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2024-09-08

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精选13篇)

1.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一

关于张高村环境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

一、张高村简介

邹平县张高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行政村,总户数340多户,现有人口1200人。张高村地处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村内和山上种树较多,空气清新,气候适中。村庄耕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旱地为600亩,主要种植香椿、水杏和柿子,水浇地为400亩,主要种植红薯、小麦和玉米,是个风景优美的村庄。但是,现在却被污染所困扰。从污染的现状看,张高村来说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养殖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因焚烧秸秆导致的阶段性(主要是麦收和秋收期间)大气污染也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

二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1、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部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在张高村我们看到的是树丛掩盖下的成堆的村民随手扔下的垃圾,这些地方成为“固定”的垃圾堆放点,还有不少垃圾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散发出恶臭气味,并严重污染着水源。

2、养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可小视

张高村养猪户较多,规模大的饲养几百头,规模小的几十头,由于场地的限制张高村没有专门的养殖区,人畜共居一院的模式更为常见。这些养殖户将粪便、冲圈水乱排乱放,走进村中便能发现养猪的粪水流淌到大街上,由于张高村人均可耕地较少没有相应的耕地消耗规模养殖产生的猪粪便,有的就直接堆积在院子中、大街上。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空气,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有就是造成水体污染。粪便的任意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在张高村养猪场附近的很多村民的饮用水问题十分严重。也传播人畜共患病。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有多种,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主要是畜禽粪便及排泄物。[3](p61)因此,养殖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

3、焚烧秸秆导致的大气污染近几年来愈演愈烈

秸秆野外焚烧造成的最大危害是对空气的污染,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据测定,秸秆焚烧产生得烟雾中含有大量得CO、CO2、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严重地段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是全年均值得7倍以上、CO2浓度是全年均值的9倍以上,这些物质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将会造成伤害,使人们得呼吸道、眼科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提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措施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完善环境的监督机制。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2、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不仅要在农村基层干部宣传,而且还要强化广大群众环保意识,引导农民走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畜牧业之路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3、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购置垃圾运输车等都需要投入。作为农村的公共产品,政府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省级以上政府要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在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投资。

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对秸秆综合利用,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利用,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可利用的有机肥料资源。还有就是秸秆制炭、秸秆厌氧制沼气等。总之,发展秸秆经济,推动秸秆利用产业的发展,是治理焚烧秸秆污染的有效途径。

农村环境污染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村民身体健康、不利于村容整洁,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对策,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维护农村稳定,建设一个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新农村。

2.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二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的中西部。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 西临山西省, 南靠衡水市和石家庄市, 北与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为邻。全市总面积为22112km2, 其中山区面积10968km2, 占49.6%;平原面积11144km2, 占50.4%。据2005年统计, 市区总人口1092万人, 工农业总产值800亿元, 耕地面积1142.17万亩, 其中水浇地面积996.07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87.2%。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供水用水现状分析

2.1 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分布特征

全市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旱少雨雪, 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566.9mm (1956~2000年系列) ,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 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452.9mm, 占全年降水量80%左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1.18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3亿m3, 地表水资源量10.88亿m3, 属极度缺水地区。近年来, 为满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维系。全市每年超采地下水超过10亿m3。

2.2 现状可供水量

保定市境内地表水可供水量主要为四大水库及拒马河可利用水量。四大水库可利用水量的计算以多年来地表水实际供水量为基础, 对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的降水及来水量进行分析, 选出各区来水频率为50%和75%的年份, 依据其相应年份的地表水实际来水量、上游引水量、水库调节计算成果等, 在流域分区内自上而下, 先支流后干流进行逐级调算, 同时考虑需水要求, 确定该区相应保证率的地表水可供水量;拒马河 (张坊) 可利用量按来水量的40%计。全市现状P=50%年和P=75%年地表水可供水量分别为10.72亿m3和5.53亿m3。淀西清南平原地表水可供水量最大50%年为8.44亿m3、75%年为3.26亿m3;大清河北支山区最小50%年为0.27m3、75%年0.30亿m3;淀东清北平原无可供水量。

地下水可供水量按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分别计算, 以地下水评价中可开采量为上限, 结合各分区现状地下水工程状况确定, 除个别未超采的几个县市把对地下水的需水量作为地下水的可供水量外, 其它县市的地下水的可开采量即是它的可供水量。全市供水区地下水可供水量为17.30亿m3, 其中浅层淡水可供水量为17.26亿m3, 水资源分区中淀西清南平原最大为9.77亿m3。

2.3 水资源主要特点

保定市属暖带半湿润地区, 其水资源主要有如下特点:

2.3.1 地区分布不均。西部山区水资源比较丰富, 河道常年有水, 东部平原水资源比较欠缺, 河流只有汛期有水, 枯季干涸。

2.3.2 年内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年际变化比较大, 一些长年有水的河流, 最大与最小径流量相差10~20倍, 东部平原河道年际变化更加悬殊。80%的年径流集中在汛期, 由于汛期多发洪水, 造成利用比较困难。

2.3.3 人均水资源量较低。据2000年统计资料, 保定市人均地表水资源量240m3, 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70 m3的11%。

2.3.4 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保定市大部分河道受到污染。1999年监测结果拒马河、唐河、沙河三条常年性河流为不低于Ⅲ类水质。琉璃河、府河、白沟河、漕河为Ⅴ类水质, 污染严重, 无法利用。西大样、王快、安格庄三大水库为Ⅲ类水质, 均适用于饮用水源地。白洋淀为超Ⅴ类水质, 水体呈富营养状态。水环境方面除山区水质较好, 平原区拒马河有水外, 其它河段基本上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态。全市受污染 (Ⅳ类以上水) 的河段已达65%, 接近或已经丧失利用功能的河长占监测河道长度的34%。

2.3.5 地下水资源污染状况。

从近几年对地下水检测结果看, 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有些测井点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细菌总数、大肠菌数等污染指数超过饮用水标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不但污染了有限的地表水资源, 而且通过渗透污染了浅层地下水。

3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3.1 充分认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尽管保定市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十分危险的境地, 但更严重的是, 这一问题尚未被社会各界所充分认识。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些地区只顾眼前利益, 在有条件利用地表水的情况下, 仍然继续大量超采地下水;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放纵工矿企业的污染行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已建设施大多开开停停, 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大清河水系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遏制与恢复的紧迫性,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 依法治理水污染和水土流失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水污染防治上来, 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市场化, 使污水处理企业有利可图。要尽快制定流域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条例, 依法管住排污入口。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水污染防治法》得到贯彻执行。水土保持要以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 促进水土流失治理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实行封山禁牧, 依靠自然修复功能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3.3 提倡中水回用和分质供水, 提高水的利用率, 打造适合本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经济结构

建设中水设施是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根本措施。较集中的居民、学校和利用水量较大的三产企业均应建设中水设施, 采用分质供水, 将一次用水进行简单处理, 可供卫生、绿化等方面使用, 企业是城市用水大户, 可以通过水平衡测试的手段, 给企业合理用水和节水提出指导意见, 通过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3.4. 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利用工程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从根本上提高大清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

通过充分挖掘本流域的水资源潜力, 包括节水、雨洪水资源利用、污水资源化等, 可增加一部分水量, 但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必须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方能实现“近期遏制、远期恢复”的目标。

加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退耕还林, 保护上游植被增加基流, 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提高城市生活, 工业污水处理率, 实现达标排放。

结束语

保定市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保定的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开采、综合利用。应建立节水型的社会, 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 以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现保定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保定市水利局.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R], 2006, 3.

3.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三

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

普通劳动力多,人才劳动较少。酒店中很多岗位技术含量比较低,能做这种比较低端的工作的人员相当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但是相比一些高端岗位来说,很多专业人才处于一个缺乏的状态,难以形成专业人才队伍,企业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当前酒店业最为紧缺的就是高层管理人才,而管理型人才正是一个酒店企业的血液,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正致力于提高综合竞争力,与国际接轨的酒店企业来说,高层管理者的面试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酒店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酒店竞争力增長的重要因素。

激励员工措施不奏效。大多数酒店中都设有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但是这些激励方式大部分都没有奏效,酒店行业已经过了高利润发展期,因此,酒店行业的工作人员相较于其他的行业工作人员来说,工资也不具有吸引力,通过高薪留住人才也不太现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业对硬件设施及服务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对员工各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中,经过专业培训的大学生都要与职高生甚者高中以下学历的员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拿着相同的低工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自信心。

人力资源部地位不高。我国之前将人事部称为“人事处”,在之后“人事资源”的概念引进后,人事处纷纷将办公名字改为“人力资源部“。但实际上,专业名词的改变并不意味着真正人力资源部的兴起和完善。但是目前许多酒店的“人力资源部“只是配备人事经理和人事专员,酒店的管理高层中的决策人员丝毫没有介入到人才的引进和分配事宜中,目前所谓的人力资源部其实只是执行高层招聘和传统的“管人“以及例行的培训等任务,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权利,本应是一个企业里重中之重的人力资源部,但是放在整个酒店行业里来看,实则没有任何实际地位。

对酒店行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应对策略

政府主导,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环境。酒店的经济创造价值的直接途径就是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价值就是公司的经济发展方向。但是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环境的营造上,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应有责任。主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结合当地实际抓好政策引导工作。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以及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政府部门应审时度势出台相关政策,从宏观上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和留住高、精、尖人才,并对其从精神、物资、经济等多方面进行奖励和补助。二是对引进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公司和国内知名民族品牌的单位进行扶持和支持。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公司和国内知名民族品牌的引进是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企业引进或者直接和相关品牌单位洽谈予以引进,为酒店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便利平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机会。

对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我们进行招聘的时候,应该选一批对酒店管理行业有着真正热忱的心切的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爱好兴趣或者性格特征将他们分派到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培训,让他们适应以及喜欢上自己的行业,再将其正式安排上岗。这样,通过不断的培训和锻炼,就可以培养出既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中高层管理人,成为酒店创造出的优秀管理人才。

目前有些酒店成立了独立的培训部门,有些酒店企业甚至还创立了自己的员工培学校或者与一些有名的院线进行培训合作,对自身员工进行培训,最大化增强他们的职业素质,这个举措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内大部分酒店都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新员工培训工作,因此,成立专门的负责培训部门成了加强员工培训的首要工作。岗前培训是对新员工的入门教育,指导员工在上岗前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对酒店历史、文化的学习,工作环境的介绍和酒店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入职培训使新员工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且增强了自身的归属感,感受到自己是酒店的一员。

酒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酒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提高全体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促进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

4.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篇四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水资源治理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从更广泛地意义上讲,正确客观地调查、评价水资源,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都是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水资源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 面临问题 治理对策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冲印组成部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水资源正是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并对一个地区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使得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更加紧张,所以需要制定一定的治理对策来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人均拥有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并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未来十几年后,人均水资源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紧张的。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球上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我国各地区的可用水量甚缺。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差异,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根据1993年资料统计,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7%,耕地占全国的6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5%,但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耕地占全国的3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而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立方米,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3。北方地区,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日趋严重。

(三)水质恶化和地下水超采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由于防污和排污技术的落后,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全国80%左右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地不符合饮用水标准,部分河段鱼虾绝迹,部分湖泊发生富营养化。

地下水超采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量环境地质问题。在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及某些井灌区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地下水的超采还引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造成了城市地面积水,房屋与道路开裂,河面上升,桥梁房屋下沉,污水倒灌等危害。另外,沿海地区的地下水超采使海水入侵,造成水浇地废弃,企业产品质量受损,海港区工厂企业设备损坏严重。

(四)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全国农田灌溉大都用土渠输水,渠道水的利用系数为0.5左右,进入田间的水由于采用大水漫灌,又有近一半渗漏、蒸发掉了,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是灌溉总水量的1/3左右。我国单方水的效益平均不到1公斤粮食,而不少国家利用现代的先进灌溉技术,单方水的效益均在2公斤粮食以上。供水工程体系保证率不高,对于大多数水利工程上的水库均为年调节水库,稍遇多年连旱往往蓄水不足,抗旱保证率极低;另外水利有效利用率不高,由于灌区配套不全,群众节水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原因,浪费水资源现象仍十分突出。

(五)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水利设施安全性能不高

防洪除涝设施不完善,工程标准低;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农田水利投资规模小,主体单一;农田水利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工程建设推进难、项目管理难、设计变更多;相当一批数量的病险小水库尚未脱险,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洪水调度手段还很落后;小流域防御洪水的能力极为薄弱;小型水库自身度汛安全保障低,一些水利工程自身不配套;城区防洪工程没有完善,内涝仍然存在,某些镇(街道)防洪能力弱;在水库工程区,水体向堤防区以外渗流而产生水量漏失,导致涵闸老化,水体渗漏等多种情况。

二、水资源的治理对策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21世纪将出现许多用水紧缺的问题。在可供水有限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宝贵的资源。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的状况,一项气势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北方地区频繁告急的水危机和今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定,早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显得尤为迫切。

国内部分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部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一项全局性控制工程,也是解决华北以及西北部分地区水危机问题的主要途径。这项工程,以其巨大的工程量、调水量以及投资量,将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调水既可以解决华北、西北当务之急,又可一劳永逸改善调入区水环境、提高当地水环境容量。但是这项工程涉及到的生态环境、有效运行管理、最优线路、最优方案等,仍应进一步开展细致、深入、完备的研究工作。

(二)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争取少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回收和重新使用废水,使其变为可用的资源是另一种提高使用效率的办法。

(二)灌溉方式的改进是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

每每提到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总是把很大希望寄托在推广节水项目尤其是农业节水上面。农业节水主要措施包括渠道防渗及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尽量减少输水损失;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小畦灌溉,隔沟间歇灌溉,以及地膜、秸秆覆盖农田等。

虽然目前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节水的呼声很高,但从实践来看,节水项目的推广步履维艰,很多节水项目仍然停留在试验和示范阶段,尚未大面积地推广应用。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虽然农业节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战略和策略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重视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高效用水体系,单项工程投入大,高效用水科学技术体系研究投入少;在工程方面,规模小、质量差、寿命短、零星分散,没有形成像样的规模效益;在管理方面,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发展战略、策略、水价政策和管理体制研究;另外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健全,跟踪监测管理不力。

(三)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

前述水资源紧张的第一个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理位置,淡水分布不均等问题。人们试图通过调节水源流量,开辟新水源的方式加以解决:

1、建造水库:建造水库调节流量,可以将丰水期多余水量储存在库内,补充枯水期的流量不足。可以提高水源供水能力,还可以为防洪发电,发展水产等多种用途服。

2、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可解决海滨城市的淡水紧缺问题,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总能力为2.7km3/a,不到全球用水量的千分之一。我国可以建造淡水海化管道引水工程,可以解决海边缺水的地区。

3、合理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储量仅次于极地冰川,如河水,湖水,和大气水分的总和还多。如果做到充分并且有节制的使用地下水,可以解决喝多用水方面的问题。

除以上方面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也需要完成的: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

2、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3、开发和利用天空水资源;

4、防洪减灾。这些工作我们国家也是一直在努力的,也正在慢慢的完善。

水利建设方面需要人才,水利建设遇到的困难需要我们这代接班人解决。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即实现对水利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和建设,丰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我也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的水资源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合理利用。这对我将来越来越频繁的接触与水有关的专业课将是一个极大的帮助,至少,我不再因为水利学子不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而羞愧。参考文献:

5.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五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建立起来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生产经营者与相关职能部门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想导向行为。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

从我国普遍情况来看,微生物污染、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产地环境不理想、生产方式落后、食品加工水平较低,同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加上新技术和新的销售方式存在的潜在威胁等等,直接制约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三聚氰胺事件促使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诞生,但由于编写时间紧,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操作,《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并没有起到我们预想的成效。

然而《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食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的是,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认知度大大的提高,企业对国家的标准也很有威摄性,不敢越雷池,有的企业开始考虑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但是仍然没有解决营造安全食品市场大环境的根本问题。长久的追求产品色香味,努力不择手段来达到所谓的保质期来定产品的质量的习惯仍没改变,特别有些企业仍然为达最大利益不择手段做出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虽然目前在加强职能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的配合,严惩打击在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但打击的仍是少数,食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民众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感到恐慌,没有树立起民众对我国食品安全信心,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

政治、经济和民生的大问题。如何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食品安全链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社会化大生产的诸多环节。世界各国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地监管,以通过提高生产经营的过程安全实现最终消费的安全。国际上,代表食品安全先进水平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欧盟、日本等,他们拥有着高效协调的监管体系,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先进完整的检验检测体系,严厉细致的查处体系,注重的是通过风险监测来达到提早预防,着重强调的是责任意识,并切实做到产品的溯源,完善的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因经济发展水平、诚信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治理理念等的不同,世界各国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总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而忽视了这种现实的差异,怎么学也是达不到人家的治理效果。然面,无论发达国家的食品监管体制如何完善,标准如何细致,检测如何先进,处罚如何严厉,依然也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在当今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面临困难,民众诚信受到挫折,职能部门因人手不够、资金不足等原因至使治理管理不到位之时,我通过多年关注与食品安全战略研究,整理如下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首先,从根源上来找食品安全监管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决定食品安全的内部因素有: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其他病理因素,这是生产技术层面上的,我们应加强技术层面的食物安全性综合分析,分析得当,有的放矢的监管,能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监管成本,弥补监管漏洞,让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建议整合资源,统一管理各地检测实验室。把各职能部门拥有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整合起来,由食安委统一管理,检测信息共享。有利于解决监管职能分治、“九龙治水”,造成监管责任泛化的现实矛盾。

决定食品安全的外部因素是:环境、制度和人。

建议:

一是完善监管体制,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目前的小作坊加工点大都扎根在社区与乡村,这部分的食品卫生最易被忽视。乡村这块受到交通的限制,存在监管真空。在当前政府职能部门资金缺乏,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监管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作监管。

二是改变观念,普级食品安全知识新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应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增进食品安全知识的内容,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食品质量审核部门都应从以前追求产品色香味的外观表现转化到追求食品营养安全的内在表现。从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其他病理因素,分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普级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让消费者正确辨别安全食品,让不安全食品在食品市场中无立足之地,营造安全食品的大环境,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三是完善法制建设,建立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的常设机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实行高位协调;在市公安局下组建的食品安全执法大队,建立110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联合执法机

制,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使行政职能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合,有的放矢,查办嫌疑食品问题案件。使得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等社会力量与司法制裁有效衔接起来,确保《食品安全法》在深入贯彻实施。

6.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六

徐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

诚信承诺及授权声明

为申请 专项社会救助,现就有关事项作出如下声明、承诺:

一、(身份证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我们全家共同推荐的申请人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具体申报经办人,起申请和经办行为代表我们全家意愿。

二、本人及家庭成员已了解并愿意遵守徐州市社会救助政策和《徐州市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所提供的相关材料全部真实有效,所申报的家庭收入和财产全部真实,如有虚报或隐瞒,我愿意接受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

三、本人及全家授权并自愿接受、配合基层工作人员及政府制定的收入认定机构对本人及家庭成员(含法定赡、抚、扶养关系成员)的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包括入户调查和到公安、人社、住建、交通、工商、税务、公积金中心、银行、保监、证券等部门进行核查和信息比对。

四、本承诺授权书一式三份,一份由家庭保管,一份收入申报资料中,一份作为经济状况核对查询的依据。

申报家庭全体成员签名、按手印:

、、、、申请人签名:

声明日期: 年 月 日

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签名。

7.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七

1 牡丹江境内牡丹江沿岸自然环境状况

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牡丹岭, 流经敦化市、牡丹江市境内宁安市、牡丹江市区、海林市、林口县, 最后在佳木斯市的依兰县汇入松花江。全长726公里, 流域面积37023平方公里。其中牡丹江境内长397公里, 流域面积26528.7平方公里。牡丹江在宁安市境内长度为171公里, 其中镜泊湖上游牡丹江长度为10公里, 镜泊湖长45公里, 镜泊湖以下江段长安116公里, 牡丹江市区江段长度为49公里, 海林境内长度为120公里, 林口境内长度为57公里。

1.1 镜泊湖上游牡丹江沿岸的自然状况

东岸地段比较好, 山地被森林覆盖, 树木为自然林, 种类有柞树、柳树、针叶林等。西岸为树林与耕地混合。两岸平地为积水面积比较大案要案的水泡, 主要功能是养殖。主要有东大泡、西大泡、黑鱼泡、福兴泡等。这一江段野生阿鸟类较多, 主要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苍鹭、麻鸭、鸳鸯、白鹳等几种, 数量有几千只, 栖息地为沿岸沼泽地。两岸共有镜泊乡9个村屯, 人口2000左右。

1.2 镜泊湖湖区自然状况

镜泊湖位于北纬43°45′, 东经128°48′, 属河道型山谷湖泊。入湖水除牡丹江水外, 还有松液河、尔站河等八条河流。湖南北长45公里, 宽0.5-0.6公里, 湖泊面积为79.3平方公里, 最大面积14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3.8米, 最大水深64.5米。湖泊最大库容18.24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11820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 径流量为29.34完立方米。镜泊湖由南至北周围群山环绕, 植被状况叫好, 树木都为自然林。南部主要是养殖区, 中部和北部主要是观光旅游区、水运区和发电。

1.3 镜泊湖以下江段自然环境状况

牡丹江流出镜泊湖到达二埔村后, 江面较宽, 岸边沼泽地较多, 有苍鹭、麻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沿岸农田为宁安市水稻的主要产区。二埔电站大坝下游有渤海电站大坝、石岩电站大坝等拦江大坝。渤海电站附近牡丹江江段有一处落差3米左右的小瀑布。石岩电站大坝以下江段两岸耕地都是旱田。宁安市区上游江段是宁安市区的水源地。

1.4 牡丹江市区沿岸自然环境状况

温春镇至牡丹江海浪江段两岸耕地为旱田。海浪村西岸凤凰岭是铁路水源地取水口, 日供水3万吨。向下游500米处是海浪河入牡丹江口, 汇入海浪河的牡丹江流经海浪铁路桥后, 东岸是海浪水文站, 西岸是牡丹江市区取水口, 日供水23万吨。牡丹江流入市区后, 沿岸为防洪堤, 取水口主要有铁岭镇取水口, 日取水5千吨。恒丰集团自备水源取水口, 日取水3万吨, 机车厂自备水源, 日取水5千吨,

1.5 海林境内流经沿湖自然状况

牡丹江流经海林境内主要是莲花湖。莲花湖1998年成湖, 为河道型湖泊, 南北长短9公里, 最大库容38亿立方米。主要功能是发电。入湖河流除牡丹江以外, 还有头道河、二道河等十三条河流。因为莲花湖成湖比较晚, 东岸超坡耕地较多, 并且三道乡附近有水田几十亩。莲花湖西岸植被状况比较好, 树木为人工林。

牡丹江流出莲花湖后, 进入林口县境内, 流经长度57公里, 沿岸植被状况比较好, 乌斯浑河在花脸沟下游汇入牡丹江。

水质为地表水V类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 其污染分担率为38.74%, 平均值为11.93mg/l, 超过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的0.9倍。

莲花湖沿岸有二道镇、三道镇的十几个村屯, 没有工业污染源, 沿湖岸为耕地, 坡度比较大。三道镇附近有水田几十亩, 鱼塘多处。个别村屯湖边有禽畜粪便堆放。莲花湖监测结果表明:湖水水质为地表水劣V水体;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其中总磷的污染分担率为53.65%, 湖区平均值为0.28mg/l, 超过国家标准4.6倍;总氮的污染分担率为15.09%, 湖区平均值1.58mg/l, 超过国家标准0.5倍;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分担率为11.15%, 湖区平均值为6.98mg/l, 超过国家标准的0.16倍。

2 对牡丹江境内牡丹江流域的治理建议

通过本次实地踏查, 针对牡丹江各江段的污染特征, 建议如下:

2.1 镜泊湖的水质保护

2.1.1 湖区上游应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使超坡和规划用地全部还林、还草。

2.1.2 牡丹江入镜泊湖处应建立面积较大的人工湿地, 种植易吸收总鳞、总氮的芦苇等植物, 去除湖水中营养物质。

2.1.3 为了加速表面湖水流速, 防止湖水出现滞留区, 应严格限制地下发电厂发电, 使湖水溢流出湖, 控制湖面藻类生长。

2.1.4 取缔湖中网箱养殖区, 鼓励养殖以藻类为食的鱼类。

2.1.5 对湖区各宾馆、饭店严格管理, 使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1.6 协调吉林省敦化市的有关部门, 使敦化市的污水处理厂早日开工建设, 减少上游污染。

2.2 牡丹江各江段污染治理建议

2.2.1 加强监管、监测力度。我们人为对牡丹江流经宁安市区前后, 应增加监测断面。建议宁安市环境监测部门, 对宁安市六个主要排放口应每年监测二次, 并及时上报市站。

2.2.2 对牡丹江上游 (宁安以上江段) 要进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退耕还林, 建立沿江绿化带。采取相应措施, 鼓励农民使用生物肥料, 建立绿色农业基地, 防止化肥、农药对牡丹江的污染。

2.2.3 对温春镇、黑山村采矿要进行整顿, 没有经过环保审批的采矿区的要依法关停, 进行绿化。

2.2.4 对村屯进行环保宣传, 防止垃圾堆放。

2.2.5 协调有关部门取缔在江中私设、乱设鱼网的行为, 保护江中鱼类的多样性。

3 莲花湖保护建议

3.1 湖区周围应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使超坡和规划用地全部还林、还草。

3.2 加大牡丹江市区各排污单位监管力度, 积极筹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上马, 使牡丹江市区污水处理率提高, 减轻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牡丹江下游的污染。

3.3 要求海林环保局对沿湖区村屯清理堆放湖边的生活垃圾, 牲畜粪便, 防止其污染湖水。

3.4 对沿湖所建鱼塘要经过环保部门把关, 防止肥料对湖水的污染。

3.5 对湖中乱设鱼网的行为, 要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取缔。

摘要:通过对牡丹江境内沿岸自然状况的详细调查,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治理建议, 对恢复自然生态, 保护好牡丹江流域环境有重要意义。

8.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八

柳州简介: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 28′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富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柳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特点,柳江穿越市区,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座城市。柳州市城市污染情况:

首先了解一下监测采样布点概况:

一、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设置:2005年空气环境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自然降尘量和降水。共设5个监测点(含清洁对照点1个)。

二、水环境

1.地表水:柳州市辖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按河段使用功能、纳污情况

及水文条件优化布设监测断面。

2.饮用水源:在自来水厂取水管道采样监测。

3.地下水:按环境水文地质单元和含水层、重点污染源、名胜泉等原则布点。

三、声环境: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和区域网格噪声监测。空气环境污染调查:

柳州市空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由于柳州是重工业城市,工业废气污染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很大,从调查统计结果看,以建材为主(如砖瓦、水泥、石灰等)的乡镇企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量依然居高不下。

空气环境治理情况:

为有效防范空气污染事故,加强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规范和强化我市空气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市人民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空气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柳州市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预案》

市人民政府成立空气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空气污染事故应急工作的指挥中心,负责空气污染事故应急工作的决策、指挥和污染控制任务。根据空气污染的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空气污染事故应急工作后,转为空气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下称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担任。

应急指挥部成员,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事故性质,由以下部门(部分或全部)的主要领导组成:市政府办公室(应急办)、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民政局、柳州军分区、武警市支队、市消防支队、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等部门。

水环境污染调查:水环境质量仍然保持良好,地表水水质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保持III类标准。根据柳江河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1月至8月,柳江河各断面水质均满足国家Ⅲ类水质要求。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四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稍有变化,除粪大肠菌群有超标现象外,其余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饮用水源水质中的粪大肠菌群经工艺处理消杀后可达标,不会影响水质安全。

柳州市辖区内柳江等12条河流年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为781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92.2%。超标污染物主要为氨氮、溶解氧、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市辖区内共有34口地下水井,非汛期水质良好的水井占水井总数的67.6%,较差的占水井总数的32.4%;汛期水质良好的水井占水井总数的41.1%,较差的占55.9%。从监测数据看,今年柳州市江河总体水质稍微劣于上年度,达标总河长比上年度下降3.7%,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评价为优良,行政区界水质状况保持较好。

水环境治理情况: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尹年表示,在2000年至2020年全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现在所有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三江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污水处理项目在2009年时顺利启动建设。现如今除了

两座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使用外,阳和污水处理厂、拉堡污水处理厂、鹿寨县污水处理厂也在试运行。官塘污水处理厂、沙塘污水处理厂也将在近两年内启动建设。今年柳州市二氧化硫减排工程有4项,其中非电治理工程项目3项,结构减排项目1项。治理工程项目为柳钢110和265平方米烧结烟气脱硫工程以及广西国发林纸厂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其中柳钢265平方米烧结烟气脱硫工程和广西国发林纸厂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为上年结转项目。柳钢110平方米烧结烟气脱硫工程2009年11月投入运行,12月通过环保验收,目前3个治理工程项目均运转正常。结构排项目为柳城县水泥厂关闭项目,柳城县政府2009年12月下达了关闭决定。

声环境质量调查:全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累计等效声级算术平均值58.7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8分贝。未超过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4类标准限值。与2004年相比,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稍有上升,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有所下降。柳州市区域和交通道路噪声污染正在逐步改善,但局部或点源污染明显,主要是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扰民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柳州是座工业城市,又是西南交通要道,除了工矿企业产生噪声外,更多的受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如商场、迪吧、歌舞厅等)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住宅小区的兴建势必会导致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现象屡屡发生。

经过这些调查和分析后,我发现柳州的整体环境在向好的环境发展,特别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市政府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更高了。相信柳州市也在不久的将来城市环境会越来越好的。

9.我国水资源状况及主要问题分析 篇九

环境与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五班 万罕立 64120527

摘要:本文从水资源分布,水量及水体水质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 水质 水量 问题 建议

1.水资源含义及主要特点

1.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与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总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1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之源,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和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无法替代的资源。2水资源是指在一

定时间段内,存在于河流湖泊湿地和含水层系统内以现有手段和经济合理的条件可被人们所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资源量,由大气降水不断补给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为:水资源为可利用或有可能利用

【】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3

1.2水资源主要特点

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正是由于降水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淡水可以进行永不停歇的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因此,睡资源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

2.水资源的有限性: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4.6×1017m3,其中97.5%为咸水,淡水仅占2.5%,而其中大部分又储存在冰川当中,或是为土壤水、深层地下水难以被人类利用。事实上易于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淡水资源的1%。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3.水资源的区域性:淡水资源虽然具有循环再生特点,可利用量尽管有限但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淡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并不是均衡的,其常常与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体现了水资源的区域性特点。

2.中国水资源状况

2.1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受到中国西高东低地势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分布有明显的空间、时间差异。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加之地势阻隔,降水主要在东南部,西北部降水量很少。而淡水分布与降水分布一致,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减少,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

【】面积占全国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的4.6%。2

2.2水资源总量

2010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0906.4亿m3,比常年值偏多11.5%。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08.8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13.2%,也就是说,地下水资源量的86.8%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049.5亿m3,比常年值偏多15.0%,占全国的19.6%;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4856.9亿m3,比常年值偏多10.7%,占全国的80.4%。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6.9%,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32.6万m3。4

2.3水体水质

1.河流水质 2010年,对全国17.6万km的河流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全国全年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1.4%,Ⅳ类水河长占13.1%,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7%。

2.湖泊水质 对99个湖泊的2.5万km2水面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面积占58.9%,Ⅳ类和Ⅴ类水的面积共占27.9%,劣Ⅴ类水的面积占13.2%。对上述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贫营养湖泊有1个,中营养湖泊有33个,轻度富营养湖泊有37个,中度

富营养湖泊有28个。

3.地下水水质 2010年,根据763眼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广东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类评价。水质适合于各种使用用途的Ⅰ~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11.8%,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6.2%,适合除饮用外其它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62.0%。

3.中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农业上,农民依然习惯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农田,加之农村地区水利设施较差,灌渠区睡的利用率仅为

【】0.4~0.5,而农田灌溉水量超过作物需水量1/3甚至一倍以上,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2第二,全国性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人口增长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单单是新增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就是一大负担。此外,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工农业用水也在持续增长。第三,水体水质令人担忧。根据《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的数据知,我国不同水体水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其中湖泊存在较为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轻度、中度富营养湖泊共计65个占调查湖泊将近65%。与此同时,地下水水质也不容乐观,在2010年对763眼监测井的监测中,Ⅳ~Ⅴ类监测井就占到62.0%。

4.建议

1.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应加快新型灌溉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进步伐,用先进,高效的灌溉方式代替原来落后、低效的漫灌方式,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2.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水危机的根本处开源节流、防治污染、做好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入手,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的解决途径。

5.结论

中国水资源在分布上存在较大的时间、空间差异,总的说是夏秋多春冬少,东南多西北少。总体水量丰富,但由于分布特点,中国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另外农业用水效率低,水质恶化,人口增长等问题也严重加剧了这一矛盾。对此,应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何时方法应对水危机。

参考文献:

【1】环境学基础 鞠美庭,邵超峰,李智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8

【2】水资源概论 肖长来,梁秀娟等 吉林大学 2012.3

【3】呼伦贝尔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康锋[J] 内蒙古水利 2002(4)105一10

10.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十

1 湟水河流域 (红古段) 水污染的基本状况

湟水河流域 (红古段) 位于兰州市红古区西南部, 区内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 大通河、湟水河两大河流交汇于红古区海石湾镇, 并纵贯全区各乡镇后向东流入黄河, 该水源也是全区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1.1 红古区饮用水现状

在城镇人口饮水现状中, 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的为6.9万, 占到城镇总人口的90%左右, 饮水安全不达标的0.8万, 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在红古农村5.9万人口中, 达到饮水安全的人口仅1.8万人, 仅占到农村总人口的30%左右, 另外有4.10万人的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中, 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 达不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 尤以远离城镇的农村最为突出。

1.2 红古区饮水安全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苦咸水分布广;

2) Ⅳ类以上地表水泥沙含量较高, 毒理学指标六价铬超标, 危害严重。

1.3 湟水河水质变化情况现状

水质检测现状:分别在民和桥头站、花庄站、张家寺站设置3断面。分别以水温、电导率、PH、溶解氧、氨氮、硫酸盐、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砷化物、总氰化物、挥发酚、六价铬、镉、汞、铜、铅、锌、总磷、氟化物、化学需氧量, 共22项未检测项目。全年分别在枯水期 (3月) 、丰水期 (8月) 、平水期 (10月) 分别采样监测2次, 民和桥头站每年采样12次, 每月采样监测1次。水质评价因子选取pH、DO、高锰酸盐指数、BOD5非离子氨、挥发酚、氰化物、NO2-N、汞、砷化物、Cr6+、Pb、Cd共13项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方法及模式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 中Ⅲ类标准。经过对湟水河下游入黄前3个主要站口检测结果计算的得出了湟水河下游水质的基本情况, 现将计算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由表1可知, 在各主要河段中污染重轻程度排序为:张家寺>花庄>民和桥头。主要污染河段在红古区。

由表2可知, 湟水河主要污染物依次为:悬浮物、CODcr、石油类、砷化物、BOD5。

1.4 湟水河纳污能力分析

从湟水河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和污染源调查统筹考虑, 选定总量控制的项目是:非离子氨、总汞、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共4项作为湟水河可以纳污能力的分子对象。各个水平年 (2000、2010、2020) 的设计流量采用了黄委会规划设计院调算的各项工程调水后的径流量系列水量资料计算得出来的。

湟水河属多功能水域, 以Ⅲ类水质为目标进行控制, 采用均匀混合公式计算如下:

式中:C——污染物混合浓度 (mg/l) ;

Cp——污染物排放量浓度 (m g/l) ;

QP——废水排放量 (m 3/s) ;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 (m g/l) ;

Qh——河水设计流量 (m 3/s) ;

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CⅢ-Ch) Qh

根据上式计算得出湟水河2000年、2010年、2020年排放量情况。

由以上计算可知, 湟水河在2000~2020年调水后, 民和上游河段各个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容量, 而花庄和张家寺河段非离子氨和Hg从现状年到各个水平年都已经失去了承受能力。需要采取强有力的防治措施来进行处理。否则, 将会给该流域的水质带来不利影响, 并且会影响到黄河水质。

2 对湟水河水源地保护建议

2.1 多途径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1) 为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同时预防水源地水土流失的问题。考虑在水源地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把防止水污染, 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禁止在水源地保护区从事任何经济活动;严格禁止在水源地保护区内采砂、采金及威胁水源地的一切活动;在水源地粮食区, 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 严禁使用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农药。

2) 目前在我国林草植被建设中重林轻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缓解下游生态危机, 保护好湟水河流域现有森林和草原势在必行。据统计, 湟水河流域年均降水量<250mm的面积为99.9%, 要尽量避免大面积发展乔木林, 因地制宜地栽植灌木林, 以减少水资源的无效蒸发。

2.2 保护水资源要做到有法可依

当前, 对于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均无明确的法律可依。只有按照法律法规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定, 才能杜绝一切危害水源地的有害活动。依法管水、依法治水, 强化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意识, 利用集体的力量对水源地水质、水量进行监控。结合湟水流域水源地的实际情况,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条款, 制定一套针对性强、可操作水源地管理办法, 使水源地管理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3 对湟水河水质环境改善的建议

3.1 提高水资源规划对策

1) 加强污水处理, 促进城市用水循环利用。污水回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污水的再生处理、污水的管网收集、回用水管网的布置以及输配用水的对象等都需要从城市来进行布局。污水回用是一种可持续可发展利用的水再生资源, 也是发展趋势。

2) 建设节水型城市, 全面厉行节水。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来改造节水方式和传统生产工艺, 从而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闭路循环用水, 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附加值、低耗水量的高技术产业, 促进工业取用水量, 逐步趋近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将会大大降低工业用水的定额, 通过循环回用,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点。

3) 实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新水法为保障、建立健全流域统一的管理机构, 做到依法管水, 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流域的统一管理机构, 科学配置水资源, 全面、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3.2 实现水资源全要素的配置

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合理解决河道的外产、生活、生态用水与河道内的生态环境用水、水力发电、航运等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 需要对水量与水质、水位、水面、流量、流速等水资源的全要素进行配置。

在水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最初较单一用水调配的问题如水库调度、灌区用水计划等, 发展到综合性区域 (流域) 及跨流域水资源调配。

2) 调配目标从单一经济目标发展到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公平、效率和可持续性目标。

3) 调配水源从地表水发展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多水源联合调配。

4) 调配内容从水量调控发展为水量、水质的初步联合调控。

5) 从调配机理上更注重与水循环要素之间的效应, 更注重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结合, 建立包括水文、经济、制度等组分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型。

3.3 建立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合理化配置的模型

湟水河要实现公平合理、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目标, 首先要以行政管理为第一, 在同一规划、合理利用原则的基础上, 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统筹分配, 要求各部门在政府同一规划的基础上, 积极配合, 坚决杜绝工业用水的浪费, 以及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34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实现水资源公平利用的经济政策, 是中央和下游发达地区对由于保护环境敏感区而失去发展机会的上游地区以优惠政策、资金、实物等形式的补偿制度, 其实质是流域上下游地区政府之间部分财政收入的重新再分配过程, 目的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使整个流域能够发挥出整体的最佳效益。

4 结语

由于湟水河水质受到污染, 红古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湟水河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仅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在行政上采取有效措施, 也要求工业部门引进新技术, 已消除和减少对湟水河污染物的排放, 居民也要提高自己的节水意识, 坚决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防止对水的污染及加强水污染的治理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清洁环境,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忠萍.红古区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与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007.

[2]李万寿, 席占平.湟水流域水源地基本特征与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 2005.

[3]李颖.城市水资源规划及对策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0.

[4]魏婧, 梅亚东, 杨娜, 许银山.现代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9.

[5]任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合理配置[J].资源产业, 2001.

11.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十一

论述了山东省的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 者:李金霞 郑昭佩  作者单位:李金霞(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郑昭佩(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刊 名:阴山学刊 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1 16(6) 分类号:F062.1 关键词:山东省   经济   可持续发展  

12.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十二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浙江湖州,南浔区

水乃生命之源, 生存之基, 生产之要, 生态之魂。良好的水环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 也是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广泛使用农药等使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导致水资源处于匮乏状态, 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遭受破坏、水产品产量下降。因此, 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或间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

根据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及市委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 努力实现全区水环境治理近期“洁”、中期“清”、长期“净”的目标任务, 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建设, 将南浔建设成“美丽南浔”和“小康社会”, 必须上下一心, 全力开展水环境治理。

1 水环境污染现状

1.1 工业污染

主要是由于“制革、印染、造纸、化工”四大行业, “小木业、小塑料、小活性炭、小褪色”四小行业, 喷水织机、毛纺、砖瓦窑等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两高一低”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的随意排放, 严重影响水环境。

1.2 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种植业。大量、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导致土壤板结, 有机肥缺乏, 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流失,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残留农药超标而影响水环境。二是养殖业。禁养区、村庄及周边区域生猪养殖场和重点违规生猪养殖场, 水源地保护区、工业平台及城镇规划区内温室龟鳖养殖场, 主要道路与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旅游度假区、景区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生猪和温室龟鳖养殖场等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给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三是秸秆露天焚烧。部分农户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 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 而且产生大气污染, 也是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经雨水作用影响水环境。

1.3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丢弃威胁着水环境安全, 由于生活排污涉及千家万户, 面广量大, 治理难度大。

1.4 其他有害气体经雨水作用而形成污水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 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有害气体;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 产生灰尘等有害气体;其他如油烟机的烟油排放、燃放烟花爆竹等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此各种因素都会形成污水而影响水环境。

2 治理对策

2.1 控制污染源

一是工业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备, 淘汰、关停低小散企业,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2]。改变招商引资过程中“重发展、轻保护, 重当前、轻长远, 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 严禁有污染企业的审批、落地、投产。二是农业方面。要稳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推行农牧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种技术, 推进种植业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化技术。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 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科学规划, 通过“双控双减”, 在全区建设若干个相对集中的重点养殖基地, 以抓工业生产的理念抓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 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另一方面可以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进行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和管理, 使生猪、温室龟鳖养殖业排泄物得到有效处理, 进而改善水环境[3,4]。三是生活方面。加快推进污水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提高排污管网普及率和污水处理能力, 提高管网的纳污能力, 做好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 进而使污染源得到有效处理, 确保污水截得住、送得出、处理得了。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生活垃圾日清日运, 确保垃圾全部处理好。四是其他方面。控制机动车拥有量, 提高油品质量, 淘汰老旧车辆,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建筑工地、施工场所渣土运输车辆等上路行驶, 尽可能冲洗车辆、道路清扫及洒水。同时加强对油烟机的技术改造、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等。

2.2 加强宣传

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多种平台、媒介,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 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好的做法与经验, 传递正能量,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力度, “进村居 (社区) 、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参与、支持水环境治理工作, 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2.3 确保水资源安全

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加强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严厉打击威胁水质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 确保饮用水水源的绝对安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 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治水的投资力度, 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 吸引外资、民资参与水环境整治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二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监督检查机制。纪委的监督检查,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 新闻媒体的监督检查, 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也可以聘请义务监督员对污水整治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四是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河长负责制, 积极开展全流域河道长效管理。严格从队伍建设、责任制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抓好。成立专业队, 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和人员, 根据专业队的规模, 承包若干个村或若干条河道进行长效管理。对河岸、河堤、河坡、河面, 清除各种垃圾、水葫芦及漂浮物, 确保河道整洁、美化、绿化。

2.5 严格执法

坚持违法行为“零容忍”, 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执法行动, 环保、水利、农业、经发、国土、公安等部门, 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 加强对水环境治理的指导管理和执法监督, 严肃查处水环境污染案 (事) 件, 对造成严重影响的, 将依法从严从重惩处。

3 结语

通过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水环境治理一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 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水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 饮用水水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水环境承载力更加适应和协调。

参考文献

[1]余进祥, 刘娅菲, 钟晓兰, 等.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主导因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4) :125-128.

[2]曹娴, 王国成.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4) :111-113.

[3]闫永峰, 王兵丽.煤矿塌陷区水污染对鱼类肝细胞DNA的损伤[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4) :109-111.

13.高州市水资源状况及治理对策 篇十三

通过对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园林绿地中的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确定薇甘菊和五爪金龙为深圳市为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对这两种植物的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发现,这两种植物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可共同生长于同一生境中,为害深圳市多种本地植物,对低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害严重,对高大乔木的为害不明显.目前深圳市多采用物理、化学防治为主,结合简单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其为害,但效果不理想.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方法.

作 者:邵志芳 赵厚本 邱少松 杨义标 彭少麟 陆宠芳 陈卓全 SHAO Zhifang ZHAO Houben QIU Shaosong YANG Yibiao PENG Shaolin LU Chongfang CHEN Zhuoquan 作者单位:邵志芳,SHAO Zhifang(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36)

赵厚本,陆宠芳,陈卓全,ZHAO Houben,LU Chongfang,CHEN Zhuoquan(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

邱少松,杨义标,QIU Shaosong,YANG Yibiao(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广东,深圳,518036)

彭少麟,PENG Shaolin(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8036)

上一篇:小班上学期的区域研讨工作计划下一篇:机务管理工作总结