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功能

2024-06-17

课堂互动功能(共8篇)

1.课堂互动功能 篇一

一、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离的。因为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更进一步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人从旧的枷锁和旧的时代烙印中解放出来,唤醒并形成人的文化创新意识、培养人的个性及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促使人从“丰富的个体”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超越性过程。文化建设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而且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其最重要的和终极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需要多种文化营养,而不是单调的文化来源。

(二)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思想的主导性、思想来源的多元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等基本特性,因此,处理好文化建设的一元化和多元化关系,实现文化的多元化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面对当前社会及其文化结构的日趋开放,形式的日趋多样化,内容的日趋多元化,功能的日趋综合化这个现实,单一的主流文化将不可能再一支独秀,主流文化不可能再完全地、独裁地发生最大作用,它必须要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要与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非主流文化相竞争、相融合。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真正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社会,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流行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发展。

(三)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双向互动: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1、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为该社会确立价值导向,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它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具体说来,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含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髓的,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内涵的部分,西方外来文化中合理与科学的部分,以及大众文化中有益的、先进的文化。

2、流行文化

广义的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按一定的节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被不同阶级所广泛分享的信仰、行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事物。而狭义的流行文化是指时装、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乐及其他流行艺术等。从本质上说,流行文化就是广泛通行于社会大众层面的一种文化形态。

我们今天所关注的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以娱乐为基本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

二、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契合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需要二者在价值目标上契合

主流文化作为一个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在价值目标上必定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的,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是一种副文化形态,也称亚文化。一般而言,副文化对主文化是一种辅助与协商的关系,它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社会亚文化体系越发达,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越开放,这种发达是建立在高度开放与自信的社会文化心态之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度、开放度的重要文化指标。

总之,主流文化重内塑修养,流行文化重外塑形象。两者在价值目标上都以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旨归。

(二)文化格局的和谐构建需要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协调

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既需要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又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与并存性、差异性与互补性,通过对流行文化多样性丰富资源的选择、吸收再创新形成时代特色与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

就社会价值方面而言,流行文化总是试图从文化的边缘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走向文化的未来,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以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存在意义。主流文化也总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以崭新的姿态寻求文化的“落差”,将流行文化视为自己的“对应物”,而调整着前进的方向。

(三)青少年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二者在价值功能上互动

可以说,流行文化是思想的力量,主流文化是道德的力量。流行文化的形成并逐步走向繁荣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内在需求有很直接的关系。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从感性的认同到理性求索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流行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富有朝气,崇尚科技创新,这是思想的力量,有助于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社会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必须的外部力量,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其价值选择在坚持主流文化与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鉴别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实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功能互动

(一)以主流文化为引导,保证流行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

1、积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流行文化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国家来讲,在发展流行文化时,要时刻注意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主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让主流文化深入人心。

2.课堂互动功能 篇二

一、善于创设生活性情境, 实现师生之间主动性互动

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交流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但广大高中教师在教学中深切感受到, 很多学生缺少进行师生交流的欲望和积极性, 不愿意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究其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缺少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能动的交流欲望。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动交流, 就要认真研究学生,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主动意识, 通过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基础上, 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要素设置成生活性问题情境, 通过激励性教学语言, 将学生能动性充分挖掘出来, 使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的主动性, 提高交流教学活动的效能。如教学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置“消防队为提高防灾消防效能, 将重要单位进行方位标注”的问题情境, 在进行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置“在一住宅小区里, 有一块空地, 这块空地可能有 (1) 是半径为10米的半圆; (2) 是半径为10米, 圆心角为60°的扇形; (3) 是半径为10米, 圆心角为68°的扇形等情况, 为了进行绿化, 现在要在这块空地里种植一块矩形的草皮, 使得其一边在半径上, 草皮面积最大?”生活性问题情境, 等等, 让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内容和问题解答方法等方面的交流。

二、重视数学典型性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探究性互动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新实施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实现学生动手解题能力的有效养成。”因此, 教师在进行互动式交流学习时, 就可以抓住数学典型性问题, 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共同探究, 教师要运用精炼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学习探究活动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 指明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与学生交流, 教会学生进行相关类型问题解答的正确方法, 使学生达到“以一通百”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师生在探究性问题教学活动效能的提升。

案例一、如图, 某大风车的半径为2m, 每12s旋转一周, 它的最低点O离地面0.5m。风车圆周上一点A从最低点O开始, 运动t (s) 后与地面的距离为h (m) 。⑴求函数h=f (x) 的关系式⑵画出函数h=f (x) 的图象。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教学, 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就这一问题中关键问题:“求取函数式的一般方法是什么?”“进行函数图像作图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与学生进行探究性交流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动手解题, 从而使学生根据动手探究, 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y=2.5-2cosπ/6t, (t≥0) ;图像 (略) 。

三、抓住学习评价性功能, 提升师生之间实效性互动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能和教学效能在目标实践层次上的价值判断, 它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是一种促进教学校进步的教学手段, 更是对学生成长进行有效记录的方式。同时,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所以,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时, 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这一有效教学手段和方式, 就教学内容、方式、效果, 学生学习表现、解题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 如, 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问题关键节点的讲解, 知识体系内容的梳理、学生学习情况的表现、思维活创新动的效果、问题解答过程的得失、作业完成的质量等方面, 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自评, 师生互评、生生点评等方式, 将学生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 从而实现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 实现对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效能等方面深刻正确的认识,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也对教师今后进行有效教学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思想基础。

总之, 高中互动式教学方式, 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互动, 要求师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整个活动过程中。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将师生特性进行有效激发, 创新教学方式, 采用多种交流方式, 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有效教学目标。

摘要:本文作者就新课程要求下, 采用互动式交流学习方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能就行了初步论述。

3.课堂互动功能 篇三

别忽视了主板的附加功能

所谓的硬件附加功能,指的就是硬件厂商们在硬件设备上加入了一些基于品牌独有设计的功能,其中又以主板产品的附加功能最为丰富多样,而电脑与手持设备的互动功能应用也大都来自主板。主板的驱动光盘中,除了驱动程序外,有大量的工具软件,例如附赠的杀毒软件、系统工具、超频工具等等,而现在众多主板厂商都把技术中心放在了与手机互动上,因此从主板的驱动光盘中,我们就能发现大量有意思的工具。

充电不是难题

充电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虽然iPhone 4/4S、iPad/iPad 2甚至包括一些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对充电环境的要求都特别高,但在USB3.0接口标准大规模普及,以及各品牌厂商们的设计改良的帮助下,充电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完善的解决。目前,主流USB2.0接口的电量为0.5A,而USB3.0的电量则达到了0.9A,虽然iPhone 4/4S正常充电所需电量达到了0.8A,而iPad/iPad 2则达到了1A,但类似技嘉、华硕等厂商的USB接口都拥有加强型设计,USB2.0接口能够提供0.8~1.5A电量,而USB3.0接口则能够达到最大2.7A电量。虽然苹果设备有它独有的充电机制来限制充电,但厂商们也通过类似On/Off Charge、Ai Charger等功能成功破除了限制,让苹果设备以及一些对充电环境要求较高的Android系统手持设备能够在电脑上轻松充电,并且获得快速充电、关机充电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使用起来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它们只是一些简单的设定协议,只需直接安装,不用做任何设定,即可实现上述效果。

充电虽然看似简单,但在设计上却需要综合考虑主板产品的电路走线以及供电环境,因此这方面的设计是很少有通路厂商能够做出来的。但是华硕的Ai Charger却解决了通路品牌主板用户的难题,因为它拥有超强的适用范围,即便用户们的电脑并非使用华硕主板,在安装该软件后,同样能够实现它的全部功能。

巧妙待机控制——技嘉Auto Green

技嘉旗下拥有一项比较有意思的设计,叫做Auto Green。其实从名字上看,这项设计的初衷应该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节省能耗。不过该设计却成为了我们设置待机、保护隐私的理想工具。技嘉主板一般是不提供板载蓝牙适配器的,所以用户需要花几十元钱先买个蓝牙适配器。装上之后,简单配对,然后开始使用。蓝牙设备的信号有效接收距离在10米左右,所以手机与电脑配对后,只要用户离开电脑的时候将手机一并带走,并且走出超过10米,此时蓝牙设备信号断开,该软件就会自动发出命令给电脑,让电脑进入Standby(待机)、Suspend(休眠)等状态。如果大家只是去趟洗手间之类,不会离开电脑太长时间,那么根本不需要带上手机。而若是外出就餐等需要带上手机出行,就不用再手动将电脑切换至待机状态,只要离开几十秒后,电脑就自动进入待机状态了。

多媒体助手——华硕BT GO!

如果说技嘉的两个功能相对独立的话,华硕的BT GO!则是各种功能的大合集。虽然BT GO!的安装显得略微麻烦了一点(手机上也需安装相应的软件),但却是一劳永逸,因为BT GO除了拥有硬件监控功能外,还拥有文件传输/共享、文件同步以及遥控音乐播放等功能。整体而言,BT GO!的功能会更丰富一些。虽然安装和蓝牙配对都会花掉不少时间,但即便是入门级的初学者,亦可通过主板说明书自助学习使用,丝毫不用担心任何的安全问题。

遥控超频——技嘉Cloud OC

技嘉Cloud OC是一款用手持设备来完成简单超频工作的软件。虽然它带来的超频功能比较有限,但如果只是想小幅超频的话,那么它提供的功能已经够多了。在电脑上,通过Cloud OC开启运行超频服务,并设置密码,然后再使用手持设备通过浏览器登录电脑的IP,即可获得遥控超频功能。它不仅提供了包括处理器外频调节、内存频率异步、处理器倍频调整、PCI-E频率设定、板载显示核心频率调整等超频功能,同时还能对处理器核心电压、内存电压、总线电压等进行调节。丰富的状态侦测功能,能够让用户对CPU风扇转速、CPU温度和系统温度等状态了如指掌。此外,它还支持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远程休眠、远程深度休眠等功能。即便不做超频,远程控制电脑状态也是相当好用的。

主板工具还有很多

主板在DIY硬件产品中的确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这不但是因为主板需要承载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其他硬件产品,也是因为主板厂商们的后续开发能力也是非常强大。它们会基于芯片组以及板载芯片的一些设计特点,结合自身产品的定位开发出很多功能各异的实用附加软件,自然也包括了大量为手机、平板电脑定制的功能软件。而这其中又以华硕、技嘉两大一线大厂的开发实力最为强大。目前,主板厂商们已经将移动设备最基本的充电问题完善解决,进而向状态控制、多媒体播放以及远程超频等方向发展。相信随着这个发展势头的不断壮大,未来还会有更多更高效、实用的应用工具与大家见面。

通用软件 丰富多样

除了硬件厂商自行开发的工具软件外,用户们仍然可以在App Store和安卓市场上下载大量的和电脑互动应用的软件。软件开发者无法像硬件厂商一样获得更深入的硬件功能/特性信息,不过即便如此,也诞生了类似Splashtop Remote Desktop、Splashtop CamCam、Remote+等等出色的软件。也许更少的上游资源,反而让软件开发者们少了限制,因此通用软件不仅使用门槛更低,而且功能更广泛,并且显得创意十足。

Splashtop的全面崛起

大家熟悉的Splashtop Remote Desktop、Splashtop CamCam都是Splashtop旗下的经典PC互动软件。而除了这两款以外,Splashtop旗下还拥有类似Splashtop Remote Browser、Splashtop Whiteboard、Splashtop XDisplay、Splashtop Touchpad、Splashtop Presenter等多款功能软件。不得不承认,Splashtop已经把PC和移动手持设备互动玩得炉火纯青。

Splashtop旗下的大部分软件都借助Splashtop Streamer实现手持设备和PC的对接,用户只需要在电脑上安装Splashtop Streamer,然后手动创建安全码,接入同一局域网的手机、平板等设备就能够在软件中找到用户的电脑,连接并输入之前创建的安全码后,就可以连接电脑,实现相应软件的功能了。

视听同步——Splashtop Remote Desktop

Splashtop Remote Desktop是一款老牌的桌面软件,同时支持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它不仅使用简单,而且功能也相对丰富,且支持多种手势识别功能,用作电脑远程桌面操控再方便不过了。而这款软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它除了支持可视桌面控制外,还提供同步音效,用户不仅可以把它当作遥控电脑的工具使用,同时还能够远程调用电脑内的多媒体资源,甚至用它来操纵电脑游戏也没问题。

奇趣摄像头——Splashtop CamCam

Splashtop CamCam是一款可以远程使用PC摄像头的软件,也就是说用户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就能直接调用安装有Splashtop Streamer的电脑上的摄像头。这对于使用第一代没有摄像头的iPad用户而言,倒是一个不错的功能补充。当然,使用Splashtop CamCam来进行远程监控,看看孩子是否又在半夜起床玩电脑、查看小宝宝的起居动向之类也是非常好用的。巧妙的功能就摆在那里,具体要看大家怎么使用了。

如前面所说,Splashtop已经通过各种软件实现了大量PC与移动手持设备的互动功能。以下作简单的列表介绍,有需要的用户不妨选择尝试。

互动软件还有很多

除了Splashtop旗下的大量工具外,我们仍然可以在App Store和安卓市场上找到大量其他功能的互动应用软件。文件同步/传输、简单的桌面同步等等都能找到不错的解决方案。而随着更多的软件研发公司、个人加入到互动软件研发领域中,以后我们的应用资源还会变得更加丰富。当然,如果要把所有的互动功能软件介绍个遍的话,一篇文章肯定无法做到。这里仅能简单推荐几款。

用过才知道有用

4.互动课堂实践研究 篇四

——《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葡萄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

课。本单元课文由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组成,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展开。《葡萄沟》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让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名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我有意识的培养下,在课堂中运用边画图边讲解边复述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二年级上学期一开学,在家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导图预习学习法”的训练,而《葡萄沟》这节课正是基于此学习法训练之后所上的一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课中分析理解能力、课后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ft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

”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ft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多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音视频、展示仪、希沃一体机。

教学准备:白板、展示仪、课件、手机、小组牌、发言卡、学习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预设: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思维导图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发言卡法、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思维导图学习法

1.发朗读语音至班级微信群

2.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整篇文章

一、音乐入境,虚拟场景复习旧知

1.聆听音乐《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再到中国的葡萄之乡——葡萄沟(出示葡萄沟图片)去看一看。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播放音频,想象上节课学习的葡萄沟的场景,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葡萄沟这个地方,通过白板即时出示的葡萄沟图片,让学生从想象转入直观视觉,帮助学生进入老师预设的虚拟场景

1——摘葡萄。)

2.游戏复习生字——摘葡萄

师:葡萄沟里的葡萄真多!我们摘一颗尝尝!(出示“沟”字)

师:我们比一比,看谁摘的葡萄多!(白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葡萄)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学生读上节课所学紫葡萄上的一个生字,老师就摘一个,每个学生记住自己读对了几个。呈现在白板上的学生摘的生字葡萄,营造了学生比、赶、学、超的学习氛围。)

师总结:这么多葡萄,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3.回顾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葡萄沟盛产水果,这些水果都是老师爱吃的,如果按照时间顺序,老师什么时候才能吃到这些水果呢?哪个同学愿意上台来帮帮老师呢?(出示课件,学生上台运用白板移动工具拖至相应的时间后面)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老师边说边用橡皮擦除,显示出答案)

师生一起读:五月吃杏子,七八月吃香梨、蜜桃、水果,八九月

吃葡萄!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学生利用移动工具将水果拖至相应的时间后面,老师即时用橡皮擦除显示出答案进行检查,师生大声读出相应的时间吃什么样的水果,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让互动成为课堂的常态,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

师:老师不明白了,既然盛产了这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学生猜想)

1:这里的葡萄最好吃!

2:那里盛产的葡萄有很多很多!

3:葡萄受到大家的欢迎!

师:究竟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进入葡萄沟去寻找答案!

(互动前课件)

(互动后课件)

(互动课堂授课)

二、分组讨论,陈述观点。

1.倒计时,独立思考。

师:根据学习单上的提示,想一想什么季节的葡萄沟最吸引你?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先独立思考

分钟。

(教师设置倒计时

分钟)学生独自思考,重点部分作上笔记。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老师设置倒计时

分钟,白板同时展示学习单内容,期待每个学生都能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

2.发言卡法小组讨论。

教师设置倒计时

分钟,利用发言卡法进行小组讨论。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发言卡法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即小组长主持,每个学生准备

张发言卡,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发言。讨论要求不重复、简明扼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卡法有效的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效率,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增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巡回辅导。巡回过程中,将四个小组讨论的学习单成果通过展示仪插入到课件中。

(图为课前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发言卡法的学习训练视频截图)

3.小组汇报,陈述观点。

1:大家好,我是第4

小组的小暄。我们组认为秋季的葡萄沟最吸引我们。到了秋季,葡萄成熟了,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绿叶

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的发言完毕,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2:我要补充小暄的发言。要是秋季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会让我们摘下最甜的葡萄吃个够!我的发言完毕,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师:是呀,“吃货们”的春天来了,让我们大声朗读,去体会秋季葡萄的美味!(教师边说边手指展示仪上小组学习单上)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3:大家好,我是第2

小组的小熙,我们组认为夏季的葡萄沟最吸引我们。那里有绿色的凉棚,夏天就不热了。

师:是的,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和小熙一样喜欢夏季的葡萄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葡萄沟。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利用展示仪将四个小组的任务学习单全部展示在大屏上,学生一眼就看到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一目了然,通过大屏比较,学生汇报、补充发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从中学生也明白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图为小组代表发言)

三、品读感悟,理解新知。

1.理解夏季葡萄枝叶的茂密。

品读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师:葡萄种在ft坡的梯田上,我们来看一看夏天的葡萄沟。(出示课件)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夏天葡萄沟的美!

师:谁能猜一猜,老师最喜欢夏天葡萄沟的什么美?可以用这段话中的词或句子来说一说。

1:茂密!

2:茂密的枝叶!

师:猜的很准,推理能力非常强!究竟“茂密”是什么意思呢?

(打开白板中的板中板)虚拟情境

2——图画入境(老师边说边画)

师:早在去年,老师就在葡萄沟移栽了许多葡萄枝。许多同学也种了,小丽种了一棵,小轩也种了一棵,我们全班同学种了好多好多葡萄。今年春天,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下,它们渐渐长大了。

到了夏天呀,这些枝叶向四面八方展开,(教师利用克隆工具让枝叶挂满树枝)茂密的枝叶就挂在了树枝上,大家看,像什么?

生: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是的,跟我们平时在路边见到的棚子很像。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在老师画的凉棚下利用板中板的导入图片功能导入维吾尔族老乡)老师来到了凉棚下(导入老师图像),我们大家也来到了凉棚下(导入几个学生图像),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在这凉棚底下度过夏天是什么感受呢?

生:很凉快!

师:是的,搭起的是——

生: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师:我们实地去考察一下。(播放视频)

师:夏天的葡萄沟给我们茂密、凉快的感觉。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再来品读一下这段话!

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读出了夏季葡萄沟的美!如果大家在读“茂密的枝叶”时声音再响亮一点,在读“绿色的凉棚”时再多一点点清凉的感觉,那夏季的葡萄沟就更令人向往了!

生再读。

学生评价:“枝”是卷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师:是的,读书就要这样把字读正确。听老师范读一遍,体会夏季葡萄沟的美。

学生跟读。

男女生比赛读。

师总结:读书就要这样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教师充分利用板中板功能,发挥自身特长,现场画葡萄架,配上老师的解说,利用颜色工具将葡萄叶调成翠绿色,通过克隆工具将翠绿色的葡萄叶搭成一个绿色的凉棚。然后从资料中调取事先准备好的维吾尔族老乡、老师、同学的图像,让大家真实地进入到虚拟的场景——凉棚里,体会“茂密”“绿色的凉棚”等重点词、句的意思,让理解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互动课堂截图)

2.感受葡萄美!区分“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

品读: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夏季的葡萄沟景美,吸引了老师!(教师板书)好多同学都喜欢秋季的葡萄沟,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季的葡萄沟。读!

师:到了秋季,葡萄真多呀!各种各样的颜色,老师最喜欢红色的葡萄(边讲边点字,白板显示相应颜色的葡萄图片)

师:猜猜看,年轻的谢老师喜欢吃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

师:铖铖班长呢?

生:紫色的。

师:是的,我们的男班长喜欢紫色的。那我们的女生班长呢?

生:应该是暗红的。

师:是呀,女孩子吃暗红的,最甜了!我们大家呢?

生:吃淡绿色的。

师:按照这种记忆方法,你记住了大家的喜好了吗?来,我们记一遍。

生记读一遍。

师:葡萄可真多!这段话中你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葡萄的多呢?

1:一大串

2:一大串一大串

师:“一大串”只有一串,“一大串一大串”有很多串,这个词不仅写出了葡萄的多,还写出葡萄很大。我们感受一下葡萄沟里的葡萄吧!读!

师:同学看这两个句子,我们男女生对比着读一读。师:想一想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生:句子都是写葡萄多,用词不一样,一个是“五光十色”,一个是“五颜六色”。

师:我们学过字解的方法来解释词语。(笔工具现场注释)“五颜六色”形容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五光十色”不仅形容颜色多,而且有光泽。到了秋季,成熟的葡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更能勾起“吃货们”的欲望,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丰收的喜悦。

生再读。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这一环节运用白板中的笔工具配合顺序记忆法、字解法进行重点词的圈画、记忆、注释讲解,提升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

3.小游戏:白板课堂活动,将相应的词语拖至横线上。

到了,葡萄

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的、的、的、的、的、的,美

了。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二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当学生学习了秋季葡萄的美时,利用课堂活动对学生刚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知识。)

4.虚拟场景,感受葡萄沟人美。(出示课件)

师:老师带大家到维吾尔老乡家里去做客。(教师手指课件图片中的老乡)这就是凉棚底下的那个老乡,我们就到她家去。我们一到,她就准备了这么多水果。看到大家回答问题这么积极,葡萄可以随便摘,让大家吃个饱!

师:谁先上来摘!

摘一串放到白板图画中的桌子上。

师:你能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小鹏摘一串吗?再帮坐姿端正的小梅摘一串!给有素养的小二(1)班同学们多摘几串吧!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虚拟摘葡萄场景,学生用教鞭将一大串葡萄拖到课件中的桌子上,你一串,我一串,人机交互既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件中的葡萄能够使用手或教鞭摘下来)

师:这么多的葡萄,一定会让你在葡萄沟——

生:吃个够!

师:吃一口,感觉——

生:特别甜。

师:你觉得这个维吾尔老乡怎么样呢?

1:热情、好客。

师:是的,她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这里有个字——“好”是个多音字,这里读“hào”,还有一个读音“hǎo”。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读: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5.观看制作葡萄干全过程。

师:这么多葡萄,老乡是吃不完的。葡萄都到哪里去了?

1:运到城市。

2:制成葡萄干。

师总结:有的葡萄到城市,有的葡萄被送到了阴房。(出示课件)

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制作葡萄干视频)

师:根据你看的视频和文中阴房的样子,请你在任务单

中选出正确的阴房。

师:是呀,在阴房里——(出示课件)

生: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出示课件)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到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既学习到了知识,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6.课堂小游戏:回顾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新鲜的葡萄是怎么变成葡萄干的呢?老师利用图画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课堂用橡皮擦除的游戏方式,师生共同回顾制作葡萄干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制作过程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师: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师生举例说明。

7.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总结。师: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

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葡萄沟叫这个名字了吧!

1:葡萄多,甜,好吃!

2:葡萄沟夏天景色美!

3:葡萄沟里的人热情好客!

4:吃不完的葡萄可以制成葡萄干!

师总结:是呀,葡萄沟真是个——

生齐说:好地方!

(图为橡皮擦除回顾制作过程)

(图为思维导图总结)

四、课堂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师: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么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呢?请用上节课做的思维导图来解说一下。

五、课后作业:

请将您做小导游的音视频传至微信群里。

(多媒体运用及分析: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做小导游的音视频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思维导图)

(课文朗读视频)(小导游音频)

教学反思

富尔克说:“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随着各种小组合作方法在我校的开展,结合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我开始尝试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互动课堂教学过程。《葡萄沟》这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各种场景,通过精选的图片、视频、互动游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游览葡萄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引领学生充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思维,提高互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上,利用时间的设定,板中板的运用,超链接的使用,重点词语的批注,课堂活动的设定,拖放、擦除等工具的使用,让互动课堂更加生动起来。在上课伊始,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时,利用选择工具用笔工具把水果拖至相应的位置上,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在背诵经典文段“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时,利用点对点的记忆,将本无规律的颜色记忆规律

化,让学生脑海里注入老师、学生的点对点的颜色记忆图,让学生快速记住要背诵的句子,提高记忆力!在理解茂密,感受绿色棚子的清凉这一环节时,带学生入情入境到葡萄架下体会茂密的枝叶,让学生观看茂密枝叶的视频,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除了利用工具进行互动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课中分析理解能力外,我还充分利用课前思维导图预习法,课中思维导图分析整篇文章的导图分析法,课后思维导图总结法和思维导图复述讲解法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运用发朗读语音至班级微信群中的微信朗读法、音视频学习等辅助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采用了发言卡小组合作学习法来进行,学

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小组长的统筹安排下,有秩序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5.135互动课堂培训心得 篇五

五年级

孙学旭

通过培训学习“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培训中,我了解到:

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是拯救与放生。

5、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亲身经历。

6、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7、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准备。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

一、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班级获得归属感,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6.课堂互动心得体会 篇六

一、“导学卡”要求教师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卡”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是“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卡”,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三是“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教研组选定一名首席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导学卡编写至关重要

导学卡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导学卡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导学卡”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导学卡,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由此可见,导学卡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

三、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习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

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最大程度地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课堂互动功能 篇七

1 智能配电网的互动功能

SDG的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用电信息的互动与需求侧响应两个方面。

1.1 用电信息的互动

用电信息的互动指的是采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实现用电信息在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即时交换。交换的用电信息具体如下。

1)智能电表采集的负荷运行数据:包括电能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反映用户用电情况的数据,停电、电压越限报警信号以及其他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等。

2)向用户侧发布的需求侧响应(见本文1.2的介绍)控制信息:包括实时电价信息、负荷通断与用电水平控制命令、用户自备分布式电源(DER)的调度控制命令等。

3)用户服务信息:包括电费缴纳、用电查询、停电投诉等信息。

早期用电管理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与记录,工作效率低、响应速度慢,难以对用电负荷有效管理。20世纪80年代起,供电企业开始应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实现自动抄表(AMR)、远程负荷控制与客户管理信息化。目前,国内外供电企业客户管理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化,AMR、负控技术也有大量的应用,但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即时交换的信息一般只是电能量与负荷投切控制命令,在提高用电管理与用户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用电信息的全面互动为供电企业和用户都带来明显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缴费、停电投诉、用电查询等用户服务。

2)避免人工抄表引起的错抄、漏抄现象,提高电能量信息采集精度。

3)提高用电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4)支持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在节省用户电费支出的同时提高电网负荷率。

5)用户停电报警信息的及时上传,使供电企业能够及时检测出故障元件与停电范围,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6)使供电企业掌握完整的负荷信息,能够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与线损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供电质量与电网运行效率。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供电企业通过高级量测体系(AMI)、客户信息系统(CIS,又称用电管理系统或营销管理系统)、电话投诉管理(Troub1e Call Management,TCM)系统这3套自动化系统实现与用户之间用电信息的互动。AMI用于采集处理负荷运行数据并发布DR控制命令;CIS提供Web服务,供用户在网上进行缴纳电费、用电查询、报装、停电投诉等操作;TCM系统为用户提供电话呼叫服务。

1.2 需求侧响应

1.2.1 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

需求侧响应(DR)是指用户根据电价信号或奖励措施调整用电时间、用电量及用电方式,并应用自备DER发电的市场参与行为[2,3]。DR使用的电价信号有分时电价(Time Of Use,TOU)、实时电价(Rea1 Time Pricing,RTP)、尖峰电价(Critica1 Peak Pricing,CPP)等;奖励措施包括直接负荷控制、需求侧竞价(Demand Side Bidding,DSB)、容量市场计划、辅助服务计划等。用户的DR行为包括调整可平移负荷(热水器、洗衣机、电动汽车等)的用电时间,使其避开高电价时段用电;运用自有DER(如蓄电池储能装置、微型燃气发电机、电动汽车等)在低电价时储能,在高电价时发电自用或向电网送电。

按照现代电网的运营观念,用电负荷是和发电容量、电网传输容量与储能容量一样可以调度管理的资源,而DR是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对用电负荷进行调度管理的重要措施。DR主要有以下作用。

1)在电力系统因故障或负荷突增出现功率缺额时,减少用电,防止电网出现稳定破坏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2)平滑负荷曲线,提高电网负荷率,减少并延缓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减少运行成本。

3)优化电能利用,节省用户电费支出。

4)参与电网互动,优化电网运行。

电网应用DR潜力很大,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电网独立调度中心(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的研究,其所属地区2006年负荷最大为27 000 MW,其中超过25 000 MW的时间不到32 h,约占全年时间的0.4%。如果能够全面应用DR,峰值负荷将降低7.4%。据美国Bratt1e公司200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能够将峰值负荷降低5%,可使美国避免建设625个调峰电厂,每年节约运营成本30亿美元。

DR与业界熟悉的需求侧管理(DSM)[4]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所不同。DSM包含负荷管理与节电降耗两项内容,其中负荷管理的目标和DR一致,也是削峰填谷、平滑负荷曲线,但在采取的措施上,则包括行政管理手段(如计划用电)的推动,而对价格手段运用相对不足。DR是DSM的负荷管理在电力市场化形势下的发展,重在利用电价机制调整用户的用电行为。它依托AMI,采用反映电网动态功率平衡情况的实时电价,可以更好地发挥DR资源的作用。

1.2.2 需求侧响应与智能电网

DR与智能电网有着密切的联系。智能电网为DR提供技术支撑,而DR的应用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R的应用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电网资产利用率,这是智能电网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而更重要的作用则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Renewab1e Energy Generation,REG)的大量接入和适应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这是智能电网不同于传统电网的两个关键功能特征。

REG的有功出力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明显的间歇性,容量的可信度很低。REG的大量接入,将给电网的功率平衡带来新问题。如果一味地依靠增加备用容量补偿REG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势必增加发电与电网资产的闲置率,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而通过应用DR,使用户自行调整用电与DER发电方式参与调峰,则可以降低对系统备用容量的需求。在智能电网中,DR电价信号的调整除要考虑用电需求的变化外,还要考虑REG的发电情况。在REG有功出力比较充足时,降低电价;反之则增加电价。

随着人类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发应用电动汽车的热潮。据报道,2020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40%。一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达数百千瓦,作为未来电动汽车专用充电设施的充电站将像现在的加油站一样遍布各地,为电网带来十分可观的用电需求。在汽车应用较为普及的国家里,社会汽车功率之和远大于发电装机容量。以中国为例,2008年社会汽车保有量超过6 000万辆,按平均每辆汽车额定功率50 kW计算,社会汽车总功率超过30亿kW,接近4倍的发电装机容量。而电动汽车对充电时间要求并不是很严格,是一种时间上可平移的负荷。因此,对电网来说,它是一笔巨大的功率平衡资源。通过DR的应用,合理地调整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将显著地减少峰谷负荷差,有力地补偿REG的间歇性。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支持DR的应用,完全可以在不增加或很少增加装机容量的情况下,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这对于推动节能减排、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级量测体系基本概念

高级量测体系(AMI)是一个采集处理用户负荷运行数据并进行DR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用户侧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与本讲座上一讲介绍的配电网测控体系(DMACI)一起,构成SDG运行监控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AMI是SDG实现互动的先决条件,是SDG的关键支撑技术。

AMI并不是一项全新的概念,其功能与系统构成都和现在大量应用的AMR系统与负荷管理系统(简称负控系统)都有着相同之处。AMR系统用于采集居民用户电能量记录,而负控系统用于大型工商业用户的负荷控制与监视。AMI是对AMR系统、负控系统的继承与发展,是SDG意义下的负荷管理系统。如高级配电自动化一样,高级量测体系中的“高级”二字,主要是为了将其与传统AMR系统、负控系统相区别。

AMI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

1) AMI是一个面向所有类型用户的用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克服了建设两套系统(AMR系统、负控系统)带来的条块分割、用户数据管理分散以及重复投资、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2)功能更为丰富、完善。采集更多的负荷数据,使电网运行人员能够完整地掌握电网负荷运行状态与变化情况;支持实时电价的应用,为DR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3)能够与其他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共享负荷数据;向CIS提供用户电能记录,供计算电费、回答用户用电查询时使用;及时向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发送停电报警信号,供确定电网故障元件与停电范围,提供负荷运行记录以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与线损进行统计分析。

4)可提供读取自来水表、煤气表以及智能家电控制等增值服务。

5)系统采用标准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实现智能电表、应用程序、智能用电设备的“即插即用”。

3 高级量测体系的构成

3.1 系统结构

AMI是一个集成了许多技术和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智能电表、通信网络与量测数据管理主站(简称AMI主站)3个主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3.2 智能电表

传统的电能表只是简单地记录用户电能消费量,而智能电表则是一个多功能用户侧终端装置(Customer Porta1 Terminal,CPT)、

按照支持互动功能的要求,智能电表主要应具备以下功能。

1)双向电能计量功能。能够记录从电网上获取的电能和用户DER送到电网上的电能,能够根据电价的变化计算出累计电费。

2)用电数据采集功能。采集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如15 min,30 min等)储存有功、无功、电压、电流等反映负荷运行情况的数据,在主站召唤时上传数据。检测并上传停电报警、电压越限信号以及其他电能质量扰动数据。

3)电表内置超级电容器的蓄电,以在停电时维持电表工作一段时间,上传停电检测信息。

4)负荷控制功能。根据来自主站的命令或按照用户基于电价变化设定的DR控制程序进行负荷的通断与用电水平控制。

5)具备防窃电功能。检测擅自改动电表或其他窃电行为。

6)显示当前电价与电费,供用户进行用电决策(如是否开动洗衣机)并及时了解用电情况。

7)能够进行远方配置参数并进行程序升级。

8)用作用户网络(Home Area Network,HAN)的网关,转发实时电价与DR控制命令。HAN指的是连接用户内部智能电器(如智能电冰箱)或用电监控设备(如可编程温控器)的局域网络。

电能计量是智能电表的基本功能,因为记录的电能量值是计算用户电费缴纳数额的依据,对其可靠性和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鉴于这一点,业界对智能电表的功能设计还有争议。有人主张电能计量使用独立的电能表,其他数据采集、控制与通信功能由CPT完成。CPT通过通信接口,获取电表记录的电能量值。

3.3 通信网络

AMI通信网络由主干广域通信网(WAN)与分支局域通信网(LAN)两部分组成。用户智能电表接在分支网中,采用数据集中器或通信处理机向AMI主站转发智能电表的数据,如图2所示。

主干通信网连接数据集中器与AMI主站,可单独组网,亦可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共享通信网络。目前,AMR与负控系统一般采用单独组网的做法,通信方式有配电线载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无线电台、电话拨号、光纤等。随着建设SDG进程的推进,供电企业将逐步建起覆盖整个配电网的IP通信网,用以解决高级配电自动化与AMI的通信问题。这是AMI主干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分支通信网用于一个小区域内智能电表的通信。组网技术有配电线载波、金属导线、无线射频等。配电线载波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技术,安装方便、投资小,但存在通信速率低、稳定性差的缺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无线传感网络通信的Zigbee[5]技术,是一种有前途的AMI分支通信技术。Zigbee具有以下特点。

1)可靠性高。采用网状(Mesh Network)通信方式,网络内通信节点之间通过中继转发,形成一个互通互联的通信网络。对于一个具体的通信节点来说,只要它能够和一个相邻节点之间接通,就可将数据可靠地传出去。

2)分别提供250、40、20 kbps (取决于使用的频段)的原始数据吞吐率。

3)标准模块通信距离在100 m,加装功率放大器后通信距离超过2 km。

4)低功耗。可在电池的驱动下,运行数月甚至数年。

5)低成本。通信模块价格仅有几美元。

需要说明,有一种观点把前面提到的HAN也作为AMI的一部分。HAN通过智能电表或CPT接入分支通信网。HAN覆盖的范围有限,比较适宜采用配电线载波、Zigbee技术组网。

3.4 主站

AMI主站用于收集、处理、保存智能电表量测数据并向智能电表发送DR控制信息;通过人机界面与分析工具,对量测数据进行编辑、确认、纠错、补缺并实现数据查询、检索、浏览、统计分析、制表打印等功能;提供系统集成接口,对外共享负荷数据。

AMI主站的硬件与软件和常规SCADA系统的主站类似,其关键技术是系统集成接口的设计。目前,AMR系统主站一般采用专用通信连接向CIS提供电能量数据。AMI主站应采用基于IEC 61968的企业信息集成总线(UIB)技术,实现与CIS、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

4 国外高级量测体系应用案例

建设AMI,对于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用户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鉴于AMI的基础作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实施AMI作为建设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其中意大利电力公司(ENEL)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功能比较完善的AMI,很有参考价值。

ENEL在国内拥有近3 000万电力用户,是意大利最大的公共事业公司。为适应电力市场化形势,提高电网管理与用户服务水平,ENEL于1999年启动了使用智能电表取代传统机械表的“Te1egestore”项目[6],至2005年底,共安装智能电表3 000多万块,数据集中器35万多个,总投资额达21亿欧元。该系统投运以后,应用效果良好,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4~5亿欧元,减少峰值负荷300多万千瓦,占原峰荷的5%。

Te1egestore系统低压用户电表与数据集中器之间的局域通信使用配电线载波(DLC)。采用窄带(2 400/3 200 bps)调制技术,以简化载波电路,减少制造成本。数据集中器与读表数据管理主站之间的主干通道以采用公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为主。据报道,局域DLC通信运行比较稳定,而主干通道GSM有2%~3%的掉线率。设在控制中心的自动读表管理主站(Automatic Meter Management,AMM)负责读表数据管理以及整个的系统监控与维护,通过局域网(以太网)向CIS提供读表数据。

Te1egestore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支持电能分时段、多费率的计量,最小时间间隔15 min。

2)能够对用户负荷进行远程控制。

3)采集有功、无功,可记录5周内的负荷曲线(15 min间隔)。

4)停电与电能质量监视功能。

5)防窃电功能。

6)智能电表自诊断,远方配置与程序升级功能。

2006年12月18日,意大利发布了关于实施AMI的电力监管292号令,要求全面应用智能电表。围绕着满足电力监管292号令要求、充分发挥Te1egestore系统的作用,ENEL开展的工作主要如下。

1)低压电表增加双向电能计量功能,以支持太阳能发电等分布式发电并网。

2)使用GPRS替代GSM通信,提高主干通信可靠性。

3)同时提供自来水表、煤气表读表服务。

5 结语

支持与用户的互动,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分现代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分界点。从AMR、DSM到AMI、DR,不是一个简单概念的转变,是适应与用户互动的要求,对用电管理功能的实质性升级。建设智能配电网,应把建设功能完善的AMI、全面实施DR作为一项基础的工作来抓。

目前,我国配电网的互动功能十分有限,其原因首先是缺少技术支持手段。尽管我国建设了大量的AMR、负控系统,但它们分别主要用于电能量自动抄录、用户负荷应急(缺电)通断控制,功能单一,不能实现用电信息的全面互动。更重要的是电力市场化程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已有的电价政策还不能很好地调动用户参与电网调峰与功率平衡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的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都把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作为重点内容。针对我国终端用电效率较低、节能减排压力大的实际状况,在建设智能配电网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互动功能的实现。在这方面,国家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电价改革,推动DR应用。要在加大智能配电网互动技术科研投入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对智能电表应用、DER并网做出强制性法律规定。鼓励智能家电的研发与应用,扩大DR资源。此外,还要加强AMI标准化工作,以扩大智能电表、通信终端批量生产,减少制造与安装维护成本,促进AMI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栾文鹏.高级量测体系[J].南方电网技术,2009,3(2) .

[2] 张钦,王锡凡,付敏,等.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 .

[3] 刘宝华,王冬容,曾鸣.从需求侧管理到需求侧响应[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9) .

[4] 朱成章,徐任武.需求侧管理(DSM)[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5] 赵景宏,李英凡,许纯信.Zigbee技术简介[J].电力系统通信,2006,27(165) .

8.关注课堂互动 构建高效课堂 篇八

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100-01

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加入课堂活动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为: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课标要求来看,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然而,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间缺乏交流互动环节,即使有也是形式简单。笔者认为,构建高效课堂,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笔者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增强课堂互动效果的建议。

一、做好课前预习,增强互动效果

要想促进互动活动顺利展开,首先要求学生对即将接触的知识有所了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预习时,参与互动才会更加积极。在预习中,学生往往能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故而课前预习,是展开课堂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明白,课堂互动既是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也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只有着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充分运用于课堂互动中,才能增强互动效果。

例如,学习“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时,该课的主要内容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不少学生常常搞混这两种比较形式,以致于在互动环节中常常出错,导致互动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即使教师提出了诸如“Which cinema has the most comfortable seats?”之类的问题进行暗示,学生也不能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回答。这在无形当中会加剧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得互动不能顺利开展。为此,教师可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做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某某比某某高”“某某比某某大一点”之类的句子来吸引学生展开对话。这样,学生既能在课上顺利地进行互动,又能轻松地掌握比较级。

二、创设互动情景,调动参与积极性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互动起来,还需要教师做好前期的引导工作。具体而言,即是在上课前做好课程的铺垫和引导工作,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带着清晰的目标来开展学习互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即引导学生理解即将接触的知识,扫除学习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提供教学背景的前提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交际情景并将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所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例如,学习人教版英语九年级第七单元“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教学内容围绕着“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这个问题展开。由于近年来旅游对于学生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而且不少学生在家长或学校的带领下也去过不少地方旅游,因而在课堂一开始的“warming up”中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Where do you like to visit?Why?Discuss the question with your partner.”“Do you travel with others or alone?Why?”“What do you think about a trip?”由于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与同伴交流。

三、丰富互动形式,提高学习主动性

课堂互动直接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其互动的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而从目前的英语课堂互动来看,互动的形式还比较简单且单一,主要为师生互动,即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回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对此,教师应尽可能丰富互动的形式,如展开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小组和小组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或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等,以促使学生主动展示自我。

例如,学习“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时,因为该课文与学生日常学习状态紧密相关,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经验,自然感触比较多。经过前面的情景学习与学生间交流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向学生出示一个问题:“What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先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共享,之后每组总结出各自的观点进行组间的交流,综合之后与教师对话;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样学生在多种互动形式中就提高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互动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教师的能力也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发现学生不足、挖掘学生潜力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客服人员的五种素质及能力的训练下一篇:当代工笔花鸟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