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

2024-10-24

香料(通用8篇)

1.香料 篇一

复习:

1、食品护色剂的定义与分类

2、食品护色剂的作用原理

3、漂白剂的作用机理

4、常见的漂白剂及其使用 讲授:

第三章 调味增香类食品添加剂

【学习目标】

1、了解调味增香类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原理。

2、理解常见调味增香类食品添加剂的性质。

3、掌握常见调味增香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第一节 食品用香料

香,是食品的几大感官指标之一,它能增加人的心理愉悦感,激发人的食欲。作为加工食品的各种原料,其原有的香气会在加工过程中挥发过半,更何况大部分原料本身就无味,要想靠这些物质产生令人愉快的香气是很难办到的。

因此,人们就用添加香精或香料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

一、香料的来源和分类

1、相关概念

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香精,使食品增香的物质称之为食用香料,也有赋香剂或加香剂、增香剂、得味原料之称,是生产香精的主要原料。

除少数香料外,大多数的香料不能直接(少数直接)、单独作为香精使用。

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由香料、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如,玫瑰香精、茉莉香精等,在生产中直接使用。

2、香料的来源与分类 天然香料(混合物):从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的香料(香料植物及其香料制品,如花椒、胡椒等。

合成香料(单体香料):模拟天然物质合成的,即天然等同物香料。用合成的方式生产的单体香料物质,是生物机体中不存在的物质,即人造香料。

二、天然食品用香料

(一)天然香料的主要制品类型

1、植物原态香料:如花椒、大料、桂皮、生姜、葱、蒜等。

2、精油: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

3、浸膏: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

4、酊剂: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

5、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经过加工的树脂。天然树脂是植物渗出来的萜类化合物,因受空气氧化而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经加工的树脂是指将天然树脂中的精油去除后的制品,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

6、香脂:用精制动、植物油脂吸收鲜花中的芳香成分后得到的油脂。

7、香膏: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膏状物。

8、净油: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得到净油。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

9、香树脂:用烃类溶剂浸提植物树脂类或香膏类物质而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的浓缩萃取物。

10、油树脂:用溶剂萃取天然辛香料,再蒸除溶剂后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或香味的浓缩萃取物。

(二)几种主要的天然香料

1、咖啡酊:具有咖啡的香味和口味。主要用于酒类、软饮料和糕点等。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2、香英兰豆酊:能赋予食品豆香味。主要用于冷饮、糕点、糖果和酒类等。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3、甘草酊:微香,味微甜。除用于食品外,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药。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4、广藿香油:有持久强烈的木香香气、药草香及粉香香气。对于某些香精起定香作用。用于可乐型饮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5、留兰香油:又称薄荷草油。有留兰香的香气,产生特殊风味。可直接用于糖果。

6、甜橙油:具有鲜橙皮香气。可直接用于食品,尤其是高档饮料中,赋予其天然的甜橙香气。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7、柠檬油:有清甜的柠檬香气,味辛辣微苦。主要用于糖果、面包、软饮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8、柚皮油:具有特殊的柚子果香。除用于食品外,烟草和化妆品也用。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9、薄荷油:有强烈的薄荷香气和清凉的微苦味。主要用于糖果、糕点、甜酒、烟草。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0、姜油:有姜的辛辣味,而口感辣味不大。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1、八角茴香油:有大茴香的特征香气。主要用于糖果、酒类、焙烤食品、碳酸饮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2.、肉桂油:具有中国肉桂油的特征香气,味辛香和辣香。与铁接触易变色。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3、月桂叶油:有芳香辛辣的气味,味甜,有一定防霉性能。多用于香肠、罐头、泡菜、调味料。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4、桉叶油:有桉叶素刺激性清凉气味,有杀菌防腐作用。主要用于配制口香糖、香精。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15、薰衣草油:有似薰衣草的清爽香气,味微苦。多用于香品及化妆品香精。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三、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一般不单独用于食品加香,多用于配 制成食用香精后使用。

1、柠檬醛:属于天然等同香料。主要用于配制柠檬、柑橘等果香型香精。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2、香兰素:属于天然等同香料。有类似香荚兰豆香气,微甜。多用于配制香草、巧克力、奶油等类型香精。可直接用于饼干、糕点,用量0.1-0.4%。

3、糠醛:属于天然等同香料。有似谷类、苯甲醛的气味,有焦糖味。多用于配制面包、硬糖、咖啡等热加工香精。

4、苯甲醛:属于天然等同香料。有苦杏仁香气,焦味。多用于配制杏仁、樱桃、果仁等类型香精。

5、丁香酚:属于天然等同香料。具有浓郁的竹麝香气味。多用于配制烟熏火腿、坚果、香辛料等香精。

6、乙基麦芽酚:属于人造香料。有非常甜蜜的持久甜香味,味甜。多用于配制草莓、葡萄、菠萝等类型香精。

7、丁酸异戊酯:属于天然等同香料。具有生梨香气。多用于配制香蕉、菠萝、樱桃等型香精。

8、山楂核烟熏香味料1号、2号:属于人造香料。有浓郁的烟熏香气,兼有鲜咸味感。多用于鱼、肉、禽、豆制品,用于烟熏食品除赋香外还有防腐保鲜功能。

9、苯甲酸苄酯:属于天然等同香料。具有微弱的香脂香气和杏仁气息。多用于配制洋李、樱桃等浆果型香精。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四、香精

香精根据形态主要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性香精和粉末香精四大类。

根据香型可分为果香型香精、酒用香型香精、肉味香精等。

(一)水溶性香精

主要用于饮料、乳制品和糖果。

1、性能:在水中透明溶解或均匀分散,具有轻快的香,耐热性差,易挥发。一般可分为柑橘型香精和酯型水溶性香精。

2、应用:一般采用深褐色玻璃瓶盛装,大包装可用铝桶装,贮存于阴凉处,温度10~30℃。保质期一般1~2年,启封后应尽快用完。

(二)油溶性香精

1.、性能:低温时会发生凝冻现象,耐热性好,留香性能 好,适合于高温操作的食品。

2、应用:主要用于糖果、焙烤食品赋香。

(三)乳化香精

1、性能:为稳定的乳状液体系,不分层。贮存期6~12个 月,过期产品易引起饮料分层、沉淀。不耐热、冷,原料易受氧化。

2、应用:主要用于汽水、冷饮食品赋香,也可用于固体 饮料。

(四)粉末香精 配制方法分为四种:(1)载体与香料混合的粉末香精;

(2)喷雾干燥制成的粉末香精;

(3)薄膜干燥法制成的粉末香精;

(4)微胶囊香精:使用方便,香气释放持久。

主要用于粉状果汁粉、固体饮料、粉末状食 品、调味品、方便食品汤料等。

(五)肉味香精

食品类型香精中最主要的是肉香型和菜肴型香精,主要用于蛋白加香、人造肉及各种汤料、方便食品等。

按市场现状可分为合成肉香精、反应调理型香精、搅和型香精。

按风味分为猪肉香精、鸡肉香精、牛肉香精、羊肉香精、海鲜香精等。

五、香料使用注意事项

(一)香精、香料选用的原则

1、根据消费及食品工业的趋势选择或创造香料和香精。

2、明确需要加香与调香食品的香味成分。

3、避免食用香精、香料与食品成分之间反应。

4、了解各类香精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二)香精、香料的使用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添加时机:如尽可能在加工后期或加热冷却后加,添加时应拌匀,最好一点点慢慢加,减少空气中暴露。

(2)添加顺序应正确:应先加香味较淡的,后加香味浓的。(3)注意香味剂与食品环境的协调 :用前要做预备试验,因为食品原料、其他添加剂、加工过程、人的感觉等因素都会影响香精香料的使用效果。

(4)掌握合适的添加量

小结:

1、香料与香精的定义及其关系

2、食品用香料的分类

3、天然香料主要制品类型及其应用

4、常见的合成香料与香精

5、香料香精的使用注意事项

作业4:

1、什么是香料和香精?其关系如何?

2、你平时接触过的食品中用过哪些香料或香精?请举例说明。

2.香料 篇二

谢馥春香粉铺由谢宏业于道光十年 (1830年) 创建, 该铺取名“谢馥春”, 既象征香气馥郁之妙, 又有春光永驻之意。第四代传承人谢箴斋将其推向顶峰, 1915年谢馥春推出香粉、香件斩获巴拿马银奖,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 牢固树立了当时国际品牌地位。1956年公私合营, 谢馥春与其他十四家香粉铺合并成立了“扬州谢馥春香粉厂”, 并成为扬州香粉的唯一代表。扬州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谢馥春“香、粉、油”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商业联合会暨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表彰为“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天下香料”为何莫如扬州?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水土所宜, 人力莫能强也”

1、地理环境

扬州位于江苏中部, 东接盐通, 西连金陵, 南临长江, 北依徐淮,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水网密布, 水质纯清, 是水陆交通枢纽, 古代国际港口、大都市, 这就为扬州香粉的原料运输采购和香粉产品输出提供了便利。自大禹治水后扬州因“州界多水, 水扬波”而得名。扬州气候适宜, 四季分明, 空气湿润, 属亚热带气候, 这里风景秀丽, 钟灵毓秀, 特产丰饶, 饮食恬淡, 最宜人居。

2、人文环境

扬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 2500年的建城史, 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商贾云集, 人文荟萃, 为历朝历代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八世纪起, 一千多年间, 扬州被称为“江淮之间, 广陵大镇, 富甲天下”, 唐时就有“扬一益二”之美誉, 明清时期, 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因此, 引得多少达官显要、墨客骚人云集扬州, 灯红酒绿, 笙歌不息, 这也引起了艺界名媛、青楼名艳等大批美女蜂拥而来。当时的扬州称得上是一个黄金白银、才子佳人堆砌而成的城市。清代著名戏剧家孔尚任诗云:“东南繁华扬州起, 水陆物产盛罗绮。”[1,2,3,4]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扬州文化。

三、技艺精湛, 融入中医之道

扬州香粉制作技艺是一种从鲜花中采撷香气, 注入原粉、油料, 辅以中药等其他材料, 从而制成香粉、梳头油、香件、胭脂等古典化妆品的特殊技艺。

创立于明嘉靖年间的戴春林香粉铺, 凭借中医世家的出身, 独创了“焖缸三年地藏法”、“水浸炼木甄提浓法”、“碓粉水洗沉淀法”等香粉制作工艺。[5]清康乾年间的张元书制造“状元香”红遍大江南北, 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从扬州大运河北上, 进奉一柱状元香, 讨个好彩头, 如意又吉祥。创建于嘉道年间的薛天锡的香粉行销京城, 谓之“京货”、“官粉”、“京粉”。

其中的佼佼者谢馥春主要工艺流程有“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先露后窨”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可细分若干环节, 又因所制品种不同而各有千秋。一些关键技艺如调配、搓捏、压制、脱模、烧炼、炮制等, 需要操作者凭手上功夫和用心去观察、揣摩、感悟。

扬州香粉制作选料十分讲究, 崇尚“天人合一”理念, 采撷鲜花, 适时择地, 聚天地之气, 汲花之灵性;选择配料, 取物之精华。如据姚可成《食物本草》说扬州香粉在使用菜籽油时, 注重菜籽油“敷头, 可令发长黑。”的特点, 在每年夏至节令后开始收购。一般食用油采用炒籽榨油, 而梳头油则采用晒籽榨油, 晒籽出油率较低, 但成色嫩而滑腻。

四、世代传承, 脉络顺序清晰

汉、隋、唐、宋、元年代, 扬州均有美妆用品问世, 从未间断, 其制作艺人因在封建社会中身份低微, 名录均不见载入史册, 且年代久远而无从查考。

1、戴春林、薛天锡、张元书———扬州香粉之佼佼者

创立于明嘉靖年间的戴春林香粉铺, 其香粉曾作贡粉享誉京城, 曹雪芹《红楼梦》中有一段对戴春林香货真名实例的描述:“这是紫茉莉花种, 研碎了兑上香料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 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 拍在面上也容易匀净, 且能润泽, 不像别的粉涩滞。”可见戴氏香货, 制作技艺独特, 名不虚传。清康乾年间的张元书以“状元香”而闻名全国。创建于嘉道年间的薛天锡的香粉行销京城。他们经营的香粉铺均延续百年以上, 其传承活动均于家族内进行, 或有师徒传承, 却无详细记载。

2、谢馥春———扬州香粉之集大成者

谢馥春为扬州香粉业的后起之秀, 其制作技艺一脉相承于戴春林、张元书, 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谢馥春香粉的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香”有棒香 (藏香、白芸香等) 、薰香 (又称衣香) 、焚香 (香末、香饼) 以及香件 (又称“文雅佩玩”) 等。“粉”指香粉, 有块状、珠状、粉状以及鸭蛋香粉, 上品有百花香粉、玉容香粉;“油”即梳头油, 有桂花头油、冰麝头油等。[6]谢馥春香粉制作技艺184年来一直沿袭着家族、师徒传承方式, 传承脉络比较清晰, 迄今已有七代技艺传承人。

五、《香谱》与扬州的不解之缘

笔者在整理档案资料、研读中国古典《香谱》书籍时, 发现了学者们未曾引起注意的两大重要线索:一是宋陈敬所撰《新纂香谱》曾藏书于扬州“二马”小玲珑山;二是《香乘》撰书人是明朝年间的扬州人周嘉胄, 《香谱》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又为“天下香料莫如扬州”做了最好的诠释。

1、《新纂香谱》曾藏书于扬州小玲珑山

小玲珑山馆为清雍正扬州马曰璐室名, 与兄马曰琯时称“扬州二马馆”, 位于东关街街南书屋与谢馥春为邻, 小玲珑山馆内建有丛书楼, 藏书百橱, 积十余万卷。《陈代香谱》自元代刊刻以来, 历经传抄与重雕, 今传各本均有优劣与缺失, 主要有四库本《陈代香谱》四卷与适园丛书、铁琴铜剑楼收藏《新纂香谱》二卷抄本。铁琴铜剑楼所藏《新纂香谱》, 此钞本来源十分清楚, 谓:“宋陈敬撰, 原书四卷, 此存卷一卷二……旧为文瑞楼藏本, 从小玲珑山馆马氏假得钞者, 当时已非全帙矣。”[7]

2、《香乘》编撰者是明朝年间扬州人周嘉胄

明朝收藏家周嘉胄, 字江左 (1582年-1658年) , 扬州人, 约嘉靖、万历年间人, 擅长装裱等工艺, 著有《装潢志》一书, 但他潜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香乘》一书, 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这本书乃是中国香学文化集大成者, 其贡献远超其所著的《装潢志》之上, 李维桢为之作序, 崇祯辛巳 (1641年) 刊成。《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殚二十余年之力, 为《香乘》一书, 采摭极博, 谈香事者必以是书称首焉。”[8]笔者多次前往扬州档案馆、图书馆, 试图从明清地方志、图书里查阅到周嘉胄的有关生平介绍, 结果了无收获。目前只能从自序里了解他的一些情况, 他在《香乘》序中云:“……少时尝为此书, 鸠集一十三卷时欲命梓, 殊欺挂漏, 乃复穷搜遍辑, 积有年月, 通得二十八卷。”正如《钦定四库全书》评价的:“品赏诸法, 旁征博引, 在《香乘》中, 周嘉胄搜罗了三百余种香料, 凡有关香药的名品以及各种香疗方法一应俱全, 可谓迨尽。”该书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笔记小说大观》等书籍。[9]

3、扬州香粉技艺融入《香谱》之实证

由于年代久远, 扬州香粉与《香谱》的直接关联已无从考证, 史书资料亦无记载, 这与明朝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有极大关系, 各香粉铺孤军奋战, 独自钻研、创新, 并形成独家的祖传制香秘籍, 秘不示人, 但扬州香粉技艺中融入《香谱》可窥一斑。经典技艺中的焖缸地藏、水浸提浓、水洗沉淀、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先露后窨等技艺及产品香囊、香珠、香佩、香粉、头油等, 在《新纂香谱》、《香乘》中可以找到制作方法和参考依据。《新纂香谱》的《卷一》有:合香、窨香、收香、熏香等, 《卷二》:窨湿香、傅身香粉、香发木樨 (桂花) 油、孙廉访木樨香珠等。[10]《香乘》的《卷十》香事分类 (下) 中有:香奁、香如意、香囊、香兽等, 《卷十九》:熏衣香、涂傅之香、和香粉、利汗红粉香、香发木樨香油 (事林) 、合香泽法、香粉、面脂香、八白香 (金章宗宫中洗面散) 等, 《卷二十》香属:香珠制作等。

4、“崔家”———扬州香粉第一家

提起扬州香粉, 学者们一致认为有记载的应是创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戴春林, 并称为中华香粉之鼻祖。笔者研读《香乘》后发现, 扬州香粉制作最早的当数扬州崔家。周嘉胄《香乘》卷二十四卷《墨娥小录香谱》里就有“扬州崔家方”字样, 这说明当时扬州崔家的香粉制作就很有名气了。可惜除此字样外, 别无详细记录, 但作为记载, 崔家应是扬州香粉第一家。

综上所述, 扬州香粉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 她循中医之道, 故有美颜、香体、健身的妙用;她创造出清新淡雅、经久散发的各种鲜花芬芳, 使人感到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她具有鲜明的扬州地域文化特征;她传承有序, 脉络顺序清晰, 香飘百年并有所创新, 笔者认为《香谱》与扬州的香料制作有不解之缘, “天下香料莫如扬州”。

摘要:扬州由于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 在香粉制造过程中, 技艺精湛, 融入中医之道, 选料讲究, 取物之精华, 世代传承, 脉络顺序清晰。本文还发现了《香乘》与扬州的不解之缘, 使得“天下香料, 莫如扬州”的美誉有了历史根源。因此, 自古以来就有“苏州胭脂扬州香粉”之说。本文创新点在于, 基本理清了扬州香业的历史源头。

关键词:香料制造,扬州香粉

参考文献

[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2]民国15年江都县续志.

[3]扬州广播电视台.“扬州美女”四大来源.

[4]曹永森.扬州风俗.

[5]清孙兆溎.片玉山房花笺录.

[6]谢崇光回忆录.百年老店谢馥春.

[7]刘静敏.《陈氏香谱》版本考述.

[8]百度百科.周嘉胄人物简介.

[9]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香乘.

3.香料新来源 篇三

瑞士Firmenich SA公司的研究小组在对从人类腋窝提取的细菌进行实验时发现,不同菌种制造不同的气味,因此,生活在人体的菌种创造出各异的体味。研究者借助先进的化学分析设备,并靠香水调配师训练有素的鼻子筛选和研究汗液的分解产物,发现它至少含有8种所谓的“氨磺酰—醇”。其化学特征是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硫醇基。其中之一的化学式已得到确认。它在汗液中的浓度极低,在每10亿单位溶液中仅有4单位(4ppb)。

这种化合物的分子有2种空间排列形式——它们的气味有显著差异。一种排列的分子有汗味和洋葱味,另一种则散发水果芳香和葡萄柚的气味。专家称,在由溶血葡萄球菌分解的汗液中,前后两种分子的比例为3比1。

瑞士吉沃丹公司的研究小组也报告腋窝汗液中含有上述化合物。此外,他们还发现了结构相近并有刺鼻气味的另外3种“氨磺酰—醇”。

瑞士吉沃丹公司已将其中之一作为洋葱味和肉味食用香精的可用成分申报了专利,而另一种作为西番莲子和卡百内葡萄酒所含的香料已为人所知。

4.香料 篇四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GB 2760修订意见 香料部分

建议从GB 2760中删除食用香料部分,建立独立的食用香料管理标准,对食用香料进行区分管理;同时,在香料管理标准对将食用香料列表中的注解内容,作为独立章节实施管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以及为了生产加工工艺的需要,直接加入食品而实现特定的功能。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必须结合其在所使用的食品类别的用量和人群暴露量,逐一评估其安全性,制定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统一编制International Numbering System(INS)代码,规定其在某一特定食品类别上的最大使用量。

食品用香料是为了改变、改善食品的香气或者味道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绝大部分食品用香料(>85%)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配置成香精是重现或者增强某种天然存在的食品的味道。基于食品用香料的人群暴露量非常低,其安全评估是结合化学特性,毒理学特性和人群暴露量估算的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的评估,而不需要逐一评估,也不需要制定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也没有International Numbering System(INS)代码。

一般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与食品用香料(Flavorings),在使用和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法规的规定和管理模式上也应有区别。故建议我国在法规的规定和管理模式上,把一般的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与食品用香料(Flavorings)区别对待,区分管理。具体管理方式建议如下:

1.建立“食品用香料使用标准”,对食用香料进行单独管理; 2.食用香料的审批方式、审批程序,保持现有方案不变;

3.加强香料标准制订,主要针对量大面广的香料,但没必要对所有香料品种都制订标准,以节约管理成本;

4.在行业内加强标准宣贯,规范与强化行业内对食用香料使用安全管理。将食用香料区别管理的优点:

1.有利于广大民众对食用香料的了解,避免给民众造成不必要的与误解与食品安全方面的恐慌;

2.有利于政府监管人员准确认识食用香料,实现对食用香料的合适监管; 3.有利于实现香料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海食品添加剂协会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区别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一般的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与食品用香料(Flavorings),在使用和安全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法规的规定和管理模式上区别对待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并且“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所有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般的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用香料)都需要经过安全评估,方可根据要求使用。

但是,所有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剂都列入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会给非食品从业者造成很大的误解,比如一般的食品添加剂都有CNS(或者INS)编码,都规定了在不同食品类别下的最高使用量,而食品用香料却只是两个食品用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名单另外,绝大部分一般的食品添加剂目前都已经制定了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食品用香料由于其特殊性和种类较多,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产品有产品的国家标准。由此,也易被不了解情况的新闻媒体记者,编辑如“不明不白的白酒”类食品安全恐慌;

把一般的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用香料区别开来,把食品用香料从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单列出来,并不会改变食品用香料的准入条件。即依然“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并且对其“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标准上,用另外一个关于食品用香料的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名单,同时把食品用香料相关的使用原则、质量规格标准和其他一些规范性的要求,放在这个标准中。对这两种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略加区别,从管理上也更方便,主管部门可以把精力放在老百姓真正关心,也确有可能滥用的一些食品添加剂上。

附:食品用香料的特点与国际通行做法

上海食品添加剂协会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食品用香料的特点

1、食用香料品种繁多,大多天然存在于人类消费的食品中。目前人们已从各类食品中发现有在的风味物质达1万余种,且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分析技术的进步,新的食用香料还会大量涌现。由于受使用量和经济性方面制约,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食品香料只有约2800余种,其允许使用的数目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2、食品香料同系物众多。所谓同系物是指结构上完全类似的系列产物。如果一个食品中含有乙醇、丙醇和丁醇,同时含有乙酸、丙酸和丁酸,那么它很可能同时含有9种酯类,这9种酯类在结构上只有微细差别,香味上也有微细差别,但是它们那一个都不能缺少,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可能无法构成某一食品和谐的特征风味。由于它们是同系物,往往从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毒理学资料,可推断其他同系物的毒理学性质,而不必要对每个同系物都一一进行试验(国际普遍采用这种方法)。

3、食用香料用量极度低。尽管目前使用的食用香料已达2800余种,但除个别用量较大的外,极大多数(>80%)用量在ppm级,甚至于ppb级。众所周知,评价一个化合物安全不安全,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暴露量(Exposure)。对于用量很小的化合物,即使其急性口服毒性(LD50)很大,也不一定是不安全的。食用香料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大多数小于其天然存在量。即使人们不吃添加了食用香精的食品,事实上人们也天天在吃天然存在的食用香料。

4、食用香料是一种自我限量的食品添加剂。这一点很易理解,食品的风味浓淡要适度才能为消费者接受,过量使用食品香精的食品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因此人们不必像关心防腐剂、色素等那样来担心食用香精的超量使用问题。

由于食用香料上述的特殊性便引出了食用香料立法管理的特殊性,与一般食品添加剂的区别对待。

上海食品添加剂协会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国际通行做法

1.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JECFA现有香料品种约 种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95年制定了一般食品添加剂的标准,CAC CODEX STAN 192-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该标准规定了各种食品添加剂在各食品类别中的最高用量,JECFA对每个添加剂的安全性逐一评估,制定规格和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统一编制International Numbering System(INS)代码。

直到2008年,CAC才制定食品用香料香精的标准CAC CODEX GL 66-2008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Flavorings。最初JECFA也与评价一般食品添加剂一样评估香料,但是,由于食用香料品种太多,从人力物力上来说不可能对每种食用香料加以评价,只能根据用量和从分子结构上可能预见的毒性等来确定优先评价的次序,从2002年开始JECFA对食品香料的安全评价采用与其他大宗食品添加剂不同的按照化学结构组的评价方法,并不断加以完善(JECFA的有关文件)。

2.美国FDA FEMA GRAS现有香料品种2715种。

自1958年开始,美国根据新的食品法将食品香料列入食品添加剂范围,并进行立法管理。最初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直接参与法规的制订和管理,他们根据人们长期的使用经验和部分毒理学资料,将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列入联邦法规21CFRξ172和21CFRξ182节的有关章节,当时他们仅将香料分为天然和合成香料两大类。在法规的第二部分共列入约1200种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对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未作规定。确定了用“肯定表”(Positive List)的形式为食用香料立法,即只允许使用列表中的食用香料,而不得使用表以外的其他香料。但后来FDA发现新的食用香料层出不穷,用量又是那么小,靠国家机构来从事食用香料立法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一任务随之落到了美国FEMA(Flavor and Extract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头上。

所以在美国,一般食品添加剂的评价还是FDA,而食品用香料的评价是通过FEMA管理,FDA认可并接受其评价结果。

上海食品添加剂协会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3.欧盟

欧盟当前香料品种:约2500种

欧洲一般食品添加剂的法规,自1988年制定了89/107/EEC,在2008年被Regulation EC 1333/2008替代。2012年10月1日,欧盟正式公布了欧盟食品用香料和资源材料清单(Regulation(EU)No 872/2012),将其作为Regulation(EC)No 1334/2008的附录I的内容。该清单于10月22日起生效,将于2013年4月22日起实施。清单共收录2500多个已完成评估和正在评估(需要限期补充科学数据)的食品用香料(包括合成香料和天然单体香料)。

欧盟对香料香精的法规是1988年的“关于香料香精在食品中的使用及其制备的原料的法规”(88/388/EEC)。2008年欧盟发布了EC No.1334/2008“关于食用香料香精和某些具有香味性质的食品原料在食品中和食品上的应用,并对理事会法规EEC No.160/91、法规EC No.2232/96和EC No.110/2008及指令2000/13/EEC的修正”代替88/388/EEC。

目前ESFA负责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香料的安全评价,其评价方法类似于JECFA,一般的食品添加剂逐一评价,而食品用香料是化学结构组的评价方法。

4.日本

合成香料品种:约3000 种;

用于制造天然香料的原材料:600多种。

日本最早于1947年由厚生省公布食品卫生法,并对食品中所用化学品确定了认定制度。1957年出版的第一版食品添加物公定书,是第一部添加剂法规,现在有效版本是第8版。日本,对食品添加剂分为指定添加物、既存添加物、天然香料与一般饮食物添加物四大类别。

天然香料管理方面,仅对可用于制造天然香料来源动植物材料发布列表,不属于被指定范畴,归属在食品添加剂中四大类中的独立一类。

合成香料包含在指定添加剂物列表内作为指定添加物。依据合成香料化合物分子结构、官能基团等在指定列表内,合成香料以类(或及其衍生物)(如酯类、醚类、酮类、脂肪族醇类等)表示。最新发布的指定列表中18类(或及衍生物)所包含品种,在 2012年12月3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指定添加剂列表中18项类或及其衍生物LIST”。

对食用香料的评价,目前日本已倾向接受IOFI和JECFA的规定,食用香

上海食品添加剂协会

关于GB 2760的修订意见汇总

料法规正实现逐步国际化。日本香料协会(JFEMA)对日本香料行业的自律,对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5.香料 篇五

编者按

随着行业中式卷烟的发展、卷烟品牌集中度的提高和卷烟降焦工作的推进,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被提到了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今年,“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作为行业重点攻关项目被列入了国家局XX年科技开发计划。

11月6日至7日,由国家局科教司组织、郑州烟草研究院主持的“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郑州烟草研究院、云南烟草研究院和云南瑞升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项目承担单位,XX、上海、XX、将军、XX、常德、淮阴、新郑、龙岩等9家协作单位和9家特邀单位的代表共计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被提上行业发展议程。11月27日至28日,XX年卷烟调香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郑州烟草研究院、云南烟草研究院等来自国内外的调香专家再次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卷烟调香技术相关问题。

“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项目主要是对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进行全面攻关研究。项目第一批计划包括“香料单体在卷烟中的作用评价方法研究”、“代表性香料单体转移行为研究”和“低焦油卷烟香味补偿技术研究” 3个课题,着重期望首先在烟用香精香料技术基础和行业调香技术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明后年计划在香味物质致香机理、香味成因和香精香料技术检验体系等香料学科基础研究领域重点布局研究。

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核心技术,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之所以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是因为香精香料技术对中式卷烟尤其是对低焦油中式卷烟风格特征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卷烟品牌集中度的大幅提高,这种作用发挥得正常与否将会影响到行业品牌乃至企业的运行安全性。鉴于此,本版自本期开始,将陆续刊发有关香精香料技术探讨性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镜头回放

XX年1月,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携8位正副司长到郑州烟草研究院视察工作时,语重心长地对科研人员说,摆在中国烟草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体竞争实力,保持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在一些企业开发卷烟产品完全委托出去,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很不利。姜局长此番话至今想来仍是振聋发聩,既是对全行业敲响的警钟,更使行业科研工作者感受到强烈的责任与压力。今年以来,姜局长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香精香料是战略问题的思想,香精香料技术作为形成中式卷烟品质特点、打造中式卷烟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理应成为行业 关注的焦点。姜局长对烟草科技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给予的关注可见一斑,对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的重视可见一斑,对香精香料研究给予的期望可见一斑。

对于香精香料的研究而言,无论是烟草还是化妆品、食品、饮料等等,凡是涉及香精香料的,似乎都很神秘。再加上销售过程中灵活的促销手段,使得香精香料问题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香精香料之所以给人以神秘感,除了经济的、贸易的、加之人为设置壁垒的原因外,归根结底,是因为烟草行业以往对烟用香精香料研究甚少,知之甚少。因此,真正解决烟用香精香料核心技术问题,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用技术的手段,从系统研究、点滴积累入手。

点击现状

要实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香精香料的问题,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香精香料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在烟用香精香料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形成中式卷烟香气和吃味特征作出了贡献。但是,无论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是从满足中式卷烟发展的需要来看,以往的烟用香精香料技术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目前的研究和推广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香精香料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对香料缺乏系统研究。比如,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香精香料质量与风格的技术平台;对香原料及其同系物的性质掌握不足、不准等等。

2.可供选择的香原料品种不够丰富。香原料合成和天然香原料提取技术研究严重不足,基本停留在一般常用香料的合成和常规提取方式的层面。即使一些研究单位对高端香料进行了研究开发,但基本处于实验室规模,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3.卷烟企业缺乏烟用香精香料方面的技术人才。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我们烟草行业未能有效掌握烟用香精香料核心技术,过度依赖香精企业,一旦香精企业或其产品有所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国内品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而对烟草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

把握战略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未来烟用香精香料的研发应在三个大的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基础性、规律性研究,包括对香料单体在卷烟中的作用及在卷烟中的转移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卷烟风格特征及消费需求研究等等。二是香精香料应用技术突破,即低焦油卷烟香味补偿技术、分类加料技术以及卷烟保润、增香、提高舒适性等方面的研发。三是在加香加料方式上的探索,即除了在常规的烟叶和烟丝上施加香精香料外,还应对滤嘴、盘纸以及小包等加香加料方式进行探索研究。

要实现技术方面的三大突破,需要科研院所、重点卷烟企业和香精香料企业等多个层面的力量协同作战,资源共 享,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实现技术突破,构建行业香精香料技术支撑体系。

——要在郑州院、云南院建设开放性的烟用香精香料重点实验室,重点投资,重点装备,重点培养科研人才,进行烟用香精香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对行业烟用香精香料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并逐步把重点实验室建成烟草行业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

——要借助行业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重点开展烟草香料科学的学科建设,在烟叶、卷烟以及香精的香味特征的香味物质的致香成因、香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中国烟草行业的香料自主知识产权。

——要重点扶持并加强重点骨干企业技术中心烟用香精香料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烟草行业烟用香精香料技术开发体系;针对卷烟产品侧重于开展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烟用香精香料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建立香精香料质量风格评价体系和香精香料质量检验体系;逐步培养企业的香精香料专业人才。

——要鼓励香精香料企业积极参与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技术体系建设,重点开展高端合成香料和特色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丰富烟用香原料的品种,满足中式 卷烟特色风格对香原料的需求。同时逐步摆脱对国外香精香料技术的过度依赖,真正成为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技术支撑体系的一个重要层面。

构建平台

要实现“满足中式卷烟的发展需要,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式卷烟的香精香料核心技术体系”的总体目标,需要建立三个平台,即人才平台、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人才平台是指行业要拥有一批能够进行卷烟叶组配方、会调香的掌握专有技术的顶尖人才;技术平台是指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精香料核心技术;产品平台是指由烟草行业掌握专有技术的顶尖人才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香精香料核心技术开发出相关卷烟产品,从而使我国烟草行业把烟用香精香料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的启动,走出了三大技术突破的第一步,一些具体研究内容已列入项目实施计划之中;走出了多层次联合的第一步,研究单位、卷烟企业及技术中心、香料企业坐在了同一个圆桌旁,分配任务,落实分工;也走出了构建三个平台的第一步,在项目启动会上,与会专家们对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技术细节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有精辟的阐述,有深刻的分析,有经验之谈,也有一些质疑。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专家思想的沟通,为研究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也正是这些专家智慧的传递,使研究方案和技术细节更趋完善。

战术研究

中式卷烟香精香料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满足中国广大卷烟消费者对卷烟的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等方面的要求为目标,提高卷烟的品质,提升加香加料技术的针对性和可控性水平,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式卷烟的香精香料核心技术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应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1.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开展国内外烟叶和卷烟的香味特征研究,掌握不同品质、不同风格的烟叶和卷烟的香味特征,找出中式卷烟香味特征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2.开展香料单体在卷烟中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建立香料单体在卷烟中的评价体系。研究代表性香料单体在卷烟中的作用阈值,在卷烟主流烟气、侧流烟气和滤嘴中的转移行为规律;实现对香料单体的理性掌握。

3.开展香味前体的热裂解机理研究,准确把握香味前体在燃吸过程中的致香行为,提高香料的利用率,以适应低焦油及超低焦油卷烟发展对加香加料的质量和精度的要求。

4.开展新型烟用香原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重要烟用合成香料特别是与香味特征有关的重要高档合成香料进行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应用研究;利用一些新型的加工方式开发 天然香原料新品种,以丰富烟用香原料资源。

5.开展香精香料技术与原料、工艺以及产品内在质量的相关性系统研究,重点对低焦油卷烟的香味补偿技术以及对卷烟滤嘴、卷烟盘纸和铝箔纸等加香方式,对不同方式的适用对象、香料选择以及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进行研究。

6.香料 篇六

一、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

(一)各级政府重视,组织领导有力

去年

8月,我市召开香料烟工作会议后,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及香料烟公司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明确了主要领导抓主导产业的组织格局,把任务下达并层层分解到各乡、村及村民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了香料烟生产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香料烟育苗、大田移栽和田间管理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烟区,调研指导香料烟生产工作,各种烟县(区)主要领导、种烟乡(镇)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加强督促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是在香料烟移栽和大田生长期间(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我市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自然灾害,给全市香料烟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灾烟区一线调查旱情、掌握受灾情况,从全市“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战略发展高度,对抗旱工作提出指导意见。1月20日和3月8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抗旱工作专题动员大会上,两次对香料烟抗旱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区)和香料烟公司积极抗灾自救,及时召开抗旱专题工作会议,加大资金投入,抽调大批人员驻村抗旱,分片包干、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千方百计确保烟叶收成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前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市下达香料烟种植面积9.37万亩,收购烟叶26万担(香料烟25万担、红土晒烟1万担)。其中:隆阳区下达任务4.07万亩(含红土晒烟0.47万亩),收购11.8万担(含红土晒烟0.8万担),昌宁县4.2万亩,收购11万担,龙陵县1.0万亩,收购3.0万担,施甸县下达任务0.1万亩,收购0.2万担。

全市4县(区)10个乡(镇)实际完成香料烟和红土晒烟种植面积8.46万亩,完成下达任务的90.3%。其中:隆阳区3.8万亩,完成下达面积的91%;昌宁县3.54万亩,完成下达面积的84.1%;龙陵县1.12万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12%。

(三)产前投入到位,调动烟农积极性

一是加大产前投入。今年香料烟公司共投入资金547.7万元。其中:育苗补贴242.7万元;霜冻灾害补贴51万元;肥料补贴119.2万元;发放遮阴麻片运输费用36万元;病虫害防治补贴85.9万元;机耕补贴12.9万元;二是全力组织抗旱保产。各级政府和公司筹措资金395.3万元,投入人力45526人次,启动泵站3处,机动抗旱设备210套,机动运水车辆260辆,抗旱用电500度,抗旱用油3.78吨。通过全市采取一切抗旱引水措施,帮助烟农抗旱育苗、抗旱保苗、抗旱促长、抗旱调制等工作,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切实维护了烟农的利益,保护了烟农种烟的积极性。

(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有成效

一是持续加强基础建设,在大旱之年发挥重大作用。五年以来,在省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全市共投入烟叶基础设施资金2.74亿元,受益面积22.2万亩。其中:烟水配套工程1.38亿元,受益面积15.9万亩;标准化钢架晾房投资1.36亿元,制作发放钢架12.46万座,受益面积6.32万亩,惠及烟农2.5万户,按今年种植面积计算,已达到每亩配套1.7座。大大改善了烟叶生产调制条件,并在特大干旱之年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抗旱移栽,抗旱保苗,大田期间烟田灌水和烟叶调制加湿等问题,为今年完成香料烟生产、收购任务起到了重大作用,大部分烟株整体长势依然较好,亩产2.7担以上的一、二类长势烟株占总数的78.5%;标准化调制晾房的大面积推广,调温度保湿度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示,特别有利于调制出黄烟。本产季公司投入烟叶基础建设资金2114.71万元,其中:投资烟水工程536.23万元,建设项目72件,受益农户0.5万户,受益面积0.73万亩;投资标准化钢架调制棚707.12万元,制作发放钢架棚1万座,受益面积0.5万亩,受益农户0.3万户;农机补贴投资500万元,补贴穿烟机9143台、切丝机50台。

7.卷烟厂糖、香料厨房系统简介 篇七

卷烟厂糖、香料厨房系统由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功能是在确保实现糖料、香料调制、储存和输送的基本功能基础上, 对生产中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数据管理, 并通过Ethernet完成系统与制丝线工业以太网的挂接, 实现系统与其他站的PLC和上位机系统的数据和信息通讯。

二、保证系统精度和质量的方法

(1) 采用悬浮式静态称重方式检测罐内料液重量。糖、香料厨房内所有工艺罐 (纯净水和热水罐除外) 都装有称重传感器, 用于检测罐内料液的重量, 为减少计量误差, 称重传感器尽量靠筒身底部安装, 与其他重量检测方式相比, 具有精度高、“零漂”小、稳定性好 (受温度的影响小) 、标定方便 (无需专用仪表) 等优点。重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选用具有ProfibusD p接口的重量仪表, 传感器的“零点校准”、“量程校准”等功能可通过程序执行, 在监控机上进行操作。为保证所有称重传感器的精度, 我公司和传感器供应商经过多次探讨, 联合开发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安装方式, 确保悬浮式静态称重系统计量准确、稳定可靠。

(2) 料液配制时, 各原料由高精度电子秤 (具有Profibus-Dp接口) 人工计量。操作员根据控制系统提示, 按顺序进行称量, 每完成一次, 在监控画面上按键进行确认, 这样人工称量的每一个值都被计入监控计算机数据库, 形成原料耗用报表, 作为数据统计和管理, 并且当称量值与提示值不相符时, 控制系统给出报警信息, 可有效防止操作工的误操作。

(3) 在系统管路设计上应遵循“无死区”原则, 对管路管径、长度、走向进行优化设计, 使共用管道部分最短, 并设计自动吹扫清洗系统, 使计量后的料液尽可能多的流入所要输送的罐内, 确保罐底无剩料和管道内无余料, 以提高料液配制精度。

(4) 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罐都装有冷凝水自动排空装置 (设置破真空阀) , 以减少由于冷凝水在罐夹层内排放不完全对称重精度的影响。

(5) 罐与管道之间采用“软连接”方式, 软管采用食品级硅胶管, 确保悬浮式静态称重系统的准确无误。

(6) 糖、香料调制时, 采用变频调速机械搅拌器, 搅拌速度可根据工艺要求自动调节, 并采用正、反双向搅拌, 确保罐内溶液不会按一个方向运行形成旋涡, 能够加速原料的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提高料液配制质量, 减少料液沉淀。

(7) 现场加香、加料计量选用单直管质量流量计检测, 其计量不受介质密度、温度的影响, 并具有Profibus-Dp接口, 标称精度达到0.2%。

三、系统的自动化

操作员只需对上级生产计划部门或车间中控下达本班生产任务指令进行输入和确认, 控制系统自动运行, 整个生产过程的料液调制、加热、保温、搅拌混合、出料、清洗及余料回收等工艺过程, 都将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自动完成。

料液配制前, 系统能够将生产任务 (从M E S或制丝中控接收的当班各个施加点的牌号和产量) , 根据事先录入的配方表, 自动分解成所需配制料液的种类和重量, 并且根据当前储存罐中成品糖香料的储备情况提出所缺的成品料液, 通过检索配方表, 将这些需配制的成品料液进一步分解, 提供所需原料的名称和重量, 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原料准备。

料液配制时, 操作人员选定需配制料液的名称和重量, 系统按事先录入的配方表在触摸屏上按序提醒操作人员需称量料液的名称和重量, 原料经人工称量后, 按“确认”键, 通过气泵将原料抽吸至调制罐进行成品的配制, 所有称量值都将记录至数据库, 形成原料耗用报表。

成品糖香料向现场发送时, 系统能够根据现场的生产牌号、要料信号, 自动进行“牌号比对” (生产牌号和储存罐料液必须相同, 才可出料) , 并自动选择相应出料储存罐 (同牌号罐遵循“先进先出”) 向现场各生产点发送料液, 生产完毕后, 自动回收管路余料。

四、系统的数据和信息管理

糖香料厨房系统通过以太网与全厂信息管理系统相连,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既可以接收生产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 又可以将糖香料厨房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然后通过自身数据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 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最后将相关数据和信息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 以实现生产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 为企业及时了解生产过程、制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五、系统的信号连锁和信息交换

采用网络和硬件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信号连锁和信息交换, 对于重要的启/停信号两种方式都具备, 对于数据和相关信息由于硬件连锁难以进行, 则采用网络的形式, 为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准确, 通过特定的程序对网路进行监控。

六、系统的操作和监控界面

在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 遵循“人性化”原则, 并参照Windows操作系统的风格, 充分利用监控软件本身的特点和计算机图形技术, 开发一套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人机界面系统, 通过人机界面可全面监视、操作和控制整个系统。

七、保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

(1) 设备所用的执行器件和控制器件均选用经过多次实践证明可靠性好、运行稳定的品牌器件。

(2) 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安装过程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酒精存放间按防爆区设计。系统中具有压力的管路 (如蒸汽、压缩空气管路) 均安装压力检测传感器, 通过控制系统对压力自动检测, 使其超压自动报警, 同时在这些管路上安装安全阀, 超压时能自动卸压;系统中的所有罐体都具有液位检测和超高位报警功能, 具有加热和保温的罐体还具备温度超标报警功能;电机具有过载报警信号, 控制软件根据这些信号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连锁和质量连锁控制系统, 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减小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物料损失。

(3) 系统中关键位置的阀门都装有位置检测开关, 这些到位信号参与程序控制, 在检测到任何一个阀门出现异常状态时, 与之相关的动作都停止, 并且自动生成报警提示, 确保料液在罐和管道内不发生“料-料”“料-水”相混的质量事故。另外, 使用最新开发的软件程序, 在控制程序中通过对罐内料液重量的实时采集和处理, 用来判断罐体或与之相连的管道是否存在泄漏, 若出现泄漏时立即进行报警提示。这样既可以通过硬件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测, 也可通过编程软件对其加以判断, 双重保险, 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4) 糖香料配方是各厂的重要保密内容。因此, 控制系统设计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 只有取得允许权限的人才能操作相应数据, 保证系统数据的保密和安全。

(5) 设计牌号自跟踪和牌号比对功能。在配制料液时, 系统将配料时所选牌号自动赋予相应调制罐, 然后根据该调制罐中料液的流向, 牌号自动被赋予相应的成品料贮存罐和现场罐, 无需人工录入, 杜绝由于人为因素错标牌号的质量事故。在料液发送时, 将出料罐的牌号和要料牌号经控制系统自动比对, 做到牌号不同不允许选择, 确保牌号准确无误。同牌号的料液发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先配制的料液允许首先发送。

(6) 对能引起冲突的操作, 监控系统的操作画面做到绝对“互锁”, 确保每个工艺过程操作“零风险”。

(7) 为便于生产过程的追溯, 糖香料厨房内所有的操作都形成相关记录备查, 所有器件的动作也形成相关记录备查。

(8) 在现场施加装置的料液引射汽 (气) 路上均设置压力检测传感器, 用于料液雾化故障报警, 确保糖、香料在喷射过程中不出现滴料现象。

(9) 在现场香料施加装置的喷嘴处单独设置软管吹扫阀, 在加香结束时, 对软管自动吹扫, 以防止软管滴料出现黄斑烟。

摘要:本文对卷烟厂糖、香料厨房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 从实际出发, 提出了保证系统精度、质量、自动化、网络化、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一些方法。

8.神奇的香料配方 篇八

定州公库印香

笺香一两、檀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一两、甘松一两、茅香半雨、大黄半两、右杵罗为末,用如常法。凡作印篆,须以杏仁末少许拌香,则不起尘,及易出脱,后皆仿此。

丁公美香篆

乳香半两、水蛭三钱、壬癸虫郁金一钱、定风草半两、龙脑少许,除龙脑、乳香别研外,余皆为末,然后一处匀和,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毎用先以清水湿过手,焚香烟起时,以湿手按之。任从巧意,手常要湿。歌曰:“乳蛭任风龙郁煎,手炉处发祥烟;竹轩清下寂无事,可爱翛然迎昼眠。”

和州公库印香

沉香十两、檀香八两、零陵香四两、生结香八两、藿香叶四两、甘松四两、草茅香四两、香附子二两、麻黄二两、甘草二两、麝香七钱、焰硝半两、乳香二两、龙脑七钱。以上除脑麝乳硝四味别研外,余十味皆焙干,捣细末,盒子盛之,外以纸包裹,仍常置暖处,旋取烧用,切不可泄气,阴湿此香。于帏帐中烧之悠扬,作篆熏之亦妙。

江南李主帐中香

沉香一两、合香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傅身香粉

英粉、青木香、麻黄根、附子、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除爽粉外,同捣罗为细末,以生绢夹带盛之,浴罢傅身上。

点评:傅粉是古代女性最古老的装扮内容之一,秦汉以后,粉中逐渐开始添加香料,傅粉也不只是抹脸,还涂身体。

宣和贵妃黄氏金香

占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半两、甲香半两、金颜香半两、丁香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爇如常法。

点评:唐宋时期的贵妇人除了读书识字使自己知书达理之外,主要是借助脂粉香囊使自己形象更加美丽迷人,时刻等待着意中人的到来。

唐开元宫中方

沉香二两、檀香二两、麝香二钱、龙脑二钱、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或作花子,爇如常法。

点评:古代宫廷制香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此时的制香人一般是后妃或宫女。至唐代,公众才开始出现合口脂匠。宋时专设造香阁。徽宗宣和年间所制香被称为“宣和香”。

僧惠深温香

地榆一斤、玄参一斤、甘松半斤、白茅香一两、白芷一两,为细末,入麝香一分,炼蜜和剂,地窨一月,旋丸之。

点评:由于香的尊贵神圣,佛教中几乎无处不“香”,许多僧人都会制香。

魏公浓梅香(又名返魂梅)

上一篇:通信维护个人业绩报告下一篇:工作要求和标准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