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2024-09-29

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精选15篇)

1.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一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是那节体育课,之前,老师就嘱咐过我们一定要带绳子的。

体育课上,刘老师让我们跳绳跳五百下。一听到五百这么大的数字,我们全班同学都惊呆了,嘴巴圆成了“O”型,眼睛睁得跟铜铃一样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直到刘老师吹了一声响亮的哨子后,同学们才“清醒”过来。

我们飞快地甩动绳子,绳子也“嗖嗖”地从我们的耳朵边“飞过”,可惜我跳到了三百下的时候就已经精疲力尽了,上气不接下气了,小心脏也提到嗓子眼了。

我心想,累死我了,这回肯定得出“人命”了。

我本想休息一下不跳了,可是,刘老师快速地走了过来,对我大叫:“别偷懒,还不快跳?”我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又站了起来开始跳。

可能是我跳得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刘老师又对我大吵大嚷:“快点儿,怎么这么慢呀!像蜗牛一样!”

这时候,“动听”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侥幸地逃过了一回,长长地叹了口气,用手轻轻地拍了拍胸,正在这时候,刘老师用冷冷地白了我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说:“这次让你侥幸逃过了一劫,可是下次你就逃不掉了。”

这堂课使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老师对我越严厉,反而就是对我们越好,我应该更加努力,完善自己,做一个取长补短的人。

2.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二

一、课改理念心中有, 教学方法不得法

这节课授课教师运用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理念上看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教师具体的做法却与新课程理念谬之千里了。教师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课文,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难理解的句子。在小组中自行解决问题, 由一名学生讲其他小组成员记录。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上去课堂还给了学生, 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但这样的小组活动变成了优等生一言堂的局面, 仅仅是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不能照顾全体学生, 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自我创新意识, 时间长了会更加助长学生的惰性心理。

二、过分地追求形式, 忽略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课设计的课外活动太多, 首先是由一首歌曲《隐形的翅膀》导入, 课堂上有人物模仿, 让所有学生模仿主人公做盲人捉蝴蝶的动作, 知识链接讲海伦·凯勒的故事, 课堂拓展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并说说以后在生活中遇到残疾人你会如何去对待他。短短的40分钟除去小组活动, 教师讲解, 阅读课文, 又设计了五个活动, 形式上课堂气氛活跃, 活动形式丰富, 理念上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整节课下来给人感觉为活动而活动, 忽视了学生能力发展, 忽略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淡化了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设计的活动过于频繁, 这也是我们发现实施课改以来的一个弊端, 教学形式“变化多端”, 一味追求“创新”, 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识字任务都完不成, 连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不熟。有的课, 学生生字还没有掌握, 课文还没有读熟, 就让他们漫无边际地想象。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养, 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 否则再漂亮的课件、再感人的故事、再动听的歌曲用多了也会失去新鲜感, 学生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课堂上过多拓展延伸, 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整节课中, 学生一会儿讲故事, 一会儿谈体会, 一会儿说做法, 孩子讲得故事绘声绘色, 对海伦·凯勒了解得丰富又全面, 身边的名人知道的不计其数, 想想四年级的学生, 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龄, 课堂上设计过多的拓展延伸, 势必会让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在课下查资料、背故事, 剥夺了他们快乐的权利。从一个个灵动生命的口中说出的不是天真而是世故, 从孩子的眼中看到的不是快乐而是苦恼, 学生苦于课堂上这么多的我要说, 苦于这么多的又要做。这些的做法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初衷, 这样的拓展活动只有适度、适量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四、课堂教学淡化了语文的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 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现在的语文课堂再也听不见朗朗的读书声, 仿佛所有的活动只有老师的才会达到教学效果, 课堂上再也不会有鲁迅作品《三味书屋》中师生共度的景象。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知识, 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悟就能理解了, 而往往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要无畏地提高难度,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其实不然, 真正的教学最高境界应该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语文学科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语文味, 语文味需要学生与文本的接触进行品读、研读才能体会到。这节课教师一直在引导学生要关爱残疾人, 理解残疾人, 而淡化了文本的特有魅力, 一个可爱的女孩、一个鲜活的生命从孩子的眼中消失了, 让孩子记住的仅仅是对残疾人的态度, 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淡化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3.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三

一、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课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因此,出现了“练习课教学不用备课”的误区,表现如下:

1.练习课=作业课

许多教师认为,练习练习,就是布置作业让学生练,练完便就题论题,很少有知识拓展和学法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整堂课完全是在“教练习”。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多以计算为主,因此,大量的独立计算任务使课堂气氛更压抑。

2.练习课无层次性

首先,练习未分层。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直接按教材编排顺序给学生布置练习,因此,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出现先练竖式计算,后练文字题,再练竖式计算的情况,让学生觉得重复无序。

其次,学生未分层。学生是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练习课中对他们“一视同仁”,则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练习课轻松化,而得不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仍旧一无所获。

3.练习课形式单一

单一的形式使得练习课枯燥无味,在课堂中,如果学生自始至终仅依照教材和练习册独立完成其中的练习,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得不到重视,学生便会对练习课毫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4.忽略小结的重要性

在练习课中,部分教师更重视学生多写多算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忽略了小结的重要性。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中,学生一堂课下来一直在计算,期间或最后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其总结和归纳方法,导致学生为练而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练习课教学的策略。

1.练习课应体现“用练习教”的理念

练习课应该围绕练习目标组织内容,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练习设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方法。其中,练习的设计应当精练、得当,过多或重复的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效率;过少的练习不足以使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练习课上,教师不可以布置学生反复练习后就题论题,完全不理会学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拓展。

2.练习课要突出层次性

首先,练习分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练习分层。例如:“数的运算”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应从单纯的竖式题目开始,再到简单的文字题,最后到开放题。

其次,学生分层。观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内外作业,将学生动态分层,并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分层,教师在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分层,这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掌握基础,或巩固知识,或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偶尔也可以“用B级人做A级事”,以激励其奋发进取。

3.练习方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四年级“数的认识”枯燥的练习内容,教师应对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寻找丰富的素材,合理组织,使练习课生动有趣。

在重视练习的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对练习的方式作出一些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并非都必须以书面化的形式“算”,读数、口算、估算等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口头练习,更能训练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小学四年级学生已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当做“大人”,幼稚的教学设计只会让他们更反感。但争强好胜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设计练习,比正确率和速度。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和合作练习。

4.重视小结的作用

在练习分层的情况下,课堂中的小结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在运算中,不能让学生盲目不停地演算,在一类或一层题演算结束后,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另外,小结的重点是总结由例及类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一类问题得到解决后,组织学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能更好地巩固和强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的练习课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从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琳.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与代数”内容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10).

作者简介:严剑波(1984—),男,汉族,云南省嵩明县人,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大石板小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4.难忘的一堂课四年级作文 篇四

那天上午,我们上完第二节课之后就准备排队去做早操。可我们大家都不听路队长的话,有的聊天,有的玩来玩去,跑来跑去,有的还坐在椅子上不肯下来排队,害得排好队的人也只能等着别人,可我却灰溜溜的去操场训练了。我觉得我不应该不经过刘老师的同意去训练,否则老师会找不到我的。

后来,我因为早下去训练,所以我只能知道大家最后下来的时候是零零散散的,下去了之后,我就开始训练了,我边训练也边在观察我们班。做完操后,应该是跳绳的时间了。可是他们却没有跳绳,反而是到操场里来跑步了。这时我的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了,无数个问题开始在我的脑子里浮现了,"被刘老师发现了?""谁告诉了刘老师?"是竺一鹤?""是王慕鸿?""难道是因为谁在做操的时候讲话?"还是因为其它的.事?可是我知道,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被刘老师发现了!"训练结束了,快上课了,我看见大家还在跑步,我开始慌了起来,完了!信息课上不了了!看来要上跑操课了!到了刘老师旁边,刘老师让我管路队,每一圈都挑一些好的出来休息,这下我才知道,他们已经跑了四五圈了,我心里想"一定要让大家尽快的休息!"可是,也不能由我来决定,要由他们来决定。第一圈,我本想直接把全部都放出去休息,可他们有的在聊天,有的路队歪歪扭扭的,只有一排一直很好,我只能把这一排放掉了……

5.难忘的一堂课四年级作文450字 篇五

今天的英语课,老师叫我们做水果沙拉,各组就迫不及待地忙活了起来。

由于我们没带水果刀,只能摆出造型。我们要做的是“苹果塔”。先把香蕉压成泥,做“苹果塔”的地基,然后开始堆苹果。不知怎么回事,侯子敬带的苹果已经千疮百孔了。我们利用这些小洞洞,做了橘子仓库。接着就是洒沙拉。沙拉像个调皮的`娃娃,你让他出罐子,它不出来;你使劲摇,它直接倾泻了半罐。此时,我们的水果沙拉已经变成了沙拉的海洋。又听“咚”的一声,苹果忽然掉了下来,装上了沙拉海,一阵“宇宙大爆炸”,桌子四周一片狼藉。

别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旁边的小组做的是“橘子山”这非常简单,直接放上去就行了。可是他们有的放上去的橘子又滑了下来;有的在偷吃,还有的用的力气过大,橘子汁飞溅着,“橘子火山”爆发了,橘子汁到处都是,橘子山也崩塌了,还污染到其他组的作品。

有的组作品很精湛,比如徐铭阳他们做的“水果岛”。他们先用芒果做出岛的形状,又用猕猴桃做树,用沙做岛的四周的海水,最后还洒在巧克力豆,铺在天空,像一道彩虹。别人纷纷过来看,还不时发出赞叹声,啧啧赞的他们又看了我们的作品,立刻做昏倒状,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呀!

6.小学六年级作文:难忘的一堂课 篇六

这个星期六上午,我上了一堂难忘的作文课。开始上课了,给我们上课的是个子高高的,说话非常幽默地魏老师。

他先讲了几种描写自己的性格特点的作文方法。第一种叫侧面烘托,是别的东西将它拟人化,写出它对自己的评价。第二种是突出写自己的一个特点,把它写具体一些。魏老师讲完后就给我们看了一些例文。为了我们能写出更好的作文,老师还有感情地读了一遍例文,老师抑扬顿挫的阅读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作文世界。我简直入了迷。我开始觉得作文很有意思,也没有那么难了。老师又让我们自己写,我一下笔,字如小河里的水流淌着,我则飞笔神速,一下就把作文写好了。我一看我的作文从干巴巴的句子变成了优雅的语句,内容丰富,真是非同凡响,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夸了一番,我心里美滋滋的。

啊!这堂课真令我难忘,一节普普通通的作文课,使我爱上了写作文。

7.由一堂作文讲评课引发的思考 篇七

这次通过屏幕, 看了语文教育家李镇西老师作文评讲课的视频案例, 感受颇多。这不是一般意义的课, 我感觉是一次和孩子纯真心灵的零距离感情互动。为了更近距离地观摩大师, 我上网查阅了些许资料, 从教学到班务, 从如我们一样的普通语文教师到语文界的顶级大师, 从校园教育到家庭教育……点点滴滴, 踩着大师一步步走过的足迹, 听着大师的“无论是爱心教育还是民主教育, 在我看来, 都不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技术或能力, 实际上它只是教育者应拥有的一种情怀, 它当然可以体现在一些做法上, 但首先它不是一种技巧, 而是一种情怀”的真谛……多方的阅读, 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引发了我许多的反思——我的教学中到底少了些什么?

反思之一:我少了些“蹲下身蹲下心”来的爱心与耐心。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教学出彩, 说实话,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曾有过种种设想, 比如说就像大师的第一个版块“榜上有名”, 也曾在改作文时, 将好题、好句、好段作简单的摘录, 以备作文讲评课时使用。可往往改了一两组以后, 最初的一腔热情就给眼前剩余的一大堆作文本全浇灭了, 作文课迫在眉捷, 赶快——刷, 常常是虎头蛇尾, 草草收场。到作文讲评课时, 就只把作文的通病罗列一下, 读一两篇“佳作”, 再布置另一篇作文, 这样课上也就变成我一人唱独角戏, 像大师那种一堂课下来有40多人参与的现象, 也就变成“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奢望。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假话。细细想来自己的时间就真的那么紧张吗?是时间来不及还是自己缺少毅力坚持?其实如果自己真的想做, 哪怕是每次细改一大组, 每周的作文课上也应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有希望“榜上有名”。如果有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在这过程中, 老师能对这些片断的内容进行归类, 学生既得到肯定又获得方法, 一举两得, 岂不师生同乐哉?“我们无缘去做大事, 我们只有用大爱去做小事”, 想了就要去做, 做了就要坚持。我眼中的大师是一切从学生出发恒久地做好小事的。

反思之二:我还少了些自我补充的“营养”。“作为语文老师还应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读书习惯、写作习惯这两点非常重要。”大师如是说。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要抽出时间多读书, 做一个‘杂家’, 不要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可是自己呢?一学期下来自己认真读过几本书, 除了偶尔翻翻《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短频快的文章, 真正需要耐下心来读的教育教学论著、经典名著自己又读过几本?眼里除了课本教参还是课本教参, 想想都觉得惭愧。应当以怎样的底蕴和怎样的厚度走到学生面前?唯有读书。还不能只是三分钟的热度。在大师的作文教学中有个版块“教师试笔”, 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作文”, 李老师定名为“试笔”, 这也是我们一般教师最怕的一件事, 而我们的大师首先从心理上走近学生, 可见其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 这对孩子们是多么大的激励。这就是“作文”, 这就是“做人”。我眼中的大师是以自己为表率让人可亲可近的。

反思之三:我更少了大师那种对“师爱”的独特体悟。我对“师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 不仅仅是和孩子一起玩儿, 而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 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 就会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 就会有不断地提升自己。

8.一堂作文立意课 篇八

有人说,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比作眼睛,材料好比是血肉,构思如同骨架,立意则成其为灵魂,可见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中考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二.教学过程

师: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是在立意深刻、新颖上闪烁它迷人的光辉。有一中考试题以一幅画为材料:“上面画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下面一把伞,伞下有一盆仙人球。”于是有同学作文,把太阳比作是法律,伞是高官,仙人球比作不法分子。不法分子肆无忌惮的敢干坏事,是因为有伞在保护,有一天伞破了,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样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得到了满分。

立意的内涵:所谓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立意应具备的条件是:基本的立意要准确、鲜明;高层次的立意要深刻、新颖。

立意的技巧有三种:

第一、出奇制胜法。即多角度思维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独立的感受和心得。下面请同学们以“风”为例,用概括语言表达对“风”的多角度立意。

生1、我想到自然界中的沙尘暴——想到环保!

生2、我想到社会的风气,好风气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坏风气玷污人们的心灵——多接触健康的东西!

生3、我想到流行风——从歌星的成长道路上受到的教益!

……

师:从不同角度对“风”进行立意,既有自然界有形之风,也有无形的社会之风;既有揭露腐败现象的,也有说成长教益的。既关注了自然,又关注了社会,同时也关注了人生!语言简洁,立意深刻,有新意!,

常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文中运用多角度发散思维,能给作文增添亮点。下面请同学以“良师”、“财富”、“关怀”、“亮点”为话题多角度立意。

1、关于“良师”的立意

生1、母亲是良师,教给我们的道理使我们终生受益!

生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师!

生3、自然界的花花草草,让我热爱生活,它们是良师!

生4、失败是良师,磨难是良师,兴趣也是良师——

2、关于“关怀”的立意

生1、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对父母、老师的关怀。

生2、阳光雨露对幼芽的关怀。

生3、地球对人类的关怀,人类对地球的关怀。

生4、祖国对人民的关怀。

生5、美国对伊拉克的“关怀”。

3、关于“亮点”的立意

生1、人类身上的优秀品质是亮点。

生2、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是引人注目的亮点。

生3、国家好的政策出台,如“新农村建设等”是亮点。

师:其实不光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因此我们看问题要考虑各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认为可笑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还可以说是创新过程。

创新思维还有一种叫逆向思维,就是与常规相反的思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司马光的做法就是采用的逆向思维!

第二、高屋建瓴法。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才识是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作文立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使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那么什么是“小气”? “小气”就是“手小”——选材范围小;“眼小”——目光短浅;“心小”——虚伪庸俗。什么是“大气”?“大气”就是大见识、大气概、大感悟、大文采。如何写出“大气”之作?一是要扩大阅读面,包括古今中外的;二是要关心世界大事、社会风云变化;三是要多背诵积累充满大气的诗词和名人名言。

第三、以小见大法。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即“小题大作”。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提供的任意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9.我最喜欢的一堂课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九

周二下午1+a走读课如期举行,我顶着炎炎烈日走进了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室。一进教室,感觉更闷了,不到一分钟就满身大汗。这节课要是能做个有技术含量的解暑降温的小制作就好了!

一会儿,老师开始发手工制作需要的配件——扇叶、电池、电线、马达……,同学们一脸茫然,这是要干什么?老师告诉我们这节课要做小电风扇,我豁然开朗,老师太了解我们了!这还不简单嘛!我抓起一把东西就开始组装,十分钟后我的电扇大功告成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试了试,一试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发现风扇转起来,一上一下的,非常不稳定,老师告诉我,因为选用的是软扇叶,吹一会儿扇叶容易跑偏,所以时不时的要拿手调一调,我调了,扇叶是稳定了,可是只有拿风扇的感觉凉风阵阵,其他地方都没有风啊!于是我又去请教老师,老师拿这小风扇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终于发现了病根儿。

老师说:“看见这两条线没有?”老师指着两根差不多的电线问,“你把这两根线接反了,红线应该接在左边,黑线接在右边!接正确了就好了!”老师打开电扇,拿了一张纸放在扇叶上,纸飞了起来,老师说根据伯努利定律,如果风是向下吹的,纸就会被吸在扇叶上,纸向上飞了,证明风扇“转对了”!根据老师告诉我的几条组装方法,我的.“飓风一号”终于“重生”了!第二天下午的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主题恰好是疯狂扇子,在联欢会上我的小风扇很出众,并赢得了班级最佳的创意奖!

10.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十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陆续续回到座位。这时,只见班主任郭老师提着一个抽奖箱,微笑着走上讲台。一见到抽奖箱,全班立即沸腾了起来。“咦”,怎么回事儿?老师拿抽奖箱干什么?难道又有什么活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不一会,郭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这堂语文课跟以往不太一样,咱们边上边玩游戏,这个抽奖箱里面有惊喜哦!等上完课,每个同学都来抽一把。好不好?”

“好啊!”我们齐声回答。

终于盼到激动人心的抽奖时刻。翁子桐第一个走上讲台,她得意地把手伸进抽奖箱,一边抓,还一边扮鬼脸,一直在里面摸呀摸的,就是不把手拿出来。顿时,讲台下喊声一片:

“快呀!”

“到底是什么?”

“别吊胃口了。”

……

子桐终于拿出了手,伸开一看,“哇,原来老师请我们吃花生呀!太好了,真有趣……”接着,每位同学都上台,抓一把花生吃起来,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吃。瞬间,教室里花生浓浓的香味和着我们的欢声笑语飘向了云天。

吃过美味的花生,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没错,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尝尝‘许地山’笔下花生的味道。因为老师希望你们像花生一样:一个人,不要过于注重外表的光鲜亮丽,需加强内在的修为,做一个朴实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这堂课的深层意义哦。”

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老师就像文中的父亲,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了我们人生的深刻意义。

11.一堂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十一

2016年对于重庆的16级高三毕业生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重庆重新回到参加全国卷的统考,而且直到4月才有消息称考全国丙卷。2016的三四月份,在作文写作上,“任务指令型作文”概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让高考前线的教师猝不及防,仓促应战,不得不接受新提法、新思路、新写法。于是,在四月底开始不得不给学生强行灌输应对之法。

接下来,面对焦躁的学生,面对未知的高考,怎样让他们转变写作的思路和习惯,重新接受新知识和指导,就成了教师思考的重心。在设计了几堂认识任务指令型作为基本知识的教学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如何看待大学生捕鸟卖被判十年”的作文,40分钟当堂完成,上交批改后,我准备再评讲。

二、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不同思考

有些专家对任务指令“你更赞同哪种说法”解读为在题目要求中有“更”及“权衡”的关键字眼。权衡,意即评量、比较。故而此材料作文必须体现“比较”的思维过程,否则,无法符合题目基本要求。如果仅从三类人各自的角度立意,却完全忽略题目中关于“更”和“权衡”的关键要求,这是错误的,是典型的旧式新材料作文的写法,而非任务驱动型作文“完成所指示的写作任务”的写法要求。

我认为此分析过于拘泥于钻字眼。如果几种说法只是角度不同,何来“比较”和“更”?从高考考场作文的需求来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更……”的问法恰恰是要求考生就自己最有见解、最有感触的一种说法进行论证,而不是强加比较,东扯西拉,论不完整,论得没有逻辑了。

高中学生都还没有完善的逻辑思辨,确实是语文教学的失误,而于学生而言则是缺乏看问题的思维深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者可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令要求,引导的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引导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教学设计与课堂安排

鉴于此思考,我对这次作文讲评课做了重新设计。

1.学情分析

批阅学生作文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写作,而有些学生的作文明显摇摆不定,想要兼顾两方面又论证不充分,想要放开手脚行文,又担心会不会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

2.设计教学目标

廓清学生心中疑云,让他们不必担心一种新提法引来的恐慌,同时明白材料作文怎么写,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思辨,在生活中运用思辨。

3.运用相关教学方法

我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比较优秀的作文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种即“法律是铁的规范”,一种是“法律也应该有温度”,刚好是比较对立的正反观点。于是我想到用辩论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好作文应该怎么写。

首先,我抛出两大对立的辩题,让学生自己选择观点,然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队组员。起初,我设想把正反方的组员分成几组限定时间进行辩论,但我又担心越辩到后面的小组,学生辩论越没有观点、论据。在课堂分出正反方后,我灵机一动,让他们选择分成多队,还是直接分出两队进行辩论,学生没有悬念地选择了后者。

其次,对双方进行辩论方法的引导,提醒学生要在准备阶段准备好己方的分论点即论证思路,想好一些论证事例。双方准备几分钟后,在正反方陈述己方观点后,自由辩论正式开始。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台,唇枪舌剑,不断有精彩思维博得同学的掌声。当然也有学生被驳斥,不知如何应对的尴尬。

接下来,我组织了第三个环节,让没有发言的学生或者参与了辩论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自己的得失进行总结。教师适度引导,完成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点评。学生亲身感受了有思辨的力量的精彩。教师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中要有论证框架,要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要有分析方法,如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正反对比分析等。观点不游离,紧紧抓住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没有写不好的文章。不管作文题目怎样变化,抓住论证要有说服力这点进行写作即可。然后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变化的是外在的形式,不变的永远是写作的目的。

四、课后反思

第一,学生在课堂感受了思辨的精彩,体会了逻辑的魅力后,在写作的主要方向上不会偏离,那么对变幻莫测的高考作文题目有何惧焉?

第二,课堂上辩论形式的采用有利有弊。利在于不冷场,能迅速组织教学行为;弊在于学生的思考时间和准备时间不足,参与的学生少,让学生亲身感受的机会不多。下次教学应该提前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这个过程是感受写作的最好阶段,然后才是课堂展示。

12.有趣的一堂课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篇十二

到了教室,只见讲台上站着一位陌生的老师,她戴着眼镜,圆圆的脸蛋,穿着一件黑大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老师先从故事中讲起了她“彭”姓的来历,然后问小记者中有没有姓彭的,当知道有几个姓彭的同学,老师给他们一人一个大拥抱,说他们是一家人。顿时觉得老师好亲切。

开始上课了,老师说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我们一听有礼物,都睁大了眼晴都想着老师到底给我们什么礼物?还有些同学问老师是不是送作文书,老师笑着说"当然不是,是教给你们写作文的方法。〃这时大屏幕出现了两个句子:1、妈妈说:‘’关了电视去学习了。〃2、妹妹说:"我一要买这面包。〃这个句子我们经常写到的,很好写,我立马写好把手举得高高的,心想:彭老师看了一定会表扬我。当彭老师看了后只是对我笑了笑,顿时我疑惑了起来。走了一圈,看了一圈的彭老师走上了讲台,选了几位同学让我们把自己写的表演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老师总结了写作方法,学会在句子中加神态,语气,动作才能使文章更生动。

13.小学四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篇十三

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一、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练写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及以事表人的方法,激发习作的成功感。通过回忆、描述、赞美爸爸的优秀品质,懂得欣赏爸爸、感受亲情。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

1、播放《爸爸去哪儿》,引发学生对爸爸情感的热爱。

2、读歌词感受父亲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

二、绘本引路,明确要求。

(一)1、出示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第一页。学生简单观察,谈对“我爸爸”的印象。(师板书:普通)出示文字“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师板书:棒)我的爸爸看起来这样普通,他为什么在我心里是最棒的人呢? 出示绘本第二页到第六页。明确“我爸爸真的很棒!”

2、总结写作要求:明确中心

3、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心目中的爸爸吗?(二)安东尼的爸爸在他的心里很棒,我们继续来看一看。

出示绘本第七页到第十四页。你能记住他爸爸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吃得多、游得快、强壮……)这些都是爸爸的(板书:特点)这样一写爸爸的形象就生动多了。

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想使一个人物活灵活现就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总结写作要求:抓住特点

(三)出示绘本最后两页,感受父子真情。

为什么安东尼的爸爸在他的心里这么棒呢?因为(他爱他的爸爸)板书:爱

我们要想打动人心,就必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总结写作要求:真情实感

三、名篇鉴赏,范文引路。出示朱自清《背影》片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认真默读这段文字找出最能体现爸爸特点的字或词。

2、在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爸爸什么样的情感?

14.开学第一课小学四年级作文 篇十四

四年级作文开学第一课1

在 9 月 2 日的晚上,按照学校的要求,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8 点钟准时等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一台为我们小学生制作的节目《开学第一课》。在这个节目上我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开学第一课》一共分为 4 课,在这个节目里我看到了好多运动员,有篮球运动员、游泳和撑杆运动员,一共有 10 位。姚明叔叔现在正在非洲大草原上保护动物,游泳健将们每天都要游一万米。我还看到了宇航员刘扬阿姨,她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她向我们讲述了太空的美。

《开学第一课》的四节课,每课都安排了一位小班长,三位女班长,一位男班长。在第三节课上介绍了一所高原小学,那里只有一名女教师,她负责着高原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等所有的学科。高原小学所有的学生都很喜欢她,都会舍不得让老师离开,因为她还是这所小学唯一的美术老师、体操老师。我看了之后很感动。

《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播了三个多小时,我的眼睛都看累了,时间慢慢就快要到十点了,以往这个时候我已经休息了,而我现在也感到累了,但我还是坚持把节目看完了。因为这个节目让我领悟到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四年级作文开学第一课2

我们今天都在说,人人是喜欢被爱的,人人是渴望被人爱的,但是这个《开学第一课》,帮我们“洗涤”了心灵,让我们换了一个角度,爱是给予,爱是分享,当我们能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于丹还与青春偶像李宇春一起,和孩子们做起了互动游戏“爱是支持与分享”,她的即兴点评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们平时做前排人的时候,我们都希望世间有爱,但做后排人的时候,因为没有危险,所以不会那么轻易、积极地伸出双手。所以今天这个游戏看起来是考验前排的孩子是不是信任后排,最后我还想呼吁,当我们大家都平平安安做后排人的时候,别忘了,随时伸出你的双手。”是呀,我们在平平安安时,要随时随地准备伸出双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今年8月,“莫拉克”台风袭击祖国宝岛台湾,猛烈的台风和滔滔的洪水,把台湾同胞们的家园冲毁了,甚至还夺去了许多亲人的生命,害得他们无家可归,生死离别。我们大陆各地听到这个消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还有许多志愿者不怕艰难险阻,到灾区现场支援同胞……

15.一堂有趣的班会课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十五

“哈哈…”“嘻嘻…”校园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想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吗?到我们班级一探究竟吧。

今天班会课,李老师象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教室,但今天老师的笑容有点神秘。只见她来到黑板前,“噌噌”两笔画了一个图案。由于反光,我只隐约看见了一个脑袋的轮廓。李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之前,先来找个碴,看看这个小三毛少了什么?”“找碴”?这可是我的.强项!我尽量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原来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三毛的头像,“啊,这个小三毛少了鼻子!”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喊。老师说:“没错,还是郑蕴杰的眼睛亮,今天的游戏就是‘画鼻子’。郑蕴杰,你先来吧”。

我自信满满地走向讲台,心想:画个鼻子还不容易?老师您就瞧好吧。老师这时却不声不响像变戏法似地拿出了一条红领巾,放在手里打了个结儿。我想:我没犯错吧,为啥如此“大刑伺候”?正在我纳闷之时,老师走到我身后,用红领巾把我的双眼蒙了起来。这不仅是蒙上了我的眼睛,也蒙了我一头雾水。

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好了,转三圈后去画吧。”我慌神了,依照老师的话转了三圈后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去。谁知,我走反了方向,有些人提醒我,有些人却怂恿我继续往前走…总算是摸到了黑板,老师递给我一只粉笔,我只能凭印象摸索着画,待解开红领巾一看,天!这是什么呀?一半鼻子画在了耳朵边,一半画在了嘴巴下,大家捧腹大笑,笑得肚子痛,笑到嘴巴歪。

正在大家爆笑一团的时候,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是游戏呀,一个人参加怎么够?大家跃跃欲试,都想大显身手。嘿嘿,不知是大显身手还是大出洋相、大爆笑料呢。

好戏来了,咱们班的小将杜昀达上场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黑板上瞎涂了一阵,摘巾一看,晕!鼻子呢?眼睛里呢,又是笑倒一片…最后还是吕俊霖在老师地提醒下“完成”了作品,一节班会课在欢笑声中完美落幕。

上一篇:2016年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总结下一篇:青蛙妈妈找小蝌蚪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