩固复习世界洋流分布。

案例4:研究洋流对污染的影响。

PPT展示被石油污染的海鸟 (如图5) 。并在局域地图上标出事故地点处的洋流名称、性质。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洋流在这次事故中起到的作用。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引导学生归纳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 (气候、渔业、航运、海洋污染) 的影响。

学生回顾整节课内容, 自主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 (气候、渔业、航运、海洋污染) 的影响。

读“奴隶三角贸易”的资料, 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

从最初准备这节课到顺利地上完, 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摸索和实践教学规律中得到一些启示。

1. 信息技术要应用得好, 还要应用得巧

本节课主要应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其中包括视频影像的播放、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以及PPT演示等。

本节课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时, 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找到对应的、恰当的案例。抓住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例如, 引入环节省去复杂的旧知识回顾环节, 取而代之的是干脆利落的一句带过和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动画片片段, 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 没有偏离本节课主题,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在学生回答小丑鱼爸爸是借助东澳暖流从大堡礁到达悉尼的过程中, 也复习了洋流的名称和位置, 相比传统的一问一答更能让更多同学参与回答, 巩固复习旧知。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 不但可以深入检测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更能突破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 师生互动、讲练结合难以开展的瓶颈,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它不但实现了计算机对于课件的演示操作, 还实现了师生间的教学互动, 及时落实完成练习等。比如, 在第二步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澳大利亚两岸的洋流, 如果应用的是传统的手段, 学生只能起立回答洋流名称, 不能对洋流的位置和方向进行深入的检测, 那么这个提问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在此对于东澳暖流和西澳寒流的概念也只有名称而已。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于东澳暖流西澳寒流的认识, 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绘图能力, 其他学生也可以直观地从该学生绘制的图像中明确洋流的名称、方向和性质, 从而加深印象更好地落实该知识点。

把案例中的信息 (如经纬线位置等) 和洋流的分布地图、气候分布图、实物景观图等图像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结合出现, 给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梯子”, 辅助他通过自主探究、积极思考来解决问题。例如, 在解决本课难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 给出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实物景观图, 为没有亲身体验过的学生创设体验情境, 再叠加当地气候类型图, 经纬网位置图等给学生做好充分有效的铺垫, 引导他得出结论。

2. 案例要选取得好, 更要和教材结合得巧

本节课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时, 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找到对应的、恰当的案例。在本次备课过程中, 我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案例, 使教材中的结论更加丰满, 抓住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层层设问, 也是对课本的二次改造。比如澳大利亚东西两岸的实物景观图就比简单对比两地的气候类型图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比如,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但也相对较简单枯燥, 很难让学生主动探究甚至上升到自觉自愿地去保护海洋环境的境界。但出示被石油污染的海鸟一图时, 对学生的感官冲击强烈, 学生自然就得出要保护海岸生物, 保护海洋环境的结论, 本节课在学生主动探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我整节课选取的案例大部分都是从网络上搜集再经过加工处理呈现给学生的, 这些案例也都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 加入了这些案例,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3. 不足之处

一节课上下来, 我也有很多遗憾, 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初次尝试, 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还不太熟练, 没有发挥它更多的功能, 如果有机会可以更多的把它运用到绘图作业中。第二, 本节课让学生找出和北海道渔场成因相同的渔场时课时, 学生回答了秘鲁渔场。秘鲁渔场的成因并不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在此处, 将来在设计时应想办法避免, 如事先考查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的掌握情况, 重点找一找图中主要的寒暖流, 再回答这一问题。

另外, 在备课过程中我希望能达到的效果是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但是从本节课来看, 学生还存在“不敢说”的问题。如何调动学生说, 组织他们讨论, 让他们觉得“有话要说”是我下一阶段要调整的方向。如果再有机会上这堂课, 我想可以让学生先去阅读多媒体呈现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然后分组讨论, 由学生自己来讲解。鼓励学生适时、大胆地发挥想象, 使课堂更加活跃起来。或者是把主动权交给他们, 让他们自主地去网络或其他媒介搜集相关资料, 摆事实看现象, 点燃每一个学生“创新的火花”, 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点评

本课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整合, 不但要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而且在学与教的过程中, 充分使学生体验学习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如何在本课之中运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整合?我以为整合点有三。

整合点之一:融合在导入环节。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目的在于通过温故知新, 梳理知识脉络, 以问题作导引, 引起学生对洋流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整合点之二:融合在新授环节。作用是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教学重点, 首先, 任课教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呈现四个典型案例。不但应用聚合思想, 传递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将教学重点分解落实到对航运、气候、渔场、污染的影响。进而从感性入手, 以惑开智, 以思导学。其次, 或阅读、或猜想、或讨论、或动口动手实践, 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然后, 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无论是做归因分析, 还是做归纳推理, 结论昭示, 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整合点之三:融合在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环节。最显著的作用是任课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地理教学活动。学生在情感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的同时, 自然形成了些许生成资源。而任课教师恰恰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生成资源, 有指向地开展地理生成教学, 生成新的认知, 是难能可贵的。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三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运动的形式多样,新课程标准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只关注对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主要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洋流一直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中,洋流都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上是指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以及水循环的基础上,对洋流进行的具体深入学习,洋流的形成及分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密切相关。启下是指洋流的分布又对气候的形成、海洋生物的生存、航行等具有深刻的影响,也影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为“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对高中地理大纲中有关洋流的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相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本条课程标准具体包括的知识体系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运用实际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模拟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成因;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绘制大洋环流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三、重难疑点

本部分内容中,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成因,利用全球风带、洋流模式图以及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等都是教学中的重点。

依据课标规定以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重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来说,较难完成,故确定其为难点。关于洋流的成因,虽然课标没加以要求,但抛开洋流成因直接总结洋流的运动规律,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该部分知识涉及海水密度差异与洋流运动的关系、风向与洋流运动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地理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把课堂打造为“亲身体验的平台、合作讨论的平台、自由交流的平台、动手操作的平台、和谐思辨的平台、快乐学习的平台”,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及享受到获取地理知识的喜悦,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精心导入,创设情境。本课以 “漂流鸭”的故事导入。导入新课时播放视频,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漂流鸭”能够完成如此漫长的旅行,到达世界的很多地方?什么是洋流? 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有什么运动规律?洋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出本课学习内容。在本节课的结尾,课件展示“漂流鸭”环球路线图,引导学生找出漂流鸭所经过的洋流路线。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具有连贯性,顺应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又使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2)问题导学,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的分布。按以往的常规教学,教师多是从洋流模式图讲起,然后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这是典型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做法,此种教学容易出现教师课上讲授很透彻,学生听得很明白,但是课后容易忘记的问题。新课程并不否定教师的“讲”,但更注重学生的“学”。这个“学”字大有文章,不同课选择的教法学法不同。通过有目的、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图”进行读图和信息提取,并分析与归纳,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成洋流的概念、暖流和寒流的概念、洋流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成因的学习探究过程。

(3)案例教学,学以致用。在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案例,分组研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获取知识,这样通过自主探究和主动建构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且易于理解接受。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也生成了新的问题情境,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组建小组,合作探究。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定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组长监督和保证每一个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记录员负责整理组员的活动结论,填写活动记录表。发言人负责在小组学习活动结束时,交流、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上课前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将班级桌椅按小组成员数摆放,呈圆桌形,便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

(5)实验教学,形象直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达芬奇也曾说过:“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实验教学强调演示与参与,它能够有力地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例如,在学习洋流的成因时,可设计如下实验:每个小组按照实验报告的要求领取实验物品,如特制的鱼缸、吹风机、食盐、自来水、墨水等,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学习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如实验目的、实验要求等,操作员按照要求及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员认真观看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记录表,待实验结束后每组的发言人公布结果,不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2.图表使用

目前在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中,都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可见此图十分重要。教师可采用归纳教学法,授课时先让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通过设置问题,如以太平洋为例,读图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然后再以大西洋为例思考上述问题,通过不同海域的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归纳其分布的一般规律并落实在洋流分布图中,然后建构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图,接着再探讨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等知识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教师板图、学生画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在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案例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对有关的原理进行印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案例中的矛盾点展开(如选取纬度相近的一地,与卑尔根、伊基克进行气候资料、气候类型及植被类型的对比)。在印证原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地图(如“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渔场分布图”以及“世界气候分布图”等),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方法的培养。

3.活动指导

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海水密度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要分层次地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建构洋流模式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实践升华到理论。

根据教学要求,可对活动做如下设计。

(1)实验探究风海流、补偿流及密度流的形成过程。

实验一:风海流及补偿流的形成过程

实验目的:用吹风机模拟盛行风,观察塑料屑在吹风机吹拂下的运动,用以解释风海流及其补偿流。

实验器物: 水桶、塑料屑、自来水、吹风机、鱼缸、电源插座、水盆

实验步骤:

*将玻璃鱼缸盛满水(水量多一些,效果更明显)。

*将塑料屑放入鱼缸内(先少量放入,观察实验现象,如果不明显,再逐渐加量)。

*将吹风机插在电源上(注意安全)。

*打开吹风机并按照图示的方向吹拂水面(吹风机保持与水面平行略向下倾斜,否则效果不明显)。

*记录员观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体的运动情况,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总结:鱼缸里的水模拟的是海洋环境,吹风机所产生的风模拟的是盛行风,盛行风吹拂海面,海水随风漂流,这种洋流叫做风海流,是最主要的洋流形式。流向与盛行风吹拂的方向相同,用8个字概括:“风往哪吹,水往哪流”。海区海水流出减少,相邻海区海水补充,形成的是补偿流。

实验二:盐度差异引起的密度流

实验器物:特制鱼缸、玻璃挡板、食盐、自来水、有色液体(红墨水或者高锰酸钾溶液均可)、玻璃棒、试剂瓶、粉笔屑

实验步骤:

*将鱼缸盛满水,以没过鱼缸中间隔断顶部的三个小孔1/3最合适。

*用玻璃板紧紧挡住隔断的小孔,阻断两侧的水流运动。

*向插入玻璃板的鱼缸一侧加入适量食盐、有色液体和碎屑,并迅速使用玻璃棒搅动,使盐快速溶解(搅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水面平静后,沿着隔断竖直向上快速抽出玻璃板(玻璃板上的水珠不可掉落到鱼缸内以免破坏水面的平静)。

*观察鱼缸底部水体的运动方向。

*在清水一侧玻璃孔附近水面上加入粉笔屑,观察鱼缸表层水体的运动方向。

*记录员作好记录。

实验总结:鱼缸两侧不同的水体表示不同盐度的海域,这个实验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底部海水由密度大的海区流向密度小的海区,从而形成密度流。为了保证实验能够成功,学生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个鱼缸是特制的,对于尺寸有着一定的要求,长45cm、宽15cm、高25cm为宜。在鱼缸中间用玻璃胶粘贴一块打好孔的玻璃板,将浴缸分成两部分,再准备一块普通的玻璃板,尺寸以能挡住玻璃小孔为宜。

(2)洋流模式图的建构。以人教版P98活动为例,活动设计目的是用边复习边思考边绘图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大洋表层的洋流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指导学生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对比世界洋流分布图,示意学生观察信风与赤道暖流的流向、盛行西风与西风漂流流向的关系,观察大洋东西两岸补偿流的分布,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同时也是对前面风海流实验的论证。接着在洋流模式图中补画箭头,用以表示洋流的流向,对前面洋流分布内容的复习和总结,进一步加深理解。最后,可以指导学生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大洋环流等地理术语,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学生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让学生记住洋流的性质。学生可以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寒、暖流的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

对于季风环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南亚季风风向来解释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可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的分布规律,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解密度流的分布海区。

五、思考与练习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四

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点评

【应试者作答摘录】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理论的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二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说重点和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说教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一是既考查了对前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节课内容的紧密联系;二是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

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解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出,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予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2)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壳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出心裁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练习(见教材)

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

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锻炼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考试网点评】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为背景,该部分内容介绍了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其中,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概念是该部分的教学难点。因此,在结束制取氧气的教学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利用手持技术,对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置实验探究活动,丰富充实了教科书的内容,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催化剂的概念和更清晰的认识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将该部分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

本课题既是对上一课题的延伸和拓展,又为接下来高中化学必修2、选修4中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普通中学九年级的学生

知识储备上,已具备制取氧气等方面知识,且有催化剂的概念及其作用的初步了解。但对催化剂的作用的亲身体验还不够。引入手持技术进行探究,学生能更好的体验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探究除了催化剂外,浓度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能力储备上,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懂得分辨常用的实验仪器和如何组装实验装置,但自主与合作的意识不强,本实验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的意识。

心理特征上,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究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会利用手持技术测定气体产生速率的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动手测量O2产生的速率,从而得出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探求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浓度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养成实验操作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手持技术的使用方法,数据采集的相关操作。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质疑释疑法、实验探究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课堂充满乐趣,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复习巩固上节课制取氧气的方法,所学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定义等知识,展开本节课的实验探究。

(2)设置疑问,引导猜想

设置疑问:上一节课,我们在做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时,加入了二氧化锰,从而加快了分解出氧气的`速率,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幺假设催化剂只加入了一点点,带火星的木条还能复燃吗?顺利抛出“催化剂的用量是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这一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作出猜想。

猜想一: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影响

猜想二:减少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反应速率

猜想三: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反应速率

接着教师又抛出疑问:除了催化剂,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实验设计

根据学生的猜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将学生分为6组,3个组做“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3个组做“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给定实验用品:H2O2、MnO2粉末、蒸馏水、气压传感器、磁力搅拌器、数据采集器、圆底烧瓶、塑料注射器、量筒、台秤、铁架台

(4)进行实验

在学生小组实验前,我将采用多媒体投影的形式亲自讲解并演示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实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各小组完成实验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归纳和总结,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完毕后,我会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得出增加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增加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浓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5)课堂小结

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复习巩固知识。

五、板书设计

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实验原理

H2O2O2↑+H2O

2、结论

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浓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主板书梳理知识点,副板书主要记录实验过程的一些现象及问题。

六、教学特色与感悟

手持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方法,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一,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具有直观、实时、准确等特点,能使实验更加现代化。采取手持技术来探究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反应前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通过分析斜率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数据丰富,图表明晰,便于学生观察分析,体验感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 初中生物说课稿

★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课教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绿色植物收购员作文

★ 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整理

★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 对鲜花说课稿

★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课《地理图表的判读》。

一、本课题提出的思路

此次出课正赶上高一地理总复习结束期间,第二轮综合复习基本结束,马上就要会考了,在会考考纲中有明显的规定,读图分析题占30分,以中等难度为主,属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要将学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内容综合复习一下,特制定了本课题。知识点涉及地图的定向、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图,地图的定向属于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进行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上册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必有的内容,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会考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判读等压线图,在图上判断高、低压中心;空气运动方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等。气候类型图的判读也是会考的考点之一。因此,我将日照图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重点;将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日照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由于是专题复习课,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括起来,形成方法,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一)地图的定向

采用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总结地图定向的方法,教师及时总结,概括出地图定向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向,同一条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东西方法。

(二)日照图的判读

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本人依自己思路制作的课件,讲清日照图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判断各种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情况,最后总结出日照图的`读图要点:晨昏线的判断依地球自转而定,地方时的判断应在赤道上进行(日出6时,日落18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应掌握计算的方法。昼长情况应看该点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高效率。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

从等高线入手,带出等压线,重点落在等压线图的判读上,引导学生判断高、低压中心、天气状况、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温带气旋中锋面的判断及锋面天气的判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写多做。

(四)气候类型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应抓住基础知识,气候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具体区分时应掌握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判断,然后总结方法,辅以练习。

四、题外话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篇七

【摘 要】 学习数学主要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描述事物的运动变化。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是高中数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在函数教学中如何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有效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之下,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学策略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虽然说变革是基于良好的目的进行的,并且在变革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影响深远,使得变革中的数学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想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策略。

1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学数学函数的基本思想,在中高考中,常常以大题的方式呈现。函数是对于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函数的形式将这种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解释,从而解决问题。函数思想是指采用运动和变化的观念来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模型,将抽象的问题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规律去分析、转化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指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者构造方程组,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与方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 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内容中初中函数过渡性的体现

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函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无论是函数的基本映射关系、一次函数的两点法作图以及二次函数的作图法等以涉及到.但是这毕竟属于初步认知,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很深入.所以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对于函数的掌握程度有高有低,十分不平衡.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在进行函数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种差异,体现出过渡性。通过教师的补充与引导,学生就能够重温旧的知识,并能很快适应高中阶段函数的学习内容。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教学策略

3.1对函数内容与要求进行宏观把控

函数概念属于抽象性的概念,高中学生对于这种概念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并在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体会过程中逐步掌握的。所以对于函数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在函数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上宏观把控,制定计划,分步实施。教师对于高中函数教学的规划应该是一个整体、全面的,涵盖整个高中时期的设计。比如说函数概念虽然在高一就开始接触,但是高中学生并不是在高一时期的学习中就能够完全理解的,而是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运用函数观点、函数思维以及函数模型去解决各类方程、算法的联系而逐渐掌握的。

3.2充分发挥函数模型的作用

仅仅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学习函数的第一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函数知识时应该充分发挥函数模型的作用,将其深深镌刻在学生脑海中,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模型。函数模型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较为常见,教师的任务就是加深学生的印象,以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解决各种函数问题。

3.3重视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涵盖整个高中阶段的函数是高中数学知识的主线,它串联了包括方程、不等式、线性规划、随机变量以及算法等多个知识模块或者知识点。他们与函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利用函数的思想加以解决。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讲,当掌握了上述这些知识之后,同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认识。所以高中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揭示这些方程、不等式等与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保知识能过相互促进,带领学生用函数思想解决各类问题.

3.4强化本质,突出重点

高中阶段的数学主要以函数、几何以及运算等为主。对于函数这一模块为主,最为基础的就是函数知识、思想的理解,方程等都是作为学生理解函数思想的特例,可以淡化。在这一阶段最为主要的就是强化函数的本质内容,突出其重点,对于细枝末节的内容以及技巧、节能的训练可以进行一定的淡化。传统教学中往往将函数学习的重点放在探讨函数解析式的定义域,以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并没有实际意义,新的函数教学策略要求高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对于函数图象、函数性质以及函数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之上,对于函数解析式求定义域的训练不再看作是重点,可以淡化处理。

3.5丰富学生评价体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优生和“差”生的态度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虽然新的教育体制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在很多高中并没有得到具体落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大多都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正因为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的片面评价也就使得学生很难正确认识自己。除此之外,教师对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却总是置之不理,甚至是放弃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差距更会逐渐拉大。除此之外,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与距离感,不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4 结语

伴随我国教育改革体制的不断进行,新课改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推进。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变革也需要与时俱进。虽然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变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加大教研力度,实施科学合理的变革策略,就一定能够有效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玲.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杨万桥.合情推理在高中数学函数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8.初中地理《板块的运动》说课稿 篇八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板块运动学说”是“海陆变迁”这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六大板块与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3、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不断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设问: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片,视觉冲击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六大板块

教师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六大板块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教师总结:从澳六大板块的示意图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板块都有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只有太平洋板块主要是海洋。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御用地图展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

2、板块运动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代表什么样的运动?

(2)这些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山脉。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拉伸使地表发生断裂,易形成海洋和裂谷,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碰撞使地表隆起抬升,易形成山脉,例如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设计意图:通过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的对比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理解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建立起地理分析的思维。

3、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分组讨论并展示

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板块运动和火山地震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内部较稳定,边界较活跃。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

教师总结: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介绍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课后请同学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9.地理说课稿 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构思和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按照课标要求,初中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1―5―5―5”(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五个国家以及我国的五个地区)的安排,俄罗斯是5个国家中的一个。

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具有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节第一课时课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特征。这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2、过程和方法:

(1)分析俄罗斯地形地势的特征。

(2)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的原因理信息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贝加尔湖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产物,是协调人地关系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2、难点: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一)教法选择。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

1、学案导学法:通过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思考,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浅到深的突破重点与难点。

2、演示法:通过学生自制教具(俄罗斯地形图)演示,使学生直观的认识俄罗斯地形区。

3、归纳总结法:学生做完一个知识点,教师及时总结,并强调获取知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二)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法。

复习回顾,自主看书,完成自主学习测试,勾画重难点。

2、合作探究法。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平时和学生的接触,我发现好多学生都是军事迷,因此,我选用一段俄罗斯阅兵式的视频,作为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利的带领学生走进俄罗斯。

趁热打铁:提问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小朋友乘坐火车到莫斯科观看阅兵式,你能指出他们经过的地形区,跨越河流吗?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

2、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学案的引导,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部分多是基础知识,通过读书,看图,学生能够在10分钟之内完成,正确率达到近90%。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竞赛的学习方法,给前10名速度快、正确率高的学生给予加操行分的奖励。自主学习完成后,学生两两互相批阅,查漏补缺,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并且要求批阅者签名。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肯定,也是二次学习的过程,批阅之后的签名,又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3、学生展示交流学生成果、突破教学重点。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学生展示环节”。

(1)请看学生指图讲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拼图游戏。

俄罗斯四大地形区的自西向东呈块砖分布,各地形区间有河流、山脉作为分界线,学生很容易制作出各地形区的轮廓图,掌握地形区、河流的分布状况,再根据不同海拔范围,给自己制作的地形图填充颜色,一幅简单的俄罗斯分层设色地形图就完成了。学生根据分层设色地图的读图方法,总结出俄罗斯地形、地势、河流的特征,突破了教学重点。这样做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使学生从知识的根源入手,一步一步的区思考、理解、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突破教学重点的同时,我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为俄罗斯最具有地理特征的贝加尔湖,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美丽传说孕育了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通过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产物,阐述了自然要素中的文化内涵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部分,渗透德育目标。通过地理位置、地形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俄罗斯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体现俄罗斯的第一个特点“大”。

为了缓解的课堂气氛,引出下文,我学生讲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俄罗斯的大嫂围着3米长的围巾,在没有船的情况下要过4米宽的河流,请问她是怎么过去的?――(划过去的)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俄罗斯的又一特点――“冷”从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4、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为了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以及该气候在不同区域降水和气温差异的原因,我采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探究一:

通过读雅库茨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读出最热月、最冷月气温的数据、气温在0度以下的月份,以及年降水量得数据,分析出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学生对4个数据的分析,如能正确得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教师给予即时鼓励,如果回答不全面教师耐心的给予引导、鼓励。

探究二:

学生虽然对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有所了解,但是要用在实践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较少,学生理解难度大。因此,根据距海远近及纬度高低等因素,我在图7。46中找到三个点(莫斯科、贝加尔湖、雅库茨克)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填出相应的数据,最后,根据数据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不同区域受纬度、地形 、海陆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特征存在差异,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探究三:

叠加地形图与气候类型图,思考奥伊米亚康为什么成为北半球的寒极?通过叠加城市分布图与气候类型图,思考俄罗斯城市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不仅仅是一个探究活动,更是一种评价手段,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分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两有用地理的思想”即学对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5、在小结的过程中,我回到了导课时抛出的问题:指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小朋友经过的地形区,跨越的河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使整节课首尾呼应,水到渠成。

6、课堂练习,从基础练习、读图判读、最后到分析论述、层层深入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能照顾到位,而且为学生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脉搏”,较好的把握教学进度。

六、板书设计。

10.地理说课稿 篇十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长江》是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5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第一大河”、“黄金水道”、“开发与治理” 三大部分。

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又是一根融入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河流,它有利也有害,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也为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能读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

2. 能利用图、表、资料分析、记住长江的地位、上中下游主要特征、航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治理等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2. 充分利用课本图、表资料,结合教材读图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按照“第一大河――源流概况――航运价值――开发――治理”的顺序,逐一分析、归纳总结,突破重点、难点,完成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整治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其爱国热情,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通过对长江“利”与“害”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处世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长江源流概况、长江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2.难点:长江水能的分布原因、长江的综合治理措施。

(四)课时安排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把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学习,第一课时学习“我国第一大河”和“黄金水道”,第二课时学习“开发与治理”。 其中第一课时是学习第二课时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学生在平时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一些有关我国河流的知识,但不全面,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

2.学习能力。全面分析一条河流的概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该如何分析,还需教师的认真指导。

3.学习动力。长江是我国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有关它的知识是很多学生也想急于知道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是比较大的。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选择

根据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设计教法如下:

1. 图画、读图(表)分析法

2. 问题引导自学法

(二)学法指导

初二的学生大部分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学生的学法有读图表、课文分析、思考、探究、归纳等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三国》中“火烧赤壁”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我国那条江上?引出长江,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第一课时)

1.“我国第一大河”的教学分三步走

第一步:讲述我国河流概况,展出“长江流域”图,指出长江干流及其形状,教师板画,问“长江、长江,长江到底有多长呢?它在我国众多的河流中处于什么地位呢?”,然后利用表2.1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的.地位。

第二步:结合教材的“读图”要求,指导学生读图2.16“长江流域”,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省区,教师一一在图中标出。接着让学生自己查找长江的其他概况,如支流、湖泊。

第三步:根据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引导学生分析长江各河段的特征。

2.“黄金水道”的教学

首先利用图2.17的读图题,让学生找出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观察长江干流通航能力的变化、判断干支流航道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其对航运的好处,使认识长江的航运价值,然后通过问题“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发展航运有哪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分析长江发展航运的条件,得出长江因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航运价值巨大,有“黄金水道”之称。

最后阅读“长江上的桥梁”让学生了解长江航运价值巨大,但它也是我国南北陆上交通的障碍,引出“我们应如何趋利避害,开发利用长江呢?”,为进入下一节内容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3.“开发与治理”的教学分四步走

第一步:根据课本43页活动的图片,提出问题:1.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2.在长江上建水电站是利用长江的什么资源?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第二步:提出问题:建水电站主要是利用水能资源,那么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河段,为什么?通过“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结合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势特点,分析长江水能集中分布在上游山区的原因――长江发源于海拔6600多米的各拉丹东峰,全程落差有6600多米,流到宜昌时海拔只有200多米,上游落差就达6400米左右,所以水能资源最丰富。阅读课文了解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让学生在2.16图中明确三峡和葛洲坝的位置。

第三步:归纳长江的利,引出长江的害,分析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再以荆江河段为例,引导学生根据长江各河段的特点分段设计治理长江的措施,教师指正。

第四步:阅读“三峡工程示意图”,教师讲述三峡水利枢纽的作用。同时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整节课设计意图:通过板图、问题引导读图,解决教学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三)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四)课堂练习

一是通过“判断正误,改正说法”的练习,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专业毕业生个人简历制作下一篇:“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