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汇报

2024-11-02

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汇报(通用10篇)

1.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汇报 篇一

又是一个冬天,往日的努力还有汗水,在这个时候都得到了回报。期末能够给人多重的感受,一重是来自收获,另一重则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有便是对遗憾的叹息。一接手新生的生物教学,我感觉自己挺幸运的,毕竟这门知识没有太大的断层,只要我把自己的活干好,学生便会学得扎实。在历尽辛劳之后,终于收获了学生的成长,在此我把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1、定好目标

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清楚的目标,只有把目标给定得稳妥,那么实现起来就有依据可以参考,不会偏离努力的方向。我在学期初一个是给学生的成绩定了一个期望值,并且让学生自己也同样定一个进步的指标。此外我也给自己规划了很多计划要完成的事项,由于受到目标的鞭策,学生都十分好学,而我也按照规划做到了自我进步。

2、参与听课

一赶上有听课活动,我是从来都不会漏掉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授课的水平必定有限,而且眼界思维并不是多么出色,再者授课语言需要不断的丰富和改良。经常去听同科老师的课,不只会加强我专业上的素质,还可以让我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想问题的思路也会随之拓展。尤为关键的是,经过观摩和思索,可以从别的老师身上找到授课亮点,转而自己也可以照样应用。

3、自我检查

在学校里不管是同科老师间,还是和领导之间,大家之间还是比较估计脸面问题的,有时候就算有人犯了错,大多也不会直白的挑明。往往都是很含蓄并有所保留的做提示,甚至有的时候根本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这非常不利于进步,但是这种风气自己又改变不了,所以就只能在平时多做自己我检查,反思自己在授课和生活上的不足并改进。

2.高一生物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 篇二

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20个班,我接上学期继续任教6(1—6班)个班的生物教学,相比之下(5)(6)班的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爱好偏高一点,生物基础好点,但还是不够理想。(1)—(4)班基础就比较差了。平时也不够勤奋努力,现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要完成教学任务,顺利通过会考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本学期的任务是授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教学难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关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制定学生小档案,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6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会考主要测试考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楚地认识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8、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布满*和活力。

9、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靠学校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一定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授课内容

1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3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4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一课时

5第二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二课时),做练习

6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一,二课时),练习

7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第一,二课时),练习

8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9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二课时)练习

10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做练习

11复习中段考

12讲解中段考试题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

13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二课时),第四章第二节

14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15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三课时)

16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

17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第五章第四光与光合作用(第一

18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第二,三课时)

19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一,二课时)

20第六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21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期末考试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2.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随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本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速度、深度、广度上的把握必须适度而到位,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

三、具体的实施要求:

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案

2、认真、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

3、及时布置学生的作业,并且及时收取、批改、发放作业

4、按时下班进行辅导

5、命好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课前小测,并进行批改

6、若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时,认真命好测试题

7、每节课后需要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

尽管我在历年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面仍会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因次需要不断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备课时要清楚每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基本的考点,要多听课,并及时吸收。上课后要及时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四、总结:

面对新的学生,在新学期里要努力做到的要求总结为以下4点:

1.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2.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加强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4.加强教研活动,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指导思想

遵照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本学期教研室下达的任务是授完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我们的计划是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实现一下目标:

1、首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教给学生了解生物学特点,并掌握学习生物学的特有方法,“授之以渔”。

3、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将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努力开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概括和运用知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核心概念的教学。

3.高一生物教师工作总结汇报 篇三

新课程强调课堂应是学生与教师心灵沟通、学生与教材思维碰撞的动态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虽然生成可以是偶发的事件,但绝不能以为生成是随意的。生成既在偶然中,又在必然中,精彩是可以预设的。预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预设重在引导,充分的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无根的苗。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足够的生成底气,才能为精彩的课堂提供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捕捉信息,把握生成,为我所用。下面是我在新课程六年中的一些做法:

1、通过纠错促进生成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它不是一种随意、随机的行为,对教学进行设计确实是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教学又应该是开放的、富有生命气息的,有很多预设以外的东西。过于严谨地执行程式化的教学环节,往往会损害教学的互动,扼杀学生的天性。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课堂的开放性、生成性是根本,教学设计应该为更好地“生成”服务,我们要善待生成,在我们的“预设”中要留给“生成”足够的空间。案例1:在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一节实验课中,学生一上课就很兴奋,没有等我讲完实验要求,就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我当时想是利用老师的权威维持课堂纪律呢?还是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这个实验操作的技能呢?由于这节课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我选择了后者。十分钟过去了,学生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了:“老师,为什么我的装片用啥都看不见,紫乎乎的?”“老师,我的显微镜坏了,为什么什么也看不见呀?”接下来,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复习了上一节课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让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观察别人的装片。经过复习和交流,有问题的同学恍然大悟:“老师,我知道了,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没有先用低倍镜。”最后,就是我没有讲为什么植物标本要做成薄而透明的,学生也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印象还比原来的教学预案还要深。

4.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四

湖北省红安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组 柯国平

今天我很高兴在这里汇报工作,实际上是个向各位老师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备课组没有做出任何成绩,但我们的工作得益于各位领导的指导,各兄弟备课组的支持,和各位班主任的大力协助,以及两位年轻组员的积极配合和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一年来,在年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刘部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二部生物备课组的工作围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务实创新、团结协作、扎实进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呈现,小小的备课组形成了学习、研究、改革的浓厚氛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落实常规,规范教研工作模式

1.抓好教研工作常规,促进我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备课组每学期初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备课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同时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根据我组教学情况力求落到实处。为保证教研活动时间,在年级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每个周日晚上开展教研活动,以便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为了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我们要对下一周的教学任务进行认真的探讨、讨论,确定每一节课应该讲哪些内容,哪些方面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哪些地方可以拓展挖深。

2.落实备、教、辅、批、查五个环节。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训练,充分地备好课。认认真真地上好新课,精心搞好辅导,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的提问,积极地做好作业批改和检查,统计分析错题情况,再根据检查批改的情况,做好试题回评工作。

3.抓好常规教学检查,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配合学校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常规教学检查中,教师教案规范,备课充分,内容完整,有讲有练。将课堂教学设计运用于教学中,能贯穿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年轻老师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进步。青年老师听课任务均超过学校要求。

二、学研并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组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按照年级领导的要求,我与青年教师李凯结成师徒对子,悉心指导他钻研业务和常规教学,指导完成课改教研任务。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承担教研课、公开课任务,并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和鼓励,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本学年我组安排集体教研课6节,年轻的李凯老师承担了4节,而且在去年秋季的公开课中表现突出,受到刘部长的好评。2.本学期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几个老师之间还互相听课。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人人参与,全组形成了“共同研讨,共同成长”的良好教研氛围。通过相互听课、共同评课,探讨最佳的教学方法,取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通过“随堂课”、“教研课”等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年春季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中,我组青年教师李凯课堂设计新颖,教学形式灵活,课堂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实现了教学相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且初赛顺利过关,复赛中荣获二等奖。

3.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法。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新型课堂,教师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同时我组还积极与一部生物组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探索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我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入学习,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强化了师德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我组还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学习,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2.认真学习《生物新课程标准》、《生物考试大纲》及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今年3月份组织教师认真听取北京课改专家的专题讲座,收获很大。

3.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我们小小的三人组,团结一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两位年轻老师对待工作热情高,效率高。年轻女教师李秀华,工作责任心强,办起事来风风火火,教学工作大胆泼辣,并且教学效果好。青年教师李凯,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但工作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敢于大胆创新,同学生有较强的亲和力,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凯哥”,业务能力提升很快。是这两位年轻老师推动了我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再次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谢谢各位!

5.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五

通过听评课,年轻老师向老教师学习教材把握的尺度,知识点处理的深度和广度,尽快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活泼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活跃,各自的收获都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要努力做到:

1、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勤于实践。

2、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改的研究,自觉的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希望能多听专家的讲座。理论的学习,交流的碰撞,专家的引领,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明确自己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变成课堂的实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3、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

4、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在集体备课的时候要及时反馈上周各班的教学情况,及时反馈各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生分层次备课,分层次布置作业,真正做到分层次教学。

5、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生物学思维品质,从而提高生物学科成绩。

本学期,学校的听评课制度日益完善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尽力大造高校课堂、魅力课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成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现就刘磊老师的一节课《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粗浅认识: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先是从农业生产上西瓜生产的几副图片入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解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入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根向地生长而茎却背地生长呢?结合图示分析并绘出曲线图《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并启发学生注意理解坐标图三要素:识“标”,明“点”,析“线”。然后归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三大特点,并特别强调两重性,结合具体实例如“中国盆景论坛盆景修剪技巧”、“高大树木的宝塔形状”等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

2、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

当前社会上有人把生长素类似物当成是植物界的“瘦肉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引入探究活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材料用具:

生长素类似物2,4-D母液(浓度为10-2mol/L),蒸馏水,植物枝条,纸杯或塑料杯6个,量筒(100ml和10ml各1个),滴管,废液杯,枝刀,标签等。实验原理: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并且浓度越适宜生根数越多。

设计思路:

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下段,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其生根情况。方法步骤:

(1)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10-4mol/L、10-6mol/L、10-8mol/L、10-10mol/L10-12mol/L

(2)取6个塑料杯并做标记,将等量的上述溶液分别注入各杯中;在第6个杯中注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

(3)制作插条,并平均分成6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置于上述的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

(4)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转移至清水中培养一周

(5)观察记录各插条的生根数量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绘制曲线图,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生长素类10-4mol/L10-5mol/L10-6mol/L10-7mol/L10-8mol/L似物生根情况最后是课堂小结,整堂课听下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事实、材料充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高效的参与其中,在知识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 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 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 高一生物教研计划

★ 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 备课组计划

★ 高一语文备课组第一学期计划

★ 初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 教研备课组计划

6.高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高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修改教案和课件。有了第一年的教学经验,我进一步掌握了重难点知识,学会在课堂上突出重难点,灵活处理拓展知识。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④上好课,除了老师要备课以外,学生的预习也非常重要。在这一年中,我注重发挥好科代表的重要作用。将教学计划印发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在上课的前一天告诉班上的同学上课的内容,提醒同学预习并且完成自学引领,这样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胸有成竹,针对预习时不懂的知识点有目的地听讲,听课效果就提高了,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地主动学了。

⑵课堂上的教学组织:

①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工作总结《高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始终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演好每堂课。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她们的主动性。改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想学习,要学习。为了督促部分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在课堂上还要落实课前的预习检查,发现学生没有完成预习的学生,怎么办呢?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我总会复习上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采用的方法是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出关键知识点或关键词,然后引导全体学生回忆完成的知识内容。那些没有完成预习的学生就是课上复习提问的首选人选,或者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提问的人选,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帮助这样的后进生进行复习或新内容的学习,这也是一种后进生辅导的良好方式。

②课堂语言:注意语言的锤炼,力求语言简洁明了而且要生动,克服重复的毛玻因此我有意识的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现在已经克服了以前一些不规范的教学语言,慢慢的在这方面完善自己的基本功。

⑶课后:

①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经常下班辅导。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找她们谈心,了解她们的思想状态,放大她们的优点,给她们信心,让她们看到自己的希望。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②课后作业要少而精,作业一定要有代表性,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绝对不能搞题海战,否则学生会作业多而感到厌倦,从而对生物学科的反感。我校的学生学习比较自觉主动,但是由于高中学习的内容较多,各个科目累加的课后练习较多,部分同学会有所松懈,所以如何调动和保持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是我思考的一个方面。我还是依靠科代表的力量。每节课后科代表会把课后练习任务写在黑板上提醒学生完成,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科代表检查练习完成情况并登记在作业检查情况表上,定期将作业交给我批改。同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时,实际上我也检查了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这样双重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同时及时的评讲课后练习,指出不足和值得肯定之处。

2.积极的虚心的向其他教师请教,特别是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以前以为多媒体辅助教学非常生动,把微观的变为直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今年与张老师搭档,经常听张老师的课,从张老师身上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应用粉笔和黑板,了解到粉笔和黑板的不可代性。让多媒体和分笔黑板适当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安排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请教张老师,得到张老师的帮助和支持,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工作。这学年还要特别感谢科租多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的努力,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7.高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篇七

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开学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

2、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但认真研读教材,还经常上网阅读与生物教学相关的信息,力求把最前沿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给学生。

3、本组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都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课件制作和多媒体使用技能技巧,及时接受各种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学期一开学,就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为了督促每位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教研组每个周检查一次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列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具体工作如下:

1、能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业务学习、教学研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网络教研等方方面面。通过有计划的教研活动,老师们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都能写好详细教案,每节课配备精心设计的学案,并以学案为依据以服务学生为准则从实效性出发设计课件,并能及时写好课后反思。

3、认真做好互听课、互评课工作。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在这项工作中,各位老师做的都非常好,根本不用组内召集,大家都会自觉去听课,取长补短。听后并能及时交换意见。

4、组内每个人论流开展公开课。以向大家展示自已的讲课风采,老师们之间的相互学习真正落到了实处。

5、针对高一年级的特点,有计划的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在每周一次的周清中,总体感觉是:教师批改作业认真,所布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发挥了作业的应有作用。

尤其要提的是,在常规教学中,集体备课已成为我们生物组的自觉行为。因为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种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以及在促进自己专业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自己阅读教材、课标,对本节内容有个大体了解,然后同学科的老师明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不要偏离了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老师们讨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的解决方案,各抒己见,从中挑选一种大家均认可的最佳的处理方法;再次,商讨本节的导言设计、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不必按照教材顺序)、知识的前后衔接等。这样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能与现有的考试机制接轨。

三、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经验,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在新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和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新课改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惑,比如:学生的思维发展了、活跃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基础却不扎实,跳跃性越来越强。

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是学生中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后期打算:

通过组内各位教师的辛勤努力,我们生物教研组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本学期我们继续发扬上期的工作传统,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使生物组的特色进一步得到体现:

1、加强高中生物教材衔接工作。以前学生知识的积累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是太重要,所以结合我校学生学习特点,认真做好高中生物教材衔接工作,做到有计划,抓落实。争取做到学习新知识不忘旧知识,使温故知新成为教学常态。

8.高一生物备课组总结 篇八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即将过去,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反思与总结过去一学期的教育教学行为,现将本学期高一生物备课组教育、教学情况作一总结。

一、针对新课程,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本学期是我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第三年。为了能够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早在本学期开始,我们备课组的四位老师,就分别参加了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开学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诸如:高一学生新开生物课不适应、原有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等诸多问题。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组首先改革了教案模式,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流程。并且,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能够充分考虑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在课堂上,能够在体现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合理、适度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等活动。此外,在月考命题及日常习题训练中,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教研室组织的视导检查中,我们的备课、上课质量均获好评。

二、应对新问题,积极研讨,交流合作。

如前所言,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从课程层面看,主要有:

1、教学时间严重缺乏,课程标准在设置课程开设学时时,未将学校组织的月考等考试考虑在内。而且,也未能给学生的实验安排充裕的时间。

2、有些探究性活动在中学无法开展,或者勉强开设困难很大。

3、教学内容的结构性不强。

4、有些课程内容安排的顺序需要斟酌等等。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利用集体备课和其他课内外时间,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讨论。开学初遂向级部申请,每二周增加一课时,并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在课内多解决些相关问题。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在备课时,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组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了完善和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专门设计了与课堂教学配套的学案,并有针对、有选择的在实验室开展了多项探究活动。教学上的合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本学期,我们利用学校组织的听课月等活动,在备课组内外开展了广泛的听课活动,听课共计20余次,开设新课程研讨课3节,利用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面对新学生,主动关心,关注全体。

高一年级开设生物课是我国课改历史上的首次。对学生来说教材是新的,而对教师来说,学生更是“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以往高一学生所没有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对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的学习感觉非常吃力,感觉新课程教学内容量大且杂等等。开学第一个月我们组织了一次学情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生物学科难学。“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理念。为了贯彻好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时都考虑了每一个班、每一类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力争每个班都做到“面向全体、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之余,我们还主动的找在生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谈心,和他们一起找问题、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学习生物的畏难情绪已经有所好转,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备课、上课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构建符合二中校情,有二中特色的生物新课程教学模式。

高一生物备课组

9.高一生物重点知识总结 篇九

一、生殖的类型

1.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生殖。

(2)在无性生殖中,新个体是母体直接产生的,所含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基本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无性生殖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组织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的一部分切下来,放在适宜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组织培养的优点是取材少,培养周期较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2.有性生殖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雄蕊的花药中形成的,里面含有两个精子。一朵花的子房里生有一至数枚枚胚珠,胚珠的里面是胚囊,含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叫双受精。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胚是新个体的幼体。由亲本产生有性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 ,对于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精原细胞(变形)→初级精母细胞(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精细胞(变形)→精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卵原细胞(复制长大)→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相等分裂)→ 极体→2个极体

次极卵母细胞(细胞质不相等分裂)→卵细胞(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4.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其实质是两者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生物的个体发育

1.个体发育的概念

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就叫个体发育,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大致分为胚胎发育、胚乳的发育等阶段。

2.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子叶

胚珠 受精卵(有丝分裂一次)→ 顶细胞→球状胚体→ 胚芽

胚轴 胚

基细胞→胚柄 胚根 种子

受精极核(多次分裂)→游离的胚乳核(形成细胞壁)→胚乳细胞→胚乳(单子叶植物保留,双子叶植物被子叶吸收)

珠被→种皮

3.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对于一年生或两年生植物,长出生殖器官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对于多年生植物每年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仍然发育,逐年长大。

4.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前者指受精卵发育成幼体,后者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出生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

5.胚胎发育

(1)蛙的受精卵(卵裂四次)→卵裂(继续分裂)→囊胚(具有囊胚腔)→

两个腔 外胚层

原肠胚 三个胚层 中胚层 →分化成组织器官

内胚层

(2)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形成羊膜,里面充满液体,叫羊水,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增强了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6.胚后发育

10.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十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引导,结合科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组成生物体的分子与细胞、从细胞到生物圈的生命结构层次、细胞的分类、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组装细胞之阅读内容、研究元素与化合物、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人工合成蛋白质、人类的蛋白质组计划、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的分类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无机物的类型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细胞探微、物质输入与输出、跨膜运输、膜流动镶嵌模型、运输方式、通道蛋白质研究、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降低活化能的酶、酶作用的本质、酶特征、ATP、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色素的结构、光合原理和应用、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等内容。辨证地对待新教材体系,用扬弃的方法剖析教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对老教材的优点也要充分继承,因为新教材也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2、每周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认真把握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要多花时间,要离得开书本,要洞悉书本内容,只有深入才能浅出。上课要精神抖擞,与学生加强互动性。批改作业和试卷要细心认真。不靠搞题海战提高成绩,要高度重视书本知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布置适量的配套练习使之提高。

3、备课组成员经常参加听课,课后由备课组长主持评课,大家一起反思,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将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行动法研究模式,使得大家的专业水平一次次得到提升。

4、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限有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5、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渗透,本学期学生通过对必修-1的学习,得到以下发展:自然界和社会中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生命则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地球上的生命,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不同生物的细胞,其物质分子组成大体是相同的,即都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因此,要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探索生命的本质,应从研究生命分子和细胞开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6、加强校际间联系,充分开展片区活动。由于本人是厦门市高中生物第三片区组长,在开展片区活动时,各校互相交流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得失,互相探讨教材中各种特色栏目的使用,如“问题探讨”如何合理应用,“本节聚焦”如何应用等?通过这些片区活动,加强校际间联系,老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明确,更加合理。

上一篇:文艺木匠美文摘抄下一篇: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