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2024-09-03

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精选8篇)

1.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一

浅谈企业精神的培育

企业精神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整体是动态的,被企业外部环境所制约。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在当社会,诸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市场和顾客,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效率和效益,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员工和社会,已成为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新课题。

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

要建设企业精神文化,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营造员工参与、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牢牢把握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如何看待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的利益,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就是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关系问题,亦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追求,它不仅仅是满足需要的需求,而且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构建企业精神文化中,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权力,在于工作而不在于等级。在开放的机会中,人们对级别、地位的看法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和能力将构成企业新的价值基础,对级别和地位的竞争将渐渐淡化,这将净化企业内的文化,净化企业内人与人的关系。

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也要适应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职业,还要考虑到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可能的发展方向。组织核心将可能不再是以业务能力为主要考察对象,而是以人

际关系能力和善于把握方向为主要考察对象。这就使人才资源能各尽其所,发挥特长,使各类人才都能在自己选择的专业和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取得他应有的经济、社会和自我需求的满足。

二.参与、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

在当今社会,参与、协作、奉献已成为现代企业员工值得倡导的一种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参与首先指的是参与管理。参与管理是企业兼职满足员工各种需求和效率、效益要求的基本方法。员工通过参与管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比较高的经济报酬,改善人际关系,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企业则由于员工的参与,改进了工作

提高了效率,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目标。

在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要反复把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市场形势和努力方向传达给员工,使员工的参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在参与管理过程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控制型管理。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低,参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采用控制型参与管理。它的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局部建议,经过筛选后确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授权型参与管理。针对员工知识化程度较多,有相当参与管理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授权型参与管理。它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员工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而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得到批准后被授权组织实施的权力。

三.全方位参与管理。它不限于员工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其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协作是现代企业精神必须强调的重要内容。促进协作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工作后多种形式的沟通和接触,全方位地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可以采取寓教寓乐的形式,在文体活动无形中培育团结协作精神。

奉献精神是一种与企业社会责任相联系的一种企业精神。它是指在组织企业经济运营过程中关心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境界。奉献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方法,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公司对此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培育奉献精神。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

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

成功的企业,它所确立的经营哲学都是从外到内,依据市场情况决定的,以市场为中心进行管理定位,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的因果式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式的关系。企业必须建立与市场间强有力的联系渠道,建立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系统,这是现代企业经营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系统工作。企业精神的培育,不能靠制度也不能靠硬性的规定,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中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从发生在职工当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提炼出我们企业精神,并加以发扬光大,使我们全体职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

2.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二

一中国梦与大学精神的培育

教育家、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大学精神是广大青年实现成才梦的动力源泉,是大学的灵魂,更是大学生的灵魂。大学需要大学精神来支撑和引领大学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灵魂,大学精神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因它不仅体现着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此可见,大学精神的培育工作直接关系着中国人才的培养工程,关系着13亿中国人民“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早日实现这一共同的期望,大学精神需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取得大学人共同的认同、继承与创新。中国梦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国梦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指南针;中国梦是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三个必须”,其中之一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因此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而大学精神的培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建设与培养。所以中国梦和大学精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梦指引着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促动着中国梦的实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历史、地域、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积淀而成就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标准、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大学精神支撑大学人不断前进;大学精神规范约束大学人的言行举止。大学因其历史、地域和传统等的差异,大学精神有个性差异,但也有共性。从大学“共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精神分为两大类,一类即本源性精神或称主体性精神,一类是为实现和表达本源性精神而需要具备的保障性精神。[2]实现中国梦我们所必须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我们大学的主体性精神。“大学精神在传承和发扬中就应该包含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发展者。大学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兼容并包,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充分凸显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的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大学精神中,中国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3]因此,大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精神为国家精神奠定基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好大学精神。培育好大学精神是大学为实现祖国梦提供思想支撑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内化于每一位中国人民精神世界之中的灵魂。

综上所述,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二中国梦在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导向性的体现

大学精神的培育要渗透在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导向性着重体现在理想信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方面

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需要中国梦的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所指出的:“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1]因此,大学精神的培育,理想信念的树立,需要中国梦的渗透与融合,更需要中国梦的指引。

2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部分构成。中国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梦的正确解读,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梦的价值意蕴、深刻内涵,自觉投入到中国梦的社会大合唱中。具体体现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将中国梦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平台,如党团组织、社团以及学生班级,运用广播、网络、报刊、海报、学生活动等方式,将中国梦渗透与融入其中;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二级学院以辅导员为中国梦的形象代言人,围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日常管理所产生的各种具体思想问题,开展中国梦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将个人梦、成才梦和国家梦结合起来。

3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面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高校尤其是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一载体,在高校内部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激励他们不断成长成才。由此可见,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在中国各大高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多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主要载体,把“中国梦”主题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各大高校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多以“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演讲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以此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大学精神。

4社会实践方面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要在各地各高校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总结宣传“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及工作经验,精心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启动“梦想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采撷征集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标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让大学生升华中国梦的深刻意蕴和内涵,传承、创新和升华我们的大学精神。由此可见,中国梦对大学精神的培育是具有一定指引作用的。

总之,社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高校的发展同样如此,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在伟大中国梦的感召下,从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基调,在原有大学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培育工作。

摘要:大学精神不仅体现着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指南针。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精神,培育,导向性

参考文献

[1][4]李玉琳,许营.弘扬大学精神,共铸中国梦想[J].家教世界,2013(8):248-249.

[2]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9.

3.试论我国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 篇三

关键词: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 高职文化 特色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01-03

一、大学精神研究现状回顾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精气神,是经过一定的历史积淀,对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自从大学出现以来,关于“大学精神”的追问和省思就从未停歇过。近年来,“大学精神”更是成为学界研究和报刊传媒上的热门词汇,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精神问题加以解读,试图构建一个较为明晰的“大学精神”理论系统。纵观近年国内学界对于大学精神的研究,可以初步梳理出如下一些线索。

首先,从研究文献的数量特征上看,近年国内公开发表的直接以“大学精神”问题作为研究主旨的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业已超过900篇;学术论著(包括专著、编著及论文集)也多有问世,其数量超过40部。其中,以《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刘铁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储朝晖: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大学精神探论》(刘亚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大学有精神》(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张跃进: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等几部论著较具代表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以CNIK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情况来看,以“大学精神”作为正题名的研究文献数量从2000年的5篇逐渐增加到2008年的126篇,2009、2010年的文献数量也都保持在120篇以上,2011年稍有回落,但也仍有103篇之多。

其次,从研究的主要内容上看,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精神的研究在其内涵和外延两个向度上展开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从其内涵方面来看,主要围绕“大学精神是什么”而展开,对其定义、特征、功能、本质、基本内容、历史演进、发展阶段等等问题展开探讨,其代表作包括“浅谈大学精神的演变与重构”(宋文生,2011)、“大学精神探微——兼谈苏州大学精神”(高祖林,2012)、“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张应强,2006)、“大学精神研究的论域初探”(储朝晖,2012)、“论大学精神”(袁祖望,2006),等等;从其外延方面来看,有学者从比较的视角、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精神进行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探索。其中,以“地方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杨科正,2006)、“关于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王永友、郭宏伟,2003)、“培育南开特色的大学精神”(薛进文,2012)、“美国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常艳芳、王可刚,2006)等几篇论文较具代表性。此外,有学者就近年来我国大学精神的缺席与异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进而提出了重建或重构大学精神的任务。这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李有亮,2009)、“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异化与重构”(李海玉,2012),等等。

最后,从研究方法的选取上看,更多研究文献采用了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个案分析三种方法,而对于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的运用则较为罕见。

可以认为,近年来,国内学界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蔚为壮观,充分彰显了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来源与学理借鉴。然而,通过文献的研读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比如,对于“大学精神究竟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并未达成共识性的主张;研究成果多是孤立的、封闭的和零散的,往往自说自话,尚未形成合力,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和固化,不利于整体研究价值的提升。而且,目前学界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大学精神问题研究还非常罕见,这种局面与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是不相适宜的。本文试图在对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一般性地讨论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问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充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大学精神问题研究。

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

高职院校是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立于一般高等教育的高职文化。鉴于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可以在高职文化中加以寻求和提炼;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共性层面大学精神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拥有自身的个性,诸如表现在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以及学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气质。我们认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

(一)蕴含在高职文化中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

所谓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及其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它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1],“是表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层构上的大学文化,具有与学术教育类大学文化相区别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2]。我们认为,高职文化的内核,这种能够被高职院校广大师生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就是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高职文化必须首先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奉行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3]。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既具有其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也拥有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这一高等教育特殊类型的个性内容。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具有其作为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几个紧密相关的方面。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功能定位、科学研究方向、技术文化体系类型和社会服务理念的要求,高职院校在长期实践积淀的基础上,基于高职文化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高职精神。这种高职精神可以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即以“职业情操、服务为本、经世致用、重技崇学、能力本位、创新创业”等为核心价值的高职精神文化;以“刚性标准、弹性要求、外圆内方、柔性管理”等为基本架构的高职制度文化;以“技高为师、德高为范、知行合一、分工合作、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等为重要特征的高职行为文化;以互补型“双师”教学团队、和谐型校园基础环境、共建型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公共型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共享型一体多元教学资源”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职物质文化;等等。

(二)彰显于不同层次上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

首先,是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如前所述,高职院校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然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就有其自身类型的特征。高职院校尽管对于传统意义里的大学有许多方面的借鉴,但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承担育人使命等等方面,同传统意义里的大学存在较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高职教育在对大学精神的汲取和传承方面出现很多新问题,需要不同的高职院校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加以寻求、培育乃至重建。我们认为,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内涵包括经世致用精神、创业精神、技术精神等等,具体到不同的高职院校,其职业精神的侧重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是基于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在其形成过程之中,难以避免要受到学校所处地理环境、地区特色文化传统、历史积淀、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学校打上区域精神的烙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在这一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是本区域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积淀、传承、发展创新的基地,应当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区域精神,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由此,基于高职院校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而形成的大学精神,就构成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第三,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历程层次上的精神气质。每所高职院校在其创建、发展、探索、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这一意义上说,每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也是对于学校自身发展问题不断加以克服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形成每所高职院校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构成了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又一重要组成方面。对于每一所具体的高职院校而言,它所经历的自身发展历程是惟一的、不可复制的。正是这种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构成了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最为重要的元素。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以提炼出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这三个层面的高职特色大学精神,是由一般到特殊、由共性到个性步步展开、层层递进的。基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层次上的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精神,而具体到每一所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还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其特殊性;而基于高职所处地域层次上的区域精神与具体每一所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气质,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

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高职人的自觉实践。为了培育这种大学精神,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准确定位,打造符合自身办学实际的大学精神。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凸显特色大学精神的前提,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如果定位过高,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质量无法达到期望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声誉,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反之,如果定位过低,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势必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由此,“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必须与自身定位相结合,使大学精神既能体现出应有的普适性价值,又凸显出高职自身的特色”[5]。具体来讲,应从这样三个方面加以探索。其一,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演进而来,办学时间不长,在教学质量和管理方式上与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然水平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其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体现出对自身的超越性;其二,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来看,必须把目光锁定在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差异性上,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等不同方面,这些差异性正是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培育的契机和出发点;其三,从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应使特色大学精神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为自身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提供借鉴,从而使得这种大学精神在实践中体现出其先进理念所应具有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其次,加强宣传,促使大学精神得到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精神理念,其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有赖于高职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一种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离开了高职人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其特色大学精神不可能成为凝聚人心、汇聚智慧的力量之源。由此,高职院校在培育特色大学精神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强宣传,努力将这种大学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转化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广大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的向导。在实际操作层面,针对本校的教师、行政及教辅人员,可以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发放宣传资料、邀请杰出校友来校进行讲座交流等形式来进行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也可将践行特色大学精神的实效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之中,作为衡量其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在校就读的广大学生,可以将特色大学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的贯穿于各门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全程之中,这既可以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本校实际,也能确保特色大学精神在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全程得以实施影响和一以贯之。此外,制作和展映以学校艰苦创业、成功转型为内容的记录影片,加深广大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建校以来发展历程的了解和认同,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

第三,努力寻找、充分发掘有利于大学精神培育的资源和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高职院校办学的方方面面,要使特色大学精神在本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必须努力寻找、充分发掘各种有效的资源和载体来为之服务。比如,建立校史陈列馆,利用这一载体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本校大学精神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把参观校史陈列馆、撰写心得体会作为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学校网站,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动态信息发布的同时,进行本校大学精神的宣传与推广,让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向,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在广大师生员工之中开展征集校徽、校歌、校旗等活动,促发他们理解、领会、感悟本校大学精神,增强他们对于学校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于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发展重大事项,采访学校负责人、杰出教师和先进人物,聘请杰出校友作为学校大学精神宣讲员、整理汇编学校发展校志等方式,多渠道、多手段的提升学校大学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最后,通过制度建设来提升和改善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夯实大学精神的基础。要想培育高职院校的特色大学精神,建章立制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制度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经卓有见地的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6]由此可以认为,没有完善的制度,就培育不出高品质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必须因势利导、因时而动,通过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体制,确保学校教师在学校重大事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确保他们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发展、利益分配等等方面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妥善处理教学与行政、教学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使它们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检查与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依法治校、按章办事,用完备的制度和高水平的管理,为高职院校特色大学精神的培育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2]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3]胡象斌,石芬芳.大学精神视阈下的高职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

[4]侯长林,周鸿.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5]胡洪彬.高职院校应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4.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四

近几年来,让我深感到,一支优秀的团队,对一个公司是多么的重要。有了团队精神,才能产生新的力量。如果总是搞个人主义,处处抬高个人,贬低他人,勾心斗角,争占上风,各个想当主角,内耗不断,则会造成角色异位。如果互相拆台,不休地搞内斗,则成一盘散沙。

培育团队精神,它一方面取决于组织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劳动个体。作为团队组织者,首先要营造一种气氛,工作默契和所发挥的生产力,必须在员工中间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其次,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培养成员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要在团队中制定一些条规,使大家形成一种“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的习惯。再次,不能忽视团队中任何人,要让每位成员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还要用心去破除个人主义、唯我才行、夜郎自大的心理,要树立团队集体主义观念。要让每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别人的个别差异性,使全体成员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创辉煌。

5.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五

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凝聚企业职工的向心力,以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已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研究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研究企业用什么凝聚人心?其主要内容有:远景规划、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要使企业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能够真正

成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企业职工的不同层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手段,把职工的各种不同需求,动机和愿望同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协调起来,在逐步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领导体制和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友爱、和谐的企业中的人际关系,进而创造适合于本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和谐的集体氛围——企业精神。

一、企业精神的形成企业精神属于精神范畴,泛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在某些一地区、某一集团中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共同观念,其中包括信仰、思想、文化、行为规范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这些在精神领域形成的一定地区或一定集团的共同观念,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凝聚一部分人思想的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将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开始自觉的掌握和运用这种精神范畴和凝聚力来统一某一地区或某一集团的思想和行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产物。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逐渐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群体竞争力的作用,从而去寻找能够成为凝聚群体的办法和途径。这时,属于精神范畴的凝聚力量自然而然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被引入企业,企业吸收了这种凝聚力的精华,结合企业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意识、环境、职工素质等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企业精神。这种意识起初在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中被认识并加以应用,显示了它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内容,它反映着企业的精神风貌、竞争姿态、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企业精神的内涵是通过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贡献体现出来的,可以说,企业精神既是企业内部的内聚力,又是在企业外部表现出来的企业拼搏能力、竞争能力、辐射能力和爆发力,这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力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如同原子核的内聚力越大,释放出来的能量就越大一样。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因此,企业在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资产品的同时,也要创造出崭新的、适应于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企业精神。这是对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企业精神的作用企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时代尤为重要。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竞争。既然是竞争,就要克服惰性,就不能墨守成规;既然是竞争,就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拿出新的“绝活”来战胜对手,否则就可能导致竞争失败甚至破产。所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必须把职工的全部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在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企业精神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也在用各种形式研究工人的行为,挖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在和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出真正的企业精神。共产主义运动靠的是《共产党宣言》,用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来凝聚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井冈山,靠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凝聚全体官兵的士气,使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样是新时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中外许多企业已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致力于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去培育一种先进的、起主导作用的群体意识,以熏陶、激励职工自发地形成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形成一种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优良作风,也就是力求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我们烟草行业也同全国的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改革重组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各种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相交的多种矛盾经常冲击着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拼搏而不翻船,没有万众一心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是不行的。围绕“人”这个中心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任何一个制度都是一个由顺应——引导——规范的动态过程,而激励则是贯穿于这个动态过程始终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使之达到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也正是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目的。有了企业精神,企业就有了灵魂;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推进企业前进的动力;有了企业精神,就有了把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的向导;有了企业精神,就可能凝聚企业的干部、职工心;有了企业精神,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

三、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想办法激发人的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去影响职工的行为,把企业目标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身需要,不仅要求职工要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把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职工自觉地、积极地为企业努力工作。所以说在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管理和培育企业精神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可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用激励的方法来培育企业精神上做一些如下如下尝试:

(一)物质欲。人的一切行为生产于动机,动机来自于人们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则是多方面的,其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基础。企业也是如此,当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反复现象,特别是采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办法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所以在分配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物资利益挂起钩来,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这样才能使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成为现实,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会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职工的物质需求就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使职工对企业更加信赖,对企业更加忠诚。

(二)自我表现欲。人在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但是,当简单的生活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便自然地向更高需求的层次迈进,这是一个规律。在企业由于每个职工都有这样和那样的才能和天赋,都想通过不同的途径表现出来,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周围同志及社会的承认。因此,为了使职工的才能在企业这个小天地里得以充分地发挥和表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为职工的愿望能得以满足提供场所,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如:“假如我是厂长(经理)演讲会”,针对企业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把企业搞得更好、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让职工各抒已见。正是通过这些人发表的“施政纲领”,使企业领导从中受到启发和发现人才。这样,既能满足职工的自我表现欲望,又能提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

(三)求知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也在不断深化,迫使企业的职工在知识、技术方面要不断有所更新。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注重平时的岗位技术培训、技术练兵,还要鼓励职工钻研业务技术,增强职工的进取心,使学习、钻研业务技术在企业中蔚然成风,让干部、职工有参加学习、培训、受教育的机会,以满足职工的求知欲望。

(四)荣誉欲。人们都喜欢经常受到别人,特别是领导的表扬,表扬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荣誉用得恰到好处,将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这种作用。有的职工有一技之长,可有意识的举办比赛活动去吸引他们参加,当他们经过努力拼搏,以辛勤的汗水和熟练的技艺取得名次成为参赛的佼佼者时,既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能为更高级的比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这些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对其他同志也是一种鞭策,从而使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五)自我发展欲。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有自我发展的欲望,他们不仅需要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希望自己的业绩得到组织的肯定,更希望得到组织上的培养和职务的晋升。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关心职工的政治上进步,也要关心职工的个人发展,要把企业的发展与职工个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培养、锻炼、激励职工。有的企业只注重短期效果和职工的短期业绩,而不太注重职工的发展,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往往是“业绩向导”型的,你给我赚更多的钱,你不给我赚钱就走人。久而久之使企业与职工的眼界超来越窄,以至演化成“暴君”和“暴民”的冲突。职工的自我发展欲望是本能的,对职工个人来讲,是对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四、领导行为的影响力领导者是率领并引导职工朝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带头人。领导班子是企业的决策团体,作为每个领导干部个人来说,最可贵的是无私,最可怕的是无知。领导者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要善于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善于与职工同甘共苦。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企业、为职工办实事,领导干部要“勤”,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勤俭不奢。清朝有位思想家讲过:“官懒吏遭欺,将懒士卒离,猫懒鼠不走,狗懒盗不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涕饥。”所以,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更要为职工带好头,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周围的同志,在用人上、廉洁自律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都应该起带头和表率作用,用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和好的行为去影响、熏陶广大职工,使职工信任你、支持你,配合你、关心你、帮助你,融合于你,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在制定各种制度更实际,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更准确。

五、企业精神的发展在创建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的过程中,中仅靠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形成先进的道德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各种办法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形成有约束力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形成本企业的优良作风,培育有利于本企业长足发展的群体意识,也就是要培育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最本质的内容。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其目的就是使职工真正关心企业,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工作,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在企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不仅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能够满足职工本身的需要。企业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合在一起,使其渗透和深入于企业的管理之中,与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内部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进而形成企业合力和企业团体的竞争力。

6.试论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篇六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随着我国电信业改革逐步深入,一个新的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摆在我们面前,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前进,我们和平分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们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要靠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员工队伍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我们社会主义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人为本,把人的教育培养放在首位,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技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生产经营一项任务。在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完成。要想使员工适应岗位的需要,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变成自觉的行动目标。广大员工通过精神文明教育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力军。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所在。我们和平分公司在2007年获得全国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称号,并多次获得公司精神文明的奖励就是多年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抓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可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振奋员工精神,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维系在每一位员工身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重要环节。一是加强对员工进行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占领市场,赢得市场分额。我们电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电信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服务是触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是一种永恒、无止境的服务,因此我们在服务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会给客户造成不良的印象,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今年我们和平分公司就以北京召开奥运会为契机,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落实服务规范、提升员工服务意识,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二是艰苦奋斗,勤俭办事,构建节约型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和平分公司在2008年开展了节能降耗管理工作2007年全年百元业务收入综合能耗2.79,2008年6月份百元业务收入综合能耗2.39,降低了0.4个百分点。三是密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形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我们和平分公司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根据企业特点和员工队伍的实际,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需求,安排职工进行培训。

实施职工关怀计划,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员工困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多种措施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改革的心理承受力,正面引导员工,消怨鼓劲,凝聚人心,使员工一心一意谋发展。四是开展以“创新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通过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潜能,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同时也焕发出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拼搏、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密不可分,我们和平分公司在日常工作中,一是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有章必遵,违章必纠”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管理机制。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时,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同布臵,在检查生产经营工作时,同时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在总结生产经营工作时,同时总结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三个同时,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相统一,促进了分公司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同步协调,健康发展。二是“一岗两责”,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基层单位领导即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施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施的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实现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三是党政工团密切配合,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落实。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带好员工队伍,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通过抓党、团员的思想教育,保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四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全面收入管理,认真做好稽核工作,完善流程,落实责任地,执行到位。

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企业生产经营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目的的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同样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企业生产经营。

(一)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证。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工作。如果我们不干事创业,把企业生产经营搞上去,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指标,精神文明建设将失去前提和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就难以落实。面对着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移动通信业务大力冲击,传统业务流失较为严重,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困难形势下,我们和平分公司坚持“发展理念”,加大创新力度,连续几年都圆满地完成了生产经营业绩。正是由于有了这样良好的发展基础,不但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精神文明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了平台。多年来和平分公司致力于把营业厅打造为文明服务窗口。首先对营业厅的硬件环境进行改造,为用户创建一个干净、明亮、舒适的营业环境;在软件方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使用标准化文明服务用语、标准化站立服务和微笑服务;在大厅内设臵值班主任岗,及时解答用户的咨询;为大客户和金色俱乐部会员提供绿色通道专区;对过期的卡类业务提供延时三个月的更换服务;对离网客户主动进行挽留,真诚听取客户离网原因和意见。

(三)企业生产经营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把精神文明建设融于生产经营之中,是为借助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克服“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生产经营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从而锻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经营理念,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明职工队伍。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

多年来和平分公司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工作来抓,克服生产经营任务指标压力大,员工岗位分散,人员分散的不利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形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员工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过去的几年是天津网通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加速战略转型的时期,企业机构调整,人员调动频繁,分公司做到无论企业机构如何调整、人员如何调动,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管理、标准化考核不放松。和平分公司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及明调整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了机构调整后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延续性及稳定性。二是开展“四好”班子、“五好”党支部及“弘扬新风正气,正确行使权力”主题教育,通过下发学习材料、组织集体学习、征集论文等形式不断推动中层以上领导的思想建设。三是制定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签订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同生产经营指标一同布臵,一同考核。

(二)培育企业文化、造就积极向上团队。和平分公司坚持“业绩至上”,倡导“团队协作”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企业文化。一是结合企业特点和员工队伍的思想、工作实际,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与企业创新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全体党员中继续深入开展党员“优秀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的千百十活动。在青年员工中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及“青年创新标兵”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干事创业”大讨论活动,组织全体员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学习抗震救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伟大精神,以迎奥运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形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体员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发展创新的思想意识,以积极态度对待生产经营中各种不利因素对发展业务的影响,形成想干事、干好事浓厚创业氛围。同时分公司还利用自己的网站、信息月报以及宣传栏等载体,对天津市民文明公约、分公司先进个人事迹进行宣传,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工作度态和诚实守信、文明服务工作作风。二是围绕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开展“员工岗位创新”活动,围绕完成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开展创新活动劳动竞赛,围绕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开展创新型业务培训、技术比武,培养员工认真干事,善于学习,热爱企业,积极向上、平和处事的心态和品质。三是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多年来和平分公司坚持组织员工开展体育足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体育健身活动。今年分公司还组织员工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为广大员工提供一次期盼奥运、祝福奥运、奉献奥运的机会。同时分公司还关心困难员工,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轻松的、适宜工作、学习的和谐环境,让员工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三)创新服务品牌,树立企业形象。我们和平分公司始终把抓好服务工作、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切入点,以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为载体,不断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此,和平分公司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服务客户,人人有责”的新服务理念,打造员工责任心。通过严格规范操作流程、监督管理、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责任心。二是完善服务流程,推广了首问责任制,建立了7×24小时总经理服务热线,推行“预约服务”制度,提供了差异化服务,面对大客户提供贵族式服务,面对中小商务客户提供高效式服务,面对公众客户提供亲情式服务,让不同的用户享受到满足自己需求的各种服务。坚持服务无小事,在涉及服务问题的各个工作领域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三是全力打造服务品牌。对全国青年文明号营业厅进行装修改造,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齐全。改变过去狭小拥挤的环境,为用户创建一个干净、明亮、舒适的营业环境;在各营业厅为用户设臵等候座椅,照顾老幼妇孺和身体不便的用户;在赤峰道营业厅使用排队系统,更加方便用户办理业务。四是充分发挥服务质量检查室的作用。完善PDCA管理流程,使开放的服务过程形成闭合,让用户有地方投诉、有地方解决。认真处理客户的来电、来函、来访,耐心解决用户投诉的各类问题,全面保障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失,做到“带着怒气来,笑着回家去”,接待一个用户,满意一个用户,分公司客户投诉一次性处理解决满意率100%。

7.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篇七

一、企业家精神及其价值

对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最早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A Schumpeter) 。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创新的灵魂”,之后又指出企业资源新组合实现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依据熊彼特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正是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法国经济学家J·B·萨伊也认为企业家是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是能把经济资源由较低的生产率水平转变为较高生产率水平的人。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一种需要天赋和才能,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专门职业。在他们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征,不仅包括思想和制度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及创造市场等。所以,充当一个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持久的可遗传或继承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对未来发展和创新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把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五点,即企业家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的成功欲望、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的精明与敏锐、企业家的事业心。由此可见,首创精神、成功的渴望、承担风险和乐观精神、精明强干、进取精神,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构成了自主创新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关键。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企业家作为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除了必备的个人素质培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家的凝聚力、感召力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使其愿意为技术核心能力的构建发挥各自才能。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为技术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熊彼特看来, 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内生的动态过程,即不断地通过开发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取新原料和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来推动创新的过程。创造性破坏的灵魂是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反过来,也只有不断地实施和推动创新的人才称得上是企业家,而自主创新的过程正是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追求创新、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征,它的形成受到企业家的个性、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因此,企业家精神不可能像企业的产品一样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人们只能通过某些表现形式来体会企业家精神的巨大作用。企业家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内涵的核心,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组织研发、发现新技术以及克服困难、开拓市场都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在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创新职能和创新精神以后,创新被视为成为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家精神中最为本质的精神。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组织了创新。

对于自主创新而言,企业家的价值除了组织研发、承担研发风险、管理创新过程,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将技术成果引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当然,企业家精神应该不止是独有创新一个方面。事实上,它应该是许多内容的综合。而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市场中杀伐决断的企业家,更应具备许多品质,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无疑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所在,因为这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尤其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最高要求。另外它还应包括:勇于在风险中寻找机会的胆量,不断进取永不疲倦的旺盛斗志,对利润等目标的执着追逐,专心致志辛苦操劳的敬业精神等。

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当今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不是资金、自然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缺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企业家不是资产所有者,而是领导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实行者。企业家是一种精神的化身,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企业家则是人格化的企业家精神。正是无所不在的企业家精神,塑造了企业家的品格、形象和事业。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企业家是成就企业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关键因素。缺少企业家,是因为缺少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因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有限,而且是因为整个社会缺少这种精神。企业家的成长取决于许多因素,而一种社会的文化心理倾向则是必备的条件。企业家精神作为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品格。

培养企业家精神,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是一套规则体系,是人们在反复的博弈中形成的行为框架。“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存在的理由之一是它能为参与者提供理性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活动的效率。如果缺少好的制度,势必增加交易的风险和成本。企业家只有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才可以去承担风险进行投资,这就需要以一个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前提。同时,健全的财产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也是保护企业家精神成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动机首先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这就要有一套制度保障获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这也要社会建立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机制,法律制度的完善就是有效的途径。西方专利制度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其次, 要促进文化认同,使全民从观念上接受企业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崇德主义、勇于奉献、勤俭节约等精神品格,都是孕育以苦为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追求成就的企业家精神取之不尽的宝藏,但中国传统伦理中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排斥竞争的道德观,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抑制竞争性观念的生长;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的理念,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同西方文化的追求财富、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形成很大的反差。事实证明,传统文化是可以而且需要走向现代化的,因为每个文明实体只有不断改进自身,接受新的文明的刺激,才可以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自身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的世界上生存,这种压力和挑战也要求每一种文明善于变革和创新。从现在的实际来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就是现代社会的精神特征,是公民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化实践中的精神因素。所以,传统文化应该自觉地与之交流,将这种精神吸纳进去,从而实现文明的更新。而实际上,文化传统又可以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因素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从而推动社会与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

再次,改革教育培训制度,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应通过学习系统地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在正规MBA教育中,一是必须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进行课程设置。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以开发为导向。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三是在训练方法上,要坚持参与式训练方法。将现实案例交给训练对象分析,提出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四是在训练形式上,坚持多种形式,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非正式教育方面,“非学历教育”的灵活性和随时性有助于企业家学习最新的管理方式。企业家要利用网络优势,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管理经验,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加强自我培训。总之,“非学历教育”应与标准化的MBA教育一起,担负起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 易家详, 张军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第10期

[3]魏波:论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与培育[J].理论学刊, 2002第2期

8.试论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八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一、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1.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2.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4.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竟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一)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出口数量大、创汇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竟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论文网http://www.lunwennet.com/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三、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四)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所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和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顾客群。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的企业在加入WTO后能否最终获益,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Prahlad,C.K and Gary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一June 1990

[2]王方华,吕魏.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2)

上一篇:传统课程评价下一篇:网上呼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