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章读后感

2024-09-19

老舍文章读后感(通用9篇)

1.老舍文章读后感 篇一

“瑞宣还没回来哪?”老人问。

“他今天有四五堂功课呢。”她回答。

“哼!开了炮,还不快快的回来!瑞丰和他的那个疯娘呢?”老人问的是二孙和二孙媳妇--那个把头发烫成鸡窝似的妇人。

“他们俩--”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好。

“年轻轻的公母俩,老是蜜里调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真也不怕人家笑话!”

小顺儿的妈笑了一下:“这早晚的年轻夫妻都是那个样儿!”

“我就看不下去!”;老人斩钉截铁的说。“都是你婆婆宠得他!我没看见过,一个年轻轻的妇道一天老长在北海,东安市场和--什么电影园来着?”

“我也说不上来!”她真说不上来,因为它几乎永远没有看电影去的机会。

......

“老三刚才跟我讲了好大半天,说咱们要再不打日本,连北平都要保不住!”小顺儿的妈说得很快,可是也很清楚。“说的时候,它把脸都气红了,又是搓拳,又是磨掌的!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跟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我不敢再言语了,他气哼哼的扯起妞子就出去了!您瞧,我招了谁啦?”

老人愣了一小会儿,然后感慨着说:“我很不放心小三儿,怕他早晚要惹出祸来!”

正说到这里,院里小顺儿撒娇的喊着:

“爷爷!爷爷!你回来啦?给我买桃子来没有?怎么,没有?连一个也没有?爷爷你真没出息!”

小顺儿的妈在屋中答了言:“顺儿!不准和爷爷讪脸!再胡说,我就打你去了!”

--摘自《四世同堂》第一部第一节

2.老舍的“老舍” 篇二

邂逅了,老舍的“老舍”……

流连于大学路的林荫道,高大的法国梧桐,遮住了头顶炙热的太阳,滤出清新。此时的阳光,碎金散银般地洒下来,像是调皮的精灵,轻灵地跳跃着,随风舞动。一个转角,黄县路的深默小巷中,安静得仿佛能听见风吹过的声音。巷中,一栋别致而朴实的屋宇,吸引着我向它走去。

黄县路12号,环以花圃的独栋小院,黄墙红瓦的两层德式小楼。不曾想,这里竟是老舍先生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地方。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老舍的“老舍”——“骆驼祥子”博物馆,走近了老舍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的生活。

敞亮的院子里,树影丛丛,满眼绿意,鸟语花香,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幽幽地围着老屋绕成一个圈,却圈不住满园景色,老舍先生的半身铜像就立于屋前,安详自然,不禁然想到,或许老舍先生就曾如此悠然自得地沉醉其中。面西的墙上,嵌着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绘制的“祥子拉车路线图”,图文并茂地再现了老北京的街巷旧貌,深深吸引人的还有那南墙上《骆驼祥子》连环画,那些个影响祥子命运的节点,被形象地展现了出来,更加生动精彩,细细观赏仿佛跟着人物走进了小说……而骆驼祥子拉车前行的铜像,正栩栩如生地矗在面前,令人情不自禁地在现实与小说的世界中穿梭往来……

走进小楼,你会发现,这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经过修旧如旧后更显当年本色。小楼的一层是几间屋子连通着的展室,细致而全面地展现了老舍先生在青岛的创作和生活。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来之不易,耐人寻味。老舍先生的书桌安静地摆在窗前,铺开来的纸笔仿佛当年主人写作时的情景,老舍先生与夫人的结婚照、用过的墨镜、印泥盒、钢笔、衣物等私人物品,让人感受到这位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生活中的一面。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刀枪剑戟——居青岛时,老舍先生每日晨起练武,风雨无阻,多种兵器皆可运用自如,这也让人们认识了一个刚柔并济、文武兼备的老舍。实物展品、文献资料、多媒体展台……博物馆利用翔实而珍贵的资料,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感性、生动的老舍。细细品味这座精致的博物馆,你会发现,探求老舍先生与《骆驼祥子》与青岛的这一过程,就是在向这位文坛巨擎致敬!

可以肯定,老舍先生在青岛的日子,是幸福的。那些关于青岛优美文章,正是他对惬意生活的感悟。老舍的“老舍”里,也保留着这份惬意和悠然,那就是位于小楼二层的老舍茶馆。这是一个放松心情,品味生活的好地方。每一间茶室都经过精心的布置,精致、细腻又充满了传统的味道。一壶清茶,一杯茗香,散开来的是恬静淡定的心境,无论是榻上品茗,还是窗前赏花,或是桌前谈笑风生,融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阁楼上的日式榻榻米茶室,更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清宁情调,让你享受静心品茶的悠然时光……老舍茶馆还是一个文学沙龙,学者、专家和爱好文学的人同样喜欢这里清雅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文学、艺术的交流而来。

带着对老舍的“老舍”的诸多感受离开时,已近黄昏。院门口的银杏树也染上了金色的光晕,它曾陪伴着老舍先生一家人度过当年的幸福时光,如今,又迎送着前来怀念先生的人们,它收藏着院落里的每一个朝霞和夕阳,默默守护着那份老舍先生最为留恋的宁静。

Happy532:来吧!令人心动的秒杀!

Happy532: Come on! Exciting Seckilling!

驴友们,还在为假期旅游查找最实用的旅游攻略吗?还在为没订到打折机票、特价酒店而抓狂吗?快来HAPPY532(青岛·市南旅游网)!这里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特价客房、超级低价的门票、玩转青岛旅游秘籍、详实资讯统统都在这里!出发之前,宅在家里的你,可以通过这位贴身服务的好“导游”,帮忙搞定一切!

旅游门票,看似不起眼,累积起来却是可观的旅游支出,特别是像青岛这样的旅游城市,路线丰富、景点多……要想来个彻底的深度游那一定要去HAPPY532。登录www.happy532.com,来一场痛快的门票秒杀吧!这里有青岛市南区景点的最低价门票,而且是史无前例的超低价格,还等什么,赶快出手吧!

青岛的美景在哪儿?在市南!来了青岛看哪儿,看市南!海底世界、小鱼山、小青岛、信号山和德式监狱博物馆、迎宾馆、海军博物馆、康有为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银海大世界等,它们是青岛最精华、最经典、最有人气也最有名气的景点!想要领略这些景点的魅力风情,想以超值价格玩转市南的经典景点,那就得快出手!分秒必争地去HAPPY532秒杀超值门票吧!

HAPPY532是人们对青岛·市南旅游网(www.happy532.com)的昵称。因为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有关人们想要了解市南的一切,都能够在这里便捷地找到,因此被许多网友称为“畅游青岛的一级导游、爱上市南的不二缘由”,众多网友都对HAPPY532青睐有加。

HAPPY即是“快乐”,532代表着“青岛”,网站的寓意就是希望来青岛、来市南的游客“快乐游青岛”。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城市丛林中待久的人们,太渴望轻松快乐,HAPPY532正是本着制造快乐的理念,竭力为广大驴友提供快乐游玩的一切便利,“不许不快乐”是网站对你惟一的要求。

市南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纷繁杂芜的旅游信息中,如何能够让来青岛游玩的客人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是网站从筹划之初就一直考虑的问题。为此,网站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链条出发,联合链条上的不同商家,提供最优惠的价格、最周到的服务,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得到真正的实惠,力争做到“只有游客想不到的,没有网站搜不到的”,真正做到“青岛旅游我帮你!”

作为青岛首家网上游客集散和旅游自助服务的特色旅游网站,为青岛的市民和来青岛游玩的游客提供远程网络推介服务是网站的又一重要功能。有关统计显示,来青游客中,90%以上为散客,当大量散客涌入青岛,奔向市南,与其茫无目的游玩,不如登录HAPPY532网络集散中心,查找一条特色线路,订上一辆商务车,预订一家特色风情客栈,或全家总动员,或三两结伴,共同体验一种全新的出游模式,“专业地接,出色演绎”是网络集散中心对游客的真挚承诺。

“旅游公社”、“驴友相约”等板块,给你提供一个发布个性需求,寻找志同道合驴友的开放式平台;“美人”、“美图”、“美文”则是便于让你将游玩过程中遇到的令你感动的人、景、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当然,这里还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好地方,驴友的建议往往会成为网站或者论坛改进的动力,因此,HAPPY532才能如此茁壮地成长,并拥有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

“旅游新闻”、“经典路线”、 “驴友相约”、“快乐节日”、“旅游公社”等板块的设置,让原本繁复重叠的旅游咨询变得简单清晰;“夜在青岛”、“游在青岛”、“吃在青岛”、“住在青岛”、“购在青岛”等栏目,把青岛最好的旅游资源统统介绍给游客,让来青岛休闲度假的网友事半功倍;“优惠超市”、“温馨小贴士”等栏目,则体现网站策划者独具的匠心。

视频、图片、文章、攻略、在线咨询、投诉电话……HAPPY532为网友们的市南之行提供了温馨、实用的各种指南。即使没有过自助游的经历,登录HAPPY532之后,也会对自助游充满了信心和兴趣;即使没来过青岛,也会对这座美丽的城市心向往之。HAPPY532里面的内容全面细致又不断地推陈出新,小到天气预报、电子地图、航班时刻表、酒店预订;细到对付晕车、晕船、受伤小意外的妙招;新到奢华、时尚、舒畅的百宝婚游全面介绍……都让网友们感受到细致的服务、温馨的享受。

3.老舍的文章《自传难写》 篇三

自古道:今儿个晚上脱了鞋,不知明日穿不穿——天有不测的风云啊!为留名千古,似应早早写下自传;自己不传,而等别人偏劳,谈何容易!以我自己说吧,眼看就快四十了,万一在最近的将来有个山高水远,还没写下自传,岂不是大大的一个缺憾?!

可是,说起来就有点难受。自传不难哪,只要有好材料。材料好办;“好材料”,哼,难!自传的头一章是不是应当叙说家庭族系等等?自然是。人由何处生,水从哪儿来,总得说个分明。依写传的惯例说,得略述五千年前的祖宗是纯粹“国种”,然后详道上三辈的官衔、功德与著作。至少也得来个“清封大夫”的父亲,与“出自名门”的母亲。没有这么适合题材的双亲,写出去岂不叫人笑掉门牙!您看,这一招儿就把咱撅个对头弯;咱没有这种父母,而且知道五千年前的祖宗不见得比我高明,好意思大书特书“清封普罗大夫”与“出自不名之门”么?英雄不怕出身低,可也得先变成英雄啊。汉刘邦是小小的亭长,淮阴侯也讨过饭吃,可是人家都成了英雄,自然有人捧场喝彩。咱是不是英雄?对镜审查,不大像!

自传的头一章根本没着落。

再说第二章吧。这儿应说怎么降生:怎么在胎中多住了三个多月,怎么产房闹妖精,怎么天上落星星,怎么生下来啼声如豹,怎么左手拿着块现洋……我细问过母亲,这些事一概没有。

第二章又可以休矣。

第三章得说幼年入学的.光景喽。“幼怀大志,寡言笑,囊萤刺股……”这多么好听!可是咱呢,不记得有过大志,而是见别人吃糖馅烧饼就馋得慌——到如今也没完全改掉。逃学的事倒不常干,而挨手板与罚跪说起来似乎并不光荣。第三章,即使勉强写出,也不体面。

没有前三章,只好由第四章开始写了,先不管有这样的书没有。这一章应写青春时期。更难下笔。假如专为泄气,又何必自传;当然得吹腾着点儿。事情就奇怪,想吹都吹不起来。人家牛顿先生看苹果落地就想起那么多典故来,我看见苹果落地——不,不等它落地就摘下来往嘴里送。青春时期如此,现在也没长进多少,不但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而且没有存过惊天动地的心。偶尔大喊一声,天并不惊;跺地两脚,地也不动。第四章又是糖心的炸弹,没响儿!

以下就不用说了,伤心!

4.老舍读后感 篇四

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介绍如何读书,大致分了三部分说明。

其一,写笔记。好处在哪?有助于记忆和思考,还能提高兴趣。记忆就不必细说了,至于思考多说几句。把随时遇到想到的问题记在纸上,能更加明确问题所在,再用笔做答自然再次促进你的记忆和思考了。那么如何做笔记,都记些什么呢?回答是我自己想的,阅读遇到问题时,随处做个简单的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往下读,也许在还没读完的时候答案已经有了,并且这样不会打扰你的正常阅读思路。至于内容,包括看文章时候遇到的问题和由阅读带来的联想及一些好的词句都可以,可以总结为你之前不懂,现在接触到的事物,在具体的就全凭个人喜好了。

其二,读作品之余多看看作者的传记,他人对他和他作品的评论,这样的效果是全面客观的理解作品,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阅读,当然没说不可以那么读书。介绍这个方法的.时候,作者用自己阅读狄更斯的作品举例,他之前非常喜欢狄更斯,凭借自己喜好错把“瑕疵”当优点,后来书读得多了认识到自己错了,这时反倒可以有血有肉的认识大家,客观的分析欣赏他们的作品,显然这是更高的层次。

其三,组织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一个读书小组,你读作品,我读传记,他读评论,然后互相交流,节省时间,效果也不错。结合实际,我们可以自己到网上去搜索自己想要的内容,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5.老舍猫读后感 篇五

老舍猫读后感1

读完了这本书,我终于感受到了老舍对写作的热情,也体会到了文章的精华,形容的模样似乎已经在你的脑海中漂浮,写事的经过都写得有详有略、有长有短,无论什么文章,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的一篇文章《旅行》,特别突出了老舍爱睡觉的习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职业都不同(老辛是外交家,老方是候补科学家)。所以他们干事的举动都不同。他们在路上有两次争吵,都是关于先去哪,再去哪。第一次是先找旅馆还是先见教授,第二次是先去海岸还是先去古洞。(.)总体来说,他们都没有几分钱,所以被人看不起,找旅馆的时候受老太太的白眼,买票的时候又遭遇服务员的拒绝,可以明确地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中国未成立时,中国人被人看不起的时代。让我们努力学习,不能让巨大的灾难重新上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国穷、国弱受人歧视、受人欺负。

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老舍猫读后感2

老舍的著作——《猫》,是我寒假最喜欢读的书。

这本书里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向我们讲述了有趣的故事,由浅入深,将历史、现实和自然景色、不同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都结合在一起,生动活泼,且语言也琅琅上口,活泼传神。

我觉得《猫》很值得我们阅读,老舍把我们不留意的事物全都写出来了,如母鸡、小麻雀、一块猪肝、善人……有的是某生物做的某事,有的是由此而想出的事情。他把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生动有趣,是人读着读着就会笑出来。有的文章一看就调人胃口,如当幽默变成油抹。再仔细地读完文章呢?同别的文章一样,使人赞叹不已!

是啊,老舍的每一个灵动的文字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每一篇动人的文章都是一道永驻心底的风景。

老舍猫读后感3

2月13日,我读完了《猫》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非常热爱生活,不但喜欢摆弄摆弄花花草草,还喜欢养养小动物。《猫》这篇文章非常生动,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体描述了猫的性情、习惯、脾性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宠爱之情。

老舍先生所描述的猫,溶入了主观意识。因此,他笔下的猫有个性、有风格、有能力。透过这样栩栩如生的描写,就能深刻地表露出作者欣赏和厌恶的是什么。

老舍先生所写的文章都很幽默。《猫》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突显出了老舍先生写作的特点:语言风趣亲切、通俗流畅,在他娓娓道来的优雅言语中,道出了作者的旨意。

《猫》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大猫性情的古怪和小猫行为的可爱与淘气。从老舍先生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大猫与小猫在一起嬉戏的情景以及老舍先生对它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无奈。

好文章都是从生活里找到灵感而创作的。正因为老舍先生十分热爱生活,从而找到灵感,最后又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把整个过程详细地描述了出来。我们也要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创作最生动、最好的文章。

老舍猫读后感4

在暑假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读了伟大作家老舍写的《猫》。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读完之后的感受吧!

当我翻开《猫》这本书时,它第一时间带给我得竟然是猫的各种姿态,令人爱不释手。

文章先讲了老舍自己很喜欢养猫,而猫则爱玩毛线球。总是扑来扑去一刻都不停。最后呢?把毛线球中的毛线弄得老长老长。搞得主人要马不停蹄的收拾好久。

老舍在书中说道,猫最爱吃的要属老鼠了。如果主人家中有老鼠,猫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们一只一只干掉。别看猫白天喜欢撒娇,还逗人爱。可到了晚上,猫就瞬间变成了暗影忍者。而且飞檐走壁,跑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令老鼠闻“猫”丧胆。

老舍在书中最后一篇文章中讲到,猫毛绒绒的,远看活像一个个白或黑的小毛线球。要知道,猫在白天最不老实,它们有时会在刚琴的琴键上跳来跳去,弄得屋里异常热闹。

猫一书让我体会到了猫的真实面目,而且再通过伟大作家老舍这么一点化,把猫描写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希望同学们也喜欢这本书。

老舍猫读后感5

《猫》是一箱宝藏,我发现了一座座金光闪闪的黄金屋;《猫》是一袋零食,我咀嚼出了语言的奇妙;《猫》是一本书,老舍(舒庆春)爷爷用精彩的文笔牵住了我的眼球。

“我喜欢《猫》!”当我翻到最后一页时,我不住地感叹。

《猫》里面记录了老舍爷爷用不同的语言、方法写出来的不同文章。有记事类,有写景类,有语言类……让我大饱眼福。我记得十分清楚,有篇文章写道俩孩子把父母口中的“幽默”当成了“油抹”,拿出颜色抹在脸蛋上,体会“幽默”的感觉。在这里,老舍爷爷用了千万种语言合制成了这篇轻松幽默的文章,真让我捧腹大笑。

《猫》这本书还真是神奇,无形之中我掌握了许多写作方法。原不喜欢写景,甚至不会描写的小姑娘,现在已喜欢上了描写。只要笔一触到纸,灵感会喷涌不停!阅读老舍的文章,让我脑中的小小采蜜本变得饱满,还知道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地方效果大不相同。我的作文又爬上了一格台阶,这都是因为《猫》!

仔细品味《猫》,我感觉老舍爷爷就在我面前,带我走向更完美的写作境界,真是太棒了。

老舍猫读后感6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作者观察精细、内容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仿佛真的一样。逼真地描述了猫小时候的调皮可爱和长大后的古灵精怪;在老舍先生的心里和笔下,猫就像一个可爱淘气的孩子。

老舍先生写到猫的性格时。用了“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问”,描绘出了一个古怪懒猫的形象;但作者笔锋一转,又写到猫的贪玩,一贪玩就“出走一天一夜”,不管谁怎么呼唤,它都不肯回来。又把猫过分的贪玩描述的惟妙惟肖;但是猫有很尽职,只要发现老鼠的动静,猫就“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6.老舍的苦戏 篇六

据北京人艺当年会议记录稿,在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青年突击队》建组会上,剧院党委书记赵起扬在讲话中不讳言剧本存在许多不足,但他仍肯定了老舍有很大的政治热情,并表示要演好这部上级推荐的新戏。六月三十日上午,老舍到剧院谈剧本,他坦率地承认,青年突击队并未在北京建筑工地推广,这剧本本身跑在事实面前。

剧院开始在北京一些相关单位征求对剧本的意见,反映不像预料的那么热烈。在北京四建公司座谈会上,工地一位姓蔡的主任表示,剧本中工人、工程师都不太像现实中的人物,让人感到青年突击队只重进度不重质量,对特务的描写过于简单化。一位工程师认为,剧本所写的事情太多,解决问题又太容易,演员在台上演得有些吃力、枯燥。

人艺的演员们对剧本的新鲜感很快就失去了,演了几场就略显疲沓。于是之在剧院会上发牢骚:“对剧本不是真正的喜欢,大家都有将就思想。”

老演员黄宗洛回忆道:“这个戏太粗糙了,为中心服务,像活报剧。把事件搁进去,做各种状态,演的人和看的人都烦了。”(1999年9月9日采访)

这部戏演了几场就草草结束,而且有几场是专为建筑单位公演的,由单位组织观看。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高潮来临,因腰疼在家休养的老舍对前来看望的人艺导演夏淳说:“大家都大跃进,我偏在这个时候出了毛病……不能老这么呆着,你也帮我想想,看咱们能写点什么?不能写大的,写小的呀!这样一个时代,该写的东西太多了。”出乎夏淳意料之外,两个星期之后老舍竟拿出《红大院》初稿。老舍解释说,看到街道上动员家庭妇女搞生产,想着想着就写了一大堆材料,这里面有真事,也有想出来的。

《红大院》尚未修改完毕,剧院把上演的日期都定了,老舍心里既兴奋又为难。夏淳曾介绍说,在倒计时的七十多个小时里,剧本的创作和排练是一锅煮出来的,有些台词都是在排练场编出来的,实在弄不出来就去请教街道工作同志,看他们是如何说出这段台词。

老演员叶子在北京社会福利院接受笔者采访时,对当时紧张的情景记忆犹新。她说:“那时太仓促了,排第二幕时老舍只是写了两页纸的东西交给我们,其它的要靠大家去补充、丰富。”

最关键的是,超前创作的《红大院》所涉及的成立人民公社之事,在北京市迟迟不见动静,致使排练和演出都找不到充足的根据,没有外围热闹的气氛去烘托。有一天突然听说天津市要成立城市公社,剧院的人狂喜地要赶去体验生活。北京人艺副院长欧阳山尊回忆说,看完《红大院》后,周恩来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对尾声放礼花深感兴趣,欧阳山尊赶紧让美工表演了几次,周恩来说:“这是发明创造,应该推广。”

紧接着老舍又写出带有喜剧色彩的《女店员》,一九五九年初刚一上演,一下子就收到各方面传来的二十六条意见,主要认为看不出党的领导和支持,对于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的性质表现不够,在大跃进时代表现儿童捣乱不合适等等。过了几天,剧院向上级报告:我们已与作者老舍先生共同研究,并做了必要的、适当的修改。

老舍依据二十六条意见,对本子大致修补了一番,以便对各方有所交待。刚喘了一口气,市委宣传部长陈克寒又来了一道指示,要求删去女人推车一场戏,理由是:“六中全会决议中明文规定要照顾妇女生理特点,你们剧院常有外宾来看,每次演出都应特别注意影响,如有人把推车拍照在香港报上一登,对我们不利。”

刚刚落实完这边的意见,老舍忽然又听到市委文化部长、周恩来原文教秘书韦明提出的新建议。

老舍先生在剧中没有多写党委书记,韦明说应该加一个党的领导者的形象。老舍说,这戏里本身就体现党的领导。韦明坚持要他改,说,不改就不演。老舍说,不演我也不改。后来没有加,总理看后没有提这个问题,韦明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北京人艺原副院长周瑞祥1998年10月21日口述)。

这是老舍极其罕见的公开抵制之一,看出他柔中见刚的性格的另一面。

到了六十年代初,老舍的话剧创作有意回避了现实题材,写了一些儿童、历史、民族等题材的作品。但是烦恼依然相随着他,上面的关注、更改指令始终没有断过。在一九六二年的一次创作会议上老舍发过牢骚:“写童话剧《宝船》,我就生怕把皇帝写胖了、写瘦了,写得不合适就会引来批评。”

到了一九六五年,老舍的创作明显跌入谷底,他无法适应环境严峻的尺度。他看了不少现代戏,但很少表态。北京人艺老编剧梁秉堃曾在一九六五年底的一次会上见到老舍,老舍告诉他:“我正写一个找乐的事,写计划生育,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手上一个孩子,怀里一个,背着一个……”老舍当场比划了一下,轻松的表情里还是可以看出他的烦恼。梁秉堃感到老舍先生的难处,觉得先生想努力跟上形势,但又力不从心。

就是在这一年,北京人艺另外一个老编剧蓝荫海与老舍同在北京郊区密云县体验生活,两人住的村子相距很近。他发现老舍虽然身体不好,但仍拄着手杖在擅云旗人村走家串户,甚至爬到山腰看新建的扬水站。蓝荫海还注意到,老人很关心时事,还时常到县城听县委书记作形势报告。

蓝荫海告诉笔者:“他改我写的本子,告诉我,‘不要用人家写滥的词,要注意新鲜的语言。’可是受当时气氛影响,听说他写了《旗人村》,初稿引了很多语录。我觉得他本人内心是不愿这么干的。”(1998年10月30日采访)

7.老舍散文读后感 篇七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在于它经得起时间的磨练。时则今日,又见“故人”,《断魂枪》还是安然躺在课本里,不禁有一丝欣慰的笑意。再观起首那行熟悉的字句“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以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想起从前自己一度以为的“玩世不恭”,哑然失笑。

“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在社会变迁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无奈,还记得《子夜》里的吴老太爷吗?不管他是不是具活僵尸,总之他受不了时代的变迁。受不了,也不必承受了,于是他撒手西去了。这是明智的,至少让企图一直封存着自己的世界得逞了。沙子龙比吴老太爷年轻,也许还没有封存自己的勇气。就算是“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就算是“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就算是古老的中国也“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的破坏着风水”;就算是“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名声”,沙子龙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就算是沙子龙的世界也已被狂风吹了走。他,沙子龙也还是要顺着这改变的社会环境活下去的。自然,镳局是没法使他活下去了,有了热的枪口,还需要冰冷的长矛吗?好在沙子龙是西北一带的“神枪沙子龙”,比不得他那些徒弟们,至少还撑起个客栈而不用到庙会上去卖艺,不用“踢两趟腿,练套家伙,翻几个跟头,附带着卖点大力丸,混个三吊两吊的”,也不用去“弄框果子,或挑些毛豆角,赶早在街上论斤吆喝出去。”如此这般,沙子龙也失去了“活动”的机会,身上放了肉了。与他的徒弟王三胜“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形成了对比。这是因为他的徒弟们尚且可以在大白日头底下“露露脸,走会捧场”,而他至多“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那个变更的社会,沙子龙的棱角渐渐被融化了,他变得圆滑世故。以至于对孙老者的求教表现出几番的推托,先是沏茶,尔后又邀孙老者吃饭,又“从桌子上拿起缎子榙裢”装上鼻烟壶与钱,挂在腰上,在孙老者执着的提出要练习“五虎断魂枪”时,他也是用“早忘净了!早忘净了!”来搪塞,但不会忘记留孙老者“住几天,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读后感《老舍散文读后感》。”现在的沙子龙已不是那个“利落、短瘦、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了,怎么与“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的像两口小井,深深地闪着黑光”的孙老者相比?沙子龙彻底放弃了枪与枪法吗?

不!容易看出他还是十二分的热爱枪的。从徒弟王三胜对他肯定的了解,“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倒沙子龙自己对枪以及枪法的不能割舍,文章末有“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然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着当年的野店荒林的威风”,这句堪称点睛之作,更加重了沙子龙爱枪的分量,这些都是沙子龙爱枪的铁证啊!但他的爱却又何其的隐忍。只能在夜深人静,关紧他的门窗,才能释放一些些。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争光显胜了;是那枪真的淘汰了?看起来好像是沙子龙顺应了时代,理所当然的不再张扬他的武功了,但只是不可自拔的对那套枪产生无比的眷恋,摸摸这凉、滑、硬的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是自己在漆黑的夜里操枪,仿佛在黑暗里宣泄了自己对过去世界的留恋。尽管尽量去适应,却依旧表现出对时代变化的一种消极漠然的态度,只是外表学的像罢了。

“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徒弟们对他的吹捧,那是徒弟们的事,甚至于当孙老者说“教徒弟不易”时,沙子龙的回答竟是“我没收过徒弟”。他不承认他收过徒弟?也不尽然,毕竟是江湖中人,只是换了一种承认的方式——“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多少不拘,不让他们空着手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或是请给说个对子——什么空手夺刀,或虎头钩进枪”沙子龙便是“教什么?拿开水浇吧!”一句马虎过去。他是真不教?也许是时候不对吧!然而对于他所谓“对”的时候怕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他才会如此决绝的说“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如棺材,一齐如棺材!”所以,“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反之,他们说沙子龙栽了跟头,不敢和个老头儿动手;那个老头子一脚能踢死个牛(之前,他们也是这么吹捧沙子龙的)”。所以,“神枪沙子龙”慢慢地似乎被人们忘了。只有那叹气声,那模糊的图影——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那微笑里伴着“不传!不传!”渺渺然缠绕着这个世界!

深推全文,这不是一部在市井日常生活中书写中国文化命运的作品吗?沙子龙以及他那套枪法不就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历经千年的磨砺,完善、系统而又精粹的象征吗?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能像中国文化一样历尽沧桑而不中断,枪法的成熟不就是代表了文化更是到了熟透了的地步吗?然而,由古老的农业文明步入现代的工业文明,当时的中国的确面临着挑战。可以看出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素来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本主义的狂风震撼了古老中国的传统生活与传统文明,“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从哲学上考究,文化的产生其实就是关于人类产生的探索,因而要讲述文化命运必然的就要讲述人的命运。

8.老舍茶馆读后感 篇八

(一):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主角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但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我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齐,回顾自我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liao)让人赶出自我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

我爱咱们的国啊,但是谁爱我啊?常四爷在同一地点时隔五十年两出此话,着实让人嗟叹不已好句子

老舍茶馆读后感

(二):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样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咱们此刻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咱们此刻汉堡牛扒能够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福楼拜的名言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个性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之后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兄弟姐妹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我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咱们此刻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咱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老舍茶馆读后感

(三):

茶馆,没事儿喝茶,彼此唠家常,谈世事的地方。谁可曾想在老舍的笔下,它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地道的语言,真实的场面,人物栩栩如生,写的太现实。这和老舍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发奋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因此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lz13)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刻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

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

一、王利发(茶馆掌柜)

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

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透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

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资料。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带给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茶馆》给与咱们的是一个时代!

老舍茶馆读后感

(四):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好处。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性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位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发奋下。他逐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因此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净、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刻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三教九流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

一、王利发(茶馆掌柜)

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坏)

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阿婆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透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换包装不换资料。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带给女招待与吉

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咱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多谢!多谢您留予咱们如此宝贵的财富。

老舍茶馆读后感

(五):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也是老舍的成功之作。

老舍的《茶馆》看似聚焦于一个小茶馆里,但这个人来人往的茶馆里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简言之,是一个小社会的浓缩。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刻跨度,六七十个主,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的历史命运。

这就是《茶馆》投影出的中国!

裕泰茶馆在大时代中生存了下来,必然有他的生存之道。先从茶馆的内部装饰开始说起。

从茶馆中桌凳的变化就侧面反映了那里生意的好坏。第一幕中店里放的是长桌,方桌,方凳,长凳,小凳。这样客人的容量还是挺大的。当时天泰,广泰,德泰都已经关门了。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大了,勉勉强强的混口饭吃。第二幕中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色桌布。墙上用的是时装没美人,可见王利发紧跟时代潮流。第三幕中都换成了小凳和条凳,家具也黯淡了,门庭也不光线了,岁月让裕泰失去了生气。体面也不是那里的形容词了。除了这明显的外部装饰,还有那些个字条。

莫谈国事这条子陪着裕泰一齐经历了半个世纪。第一幕中茶馆各处都贴着这条子莫谈国事。第二幕中的莫谈国事更大了,更醒目了,功能依旧。第三幕中莫谈国事有了一个伙伴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更大,更多!这是一张神奇的条子。

莫谈国事将封建无限的放大,也无限的反应了社会的落后。茶钱先付反映了裕泰的生意已经岌岌可危了。

在茶馆中不仅仅仅有陈设的条子,还有人。《茶馆》中人物繁杂但每一个都有鲜明的个性。

其中在全文的结尾的时候有一个沈处长。他一共只有一点点的台词,是七个好字和一个传字。语言极其凝练,但同时把这个人表现的淋漓尽致。沈处长的出场穿着军便装,高靴,带马刺,手持小鞭,后面还跟着两个宪兵。他明显是一个很霸气的人,但少言寡语。不说话,用眼神示意也许就是这些长官的特征之一。

沈处长但是是这戏中的跑龙套,而王利发是贯穿整部戏的灵魂人物之一。

王利发是一个小小茶馆的老板,为了生存,他阿谀奉承,逆来顺受。这不仅仅仅是他的茶馆,也是他父亲的。因此茶馆不仅仅是一个赚钱工具,更是他父亲的馈赠和期望。一个不卑不亢的人,但不是一个苟活之人,他很坚定的保护家人,自我坚守茶馆,最后用上吊来结束性命。

《茶馆》是我读的第一本戏剧。人物繁多,我每每读过都不时的翻到前面去看人物表。虽然人物多很繁杂,但老舍能清晰地写下这么多,可见他潜质的强大。一张张丑恶的嘴脸,一张张善良的脸庞,都在老舍笔下栩栩如生。我读出了世道沦落,读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

9.老舍之“谜” 篇九

蒋泥开列的老舍之“谜”引人入胜,如:

“老舍有多重人格吗?如何理解他的政治‘热情’?有多少是他真实的‘热情’?”即:“老舍真的是‘歌德派’吗?为什么在台湾的老友梁实秋认为他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不相信他真的是‘歌德派’?为什么‘大师’老舍要把自己降格为‘匠人’?”

“老舍挨打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参与的人各是什么表现?他为何选择自杀来了结一生?”即:“1966年8月23日,已经无班可上的老舍,为什么刚从医院出院,就急于去上班?他为什么三次受暴打?”“老舍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是自杀,为什么他死后腹中无水……”

以上种种之“谜”,除却史实的考辨之外,见仁见智,依我来看,能够真正称得上是“谜”的,恐怕还有不少。这可能也说明了:所谓“谜”应该是一个敞开的话题,有待讨论和拓展。

《龙须沟》:老舍后半生之谜的起点

老舍是剧作家,《茶馆》是他的巅峰之作。

当年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我是不看话剧的,因为我天天都在‘演话剧’,我再看话剧就麻烦了,但是我不反对话剧。”(1962年陈毅在广州文艺工作会议上的传达)早在延安时代,毛泽东更说过:“我们每天演话剧嘛,还要看你的?我们的话剧我看演得比他好。”毛泽东在世时看过的话剧,可能寥寥无几,有的,大概就是周恩来一再向他推荐过的老舍的《龙须沟》了。1960年,周恩来在天津一次会议上说起话剧,又推荐了一部反映消灭血吸虫病的话剧《枯木逢春》,他说:“主席是不看话剧的,这个话剧的确好。”毛泽东接着说:“的确好我就看,那个《龙须沟》我就看了呀。”(陈晋《文人毛泽东》)

《龙须沟》,应该是老舍后半生种种谜团的一个起点。

1949年鼎革之际,老舍还在美国。据说当时周恩来见第一次“文代会”少了老舍、冰心两位,颇为遗憾,于是嘱咐曹禺、阳翰笙等,并请赵清阁致信老舍,“需要老舍这样的大作家歌唱新中国”。老舍遂启程返国。回国后,他很快否定了先前曾许诺别人的“三不主义”(不谈政治、不开会、不演讲),而是身体力行所谓“三不得不主义”了。他除了创作了一部让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名剧——《龙须沟》(1951年,周恩来总理又将此剧推荐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泽东观赏并接见了老舍),又先后写了一些配合形势的作品,如剧本《消灭病菌》、《大家评理》、《人同此心》(据《老舍全集》的说明,这是“毛泽东授意,周恩来安排”而写的一个电影剧本)等。如林斤澜所说:当时有人称老舍是“劳动模范”,“他紧密配合运动,主动完成任务”,以至“有人称赞老舍先生‘不避败笔’,写了不少不能再演的剧本、不堪再读的文章”。

老舍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而“传统”根深蒂固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如彼时的老舍,有了“知己者”,有了专车,有了房子,有了团聚的家庭,有了相应的身份和地位(《说说唱唱》主编、北京市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文艺》主编,等等),显然,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用蒋泥的话说,是“他又走到了极端,决定放弃一切,尽快适应新社会的形势、要求,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而在“一时拿不出新作”时,就一边按照“行市”删改旧作,一边动手写戏,因为这宜于“为人民服务”,又方便于显示自己的政治热忱,为此他不惜“东拼西凑”。

所有这些,当时老舍现身说法:“写作是为了什么呢?想来想去,似乎还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很难找到别的解释。直到解放后,我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知道了我应当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个答案,我才真正认识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不该再在名利圈子里绕来绕去了。这样,我就拼命去写作了。只要是人民需要的,我就肯写。”至于“政治与艺术”,他的心得是:“所谓独立不倚的精神,在旧社会里有一定的好处。它使我们不至于利欲熏心,去趟混水。可是它也有毛病,即孤高自赏,轻视政治。”

以上都是“谜面”,如果说还有“谜底”,那么,既可说是“性格决定命运”,还可说是“形势比人强”以及他和陈寅恪之类的知识分子的区别等。

老舍与胡风:

“中国的果戈理”批判“中国的别林斯基”

也来说说老舍的一个“谜”。

林斤澜在《<茶馆>前后》中说:“人说老舍不论大小运动,都积极配合,是写作行中的紧跟快手。这话也对也不对。他主张‘文武昆乱不挡’,一段曲艺,一首顺口溜,一篇表态的千字文,用来‘配合’各种大小运动。若写一台话剧,那是大作品,好比小说中的大部头。三反五反,反胡风,反右,反右倾,这些反字号的都是大运动,老舍(却)没写过剧本。”其实,不是“没写过”,只是写得不成功,没有问世罢了。

《西望长安》是老舍写的一部“讽刺剧”,其由来是1955年7月,老舍作为全国人大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听取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报告的“李万铭案”,罗部长最后说,他希望“中国的果戈里”——当然是指善于讽刺戏剧的文艺家了——来写这一题材的讽刺剧。老舍当仁不让响应罗部长的建议,并立即亲赴西安,化装成公安人员,参加了对李万铭的提审,随即创作了《西望长安》。这个剧本,是“主题先行”的,或者说是“三结合”的产物(即后来成为创作模式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至于它的艺术性如何,那是可想而知的。当时赵清阁就曾对老舍提了意见,认为它缺乏老舍特色的“幽默感”,像是一部“活报剧”,老舍则坦承它是“新活报剧”,并说:“反动分子未能写好,因材料多,不易概括。详细写他,不易讽刺;顾了讽刺,而不能多写他。况且,还给正面人物留出两幕三场戏。”显然,当时老舍只是在“技术”层面分析自己的不足,却仍然自信“戏虽没写好,但是新尝试,此种戏向无前例”云云。

说到老舍,又想起赵丹临终前的那句诤言:“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林斤澜回忆:“《茶馆》初演前夕,彩排时节,周恩来总理到剧院来看了排练,提了些意见。大意说这个戏是按历史时期写下来的,但时期的选择不够典型。应该是五四、二七年大革命、抗日、解放战争。总理威信高,有口皆碑。这样高层的领导,自身有戏剧经历,很难得。提个意见又是商量,不是行政命令,不‘我说了算’。这当然是很好的作风。因此可以设想,如果在写作之中,或在排练之初听到了这个意见,作家艺术家们会自觉自愿的奔赴这个命题,围绕这个意图,完成这个任务。”(曹禺就是一个例子,为此他晚年也颇有悔意)林斤澜还说:“老舍老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说的写下去,配合什么呢?现在看来,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这是老舍的“宿命”,是“谜”也不是“谜”。

有一则有二。“胡风分子”绿原后来回忆说:舒芜曾告诉过他,“胡风被捕后,某领导人曾经向著名剧作家某某先生建议,何不以‘胡风反革命集团’为材料,也写个类似《西望长安》的戏本,以便教育群众呢?据说某某先生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便到处寻找可以入戏的素材,大概单凭三批‘材料’(笔者注:即1955年5月《人民日报》分三批发表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毛泽东为其中的材料亲自写了按语,这是“胡风案”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标志,从此,胡风等人的问题正式升级为“敌我矛盾”)是什么戏也编不成的……于是,某先生专程拜访这位先觉者(笔者注:即当时提供了私人信件的舒芜)请教。舒芜当时是怎样向某先生揭露底细的,某先生听了又怎样准备动笔的,那个戏又为什么终于没有问世?这些情节且留待文坛掌故家们去发掘。可惜的是,《西望长安》的姊妹篇没有了,否则中国文祸史将会妙趣横生,不致于显得那么惨烈。”(绿原《胡风和我》,见《我与胡风——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

这里,绿原先生皮里阳秋,讲了一段现代的“文坛掌故”,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话题——所谓老舍之“谜”——“舒芜当时是怎样向某先生揭露底细的,某先生听了又怎样准备动笔的,那个戏又为什么终于没有问世?”这里的所谓“某某先生”究系何人,当然不用多说。

历史终于上演了一出“中国的果戈里”批判“中国的别林斯基”的闹剧,然而至今我们对它还所知甚少,无疑,它也是一道老舍之“谜”。 林斤澜说:老舍曾是文艺界配合政治运动的快手和高手,先后写有30多个剧本,至于“未出笼的半成品、反复修改的草稿,更是无从计算,不为外人所知”,它可能就包括这部“反胡风”的大作。

假如老舍活着……

由此又可以说到老舍和胡风的关系。

关于老舍此类文章,如人所说:“仅在50年代,老舍就几乎身临其境地参加了文艺界所有的政治斗争:从批判俞平伯的‘学术错误’开始,到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再到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丁陈反党集团’,批判章伯钧、罗隆基、徐燕荪、吴祖光、赵少侯、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等人的右派言论”,其中,围绕批判胡风、丁玲以及右派,老舍有不少篇目。1957年9月11日的《人民日报》,老舍发表了《答匿名信》,之前来自西安的一封匿名信上说:“我希望你今后弄笔墨时,还是不溜尻子不捧颂好,应说些实话。难道说目前全国成千上万的所谓右派就都不爱国爱民吗?你深深思虑过没有呢?”然而,当时的老舍不可能去“深深思虑”。

在《看穿了胡风的心》这篇文章中,老舍说:“我认识胡风已快二十年,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二十年来,我总以为他的毛病不过是心地褊狭、目空一切而已。看了舒芜先生发表的‘胡风信札’,我才知道原来胡风并不只是心地褊狭,而是别具心胸。原来他把他的小集团以外的人,特别是共产党,都看成敌人啊……”

20年交往的“老朋友”之谊,至此一笔勾销了。

此前,在抗日战争中的武汉和重庆,老舍和胡风曾共同在周恩来的安排和授意下,参加和组织抗战文艺。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是总务股主任,胡风是研究股副主任(郁达夫是主任),后来胡风回忆说:“举老舍这个有文坛地位、有正义感的作家当总务股主任,这是符合众望的。”“在抗敌文协内,团结有政府感的真诚的现实主义作家老舍,抵制了国民党任何分裂或利用的阴谋企图”。后来胡风在深牢之中听说老舍在“文革”中跳湖自杀,心中无比惨然,写诗道:“赞成腐败皆同志,反对专横即异端。昨日葫芦今日画,人为奴隶狗为官。敢忘国乱家难稳,不怕唇亡齿定寒。勇破坚冰深一尺,羞眠白日上三干。”胡风还注云:这诗是“借以悼念整个抗战期间,一同对国民党作斗争,‘文革’期间屈死了的老舍先生”。(《回春室诗文》)

“赞成腐败皆同志,反对专横即异端”,那是他们携手反抗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日子,那时的老舍在抗战后方不啻文艺界的一位“老大”。1944年,在重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20年的大会上,胡风动情地说:“(老舍)对于作家朋友们,无论是谁,只要不是气质恶劣的人,他总能够随喜地谈笑,随喜地游戏,但他却保持着一定的限度;无论是谁,只要是树有成绩,没有堕入魔道,他总能够适当地表示尊重,但却隐隐地在他的方寸里面,保持着自己的权衡……这态度常常引起我的感激的心情。”

后来胡风还回忆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矛盾白热化,他按照周恩来的安排离开重庆潜赴香港,行前曾告诉老舍,因为他相信老舍是靠得住的:“我相信他不是那种出卖朋友的人。”后来胡风又听说老舍在香港沦陷后,因得不到胡风的消息,竟在与别人谈话时掉了眼泪,这表明“他很珍视我对他的这种信任”。

可是,后来的一场政治台风如何会击碎这些美好的友情呢?或者说,在1955年“胡风案”前后,老舍在心态上究竟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一个“谜”吧。

据林斤澜讲:1955年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之前,“老舍的心情可说一片蔚蓝”,比如喜欢交游的他经常约友人在家中小聚、赏菊。“1955年之后,这种事少了,到了1959年‘反右倾’,根本上就没有了”。

到了1966年2月,胡风将被逐出北京,当时他感到莫大的沮丧和屈辱,于是,一丝没有泯灭的旧情让他给当年在重庆时的友人乔冠华、徐冰、陈家康、徐平羽和老舍写信致意。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胡风当然是不知道了),却让今天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寒心了,因为,那些旧友,没有一个对胡风表示了最起码的“老朋友”的同情心,或者,这些友人也在即将到来的更大的一场政治台风前不知所措呢。而老舍自己,也竟没有能够度过这场劫波,以致他没有机会像巴金一样,在事后重读自己当年批判胡风的文章,忏悔说:“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审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

假如老舍活着,他会不会也来“忏悔”呢?这,也是一道老舍之“谜”吧。

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老舍

也有人说:“面对老舍同一时期的作品,我常有困惑之感。我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老舍,哪个才是真实的老舍。也许两者都是?”(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那么,“真实的老舍”难道是那个充满矛盾、困惑的,也许是人格分裂的老舍?

描写和记录当年文坛往事,拙眼所见,除了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程绍国的《林斤澜说》也非常难得,因为它是从当事人心底来反映“真实”的。蒋泥说:老舍,“他一般给人的印象是随和的,善应酬,善言谈。他讲话有特点,不是官话,有外交辞令可也不是那种含糊其辞的、温吞吞的话。他的话有时是过甚其词、不留余地的,刻薄的甚至是不给面子的。”接着,他又引了《林斤澜说》中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说明老舍在当年确有某种“两面人”的分裂性格,即“他是一个有心机的、智慧过人、知人论世的人”,“他八面玲珑,以‘外场’和‘交游’闻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两面人”,“这个人绝不可恶,但有时却非常可怕”。这,或者才是真正的老舍之“谜”?

至于如何来解析这个“谜”,现在有两种看法,一为“真诚”说,一为“敷衍”说。其实,也不独老舍一人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所以即使胡风曾遭受过老舍的文字批判,后来却对老舍的孩子说他唯独没有骂过老舍。胡风夫人梅志回忆说:“胡风对老舍始终是尊重的、相信的,就是当时写的什么,胡风也没有当回事。我们并不在意老舍当时对我们的批判,倒是听到老舍自杀的消息,胡风吃了一惊,说,‘像老舍这样的人他们都容不下!’”

“像老舍这样的人他们都容不下!”那么,老舍,他是怎样的人呢?胡风说:“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这是老舍的“真”。此外,还有老舍的“委曲求全”。胡风所见的主持“文协”的老舍,“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以及老舍身上的不易发现的某种“孤独”——胡风说:“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这一切,最后都使“这样的人”通向了一条不归之路,而那又是他的最后一个“谜”——“他为何选择自杀来了结一生?”

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复杂多变的历史环境中,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变动和动荡,许多知识分子都养就了“外圆内方”的政治性格,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些具备了这种性格的人,他们的内心分裂又是十分痛苦的。诚如蒋泥在《老舍之谜》中所说: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当年毛泽东对这句古诗(晚唐罗隐)情有独钟,而老舍,以及更多的人们,其实都是在这种历史作用力之下,宿命地安排着自己的命运的。解析老舍之“谜”,宜于此乎?!

上一篇: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