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梯队培养

2024-09-22

技术人才梯队培养(精选6篇)

1.技术人才梯队培养 篇一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事业部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 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 人才培养目标

事业部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事业部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 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事业部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事业部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 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 适用范围

事业部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 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 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事业部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 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事业部十二项关键资质:

1、沟通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

织能力;

4、管理控制能力;

5、应变能力;

6、执行力;

7、创新能力;

8、领导能力;

9、决断力;

10、人际关系能力;

11、团队合作能力;

12、承受压力的能力。)

注:

1、后备人才分类: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技术类、品质类

2、参考12项资质定出2-3项共性指标,再根据分类选出2-3项个性指标。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参见《空调事业部12项资质定义及行为评价标准》

3、以上各类人员资质要求为初定,具体要求根据事业部用人理念

可进行适当调整。

(三)综合素质和潜质

1、性格特征

2、职业倾向

3、综合能力

4、心理测试

第九条 甄选工具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

3、综合素质和潜质可借助权威或专业机构开发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

第十条 关键岗位继任者甄选

关键岗位主要指事业部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事业部关键岗位的数量可按事业部当前中高级岗位总数的20-30%进行评定,一般来说,对每一个关键岗位的继任者要选定1-3名候选人,如果事业部内部没有合适人选,可考虑以外部招聘的形式进行储备。

第十一条 后备人才甄选

后备人才主要是指事业部为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事业部某些中级岗位的具有培养潜质的人才。后备人才由各单位根据事业部制定的甄选条件进行初步提案,并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建的评审小组进行最终评定。

第十二条 关键岗位继任者甄选程序

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关键岗位及继任者名单--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候选人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人力资源部和各单位管理部针对候选人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跟进和实施关键岗位继任者候选人开发计划。

第十三条 后备人才甄选程序

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人力资源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人力资源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效果的反馈。

第三章 岗位轮换

第十四条 轮岗对象及目的

岗位轮换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高层干部和管理骨干,目的在于为事业部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的人才。

第十五条 轮岗周期

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十六条 轮岗比例()

1、中高层干部>20%;

2、管理、财务、技术、品质、营销类人员>20%;

4、后备人才 90%以上(沿专业跑道发展的人员可另行考虑)。

注:轮岗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第十七条 轮岗与晋升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升为中层干部(特聘人员除外)。

第十八条 轮岗审批

1、事业部各单位内部轮岗:由各单位自行审批--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跨单位轮岗:由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批。

3、财务系统人员轮岗:由部门提案--子公司、财务管理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批。

4、中高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轮岗: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核--报事业部总经理审批。

第十九条 轮岗人员管理

1、岗位轮换人员编制仍属于派出单位,轮岗期间的考核工作由新单位考核,但必须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原单位,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2、轮岗结束后,轮岗人员应立即提交书面报告(总结)交轮岗双方单位。

3、轮岗结束后,由轮岗单位根据《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或《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绩效考核,并按[(轮岗时间/12)*100%]作为轮岗员工全年绩效考核得分的权重,与员工职位升降、工资级别调整、效益分红挂钩。

4、派出人员工资、奖金和保险:由派出单位支付。

5、派出人员补贴:1000元/月/人,生活住宿物品一次性补贴500元/人,补贴由事业部统一支付。(如有调整,以事业部文件为准)

6、住宿:轮岗人员的住宿由接受单位负责安排,住宿费由自己承担,并从补贴中扣除。

注:其中第5、6条仅适用于本部与芜湖公司之间的轮岗。

第四章 内部兼职

第二十条 兼职目的

增强对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事业部培养和储备人才。

第二十一条 适用对象

中高层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骨干。

第二十二条 兼职人员的定位

兼职人员以学习、调研、议政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但不参与具体的决策活动,兼职人员应参加所在单位的有关会议,并承担相关工作任务,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兼职周期

兼职周期由派出单位与兼职单位协商确定,原则上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能低于1天。

第二十四条 兼职形式和职务

内部兼职只能采取跨单位/部门形式进行,兼职职位一般以助理职位或副职为主。

第二十五条 工作开展方式

1、兼职人员在兼职部门的工作计划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与兼职人商定,并纳入该部门工作总计划,接收所在兼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同时,兼职人员工作计划应报派出部门备案。

2、一般情况下,兼职人员应采取每半天到兼职部门工作,另半天回原单位工作的方式。

第二十六条 人员管理

1、人事关系:兼职人员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派出单位。

2、审批程序: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批。(中高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需事业部总经理审批)

3、兼职申请审批后,统一由人力资源部拟定专门的“派遣通知函”正式通知接收单位,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兼职人员的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关系。

4、接收兼职人员的部门应当为兼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有责任安排兼职人员的工作。

第五章 人才调配

第二十七条 调配目的

消除事业部各单位人才封闭现象,加强各单位人才内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事业部内部人力资源。

第二十八条 调配原则

1、符合事业部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

2、在不损害调出单位利益的前提下,符合调入单位人才需求;

3、符合员工个人能力和潜力的发挥;

4、优先考虑新成立公司(单位)和新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

第二十九条 调配对象

因岗位性质和业务需要,必须向内部引进或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一些特殊岗位或急需人才。

第三十条 调配申请

由需求部门向事业部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附职位说明书及需求原因,人力资源部根据提交的申请,经过审核确认后,对内发出招聘启事或直接从相关部门进行调配。

第三十一条 调配权

在调配过程中,因调出和调入部门发生争议而以协商的方式得不到解决时,事业部人力资源部有最终裁决权。

第六章 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建设

第三十二条 在职辅导

各单位每年年初都应当制订在职辅导计划,每个高层干部除辅导本部门中层干部外,还须辅导其他部门1-2名中层干部或管理骨干,每个中层干部除辅导本部门员工外,还有责任辅导其他部门1-2名管理骨干。

第三十三条 在职培训

详见事业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后备人才每年必须接收10天以上正式培训才有资格晋升为中层干部(以人力资源部下发的《员工培训证书》统计数据为准)。

第三十三条 在职培训 详见事业部《内部讲师管理办法》。

第七章 考核与评价

第三十四条 目的

增强各单位人才培养意识,促使各单位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第三十五条 考核对象

以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为考核单位。

第三十六条 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为一年。

第三十七条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后备人才的选拔、培训及轮岗计划的实施、计划的落实、人才培养的相对数量等。

具体考核方式、指标及奖励方式由人力资源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人才培养责任人

各级中高层经理作为人才培养对象的相关责任人有义务对本单位人才培养对象进行指导,没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中高层干部将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职位,人才培养对象的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部门经理的绩效考核结果。

第八章 淘汰与晋升

第三十九条 目的

通过淘汰不合格的干部,为后备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上升空间,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优化事业部干部队伍素质。

第四十条 淘汰和晋升比例

中高层干部每年淘汰比例为5-10%,后备人才每年晋升比例为20%左右。

第四十一条 晋升条件

参照集团和事业部《干部管理办法》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制订、解释和修订。

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

2.技术人才梯队培养 篇二

一、我国企业现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状况

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 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低端的模仿阶段, 以至于没有对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使得我国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较多的不足。

1. 人才培养体系的针对性不足

缺乏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体系突出表现为普遍培训, 也即无论什么培训都要求企业参加, 没有明确企业想要将员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缺乏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而且难以收到人员能力的提升。

2. 人才考核标准不够规范

很多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技能, 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在培训的过程中却没有一个十分规范的标准用于衡量企业培训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更加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来评价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多少。这一问题的存在, 使得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普遍表现出较大的消极性, 十分不利于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绩效的提升。

3. 用于提升员工在培训期间能力的目标不够明确

目标不仅是衡量业绩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是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缺乏明确目标的员工培训方案, 势必会对培训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追重要目标在于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员工水平的提高, 然后以此为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带来较大的贡献。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入职人员培训期间, 许多企业缺乏明确的用于提升员工能力的目标, 很多企业只是通过简单的招牌流程, 将员工从企业外部招聘进来, 将技能提升的希望寄托于员工对公司和岗位的适应上, 以便取得较好的短期效益。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内不适应来解决的, 有时候事情的处理还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 就像人才培训一样, 要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就需要让员工在培训期间了解自己在从事的是什么, 需要提升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培训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等, 只有这样, 才能使员工在培训时明确自己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有效完善人才培养梯队的方法和途径

1. 加强领导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 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需要从领导的重视开始。作为企业的领导, 应当从公司发展的大局着眼, 积极主动从思想认识上支持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 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给予实际行动支持。企业要向培养出高素质的员工, 首先必须对员工的实际条件进行熟悉和了解, 针对员工能力上的不足和缺陷以及未来培养的方向,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 激励不同程度上的员工积极向上

企业在制定激励策略的过程中, 应当针对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员工, 采取适宜的激励措施。对于一个企业, 特别是大型企业而言, 由于企业人数众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精力, 关注每一个员工, 因此, 企业应当甄别其中较为优秀的几个, 并对其进行着重培养, 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后备人才。但在确立关注目标的过程中, 企业应当正确的处理好公平的原则。应当设立良性的竞争规程, 从全体员工中选择较为优秀的人员成为培养的重点。

3. 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员工培养方向的确定, 需要通过企业的任职体系予以实现, 企业通过任职资格考核的结果, 可以确定企业的员工需求数量及员工培养的方向, 只有科学合理的将任职体系和任职资格考核两种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 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员工为了获得公司的肯定, 并获得职业上的升迁, 首先应当满足任职资格的考核, 取得与工作岗位相应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反过来讲, 任职资格考试的内容同时也指引着员工技能和知识发展的放线。不同资格考核标准下的任职资格结果, 将为人才培养区分层次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结语

一个优秀的企业, 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 应当将人才潜力的最大发挥以及人才获取的持续性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做好现有人才潜力的发挥, 为人才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和才能施展的平台, 用情感留住人才, 使其成为企业稳定的贡献源泉。另一方面, 应当加强员工的职业规划, 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使得处于不同阶段上的人才, 能够满足都能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并在其相应的位置上获得较好的发展。企业人才培养梯队的建设, 突出了梯队的概念, 该概念着重的强调了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上对人才的需求特点, 因此,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企业应当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特征和性格特征, 制定符合企业不同阶段, 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 以便使得每个岗位上都能获得充足的人才储备供给,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王香芬.如何有效进行人才梯队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12) :146-148.

[2]杨景枝.浅谈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宏圣公司实例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 2013, (11) :105-106.

[3]瞿星, 王萌, 王敏, 等.论高校附属医院人力资源战略梯队的构建与激励——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为例[J].软科学.2013, (4) :125-127.

3.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篇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宏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集团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指导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 人才培养目标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第四条 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控股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分公司若未特别提及,等同于子公司运用本办法。

第二章 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六条 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3)人力资源部和各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候选人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

(4)跟进和实施关键岗位继任者候选人开发计划。第十二条 后备人才甄选程序

(1)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2)人力资源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3)人力资源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4)培训方案的实施;(5)培训效果的反馈。

第三章 岗位轮换

第十三条 轮岗对象及目的

岗位轮换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管理骨干,目的在于为集团公司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的人才。第十四条 轮岗周期

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轮岗参考比例()

(1)中高层管理人员>20%;

(2)管理、财务、技术、品质、营销类人员>20%;(3)后备人才 80%以上。

注:轮岗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胜任本职工作。第十六条 轮岗与晋升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特聘人员除外)。第十七条 轮岗审批

(1)集团公司各单位内部轮岗:由各单位自行审批——报人力资源部备案;(2)跨单位轮岗:由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批;

(3)财务系统人员轮岗:由财务部门提案——子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批;

(4)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轮岗: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2)一般情况下,兼职人员可以采取每半天到兼职部门工作,另半天回原单位工作的方式。

第二十五条 人员管理

(1)人事关系:兼职人员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派出单位。

(2)审批程序: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集团公司总裁审批)

(3)兼职申请审批后,统一由人力资源部正式通知接收单位,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兼职人员的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关系。

(4)接收兼职人员的部门应当为兼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有责任安排兼职人员的工作。

第五章 人才调配

第二十六条 调配目的

消除集团公司各单位人才封闭现象,加强各单位人才内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集团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第二十七条 调配原则

(1)符合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

(2)在不损害调出单位利益的前提下,符合调入单位人才需求;(3)考察被调配人员综合素质,并尊重其个人意愿;(4)符合员工个人能力和潜力的发挥;

(5)优先考虑新成立公司(单位)和新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第二十八条 调配对象

因岗位性质和业务需要,必须向内部引进或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一些特殊岗位或急需人才。第二十九条 调配申请

由需求部门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附职位说明书及需求原因,人力资源部根据提交的申请,经过审核确认后,对内发出招聘启事,按照内部招聘流程或竞聘流程,或直接从相关部门进行调配。第三十条 调配权

在调配过程中,因调出和调入部门发生争议而以协商的方式得不到解决时,集团公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管理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均依照本办法执行。

4.企业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1 篇四

制定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是公司人才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及集团工作要求,货代公司制订本计划如下:

一、梯队人才分类:

公司梯队人才分为两大类,其一,管理型梯队人才;其二,技术型梯队人才。

二、梯队人才之基本条件

1、管理型梯队人才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上进心强、责任心强,纪律性强,团队意识强。②、知识面广,业务技能较强。

③、学习能力突出,思维有逻辑,工作有条理。

④、善于沟通交流,善于抓问题要点,善于给出解决方案。

⑤、性格开朗,处事沉稳,服务我司两年以上,考核优异,年龄不超过30岁。

2、技术型梯队人才: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考核优异,业绩显著,业务娴熟,②、具备从事本专业(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③、年龄25-40岁之间,④、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梯队人才设置

管理型梯队人才按组织机构干部编制的30%设置,技术型梯队人才按高档业务岗位编制的40%设置。

四、梯队人才选拔

公司梯队人才选拔工作,坚持上述基本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其选拔程序为:

1部门(分公司)推荐----人力综合部考察---公司领导确定。

被选拔的员工将作为梯队人才,纳入公司的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

五、梯队人才培育:

(一)目标引导:

1.公司设定明晰的梯队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顺、完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明确人才推荐、储备、培训、见习、考核、晋升等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与流程;增强员工自我提升的信心与动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导员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获得职业发展;结合公司人才资源现状,积极稳妥、有步骤地实施变革,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公司通过设立两条相对独立的职业发展通路,给予员工职位上的晋升和薪资的提升。

(1)管理通路。公司员工自荐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管理提升三阶培训,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习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习期上岗。

(2)技术通路。公司员工自荐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技术提升三阶培训,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规定的绩效系数、绩效档次调整期升档(符合《员工绩效系数(档次、级别)评定调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二)培训安排:

1.总体安排:

梯队人才培养计划按照金字塔结构布局,形成固化的培训系统,每年定期举办三阶培训。员工参加三阶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即可获得岗位晋升及绩效系数、档次提升的机会。

2.课程设计:

管理/技术提升三阶培训按照下表所示科别及权重总体把握配置课程。附表①《管理提升三阶培训课程配置表》

附图①:《三阶培训结构图》

(三)岗位匹配与实践参与

公司建立与梯队人才培训安排相适应的岗位匹配系统,并在日常管理中开发各岗位帮带教练。管理通路发展的员工通过相应阶段培训后即安排至晋升岗位轮岗或

实习,并作为岗位工作经历记入员工培训档案系统。技术通路发展员工通过相应阶段培训后增加跨部门轮岗实践机会,拓展专业技术面。

(四)考核考察:

梯队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培训考核应遵照量化、多维度、体现核心价值的原则予以实施,抓住人才考核重点,发挥专业人才特长,综合评价。

1.考核要素:针对不同岗位的关键胜任力及公司选育人才的要求,制定有侧重的考核指标系统。考核过程中应根据附表③④设计体现应试人员关键胜任特征的试题及考核方法。

附表③《管理人员关键胜任特征量表》

附表④《技术人员关键胜任特征量表》

2.考核方法: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系统考核方法。考核系统性、复杂性随岗位层级从低至高逐步增加,实际应用中可采用面试、笔试、360°民主测评、情景模拟、性格测试、项目实战、管理体验等多种方式组织考核,并由富有经验的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实施测评。

(五)竟聘上岗:

1.竞聘条件:公司产生相应职位空缺时,已通过对应职位等级阶段培训为参加竞聘之必要条件,即公司内部产生的所有职位空缺由梯队人才竞聘上岗。

2.操作流程:①公司内部产生空缺岗位,人力综合部发布内聘信息→②自荐人员至人力综合部报名应聘→③人力综合部审核资质→④公开组织面试评审→⑤录取人员岗位晋升及薪资调整。

六、梯队人才管理 管理职责: 1.公司高层领导: ①审核梯队人才储备规划;

②落实梯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人才晋升及薪资调整; ③落实创新实践奖励; 2.各部门经理:

①识别并推荐优秀员工,每年至少培养、推荐两名优秀员工; ②落实部门帮带教练开发计划,培养教练队伍;

③鼓励创新实践,每季度至少提报两份创新实践方案或案例; 3.人力综合部:

①组织实施梯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人才规划、培训、测评、轮岗实习、竞聘等所有涉及工作;

②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平台,进行归口管理;

③固化梯队人才培养体系,汇编成文,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人才规划、培养、测评及激励制度;

5.医院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制度 篇五

为完善我院专业技术队伍的结构分布状况整体提高我院诊疗技术水平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保障医院持续稳定发展实施科技兴院的宏伟目标经医院办公会讨论通过特制定《监利县妇幼保健院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接纳、聘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对自愿来医院工作的优秀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医院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努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最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使他们能够“既来之则安之”全身心的投入到本专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为医院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储备必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各科人才梯队建设坚持老、中、青即高、中、初三结合的人才结构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做到后继有人。

2、认真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严格执行《监利县妇幼保健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开展全员医药卫生特别是中青年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四新”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方面知识的学习尽早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不定期选派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高、责任感强、工作积极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培养他们早日成为本专业的技术骨干。

2.1高年资的业务技术人员负责培养、指导下级业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并制定科内人才培养计划拟定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工作。

2.2二梯队中级人员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加本科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2.3医士相当初级积称在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积极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练好基本功提高临床效果不断总结经验。

2.4主治医师工作两年以上医师相当初级职称临床工作三年以上根据科室情况本人申请、科内推荐可定向送出培训进修。

2.5科室学科带头人可通过科学测评推荐“知识全面、经验丰富、业绩出色、综合素质较高”的业务技术人选作为梯队建设的后备人选。

2.6定向业务进修深造保持队伍活力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3、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低职高聘”办法。对本专业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低职称聘用为高一级职称的办法充分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力。

4、加强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工作。有针对性选派重点专科带头人员到知名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新技术和特色技术聘请上级医院、医学院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定期来我院坐诊、查房指导和讲学促进重点专科人才的迅速成长。

6.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咨询项目 篇六

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中国零售行业开始面临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人员招聘渠道狭窄,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企业人才培养缺乏体系,企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层思考和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零售业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总结出一整套零售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套方法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是个“4加1模式”,即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要依托良好的企业文化、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打造企业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商学院。

人才梯队建设项目的收益

■企业文化体系评估及优化

■企业企业薪酬体系评估及优化

■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评估及优化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评估及优化

■企业人才“造血功能“的建立,既企业商学院的建立及运行

人才梯队建设主要内容及现场工作日

上一篇: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下一篇:保险公司团体保险团险业务活动量管理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