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和模范的作用机制(通用3篇)
1.榜样和模范的作用机制 篇一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是党员队伍中充满活力的群体, 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既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 也是加强大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要求。如何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 也成为各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 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得到了不断增长, 但随之而来的“重培养前的教育考察, 轻发展后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呈现弱化趋势, 这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推力。
(二) 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
让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学生党员在学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有利于将来走上社会后自觉树立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学生党员自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有利于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三) 有助于推动学生工作党支部的建设
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既可以给周围的同学树立榜样, 又可以端正党风, 给党组织注入生机和活力。学生党员积极上进、奋发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会给普通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 会无形中影响和带动普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工作党支部建设的成效和党组织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协调
近年来, 高校扩招的现象很普遍, 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数量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呈现了一个大学生党员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快速发展阶段中,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是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 部分掺杂功利因素, 发展党员考察标准单一, 结构不太合理, 发展党员数量增长过快, 导致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协调, 从而影响整个大学生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效果。
(二) 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入党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冲在各种工作和活动的第一线, 用行动向党组织证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旦成为预备党员或转为正式党员后就逐步淡化自己的身份, 减少与党组织的联系, 为班级或院系所做的贡献也随之减少。部分大学生党员过分关注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 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 甚至抱着“无过便是功”的思想, 以“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姿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以致于在群众性社团活动中, 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 普通学生甚至看不到学生党员的号召力和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 入党前的教育与入党后的再教育不和谐
“重入党前的教育, 轻发展后的教育”, 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党员入党后缺乏继续教育, 党员的优越心理在潜滋暗长, 党员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目标, 于是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导致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 但在思想和行动上却和普通学生混同, 甚至还不如普通学生。极个别学生党员甚至还出现迟到旷课挂科的现象, 组织纪律意识淡薄, 更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一) 制定严格的大学生党员发展程序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 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 认真履行培养教育、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表决等程序, 落实联系考察、谈心谈话、思想汇报、公开公示等制度, 在每一个环节上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全面推行党员发展“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辩”制度, 即在推优、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三个关键环节引入无记名投票机制;在提交入党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五个环节进行公示;在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 一般应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 组织不少于三分之一拟转正预备党员参加转正答辩。
(二) 建立健全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要注重建立健全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党员教育培训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呈现, 要善于利用多种平台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关于党的专题讲座, 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了解和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可以举行与党有关的各种比赛活动, 如征文比赛:“我的中国梦———从点滴做起”;演讲比赛:“先锋在我身边”;歌唱比赛:“为党唱支歌”。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党员志愿服务、党员“三下乡”活动, 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磨砺品性, 奉献社会……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 更能有效地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
(三) 构建长效的党员跟踪培养制度
大学生党员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构建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离不开构建长效的党员跟踪培养制度, 要根据每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实行全程跟踪培养。
1.新生入校后
(1) 开展新生党员摸查工作
坚持一年一摸查, 每年新生开学后要及时开展新生党员摸查工作。重点审查新生党员档案材料, 看其入党年龄是否符合规定、入党材料是否完整一致, 并通过谈话、交办工作等形式对新生党员进行考察。对入党材料不完整、突击入党的新生党员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 党组织要及时采取妥善方式处理此类问题。
(2) 进行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对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 让新生了解党、认识党, 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端正入党动机, 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主动提高各方面素质, 自觉担负时代重任。同时让新生了解大学生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流程, 引导新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发展为预备党员前
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后, 要定期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 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 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增强学生对党的认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联系人制度, 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结对帮教等培养制度, 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 指导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3.转为正式党员前
对于学生预备党员, 一方面要注重考察他们对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与他们谈话, 了解他们对党的理论的学习情况;一方面要注重考察他们在服务同学、服务集体、服务社会方面的表现, 是否主动关心同学和帮助同学, 是否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 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这些都可以作为预备党员是否能按期转正、评先评优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综合情况的重要依据。
4、成为正式党员后
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理应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引领和表率的作用, 要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可以引导和推荐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 让学生党员走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增强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可以实行党员考评管理和述职机制, 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增强学生党员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 让学生党员走进社会,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而提高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
[1]李雨虹.创先争优我做起党员先锋在行动[D].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2010.
2.榜样和模范的作用机制 篇二
关键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
在新的历史阶段,正确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时代特征,使大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加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党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与青年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学生党员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弱化、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功利思想严重。市场经济的冲击,使许多人功利主义倾向严重。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对入党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入党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认为入党能给个人的就业、前途等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考公务员的筹码。这使许多人认为只要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能为自己的就业之路增加胜利的砝码,将来可以营造自己的锦绣前程,同时把入党作为一种荣耀与资本。有着这样的入党动机的学生,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根本不能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薄,理想信念退化。部分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出现了“入党前加把劲,入党后松口气”,“党票到手,气松一口”的懈怠现象,缺少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个别甚至发生违纪、违规现象。也有不少党员在个人的学习上表现不错,但对其他人在学习的传、帮、带上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发挥带头作用不够,关心群众不够,没有形成很好的群众基础,不能影响一大片,未能发挥共产党员应发挥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不够完善。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倾向。有些学生党支部负责人认为发展学生党员和提升学生党员的比例是重要的,入党后的再教育可以慢慢来;还有些认为发展学生党员是硬任务,教育则是软任务,对后者投入再多的精力,效果也不容易显现出来,对学生党员进行管理的观念严重滞后,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缺乏符合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无法对学生党员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党员在发展前的承诺和入党后的行动不一致。
(4)基层党组织工作薄弱,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不强,效果不佳。有的党组织在手段上没有及时把握和运用网络等新载体来更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导致了学生接触最多、参与范围最广、最有实效的网络阵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学生宿舍往往成为校园不稳定因素潜入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党组织和学生党务工作者进学生宿舍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普遍,学生党员的活动与党外活动脱节,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的文化体育活动缺少交融,学校党组织没能充分发挥好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促进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建议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主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必须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把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坚持把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理论的内容和涵义,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成果深化理论学习效果。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必须积极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从源头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早教育、早培养,前移发展工作重心;严标准、严把关,确保培养和发展质量;新思路、新方法,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常教育、常评议,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要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隊伍建设等各个环节,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期化、发挥作用具体化的目标。
(2)从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学生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明确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深入分析目前学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学生党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基础性工作落实。深入分析学生党员队伍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党组织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的责任和问题,认真研究改进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改进设置组织形式、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载体、解决党员实际困难和从严抓好后进党员转化、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突出学生党员特点,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要根据学生党建的特点和学生的特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的活动。通过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大力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支持。通过如学生党建创优争先、“创最佳党日”活动评比、学生党员先锋工程等系统党建工程,积极推进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
参考文献:
[1]范人伟.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问题分析.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6-17
[2]雷西合,赵健.高黎对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
3.榜样和模范的作用机制 篇三
1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概念
所谓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简言之就是要求党员有“平常时刻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时刻能豁出去”的精神。无论是紧急时刻还是平常日子,无论面对怎样的重任与职责,身为党员都要奋勇向前,发挥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2 构建健全的学生党员模范作用调动机制
2.1 明确党员标准,加强先锋模范作用意识的教育培养
学生党员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党员个体的优秀性是模范作用发挥的基础,在引导党员成长的过程中,党组织首先要让党员明确“优秀”的内涵和自身的努力方向。志向远大,使命感强;勤奋治学,求知欲强;勇于实践,工作能力强;品质高尚,人格魅力强;身心健康,主体实力强。以上提到的“五强”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达到,要时刻提醒自己身为一名党员所追求的不是一次两次的惊天动地,而是持之以恒地在点滴中求真务实,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实实在在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在平凡中更显得伟大。如果不能像参天大树那样威武,不能像花朵那样美丽芬芳,不如做默默无闻的小草,也许,像小草那样“春风吹又生”的精神恰恰涌动着人性的本色,也折射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总体而言,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比较严格,但是结果导致一些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党员先锋性意识淡薄,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一词不等于一张白纸,要不断往里面添加东西,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即只有加强修养,才能保证党员先锋性不是在纸上谈兵,基层学生才会向学生党员靠拢。高校应确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应设置党性修养提高班,提高内容除了党性修养外,应包括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能力素质提高理论,同时学生党员还必须具有全球性和时代性的先锋意识,因此应适当增加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军事等培训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党员立足于校园,渐渐踏入社会,不管身处何方都有坚实的党性基础。
2.2 加强党员理论教育,从而推动基层学生入党意识
从年龄、阅历等因素来看,学生党员掌握的党性知识所限,普遍存在政治素养不足和政治敏锐感缺乏的问题,增加学生党员的阅历知识十分重要。
学生党支部可以在学生党员中实施“引导”作用,即:党员带团员、老师带新生,也可一名党员带5名基层学生,形成“党员—积极分子”互动组,引导积极分子逐步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观念,激发党员的服务意识,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团结大家全面发展、共同进步。要求学生党员带领基层学生从基本体系做起,树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件好事做起,切实为同学服务,为学院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3 建立完善的党员考核机制
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应该包括三个成分,将老师、群众、支部三者共同的意见同时考虑在内。考核最好在“七一”前完成,以专题组织会议的形式开展,依据党组织提出的党员先进性标准考核。考核将自评、互评,年度总结与谈话相结合。通过设立监督信箱、广泛听取学生、导师、班主任对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反馈,告诫党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终,党总支依据支部意见对每名党员作出综合评定,评选出“优秀党员之星”并进行表彰,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批评、惩戒。
3.1 建立学生党员考核监督机制
老师在平时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党员身上的不足之处和优点给予评定。要考虑到理论学习、学习成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量化的考评指标,让学生党员接受考核监督。在评议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同样对一些不良倾向,要加以批评和纠正。
3.2 建立学生党员“角色”分明制度
支部委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这对支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基层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帮助作用。支部委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履行党员的义务,尤其注意加强党性认识,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各方面发挥先锋骨干作用,如在考核监督中表现不佳可除去支部委员的称号给予惩罚。
3.3 建立学生党员能力制度
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学生党员定期对基层学生进行制度考核,带动其主动学习党性理论知识,从而推动学生党员更加紧密地联系基层学生。在为学生服务过程中,发挥先锋骨干作用,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最后由支部视其完成任务的情况予以评定。不合格的学生党员将给予惩罚。
3.4 建立奖惩制度
对由老师、群众、支部综合评定的结果优良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给予“优秀党员之星”的称号。总结优秀党员一年中所得成绩,推广他们的经验。对个别不合格的党员,应按党章严肃处理,以保持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学生党员先锋性的发挥。
4 构建党员服务平台
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定要为学生党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管理、服务群众的实践机会,引导他们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
4.1 导生服务平台
新生入学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使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的生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作为为新生引导的导生则变成重要的角色,即学生党员深入新生基层,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在思想动态上了解他们心理困惑从而进行开导。
4.2 危机干预平台
现如今社会公共事件比较频发,受各界广泛关注,且传播迅速,不仅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所以,学生党员要带头引导其他学生远离是非,善用力量建立危机干预平台,让那些带有危害的事物不要伤害到我们周围的人。
4.3 社会服务平台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要始终怀着一颗善良、有爱的心。所以,我们要做更多的事情,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而要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责任感。为贫困山区儿童捐书、捐衣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寒暑假我们背上行囊做好充分的准备去为他们上课,我们要为社会服务。
5 建议
5.1 建立行政式的运行机制
即学生党员随支部发展的进度、基层学生的需要等制定方案,将支部建设落在实处,充分让基层学生感受到学生党员在其中起到的模范先锋作用,加强基层学生对学生党员的信任。
5.2 建立指导式的运行机制
即学生党员对基层学生的正确引导,为他们的需求服务。鼓励学生党员为班级、院系、学校、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培养他们的志愿精神。学生党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基层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在基层学生中的引导作用。
5.3 建立监督式的运行机制
即学生党员经过长期观察和了解提出意见,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生活常识、工作等方面对基层学生加以总结,以多种形式带动基层学生虚心接受批评,发扬自身优点,进一步认清学生党员集体的力量、价值所在,从而体现和发挥学生党员模范作用。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党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创先争优体系,能够促使学生党员在基层组织谋发展、创佳绩、当先锋。
【榜样和模范的作用机制】推荐阅读:
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09-11
教师党员模范作用09-21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06-29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范文08-05
党员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07-14
如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10-07
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10-12
加强党性修养 带头发挥模范作用11-14
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模范带头作用09-30
保持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