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造就成功的故事3个

2024-09-19

关于合作造就成功的故事3个(共10篇)

1.关于合作造就成功的故事3个 篇一

亲爱的,你为什么不能出类拔萃?

只要是个人,都会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出类拔萃,别否认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你不能出类拔萃呢?

你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你没有珍惜时间。

我们只能活一次,活多久其实并没有确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平均寿命。因此,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不珍惜它,生命也肯定不会给你很好的回馈。

有一个师弟,从警校毕业以后在基层派出所做民警,突然有一天,他厌倦了过于平庸的生活,于是他想,要不考个研吧。但是现实的压力让他不能辞职,万一考不上,连工作都没了。于是,他下班之后将需要复习的内容整理成电子版,放到电子书里面,白天上班时只要闲下来就偷偷摸摸地看,上厕所蹲坑的时候也看。就这样,他的分数比很多号称全身心在学校准备考研的应届生还高,考上了公费研究生。然后大摇大摆地辞职了。读研期间,他特别低调,也许很多人还在热衷于享受大学生活,他却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因为他知道,他需要弥补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渐渐地,他超越了班上的那些学霸。三年后,他不声不响地去了北大读博。

你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你不懂得专注。

一个人若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很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我们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一次只做一件事,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你什么都得不到。

有一个朋友,刚认识他的时候,只是觉得他是个有想法的人,对人也挺诚恳。其他方面却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前些天,我在微信上看到两篇文字,文笔极其优美,感觉像是从哪本畅销青春文学里面摘抄出来的。但让我惊讶的是,两篇文字的落款,都是我认识的这个朋友,他的文字竟然这么美!美到令人发指!上周他喝了酒,在微信上跟我有一茬没一茬的聊天。他跟我说:“老猫啊,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我就已经坚持一年了。”从后来的聊天中得知,他非常喜欢写作,坚持快一年了,每天都在写。因为他太专注于看书写作了,老婆差点跟他闹翻。但他现在的文字,足以让他老婆服服帖帖地在背后支持他。今天,看他最新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一位知名作家正在极其专注地奋笔诉说,背后是一排装满了书籍的原木书架。

你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你想太多做太少。

只有行动才能让计划变成现实。一张世界地图,无论多么精确,备注的文字说明多么详细,都不可能让你环游世界。你想法再多,如果不去付诸实践,你的思考等于白白地浪费脑细胞。意淫是可以产生快感,但快感过后,总是无尽的落寞。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3个人在一条道上走,前进的方向一样,速度也差不多。忽然他们发现前方地面上有一个闪亮的东西,发出金灿灿的光芒。“这是个金币!”3个人同时意识到了!其中一个人死死地盯着金币,另一个人大叫一声:“金币!”第三个人则快速上前,俯身就把金币捡起来揣在兜里。摆在3个人面前的机会是一样的,但只有第三个人拿到了金币,因为他行动快。很多人说要多陪陪父母,但放假的时候,想着外面应该是非常拥挤的,那还是继续宅着好了。很多人羡慕甚至嫉妒别人文笔很好,但除了在微信上看一些别人分享的文章以外,还没怎么认真地读过书,更谈不上坚持每天写个几百字了。

你不能出类拔萃,也许你还会怪自己运气不好。而我,最想跟你说:“越努力,越幸运!”

2.明星成功的艰辛故事3个 篇二

在河北农村长大,8岁进少林寺习武,14岁闯荡北京。北漂初期,他靠着腿脚功夫在一些剧组做替身和群众演员,混在人群中连一个背影都找不到。那时他一天最多挣50元,一年多居无定所。

演《盲井》让他获得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法国第五届杜维尔亚洲电影节影帝。但这些荣誉并没给他带来知名度。直到他凭借《天下无贼》走红后,大家才猛然发现,这个“傻根”原来是国际影帝啊。

“每天跟我一起守在北影门口的人很多,我的运气好,这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王宝强从不避讳自己的“好运”。但当他主演的《暗算》、《士兵突击》接连火爆荧屏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说,只有在肯努力、懂得珍惜的人手中,机会才能变为成功。

3.女人成功创业的故事3个 篇三

吴波是四川人,高中毕业后上了旅游学校。毕业时找工作,许多单位嫌她个矮,亲友们急着帮她介绍会计、内勤等工作。“可是我只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从不为难自己的她,没急着找工作,而是背上背包,一个人到南通旅游去了。

机会来了。在逛商场时,柜台里热卖的韩国产卡片,勾起了她的灵感:在学校上学时,逢年过节,她自制的贺卡就受到同学老师的欢迎。“为什么我的贺卡不能卖呢?”一个电话打回家告诉父母:“我要留在南通创业了。”

一向开明的父母,这次也没干涉她。她一个人跑到城郊结合部,要租用农民养牛的泥巴房。如此的不讲究,倒让农民大叔大婶惊诧了:房租多少,你看着给吧。后来,干脆就没要她的。她一会儿捡来几根树枝,一会儿采来一把野花,土泥屋转眼成了小花园。房东被她的开心所感染,主动给她提供了自行车、台灯、桌子等用品.

她打定主意:只用60元创业。她买来剪刀、彩纸、尺子、胶水等,一夜功夫做了十几张样卡。第二天,当她把样卡放在南通最大的王府井商场业务部桌上时,工作人员都对她极富创意的贺卡爱不释手。“在我眼里,什么都能入画。你看,这落叶用开水烫过,再用书夹干后,能一直绿着。好看吧?”说起这些,她就像女孩子穿上了公主裙,甜蜜极了。

“我就是跟着喜欢走。一开心,做什么都不累,也很顺。”她的机灵让她一路赢得绿灯和喝彩。贺卡上柜销售,要租用柜台。可她既不想多花钱,又想有新意,就把蓝花床单做成了挂袋,再捡来两根树枝撑住,一个很有创意的“立体柜台”让商场管理者赞赏不已,也得以“网开一面”。几个通宵后,60元的创业费,变成200张贺卡,一周内换来1200元的“第一桶金”。一年后,南通所有大商场,全有她的贺卡,特好卖。

4.历经磨难成功的故事3个 篇四

才一岁多,他就被家人领出去讨饭。9岁那年,有人劝说他父亲:“你应该让儿子去读书,要不他长大了还是当乞丐,做乞丐将来是没有出息的。”父亲才把他送进学堂,上学的第一天,老师看他耳朵、脖子上全是污垢,手脚也黑乎乎的,就给他洗了个澡。而此前,他从没洗过一次澡,头上长满虱子,身上还常有跳蚤。

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身心之痛,他没有心生怨恨,而是在课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当我去向一百户人家乞讨,只有五户人家给我饭吃时,我特别感谢那五户人家给我温暖,而不去抱怨其他的九十五户人家。

进入省立离职后,他发现仅仅靠乞讨已无法养活一家十几口人,于是尝试着做一些政变—— 白天读书,夜晚打工挣钱。

16岁时,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跑上几十里,到一家化肥厂打包装。每逢星期天,他还到鸭寮做跑堂工,到铁路上做扳道工,到饭馆给人端茶倒水。17岁那年,他在一家烟叶厂找到一份工作,但采收烟叶有一定的季节性,烟叶的季节过后,他又转到一家电镀厂做起了电镀工。18岁时,他进入一家防火公司当杂工。拿毛巾、拖地、递扳手、拧螺丝,甚至是技术层面的工作,他都一点一滴地学,一分一毫地做。

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进取,生活渐渐走入正规,他也终于成为一家专门生产消防器材的大公司的老板,并当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由他撰写的《乞丐囝仔》也获得了台湾出版风云人物大奖,并在全球畅销发行。

他就是赖东进。

当有记者提起往日种种苦难之事,问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时,他并没有像其他名人一样,家人朋友等等罗列了一堆,而只说了两个字——磨难。

5.网络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篇五

在费岸看来,互联网创业必须抓住“快”和“变”的要领,凡事都要走在他人前面,在互联网行业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典典养车一年内完成A、B、C三轮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成为汽车后市场的一匹黑马。

不愿做螺丝钉,那么就创业

20,费岸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可是第一份工作他却选择了远在深圳的腾讯公司。

那一年,腾讯刚上市,与现在相比,算不上是一家很大的公司。费岸记得,他面试的时候,腾讯只有员工1600人。“我最初在腾讯研发部门工作,做一些有用户但是不赚钱的项目,如邮箱、下载软件、视频软件等工具类产品,虽然不盈利,但累积用户口碑。”

费岸印象深刻的是,腾讯公司很注重用户体验,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推出产品。在那样温和、自由的环境下,费岸学到了不少东西。进而也影响了他如今的一些行事风格。

,费岸已经升任为腾讯第一代产品经理。但是,他却选择离开腾讯,回到北京,在搜狗输入法担任项目组组长。直到,他再次离开北京,同时也结束了螺丝钉的角色,开始了创业生涯。

或许很多人会奇怪,有名校学历,又在大公司履职,为什么要放弃工作选择创业?毕竟创业是存在高风险的。

“在我看来,创业需要的是勇气,有时候是一种盲目的勇气,也可以说是排除法,你不想在公司里做一个螺丝钉的工作,或者说你有强大的承受能力,你能接受失败,那么你就可以去创业。”在费岸看来,性格决定命运,他总结自己的性格特点:比较客观、务实,有独立判断能力,所以他选择了创业。

CEO不一定专才,但要通才

20,真正开始走上创业道路之后,费岸才深知创业之艰辛。“很多时候别人看到的都是那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实际上其中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费岸的创业之路不算一帆风顺。

第一个项目他选择做电商平台,直接从工厂到用户,中间做一个分销平台。可是这个项目没几个月就被放弃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这个项目的供应链比较传统,我没有这个能力动员这么多工厂。”

这次创业让他体会身为CEO的不易,小到柴米油盐诸如员工工资的开销;大到公司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自己决定。那种压力远不是在公司就职时能想到的。在看清现实之后,费岸从理想转向现实。他开始从事外包业务,电商外包及软件开发外包。“我要先赚钱,养活我的团队”。

可是等到外包业务足够养活团队了,他又开始迷茫了,这样的创业不是他最初的梦想,毫无激情可言。那时候的费岸陷入了迷茫,他渴望与外界接触,吸收新鲜的讯息。

,费岸暂时放下创业梦,转身成为一名投资人,他用了一年时间,密集地与100多个创业团队沟通交流,出谋划策。不但清晰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同时深刻地了解到,CEO本身的成长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

“CEO不需要专才,但他一定要各方面都通。”费岸的经历告诉他,做好一个CEO,一定要有一颗最强大的心脏,接受很多挑战,同时自我磨练。在他看来,没有不成功的项目,只有不成功的团队。

费岸认为,所谓通才,是需要磨练的,作为一名CEO,必须要有战略精神,要有战略眼光,懂得商业规律,看透人性本质,懂得协调沟通,能够寻找资源,把控各种节奏……“CEO就像是一个玩拼图的人,每一块碎片就是你的员工或者高管,他们不知道怎么走,只有靠你来引导,你必须统领全局。所以,CEO必须懂管理、战略、融资、产品等,一个都不能缺。”

互联网创业须善变,跑得快

一年投资人的工作经历让费岸更加明确自己的创业梦。第三次创业,他选择了汽车后市场。

他有着三点理由:第一,他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汽车发烧友,他可以先成为自己的资深用户;第二,汽车服务行业里没有一家特别强的创业公司,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第三,遵循互联网行业的规律,当下从事汽车服务行业有着先发优势。

通过半年调研,寻找合伙人,202月,小卡科技成立,4月,典典养车拿到了第一笔融资。随后一年时间里,典典养车通过三轮融资,高速发展,目前市场估值达到5亿美元,成为汽车后市场一匹强有力的黑马。

典典养车通过手机定位寻找附近的汽车养护店,满足用户2公里内的汽车养护需求,包括洗车、美容、保养、车险、加油卡充值、违章代缴、道路救援等服务。同时,它也成为行业中,首家完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O2O闭环支付平台。

即便在汽车后市场行业已遥遥领先,但典典养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不可避免的走了许多弯路。

而如今的费岸,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CEO,他懂得互联网行业的规律,明白这是一个快速试错、快速调整的行业,不断会有新的情况、新的信息出现,所以只需要及时调整决策,懂得“变”与“快”的精髓即可。

“上门洗车、维修、改装,钣金油漆……我们几乎把汽车行业每一项服务都尝试过了。”费岸说,典典养车基本上每一步都走在行业最前面,每件事基本上都是在创新。

曾经,典典养车的“一元洗车”业务轰动一时,帮助典典养车迅速打开市场。但是,最后费岸还是停掉了这个产品,因为他认为不能一直依赖补贴发展。

另外上门洗车业务也是典典养车的特色产品,从设备研发到人员招募、培训、上岗,再到业务推送,仅仅一个月时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洗3000单。然而,有一天费岸突然给合伙人发微信说要停掉上门洗车业务,他的理由是:“我做互联网喜欢做高效的事情,上门洗车的规模效应是负的,规模越大,负担越重,效率越低,不符合我们效率为先的宗旨。”

在典典养车员工心目中,费岸是一个很博学同时快速“善变”的人。他外表温文尔雅,内心不安于现状,在公司产品方面,他会不断提出新建议,开始尝试,然后否定;直至有一个产品真正经得起考验,被迅速推广。

如此高压、快速、善变的环境,正是当下互联网行业的特色。“互联网行业没有中间状态,一定要跑在他人前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之说。”费岸如是说。

“以攻代守”,持续创业

关于盈利模式,一直是费岸在探索的一个问题。他深知,一个企业不能一直打价格战,而一个产品也不能一直依靠补贴。

经过一波三折,典典养车终于在7月推出了重量级盈利产品“典典车险”,“7月份产品未上线之前是摸索,7月份到10月份是探索。”费岸给了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来“走弯路”,车险怎么能让用户愿意买,在速度和成本上还能有哪些改进,这些问题在车险推出后还一直在探索。

如今,典典车险产品已经较为成熟,而费岸也透露,目前典典养车已经收支平衡,现金流足够支持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从当下的成绩来看,费岸的第三次创业可谓是成功,既然创业成功,那么后续如何守业呢?“不要守业,没有守业的心态,只有不断改变,以攻代守才是最好的守业。”在费岸看来,哪怕公司做得再好,上市以后也还是在创业,要不停地创新才能确保公司不走下坡路。

据悉,目前典典养车已覆盖全国40个城市,拥有用户量超过600万,合作商户超过2万家(签约店)。除了签约店外,典典养车还推出了DCCP(直控加盟计划)模式,以杭州为模板城市,布局了60家直控店。

与签约店有所不同,直控店是由典典养车进行直营式管理,通过典典养车平台的优势,让商户加盟DCCP,加盟的商户可以享有典典养车的品牌优势,同时典典养车会做直营式管理,配备人员、统一设备等,提高加盟商户的服务标准与经营效率,还可以帮助加盟商户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赢利能力。

6.合作成功事例3个 篇六

一位在日本茨城县日立市的“日电舍”、“日立工业所”及“高桥工业”三家公司,就是以单纯的“合作及实验”为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结果都成功地摆脱了对上游厂商的依存度。

这三家公司为了在一起工作,特别成立了“MRG(MediaResearchGroup”,并且将此Group定义为三家公司的“业务实验所”,虽然“MRG”在多项商品的销售上,遭遇不少失败,但是,“MRG”的存在却有其特别深远的意义。

组成“MRG”的“日电舍”、“日立工业所”及“高桥工业”都是“日立制作所”重电事业的下游承包商。1995年,“日电舍”社长弓野博司对其他二家公司的社长说:“如果长此下去,我们会变成永远只能照‘日立’交付的图面作加工的工厂,我们应该找机会培养自己开发商品及行销的能力。”于是,三家公司便开启了合作之途。

在经历了一些失败的经验之后,这三位社长认为,与其追求“MRG”的成果,不如活用“MRG”的经验来加快自已研发及销售的能力,以期早日脱离“日立制作所”,成为一家独立自主的公司。

7.成功激励故事3个 篇七

最近,琪琪老是找我诉苦,工作越来越难,家庭愈加不顺心,怎么日子越活倒大不如从前了。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甚至比她还要头疼。在这偌大的朋友圈里,似乎除了我和她为生活发愁苦脸、计较柴米油盐,其他人大概真的都能算得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吧?

当初涉世未深,以为什么问题都可以靠努力去解决,为此还深信不疑。可是走到现在才发现,怎么坚持成功的路就这么难。哪怕中途打个盹,起身时,都会在纵横交错的岔路口迷失方向。

那些与梦想息息相关的书籍资料,慢慢被一堆生活用品挤得只剩一点空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忽略了它曾经压在我心里的重量。梦想、坚持、努力一类的词,像是密集在一起统统向我砸来,后来完全就是硬着头皮逼着自己前进。然后就越发地心慌,有时候,我都快被自己的焦躁打败了。我像走进了铁笼里,太多东西禁锢了我。越是读着别人的成功,就越觉得自己无能。

为什么别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享受成功?而我却不能。

我有一个在南京认识的朋友李诗,前不久在朋友圈晒出国旅游的照片和她的消费战利品,配字:公司福利。手指划过动态的时候,我居然有种被人扇了耳光的失落感,可能是自尊心又在作祟。

出国游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虽说办个护照、拿着不多的钱也可以穷游了,但单从经济条件来说,我现在是没有能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的。为了表示对她小小的羡慕,我打开了会话框,然后我们就聊起来了,聊人生,聊工作,聊梦想和时装。

她家庭富裕,从小就学设计,在我眼里,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成长得一帆风顺,一切都按原定计划照常进行。我是非常羡慕这类人的,或许用嫉妒这个词也可以,不用像我们先天条件不好,撞得头破血流也闯不出名堂。

就在我说她的梦想轻易就可以完成的时候,她不像往日态度平和,竟有点严肃地反驳我了。她说,所有人都觉得她的成功理所当然,可这其中的艰辛却无人知晓:为了找灵感,熬通宵是常事。她从原来的肥妞爆瘦25斤,别人还笑话她是一只泄气的皮球。看着别人的作品一个比一个优秀,自己只有忍着浮躁埋头更加努力,争取拿出比任何人都好的成绩。毕业以后,工作不好找,吃喝还是靠父母,自己那点自尊心,时常被伤得体无完肤。上班后,经常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看着父母低三下四地去送礼,只是为了让她能舒心点。

她说每个人的成功都得之不易,根本就没有必然这条路可走。她也是在成功的道路上慢慢煎熬过来的,可她不希望有人质疑她血战沙场换来的结果。说罢,还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我明白她是一本正经地生气了。这些都是她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果然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很少有人问你累不累。光环下的她,的确被人羡慕嫉妒,可我们看到的结果和经历完全就是两码事。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上学时,琪琪为了向左邻右舍证明她比我聪明,期中考的时候,足足半个月都没睡到饱觉。结果还是屈居我之下,她气得鼓着腮帮子,发誓再也不努力了,说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其实她不知道,她在做的事情,我也一天不落地每天都做。

难道半个月的努力就能超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可她没发现,自己比以往前进了十几名。其实,好像不管生活怎么寸步难行,你始终都在小步小步地前行。

五年前,老妈常对我说,你现在努力还不晚。可是今天,这句话依然响在耳边。

我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人,时常会觉得什么时候是晚,什么时候又是不晚?七老八十算不算晚呢?初中毕业,我没有成功。大学毕业,我还是没有成功。直到今天,我还是无名小卒,为着我日夜兼程始终不能到达的成功,卑微地活着。

琪琪曾经问过我,我到底想要怎样的成功?我所追求的成功到底是什么?那一瞬间,我的词组飘散了,竟然说不好这一个我每天都在愁思的问题。大概是想比现在过得好、不用为生活惆怅、开个服装店、有辆自己的车,然后满足地活着。

她又继续问我,我究竟为这个目标做了什么?我又哑口无言了,好像除了盲目地活着,我真的什么都没干,就知道愁。她这个人说话很直:你难道想天上掉馅饼,坐等着成功来接你?可笑。

你看,她以前想得多开,可现在不依旧为了生活愁眉苦脸,再也没了以往的拼劲。

以前和大人们聊天,我说的未来总让他们觉得可笑,还会被调侃小孩子的思想就是简单,社会哪里有我们想的单纯。大人们说,他们努力大半辈子也就这样。我一直不信,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有文化,有独特的思想,我一定可以做得比他们好。后来才明白,原来真的是自己幼稚,哪里会有这么多成功白白等着你。

花到了该落的时候,一个季节也就到头了。地球转过了太阳,星辰就是时候来接班了。 理想被现实打翻后,你的纯真就该定格了。剩下的交给时间,好好拼下去。

以前上过一堂课,老师拿来一颗鸡蛋。当时我们都很诧异,这节说梦想的课,为什么拿了一个鸡蛋就上了讲台。老师让自认为力气大,或者能握碎鸡蛋的人举手。当时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一个两个人都握不碎,还觉得可笑,结果自己试了一下,果然很难碎。

然后,老师说,不管是梦想,或者其他什么事情,都永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也从来都不存在轻而易举的成功。

那节课,我印象很深刻,完全被老师的一字一句震撼到。好像就是说到了自己心里,轻而易举从不会存在。你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都要多的努力。你要保持走在别人的前面,才有胜出的可能。被柴米油盐熏腻的人生,也不能因为煎熬就放弃了那么久的历程。你不倒下去,就还有一种叫奇迹的可能。别人可以,你也一定可以。

这人生路还那么长,我不能被打败。总活在别人的成功里,你就永远找不到自己。

8.成功来自于勤奋的故事3个 篇八

那时的我,极度不自信,能力一般,长相平平,放在一堆应届毕业生中,除了专业学得还可以外,找不出其他优势了。是家家顺改变了我,让我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信。

刚加入公司,我就被家家顺这个学习型组织深深感染了,每天都充满了正能量。每天我都在突破自己,我像海绵一样吸收带教导师教给我的财务知识,我克服心理的恐惧拿起电话跟营销管理人员对接,我穷根究底地弄清楚每一个问题,我积极活跃部门氛围,家家顺给每个员工提供试错的机会,在这里我一步一步成为发光的金子。

公司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个工作场所,更是温暖的大家庭,我利用周末室友们出去逛街的时间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家家顺的同事都是一群年轻的小伙伴,彼此之间有着纯洁的友谊,在这里我成了每个室友的知心好伙伴。我经常半夜还在整理当天的学习笔记,钻到同事的被窝里讨论没弄懂的学习内容。

独立上岗后,我曾经连续一个月作为同事的职务代理人,作为一个核算会计我能管理80几个分行工作并高质量完成。这就是家家顺教会我的“吃亏是福”,正是这段时间的磨练让我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家家顺,人人都会做六化,我自然也会主动去想标准、拟流程、做信息化方案,经常和同事、上级讨论得热火朝天。是家家顺让我明白只要你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公平竞争,我走向了管理岗位,从最初管两个小女孩都应付不过来的青涩学生,到现在能做8个成员的部门负责人,能挖掘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下属的潜力,在这里我的管理能力、统筹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家家顺这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上,短短三年时间,我已经从一无所有的穷学生转变为无数幸福家家顺人中的一员,我有执着追求的事业,有默默支持我工作的老公,有乖巧听话的女儿,我还通过公司平台买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刚出校门那会,我怎么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实现五子登科。感恩公司,感恩平台,感恩领航人,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感恩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专心工作,坚持自己的选择,我一定铭记于心,珍惜幸福生活。

想知道我这个穷学生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秘诀吗?下面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共勉。

1、选对平台跟对人,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家家顺这个平台只要你有能力舍得付出,你就有机会。这是一个适合年轻人打拼的平台,这是一个适合创业者起步的平台,这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公司不断变革,自己也要不断进步。

3、不给下属机会就是不给自己机会。要给下属成长的空间,当下属都成为独挡一面的好帮手了,那你离下一次晋升也不远了。

4、服务好上级这个客户。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所有工作都要做到让上级放心省心,要对自己的工作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9.3个成功创业者的故事 篇九

信不信由你!海边捡小鱼小虾捡出个千万富翁——浙江舟山一个打工他是如何“咸鱼翻身”,又是怎样从人们最不屑、最不齿和最看不起眼的小行当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他的传奇经历又带给人们什么启示呢?此文无疑为你打开了一道开启智慧的财富之门——

飘泊打工满眼泪绝境时撞开致富门

姚涛是个传奇而又命运多舛的人。他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一个农民家庭。他家8口人,上有父母,下有3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因为家庭贫困,他高一时就辍学了。辍学后,为了供弟妹上学,他曾借钱办了个养鸡场。可没想到,由于缺乏经验,小鸡还没长大就死光了。1988年夏,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辞别父母,前往烟台打工。此后,他先后在苹果园当过管理员,在窑厂当过搬运工和在建筑工地当小工。但令他沮丧的是,他打工两年,始终没有摆脱贫穷的命运。

1990年,失魂落魄的姚涛返回阜阳,应聘到阜阳棉花厂做了一名工人。在这里,他有幸与同厂女工曹爱华相识并结婚。姚涛结婚后,因为女儿和儿子相继出世,他眼见自己和妻子的工资根本无法养活家人,于是,他再次萌生了出外闯荡的念头。而就在这时,他获悉村里很多人在舟山市沈家门镇打工都赚钱回家的消息,便坚定了前往舟山打工的信念。

舟山市沈家门镇位于舟山岛东南,该镇人称小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渔港和海产品集散地。这里常年万船穿梭,每逢渔汛,渔民云集,水产品市场一片繁忙。姚涛了解到那里急缺搬运工,于是在春,怀揣200元,与老婆一路辗转来到了舟山。

然而,姚涛去了后才知,安徽人在舟山名声不很好。此前,由于安徽人在那里打工大多干的是搬运和体力活,当地一些人特别歧视他们。姚涛和妻子去了后,一连找了3天都没有老板愿意接受他们。此后,眼看口袋里的钱花光时,被逼无奈的姚涛只好找到码头的一个冷库老板,主动提出干活管饭就行,老板才答应留下了他。

冷库干活需要24小时待命,在这里,姚涛干的是当地人最不愿意干的最脏、最累的搬运活。他除了一天干十多个小时外,半夜每有货来,他就得从床上爬起下货、转运、码堆。冷库里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姚涛即使穿着棉袄,手指也被都冻得麻木。干活不久,他便感到里面浑身汗水,外面冰凉冰凉。

在冷库干活的日子,姚涛月薪800元,但即便这样,他还要每月寄300元回家供弟妹上学,承担两个孩子和家庭开支,几乎每月捉襟见肘。后来,曹爱华见他干活又累挣钱又少,便想法也去了冷库打工。

安康鱼滑腻腻、粘乎乎的,每次货车一到,曹爱华就得忙着卸货,将鱼码放在货位上。而出货时,她要用手去分拣鱼块。戴手套干活不方便,她只有赤手分拣一批批货物。三九天北风呼呼,冷库里就像冰窖,她干不了几小时,手脚就会冻僵。此外,她还要忍受那刺鼻的臭腥味,经常被熏得呕吐不止,一连几餐吃不下饭。但尽管如此,为了每天多挣10元钱,减轻丈夫的负担,她还是豁出去了。

这样,在冷库艰难地熬过一年后,姚涛见这里挣钱实在难以支撑全家人的生活,于是前往港口码头做了搬运工。与冷库不同,这里搬运工的工钱是一天一结,他每装一包货可挣0.5元。就为了多挣些钱,他每天都抢着装200包货物,几乎连命都拼上了。

一天,港口运来大批货物,姚涛为了多挣钱,不分昼夜地连续装卸了三天三夜。咬牙干完活后,由于劳累过度,一下倒在海堤上沉沉地睡着了。几名工友担心海水涨潮,他在睡梦中翻身滚到海里,几个人大呼小叫地喊他,可喊了半天硬是没能喊醒他。最后,还是曹爱华闻讯赶来,让4个老乡把他抬回了出租屋。

搬运工的活很累、还危险。一天夜晚,曹爱华收工后没见姚涛回来便找到了港口。当时,姚涛正忙着把鱼搬到小舢板上,曹爱华见他干活吃力,便主动上去帮忙。谁料,由于那天风急浪大,他们抬着鱼筐登上小舢板时,一个大浪打来,一歪,曹爱华站立不稳,一头栽倒了海里……

漆黑的夜里,大海恐怖而狰狞,姚涛见妻子落入海中,赶紧跳入冰凉的海中,急速拉住妻子。开始,他试图将妻子直接托到船上,但由于慌乱,一下未能托起,两人一起沉入海中。千钧一发之际,他拼尽全力,再次抓住妻子,一手扒着船帮,一手将妻子奋力往上举。最后,在船主帮助下,才终于将曹爱华拉上船。

船靠岸后,由于妻子已陷入昏迷状态,姚涛立即将妻子平放在岸边,不断按压她的腹部,直到妻子咕噜咕噜地吐出了海水,醒了过来,他才筋疲力竭地瘫倒在沙滩上……

在血和泪的艰辛付出中,渐渐地,姚涛以勤奋和善良赢得了船老板的心。由于每次装卸货物后,他都会坚持额外把渔船打扫得干干净净,船老板高兴之余,于是就把卖不掉的小鱼小虾都免费送给了他。

一筐鱼虾能卖二三十元,给的船老板多了,姚涛往往一天能卖五六筐,能额外多收入100多元。姚涛在向冷库出售这些小鱼小虾时,意外发现很多冷库加工鱼产品后,随意丢弃的鱼垃圾也是一个生财之道。他更没想到,接下来,由于他开始捡拾鱼垃圾,他的人生骤然发生了逆转!

再苦再累不认命大丈夫誓圆父亲遗愿

在水产码头,一些渔民在把鱼卖掉后,往往把剩下的卖不出去的小鱼小虾丢弃在码头。时间长了,这些被丢弃的小鱼小虾腐烂发臭不说,码头环境也被污染。姚涛见渔民随意丢弃小鱼小虾是个浪费,于是干脆把它们都捡拾起来。由于鱼的种类繁杂,他把它们按不同品种归类,然后以不同价格卖给鱼粉厂。鱼粉厂再用这些鱼虾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鱼粉。这样,渔民丢弃的小鱼小虾,经过姚涛转手就变成了一种意外之财。

舟山渔场码头有12家冷库,大多都搞外加工。杀鳗鱼、安康鱼时都要去头、去尾和去内脏,鱼精加工后,鱼肚、鱼排、鱼骨,都被当做垃圾处理了。一个冷库一天请5个工人清理鱼垃圾,最少要付300多元,加上运费、环卫部门处理垃圾的费用,一个冷库一天最少要花费500多元。

姚涛意识到这里暗藏着一个商机,他观察,如果将这些鱼垃圾处理后,转手卖给鱼粉厂并加工成鱼粉,那他便相当于做了一笔无本生意。

姚涛主意打定,便让妻子找来几个老乡,以义务劳动的名义,承揽了妻子打工的这家冷库的垃圾清理。他将这些垃圾运到鱼粉厂后,以0.2元到0.3元一斤的价格卖掉,支付完运输和人工费后,居然发现清理一个冷库能赚300多元!姚涛无偿清理鱼垃圾的事情一传开,那些码头的冷库老板们觉得,让他清理鱼垃圾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于是纷纷找到他。此后,随着清理量加大,姚涛又动员了更多老乡,租来更多货车,拉走这些垃圾。高峰时,他仅清理12个冷库的垃圾,一个月就能净赚2万多元!

姚涛业务扩大后,春节过后,他便把初中毕业的弟弟接到了舟山,他梦想着,等自己的业务扩大后,便成立一个专门收集鱼垃圾的公司,由此一举改变命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姚涛的人生出现转机时,他的弟弟却因在清理冷库垃圾时,与人发生口角被人砍成重伤。为了抢救弟弟,他一下拿出了好不容易才赚的10万元,才终于保住了弟弟性命。但他一夜之间又变成了穷光蛋。

屋漏偏逢连阴雨。弟弟刚刚伤愈,父亲又身患胃癌。而更悲哀的是,当时他父亲的胃癌明明处于初期,如果及时手术完全有可能治好。可他偏偏两手空空,找人借钱时,人家明明有钱就是不借给他。那段日子,他可谓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少个夜晚,他都是在一边暗暗流泪,一边默默祈祷,在伤心和自责中痛苦度过。

知子莫如父,姚涛的祈祷没能唤回奇迹。206月,已病入膏肓的父亲,弥留之际,痛彻心扉地对姚涛说:‘涛涛,爸爸就要走了,爸爸最大的遗憾,就是今生没能给你幸福……我希望你今后不要像我一样被人看不起。如果你是男人,就一定要混出个名堂。否则,没有钱谁也不会瞧得起你……”那天,就在父亲溘然逝去的那个悲惨夜晚,姚涛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他跪在父亲的床头郑重发誓:今后无论再苦再难,儿子也要实现你的夙愿,好好让那些鄙视我的势利小人,看看我究竟如何成为大器!

父亲病逝后,姚涛又欠了5000元债,被内忧外患一逼,无路可走的他索性又找人借了3000元返回了舟山。他一回来,立即开始经营起收购海产品的业务。但偏偏这时,他的生意刚刚开始,就再次遭遇厄运,而这次,差点搭上了妻子的性命。

年8月的一天,姚涛在码头收购了一车小杂鱼。但他租来的一辆农用车载重2吨,而他为了多装货却装了5吨。更不巧的是,该车因为停在码头一个斜坡上,车辆由于刹车不灵,他装好货后,司机没有刹住车子,这辆农用车竟顺着斜坡倒滑向了大海。当时,姚涛的妻子正在车里睡着,姚涛发现后拼命喊叫,直到冒死将妻子从里面拽出来后,农用车就掉进了大海。5吨鱼可以卖4000元啊!但顷刻间就白白葬送了。除此,因为打捞和修理车辆,姚涛又支付了1000元吊车费和1500元修车费,这无疑让他雪上加霜。

姚涛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后,顷刻陷入了绝境。面对接连厄运,他的心也像跌入了万丈深渊,感到前途一片灰暗。收购海产品是做不下去了,由于没钱经营,加上又欠下债务,这时,曹爱华唉声叹气地说:“也许是我们的命不好,我们命中注定不是经商的料,也发不了财。唉,我们还是回家种田吧!”是啊!姚涛为何命运如此不顺呢?当初,他眼看拼出一线生机时,为何弟弟和父亲偏偏出事?而后他要干大事时,妻子又为何突遭劫难?听着妻子的话,姚涛想起自己的种植恍遥唤亲右凰幔淮劾峁雎涠隆

然而姚涛并不甘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身为铮铮男儿,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此刻,他一想起父亲的临终遗言,胸中便升腾起一股豪情壮志:对啊!是男人就不能趴下,如果自己连这道坎都迈不过去,还何谈改变全家命运!痛定思痛过后,姚涛打定主意,即使没钱收购产品,宁愿再去冷库打工,也要重新崛起!

山重水复疑无路千万富翁熬出来

冬,走投无路的姚涛说服妻子,再次双双回到了冷库工作。这次,他和曹爱华的工作是分拣鱼块。三九寒天,冷库里的鱼结满冰块,他们分拣时必须用手将冻鱼掰开,然后进行分类。但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异常辛苦。一天,曹爱华分拣冻鱼时,一不小心被一条鱼的毒刺刺进手心,当她咬牙干完活后,这才发现整个手掌肿得像面包一样,浑身发起高烧。后来,幸亏姚涛及时带她去医院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身体上的劳累还可抵抗,而姚涛最难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那时,为了多赚钱,每天下班后,他就和曹爱华赶往码头捡拾鱼垃圾。姚涛以前收集鱼垃圾赚钱曾远近闻名。可现在,他忽然被打回原型,又变成了穷光蛋后,一些人便议论说:“看来,这个安徽人就是个穷打工的命啊!这不,他不又捡起垃圾了吗?”有人说:“这种活也就只有安徽人干,你见过我们这样的人干这种下贱活吗?下贱人就是下贱,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面对冷嘲热讽,姚涛懒得搭理他们,只是心里暗暗发誓:你们越是瞧不起我,我还一定要做个老板给你们看看!

就在这样的执著追求中,姚涛和妻子不分昼夜地忙碌,终于靠着在冷库打工和销售捡来的鱼垃圾,艰难地赚了20多万元。夏,姚涛见自己已有了一定基础,便在沈家门水产码头租了一个10平米的门面,开出了第一家海产品收购门市部。

姚涛的生意开张后,随着经营好转后,便将家乡的女儿和儿子接到了舟山。从此,他在收购鱼垃圾的同时,开始收购红头鱼、带鱼和各种杂鱼。这样,在夫妻俩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辛经营,姚涛终于赚取了60多万元。此时,业务扩大后,为了运输方便,他一口气买了两辆货车,并雇了两名司机和10名小工,开始大规模向冷库和渔民收集鱼垃圾和小杂鱼。而没想到,因为收集鱼垃圾,他幸运地认识了著名商人陈玉龙,并由此彻底改变了人生。

陈玉龙是浙江省玉环县龙生水产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华裔老挝木藤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他曾因开发研制东海渔区混合低值小杂鱼,生产出鱼糜而名扬海外。鱼糜是一种新型水产食品原料。小杂鱼斩拌后,加食盐等进行擂溃成粘稠的鱼肉糊,成型加热后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体,可制作成鱼丸、鱼糕、鱼香肠和鱼卷等。由于该产品细嫩味美,又耐储藏而成为市场宠儿。巧的是,姚涛收购小杂鱼时,陈玉龙在水产城进行调查时,发现了姚涛收购的杂鱼非常适合他们的原料,于是,他和姚涛有了业务往来。

一天,姚涛给陈玉龙送去了15吨杂鱼原料,因为是第一次和姚涛打交道,经商挑剔的陈玉龙想试探一下姚涛的人品,于是故意将2万元的货款装成5万元,放进一个信封交给了姚涛。返回的路上,姚涛清点货款时,发现多出了3万元,便立即调头回到陈玉龙的公司,将这3万元如数退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陈玉龙见姚涛为人本分,做生意不贪不沾,便将公司所有收购杂鱼原料的业务全部交由姚涛经营。当他获悉姚涛经营资金不足时,还让夫人肖赛香专门拨款100万元,让姚涛用于经营。这样,有了陈玉龙的鼎力支持,姚涛的收购量便从开始的一天20~30吨,暴涨到100多吨,月收入猛增到30多万元。

这之后,借着陈玉龙的相助和引荐,姚涛四处出击,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财源滚滚而来。此后,随着他声名远播,福建腾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慕名找到他,要他专门提供鱼丸原料。福建腾新公司是一家专业加工鱼丸的上市公司,姚涛同时为两大买主收购原料,财富便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后来,姚涛的事业发展后,他便在沈家门收购了一家宾馆,将业务扩大到了住宿、旅游和服务业。

然而,姚涛富裕后,并未忘记农民本色和养育自己的家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先后推荐和引入了2000多名老乡前往舟山工作,并出资200多万元为家乡建桥、修路,接济救助孤寡老人、孤儿与穷困户。而他收留流浪汉花桂南17年如一日,更是被当地传为美谈……现在,他不仅一跃成为舟山最知名的千万富翁,还买了两套住房,并拥有了名车和数家店铺,奇迹般地成为舟山国际水产城最有名望的老板之一,还被选为舟山水产城水产协会理事……2012年5月,姚涛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地表示,他下一步打算将自己的经营逐步推向沿海,并将其业务扩展到海外……

10.股市高手的成功故事3个 篇十

一、用投资的方法进行投机。张氏无论买什么股票,都要预先进行慎重的分析和选择。他认为,选股票如选妻。他选股票有三条原则:其一,是股票的外表要漂亮,也就是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外表形象要好,规模要大,生产秩序要井井有条; 其二,股票的内在气质要好,即股票所属公司经营状态要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其三,股票的“身体”也要健康,即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必须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

二、不求赚多,只求赚稳。这是张氏几十年股市投资得出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在买卖股票时,首要的是要保证获利,而赚多赚少则不应该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

三、宁可少赚,不可摔跤。张氏认为股市上有赚不完的钱,机会多多,不能因为错过一次或几次赚钱的机会而后悔,更不能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冒损兵折将的风险。如果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在股市上摔跤,就可能损失惨重,甚至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所以在股市上,宁可少赚,不可摔跤。 尽管张子露是在台湾股市上获得成功的佼佼者,但是他的投资经验对于我们大陆股市的投资者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科研下一篇:社会公益活动策划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