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2024-11-1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共12篇)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一

1.The basic two in any circuit are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load.电路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电源和负载。2.Filters have two uses: signal separation and signal restoration.滤波器有两个用途:信号分离和信号复原。3.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s the manipulation of image by computer.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图像。

4.Image processing opera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image compression, and image restoration.图像处理大致分为两类:图像压缩和图像恢复。

5.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lightwave systems that employ optical fiber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光纤通信系统是光波系统,利用光纤完成信息传输。

9.These circuits are the common-emitter, emitter-follower, and common-base configurations。这种电路是共射极、射极输出器和共基极。

10.Signal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 variable:continuous time signal and discrete time signal。根据时间变量的特点,信号可分为两类: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11.Whereas CDMA breaks down calls on a signal by codes,TDMA breaks them down by time。CDMA按信号编码将呼叫信息分段,TDMA按时隙将呼叫信息分段。1.单刀双掷开关 single-pole/double-throw switch 2.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3.双极型集成电路 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 4.时变电压 time-varying voltage 5.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

6.模/数转换器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7.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8.反馈系数 feedback coefficient 9.图像恢复image restoration 10.图像压缩 image compression 11.劣化模型 degradation model 12.网络容量network capacity

13.无线接入技术 radio access technology14.切换handoff 15.光纤 optical fiber

16.波分复用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17.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18.加密算法 encryption algorithm 19.代理服务器proxy sever 20.真值表 true table

1.field-effect transistor 场效应管 2.basic logic gate 基本逻辑门 3.crossover distortion 交越失真 4.flip-flop 触发器 5.DFT离散傅里叶变换

6.IIR filter IIR(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7.FIR filter FIR(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8.JPEG 静态图像专家组

9.redundant information冗余信息 10.Microwave Technologies 微波技术

11.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蜂窝通信系统 12..seamless roaming 无缝漫游 13..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业务 14.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卫星通信 15.repeater spacing 中继距离 16.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 17.virtual connections 虚连接

18.service switching points 业务交换节点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二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口径太过宽泛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学科, 在高校教学中仍然出现于建设阶段, 许多高校在开设这门学科时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课程设置研究工作, 因此往往出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专业口径太过宽泛的不足。现阶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法体现其专业特色, 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因此刻意忽略了对其专业性课程的深入培养, 这就使得学生在毕业时与同类电子专业学生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 最终在市场中无法获得专业优势。

1.2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 因此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存在较多不足。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了限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 因此往往安排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代课, 这对于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 部分高校聘请的专业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 虽然其专业对口, 但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与工作经验, 因此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教学[2]。

1.3实践教学较为薄弱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较为重视实践教学的专业, 但在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建设过程中, 却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 最终造成其专业实践教学较为薄弱, 学生实践水平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很多高校在开设这一课程使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但却没能在课程建设中安排丰富、高质量的实践教学, 大部分的实践课程内容单一、验证性强, 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最终无法真正实现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的建议

1、加强专业建设。

为了改进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计中的专业口径太过宽泛问题, 高校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专业建设。首选, 高校需要对这门专业的教学内容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 划定其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特色课程, 并对其展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重点研究, 如计算机、电路与系统等专业内容;其次, 高校还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全面了解市场中对该类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 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内容的设置。

2、提升师资力量。

首先, 各高校必须重视对这一专业师资队伍的招聘与培养工作, 通过外部招聘以及内部培养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其次, 教师也应该重视对自身水平的提升,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 不仅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同时还应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 高校还应重视对教学队伍结构的调整, 定期对团队进行考核, 最大可能的挖掘教师的潜能, 通过对教师队伍结构的改进与发展, 最终有效提高整个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3]。

3、强化实践教学。

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时, 高校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 建立校外的学生实习基地, 与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实践提高了其实践能力, 同时高校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 高校也应该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竞赛、社团活动以及科技创新等,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能够加强对这类人才的专业培养, 从而为企业提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本文首先探究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口径泰国宽泛、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以及实践教学较为薄弱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认为高校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师资力量以及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升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水平, 从而更好地促进这一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晴.浅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及发展[J].科技资讯, 2013, 36:184.

[2]刘振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J].电子制作, 2013, 15:153.

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三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行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都已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目前,社会对于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要数量日益增长,因此我国的教育事业务必要做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然而,现今各大院校在专业建设及其发展方面仍旧是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深入发展。因此,各院校应不断改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增加师资方面投入力度,在实践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以下笔者将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进行阐述。

一、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各高校的教育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掌握扎实理论及系统知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及人才市场需要的、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获取、贮存、传送、检测、控制以及加工信息的技术科学,它也是一门技术密集且发展十分迅速的工程应用技术科学。本专业作为一类理工学科,主要是培养出一方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够熟练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知识、信息系统、信号处理以及各类试验测试技能,深入了解微电子技术、光学工程、微波通信技术、波普物理、无线电电子学以及材料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在电子工程、信息科学和一些相关领域进行科研活动、科技开发的综合型人才。

二、构建多模式、层次化、多规格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的变化规律来看,社会需求对专业培养模式及规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务必要按照行业自身发展动态来不断调整专业规模与结构。当前我国IT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很多院校陆续设置了微电子、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因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种理科类专业,要和以上各工科专业形成互补关系,但绝不能出现雷同情况。此外,本专业需适当地控制招生人数,还要在本科阶段实行宽口径的通才人才培育模式。

在大学阶段设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3各层次的培养规格。通常情况下,本科教育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作为目标,而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作为目标。3各层次的人才培养需对应专业领域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

此外,由于本专业属理科专业,因此需严格控制专科设置的学校。若是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合理,在研究生层次毕业生便有较宽的选择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攻读不同理科类研究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设置该专业的各大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院校严重缺少师资力量,学术研究能力较差,对于这样的院校应严格控制该专业的发展规模。

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当前世界发展速度最快且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领域便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纳米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他们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均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这正是前沿科技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融合,未来势必会激发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创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类理工科专业,适应学科专业较宽,同时本专业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强化理论知识,加强能力培养,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因此,需根据创新体系,并按照一定原则培养出社会和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

虽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理科专业,但我国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雷同于工科专业。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俨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获得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优势,也已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热点。从战略角度来看,本专业体系应站在各学科融合的高度,在重视工程技术课程的同时,强化理科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选课。

四、坚持能力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无论是理工类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物理实验、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自动控制等。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虑,应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等概念,减少验证性实验,扩大设计性实验。此外,在重视知识教育以外,还应重点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也应使学生具备敢于探索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势必会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快的技术更新。这对于搞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应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成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徐国旺,闫旭东,谭保华,童亚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08).

[2]吴振森,李平舟,郭立新,车纯,张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教育体系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3]仲伟峰,何小溪,崔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C].2009.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总结 篇四

时间过的真快,一周的专业实时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短短一周的实习,让我对我的专业课程有了整体上的了解,加强了对专业的兴趣爱好,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发展方向多,大概有四个方向:一.硬件方面发展;二.软件方面发展;三.通信方面发展;四.考研;目前,经过我的初步思考,感觉对软件方面兴趣较大,而且听计算机老师说过学习软件编程很有作用,如果学得精,将来薪水也会很高,当然对于硬件我也有兴趣,可以作为辅助学习,但目前自己并没有考研的打算,只是一心想着把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学好,然后出来赚钱。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等。电阻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电子元件,但只是知道它用处很广,并没有深入了解,见过这次的实习,让我对电阻的认识有了提高。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间允许的最大偏差,以百分比表示。通过老师精美的PPT课件介绍,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电阻。保险电阻在正常情况下起着电阻和保险丝的双重作用,当电路出现故障而使其功率超过额定功率时,它会像保险丝一样熔断使连接电路断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光敏电阻是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变化而改变,当入射光增强时,光敏电阻值减小,入射光减弱时电阻值增大。当然,最有趣的是,我知道了各种色环电阻的识别方法。此外,我还学习了电容,电感,电位器的多种电子元件。

电路仿真,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一部分。电路仿真软件有Protel、Multisim、Proteus、MATLAB等,Multisim可以进行复杂的模拟仿真,绘制电路原理图;Protel可以进行简单的模拟与仿真,但具有强大的PCB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Proteus可以进行单片机和ARM的仿真。MATLAB则用于信号与图像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的多方面功能。

当然,很荣幸的是我们班主任专门为我们介绍了Protel软件的使用,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Protel是个庞大的EDA软件,安装内存比较大,在公司和学校使用的广泛,如果学好它对将来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记忆里面,感觉最有趣的是电路连接布局、元器件焊接练习,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清楚的面对这些大的电子仪器,刚开始进实验室就感觉好新奇的样子,但是很多电子器件的不认识,老师详细和我们介绍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怎么测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当然最有趣的是蜂鸣器的使用。最后我还进行了元器件焊接练习,刚开始时,有点紧张,听老师说那个焊接器的温度有300到400度,感觉有点危险,所以焊接第一个电阻的时候我的手一直在发抖,导致焊接的很不规则,最后老师来指导了一下,经过近距离的观看和自己的反复琢磨自己终于找到了感觉,后面焊接的几个电阻元件都比较成功。

就这样,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实习结束了,下面说说我在实习期间的收获与感受:

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个人简历 篇五

姓 名:

性 别:男

年 龄:22

婚姻状况:未婚

籍 贯:北京

现所在地:北京

求职意向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意向岗位:市场总监/营销总监;商务经理/主管

求职类型:全职

期望月薪:20xx~4000元

到岗时间:三天内

期望工作地点:北京

从事行业:媒体、影视制作、新闻出版 ;广告、公关、设计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务必追求工作的细致,渴望将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我是一个敢于想象的人,脑袋里总会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想法。在闲时我在很多地方打过工,KFC、婚庆公司、饭店等等,20xx年底至20xx年5月,期间我曾在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担任该公司的技术专员,因此我还有比其他同学更强一些的职业责任心。

教育经历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xx年9~20xx年7)

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历: 专科

获得证书: 中级无线电装接工

工作经验

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20xx年11月 ~20xx年5月)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仪器仪表、电工设备

担任职位: 售前/售后服务

工作描述: 主要负责处理公司与客户之间有关公司产品所产生的问题,曾陪同公司领导出差河北处理问题,并在20xx年3月至5月期间单独出差××××,独立处理××方面的问题。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六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开发、移植。

大部分搞电子技术的人都是从事这一方向,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

8)还有很多方向,比如音响电路、电力电子线路、汽车飞机等的控制电路和协议。。

物理专业从事电子技术的人,一般都偏向应用物理较多的方向,这样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比如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电源乃至集成电路设计。

您要是有一定物理基础,又爱动手,应该考虑这些比较难的方向。它们虽然入门不易,但是都是非常专业的东东,5年以上经验的基本都月入1万以上(安捷伦在北京招的射频工程师月入4000美元),而且这些专业对外行人来说都是天书,做这些行业是越老越吃香。

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您最好读一下该专业的研究生。

如果想找工作容易,就去学学单片机、ARM、FPGA,这种工作很多,几年经验的人收入在6000元以上。

如果不畏惧编程、不怕数学和算法,信号处理、DSP也是很好的选择,能够承担项目的人收入在8千~1万/月左右。

*你熟悉网络的话,可以做企事业单位的网管、网络维护、建网站等工作。舒舒服服的。

*你能熟练使用C++编程,熟悉操作系统,你可以成为专职程序员,熟悉底层软件你还可以成为系统工程师。是比较受累的活儿,但工资不低呀!

*你能熟练使用JAVA,可以处理面向对象的企业型的应用开发,公司企业WEB页面设计、INTERNET可视化软件开发及动画等,Web服务器手机上的JAVA游戏开发等等。很时髦的工作,工作时的心情很重要,哈哈!

*你若熟悉linux,完全可以在linux世界里自由竞争,你只需要一台电脑,连上internet以及一个好的头脑就足够了。你的linux战友们将会根据你的意见,你的代码和你的其他贡献来判断你的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拉!*你能熟练使用protel,可以找排线路板方面的工作,如设计PC机板卡等等。循规蹈矩,安安静静,与世无争,但不能干一辈子吧?

*你单片机熟,可以找单片机开发编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小企业,小产品多多,其中也自有一番乐趣。

*你对DSP有一定基础的话,你可以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或者数据采集、神经网络等领域谋求一个职位。将来一准是公司的栋梁之材啊!

*你若熟悉ARM,可以成为便携式通信产品、手持运算、多媒体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等领域里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哈,一个新的IT精英诞生了!

*你熟悉EDA,能熟练应用HDL语言,熟悉各种算法,如FIR、FFT、CPU等等,同时掌握最新FPGA/CPLD器件的应用,把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用于ASIC。恭喜你,你马上可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了。

回复

4楼

 2011-11-06 11:30 

 举报 |

unmwq

 模拟电子 

什么?你什么也不会?这四年白上了!?那就去问问你们老师怎么教的你,回来再问问你自己是怎么学的!找工作的同时抓紧时间补课吧!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 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

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现在专科找工作太难了!当然大虾除外

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学起来比较郁闷

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

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

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对于动手能力,低年级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

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工具吗就找最便宜的吧!电烙铁、万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钱可以买个二手示波器

电路图吗,无线电杂志上经常刊登,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 另一块是单片机、CPLD/FPGA、DSP

其中单片机是必会的,51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因为这个用得最多;找块51开发板(比较便宜)自己动手编编程序就可以了

ARM单片机、FPGA、DSP开发板都比较贵,不过这是趋势,有条件就玩玩吧 编程方面:c/c++是要会的,实际上单片机/DSP应用系统就常用c语言来开发 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最核心的课程(北大老师认为,学过这两门课就认为是学过计算机了)

大型单片机(比如ARM系列)经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编程外,有机会可以玩玩Linux编程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现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学学大型的比如说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学MySQL、Access)、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你微机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学)、编译原理(够难的)

windows编程:初学者还是用vb吧,真正开发用Delphi/C++Builder比较多,学vc花的代价太大,至于Java/C#现在离底层开发还比较远

底层方面还有一块是写驱动(WDM或Linux驱动),不过这些都比较专业,要对操作系统有很深的认识

电子工程的课程另一大块就是信号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这些课程用到很多数学,学起来比较痛苦

而且我觉得本科很难把这些课程学明白(因为你的数学基础不够),不过在理论上能搞明白一些总比稀里糊涂强

其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是 单片机技术,EDA技术,DSP技术和嵌入式系统 这四样,只要“精通”一样,就可以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喽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程,如电路CAD,操作系统等

要是真的 出去都要饭 的花 早 臭名远扬 拉 有点信心!

dsp最有前途,但数学要好,5年经验薪水8千~万元

vc结合底层和复杂计算开发,有难度,5年薪水6千~万元

单片机一般在工控领域,5年薪水4~6千

我说的都是沿海大城市工资

另外只会一样工资就很低,比如单片机,如果会上位机编程,等于掌握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工资就要多1~3千

基本上越难的东西,要的人越少,工资越高

越简单、普及的东西,要的人越多,工资就少

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七

1 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现

主要内容为6个方面: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 实践与实验教学教材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 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 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2]。

电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实现分为4个环节:校内实践环节, 包括专业实验课、有实验内容的设计课、有课程设计的理论课等;校外实习环节, 包括在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参加各类电子和信息设计比赛;将专业技能达标列入毕业要求, 如取得“信息处理技术员”资格证书, 成为毕业要求之一;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在具体实现中, 尤其突出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 选择适合学生当前学习状态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题目, 由指导教师进行方向性指导, 学校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 制定详细训练过程, 最终按时保质地完成整个项目。以项目来带动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时性和先进性, 保证学校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符合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 不脱节, 不闭门造车。

2 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组成

实验课程的内容与体系设计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开设的实验课中, 信息处理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路与电子学实验作为电科专业的入门基础实验课程, 对学生了解电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起到了打基础、做铺垫的作用。这三门课程注重实验的准备和必要的讲解, 做到1人1套设备, 培养独立思考和完成整个基础实验的习惯。必要时实验课教师采用分组教学, 发挥小组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力争每个实验的环节都能落实到个人。实验内容不留死角, 实验学生没有遗漏。

微机原理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后续实验课程, 是电科专业的实验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的课程。这两门实验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做到先充分预习, 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开始前, 教师做重难点分析, 明确实验目标, 检查和监督完成情况, 实验数据采集、分析、整理, 最终形成实验报告。定期对前面所做实验进行阶段性总结, 了解和询问学生掌握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

在选修课开设的实验课程中, 分为两类:

1) 电科专业的电子测量、EDA技术, 该两门课程是电科专业技能课程。在具备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对电子电路设计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为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打下良好基础。

2) 应用面广、适应性强的实验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网站建立、多媒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这些课程培养的技能, 在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当中应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 必须让学生学到相关的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能。这类实验课程采用项目或任务驱动, 学生采用分组, 可采用竞争、合作等方式, 最终完成所有项目或任务内容[3]。

3 实验课程体系层次分析

在电科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体系当中,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 专业基础。

2) 专业技能。

3) 综合应用技能。在这些层次的对应课程当中,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 最终以学生获得的技能作为目的。让学生在专业试验当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

4 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典型的工程应用型学科, 具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 对于一个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现代电子系统, 往往是综合若干门课程理论知识来设计实现的, 通过单一课程的实验仪器完成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比较困难。所以, 在整体上进行实践体系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另外, 由于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非常迅速, 需要实验室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修、实践, 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和企业对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 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华君等.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2]王晓丽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阴山学刊, 2011 (4)

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八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科技与技术行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扩展起来。而光电子实验室也是构建电子科学技术实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本文针对电子实验室建设的环节,阐述了光电实验室的用具、设计与制作的程序等内容,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未来实验室的新主张。

[关键词]科技水平;电子实验室;设计与制作;新主张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21-01

目前,随着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便是的电子器件、激光、微电子等专业的组合与推陈出新的成果。它是一个宽口径、新生代的专业。并且一直是我公司研究的核心方向,拥有一支科研先进、学历资深的强大队伍。在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用性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强,不管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还是未来共同富裕的实现,电子科技都已经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目前光电子实验室是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及其重要的一步。

1实验项目的设置

根据我公司的现状,设置了以激光电子为基础贯穿整个光电子实验室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各种的实验器材与设备。经过深思熟虑与各部门的讨论研究,再结合公司周围的建筑环境,明确了应建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的研讨,抽取项目中的四个实验,作为确定测量激光以及技术的项目,其中,实验以“光电子物理基础”为依据,来测定激光增益、激光线宽、以及激光纵横模。而另一方面,将以“光电子技术”为依据,主要项目是技术方面(包括电光调制技术、倍频技术以及激光调Q等)。

2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

公司通过走访了国内的几所科研公司的实验室,根据与实验室的领导谈话,得知并了解了这些公司电子科技实验室的一些状况与创新之处。我们也明确了并规划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实验室设备配置的基本蓝图。

在测定激光增益这一项目过程中,发现我国内光电实验的方法都是各持己见、截然不同。比如:就拿放大法来说,有些科研人士是透过一个放大器并根据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然后分别进行输入光强大小与放大器输出光强大小的测定,再根据最后的结果,求出所得的增益系数。另一些则在采用此方法时,也不尽相同。他们测试增益系数的方法是通过内损耗法而得。也就是把损耗输出片插入腔内,并且,根据该损耗片旋转的角度变化与损耗片上光反射率所发生的改变,然后,对损耗片上所输出的光强以及损耗片旋转角度变化关系曲线的测定,通过数据,就可以很快的求出小信号的增益系数,除此之外,还可以求出一些参数(如:腔内所损耗的以及饱和光强的参数等)。

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测试机构是比较的复杂的,并且在数据处理方面,工作量与时间量都比较大,按照客观的标准,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来测试激光增益,那就是内损耗法。一般公司的光电科研室,大多数都使用染料调Q的方法来进行激光调Q,目前,工业化进程较快,并且工业生产中,激光的应用现状与调Q都比较的稳定与先进,基于这个原因与现状,我们采用电光调Q技术,并且已经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电光调Q的实验基本的方法与操作原理。

确定了我们所采用的实验设备方案之后,下一步,就是依据所使用的状态与情形,明确与规划好实验设备的基本参数以及测量操作过程的精确程度,然后,就是设计新版的实验操作仪器结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所以,根据使用的状况,我们对某些结构又开始了更精确与先进的改进,例如。当我们在采用内损耗法时,如果激光增益的损耗片旋转角度为@时,那么,放射光束的旋转角度就是2@。这就是为什么光探测器不能跟损耗片放在同一个旋转驱动轴上的原因。为了能够确保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反射光束探测器运转方向一致,在我国许许多多的实验装置中都是采用一套齿轮系统。然而,我们测试反射光时,是直接地用我们所设计的一条长条形的光电池。但是,这并不影响实验的内容与结果,如果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反射光束不脱离光电池,那就万无一失了。这样不仅使实验装置更加的简洁,而且也降低了制作材料的成本。还有就是,三套装置的空间都较小(包括激光横模的测量、激光线宽的测量、激光纵模的测量)。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会将我们采用的同一种激光源(He-Ne激光)放置在同一个实验箱里面。激光就会被光反射器各自的引到不同的测试光路里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

在我们推出新的实验装置时,我们会用微机采集测试代替之前设备中,使用函数记录仪收录实验的数据。例如,如果在测量增益,损耗片上的反射光强度与其旋转角度的相关曲线,或者在测量激光横模时,光强的分布曲线,透过计算机的程序掌控步进电机运动,光探测器所测得的结果会通过模数转换被串口输进计算机里面去。这样曲线与数据表文件都会在计算机的荧屏上显示。为了能够使操作员通过计算机读取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将数据拷进自己的硬盘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操作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与精确度,同时,还能更加熟练的操作相关的软件,如:Origin或者Matlab等。为了确保实验测试的精确度,如果我们测量激光线宽时,可采用多光束干涉法,并在我们新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用CCD成像代替之前实验中通过拍照来记录的感光底片,输入计算机里,这样相关的程序读取荧屏上显示的数据以及图形文件。

为了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枯燥的心绪,在实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上其他有趣的项目。如果是进行电光的调制实验,操作员可以把电光晶体上测得的电光调制曲线进行适当的调节,然后,增加正弦信号,并通过调节直流偏压来观察信号的失真状况。紧接着,我们可以把MP3中一些通俗歌曲的音频信号传送到电光晶体上,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在此过程中,操作员不仅可以领略到光通讯的整个过程,还可以感受到波片旋转过程中信号失真的具体状况。

3电子实验室目前使用的现状

目前,电子实验室主要开放对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技术员。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倡导操作员积极动手试验,以提高他们对基本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熟练度。本实验室除了对专业的技术员开放外,还可以开放其他对电子科学感兴趣的员工开设实验(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现代光学实验”一课,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激光原理实验课程)。实验室除了能够完成实验任务外,还能帮助技术人员的研究其他的实验活动。并且,还想使实验室的设备更加简单化,以便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如把电光调制系统更进一步的简单化,完成了混沌信号光通讯的研究,还有采用了脉冲调Q激光器,进行了激光烧蚀制备纳米材料的实验研究。

4下一步的规划

在光电子实验室里,由于里面设备的局限n生,技术操作员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项目,由此可看出,光电子实验室在功能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我公司的计划,在实验室的空间里,也新设了其他的实验项目(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现代光学基础)这个实验项目跟普通的物理实验相差甚远,主要针对公司电子实验室的特点而设置。

它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的广泛,包括一些显示光学技术、光电检测、眼视光学等较先进的实验项目。为了能够使技术操作员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以及更多的实验供他们选择,在不久的将来,我公司将开设一些创新型、高科技的实验项目,其中,就包括新型激光器件应用、光纤通讯等实验项目。

参考文献

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九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实验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数字电路实验

微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实验

信号与系统

通信系统与技术

电磁场理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语言及应用

单片机应用

电子学

计算机信息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图象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通信系统与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微波实验

光纤通信技术

英文对照: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physics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s in General physics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

Experiments in Analogue Circuit

Digital Circuits and Logical programming

Experiments in Digital Circuit

Compute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Experiment in Computer

Signals and System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The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Basic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Computer Language and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processor

Electronics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Microwave Techniques

Experiments in Microwave

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十

阎晓娜,王叶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对未来课程建设的发展提出构想。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九五”以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产业增长强劲,相应的技术革新发展神速,导致很多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每几年就必须重新加以思考。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紧跟时代需求,构建科学、合理地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本文结合“光电子专业实验”的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探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作为地方性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除必须遵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外,还需结合人才服务辐射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来制定。上海作为长三角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中的龙头城市,为完成到2010年建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目标,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经济建设应以科技为主导,“九五”期间上海市提出了“科教兴市”的战略,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学校有责任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基于此,上海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以培养有较厚基础、较宽口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跟上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对应聘者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等的需求变

化,同时也应考虑到部分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索、深造的需求,为它们敞开发展空间和留出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富有求实与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电于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复合型专业,它所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全的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数理根基,能从事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应用与研究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既服务于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考虑部分同学深造的需求。在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上,设定了多个专业方向,并且切实加强了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1)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强数理基础。从2003年开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改授工学学士学位,但基础物理课程和四大力学的授课学时却没有因此而减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保证。

(2)拓宽专业口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措施。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拓宽学科基础成为放宽专业口径的必由之路。鉴于此,计算机基础、电路和信息类系列课程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应加强此类课程的教学;

(3)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系列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模块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专业理论、科学素养、技术和研究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构建了激光技术,光纤光学和信息传输及处理三个系列课程模块。模块系列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逐步删除了那些陈旧的、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传统课程,并通过课程间的优化组合保证了课程的连贯性,通过适当减少学时,突出了课程的小型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学生可以根据人才市场以及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实行分流。

(4)针对目前有探索、深造意愿同学数量的增加,开设了与大型仪器配套的实验课程,保证同学在本科期间接触到大型的科研仪器设备,把本科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5)如何将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层次培养各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背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专业教学中长期探讨的问题。改革后的专业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相对应的实验平台包括:激光技术平台、信息处理平台和光纤光学平台。该平台囊括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几乎全部的课程内实验。基础性实验的内容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基础性实验数目占平台实验数目的50%左右。在基础性必做实验基础上,要求学生选做二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实验项目的能力。实验中,教师提出目标任务,由学生设计实验框图,并在大的平台内选择相关元器件,设计、搭建并调试。创新性实验是针对那些对科研比较有兴趣的同学开设的,不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做,仅供那些有兴趣和潜力的同学选择。创新性实验的选题尽量做到自身的创造性。

三、进一步发展的设想

1、打通专业间课程设置壁垒,开设学科交叉课程

经过多年的优化整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并打通了部分学科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壁垒,但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物理系同学要修3个学分以上、17个学分以下的跨专业选修课,但由于没有对应专业必修课的基础造成部分同学虽然选了跨专业课程却无法修好。现在学科间交叉越来越广泛,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供本专业及物理系其他专业同学选修。由于物理系三个专业具有共同的一级物理学科背景,很多学科基础课是一样的,开设这类课程只需要增加些专业背景知识即可。

2、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06年教育部下文要求各高等院校本科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比例要达到25%,说明国家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类教学.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并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环节中。实践课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便于同学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探索建立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3、开设创新和研修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完善创新培养体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借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之东风,从仪器设备采购上着手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实验平台,多开设些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可以考虑把创新性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定期开设各类创新和研修类课程,邀请学科造诣较深的专家和教授主讲,培养创新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地方性院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实时动态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4):330。

2、潘建斌,陈志伟,贾 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823、林钧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934、李 林,黄桂林,陆静霞,构建和谐的专业课程创新体系与实验系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5、李敏君,王荣芝,杨昕卉,王淑玉,张梅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科技咨询导报,2007(04):123。

6、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曾祥伦,石东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

1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现代测量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8-02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旨在培养既有扎实传统地质学基础,又系统掌握地球探测和信息技术(遥感、地理信息、地球物理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从事与地球探测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分析、模拟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1]。该专业以地球科学、空间信息科学(遥感、地理信息)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为特色,涉及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测量学、资源勘查与开发等)和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等主干学科,各高校根据已有专业基础和专业定位不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2]。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自2006年开设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课程平台包含5部分:通识教育平台(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教育平台(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平台(集中实践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模块及课内试验)、素质拓展平台(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先学习的测量学学科基础课程,其后序相关课程包括:数字图影像处理与分析、地图学、遥感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地球概论等。

一、《现代测量技术》教学目标和特点

1.教学目标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以地球科学、空间信息科学(遥感、地理信息)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为特色,现代测量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需要融合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习及实践教学,让学生充分学习测量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普通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掌握普通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功能、精度和使用方法;同时对测绘的新概念、新技术、新设备能有一定的认识[3]。

2.教学特点

(1)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多、相关学科知识复杂,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讲解大量的概念、公式以及各种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门课程,除板书外,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融合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现代化素材,形象生动的向同学们展示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代测量技术》课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实验两个环节,其中课堂教学32个学时,课堂实验16个学时,根据理论教学进度适时安排课堂实验,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巩固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3)以集中实践教学为补充。《现代测量技术》课程除了有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外,还安排了两周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集中实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内容过多导致学而不精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目前现代化的测量方法、原理以及测量发展的最新趋势。目前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不仅包含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直线定向、误差理论、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数字测图等测绘基本知识,还包括施工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等[3]。这些教学内容是测绘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对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而言,仅仅通过几十个学时的教学来掌握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后续开展测量相关课程也不利。

2.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答疑融合度不够

《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授课基本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保证很好的课堂出勤率和学习状态,但课后的辅导答疑却少有学生能主动参与,而且由于高校教师特有的授课特点,课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也较少,导致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得到解答,最终大部分都不了了之,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实际与实验方案设计存在差异

根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有两周的“全站仪和GPS测量定位”实习,但由于学生基数大、仪器设备有限,因此集中实习效果往往与设想有很大差距。另外,《现代测量技术》集中实习时间均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学期最后两周时间,而这两周又恰好是学期末课程考试的集中时间,因此,很多学生会在集中实习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考试上,而把实习任务草草了事,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实习效果,最终影响对本门课程的综合掌握。

三、教改的思路和方法

1.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删除过时及与专业关系不大的测量知识,融入测量新知识、新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习,讓学生真正掌握测量基本知识,并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2.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传统板书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答疑网络化。首先,将与《现代测量技术》课程相关的图书、网络资源、参考资料、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与学生共享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下也能更多得了解测量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讨论组,授课老师可以利用平台布置课后习题,学生不再提交纸质答案,而是利用平台解答问题,有效提高习题批改率;第三,老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留言,老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解决老师和学生传统的“上课授课、下课无缘”的状态。

3.变更实践教学安排

两周集中实习是《现代测量技术》的重要教学之一环节,因此,应该合理、有效的安排和利用两周的时间。首先,在实习时间上,建议将集中实习时间调整在课程授课的下一学期的前两周,以避开考试高峰周对学生实习心态的影响;其次,在实习内容上,可以根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将集中实习内容适当调整,可以不仅局限于全站仪和GPS测量定位实习,要合理增加水准测量实习部分,让学生对测量学有更为系统性的认识。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现代测量技术教学目标和特点,探讨了目前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新的思路和想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培养和提高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对测量知识的理解力、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武雪玲,牛瑞卿.浅谈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GIS课程的教学[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5):8-10.

[2] 刘喜武.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7,(3):96-99.

[3] 陈琳,娄洪富.现代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41401403)

1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篇十二

专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表现出的对所学专业的认可情绪。专业认同感强的人会坚信自己所学专业有价值、有意义, 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本文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光科专业在校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为切入点, 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分析

(一) 研究对象

以光科专业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问卷形成中, 除基本问题外, 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大一至大四级各年级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71份、61份、72份和67份。问卷分年级进行统计。

(二)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调查主要从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专业选择动机、专业学习环境、专业前景展望、专业坚定性等方面展开。

1. 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问及报考 (选专业、转专业) 之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如何, 各年级均有6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本专业不了解, 30%以上的学生表示略有了解。这实际上是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所填报的专业了解甚少, 对于本专业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以及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都不是很清楚。事实上, 当问及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 目前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时, 各年级依然有15%以上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 即便是大四学生。这说明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专业选择动机。

问卷中提到的动机有:个人兴趣;就业前景;随波逐流;父母亲友的意愿;被迫来到这里等。大三和大四学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是出于个人兴趣, 20%以上的学生是考虑到就业前景, 12%左右的学生是随波逐流选择了本专业。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调查结果为:个人兴趣 (37%;28%) ;就业前景 (5%;23%) ;父母亲友的意愿 (8%;13%) ;被迫来到这里 (27%;30%) 。就专业选择动机来看, 大家都是凭借着一种兴趣和对未来工作的要求来做出选择的, 即大家选择本专业的动机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本专业不是个人意愿, 他们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学习情绪不稳定。对那些由于专业调剂而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 则应给予特别关注。

3. 专业学习环境。

对大三和大四学生问及对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满意程度时, 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实验室的建设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但年级均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认可。由于学校所处的城市不是省会城市或一般大城市,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还是让人满意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所在的城市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发展。

4. 专业前景展望。

调查的问题是“毕业后您是否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对本问题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差异, 选择“愿意”的情况为:55%;43%;68%;45%。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不希望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总的来说, 大家对于专业前景还是看好的。

5. 专业坚定性。

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的问题是“如给您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您是否会继续选择本专业?”对大一和大二学生的问题是“您有转专业的打算吗?”调查表明, 这四个年级依次有30%、42%、54%和79%的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本专业。虽然各年级的情况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 学生的专业坚定性还是不容乐观的。由于没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专业坚定性弱,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有转专业的倾向。当进一步问及“重新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进行学习时, 大部分学生填写的是学校的一些品牌专业。不难看出, 学生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加强入学教育与专业认同感教育的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光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总体偏低, 这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专业建设时间短,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及开放程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省内本专业的就业没有什么优势。专业认同感普遍偏低这一状况, 将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结合与学生所进行的座谈, 若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将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 加强入学教育, 稳定学生情绪, 打造第一印象

新生入校后的入学教育是各高校普遍进行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一般都是学生所在学院安排相应的教育环节。但目前在系或专业这一级别上安排的入学教育较为薄弱。我们认为, 加强系这一级别的入学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系里各专业教师的亲身经历, 从不同角度为学生讲解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专业思想。学院的入学教育使得学生知道他是某一学院的学生, 而系里的入学教育将使得他知道自己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的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面对面的交流, 有助于学生稳定入学后的恐慌茫然情绪, 初步具有一定的专业思想。

(二) 加强对专业学生的“系爱”关怀

目前的新生入学教育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强调“爱校”和“爱院”, 而与此相对应的“校爱”和“院爱”似乎都被忽略。从系这一级别说, 在对学生强调爱自己专业的同时, 系里的各位教师, 也要做好“系爱”工作, 把系里的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呵护。系里每一位教师应对系里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向, 并及时疏导, 突出对本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科导论课是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的课程, 进行专业导论课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教育”手段, 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继续。山东理工大学光科专业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进行过类似的早期教育, 但并没有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 因此, 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学科导论课被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环节中去, 教学效果很好。但也应当看到, 目前对该课程的认识, 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在教学安排上较随意。除了学科导论课, 平时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 请专业教师来给学生讲一讲与专业有关的内容, 分析、预测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学专业, 树立专业信心。在专业思想教育中, 山东理工大学其他学院的一些经验也值得借鉴[2]。

(四)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

专业认同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各个阶段, 专业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将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一是通过实验室平台激发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校园科技活动, 在参与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邀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家介绍本专业当前国际上的研究前沿领域或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景,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使学生对专业充满期待和希望;四是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 既可以从中学到知识, 锻炼能力, 提高素质, 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

(五) 引导学生树立大专业的思想观念

不可避免, 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偏见, 认为某某专业才是真正的好专业。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 不要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 而是让他们逐步建立大专业的思想, 那就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转变。喜欢电的, 可以多学点电子方面的知识;喜欢通信的、喜欢物理的可在所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涉足这些领域。大专业思想与我们一直强调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全相符的。已有的成功实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已毕业的考研学生中, 除了继续本专业学习外, 也有学生考取了诸如通信、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生。

总之, 作为一个新设专业, 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把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过程。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才能不断提高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促进新设专业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受专业外在发展环境、内在教育状况和个人兴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本文基于目前的专业实际, 提出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议, 以促进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认同感,入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孔梅, 陈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去向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1) .

上一篇:关于敬畏自然拒绝野味优秀小学作文下一篇:写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