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08-29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共11篇)

1.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一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一

本人在20xx年4月参加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通过《福建教育》专家的讲座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和科研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

1、由教授讲授的新课程理念更新。

2、由教授讲授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此模块内容,让全体学员耳目一新。

3、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下面,我将本阶段的具体学习作以下简要小结:

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第一个关键节点,框架问题修改是研修重点和关键,可以说不完成框架问题的修改,其他方面的修改,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不使框架问题修改影响其他,我在学习时对问题修改时间段做了特别处理。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作品修改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共享了其他学员的作品,互相交流,一起研讨,使框架问题的修改在下一模块学习开始之前及时完成。

对此,能够完成,我对线面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轰轰烈烈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重点通过《教师职业心理》、《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专题培训和考试,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使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4、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期间在进修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充分认识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以总结检查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

当人民教师难,当合格的教师难,当现代优秀的教师更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网络研修,感悟许多。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啊!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淫,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网络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教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回顾这段学习的日子,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应付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收获变得灿烂无比。在远程培训中,网络研修让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远程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专家、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

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今后,我还将继续参加网络研修,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2.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管理,策略,优化,资源,模式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期,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靠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要在这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作为从事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继续教育中心,如何完成好这一划时代的光荣使命,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管理。我们认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应从如下层面入手。

1 主动当好参谋,参与宏观管理

主动当好参谋、参与宏观管理是教师继续教育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宏观管理既有政策制度层面的,也有环境要素协调方面的。

1.1 争取政策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承担着实施具体培训的任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主体,如何积极地运用有关政策法规,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宏观决策,这是关系到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否能持续长效发展的前提。我们在中学教师第二周期培训结束后,紧接着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全市在职专任教师的人数、学历状况、师训经费状况、第二周期培训效果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拟制了相应的细则,包括政策依据、内容类别、组织管理、条件保障和考核奖惩等,为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

1.2 优化资源环境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教研室有教学、研究资源,仪电站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资源,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能,但如何协调一致,在教师继续教育这一工作上保证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从管理层面去运作。我们利用各种会议、活动及时沟通联系,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在工作中相互支持。我校尽量考虑到乡 (镇) 经费与工学矛盾等具体困难,满足其合理要求,如把学历班面授时间改在节假日以减少学员工学冲突,为脱产学员节省往返路费采取上10天课休4天假的大周制等。教研室在组织活动需要我们的场地和人员时,我们都会尽量满足。这样以来,整合了将教研室、仪电站及各乡 (镇) 中心校的师训工作力量,即乡镇中心校保证参培人员准时参加培训,教研室的所有人员随时接受进修学校教务处安排的课务和活动,仪电站为学校提供优质设备及网络设施技术支持。

2 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是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

2.1 健全完善制度

继续教育中心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交全体教职工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案即《教师进修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方案》分为改革篇、职责篇、考核篇、规章篇四大部分。改革篇包含了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目标管理三个子项的内容;职责篇规定了学校党政工领导岗位和教师职员各岗位职责;考核篇根据各岗位职责制定切合实际的考核量化表,为形成性考查和终结性考核制定了具体操作细则;规章篇归纳了学校各项制度、规定、决定、办法,涵盖了各项办事程序、操作规程和开支标准。四个部分有机组合的内容成为我继续教育中心规范化管理的“宪法”。这样以来,教职工奋斗有目标、衡量有标准,学校管理秩序井然,日趋规范。

2.2 提高队伍素质

我中心除强调职工日常各自加强学习外,还规定了普通话学习、计算机学习和进修提高学习。并实施了专任教师必须学习,其他人员结合岗位要求学的制度。教职工业余时间大部分都主动用在学习上,用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上,用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上。在教研课题和论文方面注重实效,我们设立了专项成果奖,且将学习提高和教育科研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个人业务能力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中形成了以做好教学工作为荣,多出教研成果为荣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2.3 注重社会效益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除对教学常规有具体规定外,还规定每个教师每期必听取一定数量的课,衡量教学效果采用学员评分办法,学员评分是受聘任教、职称晋升、实施奖惩的依据之一。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注重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学员进修学习后能有较大收获,能为教学实践服务。我校对学员进修学习期间的管理是严格的,一抓出勤,二抓作业,三抓讨论,四抓技能实践,五抓班级四项评比,六引入客座教师竞争,这样一来,彻底改变了过去进修培训走过场的观念。

3 探索培训模式,注重过程管理

探索培训模式,注重过程管理是教师继续教育具体运作的重要方法。

3.1“针对问题”的学科岗位培训

教师岗位培训是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补给线,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证。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对教师实施二个层面的培训:一是“通识”培训,首先使教师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意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信心,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二是“问题”培训。即深入课堂中的具体问题,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将其隐性理念转化为显性行为的培训。故此,我们把这次岗位培训定位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探讨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条件和策略。为搞好岗位培训,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培训质量和效果,作出了创新岗位培训方法和模式的决定,提出了“为了台上一分钟,不惜台下十年功”的口号。建立了“岗培学科课题组负责制”的培训模式,即学校招聘岗培学科课程负责人,岗培学科课题组负责人组建课题成员(含本校和客座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调研和问卷调查,按:了解岗培教师所需所急→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分工准备有关内容搜集相关资料→集体整合研究培训教案→报教务处审定实施的步骤进行。

3.2“点面结合”的信息技术高级培训

新一轮的现代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全市应培人数达6145人。因为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过级证是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掌握高级信息技术内容也是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故此,要求这项培训工作适当超前,这样就形成了时间紧任务重的态势。为使这项工作如质、如量、有序地进行,我们采取了基地集中培训和基层设点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并坚持了“注重过程从严要求、保证质量统一组考”的原则。第一步,我中心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者的培训,成绩优秀者,由我中心认定“现代信息技术高级培训辅导员”资格。第二步,根据乡(镇)计算机教学的设施设备情况,确定该乡(镇)可否设立现代信息技术高级过级考试培训点。第三步,每个设点乡(镇)在开班前报送培训计划,我中心对开班时间、参培人数、执教者(含备课资料)、管理员(含出勤表及措施)等进行审查,并由教师进修学校提供教材和课时计划。培训过程中我校派员随机巡查教师讲课及学员出勤情况。培训结束后,教师工作处要求统一组考,并严格考试纪律。第一次考试未合格者,需重新到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这样一来,既保证了信息技术高级培训的有序进行,又方便了学员、节省了经费,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3.3“理念创新”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及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为此,我中心积极准备引进一些有实效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增强继续教育培训效果。

保持与时俱进,实现前瞻管理是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策略。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要始终保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主体的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品位。要做到这一点,教育中心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为此,我中心专题召开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研究会议,在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统一了认识: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要有市场竞争意识,要创新办学体制和用人机制,要拓宽办学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我校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家建立的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在学校的主动争取和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今年,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教育界已经形成以下共识: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是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阵地,教育局支持继续教育中心创办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并将此纳入近年主要工作之中,共同努力,将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主、适应时代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完成下达的师训任务后,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办电大,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等方式扩大成人教育规模,服务社会,壮大自我。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要加强内部管理,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主动争取生源。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要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目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进一步得到扩充,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有利于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优化,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着力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管理工作,探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管理策略对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振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2]张冬梅.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傅树京.建立PDS: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改革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1) .

3.“三抓”教师的继续教育 篇三

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抓教师的继续教育,首先要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决定着行动。思想端正了,积极上进了,其他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在抓继续教育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参加继续教育?对教师有什么好处?教师是主动参加继续教育还是被动的参加继续教育?等等,这些思想问题不解决好,继续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是师德教育。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它是不可能去努力工作的,他也不会对继续教育有什么兴趣,只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笔者就耳闻目睹了有的教师“玩世不恭”的工作态度,工作不努力,不负责任,上课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时牢骚满腹,特别不可原谅的是把牢骚带进课堂,迁怒于学生,发“无名火”,学生深受其害,对这样的老师不加强师德教育是不行的。试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你对自己孩子的老师有什么要求呢?若遇到一个缺乏敬业精神,工作懒散,不负责任的老师,你愿意吗?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本来年龄就小,可塑性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觀和价值观,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全靠老师去“打磨”,如果老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的学生浪费青春年华不说,还可能会被带入“歧途”,在幼小的心灵打下不良的烙印。

因此,我们要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抓,抓长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加强老师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的政治学习,教职工大会,党员会,小组会等各种场合,对老师的思想教育都要大讲特讲,不厌其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扎扎实实地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把参加继续教育看着一种乐趣,一份责任,看着事业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学习。

抓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 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现代教育理念是指与现代社会、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和教育信念。其实,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上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现代教师观、新型师生观、平等学生观和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还是热衷于“满堂灌”,或者是仅仅模仿某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机械地学习别人的几个步骤和技巧,生硬地规定在课堂上老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不管合适否,什么都去合作,什么都去探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等等,这就有违新的课程改革的初衷。势必有东施效颦、画虎类猫的之嫌。

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导。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宽容。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学生的活动创设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让我们的课堂真实,实用。

抓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

如今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爆炸时代,人类创造的知识以极高的速度在增长。有人综合计算,全世界的知识总量,七到十年翻一番。知识量在不断增加,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组合。其内容更开放,更灵活。如果作为老师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仅仅还是“啃”老本,还搞过去的“一言堂”,对与错老师说了算,恐怕行不通了。现在学生思维敏捷,见多识广,有时学生问你一个所带学科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挂”在黑板上下不了台。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最好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教师还应该是一部“百科全书”。笔者小时候就认为老师是无所不晓,无所不知的。什么疑问,在老师那里都可以得到答案。一直到自己当了老师才明白,老师也不是万能的,知识浩瀚于海洋,学无止境。教师也需要加强学习,既要钻研自己的专业课本,又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古人曰: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练中才能进取,才能创新,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成为一名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

美国学者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写到:“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先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责无旁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宣恩县桐子营中学的老师们自学“充电”的高昂热情让笔者记忆犹新。那时无论年长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在拼命的搞自考或参加各种类型的函授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师们在一起谈的是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打牌赌博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那时桐子营中学老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顽强的学习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带动了学生。老师爱学习,学生也爱学习。学校的学习风气非常浓,校风也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在当时的全县来说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抓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出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要先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是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宣恩县晓关乡中心学校)

4.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虽然学习的方式比较单调,就是静静的坐下来听课,但是,满眼的精彩让静坐不再单调;虽然连续几个小时让人腰酸背痛,但是,学得新知的清新让我的心头越发温暖。

下面,我就把我本次学习的体会具体谈一谈:

一、虚心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二、转变教育理念。

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麻衬的理目户配下,教师眼中就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差异的教育,就会有差异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能力。

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境界。

四、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所以我们要博览群书,多学习多去了解一些大千世界,充足了电,挺直了腰杆站在学生面前,用知识的力量去守望童心。

5.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五

今天的老师一定要终生学习,不断更新,才能胜任党和人民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今天,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一股不断流淌清泉,这股清泉来自哪里,来自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

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素养。

二、深刻的认识到要转变教学观念。

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培训,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现在的教育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三、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成长和进步。

这次培训中,有已经工作十几二十年的资深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年轻教师。聆听老教师们的说课,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书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下学期就可以直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同时也让我佩服他们的执着和终身学习的精神。感受年轻教师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他们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于创新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6.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六

候正海老师和黄为良老师用精准的数学语言、贴切的教学建议、极具指导性的答疑解惑,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解读,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更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是碎片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备课时要做足功夫,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要把当天所学的内容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还要联系学生今后可能学到的知识。

二、要让学生把数学计算从一种技能转化成一种能力。培训中,候老师详细地阐述了技能与能力的不同,并明确指出,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内容核心。也就说明了在各个阶段的数学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我们大多数老师总是觉得动手操作有些过于浪费时间,有时控制不好,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淡化了操作环节。培训中,老师列举了操作的四个作用,让我明白了,动手操作可以使运算对象更明确;便于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可以使运算结果获取地更容易;也能更直观的解释算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必要的动手环节,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四、直面错误,提前预设。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同一道题,即使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可学生却能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错误,而整个纠错环节也会很曲折。而且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回避这些错误,因为担心学生在第一印象中把错误的给牢牢记住。可候老师却建议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并把这些错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让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能更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7.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七

同时,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数字化网络化的继续教育将是势不可当的发展潮流。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 在“十二五”期间, 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 并强调“三通两平台”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因此, 在学前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的形势下, 我们设计并开发了符合淮安当地实际需求的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系统, 期望这个平台系统能让“三通两平台”建设在继续教育中得以完美体现。

●淮安市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近年来, 淮安市瞄准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 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 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提升幼儿教师师资水平。淮阴师范学院是苏北地区培养本、专科层次幼儿教师以及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者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学前教育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和园长、骨干教师的培训两个方面。

1.成人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点日益增多

淮阴师范学院目前在籍成人继续专科生414人, 在籍成人继续本科生2453人。继续教育生源分布范围广, 每年暑假, 教师们都要奔赴各个教学点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学员人数每年在大幅度增长, 由2010年的一届400余人到2013年的一届1000余人。

2.园长、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 广度不断增大

近几年来,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园长与骨干教师的培训成了每年都要进行的必修课。2012年淮安市共完成2000多名骨干教师、500多名园长的培训工作。2013年各县 (区) 教育局幼教干部、幼儿园园长代表共350余人参加了幼儿园园长暑期培训培训。2014年各县 (区) 的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已提入了日程。

●淮安市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系统

淮阴师范学院是淮安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的重要单位, 面对每年大量的各类培训任务, 迫切需要一个信息化平台来支撑。

淮安市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系统由三大网站平台构成, 包括现有的“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门户网、“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平台以及专门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而开发的“学前继续教育平台”。这三大平台共同完成了淮安市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系统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 具体如下页图1所示。

1.“两平台”的建设

严格意义上来讲, “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和“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共同构成了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而“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门户网则充当了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

(1) 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

“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网络平台采用“6+1+1+1+1”的模式建设, 即建设有6间小微格教室, 1间高配置的课程录制室, 1间远程交互室, 1间教学设计室和1间普通话室, 同时还建设有一个控制中心。利用该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同步课堂与视频协同学习。

(2) “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门户网

“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门户网的具体功能包括:1学籍管理。2教务成绩管理。3学生综合素质管理。4学生成长档案管理。5协同办公管理。

2.“三通”的建设

(1) 登录即可访问的校校通

访问者只需借助互联网根据自身的身份进行登录, 即可访问该平台。该平台系统内的资源各继续教育教学点可以共享, 各幼儿园也可以共享。

(2) 支持上传与管理系统资源的班班通

“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实践教育中心”网络平台、“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门户网协同运行。学员利用网络就能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同时也能实现与远程名师的在线互动。

(3) 创建虚拟学习空间的人人通

班级、教师、学生借助该平台系统中的资源, 通过跨平台交互技术形成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 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的建构框架

在淮安市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系统中, “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平台”是最核心的内容。本平台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为核心而展开, 由“专业标准、网络课程、专业实训、教育研究、素材中心”等五大内容模块组成, 外加“用户登录”这一特定用户信息模块, 具体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

1.用户登录

在本平台中, 服务对象包括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学员、幼儿教育和幼儿机构一线员工以及其他社会人员五类群体, 不同的服务对象都会有与其身份相对应的权限设置。例如,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发布与制定培养方案、技能标准、教育研究等;学员学习资格的审核、成绩的最终核定等。而教师和学员则具有网络课程、素材中心的完善与修改权限等。

2.专业标准

(1) 培养方案

以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作为指导纲要, 进一步优化不同学历学习者的培养计划, 从而使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

(2) 技能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标准包括弹、唱、说、跳、画等五大方面。

3.网络课程

实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工作就是完善学前继续教育平台中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因此, 本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对幼儿教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模块的具体要求为依据, 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十五门网络课程。[2,3]每门网络课程的建设均包括课程导学、课程交互和课程考核三大块内容。

课程导学以课程的教学章节为基础, 每个章节至少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四部分内容, 而微格教学视频、教学拓展等板块的增添则根据课程的需要度来完成。

课程交互不仅能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还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 课程交互包含课程作业、在线答疑、讨论区、最新消息等四大部分。

课程考核是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 课程考核包括单元测试、形成性成绩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内容。

4.专业实训

专业实训环节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基本技能实训、拓展训练和微课程。基本技能实训帮助学习者掌握弹、唱、说、画、跳等五大基本技能;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教师及管理者获得有效的实践性知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微课主要用于辅助专业实训而进行的, 包括幼儿手工微课包、幼儿游戏微课包等。

5.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模块的建立主要是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继续教育机构、教师及学术研究者提供服务, 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讨论与交流的平台, 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组织机构的全面发展提供最新的动态与资源。

6.素材中心

素材中心是网站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它是网站的骨骼和血肉。该平台的素材资源大致分为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微课包、课件等七大主要形式。文本素材包含开发培养方案、技能标准、电子教案、习题和实训指导书等。图片素材包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场景、学生作品、儿童读物、专业实训图片等。视频素材包含学生专业技能展示视频、幼儿园优秀教学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等。音频素材包含世界名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儿童歌曲、儿童故事、名家采访录音等。动画素材包含各种可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与学的Flash动画。微课包是将幼儿教育课程中一些的知识点进行微课化。PPT课件包含各专业课程的以教学课时为单位的课件。

●未来展望

从淮安市的继续教育平台系统构建经验可以得出, 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系统的建构应以先进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海量的存储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 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享体制;以此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满足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成人继续教育学员、幼儿教育和早教组织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需求, 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 数字化、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势不可当的发展潮流。在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构建了淮安市的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系统。本文对此平台系统构建的标准和框架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期望能为其他地区的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通两平台,淮安,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承毅, 杨占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以鲁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0) :74.

[2]郭敏.构建学前教育师资分层培养模式——基于“中、专、本”不同层次人才走向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14.

8.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八

1.新课程培训整体的高度重视与参培对象培训观念弱化的反差

在新课程实验与推进阶段,教育部和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农村一部分教师仍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参加新课程培训的动机没有形成,动力不足。即使参加了培训,也是“隔靴搔痒”,他们在整合新课程理念与“老”教材的教学方面,显得无能为力。这部分教师由于受教材的制约,教学观念的更新不明显,明显存在“我行我素”的现象。缺乏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使新课程培训整体的高度重视与参培对象培训观念弱化形成强烈的反差。可见,新课程培训的宣传工作还必须加强。

2.偏理论轻实践

由于民族地区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对“培训”概念的狭隘理解和培训的被动性,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采用的三种形式中,广大教师习惯于“集中培训”,他们认为教师培训就是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听取培训者和课程专家的讲座,记录知识要点,参加书面考试。校本培训课程虽指向于实践训练,但在认为“校本培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操作层面(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或实施条件不具备等)皆不成熟的小学,无形之中演变成了听“讲座”式的理论学习。所以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既要关注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和训练的可操作性。

3.有统一性要求而忽视针对地区的差异性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课程设置,从保证培训效果出发,规定了学时、培训(学习)方式和考核形式等,这无可厚非。但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因为历史、交通等客观原因民族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这类培训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学就更显得灵活性不强,针对性不足。没有根据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发展的需要、教师需求而设置培训课程。一些培训成了评职的附加产品,谁评职称谁去参加培训;校本培训也成了上面怎样布置,学校怎样做而流于形式。继续教育项目考试无疑也成了摆设。以致,教师们不愿参加或被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培训活动,这是民族地区农村部分小学教师培训无作为或作为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培训课程的设置,要面向不同地区的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在统一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 “子项目”。

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缺乏紧密的联系

在近年开展的新课程培训可以明显看到,多数培训课程突出了教师的“教”,淡化了学生的“学”,尽管有些课程离不开对“学”的探讨。根据现在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境和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教师必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教师的培训学习往往成了完成任务,培训完成后基本谈不上学以致用,重复着“猴子掰苞谷的故事”,必然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缺乏紧密的联系。但这些都被淡化了。作为教师,这几门课程却是必修课程,应该强化。

5.培训先导性不强

要在民族地区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培训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先导性。但实际是,在民族地区仍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新课程的试点是以城市学校为主要对象,而没有系统地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宣传动员工作。这就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新课程改革培训也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培训对象和设置编写教材,往往滞后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教师的需要。现行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式、手段,不能符合其要求,总是处在困境中:缺失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训练,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教师对当代教育法规的了解和培训缺位等。实施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使所有教师能在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培训出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以及教育教学专家。然而,在教师继续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却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如重视教师学历的提高,而忽视教师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重视不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而忽视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城市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而忽视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等。以上这些问题,偏离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导致许多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产生形式主义、不求实效的倾向。

6.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从民族地区目前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来看,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以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在实际教学当中,有许多能够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技巧和实际管理能力,且形式生动活泼、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很少或几乎没有被运用。这种陈旧单一的教育方式不仅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目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重复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校管理等课程,这些陈旧的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从事实际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工作需要,对他们具体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并不强。而教师真正想进修的内容,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评价、班级管理等,却不能得到满足。

7.手段落后、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电脑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录音、幻灯等现代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因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进修机构还停留在课本、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上,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在许多学校,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取得的成绩或证书在教师业务成绩考核、职务评聘评定中,虽已开始作为重要的参照依据,但还处于过渡期,尚未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完全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许多教师把参加继续教育看作是不得已而尽的义务。

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1.结合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体系。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这两部法律只是笼统地从总体上对教师继续教育作了规定,只是初步改变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无法可依的状况,对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些具体问题则缺乏明确的规定。因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可根据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师培训办法,对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培训机构的设立、考核的办法、培训证的认定、不同的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样的培训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的表述。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充沛的继续教育资源。面对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的步伐,一位优秀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建设,给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调整个人职业能力结构,加强自我信息素养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进修培训计划,不断充实自己。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挖掘潜力,建立起区域范围内的教师继续教育网,把本区域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优化和集中,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广阔空间,进而促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3.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继续教育讲师团。统一组织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发展现状的教育专家,对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进行现场教育诊断,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很多在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基本教育理论素养的缺乏,他们的经验难以上升为理论化的知识,难以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巅峰之后的“高原现象”,帮助他们尽快地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可由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由讲师团在各地区巡回指导,有针对性地对若干优秀教师加以辅导,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效应。达到合理地使用、分配继续教育资源、节约培训时间和经费的目的。

4.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继续教育培训的机制。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对象层次繁多,需求各异,但现行的政策是上级部门指定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学校和教师没有选择的权利,这种行政上的垄断带来的是工作的低效。因而,应该把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内容的权利交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加以选择,教育行政部门加以必要的监控。使课程改革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带来了无数的实际问题需要去探索、解决,教师对课程设置选择“专业——应用”,表明他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既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又能在专家的指导下,更多地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5.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单位,应组织授课教师认真研究,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培训真正对基层教师起到指导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作用。

9.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才能够更好地迎接知识的挑战,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篇二: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1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 得 体 会---通过中学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本人充分地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特别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多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为此我积极参加了中继教的一切培训和活动,圆满地完成了中继教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形成了自己新的教师素质,现将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活动,认真摘抄学习笔记,及时关注中国感动人物的事迹,诚恳地向优秀老师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认识到在学校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在工资福利待遇与别人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守住教师道德的底线,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为学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学期来本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

本期,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我按进参加,并且写出反思;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我也耐心地去听,获得了很多启示。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学校没有组织过多的教育技术培训,但我并不放松对教育技术的学习。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作为现代教育岗位的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我学习了“会声会影”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

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感到知识不够用。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打算

1、培训中,有些内容的学习不够,不能更深入地学习其理论精髓。

2、培训活动欠丰富,作为教师个人也沁有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教材运用上来。

3、学与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以致用应是教师学习的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本人在这方面做得还十分表面化,还需要进一步地努力。

有关中继教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谈上面的几个方面。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逆水行船,不进则退。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害人害己。本人虽然地完成了本够期中继教任务,在新的学习里,我想,我一定要继续地投入到中继教的洪流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不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2011秋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 得 体 会---作为现代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教师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我国规范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以下几方面: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第二、要热爱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第三、要学无止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条河。要有终学习的理念,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第四、要为人师表 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第五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2012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 得 体 会---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学教师素质和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学习中,我严格执行继续教育计划,努力工作。现在,把本的继续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时代在进步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努力完成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工作,本,我认真备课,精心编写教案,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丰富专业知识,加强业余学习。

1、加强专业能力培养,促进知识结构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教师之所长。

2、积极参加教育各部门、各层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每月坚持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以及各种教育法律法规。

3、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4、积极参加县级、校级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5、听取了我校的新课改培训,积极学习我校的“七步教学法”精神,树立了课改意识,篇三:201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4年中小学教师学习继续教育的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经过这一段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中国历来是一个重教化的礼仪之邦,是一个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而中国的教育几经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深刻变革。

10.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这两天我参加了谯城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通过聆听李涛、吴守涛、马海印专家的讲座,我收获很大,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更让我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我就谈一下这次培训的收获。

首先,关注中考试题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这次培训中,最后一位专家对如何把握中考试题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讲解,首先对中考试卷各个题型进行了分析,这次试卷命题思想上有所创新,材料选择鲜明典型,体现了学科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体现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发挥了对命题材料不同的考察效能。另外对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进行了思考和建议:首先明确目标关注过程,再次精心设计注重实效,以及创新活动追求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其次,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李涛专家通过队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教学模式、即墨28中的对比,得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参与度也不够关注。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再次,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使我感到自己的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11.漫话教师“继续教育”观念的更新 篇十一

为什么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呢?一般认为当代社会变化进程加快,知识不断更新,课程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教师原有知识水准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等等。这种想法没错,但还有一个更带根本性质的问题值得考虑,这就是教师与课程的关系问题。

我国多年来实行的课程行政体制,可以归纳为:“政府定课程,学校管教学,教师用教材”。这种格局,行之既久,习以为常,不如此反而不可思议。问题是它把课程的设计与课程的实施截然分开,把教材的选择与教材的使用截然分开,使学校和教师不再考虑课程设计、教材选择问题,以为那是政府行为,教师不但无权干预,而且无需关心,所关心的只是照章办事,照本宣科。然而,教师毕竟是课程实施的当事人,所面对的是特定的教学对象、课程环境,关于课程的一般规定并不都适用于具体情境,可教师对于既定的课程无法更动。其实,政府充其量只能设计课程的“应然状态”,而课程的“实然状态”,主要取决于成千上万教师的实践,以往课程行政体制却使教师以消极态度对待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我国以往课程行政体制,属“国本课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实行“地方本位课程”,迄今为止,仍以政府为课程行政主体。其实,有些国家早就实行“校本课程”,即政府不干预课程,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按照我国最近的决策,既不实行“国本课程”,也不采取“校本课程”,而实行“三级课程”,即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课程行政主体结构。这意味着开始赋予学校以一定的自主决定课程的权力(从少到多)。随之而来的是,学校根据什么决定本校所能决定的那部分课程?比这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校长、教师在课程中角色地位的转换?这使校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也是教师“继续教育”中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关于“继续教育”的内容,以往由于一向把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故师资培训重在使教师掌握教材,也就很自然地分学科培训。这种培训固然不可缺少,问题在于它只注重“学科”观念,而忽视“课程”观念。实际上相对于教师已经获得的学科知识来说,如今更缺乏的,倒不只是要某一学科教师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科教师能够独立设计所执教的学科。如不懂得有关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单懂某门学科知识,课程设计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即使懂得“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仍不足以实现课程的革新;因为有独到见识的“课程设计”的背后,还存在“教育理论”、“教育哲学”问题。

关于如何进行“继续教育”,以往数师培训,主要采取“先生讲,学生听”的方式,即以中小学教师教中小学学生之道还施中小学教师。这种方式用于中小学学生,其成效原本有限,用于育经验、甚至颇有见识的教师,更成问题。

这种培训方式,假定只有教育学院教师,或他们聘请的专家才有理论、有知识,而中小学教师头脑仿佛是一片所要传授的理论的“空白”;假定由理论工作者提供的理论,对教师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一定有指导意义;由于把中小学教师的头脑视为理论的“空白”,也就假定理论工作者所提供的理论,一定地被中小学教师自然地接受,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理论。

现代师资培训、继续教育理论,推翻了这些假设:1.中小学教师原先都受过一定教育,又多少有些实际教学的经历,有些教师还通过自学不断增长知识,故他们的头脑并不是“理论的空白”;惟其如此,不管他们在培训中是否愿意向理论工作者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原有认识,理解理论工作者的理论,也就同这种理论保持一定距离,而“先生”与“学生”双方又不一定意识到这种距离,故若不加以澄清,很难有什么成效。2.任何理论之所以为理论,部不免带有一定抽象性,也就同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实际教育情境保持一定的距离,故泛泛的理论教学,对教师的实际工作未必有指导作用,也就难以引起教师对这种继续教育的兴趣。所以,对于新教师或业务水平不高的教师,任职学校师徒式的培训,往往比教育学院培训的成效更为显著;而对于骨干教师,更适合的培训方式为开展合作研究,尤其是有大学教师、专家参与的合作研究。其条件是:参与合作研究的成员,不为狭隘的功利所惑,参与合作研究的校外人员,必须是真正的专家,懂得合作研究的章法,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专业修养,熟悉学校情况,并虚心向中小学教师学习。在学校承担“学校课程”学校独立设计的职责以后,以教师为主体的合作研究势在必行。

上一篇:中国古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下一篇:小数乘法分数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