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共10篇)
1.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一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水上的歌》教学设计
宁阳临邑小学 刘丽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答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大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三、通过歌唱、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歌曲表演中表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小螺号》
难点: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多种艺术活动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课件、小螺号、瓶罐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小螺号》
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
1、欣赏范唱。
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2、学唱歌曲:
(1)曲调的学习可分为两部分,先学唱第一部分四句,关键是第一乐句4小节,因此这4小节一定要准确无误,在四句都能流畅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记号,讲解上滑音唱法。讲解:音乐知识:上滑音、波音记号
1.上滑音记号记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从该音起音调向上滑,没有固定落音。 2.波音记号记于音符上方如唱作。
(2)在第二部分曲调中,由于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如何唱准?最好的办法是用指挥划拍,因一个完整的二拍指挥是1小节,这样既控制三拍半的时值,又有乐感。下策是数拍数一二、一二,缺乏音乐性。同样在四句12小节能完整地唱好的基础后,再加上波音记号,讲解波音记号的唱法。
(3)填上歌词唱歌。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
3、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聆听《划龙船》
1.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
声乐演唱形式介绍——齐唱 1.图解:
(1)几个脸部。表示有两个以上的人都在同时唱歌。 (2)图形谱。表示同一曲调。 2.问题研究:比较研究。
(1)齐唱与独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齐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 6.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 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 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 9.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 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学习内容
聆听《水上音乐》、《船歌》 作曲家介绍
亨德尔(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因酷爱世
俗音乐,后迁居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居美国,1726年入英国籍。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其中《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参孙》、《犹大〃马卡白》等尤为著名。此外,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器乐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亨德尔大半生在英国度过,并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因此对英国的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伦敦。
管弦乐《船歌》本曲原为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三幕的主题歌,以女声二重唱的形式演唱。但现在人们更常听到的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 “船歌”,不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它是一种具有歌唱性的优美旋律与摇摆般伴奏音型的声乐曲或器乐曲。通常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绘水波荡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匀地晃动和摇桨的动作。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8世纪早期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 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三、聆听《船歌》 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5.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6.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7.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8.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9.小结: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 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3.再次聆听歌曲。
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4.学唱曲调:
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
(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2)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 (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三、创作歌曲的练习
1.完成二首短曲的曲调填充创作。
2.从现有的素材来分析应该是大调式或宫调式,但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先给以限制,而是应该让其发挥,适时指点,指导也从感性、曲调通顺出发,而不从理性的调式上去分析。3.根据曲调的意境及分句长短创作相应歌词,试唱——修改——试唱。
4.学生以个人创作为主,相互交流为辅。教师以鼓励学生的热情为主,适当点拨为辅。重在参与,强化过程,淡化结果。5.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2.八年级上第四课教案 篇二
八年级上第四课教案
课题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 总课时 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文章思路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学会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作家敢于批判自己国家罪行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会用平等与博爱的精神指导自己的生活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文章分析出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掌握分析的格式,能够抓住具体的词语,具体的形式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板书和课前预习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字词纠正,文常巩固 恍若 缀满 珐琅 耗费 晨曦 瞥见 劫掠 箱箧 震撼 惊骇(言简意赅/骇人听闻) 不可名状 赃物 雨果的国籍,代表作 掌握信件格式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找到赞美圆明园和讽刺英法联军的句子。 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ü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ü 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ü 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ü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讽刺侵略者的句子: ü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ü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ü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ü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ü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在说英法联军的恶行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反语,我们来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运用一个共同词语的意思。 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在这里赞誉是指赞扬,美誉的意思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在这里赞誉是反语,是讽刺的意思 三、 整理文章思路 雨果在这封信中,首先交代了他写这封信的原因,接着他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辉煌的艺术价值,然后又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烧毁劫掠圆明园的罪行,最后提出了一个希望:希望法兰西将战利品归还给中国。 四、 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1、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先交会学生做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这类题的答法“运用了什么形式+说明/表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性格” 本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将法兰西、英吉利两个强盗说成是胜利者,具有强烈地讽刺意味;笑嘻嘻一词更能表现英法联军厚颜无耻,以耻为荣的丑陋姿态,表达了作者的对英法联军的厌恶之情。 2、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运用了正话反说的手法,“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中的“文明”把所谓文明人的野蛮行径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具有强烈辛辣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五、文章总结:作者把圆明园描写的越美,越可以表现作者对英法联军的憎恨。 基础巩固 归纳总结 找两个学生阅读全文 拿出双色笔,一种颜色画出赞美的句子,另一种颜色画出讽刺英法联句的句子 根据语境分析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 根据文章内容发展,整理出文章思路。 学生按照格式进行分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不过遗漏环节 思考问题 为今后的写作打下用词基础 学会写信,并在写给雨果的信中应用 在阅读过程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学生画书的过程中找到那些包含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是包含抒情的句子,而不是普通的陈述句。 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出词语的特殊意思 要求学生在概括的同时不要忽略具体的内容,比如归还战利品的国家,根据文章第八段可知是法兰西,而不是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是火烧和劫掠,而不只是劫掠。 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理解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运用到写作中 板 书 设 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法) 雨果 人道主义精神――虽为法国人,却不偏袒国家,不掩盖历史 信件格式:寄信人,收信人,时间 文章思路:赞美――谴责――希望 “赞誉”的含义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形式,说明了……内容,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性格 抓住具体词语 文章结构:先抑后扬 作业:给雨果写一封信,说说读了本文的看法 教 学 反 思 这堂课在文章思路的回答和整理上,能够要求规范地答题,不说词语,要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而且该具体的地方一定要具体,不能随便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删减或增加信息内容,要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比如:作者希望法兰西归还赃物,而不是英法联军等 在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课上给学生时间分析,让他们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当堂分析,趁热打铁。 如果上一项课上不能完成,可留作课下作业,让学生好好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这类题怎样答,不能为了课时就不在分析或搁置了。 整堂课思路基本通顺,流程进行顺利,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这堂课给自己的分数:80分
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 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3、认识“秦、淮”等2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教学准备:
钱塘江大桥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1、(出示钱塘江大桥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桥)它就是钱塘江大桥。
2、简介钱塘江大桥。
3、看到大桥,你想知道什么?
4、简介茅以升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题质疑
1、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题目就是“立志造桥”。
2、指导学生读课题: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作者立志造桥的决心吗?
3、读了课文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还想知道:谁立志造桥,为什么要立志造桥,立志造桥的结果怎样。当学生质疑受阻时,教师可予以启发性提示。
4、教师及时将学生的疑问梳理并板书。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且拼音认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查字典,可以问同桌还可以问老师……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发现共性问题,集体纠正。
2、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哪个句子读得不顺畅,可以用反复练习的办法来解决。
3、赛读,三分钟赛前热身活动为朗读比赛做准备。给学生建议:可以先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再重点练习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指导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看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的进行朗读。
四、细读课文
1、课文1~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原因,请同学们边读分内边用笔画一画有关茅以升立志造桥的语句。
2、学生自由读书,勾画句子。
3、自由汇报,集体交流。
(一)、(1)发生了什么“不幸的消息”?
(2)他在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联系 “ 默默地看着 ” 想像当时茅以升想些什么?
(3)茅以升此时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让学生读句子回答。
(4)讨论茅以升为什么这样想,让学生用因果句式回答。
① 因为茅以升听到桥毁人亡的不幸消息非常难过,所以立志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② 茅以升之所以要造许多结结实实的桥,是因为他听到桥毁人亡的消息非常伤心。
(5)这时,如果是你站在断桥上,你会想到什么?
(二)、理解句子1:他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A.出示对比句子(删词并换标点)。他想:“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不会倒塌。”
引导学生读一读对比句,比较一下“一定”、“永远”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用句号或感叹号哪一个更恰当,说出你的理由。
B.有感情朗读句子。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茅以升立下了为民造福的宏图大志,他的“志”实现了吗?
追问:你能想象一下茅以升求学时是怎样发愤读书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完善发愤读书的内容。)
与学生交流教师收集的小故事。
据说茅以升立志后,只要看到桥,就要从桥面到桥墩看个够;只要在书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看到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这样,又加上美国的三年学习,为他实现志愿打下了“坚实的桥墩”。(出示钱塘江大桥图片)
这就是他回国后设计建造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大桥上层是公路,走汽车,中间是铁路,过火车,下面还可以自由通过轮船。茅以升成功地实现了儿时的志愿。
五、回归整体
用心再读一遍课文。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六、延伸升华
1、完成课后第一项活动:说说你从茅以升成为我国桥梁建设专家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你有什么志向,为了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
4.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四
1.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悟作者借“花”表达自我的精神追求。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体会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
1.以“花”激趣,引出新课。
2.介绍作者纪伯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词义,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3.给散文诗分段。
三、品读第一部分
这首散文诗的题目是“花之歌”,而全文却没有一个“花”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圆圈图梳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3.展开想象,仿写课文第1~4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部分
(一)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从“我”每天做了什么,你想到了哪些画面,从中体会到“我”怎样的精神追求。
1.结合问题阅读课文相关段落。
2.用思维图示梳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3.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既然文中的“我”是指花,那么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五、课后延伸
(二)阅读课后“阅读链接”,默读思考:你觉得文章哪些地方想象奇特?
1.默读文章并做批注。
2.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5.人民版政治七年级上第四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本单元在于帮助学生学会结识和了解同学、老师,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智慧,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
教学重点:人际交往方法和原则;换位思考的态度和能力;如何与老师相处融入集体生活
教学难点:人际交往中的“和而不同”,感受他人,我们离老师还有多远 教学方法:表演、讨论、比赛
第一课时 回忆那一刻
课时数: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班级: 人数:
教学目标:学会和别人相处 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方法 教学难点:交往的心理话 教学方法:讲故事、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讲故事:《梦》、《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鲁滨逊漂流记》-----新授: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同桌”
问:你有过类似的尴尬和遗憾吗?还记得刚入学时与陌生的同桌和同学是怎样认识的吗?是谁先说的话?尽可能清楚地回忆当时的情景,不要使任何细节成为“漏网之鱼”,然后给大家表演一下。来个“昨日重现”
二、活动一,昨日重现
两从一组,现场表演开学之初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三、活动
二、各自献招 与陌生人相遇,难免会有拘束和尴尬。但有一些方法是好招,它可以打破难堪,你有什么好招,与大家共享
全班分为四大组,展开比赛,看那个组说的最多最好,说出一条加一分,不能重复。
四、总结:
很多同学在初次和陌生人接触时,不知道怎样恰当的表现自己,有的表现拘谨,有的表现过度,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 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整,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五、相关链接:
见书本34页。
归纳: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六条途径:
1、真诚地表示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多提别人的名字
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六、作业:本节课的练习册与导学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交往”的心里话
课时数: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班级: 人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真心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高技巧。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巧去处理现实生活中 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交往技巧,感受微笑,幽默在人与人和谐相处中的作用,并能积极探索人际交往的其他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交往技巧。
教学难点: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宽容不等于饶恕;真心待人是交往的最高技巧。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交往明星的卡片、搜集幽默、宽容的小故事、学生准备幽默的动作表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歌曲《朋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朋友一生一起走,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朋友吧。设计意图: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高兴时还是伤心时都离不开朋友,以歌曲《朋友》导入课堂,这样能够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评选交往明星
步骤:1.分小组组织认真开展评选活动; 2.交流小组评选结果,发奖;
3.师生共同探究交往明星的共性;
我们组的“交往明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些“交往明星”的共同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为了增强我们对交往的认识,通过在本班同学中推选“交往明星”的方式,发掘出“交往明星”身上所具有的的善于交往的特质,然后找出共同的特点,明确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人所具备的的良好品质。三、讲授新课: 怎样的人受欢?
1、微笑——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微笑: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真诚的微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1)当我上学时,对邻居微笑着道早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我微笑着对我发牢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我不经意地冒犯别人时,我微笑着道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景剧表演:“路遇”
两种对立情景剧: 一种是两位同学不小心撞在一起,马上相互瞪眼、谩骂,甚至打成一片。另一种是另两位同学也不小心撞在一起,但他们微笑面对,相互道歉,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文明礼貌的言语加上甜美的微笑,会让我们的生活里永远充满着明媚的阳光.(文明礼貌我们早已经了然于心,因而,“交往”最先要告诉你们的就是微笑)②
美文欣赏——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学生欣赏后,教师引导:你从美文里悟出了什么?在与人交往中微笑有什么作用呢? 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㈡很好的化解矛盾冲突; ③ 模仿秀—— 学会微笑
你会微笑吗? 请我们同桌的两个同学彼此给对方一个微笑,好吗? 请我们同学全体起立,一起给老师一个微笑,好吗? 也请我们一起转过身去,给后面的领导,指导老师们一个真诚的微笑,好吗? ④ 朗读卡耐基的名言。
一个人只有真诚、友善,才会发出这样迷人的微笑。真诚迷人的微笑如果再加上幽默,会使男孩更有魅力,女孩更加妩媚。你会幽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去感悟微笑是一种礼貌是一种文明,微笑还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模仿秀中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微笑会得到同学老师们的认可,让学生明白微笑传达的是善意、友好、爱和认同。
2.幽默——人际关系润滑剂
①轻松一刻——幽默故事欣赏
②才艺展示——表演幽默动作或讲述幽默小故事
③幽默的作用: 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使时空的距离消失,消除交往时的猜疑和戒备心里,容易彼此间建立信任,可以冲淡紧张的气氛,化解困境,免除尴尬的场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们养成乐观幽默的生活太态度,让与自己在一起的人感到轻松愉快。
3、宽容------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
①给学生讲述《禅师与小偷》《禅师与弟子》,让学生从中悟出宽容的意义
②学生阅读《被“出卖”的感觉》,然后思考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的处理方法会和她一样吗?
③你被别人错怪过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谈谈当时自己心中的委屈,假如你错怪了别人,应该怎么办?
对宽容的理解:学会宽容,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宽容并非软弱的表现;宽容并非饶恕。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真正的宽容是讲原则的,宽容是一种美德,但宽容不意味着是非不分、曲直不清,有时候你的宽容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灵魂,让走错路的人迷途知返。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
四、课堂讨论:
你在交往上还有别的技巧吗?(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真心待人、平等、讲信用等
五、归纳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评选了“交往明星”,一起学习了交往的四个原则和方法,希望同学们能自觉把它运用到与朋友和同学的交往当中,做一个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人。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初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交往的技巧:微笑、幽默、宽容的讲解中,突出教学重难点。在学生的表演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还学到交往的技巧。没有完美的课堂正如没有完美的人一样,在本课中我觉得教师的讲解不是太生动,表情动作过于生硬,部分讲解感染不了学生,我想这是因为我的专业功底不扎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课时 怪吗?不怪
课时数: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班级: 人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接受不同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接受不同也是交往的奥秘之一 教学难点:学会接受不同也是交往的奥秘之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是有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言行举止与我们区别很大的人,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怪怪的,就会敬而远之,“交往”提醒你,当你远离怪人时,你也许下失去一个好朋友
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阅读文章 《寂寞的花裙子》 寂寞的花裙子
我是转学到这个班的。望着满眼陌生的面孔,我感到深深的寂寞。望着别人一群一伙地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我一人独坐在座位上,心里真是渴望也能融入他们中间„„,这时,一位扎着双辫,个头很壮,穿着花裙子和塑料凉鞋的女孩子气„„
讨论:李娟“怪”在何处?李娟“不怪”在何处?
二、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学会接受不同,也是交往的奥秘之一 如果别人觉得你怪怪的,你该怎样办?四人一组讨论说明自己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感觉。
三、你周围的人是否有一些你不理解的让你觉得怪怪的行为?他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阅读并体会短文《不同,是为了相爱》
五、小结:
尽管人与人之间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权利并平等的履行法定义务。
我们 经常会遇到和我们不同的任何事物,排斥只会造成人和人之间的更大的隔阂。
当你包容一个人的时候,便学会了一种人生态度;当你包容一件事的时候,便能丰富自己的人生。
试着去包容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
六、作业:本课练习册与导学案 板书设计:
不同,是为了相爱
接受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是为了相爱
6.三年级第四课老水牛角弯弯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老水牛角弯弯》,并能用明亮的声音、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体会和表现放牛娃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能学会《老水牛角弯弯》,并能用明亮的声音、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老水牛吗?谁来说说老水牛的样子?
2、今天啊有只老水牛就叫我们到它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呢?生……可老水牛有个要求,要去它家做客要学会唱一首歌曲,这首歌叫《老水牛角弯弯》师相机播放歌曲《老水牛角弯弯》。
二、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
师:这首歌好听吗?我们有没有信心唱好呢?
师用电子琴慢速弹奏歌曲,请学生认真听,要求可以用“la”哼唱。(在出现附点节奏的地方,教师用手势给予提示)师:板书倚音及它的写法(略)唱法
出示节奏请打一打:在大切分处的重点讲解及打击。
师再次弹奏歌曲旋律(用中速弹奏),学生用“la”母音练习演唱歌曲旋律。
教师出示歌谱,学生用唱名练习演唱歌曲旋律。(师弹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师: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那么大家想一想在这首歌曲中放牛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哪? 教师播放课件(农村放牛娃的形象),学生欣赏。
师:奥,原来是一个身穿短褂、短裤、拿着牛鞭的放牛娃。那么大家想一想在歌曲中小放牛娃的远大理想是什么哪?生:当宇航员
师: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老水牛角弯弯》)这首歌曲中,来共同体会那农家孩子的质朴、天真和美好的心愿。让我们再一次来共同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有节奏的来朗诵一遍歌词,在歌词中来共同体会放牛娃的远大志向。
*拍手共同来读歌词,(要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共同带领读歌词。师:看到大家这么热烈的表现老师也想为大家演唱一遍,大家欢不欢迎啊? 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记住了哪些歌词?请你来唱一唱。
师:下面我们再来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词,在演唱歌曲前老师想听一听在唱歌时我们应该注意那几点? 全班完整演唱歌曲。
师:咱们分开组来演唱一遍。要求每组讨论小牧童得意的坐在牛背上,唱着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怎样用歌声来表现。各小组自由讨论。那么大家运用这种感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三、延伸拓展
1、师:放牛娃的远大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那么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哪?请你说一说,并且试着放到歌曲中去唱一唱。(讨论、演唱)
7.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关键字的概念及其作用;(知识目标)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知识目标)
3、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所获取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能力目标)
4、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多途径学习的能力。(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关键字的选择与组合、搜索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提问:同学们上网搜索信息都使用过哪些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专业搜索引擎,提出最常用的几个搜索引擎。
2、Google的使用 例1:用Google搜索关于九寨沟的文字信息。通过教师演示讲解,让学生掌握用Google搜索信息的方法。教师给出搜索引擎及关键字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分别用:九寨沟、九寨沟介绍、九寨沟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对用不同的关键字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比较,理解关键字的作用。
3、百度的使用 例2:用百度搜索九寨沟的图片信息。通过教师演示讲解,让学生掌握用百度搜索信息的方法。
4、快速搜索信息的方法
活动
1、请同学们用百度搜索成都到北京的火车时刻表。收集学生的方法,比较用不同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关键字用:成都北京火车时刻表,进行搜索时,因为更为明确搜索的内容,而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
活动
2、用google搜索歌名为“丁香花”的非RM格式的信息。收集学生的方法,比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在关键字后面用英文的“-”(减号)就能减掉无关信息的搜索。
活动
8.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分别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和歌曲独唱《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且随乐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
3、了解感受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更多了解,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长调音乐背景下欣赏草原风光。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之旅,现在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往第一站,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二、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1、马头琴的故事
师:一看见内蒙古大草原,我就不禁想起了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关于马头琴这件乐器还有一个传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2、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说了那么多,我都等不及要听听马头琴的声音了,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来自大草原的优美音乐
(说一说音乐表达的情绪)
三、聆听歌曲
1、介绍“嘎达梅林”
这首乐曲叫做《嘎达梅林》,讲述了一个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的故事,“梅林”是他担任的一个职务。嘎达勇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最后为了民族英勇牺牲。于是人们将这首《嘎达梅林》广为传唱,纪念这位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2、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
我们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男低音独唱版的《嘎达梅林》
3、师出示乐谱,请生随乐跟唱
4、视唱乐谱
5、请生配合音乐表演舞蹈片段
四、认识新疆
1、请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新疆
2、聆听女中音独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新疆物产丰富,又是一年大丰收,新疆人都高兴的唱起歌了。
3、简介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4、请生表演新疆舞蹈
5、聆听合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五、拓展认识
学生介绍少数民族音乐
我们班的同学音乐知识可丰富了,今天就有同学要把她喜爱的音乐分享给大家。
六、小结
9.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九
移步观察法
教学内容:移步观察法
教学目的:
1、回顾游记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运用移步观察法的要点。
2、通过播放同学们集体出游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代表性景物。
4、引导学生巧用诗句、名言、俗语、传说,在文章字里行间自然融入个人感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描述自己的游玩见闻,抓住特色景点,注重点面结合。
2、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将自己的感情巧妙自然地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平日积累,使其用饱含深情、生动优美的文字表达对景物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环节:
在上移步观察法之前,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游玩,实地教学可以让学生既快乐,又更易理解移步观察法。如果不便,建议教师之前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回忆曾游览过的特色景点,将相关资料带到学校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便于教师制作动感影集,更灵活自如地教学。
第一课时
一、动感影集导入(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1、播放学生共同出游的照片制作而成的动感影集。(配上有趣的文字及优美的音乐非常重要哦!)
2、师小结:一张张动人的照片一定勾起了同学们出游的美好回忆吧!其实,不只照相机可以留下生活中的美好,大家手中的笔也可以将美好瞬间变为永恒。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移步观察法”,相信大家在它的帮助下一定能写出佳作。
二、明确概念
1、什么是移步观察法?
(让小组同学积极讨论,然后由代表举例说明,可举教材中的文章,如《记金华的双龙洞》)
移步观察:移步换景
边走边看
2、引导学生划出A册P52书中的概念。
三、讨论:如何记录游玩见闻。
1、运用移步观察法观察时,要调动各种感官细心去抓住景点的特征,并融入自己的感情用心去欣赏,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
2、写游记时,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A选取代表性景点;
B按游览顺序,各景点独立成段;
C抓住景点特征,巧用名言传说,使语言生动优美,文章详略得当。
因为游记的方法在前几个阶梯已经学过,大部分同学掌握得较好,所以可以直接由学生总结。如果没在课前出游或者学生总体基础较差,建议教师选取A册P53中的《走,秋游去》为范文分析,而后总结写游记的方法。要提醒的是范文分析要简略,只要学生能总结出游记方法即可,不必浪费时间。
四、引导学生选景。
1、师:一般景区有三大特点:一是景美,写这样的景区,我们要写出景区的山、水、花、草、树木的姿态,当然要运用平日里积累的关于写景的好词句(九寨沟);二是有特色,我们要结合历史背景、传说故事体现其特色的代表性景物的形态(古隆中);三是好玩,我们要写出自己看到的(面)和玩时的感受(点)(欢乐谷)。
2、引导学生写下自己曾游玩过的最难忘的景区,并学着从以上三个方面选景,最好列举出景物,当然不必面面俱到。
(分组学习,教师巡视。)
如:
阿丑湖:湖边雕像
湖周垂柳
湖水
黄家湾
黄公祠:
祠堂总体外观
祠内雕像
祠堂摆设
麒麟谷:高山密林
石牌坊
许多学生写不好游记,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景,二是写景。在选景训练时,建议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长检查成员是否按照例子选对自己游玩的景区的景点。当然,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纠正指导学生。
五、总结
写游记时,选景首当其冲,也特别重要,只要同学们抓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娱乐度假之地的特征选好景,就成功了一半。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写景。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词语擂台赛)
规则:按要求(自然风光、亭台楼阁、人物感受)抢答四字词语,小组竞赛看谁的得分高。
二、教学“如何写景”
1、师:同学们,在你们刚才所选取的景物中,哪些是你们不擅长描述的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下面,让我们共同讨论,解决难题。
2、收集学生意见:建筑物、雕塑、瀑布……
3、共同解疑。(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比赛,就某一景物展开描述,看谁描述得优美?)
建筑物:(总体特点
长廊
柱子
石凳)
如:红柱黄瓦的六角亭古色古香,橙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光,耀人的眼,朱红色的柱子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站在亭中向远处眺望,黄家湾的美丽景观跃入眼帘,山环着水,水连着山……
雕像:(身份
衣着
五官)
如:
不远处有一尊又高又大的雕像映入眼帘,雕像下方的底座正面雕刻着一行金边大字:华夏才女黄月英。我不由地抬头仔细端详,只见她身穿大袖口的长袍,腰系玉带,手持书卷,好像要把中国文化传扬四方。她的双目炯炯有神,正凝望着远方,气宇轩昂,展示着她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瀑布:(听
看
想)
如:
走在密林中,响彻云霄的水声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一帘瀑布让人惊叹不已。只见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气势磅礴,我不由地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
湖水、亭子……
4、小结:同学们真棒!大家都运用了平时的积累,共同将以往大家觉得难写的景物描述得让人如见其物。
三、拓展训练营
1、以《——中行》为题,写出自己移步观察到的景物,有层次,有顺序,有重点,有感情。
2、以《逛图书城》为题,写一次逛图书城的见闻,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层次、有重点地写作。(教师可引导学生选取代表性人物加以细致刻画。)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移步观察法,体会到了它对我们写作的帮助:它可以让我们以地点转换划分层次,使文章更有条理。望大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自然融入自己对景物的感情。老师相信你们,你们是最棒的!
五、课外加油站
1、熟读B书27页《印象漓江》,并能背诵课后优美词句积累。
2、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拍摄照片下次课共同分享。
板书设计
移步观察法
景美(山、水、花、鸟……)
选景(选取代表性景点)
有特殊价值(有什么、什么样、联想)
好玩(概括总貌
玩的感受)
按游览顺序,各景点独立成段
写景
抓住景点物特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描述;
10.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 篇十
《大眼睛》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这一主题。
2.通过感受诗歌美丽的意境,使学生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活动准备
1.范例三张,夜晚背景图一幅。
2.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
单色版画:
吹塑纸板
黑卡纸,铅笔,白色、湖蓝、枯黄。
铅笔浅描:
铅笔,黑色卡纸,油画棒。
印刻画:油画棒,铅笔,有边框的纸,(8K)抹布。
点彩:
小毫,水粉颜料,水,抹布,铅笔,正方形纸。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受诗歌美丽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1.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假如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出示夜晚背景图)你看见了哪些眼睛?……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称叫“明亮的眼睛”,等会儿听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教师: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
遥远的大森林里,虎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但你看不见它们:
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
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静静地望着你。
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提问: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四周,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静静地看着你。教导学生发散思维。(路灯的眼睛,高楼的眼睛,飞机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高架桥上的眼睛。)
(三)幼儿作画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预备了版画,点彩,线描,印画,请你想一想等会儿你画的画选哪种工具材料最方便。
(四)指导
1.指导学生较合理地安排画面。
2.及时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想象,给予鼓励。
3.指导学生用鲜艳的色彩点出明亮的眼睛。
【人音二年级第四课教案】推荐阅读:
第四课《称呼礼仪》教案11-11
第四单元第四课教案09-14
第四课人类的朋友教案09-07
第四课撇画的写法教案09-27
第四课__爱,让生命延续 新教案10-05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08-25
九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11-20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教案范文10-02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06-23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