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2024-10-10

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共9篇)

1.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篇一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后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跟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游戏说”不仅在语言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者。笔者认为,“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语言观

(一)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理论的两个支柱概念。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种语言观:“这种语言是用来在建筑工人A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A用各种建筑石料盖房子:有石块、石柱、石板、石梁。B必须按照A的需要依次将石料递过去。为此,他们使用一种由‘石块’、‘石柱’、‘石板’、‘石梁’这些词组成的语言。A叫出这些词,——B则把他已经学会的在如此般的叫唤下应该递送的石料递上——请把这设想为是一种完全的原始语言[1]。”在这里,A指导自己的助手B的方式,并不是告诉 B什么是石块等,而是教给B一套语言系统和使用规则,通过训练使B学会使用这一系统。“儿童在学着说话时用的就是这种原始形式的语言。在这里,语言的教学不是作出说明,而是进行训练[2]”。儿童学习语言就是这样一个训练过程。由此,维特根斯坦将我们的语言即日常语言称为“语言游戏”:“我也把由语言与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 [3]。”他强调:“‘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事实,即语言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4]。”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着眼于人们使用语言的动态活动“语言游戏”,强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察语言的意义。“语言游戏说”确立了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进行理解就是要从日常活动入手,语言的意义即使用。

(二)语言的生活性

维特根斯坦说“想像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5]”。生活形式是指日常感性的或经验的生活和语言运用免费论文网。它涉及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制度等内涵,反映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特点。语言游戏本身就是生活形式,而且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彼此为基础,生活形式既包含语言游戏又制约语言应用;另一方面,语言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它是各种各样、作用各异但又互为前提、互相交织的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生活形式是日常语言的世界,离开了日常生活,离开了语言的使用,语言就没有任何意义。而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那么,语言游戏自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语言的用法、词的功能和语境等也是无穷多的。因此,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即日常用语。

(三)语言的趣味性

“‘游戏’最重要的特点是乐趣、情趣和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6]”。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旨在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是人们生活情景的不同成分的互相联结,它包含了我们语言的一切活动。每一个语言游戏又都坐落在具体多样而又复杂的生活形式之中。和语言编织在一起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方式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包括命令、描述、唱歌、讲故事、开玩笑、猜谜语、感谢、祈祷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语言游戏能给人以乐趣、激情和好奇心,能激励人们积极参与游戏,并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既然把语言视为一种游戏,那么它就必定具有任意性和趣味性。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一)“语言游戏说”给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提供了哲学依据

维特根斯坦指出, 语言游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词的形式。他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 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活动既然是一种游戏,这恰巧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为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在理论上提供了哲学依据。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游戏对幼儿来讲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游戏。其一,《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7]”。其二《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强调: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8]”,也就是创设适合幼儿开展语言游戏的情境。幼儿的语言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其三,周兢在《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9] 。”幼儿在语言游戏中,产生积极的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需要、愿望和关系,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嘴、动手“语言游戏”,成为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创作的语言加工创造者。可见,语言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词、语用技能习得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综上说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是可行的,必要的。

(二)“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指导意义。

2.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篇二

一、大众文化概述

大众文化是一种较为笼统的概念, 严格来说, 其代表了国家范围内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 并涵盖了当前社会的所有领域。大众文化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的必然结果, 然而大众文化并不仅限于当代, 关于这点, 我们可从我国的发展历史中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结构变革是一直存在着的, 而大众文化自从社会概念形成的那一刻起即以模糊的形态存在, 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

1. 我国大众文化的形成

我国的大众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当前, 有学者认为我国大众文化主要针对改革开放初期, 即上世纪90年代, 由下海潮所构成的文化先驱, 并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然而笔者认为, 我国大众文化事实上可追溯到奴隶社会。如春秋战国时期, 由诸侯并立至七雄争霸, 各诸侯为了发展本国实力, 面向社会各领域广揽人才, 并由此而兴起了学术潮, 儒家、道家文化各展所长;至唐宋阶段, 大众文化更是随着生产力的增强而发展至各个领域, 如唐诗、唐曲、宋词等皆可称为一种大众文化。

2. 影响我国大众文化的主要方式

文化之所以形成, 主要是由社会某一领域或是某一“标杆”的引领, 并随着影响力的扩大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发展, 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潮流, 形成大众心中共识的以及认可的大众文化。具体来说, 影响我国大众文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官方倡导。所谓官方倡导, 主要是由官方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面向大众所提倡的一种行为, 如春秋时期的“仁政”、唐宋时期的酒文化、诗词文化、清代“忠义”、近代军事、现代复古、当代学雷锋以及当前的反腐倡廉, 等等。

(2) “标杆”影响。标杆影响是指在社会上由某一现象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从而形成自发、自觉的大众文化。如生活方面计算机在我国家庭中的普及, 教育方面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而后教”模式所兴起的教育改革, 等等。而这些都可称之为是一种大众文化。近年来网络用语在我国兴起, 新词汇层出不穷, 汉语言文字创新在当前也成为一种时尚, 使我国民众对汉语词汇产生了新的审视角度, 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综上两种大众文化形成方式分析, 我们可发现其中的共通性, 即无论是由官方倡导还是社会自然形成, 大众文化都离不开文化传播, 并由此可见传播语言风格的形成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二、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式分析

1.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成

笔者数年来一直致力于播音主持语言风格研究, 对于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也有较深的触悟。

案例分析:

(原内容) 主持人:2012年春节期间本台《天下父母》栏目播出了“对联背后的故事”, 感人至深。随后本栏目开展了“天下父母进校园”活动, 举行了“知父母苦、感父母恩、报父母情”主题班会, 将栏目主题推向校园。

(娱乐化语言风格) 主持人:2012年本台《天下父母》栏目播出的“对联背后的故事”, 讲述了山东嘉祥普通农民王于科夫妇靠辛勤的劳动, 把三个孩子相继送入大学的感人故事。长期超负荷的劳作给他们带来了多种疾病, 三个孩子却一直都不知情。在节目录制现场, 当孩子们得知父母的心酸历程之后泪如雨下……随后, 《天下父母》栏目又开展了“天下父母进校园”活动, 一期期节目, 完成了一次次深刻的关注亲情教育, 没有说教痕迹, 只留春风化雨。

新闻播报本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然而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成正是考虑到受众的需求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上述案例所示, 原新闻内容平凡无奇, 没看过节目的人们对栏目内容没有了解, 因此只能掌握大概情形, 对这则新闻也就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而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应用虽延长了播报时间, 却更能使受众印象深刻。因此,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受众心理上的、为求节目本身的发展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形式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式或侧重一点, 或众者兼顾, 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 即是强化播报内容对受众的印象, 加强播报的实用价值。具体而言, 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软语言应用。当前, 随着娱乐性节目在我国的大幅增加, 严肃性节目的比例下降, 众多如新闻以及行政类节目改变了原有的播报方式, 而演变为“硬内容、软着陆”。所谓“硬内容”, 是指播音稿的严肃性, 而“软着陆”则是指播音主持采用情感化语音播报, 使严肃的播音内容转变为更易使受众接受的以及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案例分析:

(原内容) 主持人:在本届奥运会游泳项目中, 我国16岁的小将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突破世界纪录, 并在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再次突破奥运纪录, 创造了中国游泳项目单届个人获得两项奥运冠军的历史, 下面是详细报道。

(软语言应用) 主持人:在本届奥运会女子400米、200米混合泳决赛中, 我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一破世界纪录、再破奥运纪录, 创造了中国游泳项目个人单届两获奥运冠军的历史。她是谁呢?她的成绩是多少?以下是详细报道。

(2) 发掘娱乐性因素。发掘传播信息的娱乐性因素是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中无论是传播信息涉及哪些内容, 事实证明发掘娱乐性因素都更易于受众接受信息本身。如上述两个案例都是将原本严肃的新闻形式转化为娱乐性新闻, 向受众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传播内容。

(3) 强调吸引力。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逐步完善,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竞争是全领域的竞争。因此,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式由传统的严肃性播报而转化为具有娱乐色彩, 其根本目的是为加强传播内容的吸引力, 使节目本身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节目的存在价值。

三、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传播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重构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执行者, 即普通民众, 所间接达到的。作为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的载体, 播音主持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注射”作用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历来都没有放弃对大众文化的“注射”作用。上世纪30年代, 是发达国家对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 也是大众传媒普及以及发展的重要阶段。受发达国家文化的渗透, 我国的传媒事业开始起步发展, 并由报刊、电影、广播等形式逐渐向现代传媒形式转换。近年来, 随着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兴起, “注射”的效果愈加明显。如地方台推出的娱乐节目, 其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 而央视节目更是不言而喻。随着节目影响力的扩大, 娱乐化语言风格向大众文化所注射的不仅仅只有知识, 而所谓“注射”, 也是针对强加性而言。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包围中, 其必然潜移默化地会受到当代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影响, 而大众文化从而也不断地被注入娱乐化因素。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的那样, 大众也习惯了从严肃的政治历史事件中发掘娱乐价值, 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强调风趣幽默与知识并重, 强调个人性格魅力的拓展。

2. 大众文化对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曾经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去评价传播的社会效用, 检验传播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当前, “使用与满足”则更多的是站在受众角度分析传媒的存在价值。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结合当前我国的现状, 我们可从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在我国社会的渗透中能够看出受众对“娱乐化”的使用与满足。从受众的角度分析, 受众接触传媒基本上都是基于某一动机, 解决自身的某一需求, 而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塑造, 使受众在获得所知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精神享受, 而这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是受众迫切需要的。因此,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的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影响大众文化的性质。

3.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培养

案例分析:央视一套《朝闻天下》节目近年来呈现“娱乐化”趋势, 从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到节目的整体结构, 乃至主持人的着装、表情动作等等, 无不与“娱乐化”有着莫大的关联。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观看《朝闻天下》的人群越来越多, 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新的一天的开始了解国内外局势, 丰富早间内容。

“培养”理论证实, 当代社会, 大众传播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受众认识以及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受众的接受所形成的大众文化, 与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关联。首先人们是基于某种需求而观看某一节目, 而随着娱乐性语言风格的塑造, 人们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 并最终形成与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息息相关的大众文化。

四、结论

大众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以及需要某一特定因素的导向。大众作为构成社会的主体, 其文化取向与国家的整体状况以及发展趋向都有着重要关联。通过上述研究证实, 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是引领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 准确地说, 其不仅是带动大众精神面貌以及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还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传播事业所面对着的是极为严峻的形势以及来自多方面的巨大挑战。然而, 这并不代表新时代的人们不关注传媒, 恰恰相反, 是由于传媒过多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对于以有声语言作为传播工具的专业播音员主持人而言, 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造就其播音主持艺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而娱乐化语言风格的塑造无疑也关系着一档节目的发展趋向。传播娱乐化语言要能够把握一定的“度”, 风格的塑造要结合我国相关政策, 不能一味地娱乐化, 也不能一味地严肃传播, 要做到雅俗共赏, 使节目在向受众传达有益信息的同时丰富受众的生活。因此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既要紧紧抓住其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和由此产生出的基本特征, 又要全方面、多角度来表明其表现形态, 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摘要: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 对于播音主持而言, 传播语言风格更是表现了主持人素质, 以及向受众展示节目的质量。播音主持艺术的塑造关键在于语言运用风格, 其对大众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严格来说, 播音主持语言是除却网络之外的第二大传播语言。本文以此为前提, 着重论述了传播娱乐化语言风格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以期为我国播音与主持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风格,大众文化,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袁宏.语言风格对新闻语体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8 (2) :116-120.[1]袁宏.语言风格对新闻语体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8 (2) :116-120.

[2]何方.节目主持人应提高语言质量[J].新闻前哨, 2003, (9) L52.[2]何方.节目主持人应提高语言质量[J].新闻前哨, 2003, (9) L52.

[3]徐勇.语言理论转向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J].求索, 2009, (9) :194-196.[3]徐勇.语言理论转向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J].求索, 2009, (9) :194-196.

3.小议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 篇三

关键词:认知范畴化层次

一、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有生成语法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在流派,而上个世纪80-90年代日趋成熟的认知语言学则可称作是相并列的第三派。这主要是就其产生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于语言的解释力而言的。生成语言学这一名称太过笼统,涵盖的东西也太多。而现在更倾向使用的,用来指 “主流生成语法”(Mainstream Generative Grammar),而其与功能学派的最大区别则在于,如名所示,功能学派走的是功能路线,更注重语言功能意义的研究,而MGG则注重结构、形式研究(focus on form)。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是试图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的理解,既从语义角度出发解释了意义,也从根本的认知上解释了交际的问题。这使语言不再只是在理论的大框架上盘旋,而也回到了日常语言上,使语言学更加有魅力。

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陷喻》,以及1987年Lakoff发表的《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范畴揭示了心智的什么奥秘》。认知语言学才真正有了夯实详尽的理论基础,尤其是Lakoff在他的《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范畴揭示了心智的什么奥秘》一书中最早地使用了认知语义学这一术语, 对解释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取向画出了基本的框架。而认知语言学正是在生成语义学和句法结构之间的界面产生的,也就是说,如何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概念和结构的结合,来解释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理解,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方法。

二、范畴和范畴化

“范畴化”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就是“分类”,而“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陈治安&文旭,2001:F25)。这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es)(Ungerer&Schmid, 2001:2)。那么人们的大脑运行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或原则呢?在颜色的分类上大脑的运行有两种完全同的观点:一是颜色分类的任意性,并由此认为不同的语言对于不同事物的描写,刻画是完全不同的。二是通过光谱结构分析认为颜色分类标准是普遍统一的。这一观点则认为在光谱上的颜色分列上我们会取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点作为分类的参照点。Berlin&Kay(1969)在实验中调查了98种语言对于颜色的划分,引用“焦点颜色” (focal color)的概念,得出了这一结论,而这一观点与上一种观点完全相反。

范畴化的对象是世界上存在的万千种类的物体、物质和现象等,这个分类的过程为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提供了很好的解释,但人们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把“柜子”算作“家具”,但外形相似的“冰箱”却划分到“电器”这一范畴中的呢?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中典型(prototype)和界限(category boundary)所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典型。对于某一范畴的定位,我们当然是根据世界上所存在物体的相似或不同程度等因素,但为说明在一个范畴内典型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Rosch在她的原形试验中所应用的几组相似的不规则四边形(trapezium)(Rosch, 1973)。每组第一个图形作为典型,那么后面的图形则作为这一范畴中的其他物体。那么我们会发现典型后面的图形都是在典型的基础上有这样那样的变化,而非前一图形的变化,但在就与典型的相似程度上来说,离典型越近相似度越高。这组图形当然不如现实生活中的桌椅等物来得实际,但却更好地说明了典型的概念和作用。

既然已经说清了界限和过渡区的问题,那么又如何来研究有着模糊界限的不同范畴呢?这里不得不提的是Labov关于杯子的实验。实验对象要对两排由同一个杯子变形的图片进行命名,并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实验的结果很说明问题。

1) 范畴是基于人脑的认知能力进行的

2) 在各种事物现象(颜色、开头等)的范畴化过程中,典型物体起了重要的作用。

3) 认知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果存在相邻范畴,那么二者不是区别明显而是有相交处的(即过渡区,如上文中提及的红色和紫色)。

4) 在典型与界限的问题上, 认知范畴包括从典型到边缘的物体或现象。

另外Labov在实验中还让受试者在不同情况下为杯子(及其变形)命名,结果也有较大不同。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文化及环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的作用非常大。

三、范畴的层次

首先是“基本范畴”这一概念,举例说明,“椅子”是“家具”这一范畴中的成员,但“桌子”同样也是。也就是说“家具”是“桌子”和“椅子”的上位范畴,而“桌子”和“椅子”是基本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

什么是基本范畴?其实基本范畴这一概念来自心理学,也就是经试验人类最易区分的一种范畴种类,这也是最重要的。这类范畴也是人们了解最多的,比如“小汽车”,人们知道有什么样的外形,不同颜色,大小,厂商、品牌等,但如果问到“法拉利牌敞篷两座跑车”,不了解的人可能想象不出。那么 “家具”是“椅子”的上位范畴,而“靠椅”则是“椅子”的下位范畴。如果对全部基本范畴而言,包含进去的就是整个世界,在认知语言学中称作“等级”(hierarchy)。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从下位范畴出发基本上可以走一条“路线”,即“下位范畴”→“基本范畴”→“上位范畴”。但这也并不是一定的,有时也会有新的路线,这是因为有时同一物体,作为基本范畴可以包含有不同作用的下位(当然这是比较少的情况),这时其中某一下位,就有可能有新的基本范畴,如“充气小沙发”,它既可以是沙发,又可以是玩具,那么就有了两个基本范畴的出现。但从上位范畴出发的话,就种类万千了,只能画出尽可能全面的网状图,抓住如“植物”这一点,花草树木;再向下撒网,抓住花或树一直向下延伸。

四、小结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是整个学科重点中的重点,在其层次上下位的辨析中对语言的习得和教学都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Ungerer &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陈治安&文旭.2001,《认知语言学入门(导读)》,北京:外研社.

4.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 篇四

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

本文通过对转喻的界定,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定性,试图使用转喻理论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进行解释,认为转喻是语言非范畴化生成和解读的深层认知机制.

作 者:庄晓玲 ZHUANG Xiao-ling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分类号:H030关键词:认知转喻 语言非范畴化 生成 解读

5.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篇五

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月15日上午考)

第一部分 选作题,只做自己所报考导师出的题目(40分)

1.丁崇明老师出的两道语言分析题目。

(1)给了几个例句,分析“A很多”与“A得多”(注:这是丁老师的一篇期刊论文,知网上可以找到)

(2)分析两个把字句的用法,句子好像是: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处置)

他把张老汉气得直瞪眼睛。(致使)

2.冯丽萍老师:介绍一个语言习得的研究并进行分析评价。

3.马燕华老师:分析语言中的“语言缺省”现象。

4.王学松老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

推广谈一谈文化教学问题。

5.徐彩华老师:介绍你最喜欢的一种第二语言学习或儿童母语习得的理论,评述其方法和

理论。

6.许嘉璐老师的题目跟中文信息处理有关,记不清了,抱歉。

7.朱瑞平老师的好像跟词汇有关,想不起来了。

第二部分 三选一。(共60分)

1.介绍范畴理论的发展并结合语言应用谈一谈认知语言学对范畴理论的贡献。

2.教材编写要运用到哪些理论?这些理论如何应用?

3.有人说“文化定型既是一把钥匙,也是一套枷锁。“,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文化定型就是culture stereotype,是文化教学中的一种悖论,可以找到相关论文)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

第一部分 必做题

1.古文阅读和翻译,两段古文(30)。

第一段是《梦溪笔谈》里的一段话(跟卫青打仗有关的),繁体字,要求解释划线的词或者短语的意思。

第二段是《辍耕录》中的一段话,讲的是一个叫俞竹心的算命先生的故事,要求加上标点并翻译,里面有一些官职的名称,不太好识别。

2.运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两组词。(10)

(1)袜子,鞋,靴子

(2)咬,啃,喝,吸

第二部分 选做题,四选三。(60分)

1.(1)北大的《现代汉语》归纳普通话元音音位时只有6个,而黄廖本中则归纳了10个,运用音位原理分析这一差异的原因。

(2)普通话除了零声母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可是加上声调只能组成1000多个音节,请解释原因。

2.分别分析“甜”和“哭”的义项,并对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结合实例,谈一谈你对汉字结构单位的认识。

6.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 篇六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见,翻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的产物。因此,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把握好翻译的原因和尺度,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怎样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误译,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7.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篇七

(2)归纳———演绎并举,即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语言文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可直接呈现一般规律,让学生加以证明。例如,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播放一系列能体现典型中西文化的图片或短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反之,在了解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化信息证明。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对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英美文化,从而对语言文化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

(3)观察———思考并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英美生活情景短剧,让学生观察剧情中人物的表情和语言行为等,找出剧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做好详细记录,然后整理、分析并总结。教师也可选择播放带有文化色彩的图片、图表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文化环境中,与英美人的接触很少,为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幸运的是,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学习积累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以上教学策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中西语言文化有一定了解,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打好语言基础。

3.2活动与文化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个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理解文化,最终激发学生探索文化,认识世界。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定期组织课堂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安排了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活动,即“文化联播”和“下一站”。“文化联播”是每次课前由两名学生进行oral presentation,主要介绍中西方的文化现象。“下一站”是笔者安排的“学期旅行计划”,即以教室为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遍”10个国家。这个活动两周举行一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时间收集相关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但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不是在大学能够一蹴而就的。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与学生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中学英语教学如果不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往往就是语言的词汇、句型等结构性知识,一到实际应用就不知所措,往往说出来的只是语法上正确的句子,却不符合英语习惯或与语境格格不入。因此,从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开始,就要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文化差异意识。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表征和反映文化,文化渗透在语言中。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如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文学艺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每到一个国家都由一个小组负责导游解说,其他“游客”则需要制作出文化海报作为“纪念”,并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会”,分享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等。这两种活动贯穿了整个学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想要了解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活动还可以多种形式在课外展开,如文化专题讲座、英语角、文化周、经典电影周、节日Party等。总之,教师要在课内课外充分营造语言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

3.3交际与文化的碰撞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共性使交际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不断地锻炼强化跨文化意识。学生因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做到了自如、得体地跨文化交际。教师可以组织文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受跨文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功顺利的跨文化交际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使他们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4. 结语

教师要引领学生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三个重要因素。懂得了交际对象的语言,只可能为双方开展交流创造可能的条件。只有懂得了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的文化环境,才可能为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更进一步的合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要走出费时多、效果差的困境,还得在英美文化教学方面多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词典组.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而各自的语言与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

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语言要表达同样的思想并非用同样的表达形式和形象。例如:在中文里,人们说一个人睡得很熟,往往是说:“某某睡得像头猪”;在英语中,同样的思想,人们却用:“Somebody is sleeping like a log.”(睡得像根木头)中国人恭维女性的时候总是说:“您总是这么漂亮,像个小姑娘一样。”然而同样的一句话要是对着英语国家的女性说一定会激怒对方。因为在英语文化中,说一个人像个小姑娘一样有贬低她人之意,意味着说话人认为对方不够成熟稳重。因此,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学习,语言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人和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许多人在国内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初到英语国家还会遭受cultural shock(文化冲击)。对于一些在学习中倒背如流的东西,到了国外却派不上用场。比如,当对方称赞时,猛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出回应,有些文化意识的也总是害羞地先笑一下,然后才挤出一句:“Thank you”,更糟糕的是说:“No,No”,导致对方很尴尬,因为这种谦虚在对方看来你可能认为对方不诚实,所以,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产生或避免产生冲突和故障,我们必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通过各种策略,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文化教学策略

加强文化教学,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不再围绕语法进行编排,而是以话题为中心,使学生在充满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材料中学习语言。比如,在一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对话:一个小孩问:“How old are you?”时,老奶奶用幽默的语调回答:“Ah,it’s a secret.”教师可借此将英美文化中的隐私和禁忌语的使用问题补充教给学生。如可将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与英语国家人士聊天的“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通过植根课本,拓展文化知识,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和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兴趣及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信心。

文化因素的挖掘需要教师本身有较好的文化素养。知晓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更要教给学生有关这一语言的文化。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外国文化修养,通过看一些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反映这一语言文化的视频材料,学习外文歌曲,涉猎各种文学作品等了解外国文化,增强文化敏感度,有效地对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2. 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了解背景知识,提高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知识光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自主的学习会比单纯教师的讲授更为有效。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查找相关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有时会得到比教师讲授更为全面的资料。通过自主了解背景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信心都会得到提高。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有些背景知识,教师只需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查找、阅读资料了解目的语文化。

3. 利用词汇教学,增进文化了解。

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源语与目的语完全等值的很少。许多表面对应的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挖掘词义中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语境法、词源法、搭配法、比较法等。比如在教授news一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知道词的来源。所谓news(休息),也就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新鲜事,news这个单词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方位:north(北)、east(东)、west(西)和south(南),也就是汇集四面八方来的事。

词汇是文化的结晶体。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教授这些词汇时就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宗教文化,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比如:serpent,Christmas,Easter,baptism,prayer等。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就很难理解英语民族的思想。词汇的产生与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反映着文化,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词汇教学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设置语境,体验语言使用环境。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当然也是文化内涵所体现的环境。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设置语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生活中理解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进行交际。例如,教师可以指派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语言是否符合英语习惯,是否会导致误解、冲突等,使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地理解语言的正确适用,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行,强化文化知识对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注重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合适的场合用合体的语言表达正确的意思,避免文化冲击,冲突和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渗透与拓展。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是机械的、低效的、枯燥的。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阐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以期同行在语言教学中提高文化渗透意识,使学生真正理解语言,自如运用语言。

关键词:文化教学,语言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李立昂.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J].外语界,1998(1).

[4]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

[5]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8.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篇八

摘要:文学与影视是通过多样的语言形式创作出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通过文字语言进行创作,影视则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叙述故事,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在近几年成为热点,小说也成为了影视界争夺的优质资源,无论是院线还是电视荧屏,都不乏拥有良好粉丝基础的文学作品改变成的影视剧。小说的影视改编, 一方面提高了影视的剧本丰富度,另一方面影视将小说以更为大众化的形式呈现,两者相辅相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进的不同表现赋予了小说和电影两个生命,本文将通过对小说《鬼吹灯》及其改编的两部电影《九层妖塔》和《寻龙诀》为例,浅谈的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关键词:文学;影视化;文学语言;视听语言

近期由小说、音乐、电视节目等网络媒体资源发展的IP影视充斥在银屏,以“IP电影”为例的相关词语成为了影视圈最火的概念。其中天下霸唱的小说《鬼吹灯》也占了一席之地。《鬼吹灯》自2006年在网上发表,圈了许多忠实的“灯谜”。而盗墓题材的小说也成为各大影视公司的争夺的对象。2015年由《鬼吹灯》改编而成的两部电影——《九层妖塔》、《寻龙诀》,分别在院线上映并获得一定的票房。两部作品均通过视听语言对原小说进行了影视化的改编和诠释,并赋予其新的生命。

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包括人们口头语言的书写过程[1]。视听语言,是影视语言,用画面和声音进行描写叙事,用蒙太奇剪接来展现情节。小说是通过文本语言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的,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想象出相应的画面;而电影则是用影像、声音组合的直接方式来呈现故事情节的发展,观众可以直观地欣赏画面与声音[2]。电影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更加直观、更加感性、也更真实的形象,因此电影被认为是更具有感染力的交流媒介。不同的语言形式有不同的优势。

一、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相似性

(一)功能的相似性

观看与阅读都是一个语言的交流过程,都是语言艺术,而且导演与观众,作者与读者都是互为前提的。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读者能从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共鸣,并且对于文章有属于自己的理解。电影在观众的观看中,同样与导演产生精神上的交流与感应,可能是思想上的,也可能是音乐上的。

在小说中,我们从作者的文字语言的描述中感受到铁三角之间的深厚的感情。而电影,我们在观看的时候,看到胡八一和王凯旋之间默契的动作、肢体接触以及相互调侃都能直观看出他们的情谊。而胡八一和Shirley杨,他们的感情用文字描述会复杂,到电影中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都能看得出来。这些是导演、作者和观众、读者之间一个交流。所以文学语言和视听语言在产生精神共鸣的功能上是有相似性的。

(二)文艺创作的相似性

视听语言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的设置,语言的风格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都要符合逻辑。电影拍摄需要剧本,其实就是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不管是观众还是读者,都希望故事发展的节奏快,剧情是紧凑的。

小说《鬼吹灯》里人物的形象可谓是个性鲜明,思维逻辑也各有特色。小说在创作的时候,作者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塑造人物。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也是重中之重,电影中胡八一、王凯旋等人的个性,在镜头下的表情、语言,通过造型、光线、色彩等艺术化手段,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来,塑造好了每一个鲜活的人物性格特征。逻辑性,是一个故事能够讲好的基础,《寻龙诀》中为了将胡八一三人返回草原的行为更加合理化,将丁思甜的设定改为了两人放不下的初恋,这样就给整个故事的发展定了一个合理的方向。《九层妖塔》中胡八一的“羿王子”的身份就解释了杨教授让他和杨萍打开九层妖塔疑问,以及图书馆长的出现。

(三)文化价值倾向的相似性

两种语言在形式上虽然表现各异,但其所讲诉的内容都顺应了社会当时的思潮。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都表现出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现实主义坚持真实、客观再现生活的要求,对现实生活以及人物真实的内心进行刻画;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以情绪和感受的自由表现和情绪的自由宣泄来换取故事的真实性和连贯性,作品游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小说中胡八一为了帮助牺牲的战友的家人才开始倒斗,不是为了发财,开始是一个很正面的机缘。电影中几人已经金盆洗手,但是却为了丁思甜返回草原,这是一个感情上的推动产生的,这些都是人物心理地真实反映,观众也能够理解。

二、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差异性

(一)欣赏途径不同

文学作品,我们是通过阅读;对于影视作品,我们是通过观看。看小说时,人们擅长的是将文字中描述的事情感同身受,根据自身的想象理解,每个人心中有一部属于自己思维改编的电影。而电影将一个拍摄好的真实的东西放在你面前,让你去看别人心中的影像,你要去接受导演给你展现出来的设定,以便于自己投入感情。而且电影也有许多技术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运动方式展现的意思可能是不一样的。

(二)传播方式不同

文学语言属于“冷媒介”,它能够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投入;视听语言则属于“热媒介”,能够提供大量视觉和听觉上的信息,在观众的参与程度上要求并不高。读者在阅读时需要自己去构建一个故事里的世界观的框架,极强的参与感。而观众在观影时仅仅需要去判断导演构建出的故事结构是否符合自己的世界观就可以了。对于主人公的形象,小说中胡八一是一个爱开玩笑,嘴里随时说着毛主席语录,关键时刻会变得很靠谱的一个人,他为了养家糊口和发小王凯旋一起摸金倒斗。而电影《九层妖塔》中开始胡八一的身份是科考队的一名战士,踏实稳重,后来又有了“羿王子”后裔的身份。《寻龙诀》中,陈坤饰演的胡八一随时都是神神叨叨,却又智勇双全,穿着打扮不拘小节,同小说中的形象很契合。

(三)构成要素不同

文学语言是用文字、词组、语句组成的;视听语言是用形象、声音符号构成的一种由画面、声音、镜头、光线、色彩、剪辑等内容有机组织构成的表意系统。电影语言具有更加直观、感性以及与现实世界直接相连的特点。电影语言主要包含的内容有画面形象、镜头言语、后期剪辑、电影配乐、剧本字幕等。电影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镜头对观众产生影响的。看小说时我们主要是看文字,而电影,有声音,有画面,甚至在一些3D电影中,我们还能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这些视听语言。

(四)修辞手法不同

另一种不同体现在两种语修辞策略上。文学作品,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是讲究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而视听语言,电影的修辞性主要是体现在蒙太奇上。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即是“隐喻”,即是“象征”,也是电影的修辞性,前后的镜头是有修辞性的。文学语言的隐喻是需要修饰语的,而电影则因为其在记录时具体性和精确性,可以取消形容词。

(五)存在状态不同

文学语言是文字组成的,是静止的,故事的叙述讲究的是连贯性语言的流畅性;视听语言是画面的,声音的,是运动着的,是随着镜头的运动而运动的,所以文学语言比视听语言更稳定。文字语言可供读者一遍遍的阅读、斟酌、想象;而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却是稍纵即逝,它用直接的方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一个镜头、一个画面、一句台词停留时间短暂,更需要受众仔细捕捉才能更好的对影片进行欣赏和理解。

(六)通用程度不同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语言系统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文学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具备普遍的可接受性。而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语言是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人们可以通过眼睛去感悟其中的文化,这与绘画、雕塑、音乐等有较多的共性。

小说的传播,它不仅受到语言文化上的限制,而且在通过翻译后,或许原文中的某些细节也会处理不到位,甚至不同文化水平和生活状态下的译者翻译出的文章也是不同的。而电影在声音和画面的渲染下,即使有语言或者文化上的差异,观众也能对剧情很好的消化,或许通过音乐也能了解故事发展的节奏。

三、小说影视化的优势

(一)视听语言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具层次感

文字虽然可以为读者们带来很多的文学活动,但是表现形式与外露的影视作品相比欠丰富。在小说改编的时候,影片要将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内在化的东西通过视听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要通过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或者是其处于的环境、适合的音乐等多元素视听语言进行表现,视觉内容丰富多彩。

虽然每一部改编电影有些缺点,但是它们还是会有闪光点被观众铭记。演员对角色的演绎的生动性,导演对情节上的创造性的改编,以及音乐背景对气氛的烘托,无疑会给影片加分许多。有的时候即使看到一部改编欠佳的影片,依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亮点。

(二)视听语言接受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

在小说中,主题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叙述者议论性的文字,叙述者的沉痛悲愤都是通过文字直接呈现的,读者很容易被其鲜明的立场和口吻所左右,读者的文化水平、人生经历各异,可能对文学作品中的尖锐讽刺的议论或赞同或反对或震惊,但更可能多地是单方面的接受,而缺乏联系自身的思考。电影是通过画面和故事间接反映主题,用一些客观的镜头直接进入观众的眼帘,而不是像直接的议论性的主题文字要告诉观众什么历史的事实和道理。通过这种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引发观众对故事的共鸣、对影片的思考,这样思考到的会更真实,对人的影响也更大。不管你是怎样的文化水平,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都可以收获自己的感悟,而不仅是站在叙述者的感情和立场。

除此以外,娱乐性也是小说影视改编吸引受众的一大优势。在如今这个纸质读者越来越少的社会,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播放,不仅会使小说重新成为关注的对象,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新的读者。小说的影视改编并不是对于原著的刻板复制,而应懂得二度创作时利用视听语言的力量,在尊重著作本身主旨的基础上,运用画面的光线、色彩、构图、镜头的剪辑等表现手法,打造小说的视觉造型,深化原作的主题,给予观众别样的视觉感染力,从而体会到影视文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萨如拉.谈应用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J].中国文房四宝,2014,6:96-96.

9.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篇九

作者的态度在这本书里可以很清楚的找到:在文化这辆车上,汉字只是外壳,是轮子,不是发动机,更不是操纵方向盘的。也许通过这个我可以猜测作者的想法是文字是载体,文化是核心,也就是文字是文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感觉就像文字是文化的附庸。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在作者的陈述中也能感觉到的是文字是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和语言、绘画、音乐一样,将文化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以一种其他人可以轻易接收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女书,就像各个民族的文字。书中所提到的女书的形成,就和当时妇女的生活息息相关,她们不能通过和男性一样的方式——上学读书——来学习文字这种书面的表达方式,可是她们又需要向远方的人倾诉,那时又没有传音的物件,于是女书这种表达方式就出现了,它的出现解决了当时妇女对于向他人倾诉而又无法传达的问题,其实进一步说,就是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依然希望能和男性一样拥有倾诉和争取幸福的权力。各民族的文字同样也是反映了各自的生活情况,特别是文字还停留在象形文字的时候,放牧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现牛羊,农耕民族的文字多是出现土地,放牧民族文字更形象,农耕民族文字更规矩——或许是当时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简单,条文和规矩更少,人们的生活更加自由和简单,而农耕民族更多的是集权制度,人们生活在规矩方圆中,这种情况在文字中就反映了出来。

文化在文字中的除了会以文字结构来表现,还会以文字的排列来表现,这种文字排列就是我们的句子。在句子中,诗句反映的似乎更加明显,就像作者引用的一句“取之于心而注之于手”,对于一首诗而言,取的是一个人的“心”,而对于众多的诗篇来说,取的就是跨越了一大个时代的文化的“心”。就像在诗经中,我们经常能读到的文字多是拟声,拟形的,而且多是一些生僻字。可这些生僻字所代表的事物却简单明了,就像“瀌瀌”拟雨雾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闻其声而知其意。

简单直接地描述着作者希望传达出来的意景。其实这也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朴实,单纯,还有率直。作者只是用着一个个叠词就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田野森林之中,若不是他们常与自然沟通、常去聆听自然,怎能恰到好处的将读者引入虫鸣鸟叫之中去呢?随着时间推移,文化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到了唐宋时期,文字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涌现了许多的优秀诗人词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可以发现,这时的诗句已经由简单直率变得委婉含蓄,不再是直接说明环境,而是利用简单的几个意象,比如常见的“明月”,“垂柳”,“孤帆”等,勾勒出作者想要描绘的环境,再加几个字的补充,就给了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让诗人想表达的意象自动浮现在读者脑海之中。从诗句中能感觉到,这时的社会环境已经失去了那种简单淳朴,上层社会已经开始逐渐腐败,奢靡之风盛行,有愿者众多,可也难以扭转。诗句词句中透露出来的点点滴滴,无论对也好错也罢,都忠实的反映着当时的文化,或者说就是文化在书面上的表现形式。

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些,很多看法和作者表达的态度不同,或许是我不理解原本的意思,或许是误解了作者的观点。但是这就是读完了这部分的最大感受。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人是符号的动物,而语言则是所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文化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为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那么,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语言。

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这些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密切,以及它们所涉及的范围的广博。下面就来看看有那些方面吧!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咖啡coffee、可可cococa、朱古力chocolate等;音兼义的(即有些借字虽然音译的,但所选用的字往往和那种物件的意义有些关系):广州话把领事叫做江臣(consul),把电话叫做德律风(telephone),还有美国凉爽饮料译作可口可乐(coca-cola);还有音加义的:广州话衬衣叫恤衫(shirt),普通话冰激凌(icecream)、卡车(car)、卡片(card)等。

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原来是融合许多部族而成,尽管每个部族华化的程度已经很深,可是从姓氏上有时还可以窥察它的来源。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和现代人里都容易找到。比方说,尉迟氏是唐朝的望族。相传于阗王室在唐以前就属Vijaya(藏语)一族。于是于阗国人到中国来往的都以尉迟为姓氏。

至于唐代流寓长安的尉迟氏诸人,大概出自3个来源:一支出自久已华化的后魏尉迟部一族;一支是隋唐之际因冲质子而到中国来的;还有一支是族系和来历都不明白的。还有慕容氏本来是鲜卑姓,他的后裔分化成了两支:一支是广东东莞容氏,一支shiite山东蓬莱慕氏。这两姓看起来你毫不相干,其实是出于同一个祖先的。姓氏和别号有事也可以反映出宗教信仰。中国回教徒的姓固然有和汉人相同的张、王、刘、杨、李等等普通姓;同时也有他们特有的回、哈、海、虎、黑、鲜等纯回姓和马、麻、白、满、蓝等准回姓。纯回姓都以回教徒的谱系作基础,准回姓就有依据汉姓来的。因此我们有时可以根据这些姓氏就可以推断他们是不是回教徒。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

《语言与文化》一书出自“大家小书”第三辑,作者罗常培。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较一些罢了(出自“大家小书”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所谓大家,就应该是把他的学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让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品味出个中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显示不出作家学术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学问的贫瘠。

本书作者罗常培(1899-1958),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师。

本书引言中,引用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且说明想从语词的含义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内容分六段:

第一、从此与的语言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第二、从造词心里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第五、从形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就是尝试给语言学和其他学科搭起一座桥梁。

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大量举例说明,足以见得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学识。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继而了解到文化演变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语pen从拉丁语penna来,原意羽毛(feather),最初之严格应用于原始的鹅毛笔(quillpen),后来笔的材质虽变化,但这个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现代语词和羽毛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历史遗迹,如“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会意,就是说把女子关在家里便可安静,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女性的观念。

第三章,从很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

例如,云南昆明的倮倮叫妻子“穿针婆”,发怒叫“血滚”,伤心叫“心冷”,欺负叫“看傻”。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所嫩解答的范围,也会发生一些神异的揣测,倮倮叫冰“锁霜条”,福贡的傈傈族叫虹“黄马吃水”。这些族语里不明方位,前者叫东方“日出地”,西方“日落地”,后者叫东“日出洞”,西“日落洞”,北“水头”,南“水尾”,在这些民族中保留了古代人民在不了解自然时的懵懂与敬畏。第四章,语言本身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会吸收新的成分和旧的糅合在一起,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羼杂的外来语成分,包括音译的,新谐声字,借义词,描写词。

一般来说,两种文化接触时,上层文化影响低级文化较多,而看借字,中国语中有入超现象,作者认为这不能单以文化高低来论,另外还有很多原因,依我总结一是中国向来自大,对其他文化很少接受,不屑研究,以致从没有人注意过中国语词的流出;二是中国方言众多,又过于复杂,除了本方言使用者,其他人也就不觉得是中国话了。至今文化借字依然是广泛存在,所以从借字看古代文化交流应该是十分有力的例证。第五章,学者说“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因为他们时常提供给重要的证据”,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迁移都可从语言学角度加以证实,南渡的百姓有根据他们的旧籍贯侨臵州郡县的制度,“侨郡”一词,原意是让他们有所怀念,不忘归北,但我们就可以此来了解此次民族迁移的情况,在《宋书〃州郡志》有具体考证。

上一篇:包装厂工作总结下一篇:总结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